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57 禮記集說-宋-衞湜 (master)


[108-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集説卷一百八    宋 衛湜 撰
祭法第二十三
 孔氏曰案鄭目錄云名為祭法者以其紀有虞氏至
 周天子以下所制祀羣神之數此於别録屬祭祀
 吳興沈氏曰祭法是燔柴於泰壇祭天也以至終篇
 即書肆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秩于山川徧于羣神
 之義䟽也上只添禘郊祖廟一叚
[108-1b]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
禘黄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
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鄭氏曰禘郊祖宗謂祭祀以配食也此禘謂祭昊天
 於圜丘也祭上帝於南郊曰郊祭五帝五神於明堂
 曰祖宗祖宗通言爾下有禘郊祖宗孝經曰宗祀文
 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明堂月令春曰其帝大昊其神
 句芒夏曰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中央曰其帝黄帝其
[108-2a]
 神后土秋曰其帝少昊其神蓐收冬曰其帝顓頊其
 神𤣥㝠有虞氏以上尚徳禘郊祖宗配用有徳者而
 已自夏已下稍用其姓代之先後之次有虞氏夏后
 氏宜郊顓頊殷宜郊契
 孔氏曰此一經論有虞氏以下四代禘郊宗祖所配
 之人經傳之文稱禘非一其義各殊論語云禘自既
 灌及春秋禘于大廟謂宗廟之祭也喪服小記云王
 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大傳云禮不王不禘謂祭感生
[108-2b]
 帝於南郊也此禘鄭謂祭昊天於圜丘者以文在於
 郊祭之上郊前之祭唯圜丘爾爾雅釋天云禘大祭
 比餘處為大祭故總得稱禘也案聖證論以此禘黄
 帝是宗廟五年祭之名虞氏之祖出自黄帝顓頊是
 虞帝七世祖以顓頊配黄帝而祭是禘其祖之所自
 出以其祖配之非鄭義也鄭云祭五帝五神於明堂
 曰祖宗者以明堂月令五時皆有帝及神又月令季
 秋大饗帝故知明堂之祭有五人帝及五天帝也孝
[108-3a]
 經云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故知於明堂也孝
 經云宗祀文王此云祖文王宗武王故知祖宗通言
 也此祖宗祭五帝郊特牲祭一帝而在祖宗上者以
 其感生之帝特尊之虞氏禘郊祖宗之人皆非虞氏
 之親是尚徳也夏之郊用鯀是稍用其姓代之但不
 盡用己姓故云稍也云先後之次虞夏宜郊顓頊殷
 人宜郊契者今虞先云郊嚳後云祖顓頊夏先云郊
 鯀後云祖顓頊殷先云郊冥後云祖契是在前者居
[108-3b]
 後在後者居前故云宜也案熊氏曰有虞氏禘黄帝
 者謂虞氏冬至祭昊天上帝於圜丘大禘之時以黄
 帝配祭而郊嚳者謂正建寅之月祭感生帝於南郊
 以嚳配也祖顓頊而宗堯者謂祭五天帝五人帝及
 五人神於明堂以顓頊及堯配之也祖始也宗尊也
 其夏后氏以下禘郊祖宗其義亦然但所記之人當
 代各别虞字文單故以有字配之無義例也后君也
 殷周稱人以人所歸往故也
[108-4a]
 王氏曰祖宗為祖有功而宗有徳其廟不毁郊與圜
 丘是一郊即圜丘也天唯一而已安得有六五行分
 主四時化育萬物其神謂之五帝是五帝之佐也豈
 得稱天而鄭以五帝為靈威仰之屬非也禮周立后
 稷廟不立嚳廟是尊嚳不若后稷今乃以嚳配至重
 之天何輕重顛倒之失所哉郊則圜丘圜丘則郊猶
 王城與京師異名而同處
 趙氏曰虞氏禘黄帝盖舜祖顓頊出於黄帝則所謂
[108-4b]
 禘其祖之所自出也郊嚳者帝王郊天當以始祖配
 天則舜合以顓頊配天也為身繼堯緒不可捨唐之
 祖故推嚳以配天而舜之世系出自顓頊故以為始
 祖情禮之至也舜宗堯當禹身亦宗舜凡祖者創業
 傳世之所出也宗者徳髙而可尊其廟不遷也夏后
 氏禘黄帝義同舜也郊鯀者禹尊父且以有水土之
 功故以配天祖顓頊者舜世系亦出於顓頊也宗禹
 者當禹身亦宗舜子孫乃宗禹也殷祖契出自嚳故
[108-5a]
 禘嚳冥有水功故郊冥以配天湯出契後故祖契宗
 湯者當湯身未有宗也周禘嚳義與殷同稷有播植
 之功且為始祖故稷當武王身亦未有宗詳見大傳
 禮不王不禘下
 藍田吕氏曰天子宗廟之祭自殷以前常祭有四春
 礿夏禘秋嘗冬烝是也非常之祭有四禘祫郊宗是
 也祫對犆之名無别祭因時祭而舉之故有犆礿祫
 禘祫烝春祭物薄故不祫犆犆祭一廟也春祭物薄
[108-5b]
 不足合食故特祭之祫合也合羣廟之主而祭於祖
 也禘諦也自義率祖順而祭之至於禰先尊後卑審
 諦昭穆同時異日各行其祭也常禘則止及大祖時/雝
 禘大/祖大禘則及其始祖所自出之帝以其大祖配之
 如周稷出於嚳嚳即始祖之所自出之帝四代皆/然故禘從帝亦本此義始祖稷也大祖文王也
 禘之祭皆在下有大禘則無常禘常禘嵗行大禘則
 五嵗一行傳謂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祫禘者若常禘則合于大祖
 大禘則合于始祖不失追享之義而合食之郊者推
[108-6a]
 其祖之功徳可以配天者祀天於郊以所配者配之
 故曰郊宗者以功徳可宗祀帝於明堂則以其宗配
 之禘郊祖宗雖皆祀其先然必推其先世之有功徳
 者非此不在祀典故瞽鯀皆有惡徳虞不郊瞽而夏
 郊鯀鯀有以死勤事之功也至周則以礿為夏祭而
 立祠以為春祭别出禘為大祭又有肆獻祼饋食之
 享肆獻祼饗禮也行於禘祭饋食食禮也行於嘗祭
 郊特牲饗禘有/樂而食嘗無樂凡非常之祀用饗禮食禮也皆取於
[108-6b]
 此故周人禘祫間行於四時周官司尊彞云四時之/間祀追享朝享追享禘
 也禘其祖之所出如追享先世之義朝/享祫也合食有羣主朝於大祖之義饗食互用於
 非常非常之祭/或饗或食禘郊祖宗廟亦不變然周公推嚴配
 之禮以事天之禮事其先故以后稷配天而郊之祀
 不祀天而祀稷以文王配帝而明堂之祀不祀稷而
 祀文王者周公時宗文王而已及其後世乃祖文而
 宗武故孝經與祭法異
 馬氏曰禘者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之禘郊者祭天於
[108-7a]
 圜丘之郊祖者所以祖有功宗者所以宗有徳先王
 四時之祭則有常禮以常禮為未足以極其追逺之
 意而又為禘以祭則及其所出之祖先王宗廟之制
 則有常數以常數為未足盡祭饗之意而又立廟以
 尊之則及於所祖宗之廟禮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
 之所自出以傳考之虞夏者黄帝之所自出也故虞
 夏禘黄帝商周者嚳之所自出也故商周禘帝嚳
 延平周氏曰禘者猶審諦之諦言審諦其祖之所自
[108-7b]
 出而祭於䘮畢之五年也故曰禮不王不禘王者禘
 其祖之所自出故配之郊者即配天於圜丘而郊言
 其地也故曰於郊故謂之郊祖者以其功之可祖宗
 者以其徳之可宗故曰祖有功宗有徳夫舜禹殷周
 同出於黄帝由黄帝而後顓頊由顓頊而後帝嚳此
 世本之所可推者也有虞氏夏后氏以其去黄帝之
 近故禘黄帝而黄帝乃為顓頊之所自出故禘黄帝
 而以其祖顓頊繼之殷周以其去帝嚳之近故禘嚳
[108-8a]
 而各推其祖以配之有虞氏夏后氏既同一禪讓得
 天下則有虞氏郊嚳而宗堯夏后氏亦當郊嚳而宗
 舜今於夏后氏反謂祖顓頊而宗禹何也舜之受禪
 止於一世故就舜之身言之則不得不郊嚳而宗堯
 禹之受禪傳於數世故就禹之子言之則不得不郊
 鯀而宗禹使就舜之子言之則固當郊瞽瞍而宗舜
 而就禹之身言之則固當郊嚳而宗禹殷周同以兵
 戈得天下而其所以得天下者皆非一日之積累然
[108-8b]
 有契然後有冥有冥然後有湯殷人既郊冥祖契而
 宗湯則周人當郊公劉祖稷而宗文王今反謂郊稷
 祖文王而宗武王何也殷人於湯即有天下周人至
 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武王繼之然後大統始集
 果以文王為得天下而宗文王則公劉為郊后稷為
 祖而武王之祀卒至於遷豈武王以戎衣之艱難而
 大統始集其祀卒不免於遷則孝子慈孫之心其能
 安乎且又以公劉而方於武王則公劉為可廢而武
[108-9a]
 王為不可遷此周之所以廢公劉而郊稷祖文王而
 宗武王也孔子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
 堂以配上帝今以周人禘郊祖宗之法推之則有虞
 氏郊嚳夏后氏郊鯀殷人郊冥皆為配天於圜丘而
 祖顓頊與契之類疑為配帝於明堂然昊天尊於五
 帝而后稷先於文王則后稷配天文王配帝可也而
 顓頊則先於帝嚳與鯀而契又先於冥今帝嚳與冥
 反配天於圜丘而顓頊與契反配帝於明堂何也記
[108-9b]
 曰禮雖先王未之有而可以義起盖明堂之禮唯見
 於序周頌者之與孝經是明堂之禮虞舜夏殷之世
 未之有而唯起於周公則由殷而上所謂祖者固未
 嘗配祭於帝也又虞夏殷之世其禮猶質而不若周
 之文故所謂祖者即大祖也而為大祖者其廟不毁
 於萬世而其祭常行於四時則尊而且親所謂郊者
 其廟不免於毁而又止配祭於圜丘而已則尊而不
 親此虞舜夏殷之世所以用其先而尊者為祖後而
[108-10a]
 卑者為郊至周則有祖有宗而後有大祖故后稷為
 大祖而配天於圜丘文王復為祖而配帝於明堂盖
 文之極於周也如此
 嚴陵方氏曰禘於廟中所以示人道之近郊於邑外
 所以示天道之逺以其示人道故推其祖宗之所自
 出而情有所不可忘以其示天道故迹其功之所由
 起而理有所不可廢夫帝公天下者也王家天下者
 也有虞氏所郊所祖不皆視瞽瞍之親而視堯之親
[108-10b]
 者凡以為公而已夏后氏所郊所祖不皆視舜之親
 而視禹之親者凡以為家而已殷尚質故先後之序
 則因於夏而從其略周尚文故先後之序則變於殷
 而致其詳至於禘之與宗先後之序四代所同者以
 世之逺莫逺於所禘近莫近於所宗世之逺近不可
 易故也且虞夏殷之所郊者即周之所祖者是也周
 之所祖者即虞夏殷之所郊者是也虞夏殷之所郊
 者固嘗立廟矣及其世數之逺則毁之至於郊之祀
[108-11a]
 則萬世不易也周之所祖者固常配帝矣及其世數
 之逺則易之至於廟之立則萬世不毁也其名雖異
 其實亦同而已觀虞之制若又不相似然舜之紹堯
 猶父子也以是推之則同矣虞夏殷之所郊則以世
 之近者所宗則以世之逺者而周則反之何也盖虞
 夏殷所謂祖者廟之太祖也周之所謂祖者文王而
 已則世之逺近固可推矣周以文武之功起於后稷
 而又以之為大祖故也周既祖文王也孝經乃言宗
[108-11b]
 祀文王者以周公攝政稱文王故也
 長樂陳氏曰先王之祭莫大於追逺亦莫大於尊尊
 追逺則仁故有禘尊尊則義故有郊與祖宗盖先王
 以謂吾之親出於其祖而吾之祖又出於其所自出
 之祖故審諦其祖之所自出者而祭於䘮畢之五年
 然後於吾追逺之心有所能盡此其所以為仁也以
 吾之所尊者不過於祖考而物之所尊者不過於天
 故以吾所尊之祖考推而配之於萬物所尊之天然
[108-12a]
 天之精氣則一而吾之祖考不可以同配故或郊之
 以配於圜丘或祖宗之以配於明堂而後於吾尊尊
 之心有所能盡此其所以為義也盖黄帝者虞夏之
 所自出帝嚳者殷周之所自出故虞夏殷周之世所
 以禘之髙陽於虞夏為有徳契文於殷周為有功湯
 武於殷周為有徳故夏殷周之世所以祖宗之也虞
 夏殷周之世以其先而尊者為祖後而卑者為郊周
 之世則以先而尊者為郊後而卑者為祖何也盖虞
[108-12b]
 夏殷則尚質周則尚文尚質則其所謂祖者即大祖
 也大祖之廟常存而不毁故處之以義之輕重而不
 以世之先後此先而尊者所以為祖後而卑者所以
 為郊也尚文則有大祖而又有祖大祖與祖其廟俱
 主於不毁故必處之以世之先後而不以義之輕重
 此先而尊者所以為郊後而卑者所以為祖也然舜
 授禪於堯禹授禪於舜禹生於鯀湯生於主癸虞則
 宗堯夏則不宗舜而宗禹夏則郊鯀殷則不郊主癸
[108-13a]
 而郊冥又何也盖舜之有天下止於一身夏之有天
 下至於數世以是言之則其所宗者不得不及於禹
 也鯀則以死勤事而猶可推以配天故夏所以郊之
 主癸則未嘗有功於世而不及於冥此殷所以郊冥
 而已其所謂祖宗者盖離而貳之則有祖有宗合而
 一之則皆謂之宗故此以上文王為祖而孝經又以
 文王為宗也然則孝經以明堂始於周公則虞夏殷
 之祀祖宗其亦有明堂乎盖明堂之名雖始於周公
[108-13b]
 而虞夏之祀祖宗未必非明堂之類也方陳率是推/衍周説然互
 有𤼵明今/併錄之
 山隂陸氏曰殷人祖契是以郊冥夏后氏祖顓頊是
 以郊鯀鯀鄣洪水而殛死冥勤其官而水死其功烈
 皆在可以郊之域然則祖非有功雖有功非其子孫
 有天下不郊故曰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推以配天
 焉
 横渠張氏曰夏郊鯀以其祖也杞之郊禹者必繫時
[108-14a]
 王之命不使郊鯀祀私廟猶可也宋之郊契者契殷
 之所出故郊之廟祀湯亦可也契亦謂之𤣥王周改
 夏祭為礿尚云周人禘嚳而郊稷則此禘設於何時
 盖周以前嵗有五祭四時祭與祫至周則嵗有六祭
 四時祭與禘祫也周既改夏祭為礿别為禘之禮周
 以前因時祭遂禘必於大祖之廟至周則既修礿祭
 於逐廟又致禘祖之祭於大廟然則是禘祖之禮致
 於時祭而不於祫祭也禘謂之追享祫謂之朝享追
[108-14b]
 享者追逺之義朝享者朝於大祖也於祭法不見祭
 瞽瞍而祭鯀以此觀之恐天子諸侯祖考為庻人則
 不立廟鯀則嘗為宗伯矣然貴為天子豈可不祭其
 父其禮必有但不見其傳
 清江劉氏曰祖非大祖言後世述之宗非宗祀言後
 世尊之也知非大祖宗祀也以文王非周大祖武王
 非周宗祀周人祖后稷周公宗文王也知祖者後世
 述之宗者後世尊之者以商有祖甲祖乙皆非大祖
[108-15a]
 中宗髙宗皆非宗祀也大抵非天子不禘非天子不
 郊非天子不建祖宗非有功徳不為祖宗非為祖宗
 無不毁廟故夏后氏不郊顓頊而郊鯀者鯀無功食
 於廟則必毁故推以配天而食於郊則世世修之此
 禹之孝也殷人郊冥者冥諸侯也未受命不可稱祖
 宗與於祖則必毁故亦推以配天而食於郊則世世
 修之此湯之孝也因是見廟已毁雖有功不可復立
 故立武宫春秋刺之郊者祭之至尊者也或配以祖
[108-15b]
 或配以父三代雖不同所以嚴父配天一也然則夏
 郊以鯀殷郊以冥而禮運云杞禹宋契不同者盖湯
 放桀封禹後以上公遷鯀而郊禹武王殺紂封湯後
 以上公遷冥而郊契祭法言其始禮運言其終也
 江陵項氏曰此盖經生用其師説推次而上以為當
 然非必有明文可據也禮記文體如此者多如有虞
 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亦是以數相
 推後人必欲為之考實難矣案此經作者已於篇末
[108-16a]
 自解其意先序帝嚳堯舜鯀禹之功次序黄帝顓頊
 契冥湯文武之功以為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故聖
 王祀之非此族也不在祀典則此人之師説盖謂郊
 禘祖宗皆擇有功烈者祀之爾而後之有天下者欲
 稽此以祀其祖先則固於其説大異矣若之何其可
 稽乎然即其所解以求之本文獨不見舜之祀則上
 文所載必有脫誤疑夏后氏當祖舜而宗禹也鄭康
 成以為虞夏宜郊顓頊殷宜郊契此自康成之説以
[108-16b]
 其世次求之又非祭法本説也
 秦溪楊氏曰案天子七廟左昭右穆世滿而迭毁惟
 禘郊祖宗四條乃宗廟之大祭世世不絶不可以宗
 廟之常禮論也禘者禘其祖之所出而以其祖配之
 也郊者祀天以祖配食也祖者祖有功宗者宗有徳
 祖宗之廟世世不毁也禘禮見於大傳小記子夏傳
 郊禮見於孝經大雅周頌祖有功宗有徳見於王肅
 賈誼劉歆韋𤣥成盖禘與祖宗三條皆宗廟之祭無
[108-17a]
 與乎祀天惟郊一條為配天之祭經傳昭然不可誣
 也祭法禘在郊上者謂郊以祖配天禘上及其祖之
 所自出禘逺而祖近故禘在郊上也鄭氏見禘在郊
 上便謂禘大於郊遂强分圜丘於郊為二以禘為冬
 至日祀昊天上帝於圜丘而以嚳配之以郊為祭感
 生帝於南郊而以稷配之既謂禘郊皆為配天矣遂
 併以祖宗為祀五帝於明堂而以祖宗配之輕肆臆
 說附經而行居之不疑王肅諸儒力詆其非不能勝
[108-17b]
 也此無他王肅諸儒之説正矣又以禘為五年殷祭
 之名其擇猶未精其義猶未彰也唐趙伯循生於二
 千嵗之後獨得其説於祭法大傳小記子夏傳之中
 於是禘郊祖宗之義煥然而大明言雖簡約而義已
 該備故朱子深有取焉嘗以大戴禮帝繫及司馬史
 記考之乃知趙伯循之言確乎不可易也祭法有虞
 氏禘黄帝夏后氏亦禘黄帝殷人郊嚳周人郊嚳者
 黄帝生昌意昌意生帝顓頊顓頊生窮蟬窮蟬至瞽
[108-18a]
 瞍皆㣲為庻人舜嗣帝位以帝顓頊為祖廟黄帝者
 帝顓頊之所自出也故禘黄帝於帝顓頊之廟而以
 帝顓頊配之也昌意生帝顓頊帝顓頊生鯀鯀生禹
 禹者黄帝之𤣥孫而帝顓頊之孫也故夏后氏亦禘
 黄帝於帝顓頊之廟而以帝顓頊配之也殷祖於契
 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吞𤣥鳥而生
 契帝嚳暑契之所自出故殷人禘嚳於契之廟而以
 契配之也周祖於稷稷之母姜嫄為帝嚳元妃姜嫄
[108-18b]
 出郊見巨人跡踐之而生稷帝嚳者稷之所自出故
 周亦禘嚳於后稷之廟而以稷配之也祭法有虞氏
 郊嚳夏后氏郊鯀殷人郊冥周人郊稷者黄帝生𤣥
 嚻𤣥嚻生蟜極蟜極生髙辛是為帝嚳帝嚳生堯帝
 嚳即堯之父也帝顓頊則舜之祖也有虞氏當以帝
 顓頊配天為身嗣堯位故推帝嚳以配天而以帝顓
 頊為祖仁之至義之盡也祭法曰禹能修鯀之功夫
 鯀治水九載非無功也但以蔽於自用而績用弗成
[108-19a]
 禹能修鯀之功則前日未成之功至是成矣故夏后
 以鯀配天也冥者契六世孫也冥勤其官而水死祭
 法推其功烈至與先聖王並稱故殷人以冥配天也
 禮以祖配天后稷周之太祖克配彼天此則無可疑
 也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祖顓頊而宗禹殷
 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者帝顓頊者
 有虞氏異代之祖以功徳而祖之也有虞氏宗堯亦
 以功徳而宗之也國語注曰虞以上尚徳是也夏后
[108-19b]
 氏之祖顓頊猶有虞氏也禹啓夏祚既以顓頊為祖
 故夏后氏祖顓頊而宗禹至其後世子孫乃以禹為
 受命之祖書曰明明我祖是也湯革夏命為殷之祖
 然殷之功始於契故殷人祖契而宗湯後世子孫乃
 以湯為受命之祖詩曰衎我烈祖是也又其後殷有
 三宗祖甲曰太宗大戊曰中宗武丁曰髙宗亦有徳
 而可宗周公作無逸舉殷三宗以戒成王然則三宗
 亦為不毁之廟也武王革殷命為周之祖然武王之
[108-20a]
 功起於后稷故周以后稷為太祖不言周人祖稷者
 周人郊稷以祖配天則祖稷不言可知矣文王受命
 作周故以文王為受命之祖所謂文世室是也文王
 為祖故武王為宗當武王之身亦未有宗後世始立
 武王之廟為宗所謂武世室是也凡此皆趙伯循已
 開其端特從而推明之爾抑又聞之禮運記夫子言
 曰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
 與祭法夏后氏郊鯀殷人郊冥之說不同如何曰夏
[108-20b]
 后氏郊鯀殷人郊冥此夏殷之初禮制然也其後杞
 宋以先代之後統承先王修其禮物而有所改更者
 䟽以為時王所命意者杞郊禹宋郊契乃時王即其
 功之顯著者而命之與國語魯語曰有虞氏禘黄帝
 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顓頊郊
 鯀而宗禹商人禘嚳而祖契郊冥而宗湯周人禘嚳
 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帥顓頊者也有虞氏
 報焉杼能帥禹者也夏后氏報焉上甲微能帥契者
[108-21a]
 也商人報焉髙圉大王能帥稷者也周人報焉凡禘
 郊祖宗報此五者國之典祀也愚案祭法歴述七代
 祀典綱領大而條目詳凡聖帝明王尊天親地敬禮
 百神尊祖敬宗報功崇徳之大典無不具焉非一時
 問荅之語也國語記魯大夫臧文仲祀爰居於東門
 之外而展禽歴叙其事以救正之又稍易祭法本語
 而更之以纎淺輕弱之詞蹈襲傅㑹既不可信其後
 也夫子以臧文仲下展禽廢六闗妾織蒲為三不仁
[108-21b]
 以作虚器縱逆祀祀爰居為三不知聖人之言無所
 苟也國語乃以祀爰居一事為不仁不知不㡬於誣
 乎祭法首章述禘郊祖宗四條乃祀典之尤大者先
 言禘郊者禘之所及者逺郊之所配者天其義類相
 近也後言祖宗者祖有功宗有徳其義類亦相近也
 國語乃先曰禘祖次之郊次之宗又次之禘祖郊宗
 義類不倫則其理窒而不通矣祭法禘郊祖宗四條
 國語又别立報之之文並禘郊祖宗報為五夫禴祠
[108-22a]
 烝嘗為非報本追逺之祭也禘郊祖宗又報本追逺
 之大者也禘郊祖宗之外茍有功徳之可報者則當
 如殷之三宗立廟而不毁茍曰報之而不立廟以祭
 則於報之義何居夏殷周三代皆數百年保天之禄
 其間令王功徳顯著者多矣曰虞幕曰夏杼曰殷上
 甲微則未之有聞也髙圉大王則誠賢君也先公如
 公劉之厚於民事先王如宣王能修文武之功業獨
 不可報乎其後南北諸儒論逺祖則以郊宗石室為
[108-22b]
 言議禮典則以禘郊祖宗報為據甚矣邪説之惑人
 而人之易惑也豈不深可歎哉
燔柴於泰壇祭天也瘞埋於泰折祭地也用騂犢
 鄭氏曰壇折封土為祭處也壇之言坦也坦明貌也
 折照晢也必為照明之名尊神也地隂祀用黝牲與
 天俱用犢連言爾
 孔氏曰此經論祭感生之帝於南郊神州地祗於北
 郊也燔柴謂積薪於壇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
[108-23a]
 使氣逹於天也案牧人云隂祀用黝牲毛之鄭注云
 隂祀祭地北郊及社稷也又郊特牲云郊之用犢貴
 誠也彼文雖主南郊其北郊與天相對故知俱用犢
 也騂犢之義已具特牲䟽案禮器云至敬不壇此云
 燔柴於泰壇者謂燔柴在壇設饌在地義亦具禮器
 及特牲䟽
 長樂陳氏曰泰壇南郊之壇也以之燔柴泰折北郊
 之坎也以之瘞埋言壇則知泰折之為坎言折則知
[108-23b]
 泰壇之為圜言泰則大之至也言壇折則人為之也
 祭祀必於自然之丘所以致敬燔瘞必於人為之壇
 折所以盡文宗廟之禮瘞埋於兩階之間則壇必設
 於圜丘之南坎必設於方丘之北矣燔柴以升煙瘞
 埋以逹氣則燔必於樂六變之前瘞必於樂八變之
 前矣 又曰曽子問曰天子將出必以幣帛皮圭告
 于祖禰反必告設奠卒歛幣玉藏諸兩階之間君薨
 而世子生大祝執束帛升奠幣于殯東几上遂朝奠
[108-24a]
 小宰升舉幣則宗廟之瘞在既事之後矣祭天曰燔
 柴祭地曰瘞埋又周人尚臭而升煙瘞埋乃臭氣也
 則天地之燔柴在行事之前矣賈公彦謂天神中非
 直有升煙玉帛牲亦有禮神者也地示中非直有瘞
 埋牲亦有禮神者也以為燔瘞在作樂降神之後而
 禮神又燔瘞之後則燔瘞之與禮神固有二玉二帛
 二牲矣以宗廟之祭考之升首所以報陽則天地燔
 瘞固用首矣漢用牲首盖禮意也周官羊人凡釁積
[108-24b]
 共其羊牲犬人凡祭祀共犬牲伏瘞亦如之鄭司農
 曰瘞謂埋祭祭地曰瘞埋則燔瘞用羊犬矣此豈施
 於天地之後祀與夫次祀小祀者乎周魏之間燔柴
 皆於祭末郭璞云祭天既祭積柴燒之祭地既祭瘞
 埋藏之恐先王之時祭祀事畢亦有燔瘞之禮其詳
 不可考也書金縢稱周公曰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
 圭瘞俟爾命則禮神之玉其終固燔瘞矣並禮/書
 嚴陵方氏曰燔柴則升而明瘞埋則藏而幽升而明
[108-25a]
 者天道也藏而幽者地道也壇為髙以見折之為深
 折為方以見壇之為圜圜而髙者天形也方而深者
 地形也爾雅曰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埋是矣燔柴
 者積薪壇上置牲玉而燔之瘞埋瘞繒埋牲於土也
 周官言禮天於圜丘禮地於方丘乃與此不同者盖
 祭泰壇乃用辛之郊爾非圜丘冬至之祭也泰折乃
 用甲之社爾非方澤夏至之祭也
 馬氏曰燔柴於泰壇所謂祭天於地上圜丘瘞埋於
[108-25b]
 泰折所謂祭地於澤中方丘謂之圜丘方丘以其出
 於自然也謂之泰壇泰折以其出於人力也折旋中
 矩矩方也泰折即所謂方丘言燔柴於泰壇則知瘞
 埋於泰折者故也
 山隂陸氏曰此合祭也主天而已故雖瘞埋猶從祭
 天之牲即祠北郊應用黝犢説者曰天地無合祭之
 壇則春秋言郊何以有三望中庸言事上帝何以有
 社案周書郊祀亦及聖帝明王荀子所謂郊者并百
[108-26a]
 王於上天而祭祀之是也盖大報天神人鬼地示皆
 與故曰禮行於郊而百神受職焉 又新説曰用騂
 犢當連下埋少牢於泰昭讀為一叚盖四時者隂陽
 之氣升降出入於天地之中故用騂犢埋少牢以祀
 之少牢言埋則祭之於泰昭之下也騂犢言用則祭
 之於泰昭之上者鄭解騂犢以屬上句盖祭天用蒼
 犢祭地用黝牲今用騂犢以天則非蒼以地則非黝
 非是也或曰祭天於泰壇大司樂又曰祭天於圜丘
[108-26b]
 禮器又曰至敬不壇埽地而祭三說不同何也盖祭
 天之禮升煙於泰壇奏樂於圜丘所以致天神也天
 神皆降可得而禮矣然後掃地而祭焉其説固未嘗
 異也樂者陽也其聲無形故奏於自然之圜丘煙者
 陽中之陽也其氣有象故燔於使然之泰壇此制作
 之情也以是知郊丘牲玉雖異不害其為同義也又
 曰古者郊祀天地蒼璧以禮天黄琮以禮地兩角有
 邸以祀天四圭有邸以祀地如此而已未嘗有瘞埋
[108-27a]
 之玊也先儒謂祭天曰燔燎祀地曰瘞埋俱有玉以
 降天神以出地示學之者相襲固久矣夫祭天之常
 祀嵗有九則燔柴泰壇凡九玉祭之常祀嵗有二則
 瘞埋於泰折凡兩玉其用於常祀之外者不在焉何
 古之多玊也盖肆師云大祀用玉帛牲牷雲漢云圭
 璧既卒皆謂禮神之玉耳此經燔柴瘞埋有帛而無
 玉明矣盖祭天不燔玊而燔帛祭祀不瘞玉而瘞繒
 禮運云祭祀瘞繒是也正如諸侯之禮三帛二生一
[108-27b]
 死贄則受之而五玉卒乃復也
埋少牢於泰昭祭時也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王宫祭
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壇
祭四方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
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諸侯在其地則祭之亡其地則不

 鄭氏曰昭明也亦謂壇也時四時也亦謂隂陽之神
 也埋之者隂陽出入於地中也凡此以下皆祭用少
[108-28a]
 牢相近當為禳祈聲之誤也禳猶却也祈求也寒暑
 不時或禳之或祈之寒於坎暑於壇王宫日壇王君
 也日稱君宫壇營域也夜明月壇也宗皆當為禜字
 之誤也幽禜星壇星以昏始見禜之言營也雩禜水
 旱壇也雩之言吁嗟也春秋傳曰日月星辰之神則
 雪霜風雨之不時於是乎禜之山川之神則水旱癘
 疫之不時於是乎禜之四方即謂山林川谷丘陵之
 神也祭山林丘陵於壇川谷於坎每方各為坎為壇
[108-28b]
 怪物雲氣非常見者也有天下謂天子也百者假成
 數也
 孔氏曰此一節總明四時以下諸神所祭之處及明
 天子諸侯不同之禮春夏為陽秋冬為隂若祈隂則
 埋牲祈陽則不應埋之今總云埋者以隂陽之氣俱
 出入於地中而生萬物故並埋之用少牢降於天地
 也自此以下及日月至山林並少牢也先儒並云不
 薦孰殺牲埋之寒暑之氣應退而不退則禳却之應
[108-29a]
 至而不至則祈求之寒於坎寒隂也暑於壇暑陽也
 日神尊故其壇曰君宫月明於夜故其壇曰夜明也
 幽闇也星夜出水旱為人所吁嗟曰幽禜雩禜皆為
 域而祭之也四坎壇四方各為一坎一壇山林川谷
 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此四壇坎所祭之神也
 怪物慶雲之屬風雨雲露並益於人壇以祭山林丘
 陵坎以祭川谷泉澤也天子祭天地四方言百神舉
 其全數諸侯不得祭天地若山林川澤在其封内而
[108-29b]
 益民者則得祭之如魯之泰山晉之河楚之江漢是
 也亡無也封内無此山川則不得祭案周禮大宗伯
 備列諸祀而不見祭四時寒暑水旱者宗伯所記謂
 周禮嵗時常祀此經所載謂四時乖序寒暑僭逆水
 旱失時祈禱之禮然案荘二十五年左傳云凡天災
 有幣無牲此禱祈得用少牢者彼天災謂日月食示
 戒懼人君先須修徳不當用牲若水旱厯時禱而不
 止則當用牲故詩雲漢云靡愛斯牲王肅用家語之
[108-30a]
 文以此四時也寒暑也日也月也星也水旱也為六
 宗孔注尚書亦同伏生與馬融以天地四時為六宗
 劉歆孔晁以乾坤六子為六宗賈逵云天宗三日月
 星也地宗三河海岱也古尚書説天宗日月北辰地
 宗岱河海也日月為隂陽宗北辰為星宗河為水宗
 海為澤宗岱為山宗鄭駁之云書云類于上帝禋于
 六宗望于山川既六宗云禋山川言望則六宗無山
 川明矣祭義云郊之祭大報天而主日配月則郊天
[108-30b]
 並祭日月可知其餘星也辰也司中也司命也風師
 也雨伯也此之謂六宗明矣
 眉山孫氏曰六宗之義前代諸儒異同之論不可勝
 言皆各言其所見也或以為乾坤六子或以為天宗
 地宗四方之宗或以為文祖之廟六宗即三昭三穆
 也或又以為月令孟冬祈于天宗天宗者六宗之神
 也此說盧植以之注月令摯虞以為宜祀六宗劉邵
 又云六宗太極沖和之氣為六氣之宗者也虞書謂
[108-31a]
 之六宗周書謂之天宗三人之説雖不盡同皆以六
 宗謂天宗者諸説之外其最有據而得其正者孔安
 國之説是也其傳曰所尊祭者其祀有六謂四時也
 寒暑也日也月也星辰也水旱也可謂善也而司馬
 彪亦曲説以駁之王肅所解本諸家語與安國同而
 肅對魏明又以為乾坤六子則自叛其説矣據孔傳
 唯引祭法殊不知安國所據不獨祭法也謹案孔叢
 子書載宰我問於孔子曰禋于六宗何謂也孔子曰
[108-31b]
 所宗者六皆潔祭之也埋少牢於泰昭所以祭時也
 祖迎於坎壇所以祭寒暑也主於郊宫所以祭日也
 夜明所以祭月也幽禜所以祭星也雩禜所以祭水
 旱也禋于六宗此之謂也安國之傳端本於此諸儒
 之説紛紛不已皆不見孔子之言故也
 横渠張氏曰日月星辰風雨寒暑無特祭皆從祀於
 郊所謂日於壇月於坎日於東月於西皆不出祀之
 兆言王宫夜明幽禜之類皆指其祭位爾寒暑無定
[108-32a]
 暑近日壇寒近月坎而已故曰相近於坎壇祭寒暑
 也謂注相近為禳祈者非大雩龍見而雩當以孟夏
 為百榖祈甘雨也有水旱則别有雩祭祀五祀百神
 者以百神之功報天之徳耳故以天事鬼神事之至
 也理之盡也
 山隂陸氏曰昭言明也爾雅四氣和謂之玉燭迎寒
 則與寒相近於坎迎暑則與暑相近於壇相近一作
 祖迎孔叢子説王畿千里相日一寸故其壇謂之王
[108-32b]
 宫星言幽故月言明
 嚴陵方氏曰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則王有日之象而
 宫乃其居也故祭日之壇曰王宫祭義曰祭日於壇
 祭月於坎彼以形言此以明言也於日曰王以知日
 之為宫於月曰宫以知月之為室於月曰夜以知日
 之為晝於夜曰明以知日之為光亦互相備而已幽
 言其隐而小揚雄曰視日月而知衆星之蔑故祭星
 之所謂之幽宗焉雩主祭旱言之兼祭水而主旱言
[108-33a]
 之者雨以時至亦無患也幽雩皆謂之宗宗尊也祭
 祀無所不用其尊詩曰靡神不宗無所不用其尊之
 謂也泰壇泰折不謂之宗者天地之大不嫌於不尊
 也四方者四方萬物之神也方有四而位則有八若
 乾位西方艮位東北坎位正北震位正東皆陽也坤
 位西南巽位東南離位正南兊位正西皆隂也故有
 坎有壇而合以四焉諸侯在其地則祭之亡其地則
 不祭與王制言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同義
[108-33b]
 延平周氏曰月為隂而盛於夜故曰夜明於星謂之
 幽者以對月而言則月為明而星為幽也水旱必謂
 之雩者以祭旱為主盖隂中之陽升則為雨故雩祭
 所以助達隂中之陽者也四坎壇祭四方豈蜡之祭
 四方百物之神若先嗇之類則祭於壇若水庸之類
 則祭於坎歟
 馬氏曰四時有生物之功地主於成物此其所以埋
 少牢以祭之也禳者所以去其所不欲祈者所以求
[108-34a]
 其所欲以意度之禳在於坎祈在於壇雩者吁嗟以
 求水旱之辭禜有去之意先王之待水旱人力已至
 而猶有旱乾水溢則為雩禜以祭之見人力有不勝
 於天時者也山林川谷丘陵民之所取財用也而又
 能出雲為風雨而有澤以利於人見怪物而有威以
 敬於人皆有不可測之神故皆曰神
大凡生於天地之間者皆曰命其萬物死皆曰折人死
曰鬼此五代之所不變也七代之所更立者禘郊宗祖
[108-34b]
其餘不變也
 鄭氏曰折弃敗之言也鬼之言歸也五代謂黄帝堯
 舜禹湯周之禮樂所存法也七代通數顓頊及嚳也
 所不變者則數其所法而已變之則通數所不法為
 記者之微意也少昊氏修黄帝之法後王無所取焉
 孔氏曰此一節論人死與萬物不同及五代七代變
 與不變之事總包萬物故曰大凡皆受天之賦命而
 生故皆曰命萬物無知死皆曰折人為有識故死曰
[108-35a]
 鬼此之名號從黄帝正名百物以來至堯舜禹湯及
 周所不變更也黄帝以下七代所變易而立者是禘
 之與郊及宗祖也除此外其餘社稷山川五祀之等
 不改變也鄭注知七代通數顓頊及嚳者以上云禘
 郊祖宗有顓頊及嚳又易緯及樂緯有五莖六英是
 顓頊及嚳之樂故也不變必數所法者以五代以來
 不變至周亦不變法而象之數所法五代而已前七
 代變易更立至周亦變易法象故所變者通數顓頊
[108-35b]
 帝嚳所不法象者謂之為七代也
 長樂劉氏曰易稱乾元資始者萬物資於乾元以為
 性命之始也又曰坤元資生者萬物資於坤元以為
 形質之生也是以萬物有不資始于天則無以為命
 以兆乎其生也故皆曰命焉萬物有命也有性也有
 形也有氣也及其死則折落顚墜斷而不可續故其
 死皆曰折焉人也者則與萬物異矣不為情之所遷
 則其性正矣克盡其性於禮義則其命正矣能正性
[108-36a]
 命則神完矣神完則其存也静與未生同焉其没也
 神與先不異矣故鬼者歸也歸其根復其元未嘗有
 夫死折之謂也故其民之死無貴賤也皆曰鬼焉非
 教化之隆其能鬼之於既哉故曰五代之所變者謂
 唐虞夏殷周也後世教化不及於五代則有死而與
 萬物同折者由其變於五代之法乎七代之所更立
 者禘郊宗祖盖受命而至各有所自不得不變也
 長樂陳氏曰五代所不變者命與折鬼之名也七代
[108-36b]
 所更立者郊禘祖宗之祭也名生於事之實祭出於
 人之情黄帝而上事有其實而未必有其名故黄帝
 正名百物以至堯也舜也夏也殷也周也於其三者
 之名當同之而不變此所謂五代所不變也伏羲而
 上有其情而未備其祭故伏羲佃漁以備其祭至於
 黄帝也神農也堯也舜也夏也殷也周也於其所祭
 之人有所更立此謂七代更立者也然名則起於黄
 帝而近祭則起於伏羲而逺者何也盖事之實漸文
[108-37a]
 於後世而人之情固隆於上世此名與祭所以逺近
 之不同耳
 嚴陵方氏曰折言其有所毁鬼言其有所歸不變者
 所命之名也更立者更立所祭之人也名既當於實
 故無事乎變人既異於世故必更立焉名之不變止
 自堯而下者盖法成乎堯而已由堯以前其法未成
 其名容有變也更立不及於黄帝者盖七代同出於
 黄帝黄帝垂統於上七代更立於下也其餘不變謂
[108-37b]
 天地日月之類前先祖而後宗者逺近之序此先宗
 而後祖者親䟽之序
 馬氏曰人與物命於天則同其所以命則異皆曰命
 者荀子所謂大同名者是也有始必有終有生必有
 死人物之始命於無而成形於有皆不同也至於死
 之名不可以不正是以物之死謂之折人之死謂之
 鬼物死謂之折則生足以自完而已人謂死為歸則
 知生為行此荀子所謂大别名也夫名者實之賔大
[108-38a]
 初有元無有無名至黄帝正名百物故人物之名分
 也
 山隂陸氏曰五代不數堯堯舜一體也故堯典也而
 謂之虞書
 
 
 
 
[108-38b]
 
 
 
 
 
 
 
 禮記集説卷一百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