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24 周禮疑義擧要-清-江永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疑義舉要卷六
             婺源江永撰
  考工記
周禮本是未成之書闕冬官漢人求之不得以考工記
補之恐是當時原闕也冬官掌事而事不止工事考工
是工人之號而工人非官註謂以事名官以氏名官非

[006-1b]
考工記東周後齊人所作也其言秦無廬鄭之刀厲王
封其子友始有鄭東遷後以西周故地與秦始有秦故
知為東周時書其言橘踰淮而北為枳鸜鵒不踰濟貉
踰汶則死皆齊魯間水而終古戚速椑茭之類鄭註皆
以為齊人語故知齊人所作也葢齊魯間精物理善工
事而工文辭者為之
冬官雖缺以諸經傳證之當有大司空小司空大司空/卿一人
小司空中大夫二/人如五官之例匠師見地官遂人鄭氏以為冬官/之考則當為下大夫四人
[006-2a]
見梓人梓/工之長也豕人先鄭云司徒奉牛司馬奉羊宗伯奉/雞司寇奉犬司空其奉豕與然則冬
官當有/豕人嗇夫覲禮嗇夫承命告於天/子鄭氏以為冬官之屬司里國語火之初/見期于司里
又周之秩官賔至司里授館此主/宅里之官當在冬官與里宰異水師國語周之秩官/賔至火師監燎
水師監濯火師即夏官司爟而凡祭/祀賔客滌濯之事冬官當有水師玊人天官有追師/專掌宫内追
琢之事則凡用玉府之玉追琢成器/以其典瑞之藏者當有玉人在冬官雕氏 漆氏雕氏/見考
工職缺木器髹漆者多後世/有漆雕氏冬官當有其官陶正左傳虞閼父為周陶/正喪大記君喪陶人
出重/鬲圬人左傳圬人以/時塓館宫室舟牧月令天子乗舟命舟牧覆/舟此雖秦官周天子亦有
乗舟之事宜設此官/舟行水宜在冬官輪人 車人當有監/造之官芻人大宰九/式芻秣
[006-2b]
居一其用甚廣/宜有官主之等官此皆冬官篇亡之證後人讀書麤
疏果於妄作如俞庭椿之徒紛紛割裂牽補致五官無
一完善周禮之罪人也
五材先鄭引左傳後鄭謂金木皮玉土後鄭為長水火
可制器不可為器金雖可兼玉而皮革不可遺曲禮六
工土金石木獸草獸即皮也玉可兼石木可兼草
以辨民器注辨具也葢古人辨辦二字通用言辨不言辦
王昭禹謂輪辨高下弓辨安危之屬非是
[006-3a]
粤無鎛此甚言四國能此者多雖有若無非真謂不置
是工亦非真謂人皆作也注泥又以夫為丈夫尤謬
刀斤削劒必用水淬遷乎其地而弗能為良水性異也
兵車乗車三人故輿廣而輪高田車惟射御二人故輿
可狹輪可卑馬可低詩謂之輶車亦因逐獸欲輕捷故
也輪卑故以田馬配之非因馬低而減其輪注謂以馬
大小為節未確
軫本輿後横木之名輿人六分車廣以其一為之軫圍
[006-3b]
是也及其載於轐上則通輿下四面皆可謂之軫此言
加軫與轐後言弓長四尺謂之庇軫又言軫方象地是
也猶之式本有其木而隧前三分之二之處亦得通謂
之式也
輿人之車箱葢如今人造方箱之法用䳄雄交牙之筍
使之相著初非以板嵌入軹轛也軹轛之植者横者如
窓櫺然於輿内貼板為之一以輔板一以承式木較木
其植下筍入底板上筍入式較中間葢皆釘之板上相
[006-4a]
著不全藉軹轛之力是以軹圍小而轛圍尤小亦可以
固板也底板之後作軫葢以板嵌入軫之槽中駕車時
輿連轐載於軸上有兩木鉗之而後軫亦銜輈踵是以
輿能安固不動也
加軫與轐之數軫方徑二寸七分有半自軸心上至軫
面總高七寸轂入輿下左右軌在轂上須稍高容轂轉
故轂上必有轐度之轐之圍徑無正文輈人當兔之圍
居輈長十之一方徑三寸六分輈亦在輿下&KR0869輿者則
[006-4b]
免圍與當兔等可知軸半徑三寸二分加轐方徑三寸
六分共高五寸八分以密率算轂半徑五寸一分弱中
間距軌七分强可容轂轉以五寸八分加後軫出轐上
者約一寸二分總高七寸也輿板之厚上與軫平亦以
一寸二分為率後軫在輿下者餘一寸五分半輈踵為
缺曲以承之算加軫與轐之七寸當從輈算起葢輈在
軸上必當輿㡳相切而兩旁伏免亦必與輈齊平故知輈
之當免圍必與免圍等大後不言免圍者因輈以見也
[006-5a]
轐有二設之葢在軌内八寸間以轂入輿下者亦七寸
也轐當連於輿有兩木鉗軸如今制輈之鉗軸亦當如
轐之制與
輪人進而眡之舊注未確進非車進乃人進也鮑人望
而眡之進而握之可證大略好處逺望可見其精致處
須近前細察凡圜形逺望中半漸穨而下幎爾而下迤
周遭皆均致也
幬之廉必近察乃見而逺望已若有突出而大之狀謂
[006-5b]
之眼古語當以意想王氏謂如人之眼非也
綆非别有一物也只是輪偏箄之名注疏謂輪箄則車
行不掉實有至理假令牙之孔與轂孔正相值牙不稍
偏向外則重勢兩平輪可掉向外又可掉向内造車者
深明此理欲去車掉之病令牙稍出三分寸之二不正
與輪股鑿相當於是重勢稍偏而輪不得掉向内矣謂
之輪箄何也輪牙稍偏於外而輻股向内隆起也今飯
甑内作竹底四周下而中央隆起謂之甑箄此正漢時
[006-6a]
輪箄之遺語但輪之輻股㣲隆不若甑箄之甚耳然則
圓物不平中隆而四周下者通謂之箄也試觀車輪當
牙閉一目視之又懸線視之又以直物内外量之牙心
稍偏於外入菑之鑿未嘗偏但輻入牙之筍不用正而
用邊缺邊向内則牙自偏外矣上下鑿不相當而菑爪
不齵以爪用邊筍故後人不達物理不知輪箄為何狀
率意解為輪外䕶牙夫䕶牙之鐵經雖未言古人當有
之然無與於爪之正否如謂作䕶牙於兩邊則作牙時
[006-6b]
厚寸餘可矣何必又作䕶牙若因綆字從糸而謂用繩
圍者尤非筍者枘也從俗/名為筍又作榫
輪人兩匡字皆訓為枉後鄭訓刺刺音辣亦枉也他處
言匡救匡正則是因其匡而正之也古人語有相反而
轉詁之例去汚曰汚治亂曰亂馴擾曰擾正匡曰匡置
物曰廢後人不識此義王氏解為方豈可謂輪雖敝不
方又有訓為匡郭者謂膚殻不固尤難通
山虞陽木隂木以生山南為陽山北為陰此則陰陽木
[006-7a]
各有向日背日以向日為陽背日為陰
後云短轂則利長轂則安古人所以用三尺有竒之長
轂者欲其安也此云大而短則𣙗𣙗者安之反郝氏訓
&KR1150杌是也先鄭危𣙗之訓亦是而云輻危𣙗則未親後
鄭轂末不堅之訓不可曉
既謂之牙圍必須計其四面牙厚有兩面當合計其數
以減一尺一寸所減之餘為牙兩面之博折半為一面
之博令牙厚一寸三分寸之一倍之三寸三分寸之二
[006-7b]
以減一尺一寸其餘七寸三分寸之二折半三寸八分
三釐有竒用通分法分之三寸六分寸之五是牙一面
之博也去其踐地處内外不漆者各一寸又加厚一寸
三分寸之二是為牙圍三分之一其餘漆者居三分之
一鄭注不誤
以其圍之阞捎其藪一以三分之二為肉三分之一為
壺中空也壺中空所以受軸者也下文言五分其轂之
長去二以為賢去三以為軹則壺中内大而外小其當
[006-8a]
輻菑處得三分之一也統言之中空處皆為藪切指之
外當菑處為藪若轂上三十孔受輻菑者經謂之鑿不
謂之藪且受菑之孔廣必當半寸以上方可容菑而堅
牢如以一尺有竒之地鑿三十孔一孔僅三分有竒以
今尺寸折之僅二分有竒此孔豈能容菑乎林希逸不
達物理乃以藪為三十孔貽誤後人不可不辯
五分其轂之長長與圍同言長即是言圍
注算大小穿甚密去一以為賢當作去二但輈人軸圍
[006-8b]
一尺三寸五分寸之一若依圍三徑一算則軸徑當大
穿穿内處正得徑四寸五分寸之二與鄭所算大穿穿内
徑同何以能轉葢圍三徑一非真率即祖冲之徑七圍
二十二猶是約率而已近密矣以約率算軸徑不及四
寸五分寸之一故能稍寛而轉注中凡言圍徑皆是徑/一圍三即記文亦是以
徑一圍三畧言之車人柏車輻一何其/渠二柯者三是也學者當知非密率
軸承輿之力全在當大穿處故須粗大軸尾不當力故
可小然金與木不能相摩疑當穿處亦必有金裹之
[006-9a]
輻廣者軸之博也不言其厚者轂圍三尺二寸三十輻
之股端相著厚一寸有竒可知也輻相著不畱空際者
欲其輻與輻相湊相扶有力也觀今車用十八輻股猶
相湊况三十輻乎
牙得則無𣙗而固注云得謂倨句鑿内相應疏謂輻直
為倨牙曲為句非也輻之入牙者作倨句之形即邊筍
是也鄭注之精㣲賈氏猶不能盡通後人可輕破乎
綆參分寸之二疏鑿牙之時孔向外侵三分寸之二似
[006-9b]
牙上鑿孔不正非也牙之厚無幾鑿孔有偏恐偏薄一
邊非暴裂即先甐矣此賈氏察物未精失鄭注之意者
也今車牙孔不偏而輻爪用邊筍缺邊向内是以牙偏
向外鄭前言倨句鑿内相應是古人亦用邊筍
萭之以眡其匡也後人謂萭為矩匡為方非也凡物圜
中規者四角以方量之必中矩何用又以矩量正謂湊
合諸木成牙恐其匡枉不平正故須以萭蔞運之視其
稍有枉處則削而正之耳後鄭言等為萭蔞是當時有
[006-10a]
其名物賈疏言見今車亦是得之實見余見造車者用
木架作一圓與輪同大輪與之竝立而運之此正古人
用萭蔞之法也
兩壺欲同者欲其肉好均而輕重等也量之以黍猶古人
以黍量黄鍾之意六事言輪極工致任人考驗之而皆
可也可水可縣可量可權則因造輪時選材善繩墨正
宏殺等肉好均六事似以難者在後權之而侔尤為難
斗柄達常長二尺桯長八尺皆以其可見者言之若達
[006-10b]
常之入于桯桯之入於輿板底下者皆當有數寸又皆
有鍵以固之故不為風飄葢當鍵於後軫之内下貫輈

式有通指其地者參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後以揉其式
注謂兵車式深尺四寸三分寸之二是也有切指其木
者參分軫圍去一以為式圍是也因前有憑式木故通
車前三分隧之一皆可謂之式其實式木不止横在車
前有曲而在兩旁左人可憑左手右人可憑右手者皆
[006-11a]
通謂之式人立車前皆式之地也其言揉其式何也葢
揉兩曲木自兩旁合於前所以用曲木者不欲令折處
有稜角觸礙人手如今人作椅子扶手亦揉曲木是也
式崇三尺三寸并式深處言之兩端與兩輢之植軹相
接軍中望逺亦可一足履前式一足履旁式左傳長勺
之戰登軾而望是也式木嵌入輿板其内又有轛木承
之甚固故可履也車制如後世紗㡌之形前低後高式
崇三尺三寸不及人之半腰故御者可執轡射者可引
[006-11b]
弓而憑式須小俯也此式之真形狀前人但知式車前
横木不細考輿人車前三分之一處通名為式而可憑
之木又有在兩旁者是以不得其狀於鄭注較兩輢上
出式遂意其在横木之上於是輿制皆謬亂矣失自孔
氏誤釋曲禮始試思較若在横木上則人憑式首觸較
矣較崇五尺五寸及人之胸射者亦不便于引弓横木
在較下將心以筍貫入轛木而轛圍甚小如何能貫式
木乂如何能登軾式在前陰板之内則車外不見式矣
[006-12a]
記如何云苟有車必見其式式上有皮覆之為幦若在
板内如何能覆事事推之皆不合矣
輢者車之兩旁三分隧之二者輢只是板言其可倚也
其高上出式輢之上為較詩曰猗重較兮言較高於式
一重故曰重較非較又有兩重也車制尊卑皆如此
有謂卿車重較亦非也較有左右人立可憑亦是以木
嵌入於兩輢板而其下又有軹之植者承之以為固也
巾車玉路金路象路注謂以玉金象飾諸末當是飾較
[006-12b]
之末也鄭注較兩輢上出式者本分明而解者不得式
之形狀遂謂較以一木横于式上以縮為横以兩較為
一較謬甚席上有左右几縮之/較亦似之縮而非横
軹轛皆在輿内所以輔輿而承較式其横植葢如作窓
櫺之法用䳄雄交筍不甚用力故圍可小而式卑於較
轛圍尤小葢車内容三人兵車有駟乗者為地無多亦
不可用大材也因轛圍甚小推之古之輿板皆是用雌
雄筍相著非如今人之車以板嵌入木中也轛圍二寸/二分弱四
[006-13a]
方計之一面五分五釐今尺/寸折算只有三分四釐有竒
立者衡者謂軹轛也較式之平置亦横者也直者如生
即中縣者言其著於底板甚固也板之相連與軹轛横
直之相交皆為繼
棧車欲弇飾車欲侈賈疏謂弇向内侈向外按成二年
傳丑父寢於轏中孔疏謂轏與棧音義同引此棧車之
注而云然則弇者謂上狹下濶也此以上下言之與賈
説異向内向外是車後户有翕張上下則謂較與邸有
[006-13b]
濶狹似孔説為優詳古人之意所以飾車欲侈者葢謂
車容三人甚逼柞稍寛一二寸亦有一二寸地位六尺
六寸之輿更不可過但於上下侈弇間稍得贏數寸焉
飾車有革輓不畏折壞則輿下依正度而上稍侈之便
於左右用力也棧車無革輓恐折壞上不可侈則兩較
之間稍弇而下依正度便於車中寢息也
又因侈弇之制益知古人車箱是用犬牙交錯之筍如
今人作升斗上下濶狹不等用交筍自固也軹轛亦稍
[006-14a]
邪迤本不藉其力若恃軹轛之力持板則不可邪植矣
制度愈推闡而愈明
革鞔輿有據乎曰有閔二年歸衞夫人魚軒定九年與
敝無存犀軒夫人用魚皮卿用犀則大夫之軒及凡革
車皆用牛革乎
士棧車無飾而庶人乗役車亦如棧車欲弇之制故詩
云有棧之車行彼周道
國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後鄭以輈深計衡高八尺七
[006-14b]
寸除馬之高則餘七寸為衡頸之間此頸謂馬頸也上
句有馬字故不必言馬頸而賈疏以輈頸釋之誤矣假
令餘七寸為衡與輈頸之間則此七寸為頸中之曲處
當言輈頸去地高八尺七寸不得言衡高八尺七寸輈
頸高八尺七寸則衡直厭馬上當不其然先鄭謂轅曲
中姑引之在下其實後鄭意不從也夫輈不能憑空而
立衡既去馬頸七寸何以不望前輊此别有故葢言衡
頸之間必以衡頸之心為距衡有半徑二寸二分以此
[006-15a]
減七寸餘四寸八分為衡下去馬頸之數衡下當兩軶
處必有鞌以承之鞌之高消去四寸八分而衡不空懸矣
鞌之制雖不見經而有其字齊有其地必有其物昭二
十五年公羊傳齊侯唁公于野井以鞌為几意其下有
木架上斂下開以革覆之如今制葢馬與牛不同牛頸
高可負軶引車馬頸不能負衡須以鞌覆于前因以革
束衡而連之今駕馬車亦必用鞌也
嘗疑軶非别有一物如耕牛之曲木也直是於衡上當
[006-15b]
馬頸處不正得衡之圍徑故必以兩軶之間言之然則兩
軶厭於鞌上實有七寸缺其木如半月形即是軶玩鄭
注兩軶之間一語可見葢衡軶上有缺處不正得衡之
圍徑故必以兩軶之間言之然則兩軶厭於鞌上實有
七寸其七寸直是鞌高而左傳之兩軥論語之軏皆指
此言其實即是衡非與衡别體也
伏兔半在軸前半在軸後注言伏兔至軌葢如式深
然則兔之長當一尺四寸有竒軸前約七寸軸後亦如
[006-16a]
之賈疏有兔尾上載軫之説未必是又疑兔下有足鉗
軸如今制而兔當連於底板易云輿脱輹輹脱則不能
駕矣
輈出前軌漸曲而上至衡㣲鉤而下軌前十尺揉之已
定者也揉輈欲其孫而無弧深注云揉輈之倨句如二
可也葢以一丈三尺三寸揉之為十尺也疏并輿下之
不揉及軌前揉已定者通計如二未是又前言十分其
輈之長雖似言輈身之長然軌前十尺而䇿半之此以
[006-16b]
直度虚地而不論其弧曲
輈人不為大車之轅而言之者借彼喻此也大車轅本
直無橈其橈夾牛轅端鬲厭牛領高下相當更不可作
橈曲非作車者亦不善為轅致有覆車之患亦不因其
登下之難而欲改從橈曲也但借大車之轅難於登下
以明馬車之輈宜曲橈耳疏謂駕牛者亦須曲橈非是
今駕牛之車皆直轅
大車之轅前居三之二故其勢常摯伏其轅者人為攀
[006-17a]
轅以助牛登也援其邸者人援車邸使不速下也皆將
車者之事
輈注則利準二鄭説皆未安注者不深不淺行如水注
利準者便利而安耳
進則與馬謀退則與人謀言造輈者當進而與馬謀欲
其不疲退而與人謀欲其安逸進退猶云前後非必謂
人有退時也下言馬不契需是進與馬謀左不楗御者
衣衽不敝是退與人謀良輈環灂當如先鄭説沂鄂如
[006-17b]
環弓人氷析灂則審環角環灂皆此義
輈在前者灂之入軌下者可不灂而亦灂其七寸者欲
騐輈之和安久而不摩損也
鍾鼎欲其堅不剝蝕故金最多斧斤至削殺矢皆有刃
其用之重欲其難缺者金多用之輕欲其不折者金少
鍳燧欲明故金錫半
舊謂削為書刀疑其不然今剞劂者用刀皆直無曲今
木工削木用横刃形曲兩端有柄疑是古之削但不止
[006-18a]
長尺博寸此長尺博寸記其小者耳
異齊未嘗不可同工鄭注之疑本未確殺矢戈㦸皆兵
器同工為宜
刃長寸刃者鏃鋒鋒上漸廣濶一寸不言博而言圍者
濶處有脊厚薄不等故以圍言之謂轉一周皆一寸也
今考戈㦸可刺可鉤而皆有胡自是鉤兵二矛皆刺兵
故曰以子之矛刺子之盾後人謂矛為鉤兵因詩二矛
重喬意其為鉤不知喬所以懸英鄭箋謂矛矜室題是
[006-18b]
也非以喬為鉤又或習見定舟之鐵矛有鉤意矛亦是
如此而不知其非也古曰矛後世曰矟又曰槊而今則
為長槍
戈之制直刃為援上長八寸下接柄處長四寸為内其
一旁有胡灣如月有刃兩末之間長六寸刃至接援處
廣二寸胡倨句如磬折而豐其上下近本處為外博葢
倨與句之邊皆為外對刃之灣處為内也倨句中博處
皆為本對鋭處為末也分胡為二上半倨之外畔在右
[006-19a]
為裏故注云倨之外胡之裏也下半倒轉亦置本在下
則句之外畔在左為表故註云句之外胡之表也援與
内之廣葢如㦸之廣寸有半而戈胡廣二寸是増半寸
増半寸則倨句在外處皆須増使博故云倨句外博如
此則無已倨已句長内短内之病也已倨則句人不入
注以啄人言之或未確胡連於援與内之間本有定度
何以有長内短内注以長内為曲於磬折承已句也短
内為倨於磬折承已倨也因其過曲而胡之下鋒太上
[006-19b]
則内似長過直而胡之下鋒太下則内似短非真謂移
其上下也記本不及援而注謂内短則援長内長則援
短於本文似為添出長内則折前注謂引之與胡竝鉤
恐未確或以胡之上末處為前葢鉤之太深用力猛而
胡末或折傷也短内而胡頭太舒鉤人不來是不疾
戈㦸皆為句兵以其有曲胡也而其用不止於鉤人戈
有援直刃可摏人其胡之曲折可斬人㦸有刺有援直
上皆可刺人其胡之曲下者可鉤人戈胡㦸胡其形異
[006-20a]
戈胡作倨句而外博胡背連於援形如偃月而背廣㦸
胡中矩横貫援而曲下形如覆矩戈胡句人即所以傷
人以其句處有刃也㦸胡鋒直下而曲中無刃欲生獲
其人則鉤之此戈㦸之異用也以傳考之獲長狄僑如
富父終生摏其喉以戈殺之此用援之直刃摏之也狼
瞫取戈以斬囚此用胡之曲刃斬之也子南以戈擊子
晳而傷苑何忌刜林雍斷其足亦是以戈胡擊之刜之
他若士華免以戈殺國佐長魚矯以戈殺駒伯用援用
[006-20b]
胡皆可殺之惟鉤之用未見於傳而記言長内則折前
短内則不疾自是言鉤人不便利之病子都㧞棘逐殺
潁考叔靈輒倒㦸禦公徒皆擬用㦸之刺與援者也狂
狡倒㦸出鄭人于井反為鄭人所獲欒樂乗槐木而覆
或以㦸句之斷肘而死皆用下胡句人者也㦸胡横直
皆三寸其間甚狹何能句人出於井葢句其衣若帶是
以其人不傷反能禽句者也句欒樂斷肘而死葢其人
本欲生禽之故不用刺與援而用胡以句之句之而胡
[006-21a]
之下鋒貫肘曵之而肘遂斷也明乎戈㦸之用而後可
得戈㦸之形
中其莖設其後後者人所握之餘注以設為大於義未
安詳文義似以設為置如矢人設其比之設作莖時即
擬後加大是為設其後
首即鐶環即鐔首廣一寸三分寸之二謂鐶兩畔出於
刃之數也加臘廣二寸半其徑四寸一分有竒少儀言
澤劒首是劒首周圍用金弄之而澤
[006-21b]
衡者甬之上端非别有一物為衡鄭意甬之上一截為
衡者誤陳祥道云衡横甬上者也非是
帶如人腰之有帶當設於鼔之上舞之下二帶之間即
鉦間帶唯二耳若于之上舞之端無所用帶注謂介在
於鼔鉦舞甬衡之間凡四非也衡疑為衍字若甬衡之
間有介豈帶亦施於甬上乎設鐘乳當是為鼔舞所俠
而注云今時鐘乳俠鼔與舞夫鼔在下舞在上中間有
鉦間乳如何能俠之下注云今時鍾或無鉦間意者此
[006-22a]
無鉦間之鍾鼓舞間一帶帶之上為舞一面十八帶之
下為鼓亦一面十八故云俠鼔與舞乎然而非古制矣
詳經文篆間謂之枚鍾唯兩篆枚設兩篆之閒或縱界
為四一處有九則兩面乃得三十六耳注云一處有九
而疏謂一帶有九又失注意乳不設於帶何云一帶有
九乎
于上之攠謂之隧按孟子以追蠡豐氏以鍾紐旋蟲釋
之本非定訓後人疑之焦竑謂當為槌擊之追高子以
[006-22b]
禹樂用之者多故凡槌擊之處摧殘欲絶有如蠡齧之
形此説近之愚謂追即此所謂隧也以其窐㴱謂之隧
以其追擊謂之追擊處本若攠弊年久則愈深如蟲齧
孟子以城門之軌轍迹深為喻正與隧之義合也
注計鉦徑銑間鼓間舞廣皆得之其云鉦間亦當六此
鍾口徑十者其長十六則大誤也以經文詳之十分其
銑之徑去二得八以為鉦之徑即以其鉦之徑八者為
之銑間銑間者自鉦至銑之長包鼓間在其中也於八
[006-23a]
分中去二分以為之鼔間則鼔間得六其所去之二分
即是鉦間下文言鉦之長言鉦間已藏此句中矣鼓六
鉦二加舞廣四是鍾口徑十者其長十二奈何謂鉦六
而長十六乎夫八分去二者得六猶八分去六者得二
此理易知是以經不必别言鉦間二豈意後人猶生此
誤乎假令鉦六則與經文不協鉦六鼓六是自鉦至銑
間十二非以其鉦之八為之銑間矣又為十二分去半
以為之鼔間非八分去二以為之鼓間矣何鄭氏之明
[006-23b]
而不能覺此也後人讀書粗疎不能細繹經文以訂鄭
氏之失厯代鑄鍾者皆依此注以為劑量於是鍾體狹
而長下文云鍾小而長則其聲舒而逺聞典同云高聲
䃂皆不免有此病而況因此鉦六又生長甬之病乎
漢志云古之神瞽度律均鍾以律計倍半此約略言之
謂或倍或半其長大則有加數倍者非謂皆加一倍有
半也疏説誤
甬圍衡圍自甬下端漸殺至上端如鉦間六則圍亦太
[006-24a]
大矣甬之上端為衡非别有一處居甬之一者名衡也
甬當二在上一在下之處猶粗大於此穿孔設旋為宜
注謂旋當甬之中央與經文背矣假令甬長得六設旋
當其半處能無震掉乎
有説即在此三言中謂其中有理可説也諸家以下文
解之不確下文自説不中度之病經云有説而不明言
似有難言之意葢聲律之理精㣲昔李照作新樂其聲
太下太常歌工病之私賂鑄工使減銅齊而聲稍清歌
[006-24b]
乃協而照卒不能辨此則清濁又由於銅齊可見此理難

如鄭誤算鉦長而甬因之以長且設旋於甬中央正恐
有震掉之病宋仁宗時李照鑄鎛鍾長甬震掉聲不和
著作郎劉羲叟謂人曰此與周景王無射鍾無異上將
有炫惑之疾嘉祐元年正月帝御大慶殿受朝前一夕
殿庭設仗衞既具而大雨雪至壓宫架折帝於宫跣而
告天遂暴感風眩人以羲叟之言為驗聲音之感人如
[006-25a]
此雖州鳩與羲叟之言皆偶中而長甬之病未必不由
鄭注設之
大鍾十分其鼓間小鍾十分其鉦間分明鼓間鉦間不
同又可見鼓間大鉦間小前不言鉦間者去二分以為
之鼓間句可知也鄭臆解鉦間反疑此經之非而欲改
鼓外鉦外謬甚鼓外如何是二鉦外如何是一若并二
間而十分之則愈厚矣以二間為二分一間為一分亦
不成文理
[006-25b]
如鄭言鍾口十者其長十六則有小而長聲難息之病
典同所謂高聲䃂是也宋范鎮雖嘗辨之其自為説乃
謂鼓舞皆六而鉦四則仍是長十六且誤以舞脩為舞
廣勢必以舞廣為舞徑下口十而上徑四又有侈則柞
之病矣夫以簡而該㣲而顯之經文鄭氏猶不能讀遺
誤千餘年辨者復增其誤然則讀古豈易言哉制器豈
易言哉
權之然後準之準之然後量之葢權之者惟知金錫之
[006-26a]
輕重而不得大小之度亦不能算此鬴當用金錫幾何
凡重者體小輕者體大量為法度之器欲其適重一鈞
雖云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若先以一鈞之數六一分之則
不能通合一鈞矣故必平正之如銅立方一寸其重幾
何錫立方一寸其重幾何知其體積與輕重之比例然
後可以計金錫而入模範也
又案準字古文作水或是先以方器貯水令滿定其重
乃入金若錫於水水溢取出金錫再權其水視所減之
[006-26b]
斤兩與分寸可得金錫大小之比例後人算金銀之法
如此疑古人亦用此法模範先成而金錫體異先權以
知輕重準以知大小然後可量金錫之多寡入模範使
其成適合一鈞也量非鍾鼎不必拘於六分其金而錫
居一鄭世子載㻙曰改煎煎畢更煎至不耗乃止也權/之準之謂穪準六一之數也量之謂鑄成方寸者
數枚驗其分兩/同則知不耗矣
鄭世子據管子輕重内篇謂五區為釡釡乃八斗非六
斗四升别有説見律吕闡㣲
[006-27a]
槩而不税先鄭説無病後鄭荅趙商問此官量鎮在市
中所以勘諸廛之量器以取平故不稅亦即先鄭之意
但謂廛人所税在肆常用者則誤廛人總布非税及斗
斛銓衡
 
 
 
 
[006-27b]
 
 
 
 
 
 
 
 周禮疑義舉要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