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57 禮記集說-宋-衞湜 (master)


[097-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集説卷九十七    宋  衛湜 撰
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歩以見方再始以著徃復亂以飭
歸奮疾而不㧞極幽而不隠獨樂其志不厭其道備舉
其道不私其欲是故情見而義立樂終而徳尊君子以
好善小人以聼過故曰生民之道樂為大焉
 鄭氏曰先鼓将奏樂先擊鼓以警戒衆也三歩謂将
 舞必先三舉足以見其舞之漸也冄始以著徃武王
[097-1b]
 除䘮至盟津之上紂未可伐還歸二年乃遂伐之武
 舞再更始以明伐時再徃也復亂以飭歸謂鳴鐃而
 退明以整歸也奮疾謂舞者也極幽謂歌者也
 孔氏曰此以下引周武王伐紂大武之樂以明上三
 者之義方謂方将欲舞積漸之意也亂治也復謂舞
 曲終舞者復其行位而整治也象武王代紂既畢整
 飭師旅而還歸也拔疾也謂舞者奮迅疾速而不至
 太疾歌者坐歌不動是極幽静而聲𤼵起是不隠也
[097-2a]
 世多違背道理武王獨能樂其志意不違厭其仁義
 之道理謂恒以道自将也既不違厭道理又能偹舉
 而行之以利天下不私自恣己之情欲也情見謂武
 王伐紂之情見于樂也義立謂武王伐紂之義興立
 也觀其樂終則知武王道徳尊盛也君子謂在位者
 小人謂士庶之等君子觀武王之樂徳類如此則好
 行善道小人觀武王之樂音亦聼伏己之愆過也生
 飬民人之道樂最為大特舉武王之樂者以其利益
[097-2b]
 最深餘樂莫及故也
 長樂劉氏曰先樂而鼓所以警肅其衆俾正心觀舞
 以知先王之徳也大武之作先進三歩以見其慎伐
 之方也終而又始所以法天之行徃無不利也復其
 位以自治所以警飭其民歸其有極也武王伐紂徳
 有極於幽㣲而舞亦象之不隐蔽也獨樂其志所以
 嗣文王而行堯舜之道也天下之民携老挈幼以歸
 之不厭其道之謂也而皆象之以舞焉偹舉二帝三
[097-3a]
 王之道脩而兼用之求以盡斯民之性也不私武王
 之所欲也
 長樂陳氏曰凡兵以鼓進以金止大武之樂先鼓以
 警戒出而治兵也三歩以見方武始而北出也再始
 以著徃再成而㓕商也復亂以飭歸入而振旅也奮
 疾而不拔太公之志也極幽而不隠周召之治也獨
 樂其志不厭其道志以道寕也偹舉其道不私其欲
 以道制欲也凡此又舞動其容而己乃若詩𤼵乎情
[097-3b]
 則情見而義立者武王仗義以平亂也歌陳乎徳則
 樂終而徳尊者武王偃武以修文也義立則天下歸
 之以為王徳尊則天下宗之以為君君子履之莫不
 惡惡而好善小人視之莫不懋功而聼過移風易俗
 天下皆寧由此其夲也然則生民之道有不以樂為
 大乎樂書/
 嚴陵方氏曰鼔陽聲所以作樂凡作樂皆先之以鼓
 以是故也作之将以用事用事不可以無戒作之乃
[097-4a]
 所以戒之也三者數之成三歩乃能見方者警戒之
 故也方者舞之位舞有四表皆自南北出故言方焉
 作始之謂始舞始而北出再始則周而復始故也始
 為徃終為復始至於再則徃之義著矣治亂之謂亂
 舞亂皆坐復亂則還而治亂故也徃為出復為歸亂
 至於復則歸之事飭矣故言飭焉樂由陽來陽之氣
 為舒其徳為明故容雖疾而不至於㧞者以氣之舒
 故也義雖幽而不至於隐者以徳之明故也拔則其
[097-4b]
 夲去矣隠則其文慝矣不拔以見乎容雖疾而夲常
 自若也不隠以見乎義雖幽而文又可考也獨樂其
 志言所樂在志不特在乎聲而已偹舉其道言所舉
 在道不特在乎噐而已有志則足以逹乎道故能不
 厭其道有道則足以制其欲故能不私其欲志則聖
 人之所自得故言獨道則天下之所共由故言備在
 己自得則乆而不厭故繼之以不厭其道與人共由
 則同而無私故繼之以不私其欲情所以夲樂之義
[097-5a]
 故情見而義立樂所以崇君之徳故樂終而徳尊君
 子樂而好之則足以成其善小人樂而聼之則足以
 知其過凡此皆正聲所感故也且君子好其善而積
 之則足以成名小人聼其過而改之則不至滅身皆
 生之道也故曰生民之道樂為大焉
 馬氏曰先鼓以警戒象武王伐紂而誓衆也三歩以
 見方象武王伐紂有漸也再始以著徃象武王以紂
 之不悛而再徃也復亂以飭歸象武王既勝而歸也
[097-5b]
 獨樂其志不厭其道備舉其道不私其欲此武王所
 以能伐商以救民於水火之中也情見而義立象武
 王伐紂之情見而天下之公義立樂終而徳尊言及
 樂之終而武王之徳愈尊武王伐紂所以著其善去
 其不善故君子因之以勸而好善小人因之以戒而
 聼過古之言禮者有曰民之所由生禮為大言政者
 則有曰人道政為大而於此則又曰生民之道樂為
 大此皆以其所備而言之也獨不及刑盖刑者先王
[097-6a]
 不得已而用之也
 廬陵胡氏曰再始謂毎曲一終更𤼵始為之凡再更
 𤼵始也鄭云象十一年觀兵孟津十三年徃伐凡再
 徃也案此經汎論樂不指武王至賔牟賈論武之備
 再成而滅商乃武王再徃之事不應前後諄沓也飭
 歸謂大抵師出當以嚴歸也極幽幽感鬼神也生養
 也樂助天地之化育是為大
 慶源輔氏曰自先鼓至飭歸言君子治飭之道不㧞
[097-6b]
 不隠則以有夲故也所謂飭者因其夲而文之耳固
 不可無其夲也奮疾謂𤼵揚蹈厲極幽謂無聲然即
 其容而情自見也獨樂而下又廣言樂舞之義不厭
 其道謂於道無厭斁也故能偹舉其道以示人而不
 私於己舜之情見則韶之義立矣武王之情見則武
 之義立矣作樂所以崇徳故樂終而徳尊季札之見
 舞韶箾所以知舜徳之不可加也君子小人有感於
 樂則心和君子之心和則好善小人之心和則聼過
[097-7a]
 聼過謂知其為過而退聼以改之也
 黄氏曰樂終而徳尊謂象武王應天順人伐紂成功
 王有天下之尊君子以好善者君子觀武王之樂知
 武王之徳以至仁伐至不仁救天下塗炭競好行仁
 義之善道也小人聼過者謂小人之心本不好善觀
 武之樂知天道福善禍淫紂以暴亂而滅咸聼知其
 過亦革心從善也
 金華應氏曰先鼓以嚴其警戒者司馬法所謂平旦
[097-7b]
 三通者自三歩而積也三歩以見其所向之方不待
 乎六歩七歩也盖武王觀政於商諸侯皆欲伐紂而
 武王以為未可也再整綴兆以為之始明白洞逹以
 著其徃所謂今朕必徃是也行列以環繞之以治整
 亂而飭其歸所謂大告武成也𤼵揚蹈厲之已蚤可
 謂奮疾矣而不失之暴舒徐和緩之象也遲之遲而
 又乆可謂極幽矣而不失之隠明白洞逹之心也静
 而自守則獨樂其志所謂聲淫及商非武王之志動
[097-8a]
 而有為則備舉其道所謂周道四逹禮樂交通也獨
 樂疑於可厭而不以為厭者有道以為樂偹舉雖曰
 可樂而不私其樂者無欲以為累也君子樂得其道
 今乃好善而進於道小人樂得其欲今乃聼過而抑
 其欲聼者退聼而自省也
樂也者施也禮也者報也樂樂其所自生而禮反其所
自始樂章徳禮報情反始也
 鄭氏曰施言樂出不反禮有徃來也自由也
[097-8b]
 孔氏曰此明禮樂之别報施不同作樂使衆庻皆聼
 之無反報之意但有㤙施而已曲禮云徃而不來非
 禮也故禮言報也又廣明上意若武王民樂其由武
 功而生王業即以武名樂以受施處立名也若祭后
 稷報其王業之由是禮有報也章徳報情又覆說報
 施之意言樂施而不報是章明其徳也禮有㤙則報
 以人意言之謂之報情以父祖子孫言之謂之反始
 其實一也
[097-9a]
 長樂劉氏曰樂象功徳以勸於後世故曰施也禮将
 誠信以反於夲初故曰報也聞樂而自強於善故曰
 樂其所自生也被禮而必答以敬故曰反其所自始
 也是以禮樂行而章徳報情反始之道逹乎天下
 長樂陳氏曰樂由陽來天道也禮由隂作地道也天
 覆萬物施其徳以飬之與而不取故曰樂也者施也
 地載萬物因其材而長之與而取之故曰禮也者報
 也春夏散天地仁氣而之乎施秋冬歛天地義氣而
[097-9b]
 歸乎報施者天下之至徳報者天下之大利仁近於
 樂而主施義近於禮而主報亦是意也樂樂其所自
 生所以章徳施之道也禮反其所自始所以報情報
 之道也離而言之則然合而言之一於反始而已禮
 噐主乎禮故先言禮也者反其所自生而以樂樂其
 所自成繼之樂記主乎樂故先言樂樂其所自生而
 以禮反其所自始繼之然則禮不言所自成樂不言
 所自始者盖天下之理粗而顯者聖人未嘗不欲㣲
[097-10a]
 之以之神妙而幽者聖人未嘗不欲闡之以之明禮
 也者㣲而之神故推而上之有及於所自始樂也者
 闡而之明故推而下之有至於所自成樂書/
 馬氏曰樂由陽來陽散其文而以生育為功故樂主
 於施禮由隂作隂斂其質而以反朴為事故禮主於
 報樂主於施故樂其所自生禮主於報故反其所自
 始樂其所自生者樂其成於此而生於彼則有施之
 象焉反其所自始者反其終於此而始於彼則有報
[097-10b]
 之象焉舜主於紹堯而施及於天下故作大韶武王
 主於武功而施及於天下故作大武此樂其所自生
 也萬物本乎天故先王以郊明天之道人夲乎祖故
 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此反其所自始也樂樂其所
 自生故章徳禮反其所自始故報情章徳樂其徳之
 𤼵于外也情之為言實也因其實而報之則有反始
 之意也魂陽物也報之以燔燎羶薌魄隂物也報之
 以黍稷心首此報情反始之意也禮言報情反始則
[097-11a]
 知樂章徳樂生也盖文之省
 新安朱氏曰樂樂其所自生禮反其所自始亦知樂
 由中出禮自外作樂是和氣由中間直出無所待於
 外禮却是始初有這意思外面却做一箇節文抵當
 他却是人做底雖說是人做元不曾杜撰因他本有
 這意思故下文云樂章徳禮報情反始也和順積諸
 中英華𤼵諸外便是章著其内之徳横渠說樂則得
 其所樂即是樂也更何所待是樂其所自成説得亦
[097-11b]
 好只是樂其所自成與樂其所自生用字不同耳
 四明沈氏曰樂能𤼵人之善心禮能還人之善心𤼵
 之而不還之則亦何所安止哉
 金華邵氏曰施有出而與之之義報有反而歸之之
 義樂者順人情而為之者也人有此情聖人則為樂
 以樂之故曰施惟施故樂其所自生生謂情所生也
 禮者因人之情而為之莭文人情流而不反聖人則
 為禮以反之故曰報惟報故反其所自始始謂情所
[097-12a]
 始也樂章徳所謂施也如韶以象紹堯武以象武功
 豈非施乎禮報情反始所謂報也如君臣則反乎君
 臣之初父子則反乎父子之初豈非報乎禮報情反
 始不必作両句則義明矣
 金華應氏曰樂有𤼵逹動盪之和宣播而出於外一
 出而不可反故曰施禮有交際酬答之文反復而還
 於内故曰報韶濩夏武皆章徳而導和祭饗朝聘皆
 報情而反始
[097-12b]
所謂大輅者天子之車也龍旂九旒天子之旌也青黒
縁者天子之寳龜也從之以牛羊之羣則所以贈諸侯

 鄭氏曰贈諸侯謂來朝将去報之以禮
 孔氏曰此又明禮報之事諸侯守土來朝天子故天
 子以此等物報之不明樂施者其事易知故略之大
 輅金輅也據上公及同姓侯伯故下云龍旂九旒亦
 上公也若異姓則象輅四衛則革輅蕃國則木輅而
[097-13a]
 受於天子縂謂之大輅也龍旂九旒據上公言之侯
 伯則七旒子男則五旒寳龜之中並以青黒為縁天
 子既與之大輅龍旂及寳龜占兆又從以牛羊非一
 故稱羣
 長樂陳氏曰天子之禮在於豐大故其車則大輅天
 子之徳在於變化故其旌則龍旂車旂所以重國體
 寳龜所以蔽國謀諸侯以重國體蔽國謀為先而以
 自養為後故從之以牛羊之羣而使之有以自養此
[097-13b]
 其贈諸侯之道也
 又樂書曰殷尚質其大輅則木輅而已周尚文其大
 路豈玉路歟周馭玉路者謂之大馭則玉路為大路
 明矣大輅天子之車所以贈諸侯盖殷制非周制也
 春秋傳稱王賜晋文公以大路之服祝鮀言先王分
 魯衛晋以大路杜氏以為金輅盖周天子之輅以玉
 為大諸侯以金為大大夫以革木為大其為大同其
 所以為大異矣周官司常交龍為旂析羽為旌别之
[097-14a]
 則旌旂異制合之則旂亦可謂之旌爾雅曰屬縿為
 旒旒亦謂之縿斾以纁則旒蒨矣左傳謂蒨茷是也
 升龍素則降龍青矣青陽也仁之色也素隂也義之
 色也商頌曰龍旂十乗則龍旂九旒所以象火火以
 養信盖殷天子之旌非周制也周制則巾車王乗玉
 路建大常十有二旒以祀郊特牲曰旂十有二旒龍
 章而設日月象天也青入為黒北方之色也而知於
 是乎蔵黒出為青東方之色也而仁於是乎顯青黒
[097-14b]
 縁者天子之寳龜為其能顯仁藏知也以其有安民
 之徳故報以天子之車以其有君民之徳故報以天
 子之旌以其有守國之知故報以天子之龜以其有
 養民之道故報以牛羊之羣車服以庸其意如此
 嚴陵方氏曰輅即路也輅有五曰玉曰象曰金曰革
 曰木然周之所以賜諸侯者雖同姓不過金輅而已
 玉輅則以祀而不以封焉此言大輅即金輅以其贈
 諸侯者無大於此也故春秋傳言分魯公以大路大
[097-15a]
 旂分康叔以大路少帛分唐叔以大路密湏之鼓以
 至凡受之於王者亦得謂之大若鄭子僑叔孫穆子
 皆稱大是也旂以辨為言龍陽徳之用也九陽數之
 極也諸侯體人君之道故飾以陽徳之用居人君之
 位故備以陽數之極以辨為言則無敢僣擬于天子
 青為少陽之色黒為重隂之色謀之於龜不過欲知
 隂陽而已然以巾覆之於上又以藻藉之於下特以
 之為縁何也盖諸侯非敢專亦循縁於天子而已故
[097-15b]
 必天子之所贈然後敢以為寳也贈諸侯也以龜諸
 侯饗天子亦以龜者不敢自專其知也贈諸侯以龜
 者與之共守其寳也故經曰諸侯以龜為寳牛羊者
 燕饗之所用則用之末也非所先焉故曰從之
 馬氏曰天子之卜筮用天地四方之龜天龜元地龜
 黄東龜青南龜赤西龜白北龜黒至於青黒縁之龜
 者天子之至寳也然則大輅龍旂寳龜皆以贈諸侯
 何也盖天子以十二為莭大路繁纓十二就旂十有
[097-16a]
 二旒青黒縁之寳龜長尺二寸公以九為莭侯伯以
 七為莭子男以五為莭然則大輅與旒青黒之寶龜
 賜以上公之禮也
 金華邵氏曰樂為施禮為報諸侯得乗大輅建龍旂
 用青黒縁龜又從以牛羊之羣若幾於極其所施而
 無莭矣記者一言以該之曰此所以贈諸侯以見非
 諸侯之所可用猶王制若有加則賜也之意則禮之
 為報盖昭昭矣
[097-16b]
 金華應氏曰以其安民故報以車以其君民故報以
 旌以守國故報以龜以物民故報以牛羊
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
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説管乎人情矣
 鄭氏曰理猶事也統同同和合也辨異異尊卑也管
 猶包也
 孔氏曰自此至天下也名為樂情樂出於心故云情
 禮在於貌故云理變易换文也樂主相親是統領其
[097-17a]
 同禮殊貴賤是辨别其異樂主和同則逺近皆合禮
 主恭敬則貴賤有序人情不過於此是包管於人情
 也
 横渠張氏曰禮者理也欲知禮必先學窮理禮所以
 行其義知理乃能制禮然則禮出於理之後今夫立
 夲者未能窮則在後者烏能盡禮文殘闕惟是先求
 禮之意然後可以觀理
 嚴陵方氏曰樂之所可變者文而已至於情則不可
[097-17b]
 變盖情主於和而有常故也禮之所可易者制而已
 至於理則不可易盖理主於莭而有定故也前言樂
 者為同禮者為異而此言樂統同禮辨異盖統同有
 别於為同辨異有别於為異為則有人為存焉若乾
 之統天復之辨物曷嘗為之哉是以前則繼之以禮
 樂之事此則繼之以禮樂之説也說可言而已事則
 有所為矣管者有所主治相為終始之謂禮樂出乎
 人而還以治人故其言如此
[097-18a]
 馬氏曰先王之為樂未嘗不順於人情以其情不可
 變也先王之為禮未嘗不因於人理以其理不可易
 也樂動於内故以情言禮動於外故以理言樂者和
 也凡同者則統之禮者莭也凡異者則辨之禮樂於
 人情無不包也
 李氏曰樂者為同而其同也因其自同而樂者統之
 而已禮者為異而其異也因其自異而禮者辨之而
 已故曰樂統同禮辨異
[097-18b]
 慶源輔氏曰情之極然後形之聲音播之金石而為
 樂故曰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尊卑上下之理截
 然不可亂聖人則因而制為之禮故曰禮也者理之
 不可易者也樂者天地之和故統同禮者天地之序
 故辨異禮之說不外乎辨異樂之說不外乎統同
 金華應氏曰禮樂之說荀子説字作統
 金華邵氏曰情動於中故形於聲憂者不可以為樂
 和者不可以為乖豈非情不可變乎上天下澤先王
[097-19a]
 以之制禮尊者不可使卑親者不可使䟽豈非理不
 可易乎惟情不可變故樂之為教能統天下之同而
 不使之暌盖天下同此情故也惟理不可易故禮之
 為教能辨天下之異而不使之無别盖天下同此理
 故也有以辨之則同者以異而分有以統之則異者
 以同而合如此則天下之人情皆管攝乎禮樂之中
 而無所遺矣
窮夲知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禮樂偩天地
[097-19b]
之情逹神明之徳降興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體領
父子君臣之莭
 鄭氏曰偩猶依象也降下也興猶出也凝成也精粗
 萬物大小也領猶理治也
 孔氏曰此經廣明禮樂之義樂夲出於人心心哀則
 哀心樂則樂不可變易是知變也能窮極人心知内
 外改變樂之情也顯著誠信退去詐偽禮之常也禮
 出於地尊卑有序是偩依地之情樂出於天逺近和
[097-20a]
 合是偩依天之情禮樂出於人心與神明和㑹故云
 逹神明之徳用之以祭故能降出上下之神謂降上
 而出下也又能正其萬物大小之形體理治父子君
 臣之限莭樂使上下相親禮定貴賤長幼是領父子
 君臣也
 長樂陳氏曰自哀心感者其聲之變也噍以殺以至
 樂心喜心怒心敬心凡感於聲之變者皆非性也感
 於物而後動則情而已此窮人心之本知聲音之變
[097-20b]
 所以為樂之情也易以窮神知化為徳之盛則窮夲
 知變其樂情之至歟誠者性之徳偽者性之賊君子
 於禮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非著誠歟以五
 禮防萬民之偽而教之中非去偽歟禮天之經也著
 誠去偽則全於天真而不汨於人偽其於禮之經也
 何有書所謂天秩有禮者此也禮釋囬增羙質領惡
 而全好與此同意天地先禮樂而形禮樂後天地而
 作故天地隂陽之情禮樂得以偩而出之也盖天地
[097-21a]
 之道其明為禮樂其幽為神明其位為上下其物為
 精粗内之為父子外之為君臣先王原天地之序以
 制禮道天地之和以作樂偩天地之情於後而使幽
 者闡逹神明之徳於外而使顯者㣲神之在上而不
 可知也則降而下之在下而不可知也則興而上之
 夫然後隂陽交通而物體之精粗有所凝矣父父子
 子君君臣臣而人倫之大莭有所領矣樂書/ 又曰
 樂所以偩天之情而逹神之徳禮所以偩地之情而
[097-21b]
 逹明之徳則神之在上者無不降神之在下者莫不
 興至於凝是精粗之體則主於樂以其為天地之和
 而百物皆化也領父子君臣之莭則主於禮以其為
 天地之序而羣物皆别也
 馬氏曰窮其在心之夲則不放其良心知其在物之
 變則不遷於外物不放其良心不遷於外物則樂莫
 大焉故為樂之情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羣物皆别此
 天地之情也明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也能興禮樂
[097-22a]
 則其和莭至於與天地同故曰禮樂偩天地之情
 新安朱氏曰禮之誠便是樂之夲樂之夲便是禮之
 誠若細分之則樂只是一體周流底物禮則両箇相
 對著誠與去偽也禮則相刑相尅以此尅彼樂則相
 生相長其變無窮樂如晝夜之循環隂陽之闔闢周
 流貫通而禮則有向背明暗論其夲則皆出於一樂
 之和便是禮之誠禮之誠便是樂之和只是禮則有
 誠有偽湏以誠尅去偽則誠著所以樂記内外同異
[097-22b]
 只管相對說翻來覆去只是這両説
 嚴陵方氏曰偩者言負之而行也茍非其人道不虚
 行言神則知明之為人言明則知神之為幽禮以莭
 之使有别樂以和之使無乖此神明之徳所以逹也
 若燔柴于泰壇以祭天瘞埋于泰圻以祭地是禮降
 興上下之神也六變而天神皆降八變而地示皆出
 是樂降興上下之神也羣物皆别者禮所以凝精粗
 之體也百物皆化者樂所以凝精粗之體也承上令
[097-23a]
 下之謂領領君父之莭所以承上也領臣子之莭所
 以令下也禮運言以正君臣以䔍父子此領其莭有
 見於禮矣記者言君臣莫不和敬父子莫不和親此
 領其莭有見於樂矣必曰莭者父子之尊卑君臣之
 貴賤皆有自然之莭故也内之父子外之君臣皆足
 以領其莭則人之大倫盡於此矣
 山隂陸氏曰偩猶所謂背藏也偩天地之情以㣲顯
 逹神明之徳以闡幽嘘則流行吸則凝體精者其氣
[097-23b]
 歟粗者其魄歟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
 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其斯之謂歟
 金華邵氏曰偩載也天地之情隠於造化禮樂則偩
 之而出神明之徳行于幽𡨕禮樂則逹之而顯上下
 之神寓於兩間禮樂則降興之而使合於此則禮樂
 之用皆自然而非偽為者故以之凝為精粗之體精
 者其至理妙用粗者其繁文末莭也方是理散於天
 地神明與夫上下之間固無所依據及其凝而為體
[097-24a]
 以領父子君臣故大人一舉禮樂則天地之理皆昭
 著而不可掩盖析而言之則天地上下之神固有異
 名合而言之則神明與上下之神其實皆天地之造
 化耳此所以禮樂一舉而天地自昭也
是故大人舉禮樂則天地将為昭焉天地訢合隂陽相
得煦嫗覆育萬物然後草木茂區萌逹羽翼奮角觡生
蟄蟲昭蘓羽者嫗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
不殈則樂之道歸焉耳
[097-24b]
 鄭氏曰天地将為之昭焉明也訢讀為熹熹猶蒸也
 氣曰煦體曰嫗屈生曰區無䚡曰觡昭蘓昭曉也蟄
 蟲以𤼵出為曉更息曰蘓孕任也鬻生也内敗曰殰
 殈裂也
 孔氏曰此一經論大人舉用禮樂則天地協和生養
 萬物為之昭著之事但天地訢合以下惟論樂不論
 禮記者主在於樂樂功既爾禮亦同也熹合者熹謂
 蒸動樂能感動天地之氣使下降上騰也言體謂之
[097-25a]
 天地言氣謂之隂陽天地動作則是隂陽相得也天
 以氣煦之地以形嫗之是天煦覆而地嫗育也天體
 無形故氣曰煦地體有形故體曰嫗此對文爾其實
 地亦氣也草木據其成體故云茂區萌據其新生故
 云逹區者鈎曲而生出菽豆是也羽翼謂飛鳥之屬
 皆得奮動角觡謂走獸之屬悉皆生養觡謂角外皮
 &KR0632澤者鹿角之屬是也蟄伏之蟲埋藏其體近於死
 今得昭蘓似闇而遇曉死而更息也
[097-25b]
 長樂陳氏曰聖人相天地以成能者也故制作禮樂
 而天地官矣大人配天地以成位者也故舉禮樂而
 天地将為昭焉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隂陽者萬物
 之男女也天地訢合而化醇隂陽相得而化生其於
 煦嫗覆育萬物也何有自物之無情者言之草木則
 皆茂區萌則上逹自物之有情者言之羽翼奮則飛
 者舉矣角觡生則走者舉矣蟄蟲昭蘓則鱗介之物
 遂矣羽者嫗伏毛者孕鬻則羽毛之物蕃矣胎生無
[097-26a]
 内敗之殰卵生無外裂之殈則樂之道歸是矣樂書/
 延平周氏曰所謂大人者豈非識禮樂之文而能述
 者乎和同天地而無間𤼵育萬物而不遺此樂之道
 歸焉耳
 嚴陵方氏曰舉禮樂而錯之則天地節和之道散於
 萬物而可見故言天地将為昭焉将與将有為之将
 同有先天而天弗違之意且舉非作也故不謂之聖
 非述也故不謂之明特舉而錯之散於事業而已故
[097-26b]
 以大人言之天地訢合然後隂陽相得下文所言乃
 其效也歸言歸功於樂也上兼言舉禮而此止歸功
 於樂者有地道無成之意
 馬氏曰禮樂偩天地之情故大人舉禮樂則天地之
 情可知自天地訢合以至於不殰不殈此皆天地将
 為昭焉之事也天地訢合隂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
 此言其氣之和也自草木茂以至卵生不殈此言其
 氣之和而物不失其性也夫天地生物之功至於如
[097-27a]
 此之妙者皆起於樂也故曰樂之道歸焉耳盖樂所
 以和人心心和則聲和聲和則天地之和無不應言
 樂則禮可知矣
 山隂陸氏曰區讀如字岐别為區荘子曰萬物化作
 萌區有状盖萌一而區二若今茶言一槍二旗是也
 據此所謂不麛不卵不殺胎不殀夭不覆巢尚聖人
 之餘事也
 慶源輔氏曰煦嫗覆育以此四字形容天地相為生
[097-27b]
 物之理區萌當如字陸氏說優已成曰茂已生曰逹
 飛鳥以羽翼奮為成走獸以角觡生為壮羽翼奮角
 觡生已生者得遂其成嫗伏孕鬻已遂者得孶胎不
 殰卵不殈者未生者得生上所言非樂不能使之然
 故歸之於樂之道焉耳盡辭也
 金華邵氏曰歸焉者謂此可歸之於樂而不可歸之
 他也
 金華應氏曰歸者言樂之用復歸於此也盖樂者出
[097-28a]
 而不反疑其不能復歸也而至和所感羣物受之復
 凝結而會聚是樂之歸也 又曰王者以其位配乎
 天地故作禮樂以官天地大人徳合天地則舉禮樂
 以昭天地制作成始也舉者成終也官天地者賛天
 地而育萬物也昭天地者本人情而承天地也天地
 先禮樂而形禮樂後天地而作天地隂陽之情禮樂
 偩之以闡幽也天地之道明為禮樂幽為鬼神位為
 上下物為精粗内為父子外為君臣先王夲天地之
[097-28b]
 序以制禮夲天地之和以作樂及舉禮樂則天地之
 情可見矣
樂者非謂黄鍾大吕弦歌干揚也樂之末莭也故童者
舞之鋪筵席陳尊俎列籩豆以升降為禮者禮之末莭
也故有司掌之樂師辨乎聲詩故北面而弦宗祝辨乎
宗廟之禮故後尸商祝辨乎喪禮故後主人
 鄭氏曰禮樂之本由人君也禮夲著誠去偽樂夲窮
 夲知變辨猶别也正也弦謂鼓琴瑟也後尸居後賛
[097-29a]
 禮儀皆言知本者尊知末者卑
 孔氏曰自此至下也明禮樂有本本貴末賤君子能
 辨其本末則可以制於天下揚舉也干揚舉干以舞
 也黄鍾以下唯是樂噐播揚樂聲非樂之本故童者
 舞之鋪筵席而下所以飾禮是禮之末莭故有司掌
 之北面鼓弦言其處卑也宗謂宗人祝謂大祝但辨
 曉宗廟詔相之禮故在尸後商祝謂習商禮而為祝
 者但辨曉死喪擯相之禮故在主人之後皆知禮之
[097-29b]
 末莭故位處卑賤也
 長樂陳氏曰陽六為律黄鍾其首也隂六為吕大吕
 其首也作樂必奏律歌吕則黄鍾大吕合而和聲者
 也弦之以琴瑟歌之以雅頌堂上之樂也盾謂之干
 鉞謂之揚武舞執焉堂下之樂也皆樂之末莭而非
 其夲故童子舞之鋪筵席司几筵之職也陳尊俎司
 尊彛内外饔之職也列籩豆籩人醢人之職也即是
 而以升降為禮則禮之末莭而非其夲者也故有司
[097-30a]
 掌之仲尼之告子張不以鋪几筵升降酌獻酬酢為
 禮而以言而履之為禮不以行綴兆興羽籥作鍾鼓
 為樂而以行而樂之為樂君子力此二者以南面而
 立是以天下太平也周官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隂
 陽之聲而教六詩焉則得乎聲詩之意南面而立者
 人君也辨乎聲詩之用北面而弦者樂師而已大祝
 掌六祝之辭以事鬼神示辨六號九祭逆尸相尸禮
 則辨宗廟之禮後尸而相之者宗祝之職也古者祝
[097-30b]
 習夏禮謂之夏祝習商禮謂之商祝故士喪禮主人
 入即位商祝襲祭服禒衣次繼之主人襲反位商祝
 掩瑱設幎目則辨喪禮後主人而相之者商祝之職
 也樂書/
 嚴陵方氏曰末莭言非禮樂之夲數也孔子曰禮云
 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鍾鼓云乎哉内則言成
 童舞象則舞樂固童者之事孔子言籩豆之事則有
 司存則掌禮固有司之事律言首以該乎末堂上之
[097-31a]
 音言上以該乎下干揚者武舞所執言武以該乎文
 以至言筵席以見几御言尊俎以見鼎彞言籩豆以
 見簠簋皆互相明耳樂師即太師也以樂人所師故
 謂之樂師猶工人所師而謂之工師也聲詩即歌詩
 也以歌者尚聲故謂之聲詩北面則非尊位弦謂鼔
 琴瑟堂上之樂樂師雖北面亦在堂上從南北分尊
 卑也商尚質而喪禮以質為主故使之辨喪禮
 馬氏曰言童者舞之則知非逹樂之意也言有司掌
[097-31b]
 之則知謹守其掌職而已盖夲在於上末在於下要
 在於主詳在於臣之意樂之託於聲音節奏者非樂
 之妙也故樂師辨乎聲詩則北面而弦禮之托於形
 名度數者非禮之妙也故宗祝辨宗廟之禮則後尸
 商祝辨乎喪禮則後主人宗廟之禮主於敬而敬之
 所主在尸喪之禮主於哀而哀之主在主人商祝則
 知周兼用二代之禮
 延平周氏曰有司之所知童子之所能者禮樂之末
[097-32a]
 而聖人之與民同者也如其禮樂之夲則豈非聖人
 之所獨得而與百王同者乎
 慶源輔氏曰末對夲之稱夲末一理也在人知之如
 何耳非舍末之外别有所謂夲也此皆自局於形名
 度數之間而不能即事以求理即數以求義也
是故徳成而上藝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後是故先
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後然後可以有制於天下也
 鄭氏曰徳三徳也行三行也藝才技也先謂位在上
[097-32b]
 也後謂位在下也尊卑備乃可制作以為治法
 孔氏曰以道徳成就故在上則君上及主人之屬藝
 術成就故在下如樂師之屬行成則徳成矣徳在内
 而行在外也事成則藝成矣在身謂之藝所為謂之
 事人有多少品類先王因其先後使尊卑得分乃可
 制禮作樂以班天下
 長樂陳氏曰禮樂之於天下得之斯為徳行之斯為
 行能之斯為藝執之斯為事徳必有行而行不全徳
[097-33a]
 者有矣藝必兼事而事不全藝者有矣郊特牲曰禮
 之所尊尊其義也失其義陳其數祝史之事也知其
 義而敬守之天子之事也祭統曰禘嘗之義大矣明
 其義者君也能其事者臣也由是觀之禮樂之本在
 人君而其末繫於童子有司樂師是徳成而上藝成
 而下也宗廟之敬在尸而致喪之哀在主人祝相尸
 主以接神特以辨其事而已是行成而先事成而後
 也先王有制於天下使諸侯朝萬物服體而百官莫
[097-33b]
 敢不承事者豈有他哉不過上先下後不失夲末之
 施而已樂書/
 延平周氏曰樂師不得弦於南面宗祝不得先尸而
 商祝不得先主人者以其有藝而非徳有事而非行
 此先王所以詳辨其上下先後盖将以制於天下也
 嚴陵方氏曰上下以位言先後以序言徳則反本藝
 則務末故其成也以上下為異位行施於此而後事
 作於彼故其成也以先後為異序故君子於徳必有
[097-34a]
 據焉藝則游之而已於行必有脩焉事則節之而已
 夫上下有位先後有序則足以為法於天下矣盖制
 而用之謂之法故也
 馬氏曰徳者行之藴行者徳之𤼵事者藝之散藝者
 事之總徳與行賢者之所能而治人者也藝與事賤
 者之役而治於人者也盖有見於下而無見於上有
 見於先而無見於後者皆一曲之士也故先王有上
 有下有先有後而宗廟之敬主於尸則不廢於宗祝
[097-34b]
 喪之哀主於主人則不廢於商祝而禮樂之本亦不
 廢於未莭此先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後也然而至於
 夲則尤為君子之所務也
 山隂陸氏曰此外王之事也若所謂内聖孰為上下
 先後是倫也非制也
 慶源輔氏曰徳成而上非遺其藝也藝成而下則局
 於藝者爾行成而先非廢其事也事成而後則役於
 事者爾夲末具舉精粗不廢得道之全體然後可以
[097-35a]
 制作禮樂以示天下
 
 
 
 
 
 
 
[097-35b]
 
 
 
 
 
 
 
 禮記集說卷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