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57 禮記集說-宋-衞湜 (master)


[129-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集説卷一百二十九  宋 衛湜 撰
子曰無憂者其唯文王乎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父
作之子述之武王纉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
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
廟饗之子孫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徳追王
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斯禮也達乎諸侯大
夫及士庶人父為大夫子為士𦵏以大夫祭以士父為
[129-1b]
士子為大夫𦵏以士祭以大夫期之喪達乎大夫三年
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鄭氏曰聖人以立法度為大事子能述成之則何憂
 乎堯舜之父子則有凶頑禹湯之父子則寡令聞父
 子相成唯有文王也纉繼也緒業也戎兵也衣讀如
 殷聲之誤也壹戎殷者壹用兵伐殷也末猶老也追
 王大王王季者以王迹起焉先公組紺以上至后稷
 也斯禮達於諸侯大夫士庶人者謂𦵏從死者之爵
[129-2a]
 祭用生者之禄言大夫𦵏以大夫士𦵏以士則追王
 者改𦵏之矣期之喪達於大夫者謂旁親所降在大
 功者其正統之期天子諸侯猶不降也大夫所降天
 子諸侯絶之不為服所不臣乃服之也承𦵏祭説期
 三年之喪者明子事父以孝不用其尊卑變
 孔氏曰此一節明夫子論文王武王聖徳相承王有
 天下上能追尊大王王季因明天子以下及士庶人
 𦵏祭之禮王季能制作禮樂文王奉而行之武王又
[129-2b]
 能述成文王之道故無憂也鄭註組紺大王之父一
 名諸盩周本紀云亞圉卒子大公叔類立大公卒子
 古公亶父立又世本云亞圉雲生大公組紺諸盩則
 叔類組紺諸盩是一人也大王王季身為諸侯𦵏從
 死者之爵則大王王季祗得為諸侯𦵏禮不得言追
 王從天子法故鄭知追王之時更改𦵏用天子禮案
 大傳云武王追王大王亶父王季歴此云周公追王
 不同者武王既伐紂追王布告天下周公追而改𦵏
[129-3a]
 故不同也父既為大夫祭以士禮貶其先人而云尊
 之者欲明以己之禄祀其先人也期之喪達乎大夫
 者欲見大夫之尊猶有期喪謂旁親所降在大功者
 得為期喪還著大功之服故云達乎大夫若天子諸
 侯旁期之喪則不為服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者謂
 正統在三年之喪父母及適子并妻也達乎天子者
 謂天子皆服之不云父母而云三年者包適子也天
 子為后服期以三年包之者以后卒必待三年然後
[129-3b]
 娶所以達子之志故通在三年之中是以昭十五年
 左傳云穆后崩大子夀卒叔向云王一嵗而有三年
 之喪二焉是包后為三年也直云達乎天子不云諸
 侯者諸侯旁親尊同則不降故喪服大功章云諸侯
 為姑姊妹嫁於國君者是也喪服云始封之君不臣
 諸父昆弟封君之子不臣諸父而臣昆弟但不臣者
 皆以本服服也案熊氏曰此對天子諸侯故云期之
 喪達乎大夫其實大夫為大功之喪得降小功小功
[129-4a]
 之喪得降緦麻是大功小功皆達乎大夫也
 藍田吕氏曰追王之禮古所無有其出於周公乎大
 王避狄去邠之岐山之下而居從之者如歸市則王
 業始基之矣王季成大王之業至文王受命作周故
 武王壹戎衣而有天下纉大王王季文王之緒而已
 故追王大王王季文王者明王業之所基也武成曰
 大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我文考文王克成厥
 勲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懐其徳惟
[129-4b]
 九年大統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此追王之意歟追
 王之禮文王之志也武王承之武王之業也周公成
 之武王末年始受天命於是禮也葢有所未暇此周
 公所以兼言成文武之徳也推是心也故上祀先公
 亦以天子之禮而下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葢先
 公祖紺以上追王所不及如達其意於大王王季豈
 無是意哉故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所以達追王之
 意於其上也𦵏從死者祭從生者則自諸侯達乎大
[129-5a]
 夫士庶人亦豈無是意哉故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
 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𦵏以士祭以大夫𦵏
 之從死者之爵祭之用生者之禄上下一也所以達
 追王之意於其下也期之喪達乎大夫者期之喪有
 二有正統之期為祖父母是也有旁親之期為世父
 母叔父母衆子昆弟昆弟之子是也正統之期雖天
 子諸侯莫敢降旁親之期天子諸侯絶服而大夫降
 所謂尊不同故或絶或降也大夫雖降猶服大功不
[129-5b]
 如天子諸侯之絶服故曰期之喪達乎大夫也如旁
 親之期亦為大夫則大夫亦不降所謂尊同則服其
 親之服也諸侯雖絶服旁親尊同亦不降所不臣者
 猶服之如始封之君不臣諸父昆弟封君之子不臣
 諸父而臣昆弟是也三年之喪達乎天子者三年之
 喪為父為母適孫為祖為長子為妻而已天子達乎
 庶人一也父在為母及妻雖服期然本為三年之喪
 但為父為夫而屈者也故與齊衰期之餘喪異者有
[129-6a]
 三服而加杖一也十一月而練十三月而祥十五月
 而禫二也夫必三年而後娶三也父母之喪則齊䟽
 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達於庶人葢子之事親所以
 自致其誠不可以尊卑變也
 建安游氏曰武王之事言聖人所優為也故曰壹戎
 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謂之不失則與必
 得異矣乃如其道則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廟
 饗之子孫保之與舜未始不同也 又曰武王於泰
[129-6b]
 誓三篇稱文王為文考至武成而柴望然後稱文考
 為文王仍稱其祖為大王王季然則周公追王大王
 王季者乃文王之徳武王之志也故曰成文武之徳
 不言文王者武王既追王矣武王既追王而不及大
 王王季以其末受命而序有未暇也禮記大傳載牧
 野之奠追王大王亶父王季歴文王昌亦據武成之
 書以明追王之意出於武王也世之説者因中庸無
 追王文王之文遂以謂文王自稱王豈未嘗考泰誓
[129-7a]
 武成之書乎君臣之分猶天尊地卑紂未可去而文
 王稱王是二天子也服事殷之道固如是邪書所謂
 大統未集者後世以虞芮質厥成為文王受命之始
 故也當六國時秦固已長雄天下而周之號㣲矣辛
 垣衍欲帝秦魯仲連以片言折之衍不敢復出口葢
 名分之嚴如此故以曹操之英雄逡廵於獻帝之末
 而不得逞彼葢知利害之實也曽謂至徳如文王一
 言一動順帝之則而反盜虚名而拂天理乎且武王
[129-7b]
 觀政于商而須暇之五年非偽為也使紂一日有悛
 心則武王當與天下共尊之必無牧野之事然則文
 王已稱之名將安所歸乎此天下之大戒故不得不
 辨亦所以正人心也
 延平楊氏曰武王之武葢聖人之不幸非其欲也然
 而身不失天下之顯名者以其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故也謂之不失與舜之必得異矣故泰誓曰受克予
 非朕文考有罪惟子小子無良葢聖人雖曰恭行天
[129-8a]
 罰而猶有受克予之言不敢自必也謂之不失不亦
 冝乎 又曰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
 以金縢之書考之其禮冝未備也周公居攝七年而
 後禮樂備故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
 則文武所以嚴父尊祖之義於是盡矣此文武之徳
 葢周公成之也故孝經曰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
 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斯禮也達乎諸侯大夫及士
 庶人謂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也𦵏不從死者是無
[129-8b]
 臣而為有臣也祭不從生者是不以其所以養親者
 事其親也
 河東侯氏曰中庸之道參差不同聖人之時中當其
 可而已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此文王之
 中庸也舜以匹夫而有天下此舜之中庸也武王纉
 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武王之中庸
 也此謂不失天下之名者非謂武王之有天下不及
 舜也謂之天下之顯名者謀從衆而合天心也是與
[129-9a]
 舜之有天下不異也故亦曰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
 内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易地皆然故也有一毫不與
 舜受天下之心同有一人不謳歌獄訟而歸之非中
 也篡也尚有顯名哉武王末年方受天命而有天下
 未及有作周公成文武之徳追王先公之禮喪𦵏之
 制皆古先所未有也此又周公之時中也
 新安朱氏曰此第十八章自無憂者文王乎至子述
 之言文王之事書言王季其勤王家葢其所作亦積
[129-9b]
 功累仁之事也自武王纉大王王季文王之緒至子
 孫保之言武王之事大王王季之父也書云大王肇
 基王迹詩云至于大王實始剪商戎衣甲胄之屬壹
 戎衣武成文言一著戎衣以伐紂也自武王末受命
 至無貴賤一也言周公之事追王葢推文武之意以
 及乎王迹之所起也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又推大
 王王季之意以及於無窮也制為禮法以及天下使
 𦵏用死者之爵祭用生者之禄喪服自期以下諸侯
[129-10a]
 絶大夫降而父母之喪上下同之推己以及人也
 又曰游氏引泰誓武成以為文王未嘗稱王之證深
 有補於名敎然歐陽蘇氏之書亦已有是説
 涑水司馬氏曰壹戎衣而有天下葢言武王取天下
 之易耳豈得以孟津還師為嫌改易舊文以衣為殷
 乎禮大夫士皆三月而𦵏己而其子升為大夫受禄
 多故祭以大夫豈有因追王而改𦵏乎
 延平周氏曰文王雖可以無憂而未嘗無憂可以無
[129-10b]
 憂者以其有父之作而有子之述未嘗無憂者以其
 天人之責在於己故書曰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
 食
 海陵胡氏曰上言舜以匹夫積徳而有天下此言周
 家累世積徳而有天下以為天子凡父能作之或無
 子以述成之子能述之或無父以倡始之堯舜之子
 則朱均舜禹之父則瞽鯀三聖父子之間不令如此
 唯文王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王季作之文王述
[129-11a]
 成之文王作之武王述成之上有賢父下有聖子夫
 何憂哉聖人非其道非其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不
 為也武王仗大義誅殘賊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
 顯名而又尊為天子
 山隂陸氏曰壹戎衣一掛戎衣伐殷也湯十一征自
 葛始文王專征伐其服戎衣屢矣身不失天下之顯
 名者嫌於失之是以言之舜言徳為聖人此言名者
 各以其冝言言之也周之受命本在文王末在武王
[129-11b]
 此經不言追王文王者以上言周公成文武之徳追
 王之意文王與焉故也大傳則言武王之事而已期
 之喪達乎大夫則諸侯雖期不服然則天子唯為其
 親為妻為長子服諸侯仍服天王鄭氏謂旁親所降
 在大功者其正統之期天子諸侯猶不降大夫所降
 天子諸侯絶之不為服所不臣乃服之誤矣葢所不
 臣雖服暫服也變也即封君之孫盡臣諸父昆弟以
 是為常亦經不言諸侯則諸侯所服不識也父母之
[129-12a]
 喪無貴賤一也據此禮父在為母期天子諸侯亦服
 然所謂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猶信故經有連而不相
 及也動而不相害也葢如此若喪服傳云君為姑姊
 妹女子子嫁於國君者何以大功曰尊同也尊同則
 服其親服亦是類矣故善説禮者不以變妨常寡妨
 衆且天子為三公九卿錫衰為諸侯緦衰為大夫士
 疑衰其所為服亦廣矣其於親親雖不為服可也亦
 若所謂諸父昆弟者未有無爵者也故秦伯之弟鍼
[129-12b]
 仕諸晉君子以為千乗之國而不能容其母弟謂之
 出奔
 兼山郭氏曰有憂莫如舜無憂莫如文王憂勤者文
 王也無憂者後人之言文王也
 延平黄氏曰舜言徳為聖人而武王不言者其避文
 王歟此亦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不及文王之意
 然而功之為盛也不足以徳言
 廣安游氏曰中庸之道常患乎失其傳夫無失其傳
[129-13a]
 之憂其唯文王乎即文王而言之居其前者常患乎
 無以授之而文王以王季為父則王季授之矣其居
 後者常患乎無以承之而文王以武王為子則有以
 承之矣此所謂父作子述也至於此武王用中之效
 始大見於天下身享其報則其道之相承而格於天
 心矣以一戎衣而有天下言其得之之易也以臣伐
 君而不失顯名既有其位又有其禄既有其祖又有
 其後此所謂報之厚全美而可觀也武王老而受命
[129-13b]
 七十而崩未及追王上祀以天子之禮周公能終其
 志而成其徳文武之志於是為慊然禮之有是也久
 矣惟周為能具之葢非周創為之其禮達乎諸侯大
 夫及士庶人禮例當如是也父大夫也以子之故而
 士祭焉父士也以子之故而大夫祭焉此言士大夫
 之子其禮可以及其父則天子諸侯之禮可以及其
 父猶此意也推而上之則孫之禮亦可以及乎其祖
 矣故因追王上祀泛論禮例之當然不特此也旁親
[129-14a]
 之喪達乎大夫而不達乎諸侯天子至於父母三年
 之喪則天子至於庶人莫不皆然以喪言之知子孫
 之厚於父祖以祭言之亦知子孫之當厚於父祖聖
 人懼天下之人徒見文武之追王上祀為異禮故舉
 諸侯大夫士禮例之所常有者而言之又舉三年之
 喪貴賤之所通行者而告之也
 晉陵喻氏曰父作之子述之文武之心一也大勲未
 集其勢然也壹戎衣而有天下亦其勢然也堯舜湯
[129-14b]
 武易地而皆然也然則曰予有慚徳何也聖人之不
 得已也何為不得已曰天命也其可己乎非湯武天
 下之禍寜止如夏殷之季而已哉當是時猶有管叔
 蔡叔霍叔也猶有武庚淮夷也故曰予弗順天厥罪
 惟均然則湯武之事其心可知矣如此故身不失天
 下之顯名孔子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孟子
 曰天吏也學者其可信矣不然安有尊為天子富有
 四海之内宗廟饗之子孫保之乃與舜同稱哉禮曰
[129-15a]
 後世雖有作者虞帝不可及已言時不同也
 髙要譚氏曰稱武王則曰末受命末之為言終也言
 文王之脩徳雖末受命逮武王而終受命也文王所
 以無憂者以王季為父則不忠不獲盡其孝以武王
 為子則不忠不能承其孝文王以父作之所以立受
 命之基武王以子述之所以終受命之報文武受命
 相為始終故稱武王末受命者所以終文王末受命
 之事也文王之孝其志在於追王大王王季然而末
[129-15b]
 受命則追王之志有所不得行追王之志雖不得行
 於文王之時而武王受命則可以成文王追王之志
 矣故稱武王末受命者又所以見文王追王大王王
 季之志於此得成其孝也文王作之於前武王述之
 於後至周公遂推廣文武之徳而成之以追王之孝
 而見之於天子祭祀之禮又推其類以達乎諸侯大
 夫士庶人而制為葬祭喪紀之節則文武之孝至周
 公遂廣及於天下矣
[129-16a]
 錢塘于氏曰詩人謂文王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天下
 豈足以動其心哉夫子論武王尊為天子富有四海
 之内宗廟饗之子孫保之與舜同至於徳為聖人則
 不與葢求之文王則天其人武王則人其天矣其曰
 纉大王王季之緖是述於後者文王未始違乎天故
 其緒不息而有以得天下不然使武王不循其序文
 王之志荒矣故大王王季文王皆無取天下之心而
 自有以得天下之實武王纉大王王季之緖雖有以
[129-16b]
 得天下之實亦未始有取天下之心然則皆天也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
人之事者也春秋脩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
時食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
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
齒也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
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禮所以祀上帝
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
[129-17a]
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鄭氏曰脩為埽糞也宗器祭器也裳衣先祖遺衣服
 設之當以授尸也時食四時祭也序次也爵謂公卿
 大夫士事謂薦羞也辨賢者以其事别所能也若司
 徒羞牛宗伯共雞牲矣文王世子曰宗廟之中以爵
 為位崇徳也宗人授事以官尊賢也旅酬下為上者
 謂若特牲饋食之禮賔弟子兄弟之子各舉觶於其
 長也逮賤者宗廟之中以有事為榮也燕謂既祭而
[129-17b]
 燕以髪色為坐祭時尊尊也至燕親親也齒亦年也
 踐其位踐猶升也先者其先祖也社祭地神不言后
 土省文也示讀如寘諸河干之寘寘置也物而在掌
 中易為知力者也序爵辨賢尊尊親親治國之要
 孔氏曰此論武王周公上成先祖脩其宗廟行郊社
 之禮所以能治國如置物掌中也善繼志者若文王
 有志伐紂武王能繼成之尚書武成曰予小子其承
 厥志是也善述事者言文王有文徳為王基周公制
[129-18a]
 禮以賛述之洛誥云考朕昭子刑乃單文祖徳是也
 昭與昭齒穆與穆齒是序昭穆也公卿大夫各以其
 爵位齒列而助祭祀是辨貴賤也旅衆也逮及也祭
 末飲酒之時使一人舉觶之後至旅酬之時使卑者
 二人各舉觶於其長者卑下者先飲是下者為上賤
 者在先是恩意先及於賤者也燕時以毛髪為次序
 是序年齒也踐其位行其禮者孝子升其先祖之位
 行祭祀之禮也
[129-18b]
 藍田吕氏曰此章言達孝所以為中庸武王周公所
 以稱達孝者能成文王事親之孝而已故脩其祖廟
 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者善繼文王事親之
 志也序爵序事旅酬燕毛者善述文王事親之事也
 踐文王之位行文王之禮奏文王之樂敬文王之所
 尊愛文王之所親其所以事文王者如生如存如繼
 志述事上達乎祖此之謂達孝者歟祖廟者先王先
 公之廟祧也宗器者國之玉鎮大寳器天府所掌者
[129-19a]
 也若有大祭則出而陳之以華國如書所謂赤刀大
 訓𢎞璧琬琰大玉夷玉天球河圖之類是也裳衣者
 守祧所掌先王先公之遺衣服祭祀則各以其服授
 尸是也時食者四時之物如籩豆之薦四時之和氣
 是也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别人倫也親親之義也
 父為昭子為穆父親也親者邇則不可不别也祖為
 昭孫亦為昭祖為穆孫亦為穆祖尊也尊者逺則不
 嫌於無别也故孫可以為王父尸子不可以為父尸
[129-19b]
 此昭穆之别於尸者也喪禮卒哭而祔男祔于皇祖
 考女祔于皇祖妣婦祔于皇祖姑喪服小記士大夫
 不得祔于諸侯祔于諸祖父之為士大夫者亡則中
 一以上而祔祔必以其昭穆此昭穆之别於祔者也
 有事於大廟子姓兄弟亦以昭穆别之羣昭羣穆不
 失其倫凡賜爵昭與昭齒穆與穆齒此昭穆之别於
 宗者也序爵者序諸侯諸臣與祭者之貴賤也貴貴
 之義也詩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此諸侯之助祭者
[129-20a]
 也序事者别賢與能而授之事也尊賢之義也孰可
 以為宗為詔相孰可以為祝而祝嘏孰可以賛祼獻
 孰可以執籩豆至于執爵沃盥莫不辨其賢能之大
 小而序之也旅酬下為上者使賤者亦得申其敬也
 下下之義也若特牲饋食禮賔弟子兄弟子各舉觶
 於其長以行旅酬也燕毛者既祭而燕則尚齒也長
 長之義也毛髪色也以髪色别長少而為之序也祭
 則貴貴貴貴則尚爵燕則親親親親則尚齒其義一
[129-20b]
 也天下之大經親親長長貴貴尊賢而已人君之至
 恩下下而已一祭之間大經以正至恩以宣天下之
 事盡矣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宗廟之禮所以祀乎
 其先事上帝者所以立天下之大本道之所由出也
 祀乎其先所以正天下之大經仁義之所由始也故
 壇廟之别牲幣之殊升降祼獻之節爼豆竒耦之數
 酒醴厚薄之齊燎瘞腥腍小大多寡莫不有義一餕
 之均則四簋黍見其脩於廟中一朌肉之均則羔豚
[129-21a]
 而祭百官皆足非特是也知鬼神為可敬則鬼神無
 不在洋洋乎如在其左右雖隠微之間恐懼戒慎而
 不敢欺則所以養其誠心至矣葢以不如是則不足
 以立身身且不立烏能治國家哉故曰明乎郊社之
 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此之謂也
 建安游氏曰大孝聖人之絶徳也達孝天下之通道
 也要其為人倫則一也故繼志述事之末亦曰孝之
 至也事死如事生以慎終者言之事亡如事存以追
[129-21b]
 逺者言之始死謂之死既𦵏則曰反而亡焉此死亡
 之辨也唯聖人為能饗帝孝子為能饗親饗帝一徳
 也饗親一心也要不過乎物而已其於慶賞刑威乎
 何有故曰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
 掌乎成王自謂予冲子夙夜毖祀此迓衡之要道也
  又曰祭祀之義非精義不足以究其説非體道不
 足以致其義葢唯聖人為能饗帝為其盡人道而與
 帝同徳孝子為能饗親為其盡子道而與親同心也
[129-22a]
 仁孝之至通乎神明而神祗祖考安樂之則於郊社
 之禮禘嘗之義始可以言明矣夫如是則於為天下
 國家也何有
 延平楊氏曰武王纉大王王季文王之緒文王追王
 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所以繼其志述其
 事也夫將祭必思其居處故廟則有司脩除之祧則
 守祧黝堊之嚴祀事也宗器天府所藏是也若赤刀
 大訓天球河圖之類歴世寳之以傳後嗣祭則陳之
[129-22b]
 示能守也於顧命陳之示能傳也裳衣守祧所藏是
 也祭則各以其所服衣授尸所以依神也時食若四
 之日獻羔祭韭之類以生事之也夫祭有昭穆所以
 别父子逺近長幼親䟽之序也故有事於大廟則羣
 昭羣穆咸在而不失其倫焉此宗廟之禮所以序昭
 穆也尸飲五君洗玉爵獻卿尸飲七以瑶爵獻大夫
 尸飲九以散爵獻士及羣有司此序爵而尊卑有等
 所以辨貴賤也玉幣交神明也裸鬯求神於幽也故
[129-23a]
 天地不裸則玉幣尊於鬯也故大宰賛之鬯則大宗
 伯涖之裸將又卑於鬯也故小宰賛之若此類所謂
 序事也先王量徳授位因能授職此序事所以辨賢
 也饋食之終酳尸之獻下逮羣有司更為獻酬此旅
 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既祭而以燕毛為序所以序
 齒也序昭穆親親也序爵貴貴也序事尚徳也旅酬
 逮賤燕毛序齒尚恩也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况其所
 尊乎愛親者不敢惡於人况其所親乎事死如事生
[129-23b]
 若餘閣之奠是也事亡如事存若齊必見其所祭者
 是也記曰入門弗見也上堂又弗見也入室又弗見
 也亡矣喪矣葢死而後亡也始死則事之如生既亡
 則事之如存著存不忘乎心孝之至也夫上祀先公
 以天子之禮而下達乎庶人推親親之恩至於燕毛
 序齒仁之至義之盡也武王周公所以為達孝也歟
 詩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此之謂也 又曰推先王
 報本反始之義與夫觀盥不薦渙萃假有廟之象則
[129-24a]
 聖人所以自盡其心者於是為至非深知鬼神之情
 狀其孰能知之則於治國乎何有
 河東侯氏曰所謂達孝者達諸人情達諸天下通萬
 世而無弊等天地而不窮行夷貊而不窒者也郊社
 之禮所以祀上帝也祀上帝天子之事也宗廟之禮
 所以祀乎其先也天子諸侯皆有宗廟謂祀乎其先
 者各有其先也其與顔子不改其樂之其同天子宗
 廟天子之先也諸侯宗廟諸侯之先也天子有天子
[129-24b]
 祀先之禮諸侯有諸侯祀先之禮故曰宗廟之禮所
 以祀乎其先也魯侯也以天子祀先之禮祀其先非
 禮也瀆也不祀乎其先也孔氏曰禘自既灌而往者
 吾不欲觀之矣灌之祭禮也自首至尾皆非其祀故
 也禘其帝之所自出魯周公之封也何帝之所自出
 哉非其物故也子思於武王末受命章中備言其禮
 矣又曰武王周公之達孝繼之以踐其位行其禮奏
 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129-25a]
 孝之至也豈不曰魯之君臣踐其位者天子穆穆相
 維辟公行其禮奏其樂者克開厥後耆定爾功乎若
 猶未也是不敬其所尊不愛其所親以誣偽不誠之
 道祀其先不孝之至者也故於達孝之後特申言之
 曰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為魯發之也及其甚
 也季氏用八佾三家以雍徹矣孔子於衛其所先者
 必曰正名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魯之禮樂可名言
 乎其曰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
[129-25b]
 乎明乎二字極有功後世所以汨名分亂上下自三
 代而下隨事維持不能成善治而篡奪相繼者由不
 明乎禮也子思於中庸引斯禮而發斯義者豈偶然
 哉所以祀上帝所以祀乎其先所以字與其字更與
 玩味
 新安朱氏曰此第十九章達通也承上章而言武王
 周公之孝乃天下之人通謂之孝猶孟子之言達尊
 也上章言武王纉大王王季文王之緒以有天下而
[129-26a]
 周公成文武之徳以追崇其先祖此繼志述事之大
 者也下文又以其所制祭祀之禮通於上下者言之
 祖廟天子七諸侯五大夫三適士二官師一宗器先
 世所藏之重器若周之赤刀大訓天球河圖之屬也
 時食四時之食各有其物如春行羔豚膳膏薌之類
 是也昭如字解見王制宗廟之次左為昭右為穆而
 子孫亦以為序有事於大廟則子姓兄弟羣昭羣穆
 咸在而不失其倫焉爵公侯卿大夫也事宗祝有司
[129-26b]
 之職事也旅衆也酬導飲也使亦得以申其敬也燕
 毛祭畢而燕則以毛髪之色别長幼為坐次也齒年
 數也踐猶履也其指先王也所尊所親先王之祖考
 子孫臣庶也始死謂之死既𦵏則曰反而亡焉皆指
 先王也此結上文兩節皆繼志述事之意也禘天子
 宗廟之大祭追祭大祖之所自出於太廟而以太祖
 配之也嘗秋祭也四時皆祭舉其一耳禮必有義對
 舉之互文也示與視同視諸掌言易見也此與論語
[129-27a]
 文意大同小異記有詳略耳 又曰酬導飲也主人
 酌以獻賔賔酌主人曰酢主人又自飲而復飲賔曰
 酬其主人又自飲者是導賔使飲也諺曰主人陪食
 疑即此意下為上之為音于偽反為上先飲也 又
 曰五峰言無北郊只社便是祭地此却說得好
 涑水司馬氏曰凡設官分職所以待賢者非以禄不
 肖也人君擇賢而授之官則宗廟之中執事者皆賢
 人也鄭氏謂羞牛共雞牲烏足以别所能乎
[129-27b]
 長樂劉氏曰言其孝徳幽則達於鬼神明則達於庶
 士莫不用夫中庸以濟其美故曰武王周公其達孝
 矣乎善繼人之志者謂大王王季文王之志在乎率
 人民於中和也賛天地之化育也而武王周公善行
 斯道以繼其志而益光大之善述人之事者謂三王
 之事業存於禮樂政刑也武王善能述而行之於天
 下也周公善能述而載之於六官也著成萬世帝王
 之大法使大王王季文王之緒業垂諸方䇿而仁於
[129-28a]
 無彊則聖子神孫所以昭顯乎親者其有大於此乎
 延平周氏曰孝之為孝一也然於舜則言大於武王
 周公則言達何也葢徳為聖人之類非通乎天下之
 所可行者也故曰大武王周公之孝則在乎繼前人
 之志述前人之事而可以通乎天下者也故曰達雖
 然特以迹言耳以心言之則易地皆然始於脩其祖
 廟者葢廟者神之所依苟神之所依者莫之能脩則
 事神之禮葢闕如也春秋書大室壊者亦此意也然
[129-28b]
 其終止於薦新者葢薦新者時祀之小者也其小者
 猶能盡禮則若所謂禘祫者又可見矣序昭穆所以
 别父子也若公卿者爵也若冢宰司徒者官也言序
 爵則知其所謂序事者官也言序事則知其所謂序
 爵者位也位者言其所與祭事者言所共祭與祭者
 未必共祭所謂共祭者若司徒奉牛牲也方其序爵
 則以辨貴賤為主方其序事則以辨賢為主言貴賤
 而不言賢否者葢先王之擇其可與祭者皆賢也而
[129-29a]
 所辨者特其事之各有所施耳逮賤者仁也序齒者
 義也先王之於燕仁義而已矣於天神言郊地祗言
 社則知言郊者舉其大以兼五帝言社者舉其小以
 見后土也禘對祫則祫為大於間祀言禘所以知有
 祫也於時祀言嘗所以知有烝之與祠禴也然必言
 嘗者舉其始也葢祭之備物始於秋而豐於冬春則
 少損而夏則愈薄故也禮必有義義必有禮而於郊
 社言禮以禘嘗言義何也郊社之所以饗帝者義也
[129-29b]
 宗廟之所以饗親者仁也於義而言禮則示其有禮
 以節義於仁而言義則示其有義以濟仁禮以節義
 則有權而有經義以濟仁則能仁而能反明其禮與
 義而治國如指諸掌者郊社禘嘗之説於物則以禮
 樂為主於己則以齊明盛服為主果於禮樂度數之
 間而推其性命之理與齊明盛服之際而求其性命
 之情則其於天下乎何有
 海陵胡氏曰達明達也人謂其先文王文王之志在
[129-30a]
 於天下生靈故視民如傷保民如赤子惡紂殘暴有
 志伐之然而志未果而終武王能仗大義誅殘賊救
 塗炭之苦解倒懸之急以承文王之志豈非善繼志
 者也文王有文徳創王基周公能輔相成王制禮作
 樂以述成文王之業豈非善述人之事歟以天子之
 尊莫之與抗然上知報天之功下知報地之力中知
 事祖宗之靈至尊尚如此况於卿大夫之卑士庶人
 之賤固當恭謹而事其上矣在易觀卦曰觀盥而不
[129-30b]
 薦有孚顒若言在上之人於宗廟之終致其孝謹在
 下之人觀而化之孚信顒然故聖人之制祭祀為敎
 化之本原其於治國之道如指掌中之物禘夏祭之
 名嘗秋祭之名
 嚴陵方氏曰宗廟之禮非特序死者之昭穆亦所以
 序生者之昭穆焉王制所謂三昭三穆者即死者之
 昭穆也祭統所謂羣昭羣穆者即生者之昭穆也敬
 其所尊者尊其祖而敬之也愛其所親者親其禰而
[129-31a]
 愛之也事死如事生者主人道言之也論語所謂祭
 如在是也事亡如事存者主神道言之也論語所謂
 祭神如神在是也地雖載萬物而萬物乃本乎天地
 雖生萬物而萬物乃始乎天夫郊社之祭皆所以報
 本反始謂之事上帝豈為過哉
 馬氏曰大則有不可繼之意而達則有可傳之理也
 以不可繼故曰徳為聖人以其可傳故曰善繼人之
 志善述人之事志者藴於中而未發事者發於外而
[129-31b]
 已行藴於中而未發則在知其志而弼成之所以為
 善繼發於外而已行則循而潤色之所以為善述霜
 露之變殊而君子怵惕悽愴之心生故春秋脩其祖
 廟將以行禮而達其孝愛之心故陳其宗器設其裳
 衣薦其時食序貴賤所以貴貴則賤者有所略辨賢
 所以責其才之所勝能之所任則老者在所簡矣然
 而祭者敎之本而徳均則政行先王於既祭之末而
 行燕之禮其旅酬則以下為上欲其恩之有以及於
[129-32a]
 賤者也其燕毛則以齒為先欲其恩之有以及於老
 者也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此備在外之物也敬其
 所尊愛其所親至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此盡其
 在内之誠也郊社者外祭之重者也禘嘗者内祭之
 重者也禮者文也義者本也言禮則有義言義則有
 禮文可陳而本難知非明不足以見之明其義者唯
 君子而已指者言其體示者言其用
 兼山郭氏曰武王周公孝之達者故繼志述事得以
[129-32b]
 成其志而盡文王受命之大徳而為有國無窮之休
 故中庸詳言之也夫事出於誠則義不苟遺故一字
 不該非誠意之所存也惟誠意之常存故不遺一事
 不廢一義進退可觀動作可法以之推於天下無不
 可者如郊社禘嘗之禮是也既序尊卑貴賤以明其
 分辨賢逮賤序齒以通其情又敬其所尊愛其所親
 以端其本不崇朝而大義徧舉古之明王為國以禮
 者葢謂是也
[129-33a]
 廣安游氏曰達孝者猶言孝道至是而達凡先王之
 志至是而通達也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所以
 為孝也天下之禮不可以一端而盡則夫行之有不
 得而周浹者矣人而有父子之親也昭穆不可以不
 辨人而有貴賤之等也爵不可以不序人之賢而有
 大小之差也事不可以不序人而有父兄之愛也子
 弟之賤不可以不逮人而有老少之差也毛髪不可
 以不優是皆人情之所當有而闕一不可者古之行
[129-33b]
 禮未有能周浹而備舉者也欲其道之備舉而禮之
 周浹此固先王先公之志而武王周公能終成之所
 以為達也踐其所當踐之位行其所當行之禮奏其
 所當奏之樂敬其所當敬之尊愛其所當愛之親所
 以事上帝所以事乎其先聲明文物雍容委曲粲然
 繁興自四代之樂四代之器四代之衣服車旗宫室
 之類莫不兼舉並用而用之各有其時行之各當其
 處故天下之至文未有如周家之全美而中節者孔
[129-34a]
 子曰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之取於
 文者非徒取其文也取其禮也非徒取其禮也取其
 道之四達而交通也昔者文王望道而未之見文王
 之所望望此也望而未見則未達也武王周公能繼
 其志述其事以達文王之道此所謂達孝也此聖人
 之得志聖人之盛也孔子之欲從周樂其得志而無
 有所不慊乎其道而已雖然此豈一日之故哉葢自
 后稷公劉下至大王王季文王周公相承不絶而後
[129-34b]
 得以至於如此故孔子先言其追王上祀之禮次言
 能推本歸美於其親則為人子孫之志於是為得矣
 此言宗廟之禮治國之道又以見其為人君上欲行
 道於天下之志於是為得矣夫武王周公内得志於
 其家外得志於天下此固孔子之所願望見而不得
 者故吾從周云者斯以寄其意焉爾
 施氏曰舜之大孝則充而塞乎天地溥而横乎四海
 武王周公之達孝則施諸後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
[129-35a]
 四海而準何則葢徳諧頑嚚則已所獨也故於舜謂
 之大孝繼志述事則人所同也故於武王周公謂之
 達孝非帝王之徳有優劣易地則皆然
 晏氏曰天下之理有本必有末舉其本而末從之所
 以然者得其要爾天地者生之本也而以郊社祭之
 先祖者類之本也而以禘嘗祭之君師者治之本也
 又能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可謂知所以報本而
 得其要矣推此以治國者其末爾所以如指示諸掌
[129-35b]
 之易也
 髙要譚氏曰周公稱達孝可也然而與武王並稱何
 哉曰周公所以推之天下者即武王之事也武王為
 其事周公廣其意此所以並稱為達孝也繼文王之
 志述文王之事者武王之達孝也故能壹戎衣而有
 天下以終文王之受命繼武王之志述武王之事者
 周公之達孝也故能制禮以化天下而成文武之徳
 吳興沈氏曰其妙則藏乎性命之間其微則寓乎器
[129-36a]
 數之内況鬼神之道見於幽明有無之際精粗隱顯
 兼得之欲知中庸之理觀諸鬼神祭祀之間斯可矣
 故以武王周公之事明之又曰治道不在多端在夫
 致敬之間而已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當其執圭
 幣以事上帝之時其心為何如宗廟之禮所以祀乎
 其先也當其奠爵&KR1356以事祖宗之時其心為如何是
 心也舉皆天理無一毫人偽介乎其間鬼神之情狀
 天地萬物之理聚見於此推此心以治天下何所往
[129-36b]
 而不當故曰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指
 諸掌乎於郊社言禮禮者所以敬而已於禘嘗言義
 義者敬之義而已
 建安真氏曰自無憂者其唯文王乎以下至此章亦
 猶前章之稱舜也大抵為人君以光祖宗遺後嗣為
 孝周自大王實始剪商至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
 武王遂成之躬衣戎服誅獨夫受而有天下此武王
 之繼志述事也周公追王大王王季祀先公以天子
[129-37a]
 之禮又制禮作樂使世世子孫奉承宗廟之祀事死
 如生事亡如存此周公之繼志述事也舜之孝如天
 之不可名故曰大武王周公之孝天下稱之無異辭
 故曰達後世人主有志於孝治者當合大舜文武周
 公之事而考之葢大舜以瞽瞍為父處人倫之變者
 也文王以王季為父處人倫之常者也舜文所遇不
 同而其心則一使舜遇文王之時必能盡處常之道
 使文王遇舜之時亦必能盡處變之方所謂易地則
[129-37b]
 皆然也至於繼志述事則當持守而持守固繼述也
 當變通而變通是亦繼述也
 錢塘于氏曰夫親親貴貴尊賢下下長長此五者具
 見於宗廟一祭之間大經以正至恩以宣善繼志述
 事如此可謂盛矣此皆大王王季文王之所未為武
 王周公通變而為之不謂之達孝可乎達者不拘故
 常固有通變之義先儒以前所言達禮通天下可行
 因謂之達孝殊不思此謂其達者指善繼志善述事
[129-38a]
 而言非可指達禮為達孝也
 山隂陸氏曰以社之禮為事上帝者葢祀昊天上帝
 則百神與雖及地祗是乃所以事上帝也
 晉陵喻氏曰學者或疑武王之事不出於中庸故夫
 子稱舜稱文王而後繼以武王周公之事而加詳焉
 其曰達又曰善繼善述又曰孝之至者尚何疑於武
 王哉
 新定顧氏曰周自大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文
[129-38b]
 王克成厥勲考其用心唯欲措斯世於平治而已則
 論武王周公之繼志述事莫先於卒其伐功也今也
 語不一及而獨備言祭祀之事何邪王者功成作樂
 治定制禮祭祀禮樂之至盛者也論武王周公之繼
 志述事而及於祭祀者言其功成治定制禮作樂之
 事實也 示讀如寘諸河干之寘寘置也物在掌中
 易為知力者也孟子言武丁朝諸侯有天下猶運之
 掌上古人譬言事之易大抵以此因論祭祀縱言至
[129-39a]
 於此耳郊祀言禮禘嘗言義互文也
 新定錢氏曰達孝當就繼志述事上看若以無改父
 道為孝則武王不宜伐商若以友于兄弟為孝則周
 公不當誅管蔡未可與權者未足與議也故以達孝
 稱之是其伐也其誅也乃所以善繼志述事者也
 
 
 
[129-39b]
 
 
 
 
 
 
 
 禮記集説卷一百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