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52 禮記(正文)-- (master)



[036-1a]

36 問喪



親始死,
雞斯,徒跣,
扱上衽,
交手哭。
惻怛之心,
痛疾之意,
傷腎、乾肝、焦肺,
水漿不入口,
三日不舉火,
故鄰里為之糜粥以飲食之。


夫悲哀在中,
故形變於外也,
痛疾在心,
故口不甘味,
身不安美也。[036-2a]


三日而斂,
在床曰尸,
在棺曰柩,
動尸舉柩,
哭踊無數。
惻怛之心,
痛疾之意,
悲哀志懣氣盛,
故袒而踊之,
所以動體、安心、下氣也。


婦人不宜袒,
故發胸、擊心、爵踊,
殷殷田田,
如壞牆然,
悲哀痛疾之至也。
故曰:
「辟踊哭泣,哀以送之。
送形而往,
迎精而反也。」[036-3a]


其往送也,
望望然、汲汲然、
如有追而弗及也;
其反哭也,
皇皇然
若有求而弗得也。
故其往送也如慕,
其反也如疑。[036-4a]


求而無所得之也,
入門而弗見也,
上堂又弗見也,
入室又弗見也。
亡矣!
喪矣!
不可復見已矣!


故哭泣辟踊,
盡哀而止矣。
心悵焉、愴焉、
惚焉、愾焉,
心絕志悲而已矣。
祭之宗廟,
以鬼饗之,
徼幸復反也。[036-5a]


成壙而歸,
不敢入處室,
居於倚廬,
哀親之在外也;
寢苫枕塊,
哀親之在土也。


故哭泣無時,
服勤三年,
思慕之心,
孝子之志也,
人情之實也。[036-6a]


或問曰:
「死三日而后斂者
何也?」
曰:
「孝子親死,
悲哀志懣,
故匍匐而哭之,
若將復生然,
安可得奪而斂之也。


故曰:
三日而后斂者,
以俟其生也;
三日而不生,
亦不生矣。
孝子之心亦益衰矣;
家室之計,
衣服之具,
亦可以成矣;
親戚之遠者,
亦可以至矣。


是故聖人為之斷決,以三日為之禮制也。」[036-7a]


或問曰:
「冠者不肉袒
何也?」
曰:
「冠、
至尊也,
不居肉袒之體也,
故為之免以代之也。」[036-8a]


「然則禿者不免,
傴者不袒,
跛者不踊,
非不悲也;
身有錮疾,
不可以備禮也。


故曰:
『喪禮唯哀為主』矣。
女子哭泣悲哀,
擊胸傷心;
男子哭泣悲哀,
稽顙觸地無容,
哀之至也。」[036-9a]


或問曰:
「免者以何為也?」
曰:
「不冠者之所服也。
《禮》曰:
『童子不緦,
唯當室緦。』
緦者其免也,
當室則免而杖矣。」[036-10a]


或問曰:
「杖者何也?」
曰:
「竹、桐一也。
故為父苴杖,
苴杖,
竹也;
為母削杖,
削杖,
桐也。」[036-11a]


或問曰:
「杖者以何為也?」
曰:
「孝子喪親,
哭泣無數,
服勤三年,
身病體羸,
以杖扶病也。


則父在不敢杖矣,
尊者在故也;
堂上不杖,
辟尊者之處也;
堂上不趨,
示不遽也。


此孝子之志也,
人情之實也,
禮義之經也,
非從天降也,
非從地出也,
人情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