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57 禮記集說-宋-衞湜 (master)


[100-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集説卷一百     宋 衛湜 撰
致禮以治躬則莊敬莊敬則嚴威心中斯須不和不樂
而鄙詐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易慢之心
入之矣
 鄭氏曰躬身也禮自外作故治身鄙詐入之謂利偽
 生易輕易也
 孔氏曰前云致樂此云致禮聖王詳審禮意以治躬
[100-1b]
 則莊嚴而恭敬内心莊嚴恭敬則人懼之嚴肅威重
 也不能致樂治心心中斯須不能調和則不能喜樂
 而有鄙恡詐偽之心入於内矣不能致禮治躬故輕
 易怠慢之心從外而入内矣
 河南程氏曰心中斯須不和不樂而鄙詐之心入矣
 此與敬以直内同理謂敬為和樂則不可然敬則須
 和樂正以中心沒事也
 長樂陳氏曰肅則荘敬重則嚴威是嚴威以荘敬為
[100-2a]
 本荘敬以嚴威為文也禮也者資荘敬以為教待威
 嚴而後行樂由中出而本乎心則和樂者心之發於
 天真者也禮自外作而見乎貌則荘敬者貌之形於
 肅括者也鄙詐之心反乎子諒者也易慢之心反乎
 莊敬者也言反乎子諒者推而上之以見易直言反
 乎莊敬者推而下之以見嚴威言之法也樂書/
 山隂陸氏曰是亦威也與天則不言而信神則不怒
 而威亦異矣夫禮之事如斯而已故致樂以治心終
[100-2b]
 始兩言之也子曰言之重辭之複其中心有善者焉
 李氏曰不和則鄙不樂則詐不荘則易不敬則慢不
 和不樂不荘不敬生者生於内者也鄙詐慢易入者
 入自外者也
 新安朱氏曰心要平易無艱深險阻所以説不和不
 樂則鄙詐之心入之矣不荘不敬則慢易之心入之
 矣入之一字正見得外誘使然非本心實有此惡雖
 非本有然既為所奪而得以為主於内則非心而何
[100-3a]
 慶源輔氏曰樂以治心禮以治躬而皆終於威者徳
 成而後有威也子曰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
 而畏之成徳之事也述樂之功詳述禮之效略者非
 崇樂而簡禮也以治心治躬之不同耳雖然樂生於
 禮禮成於樂治心所以成其身治躬所以正其心禮
 樂之用未嘗不相資也鄙謂麤强而不和鄙而後至
 於詐易而後至於慢由此觀之則所謂致樂者致其
 和樂而已致禮者致其荘敬而已和樂者人之本心
[100-3b]
 荘敬者人之正貌鄙詐易慢則感於外而然也故云
 入自外之内曰入
故樂也者動於内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樂極和禮
極順内和而外順則民瞻其顔色而弗與爭也望其容
貌而民不生易慢焉故徳煇動於内而民莫不承聽理
發諸外而民莫不承順故曰致禮樂之道舉而錯之天
下無難矣
 鄭氏曰徳煇顔色潤澤也理容貌之進止也
[100-4a]
 孔氏曰此一經言聖人用禮樂以治身内外兼備使
 徳煇動於内而民順於外樂從心起故動於内禮自
 外生故動於外樂能感人故極益於和禮以檢貌故
 極益於順内心和而外色順故民望其顔色而不與
 爭外貌和順故民不生易慢樂以和心故徳煇發動
 於内而民莫不承奉聽從禮以治貌故理發見於外
 而民莫不承奉敬順聖王若能詳審極致禮樂之道
 舉而錯置於天下悉皆敬從無復有難為之事也
[100-4b]
 張氏曰動謂觸也用禮樂以感動之樂治心故云動
 内禮檢跡故云動外
 延平周氏曰樂動於内所以極和和言其心禮動於
 外所以極順順言其貌
 長樂陳氏曰禮樂之於天下辨上下之位則禮交動
 乎上樂交應乎下相通以致用也定内外之分則樂
 動於内禮動於外相辨以立體也其為體用雖殊而
 所以職乎動則一而已記者兩言之為更端異故也
[100-5a]
 曾子言君子動容貌斯逺暴慢矣正顔色斯近信矣
 誠信達之於顔色恭敬達之於容貌君子内和於心
 以達誠信則民瞻其顔色而弗與爭焉以内信外也
 外順於貌以達恭敬則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之
 心焉以外直内也曲禮曰執爾顔正爾容祭義曰有
 愉色者必有婉容冠義曰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
 顔色是顔色之於容貌為内容貌之於顔色為外故
 於内和之樂言顔色外順之禮言容貌子張問政孔
[100-5b]
 子對以君子明於禮樂舉而錯之而已然則致禮樂
 之道舉而錯之天下則安上治民移風易俗猶反掌
 耳為政豈難哉此孔子将為政於衛所以深悼禮樂
 之不興也樂雖主和未嘗不順和順積中是也禮雖
 主順未嘗不和禮之用和為貴是也樂書/
 嚴陵方氏曰樂動於内而彼此之情不乖故其極也
 和禮動於外而上下之體無逆故其極也順内和則
 民瞻其顔色而弗與爭也外順則望其容貌而民不
[100-6a]
 生易慢焉顔色則指其面目容貌則兼手足言之瞻
 近而望逺故也夫瞻其顔色望其容貌已足以使民
 弗與爭而不生易慢又況於親炙之乎聽亦無非順
 也以樂有音故特以聽言聽與順皆言下之所以承
 上者如此錯言錯之於彼以其莫不聽順故曰錯之
 天下
 慶源輔氏曰樂作於外而動於内禮根於内而動於
 外樂動於内故極其和禮動於外故極其順和以心
[100-6b]
 言順以迹言而心迹初非二事也内和則外順矣禮
 樂果二道哉内和而外順則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
 然人望而畏之矣豈敢有易慢之心哉况於與之爭
 乎徳煇動於内以下此又覆説上意所以内和而外
 順而民瞻望之至於如此者蓋徳煇動於内而民莫
 不承聽理發諸外而民莫不承順故也徳煇謂樂也
 所謂奮至徳之光也徳煇動於内則必形於外矣理
 即禮也理發於外則根於内可知矣舉言舉之自我
[100-7a]
 始也致樂以治心致禮以治躬而已然果能致禮樂
 之道於己則舉而錯之天下民莫不順從矣又何難
 之有哉
 金華邵氏曰禮樂何以能感民如此哉蓋聖人與斯
 民均備是禮樂於所性之中特聖人先得我心之同
 然故一舉而錯之天下則此以心感彼以心應宜其
 易易而無難矣
樂也者動於内者也禮也者動於外者也故禮主其減
[100-7b]
樂主其盈禮減而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禮
減而不進則銷樂盈而不反則放故禮有報而樂有反
禮得其報則樂樂得其反則安禮之報樂之反其義一

 鄭氏曰禮主其減人所倦也樂主其盈人所歡也進
 謂自勉强也反謂自抑止也文猶美也善也放淫於
 聲樂不能止也報讀為褒猶進也得謂曉其義知其
 吉凶之歸其義一謂俱趨立於中不銷不放也
[100-8a]
 孔氏曰此一節論禮樂之體或減或盈其事各異王
 者當各依其事以和節之禮既減損若不勉强自進
 則禮道銷衰樂主盈滿若不反自抑損則樂道流放
 張氏曰威儀繁廣易生厭倦故禮之失在乎損洋洋
 盈耳不欲休止故樂之失在乎盈失在乎損當自勉
 强失在於盈當自抑止
 河南程氏曰禮樂只在進反之間便得性情之正
 長樂陳氏曰禮未嘗不主減然而饗必至於百拜儀
[100-8b]
 必至於三千則以進為文可知樂未嘗不主盈然而
 合樂必止三終奏韶必止九成則以反為文可知在
 風之蟋蟀儉必欲中禮樂必欲無荒在雅之楚茨禮
 儀欲其既備鐘鼓欲其既戒亦此意銷則鑠於外物
 不能以自强入於魯人之跛倚者有之放則逐於外
 物不能以自反入於魏文侯之忘倦者有之樂書/
 嚴陵方氏曰其情減則知退而不知進故宜文之以
 進其情盈則知出而不知反故宜文之以反報者施
[100-9a]
 之對施為出而出所以退報為入而入所以進進與
 報其實一也禮為異故有曰進有曰報樂為同故一
 曰反而已前言禮報情非禮有報之謂乎又言君子
 反情以和其志非樂有反之謂乎
 馬氏曰樂動於内故主其盈禮動於外故主其減此
 言其體也禮減而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
 以至禮之報樂之反此言其用也以體而言之故禮
 曰減樂曰盈以用而言之故禮曰進樂曰反樂者動
[100-9b]
 於内者也故其體則主於盈蓋樂由中出而為人心
 之所喜禮動於外故其體則主於減蓋禮自外作而
 先王有以强世禮主於減故君子勉而作之而以進
 為文樂王於盈故君子反而抑之而以反為文以進
 為文然後能全其禮以反為文然後能全其樂七介
 以相見不然則已慤三辭三讓而至不然則已蹙一
 獻之禮而賔主百拜酒清人渴而不敢飲肉乾人飢
 而不敢食日暮人倦齊荘正齊而不敢懈怠以成禮
[100-10a]
 節此皆勉而進之者也進旅退旅所以示其有所和
 弦匏笙簧會守拊鼓所以示其有所統治亂則以相
 訊疾則以雅其作之則以柷其止之則以敔此皆反
 而抑之者也禮減而不進則禮之道幾於息矣故銷
 樂盈而不及則樂之道至於流矣故放先王知禮樂
 之偏故禮則有報而樂則有反禮有報者必資於樂
 也樂有反者必資於禮也故曰禮之用和為貴言禮
 之用和為貴則樂之用節為善也故禮得其報則樂
[100-10b]
 樂得其反則安禮得其報則禮資於樂資於樂則樂
 蓋樂者樂也傳曰行而樂之樂也樂得其反則安則
 樂資於禮資於禮則安故傳曰有禮則安禮之報樂
 之反雖不同而相資之理一也故曰其義一也
 李氏曰陽剛以動闢故其道常饒隂柔以靜翕故其
 道常乏禮隂也常乏故主乎減樂陽也常饒故主乎
 盈然陽而不隂則無以合其施經而不緯則無以成
 其誼放隂之陽剛上而文其柔所以為禮之文也陽
[100-11a]
 之隂柔下而文其剛所以為樂之文也故曰禮減而
 進以進為文樂盈而反以反為文易於復曰反復其
 道而於姤曰品物咸章蓋上者陽之所也下者隂之
 所也陽上進而隂下退所以為復禮主於減樂主於
 盈者復之道也外者陽之所也内者隂之所也陽内
 入而隂外出故為姤禮以進為文樂以反為文者姤
 之道也若夫禮減而不進則入至於藏故銷樂盈而
 不反則出至於蕩故放銷則不能若消之有存而放
[100-11b]
 則不能若息之有止也是以君子之體禮也得其報
 則樂而不憂其體樂也得其反則安而不虞故孔子
 之言謙以制禮則繼之以復以自知言作樂崇徳則
 繼之以嚮晦入宴息凡以此也蓋一反一報者亦出
 於理之自然而道之常也故坎者隂也然而含陽離
 者陽也然而含隂此信道致詘詘道致信一滿一虚
 以相為終始相為先後者也故曰樂之反禮之報其
 義一也
[100-12a]
 新安朱氏曰禮主其減者禮主於撙節退遜檢束然
 以其難行故須勇猛力進始得故以進為文樂主其
 盈者樂主於舒暢發越然一向如此必至於流蕩故
 以反為文禮之進樂之反便得情性之正 又曰主
 減者當進須力行将去主盈者當反須回顧身心
 慶源輔氏曰禮主其減減所以裁節於外也樂主其
 盈盈則充盛於内也樂而不盈則無以形於外禮而
 不減則無以合於内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非
[100-12b]
 禮也故曰禮有報往來不已是亦進之意
 金華邵氏曰禮有以節乎人情故聖人制禮之初則
 主其減減則便於行樂有以樂乎人情故聖人作樂
 之初則主其盈盈則滿其欲禮固主於減矣然必増
 而進之如經禮三百曲禮三千所謂進也故以進者
 為文樂固主於盈矣然必有以約而反之如清廟之
 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嘆所謂反也故以反者為
 文在風之蟋蟀儉必欲其中禮樂必欲其毋荒在雅
[100-13a]
 之楚茨禮儀欲其既備鍾鼓欲其既戒禮有報資於
 樂樂有反資於禮此禮樂皆得
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樂必發於聲音形於
動靜人之道也聲音動靜性術之變盡於此矣
 鄭氏曰免猶自止也人道人之所為也性術言此出
 於性也盡於此不可過
 孔氏曰自此至章末總明樂之徳也樂之為體是人
 情之所歡樂所不能自抑退也内心歡樂見於聲音
[100-13b]
 則嗟歎咏歌是也形見於動靜則手舞足蹈是也是
 人道自然之常術謂道路變謂變動言聲音動靜是
 性道路之變轉竭盡於此不可過於此度也
 嚴陵方氏曰聲音生於氣故曰發動靜見於容故曰
 形發故可聞形故可見
 慶源輔氏曰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
 術也咨嗟咏歌手舞足蹈性術之變也過此則淫放
 故曰盡於此矣
[100-14a]
故人不耐無樂樂不耐無形形而不為道不耐無亂
 鄭氏曰形聲音動靜也耐古書能字也後世變之此
 獨存焉古以能為三台字
 孔氏曰此明人禀自然之性而有喜樂歡樂既形於
 聲音動靜而不依道理或歌舞不節俾晝作夜不能
 無淫亂之事以至亡國喪家也
 長樂陳氏曰情動於中而形於言人之所以為詩也
 情樂於内而形於外人之所以為樂也凡此天機之
[100-14b]
 發而不能自已非有以使之然也是人而不耐無樂
 樂不耐無形形而不為之道達則始乎治常卒乎亂
 矣樂書/
 嚴陵方氏曰前言樂者人情之所不能免故此復言
 人不能無樂前言樂必形於動靜故此復言樂不能
 無形
 慶源輔氏曰形而不為道則鄭衛之樂是也
先王恥其亂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使其聲足樂而不
[100-15a]
流使其文足論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
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氣得接焉是先王
立樂之方也
 鄭氏曰流猶淫放文篇辭也息猶銷也曲直歌之曲
 折也繁瘠廉肉聲之鴻殺也節奏闋作進止所應也
 方道也
 孔氏曰此一節論先王恥惡其亂故立正樂以節之
 也先王制為雅頌之聲作之有節使人愛樂不至流
[100-15b]
 逸放蕩也文謂樂之篇章言樂徳深逺論量義理而
 不可息止也曲謂聲音迴曲直謂聲音放直繁謂繁
 多瘠謂省約廉謂廉稜肉謂肥滿凡聲音之宜或須
 繁多肉滿謂麤大也或須瘠小廉瘦謂細小也凡樂
 器大而弦麤者其聲鴻器小而弦細者其聲殺也節
 奏謂或作或止作則奏之止則節之言聲音之内或
 曲或直或繁或瘠或廉或肉或節或奏隨分而作以
 㑹其宜使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既節之以雅頌
[100-16a]
 又調之以律吕貌得其敬心得其和故放心邪氣不
 得接於情性矣
 長樂陳氏曰王政廢興在雅不在風盛徳形容在頌
 不在雅制為雅頌之聲以道之則審樂足以知政聞
 樂足以知徳使其聲足樂而不流文足論而不息也
 聲足樂而不流故安文足論而不息故久中正之雅
 不過是爾蓋廉直之音作而民肅敬繁簡之音作而
 民康樂肉好之音作而民慈愛先王制為雅頌以道
[100-16b]
 曲直繁瘠廉肉之聲抑又節奏合而成文其有不足
 感動人之善心邪上文論六音此及廉直繁簡肉好
 而不及噍殺粗厲滌濫者不合雅頌之聲故也樂書/
 嚴陵方氏曰先王之恥其亂非茍恥而已必有道以
 道之制雅之聲道之使正制頌之聲道之使公聲者
 道之所發文者理之所寓聲足樂者樂其道也文足
 論者論其理也道所以制欲而有節故雖樂而不至
 於流理所以明義於無窮故可論而不至於息曲者
[100-17a]
 聲之柔若絲是也直者聲之剛若金是也繁者聲之
 雜若笙是也瘠者聲之純若磬是也廉者聲之清若
 羽是也肉者聲之濁若宫是也節者聲之制若徵是
 也奏者聲之作若合是也絲金者樂之音笙磬者樂
 之器羽宫者樂之聲節奏者樂之文互舉以相備也
 樂至於此則其教不廢也故以方言之
 李氏曰夫無中聲則淫樂不可勝聽矣蓋樂者民之
 所不能免而無中聲以節文之則民徳亂矣故聖人
[100-17b]
 於豫則曰作樂崇徳所以養其正而閑其邪也故制
 雅頌之聲以和之使其聲和故足以樂而不流其文
 明故足以論而不息則確乎鄭衛不能㧞也夫道則
 無方也當其應物則有方矣
 延平周氏曰無放心則無邪氣有邪氣則有放心
 慶源輔氏曰先王恥其亂與孟子所謂武王恥之之
 意同道謂宣道其和樂之意中聲之所止故足樂而
 不流君子於是語於是道古則文足論也不息謂意
[100-18a]
 味深逺言之不能盡也樂易失之放有放心則邪氣
 應焉
 新安王氏曰雅頌中聲也聲足樂文足論和也曲直
 歌之曲折繁瘠廉肉聲之隆殺節奏或作或止
是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
族長鄉里之中長㓜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内
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審一以定和比
物以飾節節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
[100-18b]
民也是先王立樂之方也
 鄭氏曰審一審其人聲也比物謂雜金革土匏之屬
 也以成文五聲八音克諧相應和
 孔氏曰此一經覆説聖王立樂之事君臣主敬鄉里
 主順父子主親人聲雖一而所感有喜怒哀樂之殊
 當須詳審其聲以定調和之曲比八音之物以飾音
 曲之節或奏作或節止以成其五聲之文合和父子
 君臣者上文和敬和親是也附親萬民上文和順是也
[100-19a]
 張氏曰正樂流行故隨所在而各盡其善宗廟有君
 臣所主在和敬鄉里有長幼所主在和順閨門有父
 子所主在和親前章使親疏貴賤長幼男女之理皆
 形見於樂是也
 長樂陳氏曰宗廟主乎敬族長鄉里主乎順閨門主
 乎親樂之主乎敬者聽之莫不敬主乎順者聽之莫
 不順主乎親者聽之莫不親猶道之所在仁者見之
 之謂仁知者見之之謂知 又樂書曰樂合生氣之
[100-19b]
 和道五常之行使主敬主親主順之道皆會歸於和
 父子兄弟和親於閨門樂之化行乎一家也長幼和
 順於族長鄉里樂之化行乎鄉遂也君臣上下和敬
 於宗廟樂之化行乎一國與天下也古樂之發脩身
 及家平均天下如此而已五聲所以為一者以宫為
 之君也十二律所以為一者以黄鍾為之本也故審
 宫聲則五聲之和定審黄鍾則十二律之和定審一
 以定和也金石以動之絲竹以行之革木以節之比
[100-20a]
 物以飾節也節以止樂而奏以作之一節一奏合雜
 以成文采節奏合而成文也指八音而言謂之比音
 指八音之物而言謂之比物其實一也審一以定和
 者樂之情比物以飾節者樂之節節奏合而成文者
 樂之文三者備矣在閨門之内所以合和父子也在
 宗廟之中所以合和君臣也在族長鄉里之中所以
 附親萬民也
 嚴陵方氏曰樂之為樂則一而聽之者各有所主故
[100-20b]
 其感皆不同至於所以為和則一而已故每以和言
 之君臣言在宗廟而不及朝廷則以君臣主敬而宗
 廟尤所宜故也且孔子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在宗廟朝廷之禮固亦同矣族者親之所聚長者衆
 之所從鄉里與祭義言一命齒于鄉里同族長則指
 其人鄉里則指其地也特於族長鄉里言長幼則以
 鄉黨莫如齒故也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則知樂亦得一以和也且樂為天地之和天地之和
[100-21a]
 同出於一氣而已樂之道在乎審其一而後其和可
 定也樂有自然之節比物則因以為之飾爾合言道
 和言情離者可使附疏者可使親也
 慶源輔氏曰前言制雅頌之聲以道其樂意耳此又
 言先王作樂之法一者萬物之所不能外也在禮則
 為節在樂則為和故審一以定和此先王制樂之本
 意也豈徒悦人之耳目哉
 金華應氏曰一者心也心一而所應者不一精審密
[100-21b]
 察於衆理之中以求其當所謂惟精惟一也守一以
 凝定其和雜比以顯飾其節及其成文則文可以合
 和其至親至嚴之大倫附親其至疏至衆之萬民蓋
 樂發於吾心而感於人心無二理也
 廬陵胡氏曰樂之為樂則一而感各有不同其和則
 一而已故每以和言之先王作樂本之情性稽之度
 數審其用於未發之初純一而不雜故定其情於中
 節之際和順而不乖近取諸身而審一以定和者樂
[100-22a]
 之情也逺取諸物而比物以飾節者樂之文也情文
 俱盡而節奏俱合則樂之本末具矣故内則和父子
 外則和君臣達則和萬民先王立樂之方同此和而
 已故曰保合太和
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
伸容貌得荘焉行其綴兆要其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
得齊焉故樂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紀人情之所不能免

[100-22b]
 鄭氏曰綴表也所以表行列也詩云荷戈與綴兆域
 也舞者進退所至也要猶㑹也命教也紀總要之名
 也
 孔氏曰此一經論先王制樂得天地之和則感動人
 心使之和善也雅以施正道頌以賛成功聽之則淫
 邪不入故志意得廣也干戚是威儀之容俯仰詘伸
 謂動止以禮故容貌得荘敬也依其綴兆故行列得
 正隨其節奏故進退得齊樂感天地之氣是天地之
[100-23a]
 教命樂和律吕之聲是中和紀綱總要之所名人感
 天地而生又感隂陽之氣樂既合天地之命協中和
 之紀感動於人是人情不能自免也今案詩荷戈與
 祋與鄭氏不同鄭氏所見齊魯韓詩本不同也
 張氏曰前云先王制之聲音形於動靜故此證其事
 雅頌是發於聲音執其干戚是形於動靜
 長樂陳氏曰季札觀周樂於魯歌大雅曰廣哉熙熙
 乎歌頌曰至矣哉廣而不宣師乙言樂於賜謂廣大
[100-23b]
 而靜者宜歌大雅寛而靜者宜歌頌是雅為王政之
 興頌為王功之成其體未嘗不廣也况聽其聲乎蓋
 内之為志意外之為容貌陳之為行列變之為進退
 聽雅頌之聲則知反情以和志故志意得廣焉執其
 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則不至慢易以犯節故容貌得
 荘焉行其綴兆要其節奏則回邪曲直各歸其分故
 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然雅頌之聲詩之歌也干
 戚舞之器也俯仰詘伸舞之容也綴兆舞之位也節
[100-24a]
 奏聲之飾也言雅頌則風舉矣言干戚則羽籥舉矣
 言俯仰詘伸則疾舒舉矣言綴兆則逺短舉矣言節奏
 則文采舉矣樂出於虚藏於無天地麗於實形於有
 實必受命於虚有必受命於無此樂所以能生天地
 非天地所生也萬物非天地不生天地非樂不生則
 樂者天地之受命也今夫始天始地者太始也樂有
 以著之以至六變而天神降八變而地示出自非能
 命天地而不命於天地孰能與此喜怒哀樂未發而
[100-24b]
 為中者性也天下之大本存焉發皆中節而為和者
 情也天下之達道存焉先王作樂以情性為綱以中
 和為紀無中以紀之則蕩而至於過無和以紀之則
 異而至於乖古之神瞽考中聲而量之以制度所道
 者中徳所咏者中聲使夫聽音不愆以合神人以中
 紀之也合生氣之和道五常之行使夫陽而不散隂
 而不密剛氣不怒柔氣不懾以和紀之也然樂之道
 推而上之以觀其妙斯為天地之命推而下之以觀
[100-25a]
 其徼斯為中和之紀以樂為中和之紀則禮者中之
 紀而已與易於乾言變化於坤特言化同意樂書/
 嚴陵方氏曰人之志意公正則廣私邪則狹故聽其
 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皆
 所以形於容貌者以其所執所習如彼故容貌所得
 如此綴兆者舞之營域行者行止有序之謂列者多
 少有制之謂節奏者樂之終始故要其節奏進退得齊
 焉進言樂作而進退言樂闋而退言總而㑹之也行
[100-25b]
 列欲止於一故言正進退患其不齊也故言齊天地
 之命者言道天地之化於萬物使小大長短各有所
 受之也命既立矣然後得天地之正氣而為中得天
 地之沖氣而為和中者性也和者情也紀者正物而
 有常言天下之性情莫不取正於樂以之為常也命
 也性也情也皆繫於此又豈人情之所能免乎以人
 情為言者其以動而發於聲尤所不能免故也
 馬氏曰天地之所以命於人者中和而已傳曰生者
[100-26a]
 天地之委和又曰人受天地之中而生則是樂者以
 中為體以和為用而中和之要蓋不出於此也
 延平周氏曰樂能官天地而天地不得之則或幾乎
 息故曰天地之命又能道中和而中和得之則各有
 條理故曰中和之紀雖大而命天地小而紀中和而
 其歸於樂則一而已所謂樂者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慶源輔氏曰此後世之士為此而必恧焉反以為愧
 也豈知先王制此所以荘其容貌焉故後人之臨善
[100-26b]
 而不勇者樂之教不行焉故也樂者天地之命非人
 之所能為也然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中和於是而總
 要焉人情之所不能免焉此所以為天地之命也
 横渠張氏曰天地之命樂之道也中和之紀樂之制
 也
夫樂者先王之所以飾喜也軍旅鈇鉞者先王之所以
飾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儕焉喜則天下和之怒
則暴亂者畏之先王之道禮樂可謂盛矣
[100-27a]
 鄭氏曰儕猶輩類天子之於天下喜怒節之以禮樂
 則兆民和從而畏敬之禮樂王者所常興則盛矣
 孔氏曰此一經覆説樂道之盛樂以飾喜非喜不樂
 是喜得其儕類鈇鉞飾怒非怒不可横施鈇鉞是怒
 得其儕類非善不喜故天下和之非惡不怒故暴亂
 者畏之上經論樂章末兼云禮者以此一章總兼禮
 樂故以禮樂結之
 長樂陳氏曰藝有六樂居一焉禮有五軍居一焉樂
[100-27b]
 由陽來而喜者陽也禮由隂作而怒者隂也以飾喜
 為樂則飾怒為禮矣以鈇鉞為禮之器則鍾鼓為樂
 之器矣先王以樂飾喜樂以天下者也故天下安治
 者莫不和之以為樂焉以禮飾怒憂以天下者也故
 天下暴亂者莫不畏之以為威焉孟子言今王鼓樂
 於此百姓聞之舉欣欣然有喜色所謂樂所以飾喜
 也繼之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所謂喜則天下
 和之也言王赫斯怒爰整其旅所謂軍旅鈇鉞所以
[100-28a]
 飾怒也繼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所謂怒則暴亂者
 畏之也先王之於喜怒未嘗容私皆得其儕焉夫豈
 為道之過哉由是知先王之道禮樂正其盛者也有
 子謂先王之道以禮之用和為貴則兼樂言之有不
 為盛者乎喜怒得其儕則喜怒必以其類矣與春秋
 傳謂喜怒以類同意樂書/
 嚴陵方氏曰在顯之謂飾喜心生於内則隱矣必播
 於聲音節奏然後顯其所以喜故曰飾喜怒心生於
[100-28b]
 内亦隱矣必用於軍旅鈇鉞然後顯其所以怒故曰
 飾怒喜合乎樂則非作好也必天下所同喜怒合乎
 禮則非作惡也必天下所同怒和言天下畏言暴亂
 者暴亂且畏則天下無所不畏矣此言禮樂則知前
 所言軍旅鈇鉞者對樂而言禮也五禮特言軍者對
 喜而言怒故也
 馬氏曰以樂飾喜而不以為汰者以喜當其類也以
 軍旅鈇鉞飾怒而不以為暴者以怒當其類也喜而
[100-29a]
 當其類則天下和之怒而當其類則暴亂者畏之先
 王治天下之道非一端可盡而其大要則在於禮樂
 故先王之道禮樂可謂盛矣然上言禮樂而此則言
 樂而繼以軍旅鈇鉞者蓋禮者所以揖讓而軍旅鈇
 鉞者所以征誅也揖讓征誅皆謂之樂也荀子曰出
 所以征誅則莫不聽從入所以揖讓則莫不從服揖
 讓征誅其義一也則揖讓征誅皆謂之樂而禮在其
 中矣
[100-29b]
 山隂陸氏曰和讀去聲
子贛見師乙而問焉曰賜聞聲歌各有宜也如賜者宜
何歌也師乙曰乙賤工也何足以問所宜請誦其所聞
而吾子自執焉愛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斷者宜歌齊夫
歌者直已而陳徳也動已而天地應焉四時和焉星辰
理焉萬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遺聲也寛而靜柔而正
者宜歌頌廣大而靜疏達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
禮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靜廉而謙者宜歌風肆直而慈
[100-30a]

 鄭氏曰子贛孔子弟子師樂官也乙名聲歌各有宜
 氣順性也賤工樂人稱工執猶處也此文換簡失其
 次寛而靜宜在上愛者宜歌商宜承此下行讀云肆
 直而慈愛者宜歌商商宋詩也愛或為哀直已而陳
 徳各因其徳歌所宜育生也
 孔氏曰自此至問樂依别録是師乙之章凡聲歌各
 遂人性所宜子贛令師乙觀己之性宜聽何歌也師
[100-30b]
 乙不敢定其所宜故請誦所聞之詩寛謂徳量寛大
 靜謂安靜柔謂和柔正謂正直頌其成功徳澤𢎞厚
 故性之寛柔靜正者宜歌之廣大而靜謂志意宏大
 而安靜疏達而信謂疏朗通達而誠信大雅者歌其
 大正故廣大疏達者宜歌之恭謂以禮自持儉謂以
 約自處好禮則動不越法小雅者小正也故恭儉而
 好禮者宜歌之正直而靜退廉約而謙恭故宜歌諸
 侯之風商者五帝之遺聲五帝道大故肆直慈愛者
[100-31a]
 宜歌之齊三代之遺聲三代干戚所起裁斷是非故
 温良能斷者宜歌之歌者當直己身而陳論其徳已
 有此徳則宜此歌也歌者運動己徳而天地應四時
 和星辰理萬物育和謂隂陽順理謂不悖逆育謂羣
 生得所鄭註商宋詩者以下文商人識之齊人識之
 皆據其代宋是商後故知此商謂宋人所歌之詩也
 長樂陳氏曰人之生也直而徳則直心而行之歌以
 發徳而徳則直已而陳之直己則循理而無所詘陳
[100-31b]
 徳則因性而無所隱然則歌之所發豈自外至哉人
 之歌也與隂陽相為流通物象相為感應故聲和則
 形和形和則氣和氣和則象和象和則物和動已而
 天地應焉其形和也四時和焉其氣和也星辰理焉
 其象和也萬物育焉其物和也三才相通而有感有
 感斯應矣四時變化而不乖不乖斯和矣星辰各有
 度數而不亂能勿理乎萬物各有成理而自遂能勿
 育乎中庸曰寛裕温柔足以有容齊莊中正足以有
[100-32a]
 敬是寛柔者君子之容徳靜正者君子之敬徳頌者
 美盛徳之形容故寛而靜柔而正者宜歌之雅以政
 而後成政以徳而後善君子之徳有小大廣大嫌於
 離靜以即動疏達嫌於去信以近誣大雅政之大者
 也故廣大而靜疏達而信者宜歌之恭儉而知好禮
 則恭而能安不失之太遜儉而能廣不失之太陋小
 雅政之小者也故恭儉而好禮者宜歌之洪範之論
 君徳以正直為始論王道以正直為終正直則不倚
[100-32b]
 於剛亦不倚於柔一適乎中而已濟之以靜則其正
 足以有守其直足以有行廉而濟之以謙則廉不失
 之隘謙不失之輕風出於徳性繫一人之本者也故
 正直而靜廉而謙者宜歌之以書之九徳考之寛而
 靜則寛而栗也柔而正則柔而立也廣大而靜廉而
 謙則簡而廉也疏達而信則剛而塞也恭儉則愿而
 恭也好禮則亂而敬也正直而靜則直而温也肆直
 而慈愛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斷者宜歌齊説見後樂/書
[100-33a]
 嚴陵方氏曰人之徳性不同而歌之為體亦不一故
 徳性之小者不足以歌大大者不可以歌小師乙所
 以誦其所聞而使之自執焉夫寛者容徳也柔者順
 徳也容或失之雜故濟之以靜順或失之隨故持之
 以正此皆徳之盛者故宜歌頌廣大者鎮之以靜疏
 達者守之以信此皆政之大者故宜歌大雅恭則不
 侮儉則不奪然恭而無禮或失之勞儉不中禮或失
 之陋勞則過乎禮陋則不及乎禮故必好禮以制中
[100-33b]
 焉此政之小者故宜歌小雅正直而守之以靜廉而
 有分際者於物或有所絶故守之以謙若是則可以
 動化一國故宜歌風肆直所以為徳慈愛所以為仁
 温則将至於懦而無立良則将至於寛而無制故又
 貴乎能斷斷則在已有立在物有制矣故宜歌齊蓋
 温良所以為仁能斷所以為義也歌出於志之所之
 非可以致曲也亦直已而已曲則隱直則陳故必以
 陳言之仲尼燕居曰升歌清廟示徳也非陳而何夫
[100-34a]
 歌不過發乎聲聲不過發乎氣雖千變萬化無非一
 氣之所為也故通乎天地者一氣之升降爾行乎四
 時者一氣之往來爾見乎星辰者一氣之成象爾散
 乎萬物者一氣之成形爾則歌之動已也以致天地
 之應四時之和星辰之理萬物之育固其宜也
 山隂陸氏曰此一節疑以脱亂因失先後之序蓋其
 文宜曰夫歌者直已而陳徳也動已而天地應焉四
 時和焉星辰理焉萬物育焉寛而靜柔而正者宜歌
[100-34b]
 頌廣大而靜疏達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
 宜歌小雅正直而靜廉而謙者宜歌風肆直而慈愛
 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斷者宜歌齊故商者五帝之遺
 聲也商人識之故謂之商齊者三代之遺聲也齊人
 識之故謂之齊内愛一字衍大雅蓋文王之三小雅
 蓋鹿鳴之三頌蓋清廟風蓋周南闗睢葛覃卷耳召
 南鵲巢采蘩采蘋故季札觀樂為之歌周南召南曰
 美哉始基之矣所謂正直而靜廉而謙者宜歌風者
[100-35a]
 為此歟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貳怨而不言所
 謂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者為此歟為之歌大雅
 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其文王之徳乎所謂廣
 大而靜疏達而信者宜歌大雅者為此歟為之歌頌
 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處而不底行而不流
 所謂寛而靜柔而正者宜歌頌者為此歟
 金華邵氏曰人之一身凡天地四時星辰萬物之理
 莫不畢備今也直已而陳徳於歌宜其或應或和或
[100-35b]
 理或育有不期然而然者非歌能使之也徳寓於歌
 聞其歌而感之也直已者無所掩覆致直而行之也
 金華應氏曰師乙賤工而誦其所聞有非後世儒者
 所及蓋先王之澤未散人多習聞聲樂之理及夫子
 正樂而感發益深不但學者有所悟解而工師之職
 亦皆講肄而精通之故師摯之始闗雎之亂洋洋乎
 盈耳而師乙之對聲歌亦可觀也其後樂益僭亂而
 繚干師摯之徒皆逃而去之入於河海豈偶然哉
[100-36a]
 李氏曰歌者樂語也以樂語為之文者必以樂徳為
 之本中和祗庸孝友所謂樂徳也夫不過之謂中不
 亢之謂和祗者敬之見於體庸者有常而能變孝者
 仁之本友者義之本也夫寛柔者和徳也靜正者中
 徳也寛而靜柔而正中正之至也廣大者未足乎寛
 疏達者未足乎柔信者未足乎正寛大而靜疏達而
 信中和之次也恭儉而好禮則祗也正直而靜者中
 而未足乎和也廉而謙者和而未足乎中也肆直能
[100-36b]
 斷者義也慈愛温良者仁也肆直而慈愛者本乎義
 而濟之以仁者也温良而能斷者本乎仁而濟之以
 義者也頌者美盛徳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
 也故盡中和之徳者宜歌之大雅者言天下之事形
 四方之風之大者故有中和之徳者宜歌之小雅言
 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之小者故祗庸者宜歌之風
 言一國之事繫一人之本者故或有中徳而未足乎
 和或有和徳而未足乎中者宜歌之夫人之情其歡
[100-37a]
 忻悲傷嗟怨皆不能隱於樂非直已歟其文止於禮
 義其言明於法度其理通乎性命非陳徳歟夫發於
 至誠者於詩為近故大足以動有形之天地幽足以
 感無迹之鬼神
商之遺聲也商人識之故謂之商齊者三代之遺聲也
齊人識之故謂之齊明乎商之音者臨事而屢斷明乎
齊之音者見利而讓臨事而屢斷勇也見利而讓義也
有勇有義非歌孰能保此
[100-37b]
 鄭氏曰屢數也數斷事以其肆直也見利而讓以其
 温良能斷也斷猶決也保猶安也知也
 孔氏曰五帝道備三王徳盛但遺聲於後代肆直而
 慈愛温良而能斷者宜聽其歌聲非謂能行其道徳
 也以其肆直慈愛故臨危疑之事數能斷割是勇也
 以其温良能斷故見利不私於己是有義也有勇有
 義之人非歌聲辨之誰能知哉
 長樂陳氏曰五帝之聲不得而見所可見於書者不
[100-38a]
 過詩言志歌永言而已商人識之蓋不得其詳所得
 而歌之者不過五帝之遺聲而已商之聲其體肆而
 不拘直而不屈其用則恤下以為慈利物以為愛則
 肆直義也慈愛仁也仁之實盡於事親義之實盡於
 事兄樂也者節文仁義而已然則歌商之音非肆直
 而慈愛者豈所宜哉三代得天下以仁未嘗不始於
 温良行仁以義未嘗不始於能斷故湯之代虐以寛
 温良也布昭聖武能斷也言湯如此則夏周可知故
[100-38b]
 明乎商之音者臨事而屢斷勇以行之故也明乎齊
 之音者見利而讓義以守之故也勇者正直之徳義
 者剛克之徳歌者直已而陳徳者也非歌孰能保此
 勿失乎周人兼用六代之樂而正考甫得商頌於周
 之太師得非五帝之遺聲乎周之禮樂盡在於魯而
 魯太師摰適齊得非三代之遺聲乎子贛達於政非
 不能臨事而屢斷也累於貨殖未必能見利而遜也
 然則子贛所宜歌亦可知矣樂書/
[100-39a]
 嚴陵方氏曰明者不為物蔽之謂肆直慈愛而不蔽
 於慈愛是明乎商之音者也故臨事而屢斷以慈愛
 之蔽在於無斷故也温良能斷而不蔽於能斷是明
 乎齊之音者也故見利而讓以能斷之蔽在於無讓
 故也唯有勇乃能斷事唯有義乃能讓利歌五帝之
 遺聲則可以保其勇歌三代之遺聲則可以保其義
 故曰有勇有義非歌孰能保此蓋勇義人之所有非
 明乎歌之音則不足以保全之故也
[100-39b]
 金華應氏曰奮決明厲者商治之規摹故明乎其音
 則能有決而不亂舒遲而臯緩者齊俗之氣象故明
 乎其音則見利而遜
 延平周氏曰有勇也非歌五帝之遺聲則孰能保之
 有義也非歌三王之遺聲則孰能保之是人之於歌
 也非茍從其所宜而已又将有以成就於己也
 李氏曰歌者非徒直已而陳徳也又足以脩人之所
 未足故肆直而慈愛宜歌商而明乎商之音則臨事
[100-40a]
 而屢斷温良能斷者宜歌齊而明乎齊之音則見利
 而能遜此古之人所以成於樂也
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
鉤纍纍乎端如貫珠
 鄭氏曰言歌聲之著動人心之審如有此事
 孔氏曰此論感動人心形状如此諸事歌聲上響感
 動人意使之如抗舉也音聲下響感動人意如似隊
 落也音聲迴曲感動人心如似方折音聲止靜感動
[100-40b]
 人心如枯槀之木止而不動音聲雅曲感動人心如
 中於矩音聲大屈曲感動人心如中於鉤音聲之状
 纍纍乎感動人心如貫珠言音聲感動令人心想如
 此
 嚴陵方氏曰抗言聲之發揚隊言聲之重濁曲言其
 回轉而齊也止言其闋後而定也倨則不動不動者
 方之體故中矩言其聲之常如此句則不直不直者
 曲之體故中鉤言其聲之變如此纍纍乎言其聲相
[100-41a]
 繫屬端如貫珠言其終始兩端相貫而各有成也
故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説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長
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不知手之
舞之足之蹈之也子貢問樂
 鄭氏曰長言之引其聲也嗟歎和續之也不知手之
 舞之足之蹈之歡之至也子貢問樂上下同美之也
 孔氏曰上論歌之形状此論歌之終始相生至於舞
 蹈歌者引液其聲使長也説之故言之此又覆説歌
[100-41b]
 意有可説之事來感已情故言之直言之不足故長
 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歎之美而和續之雖復嗟歎
 情猶未滿故不覺揚手而舞之舉足以蹈之也
 嚴陵方氏曰此先長言而後嗟歎詩則先嗟歎而後
 永歌者言先嗟歎則以嗟歎而唱之也後嗟歎則嗟
 歎而和之也彼以詩為主而詩者樂之始故以唱為
 序此以樂為主而樂者詩之終故以和為序非其不
 同意各有所主也終言子貢問樂蓋題上事也與文
[100-42a]
 王世子言周公踐阼同義
 山隂陸氏曰目下事也宜在子贛見師乙而問焉之
 上
 金華邵氏曰歌之為義長其言之謂也方其人有所
 悦乎中則言之言不足以盡其悦故長言之至於長
 言不足而聲嗟氣歎嗟歎不足而手舞足蹈樂至於
 此蓋有非歌之所能盡者故終之曰子貢問樂記者
 亦不能容言於其間猶曰可問而不可言也夫可問
[100-42b]
 而不可言此豈羽籥干戚鍾鼓管磬之謂乎中庸之
 終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與子貢問樂同意或
 者以為總結上文問樂之義非也
 
 
 
 
 禮記集説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