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57 禮記集說-宋-衞湜 (master)


[132-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集説卷一百三十二  宋 衛湜 撰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
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
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
道不眀乎善不誠乎身矣
 鄭氏曰獲得也不獲乎上言臣不得於君則不得居
 位治民也不明乎善不誠乎身言知善之爲善乃能
[132-1b]
 行誠
 孔氏曰此明爲臣爲人皆須誠信於身然後可也
 河南程氏曰止於至善不明乎善此言善者義理之
 精微無可得名且以至善目之繼之者善此言善却
 言得輕但謂繼斯道者莫非善也不可謂惡伊川/
 曰這一箇道理不爲堯存不爲桀亡只是人不道他
 這裏知此便是明善 又曰明善在明守善在誠
 又曰人患事物繫累思慮蔽錮只是不得其要要在
[132-2a]
 明善明善在乎格物窮理窮至於物理則漸久後天
 下之物皆能窮只是一理伊川/又曰且省外事但明
 乎善唯進誠道其文章雖不中不逺矣所守不約泛
 濫無功明道/又曰學者必知所以入德不知所以入
 德未見其能進也故孟子曰不明乎善不誠其身易
 曰知至至之
 藍田吕氏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爲人不順乎親不可
 以爲子則人之所以信於朋友者豈聲音笑貌爲哉
[132-2b]
 内誠盡乎父母内行孚於家人則朋友者不期信而
 信之矣故曰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獲乎上者有
 善而見信有功而見知所施於民者莫非善也不獲
 乎上者徳進而見忌功髙而見疑身且不保尚何民
 之可治哉故曰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建安游氏曰欲誠其意先致其知故不明乎善不誠
 乎身矣學至於誠身安徃而不致其極哉以内則順
 乎親以外則信乎友以上則可以得君以下則可以
[132-3a]
 得民此舜之允塞所以五典克從也
 延平楊氏曰不明乎善雖欲擇之固執之未必當於
 道也故欲誠乎身必光於明善不誠乎身則身不行
 道矣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況能順其親乎故順乎
 親必先於誠身不順乎親則於其所厚者薄也況於
 朋友乎故欲信乎朋友必先順乎親夫責善朋友之
 道也不信乎朋友則其善不足稱也已而欲獲乎上
 不亦難乎不獲乎上則身不能保況欲治其民乎不
[132-3b]
 可得也 又曰反身者反求諸身也蓋萬物皆備於
 我非自外得反諸身而已 又曰明善在致知致知
 在格物號物之多至於萬則物蓋有不可勝窮者反
 身而誠則舉天下之物在我矣詩曰天生烝民有物
 有則凡形色具於吾身者無非物也而各有則焉反
 而求之則天下之理得矣
 新安朱氏曰此第二十章第五節此又以在下位者
 推言素定之意反諸身不誠謂反求諸身而所存所
[132-4a]
 發未能眞實而無妄也不明乎善謂未能察於人心
 天命之本然而眞知至善之所在也夫在下位而不
 獲乎上則無以安其位而行其志故民不可治然欲
 獲乎上又不可以諛説取容也其道在信乎友而已
 蓋不信乎友則志行不孚而名譽不聞故上不見知
 然欲信乎友又不可以便佞苟合也其道在悦乎親
 而已蓋不悦乎親則所厚者薄而無所不薄故友不
 見信然欲順乎親又不可以阿意曲從也其道在誠
[132-4b]
 乎身而已蓋反身不誠則外有事親之理而内無愛
 敬之實故親不見悅然則欲誠乎身又不可以襲取
 強爲也其道在明乎善而已蓋不能格物致知以真
 知至善之所在則好善必不能如好好色惡惡必不
 能如惡惡臭雖欲勉焉以誠其身而身不可得而誠
 矣此必然之理也故夫子言此而其下文即以天道
 人道擇善固執者繼之蓋擇善所以明善固執所以
 誠身擇之之明則大學所謂物格而知至也執之之
[132-5a]
 固則大學所謂意誠而心正身修也知至則反諸身
 者將無一毫之不實意誠心正而修身則順親信友
 獲上治民將無所施而不利而逹道逹徳九經凡事
 亦一以貫之而無遺矣又曰此章之説雖多然亦無
 大得失唯楊氏反身之説爲未安耳蓋反身而誠者
 物格知至而反之於身則所明之善無不實有如前
 所謂如惡惡臭如好好色而其所行自無内外隱微
 之殊耳若知有未至則反之而不誠者多矣安得直
[132-5b]
 謂但能反求諸身則不待求之於外而萬物之理皆
 備於我而無不誠哉況格物之功正在即事即物而
 各求其理今乃反欲離去事物而專務求之於身尤
 非大學之本意矣 又曰原道中舉大學却不説致
 知在格物一句蘇子由古史論舉中庸不獲乎上後
 却不説不明乎善不誠乎身二句這兩箇好做對司
 馬温公議儀秦處説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却不説居天下之廣居看得這様都是箇無頭學問
[132-6a]
 海陵胡氏曰必先得上之信任然後道得以行民得
 以治朋友信之然後聲譽聞逹可以取信於上朋友
 未信況可取信於君乎閨門之内其親且未能順朋
 友肯信之乎順親有道當以至誠自持其身何者凡
 所爲善則親喜悦所爲不善則親愧辱故不能以至
 誠自持則不順其親矣事有善惡若誠於惡則失所
 以誠身之道當眀於善而固執之然後可以誠身矣
 廣安游氏曰此言爲人輔相佐其君治天下之道也
[132-6b]
 天子之相名爲人臣實行君之事治君之民用君之
 爵禄以爲賞用君之刀鋸以為罰生殺進退皆得專
 之此之謂宰相之事不如此不可以為政然必得其
 君然後可以如此然獲乎上必信乎友舜之道信於
 四岳而後獲乎堯禹之道信於契臯陶然後獲於舜
 周公不爲召公所說則周公以爲憂求所以釋召公
 之意而作君奭召公既説周公獲乎成王矣管仲見
 信於鮑叔而獲乎威公子産見信於子皮而獲於鄭
[132-7a]
 伯古之人臣莫不如此然不順乎親則不能信乎朋
 友蓋君子之道自内以及外自近以及逺於其親而
 不順況能及他人乎孟子論舜專言其得乎親而後
 可以治天下此章所言全以舜為法故曰不以舜之
 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舜爲堯相上獲乎堯
 下見信乎禹稷契臯陶其道蓋出於此順乎親又必
 反諸身舜之事親正如此瞽瞍不豫常反求諸己負
 罪引慝終至於瞽瞍亦允若志諴感神此順乎親必
[132-7b]
 反身以誠而後可也誠身有道必明乎善舜之誠身
 亦本於此孟子曰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記曰舜其
 大智也歟舜好問而好察邇言此則舜之明善也不
 眀乎善則下不知人上不知天而不得中庸不得中
 庸則不能誠身矣
 東萊吕氏曰此段蓋自末至本居下者固欲有獲於
 上不知所以獲者自有道擎跽曲拳豈足以獲於上
 直言正諫豈足以獲於上甚者乃云我能取信自然
[132-8a]
 獲於上不知其平日之心不誠信安能一旦爲誠信
 須是平日見信然後可故曰不信於友不獲於上矣
 信於友者又須是能悦親如不能悦親於朋友交際
 閒雖有誠信而非發之於内常時固可遮藏偶然遇
 一大君子則不能掩故曰不悦於親不信於友矣悦
 親有道非三牲五鼎爲足悦親須是承顔順色方爲
 悦親又須是出於誠誠者乃與生俱生固結而不能
 自解故曰反身不誠不悦於親矣此章一句𦂳一句
[132-8b]
 漸漸入來蓋明善乃理之極雖堯舜禹湯文武周公
 孔子所以相繼者亦不過明善於明善之外更無所
 加損故曰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止是要從近處看
 今之人其於事親從兄事上交友之際固有時乎中
 理然有時又差了蓋雖到九分九釐盡有一毫差則
 併前都差如行九十九里忽差路頭則都不濟事此
 所以要明善明善要明得盡居仁/
 范陽張氏曰人性皆善特吾學非其道而世無師友
[132-9a]
 以指示之耳使吾知格物致知之學内而一念外而
 萬事無不窮其原流窮其終始窮之至於極盡之地
 人欲既盡一旦豁然則惟善昭昭無可疑矣此所謂
 一日克己天下歸仁焉故誠之爲用無不感動以此
 事親則吾親感動而無不悦以此交朋友則朋友感
 動而無不信以此事上則在上感動而無不獲以此
 治民則天下感動而無不治是故不憂民之不治上
 之不獲朋友之不信親之不悦獨憂身之不誠善之
[132-9b]
 不明耳使明乎善則吾身吾親吾友吾君吾民之機
 皆已總攝乎此矣
 新定顧氏曰所謂善者何如哉孟子曰萬物皆備於
 我矣又曰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曰萬物皆
 備稱其善也曰安宅曰正路喻其善也善之爲言美
 也窮天地亘萬世所謂事物皆於此乎出譬如枝葉
 之生於本根是故事物有大小而此善無大小事物
 有髙下而此善無髙下事物有變遷而此善無變遷
[132-10a]
 事物有彼此而此善無彼此非有氣也而氣皆於此
 乎出非有形也而形皆於此乎生故有行焉而人莫
 能禦是謂正路有居焉而人莫能移是謂安宅不疾
 而速不行而至自得於我無羨於彼是謂萬物皆備
 事物莫之能及也故謂之善伏羲之爲易堯舜禹之
 相傳以中箕子之言皇極孔子之言仁惟此善也子
 思子之爲是書始明之以天命之性中目之以至誠
 末以為上天之載異時孟子又明之以仁義亦惟此
[132-10b]
 善也能明此善則知身果不可以不誠
 晉陵喻氏曰夫子之教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
 事公卿乃與事父兄等逮徳下衰士或以事公卿爲
 恥夫子其知之矣故以是垂教焉其事君盡禮人至
 以爲諂其栖栖於行道人至以為佞後世之君子視
 孔子不趐千萬也而天下之人莫有疑其謟佞者是
 其有過於孔子哉蓋其於天下無孔子皇皇之心不
 以得君行道爲己任無孔子之徳行而不敢自信無
[132-11a]
 孔子之毋我而不能忘其己私故終於囂囂然無翻
 然而改者也如此則夫謟佞之譏又何疑哉噫無怪
 乎道之不行而斯民之不受賜也安得以孔子中庸
 之道告之
 延平周氏曰信乎朋友是内足以自信而外則足以
 取信此上之所以獲而民可得而治也故孔子之教
 止於信而漆雕開之學亦主於信
 吴興沈氏曰上既言事豫則立至道前定則不窮之
[132-11b]
 義此復申以明善推而至於民可得而治蓋一理也
 特子思欲理明而事切故諄諄反覆言之能明乎善
 即所謂豫也性之至善自本自根無昬迷之間人僞
 一萌則失先見之明而善不復見矣惟於喜怒哀樂
 未發之時即事而明不為物感則性善明矣明乎至
 善則一性之間無一毫人偽皆天理之自然以之修
 身則誠以之事親則順以之交朋友則信以之在下
 位則必獲乎上以之在上位則必得乎民無所徃而
[132-12a]
 不當矣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
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
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
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
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
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
愚必明雖柔必強
[132-12b]
 鄭氏曰言誠者天性也誠之者學而誠之者也因誠
 身説有大至誠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勸
 人學誠其身也果猶決也
 孔氏曰此經明至誠之道自博學之以下申明誠之
 者擇善而固執之事鄭註大至誠則經云誠者天之
 道聖人是矣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謂身有事不
 能常學習須勤力學之措置也言學不至於能則不
 置必待能之乃已也以下諸事皆然
[132-13a]
 濓溪周氏曰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
 之源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至善者
 也故曰一隂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又曰聖人誠而已矣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無
 而動有至正而明逹也五常百行非誠非也邪暗塞
 也故誠則無事矣至易而行難果而確無難焉故曰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132-13b]
 河南程氏曰無妄之謂誠不欺其次矣 一本云李
 邦直云不欺之謂誠便以不欺爲誠徐仲車云不息
 之謂誠中庸言至誠無息非以無息解誠也或以問
 先生先生云云 又曰誠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
 敬者用也敬則誠眀道/又曰主一之謂敬一者之謂
 誠敬則有意在 又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與勉而
 中思而得何止有差等耳是相去懸絶不勉而中即
 常中不思而得即常得所謂從容中道者指他人所
[132-14a]
 見言之若不勉不思者自在道上行又何必言中不
 中不勉不思亦有大小深淺至於曲藝亦有不勉不
 思者所謂日月至焉與久而不息者所見規摹雖略
 相似其意味氣象迥别須心濳黙識玩索久之庶幾
 自得學者不學聖人則己欲學之須熟玩味聖人之
 氣象不可只於名上理會如此只是講論文字伊川/
 問致知與力行兼否曰爲常人言纔知得非禮不可
 為須用勉強至於知穿窬不可為則不待勉強是知
[132-14b]
 亦有淺深也古人言樂循理謂之君子若勉強只是
 知循理非是樂也纔到樂時便是循理爲樂不循理
 爲不樂何苦而不循理自不須勉強也若夫聖人不
 勉而中不思而得此又上一等事伊川/又曰知至則
 當至之知終則當遂終之須以知爲本知之深則行
 之必至無有知之而不能行只是知得淺饑而不食
 烏喙人不蹈水火只是知人爲不善只為不知知至
 而至之知之事故可與幾知終而終之故可與存義
[132-15a]
 知至是致知博學明辨審問慎思四者皆知至之事
 篤行便是終之如始條理終條理因其能始條理故
 能終條理猶知至即能終之 又曰博學審問慎思
 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又曰思曰睿思慮
 久後睿自然生若於一事上思未得且别換一事思
 之不可專守著這一事蓋人之知識於這裏蔽著雖
 強思亦不通也伊川/又曰思曰睿睿作聖致思如掘
 井初有渾水久後稍引動得清者出來人思慮始皆
[132-15b]
 溷濁久自明快伊川/問張旭學草書見擔夫與公主
 争道及公孫大娘舞劒而後悟筆法是心常思念至
 此而感發否曰然須是思方有感悟處若不思怎生
 得如此然可惜張旭留心於書移此心於道何所不
 至伊川/又曰不深思則不能造於道不深思而得者
 其得易失然而學者有無思無慮而得者何也曰以
 無思無慮而得者乃所以深思而得之也以無思無
 慮爲不思而自以為得者未之有也 問人有日誦
[132-16a]
 萬言或妙絶技藝此可學否曰不可大凢所受之才
 雖加勉強止可少進而鈍者不可使利也唯理可進
 除是積學既久自能變得氣質則愚必眀柔必強
 横渠張氏曰勉蓋未能安也思蓋未能有也 又曰
 以心求道正猶以己知人終不若彼自知彼爲不思
 而得也 又曰性通極於無氣其一物耳命稟同於
 性遇乃適然焉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然有不至猶難
 語性可以言氣行同報異猶難言命可以言遇 又
[132-16b]
 曰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
 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藍田吕氏曰誠者理之實然致一而不易者也天下
 萬古人心物理皆所同然有一無二雖前聖後聖若
 合符節是乃所謂誠誠即天道也天道自然無勉無
 思其中其得自然而已聖人誠一於天天即聖人聖
 人即天由仁義行何思勉之有故從容中道而不迫
 誠之者以人求天者也思誠而復之故明有未究於
[132-17a]
 善必擇誠有未至所執必固善不擇道不精執不固
 德將去學問思辨所以求之也行所以至之也求之
 至非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不足以化氣質 一本云
 誠者理之實致一而不可易者也大而天下逺而萬
 古求之人情參之物理皆所同然有一無二雖前聖
 後聖若合符節理本如是非人私知之所能爲此之
 謂誠誠即天道也天道自然何勉何思莫非性命之
 理而已故誠者天之道性之者也誠之者人之道反
[132-17b]
 之者也聖人之於天道性之者也賢者之於天道反
 之者也性之者成性與天無閒也天即聖人聖人即
 天縱心所欲由仁義行也出於自然從容不迫不待
 乎思勉而後中也反之者求復乎性而未至雖誠而
 猶雜之僞雖行而未能無息則善不可不思而擇徳
 不可不勉而執不如是猶不足以至乎誠故學問思
 辨皆所以求之也行所以至之也君子將以造其約
 則不可不學學而不能無疑則不可不問未至於精
[132-18a]
 而通之則不可不思欲知是非邪正之别本末先後
 之序則不可不辨欲至乎道欲成乎德則不可不行
 學以聚之聚不博則約不可得博學而詳説之將以
 反説約也爲學之道造約為功約即誠也不能至是
 則多聞多見徒足以餙口耳而已語誠則未也故曰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學者不欲進則己欲進則
 不可以有成心有成心則不可與進乎道矣故成心
 存則自處以不疑成心亡然後知所疑矣小疑必小
[132-18b]
 進大疑必大進蓋疑不安於故而進於新者也顔淵
 學爲孔子而未得者也故疑之仰之彌髙鑚之彌堅
 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皆疑辭也孟子學為舜而未得
 也故疑之舜爲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猶未免為
 鄉人亦疑辭也所謂疑者患乎未知也如問之審審
 而知則進孰禦焉故曰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學
 也問也求之外者也聞也見也得之外者不致吾思
 以反諸身則學問聞見非吾事也故知所以為性知
[132-19a]
 所以為命反之於我何物也知所以名仁知所以名
 義反之於我何事也故曰思則得之不思則弗得也
 慎其所以思必至於得而後己則學問聞見皆非外
 鑠是乃所謂誠也故曰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理
 有宜不宜時有可不可道雖美矣膠於理則亂誠雖
 至矣失其時則乖不可不辨也辨之者不别則不見
 不講則不眀非精義入神不足以致用故曰有弗辨
 辨之弗明弗措也四者致知之道而未及乎行也學
[132-19b]
 而行之則由是以至於誠無疑矣知崇者所以致吾
 知也禮卑者所以篤吾行也學之博者莫若知之之
 要知之要者不若行之之實也行之之實猶目之視
 耳之聽不言而喻也如日月之運行不可得而已也
 篤之猶有勉也篤之至於誠則不勉矣行之弗篤猶
 未誠也故曰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
 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者君子所貴乎學者為能變
 化氣質而已徳勝氣質則柔者可進於強愚者可進
[132-20a]
 於明不能勝氣質則雖有志於善而柔不能立愚不
 能明蓋均善而無惡者性也人所同也昬明強弱之
 稟不齊者才也人所異也誠之者反其同而變其異
 也思誠而求復所以反其同也人一己百人十己千
 所以變其異也孟子曰居移氣養移體況學問之益
 乎故學至於尚志以天下之士為未足則尚論古之
 人雖質之柔而不立者寡矣學至於致知格物則天
 下之理斯得雖質之愚而不明者寡矣夫愚柔之質
[132-20b]
 質之不美者也以不美之質求變而美非百倍其功
 不足以致之今以鹵莽滅裂之學或作或輟以求變
 不美之質及不能變則曰天質不美非學所能變是
 果於自棄其爲不仁之甚矣
 上蔡謝氏曰誠是實理不是專一尋常人謂至誠止
 是謂專一實理則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不是安排來
  又曰誠是無虧欠忠是實有之理忠近於誠 又
 曰學者且須是窮理物物皆有理窮理則能知天之
[132-21a]
 所為知天之所爲則與天為一與天為一無徃而非
 理也窮理則是尋箇是處有我不能窮理人誰識真
 我何者爲我理便是我窮理之至自然不勉而中不
 思而得從容中道曰理必物物而窮之乎曰必窮其
 大者理一而已一處理窮觸處者皆通恕其窮理之
 本歟
 延平楊氏曰道一也有天人之辨賢聖之别者誠與
 誠之者異而已其歸無二致也孔子曰上智與下愚
[132-21b]
 不移而此曰雖愚必眀何也曰天地之性一而已為
 上智為下愚氣稟異也故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
 氣質之性君子不謂之性也若夫學之而弗能問之
 而弗知思之而弗得辨之而弗眀行之而弗篤而遂
 措焉不知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則是
 愚者之不移也尚何眀之有中庸只論誠而論語曽
 不及一誠何也論語之教人凡言忠信恭敬所以求
 仁而進德之事莫非誠也論語示人以入之之方中
[132-22a]
 庸言其志也蓋中庸子思傳道之書不正言其志則
 道不明孔子所罕言孟子常言之亦猶是矣
 河東侯氏曰誠者天之道生而知之堯舜性之者是
 也誠之者人之道學而知之湯武反之者是也誠者
 天之道聖人人倫之至化而無跡從容中道思勉不
 在言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愽學審問慎思
 明辨篤行之擇善者也弗能弗知弗得弗明弗篤弗
 措而固執之者也所謂勉而中思而得者也人一能
[132-22b]
 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則又困而學之者也果
 能此道則愚必明柔必強曲能有誠也堯舜性仁無
 時而不中不必更言中不中由仁義行者也不待乎
 思勉也與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相去甚逺學者若於
 此有所得則氣味深長不可放過潛心力久玩味絶
 熟庶可也誠者天之道只於聖人分上言之猶未盡
 誠之藴必須自得仍於天道人道上分别得從容處
 方見誠與誠之者不同若只恁地説過亦不濟事
[132-23a]
 新安朱氏曰此第二十章第六節承上文誠身而言
 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誠之者未能真
 實無妄而欲其真實無妄之謂人事之當然也聖人
 之德渾然天理真實無妄不待思勉而從容中道則
 亦天之道也未至於聖則不能無人欲之私而其爲
 德不能皆實故未能不思而得則必擇善然後可以
 眀善未能不勉而中則必固執然後可以誠身此則
 所謂人之道也不思而得生知也不勉而中安行也
[132-23b]
 擇善學知以下之事固執利行以下之事也學問思
 辨所以擇善而爲知學而知也篤行所以固執而爲
 仁利而行也此誠之之目也有弗學而下言君子之
 學不爲則己爲則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此困而
 知勉而行者也勇之事也眀者擇善之功強者固執
 之效此言引孔子之言以繼大舜文武周公之緒眀
 其所傳之一致舉而措之亦猶是耳蓋包費隱兼小
 大以終十二章之意章内語誠始詳而所謂誠者實
[132-24a]
 此篇之樞紐也又案孔子家語亦載此章而其文尤
 詳成功一也之下有公曰子之言美矣至矣寡人實
 固不足以成之也故其下復以子曰起答辭今無此
 問詞而猶有子曰二字蓋子思刪其繁文以附于篇
 而所刪有不盡者今當為衍文也博學之以下家語
 無之意彼有闕文抑此或子思所補 或問誠之爲
 義其詳可得而聞乎曰難言也姑以其名義言之則
 真實無妄之云也若事理之得此名則亦隨其所指
[132-24b]
 之大小而皆有取乎真實無妄之意耳蓋以自然之
 理言之則天地之閒唯天理為至實而無妄故天理
 得誠之名若所謂天之道鬼神之德是也以德言之
 則有生之類唯聖人之心為至實而無妄故聖人得
 誠之名若所謂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者是也至於隨
 事而言則一念之實亦誠也一言之實亦誠也一行
 之實亦誠也是其大小雖有不同然其義之所歸則
 未始不在於實也曰然則天理聖人之所以若是其
[132-25a]
 實者何也曰一則純二則雜純則誠雜則妄此常物
 之大情也夫天之所以爲天也沖漠無朕而萬理兼
 該無所不具然其為體則一而已矣未始有物以雜
 之也是以無聲無臭無思無為而一元之氣春秋冬
 夏晝夜昬明百千萬年未嘗有以息之蓋天下之物
 洪纎巨細飛潛動植亦莫不各得其性命之正以生
 而未嘗有一毫之差此天理之所以爲實而不妄者
 也若夫人物之生性命之正固亦莫非天理之實但
[132-25b]
 以氣質之偏口鼻耳目四支之好得以蔽之而私欲
 生焉是以當其惻隱之發而忮害雜之則所以為仁
 者有不實矣當其羞惡之發而貪昧雜之則所以爲
 義者有不實矣此常人之心所以雖欲勉於為善而
 内外隱顯常不免於二致其甚至於詐偽欺罔而卒
 墮於小人之歸則以其二者雜之故也唯聖人氣質
 清純渾然天理初無人欲之私以病之是以仁則表
 裏皆仁而無一毫之不仁義則表裏皆義而無一毫
[132-26a]
 之不義其為徳也固舉天下之善而無一事之或遺
 而其為善也又極天下之實而無一毫之不滿此其
 所以不勉不思從容中道而動容周旋莫不中禮也
 曰然則常人未免於私欲無以實其德者奈何曰聖
 人固己言之亦曰擇善而固執之耳夫於天下之事
 皆有以知其如是為善而不能不為知其如是為惡
 而不能不去則為善去惡之心固己篤矣於是而又
 加以固執之功雖其不睹不聞之間亦必戒慎恐懼
[132-26b]
 而不敢懈則凢所謂私欲者出而無所施於外入而
 無所藏於中自將消磨泯滅不得以為吾之病而吾
 之德又何患於不實哉是則所謂誠之者也曰然則
 大學論小人之隂惡陽善而以誠於中者目之何也
 曰若是者自其天理之大體觀之則其為善也誠虚
 矣自其人欲之私分觀之則其爲惡也何實如之而
 安得不謂之誠哉但非天理真實無妄之本然則其
 誠也適所以虚其本然之善而反為不誠耳 又曰
[132-27a]
 諸説周子至矣其上章以天道言其下章以人道言
 愚於通書之説亦既略言之矣程子無妄之云至矣
 其他説亦各有所發眀讀者深玩而黙識焉則諸家
 之是非得失不能出乎此矣 曰學問思辨亦有序
 乎曰學之博然後有以備事物之理故能參伍之以
 得所疑而有問問之審然後有以盡師友之情故能
 反復之以發其端而可思思之謹則精而不雜故能
 有所自得而可以施其辨辨之明則斷而不差故能
[132-27b]
 無所疑惑而可以見於行行之篤則凡所學問思辨
 而得之者又皆必踐其實而不為空言矣此五者之
 序也曰吕氏之説之詳不亦善乎曰吕氏之説最為
 詳實然深考之則亦未免乎有病蓋君子之於天下
 必欲無一理之不通無一事之不能故不可以不學
 而其學不可以不博及其積累而貫通焉然後有以
 深造乎約而一以貫之非其博學之初已有造約之
 心而姑從事於博以為之地也至於學而不能無疑
[132-28a]
 則不可以不問而其問也或粗略而不審則其疑不
 能盡決而與不問無以異矣故問之不可以不審或
 曰成心亡而後可進則是疑之説也非疑而問問而
 審之説也學也問也得於外者也若專恃此而反之
 心以驗其實則察之不精信之不篤而守之不固矣
 故必思索以精之然後心與理熟而彼此為一然使
 其思也或大多而不專則亦泛濫而無益或大深而
 不止則又過苦而有傷皆非思之善也故其思也又
[132-28b]
 必貴於能慎非獨為反之於身知其為何事何物而
 已也其餘則皆得之而所論變化氣質者尤有功也
  曰何以言誠為此篇之樞紐也曰誠者實而已矣
 天命云者實理之原也性其在物之實體道其當然
 之實用而教也者又因其體用之實而品節之也不
 可離者此理之實也隱之見微之顯實之存亡而不
 可掩者也戒慎恐懼而慎其獨焉所以實乎此理之
 實也中和云者所以狀此實理之體用也天地位萬
[132-29a]
 物育則所以極此實理之功效也中庸云者實理之
 適可而平常者也過與不及不見實理而妄行者也
 費而隱者言實理之用廣而體微也鳶飛魚躍流動
 充滿夫豈無實而有是哉不逺人以下至於大舜文
 武周公之事孔子之言皆實理應用之當然而鬼神
 之不可掩則又其發見之所以然也聖人於此固以
 其無一毫之不實而至於如此之盛其示人人也亦
 欲其必以其實而無一毫之偽也蓋自然而實者天
[132-29b]
 也必期於實者人而天也誠眀以下累章之意皆所
 以反覆乎此而其所以至於正大經而立大本參天
 地而賛化育則亦真實無妄之極功也卒章尚絅之
 云又本其務實之初心而言也内省者慎獨克己之
 功不愧屋漏者戒慎恐懼而無己可克之事皆所以
 實乎此之序也時靡有争變也百辟刑之化也無聲
 無臭又極乎天命之性實理之原而言也蓋此篇大
 指專以發明實理之本然欲人之實此理而無妄故
[132-30a]
 其言雖多而其樞紐不越乎誠之一言也嗚呼深哉
 北溪陳氏曰誠於忠信極相近須有分别誠是就自
 然之理上形容此一字忠信是就人用功夫上説後
 世説誠都差了伊川方云無妄之謂誠晦翁又謂真
 實無妄之謂誠尤見分曉今人動以至誠兩字加諸
 人只成謙恭敬謹之意不知誠者乃真實無妄之謂
 至誠乃真實極至無一毫不盡惟聖人可以當之如
 何可容易加諸人 又曰天道流行自古及今無一
[132-30b]
 毫之妄暑徃則寒來日徃則月來元亨利貞終始循
 環萬古常然又如天行一日一夜一週而又過一度
 與日月五星之運行躔度不差至於萬物之生一花
 一葉文縷相等對自古至今無一毫差錯盡是真實
 道理此所謂其物不貳則生物不測就人論則實理
 流行付予於人在吾身日用常常流行發見但人不
 察耳如孩提之童無不知愛親敬兄無非實理發見
 良知良能不待安排又如乍見孺子將入井便有怵
[132-31a]
 惕之心至行道乞人饑餓瀕死而蹴爾嗟來之食乃
 不屑就此皆降衷秉彝真實道理自然發見雖極惡
 之人物欲昏蔽良心之實終不可殄皆天理流行真
 實處及就人做工夫處論則只是慤實不欺之理全
 體慤實固誠也一言一行之實亦誠也 又曰君子
 誠之爲貴誠之者人之道此皆就做工夫上論要得
 真實無妄
 延平周氏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天也而
[132-31b]
 聖人不以天廢人擇善而固執之者人也而賢人必
 以人助天學而有所未能則問之問而有所未知則
 思之思而有所未得則辨之既辨矣然後行之蓋求
 之於人而又求之於己者善學者也愚之對者知而
 不言知柔之對者剛而不言剛何也蓋言其性則愚
 不止乎知而必至於明者言其才則柔不止於剛而
 必爲強者也何以言之莊周嘗謂使知者求之不得
 然後使明者求之是明對知為重臯陶之九德則強
[132-32a]
 出於剛是剛對強爲次
 廣安游氏曰春秋以來人各以意之所見爲善自以
 爲孝而陷於不孝申生是也自以爲忠而陷於不忠
 荀息是也自以爲仁而陷於不仁宋襄公是也自以
 爲義而害於人倫於陵仲子是也自以為亷而害於
 大體楚子發是也若此者各自以其所見爲善孔子
 憂之作春秋以明至善之歸以爲當世之人其所以
 陷於不善者其意皆以善爲之而不知其義心非不
[132-32b]
 善擇之不精講之不詳故至於此故曰博學之審問
 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凡此者皆所以精擇之以
 求明乎至善也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皆所以求至乎
 至善也學之問之辨之行之而弗措凡以善之難眀
 而易以有毫釐之差也
 范陽張氏曰欲擇善固執不由學問思辨篤行中求
 所謂善者未必善而執者非所當執也學必有疑疑
 則必問問而未喻必思思之至深必辨辨之己徹必
[132-33a]
 行自然之理也怠慢之心常起於無味有志之士常
 弗措於可措此所以不畏天資之愚而畏怠惰而自
 絶者也苟加學問昏氣自除愚者明矣懦氣自去柔
 者強矣愚懦者尚可進道況秀艾之士哉
 施氏曰自然而然謂之天使然而然謂之人誠者得
 之於天自然而然者也故言天之道則以天合天而
 已誠之者成之於人使然而然者也故言人之道則
 以人相天而已以天合天則無事於有為故不勉而
[132-33b]
 中不思而得動則合道而已此人之所以聖也以人
 相天則假修為而後至見善不明則不足以擇善用
 心不剛則不足以固執之者也學以窮其理故欲博
 思以精其義故欲慎學之博矣而繼之以審問則日
 造其所無而好其所新矣此則閲理多矣思之慎矣
 而繼之以明辨則日減其所有而損其所成矣此則
 見理明矣然後知其所要勤而行之則能有所至故
 不可以不篤篤者力行而至也
[132-34a]
 江陵項氏曰學所未能問所未知思其所以然辨其
 所不然行其所當然 又曰學之於古問之於今思
 之欲其契於心辨之欲其合於道行之則爲我有矣
  又曰學而又問則取於人者詳思而又辨則求於
 心者精如是而後可以行矣
 象山陸氏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
 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自大學
 言之固先乎講明矣自中庸言之學之弗能問之弗
[132-34b]
 知思之弗得辨之弗明則亦何所行哉未嘗學問思
 辨而曰吾唯篤行而已是冥行者也自孟子言之則
 事蓋未有無始而有終者講明之未至而徒恃其能
 力行是猶射者不習於教法之巧而徒恃其有力謂
 吾能至於百歩之外而不計其未嘗中也故曰其至
 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講明有所未至則雖才質之
 卓異踐履之純篤如伊尹之任伯夷之清栁下恵之
 和不思不勉從容而然可以謂之聖矣而顧有所不
[132-35a]
 願學拘儒瞽生又安可以其硜硜之必爲而傲知學
 之士哉
 吳興沈氏曰性一也語其無所不在則曰道語其有
 一而未形則曰中語其真實而明妙則曰誠其歸皆
 性也中庸之説其始曰性其中曰中及其終也又變
 其目曰誠命名雖有不同其出於性則一也特有毫
 釐之辨耳夫誠一也有即事而誠當機而㑹所謂天
 之道也有因學問而復明人之道也天之道舜之大
[132-35b]
 智是也人之道顔子之拳拳服膺是也子思又以誠
 之者之事必待乎指入之路學問思辨與行以下是
 也易曰舉而措之又曰禮義有所措措之為言處其
 所當安之義也知夫誠之所在則得夫博學審問慎
 思明辨篤行之力至於有所措則至夫誠矣與從容
 中道其歸一揆也故人一己百人十己千果能此道
 蓋必然之理果者決也決然能是道者也
 宓氏曰人之稟性有利有鈍故其得道有易有難一
[132-36a]
 能之十能之此其性之利者也性之鈍者勿苦其難
 而自棄也他人一能之己當百以及之他人十能之
 己當千以及之蓋騏驥一日千里駑馬十駕亦將千
 里也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所謂或生而
 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
 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霅川倪氏曰天性昏愚求變而爲賢明非百倍其功
 不足以致之然必立志之堅然後可
[132-36b]
 晏氏曰非見善眀者不能擇善非用心剛者不能固
 執唯賢者然後能此顔淵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
 服膺而弗失之是也博學者學之廣欲其強記審問
 者問之詳欲其多聞所以外資諸人也慎思者精思
 其意㫖明辨者辨白其是非所以内資諸己也資諸
 人者既致其廣大資諸己者又盡其精微然後繼之
 以篤行之則非茍知之亦允蹈之也易曰學以聚之
 問以辨之而終於仁以行之楊子曰學以治之思以
[132-37a]
 精之而卒於不倦以終之與此同意
 蔡氏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先言仁後言智擇善而
 固執之先言智後言仁亦可見聖人君子之徳闕/
 不亂 又曰雖愚必眀求智之事也雖柔必強求仁
 之事也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鄭氏曰自由也由至誠而有明徳是聖人之性者也
 由明徳而有至誠是賢人學以誠之也有至誠則必
[132-37b]
 有明徳有明徳則必有至誠
 孔氏曰此一經顯天性至誠或學而能兩者雖異功
 用則相通
 河南程氏曰自其外者學之而得於内者謂之眀自
 其内者得之而兼於外者謂之誠誠與明一也伊川/
 又曰君子之學必先眀諸心知所徃然後力行以求
 至所謂自明而誠也故學必盡其心盡其心則知其
 性知其性則反而誠之聖人也伊川/又曰孔子之道
[132-38a]
 發而爲行如鄉黨之所載者自誠而明也由鄉黨之
 所載而學之以至於孔子者自明而誠也及其至焉
 一也伊川/問横渠言由明以至誠由誠以至明此言
 恐過當曰由明以至誠此句却是由誠以至明則不
 然誠即眀也
 横渠張氏曰自誠眀者先盡性以至于窮理也謂先
 自性理㑹來以至於理自明誠者先窮理以至於盡
 性也謂先從學問理㑹以推逹於天性也
[132-38b]
 藍田吕氏曰自誠眀性之者也自明誠反之者也性
 之者自成徳而言聖人之所性也反之者自志學而
 言聖人之教也一本云謂之性者生之所固有以得
 之謂之教者由學以復之成德者至於實然不易之
 地理義皆由此出也天下之理如目睹耳聞不慮而
 知不言而喻此之謂誠則明志學者致知以窮天下
 之理則天下之理皆得卒亦至於實然不易之地至
 簡至易行其所無事此之謂明則誠
[132-39a]
 建安游氏曰自誠明由中出也故可名於性自眀誠
 自外入也故可名於教誠者因性故無不眀眀者致
 曲故能有誠學不可以已加之誠意而已其誠不息
 則雖愚必眀況其本智乎雖柔必強況其本剛乎及
 其成功一也豈不信哉
 延平楊氏曰自誠而明天之道也故謂之性自明而
 誠人之道也故謂之教天人一道而心之所至有差
 焉其歸則無二致也故曰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132-39b]
 新安朱氏曰此第二十一章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
 人道之意而立言也自此以下十二章皆子思之言
 以反覆推明此章之意 程子諸説皆學者所傳録
 其以内外道行為誠明似不親切唯先明諸心一條
 以知語明以行語誠爲得其訓乃顔子好學論中語
 而夫子之手筆也亦可以見彼記録者之不能無失
 矣張子蓋以性教分爲學之兩塗而不以論聖賢之
 品第故有由誠至明語程子之辨雖已得之然未究
[132-40a]
 其立言本意之所以失也其曰誠即明也恐亦不能
 無誤吕氏性教二字得之而於誠字以至簡至易行
 其所無事為説則似為得其本㫖也且於性教皆以
 至於實然不易之地為言則至於云者非所以言性
 之之事而不易云者亦非所以申實然之説也然其
 過於游楊則逺矣
 兼山郭氏曰自誠明謂之性由性以誠也自明誠謂
 之教由教以誠也本乎性故有生知由乎教故非學
[132-40b]
 則不得也率性之謂道自誠而言之也不明乎善不
 誠乎身自明而言之也明之與誠及其成功一也
 涑水司馬氏曰率由誠心而智識自明此天授聖人
 之性也由智識之明求知道者莫若至誠故誠心爲
 善此賢者修聖人之教也所稟賦於天有殊然苟能
 盡其誠心則智識無不明矣
 髙要譚氏曰夫唯已極其至無所用力故六通四闢
 無所不知故曰自誠明謂之性謂之性云者指性示
[132-41a]
 人使人知所至之處也夫唯未極其至須先用力致
 知格物始見本性故曰自明誠謂之教謂之教云者
 用此立教使人知修習之方也自誠而明者性合天
 道自然開廓明逹如人安居本舍坐觀庶事故曰誠
 則明矣自明而誠者先明乎善然後反身而誠如人
 出外復歸先須辨認本舍然後入而居之故曰明則
 誠矣謂之性者聖人之事謂之教者學以成聖之事
 唯能自明而誠即能自誠而明矣此相終始之説也
[132-41b]
 新定顧氏曰所謂體乎天理無一毫之偽誠之謂也
 知乎天理無一毫之蔽明之謂也由誠而明資稟至
 粹人偽不萌則於天下之事理自無不知此聖人之
 事出乎天理之本然者也堯舜性之此之謂也由明
 而誠講學既精灼見此理私欲克除復乎天理之真
 此賢人之事出乎教習之使然者也湯武反之蓋其
 人也誠則明矣譬如太虚纎翳不生萬象呈露眀則
 誠矣晨光既升隂邪屏息大虛湛然
[132-42a]
 蔡氏曰言性教之道雖異而本末一貫也誠明謂無
 息而仁智自著明誠謂由智仁而造無息下言聖人
 君子之德者即此義而推衍之也 又曰自哀公問
 政至明則誠矣蓋夫子之言而子思述之上以結修
 道與教與逹德逹道之事下以起聖人君子天人之
 道而備論之也
 
 
[132-42b]
 
 
 
 
 
 
 
 禮記集説卷一百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