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49 儀禮集編-清-盛世佐 (master)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儀禮集編卷十四
          龍里縣知縣盛世佐撰
大射儀第七之二
司馬師命負侯者執旌以負侯
 註曰司馬師正之佐也負侯獲者也天子服不氏下
 士一人徒四人掌以旌居乏待獲析羽為旌
 敖氏曰負侯獲者皆士旅食者與旌謂翿旌鄉射記
[017-1b]
 曰君國中射以翿旌獲
  世佐案司馬師葢軍司馬之佐也負侯者主負侯
  及取矢之事於天子射鳥氏也周禮射鳥氏職云
  射則取矢矢在侯髙則以并夾取之是其徴矣諸
  侯葢以庶人在官者為之三侯各一人註以為即
  獲者非凡獲者所持皆謂之旌周禮司常職云凡
  射共獲旌是也三侯之旌各不同大侯之旌以析
  羽為之鄉射記云於郊則以旌獲是也参侯干侯
[017-2a]
  之旌以雜帛為之鄉射記云旌各以其物是也其
  旌杠之長短亦異約鄉射記言之鄉侯上綱去地
  丈九尺二寸而旌杠長三仭依鄭説七尺曰仭則
  旌葢出侯尺八寸矣由斯而推干侯與鄉侯同参
  侯去地三大二尺五寸少半寸其旌當長三丈四
  尺三寸少半寸為五仭而弱也大侯去地四丈八
  尺五寸少半寸其旌當長五丈三寸少半寸為七
  仭而強也旌必出于侯尺八寸者欲射者見而識
[017-2b]
  之且以為别也敖以旌為翿旌固非鄭統以析羽
  釋之而不知其别于經㫖豈盡得哉
負侯者皆適侯執旌負侯而俟
 敖氏曰皆皆三侯者也大侯参侯去地逺亦云負者
 但取北面於其北亦因干侯而言也先云適侯乃云
 執旌是旌先倚於侯也然則上經亦當有命倚旌之
 類明矣俟俟後命
  世佐案負侯者葢皆自西方適侯也
[017-3a]
司射適次作上耦射
 敖氏曰東面作之
  世佐案郷射射位在西故作射者西面大射次在
  東故作射者東面也
司射反位上耦出次西面揖進上射在左並行
 註曰上射在左便射位也
  世佐案郷射三耦東面北上上射本在下射之左
  大射三耦西面北上立時上射在右及發位並行
[017-3b]
  則上射轉居左必居左者所以便其就右物也下
  射在右就左物亦便
當階北面揖及階揖上射先升三等下射從之中等上
射升堂少左下射升上射揖並行皆當其物北面揖及
物揖皆左足履物還視侯中合足而俟
 註曰視侯中各視其侯之中大夫耦則射参中参中
 十四尺士耦則視干中干中十尺
 敖氏曰侯中干侯之中也
[017-4a]
  世佐案三耦皆士皆當射干敖説是
司馬正適次袒決遂執弓右挟之出升自西階適下物
立于物間左執弣右執簫南揚弓命去侯
 註曰司馬正政官之屬適下物由上射後東過也郷
 射禮曰西南面立于物間
 疏曰案天子有大司馬卿一人小司馬中大夫二人
 此雖諸侯禮亦應有小司馬號為司馬正也
 敖氏曰司馬正與司馬師乃射時所立之官如司射
[017-4b]
 之類也右挾之謂以右巨指鈎弦也適下物由上射
 後而少南行也此行而立于物間乃云適下物者下
 言司馬正出于下射之南還其後故于此惟據下物
 而言
  世佐案周禮序官云政官之屬大司馬卿一人小
  司馬中大夫二人軍司馬下大夫四人諸侯司馬
  卿小司馬下大夫各一人軍司馬盖上士二人矣
  此云司馬正即軍司馬之長也上云司馬師即其
[017-5a]
  佐也司射以射人為之則司馬二人皆以士為之
  亦其宜也知非司馬及小司馬者以三卿五大夫
  之位皆在堂不在下故也司馬正袒而決遂且挾
  弓大射禮重也郷射禮云司射適堂西不決遂袒
  執弓
負侯皆許諾以宫趨直西及乏南又諾以商至乏聲止
 註曰宫為君商為臣其聲和相生也郷射禮曰獲者
 執旌許諾
[017-5b]
 疏曰引郷射者證與此不同之意
 敖氏曰宫商皆謂諾聲也宫大商小趨直西至乏南
 乃折而北不自侯西北行者不敢由便也古人歩趨
 有法雖賤者猶謹之而不苟若此則其上者可知矣
 先宫後商乃止亦有漸也
授獲者退立于西方獲者興其而俟
 註曰大侯服不氏負侯徒一人居乏相代而獲参侯
 干侯徒負侯居乏不相代郷射禮曰獲者執旌許諾
[017-6a]
 聲不絶以至于乏坐東面偃旌興而俟
 疏曰引郷射者此文不具宜與彼同
 敖氏曰授獲者以旌也或曰者下當有旌字盖文脫
 耳授旌而退三侯者皆然則其負侯居乏者之相代
 亦宜同也退立於西方各當其乏之西與獲者既偃
 旌于地乃興
  世佐案獲者大侯服不也周禮服不氏職云射則
  以旌居乏而待獲諸侯其以庶人在官者為之與
[017-6b]
  參侯干侯則其徒二人也孟子云庶人在官者其
  禄以是為差則其尊卑亦微有辨矣負侯者各以
  其旌授獲者而退事畢也立于西方葢在士南東
  面南上與知在士南者不敢與士序也東面異于
  士旅食者也南上統于侯也以負大侯者為上負
  侯者位在西方獲者位在乏不相侵也舊説負侯
  居乏相代恐未然郷射以獲者兼負侯臣禮省也
司馬正出于下射之南還其後降自西階遂適次釋弓
[017-7a]
説決拾襲反位
 註曰鄉射禮曰司馬反位立于司射之南
司射進與司馬正交于階前相左由堂下西階之東北
面視上射命曰毋射獲毋獵獲上射揖司射退反位乃
射上射既發挾矢而後下射射拾發以將乘矢獲者坐
而獲
 敖氏曰此指在干侯之乏者也大侯參侯者亦坐而
 不獲
[017-7b]
  世佐案此時大侯參侯之獲者其立自如不唱獲
  不坐也敖云亦坐非
舉旌以宫偃旌以商獲而未釋獲卒射右挾之北面揖
揖如升射
 郝氏曰卒射右挾之謂矢發盡左手執弓右手大二
 指挾弓弦就物内轉向北揖異于鄉射也
 姜氏曰鄉射云皆執弓不挾南面揖
上射降三等下射少右從之中等並行上射于左與升
[017-8a]
射者相左交于階前相揖適次釋弓説决捨襲反位
 註曰上射于左由下射階上少右乃降待之言襲者
 凡射背袒
 敖氏曰位次中之位也亦西面北上下凡言三耦之
 位皆放此
 郝氏曰反位反欠北西面北上之位
  世佐案上經云司射適次作上耦射司射反位上
  耦出次則三耦位在次中明矣郝云在次北非
[017-8b]
三耦卒射亦如之
 敖氏曰三亦當作二字之誤也
司射去扑倚于階西適阼階下北面告于公曰三耦卒
射反搢扑反位
 敖氏曰去扑者與尊者言不敢佩刑器也
 姜氏曰鄉射卒射告于賔者尊賔也此不告于賔者
 公尊也鄉射賔揖司馬乃降搢扑反位此不揖者君
 非賔比也
[017-9a]
    古三耦射
司馬正袒决送執弓右挾之出與司射交于階前相左
 註曰出出于次也袒時亦適次
 疏曰凡袒襲皆于隠䖏
 敖氏曰不言司馬正適次者以下言出則適次可知
 亦以上有成禮故於此省文也
升自西階自右物之後立于物間西南面揖弓命取矢
負侯許諾如初去侯皆執旌以負其侯而俟
[017-9b]
 註曰俟小臣取矢以旌指教之
 敖氏曰此負侯即獲者也如初去侯謂許諾以宫商
 至乏聲止也惟去來異耳三耦所射干侯而已而三
 侯之負侯者皆執旌以往者卑統於尊且矢亦或有
 逺近故也
 張氏曰負侯許諾如初去侯如去侯時之諾以宫又
 諾以商也
  世佐案此負侯即立于西方者云如初去侯則諾
[017-10a]
  聲起于乏自西方至乏不諾也如初之下復云去
  侯者以别于初負侯時不諾也云皆執旌則獲者
  又以旌授之矣
司馬正降自西階北面命設楅
 註曰此出于下射之南還其後而降之
 敖氏曰北面於所設楅之南
 郝氏曰設楅中庭南與洗齊故司馬正北面立其南
 使設者止勿過南也
[017-10b]
小臣師設楅司馬正東面以弓為畢
 註曰畢所以敎助執事者鄉射記曰乃設楅於中庭
 南當洗東肆
 疏曰畢是助載鼎實之物故司馬執弓為畢以指授
 若周禮執殳以為鞭度然
 敖氏曰司馬正東面立于所設楅之西也此楅亦南
 面坐設之畢所以指畫處置之器以木為之其長三
 尺此以弓指畫設楅之處象畢之用故曰以弓為畢
[017-11a]
 云凡以畢指敎者皆立于所設器之側
 郝氏曰小臣師設楅司馬正又轉西東面立使設者
 勿偏西也畢竹簡笏類形如畢星即今如意執以止
 物曰畢與蹕通止也臣當君前不敢指撝故以弓當
 笏止其䖏
既設楅司馬正適次釋弓説決拾襲反位小臣坐委矢
于楅北括司馬師坐乗之卒
  世佐案鄉射禮云司馬襲進當楅南北面坐左右
[017-11b]
  撫矢而乗之此文省耳
若矢不備則司馬正又袒執弓升命取矢如初曰取矢
不索乃復求矢加于楅卒司馬正進坐左右撫之興反

 註曰此坐皆北面
 敖氏曰又袒執弓不言決遂右挾之者可知也司馬
 師既乗矢其備若否皆以告于正若不備則正命取
 矢若備則正亦進撫之也左右撫者左手撫其左右
[017-12a]
 手撫其右以審定其數耳
  世佐案司馬師既乗之矣司馬復進而撫之慎其
  事也
    右取矢加于楅
司射適西階西倚扑升自西階東面請射于公公許
 註曰倚扑者將即君前不敢佩刑器也升堂者欲諸
 公卿大夫辯聞也
 敖氏曰請射乃升者以其後有告耦等事宜在上為
[017-12b]
 之故也東面亦與他儀異下經云司正東楹之東北
 面告于公
    右再請射
遂適西階上命賔御于公諸公卿則以耦告于上大夫
則降即位而后告
 註曰告諸公卿扵堂上尊之也
 敖氏曰耦者謂公卿自為耦也以耦告亦如命三耦
 之辭大夫則降即位而後告見其貶扵諸公卿也下
[017-13a]
 文所云是其事已若卿與大夫為耦則其告亦當有
 上下之别諸公卿大夫為耦亦各以其次為之
 郝氏曰命賔御于公以君命命也
司射自西階上北面告于大夫曰請降司射先降搢扑
反位大夫從之降適次立于三耦之南西面北上
 註曰適次前而北西面立
 疏曰上云司射等適次謂入次中此適次者大夫降
 自西階東行適次所過向堂東西面立因過次為適
[017-13b]
 次非入次也
 敖氏曰於此云北面則是命賓及吿諸公卿皆鄉其
 位也適次亦謂進而至於次也三耦士也而在大夫
 之上者以其先射尊之三耦之南大夫之北宜有閒
 地以待諸公卿之降
  世佐案是時三耦位在次中之北大夫適次亦謂
  入于次也註疏説誤
司射東面于大夫之西北耦大夫與大夫命上射曰某
[017-14a]
御于子命下射曰子與某子射
 敖氏曰司射東面亦在次中不言適次者可知也
  世佐案司射東面嚮大夫也大夫之西北葢當諸
  公卿之虗位必于此者命當自上下也合耦曰耦
  耦大夫與大夫者謂大夫與大夫射司射命之以
  定其耦也其命之之辭如下文所云張氏監本正
  誤云司射東面于大夫之西比耦比誤作北愚謂
  監本非誤也或作比者後人因不審其句讀而妄改
[017-14b]
  之耳朱子及楊氏敖氏諸本皆與監本同今從之
卒遂此衆耦
 敖氏曰衆耦士耦也士與大夫為耦者亦存焉
  世佐案是時司射少南東面于衆耦之西北比之
衆耦立于大夫之南西面北上若有士與大夫為耦則
以大夫之耦為上
 註曰為上居羣士之上
 敖氏曰立于大夫之南則在次可知故經亦不言適
[017-15a]
 次若士與大夫為耦亦其長者也乃著其為上者意
 與鄉射同大夫之耦雖為上射猶立于大夫之後者
 射事未至明其不並立也及將射乃轉居右而並立
 云
 郝氏曰大國諸侯臣一孤三卿五大夫三耦自有餘
 而時或有與有不與故大夫不足則以士比之
  世佐案經云若有者亦兼次國以下無諸公而言
  無諸公則有大夫與卿為耦者有士與大夫為耦
[017-15b]
  者以一大夫為賔故也大夫之耦唯一人耳鄉射
  禮云大夫雖衆皆與士為耦與此異
命大夫之耦曰子與某子射告于大夫曰某御於子
 註曰士雖為上射其辭猶尊大夫
命衆耦如命三耦之辭諸公卿皆未降
 敖氏曰諸公卿尊冝事至乃降也此時之降者為比
 耦也曏者既以耦吿公卿于上則耦定矣故可以未
 降
[017-16a]
    右比耦
遂命三耦各與其耦拾取矢皆袒決遂執弓右挾之
 註曰此命入次之事也司射既命而反位不言之者
 土射出當作取矢事未訖
 敖氏曰司射既于次中東面以次命之即反西方之
 位不言者亦以其可知也司射於取矢者惟命之而
 不復作之者以其取矢亦發於次中與鄉射異
  世佐案三耦曏在次矣註云此命入次之事非鄉
[017-16b]
  射比耦位在堂西射位在司馬之西南故司射於
  取矢者既于堂西命之又于司馬之西南作之大
  射惟有次中位故司射命取矢訖即反中西南之
  位而使小射正作之也以下經證之此䖏葢有闕
  文
一耦出西面揖當楅北面揖及楅揖
 註曰三耦同入次其出也一上射出西面立司射作
 之乃揖行也
[017-17a]
  世佐案註説誤見上
上射東面下射西面上射揖進坐横弓卻手自弓下取
一个兼諸弣興順羽且左還毋周反面揖
 註曰左還反其位毋周右還而反東面也君在阼還
 周則下射將背之
 敖氏曰既順羽則鈎弦而左還也自西面而東面若
 皆左還則謂之周此先左還而後右還是毋周也下
 放此必毋周者以相變為容
[017-17b]
  世佐案鄉射未興而順羽故云順羽且興此則既
  興而順羽故云順羽且左還其節亦小變也毋周威
  儀多也註説似迂
下射進坐横弓覆手自弓上取一个兼諸弣興順羽且
左還毋周反面揖
 敖氏曰反面自東面而反西面
既拾取矢棞之
 註曰棞齊等之也
[017-18a]
 郝氏曰棞叩也叩四矢使齊也
 張氏曰棞疑當作棞孟子註棞猶叩㧻也叩㧻有取
 齊之義若棞則門橛耳 監本正誤云梱之與梱復
 二梱字俱誤作梱
  世佐案古字少棞與捆葢通用也棞同梱張氏改
  棞為棞亦泥孟子棞屨之棞或作捆俗字也
兼挾乗矢皆内還南面揖
 註曰内還者上射左下射右不皆右還亦以君在阼
[017-18b]
 嫌下射故左還而背之也上以陽為内下以隂為内
 因其宜可也
 敖氏曰亦揖乃皆内還經文不具也上射左還下射
 右還皆鄉内故搃以内言之皆内還者由便也
  世佐案内還者先以身鄉堂而還也上射東面左
  還則鄉堂下射西面右還則鄉堂必皆内還者取
  其相鄉且威儀之法不敢由便也註説似迂晦敖
  氏由便之説尤非凡敖氏所解左還右還皆與註
[017-19a]
  説相反今不從
適楅南皆左還北面揖搢三挾一个揖以耦左還上射
於左
 註曰以猶與也言以者耦之事成於此意相人耦也
 上射轉居左便其反位也上射少北乃東面
 疏曰次在楅東南北面揖時已在次西靣故知上射少
 北乃東面得東當次也
 敖氏曰以如以賓升之以謂上射以其耦左還也此
[017-19b]
 左還者上射先而下射後故言以
  世佐案上射自楅西下射自楅東皆南行適楅南
  上射在右至是將轉而居左故云以耦左還能左
  右之曰以言易位之事上射寔主之也鄉射禮云
  皆左還不云以耦者上射仍在右不須易位也鄉
  射射位在西故其反也上射于右為便大射次在
  東故其反位也上射于左為便葢西行者以北為
  右東行者以北為左也敖云於左當作於右非
[017-20a]
退者與進者相左相揖還退釋弓矢于次説決拾襲反位
  世佐案相左謂退者由進者之南也反位反次中
  西面北上位
二耦拾取矢亦如之後者遂取誘射之矢兼乗矢而取
之以授有司于次中皆襲反位
 註曰有司納射器因留主授受之
    右三耦取矢于楅
司射作射如初
[017-20b]
 敖氏曰如初亦適次作上耦也其異者三耦於既作
 乃袒決遂取弓矢也司射既作即反位不俟之
一耦揖升如初
  世佐案謂自出次至合足而俟之儀皆如初射也
司馬命去侯負侯許諾如初司馬降釋弓反位
 敖氏曰司馬司馬正也下放此不言説決拾與襲亦
 文省
  世佐案如初謂自司馬正適次至負侯者退立于
[017-21a]
  西方皆如初命去侯之儀也是時獲者亦興共而
  俟
司射猶挾一个去扑與司馬交于階前適阼階下北面
請釋獲于公公許反搢扑遂命釋獲者設中以弓為畢
北面
 註曰北面立于所設中之南當視之也鄉射禮曰設
 中南當楅西當西序
 敖氏曰大史前立于所設中之西於是司射當之西
[017-21b]
 面命之既則少西南行而北面以弓為畢指畫以示
 其處
 郝氏曰北面不設中者不得過南也
  世佐案北面於所設中之南示設中者以南北節
  也鄉射禮云西面立于所設中之東北面命釋獲
  者此命釋獲者亦北面不西面立者以大史既立
  于所設中之西東面則設中東西之節可見矣不
  須司射更示之也
[017-22a]
大史釋獲
 敖氏曰言此者明上所謂釋獲者之為大史也
 郝氏曰史掌書記算法故主獲
小臣師執中先首坐設之東面退大史實八算于中横
委其餘于中西興共而俟
 註曰先猶前也命大史而小臣師設之國君官多也
 小臣師退反東堂下位鄉射禮曰横委其餘于中西
 南末
[017-22b]
 敖氏曰此不言執算者又不言大史受算則是大史
 自執算矣寔算則坐故于後言興是時大史位于中
 西小史之位亦宜近之
 張氏曰中形為伏獸竅其背以置獲籌執之則前其
 首設之則東其面面首一也
  世佐案首據中言也面據設中者言也執之先首
  設之東面則中之東西設而其首在東也明矣
司射西面命曰中離維綱揚觸捆復公則釋獲衆則不
[017-23a]

 註曰離猶過也獵也侯有上下綱其邪制躬舌之角
 者為維或曰維當為絹絹綱耳揚觸者謂矢中他物
 揚而觸侯也梱復謂矢至侯不著而還復復反也公
 則釋獲優君也衆當中鵠而著
 朱子曰綱耳即籠綱以布為之梓人謂之縜而此謂
 之絹字雖異而音則同案註之絹字恐是縜字/之誤梓人云縜寸焉
 敖氏曰西面亦於中東離麗也中而麗於維綱言其
[017-23b]
 去鵠逺也揚觸梱復言其非正中又且不必在鵠也
 二者甚不宜釋獲而於君則釋之優君也不與謂不
 在此釋獲之科也此特承上文而言耳其寔衆之所
 射非正中其鵠者皆不釋也或曰維謂躬與舌也躬
 舌所以維持侯未知是否
 郝氏曰侯舌曰維繫侯繩曰綱梱叩也矢叩侯還反
 于地
 姜氏曰離之言麗如詩雉離鴻離之麗註訓為過獵
[017-24a]
 則于上中字似難通
  世佐案離字之訓敖得之維當以敖氏所引或説
  為正麗于維去鵠猶近麗于綱則尤逺矣維與綱
  侯之上下皆有之而大侯参侯則唯見其上耳韻
  㑹云梱猶款也扣也人物出入多扣觸之則梱有
  扣觸之義矣復如雨星不及地尺而復之復梱復
  謂矢扣觸侯而還復也或曰梱謂矢觸侯之左右
  如梱之在門两旁也復謂矢至侯而還復也姑備
[017-24b]
  一解存之註中絹字當依敖氏作縜
唯公所中中三侯皆獲
 註曰值中一侯則釋獲
 敖氏曰此愈優君也中亦兼離維綱與揚觸梱復者
 而言皆獲者中一侯則其侯之獲者主獲之也此命
 亦傳吿於獲者故以獲言之上云釋獲下云獲互文
 也
 郝氏曰君射不拘大侯參侯干侯中皆釋獲衆射非
[017-25a]
 其侯中不算
 姜氏曰唯公所中中五字為句上中去聲謂中之也
 下中如字乃侯中之中葢言上三者衆不釋獲公則
 釋之然亦一侯釋獲耳惟公所中在侯中則三侯皆
 獲凡皆以優君也
  世佐案上經云射者非其侯中之不獲所以辨其
  等者嚴矣此則告以優尊之義亦為上得兼下也
  姜説傷巧當以舊説為正
[017-25b]
釋獲者命小史小史命獲者
 註曰傳吿服不使知此司射所命
 疏曰據在大侯而言告服不則參侯干侯告可知舉
 逺見近
  世佐案釋獲者謂大史也必以此命傳吿獲者以
  其唱獲與釋獲聨事故須使共聞之不親往告者
  獲者賤且方有事不可暫離中側也
司射遂進由堂下北面視上射命曰不貫不釋上射揖
[017-26a]
司射退反位
 註曰射不中鵠不釋算
釋獲者坐取中之八算改實八算興執而俟乃射若中
則釋獲者毎一个釋一算上射於右下射於左若有餘
算則反委之又取中之八算改實八算於中興執而俟
三耦卒射
    右三耦再射
賓降取弓矢于堂西
[017-26b]
 註曰不敢與君並俟吿取之以升俟君事畢
 疏曰下云公將射則賓降適堂西袒決遂執弓搢三
 挾一个升自西階是君事畢乃爾今此但取之以俟
 非即袒決遂也葢去射時尚逺不可以即袒從通解/節本
 敖氏曰此言降而不言升似有闕文賓降取弓矢以
 升者明其將侍君射
 郝氏曰賔與君為耦君將射賓先自堂上西序東面
 降立階西東面也
[017-27a]
  世佐案賓降謂自其席而降也公為賔舉旅之時
  賔既就席矣郝云自堂上西序東面降非不言其
  升者俟於堂西未升也取弓矢之儀詳見下文先
  言之者與下為節也
諸公卿則適次繼三耦以南
 註曰言繼三耦明在大夫北
 敖氏曰不言降者可知也
 郝氏曰初納射器賓弓矢在堂西諸臣弓矢在東次
[017-27b]
 故賔適堂西諸公卿適次各取弓矢
公將射則司馬師命負侯皆執其旌以負其侯而俟
 註曰君尊若始焉
  世佐案此云皆執其旌則旌之不同益可見矣亦
  獲者授之于乏
司馬師反位
 郝氏曰位在西階下東面司馬正之南也
𨽻僕人掃侯道
[017-28a]
 註曰新之
 郝氏曰𨽻僕人周禮司𨽻之屬
  世佐案𨽻僕人即周禮𨽻僕也𨽻僕下士二人屬
  夏官掌五寢之埽除糞洒之事故使之給埽侯道
  之役諸侯葢亦以庶人在官者為之也司𨽻掌五
  𨽻之法屬秋官郝氏乃引以當之誤矣
司射去扑適阼階下告射于公公許適西階東吿于賓
 註曰吿當射也
[017-28b]
 敖氏曰告射輕于請射故不升堂
  世佐案此時賓在堂西故適西階東告之郝云賓
  立西階下西東面非吿公北面告賓葢西面與
遂搢扑反位小射正一人取公之決拾于東坫上一小
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東堂
 註曰授弓當授大射正拂弓去塵
 疏曰據此經上下或云大射正或云司射或云小射
 正當是大射正一人為上司射次之司射或謂之小
[017-29a]
 射正若然大射正與司射各一人據其行事小射正
 不止一人而已如此文既云小射正一人又云一小
 射正則小射正二人也從通解/節本
 敖氏曰授當作受受弓者受於有司也受弓亦於東
 堂皆皆二小射正也云小射正一人又云一小射正
 則小射正亦多矣周官射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
 然則諸侯之大射正上士亦二人小射正中士亦四
 人與
[017-29b]
 郝氏曰小射正授弓授之大射正大射正授公東堂
 堂上東君席側也
  世佐案東堂東序東也郝云君席側非初納射器
  君之弓矢適東堂至是小射正受而拂之與奉決
  拾者同俟于此授當從敖氏作受葢受之于弓人
  也俟者俟公就物則一小射正奉決拾以從一小
  射正以弓授大射正也大射正唯為司正者一人
  其餘皆小射正也敖云大射正二人非
[017-30a]
公將射則賓降適堂西袒決遂執弓搢三挾一个升自
西階先待于物北比一笴東面立
 註曰不敢與君併東面立鄉君也
 疏曰前文賔降適堂西取弓矢無賓升堂之文但文
 不具其實即升矣是以此文云賔降
 敖氏曰比一笴物比空一笴地也必退於物比一笴
 者逺下君亦為司馬當由物後而適物間也
 郝氏曰賔降即前取弓矢降再言以明待君之儀疏
[017-30b]
 謂取弓矢升再降非也物比右物之比
  世佐案此當以郝説為正葢三耦卒射則公將射
  矣公將射則賔及諸公卿皆降自司馬師命負侯
  至小射正俟于東堂皆一時事也觀此經復言公
  將射則賔降亦是復言可知必復言之者見其與
  上諸事同節也舊説前降取弓矢此降又為袒以
  下諸儀則經何以前言降而不言升宜後儒疑其
  有闕文也夫一弓矢也既取之而升復以之而降
[017-31a]
  降而又升其儀不亦繁複乎此云袒決遂執弓搢
  三挾一个即取弓矢之儀也曏者取弓矢以升其
  儀當復何如且公之弓矢尚俟于東堂而賓乃先
  取之以升亦無是理也以是數者推之則其謬誤
  顯然矣
司馬升命去侯如初還右乃降釋弓反位
 註曰還右還君之右也猶出下射之南還其後也今
 文曰右還
[017-31b]
 敖氏曰還右謂圍右物也既命去侯則由右物之南
 適其右乃降來由物比去適物右是還之也不還左
 物者以君將為下射故也是時君未立於物而先辟
 之敬之至也
 郝氏曰司馬命去侯還右乃降者賔物居右司馬出
 右物南即西轉下堂不還左物也
  世佐案司馬司馬正也還右言于如初之下見其
  異于初也敖説得之位司射之南也又案今文曰
[017-32a]
  右還義似長葢由右物之南適西階即右還也
公就物小射正奉決拾以笥大射正執弓皆以從于物
 註曰笥萑葦器大射正舎司正親其職
 敖氏曰笥葢竹器決拾在坫上時亦宜用笥至是始
 見之耳射時大射正為司正如故至是暫舎其職而
 為君執弓重其事也弓射器之主也
 張氏曰大射正初為擯者復自擯者立為司正至此
 又舎司正來執弓也
[017-32b]
  世佐案大射正執弓葢小射正授之于東堂
小射正坐奠笥于物南遂拂以巾取決興賛設決朱極

 註曰極猶放也所以韜指利放弦也以朱韋為之三
 者食指將指無名指無極放弦契扵此指多則痛小
 指短不用
 敖氏曰拂者拂決極與拾也賛設決與極者為君設
 之也下言賛者放此者極朱而用三若臣則用二其
[017-33a]
 物色亦未聞士喪禮曰纊極二葢死時變用纊而數
 則與生時同
小臣正賛袒公袒朱襦卒袒小臣正退俟于東堂
 敖氏曰此袒於設決之後亦異于臣
  世佐案俟者俟公卒射當賛襲也
小射正又坐取拾興賛設拾以笥退奠于坫上復位
 註曰既袒乃設拾拾當以韝𥜗上
 郝氏曰小射正復位與小臣正同立俟于東堂也
[017-33b]
  世佐案此言設拾而不言遂者以君不肉袒故取
  歛衣之義復位復俟于東堂之位也小射正復位
  者亦俟公卒射以笥受決拾也
大射正執弓以袂順左右隈上再下壹左執弣右執簫
以授公公親揉之
 註曰順放之也隈弓淵也揉宛之観其安危也今文
 順為循
 疏曰以袂向下於弓隈順放之考工記弓人云其弓
[017-34a]
 安其弓危以弓弱者為危弓強者為安則此云觀安
 危者謂試弓之強弱
 敖氏曰隈者弓之曲處也考工記曰凡角之中恒當
 弓之畏畏也者必撓是也順之者所以審其厚薄而
 騐其強弱也詳上而畧下以其上下之厚薄均
 郝氏曰袂衣袖順即拂也以衣袖順弓上下两隈拂
 之示整潔也弓仰執故上隈之裏左右再拂下隈之
 背一拂之
[017-34b]
  世佐案順之以袂亦拂拭之意郝得之前小射正
  既于東堂拂之矣至是大射正又順之者敬君物
  也隈分左右則弓之仰執明矣上再下壹左右各
  三也上弓裏下弓表
小臣師以巾内拂矢而授矢于公稍屬
 註曰内拂恐塵及君也
 敖氏曰授矢亦以巾也燕禮記曰小臣以巾授矢凡
 授弓矢皆當於公右
[017-35a]
  世佐案稍屬説見燕禮記
大射正立于公後以矢行吿于公
 註曰若不中使君當知而改其度
下曰畱上曰揚左右曰方
 註曰畱不至也揚過去也方出旁也
 敖氏曰左右曰方者左則曰左方右則曰右方也
  世佐案方與旁通矢行或左或右皆曰旁敖説非
  是
[017-35b]
公既發大射正受弓而俟拾𤼵以將乗矢
 註曰公下射也而先發不畱尊也
 敖氏曰俟者將復授之也云拾發以將乗矢則是賓
 先公後亦如其他上下射之為也
  世佐案敖説非也燕禮記於君既發之後乃云上
  射退于物一笴既發則答君而俟是亦公先發之
  證矣
公卒射小臣師以巾退反位
[017-36a]
  世佐案反東堂下之位
大射正受弓
 註曰受弓以授有司於東堂
小射正以笥受決拾退奠于坫上復位
  世佐案小射正之位敖云未詳郝云於東堂竊謂
  諸侯之小射正蓋中士下士也其位本在西方東
  堂乃其將射俟事之位上經云皆以俟於東堂是
  也事畢則仍反西方之位與
[017-36b]
大射正退反司正之位
 敖氏曰云反司正之位是射時其位自若也然則此
 司正之位不當東西之中而與鄉飲酒者異明矣
  世佐案此時司正之位蓋亦遷於司射之南如鄉
  射禮也經不言者文不具耳敖氏據此而改經中
  庭為阼階前泥矣郝云此九字當在三射畢釋獲
  者退中與算之後亦非
小臣正贊襲公還而后賓降釋弓于堂西反位于階西
[017-37a]
東面
 註曰階西東面賓降位
 疏曰上文賔受獻訖降立於階西東面
 敖氏曰公退云還是其進退亦不由物前也賓因降
 而不敢即升若以是時未有上事也不言説決拾襲
 亦文省
公即席司正以命升賓賓升復筵而后卿大夫繼射諸
公卿取弓矢於次中袒決遂執弓搢三挾一个出西面
[017-37b]
揖揖如三耦升射卒射降如三耦適次釋弓説決拾襲
反位衆皆繼射釋獲皆如初
 註曰諸公卿言取弓矢衆言釋獲互言也
 敖氏曰反位亦在次於取弓矢之處為少北耳衆謂
 大夫而下此不分别士與大夫為耦之儀是如三耦
 也其以君在故耦不得盡其尊大夫之禮與釋獲皆
 如初亦指君以下言也
卒射釋獲者遂以所執餘獲適阼階下北面告於公曰
[017-38a]
左右卒射反位坐委餘獲于中西興共而俟
    右公及賓諸公卿大夫皆射
 郝氏曰此節叙君射過自矜貴多衰世驕蹇之風乏
 先王恭儉之意人主既身居下物折節行禮過自矜
 飾何以誨下至於三射樂作然後就物不以樂志則
 所稱節奏比禮容體比樂者君獨不然焉用射君不
 用禮樂而能選士御臣者未之有也
  世佐案篇内如中三侯皆獲及不以樂志之類皆
[017-38b]
  以優至尊辟不敏也必如此者以人主不可有與
  臣下爭勝之心有是心勝則矜不勝則忮為患匪
  淺故設此法以寛之使知為君之道不必見長於
  一藝而亦不因是形其短此制禮之深意也至於
  授弓矢贊決拾諸儀官具物傋亦貴貴之義應爾
  郝氏譏之過矣
司馬袒執弓升命取矢如初負侯許諾以旌負侯如初
司馬降釋弓如初小臣委矢於楅如初
[017-39a]
 註曰司馬司馬正於是司馬師亦坐乘矢
賓諸公卿大夫之矢皆異束之以茅卒正坐左右撫之
進束反位
 註曰異束大夫矢尊殊之也正司馬正也進前也又
 言束整結之示親也
 疏曰公卿皆異束但大夫或與士耦則士矢不束大
 夫束之故註特言大夫尊殊之也從儀禮圖節本/
 敖氏曰此文主於束矢而言蓋見其不在如初之中
[017-39b]
 者也
 郝氏曰左右撫之數衆矢也進束謂既數衆矢而后
 進所束之矢于楅反位反中西南東面之位
  世佐案異束之者人一束也束之亦於楅上卒束
  畢也敖云衍非正上似脱司馬二字撫矢之位鄉
  射禮云當楅南北面此宜亦如之委矢于楅北括
  束茅於矢上握則束矢之處於撫矢者為近矣既
  撫而復親束之乃去進者蓋撫手及之而已束則
[017-40a]
  于當楅之位又少進也郝云進所束之矢于楅然
  則未進之前賔諸公卿大夫之矢豈皆委之于地
  耶其説不可通矣
賔之矢則以授矢人于西堂下
 註曰是言矢人則納射器之有司各以其器名官職
 不言君矢小臣以授矢人于東堂下可知
 敖氏曰授之亦小臣也
司馬釋弓反位而後卿大夫升就席
[017-40b]
 註曰此言其升前小臣委矢于楅
 張氏曰方司馬釋弓反位卿大夫即升就席是其升
 在小臣委矢之前以上文類言如初諸事故至此始
 特言之
    右再取矢
司射適階西釋弓去扑襲進由中東立于中南北面視
算釋獲者東面于中西坐先數右獲二算為純一純以
取實于左手十純則縮而委之每委異之有餘純則橫
[017-41a]
諸下一算為奇奇則又縮諸純下興自前適左東面坐
 敖氏曰此坐字衍文鄉射無之
坐兼歛算實于左手一純以委十則異之其餘如右獲
司射復位釋獲者遂進取賢獲執之由阼階下北面告
于公
  世佐案此亦君禮之異者也鄉射禮云升自西階
  盡階不升堂告于賔
若右勝則曰右賢於左若左勝則曰左賢於右以純數
[017-41b]
告若有奇者亦曰奇若左右鈞則左右各執一算以告
曰左右鈞還復位坐兼歛算實八算于中委其餘于中
西興共而俟
    右數獲
  世佐案此算獲及飲不勝者之法皆與鄉射無異
  則亦以習禮樂而非别賢否可見矣若果為將祭
  擇士之禮豈可不分各耦而較其中之多少哉
司射命設豐
[017-42a]
 敖氏曰亦適堂西命之也
司宫士奉豐由西階升北面坐設于西楹西降復位
 敖氏曰司宫士司宫之屬也此時之位亦當在堂西
  世佐案司宫而曰士者别于庻人在官者也周禮
  宫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諸侯蓋以下士及庻人
  在官者為之
勝者之弟子洗觶升酌散南面坐奠于豐上降反位
  世佐案弟子謂士之少者也位在西方
[017-42b]
司射袒執弓挾一个搢扑東面于三耦之西命三耦
及衆射者
 敖氏曰司射袒亦決遂文省耳東面命之於次中
勝者皆袒決遂執張弓不勝者皆襲説決拾卻左手右
加弛弓于其上遂以執弣司射先反位三耦及衆射者
皆升飲射爵于西階上
 疏曰大射者所以擇士以助祭今若在於不勝之黨
 雖數中亦受罰及其助祭雖飲射爵亦得助祭但在
[017-43a]
 勝黨雖不飲罰爵若不數中亦不得助祭飲罰據一
 黨而言助祭取一身之藝義固不同也從句讀/節本
 敖氏曰此目下事也
  世佐案疏為此説以䕶註耳其實非也算獲既以
  左右計之矣其數中不數中亦孰從而辨之哉
小射正作升飲射爵者如作射一耦出揖如升射及階
勝者先升升堂少右不勝者進北面坐取豐上之觶興
少退立卒觶進坐奠于豐下興揖不勝者先降與升飲
[017-43b]
者相左交於階前相揖適次釋弓襲反位僕人師繼酌
射爵取觶實之反奠于豐上退俟于序端
 註曰僕人師酌者君使之代弟子也自此以下辯為
 之酌
 敖氏曰僕人師不言命之者則是此乃其常職俟時
 而共之耳
升飲者如初三耦卒飲若賓諸公卿大夫不勝則不降
不執弓耦不升
[017-44a]
 註曰此耦謂士也諸公卿或闕士為之耦者不升其
 諸公卿大夫相為耦者不降席重恥尊也
 敖氏曰耦唯謂士與大夫為耦者也不升則立於射
 位也大夫既飲耦乃釋弓而反位
僕人師洗升實觶以授賔諸公卿大夫受觶于席以降
適西階上北面立飲卒觶授執爵者反就席
 註曰雖尊亦西階上立飲不可以已尊枉正罰也授
 爵而不奠豐尊大夫也
[017-44b]
 敖氏曰洗者以承賤者後新之其次則不洗矣降降
 席也西階上臣飲罰爵之位也授執爵者宜反於其
 所受者也
若飲公則侍射者降洗角觶升酌散降拜
 註曰侍射賔也飲君則不敢以為罰從致爵之禮也
 張氏曰角觶疏以為以兕角為之對下文飲君象觶
 而言仍是三升之觶非四升曰角之角也
  世佐案賔將自飲故用角觶
[017-45a]
公降一等小臣正辭賓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
  世佐案公於是復答再拜者飲不勝者之禮也鄉
  射記云若飲君如燕是也
賔坐祭卒爵再拜稽首公答再拜賔降洗象觶升酌膳
以致下拜小臣正辭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
 敖氏曰此以上與媵觶之禮同者也以致者亦奠于
 薦南
公卒觶賔進受觶降洗散觶升實散下拜小臣正辭升
[017-45b]
再拜稽首公答再拜賔坐不祭卒觶降奠于篚階西東
面立
 註曰賔復酌自飲者夾爵也但如致爵則無以異於
 燕也夾爵亦所以恥公也所謂若飲君燕則夾爵
 敖氏曰此與媵觶之禮異者也所以謂之射爵也
擯者以命升賔賔升就席
 註曰擯者司正也
若諸公卿大夫之耦不勝則亦執弛弓特升飲
[017-46a]
 註曰此耦亦謂士也
 敖氏曰比耦之時大夫有與士為耦者諸公卿無與
 士為耦者此諸公卿衍文
衆皆繼飲射爵如三耦射爵辯乃徹豐於觶
    右飲不勝者
司宫尊侯于服不之東北兩獻酒東面南上皆加 設勺
洗于尊西北篚在南東肆實一散於篚
 註曰為大侯獲者設尊也言尊侯者獲者之功由侯
[017-46b]
 也不於初設之者不敢必君射也君不射則不獻大
 侯之獲者散爵名容五升
 敖氏曰為三侯之獲者及𨽻僕人巾車設尊而言尊
 侯者以其功皆由侯也兩兩壺也或脱一壺字耳兩
 壺皆酒而云南上是先酌所上者與加勺東枋此在
 大侯之乏東北乃云服不者見此時服不在乏也不
 於初設之者因事而獻故其尊亦俟時而設所以别
 於正獻者也此所設尊洗之類即篇首之所言者也
[017-47a]
 上言獲者之尊此云尊侯上言大侯之乏此云服不
 文互見耳又文亦有詳略則以設與未設而異也
  世佐案敖説當矣註以此尊專為大侯獲者設非
  三侯之獲者其功同其人相去亦不逺何必異尊
  上經云大侯之乏東北此云服不之東北其地一
  也一地而兩尊或先或後亦理之所無者註又云
  君不射則不獻大侯之獲者尤屬飾説因燕而射
  君或可以不與未聞大射而君不與者也君若不
[017-47b]
  射射義何以言諸侯君臣盡志于射以習禮樂乎
  云南上是亦有元酒矣獻獲者而有元酒以祭侯
  故重之也
司馬正洗散遂實爵獻服不
 註曰言服不者著其官尊大侯也服不司馬之屬掌
 養猛獸而教擾之者洗酌皆西面
 敖氏曰服不為大侯之獲者故先獻也司馬正獻亦
 異之獻時盖亦西南面
[017-48a]
 張氏曰服不即獲者也前此皆言獲者以其事名之
 至此乃著其官是尊大侯也
服不侯西北三步北面拜受爵
 註曰近其所為獻
 疏曰服不得獻由侯所為故不近乏而近侯
司馬正西面拜送爵反位
 註曰不俟卒爵略賤也此終言之獻服不之徒乃反
 位
[017-48b]
 敖氏曰既拜送而反位亦為其不拜既也是後則司
 馬師代之行事於司馬正既反位獲者亦反東面
 張氏曰此段鄭註可疑當以經文為正服不之徒或
 在司馬師所獻之中耳
宰夫有司薦庶子設折俎
 註曰宰夫有司宰夫之吏也鄉射記曰獲者之俎折
 脊脅肺
 敖氏曰薦於服不之東俎在薦東
[017-49a]
  世佐案獲者之俎折以卿之餘體獲者而有俎亦
  以祭侯故也鄉射禮云俎與薦皆三祭
卒錯獲者適右个薦俎從之
 註曰不言服不言獲者國君大侯服不負侯其徒居
 乏待獲變其文容二人也司馬正皆獻之薦俎已錯
 乃適右个明此獻己已歸功於侯也適右个由侯内
 鄉射記曰東方謂之右个
 敖氏曰此獲者即服不也變服不言獲者見服不亦
[017-49b]
 在乏而獲也有司與庻子既錯薦俎於地獲者則以
 爵適右个而二人復執薦俎從之薦錯於獲者之南
 俎在薦南
 張氏曰信如註言司馬正並獻二人當用二爵經文
 明言實一散于篚安得有二爵乎司馬正所獻決是
 服不氏一人其徒則司馬師獻𨽻僕巾車後乃獻之
  世佐案上下註意盖謂國君大侯服不與其徒負
  侯居乏相代司馬正獻服不訖即獻其徒而后反
[017-50a]
  位亦非謂二人並獻也但玩前後經文負侯及獲
  者三侯皆有之負侯者主負侯及取矢盖周禮射
  鳥氏之職以其取矢知之也諸侯兼官即以服不
  氏攝之獲者專主唱獲與負侯者並不相代司馬
  正所獻唯服不之長一人其参侯干侯之獲者及
  三侯之負侯者皆司馬師獻之也而註説之誤了
  然矣
獲者左執爵右祭薦俎二手祭酒
[017-50b]
 註曰祭俎不奠爵不備禮也二手祭酒者獲者南面
 於俎北當為侯祭於豆間爵反注為一手不能正也
 此薦俎之設如於北面人焉天子祝侯曰唯若寧侯
 無或若女不寧侯不屬於王所故抗而射女彊飲彊
 食貽女曾孫諸侯百福諸侯以下祝辭未聞
 敖氏曰祭俎者興取刌肺以坐祭也二手祭酒為散
 大酒多一手注之難為節也
適左个祭如右个中亦如之卒祭左个之西北三步東
[017-51a]

 註曰此刋本誤作北今/從集説改正鄉受獻之位也不北面者嫌
 為侯卒爵
 敖氏曰東面變於受爵之時也卒爵與受爵不同面
 自是一禮耳下釋獲者亦然
設薦俎立卒爵
 註曰不言不拜既爵司馬正已反位不拜可知也鄉
 射禮曰獲者薦右東面立飲
[017-51b]
 敖氏曰卒爵於薦西東面自若也是時司馬師盖已
 北面於其東
司馬師受虛爵洗獻𨽻僕人與巾車獲者皆如大侯之

 註曰𨽻僕人埽侯道巾車張大侯及参侯干侯之獲
 者其受獻之禮如服不也𨽻僕人巾車於服不之位
 受之功成於大侯也不言量人者此自後以及先可
 知
[017-52a]
 疏曰𨽻僕人巾車素無其位而經云如大侯之禮明
 就大侯之位受獻也𨽻僕而得獻明量人在巾車之
 先得獻可知
 敖氏曰承服不後而洗則是此每獻皆洗矣𨽻僕人
 與巾車皆聽命於司馬故亦司馬并獻之不言量人
 者或不與此獻與
  世佐案獲者謂参侯干侯之獲者也三侯之負侯
  者亦存焉於是乃統言獲者以其事相聨也
[017-52b]
卒司馬師受虛爵奠于篚
 註曰獲者之篚
  世佐案獲者之篚即服不之篚也
獲者皆執其薦庶子執俎從之設于乏少南
 註曰少南為復射妨旌也𨽻僕人巾車量人自服不
 而南
  世佐案獲者謂三侯之獲者及負侯者凡六人也
  乏亦謂三侯之乏也於是不别言服不者以其事
[017-53a]
  同也
服不復負侯而侯
  世佐案此負侯首也謂之服不者著其以服不之
  徒兼之也周禮服不氏下士及其徒凡五人而兹
  乃有六人者以其兼射鳥氏之職也是時三侯之
  獲者皆居乏
    右獻獲者之屬
司射適階西去扑適堂西釋弓説決拾襲適洗洗觚升
[017-53b]
實之降獻釋獲者于其位少南
 註曰獻釋獲者與獲者異文武不同也去扑者扑不
 升堂也少南辟中辟刋本或作辨誤今/從通解及集説改正
 敖氏曰釋弓亦並釋矢也鄉射有矢字洗觚升實之
 與獲者異蓋釋獲者無事於侯且尊於獲者故獻之
 不酌獲者之尊而酌上尊也
薦脯醢折俎皆有祭
 註曰俎與服不同唯祭一為異
[017-54a]
 敖氏曰皆皆薦俎也祭亦脯與切肺也不言所設之
 人蓋亦有司與庶子與
釋獲者薦右東面拜受爵司射北面拜送爵釋獲者就
其薦坐左執爵右祭脯醢興取肺坐祭遂祭酒
 註曰祭俎不奠爵亦賤不傋禮
興司射之西北面立卒爵不拜既爵司射受虚爵奠於
篚釋獲者少西辟薦反位司射適堂西袒決遂取弓挾
一个適階西搢扑以反位
[017-54b]
  世佐案此司射倚扑之處與鄉射同倚弓矢之處
  與鄉射異
    右獻釋獲者
司射倚扑于階西適阼階下北面請射于公如初
 敖氏曰階下請射于公正禮也曏之升者有為為之
 耳此言如初未詳疑衍也
  世佐案初謂第一番射時如初者謂其請射之辭
  也敖以為衍文非
[017-55a]
    右三請射
反搢扑適次命三耦皆袒決遂執弓序出取矢
 敖氏曰執弓亦右挾之序謂每耦以次而出也
司射先反位
 註曰言先先三耦也司射既命三耦以入次之事即
 反位三耦入次袒決遂執弓挾矢乃出反次外西面
 位曏不言司射先反位三耦未有次外位無所先也
 疏曰曏謂第一番之時但言司射反位而不言先是
[017-55b]
 以决之從通解/節本
 張氏曰註挾矢字衍
  世佐案三耦袒決遂之所與其射位皆在次中但
  有南北之異耳司射位自在中之西南云先者謂
  其不俟三耦之袒決遂而即反位也註誤
三耦拾取矢如初小射正作取矢如初
 註曰小射正司射之佐作取矢禮殺代之
 敖氏曰小射正作取矢如初此一句似衍大射之禮
[017-56a]
 司射惟命拾取矢而不復作與鄉射異以前後經文
 徵之可見又言此於拾取矢之後似非其次且上無
 作取矢之事亦不宜言如初其為衍也明矣
  世佐案上云三耦皆袒決遂執弓序出取矢此司
  射命之之辭非謂三耦已為之也司射命訖反位
  於是三耦皆自射位在次中/最北適次南少東袒決遂
  執弓右挾之反射位而后小射正作上耦取矢也
  此皆與第一番取矢之儀同故以如初蔽之三耦
[017-56b]
  拾取矢言于小射正作取矢之上者以其有袒決
  遂之事在作取矢前也云小射正作取矢如初則
  第一番取矢之時固有成禮矣而上經不見之者
  文缺也敖氏不悟上經之缺而反以此為衍誤矣
  註謂此以小射正代司射亦臆説也
三耦既拾取矢諸公卿大夫皆降如初位與耦入于次
皆袒決遂執弓皆進當楅進坐説矢束上射東面下射
西面拾取矢如三耦
[017-57a]
 註曰皆進當楅進三耦揖之位也凡繼射命耦而已
 不作射不作取矢從初
 敖氏曰如初位者適次繼三耦以南也云如初位又
 云入于次見其所進者又深也凡經云適次而已者
 兼深淺而言也云入于次者言其深入也先言適乃
 言入若次中者則皆先淺而後深也執弓亦右挾之
 皆進謂出次而西面之時也上下射當楅而進坐説
 矢束是俱北面説之也然則鄉射之大夫説矢束亦
[017-57b]
 北面明矣既説則上射少西而反東面下射少東而
 反西面乃拾取之
 張氏曰註繼射謂繼三耦而射從初謂從三耦之法
 繼射者皆從耦法故不再命之也
  世佐案適次入次之辨敖氏論之詳矣而其言説
  矢束之法則非也北面説矢束既説而后各就楅
  西東之位者大夫與大夫之禮也既就楅東之位
  而后説矢束説之亦西面者大夫為下射之禮也
[017-58a]
  經文甚明奈何混而一之耶
若士與大夫為耦士東面大夫西面大夫進坐説矢束
退反位耦揖進坐兼取乘矢興順羽且左還毋周反面
揖大夫進坐亦兼取乘矢如其耦北面搢三挾一个揖
進大夫與其耦皆適次釋弓説決拾襲反位諸公卿升
就席
 註曰大夫反位諸公卿乃升就席大夫與已上下位
 敖氏曰後揖進之進當作退鄉射云揖退是也大夫
[017-58b]
 既反位諸公卿乃與之序升公卿之下不言大夫者
 文脱耳又此上下文皆言卿大夫升就席不應此時
 獨否也然則此有脱文明矣
 張氏曰諸公卿大夫自為耦者拾取矢在前大夫與
 士耦者取矢在後前取矢者待于三耦之南至大夫
 與耦取矢反位乃與之同升就席以爵同故相待也
衆射者繼拾取矢皆如三耦遂入于次釋弓矢説決拾
襲反位
[017-59a]
    右射者皆取矢于楅
司射猶挾一个以作射如初一耦揖升如初司馬升命
去侯負侯許諾司馬降釋弓反位司射與司馬交于階
前倚扑于階西適阼階下北面請以樂于公公許
 註曰請奏樂以為節也始射獲而未釋獲復釋獲復
 用樂行之君子之於事始取苟能中課有功終用成
 法教化之漸也射用應樂為難孔子曰射者何以聽
 循聲而發發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賢者乎
[017-59b]
司射反搢扑東面命樂正曰命用樂
 註曰言君有命用樂射也樂正在工南北面
 疏曰此時工在洗東西面樂正在工南北面司射在
 西階下東面遙命之
樂正曰諾司射遂適堂下北面眂上射命曰不鼓不釋
 註曰鼓亦樂之節學記曰鼓無當於五聲五聲不得
 不和凡射之鼓節投壺其存者也周禮射節天子九
 諸侯七卿大夫以下五
[017-60a]
 郝氏曰眂視同
上射揖司射退反位樂正命大師曰奏貍首間若一
 註曰樂正西面受命左還東面命大師以大射之樂
 章使奏之也貍首逸詩曾孫也貍之言不來也其詩
 有射諸侯首不朝者之言因以名篇後世失之謂之
 曾孫曾孫者其章頭也射義所載詩曰曾孫侯氏是
 也以為諸侯射節者采其既有弧矢之威又言小大
 莫處御於君所以燕以射則燕則譽有樂以時㑹君
[017-60b]
 事之志也間若一者調其聲之疏數重節
  世佐案貍首之詩今無以考其名篇之義然以騶
  虞采蘋之類推之亦必其首章有此二字而取以
  名之耳射義所載曾孫侯氏數語未知其果是與
  否即使果是亦未必其章頭也鄭君諱所不知而
  强為之説妄矣又案大戴禮投壺篇末亦載曾孫
  侯氏之詩比射義特詳後又雜以考工記祭侯祝
  辭有嗟爾不寧侯為爾不朝于王所故亢而射女
[017-61a]
  之言或鄭説之所本與凡以樂節射者但取其節
  而不取其詩之義也今大小戴記所載曾孫侯氏
  之詩皆序射事與騶虞采蘋之類不協疑非貍首
  本篇也大戴禮既言曾孫侯氏又云干侯既亢尤
  屬不倫盖其所捃拾者厖矣
大師不興許諾樂正反位奏貍首以射三耦卒射賔待
于物如初
 敖氏曰三耦卒射之後儀亦多矣此特見其一也
[017-61b]
公樂作而后就物稍屬不以樂志其他如初儀
 註曰不以樂志君之射儀遲速從心其發不必應樂
 辟不敏也志意所擬度也春秋傳曰吾志其目
 疏曰此經云如初者皆如上第二番射法唯作樂為
 異
 敖氏曰稍屬謂授矢于公稍屬也然此當蒙如初儀
 之中似不必獨見之且語句不全亦恐非出於作經
 者之意盖衍文也
[017-62a]
  世佐案稍屬當從敖氏作衍文或謂稍屬不以樂
  志為句非説見燕禮記
卒射如初
 敖氏曰初謂公卒射以至賔反位于階西之儀
賔就席諸公卿大夫衆射者皆繼射釋獲如初卒射降
反位
 敖氏曰三事皆如初也降反位指衆射之最後者而
 言以見釋獲者升告之節也
[017-62b]
釋獲者執餘獲進告左右卒射如初
    右三射
司馬升命取矢負侯許諾司馬降釋弓反位小臣委矢
司馬師乘之皆如初司射釋弓視算如初釋獲者以賢
獲與鈞告如初復位
    右取矢數獲如初
司射命設豐實觶如初遂命勝者執張弓不勝者執弛
弓升飲如初卒退豐與觶如初
[017-63a]
 敖氏曰實觶之上更有設豐二字如鄉射之文此文
 脱也
    右飲不勝者如初
司射猶袒決遂左執弓右執一个兼諸弦面鏃適次命
拾取矢如初司射反位三耦及諸公卿大夫衆射者皆
袒決遂以拾取矢如初矢不挾兼諸弦面鏃退適次皆
授有司弓矢襲反位
 敖氏曰後弦字下盖脱弣字
[017-63b]
卿大夫升就席
 敖氏曰不言諸公者可知也諸公卿大夫既就席則
 士亦當反西方之位矣
    右射者復皆拾取矢授有司
司射適次釋弓説決拾去扑襲反位司馬正命退楅解
綱小臣師退楅巾車量人解左下綱司馬師命獲者以
旌與薦俎退
 敖氏曰退楅亦於次司馬正於此命解綱則曏亦命
[017-64a]
 繫之明矣鄉射曰説侯之左下綱而釋之
司射命釋獲者退中與算而俟
 註曰諸所退射器皆俟備君復射釋獲者亦退其薦
 爼
 敖氏曰亦小臣執中大史執算也退中與算亦於西
 堂下既則大史與小史俱復位於門東
  世佐案大史當復干侯東北之位
    右退諸射器射事竟
[017-64b]
  世佐案下經云無算樂則是時亦當有樂正命僕
  人正等官相工反坐之事如鄉射禮也此文不具
  耳
公又舉奠觶唯公所賜若賔若長以旅於西階上如初
大夫卒受者以虚觶降奠於篚反位
 敖氏曰此一舉觶當在未立司正之前乃降於此者
 為射故也
    右公為大夫舉旅
[017-65a]
 敖氏曰此以下經文與燕禮同者亦不重釋之
司馬正升自西階東楹之東北面吿於公請徹爼公許
 李氏寳之曰馬字疑衍
遂適西階上北面吿于賔賔北面取爼以出諸公卿取
俎如賔禮遂出授從者于門外
 敖氏曰如賔禮謂亦各鄉其席取之也諸公南面卿
 北面
大夫降復位
[017-65b]
 註曰門東北面位
 䟽曰大夫雖無俎以賔及公卿皆送俎不可獨立於
 堂故降復位云門東北面位者謂初小臣納卿大夫
 門東北面揖位
 敖氏曰復位于門東者以諸公卿亦以俎出故也燕
 禮諸公卿無俎故與大夫降而同立于西階下
  世佐案復位復門右少進之位
庶子正徹公俎降自阼階以東
[017-66a]
 敖氏曰正庶子之長者也燕禮膳宰設公俎亦膳宰
 徹之然則上之設公俎者亦庶子正矣
    右徹俎
賔諸公卿皆入門東面北上
 註曰諸公卿不入門而右以將燕亦因從賔
 敖氏曰入門入自闑東也入門而不左不右即東面
 而立變於常位也將與大夫同升宜近之
  世佐案東面北上與燕禮卿大夫降位同葢近西
[017-66b]
  階下也敖説非
司正升賔賔諸公卿大夫皆説屨升就席公以賔及卿
大夫皆坐乃安羞庶羞大夫祭薦司正升受命皆命公
曰衆無不醉賔及諸公卿大夫皆興對曰諾敢不醉皆
反位坐
    右説屨升坐
主人洗酌獻士于西階上士長升拜受觶主人拜送士
坐祭立飲不拜既爵其他不拜坐祭立飲乃薦司正與
[017-67a]
射人于觶南北面東上司正為上
 註曰司正射人士也以齒受獻既乃薦之也司正大
 射正也射人小射正畧其佐
  世佐案此言射人而不著其數則不止一人矣葢
  小射正之俟于東堂者皆與也皆與也者以其有
  事也不言司士者以其為士中之尊不可位于小
  射正之下也不言執幂者執幂者非士也凡此皆
  與燕禮異䟽以為文不具非
[017-67b]
辯獻士士既獻者立于東方西面北上乃薦士祝史小
臣師亦就其位而薦之
 註曰祝史門東北面東上
 敖氏曰此獻史葢小史也大史釋獲曏已受獻
  世佐案祝史位在干侯之東北註非
主人就士旅食之尊而獻之旅食不拜受爵坐祭立飲
主人執虗爵奠于篚復位
    右主人獻士
[017-68a]
賔降洗升媵觶于公酌散下拜公降一等小臣正辭賔
升再拜稽首公答再拜
 註曰今文公答拜無再拜
 姜氏曰答再拜者葢賔致爵與臣異而既徹俎安坐
 又與其前異與當以古文為正
賔坐祭卒爵再拜稽首公答再拜賔降洗象觚升酌膳
坐奠于薦南降拜小臣正辭賔升成拜公答拜反位
 註曰此觚當為觶
[017-68b]
    右賔媵觶于公
公坐取賔所媵觚興唯公所賜受者如初受酬之禮降
更爵洗升酌膳下再拜稽首小臣正辭升成拜公答拜
乃就席坐行之有執爵者唯受于公者拜司正命執爵
者爵辯卒受者興以酬士大夫卒受者以爵興西階上
酬士士升大夫奠爵拜士答拜大夫立卒爵不拜實之
士拜受大夫拜送士旅于西階上辯士旅酌
  世佐案觚亦當作觶
[017-69a]
    右公為士舉旅
若命曰復射則不獻庶子
 註曰獻庶子則正禮畢後無事
 敖氏曰命君命也不猶未也此雖非正射然亦當闕一/字
 正禮中行之故其節在未獻庶子前也
  世佐案此又因燕而射也燕禮射於獻士之後今
  移于此者以前有三番正射其節宜少間也
司射命射唯欲
[017-69b]
 註曰司射命賔及諸公卿大夫射欲者則射不欲者
 則止可否之事從人心也
 敖氏曰以其非正射也人之力強弱不齊或有至是
 而不欲射者故以唯欲命之然則正射之時自諸公
 以至於士無有不與射者矣
卿大夫皆降再拜稽首公答拜
 註曰拜君樂與臣下執事無已不言賔賔從羣臣禮
 在上
[017-70a]
 敖氏曰降拜拜君命也公不辭之而即答拜者以賔
 不在其中也賔不與此拜者以與君為耦射否宜由
 君不敢從唯欲之命也
  世佐案皆降拜者拜君復射之命也雖將不與射
  者亦拜賔亦在焉而公不辭之者以其非與公為
  禮也凡因受命而拜者公皆不辭其下拜敖説非
壹發中三侯皆獲
 註曰尚歡樂也
[017-70b]
 䟽曰上文唯公中三侯皆釋獲至此禮殺臣與君同
 劉氏曰是言值一中侯輒釋獲耳鄭謂矢揚觸而有
 参中者失之
 敖氏曰以其非正射故上下射惟拾𤼵一矢而已以
 其壹發故雖中非其侯而亦獲是禮亦相因而然也
 中亦謂中其鵠耳唯公則離維綱揚觸梱復而皆獲
 上云退中與算而俟至是則亦設中執算而釋獲矣
 釋獲則有飲射爵之事也
[017-71a]
 郝氏曰壹發惟發一矢中三侯皆釋獲以一矢獲難
 也
  世佐案此著其禮之異者其他皆如初可知凢射
  必將乗矢因燕而射亦然詩曰四鍭既鈞是也敖
  氏郝氏皆以此為唯發一矢恐非壹𤼵中三侯皆
  獲者燕射君臣同一侯見鄉/射記此雖仍大射三侯而
  射者毎𤼵一矢值中一侯皆得唱獲釋算亦取同
  侯之義也
[017-71b]
    右復射
主人洗升自西階獻庶子于阼階上如獻士之禮辯獻
降洗遂獻左右正與内小臣皆於阼階上如獻庶子之

 註曰左右正謂樂正僕人正也位在中庭之左右小
 樂正在頌磬之北右也工在西即北面工遷於東則
 東面大樂正在笙磬之北左也工在西則西面工遷
 於東則北面僕人正相大師工升堂與其師士降立
[017-72a]
 於小樂正之北北上工遷於東則陪其工後國君無
 故不釋縣二正君之近官也同獻更洗以時事不聨
 也庶子内小臣位在小臣師之東少退西上
  世佐案註誤詳見上篇今節録其異者又案鄉射
  記云樂正與立者齒則大射獻樂正亦與士序可
  知矣上經云小臣師亦就其位而薦之僕人正既
  與小臣同官亦當與之同獻奈何以為左右而伍
  之于奄人耶
[017-72b]
    右獻庶子左右正内小臣
無算爵士也有執膳爵者有執散爵者執膳爵者酌以
進公公不拜受執散爵者酌以之公命所賜所賜者興
受爵降席下奠爵再拜稽首公答再拜
  世佐案公於是亦答再拜者正禮既畢宜如燕也
受賜爵者以爵就席坐公卒爵然後飲執膳爵者受公
爵酌反奠之受賜者興授執散爵者執散爵者乃酌行
之唯受于公者拜卒爵者興以酬士于西階上士升大
[017-73a]
夫不拜乃飲實爵士不拜受爵大夫就席士旅酌亦如
之公有命徹幂則賔及諸公卿大夫皆降西階下北面
東上再拜稽首公命小臣正辭公答拜
  世佐案此不言再拜者如燕禮可知也
大夫皆辟升反位士終旅於上如初無算樂宵則庶子
執燭於阼階上司宫執燭於西階上甸人執大燭于庭
閽人為燭於門外
    右無算爵
[017-73b]
賔醉北面坐取其薦脯以降奏陔賔所執脯以賜鐘人
於門内霤遂出卿大夫皆出公不送公入驁
 註曰驁夏亦樂章也以鐘鼓奏之其詩今亡此公出
 而言入者射宫在郊以將還為入燕不驁者於路寢
 無出入也
 疏曰鄉射記於郊則閭中鄭云諸侯大學在郊是諸
 侯大射所
 敖氏曰入謂降而入於内也驁上似脱奏字燕禮不
[017-74a]
 言公入此言公入為奏驁而見之也公入而奏驁夏
 亦盛射禮也出時不奏逺辟天子之禮也大司樂職
 曰大射王出入令奏王夏
  世佐案公入當依鄭解後儒據此而謂大射亦在
  公宫非也然此言于卿大夫皆出之後則公之自
  大學而歸也葢獨後于羣臣矣亦可見公之勤禮
  而不倦也周禮鐘師掌以鐘鼓奏九夏其卒曰驁
  夏未詳何用杜子春以為公出入奏之葢據此言
[017-74b]
  也然此惟見公入而出則無文又言驁而不言夏
  則杜説亦未可盡信大抵公入奏驁猶賔出之奏
  陔其所歌之詩與奏之之節必與天子之樂有别
  而今皆不可考矣惜哉
    右賔出公入
 郝氏曰古天子至庶人皆從事于射士童學舞羽旄
 干戚弓矢金革之事詩書弦誦之業道器一貫純成
 而無間也後世文武分途習詩書者為文閑射藝者
[017-75a]
 為武周之興也武王臯弓矢以求文德聖如孔于自
 謂俎豆嘗聞軍旅未學古今升降聖人莫之能違矣
 故古有射之害則不可無射之禮後世射廢禮遂不
 講天下可以無射不可以無禮士雖不學射可以不
 逹射禮之義乎
  世佐案此篇無記者以其與鄉射燕禮相出入可
  参考而知也
 
[017-75b]
 
 
 
 
 
 
 
 儀禮集編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