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57 禮記集說-宋-衞湜 (master)


[064-1a]
欽定四庫全書
 禮記集說卷六十四    宋 衛湜 撰
旅幣無方所以别土地之宜而節逺邇之期也龜為前
列先知也以鍾次之以和居參之也虎豹之皮示服猛
也束帛加璧往徳也
 鄭氏曰旅衆也邇近也鍾金也獻金為作器鍾其大
 者以金參居庭實之間示和也
 孔氏曰此一節明朝聘貨賄庭實之物幣庭實也衆
[064-1b]
 國貢獻幣物非止一方故云無方五方各殊所出有
 異所以分别土地所生之宜六服有逺近或嬪或貨
 所貢之屬各有期也龜以下即旅幣無方之事龜是
 靈知之物陳之最在前陳金則次於龜後不謂之金
 而謂之鍾者貢金以供王之鑄器器莫大於鍾也金
 性柔和從時變革厠居龜帛之間故云以和居參之
 也虎豹是威猛之獸今得其皮来列在庭是表示君
 臣之徳能服四方之威猛者也玉以表徳今將玉加
[064-2a]
 於束帛或錦繡黼黻之上是以表往歸於徳故也謂
 主君有徳而往歸之
 長樂劉氏曰六服諸侯更番以四仲月来朝則任土
 作貢旅衆國之幣隨其國之所有或金或玉或匭或
 包如禹貢九州之物無定法也而國服逺近不同必
 使番休六年一徧而每朝王必皆助祭執籩豆駿奔
 走則不可在禴祠烝嘗之後也故曰節逺邇之期焉
 其朝宗覲遇也或受饗於朝或受饗於廟備陳衆國
[064-2b]
 充庭之物則九江納錫大龜者荆州之所貢也以為
 前列者先其靈知能照國家之災祥也先儒考夏書
 無以鍾為貢幣者以鍾為金則厥貢惟金三品以其
 從革可柔可剛有利國之義故謂之和以和居參之
 者具陳三品銅色雖下而亦居其次者以其和也
 長樂陳氏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濵莫非王
 臣故衆幣所以無方也土地之宜在物而逺近之期
 在人周官六服其見有六歲之差其交有六物之異
[064-3a]
 六物之異者所謂别土地之冝六歲之差者所謂節
 逺近之期也金之為體則實而其為性則順體之實
 則足以見情而性之順則足以示和示服猛者所以
 明徳威惟畏也往徳者所以示徳明惟明也禮器言
 大饗之所貢故言三牲魚腊以至丹漆絲纊竹箭之
 類而極其多此言常貢之法則陳其大率而已此詳
 略所以不同也 又禮書曰采邑有賦而無貢邦國
 有貢而無賦周官大宰以九賦斂財賄有家削邦縣
[064-3b]
 邦都之賦以九貢致邦國之用有祀嬪器幣材貨服
 斿物之貢其制地貢在大司徒其施邦國之貢在大
 司馬其物則職方氏揚州之金錫荆州之丹青青州
 蒲魚雍州玉石之類是也其用則大府以家削之賦
 待匪頒邦縣之賦待幣帛邦都之賦待祭祀邦國之
 貢待弔用是也然邦國有歲之常貢有因朝而貢歲
 之常貢則春入貢是也因朝而貢則侯服歲一見其
 貢祀物之類是也二者之禮雖殊其玉帛庭實之設
[064-4a]
 蓋亦相類考之覲禮侯氏奉玉帛以升庭實旅百先
 龜次金次丹漆絲纊馬在其南若皮則居馬之位而
 王特撫玉而已以示致方物者臣之職而不有其物
 者王之道也禹貢八州有貢惟冀州無貢以畿内王
 之所專特斂其賦而已非所謂貢也
 嚴陵方氏曰以衆之所陳故曰旅以意之所將故用
 幣土地所生之物有冝有否各使貢其所冝之物焉
 故以别言之地之逺者来之期常䟽地之邇者來之
[064-4b]
 期常數故以節言之鍾即金也貢金以共王之作器
 故以鍾言之曰金則以材言曰鍾則以器言金之為
 物其情則和鑄之為鍾則止而聚止而聚則和之所
 居故以和居言之
 馬氏曰龜也鍾也虎豹之皮也束帛也皆幣也以其
 為庭實非止於此亦言其略而已旅之言陳也無方
 者以其土地各有冝不可以不别逺邇各有期不可
 以不節蓋土地各有冝則所貢不一逺邇各有期則
[064-5a]
 所入有多寡故周官制貢各以其國之所有即所謂
 别土地之冝也聖人之治天下有武以示威有徳以
 示懐有武以示威故猛者服有徳以示懐故人向而
 往之虎豹者猛物也幣以虎豹之皮者示王者之威
 足以服猛也璧者玉也君子以玉比徳焉加璧於束
 帛之上者示王有徳而為人所歸往也
 山隂陸氏曰方猶常也旅幣無方即前所謂其餘無
 常貨後世求於不産責之非時則非所以别土地之
[064-5b]
 冝節逺邇之期此言諸侯大饗故其記如此即言三
 牲魚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薦四時之和氣
 也丹漆絲纊竹箭與衆共財也其餘無常貨各以其
 國之所有則致逺物也是王徳也以鍾次之言設而
 已亦貶於玉鄭氏謂金兩義先設後入且言鍾金既
 器矣和居參之所謂參和為仁也言往徳不言尊徳
 亦言之法
 延平周氏曰旅幣衆幣也若馬之類古人亦謂之幣
[064-6a]
 鍾即金也言金則不必鍾故止於示情言鍾則必用
 金故又足示和往有將意束帛則將其徳之被於人
 者加璧則將其徳之同於天者
庭燎之百由齊桓公始也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趙文子
始也
 鄭氏曰庭燎之差公蓋五十侯伯子男皆三十百僭
 天子也肆夏僭諸侯也趙文子晉大夫名武
 孔氏曰自此至夷王以下緫論朝聘失禮之事庭中
[064-6b]
 設火以照燎來朝之臣夜入者因名火為庭燎百者
 作百炬列於庭也大戴禮云天子百燎齊桓僭用後
 世襲之是失禮從桓公始也大射禮燕禮諸侯納賔
 奏肆夏今文子亦奏之故云僭諸侯此謂納賔樂也
 周禮九夏王夏者天子所用其餘八夏諸侯皆得用
 之其陔夏卿大夫亦得用之故鄉飲酒客醉而出奏
 陔夏但非堂上正樂所用也
 長樂陳氏曰天下有道天子馭諸侯諸侯馭大夫而
[064-7a]
 禮樂有差天下無道諸侯僭天子大夫僭諸侯而禮
 樂無别周之天子無道故齊桓公僭天子之禮而至
 於庭燎之百趙文子僭諸侯之樂而至於奏肆夏也
 蓋齊桓公之僭以强趙文子之僭以奢記者録而罪
 之以其濫觴於一時而致洋溢乎天下後世也
 山隂陸氏曰齊桓公賢諸侯也而僭天子如此則餘
 諸侯可知趙文子賢大夫也而僭諸侯如此則餘大
 夫可知
[064-7b]
 金華應氏曰禮運自天子祭天地至諸侯非問疾弔
 䘮而入諸臣之家凡八條皆以明諸侯之失禮而大
 夫之失禮居其三此篇自庭燎之百至為君之荅已
 也凡十餘條皆以明大夫之僭禮而諸侯之僭天子
 居其三焉世愈降而失愈甚失愈甚而亂愈速事變
 之推移亦可見矣孔子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十世
 希不失矣信哉雖然抑有由也諸侯之僭起於天子
 之失禮而已故禮運之嘆首以魯之郊禘非禮為言
[064-8a]
 大夫之僭起於諸侯之失禮而已故此篇之譏自齊
 桓趙文子始焉夫齊威將仗義以服諸侯也乃自以
 庭燎之百誇其尊則何以責夫諸侯趙文子輔其君
 以爵者也而自僭肆夏覇國之禮已失矣則何以責
 夫大夫
朝覲大夫之私覿非禮也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也
不敢私覿所以致敬也而庭實私覿何為乎諸侯之庭
為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064-8b]
 鄭氏曰朝覲其君親来其臣不敢私見於主國君也
 以君命聘則有私見何為乎諸侯之庭非其與君無
 别也外交謂私覿也
 孔氏曰此一節論大夫從君朝覲行私覿非禮之事
 朝覲謂君親往鄰國行朝覲之禮大夫從君而行輙
 行私覿是非禮也若受命執圭專使鄰國得行私覿
 故聘禮臣出使有私覿所以申巳之誠信也不敢私
 覿所以致敬覆明從君而行不私覿所以致敬於己
[064-9a]
 君也周衰有臣從君而行設庭實私覿於主國之庭
 作記者譏之無外交者觧所以不敢私覿之意為人
 之臣既無外交唯專一事君既從君而行不敢貳心
 於他君所以不行私覿之禮也
 馬氏曰以周官考之則公執桓圭侯執躬圭伯執信
 圭子執榖璧男執蒲璧大夫執雁士執雉則大夫無
 執圭之禮此言執圭者荀子謂聘人以圭記亦曰以
 圭璋聘重禮也則知此非所執之圭也
[064-9b]
 山隂陸氏曰大夫執圭而使所謂信圭如此信也者
 信此者也何為乎者痛詞也春秋之義痛之益深其
 言愈緩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
 忍也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
 於三家之堂亦以此八佾舞於庭猶可也以雍徹則
 甚矣故其先後緩急不同如此
 長樂陳氏曰易大有九四匪其彭旡咎則為諸侯者
 其可庭實於諸侯之庭乎庭實於諸侯之庭者諸侯
[064-10a]
 之無王也曲禮言從於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又況
 大夫從其君之朝覲其可以私覿於諸侯之庭乎私
 覿於諸侯之庭者大夫之無君也檀弓曰大夫束脩
 之問不出竟左傳曰䇿名委贄貳乃辟也此所謂人
 臣無外交而不貳君也
大夫而饗君非禮也大夫强而君殺之義也由三桓始
也天子無客禮莫敢為主焉君適其臣升自阼階不敢
有其室也覲禮天子不下堂而見諸侯下堂而見諸侯
[064-10b]
天子之失禮也由夷王以下
 鄭氏曰大夫饗君由强且富也三桓魯桓公之子莊
 公之弟公子慶父公子牙公子友慶父與牙通於夫
 人以脇公季友以君命鴆牙後慶父弑二君又死也
 天子無客禮君適其臣升自阼階不敢有其室明饗
 君非禮也天子不下堂見諸侯正君臣也夷王周康
 王之𤣥孫之子也時微弱不敢自尊於諸侯
 孔氏曰大夫富强專制於君召君而饗之非禮也大
[064-11a]
 夫干國亂紀君能殺之得其義也鄭註三桓以下並
 公羊文春秋之時則有諸侯饗天子故莊二十一年
 鄭伯饗王於闕西辟樂備亂世非正法也案覲禮天
 子負斧依南面侯氏執玉入是不下堂見諸侯也若
 春朝夏宗則以客禮待諸侯以車出迎故齊僕云各
 以其等為車送逆之節夷王下堂見諸侯自此以後
 或有然者故云以下
 黄氏曰魯自三桓執政日衰一日豈是能殺强臣為
[064-11b]
 得義哉蓋殺者降殺之義也謂大夫無饗君之禮而
 今可饗君者由三桓始也謂三桓勢强而君政㣲若
 降殺故為大夫所饗正文非舉殺臣弑君之事本記
 大夫饗君失禮之由與齊桓趙文子夷王為亂禮法
 之始則無殺臣之義也
 長樂陳氏曰以大夫而饗君猶為非禮又況以諸侯
 而饗天子乎三代之制刑不上大夫而覇者之法亦
 曰無專殺大夫則古之所以任大夫未嘗不以賢而
[064-12a]
 其所以待大夫未嘗不以禮其有至於殺者蓋其始
 也任之不以賢故其終也不可待之以禮耳周衰之
 際諸侯之殺大夫者不獨始於三桓而必曰三桓始
 者蓋前乎三桓者為亂而不止於强及三桓之事則
 强而未至於亂是以齊殺無知衛殺州吁宋殺長萬
 陳殺二慶是皆以其禍亂一國而不止於强也叔牙
 之欲立慶父則恃强而已而未至於禍亂一國此記
 者所以言大夫强而君殺之由三桓始也春夏萬物
[064-12b]
 聚見之時先王為之朝宗之禮而不純以臣待諸侯
 以其等為車送逆之節所以明其恩也於秋萬物分
 辨之時為之覲禮而純以臣待諸侯則負依南面而
 不下堂所以明其義也明其恩則天下知所賢明其
 義則天下知所尊知所賢則人樂於為徳知所尊則
 人樂於為禮此天子之徳所以常感於下而其勢所
 以常隆於上矣至夷王則不然於其秋覲之時亦與
 諸侯分庭抗禮而下堂見之是其自卑所以起諸侯
[064-13a]
 之僭自弱所以起諸侯之强以至平王東遷而齊王
 室於邦君降黍離於國風者非由此哉
 延平周氏曰齊桓公葵丘之盟嘗謂無專殺大夫而
 此謂大夫强而君殺之由三桓始則所謂無專殺大
 夫者非特覇者之法而已然周之諸侯殺大夫者豈
 獨始於三桓蓋三桓以魯言也夷王下堂而見諸侯
 周之王業卒至於不可復興其失禮之害也如此
 山隂陸氏曰三桓蓋公子慶父公子牙公子季友之
[064-13b]
 後子孫執國政者也鄭氏謂季友以君命鴆牙後慶
 父弑二君又死也案季友鴆牙使若托以疾死然其
 於慶父緩追逸賊皆親親之道即非以君命殺之又
 季友不應在三桓之列且古者殺大夫非義也大夫
 見殺非智也其或有罪則遷就而為之諱所謂簠簋
 不飾是也後世大夫世執國政君由是弱矣有殺之
 者更以為義則若三家者有以啓之也經是以云經
 曰公廟之設於私家非禮也由三桓始也春秋傳曰
[064-14a]
 陽虎欲去三桓以季寤更季氏以叔孫輙更叔孫氏
 以己更孟氏知三桓非公子友等亦明矣不信由夷
 王始則夷王以下莫不然也其所謂始者能為之始
 而已後有不皆也據孔氏之不喪出母自子思始也
 邾婁復之以矢蓋自戰於升陘始也魯婦人之髽而
 弔也自敗於臺駘始也下殤用棺衣棺自史佚始也
 練冠以喪慈母自魯昭公始也庭燎之百由齊桓公
 始也大夫之奏肆夏由趙文子始也大夫强而君殺
[064-14b]
 之義也由三桓始也公廟之設於私家非禮也由三
 桓始也廟有二主自桓公始也𤣥冠紫緌自魯桓公
 始也朝服之以縞也自季康子始也士之有誄自魯
 莊公始也夫人之不命於天子自魯昭公始也
 馬氏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濵莫非王臣故
 天子無客禮莫敢為主焉天子燕禮則以膳夫為主
 諸侯燕禮則以宰夫為主示其君之尊而莫敢與之
 抗禮也故君適其臣升自主人阼階之位示臣不敢
[064-15a]
 有其室也為人臣者不敢有己而況於有室乎
 横渠張氏曰不當下堂而下是天子弱而諸侯强也
 若負屏而立謂之朝是當行禮於庭中也
諸侯之宫縣而祭以白牡擊玉磬朱干設鍚冕而舞大
武乗大路諸侯之僭禮也臺門而旅樹反坫繡黼丹朱
中衣大夫之僭禮也故天子微諸侯僭大夫强諸侯脅
於此相貴以等相覿以貨相賂以利而天下之禮亂矣
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諸侯而公廟之設於私
[064-15b]
家非禮也由三桓始也
 鄭氏曰宫縣四面縣也干盾也鍚傅其背如龜也武
 萬舞也白牡大路殷天子禮以上皆天子之禮也旅
 道也屏謂之樹樹所以蔽行道管氏樹塞門塞猶蔽
 也禮天子外屏諸侯内屏大夫以簾士以帷反坫反
 爵之坫也蓋在尊南兩君相見主君既獻於此反爵焉
 繡黼丹朱以為中衣領縁也繡讀為綃綃繒名也詩
 云素衣朱綃又云素衣朱襮襮黼領也以上皆諸侯
[064-16a]
 之禮也仲孫叔孫季孫氏皆立桓公廟魯以周公之
 故立文王廟三家見而僭焉
 孔氏曰此一節緫論諸侯及大夫奢僭强盛之事案
 小胥天子宫縣諸侯唯合軒縣今乃有宫縣白牡是
 殷之正色諸侯祭用時王牲今乃用白牡又諸侯擊
 石磬今擊玉磬又諸侯得舞大武故詩云方將萬舞
 宣八年萬入去籥是也但不得朱干設鍚冕服而舞
 今朱干設錫冕而舞大武詩云鏤鍚謂以金飾之則
[064-16b]
 此鍚亦以金飾謂用金琢傅其盾背盾背外髙龜背
 亦外髙故鄭云如龜蓋漢禮然也又諸侯合乗時王
 之車今乃乘殷之大路並是諸侯之僭禮也祭統云
 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明堂位云魯君孟春乘大路
 皆天子禮樂特賜周公魯惟文王周公廟得用之用
 於他廟則為僭若他國諸侯非二王之後祀受命之
 君而用之皆為僭也臺門者兩邊起土為臺臺上架
 屋曰臺門樹立也人君當門道立屏蔽内外為敬也
[064-17a]
 明堂位云反坫出尊則坫為尊而設故鄭知反爵之
 坫也坫以土為之論語云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
 故鄭知兩君相見也彼註云其獻酬之禮更酌酌畢
 則各反爵於坫上謂於此坫上而反爵也中衣謂冕
 又爵弁之中衣以素為之繡黼為領丹朱為縁案註
 昬禮引詩云素衣朱綃魯詩亦以為綃綃綺屬以魯
 詩既為綃字又五色備曰繡白與黒曰黼繡黼不得
 共為一物故以繡為綃也謂於綃上刺黼文也又釋
[064-17b]
 器黼領謂之襮故鄭云襮黼領也案禮公之孤四命
 則爵弁自祭天子大夫四命亦當爵弁自祭則中衣
 得用素但不得綃黼為領丹朱為縁耳自臺門以下
 於時大夫皆有此事故言僭禮也相貴以等謂臣下
 不畏懼於君而擅相尊貴以等列相覿以貨者大夫
 私相覿以貨賄不辟君也鄭知魯得立文王廟者案
 襄十二年吳子夀夢卒臨於周廟禮也註云周廟文
 王廟也此經云諸侯不敢祖天子而文二年左傳云
[064-18a]
 宋祖帝乙鄭祖厲王大夫不敢祖諸侯而莊二十八
 年左傳云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彼據有太功
 徳者此據尋常諸侯大夫也
 長樂陳氏曰宫縣玉磬朱干設鍚冕而舞大武此周
 天子之禮而周之諸侯僭之也祭以白牡殷天子之
 禮而殷之諸侯僭之也蓋殷尚白非天子之宗廟不
 用白牡猶周尚赤非天子之宗廟不用騂剛周公以
 人臣不可及之功故祭得用天子之騂剛所以優其
[064-18b]
 功然又不可以忘人臣之分故以白牡所以正其分
 也則祭以白牡為僭者豈非殷之諸侯哉明堂位以
 大路為殷路指木路而言之樂記曰大路天子之車
 指金路而言之也殷之木路非天子之祭天則不用
 周之金路非天子之所賜則不得乗在殷而乘木路
 在周而乘金路皆謂之乘大路此言殷周諸侯之僭
 禮也其所謂繡黼丹朱中衣者蓋繡黼中衣之領而
 丹朱中衣之縁也先儒以繡為綃其說非矣詩曰素
[064-19a]
 衣朱襮 又樂書曰周官小胥正樂縣之位王宫縣
 諸侯軒縣則諸侯宫縣僭天子樂縣也舜之鳴球以
 象天帝玉磬之音諸侯擊玉磬僭天子樂器也天子
 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諸侯亦設鍚而用之僭天子
 樂舞也祭以白牡僭天子用牲之禮也乘以大路僭
 天子乘車之禮也蓋天下有道禮樂自天子出諸侯
 莫得而僭之天下無道禮樂自諸侯出其不僭竊而
 用之未之有也言諸侯僭禮則樂可知矣朱干用白
[064-19b]
 金以覆其背所謂朱干設鍚是也玉戚用玉以飾其
 柄楚工尹路謂剥圭以為戚柲是也凡此魯不特用
 於周公之廟而羣公之廟亦用焉故子家駒譏之不
 特用於魯之羣廟而諸侯亦用焉故於此譏之循縁
 積習八佾作於季氏之庭萬舞振於文夫人之側先
 王之樂自是掃地矣
 嚴陵方氏曰先儒謂縣若鍾磬之屬縣於簨虡者四
 面皆縣象宫室之有墻故謂之宫縣諸侯軒縣猶軒
[064-20a]
 車之有蕃去其一面故也白牡殷牲大路殷路也二
 者先王之禮路也唯天子乃得兼而用之丹朱中衣
 以丹朱為中衣之飾也正服在外故謂之中衣微故
 見脇强故敢僭四者之言亦互相明爾相貴以等則
 爵不足以馭其貴相覿以貨則禄不足以馭其富相
 賂以利則予不足以馭其幸大宰八柄詔王馭羣臣
 以此三者為先三者茍失天下之禮由是亂矣覿言
 非是則不行貨指物利指事諸侯有國而已故不敢
[064-20b]
 祖天子大夫有家而已故不敢祖諸侯以其不敢祖
 天子故立始祖而有五廟之制以其不敢祖諸侯故
 立别子而有五宗之法
 馬氏曰諸侯之僭由天子之微諸侯之見脅由大夫
 之强也方周之衰上失道揆下無法守故於此相貴
 以等相覿以貨相賂以利相貴以等言相尚以勢相
 覿以貨相賂以利言相尚以利天下以勢利相尚不
 奪則不能饜其所欲此天下之禮所以亂矣
[064-21a]
 山隂陸氏曰諸侯言僭樂僭祭祀言僭大路大夫言
 僭禮僭朝會言僭中衣亦言之法言天子微在上言
 諸侯脅在下君子詞也君子為尊者諱蔽不諱敗諱
 脅不諱微且言天子在下寧言諸侯在下祖言不敢
 明非不得也故宋祖帝乙鄭祖厲王
天子存二代之後猶尊賢也尊賢不過二代
 鄭氏曰過之逺難法也二或為三
 孔氏曰此一節論王者立二王後尊賢之事所以存
[064-21b]
 二代之後者猶尚尊其往昔之賢取其法象但代異
 時移今古不一所尊之賢不過二代而已若過之逺
 難為法也案異義公羊說存二王之後所以通夫三
 統之義左氏說周家封夏殷二王之後以為上公封
 黄帝堯舜之後謂之三恪鄭云二王之後命使郊天
 祭其始祖受命之王自行其正朔服色恪者敬也敬
 其先聖而封其後
 唐天寳三恪二王後議曰三恪二王之義有三說焉
[064-22a]
 一云二王之前更立三代之後為三恪此據樂記武
 王克商未及下車封黄帝堯舜之後及下車封夏殷
 之後通以用六代之樂一云二王之前但存一代通
 二王為三恪此據左傳但云封胡公以備三恪明王
 者所敬先王有二更封一代以備三恪存三恪者所
 敬之道不過於三以通三正一云二王之後為一恪
 妻之父母為二恪夷狄之君為三恪此據王有不臣
 者三而言之案梁崔靈恩云三義之說以初為長何
[064-22b]
 者禮記郊特牲云存二王之後尊賢不過二代又云
 詩二王之後来助祭又春秋公羊說曰存二王之後
 所以通三正以上皆無謂二王之後為三恪之文若
 更立一代通備三恪者則非不過二代之意左傳云
 封胡公以備三恪者謂上同黄帝堯舜下同夏殷為
 三恪也又案二王三恪經無正文崔靈恩據禮記陳
 武王之封遂以為通存五代竊恐未安今據二代之
 後即謂之二王三代之後即謂之三恪且武王所封
[064-23a]
 蓋以堯有則天之大人莫能名黄帝列序星辰正名
 百物自以功濟萬代師範百王故特封其後偶契二
 三之數非歴代通法故記云尊賢不過二代示敬必
 由舊因取通已為三正也其二代之前第三代者雖
 逺難師法豈得不録其後故亦存之示敬其道而已
 因謂之三恪故左傳云封胡公以備三恪足知無五
 代也況歴代至今皆以三代為三恪焉通典/
 嚴陵方氏曰成王之命微子曰惟稽古崇徳象賢乃
[064-23b]
 其事也
 山隂陸氏曰猶之言可以已也雖可以已猶如此厚
 之至也雖厚又惡大過故曰尊賢不過二代
 長樂陳氏曰監於二代則存二代之意可見矣
 眉山孫氏曰立前代之後以統承先王者自古有此
 法也有虞氏之時棄為髙辛之後故得祭天詩謂后
 稷肇祀是也丹朱為唐堯後作賔於虞書所謂虞賔
 在位是也至夏后時則丹朱商均之子孫皆為二王
[064-24a]
 後湯為夏氏立後經傳雖不載然有商之興固當以
 禹之裔為二王後無疑矣仲虺之誥稱湯之徳有曰
 兹率厥典言其能率循舊典不易故常也豈其於崇
 徳象賢之事獨不稽古乎至周則封微子於宋至封
 舜後於陳封東樓公於杞亦必因成湯封舜禹之後
 於陳杞可以推而知也
諸侯不臣寓公故古者寓公不繼世
 鄭氏曰寓寄也寄公之子非賢者世不足尊也寓或
[064-24b]
 為託也
 孔氏曰此一節論寄公之子為臣之事喪服傳云寄
 公者何也失地之君也或天子削地或被諸侯所逐
 皆為失地不臣者不敢以寄公為臣也
 嚴陵方氏曰失地之君諸侯所以不臣之者以其嘗
 為南面之君故也然以失地則其賢不足尊也故古
 者不使之繼世
 馬氏曰古者寓公非有大功徳不同繼世雖然諸侯
[064-25a]
 猶擇其賢者而用之
君之南郷荅陽之義也臣之北面荅君也大夫之臣不
稽首非尊家臣以辟君也
 鄭氏曰荅對也辟君辟國君也
 孔氏曰此一經論大夫君辟正君之事諸侯則稽首
 於天子大夫則稽首於諸侯家臣不稽首者非是尊
 敬此家臣不令稽首以臣於國君已皆稽首今大夫
 之臣又稽首於大夫之君便是一國兩君故云以辟
[064-25b]
 君也大夫得稽首於諸侯不辟天子者諸侯有大功
 徳出封畿外專有其國故大夫得盡臣禮以事之
 嚴陵方氏曰南者陽之位北者隂之位君以陽明為
 徳故南鄉而有荅陽之義所以向明也臣以隂順為
 徳故北面以荅君所以示順也君非臣之所敵故不
 可言荅臣臣者君之所統故不可言荅隂於君曰郷
 則不斥其體君尊故也周官司士於王曰鄉自公而
 下皆曰面莊子言堯之為君曰南鄉言舜之為臣曰
[064-26a]
 北面皆此意也然對而言之則如此離而言之君亦
 可以言面故易言聖人南面而聴天下經言聖人南
 面而立周官大祝辨九拜而以稽首為先則稽首者
 首至地而為禮之隆也諸侯之大夫陪臣而已以陪
 臣之卑而可以當拜禮之隆乎必有君道之尊者乃
 可以當此坊記大夫不稱君則大夫固無君道矣
 延平周氏曰天道降於南方故君之南鄉荅天也陽
 即天也
[064-26b]
 馬氏曰君者兼天子諸侯而言之也
 山隂陸氏曰易曰聖人南面而聴天下郷明而治蓋
 取諸離是也
大夫有獻弗親君有賜不面拜為君之荅已也
 鄭氏曰不面拜者於外告小臣小臣受以入也小臣
 掌三公及孤卿之復逆也
 孔氏曰此一經論君尊大夫之事謂大夫有物獻君
 使人獻之不親来獻君有物賜大夫大夫不面自来
[064-27a]
 拜案大僕掌諸侯之復逆御僕掌羣吏之逆及庶民
 之復鄭註云復謂奏事也逆謂受下奏
 嚴陵方氏曰此謂諸侯大夫諸侯雖有君道然亦天
 子之臣耳故於大夫有相荅之禮焉獻弗親有賜不
 面拜非敢怠也慮煩君之荅已而已親則必面獻亦
 必拜其言互備也
 延平周氏曰君有荅於大夫尊賢也大夫不親獻不
 面拜貴貴也
[064-27b]
 馬氏曰非不役志於獻而有慢君之賜也蓋禮無不
 荅而上之不虚取於下也為其君之荅已故弗親不
 面拜禮從其簡而已亦所以尊君也
鄉人禓孔子朝服立于阼存室神也
 鄭氏曰禓强鬼也謂時儺索室敺疫逐强鬼也禓或
 為獻或為儺朝服立於阼神依人也
 孔氏曰此一經論孔子存神之事郷人驅逐强鬼孔
 子恐廟神有驚恐身著朝服立於廟之阼階存安廟
[064-28a]
 室之神朝服以祭故用祭服以依神也
 馬氏曰儺者索室以去其不祥其法見周禮方相氏
 而其事見於月令之季秋孔子聖人徳合於神明矣
 非俟於索室以去其不祥然必從郷人之儺者不違
 衆以立異也
 山隂陸氏曰禓讀如陽禓以達陽制名儺言難隂而
 已方言存室神也邪言儺非所謂敬
 石林葉氏曰禓讀如陽儺有二名儺猶禳也以禦隂
[064-28b]
 為義故文從儺禓猶禬也以抗陽為義故文從昜此
 以存室神也故以禓為名鄭氏以為强鬼之名誤也
孔子曰射之以樂也何以聴何以射孔子曰士使之射
不能則辭以疾縣弧之義也
 鄭氏曰何以聴何以射多其射容與樂節相應也男
 子生而設弧於門左示有射道而未能也女子設帨
 孔氏曰此一節論祭廟擇士之射何以聴者言何以
 能聴此樂節使與射容相應何以射者言何以能使
[064-29a]
 射與樂節相應善其兩事相應故鄭註射義云何以
 言其難也為士之法理合能射不能則乖於為士之
 義案内則云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所以設弧者示
 有射道以其未能所以縣之長大不得不能不能則
 辭以疾言以疾病而不能與初生縣弧相似故云縣
 弧之義也
 馬氏曰射者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然後可以
 言中其容體比於禮非難而其節比於樂為難故天
[064-29b]
 子以騶虞為節諸侯以貍首為節大夫以采蘋為節
 士以采蘩為節蓋射必以聲而後𤼵𤼵而不失其節
 此君子之所難也以其節聴之在耳而得之於心得
 之於心而應之於手其妙至於如此而非可以言喻
 故孔子曰射之以樂也何以聴何以射何以聴何以
 射者其難也
 山隂陸氏曰此言妙難口傳雖欲問之不知其何以
 也故曰道無問無問問之是責窮也
[064-30a]
 慈湖楊氏曰人皆曰所以聴者以耳而所謂耳者膚
 與肉而已膚肉能聴乎孔子於是致其問曰何以聴
 人皆曰所以射者心與手而所謂心者何狀方其挽
 弓挾矢而心已注於鵠及其射己心又若入而執之
 無得視之無見窮之無郷域卒不知其所孔子於是
 又致其問曰何以射烏虖至哉射者即聴者聴者即
 視者視者即思者是數者雜出而並用何本何末何
 始何終無所不通是之謂大同
[064-30b]
孔子曰三日齊一日用之猶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
 鄭氏曰居讀為姬語之助也何居怪之也伐猶擊也
 齊者止樂而二日擊鼓則是成一日齊也
 孔氏曰此一經論祭失禮之事散齊七日致齊三日
 不樂不弔專其一心用以祭祀猶恐為敬不足於時
 祭者致齊三日之中而二日伐鼓使祭者情散意逸
 故譏而問之
 延平周氏曰君子無故不去樂故致齊之不舉樂者
[064-31a]
 三日然後用之以祭猶恐不敬果於齊之二日伐鼓
 則何居何居者疑而歎之之辭也
 山隂陸氏曰此豈魯事歟不目言之諱也
 嚴陵方氏曰家語云季桓子將祭齊三日而二日鍾
 鼓之音不絶蓋其事矣
孔子曰繹之於庫門内祊之於東方朝市之於西方失
之矣
 鄭氏曰祊之禮冝於廟門外之西室繹又於其堂神
[064-31b]
 位在西也此二者同時而大名曰繹其祭禮簡而事
 尸禮大朝市冝於市之東偏周禮市有三期大市日
 側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市夕
 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
 孔氏曰此一經論魯失禮之事繹祭當於廟門外之
 西堂今乃於庫門内祊當在廟門外西室今乃於廟
 門外東方朝市謂朝時而市當於東方謂市内近東
 也今乃於市内西方三事皆違禮故言失之矣釋宫
[064-32a]
 云閍謂之門孫炎云謂廟門外禮器云為祊乎外故
 鄭知祊在廟門外也西是鬼神之位室又求神之處
 故鄭知西室也祊是求神之名繹是接尸之稱求神
 在室接尸在堂故云繹又於其堂也祊是室内求神
 繹是堂上接尸一時之事故云二者同時也春秋宣
 八年壬午猶繹釋天云繹又祭詩絲衣云繹賔尸但
 有繹名而無祊稱是大名曰繹也案儀禮有司徹是
 上大夫儐尸也但於堂上獻尸獻侑全無室中之事
[064-32b]
 又絲衣云自堂徂基自羊徂牛是祭神也下云兕觥
 其觩㫖酒思柔是接尸也故知祭神禮簡事尸禮大
 天子諸侯謂之為繹在祭之明日於廟門外西室及
 堂而行禮也上大夫曰儐尸與祭同日於廟堂之上
 而行禮也引周禮皆司市文為主者據其多爾
 嚴陵方氏曰祭之正日索祭謂之祊祭之明日又祭
 謂之繹
 山隂陸氏曰祊在當日繹在明日故曰繹又祭也鄭
[064-33a]
 氏謂二者同時而大名曰繹非是也然則繹在廟門
 外祊在廟門内而禮器曰為祊乎外者蓋祊雖在内
 自堂視之亦外也故祊門内也又曰詔祝於室而出
 於祊儀禮若不賔尸舊說云謂大夫有疾病攝昆弟
 祭是也鄭氏引曽子問疑之蓋失之矣蓋攝主不厭
 祭不旅不假不綏祭不配布奠於賔賔奠而不舉自
 謂庶子攝非概論攝主也
 延平周氏曰詩之序曰絲衣繹賔尸也詩又曰祝祭
[064-33b]
 于祊蓋廟門外謂之祊而繹者紬繹而求之也繹之
 於祊一祭也繹言其意祊言其地今若離之為二祭
 其說非也周官營國之法王立朝於前而其朝有三
 后立市於後而其市亦有三朝雖有三皆南也市雖
 有三皆北也則所謂朝市之於西方其說亦非也
社祭土而主隂氣也君南鄉於北墉下荅隂之義也日
用甲用日之始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
之氣也是故喪國之社屋之不受天陽也薄社北牖使
[064-34a]
隂明也
 鄭氏曰墻謂之墉北墉社内北墻也國中之神莫貴
 於社故日用甲也大社王為羣姓所立屋之北牖絶
 其陽通其隂而已薄社殷之社殷始都薄
 孔氏曰自此至反始也一節緫論社神之義兼明所
 祭之禮土謂五土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也以時
 祭之故云社祭土土是隂氣之主故云主隂氣也社
 既主隂隂冝在北故祭社時以社在南設主壇上北
[064-34b]
 面而君來在北墻下而南嚮祭之是荅隂之義也社
 是國中之貴神甲是旬日之初始故用之也風雨至
 則萬物生霜露降則萬物成故不為屋以受霜露風
 雨是天地氣達也達通也喪國社者謂周立殷社以
 為戒天是生法無生義故屋隔之令不受天之陽也
 薄社即殷喪國社也既屋之塞其三面唯開北牖示
 絶陽而通隂隂明則物死也鄭知大社為羣姓所立
 者祭法文但社稷之義先儒所觧不同鄭康成之說
[064-35a]
 以社為五土緫神稷為原隰之神勾龍以有平水土
 之功配社祀之稷有播種之功配稷祀之社即地神
 稷是社之細别别名曰稷稷乃原隰所生故以稷為
 原隰之神若賈逵馬融王肅之徒以社祭勾龍稷祭
 后稷皆人鬼也非地神為鄭學者通之其社稷制度
 白虎通云天子之社壇方五丈諸侯半之說者又云
 天子之社封五色土為之若諸侯受封各割其方色
 土與之則東方青南方赤等是也天子諸侯各有二
[064-35b]
 社祭法王立大社王社諸侯立國社侯社是也又各
 有勝國之社此云喪國之社是天子有之也春秋亳
 社災公羊云亡國之社蓋揜之揜其上而柴其下是
 魯有之也襄三十年左傳鳥鳴於亳社是宋有之也
 其所置之處小宗伯云右社稷左宗廟鄭云庫門内
 雉門外之左右為羣姓立社者在庫門内之西自為
 立者在藉田之中其亡國之社榖梁傳云以為廟屏
 戒或在廟或在庫門内之東則亳社在東也故左傳
[064-36a]
 云閒於兩社為公室輔魯之外朝在庫門之内東有
 亳社西有國社朝廷執政之處故云閒於兩社其卿
 大夫以下社案祭法置社註云大夫不得特立社與
 民族居百家以上則共立一社今時里社是也如鄭
 此言則周之法百家以上得立社其秦漢以來雖非
 大夫民二十五家以上則得立社故云今之里社又
 鄭志云月令命民社謂秦社也自秦以下民始得立
 社也其大夫以下所置社皆以土地所宜之木則論
[064-36b]
 語云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栢周人以栗故大司徒云
 而樹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冝木是也其天子諸侯
 大夫皆有稷故註司徒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
 也田正則稷神也田主尚然故知天子諸侯社皆有
 稷其亡國之社亦有稷故士師云若祭勝國之社稷
 則為之尸是有稷也其社之祭一歲有三仲春民命
 社一也詩云以社以方謂秋祭二也孟冬云大割祠
 於公社是三也其社主用石故鄭註宗伯云社之主
[064-37a]
 蓋用石案條牒論稷壇在社壇西俱北郷營並壇共
 門或曰在社壇北其用玉無文不可强言今禮用兩
 圭有邸
 秦溪楊氏曰王鄭之學互有得失若鄭云勾龍有平
 水土之功配社祀之后稷有播種之功配稷祀之則
 鄭說為長
 丘氏曰社者所在土地之名也凡土之所在人皆賴
 之故祭之也先儒以社祭五土之神若唯祭此五者
[064-37b]
 則都邑之土人不賴之乎周禮地官唯云辨五土之
 名物不云五土為社蓋社之所祭祭邦國郊原之土
 神也社既土神不曰祗而曰社者蓋以土地人所踐
 履而無崇敬之心故合其字從示其音為社皆所以
 神明之也稷既百榖之神不言榖而云稷者蓋直以
 榖言之為人所䙝慢諸榖不可徧舉故舉諸榖之長
 言之
 長樂陳氏曰社所以祭五土之示稷所以祭五榖之
[064-38a]
 神五榖之神而命之稷以其首種先成而長五榖故
 也稷非土無以生土非稷無以見生生之效故祭社
 必及稷以其同功均利而養人故也王社侯社國中
 之土示而已無預農事故不置稷大社國社則農之
 祈報在焉故皆有稷先儒謂王社或建於大社之西
 或建於藉田然國語云王藉則司空除壇農正陳藉
 禮而歴代所祭先農而已不聞祭社也故詩曰春藉
 田而祈社稷非謂社稷建於藉田也其言王社建於
[064-38b]
 大社之西於義或然西漢及魏有官社無官稷晉之
 時有帝社無帝稷類皆二社一稷議者紛然或欲合
 二社以為一或欲異二社之所向是雖違經悖禮然
 亦二社同設於國中未聞藉田有之也蓋王與諸侯
 之社皆三其二社所以盡祈報之誠其勝國之社所
 以示鑒戒之理王之大社則土五色而冒以黄夏之
 時徐州厥貢惟土五色孔安國以社言之是也諸侯
 之國社則受其方色之土於天子而苴以茅漢之時
[064-39a]
 有受青土赤土蔡邕以茅社言之是也先王之祭社
 稷春有祈秋有報孟冬大割祠春祈而歌載芟秋報
 而歌良耜此祭之常者也凡天地大烖之類祭大故
 天烖之彌祀君行有冝宫成有衈此祭之不常者也
 祭之常者用甲其他則唯吉而已祭之牲以大牢其
 遇天烖則用幣而已考之於禮王之祭也南面其服
 也希冕其牲用黝其祭血祭其罇大罍其樂應鍾其
 舞帗舞其鼓靈鼓凡皆因其物以致其義非夫深知
[064-39b]
 禮樂之情者孰與此哉先儒有以王社有稷壝原隰
 為稷神有以勾龍為社而非配社柱為稷而非配稷
 後世又有以夏禹為社配有以戌亥為社日有以先
 農為帝社有以大稷為稷社皆臆論也餘見祭法禮書/
 金華唐氏曰先王之祀上下達禮未有如社稷者也
 耕耨斂藏人力所可勉旱乾水溢則繫於神祗故凡
 先王神祗之事皆為民祈穀也天尊地親故事之不
 同噫嘻事之以誠載芟事之以力載芟良耜人事盡
[064-40a]
 矣不敢謂人事之盡而忽於神也故祈焉不敢謂人
 事之盡而忘於神也故報焉祈非吾過求也振古如
 兹矣報非止於今也欲其有繼焉所謂以似以續續
 古之人者涖卜來歲之稼之意也諸侯危社稷而變
 置者古有之矣旱乾水溢而變置社稷者未聞焉孟
 子謂民為貴社稷次之故舉是禮以言人君固不可
 舍己而求之神也雲漢之詩曰祈年孔夙方社不莫
 又曰自郊徂宫后稷不克宫社宫也意吾常禮之未
[064-40b]
 修則祈社修矣意吾變禮之未舉則郊宫徂矣而終
 不敢以責神也自反而已自勉而已周之先王其於
 豐凶之祭所以敬事社稷者蓋如此故社稷國之主
 也兵農之事繫焉古者兵出於郷遂丘乘其本在社
 有社斯有民有民斯有兵乃立冢土戎醜攸行故奉
 之主車戮則行焉勝則獻焉報本反始焉耳言公社
 以别私言民社以别官王與諸侯為羣姓立者公也
 自為立者私也里社民社也百室以上官社也命民
[064-41a]
 社則下通於二十五家之里社大割祠於公社則王
 之大社而已事地之禮有公而又有私者親地也尊
 無二上故事天明獨行於天子而無二尊事地察故
 下達於庶人而且有公私焉尊親之辨如此
 嚴陵方氏曰社必用日之始何也蓋陽始於甲而物
 生隂極於辛而物成地雖以隂而成物然始地事者
 存乎陽故社用甲以原其始焉天雖以陽而生物然
 終天功者存乎隂故郊用辛以要其終焉夫獨隂不
[064-41b]
 生獨陽不成天地相須之義也故聖人制禮以致其
 義焉大社即祭法所謂王社也以王社為大則自侯
 社而下皆為小矣達者上下達之謂也上則達天之
 氣以濟乎下下則達地之氣以濟乎上故以達言之
 喪國之社即媒氏所謂勝國之社也勝言我所勝喪
 言彼之喪其實一也於大社言必受霜露風雨於喪
 國之社言不受天陽亦互言之爾薄社書並作亳薄
 與亳同
[064-42a]
 馬氏曰古人之言社必有稷此言社而不言稷者蓋
 社緫祭五土之神而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皆是
 也稷則止於原隰而已言社可以兼稷也祭法言天
 子諸侯立社而不言稷亦以此日用甲用日之始則
 郊用辛用日之成也以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則郊宜
 用甲社冝用辛天雖主於生物亦有以成之則天之
 道所以明地雖主於成物亦有以生之則地之道所
 以神蓋郊所以明天道故用辛社所以神地道故用
[064-42b]
 甲曲禮曰外事用剛日内事用柔日郊者外事也社
 者内事也而此言郊用辛日之柔社用甲日之剛者
 說者以為郊社至尊之祭不可同於内外此說得之
 霜露風雨之氣達則萬物之所以生也故天子大社
 必受霜露風雨以達天地之氣示其有生物之功也
 喪國之社屋之使之不受天陽示其生物之功息矣
 延平周氏曰凡言南郷皆位於北而南郷則南郷皆
 荅陽也此言君南郷於北墉下蓋位於南而郷於北
[064-43a]
 墉之下故曰荅隂之義也東方陽也甲者陽中之陽
 也社用甲而不用乙欲其以陽召隂也西方隂也辛
 者隂中之隂也郊用辛而不用庚欲其以隂召陽也
 以甲為用日之始則誤矣古之營國之法前朝則立
 大社後市則立亡國之社欲示其存與亡常相為對
 以戒於有國者也故前之立大社則上不屋下不棧
 欲其達天地之氣也後之立亡國之社則屋之所以
 不受天陽不受天陽者示其天亡之也於北為牖使
[064-43b]
 隂明而不使陽明也所謂喪國之社與薄社者皆亡
 國之社也喪國以人言薄以地言
 新安朱氏曰或說稷是丘陵原隰之神或云榖神看
 來榖神較是社是土神又問社如何有神曰能生物
 便是神
 
 
 禮記集說卷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