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51 讀禮通考-清-徐乾學 (master)


[090-1a]
欽定四庫全書
 讀禮通考卷九十   刑部尚書徐乾學撰
  葬考九
   山陵三
唐獻祖建初陵
 唐書開元十一年八月追號宣皇帝曰獻祖
 元和郡縣志宣皇帝建初陵髙四丈周迴八十丈
懿祖啓運陵
[090-1b]
 唐書開元十一年八月追號光皇帝曰懿祖
 元和郡縣志光皇帝啓運陵髙四丈周迴六十步建
 初啓運二陵共塋周一百五十六步均在昭慶縣西
 南二十里
 唐禮樂志開元十五年敕宣皇帝光皇帝陵以縣令
 檢校州長官嵗一巡
太祖興寧陵
 唐書武徳元年六月追諡皇祖曰景皇帝廟號太祖
[090-2a]
 唐地理志興寧陵在咸陽縣咸陽原
世祖永康陵
 唐書武徳元年六月追諡皇考曰元皇帝廟號世
 祖
 太平寰宇記唐永康陵在三原縣北二十八里
 唐禮樂志開元二十八年制以宣皇帝光皇帝景皇
 帝元皇帝追尊號諡有制而陵寢所奉未稱建初啓
 運陵如興寧永康陵置署官陵户春秋仲月分命公
[090-2b]
 卿巡謁
髙祖獻陵
 唐書武徳九年八月皇太子即皇帝位貞觀三年太
 上皇徙居大安宫九年五月庚子崩于垂拱前殿十
 月庚寅葬獻陵
 唐㑹要太宗貞觀九年髙祖崩詔定山陵制度令依
 漢長陵故事務在崇厚時限既促功役勞弊祕書監
 虞世南上封事曰臣聞古之聖帝明王所以薄葬者
[090-3a]
 非不欲崇髙光顯珍寳具物以厚其親然審而言之
 髙墳厚隴珍物畢備此適所以為親之累非曰孝也
 是以深思逺慮安於菲薄以為長久萬代之計割其
 常情以定之耳昔漢成帝造延昌二陵制度甚厚功
 費甚多諫議大夫劉向上書曰孝文帝居霸陵悽愴
 悲懷顧謂羣臣曰嗟乎以北山石為椁用紵絮斮陳
 漆其間豈可動哉張釋之進曰使其中有可欲雖錮
 南山猶有隙使其中無可欲雖無石椁又何戚焉夫
[090-3b]
 死者無終極而國家有廢興釋之所言為無窮計也
 孝文寤焉遂以薄葬又漢氏之法人君在位三分天
 下貢賦以一分入山陵武帝歴年長久比葬陵中不
 復容物霍光暗於大體奢侈過度其後至更始之敗
 赤眉入長安破茂陵取物猶不能盡無故聚斂百姓
 為盜之用甚無謂也魏文帝於首陽東為壽陵作終
 制其畧云昔堯葬壽陵因山為體無封樹寢殿園邑
 為棺椁足以藏骨為衣衾足以朽肉吾營此不食之
[090-4a]
 地欲使易代之後不知其處無藏金玉銅鐵一以瓦
 器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是無不掘之墓喪亂以
 来漢氏諸陵無不發掘乃燒取玉柙金鏤骸骨並盡
 豈不重痛哉若違詔妄有變改使吾為戮尸於地下
 死而重死不忠不孝使魂而有知將不福汝以為永
 制藏之宗廟魏文此制可謂達於事矣向使陛下徳
 止於秦漢之君臣則緘口而已不敢有言伏見聖徳
 髙逺堯舜有所不逮而俯與秦漢之君同為奢泰捨
[090-4b]
 堯舜殷周之節儉此臣所以尤戚戚也今為丘隴如
 此其内雖不藏珍寳亦無益也萬代之後人但見髙
 墳大冢豈謂無金玉也臣之愚計以為漢之霸陵既
 因山勢雖不起墳自然髙敞今之所卜地勢即平不
 可不起宜因白虎通所陳周制為三仞之墳其方中
 制度事事減少事竟之日刻石於陵側書丘封大小
 髙下之式明器所須皆以瓦木合於禮文一不得用
 金銀銅鐵使後代子孫並皆遵奉一通藏之宗廟豈
[090-5a]
 不美乎且臣下除服用二十七日已依霸陵今為墳
 隴又以長陵為法恐非所宜伏願深覽古今為久長
 之慮書奏不報世南又上疏曰漢家即位之初便營
 陵墳近者十餘嵗逺者五十年方始成就今以數月
 之間而造數十年之事其於人力亦己勞矣又漢家
 大郡五十萬户今人衆不及往時而功力與之一等
 此臣所以致疑也又公卿上奏請遵遺詔務從節儉
 太宗乃謂中書侍郎岑文本曰朕欲一如遺詔但臣
[090-5b]
 子之心不忍頓為儉素如欲稱朕崇厚之志復恐百
 代之後不免有發毁之憂朕為此不能自決卿等平
 章必令得所勿置朕於不孝之地因出虞世南封事
 付所司詳議以聞司空房𤣥齡等議曰謹案髙祖長
 陵髙九丈光武陵髙六丈漢文魏文並不封不樹因
 山為陵竊以長陵制度過為宏侈二文立規又傷矯
 俗光武中興明主多依典故遵為成式實謂攸宜伏
 願仰遵顧命俯順禮經詔曰朕既為子卿等為臣愛
[090-6a]
 敬罔極義猶一體無容固陳節儉陷朕於不義也今
 便敬依來議於是山陵制度頗有減省
 元和郡縣志獻陵在三原縣東一十五里
 唐后妃傳髙祖太穆順聖皇后竇氏崩于涿郡帝有
 天下詔即所葬園為壽安陵及祔獻陵尊為太穆皇
 后
 獻陵陪葬
 楚國太妃萬氏   館陶公主
[090-6b]
 河間元王孝恭金石録岑文本撰碑于/立政書貞觀十四年立
 襄邑恭王神符
 清河王誕
 韓王元嘉京兆金石録唐太尉絳州刺/史韓王元嘉碑在三原縣
 彭思王元則京兆金石録唐贈司徒荆州/都督彭王元則碑在三原縣
 道孝王元慶京兆金石録唐贈司徒荆州/都督道王元慶碑在三原縣
 鄭惠王元懿京兆金石録唐贈司徒益州/都督鄭王元懿碑在三原縣
 虢莊王元鳯
[090-7a]
 酆悼王元亨京兆金石録唐金州刺史/酆王元亨碑在三原縣
 徐康王元禮
 滕王元嬰京兆金石録唐贈司徒冀州/都督滕王元嬰碑在三原縣
 鄧康王元裕京兆金石録唐贈司徒冀州/都督鄧王元裕碑在三原縣
 魯王元夔京兆金石録唐太子太師/魯王元夔碑在三原縣
 霍王元軌京兆金石録唐司徒貴州刺/史霍王元軌碑在三原縣
 江安王元祥京兆金石録唐贈司徒并州/都督江王元祥碑在三原縣
 密貞王元曉京兆金石録唐揚州都督/密王元曉碑在三原縣
[090-7b]
 并州總管張綸
 榮國公樊興京兆金石録唐左武衛大/將軍樊興碑在三原縣
 平原郡公王長楷
 譚國公丘和京兆金石録唐贈荆州總管/譚國襄公丘和碑在三原縣
 巢國公錢九隴京兆金石録唐潭州都督巢國勇/公錢九隴碑在三原縣貞觀中立
 刑部尚書劉徳威京兆金石録唐刑部尚書彭城襄/公劉徳威碑許敬宗撰文李元模
 書永徽/二年立
 刑部尚書沈叔安京兆金石録唐潭州都督吳/興郡公沈叔安碑在三原縣
[090-8a]
太宗昭陵
 唐書地理志貞觀十年營昭陵析雲陽咸陽置醴泉
 縣
 太宗紀十年六月己卯皇后崩十一月庚寅葬文徳
 皇后于昭陵
 后妃傳太宗文徳順聖皇后長孫氏從幸九成宫屬
 疾大漸與帝訣曰妾生無益於時死不可以厚葬願
 因山為隴無起墳無用棺椁器以瓦木約費送終是
[090-8b]
 妾不見忘也及崩葬昭陵因九嵕山以成后志帝自
 著表序始末掲陵左
 金石録唐太宗御製表歐陽詢八分書貞觀十年刻
 太宗為文徳皇后立其文載於實録世頗罕傳今石
 刻已磨滅其畧可見者有云無金玉之寳玩用之物
 木馬寓人有形而已欲使盜賊息心存亡無異又云
 俯視漢家諸陵猶如蟻垤皆被穿窬今營此陵制度
 卑狹用功省少望與天地相畢永無後患其言非不
[090-9a]
 丁寧切至也然竟不免温韜之禍太宗英武聦明過
 人甚逺而於此眷眷不忘何哉以此知死生之際能
 超然無累者聖哲之所難也
 唐書十一年二月丁巳營九嵕山為陵賜功臣密戚
 陪塋地及秘器
 唐鑑十一年二月帝自為終制初文徳皇后疾篤言
 於帝曰妾生無益於人不可以死害人願勿以丘壠
 勞費天下因山為墳器用瓦木而已及葬帝復為文
[090-9b]
 刻之石稱皇后節儉遺言薄葬以為盜賊之心止求
 珍貨既無珍貨復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復如是王者
 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
 為陵嵕祖/紅切鑿石之工纔百餘人數十日而畢不藏金
 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姦盜息心存
 殁無累當使百世子孫奉以為法至是帝以漢世豫
 作山陵免子孫倉卒勞費又志在儉葬恐子孫從俗
 奢靡於是自為終制因山為陵容棺而已
[090-10a]
 范祖禹曰厚葬之禍古今之所明知也夫藏金玉於/山陵是為盜積而標示其處也豈不殆哉是以自漢
 以来無不發之塚後之人主知其有害無益而姑為/之賈禍迹相接而莫之或戒也太宗雖為終制以戒
 子孫而昭陵之葬亦不為儉及唐之/末不免暴露之患豈非髙宗之過乎
 舊唐書二月丁亥詔曰夫生者天地之大徳壽者脩
 短之一期生有七尺之形壽以百齡為限含靈稟氣
 莫不同焉皆得之於自然不可分外企也是以禮記
 云君即位而為椑莊周云勞我以形息我以死豈非
 聖人逺鑒通賢深識末代以来明辟盖寡靡不矜黄
[090-10b]
 屋之尊慮白駒之過並多拘忌有慕遐年謂雲車易
 乗羲輪可駐異軌同趣其弊甚矣有隋之季海内横
 流豺狼肆暴吞噬黔首朕投袂發憤情深拯溺扶翼
 義師濟斯塗炭賴蒼昊降鑒股肱宣力提劍指麾天
 下大定此朕之宿志於斯已畢猶恐身後之日子子
 孫孫習於流俗猶狥常禮加四重之櫬伐百祀之木
 勞擾百姓崇厚山陵今預為此制務從儉約於九嵕
 之山足容棺而已積以嵗月漸而備之木馬塗車土
[090-11a]
 桴葦籥事合古典不為時用又佐命功臣或義深舟
 楫或謀定帷幄或身摧行陣同濟艱危克成鴻業追
 念在昔何日忘之使逝者無知咸歸寂寞若營魂有
 識還如疇曩居止相望不亦善乎漢氏使將相陪陵
 又給以東園秘器篤終之義恩意深厚古人豈異我
 哉自今以後功臣密戚及徳業佐時者如有薨亡宜
 賜塋地一所及以秘器使窀穸之時喪事無闕所司
 依此營備稱朕意焉
[090-11b]
 貞觀政要十一年詔曰朕聞死者終也欲物之反真
 也葬者藏也欲令人不得見也上古垂風未聞於封
 樹後世貽則乃備於棺椁譏僣侈者非愛其厚費美
 儉薄者實貴其無危是以唐堯聖帝也穀林有通樹
 之説秦穆明君也槖泉無丘隴之處仲尼孝子也防
 墓不墳延陵慈父也嬴博可隠斯皆懷無窮之慮成
 獨決之明乃便體於九泉非狥名於百代也洎乎闔
 閭違禮珠玉為鳬雁始皇無度水銀為江海季孫擅
[090-12a]
 魯斂以璠璵桓魋專宋葬以石椁莫不因多藏以速
 禍由有利而招辱𤣥廬既發致焚如於夜臺黄腸再
 開同暴骸於中野詳思曩事豈不悲哉由此觀之奢
 侈者可以為戒節儉者可以為師矣
 戈直曰漢文帝思以北山為椁用紵絮斮陳漆其間/張釋之對曰使其中有可欲雖錮南山猶有隙也異
 時文帝之遺詔曰厚葬以破業吾甚不取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斯言也其有感於釋之之言乎唐
 太宗初作獻陵務存隆厚猶文帝初年之意也虞世/南諫而不能止十一年之詔豈非世南之言啓之歟
 唐㑹要帝謂侍臣曰昔漢家皆先造山陵既達始終
[090-12b]
 身復親見又省子孫經營不頓費人功古者因山為
 墳此誠便事九嵕山孤聳迴絶因而旁鑿可置山陵
 處朕有終焉之理乃詔營山陵於九嵕山之上足容
 一棺而已務從儉約又佐命功臣義深舟楫追念在
 昔何日忘之漢氏相將陪陵又給東園秘器篤終之
 義恩意深厚自今以後功臣密戚及徳業佐時者如有
 薨亡賜塋地一所及賜以秘器使窀穸之時喪事無
 闕凡功臣密戚請陪陵葬者聴之以文武分為左右
[090-13a]
 而列墳髙四丈以/下三丈以上若父祖陪葬子孫從葬者亦如之
 唐書二十年八月許陪陵者子孫從葬
 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于含風殿八月庚寅葬
 昭陵
 唐會要昭陵在京兆府醴泉縣因九嵕層峯鑿山南
 西深七十五尺為𤣥宫山旁巖架梁為棧道懸絶百
 仞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達𤣥宫門頂上亦起遊殿文
 徳皇后即𤣥宫後有五重石門其門外於雙棧道上
[090-13b]
 山起舎宫人供養如平常及太宗山陵畢宫人亦依
 故事留棧道準舊山陵使閻立徳奏曰𤣥宫棧道本
 留擬有今日今既始終永畢與前事不同謹案故事
 唯有寢宫安神供奉之法而無陵上侍衛之儀望除
 棧道固同山岳上嗚咽不許長孫無忌等援引禮經
 重有奏請乃依奏
 上欲闡揚先帝徽烈乃令匠人琢石冩諸蕃君長十
 四人列於陵司馬北門内又刻石為常所乗破敵馬
[090-14a]
 六匹於闕下
 金石録昭陵四降王名殷仲容書六馬賛歐陽詢八
 分書
 元和郡縣志昭陵在醴泉縣東北二十五里
 長安志昭陵因九嵕山為陵在醴泉北五十里
 后妃傳太宗賢妃徐惠帝崩哀慕成疾不肯進藥曰
 帝遇我厚得先狗馬侍園寢吾志也永徽元年卒陪
 葬昭陵石室
[090-14b]
 安禄山事蹟潼闗之戰我軍既敗賊將崔乾祐領白
 旗引左右馳突我軍視之狀若神鬼又見黄旗軍數
 百隊官軍潛謂是賊不敢逼之須臾又見與乾祐鬭
 黄旗軍不勝退而又戰者不一俄不知所在後昭陵
 奏是日靈宫前石人馬汗流
 柳宗元集陳京行狀昭陵山峻而髙寢宫在其上内
 官懲其上下之勤輓汲之艱也謁于上請更之上下
 其議宰相承而諷之召官屬使如其請公曰斯太宗
[090-15a]
 之志也其儉足以為法其嚴足以有奉吾敢顧其私
 容而替之者也奏議不可上又下其議凡是公者六
 七人其餘皆曰更之便上獨斷焉曰京議得矣從之
 案貞元十四年昭陵寢殿災以宰相崔損為修奉陵/使宫寺憚輓汲請更其所損不能抗京獨持不可卒
 不/徙
 昭陵陪葬
 越國太妃燕氏越王/貞母
 趙國太妃楊氏趙王福母碑京兆金石録趙/國楊太妃 李儼撰暢整書
[090-15b]
 紀國太妃韋氏紀王/慎母
 賢妃鄭氏
 蜀悼王愔京兆金石錄贈益州都/督蜀王愔碑咸亨中立
 蔣王惲
 越王貞
 紀王慎
 趙王福京兆金石録贈司空并州都/督趙王福碑咸亨元年立
 曹王明
[090-16a]
 嗣紀王證
 髙密公主駙馬都尉工部尚書杞國公段/綸合葬有碑見京兆金石録
 長廣公主墓誌正書貞觀二十二年十一月見金石/録駙馬都尉楊師道合葬有碑貞觀二十
 一年立見京/兆金石録
 長沙公主駙馬都尉豆/盧懐讓合葬
 衡陽公主駙馬都尉阿史那社尒合/葬見後 以上髙祖女
 襄城公主唐書公主下嫁蕭銳更嫁姜簡安駙馬都/尉蕭鋭合葬 京兆金石録南 都䕶姜
 簡墓碑永徽中立/蕭鋭碑貞觀中立
[090-16b]
 南平公主駙馬都尉劉元懿合葬/有碑見京兆金石録
 遂安公主駙馬都尉王大禮合葬/有碑見京兆金石録
 長樂公主駙馬都尉長孫沖合葬/有碑見京兆金石録
 豫章公主駙馬都尉唐義識合葬/有碑見京兆金石録
 普安公主駙馬都尉史仁表合葬/有碑見京兆金石録
 臨川公主駙馬都尉周道務合葬州京兆金石録唐/駙馬都尉加上柱國營 都督周道務碑
 上元二/年立
 清河公主駙馬都尉程懐亮合葬元金石録清河公主/碑李儼撰暢整書麟徳 年十月立墓又
[090-17a]
 有駙馬都尉寕逺/將軍程懷亮碑
 蘭陵公主駙馬都尉竇懷悊合葬九集古録目公主/名淑字麗真太宗第十 女碑以顯慶四
 年十月立李義府撰懷悊書京墓又有駙馬/都尉兖州都督竇懷悊碑見 兆金石録
 晉安公主駙馬都尉韋/思安合葬
 安康公主駙馬都尉獨孤諶合葬/有碑見京兆金石錄
 新興公主駙馬都尉長孫曦合葬/有碑見京兆金石録
 城陽公主駙馬都尉薛瓘合葬墓有駙馬都尉房州/刺史薛瓘碑咸亨中立見京兆金石録
 新城公主駙馬都尉韋正矩合葬有/碑見京兆金石録矩作舉
[090-17b]
 特進太子太保同中書門下三品贈司空荆州都督
 宋國公蕭瑀
 特進贈潭州都督觀國公楊恭仁子思訓以京兆金/石録碑 貞觀十
 三年/立
 特進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贈司徒并州
 都督申國公髙士廉許敬宗撰碑趙模書在劉洞村/ 金石録趙模書字畫甚工盖
 貞觀中太宗命臨蘭亭序者立集/古録目碑以貞觀二十一年
 司空太子太傅知門下省事贈太尉并州都督梁國
[090-18a]
 公房喬褚遂良書碑/在劉洞村
 太尉檢校中書令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
 尚書右僕射檢校侍中贈開府儀同三司司空萊國
 公杜如晦金石錄虞世基撰碑歐/陽詢書貞觀十四年立
 特進開府儀同三司贈司徒并州都督衛國公李靖
 許敬宗撰碑王知敬書在劉洞村/集古録目碑以顯慶三年五月立
 知政事特進贈司空太子太師相州都督鄭國公魏
 徵子叔玉碑太宗御製碑并書月集/古録目 以貞觀十七年正 立
[090-18b]
 尚書左僕射虞國公贈特進温彦博歐陽詢/書碑
 中書令贈侍中廣州都督江陵縣子岑文本京兆金/石録碑
 以貞觀十/八年立
 太子太師贈太尉揚州大都督英國公李勣子震御/髙宗
 製碑并書/在劉洞村
 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檢校吏部尚書贈尚書右僕
 射髙唐縣公馬周子載復許敬宗撰碑殷仲容書在/古村 齊碑録上元元年十月十
 六日/建
[090-19a]
 太子少師同東西臺三品贈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大
 都督髙陽郡公許敬宗
 中書令太子少師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大都督固
 安縣公崔敦禮于志寧撰碑子立政書在西峪村/集古録目碑以顯慶元年十月立
 開府儀同三司贈司徒并州都督鄂國公尉遲恭許/敬
 宗撰碑古集古錄目碑以顯慶四年三月立元子寳/琳 集 録目許敬宗撰碑王知敬書元亨 年立
 左武衛大將軍贈徐州都督胡國公秦瓊許敬宗撰/碑京兆金
 石録碑以貞/觀十三年立
[090-19b]
 贈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襃國公段志𤣥碑在儀門/村寳刻叢
 編碑以貞觀十六年立文云君諱某字志/𤣥而其名已殘缺然史初不載其名也
 輔國大將軍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都督夔國公劉
 𢎞基
 左驍衛大將軍贈荆州都督薛國公長孫順徳京兆/金石
 録碑永/徽中立
 贈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盧國公程知節許敬宗/撰碑暢
 整書年集古録目碑以麟/徳二 十月立在昭陵
[090-20a]
 𢎞文館學士贈禮部尚書永興公虞世南墓有碑見/京兆金石
 録/
 户部尚書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都督莒國公唐儉
 碑在小/陽村
 冠軍大將軍贈代州都督許洛碑在儀門村朔京兆/金石録碑龍 二年
 立/
 右武衛大將軍東萊郡公贈荆州都督公孫武達
 右威衛大將軍漢東郡公李孟嘗
[090-20b]
 右監門將軍河南縣公元仲文
 大將軍贈荆州刺史天水郡公丘行恭
 贈右衛大將軍郕國公姜確曾孫皎智晦書于志寧/撰碑僧 辨 金石
 録碑以貞觀十/九年十月立
 左領軍大將軍贈荆州都督虢國公張士貴子簡逺/孫柔
 碑京兆金石録/ 以顯慶中立
 右武衛將軍丹陽郡公贈幽州都督李容師
 左屯衛大將軍潞國公薛萬均
[090-21a]
 贈兵部尚書秦州都督武陽縣公李大亮
 贈吏部尚書并州都督大安縣公閻立徳
 左衛大將軍贈荆州都督范陽郡公張延師
 左衛大將軍贈特進并州都督芮國公豆盧寛李義/府撰
 碑在西/峪村
 贈幽州都督平原郡公長孫敞無忌從父碑京兆金/石録墓有 永徽中
 立/
 右武衛大將軍檢校豐州都督贈輔國大將軍竇國
[090-21b]
 公史大柰
 贈輔國大將軍并州都督畢國公阿史那社尒子道/真
 贈輔國大將軍并州大都督涼國公契苾何力
 贈鎮軍大將軍薛國公阿史那忠碑在西峪村二集/古録目上元 年
 十月/立
 天策府記室參軍贈太常卿汾隂縣公薛收碑在儀/門村
 金石錄碑以永/徽六年八月立
 散騎常侍贈太常卿陽翟縣侯褚亮碑𨽻書撰人/名氏皆闕
[090-22a]
 散騎常侍贈太常卿豐城縣男姚思廉
 國子祭酒贈太常卿曲阜縣子孔穎達于志寧撰碑/ 金石録世
 傳虞世南書據碑穎逹卒時世南之亡久矣盖規/摹世南者也 集古録目碑以貞觀二十一年立
 國子祭酒贈禮部尚書新野縣公張後𦙍李義府撰/碑在西峪
 村在復齋碑録碑以顯慶三年三月/立 昭陵 以上見新舊唐書傳
 左武候將軍贈荆州都督剡國公張公謹僧法琳撰/碑蘇敬書
 碑京兆金石録/ 永徽中立
 大將軍芮國公豆盧承業宰相世系表承業寛之子/馬氏通考陪葬姓氏又有
[090-22b]
 豆盧承基表無其人當即是/承業疑子孫避明皇諱也
 大將軍涼州都督周國公鄭仁泰
 大將軍雁門公梁建方
 原州都督李正朝一作/明
 輔國大將軍史奕
 左監門衛大將軍賀㧞儼
 輔國大將軍嘉國公周仁䕶
 輔國大將軍阿史那徳昌
[090-23a]
 驃騎將軍乙速孤晟金石録麟徳/元年二月
 大將軍可汗阿史那步真
 金吾衛大將軍梁敏暢整書碑慶京兆金/石録碑顯 三年立
 吏部尚書馬載周子咸京兆金石/録碑 亨中立
 户部尚書房仁裕
 殿中監唐素㑹
 光禄卿姜遐姪郕公/晞撰碑
 司衛卿尉遲寳琳許敬宗撰碑王知敬書碑集古録/目琳字元瑜敬徳之子 以咸亨
[090-23b]
 元年正/月立
 尉遲寳琪以上京兆/金石録
 魏州刺史王濤集古録目濤字波利越雋卭都人仕/唐為内給事官至魏州刺史真定縣
 公諡曰忠碑/以永徽中立
 金州刺史豆盧貞松宰相世系表豆盧寛之孫曰/貞松官宗正卿爵中山公
 寧州刺史賈義節
 衛州刺史蕭業京兆金石録/緫章二年立
 乙速孤行儼劉憲撰碑白義晊/八分書在叱干村
[090-24a]
 乙速孤昭祐苗神客撰碑釋行/滿書在叱干村
 太宗尚服宗道京兆金石録墓誌/貞觀十四年立
 内侍張阿難碑在西/峪村
 江夏王道宗
 禮部侍郎孔志約宰相世系/表官郎中
 工部侍郎孔元惠宰相世系表作惠/元官國子司業
 吏部侍郎姜晦
 太常卿姜皎
[090-24b]
 衛尉卿魏叔玉宰相世系表徵/子官光禄少卿
 秘書監岑景儔宰相世系表景倩文本之子官麟臺/少監衛州刺史昭文館學士儔字疑
 譌/
 宗正卿李芝芳宗室表有太子賓/客芝芳承祖子也
 光禄卿房光義
 原州别駕房暉
 咸陽縣丞房曜
 衛尉卿房光敏
[090-25a]
 閬州刺史房誕
 清河郡主壻贈鴻臚卿竇庭蘭宰相世系表/官衛尉少卿
 洪州刺史吳黑闥
 晉州刺史裴藝金石録碑以貞觀二十三年立書/京兆金石録上官儀撰褚遂良
 寧州刺史竇義節宰相世系表/作虢州刺史
 吏部郎中馬覬宰相世系表周/之孫載之次子
 原州都督李政明宰相世系表作/正明靖之弟
 臨淮公李規
[090-25b]
 西平郡王李琛宗室表襄武郡王西平王安/之子河間王孝恭之兄也
 簡州刺史李震
 大將軍薛咄摩
 大將軍蘇泥熟醴泉志/作光熟
 大將軍阿史那道真
 大將軍賀蘭整
 岑文本子方倩宰相世系表文本二子曼倩景倩曼/倩襲長寕公官雍州長史曰方倩誤
 盖書曼下從方/遂譌為方倩也
[090-26a]
 大將軍張世師醴泉志作張大師按宰相世系表張/後𦙍子止有律師小師統師道師而
 無世師/大師
 大將軍瑯琊王駢
 大將軍懷徳公于伯億醴泉志作/牛伯億
 大將軍李森
 大將軍公孫雅靖
 瑯琊公王珍
 常州公李倩宗室表常州司/馬懐節第四子
[090-26b]
 千金公李俊
 中山王李据宗室表蔣王惲之孫/建寜公休道之子
 汝州别駕房漸
 左清道率房恒
 雍州長史李弼
 原州都督史幼虔
 陜王府司馬史為謙
 將軍斛斯正貴
[090-27a]
 將軍徐定成
 將軍康野
 將軍元思𤣥
 將軍李承祖宗室表左武衛/將軍蔡國公
 將軍薛承慶
 右衛郎將軍尉遲昱
 左衛郎將軍姜昕
 中郎將殷承爽
[090-27b]
 右監門將軍執失善
 左金吾將軍房先忠
 横野軍都督拔野鐵
 都督渾大寧宰相世系表/左衛率府率
 于闐王尉遲光
 將軍仇懷古醴泉志/作懷逺
 將軍杜君綽
 將軍麻仁靖
[090-28a]
 將軍何道
 將軍楊思訓
 右衛大將軍李思摩
 薩寳王贊普
 新羅王真徳以上見文/獻通考
    乾學案唐之昭陵既許功臣密戚陪塋矣又
    許陪陵者子孫從葬故見於紀傳者冗雜無
    次馬氏通考凡一百五十五人醴泉縣志凡
[090-28b]
    一百六十七人通考不列杜如晦而有于闐
    薩寳新羅諸王考新羅王真徳之亡史但言
    遣使至其國弔祭不聞其陪葬也薛仁貴卒
    傳云䕶喪還鄉里墓碑在安邑而醴泉志以
    為陪葬誤今據新舊史所書者列於前而陳
    思寳刻叢編有墓碑可信者次之通考又次
    之
髙宗乾陵
[090-29a]
 舊唐書𢎞道元年十二月己酉帝崩于貞觀殿文明
 元年八月庚寅葬于乾陵
    乾學案新唐書髙宗之崩其日丁巳未詳孰
    是
 唐地理志文明元年析醴泉始平好畤武功豳州之
 永壽置奉天縣以奉乾陵陵在北五里梁山
 元和郡縣志梁山髙宗乾陵所在因名曰奉天縣其
 山即禹貢治梁及岐又古公踰梁山及秦立梁山宫
[090-29b]
 皆此山也
 太平寰宇記乾陵唐髙宗與則天后同一陵在乾州
 西北五里
 舊唐書則天后武氏神龍元年冬十一月壬寅崩于
 上陽宫之仙居殿二年五月庚申祔葬乾陵
 唐㑹要神龍元年十二月將合葬則天皇后于乾陵
 給事中嚴善思上表曰臣謹案天元房録葬法云尊
 者先葬卑者不合於後開入臣伏聞則天大聖皇后
[090-30a]
 欲開乾陵合葬即是以卑動尊事既不經恐非安穩
 臣又聞乾陵𤣥宫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鑄鐵以固
 其中今若開陵其門必須鐫鑿然以神明之道體尚
 幽𤣥今乃動衆加功誠恐多所驚黷又若别開門道
 以𤣥宫即往者葬時神位先定今更改作為害益深
 又以修築乾陵之後國頻有難遂至則天皇后權萬
 機二十餘年其難始定今乃更加營作伏恐還有難
 生但合葬非古著則古昔在禮經縁情為用無足依
[090-30b]
 準況今事有不安豈可復循斯制伏見漢時諸陵皇
 后多不合葬魏晉之後祚皆不長雖受命應期有同
 天假然循機享徳亦在時文但陵墓所安必資勝地
 後之𦙍嗣用託靈根或有不安後嗣固難長享伏望
 依漢朝之故事改魏晉之頺綱於乾陵之旁更擇吉
 地取生墓之法别起一陵既得從葬之義又成固本
 之業伏以合葬者縁人私情不合葬前脩故事若以
 神道有知幽塗自得通㑹若以死者無知合之復有
[090-31a]
 何益然以山川精氣上為星象若葬得其所則神安
 後昌若葬失其宜則神危後損所以先哲垂範具立
 葬經欲使生人之道必安死者之神永固伏望少迴
 天眷俯覽臣言行古昔之明割私情之愛社稷長享
 天下久安疏奏下百官詳議尋有勅準遺詔葬之
 唐書陳子昂傳髙宗崩將遷梓宫長安於是闗中無
 嵗子昂盛言東都勝塏可營山陵上書曰臣聞秦據
 咸陽漢都長安山河為固而天下服者以北假胡宛
[090-31b]
 之利南資巴蜀之饒轉闗東之粟而收山西之寳長
 羈利䇿横制宇宙今則不然燕代迫匈奴巴隴嬰吐
 蕃西老千里贏糧北丁十五乗塞嵗月奔命秦之首
 尾不完所餘獨三輔間耳頃遭荒饉百姓荐饑薄河
 而右惟有赤地循隴以北不逢青草父兄轉徙妻子
 流離賴天悔禍去年薄稔羸耗之餘幾不沈命然流
 亡未還白骨縱横阡陌無主至於蓄積猶可哀傷陛
 下以先帝遺意方大駕長驅按節西京千乗萬騎何
[090-32a]
 從仰給山陵穿復必資徒役率癯弊之衆興數萬之
 軍調發近畿督扶稚老鏟山輦石驅以就功春作無
 時何望有秋彫甿遺噍再罹艱苦有不堪其困則逸
 為盜賊掲挺呌嘑可不深圖哉且天子以四海為家
 舜葬蒼梧禹葬㑹稽豈愛夷裔而鄙中國邪示無外
 也周平王漢光武都洛而山陵寢廟並在西土者實
 以時有不可故遺小存大去禍取福也今景山崇秀
 北對嵩邙右眄汝海祝融太昊之故墟在焉園陵之
[090-32b]
 美復何以加且太原廥鉅萬之倉洛口儲天下之粟
 乃欲捨而不顧儻鼠竊狗盜西入陜郊東犯虎牢取
 敖倉一抔粟陛下何以遏之武后竒其才擢麟臺正
 字
 五代史温韜為節度使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内
 者悉發掘之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乾陵陪葬
 章懷太子賢
[090-33a]
 懿徳太子重潤
 澤王上金
 許王素節
 邠王守禮
 義陽公主
 新都公主
 永泰公主唐書公主傳忤張易之為武后所/殺帝追贈以禮改葬號墓為陵
 安興昭懷公主
[090-33b]
 特進王及善
 中書令薛元超
 特進劉蕃禮
 尚書左僕射贈司空并州大都督豆盧欽望
 左僕射楊再思
 右僕射劉仁軌
 左衛將軍李謙行
 左武衛將軍髙侃
[090-34a]
中宗定陵
 舊唐書景龍四年六月壬午帝崩于神龍殿十一月
 己酉葬于定陵
 永和郡縣志定陵在富平縣西北十五里龍泉山
 唐書和思順聖皇后趙氏神龍元年追諡曰恭皇后
 中宗崩藏靈事韋庶人不臣不得祔有司加上尊諡
 以后祔定陵
 定陵陪葬
[090-34b]
 節愍太子重俊
睿宗橋陵
 唐書延和元年八月立皇子為皇帝自尊為太上皇
 開元四年六月崩于百福殿十月庚午葬橋陵
 長安志橋陵在奉先縣西北三十里豐山封内四十
 里陪葬太子三公主二
 馬端臨曰致堂讀史管見言明皇於睿宗孝養素薄/故其崩也五月而遽葬以為薄於其親然愚嘗考之
 自漢以來並未嘗守天子七月而葬之制如隋以前/歴代葬期多只在一兩月之内盖以預規山陵而嗣
[090-35a]
 君又急於從吉故也雖至孝如晉武帝魏孝文亦息/於其臣下之請不免徇近代之制惟以禍亂不克葬
 者方有數月之淹如梁武帝父子是也至唐髙祖崩/五月而葬則以升遐之後方營山陵故少遲於前代
 虞世南諌疏可見及太宗預為壽藏則又不及五月/髙宗以後或遲或速大槩不越五六月雖少遲於近
 代而終未能復古禮明皇盖亦/循故事耳致堂豈未之考邪
 舊唐書肅明順聖皇后劉氏為則天所殺景雲元年
 追諡招魂葬于東都城南陵曰惠陵睿宗崩遷祔橋
 陵 昭成順聖皇后竇氏長壽二年遇害梓宫秘密
 莫知所在睿宗即位追諡招魂葬于都城之南陵曰
[090-35b]
 靖陵睿宗崩祔葬橋陵
 朱彝尊曰肅明昭成二后皆為則天所害莫知其尸/所在先招魂葬于城南後遷祔橋陵故杜工部詩云
 崇岡擁象設沃野開天庭又云豈徒䘏備享尚/謂求無形盖詠其實此工部所以號詩史也
 橋陵陪葬
 惠莊太子撝
 惠文太子範
 惠宣太子業
 昭儀唐氏京兆金石録睿宗昭儀/晉昌唐氏碑景雲中立
[090-36a]
 宜城公主
 金城公主
 長寧公主
 成安公主
 定安公主
 鄎國公主訪碑録張説撰碑明/皇八分書開元中立
 彭國公主
    乾學案橋陵陪葬宋次道長安志謂太子三
[090-36b]
    公主三馬氏通考三太子不書書節愍太子
    重俊然重俊乃陪葬定陵者至通考所載公
    主七人疑其四亦陪葬他陵者也
𤣥宗泰陵
 舊唐書上皇移居西内上元二年四月甲寅崩于神
 龍殿初上皇親拜五陵至橋陵見金粟山岡有龍盤
 鳯翥之勢復近先塋謂侍臣曰我千秋後宜葬此地
 得奉先陵不忘孝敬矣至是追奉先㫖以創寢園廣
[090-37a]
 徳元年三月辛酉葬于泰陵
 唐地理志泰陵在奉先縣東北二十里金粟山
 舊唐書貞順皇后武氏賜號惠妃開元二十五年薨
 贈皇后葬于敬陵
 集古録目貞順皇后武氏碑𤣥宗御製御書字為八
 分皇太子亨題以天寳十三年四月立
 京兆金石録貞順武后碑隂記從子武就撰王膺行
 書建中二年
[090-37b]
 舊唐書元獻皇后楊氏生肅宗開元十七年薨葬細
 柳原至徳二載追冊為元獻皇后寳應二年正月祔
 葬泰陵
 揮麈録乾徳四年泰陵置守陵二户三年一祭肅宗
 建陵憲宗景陵宣宗貞陵同
 泰陵陪葬
 贈揚州大都督髙力士
肅宗建陵
[090-38a]
 舊唐書寳應元年四月乙丑上崩于長生殿二年三
 月庚午葬于建陵
 唐地理志建陵在醴泉縣東北十八里武將山一名
 馮山
 舊唐書章敬皇后吳氏生代宗薨葬于春明門外代
 宗即位之年羣臣以肅宗山陵有期準禮以先太后
 祔靈廟宰臣郭子儀等表上尊諡曰章敬皇后二年
 三月祔葬建陵
[090-38b]
 文獻通考貞元十四年命有司修葺陵寢以昭陵舊
 宫先因火焚毁故詔百官詳議議者多云舊宫既被
 焚爇請移就山下或有議請修舊宫者上意亦不欲
 移由是復以山上為定於是請左諫議大夫平章事
 崔損完修八陵使及所司計獻昭乾定泰五陵各造
 屋三百七十八間橋陵一百四十間元陵三十間唯
 建陵不復創造但修葺而已
 建陵陪葬
[090-39a]
 尚父汾陽王郭子儀唐㑹要元和九年左金吾衛大/將軍郭劍奏亡祖子儀陪葬建
 陵欲於墳所種植松楸敕如遇年月/通便陵寢修營宜令所司許其種植
代宗元陵
 舊唐書大厯十四年五月辛酉上崩于紫宸上内殿
 十月己酉葬于元陵
 元和郡縣志元陵在富平縣西北四十里檀山
 冊府元龜建中元年徳宗即位將厚奉元陵刑部貟
 外郎令狐峘上疏曰臣讀漢書劉向傳見論王者山
[090-39b]
 陵之誡垂之史冊萬古芬芳何者聖賢之心勤儉是
 務必求諸道不作無益故舜葬蒼梧不變其肆禹葬
 㑹稽不改其列周武葬于畢陌無丘隴之處漢文葬
 于霸陵因山谷之勢禹非不忠啓非不順周公非不
 悌景帝非不孝也其奉君親皆従儉觳宋文公始為
 厚葬用蜃炭益車馬其臣華元樂莒春秋書為不臣
 秦始皇驪山魚膏為燈燭水銀為江海珍寳之藏不
 可勝計千載非之宋桓魋為石椁夫子曰不如速朽
[090-40a]
 子游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無張釋之對孝文曰
 使其中無可欲雖無石椁又何戚焉漢文帝霸陵皆
 用瓦器不以金銀為飾由是觀之有徳者葬逾薄無
 徳者葬逾厚昭然可覩矣陛下臨御天下聖政日新
 減膳節用有司給物悉依元祐利於人也逺方厎貢
 唯供祀事薄於己也獨六月一日制文云縁應山陵
 制度務從優厚當竭帑藏以供費用者此誠仁孝之
 徳切於聖衷伏以尊親之義貴於合禮陛下每下明
[090-40b]
 詔發徳音追蹤唐虞超邁周漢豈取悦凡常之口有
 違賢哲之心與失徳之君競於奢侈者也臣又伏讀
 遺詔曰其喪儀制度務從儉約陛下恭順先志動無
 違者若制度優厚豈顧命之意也疏奏優詔從之
徳宗崇陵
 舊唐書貞元二十一年春正月癸巳上崩于㑹寧殿
 永貞元年十月己酉葬于崇陵昭徳皇后王氏祔焉
 元和郡縣志崇陵在雲陽縣東二十里
[090-41a]
 唐地理志崇陵在雲陽北一十五里嵯峨山
 唐書昭徳皇后王氏生順宗冊號淑妃貞元三年妃
 久疾帝念之遂立為皇后冊禮方訖而后崩葬靖陵
 置令丞如他陵臺永貞元年改祔崇陵
 舊唐書韋賢妃初為良娣貞元四年冊為賢妃及徳
 宗崩請於崇陵終喪紀因侍扵寢園元和四年薨
順宗豐陵
 舊唐書元和元年正月甲申太上皇崩于興慶宫之
[090-41b]
 咸寧殿秋七月壬申葬于豐陵
 元和郡縣志豐陵在富平縣東北三十三里罋金山
 舊唐書莊憲皇后王氏生憲宗冊為良娣永貞内禪
 冊為太上皇后元和十一年三月崩于南内之咸寧
 殿其年八月祔葬于豐陵
憲宗景陵
 舊唐書元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上崩于大明宫之
 中和殿五月庚申葬于景陵
[090-42a]
 唐地理志景陵在奉先縣西北二十里金熾山
 唐書懿安皇后郭氏生穆宗穆宗嗣位上尊號皇太
 后敬宗立號太皇太后宣宗立后暴崩有司上尊諡
 葬景陵外園 孝明皇后鄭氏生宣宗及即位尊為
 皇太后懿宗立尊為太皇太后咸通六年崩葬景陵
 旁園
 景陵陪葬
 惠昭太子寧
[090-42b]
 賢妃王氏
穆宗光陵
 唐書長慶四年正月壬申帝崩于清思殿十一月庚
 申葬于光陵
 唐地理志光陵在奉先縣北十五里堯山
 唐書恭僖皇后王氏生敬宗長慶時冊為妃敬宗立
 上尊號曰皇太后㑹昌五年崩有司上尊諡葬光陵
 東園 貞獻皇后蕭氏生文宗大中元年崩八月庚
[090-43a]
 子葬光陵
敬宗莊陵
 舊唐書寳厯三年十二月中官劉克明反辛丑帝崩
 太和元年七月癸酉葬于莊陵
 唐地理志莊陵在三原縣西北五里
 莊陵陪葬
 悼懷太子晉
文宗章陵
[090-43b]
 唐書開成五年正月辛巳帝崩扵太和殿八月壬戌
 葬于章陵
 太平寰宇記章陵在富平縣西北二十里
武宗端陵
 唐書㑹昌六年二月甲子帝崩于大眀宫八月壬申
 葬于端陵
 太平寰宇記端陵在三原縣東十里
 唐書賢妃王氏初進號才人帝欲立為后李徳裕曰
[090-44a]
 才人無子且家不素顯恐詒天下議乃止帝不豫才
 人侍左右帝熟視曰吾氣奄奄情慮耗盡願與汝辭
 對曰陛下萬嵗後妾得以殉及帝崩即自經幄下宣
 宗即位嘉其節贈賢妃葬端陵之柏城
宣宗貞陵
 唐書大中十三年八月癸巳帝崩于咸寧殿咸通元
 年二月丙申葬貞陵
 太平寰宇記貞陵在雲陽縣西北四十里
[090-44b]
 貞陵陪葬
 婕妤柳氏
懿宗簡陵
 舊唐書咸通十四年六月帝不豫七月戊寅疾大漸
 辛巳遺詔當舉薄葬之禮宜遵漢魏之文其山陵制
 度務在儉約並不得以金銀錦繡文飾表具
 唐書七月辛巳帝崩于咸寧殿乾符元年二月甲午
 葬簡陵
[090-45a]
 太平寰宇記簡陵在富平縣西北四十五里
僖宗靖陵
 唐書文徳元年三月癸卯帝崩于武徳殿十月辛卯
 葬于靖陵
 太平寰宇記靖陵在蒲城縣界乾州東北一十里與
 乾陵相接隔豹谷去長安一百五十里
昭宗和陵
 舊唐書天祐元年八月壬寅朱全忠弑昭宗于椒殿
[090-45b]
 二年二月己酉葬于和陵
 太平寰宇記昭宗陵在緱氏縣東北五里
 唐地理志和陵在緱氏縣太平山本懊來山天祐元
 年更名
景宗温陵
 舊唐書天祐五年二月帝為全忠所害諡哀皇帝以
 王禮葬于濟隂縣之定陶鄉眀宗時就故陵置園邑
 有司請諡曰昭宣光烈孝皇帝廟號景宗
[090-46a]
 唐書陵曰温陵
 五代㑹要曹州温陵例下本州府官朝拜
附/孝敬帝恭陵
 唐書孝敬皇帝𢎞顯慶元年立為皇子上元二年從
 幸合璧宫遇酖薨詔諡孝敬皇帝葬緱氏墓號恭陵
 制度盡用天子禮帝自製睿徳紀刻石陵側營陵工
 費鉅億人厭苦之投石傷所部官司至相率亡去
 太平寰宇記恭陵在緱氏縣東北五里
[090-46b]
 讓帝惠陵
 唐書讓皇帝憲睿宗將建東宫以憲嫡長又嘗為太
 子而楚王有大功故久不定憲辭曰儲副天下公器
 時平則先嫡國難則先功重社稷也使付授非宜海
 内失望臣以死請帝嘉憲讓遂許之開元二十九年
 薨葬橋陵旁號其陵曰惠陵
 唐地理志惠陵在奉先縣西北十里
 奉天帝齊陵
[090-47a]
 唐書奉天皇帝琮天寳十載薨贈太子諡靖徳肅宗
 立進諡奉天皇帝妃竇氏為恭應皇后詔尚書右僕
 射裴冕持節改葬墓號齊陵
 唐地理志齊陵在昭應縣東一十六里
 承天帝順陵
 唐書承天皇帝倓貶齊王大厯三年有詔以倓當艱
 難時首定大謀排衆議於中興有功進諡承天皇帝
 以興信公主季女張為恭順皇后冥配焉葬順陵
[090-47b]
 唐地理志順陵在咸陽原
 諸道石刻録承天皇帝墓文常衮撰徐浩書代宗大
 厯二年立
 京兆金石録承天皇帝子新平郡王儼墓誌常衮撰
 永泰元年立
 貞懿皇后莊陵
 唐書代宗貞懿皇后獨孤氏冊貴妃生韓王迥大厯
 十年薨追號為皇后帝悼思不已殯内殿累年不外
[090-48a]
 葬後三年始詔於都左治陵欲朝夕望見之補闕姚
 南仲諫而止乃葬莊陵
 舊唐書華陽公主祔于莊陵之園獨孤皇后/所生也
 冊府元龜代宗大厯十年獨孤皇后崩上悼痛詔近
 城為陵以朝夕臨望右補闕姚南仲上疏曰臣聞人
 臣宅於家帝王宅扵國長安乃祖宗所宅其可興鑿
 建陵其側乎夫葬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見也今西近
 宫闕南迫大道使近而可視没而復生雖宫以待之
[090-48b]
 可也如令骨肉歸土魂無不之雖欲自近了復何益
 且王者必據髙明燭幽隠先皇所以因龍首而建望
 春也今起陵目前心一感傷累日不能平且匹夫向
 隅滿堂不樂況萬乗乎天下謂何陛下諡后以貞懿
 而終以䙝近臣竊惑焉今國人皆曰后陵在邇陛下
 將日省而時望焉斯有損聖徳無益先后欲寵反辱
 惟陛下熟計疏奏帝嘉納進五品階以酬讜言
 宣懿皇后福陵
[090-49a]
 唐書穆宗宣懿皇后韋氏生武宗長慶時冊為妃武
 宗立妃已亡追冊為皇太后有司奏太后陵宜别制
 號帝乃名所葬園曰福陵
 唐地理志福陵在萬年縣東二十五里
 㑹昌一品集李徳裕上奏曰奉宣宣懿皇太后祔光
 陵同𤣥宫及不移福陵只祔廟何者為便商量奏來
 者右臣等伏以園寢已安神道貴静光陵因山久固
 僅二十年福陵近又修崇足彰嚴奉今若再因合祔
[090-49b]
 須啓二陵或慮聖靈不安未合先㫖又以隂陽避忌
 亦有所疑不移福陵實合禮意伏以照臨在天光靈
 未逺合食清廟於禮無違足以申陛下大孝之心表
 先后昭配之徳既遵舊典尤愜衆情臣等商量祔太
 廟不移福陵實為允便
 元昭皇后慶陵
 唐書宣宗元昭皇后鼂氏大中中薨懿宗追冊為皇
 太后自建陵曰慶陵
[090-50a]
 惠安皇后壽陵
 唐書懿宗惠安皇后王氏咸通中冊號貴妃生普王
 七年薨王即位是為僖宗追尊皇太后祔主懿宗廟
 即其園為壽陵
 文獻通考後唐同光三年六月勅壽陵等一十陵一
 例修掩
 恭獻皇后安陵
 唐書懿宗恭憲皇后王氏生昭宗追號皇太后即故
[090-50b]
 葬號安陵
後梁興極陵
 五代㑹要開平元年七月追尊宣光皇帝黯廟號肅
 祖葬興極陵在單州碭山縣
    乾學案興極陵本後梁追崇其先世之墓王
    明清揮麈録謂朱梁太祖葬興極陵在伊闕
    縣誤矣
永安陵
[090-51a]
 五代會要開平元年七月追尊光獻皇帝茂林廟號
 敬祖葬永安陵在單州碭山縣
光天陵
 五代㑹要開平元年七月追尊昭武皇帝信廟號憲
 祖葬光天陵在單州碭山縣
咸寧陵
 五代㑹要開平元年七月追尊文穆皇帝誠廟號烈
 祖葬咸寧陵在單州碭山縣
[090-51b]
太祖宣陵
 五代春秋乾化二年六月戊寅皇子友珪弑逆帝崩
 于寢殿十一月甲寅葬于宣陵
 五代會要陵在洛京伊闕縣
末帝墓
 五代春秋龍徳二年十月辛未朔晉師迫京師戊寅
 帝崩于建國樓下
 通鑑辛巳莊宗詔王瓚收友貞尸殯于佛寺漆其首
[090-52a]
 圅之藏于大社
 五代㑹要晉天福二年安從進收葬之
 揮麈録梁末帝葬伊闕縣
後唐永興陵
 五代㑹要同光元年閏四月追尊昭烈皇帝執宜廟
 號懿祖葬永興陵在代州雁門縣
長寧陵
 五代㑹要同光元年閏四月追尊文皇帝國昌廟號
[090-52b]
 獻祖葬長寧陵在代州雁門縣
 朱彞尊曰代州柏林寺東有斷碑題額尚存曰唐故/左龍武統軍檢校司徒贈太保隴西李公神道之碑
 文曰公諱國昌字徳興世為隴西沙陀人偉&KR1086容善/騎射盖晉王克用之父朱邪赤心也歐陽永叔去五
 代甚近又篤好金石文而於沙陀世次云不得詳其/作後唐紀國昌字徳興紀亦遺之盖未見是碑也
建極陵
 五代㑹要同光元年閏四月追尊武皇帝克用廟號
 太祖葬建極陵
 明一統志在代州西一十里金天眷初盜發之守墳
[090-53a]
 僧言之郡守守夢王告云吾墓中有酒盜飲之唇皆
 黒可用此捕之明日獲盜寺僧居其半
坤陵
 五代㑹要後唐太祖皇后曹氏同光三年七月崩諡
 曰正簡十月葬于坤陵初欲祔於代州太祖園陵中
 書門下奏議曰人君以四海為家不當異南北洛陽
 帝王之宅四時朝拜理須便近不能逺幸代州且漢
 代諸陵皆近秦雍國朝陵寢布列京畿後魏文帝自
[090-53b]
 代還洛之後園陵皆在河南兼勅勲臣之家不許北
 葬今魏氏諸陵尚在祔葬代州理未為允從之
莊宗雍陵
 五代春秋同光四年四月丁亥朔郭従謙弑逆帝崩
 于絳霄殿天成元年七月葬于雍陵
 五代史注帝尸為伶人焚之明宗入洛得其骨燼葬
 之河南新安縣號雍陵
 五代㑹要陵在洛京新安縣至晉天福二年正月以
[090-54a]
 犯廟諱改為伊陵
 揮麈録後唐莊宗葬伊陵在新安縣
遂陵
 五代㑹要明宗天成二年十二月追尊孝恭皇帝聿
 廟號惠祖葬遂陵在應州金城縣
衍陵
 五代㑹要天成二年十二月追尊孝靖皇帝教廟號
 毅祖葬衍陵在應州金城縣
[090-54b]
奕陵
 五代㑹要天成二年十二月追尊孝成皇帝琰廟號
 烈祖葬奕陵在應州金城縣
慶陵
 五代㑹要天成二年十二月追尊孝成皇帝霓廟號
 徳祖葬慶陵在應州金城縣
 朱彞尊曰應州城南三十里有馬神祠祠前施食臺/刻石列八卦於旁又書二十八宿字取石覆而觀之
 上有篆文曰唐故汾州刺史朱邪府君墓誌銘盖沙/陀之俗死焚其骨盛以石圅此則其盖也考後唐家
[090-55a]
 人傳無官汾州刺史者惟明宗之父霓嘗贈汾州刺/史見冊府元龜又葬于應州其為霓墓銘無疑也史
 稱明宗無姓氏太祖養以為子不知其父冒姓朱邪/者久矣後明宗即位諡其考曰孝成廟號徳祖陵曰
 慶陵其時祠官之守春秋之祭山陵之封土必崇孰/意為人所發千載之下并石圅亡之而僅存其盖也
明宗徽陵
 五代春秋長興四年十一月戊戌帝崩于雍和殿清
 泰元年四月丙申葬徽陵
 五代㑹要陵在洛京洛陽縣
 揮麈録明宗葬徽陵在洛陽東北
[090-55b]
閔帝墓
 五代㑹要長興四年十二月即位應順元年四月廢
 為鄂王其月九日遇弑于衛州晉天福元年十二月
 葬徽陵之封中
末帝墓
 五代㑹要應順元年四月即位清泰三年閏十一月
 遇難崩于後樓晉天福元年十二月葬徽陵之封中
 五代史注帝自焚死晉髙祖葬其骨燼于徽陵域中
[090-56a]
後晉義陵
 五代㑹要天福二年五月追尊孝安皇帝景廟號靖
 祖葬義陵
惠陵
 五代㑹要天福二年五月追尊孝簡皇帝郴廟號肅
 祖葬惠陵
康陵
 五代㑹要天福二年五月追尊孝平皇帝昱廟號睿
[090-56b]
 祖葬康陵
昌陵
 五代㑹要天福二年五月追尊孝元皇帝紹雍廟號
 憲祖葬昌陵在北京晉陽縣
髙祖顯陵
 五代春秋天福七年六月乙丑帝崩于鄴都保昌殿
 十一月葬顯陵
 揮麈録石晉髙祖葬顯陵在壽安縣
[090-57a]
 明一統志在交城縣西北六十里
後漢懿陵
 五代㑹要天福十二年閏七月追尊明元皇帝湍廟
 號文祖葬懿陵無陵所遙/申朝拜
沛陵
 五代㑹要天福十二年閏七月追尊恭僖皇帝昴廟
 號徳祖葬沛陵無陵所遥/申朝拜
威陵
[090-57b]
 五代㑹要天福十二年閏七月追尊昭獻皇帝僎廟
 號翼祖葬威陵在北京晉陽縣
肅陵
 五代㑹要天福十二年閏七月追尊章聖皇帝琠廟
 號顯祖葬肅陵
髙祖睿陵
 五代春秋乾祐元年正月丁丑帝崩于萬嵗殿十一
 月壬申葬睿陵
[090-58a]
 五代㑹要睿陵在洛京郜城縣
隠帝穎陵
 五代㑹要乾祐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帝為郭允明
 弑于京北之趙村周廣順元年八月十二日葬穎陵
 在許州陽翟縣
後周温陵
 五代㑹要廣順元年七月追尊睿和皇帝璟廟號信
 祖葬温陵無陵所遥/申朝拜
[090-58b]
齊陵
 五代㑹要廣順元年七月追尊明憲皇帝諶廟號僖
 祖葬齊陵無陵所遥/申朝拜
朗陵
 五代㑹要廣順元年七月追尊翼順皇帝藴廟號義
 祖葬朗陵無陵所遥/申朝拜
欽陵
 五代㑹要廣順元年七月追尊章肅皇帝簡廟號慶
[090-59a]
 祖葬欽陵
太祖嵩陵
 五代春秋顯徳元年正月壬辰帝崩于滋徳殿四月
 葬嵩陵
 太平寰宇記嵩陵在新鄭縣自然山下
 文獻通考先時帝屢戒晉王曰昔我西征見唐十八
 陵無不發掘者此無他惟多藏金玉故也我死當衣
 以紙衣斂以瓦棺速營葬勿久留宫中壙中無用石
[090-59b]
 以甓代之工人徒役皆和雇勿以煩民葬畢募近陵
 民三十户蠲其雜徭使之守視勿修下宫勿置守陵
 宫人勿作石羊虎人馬惟刻石于陵前云周天子平
 生好儉約遺令用紙衣瓦棺嗣天子不敢違也汝或
 違我我不福汝
 歐陽修曰厚葬之敝自秦漢以来率多聦明英偉之/主雖有髙談善説之士極陳其禍福有不能開惑者
 矣豈非富貴之欲溺其所自私者篤而未然之禍難/述於無形不足以動其心歟然而聞温韜之事者可
 以少戒也五代之君往往不得其死何暇顧其後哉/獨周太祖能鑒韜之禍其將終也為書以遺世宗使
[090-60a]
 以瓦棺紙衣而斂將葬開棺示人既葬刻石以告後/世毋作下宫毋置守陵妾其意丁寧切至然實録不
 書其葬之厚薄也又使葬其平生所服衮冕通天冠/絳紗袍各二其一於京師其一於澶州又葬其劔甲
 各二其一於河中其一於/大名者莫能原其㫖也
世宗慶陵
 五代春秋顯徳六年六月癸巳帝崩于萬嵗殿十一
 月壬寅葬慶陵
 太平寰宇記慶陵在鄭州管城縣界
恭帝順陵
[090-60b]
 五代會要顯徳七年正月禪位于宋開寳六年春崩
 于房陵葬順陵在世宗慶陵之側
 東都事畧開寳六年冬十月甲申葬周恭帝于順陵
附/吳興陵
 五代史天祐二年十一月楊行密卒子渥立溥僣號
 追尊為太祖武皇帝陵曰興陵
 紹陵
 五代史行密卒渥嗣立天祐五年紀祥縊殺之溥僣
[090-61a]
 號追尊為烈宗景皇帝陵曰紹陵
 肅陵
 五代史渥死隆演以次當立即吳王位改天祐十六
 年為武義元年二年五月卒弟溥立僣號追尊為髙
 祖宣皇帝陵曰肅陵
 南唐永陵
 江表志南唐髙祖姓李唐鄭王疎屬之派受禪國稱
 唐在位七年廟號烈祖諡曰孝髙陵曰永陵
[090-61b]
 玉壺清話南唐先主昪殂尊諡曰孝髙皇帝議者以
 先主繼唐昭宗之後號當稱宗韓熙載建議以謂古
 者帝王已失之已得之謂之反正非我失之自我得
 之謂之中興今先主中興之君也宜當稱祖衆是之
 遂上廟號曰烈祖陵曰永陵
 順陵
 江表志元宗名景在位十九年諡曰明道崇徳文宣
 孝皇帝陵曰順陵
[090-62a]
 前蜀永陵
 蜀檮杌王建僣即偽位號大蜀光天二年六月薨偽
 諡神武聖文孝徳明惠皇帝廟號髙祖葬永陵
 後蜀和陵
 五代史孟知祥卒諡為文武聖徳英烈孝明皇帝廟
 號髙祖陵曰和陵
 南漢徳陵
 五代㑹要開平四年四月進封劉隠為南海王
[090-62b]
 十國春秋乾化元年三月丁亥王薨乾亨元年追尊
 曰襄皇帝廟號烈宗陵曰徳陵
 康陵
 十國春秋乾亨元年八月王即皇帝位于番禺改廣
 州為興王府大有十五年三月丁丑殂諡天皇大帝
 廟號髙祖陵曰康陵在興王府城東二十里之漫山
 陵中以鐵錮之不可啓
 廣東通志明崇禎九年秋九月廣州番禺縣城東二
[090-63a]
 十餘里雷出地成穴耕者梁父投以巨石空洞有聲
 復内一雄雞其中伺守至夜聞雞鳴無恙乃率子弟
 入見金人如翁仲者數輩環侍舉之各重十五六斤
 中二金像冕而坐若王者與后之儀各五六十斤地
 皆金蠶珠貝築之有鏡一自發光燭暗中日月硯一
 硯池中有玉魚遊動其他異物甚多不可指識但先
 擕鏡歸家光動鄰舍亟碎之鄰人覺争往趨白官邑
 有司并拘繫之亟臨其地搜發公私交取無餘中一
[090-63b]
 棺已為掘者所糜稍存齒骨隧道二鞏如城髙五尺
 深三丈中有碑文始知為南漢王塚文曰維大有十
 五年嵗次壬寅四月甲寅朔念四日丁丑髙祖天皇
 大帝崩于正寢越光天元年五月癸未朔十四日丙
 申遷神于康陵禮也文多破闕不盡載翰林學士知
 制誥正議大夫尚書右丞上紫金魚袋臣盧應勅撰
 并書
 昭陵
[090-64a]
 五代史劉晟自言知星末年月食牛女間出書占之
 歎曰吾當之矣因為長夜之飲十六年卜葬域于城
 北運甓為壙晟親臨視之是秋卒諡曰文武光聖明
 孝皇帝廟號中宗陵曰昭陵
 
 
 
 
[090-64b]
 
 
 
 
 
 
 
 讀禮通考卷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