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57 禮記集說-宋-衞湜 (master)


[084-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集説卷八十四    宋 衛湜 撰
大傳第十六
 孔氏曰案鄭目録云名曰大傳者以其記祖宗人親
 之大義此於别録屬通論
 長樂陳氏曰禘者祭之大者也追王者孝之大者也
 名者人治之大者也人道者禮義之大者也是篇言
 人道者三則其所謂祭祀追王服術宗族之類莫非
[084-1b]
 人道而已豈非所謂傳之大者哉故命曰大𫝊
禮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諸侯
及其太祖大夫士有大事省於其君干祫及其髙祖
 鄭氏曰凡大祭曰禘自由也大祭其先祖所由生謂
 郊祀天也王者之先祖皆感太㣲五帝之精以生蒼
 則靈威仰赤則赤熛怒黄則含樞紐白則白招拒黒
 則汁光紀皆用正嵗之正月郊祭之盖特尊焉孝經
 曰郊祀后稷以配天配靈威仰也宗祀文王於明堂
[084-2a]
 以配上帝汎配五帝也太祖諸侯受封君也大事宼
 戎之事也省善也善於其君謂免於大難也干猶空
 也空祫謂無廟祫祭之於壇墠
 孔氏曰此一節論王及諸侯大夫士祭先祖之義禘
 謂郊祭天也郊天之祭唯王者得行案師説引河圖
 云慶都感赤龍而生堯又云堯赤精舜黄禹白湯黒
 文王蒼又元命包云夏白帝之子殷黒帝之子周蒼
 帝之子是王者皆感太微五帝之精而生也靈威仰
[084-2b]
 至汁光紀皆春秋緯文耀鉤文案易緯乾鑿度云三
 王之郊一用夏正是正嵗之正月也就五帝之中特
 祭所感生之帝是特尊焉註引孝經證禘其祖之所
 自出以其祖配之又引宗祀配上帝證文王不特配
 感生之帝而汎配五帝矣此文具於小記於彼釋之
 諸侯非王不得郊天配祖於廟及祭太祖耳大夫士
 有勲勞大事為君所善者則君許其祫祭至於髙祖
 但無始祖廟雖得行祫唯至於髙祖並在於壇空而
[084-3a]
 祫之故云空祫及其髙祖也然此對諸侯為言言支
 庶為大夫士者耳若適為大夫亦有太祖故王制云
 大夫三廟一昭一穆與太祖之廟而三是也
 趙氏曰不王不禘明諸侯不得有也所自出謂所系
 之帝諸侯存五廟唯太廟百世不遷及其太祖言及
 者逺祀之所及也不言禘者不王不禘無所疑也不
 言祫者四時皆祭故不言祫也有省謂有功往見省
 記者也干者逆上之意言逆上及髙祖也據此體𫝑
[084-3b]
 相連皆説宗廟之事不得謂之祭天祭法載虞夏殷
 周禘禮所謂禘其祖之所自出盖禘郊祖宗並叙永
 世追祀而不廢絶者也禘者帝王立始祖之廟猶謂
 未盡其追逺尊先之義故又推尋始祖所出之帝而
 追祀之以其祖配之者謂於始祖廟祭之便以始祖
 配祭也此祭不兼羣廟之主為其䟽逺而不敢䙝狎
 故也其年數或每年或數年未可知也鄭𤣥註祭法
 云禘謂配祭昊天上帝於圜丘也盖見祭法所說文
[084-4a]
 在郊上謂為郊之最大者故為此說耳祭法所論禘
 祖郊宗者謂六廟之外永世不絶者有四種耳非闗
 祭祀也禘之所及最逺故先言之耳豈闗圜丘哉若
 實圜丘五經之中何得無一字説出又云祖之所自
 出謂感生帝靈威仰也此何妖妄之甚此文出自䜟
 緯始於漢哀平間偽書也故桓譚賈逵蔡邕王肅之
 徒疾之如仇而鄭𤣥通之於五經其為誣蠧甚矣
 横渠張氏曰禘其祖之所自出始受姓者也以其祖
[084-4b]
 配之以始祖配也文武必以后稷後世必以文王配
 所出之祖無廟於太祖之廟禘之而已萬物本乎天
 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周之后稷生於姜
 嫄姜嫄已上更推不去也文武之功起於后稷故推
 以配天復以后稷嚴父莫大於配天宗祀文王於明
 堂以配上帝上帝即天也聚天之神而言之則謂之
 上帝此武王祀文王推父以配上帝配上帝須以父
 也曰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以配上
[084-5a]
 帝不曰武王者以周之禮樂盡出周公制作故以其
 作禮樂者言之猶言魯之郊禘非禮周公其衰是周
 公之法壊也若是成王祭上帝則須配以武王配天
 之祖則不易雖百世惟以后稷配上帝則以父若宣
 王配上帝則須以厲王雖聖如堯舜不可以為父雖
 惡如幽厲不害其為所生也故祭法言有虞氏宗堯
 非也如此則須是堯舜之子茍非其子雖舜受以天
 下之重不可謂之父也如此則是堯養舜以為養子
[084-5b]
 禪遜之事蔑然矣以始祖配天須在冬至冬至一陽
 始生萬物之始祭用圓丘器用陶匏藁秸服大裘而
 祭宗祀九月萬物之成父者我之所自生帝者萬物
 之祖故推以為配而祭於明堂其實與帝一也本朝
 以太祖配圓丘以禰配於明堂自介甫定議方正先
 此祭五帝又祭昊天上帝並配者六位自介甫議惟
 祭昊天上帝以禰配之太祖而上有僖順翼宣先嘗
 以僖祧之矣介甫議以為不當祧順以下祧之可也
[084-6a]
 何者本朝惟僖祖為始已上不可得而推也或難以
 僖祖無功業當祧以是言之則英雄以得天下自己
 力為之並不與祖徳物豈有無本而生者今日天下
 基本蓋原於此安得謂無功業故朝廷復立僖祖廟
 為得禮介甫所見終是髙於世俗之儒但孝經之文
 有可疑處周公祭祀當推成王為主人則當推武王
 配上帝不當言文王以為配若文王配則周公自當
 祭祀矣純父以祭地於圓丘愈於不祭不知祭父於
[084-6b]
 稠人廣衆中堂之上則可祭母則不來享要之一是
 父道一是母道一在圓丘一在方澤一於冬一於夏
 自是資始與資生之道甚異感生帝之説不可用
 新安朱氏曰禘之意最深長如祖考與自家身心未
 相遼絶祭祀之理亦自易理㑹至如郊天祀地猶有
 天地之顯然者不敢不盡其心至祭其始祖己自大
 段闊逺難盡其感格之道今又推其始祖之所自出
 而祀之茍非察理之精微誠意之極至安能與於此
[084-7a]
 哉 又曰室中西南隅乃主位室中西牖東户若宣
 聖廟室則先聖當東向先師南向如周人禘嚳郊稷
 嚳東向稷南向今朝廷宗廟之禮情文都相悖古者
 主位東向配位南向故拜即望西今既一列皆南向
 到拜時亦却望西
 長樂陳氏曰祀先之禮自禰而祖自祖而推之以及
 始祖其禮已備矣而禘之祭又推始祖之所自出而
 以其始祖配之也夫報本追逺而至於及其始祖之
[084-7b]
 所自出是其用意甚厚而非淺近之思也然此豈私
 意常情之所可及哉根於天性之自然者謂之仁形
 於人心之至愛者謂之孝真一無妄者謂之誠主一
 無適者謂之敬仁孝誠敬凡為祭者皆然交於神明
 者愈逺則其心愈篤報本追逺之深則非仁孝誠敬
 之至者莫能行也此或問禘之說夫子以不知答之
 謂知其説者之於天下如示諸掌盖以報本追逺之
 深而盡其仁孝誠敬之至積其念慮精神之極一至
[084-8a]
 於此則即此心而充之事物之理何所不明吾心之
 誠何所不格其於治天下之道豈不甚明而甚易哉
 金華應氏曰此章所論宗廟之祭隆殺逺近爾於祀
 天乎何與而孔氏引為祭感生帝大司樂冬至圜丘
 一章與禘祭絶不相闗而注稱圜丘為禘祭法禘祖
 宗三條分明說宗廟之祭惟郊一條謂郊祀以祖配
 天爾而注皆指為祀天同歸於誤其病安在盖讀祭
 法不熟而失之也夫祭法歴叙四代禘郊祖宗之禮
[084-8b]
 禘文皆在郊上盖謂郊止於稷而禘上及乎嚳禘之
 所及者最逺故先言之耳鄭氏不察謂禘又郊之大
 者於是以祭法之禘為祀天圜丘以嚳配之以大傳
 之禘為正月祀感生帝於南郊以稷配之且祭法之
 禘與大傳之禘其義則一皆言禘其祖之所自出也
 鄭氏强析而為祀天兩意遂分圜丘與郊為兩處昊
 天上帝與感生帝為兩祀嚳配天與稷配天為兩事
 隨意穿鑿展轉支蔓何其謬耶又以祀五帝五神於
[084-9a]
 明堂而配以文武謂之祖宗夫孝經宗祀文王以配
 上帝此嚴父之義抗五神於五帝之列而以文武並
 配於理自不通矣况祖宗乃二廟不毁之名於配食
 明堂何關焉又推此説以釋他經者不一而止䟽家
 從而和之凡燔柴升烟樂舞酒齊之類皆分昊天與
 感生帝為兩等循至隋唐之際昊天與感生帝二祀
 常並行而不廢杜佑通典惑於大傳之註亦以感生
 帝與昊天上帝並列而為二是又讀大傳本文不熟
[084-9b]
 而失之也明堂襲鄭氏祖宗之義而以二帝配侑或
 三帝並配者盖有之矣幸而王肅諸儒力爭之於前
 趙伯循與近代大儒辨正之於後大義明白炳如日
 星而周公制作之意可以復見不然則終於晦蝕而
 不明矣可勝歎哉
 長樂劉氏曰禮不王不禘者謂大禘於廟非祭天地
 生民之序曰生民尊祖也后稷生於姜嫄文武之功
 起於后稷故推以配天焉者此周人所以郊稷而思
[084-10a]
 文之頌奏焉姜嫄帝嚳之元妃也姜嫄之廟在魯則
 曰閟宫焉帝嚳有廟於周必矣然則后稷之神靈岐
 嶷出自帝嚳文王既受天命以王天下尊其祖后稷
 以配天矣又推其祖之所自出者帝嚳也廟而祀之
 五年而大禘則自七廟而上至於帝嚳之毁主皆用
 昭穆之禮合食於帝嚳之廟乃尊其受命者文王為
 祖以配之此之謂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
 之也鄭氏引緯書以為禘祭太微五精帝事非經據
[084-10b]
 聖人之意不如是也證以下文其理煥然矣諸侯降
 於天子禘之禮得行於其君廟五年以禘則自其始
 封之祖以不毁廟之主皆與其五廟之主序為昭穆
 以合食故曰及其太祖也若王者大禘則非止及其
 太祖而已也又推其太祖所自出者叙其昭穆以祭
 之焉大夫士又降於諸侯也然其有大事勲勞補於
 國政省錄於其君而寵賁之以禮樂則干祫及其髙
 祖大夫三廟而已髙祖以下合食於壇墠空地之上
[084-11a]
 故曰干祫及其髙祖也由此推而上之則天子之大
 禘也有廟明矣
 嚴陵方氏曰儀禮曰禽獸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
 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則知尊禰矣大夫及學士則知
 尊祖矣諸侯及其太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出禘則
 及其始祖之所自出矣故禮不王不禘盖徳愈隆而
 孝愈廣位愈尊而祭愈逺故也此禘也或謂之間祀
 或謂之追享或謂之大祭或謂之四獻祼何也以其
[084-11b]
 非四時之常祀故謂之間祀以其及祖之所自出故
 謂之追享以其比常祭為特大焉故謂之大祭以其
 猶是生之有享焉故謂之四獻祼名雖不同至於所
 及為適當焉則一而已此所以通謂之禘也且禘之
 為言遞也月祭及其親廟而不及祧廟特祭及其祧
 廟而不及毁廟三年之祫及其毁廟之祖而不及祖
 之所出至於五年之禘然後及其祖之所自出者焉
 及其祖之所自出則所及可謂遞矣此其所以謂之
[084-12a]
 禘也以其祖配之則以之配食也祭畢有配食猶燕
 之有酬獻亦相侑之意也非特禘為然雖郊亦然孝
 經所謂郊祀后稷以配天是也非特郊為然雖宗亦
 然孝經所謂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也大禘
 必有配者事死如事生也郊必有配者事天如事親
 也宗必有配者事亡如事存也以成王之時言之文
 王則祖考之祖也后稷則始封之祖也帝嚳則所自
 出之祖也諸侯及其太祖即王制所謂二昭二穆與
[084-12b]
 太祖之廟而五是也有大事省於其君詩序所謂有
 功而見知是矣祫謂毁廟之主合食於祖廟也大夫
 止於三廟士止於二廟一廟則廟祭固不及髙祖必
 待祫然後及之故曰干祫及其髙祖祫人君所行之
 祭也非人臣之常禮也特人君非常之賜而已
 建安真氏曰祭祀之禮逺及於始祖之自出毋乃太
 逺乎盖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我之有此身出於父
 母也父母又出於祖祖又出於始祖始祖又出於厥
[084-13a]
 初得姓受氏之祖雖年代悠逺如自根而榦自榦而
 枝其本則一而已矣故必推始祖之所自出而祭之
 則報本反始之義無不盡矣若非仁孝誠敬之極至
 豈有知此禮而行之乎盖凡人於世之近者如考妣
 如祖考妣則意其精神未散或常逮事而記其聲容
 必起哀敬之心而不敢忽若世之逺者相去已久精
 神之存與否不可得而知又素不識其聲容則有易
 忽之意故禘禮非極其仁孝極其誠敬者不能知其
[084-13b]
 理不能行其事盖惟仁孝之深者能知此身之所自
 來惟誠敬之至者能知我之精神即祖考之精神至
 難知者鬼神之理茍能知此理矣則其他事物之理
 何難知之有茍能感格矣則推而格天地者亦此誠
 而已
 江陵項氏曰禘其祖之所自出必以其祖配之者以
 其無名字不知其誰何也無名字者必以有名者配
 之猶祭天地者必以人帝配之使有依也
[084-14a]
 石林葉氏曰大事大功也省察也干上達也古者諸
 侯有祫而無禘大夫有時祭而無祫禘天子之事也
 祫諸侯之事也大夫既不得祫然有大功見察於天
 子則視諸侯上達而祫其毁主以類推之諸侯有功
 見察於天子則得視天子上達而禘其始祖亦體之
 所通歟
 新安王氏曰記大傳者首言禮一字明所記者禮之
 舊典非漢儒臆説也鄭康成以來皆言不王不禘明
[084-14b]
 諸侯不得禘非也不王之王與王者之王其義不同
 不王之王謂終王也王者之王謂天子也國語曰荒
 服終王韋昭曰終謂世終劉歆曰大禘則終王顔師
 古曰每一王終新王即位乃來助祭此不王不禘之
 旨也杜預云三年祭畢致新神主於廟廟之逺主當
 遷乃大祭於大廟以審諦昭穆謂之禘禘與祫不同
 祫則大祖東向毁廟及羣廟之主昭南向穆北向合
 食於太祖之廟禘則祖之所自出者東向而以祖配
[084-15a]
 食昭穆各以其次故禘為大祫次之如周人之祀后
 稷祖廟帝嚳祖之所自出也故祫則后稷東向禘則
 帝嚳東向后稷配之
 諸家解見王制天子犆礿章
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於上帝祈於社設
奠於牧室遂率天下諸侯執豆籩逡奔走追王大王亶
父王季歴文王昌不以卑臨尊也
 鄭氏曰柴祈奠告天地及先祖也先祖者行主也牧
[084-15b]
 室牧野之室也古者郊闗皆有館焉逡疾也疾奔走
 言勸事周頌曰逡奔走在廟不以卑臨尊不用諸侯
 之號臨天子也文王稱王早矣於殷猶為諸侯於是
 著焉
 孔氏曰此一節論武王伐紂率諸侯以祭祖廟追王
 太王王季上尊祖禰之事與前相接也牧野之戰是
 武王之大事也既戰而退燔柴以告天陳祭以告社
 奠祭於牧野之館室以告行主遂領天下諸侯執豆
[084-16a]
 籩疾奔走在廟祭先祖此時乃追王太王名亶父者
 又追王王季歴及文王昌等為王所以然者不以諸
 侯之卑號臨天子之尊也案曽子問曰古者師行必
 以遷廟主行故甘誓云用命賞於祖此武王所載行
 主案周本紀云載文王木主以其成文王之業也遺
 人云凡國野十里有廬三十里有宿五十里有市道
 路尚然明郊闗亦有館舍也中庸云周公追王太王
 王季者謂以王禮改葬耳不改葬文王者先以王禮
[084-16b]
 葬故也此太王王季追王者王迹所由興故也若非
 王迹所由興不必追王故小記云父為士子為天子
 諸侯祭以天子諸侯其尸服以士服是也文王生雖
 稱王號稱猶未定武王追王乃定爾
 横渠張氏曰文王之志固欲成太王王季之業武王
 周公成其志故追王之宗廟之中序昭穆辨貴賤辨
 賢逮賤序齒義之大者也踐文王之位行文王之禮
 奏文王之樂敬文王之尊愛文王之親如文王之生
[084-17a]
 存所以為達孝
 長樂陳氏曰武王之出師受命文考類於上帝宜於
 冢土所以告其伐也既事而退柴於上帝祈於社設
 奠於牧室所以告其成也出師而告其伐既事而告
 其成以明所以伐者天與神之命以其所以成者天
 與神之功而已率諸侯執豆籩逡奔走者書所謂丁
 未祀于周廟是也不以卑臨尊者小記所謂父為士
 子為天子諸侯則祭以天子諸侯之意也 又曰大
[084-17b]
 𫝊言柴於上帝祈於社設奠於牧室遂率諸侯執豆
 籩逡奔走書武成云王來自商至於豐丁未祀於周
 廟邦甸侯衞駿奔走執豆籩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
 武成大𫝊言武王追王太王王季文王中庸言周公
 成文武之徳追王太王王季然則或先柴祈然後率
 諸侯以享廟或先率諸侯以享廟然後柴望或言追
 王在武王或言追王在周公何也盖既事而退柴帝
 祈社商郊之祭也故在享帝之前柴望大告武成豐
[084-18a]
 邑之祭也故在享廟之後文武有追王之志周公行
 追王之事則文王有其志而承以武王武王有其志
 而佐以周公也司馬遷言文王有正朔追尊太王王
 季妄矣書曰至于商郊牧野詩曰矢于牧野維予侯
 興又曰敦商之旅于牧之野周語曰武王以黄鐘之
 下宫有戒於牧野牧野武王克紂之地也牧室牧野
 之室也禮曰師行必載主示必有尊書曰用命賞於
 祖不用命戮於社則設奠於牧室者尊行主也行主
[084-18b]
 遷廟之主也鄭康成以行主為先祖其説是矣周本
 紀稱武王載文王木主以行果載以行則文王之廟
 虚主矣為假主以行則文王之廟二主矣馬遷之説
 得非惑於文考受命之説乎禮㓜不誄長賤不誄貴
 孤子雖貴不作父諡王后歸於京師猶稱季姜尊不
 加父母也子尊不加父母而武王追王太王王季文
 王不以卑臨尊者以王迹所興故也書曰太王肈基
 王迹王季其勤王家詩曰實維太王實始翦商又曰
[084-19a]
 惟此王季因心則友則友其兄則篤其慶則文王所
 以三分天下有其二者其始乃自太王王季也武王
 所以得天下其成乃自文王也詩曰周雖舊邦其命
 維新又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書曰九年大統未集
 又曰集大命於厥躬記稱武王曰君王其終撫諸春
 秋書王正月公羊曰王者孰謂謂文王也觀此則宜
 若文王既受天命作周改元稱王矣而記謂武王周
 公追王之何也盖於是時天下之獄訟者不之紂而
[084-19b]
 之文王謳歌者不謳歌紂而謳歌文王則虞芮質成
 之後天固已命之矣然作周而未成有所統而未集
 不幸九年而終至此武王周公所以正其名而追之
 也觀祖伊稱文王以西伯武王稱文王以文考則文
 王未嘗稱王可知也
 嚴陵方氏曰爾雅言邑外曰郊郊外曰牧牧外曰野
 書言王朝至於殷郊牧野此又言牧之野則武王之
 事乃在於殷邑之外而己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故曰
[084-20a]
 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柴者升其氣祈者求以事奠
 者薦以物天下諸侯執豆籩逡奔走則各以其職來
 祭故也執豆籩以見四時之和氣逡奔走以見四表
 之歡心所謂古公也季歴也西伯也皆當時之所稱
 也大王也王季也文王也乃後來之所追也且祖禰
 為侯子孫為王則是以卑臨尊也故追王之者不敢
 以子孫之卑而臨祖禰之尊故曰不以卑臨尊也棫
 樸文王之詩而曰勉勉我王則當時固己王矣今又
[084-20b]
 追王何也盖當時則以王道稱之而已後世則以王
 爵追之也
 李氏曰天言及於上帝則地必及於大示矣地言及
 於社則天必及於日月矣上帝言柴則大示固瘞矣
 而於社言祈者盖先王之用兵也以民而所重者以
 食故於既事而退則祈於社此武王所以能綏萬邦
 而屢豐年也設奠饋食之始享至於饋食則接祭故
 設奠於牧室書武成曰王自殷至于豐丁未祀于周
[084-21a]
 廟邦甸侯衞駿奔走執豆籩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
 武成於牧野則於地示舉社於豐則於地示舉山川
 者盖社之利民所恃以為養而山川國之所恃以為
 險固者也先王方其既事而退以民為重故言社而
 不及於山川方其武成則以保國為難故言望而不
 及社與人之安忘危危忘安者異矣其於牧野則先
 言柴於上帝祈於社而後設奠於牧室於豐則先告
 於周廟而後柴望者盖祀於牧野則天地以尊至於
[084-21b]
 豐則以告廟為始此祭祀之序也夫周之業固建邦
 啟土於后稷而實始翦商於太王王季則始受禄而
 奄有四方王此大邦矣文王則受命作周矣於武王
 則既事矣集大統而已是以其追王者止於太王王
 季文王記者以為不以卑臨尊則誤矣不及於后稷
 者固己追王於文王之時歟是禮也豈特周哉殷頌
 𤣥王桓撥𤣥王契也則追王之禮殷固具矣
 東萊吕氏曰謂不以卑臨尊此出於後來漢儒之説
[084-22a]
 無疑而非追王之本意也儀禮喪服傳曰父至尊也
 天子至尊也君至尊也則父與天子人君其尊等耳
 太王與文王乃武王之祖父其尊孰大於是曷為待
 追王而後尊哉然則追王者何意嘗考之武成曰大
 王肈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勲
 誕膺天命盖三王皆肈基之主所以追王之也
 眉山孫氏佖/曰觀大傳此書似與武成所記略同然
 祈社自是往伐之時不在既事之日燔柴自是至豐
[084-22b]
 之後不在於牧之野諸侯駿奔走執豆籩自是祀周
 廟之禮非設奠於牧室三者之祭皆失其實惟追王
 三后當在入商未還之時耳不知漢儒竊見古文武
 成舛誤之經而為是言耶抑自記其所聞而謬妄失
 實有違於經也書序曰武王伐殷往伐歸獸識其政
 事作武成此篇經文當有條理而孟子所見雜亂如
 此禮記所述謬妄如此昔人謂六籍經幾秦非虚語
 也
[084-23a]
上治祖禰尊尊也下治子孫親親也旁治昆弟合族以
食序以昭繆别之以禮義人道竭矣
 鄭氏曰治猶正也繆讀為穆聲之誤也竭盡也
 孔氏曰此一節論武王伐紂之後外治親屬合族之
 禮叙昭穆之事上正祖禰是尊其尊下正子孫是親
 其親上主尊敬故云尊尊下主恩愛故云親親旁正
 昆弟逾逺䟽也旁治昆弟之時合㑹族人以食之禮
 又次序族人以昭穆之事也上治祖禰下治子孫旁
[084-23b]
 治昆弟此三事皆分别之以禮義使人義之道理竭
 盡於此矣
 長樂陳氏曰自仁率親等而上之至於祖名曰輕自
 義率祖順而下之至於禰名曰重天子月祭止於武
 廟享嘗及於二祧禱及於壇墠此上治祖禰尊之也
 諸侯冢子生祭以大牢庶子皆以少牢冢子未食而
 見庶子已食而見為長子三年庶子期為嫡孫期庶
 孫大功此下治子孫親之也兄弟期從兄弟大功族
[084-24a]
 兄弟小功此旁治昆弟也周禮大宗伯曰以飲食之
 禮親兄弟宗族記曰繋之以姓而不别綴之以食而
 弗殊則飲食者人情之合歡者也觀文王燕兄弟而
 棠棣之美作幽王不能宴樂同姓而頍弁之刺興則
 合族以食禮之大者也禮曰君與族人燕則膳宰為
 主人又曰族食世降一等詩曰厭厭夜飲在宗載考
 國語曰親戚享燕有殽蒸又曰歳飫不倦時宴不滛
 則族食之禮合之以時等之以世掌之以膳夫其薦
[084-24b]
 也以殽蒸其飲也或以夜不特如此而已序以昭穆
 别以禮義則尊者安於為尊卑者安於為卑然後孝
 慈友恭油然生於其間人道不竭於此矣盖合族以
 食恩也序其昭穆别之以禮義所以節恩者也無恩
 則離恩而無以節之則亂先王之於宗族使不至於
 離且亂無他盡人道以治之而已
 嚴陵方氏曰上治祖禰固所以尊尊然治之以法則
 尊尊不能無等經曰自仁率親等而上之至於祖名
[084-25a]
 曰輕是也下治子孫固所以親親然治之以法則親
 親不能無殺經曰五世袒免殺同姓是也旁治昆弟
 固所以合族然治之以法則合族不能無降經曰族
 食世降一等是也序以昭穆謂三者皆為先後之序
 若小宗伯所謂辨廟祧之昭穆盖序祖禰之昭穆也
 魯語言昭等胄之親踈盖序子孫之昭穆也祭統言
 昭與昭齒穆與穆齒盖序昆弟之昭穆也别以義禮
 謂逺近之别也上曰祖曰禰下曰子曰孫旁曰昆曰
[084-25b]
 弟此之謂别之以禮尊尊有等親親有殺合族有降
 此之謂别之以義若是則人道豈復有餘藴哉故曰
 竭盡矣
 馬氏曰上治祖禰所以尊之也下治子孫所以親之
 也至於旁治昆弟盖睦友之道而不言之者文之略
 也上治祖禰則上有所殺下治子孫則下有所殺旁
 治昆弟則旁有所殺上殺下殺旁殺而親畢矣故合
 族以食使之有所同而内外之意一序以昭穆别以
[084-26a]
 禮義使之有所異而親踈之義明如此則人道為盡
 於此矣
 慶源輔氏曰馬氏之説似善合族不止為兄弟合族
 以食所以序昭穆而以禮義别其尊卑親䟽也
 東萊吕氏曰上治祖禰下治子孫旁治昆弟此三句
 正是宗法大傳一篇主説宗法盖尊祖然後能敬宗
 故此篇之首先説禘祭到此一節便説睦族治子弟
 之事治是整齊不必作正
[084-26b]
聖人南面而聽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與焉一曰治親
二曰報功三曰舉賢四曰使能五曰存愛五者一得於
天下民無不足無不贍者五者一物紕繆民莫得其死
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鄭氏曰且先言未遑餘事也功功臣也存察也存愛
 察存仁愛者物猶事也紕繆猶錯也五事得則民足
 一事失則民不得其死明政之難人道謂此五事
 孔氏曰此一節廣明聖人受命以臨天下有不可變
[084-27a]
 革之事聖人即位所且欲先行者五事治親即前三
 事三事若正則於家國皆正故急在前報功謂報其
 有功勞者使為諸侯之屬是也舉賢謂舉用巖穴有
 賢徳之士使能謂有道藝亦禄之使各當其職存愛
 謂存察民下有仁愛之心者亦賞異之上五事一皆
 得行於天下民無有不足無有不賙贍者贍是優足
 之餘莫得其死言無得以夀終也
 嚴陵方氏曰所先者五言未暇致其詳也民不與焉
[084-27b]
 非不以民為事茍能行此五者民亦從而治矣故後
 言民無不足無不贍者夫正之以善之謂治予其所
 施之謂報升之於位之謂舉任之以職之謂使念之
 而不忘之謂存而愛則人之所不可忘者也君子仁
 民而愛物則存愛者主物言之也聖人治天下必自
 人道始盖以治親為先故也始言聽天下終言治天
 下者盖事之來也聽其可否而後治之使正焉故言
 之序如此
[084-28a]
 馬氏曰夫治外者必自内始故先言之以治親賢者
 去就在彼而我所不可得而制則舉之能者去就在
 我而我之所可得而制則使之而已治親報功舉賢
 使能可謂有良法矣然而無仁心仁聞則徒法不能
 以自行故卒之以存愛
 山隂陸氏曰鄭氏謂察存仁愛者盖啜羮於麛其持
 心不同古者求忠臣於孝子之門以此後世以善求
 事為精神以能訐人為風采刻薄之徒進而仁愛者
[084-28b]
 不見察民始莫得其死矣無不足力也無不贍財也
 後變聽言治聽而後治之也聽之以徳治之以道
 李氏曰夫古帝王之平章百姓必始於睦族治天下
 必自乎齊家故一曰治親成大功而以民為主者聖
 人之所賚也故二曰報功賢者服休者也故三曰舉
 賢能者服采者也故四曰使能愛者曰予好徳者也
 曰予好徳則錫之福故五曰存愛夫治親則天下不
 遺其親報功則天下不遺其力尊賢則樂於徳使能
[084-29a]
 則勸於藝存愛則篤於仁治親仁也報功義也尊賢
 使能知也存愛仁也仁者人道之終始也故曰必自
 人道始矣武成曰建官惟賢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
 食喪祭惇信明義崇徳報功垂拱而天下治建官惟
 賢所謂舉賢也位事惟能所謂使能也重民五教則
 自治親始也崇徳所謂存愛也報功則與此同也大
 傳尊賢序於治親之後武成建官言於五教之前者
 盖始乎治親者治天下之常也待仁人有過於周親
[084-29b]
 者時隆殺之義也紕繆者被飾綿密之意有所被飾
 而不能周曰紕物有被飾而過實曰繆
 長樂陳氏曰湯有天下徳懋懋官功懋懋賞武王有
 天下崇徳而後報功周官八統進賢使能然後保庸
 先王於有功者非不報也特在進賢使能之後耳後
 世不然故晉文反國先賞從亡衞獻及郊先賜從者
 漢髙就業先封諸將類皆急勲勞而緩賢能以報功
 繼治親以舉賢使能後存愛豈漢儒之説歟
[084-30a]
 慶源輔氏曰既已舉賢使能則存愛不可如鄭説仁
 而不謂之賢可乎五者無非為民而曰民不與焉何
 哉言未及於民事如勞來勸率賙給之類也親親存
 愛仁也舉賢使能義也聖人之治天下仁義而已矣
 始曰親親終曰存愛則又以仁為本也仁體也義用
 也
立權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别衣
服此其所得與民變革者也
[084-30b]
 鄭氏曰權稱也度丈尺也量斗斛也文章禮法也服
 色車馬也徽號旌旗之名也器械禮樂之器及甲兵
 也衣服吉凶之制也徽或作褘
 孔氏曰此廣明損益之事權度量新制天下必宜造
 此物也考校也禮法謂夏殷周損益之禮正謂年始
 朔謂月初王者得政改故用新周子殷丑夏寅是改
 正也周夜半殷雞鳴夏平旦是易朔也車馬謂夏尚
 黒殷尚白周尚赤各隨所尚之正色也殊别也徽號
[084-31a]
 謂周大赤殷大白夏大麾各有别也周禮九旗是也
 器謂楬豆房俎禮樂之器械謂戎路革路兵甲之屬
 别衣服者周吉服九章虞以十二章殷凶不厭賤周
 貴則降卑此諸事可變革與民為新者也
 長樂陳氏曰權度量者法制之所自出故先立之衣
 服者法制之所自成故後别之論語言為政之術則
 先之以謹權量而王制巡守之所觀則終之以衣服
 皆此意也衣服言其制服色言其色而徽號者帝王
[084-31b]
 之所稱非所謂旌旗者也 又曰宜革而因物失其
 均宜因而革物失其則故得於天者可因而不可革
 則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别是也成於人者可革而
 不可因則立權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
 異器械别衣服是也立權度量所以示民信改正朔
 所以授民時考文章别衣服所以示民禮易服色殊
 徽號異器械所以便民用盖聖人立法因民而已民
 之所安聖人不强去民之所厭聖人不强存通其變
[084-32a]
 使民不倦天下其有敝法哉周官司常辨九旗之物
 象其事象其名號大司馬仲夏教茇舍辨號名之用
 詩曰織文鳥章左𫝊曰揚徽者公徒也鄭氏曰徽旌
 旗之名盖用兵之法以旌旗待晝事以名號待夜事
 則徽號者徽織之號也許慎曰有盛曰械無曰器然
 器足以兼械械不足以兼器則械者戒備之具而已
 必曰有盛曰器非也
 嚴陵方氏曰銖兩斤鈞石謂之五權首言權則以規
[084-32b]
 矩凖繩衡皆始於此故也權之輕重度之長短量之
 多少及其久也則不能無差故立以定之文章盖言
 禮樂法度久則不能無壊故考以成之正朔者天之
 所為則改之而已服色者人之所為故可易焉徽號
 者天子之美稱也以道則稱皇以徳則稱帝以業則
 稱王此之謂殊徽號若有虞氏之兩敦夏后氏之四
 璉殷之六瑚周之八簋有虞氏之旂夏后氏之綏殷
 之大白周之大赤此之謂異器械虞夏殷周之養老
[084-33a]
 或以深衣或以燕衣或以縞衣或以𤣥衣此之謂别
 衣服此七者治之法也法有變要在通之而不倦故
 曰此其所得與民變革者也
 慶源輔氏曰殊徽號陳氏方氏説為優器械則兼夫
 旌幟矣然厠於器械服色衣服之間則又似古説及
 陳氏後説是當考所得與民變革者則知聖人之治
 有所更易無非所以奉天命而順民心固非私意所
 能也
[084-33b]
其不可得變革者則有矣親親也尊尊也長長也男女
有别此其不可得與民變革者也
 鄭氏曰四者人道之常
 嚴陵方氏曰或以三或以五或以九其數雖不同所
 以為親親之義則一也有祖有父有曽有髙其名雖
 不同所以為尊尊之義則一也四世而緦五世袒免
 䟽戚雖不同所以為長長之義則一也父則隆於母
 夫則隆於婦兄弟則隆於娣妹其位雖不同所以别
[084-34a]
 男女之義則一也此四者治之道也道有常要在久
 之而不易故曰不可得與民變革也既曰變又曰革
 何也天下之理因之則有常革之則有變因革則存
 乎人變常則存乎事人與事常相須而已
 馬氏曰自立權度量至於别衣服者禮之文也文則
 應時而造自親親至於男女有别者禮之本也本則
 理有不可易
 慶源輔氏曰親親仁也尊尊長長義也男女有别禮
[084-34b]
 也知者知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其不可得而變革
 者經也
同姓從宗合族屬異姓主名治際㑹名著而男女有别
 鄭氏曰合合之宗子之家序昭穆也異姓謂來嫁者
 也主於母與婦之名耳際㑹昏禮交際之㑹也著明
 也母婦之名不明則人倫亂也亂者若衞宣公楚平
 王為子取而自納焉
 孔氏曰自此至可無慎乎一節論同姓從宗異姓主
[084-35a]
 名男女有别之事同姓父族也從宗謂從大小宗也
 合聚族人親䟽使昭為一行穆為一行同時食故曰
 合族屬也異姓謂他姓之女來為己姓之妻夫為父
 行則主母名夫若子行則主婦名治正也際㑹所以
 主此母婦之名正昏姻交際㑹合之事若母婦之名
 著則男女尊卑異等各有分别不相滛亂鄭註衞宣
 公生急子娶於齊而美公取之見桓十六年左傳楚
 平王為太子建取秦女自納之見昭十九年左傳凡
[084-35b]
 姓族異者所以别異人也天子賜姓賜氏諸侯但賜
 氏故𨼆八年左傳云天子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
 之氏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
 邑亦如之以此言之天子因諸侯先祖所生賜之曰
 姓杜預云若舜生媯汭賜姓曰媯封舜之後於陳以
 所封之土命為氏舜後姓媯而氏曰陳故鄭駮異義
 云炎帝姓姜大皡之所賜也黄帝姓姬炎帝之所賜
 也故堯賜伯夷姓曰姜賜禹姓曰姒賜契姓曰子賜
[084-36a]
 稷姓曰姬著在書傳是天子賜姓也諸侯賜卿大夫
 以氏若同姓公族之子曰公子公子之子曰公孫公
 孫之子其親已逺不得上連於公故以王父字為氏
 若適夫人之子則以五十字伯仲為氏若魯之仲孫
 季孫是也若庶子妾子則以二十字為氏則展氏臧
 氏是也若異姓則以父祖官及所食之邑為氏以官
 為氏則司馬司城是也以邑為氏若韓趙魏是也凡
 賜氏族者為卿乃賜有大功徳者生賜以族若叔孫
[084-36b]
 得臣是也雖公子之身若有大功徳則以公子之字
 賜以為族若仲遂是也其無功徳死後乃賜族若無
 駭是也若子孫不為卿其君不賜族子孫自以王父
 字為族也氏族對文為别散則通故左傳問族於衆
 仲下曰以字為展氏是也其姓與氏散亦得通故春
 秋有姜氏子氏姜子皆姓而云氏是也
 長樂劉氏曰宗者一族人倫之主也天子諸侯尊崇
 雖其子之親非嗣厥位則莫可得而禰之也是以同
[084-37a]
 姓之親必崇其宗崇其宗則五服各有倫類所以辨
 親䟽定長幼明尊卑繫昭穆也正其一身而人倫之
 道備焉者宗以正之使然也故先王之禮同姓人之
 昏嫁祭祀燕饗食飲必禀於大宗仕進出入饋遺往
 來亦如之合族屬者屬猶繫也父之黨則繫於昭子
 之黨則繫於穆昭穆分則序之以長幼合族人而食
 所以正人倫而禮義行於宗黨矣異姓主名治際㑹
 名著而男女有别者謂娶異姓之女以為己親彼雖
[084-37b]
 無服可以娶矣而其名在昭行則不可娶之以為婦
 名在穆行則不可娶之以為母此謂治其際㑹也故
 名著則男女之尊卑自分而匹偶不失其序焉
 嚴陵方氏曰從宗者從大宗小宗也主名者主母婦
 名也從宗所以合親䟽之族屬主名所以治昏姻之
 際㑹於衆而聚於一者謂之族若所謂宗以族得民
 敬宗故収族是也以小而繫於大者謂之屬若所謂
 夫屬乎父道夫屬乎子道是也上下之交謂之際彼
[084-38a]
 此之合謂之㑹若王姬下嫁於諸侯者際也㑹男女
 之無夫家者㑹也言同姓從宗則異姓非不然也以
 同姓為宗之所主而族屬之所繫焉不然則離故也
 經曰婦人從夫其謂是歟異姓主名則同姓非不然
 也以異姓則名之所難辨而際㑹之所因焉不然則
 亂故也經曰合二姓之好其謂是歟名著而男女有
 别者尊者為父親者為母而父母之名著矣外則為
 夫内則為婦而夫婦之名著矣此男女之所以有别
[084-38b]
 也至於父之與夫而名著乎外則男又有別矣母之
 與婦而名著乎内則女又有别矣
 馬氏曰同姓者自内出而有所殺嫌於無所厚故使
 之從宗合族屬所以親之以仁恩也異姓者自外入
 而有所厚嫌於無所分故使之主名治際㑹所以别
 之以禮義也
 慶源輔氏曰同姓從宗所以合族屬也異姓主名所
 以治際㑹也際㑹謂男女際㑹之時名著則男女雖
[084-39a]
 際㑹而有别矣此所謂主名也
 東萊吕氏曰名著而男女有别大扺婦人尊卑本無
 定位隨其夫之尊卑爾故所主者在名
其夫屬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屬乎子道者妻皆
婦道也
 鄭氏曰母焉則尊之婦焉則卑之尊之卑之明非己
 倫以厚别也
 孔氏曰此言他姓婦人來嫁己族本無昭穆於己親
[084-39b]
 唯繫夫尊卑而定母婦之號也道猶行列也若其夫
 隨屬於己之父行者其妻皆己之母行也其夫隨屬
 於己之子行者其妻皆己之婦行也故婦人來嫁己
 伯叔之列即謂之為母也來嫁於己之子行即謂之
 為婦也男女若無尊卑倫類相聚則滛亂易生
 長樂陳氏曰母婦無昭穆而昭穆繫於父子之别嫂
 婦無長幼而長幼繫於兄弟之倫故婦於世叔父母
 則大功世叔於婦亦大功以其相逺而親之也兄公
[084-40a]
 與叔於嫂婦無服嫂婦於兄公與叔亦無服以其相
 邇而逺之也
謂弟之妻婦者是嫂亦可謂之母乎名者人治之大者
也可無慎乎
 鄭氏曰謂之婦與嫂者以其在己之列以名逺之耳
 復謂嫂為母則令昭穆不明亦可謂之母乎言不可
 也昆弟之妻夫之昆弟不相為服不成其親也男女
 無親則逺於相見人治所以正人也
[084-40b]
 孔氏曰此論兄弟之妻在己之倫列恐相䙝凟故弟
 妻假以同子婦之名兄妻假以嫂老之名殊逺之也
 既以子妻之名名弟妻為婦若又以諸父之妻名名
 兄妻為母則上下全亂昭穆不明故鄭註喪服亦云
 弟之妻為婦者卑逺之故謂之婦嫂者尊嚴之稱是
 弟妻可借婦名兄妻不可借母名也男女尊卑隔絶
 相服成親義無混雜兄弟之妻己之倫列若成親為
 服則數相聚見姦亂易生故無服以䟽逺之全同路
[084-41a]
 人恩親不接也名謂母婦之名得之則昭穆明失之
 則上下亂是人治之大須慎之也
 嚴陵方氏曰兄之與弟長幼而已非尊卑也而謂弟
 之妻為婦者盖推而逺之别嫌耳以弟之妻為婦則
 可謂兄之妻為母則不可矣然止謂之嫂者盖男陽
 也陽宜伸女隂也隂宜屈以女宜屈故弟之妻可謂
 之婦而從卑以男宜伸故不可謂兄之妻為母而從
 尊也是以叔不服兄之妻而婦服夫之兄屈伸之理
[084-41b]
 盖可見也然而嫂雖少當敬忌如叟故於文從之是
 乃所以别嫌歟名雖非尊而實則敬之盖先王之微
 意也人道所以相治而不亂者以是而已不曰治人
 而曰人治者非其所以治人而人所以治故也
 山隂陸氏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是也若子路者猶
 以為迂故曰可不慎乎
 金華應氏曰人固有幼而無依年之長幼或甚遼絶
 兄當撫幼弟如父故康誥以兄不念鞠子哀為大不
[084-42a]
 友嫂當撫幼叔如子故唐賢有鞠於嫂以有成以母
 服報之恩禮可以有加而名卒不可變者天倫自然
 之序非人所能移也此其所以莫急於正名也
四世而緦服之窮也五世袒免殺同姓也六世親屬竭

 鄭氏曰四世共髙祖五世髙祖昆弟六世以外親盡
 無屬名
 孔氏曰自此至周道然也論殷周統叙宗族之異四
[084-42b]
 世謂上至髙祖下至己兄弟同承髙祖之後為族兄
 弟相報緦麻是服盡於此也為親兄弟期一從兄弟
 大功再從兄弟小功三從兄弟緦麻共承髙祖為四
 世而緦麻盡也五世謂共承髙祖之父者服袒免而
 無正服減殺同姓也六世則謂共承髙祖之祖者不
 服桓免同姓而已故云親屬竭
 嚴陵方氏曰四世者三從之親也以其䟽而不足於
 哀也致其思而已故服謂之緦焉五世者三從之外
[084-43a]
 也以其尤䟽但不襲不冠以變其吉爾故謂之袒免
 焉六世雖不變吉可也
 馬氏曰服有五者盖其親有隆殺則服有精粗故四
 世而緦者服之精乃其服之窮也至於五世則宜其
 無服而先王不忍遂絶之也故為之袒免之禮所以
 殺同姓也免者如冠廣一寸加之於首所以示其吉
 袒者袒其體所以示其凶吉凶相半此其所以為殺
 同姓也
[084-43b]
 
 
 
 
 
 
 
 禮記集説卷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