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55 禮記要義-宋-魏了翁 (master)


[003-1a]
禮記要義卷第五 王制上
 一王制是秦漢時作
案鄭目録云名曰王制者以其記先王班爵授
禄祭祀養老之法度此於別録制度王制之作
蓋在秦漢之際知者案下文云有正聽之鄭云
漢有正平承秦所置又有古者以周尺之言今
以周尺之語則知是周亡之後也秦昭王亡周
故鄭答臨碩云孟子當赧王之際王制之作復
在其後盧植云漢孝文皇帝令博士諸生作此
[003-1b]
王制之書
 二君臣象五行剛柔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
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注云二
五象五行剛柔十日禄所受食爵秩次也上大
夫曰卿正義曰南面之君五者法五行之剛日
北面之臣五者法五行之柔日不以王朝之臣
而以諸侯臣者王朝之臣本是事王今王制統
天下故不自在其數謂制統天下之君及天下
[003-2a]
之臣取君臣自相對故不取王臣也
 三釋公卿大夫士名義亦可互稱
上大夫卿者見下文云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
夫禄是下大夫之上則有卿故知上大夫即卿
也此上大夫卿外唯有下大夫所以下文除卿
之外更有上大夫下大夫者謂就下大夫之中
更分爲上下耳卿者白虎通云卿之言嚮也爲
人所歸嚮大夫者逹人謂扶逹於人士者事也
皇氏熊氏皆爲任職事其大夫之稱亦得兼三
[003-2b]
公故詩云三事大夫謂三公也上夫夫卿亦兼
孤也故春秋陽處父爲太傅經云晉殺其大夫
陽處父是也孤亦稱公故郷飲酒禮云公三重
是孤也卿亦得稱公故春秋襄三十年傳云鄭
伯有之臣稱伯有曰吾公在壑谷士旣命同而
分爲三等者言士職卑德薄義取漸進故細分
爲三卿與大夫德髙位顯各有別命不復細分
其諸侯以下及三公至士緫而言之皆謂之官
官者管也以管領爲名若指其所主則謂之職
[003-3a]
 四畿内外之官增地與否
云唯天子畿内不增以禄羣臣不主爲治民者
解畿外之地公侯伯子男皆增其地今畿内公
卿大夫采地不增益之者本以禄賜羣臣不須
增益其地以其不主爲治民故也外土諸侯本
爲治民須便民利國故須增益其封周之畿内
有百里之國有五十里之國有二十五里之國
鄭注小司徒云百里之國凡四都五十里之國
凡四縣二十五里之國凡四甸故崔氏云畿内
[003-3b]
有百里之國有五十里之國有二十五里之國
 五上農夫食九人
尚書禹貢注云一井上上岀九夫稅上中岀八
夫稅上下岀七夫稅中上岀六夫稅中中岀五
夫稅中下岀四夫稅下上岀三夫稅下中岀二
夫稅下下岀一夫稅所以又有此九等者以禹
貢九州有上中下九等岀没不同故以井田計
之以一州當一井假令冀州上上岀九百萬夫
之稅兖州下下岀一百萬夫之稅是九州大較
[003-4a]
相比如此非謂冀州之民皆岀上上兖州之民
皆岀下下與周禮九等又不同也所以上農夫
得食九人者以史記云上地畒一鐘鐘六斛四
斗百畒百鐘則六百四十斛案食貨志又云上
孰其収自四斛則百畒四百斛也案廩人中歳
人食三鬴其九人之内老㓜相通不皆人食三
鬴故食九人也其民之常稅不過什一又庶民
䘮祭費用又少且年有豐儉不恒上孰崔氏以
爲畒皆一鐘人恒食四鬴又爲什二而稅又云
[003-4b]
祭用數之仂者苟欲計筭使合其義非也
 六九州封國附庸之數
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
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
二百一十國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爲附庸
間四八州州二百一十國注云建立也立大國
三十十三公也立次國六十十六卿也立小國
百二十十二小卿也名山大澤不以封者與民
同財不得障管亦賦稅之而巳此大界方三千
[003-5a]
里三三而九方千里者九也其一爲縣内餘八
各立一州此殷制也周公制禮九州大界方七
千里七七四十九方千里者四十有九也其一
爲畿内餘四十八八州各有方千里者六設法
一州封地方五百里者不過四謂之大國又封
方四百里者不過六又封方三百里者不過十
一謂之次國又封方二百里者不過二十五及
餘方百里者謂之小國盈上四等之數并四十
六一州二百一十國則餘方百里者百六十四也
[003-5b]
凡處地方千里者五方百里者五十九其餘方
百里者四十一附庸地也䟽設法假設爲法非
實封也
 七致仕副邑
 八王子弟封邑
 九公卿之子丗禄
天子之縣内方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
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名山
大澤不以朌其餘以禄士以爲間田注云縣内
[003-6a]
夏時天子所居州界名也殷曰畿詩殷頌曰邦
畿千里維民所止周亦曰畿畿内大國九者三
公之田三爲有致仕者副之爲六也其餘三待
封王之子弟次國二十一者卿之田六亦爲有
致仕者副之爲十二又三爲三孤之田其餘六
亦待封王之子弟
          小國六十三大夫之田
二十七亦爲有致仕者副之爲五十四其餘九
[003-6b]
亦以待封王之子弟三孤之田不副者以其無
職佐公論道耳雖其致仕猶可即而謀焉朌讀
爲班正義曰以九十三國以封公卿大夫故特
云以禄士其實公卿之子父死之後旣不丗爵
得食父禄故下文云大夫不丗爵未賜爵視天
子之元士以君其國是九十三國之外旣云視
元士則此禄士包之也其不封與禄士爲間田
即公邑也
 十畿内四百國非實法
[003-7a]
鄭云四百國在畿内者以大略據子男爲言非
實法也趙商不達鄭旨而問鄭云以王制論之
畿内之國有百里有七十里有五十里今率以
下等計之又有王城關遂郊郭卿大夫之采地
數不在中今就四百似頗不合鄭答之云三代
異物王制之法唐虞或不盡然堯舜之德守在
四疆郷遂有無無以言也公卿大夫有田禄者
其四百國非采地爲何王城之大郊關之處幾
何而子責急也此鄭亦隨問而答非事實也必
[003-7b]
知非實者以地形不可平如圗又有山澤不封之
地何有同積棊無空闕之處故知略計地爲四
百國耳
十/一名山大川財物入玉府
云名山大澤不以封者與民同財者若封諸侯
則諸侯爲主民不得取其財物故不封諸侯使
民共取故山虞職云令萬民時斬材有期日是
也云不得障管亦賦稅之而巳者旣不封諸侯
其諸侯不得障塞管領禁民取物民旣取物隨
[003-8a]
其所取賦稅而巳故山澤虞云使其地之人守
其財物以時入之于玉府是也
十/二附庸非國國皆有又積累而滿同
案鄭注大司徒云侯附庸九同伯附庸七同子
附庸五同男附三同今一州唯有方百里者四
十一得備侯伯子男二百一十國附庸者鄭注
司徒云凡諸侯爲牧正帥長及有德者乃有附
庸非國國皆有且此云州別二百一十國及侯
附庸九同皆設法而言非實事也注侯附庸九
[003-8b]
同者諸侯有功可進爲公爲四百里之上加九
同得進爲五百里也伯於三百里之上加七同
得爲四百里進爲侯也子於二百里之上加五
同得爲三百里進爲伯也男於百里之上加三
同得爲二百里進爲子也言同者謂積累衆附
庸而滿同也非謂一附庸居一同也鄭注司徒
云公無附庸以其尊極故又鄭云魯以周公之
故得兼四等加二十四附庸方七百里也
十/三公卿亦有無地者
[003-9a]
此云禄士謂無地之士給之以地而當其禄不
得爲采邑耳其實春秋之時公卿亦有無地者
故春秋經劉子單子是有地者稱爵王子虎卒
是無地者不稱爵也
十/四三公致仕副邑
十/五王子弟三等
十/六三孤在朝在家一等
云爲有致仕者副之者以三公在朝旣有正田
今身旣致仕不可仍食三公采邑身又見存不
[003-9b]
可全無其地故公卿大夫皆有正職之田又有
致仕副邑云其餘三待封王之子弟者禮運云
天子有田以處其子孫又周禮有都宗人家宗
人祭祀皆致福於王是有封王之子弟也但王
之子弟有同母異母有親䟽之異親寵者封之
與三公同平常者與六卿同䟽逺者與大夫同
故有三等之差也云三孤之田不副者自上差
之三公之外其餘有三卿之外其餘有六大夫
之外其餘有九皆以次相三若三孤有致仕之
[003-10a]
副則卿與公同其餘三非差次也云以其無職
佐公論道耳雖其致仕猶可即而謀焉者案周
禮三公雖無正職猶列於官參六卿之事故司
徒云郷老二郷則公一人三孤則不列於官故
云無職但佐公論道在朝在家其事一等雖退
致仕猶可就而謀事不湏致仕之後朝上更別
立官故知不有致仕之副
十/七易塗山爲㑹稽明守土之祀
哀七年左傳文時魯欲伐邾孟孫不欲諸大夫
[003-10b]
答孟孫云禹㑹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今
其存者無數十焉又襄二十五年傳云若無侵
小何以至焉杜預云塗山在壽春東北與㑹稽
別也若鄭康成之意塗山則㑹稽也故注尚書
云禹朝羣臣於㑹稽執玉帛者萬國是以張逸
疑而問鄭案左傳禹㑹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
萬國外傳云禹朝羣臣於㑹稽防風氏後至不
與注相應何鄭答云欲明諸侯守土之祀故兼
用外傳内傳語者鄭意以塗山㑹稽爲一以諸
[003-11a]
侯爲守土之祀故云禹朝羣臣羣臣則諸侯也
鄭云兼用外傳内傳語者禹朝羣臣於㑹稽是
外傳語執玉帛者萬國是内傳左氏語
十/八萬國之數
十/九州立十二人爲諸侯師
案萬國之數鄭注臯陶謨堯𥘉制五服更五百
里禹所弼每服五百里故始有百里之封焉猶
用要服之内爲九州州立十二人爲諸侯師蓋
百國一師則州十有二師則毎州千二百國也
[003-11b]
八州九千六百國其餘四百國在畿内
二/十鄭氏解易繫一君二民
易下繫云一君二民君子之道二君一民小人
之道鄭注一君二民謂黃帝堯舜謂地方萬里
爲方千里者百中國之民居七千里七七四十
九方千里者四十九夷狄之民居千里者五十
一是中國夷狄二民共事一君二君一民謂三
代之末以地方五千里一君有五千里之土五
五二十五更足以一君二十五始滿千里之方
[003-12a]
五十乃當堯舜一民之地故云二君一民實無
此二君一民假之以地廣狹爲優劣也
廿/一共官爲御
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爲御注云
謂此地之田稅所給也官謂其文書財用也御
謂衣食
廿/二伯之賢者可進爲牧
廿/三牧下有伯
廿/四畿内不置伯
[003-12b]
廿/五二王後不爲牧
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爲屬屬有長十國以
爲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爲卒卒有正二百一十
國以爲州州有伯注云屬連卒州猶聚也伯帥
正亦長也凡長皆因賢侯爲之殷之州長曰伯
虞夏及周皆曰牧正義曰凡長皆因賢侯爲之
者旣長諸侯非賢不可故知賢侯爲之言因者
因其州内賢侯非州外別取州牧則知以賢侯
爲之故下曲禮以侯爲牧周制牧下有二伯則
[003-13a]
侯伯皆得爲之故詩旄丘責衛伯也衛是侯爵
而爲州伯張逸疑而問鄭鄭答云侯德適任之
謂衛侯之德適可任州伯也然則伯之賢者亦
可進爲牧故周禮宗伯八命作牧注云謂侯伯
有功德者加命得專征伐是伯得爲牧也鄭必
知州牧之下更有二伯者以左傳云五侯九伯
服杜皆爲五等諸侯九州之伯鄭答志云若征
五等諸侯九州之伯何夾輔之有大公爲王官
伯分主自陜以東不可分爲四侯半故稱五侯
[003-13b]
四州有八伯畿内有一伯故爲九伯也案鄭志
注尚書爲八伯張逸問云九州而八伯者何鄭
答云畿内之州不置伯有郷遂之吏主之伯即
牧也故周禮大宰云施典于邦國建其牧立其
監是畿外邦國有牧畿内不置也畿内旣不置
牧則應無牧下之伯而立五侯九伯畿内有一
伯者但比擬畿外應有而言之其實無也州長
旣用賢侯爲之則卒正連帥屬長節級用伯子
男賢者而爲之鄭注曲禮云二王之後不爲牧
[003-14a]
則殷亦當然
廿/六虞夏周曰牧
云虞夏及周皆曰牧者案尚書舜典云覲四岳
羣牧又云咨十有二牧是虞稱牧也虞雖稱牧
亦稱伯故書傳云唯元祀廵此四岳八伯案左
傳宣三年云夏之方有德也貢金九牧是夏稱
牧也太宰云建其牧是周稱牧也
廿/七采謂取美物以當榖稅
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注云服治田出
[003-14b]
榖稅九州之内地取其美物以當榖稅正義曰
經云千里之外曰采謂規方千里之外若於王
城五百里之外以殷制言之中國方三千里而
面別去王城千五百里今五百里以爲畿内千
里之外唯千里耳采取美物故言曰采周則王
畿之外面別三千里采取美物則大行人侯服
其貢祀物甸服其貢器物采服其貢服物衛服
其貢材物要服其貢貨物是也
廿/八三監佐方伯領諸侯
[003-15a]
天子使其大夫爲三監監於方伯之國國三人
注云使佐方伯領諸侯正義曰崔氏云此謂殷
之方伯皆有三人以輔之佐其伯謂監所領之
諸侯也周則於牧下置二伯亦或因殷使大夫
爲三監故燕禮云設諸公之坐鄭云公孤也大
國孤公一人而云諸公者容牧有三監然則天
子於州牧之國別置三大夫以輔之其尊卑之
差則下文其禄視諸侯之卿其爵視次國之君
其禄視諸侯之卿者謂公之孤也故燕禮謂之
[003-15b]
諸公與公孤同也尚書使管叔蔡叔霍叔爲三
監者爲武庚也與此別也
卄/九大國三卿命於天子
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注云如今詔書除吏正
義曰春秋左傳云季孫爲司徒叔孫爲司馬孟
孫爲司空故知諸侯不立冡宰宗伯司宼崔云
大夫以下其君自命
三/十畿内公卿大夫之子食父禄畿外諸侯丗
  子未爵視元士
[003-16a]
天子之縣内諸侯禄也注云選賢置之於位其
國之禄如諸侯不得丗正義曰此一經論天子
縣内食采邑諸侯得禄不得繼丗之事此言縣
内則夏法也言諸侯禄者得采國爲禄而不繼
丗故云禄也故下云大夫不丗爵是也此謂畿
内公卿大夫之子父死之後得食父之故國采
邑之地不得繼父爲公卿大夫也故經直云禄
也則子孫恒得食之有罪乃奪之此云諸侯下
云大夫不丗爵則諸侯緫據大夫以上而司裘
[003-16b]
諸侯則共熊侯豹侯鄭注云諸侯謂三公及王
子弟鄭唯據三公及王子弟者以下別云卿大
夫則共麋侯故諸侯唯止三公及王子弟而巳
此父死子禄者不在九十三國之數此雖論夏
法殷周亦然畿内諸侯父死視元士若有賢德
乃復父位若畿外諸侯父死未賜爵亦視元士
除服則得襲父故位故下文云未賜爵視天子
元士以君其國注云列國及縣内之國也必知
列國未賜爵亦視元士者以詩云韎韐有奭以
[003-17a]
作六師是諸侯丗子未爵命服士之韎韐之服
是也
卅/一丗禄不丗位
外諸侯嗣也注云有功乃封之使之丗也冠禮
記曰繼丗以立諸侯象賢也正義曰案公羊榖
梁說云卿大夫丗則權并一姓妨塞賢路經譏
尹氏崔氏是也古春秋左氏說卿大夫得丗禄
不丗位父爲大夫死子得食其故采地如有賢
才則復父故位許愼謹案易爻位三爲三公食
[003-17b]
舊德謂食父故禄尚書云丗選爾勞論語云興
㓕國繼絶丗詩云凡周之士不顯亦丗孟子云
文王之治歧也仕者丗禄知周丗禄也從左氏
義鄭氏無駮與許同殷之大夫亦丗禄故祭義
云殷人貴冨而尚齒注云臣能丗禄曰冨是也
其諸侯之大夫則下文云不丗爵禄謂殷禮也
若周制諸侯之大夫有功者亦得丗禄故隱公
八年無駭卒左傳云官有丗功則有官族論語
云管氏奪伯氏駢邑三百以無功而奪之若有
[003-18a]
功則不奪也
卅/二天子衣服之制法隂陽周有登降
衣服之制歷代不同案易繫辭云黃帝堯舜垂
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玄衣法天黃裳法
地故易坤六五黃裳元吉是也衣裳從黄帝以
來而有也虞氏以來其裳用纁故下文歷陳虞
夏殷周注云其服皆玄上纁下裳用纁者鄭注
易下繫辭云土託位南方南方色赤黃而兼赤
故爲纁也案禮祭地牲玉用黃以放地色裳旣
[003-18b]
法地而用纁者凡衣服著其身有章采文物以
黃色太質故用纁也衣爲天色玄禮天牲玉用
蒼者以天色晝則蒼夜則玄衣不用蒼亦以其
大質故也然祭天亦有牲用玄者尚書及論語
云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是也虞夏之
制天子祭服自日月而下十有二章故尚書臯
陶云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
㑹宗彞藻火粉米黼黻絺繡是也日一也月二
也星辰三也山四也龍五也華蟲六也此六者
[003-19a]
皆畫於衣故言作㑹以法於天其數六者法天
之陽氣之六律也宗彞七也藻八也火九也粉
米十也黼十一也黻十二也此六者皆繡於裳
故云絺繡絺紩也謂紩刺以爲繡文以法地之
隂氣六吕也案鄭注司服云至周登龍於山登
火於宗彞尊其神明也龍取其神火取其明然
則諸物各有所象故說日月星辰取其明山者
安靜養物畫山者必兼畫山物故考工記云山
以章龍者取其神化龍是水物畫龍必兼畫水
[003-19b]
故考工記云水以龍華蟲者謂雉也取其文采
又性能耿介必知華蟲是雉者以周禮差之而
當鷩冕故爲雉也雉是鳥類其頸毛及尾似蛇
兼有細毛似獸故考工記云鳥獸蛇此六者以
髙逺在上故畫於衣宗彞者謂宗廟彞尊之飾
有虎蜼二獸虎有猛蜼能辟害故象之不言虎
蜼而謂之宗彞者取其美名案周禮有六彞有
雞彞鳥彞斚彞黃彞虎彞蜼彞此直云宗彞知
非雞彞鳥斚黄必爲虎蜼者案明堂位云夏后
[003-20a]
氏雞彞殷以斚周以黄目又周禮陳六尊六彞
皆逺代者在後故六尊之次犧象著壷大山大
是虞氏之尊山是夏后之尊六彞之次亦虎彞
蜼彞在後故知虎蜼虞夏巳飾於尊但舜時已
稱宗彞不得有雞斚之等以周禮差之而當毳
冕故知虎蜼有毛之物也虎蜼淺毛細毳故也
藻者取其絜清有文火者取其明照烹飪粉米
取其絜白生養黼謂斧也取其决斷之義黻謂
兩己相背取其善惡分辨大意取象如此而
[003-20b]
皇氏乃繁文曲說横生義例恐非本旨此是天
予之服其諸侯以下未得而聞
卅/三魯禮衮冕有日月
周之衣服旣無日月而郊特牲云衮冕日月之
章者謂魯禮也魯以周公之故衮冕亦日月之

卅/四殯葬或數來月日或數徃月日
案左傳大夫言三月士言踰月此緫云大夫士
三月而葬者此記者皆以降二爲差故緫云三
[003-21a]
月左傳細言其別故云大夫三月士踰月其實
大夫三月者除死月爲三月士三月者數死月
爲三月正是踰越一月故言踰月耳案膏肓休
以爲士禮三月而葬今左氏云踰月於義左氏
爲短玄箴之曰禮人君之䘮殯葬皆數來月來
日士殯葬皆數死月死日尊卑相下之差數故
大夫士俱三月其實不同士之三月及大夫之
踰月也鄭箴膏肓以正禮而言故云人君殯葬數
來月來日若春秋之時天子諸侯之葬皆數死
[003-21b]
月故文八年八月天王崩九年二月葬襄王又
成十八年八月公薨十二月葬傳云書順也是
皆數死月也故鄭又云人君殯數來日葬數徃
月據春秋爲說
卅/五諸侯奔䘮㑹葬諸說不同
諸侯奔䘮案異義公羊說天王䘮赴者至諸侯
哭雖有父母之䘮越紼而行事葬畢乃還左氏
說王䘮赴者至諸侯旣哭問故遂服斬衰使上
卿弔上卿㑹葬經書叔孫得臣如京師葬襄王
[003-22a]
以爲得禮許慎謹案易下邳傳甘容說諸侯在
千里内皆奔䘮千里外不奔䘮若同姓千里外
猶奔䘮親親也容說爲近禮鄭駮之云天子於
諸侯無服諸侯爲天子斬衰三年尊卑有差案
魯夫人成風薨王使榮叔歸含且賵召伯來㑹
葬傳曰禮也襄王崩叔孫得臣如周葬襄王天
子於魯旣含且賵又㑹葬爲得禮則是魯於天
子一大夫㑹爲不得禮可知又左傳云鄭㳺吉
云靈王之䘮我先君簡公在楚我先大夫印叚
[003-22b]
實徃敝邑之少卿也王吏不討恤所無也豈非
左氏諸侯奔天子之䘮及㑹葬之明文說左氏
者云諸侯不得棄其所守奔䘮自違其傳同姓
雖千里外猶奔䘮又與禮乖鄭之所駮從公羊
之義又以左氏傳諸侯亦奔䘮但說左氏者自
違其傳云不奔䘮又難許愼云千里外同姓猶
奔䘮與禮乖也此是鄭氏之意其諸侯自相奔
䘮禮案公羊說遣大夫弔君㑹其葬左氏說諸
侯之䘮士弔大夫㑹葬文襄之覇令大夫弔卿
[003-23a]
共葬事許愼謹案周禮無諸侯㑹葬義知不相
㑹葬從左氏義鄭氏無駮與許同
卅/六五服五章與孝經注不同
案臯陶謨云五服五章哉鄭注云五服十二也
九也七也五也三也如鄭之意九者謂公侯之
服自山而下七者是伯之服自華而下五者謂
子男之服自藻而下三者卿大夫之服自粉米
而下與孝經注不同者孝經舉其大綱或云孝
經非鄭注以上所云虞舜之制而夏殷注云未
[003-23b]
聞至周則日月星辰畫於旌旗又登龍於山登
火於宗彞故注司服云王者相變至周而以日
月星辰畫於旌旗所謂三辰旂旗昭其明也而
冕服九章𥘉一曰龍次二曰山次三曰華蟲次
四曰火次五曰宗彞皆畫以爲繢六曰藻次七
曰粉米次八曰黼次九曰黻皆希以爲繡則衮
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鷩之衣三章裳四章
凡七也毳之衣三章裳二章凡五也希之衣一
章裳二章凡三也玄者衣無文裳刺黻而巳是
[003-24a]
以謂玄焉鄭必知日月星辰畫於旌旗者以司
服王自衮冕而下則衮服最尊尚無日月星辰
故知日月星辰不在衣服畫於旌旗也知登龍
於山者依舊山在龍上若不登龍則衮冕不爲
最尊故知登龍於山也知登火於宗彞者若不
登火則五章之服自藻而下不得稱爲毳冕若
登火於宗彞之上則五章自宗彞而下與毳冕
相當然宗彞之下有藻火兩章知不登藻而必
登火者火有光明之盛春秋傳曰火龍黼黻禮
[003-24b]
記殷火周龍章是火貴於藻也故知登火不登
藻自九章而下以次相差故知衮之衣五章鷩
衣毳衣皆三章絺衣一章衣法天故章數竒裳
法地故章數偶以下其數漸少則裳上之章漸
勝於衣事勢須然非有義意皇氏每事曲爲其
說恐理非也衣章並畫絺冕之衣獨繡者以粉
米地物養人服之以祭社稷又地秖並是隂類
故衣章亦繡也
四/一六服而五冕蓋大裘之冕無旒
[003-25a]
其衣服首飾大裘之冕其冕無旒故注弁師云
冕服有六而言五冕者大裘之冕蓋無旒不聮
數也凡冕之制皆玄上纁下故注弁師云皆玄
覆朱裏師說以木版爲中以三十升玄布衣之
於上謂之延也以朱爲裏但不知用布繒耳當
應以繒爲之以其前後旒用絲故也案漢禮器
制度廣八寸長尺六寸也又董巴輿服志云廣
七寸長尺二寸皇氏謂此爲諸侯之冕應劭漢
官儀廣七寸長八寸皇氏以爲卿大夫之冕服
[003-25b]
也若如皇氏言豈董巴專記諸侯應劭專記卿大
夫蓋冕隨代變異大小不同今依漢禮器制度
爲定也今天子五冕之旒皆用五采之絲爲旒
垂五采之玉故弁師云掌王之五冕五采繅十
有二就皆五采玉有十二鄭注云每就間蓋一
寸旒別有五采玉十有二衮冕故前後各十二
旒用玉二百八十八鷩冕九旒用玉二百一十
六毳冕七旒用玉一百六十八絺冕五旒用玉
百二十玄冕三旒用玉七十二皮弁縫中亦五
[003-26a]
采玉十二故弁師云玉之皮弁㑹五采玉璂鄭
注云㑹縫中也縫中毎貫結五采玉十二以爲
飾韋弁亦然故弁師云諸侯及孤卿大夫之冕
韋弁皮弁弁絰各以其等爲之則知天子韋弁
與皮弁同也其冠弁亦與皮弁同故注弁師云
不言冠弁冠弁兼於韋弁皮弁矣自此以前皆
王者之服祭服則以衣名冕象上古先有衣後
有冕皮弁以下則以弁名衣餘服旣輕舉首爲
重故也其諸侯以下則司服云公之服自衮冕
[003-26b]
而下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子男之服自毳冕
而下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卿大夫之服自玄冕
而下士之服自皮弁而下
四/五上公諸侯卿大夫助祭及自祭之冕服
公之衮冕章數與王同其就數則異故鄭注覲
禮云上公衮無升龍其旒則九不十二也其三
公司服無文案射人三公執璧與子男同則服
毳冕也凡此諸侯所著之服皆爲助祭於王若
助王祭天地及祭先王大祀之等皆服巳上之
[003-27a]
服若其從王祭祀小祀雖有應著上服皆逐王
所著之服不得踰王也自在國祭其先君則皆
玄冕故玉藻云諸侯玄端以祭鄭云端當爲冕
其二王之後祭受命之王各服巳上之服其自
祭餘廟與諸侯同有孤之國其孤則絺冕卿大
夫玄冕士爵弁此皆謂助君祭服也無孤之國
卿絺冕大夫玄冕以注玉藻云諸侯之臣皆分
爲三等其夫卿也則服鞠衣其夫大夫則服䄠
衣其夫士則服禒衣以此言之卿絺冕大夫玄
[003-27b]
冕士爵弁也此服皆謂助祭君也
四/六諸侯之孤卿大夫士自祭冕服
其自祭則皆降焉諸侯士則玄端大夫則朝服
故儀禮特牲士祭玄端少牢上大夫祭朝服公
之孤爵弁以自祭故雜記云大夫冕而祭於公
弁而祭於己士弁而祭於公冠而祭於己鄭注
云爵弁而祭於巳唯孤爾其天子卿大夫則無
文諸侯當玄冕以祭其孤卿之等當爵弁也大
夫則皮弁知者以諸侯大夫朝服自祭故知天
[003-28a]
子大夫亦用朝服自祭朝服則皮弁故鄭注玉
藻云四命以上齊祭異冠
四/七八命九命專征七命以下屬於專征
賜弓矢者謂八命作牧者若不作牧則不得賜
弓矢故宗伯云八命作牧注云謂侯伯有功德
者加命得專征伐此謂征伐當州之内若九命
爲二伯則得專征一方五侯九伯也若七命以
下不得弓矢賜者尚書大傳云以兵屬於得專
征伐者
[003-28b]
四/八賜圭瓉未賜圭瓉及薫鬯之別
賜圭瓉者亦謂上公九命者若未賜圭瓉者則
用璋瓉故周禮小宗伯注云天子圭瓉諸侯璋
瓉旣不得鬯則用薫故王度記云天子以鬯諸
侯以薫圭瓉之制案玉人職大璋中璋之下云
黃金勺青金外朱中鼻寸衡四寸鄭注云鼻勺
流也凡流皆爲龍口也三璋之勺形如圭瓉又
典瑞注瓉槃大五升口徑八寸下有槃口徑一
尺又明堂位注云以大圭爲柄玉人注又云有
[003-29a]
流前注此是圭瓉之形也鬯者釀秬黍爲酒和
以鬱金之草晉文侯雖以州牧之禮命之所賜
者皆九賜之物但無鈇鉞之賜春秋之時見鄰
國篡逆亦得專征伐若鄰國無罪而輙征之則
不可故哀公八年魯伐邾呉子討之
五/十殷制大學在郊
天子命之教然後爲學小學在公宫南之左大
學在郊注學所以學士之宫尚書傳曰百里之
國二十里之郊七十里之國九里之郊五十里
[003-29b]
之國三里之郊此小學大學殷之制天子曰辟
廱諸侯曰頖宫尊卑學異名辟明也廱和也所
以明和天下頖之言班也所以班正教也正義
曰所引書傳者伏生多士傳文假令百里之國
國城居中面有五十里二十里置郊郊外仍有
三十里七十里之國國城居中面有三十五里
九里置郊郊外仍有二十六里五十里之國國
城居中面有二十五里三里置郊郊外仍有二
十二里此皆以四里爲差此經小學在公宫
[003-30a]
南之左大學在郊旣是殷制故引書傳郊之所
在以明之若周制則司馬法云百里郊天子畿
内方千里百里爲郊則諸侯之郊皆計竟大小
故聘禮注云逺郊上公五十里侯伯三十里子
男十里也近郊各半之鄭必知近郊半逺郊者
案書序云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注云東郊周
之近郊也蓋五十里今河南洛陽相去則然以
天子近郊半逺郊則知諸侯近郊皆半逺郊也
以經文承上諸侯之下故直云天子命之敎不
[003-30b]
云命諸侯從可知云此小學大學殷之制者以
下文云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則
左學小右學大此經云小學在公宫南之左故
知殷制也周則大學在國小學在西郊下文具

禮記要義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