KR1d0057 禮記集說-宋-衞湜 (master)


[138-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集說卷一百三十八  宋 衛湜 撰
子曰仁之為器重其為道逺舉者莫能勝也行者莫能
致也取數多者仁也夫勉於仁者不亦難乎是故君子
以義度人則難為人以人望人則能者可知己矣子曰
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大雅曰德輶如毛民鮮
克舉之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
 鄭氏曰取數多者言計天下之道仁居其多以義度
[138-1b]
 人言以先王成法儗度人則難中也當以時人相比
 方耳輶輕也鮮罕也儀匹也圖謀也愛猶惜也言德
 之輕如毛耳人皆以為重罕能舉行之者作此詩者
 周宣王之大臣也言我之匹謀之仲山甫則能舉行
 之美之也惜乎時人無能助之者言賢者少
 孔氏曰引詩大雅烝民之篇此詩美宣王之大臣仲
 山甫以明行仁者少也
 横渠張氏曰仁道至不可盡但取分數多者為仁如
[138-2a]
 九德德多者益賢又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
 蓋責己一身當然爾
 藍田吕氏曰舉莫能勝行莫能致勉之者之為難也
 以義度人者盡義以度人者也以人望人者舉今之
 人相望也盡義以求人非聖人不足以當之故難為
 人舉今之人相望則大賢愈於小賢小賢愈於不賢
 故賢者可知己矣此亦以數而言仁也君子之自待
 必全盡而後已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聖人之
[138-2b]
 任也雖未至焉不敢不勉不以世莫之助而不為故
 曰惟仲山甫舉之 又曰有己則喪其為仁矣天下
 非吾體忘已則反得吾仁天下為一人故克己復禮
 昔之所喪今復得之非天下歸仁者歟安仁者以天
 下為一人而已
 嚴陵方氏曰器若器用之器道若道路之道勝言勝
 其任致言致其至舉若手舉行若足行論語曰士不
 可以不𢎞毅任重而道逺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
[138-3a]
 而後已不亦逺乎其言正與此合儒行言温良之本
 敬慎之地寛裕之作孫接之能禮節之節言談之文
 歌樂之和分散之施其用雖不同至於本乎仁則一
 也孟子言天子之保四海諸侯之保社稷大夫之保
 宗廟士庶人之保四體其位雖不同至於本乎仁亦
 一也孔子言郊社之於鬼神嘗禘之於昭穆饋奠之
 於死喪射鄉之於鄉黨食饗之於賔客其禮雖不同
 至於本乎仁亦一也茲非取數之多乎以其數之多
[138-3b]
 此勉於仁者所以為難也上言以義則知下言以人
 者仁也下言以人則知上言以義者己也以己所能
 而度人則天下無全人故曰則難為人以仁之術而
 望人則不求備於人故曰則賢者可知所謂賢者賢
 於人也與某賢於某猶賢乎己之賢同則彼善於此
 而已若夫以義度人彼雖有善於此固不足以知之
 矣此言以人望人中庸言以人治人何也治人者存
 乎政望人者存乎心言雖不同所以為仁之術則一
[138-4a]
 而已中心安仁即仁者安仁也與前所言義同
 馬氏曰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又曰有能一日用其
 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而云舉者莫能勝行
 者莫能致何也此言有抑揚之理也蓋仁之道自其
 本而言之仁在我也在我者易以勉自其仁之成名
 而言之唯中心安仁者能之則是勉於仁者蓋亦難
 矣
 石林葉氏曰修身以仁為守其譬則器也用為己任
[138-4b]
 則器重行己以仁為達其譬則道也死而後已則其
 道逺雖重而莫能勝也亦曰德輶如毛鮮克舉之雖
 逺而莫能致也亦曰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蓋人盡
 仁道則取數常多也勉於仁者為難亦非難也君子
 以其難故不以義度人以其不難故以人望人義則
 能斷斷以義則責人也詳人則中人而已矣以中人
 待天下則責人也略唯其詳略不同故賢者可知
 延平周氏曰己以義而度人則雖曰公也然天下之
[138-5a]
 人才常患乎不足故曰難為人以中人而望人則雖
 曰恕也然天下之人有善有否者亦無以逃於我故
 曰賢者可知己矣中心安仁者由仁而行非行仁者
 也此天下所以一人而止
 四明沈氏曰聖人恐天下以仁為有限量故使之雖
 沒身不可已器雖重未有不可舉道雖逺未有不可
 致言重不言重多少言逺不言逺多少此正聖人不
 欲以仁之定體示人欲使人孜孜不已也若說仁之
[138-5b]
 定體在是雖重雖逺未有不可舉而行者纔到彼則
 執仁在是更不進步矣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
 後已不亦逺乎此曽子之見爾故說仁有限量己字
 任字可見聖人見仁所以異於曽子
 金華應氏曰前言仁之重且逺而不可以全責故以
 人望人隨其力量所至又恐人自恕望望然以仁為
 不可企及故又總叙而勸勉之安仁者雖獨立無儔
 然德本甚輕人自鮮舉幸有能舉者當衆圖而共助
[138-6a]
 仰髙勤行終其身而後已是其望於人者無已不容
 有自恕之心也
 山陰陸氏曰以義度人若春秋是已齊桓晉文皆罪
 人也以諸侯望之可謂賢矣故曰春秋無義戰彼善
 於此則有之
 新安朱氏曰儀度也言我於是而謀度其人舉之者
 惟仲山甫而已
小雅曰髙山仰止景行行止子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
[138-6b]
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俛焉
日有孳孳斃而后己子曰仁之難成久矣人人失其所
好故仁者之過易辭也
 鄭氏曰仰髙勤行者仁之次也景明也有明行者謂
 古賢聖也中道而廢廢喻力極罷頓不能復行則止
 也俛焉勤勞之貎斃仆也易辭辭猶解說也仁者恭
 儉雖有過不為甚矣唯聖人無過
 孔氏曰引小雅車牽刺幽王之詩言修德如髙山則
[138-7a]
 人瞻仰之有景明之行則人仰行之證古昔賢聖能
 行仁道後世瞻仰慕行是好愛仁德如此之甚也好
 仁之甚鄉仁道而行力罷極而始休廢於中道忘己
 身之衰老不覺知年數之不足猶行仁不止俛俛焉
 勤勞每日孳孳唯力之斃仆而後已也仁之難成久
 矣言仁道難成非始今日其來久矣人人謂天下衆
 人由仁道不成無所依恃氏人由此不得其志意之
 所好若仁道成人皆得所願也仁者有過易可以言
[138-7b]
 辭解說以仁是善行也
 横渠張氏曰不知年數之不足是夭壽不貳也仁則
 不極其欲故為者難成仁所以難成止是恐各害其
 嗜好故惡聞義理如管仲之於齊桓公可謂不失其
 所好矣其終也幾不得保其首領 又曰人人失其
 所好蓋人人有利欲之心與學正相背馳故學者莫
 善乎寡欲子曰棖也慾焉得剛
 藍田吕氏曰不以髙矣美矣為不可跂及而不勉故
[138-8a]
 曰髙山仰止景行行止此所以不知年數之不足俛
 焉日孳孳斃而後已鄉道而行中道而廢謂力不足
 者非不為也力極罷頓不能復行則止也此皆自
 待全盡之謂也君子之待人以人望人而已心誠鄉仁
 人莫不取之又為之勸勉愧恥鑠之於外以移之此
 仁之所以不難成也仁者之心公衆人之心私公則
 所好者兼容博愛私則所好者克伐怨欲此人人失
 其所好者也心誠鄉仁雖有過差其情則善不待辭
[138-8b]
 而辨矣故曰仁者之過易辭
 新安朱氏曰景行大道也行如字
 嚴陵方氏曰王氏謂髙山出雲雨故澤加於民民頼
 而仰之景行當於道故德加於民傚而行之詩人思
 髙山之可仰景行之可行非好仁者疇或能之忘身
 之老者即所謂不知老之將至是也斃而後已者即
 所謂死而後已是也自人言之則好莫如仁人能好
 仁則得其所好矣以其反此而失其所好此仁所以
[138-9a]
 難成歟苟仁矣雖有過易辭也況無過乎以仁者之
 過過於厚故也若周公使管叔監殷孔子謂哀公知
 禮非無過也然周公之過過於愛親孔子之過過於
 愛君為君親而有過此其所為易辭歟
 延平周氏曰仁人之所好常過乎忠厚而不仁者之
 所好常過乎刻薄故仁之所以難成也以天下皆失
 其所好也唯仁者之所好獨過乎忠厚故其過為易
 辭也
[138-9b]
 馬氏曰山之髙不可不仰行之景不可不行小人之
 過也必文又從而為之辭唯仁者之過未嘗辭而云
 易之辭者蓋言其理也
 山陰陸氏曰若今汝畫是畫非廢也人人失其所好
 言人所好不在仁也仁之所以難成也
 廬陵胡氏曰以仁為難成而好之不篤故曰失其所
 好謂失其本心也仁人之過易辭者辭猶違也謂有
 不善則知避之
[138-10a]
 臨卭魏氏曰是章自仁有數而下以文王有聲之亂
 為數世之仁以谷風之三為終身之仁於大雅取德
 輶如毛之詩於小雅取髙山仰止之詩而繼之以子
 曰詩之好仁如此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
 不知年數之不足也嗚呼古之為詩者大抵若此春
 秋卿大夫之所賦荅洙泗諸弟子之所講問子思孟
 軻之所諷道豈必盡同而亦未嘗相戾也二五之運
 窮古今越宇宙如一日雖千載殊時五方異感而其
[138-10b]
 本則一故惟理明義精則聲入而心通氣感而機悟
 所謂興觀羣怨隨遇有發豈必言自己出自齊魯韓
 毛之說行而後之經生學士有耳目肺腸不能以自
 用弃其德性之知以奔走於故訓之末師傳未泯則
 猶有同異相較迨三家不傳而毛鄭孤立則耳目肺
 腸又一惟鄭之聽矣髙山仰止景行行止言既知髙
 之可仰又必行以至之騑騑雝雝蓋有見賢思齊不
 肎自己之意故太史公引此詩亦曰雖不能至然心
[138-11a]
 鄉往之然則夫子至漢儒皆同此義也必惟毛鄭之
 聽以為疾襃姒而思賢女雖亦可通抑不亦甚固矣
 乎
子曰恭近禮儉近仁信近情敬讓以行此雖有過其不
甚矣夫恭寡過情可信儉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鮮
乎詩云温温恭人惟德之基
 鄭氏曰不亦鮮乎言罕以此失之
 孔氏曰禮主於敬故恭近禮儉不費用無害於物故
[138-11b]
 近仁言語信實故近情儉易容者儉則寡求故易容
 也所引詩大雅抑之篇結上文恭近禮也
 藍田吕氏曰恭儉信未足以為仁而仁者之資也恭
 則不侮得禮之意近乎禮矣儉則不奪得仁之意近
 乎仁矣言語必信存心正行近乎情矣三者之行不
 私於己又以敬讓行之郷乎仁矣雖有過差其情則
 善故不甚矣蓋不侮人則人亦不侮其過寡矣近乎
 情則不志於欺斯可信矣不奪仁則知足斯易容矣
[138-12a]
 如是而失之者鮮矣可與進於德矣故曰温温恭人
 惟德之基雖未成德斯德之基矣
 馬氏曰恭則不侮人不侮人者禮也而未盡禮之道故
 恭近禮儉則不奪人不奪人者仁也而未盡仁之道
 故儉近仁信則不欺於物不欺於物者情也而未盡
 情之道故近情情猶言實也中以恭儉信為守而行
 之以敬讓故此雖有過其不甚矣恭而不與物競故
 寡過物之所以不可信以其虚也有其實則可信儉
[138-12b]
 則寡於欲而易以處故易容
 延平周氏曰情實也恭先之儉次之而信終之者恭
 儉待信而後成也以情間於恭儉者恭儉以信為主
 山陰陸氏曰恭不近禮則足儉不近仁則鄙信不近
 情則偽情可信若柯之盟伐原徙木之信豈可信也
 哉以此失之如此猶不能無失也
 講義曰夫不侮人以為恭不奪人以為儉不欺人
 以為信皆行之美者也然猶不自以為美而敬以行
[138-13a]
 之不敢怠惰遜以行之不敢陵暴宜其可立於無過
 之地矣然有時而未免於過者或過於恭而有巽在牀
 下之譏或過於儉而有儉不中禮之制或過於信而
 無信近於義之美雖曰有過必不為己甚者其視夫
 驕矜奢侈言詐之徒則有間矣考之於易曰行過乎
 恭用過乎儉所以著於小過議獄緩死所以著於中
 孚說者以為信發於中雖過可亮者歟
 嚴陵方氏曰夫得則為當失則為過過之不甚由其
[138-13b]
 失之鮮而已故始言過而終又言失焉
子曰仁之難成久矣唯君子能之是故君子不以其所
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是故聖人之制行
也不制以己使民有所勸勉愧恥以行其言禮以節之
信以結之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之朋友以極之欲民
之有壹也小雅曰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鄭氏曰惟君子能之言能成人道者少也病人愧人
 謂罪咎之聖人之制行以中人為制則賢者勸勉不
[138-14a]
 及者愧恥其言乃行也移猶廣大也極致也壹謂專
 心於善不愧於人不畏於天言人有所行當慙怖於
 天人也
 孔氏曰君子不以己之所能使他人必能若他人不
 能則為困病若人力所不能必欲使之能行人不能
 則以為愧恥故不以人所不能困人亦仁者之行也
 朋友以極之謂相勉勵以極致於道也自禮以節之
 以下所以欲民之專心壹意於善道也引小雅何人
[138-14b]
 斯蘇公刺暴公之詩
 藍田吕氏曰人失其所好此人所以難成君子責人
 以恕而成人有道則仁不難成矣故曰唯君子能之
 君子固賢於衆人矣君子之所能衆人必有不能者
 矣使衆人傚己之所能則病矣使衆人自彰其不能
 則愧矣故聖人制行以立教必與天下共之以天下
 之所能行者為之法所以為達道也曽子執親之喪
 水漿不入口者七日此曽子之所能也水漿不入口
[138-15a]
 者三日此衆人之所能也故喪以三日為節則不取
 乎七日此所謂不制以己也唯不制乎已故民知跂
 乎此而有所勸勉知不及乎此而有所愧恥則於此
 人也知所尚矣非特此也凡可以外鑠者無不用也
 制禮以節其行而使之齊立信以結其志而使之固
 其容貌必稱其志其衣服必稱其容衣服如是之備
 則容貌必移而稱其衣容貌如是之文中心必有其
 實朋友者切磋相成至於極而後已則一道德以同
[138-15b]
 俗矣蓋修其外則知愧于人修其内則知畏于天故
 曰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嚴陵方氏曰上言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此又曰
 使民有所愧恥以行其言蓋人之所不能者非中道
 故也文之則以飾其質移之則以改其容極之則以
 致於道
 馬氏曰仁所以難成者以人人失其所好唯君子先
 得我心之所同而不失其所好君子獨得我心之所
[138-16a]
 同則至於難繼故君子己雖能不以己之能者病人
 人雖不能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故制行不以己
 民之賢者有所勸勉不肖者有所愧恥以行其言言
 從而行之此行不違言之意也自禮以節之至欲民
 之有壹者此言聖人制行不以己之法也夫不足則
 儉有餘則侈人之常情也故有禮以節之僨驕而不
 可繫者其唯人心乎故有由中之信以結之此所以
 正於内又不可不文於外故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
[138-16b]
 之然外不可以不資之以友故朋友以極之自天子
 以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而成也聖人之教人俯仰
 之間無所愧怍故引詩之辭以況之詩之意非如此
 蓋說詩者不以辭害意
 山陰陸氏曰病人不能愧人能之人則能之而己不
 能雖愧於人可也勸勉愧恥以行其言者孔子曰古
 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衣服以移之者孔子曰
 衰麻苴杖者志不存乎樂非耳弗聞服使然也黼黻
[138-17a]
 衮冕者容不䙝慢非性矜莊服使然也是之謂移若
 夫極之之道則是在朋友故曰責善朋友之道也道
 而弗牽開而弗逹師之事也
 石林葉氏曰君子不以所能病於人不以所不能愧
 人要之成人道而已故易知周乎萬物而道濟乎天
 下知周乎萬物者極髙明也道濟乎天下者道中庸
 也極髙明則己之所能人有所不能道中庸則能者
 知所勸勉不能者知所愧恥此人道所以成也然非
[138-17b]
 禮則中庸無以立非信則言有時而窮故禮以節之
 信以結之然後人知恥有其德而無其辭恥有其辭
 而無其德正德以禮而人無恠行矣修辭以信而人
 無異言矣然而容貌不飾則行或至於恠衣服不禁
 則言或至於異故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之而後人
 恥有其容而無其辭恥有其服而無其容此民所以
 不貳其行而道德所以一也人未有不須友以成故
 以處其終禮者君子小人所共由故以處其始子思
[138-18a]
 言中庸而繼之以崇禮周官本俗安萬民而繼之以
 聨朋友亦此意也
 延平周氏曰君子不以一己之所能而使天下之人
 以其難及為病亦不以衆人之所不能而使天下之
 人以其難及為愧是以立乎中道而使能者皆得以
 從之禮以節之所以壹其情信以結之所以壹其心
 容貌以文之所以壹其體衣服以移之所以壹其俗
 朋友以極之所以壹其道
[138-18b]
 横渠張氏曰制行以己非所以同乎仁
 講義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仁之難成久矣者
 何也知者過之愚者不及而仁之道所以不行賢者
 過之不肖者不及而仁之道所以不明如是則仁之
 難成非但今也唯君子能之者蓋一出於中而已一
 出於中則己能者不責人以其所難而使之病人所
 不能者不強人以其所短而使之愧此君子之中庸
 推而上之聖人應世立教何以異此是以其制行也
[138-19a]
 必以中道與衆共由使人有所勸勉則欲罷不能者
 有矣有所愧恥則恥不若人者有矣書曰不協于極
 不罹于咎皇則受之所以時人斯其惟皇之極也先
 王盛時人心既定而谷風俗薄之變不作則所以壹
 民者蓋著矣後世用民不壹鳲鳩所以刺時民德歸
 壹都人士所以思古
 金華應氏曰仁道深逺無窮而人之氣稟薄弱有限
 苦其難而茫無所尚則懈矣是五者輔導而夾持之
[138-19b]
 則趨嚮歸壹而善心純固縱其有所懈怠自無愧畏
 而欲為惡獨不愧于人而畏于天乎言天人之理昭
 布森列甚可愧而畏也
是故君子服其服則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則文以君
子之辭遂其辭則實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恥服其服
而無其容恥有其容而無其辭恥有其辭而無其德恥
有其德而無其行是故君子衰絰則有哀色端冕則有
敬色甲胄則有不可辱之色詩云惟鵜在梁不濡其翼
[138-20a]
彼記之子不稱其服
 鄭氏曰遂其辭遂猶成也無其行謂不行其德鵜鵜
 胡汚澤也汚澤善居泥水中在魚梁以不濡汚其翼
 為才如君子以稱服為德
 孔氏曰實猶充也所引詩曹風候人刺曹共公也言
 君子内外皆須相稱彼記記語辭也
 藍田吕氏曰此皆修其外以移其内率法而强之者
 也及其成也知畏於天則與中心憯怛者一也鵜胡
[138-20b]
 善居汚澤之中捕魚以為食者也不濡其翼則不得
 食梁者魚梁也人之所以捕魚者也鵜之求食不之
 澤而之梁無濡翼之勞坐得其食如人之無德無功
 而受顯服者也故服之不稱其德異乎鵜者未之有
 也
 延平周氏曰服其服而能文以君子之容者然後可
 以服先王之法服有其容而又文以君子之辭者然
 後可以守先王之法言遂其辭而能實以君子之德
[138-21a]
 者然後可以行先王之德行衰絰有哀色端冕有敬
 色甲胄有不可辱之色君子不失色於人如此
 嚴陵方氏曰無其容則不足以稱其服無其辭則不
 足以道其容無其德則不足以副其辭無其行則不
 足以成其德此四者皆君子之所恥也易曰君子以
 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則德成乎行可知衰者齊
 衰斬衰絰者首絰腰絰是皆喪服也端者𤣥端之類
 冕者衮冕之類皆祭服也甲以被體胄以加首皆兵
[138-21b]
 服也
 馬氏曰上言衣服以移之故君子服其服則文以君
 子之容蓋人之所以為人在於正容體齊顔色順辭
 令服備然後可以責此故君子服其服則文以君子
 之容有其容則文以君子之辭蓋有德者必有言有
 言者未必有其德故遂其辭又實以君子之德詩曰
 抑抑威儀惟德之隅傳曰德行忠信裏也威儀文辭
 表也君子之於表裏唯其稱而已矣
[138-22a]
 石林葉氏曰君子之於喪無不哀非特衰絰而後有
 哀色於事無不敬非特端冕而後有敬色於身未嘗
 可辱非特甲胄而後有不可辱之色其所以制為之
 服者道中庸也故自服其服而下皆稱君子然則禮
 以節之信以結之容貌以文之皆中庸之事而衣服
 乃為之始終何也蓋道德之所以一者未嘗不在於
 衣服王制禁異服周官同衣服皆在於此故以成始
 亦以成終也
[138-22b]
子言之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於天下天子親
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故諸侯勤以輔事於天子
 鄭氏曰言無事而居位食禄是不義而富且貴
 孔氏曰自此至便人一節明天子以下各有其事又
 明舜禹文王周公之德皆能上事天帝下庇四方天
 子事上帝諸侯事天子是貴賤皆有事於天下案小
 宰注云天地大神至尊不祼此祭上帝有秬鬯者凡
 鬯有二若和之以鬱謂之鬱鬯鬱人所掌是也祭宗
[138-23a]
 廟則用以灌也若不和鬱謂之秬鬯鬯人所掌是也
 謂五齊之酒以秬黍為之以芬芳調暢故言秬鬯得
 以事上帝
 金華應氏曰義者截然正方而無偏私唯知賤之事
 貴而不知貴之率賤豈所謂絜矩之道乎故天子竭
 力致敬以尊乎上帝則諸侯亦服勤以輔事乎天子
 長樂劉氏曰下之事上賤之事貴當有實行乃稱其
 宜故曰君子之所謂義者貴賤皆有事於天下謂有
[138-23b]
 實功實德以極天下之宜以盡生民之性乃謂之義
 非徒然也
 馬氏曰君子之所謂義者事之制而制之得其宜之
 謂也有宜於貴必有宜於賤故古之人所惡於上無
 以使下所惡於下無以事上凡以此也天子使諸侯
 勤以輔上在我必先自盡然後可以責此故天子親
 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夫以天子之尊非不足於耕
 也蓋身致其誠信而示其嚴上之禮也故諸侯以輔
[138-24a]
 事天子亦有嚴上之禮也
 延平周氏曰禮有經則貴賤莫得同義有權則時或
 同之此天子所以有親耕也以天子而親耕則天下
 之民莫不樂於耕而不自知也及用其親耕之粢盛
 秬鬯以事於上帝則天下之諸侯莫不輔事於上而
 不自知也
 講義曰以義制事楊子曰事得其宜之謂義凡言義
 者未有不見之於事凡言事者未有不歸之於義是
[138-24b]
 以貴賤皆有事於天下乃君子之所謂義也以君臣
 之義言之天子親耕藉田為粢盛以充簠簋為秬鬯
 以實尊彞周禮言凡祀大神則大宗伯奉王齍涖玉
 鬯則天子之事上帝固有粢盛秬鬯矣天子之所以
 自致者如此為諸侯者所以竭勤勞駿奔走患則扞
 之愾則敵之朝夕圖事宗以陳謨覲以比功遇以協
 慮制度衣服不敢不正山川神祇不敢不舉宗廟不
 敢不順禮樂不敢不從其摯有等其貢有常此諸侯
[138-25a]
 勤以輔事天子之實也然則天子所以事上帝即諸
 侯所以事天子其義一也
 嚴陵方氏曰司尊彞言大旅存之而已則不祼可知
 若王制詩書所言秬鬯則亦鬱鬯而已蓋鬱亦以秬
 為本每言圭瓉以此
 山陰陸氏曰天地大神不祼此言秬鬯者是陳之而
 已蓋禮之敬文也其他祭祀蓋亦如此
 藍田吕氏曰自此至自謂便人一章言君子之義以
[138-25b]
 仁禮事上以仁禮使下事上者不可以不事事使下
 者不可以不自治故貴賤皆有事於天下親耕粢盛
 秬鬯以事上帝雖天子必有事焉況於諸侯乎所謂
 義者不可以不事事故也名之浮於行則失實失實
 者身且不信何以使民故先王制行以諡死尊死者
 之名而易之雖身兼數善猶取一善而名之如文王
 非無武武王非無文止取其一以為諡唯恐名浮於
 行以欺於民此使下不可以不自治者也仁者忘己
[138-26a]
 以與天下共者也其事上也雖有庇民之大德不敢
 有君民之心故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小心而畏
 義求以事君而已此忘己而事上者也其使下也雖
 有庇民之大德亦不敢以君道自有故不自大其事
 不自尚其功以求下賢而已此忘己而使下者也有
 大德者易於忘己而使下難於忘己而事上非舜禹
 文王周公不足以當之故曰仁之厚也役用也恭者
 不侮儉者不奪忘己而與天下共者也推是心也求
[138-26b]
 以用仁其近之矣信者不欺讓者不争篤實而卑遜
 非先王之德行而不行也推是心也求以用禮其無
 過矣君子之事上也以仁與禮其使下也亦以仁與
 禮而已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儉於位而寡於欲
 者儉也有信存焉讓於賢卑已而尊人小心而畏義
 求以事君者讓也有恭存焉故以仁禮事其上者主
 於儉與讓而信恭存焉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
 求處情者信也有儉存焉過行弗率以求處厚彰人
[138-27a]
 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賢者恭也有讓存焉故以
 仁禮使其下者主於信與恭而儉讓存焉故恭儉以
 求役人信讓以求役禮交相為用而不可亂也以此
 事上受天之命矣以此使下民之攸歸矣天命難諶
 者也得不得猶不敢知而聽之又不敢以事而易其
 志則又仁之厚矣民情易見者也民所以敬尊於我
 有可致之道故也此使下之報所以異於事上之報
 天人之勢不同也以仁禮事上莫如舜禹文王周公
[138-27b]
 以仁禮使下莫如后稷舜之事堯禹之事舜皆將以
 天下而授之而舜慎徽五典納于百揆賔于四門納
 于大麓禹思日孜孜啓&KR0561&KR0561予弗子惟荒度土功皆
 䖍修臣職不敢懈也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
 殷周公攝政七年而復子明辟四聖人者皆有君民
 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得乎仁禮之至者也小心柔
 道也以柔道事上鮮不獲福猶葛藟之施於條枚以
 柔而附上上無有不受也后稷之教民稼穡無此疆
[138-28a]
 爾界天下之利萬世之功也其為烈也非一手一足
 之所能及也然猶不自以為功自謂便習是事之人
 而已利及天下後世仁也唯欲行之浮於名禮也與
 夫有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者易地皆然此使
 下得乎仁禮之至者也
子曰下之事上也雖有庇民之大德不敢有君民之心
仁之厚也是故君子恭儉以求役仁信讓以求役禮不
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儉於位而寡於欲讓於賢卑已
[138-28b]
而尊人小心而畏義求以事君得之自是不得自是以
聽天命詩曰莫莫葛藟施于條枚豈弟君子求福不回
其舜禹文王周公之謂與有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
心詩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懐多福厥德
不回以受方國
 鄭氏曰庇覆也無君民之心是思不出其位役之言
 為也求以事君者欲成其忠臣之名也得之自是不
 得自是言不易道徼禄利也豈樂也弟易也言樂易
[138-29a]
 之君子其求福修德以俟之不為回邪之行以要之
 如葛藟之延蔓於條枚是其性也昭明也上帝天也
 聿述也懐至也言述行上帝之德以至於多福也方
 四方也受四方之國謂王天下
 孔氏曰君子既有庇民之大德不敢有君民之心是
 其心仁厚故恭敬節儉以求為仁信實退讓以求為
 禮不問利禄得之與失恒行其是不茍易其道也莫
 莫葛藟此大雅旱麓美文王之詩舜禹文王周公有
[138-29b]
 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常能畏懼是不回也又
 引大雅大明美文王周公之詩證上求福不回也
 馬氏曰此經言下事上之義雖有庇民之大德以其
 有君人之道不敢有君民之心以其處事人之任而
 其理固當如此自非仁厚不足以及此自君子恭儉
 以求役仁至求以事君此命之在我也命之在我故
 君子求之至於不獲乎上命之在外者也命之在外
 故君子聽之而已得之亦由道不得亦由道故曰以
[138-30a]
 聽天命
 講義曰聖人之應世有能為天下之德而無欲為天
 下之心有能為天下之德此其在人者不敢不勉無
 欲為天下之心此其在天者不敢不聽德有以庇民
 則愛人而思以被其澤兼愛之道也心不敢以君民
 則愛己而思以全其身自愛之道也非仁之厚者其
 孰能與於此恭則不侮仁於愛身儉則不奪仁於愛
 物二者之於仁有其質矣乃可以求從事於仁故曰
[138-30b]
 以求役仁信則不疑於禮可以學讓則不争於禮為
 之端二者之於禮有其質矣乃可以求從事於禮故
 曰以求役禮
 延平周氏曰恭儉者依於仁者也信讓者履於禮者
 也方其以恭儉而依於仁則未能役仁乃求役於仁
 者也方其以信讓而履於禮則未能役禮乃求役於
 禮者也然求之有道得之有命而君子果以求之為
 可必耶君子之於外物也未嘗以其有命而廢吾之
[138-31a]
 所謂道者也君子之於君也以不求求之故不自尚
 其事不自尊其身之類但行之於己施之於人則雖
 曰不求於事君而乃所以求事君者也故曰得之自
 是不得自是以聽天命
 嚴陵方氏曰仁不止於恭儉恭儉可以為仁之用而
 已禮不止於信讓信讓可以為禮之用而已故每以
 役言之也求役者求為仁禮之義也事雖可尚但為
 人所尚而已未嘗自尚之也身雖可尊但為人所尊
[138-31b]
 而已未嘗自尊之也儉於位則非貪夫位也寡於欲
 則非慕夫禄也讓於賢則非争其名也卑己故能尊
 人小心故能畏義君子之能此者豈他求哉求以事
 君而己以是事君而得君者義也以是事君而不得
 君者則有命存焉古之人有行之者舜禹文王周公
 而已蓋舜之事堯禹之事舜文王之事紂周公之事
 成王有君民之大德又有事君之小心故也前曰庇
 民者止足以覆物君民者又足以命物若舜禹之受
[138-32a]
 禪文王之受命周公之攝政皆君民之事也雖然豈
 嘗有是心哉
 山陰陸氏曰役講如行役之役儉於位而寡於欲羔
 羊所謂在位皆節儉正直者也孔子曰管氏有三歸
 官事不攝焉得儉失是矣
 石林葉氏曰仁過乎恭用過乎儉非以求仁求所以
 役仁者也故不自尚其事儉於事而寡於欲皆役仁
 之事也信為之本讓為之末不足以盡禮求所以役
[138-32b]
 禮者也故不自尊其身讓於賢卑己以尊人皆役禮
 之事也仁以自愛禮以自敬而事君有義而已矣故
 小心而畏義求以事君所以知人得之不得自是以
 聽天命所以知天古之聖人未有不由此而得譽於
 天下而獨言舜禹文王周公者蓋為臣有事君之小
 心而天子又薦之於天唯舜禹為有命為臣而有君
 民之大德天子不薦之於天唯文王周公為有義豈
 弟君子民之父母求福不回義也厥徳不回以受方
[138-33a]
 國命也若湯武則反其常分亦義之變所以不及言
 也
 藍田吕氏曰說見前
子曰先王諡以尊名節以壹惠恥名之浮於行也是故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處情過行弗率以
求處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賢是故君子雖
自卑而民敬尊之
 鄭氏曰諡者行之迹也名者謂聲譽也言先王論行
[138-33b]
 以為諡以尊名者使聲譽可得而尊信也壹讀為一
 惠猶善也言聲譽雖有衆多者節以其行一大善者
 為諡耳在上曰浮君子勤行成功聲譽踰行是所恥
 也率循也過行不復循行猶不貳過也自卑而民敬
 尊之言謙者所以成行立德也
 孔氏曰此又廣明君子名行相副卑己尊人之義諡
 謂諡號列生時之行迹作諡以尊敬生前之聲名傳
 於後世也大謂誇大既不欲行過於名故不自誇大
[138-34a]
 其所為之事不自加尚其所為之功名所以求處情
 實不欲虚為矯飾也
 横渠張氏曰節以壹惠惠字必是古德字
 嚴陵方氏曰生則有名死則有諡有諡則諱其名矣
 故曰諡以尊名檀弓言公叔文子之子請諡而曰請
 所以易其名者蓋謂是矣諡以誄行而為之然行不
 一也諡有所不勝言特以所隆者之一端而為之節
 爾故曰節以壹惠若文王之為文武王之為武此皆
[138-34b]
 壹惠之道也行雖多而節之以惠則民不浮於行矣
 孟子曰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自大自尚者近於偽故
 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處情人之過也多過
 於薄又況過而不改者乎故過行弗率以求處厚蔽
 人之善害人之功是妬賢而已故彰人之善美人之
 功以求下賢凡此皆自卑之道也揚子曰自下者人
 髙之易曰卑而不可踰故曰君子雖自卑而民敬尊
 之
[138-35a]
 山陰陸氏曰有惠而無節以壹之則臣得以惠其上
 子得以惠其親孟子曰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
 世不能改也如貞惠文子諡至於三亦非所謂節以
 壹惠者也故後不言貞惠者文足以兼之
 石林葉氏曰諡者行之迹迹其行以分善惡則小大
 曲直無不盡故曰諡以尊名節以壹惠蓋上之惠賜
 既已均一而節則善惡可以諡見名亦不浮於行者
 也君子臨事而懼則無自大成功不居則無自尚所
[138-35b]
 以篤其情而已矣故曰以求處情用過乎儉喪過乎
 哀非以率人亦躬自厚而已矣故曰以求處厚善在
 内則彰之功在外則美之以卑己尊人而已矣故曰
 求以下賢
 馬氏曰自大其事適所以小也自尚其功適所以卑
 也處情者居其實而不居其華也此皆求以處情而
 已
 藍田吕氏說見前
[138-36a]
子曰后稷天下之為烈也豈一手一足哉唯欲行之浮
於名也故自謂便人
 鄭氏曰烈業也言后稷造稼穡天下世以為業豈一
 手一足喻用之者多無數也自謂便人言其謙也辟
 仁聖之名云自便習於此事之人耳
 孔氏曰以上言君子恥名浮於行故此明后稷以證
 之自謂便於稼穡之人欲實行過於虛名也
 藍田吕氏說見前
[138-36b]
 馬氏曰名浮於行君子所恥此皆求以處情而已
 講義曰黎民阻飢后稷播時百榖見於舜典烝民乃
 粒萬邦作乂見於益稷稷降播種農殖嘉榖見於吕
 刑風化之所由王業之艱難見於七月荏菽斾斾禾
 役穟穟見於生民立我烝民莫匪爾極見於思文則
 后稷教民稼穡有充滿四海之德使天下不復有告
 飢之患則其為功所謂天下之烈也
 禮記集說卷一百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