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6 周禮全經釋原-明-柯尚遷 (master)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全經釋原卷十一
            明 柯尚遷 撰
  秋官上
大司冦之職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國詰四方一
曰刑新國用輕典二曰刑平國用中典三曰刑亂國用
重典詰起吉反/
 釋曰典常也法也民失其常則立灋以治之使復于
[011-1b]
 常乃謂之典也苟失其常諸侯則治之以三典萬民
 則治之以五刑皆欲致之於中和也詰究治也新國
 者新造之國其民未習於教故用輕典寛其文法洪
 範所謂柔克也平國者已治之國其民已服其政故
 用中典不剛不柔洪範所謂正直也亂國者悖亂之
 國其民頑梗暴疾故用重典嚴其政刑明其誅罰洪
 範所謂剛克也夫先王以徳制刑以刑輔徳凡刑之
 所施如權衡之懸低昂随物何嘗容心哉
[011-2a]
 何氏曰三典以明刑猶三徳以為治也然人君撫世
 酬物又不可執一焉新國固用輕典也不幸承刑政
 縱弛之後人有慢心若復以輕典治之是以水濟水
 矣必時出猛政懾服人心如諸葛亮之治蜀可也亂
 國固宜重典也不幸承殘虐無道之餘人無生意若
 復以重典治之是如火益熱矣必除其苛政使人知
 有生之樂如裴度之入蔡可也平國固宜用中典也
 然法度不修姑息為治則國勢寖微矣必修明灋度
[011-2b]
 振舉紀綱使臣民皆有所警懼子孫有所持循可也
 有天下國家者其可不審於所用哉
以五刑糾萬民一曰野刑上功糾力二曰軍刑上命糾
守三曰鄉刑上徳糾孝四曰官刑上能糾職五曰國刑
上愿糾暴
 釋曰五刑以野軍鄉官國為序先逺而後近也上者
 必欲致其如此也糾者察其違於此然後刑之也故
 不先教之曷以刑之野刑施於田野野以農功為上
[011-3a]
 而察其不致力者則刑之軍刑施於軍旅者兵以用
 命為上而察其不守律者則刑之鄉刑施於鄉鄉之
 教以成徳為上而察其不致孝者則刑之孝為百行
 之本也官刑施於官府者官以賢能為上而察其不
 修職者則刑之國刑施於王國者以謹愿為上而察
 其強暴者則刑之暴愿之反也野刑如載師閭師不
 耕出屋粟無職出夫布之類軍刑不用命者戮于社
 之類鄉刑八刑糾萬民之類官刑即士師之八成國
[011-3b]
 刑即小宰以宫刑憲禁于王宫是也古之刑師以五
 者為類必欲遵行之灋列之於先然後糾其不如灋
 而刑之禮刑表裏之義也
 劉氏曰以五刑糾萬民者建六典以為民極也是故
 六鄉分職各職於其官而建之使必行於天下範於
 後世者司冦之刑典也乃建事典佐王富邦國任百
 官生萬民者用野刑焉農耕也溝涂也隄防也井邑
 也宫城也百工也凡役民以作其事者以成工為上
[011-4a]
 不致力為糾也則冬官之政待之而後立焉乃建政
 典佐王平邦國正百官均萬民者則用軍刑焉振旅
 也茇舍也大閱也伐國也戍疆也凡設民立政以尊
 國家者用命為上以不死守為糾也則夏官之政待
 之而後成焉乃建教典佐王安邦國教官府擾萬民
 者用鄉刑焉司徒以鄉八刑糾萬民是也六徳也六
 行也六藝也五禮也凡率民以行其教而佐邦國者
 以成徳為上以不致孝為糾也則地官之職待之而
[011-4b]
 後立焉乃建治典以佐王經邦國治官府經萬民者
 用官刑焉六官也六屬也府史也羣吏也凡役民以
 立其治造國家者以賢能為上以不稱職為糾也則
 天官之職待之而後立焉凡建禮典佐王以和邦國
 統百官諧萬民者用國刑焉君臣也父子也兄弟也
 夫婦也朋友也祭祀也凡率民以踐其禮者以恪愿
 為上以不致恭為糾也則春官之職待之而後立焉
 五者國之大典聖人皇建其極於天下以參天地而
[011-5a]
 贊化育待之而成焉然非典刑之正亦莫得而成之
 也不曰詰邦國刑百官糾萬民乎
以圜土聚教罷民凡害人者寘之圜土而施職事焉以
明刑恥之其能改者反於中國不齒三年其不能改而
出圜土者殺罷音疲/
 釋曰圜土獄城也聚罷民其中困苦以教之為善也
 民不愍作勞有似於罷害人謂邪惡已有過失麗於
 法者以其不故犯罪寘之圜土繫教之庶其困悔而
[011-5b]
 知改也寘置也施職事以所能役使之明刑書其罪
 惡於大方版著於背以恥之所以啓其憤而思悔過
 遷善也其能改者俾反乎鄉里而猶不得齒於平民
 者三年欲其動心忍性深自懲創也司圜職曰上罪
 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出謂逃亡
 也既不能改過又遁出乎獄城則寘之極刑盖法有
 出圜土者殺之例也夫聚而教之者仁出而殺之者
 義圜土之設而先王之仁義兩存則孰不逺罪遷善
[011-6a]
 哉
 李氏曰人之為惡豈一朝一夕必有漸也放僻邪侈
 之情動而無所顧忌則或伏尸市朝或流血刀鋸雖
 其悔之猶噬臍也是故先王之馭民必早為之所過
 輕者則坐諸嘉石稍重者則歸於圜土皆未入于五
 刑也若因茲困辱遂能自新則復為齊民何刑殺之
 及哉此亦使民遷善逺罪之灋也孔子曰小人不恥
 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
[011-6b]
 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屨校滅趾無咎此之謂也
以兩造禁民訟入束矢於朝然後聴之造七報反/
 釋曰鄭氏曰訟謂以財貨相造者造至也使訟者兩
 至既兩至使入束矢乃治之也不至不入束矢則是
 自服不直者也詩曰其直如矢古者一弓百矢束矢
 其百矢歟王氏曰兩造謂彼已有辨兩爭者皆至於
 公也訟者言於公也以兩造聴之而無所偏受則不
 直者自反而民訟自禁矣入束矢以明其直不直則
[011-7a]
 入其矢所以懲不直不直知懲則訟何患於滋乎古
 之於訟謂之聽者以聽其聲為主也書曰兩造具備
 師聽五辭是也
以兩劑禁民獄入鈞金三日乃致于朝然後聴之
 釋曰鄭氏曰獄謂相告以罪名者劑今劵書也使獄
 者各齎劵書既兩劵書使入鈞金又三日乃治之重
 刑也不劵書不入金亦自服不直也必入金者取其
 堅也三十斤曰鈞王氏曰方言於公者訟也以罪相
[011-7b]
 告者獄也盖爭而不已必至於訟訟而不已必至於
 獄以其至於獄也必有簡然後聴之簡劑之類也劑
 判書也兩劑各具獄辭之書也以兩劑聴之則無所
 偏信而不直者自反而民獄自禁矣入鈞金以自明
 其不可變然後聴之必三日而後辯者重致民於獄
 也書曰聴獄之兩辭記曰有㫖無簡不聴是也
以嘉石平罷民凡萬民之有罪過而未麗於灋而害於
州里者桎梏而坐諸嘉石役諸司空重罪旬有三日坐
[011-8a]
朞役其次九日坐九月役其次七日坐七月役其次五
日坐五月役其下罪三日坐三月役使州里任之則宥
而舍之桎音質梏/古毒反
 釋曰嘉石文石也立之外朝門左平成也成之使之
 善也嘉石有文欲使罷民思其文理而改悔自修也
 麗附也未附於灋未著於灋也木在足曰桎在手曰
 梏役諸司空坐日訖使給百工之役也王介甫曰萬
 民之有罪過而未麗於法而害於州里者則司救所
[011-8b]
 謂衺惡也凡害人者司救所謂過失也過失不謂之
 罪而得罪反重於衺惡則為其已麗於灋也唯其過
 失是以未入於刑不虧其體以圜土教之也衺惡謂
 之罪而得罪反輕於過失為其未麗於灋也坐諸嘉
 石使自反焉且以恥之役諸司空則以強其罷故也
 州里任之則宥而舍之無任者不舍焉是乃使州里
 相安也先王善是法以為刑人也不虧體罰人也不
 虧財司空之役不可廢也與其徭平而苦之孰若役
[011-9a]
 此以安州里之為利也
以肺石達窮民凡逺近惸獨老幼之欲有復於上而其
長弗達者立於肺石三日士聴其辭以告於上而罪其

 釋曰肺石赤石也窮民天民之窮而無告者無兄弟
 曰惸無子孫曰獨復猶報也長謂諸侯若鄉遂大夫
 長不肯通達窮民立於肺石三日然後聴之以觀其
 誠又恐其瀆也劉氏曰肺者氣之腑而外達乎皮毛
[011-9b]
 惸獨老幼天民之窮無告也猶國之皮毛心之氣靡
 而不通也不通則疾病生焉故用之達窮民其有取
 於是乎立於肺石三日者審究考核得其情實然後
 以其辭告於上而罪其長焉
正月之吉始和布刑于邦國都鄙乃縣刑象之灋于象
魏使萬民觀刑象挾日而斂之
 釋曰布刑者正嵗布之正月始縣之也盖先王制刑
 欲使易避而難犯苟不顯示乎民而愚者或陷於罪
[011-10a]
 從而刑之是罔民也必使民觀之者亦使其知所避
 而已夫刑侀也侀者成也宜無加損焉必於正月布
 行之者盖先王雖原情以定罪因事以制刑亦當因
 時而為之變通是故每年有灋度之頒焉者也
凡邦之大盟約涖其盟書而登之于天府太史内史司
會及六官皆受其貳而藏之
 釋曰大盟約者謂王與諸侯因大㑹同而與盟所有
 約誓之辭涖臨也天府祖廟之藏六官六卿之官貳
[011-10b]
 副也夫刑一成而不可變盟要如之且違焉則刑之
 取也故司冦涖其盟書太史掌邦之典灋則内史掌
 國灋國令之貳司㑹掌典灋則之貳皆貳而藏之各
 以其事攷焉非特備失亡而已也
凡諸侯之獄訟以邦典定之凡卿大夫之獄訟以邦灋
斷之凡庶民之獄訟以邦成蔽之
 釋曰邦典三典也有新國平國亂國之差而輕重之
 邦灋八辟之灋有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至議賓之辟
[011-11a]
 此為卿大夫而設也邦成士師之八成邦汋邦賊至
 邦朋邦誣雖為士而設兼乎庶民也三典大司冦掌
 之八灋小司冦掌之八成士師掌之尊卑之序也豈
 六典八灋官成之謂哉
大祭祀奉犬牲若禋祀五帝則戒之日涖誓百官戒于
百族及納亨前王祭之日亦如之奉其明水火凡朝覲
㑹同前王大喪亦如之大軍旅涖戮于社凡邦之大事
使其屬蹕亨普庚反/
[011-11b]
 釋曰犬金畜也秋官羞之各從其類也戒之日卜之
 日也百官者百執事也百族者王之族姓也族姓之
 與于祭則重於百官矣故戒百官於庫門之内而戒
 百族於太廟之内所以辨親疎也百官言誓而百族
 言戒者百族不預於執事有預於從祭所以不聴誓
 而聴戒也納亨致牲也大司冦為王引導祭之日亦
 然明水火取於日月者水以配鬱鬯與五齊火以給
 㸑亨也凡朝覲㑹同之時行禮為王前導大喪亦然
[011-12a]
 王氏曰明水火之為物潔而隂陽之精氣也所以致
 聖人精明之意於鬼神示也而刑官奉之以其自潔
 而能潔於神也弗用命戮于社軍法也司冦涖戮刑
 官之事也屬士師以下蹕止行人也劉氏曰邦之大
 事役民衆矣所以致肅也使刑官之屬蹕之則罔不
 肅矣
小司冦之職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一曰詢國
危二曰詢國遷三曰詢立君其位王南鄉三公及州長
[011-12b]
百姓北面羣臣西面羣吏東面小司冦擯以敘進而問
焉以衆輔志而弊謀鄉許亮反/長丁丈反
 釋曰外朝在雉門外致萬民聚集之也詢謀也國有
 大政心有大疑則臨外朝集各羣臣萬民而咨謀焉
 國危謂兵冦交至詢所以輯寧之策也國遷謂都邑
 不安詢以遷徙之宜也立君謂國無冢嫡詢以孰可
 為宗社之主也羣臣卿大夫士也羣吏府史也當咨
 謀之時天子南鄉三公州長北面帥民也百姓北面
[011-13a]
 答君也不言三孤從公而立也羣臣在東而西面羣
 吏在西而東面左右其事而已王氏曰三公鄉老也
 上言三公中言州長下言百姓則鄉官俱在矣詢者
 詢之民也擯謂揖之使前也敘次也志在王也謀在
 下也以衆輔志則以衆謀而輔王之志也弊謀則以
 衆謀為稽而斷之於王也書所謂朕志先定詢謀僉
 同亦若此而已矣
以五刑聽萬民之獄訟附于刑用情訊之至于旬乃蔽
[011-13b]
之讀書則用灋凡命夫命婦不躬坐獄訟凡王之同族
有罪不即市訊音信/
 釋曰五刑墨劓宫刖殺也聴獄訟則是非曲直能審
 克也能聴之然後於有罪者而麗之於法以附于刑
 也既得其罪附于刑矣又從而用情理以訊之冀其
 有可以出之者或非其心服而從者至於十日乃斷
 之王制曰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又以罪斷之書讀之於囚使知其所犯審之而弗變
[011-14a]
 乃用法焉則受刑者可無憾矣其謹之如是也凡命
 夫命婦不躬坐獄訟者為治獄吏䙝尊者也不身坐
 者必使其子弟代之所以養其信義也人有信義則
 亷恥生於其心而不復為非義也此先王所以厚風
 俗正人倫也王族有罪不即市磬于甸人不與國人
 慮兄弟也王氏曰命夫婦不躬坐獄者貴貴也王同
 族有罪不即市者親親也貴貴親親仁之至義之盡
 也
[011-14b]
以五聲聴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聴二曰色聴三曰氣聴
四曰耳聴五曰目聴
 釋曰聴獄訟求民情以訊鞠作其言因察其視聴氣
 色以知其情偽故皆謂之聲焉辭聴謂觀其出言不
 直則煩色聴謂觀其顔色不直則赧然氣聴謂觀其
 氣息不直則喘耳聴謂觀聆不直則惑目聴謂觀其
 眸子不直則眊然然皆以辭為主辭窮而情得矣故
 五聲以辭為先色氣耳目次之
[011-15a]
以八辟麗邦灋附刑罰一曰議親之辟二曰議故之辟
三曰議賢之辟四曰議能之辟五曰議功之辟六曰議
貴之辟七曰議勤之辟八曰議賓之辟
 釋曰辟灋也附麗也人之犯灋有親貴勛賢之屬則
 議其輕重以為辟宥焉盖卿大夫之屬也親王之親
 戚也故王之故知也以王之親故則不可以衆人同
 例賢有徳者能有才者以國之賢能則不可與庸常
 同科功謂勛在社稷貴謂官居親近有功則或可掩
[011-15b]
 過在貴則不遽辱勤則盡瘁國事者賓謂作賓王家
 吏之勤勞可圖後效既備三恪則待以不臣此八者
 不幸陷於刑罪必上請而議之不可遽行刑灋也乃
 理之當然豈撓灋哉
以三刺斷庶民獄訟之中一曰訊羣臣二曰訊羣吏三
曰訊萬民聴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
 釋曰刺殺也謂獄成而殺之者猶懼其殺之失中也
 是以訊問於衆以蔽之訊之於羣臣羣吏庶民皆知
[011-16a]
 其情之可以刺宥然後從而施其刑所謂訊人皆曰
 可殺然後殺之者也其刑或上服或下服不失乎中
 焉上服則刑之重者下服則刑之輕者上服下服猶
 舜典言五刑有服吕刑言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
 上服同也
 李氏曰凡有血氣之類莫不愛其生君大夫士之於
 牛羊豕猶無故不殺况於人為萬物之靈父母生之
 拊畜長育顧復之恩至三年然後免於其懐刑之大
[011-16b]
 者伏鈇鑕其次亦斷支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痛
 哉刑期無刑盖不獲已苟得其情亦哀矜勿喜矧可
 不審以及于非辜者乎故聖人求之以五聴麗之以
 八議三宥以恤其非意三赦以異於全人猶恐聰有
 所不聞明有所不見下情有所不達議法有所不平
 於是有外朝之法以詢於衆焉必羣臣羣吏萬民之
 意同然後刑殺可不謂謹乎此孟子所謂國人皆曰
 可殺然後殺之意也
[011-17a]
及大比登民數自生齒以上登于天府内史司㑹冢宰
貳之以制國用上時掌反/
 釋曰大比三年大校比而計其民數之衆寡也人生
 齒而體備男八月女七月而生齒皆書之於版而登
 于天府也人數定則賦斂可知國用乃可制耳盖國
 用以賦斂制之賦斂之多寡以民數制之故也冢宰
 制國用而兼内史司㑹言之者内史執國令之貳以
 逆㑹計司㑹以法均節邦之財用故也
[011-17b]
小祭祀奉犬牲凡禋祀五帝實鑊水納亨亦如之大賓
客前王而辟后世子之喪亦如之小師涖戮凡國之大
事使其屬蹕孟冬祀司民獻民數於王王拜受之以圖
國用而進退之
 釋曰實鑊所以滌牲也納亨所以煮牲也前王而辟
 為王開道除奸凶也小師王不自出之師屬亦士師
 以下也司民星名謂軒轅角也進退猶損益也國用
 民衆則益民寡則損益每夫有三征故即民數可知
[011-18a]
 國用也王氏曰民生自天天實有司之者先王必有
 以報其生養之功冬成物之時故孟冬祀司民焉方
 祀司民則司冦獻民數於王者以民之多寡實天降
 也刑之繁省致天討也王拜而受之重國本也圖制
 國用於司冦言之者民之輕生而觸法冒死而犯刑
 者以其貧而已民之貧以不知圖國用而制之故也
嵗終則令羣士計獄弊訟登中于天府正嵗帥其屬而
觀刑象令以木鐸曰不用灋者國有常刑令羣士乃宣
[011-18b]
布于四方憲刑禁乃命其屬入㑹乃致事
 釋曰羣士刑官也登中上其所斷之獄訟事實之書
 必於天府者以刑所以致天討且示重其書而用刑
 不敢不謹也令羣士則令于士師鄉士以下使之稟
 灋故也宣布于四方邦國都鄙也憲刑禁則掲而示
 之使知所避也有刑必有禁所以左右刑罰而使不
 犯也命其屬刑官之屬也入㑹則計其刑之多少而
 入其書於司冦也嵗㑹餘官皆以嵗終入其書司冦
[011-19a]
 獨以正嵗入之者所以謹其始也且重民命也乃致
 事得其屬之計乃令致之於王也
士師之職掌國之五禁之灋以左右刑罰一曰宫禁二
曰官禁三曰國禁四曰野禁五曰軍禁皆以木鐸徇之
于朝書而縣于門閭左音佐徇/以後反
 釋曰先王之用刑罰常出於不得已其心常期於不
 用也故必輔之以禁欲民無犯于刑是右助刑灋毋
 使罪麗於民也宫禁王宫官府國則王城之内野則
[011-19b]
 郊野之中軍則行師之際此五禁者徇以木鐸使人
 共聞縣於門閭使人共見也古之禁書不可見亦因
 時制之要在於使民不犯而已
以五戒先後刑罰毋使罪麗于民一曰誓用之于軍旅
二曰誥用之于㑹同三曰禁用諸田役四曰糾用諸國
中五曰憲用諸都鄙
 釋曰禁者止使勿為施於未然之前戒者飭其怠忽
 施於事為之際以五戒先之則引而道之使民無進
[011-20a]
 而麗於五罰也以五戒後之使民無退而麗於五刑
 也誓若湯誓秦誓之類誥若康誥洛誥之類禁若遂
 人之田役掌其禁令糾若刑典之糾萬民憲若布憲
 掌憲邦之刑禁是也然誓者約束以灋非特軍旅也
 祭祀誓戒亦誓也誥者開諭以理非特㑹同太祝有
 誥誥於廟之類禁非特田役官禁官府皆有禁也推
 之則糾也憲也亦若是而已
掌鄉合州黨族閭比之聯與其民人之什伍使之相安
[011-20b]
相受以比追胥之事以施刑罰慶賞
 釋曰閭胥職曰四閭為族八閭為聯五人為伍十人
 為聯盖閭比卒伍之灋渙然而散則同等者各不相
 上下惟以聨灋施之則先後大小各當其分而無相
 凌之患矣合者合其州黨族閭比之聨聨其居合卒
 伍之聨聨其人也夫聨比其居什伍其人鄉官之事
 也而士師掌其合之法所以使之相安相受故也上
 下有序故相安先後有倫故相受無事而相安相受
[011-21a]
 然後有事而可以同其憂患焉此追胥逐冦伺盜之
 事於是乎可作矣廢事者施刑罰有功者施慶賞所
 以聨比之者欲其慶賞刑罰相及而已士師掌刑罰
 故掌合鄉之政如此云
掌官中之政令察獄訟之辭以詔司冦斷獄弊訟致邦

 釋曰官中政令刑官之中政事教令士師掌之以士
 師刑官之攷也察獄訟之辭羣士上其獄訟不決之
[011-21b]
 事致於士師士師察其辭之曲直以告司冦斷之弊
 之焉獄訟既審合於邦令則以法報於羣士也
掌士之八成一曰邦汋二曰邦賊三曰邦諜四曰犯邦
令五曰撟邦令六曰為邦盜七曰為邦朋八曰為邦誣
汋止約反/撟音矯
 釋曰八成言士者以此刑皆治為士者之成法也大
 司冦曰凡庶民之獄訟以邦成弊之即此八成也此
 言士彼言庶民者庶民可兼士也按此即冢宰以八
[011-22a]
 灋治官府之官刑綱見於大司冦其目見於士師汋
 讀如斟酌之酌撟讀如矯制之矯邦汋謂探聴微密
 斟酌為姦者邦賊謂潛謀隂結將為逆亂者邦諜謂
 隂為反間刺探國事者犯邦令謂故恃傲悍廢格灋
 令者撟邦令謂詐為王言以布于下者為邦盜謂竊
 取國貨以私其家者為邦朋謂結私黨以亂政者為
 邦誣謂造為訛言以惑衆聴者凡茲八者皆治亂之
 階故専以馭士其慮深矣
[011-22b]
若邦凶荒則以荒辯之灋治之令移民通財糾守緩刑
凡以財獄訟者正之以傅别約劑傅音附約/於妙反
 釋曰鄭氏曰辯當為貶猶朝士之凶荒慮刑貶謂國
 事有所貶損作權時法也愚謂當如字荒辯之灋即
 移民通財民可移則移之以就穀或通財移穀以賙
 之即梁惠王所謂河内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
 於河内此即古荒辨之法也糾守防冦盜也緩刑舒
 民心也凶年行其數事亦荒政之在刑官者耳傅謂
[011-23a]
 地傅以為之保别為判書以為之合約謂書其約信
 劑謂官給券書以財獄訟必稽此四者然後其實偽
 可知也故以此正之則無敢苟簡於其始而獄訟由
 之而省也易之訟曰君子以作事謀始者此也
若祭勝國之社稷則為之尸王燕出入則前驅而辟
 釋曰勝國為吾所勝之國謂先朝亡國也亡國社稷
 亦祭之安其神也以刑官為尸滅亡類也自治朝而
 退於内朝謂燕朝自燕朝而退於寝謂之燕寝燕出
[011-23b]
 入凡非視朝大事出入及宫苑皆是前驅者前王而
 行辟者辟除行人士師為之尚嚴也
祀五帝則沃尸及王盥洎鑊水凡刉珥則奉犬牲諸侯
為賓則帥其屬而蹕于王宫大喪亦如之大師帥其屬
而禁逆軍旅者與犯師禁者而戮之嵗終則令正要㑹
正歳帥其屬而憲禁令于國及郊野
 釋曰古祀帝亦用尸尸入門以槃匜盥水則士師沃
 之王將獻尸必就洗以致潔則士師洎而增其鑊水以
[011-24a]
 待小司冦沃王也刉珥用牲以釁也毛者曰刉羽者
 曰珥賓喪之禮皆以刑官蹕之致其嚴也王氏曰大
 小司冦使其屬弗親蹕也士師帥其屬親蹕矣大司
 冦蹕邦事小司冦蹕國事故士師蹕王宫而已行師
 而不從命令者曰逆軍旅臨陣而不用命者曰犯師
 禁治兵以嚴為主故帥其屬而戮之正要㑹定計簿
 也嵗終士師正之正嵗小司冦乃命其屬入㑹故也
 去國百里内為郊郊外曰野士師正嵗帥屬憲禁令
[011-24b]
 亦使之無犯故也
 葉氏曰為政至於用刑豈聖人之得已哉詳觀司冦
 數官大抵恤刑之意多用刑之意少設官之意盖以
 刑禁民非以刑刑民也舜告臯陶曰刑期無刑成王
 告康叔曰辟以止辟如必察察焉以治獄聴訟為能
 非王政之所尚也司冦以五刑糾萬民不施其刑而
 功命徳能愿之是尚不察其罪而守孝職恭之是糾
 曰尚者開其向慕也曰糾者糾其過使之歸正也初
[011-25a]
 何意於用刑也八辟麗邦灋其當刑固不可循情而
 違灋其當宥又不可記過而忘功麗于灋者不出于
 私情附于刑者實在于公議又何心于用刑乎此猶
 曰刑不上大夫士節不可不厲也至於萬民之有獄
 訟者使入束矢鈞金盖取其辭之直與其信之堅而
 後聴之豈非使民無訟乎其麗于刑罰也士師以五
 禁左右之徇于朝又垂于門閭使之知所禁止以五
 戒先後之使之知所警戒此非刑期無刑乎大司冦
[011-25b]
 正月垂象而使觀小司冦正嵗帥官屬而憲刑禁士
 師正嵗則帥屬而憲禁令布憲則正月執旌節而憲
 刑禁又有禁殺戮禁暴民惟恐民之陷于罪也司刺
 則訊羣臣訊羣吏又訊之萬民必其左右大夫與國
 人皆曰可刑然後刑之如吏民以為不可小則宥之
 大則赦之宥之則以其不識過失遺忘也赦之則以
 其幼弱老耄蠢愚也至於死刑之不可免也鄉則王
 㑹其期遂則王命三公㑹其期縣則命六卿㑹其期
[011-26a]
 欲合衆議而免之也此正所謂辟以止辟之義也故
 大司冦一官雖掌邦刑也而曰掌邦禁周官亦如之
 焉則其設刑也固欲詰姦慝刑暴亂以格其非心也
 至於五刑之用豈聖人之心哉
鄉士掌國中各掌其鄉之民數而糾戒之聴其獄訟察
其辭辯其獄訟異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旬而職聴于朝
司冦聴之斷其獄弊其訟于朝羣士司刑皆在各麗其
灋以議獄訟獄訟成士師受中協日刑殺肆之三日若
[011-26b]
欲免之則王㑹其期
 釋曰六鄉之獄皆在國中而鄉士主之鄉之民數亦
 掌于鄉士而糾察戒飭焉所以輔佑吾民俾安于中
 而不至抵于刑憲也六鄉之民有獄訟則鄉士聴之
 察其辭之虚實辨其情之過誤其有犯死罪者有犯
 刑罪者或輕或重既定則殊異其文案斷罪之書以
 藏之又為其罪灋之要辭如今之畧節招情是也囚
 既伏罪仍至十日而無悔異乃以職事聴于外朝司
[011-27a]
 冦從而審之果得其情乃就外朝斷之示無所容私
 也羣士司刑之官皆在者合衆官而參議焉不敢以
 獨見斷也各麗其灋以議獄訟者羣士司刑各有所
 掌若司刑掌五刑之灋司刺掌三赦三刺三宥之灋
 故各麗其灋也王制曰凡聴五刑之訟必原父子之
 親立君臣之義以權其輕重之序慎測淺深之量以
 别之悉其聰明致其忠愛以盡之此足以見當時之
 所議矣獄訟成士師受中者成罪已成定也合乎灋
[011-27b]
 得其情之謂中士師受其定罪合中之文辭也協合
 也和合善日以為刑殺之期肆陳也既殺則陳尸三
 日暴其罪與衆棄之且以懲乎未犯者免猶赦也期
 謂鄉士聴職于朝司冦聴獄之時親至外朝以八議
 定其取舍亦不敢以已意廢天討之公也此足以見
 先王之時有一獄訟所屬之士已聴之矣而司冦又
 聴之羣士司刑又議之士師又受之欲免其罪則又
 或王或三公六卿㑹其期凡更數人而後成盖不敢
[011-28a]
 妄加人以罪如此
大祭祀大喪紀大軍旅大賓客則各掌其鄉之禁令帥
其屬夾道而蹕三公若有邦事則為之前驅而辟其喪
亦如之凡國有大事則戮其犯命者夾古/洽反
 釋曰祭祀喪紀軍旅賓客六鄉皆有共焉故帥屬夾
 道而蹕以士官為之欲嚴肅人無敢犯也三公與王
 論道者若以國事至鄉則為之前驅而辟行人也大
 事謂軍旅田役之事若鄉衆鄉師治之而鄉士則戮
[011-28b]
 其犯命者掌刑罰故也
遂士掌四郊各掌其遂之民數而糾其戒令聴其獄訟
察其辭辨其獄訟異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二旬而職聴
于朝司冦聴之斷其獄弊其訟于朝羣士司刑皆在各
麗其灋以議獄訟獄訟成士師受中協日就郊而刑殺
各於其遂肆之三日若欲免之則王令三公㑹其期若
邦有大事聚衆庶則各掌其遂之禁令帥其屬而蹕六
卿若有邦事則為之前驅而辟其喪亦如之凡郊有大
[011-29a]
事則戮其犯命者
 釋曰六遂之獄在四郊遂士主之二旬而職聴于朝
 去王城漸逺故其期不同焉令三公㑹其期者殺于
 鄉也聚衆庶遂士則各掌其遂之禁令戮其犯命者
 司刑故也六卿有事於遂則遂士為之前驅而辟行
 人焉餘見上
縣士掌野各掌其縣之民數糾其戒令而聴其獄訟察
其辭辨其獄訟異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旬而職聴于
[011-29b]
朝司冦聴之斷其獄蔽其訟于朝羣士司刑皆在各麗
其灋以議獄訟獄訟成士師受中協日刑殺各就其縣
肆之三日若欲免之則王命六卿㑹其期若邦有大役
聚衆庶則各掌其縣之禁令若大夫有邦事則為之前
驅而辟其喪亦如之凡野有大事則戮其犯命者
 釋曰郊外曰野自二百里至三百里大夫所食之采
 邑或公邑也三旬職聴于朝者去王城稍逺故加十
 日也命六卿㑹其期者縣士職聴之時命六卿往議
[011-30a]
 之也掌禁令戮犯命皆如遂士
方士掌都家聴其獄訟之辭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
月而上獄訟于國司冦聴其成于朝羣士司刑皆在各
麗其灋以議獄訟獄訟成士師受中書其刑殺之成與
其聴獄訟者凡都家之大事聚衆庶各掌其方之禁令
以時修其縣灋若嵗終則省之而誅賞焉凡都家之士
所上治則主之
 釋曰大都在畺地小都在縣地家邑在稍地則去王
[011-30b]
 城愈逺其都家之主則王之三公及王子卿大夫皆
 身居王朝而食采於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之内者
 故遂士縣士皆得以職聴于朝而方士則三月乃上
 獄訟于國者其主在國上於都家之主其主乃付於
 司冦聴其成也羣士司刑參斷之情與灋相應乃麗
 于律灋以為中然後士師受之士師又書其當刑當
 殺之成于案以備稽考又書其治獄之吏姓名以備
 反覆失實者盖以其逺故特詳焉協日刑殺則各於
[011-31a]
 其處以王命焉縣灋修之者都鄙比居之灋至縣而
 止其夫家田菜之數六畜車輦之稽皆如鄉遂不言
 鄉遂者大都不可耦國亦至縣鄙比居之灋惟於此
 見之故曰以時修其縣灋也嵗終又省之亦於閭里
 校比之事鄉士遂士掌民數之意也方士在朝都家
 各有士在都家之中故其所治之獄訟各上于方士
 主之然後上于國也
 李氏曰君之於民猶親之於子也親則不忍其子君
[011-31b]
 焉得忍其民哉惟其不忍之心則人無有可戮罪無
 有可刑王欲赦固其理也然而天討有罪王者奉之
 以作五刑刑者非王之意也天之意也非天之意天
 下人之意也殺人者死而民猶有相殺傷人者刑而
 民猶有相傷苟以不忍而赦之則殺人者不死傷人
 者不刑殺傷之者無以懲其惡被殺傷者無以伸其
 寃此不近於帥賊而攻人者乎是故先王雖有不忍
 之心而不敢輒赦必於外朝與掌事者議其可否焉
[011-32a]
 赦者非王赦之情可赦也否者非王不赦情不可赦
 也如此則民何有不服令何有不行
訝士掌四方之獄訟諭罪刑于邦國凡四方之有治于
士者造焉四方有亂獄則往而成之邦有賓客則與行
人送逆之入於國則為之前驅而辟野亦如之居館則
帥其屬而為之蹕誅戮暴客者客出入則道之有治則
贊之凡邦之大事聚衆庶則讀其誓禁
 釋曰四方諸侯之来朝覲者有行人以掌其禮有訝
[011-32b]
 士以掌其刑禮與刑不可偏廢也四方之獄訟諸侯
 之獄訟也諭刑罪于邦國告諸侯以麗罪及制刑之
 本意有治于士謂四方諸侯有獄不能斷而讞疑辨
 事至者先造訝士乃通之於士師也亂獄謂在外侯
 邦有上下相虐君臣宣淫者則往而成之聴其獄正
 其罪以告於王也送逆謂始来及去也以其掌四方
 之獄訟故賓客則與行人送逆之入於國則為之前
 驅而辟居館則帥其屬而為之蹕以刑官所在則人
[011-33a]
 無敢犯也誅戮暴客者客國之所禮而暴之則刑之
 所取故誅之戮之客出入則為之道使知所往客有
 事治則為之贊助使事有成國有師田之事或討伐
 諸侯也則訝士讀其誓命之辭及五禁之灋也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灋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羣士在
其後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羣吏在其後面三槐三
公位焉州長衆庶在其後左嘉石平罷民焉右肺石達
窮民焉帥其屬而以鞭呼趨且辟禁慢朝錯立族談者
[011-33b]
長丁丈反/罷音疲
 釋曰外朝在雉門之外兩觀之間王者詢衆庶羣士
 聴獄訟皆在於是焉小司冦掌其灋朝士掌其位棘
 取其赤心事上無𨼆而能制禦于外者也槐取其黄
 中通理暢于四肢臣徳之至也孤卿大夫臣道也比
 諸侯為卑故位於左侯伯子男君道也比諸臣為尊
 故位於右三孤六卿其位凡九諸侯列於四國其服
 亦九故左右皆九棘太師太傅太保其位止於三故
[011-34a]
 面三槐嘉石所以平罷民之不能自强以禮然必在
 左者卑之而示其辱故爾肺石所以達窮民之不能
 自伸其情然必在右者佑之欲其伸故爾以鞭呼趨
 且辟執鞭以威之呼朝者使之趨呼行者使之辟所
 以肅朝儀也慢朝謂處班行而不肅也錯立謂班行
 不整者族談謂違班位而聚談者夫禁慢朝者則使
 之欽禁錯立則使之正禁族談則使之靜朝士掌外
 朝之灋振肅朝儀者如此
[011-34b]
凡得獲貨賄人民六畜者委于朝告于士旬而舉之大
者公之小者庶民私之凡士之治有期日國中一旬郊
二旬野三旬都三月邦國朞期内之治聴期外不聴
 釋曰獲亦得也謂所拾得者也人民小者未齕七嵗
 以下凡貨賄人民六畜至於遺失有得獲者委於聴
 訟之朝告於朝士而不敢私焉以待其人而反之至
 于旬則亦久矣於是舉之大者入於公小者歸于拾
 得之人士之治有期日使来於外朝職聴之以逺近
[011-35a]
 節之故期内聴期外不聴亦息訟之一端也國中一
 旬鄉士也郊二旬遂士也野三旬縣士也都三月方
 士也邦國朞訝士也盖民之獄訟宜以時治苟不急
 又在期外亦可以已矣又况獄訟追證聨逮及於平
 民烏可久哉
凡有責者有判書以治則聴凡民同貨財者令以國灋
行之犯令者刑罰之凡屬責者以其地傅而聴其辭屬/音
燭傅/音付
[011-35b]
 釋曰責者責償其所欠也判書謂凡借貸者書其數
 而中分之各執其一有判書可以驗其實故聴之無
 判書則不聴者所以養信而息訟也同貨財如今合
 錢興販者以國灋行之謂以節傳出納之犯令者如
 貨不出於闗者舉其貨罰其人是也二人同財一人
 犯令則刑罰惟施於犯令者不及其儕也凡責者有
 判書屬責者無判書或有單書口屬而責者則以其
 地相比近之人俱来乃受其辭而治之也
[011-36a]
凡盜賊軍鄉邑及家人殺之無罪凡報仇讎者書於士
殺之無罪若邦凶荒札喪冦戎之故則令邦國都家縣
鄙慮刑貶
 釋曰軍猶攻也盜賊明聚攻剽鄉邑及家虜辱者殺
 越人于貨凡民罔不憝有卒伍追胥之灋殺之無罪
 仇讎之復雖出於私情苟同國不相避必將報之不
 得擅殺必書於士罪昭著則殺之無罪非擅殺也慮
 猶圖也貶減損也王氏曰凶而至于荒札而至於喪
[011-36b]
 冦而至於戎皆故之大者其所制之刑所用之財宜
 有異於平日故令邦國都家縣鄙慮刑貶先事而思
 患謂之慮慮刑則刑之加釋有趣一時之宜者慮以
 制之也慮貶則財省殺則紓一時之急者慮以節之
 也慮刑則非獨緩刑也慮貶則非特省禮也皆出於
 不得已也
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辨其國中
與其都鄙及其郊野異其男女嵗登下其死生及三年
[011-37a]
大比以萬民之數詔司冦司冦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獻
其數於王王拜受之登於天府内史司㑹冢宰貳之以
贊王治
 釋曰登上也民數司於刑官者制刑本以生民且司
 民數則不犯刑者亦知懼此刑官之權也男八月女
 七月而生齒版今戸籍也國中都鄙郊野合王畿之
 内而辨其地之所著也異其男女知所以成夫家也
 下除去也每嵗之終必著其生去其死然後可以驗
[011-37b]
 其實也地官冬官之所校登夫家田莱之數只及於
 司徒司空以詔廢置誅賞而民數則専以司民掌之
 三年大比則以民數之籍上司冦司民軒轅之角星
 也孟冬祀之以保民使繁庶也祀畢乃獻民數於王
 民為國之本故王拜而受之登于天府與宗廟寶共
 藏者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故也内史司㑹冢宰
 貳之將視年之豐儉以制國用而觀其土著治否之
 實也贊王治觀其盈縮以考主民之吏之能否也
[011-38a]
 徐幹曰民數為國之本也先王周知其萬民衆寡之
 數乃分九職九職既分則劬勞者可見勤惰者可聞
 也然事役不均未之有也事役既均故上盡其心而
 人竭其力國家殷富大小不匱百姓休和下無怨疾
 焉周禮孟冬祀司民獻民數於王王拜受之登於天
 府其重也如此今之為政者未之知恤也譬如無田
 而欲樹藝雖有農夫安能措其强力乎是以先王致
 六鄉六遂之灋所以維持其民而為之綱目也使其
[011-38b]
 鄰比相保賞罰相延及出入存亡㵴否逆順可得而
 知也及亂君之為政也戸口漏於國版夫家脫於聨
 伍避役逋逃者有之於是奸心競生而偽端並作小
 則竊濫大則攻刧嚴刑峻令不能救也民數者庶事
 之所自出也莫敢不正焉以分田里以令貢賦以制
 禄食以起田役以作軍旅國以建典家以立度五禮
 用修五刑用措其惟審民數乎
司刑掌五刑之灋以麗萬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
[011-39a]
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殺罪五百若司冦斷獄弊訟則以
五刑之灋詔刑罰而以辨罪之輕重劓魚器反/刖音月
 釋曰民之有罪者以五刑之灋麗之皆虧體肉刑也
 墨者刻其面以墨窒之劓者截其鼻形不完矣宫者
 男子去勢而為奄女子幽閉而為奚去勢者去其陽
 幽閉者閉其隂盖女子去其生本則幽隂閉塞矣刖
 者斷其足使不能行動則惡何自施殺則死刑也亦
 有異焉若司冦斷獄弊訟之時則以五刑之書三千
[011-39b]
 條件往辨其罪之輕重所當麗之刑而詔之如今律
 家所署灋矣此非精於灋律者不能也故特設其官
 焉 王氏曰周禮五刑之灋皆五百而吕刑墨劓之
 屬皆千宫之屬則三百大辟則二百者此所謂刑罰
 世輕世重也以刑之灋詔刑罰所謂惟灋惟察其審
 克之也而以辨罪之輕重所謂上下比罪上刑適輕
 下服下刑適重上服是也
 原曰五刑之屬凡二千五百穆王訓夏贖刑曰五刑
[011-40a]
 之屬三千班固以司刑二千五百為中典吕刑三千
 為重典然夏刑三千而死罪二百周刑二千五百而
 殺罪五百則周之刑為重矣盖刑非以屬之數而分
 輕重之也刑止五而已行之既久人情事變獨詳故
 穆王有其屬三千之云非所以為重輕之別也孔子
 曰五刑之屬三千盖亦據後王之刑條為言也盖五
 刑肉辟也肉辟之用虧人形體聖人誠有甚不得已
 焉者然亦本諸天理之極為天地立心為百世生民
[011-40b]
 立命而制之也以五刑而論之人之為惡生於心必
 待形以運之然後其惡成焉聖人制刑辱其形所以
 懲其心殘其形所以制其心也然此聖人猶欲生之
 也至於罪大惡極天討不加人道廢矣乃殺之焉故
 嘉石圜土者勞苦之困辱之猶愛而教之能改則復
 之尚可齒於平人也至於墨劓宫刖以其終不能改
 也然後刑之惡心雖存不得肆矣故肉刑者天理之
 極人情之當至公至平之制也自二帝三王循而不
[011-41a]
 廢世道之隆非後世所及者以肉刑存焉耳漢文帝
 感一女子之言遂廢從古帝王循守之大灋豈帝王
 好生之徳不若後世之中主臯陶伊傅周召之仁智
 不若漢世一女子哉以無明見逺識之智狃目前之
 小慈不見天地聖人之心不顧世道之害故耳噫肉
 刑其可廢哉
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灋以贊司冦聴獄訟一刺曰
訊羣臣再刺曰訊羣吏三刺曰訊萬民一宥曰不識再
[011-41b]
宥曰過失三宥曰遺忘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
曰惷愚以此三灋者求民情斷民中而施上服下服之
罪然後刑殺刺七賜反忘音妄/旄音耄惷勑江反
 釋曰刺殺也訊而罪定則殺之訊問也掌以司冦已
 成之獄訟問於衆人宥寛也赦舍也贊助也人之犯
 罪重者有至于殺故有三刺之灋其罪有被之五刑
 則已重加之鞭朴為已輕則宥而寛之故有三宥之
 灋至於情之可矜而五刑疑於無罪則從而赦之故
[011-42a]
 有三舍之灋三刺者罪雖當死不遽殺之一則詢諸
 公卿大夫二則詢諸府史之卑三則詢諸國人之衆
 國人皆以為可殺然後施刑焉三訊則於我無憾矣
 又求以寛之曰豈其人之不識乎豈其人之過失乎
 豈其人之遺忘乎有是三者則宥以寛之也又求之
 於心曰其人年少而微弱也其人年老而昏耄也其
 人惷愚而無知也有是三者則不止於宥而直舍之
 也以此三灋者求民情斷民中則情盡於内辭孚於
[011-42b]
 外因灋以議罪因罪以施刑情重者服上刑情輕者
 服下刑然後刑之殺之則彼我皆無憾矣劉氏曰今
 律三刺之灋皆存特不分職以專掌之而有審刑之
 官聖人之仁古今雖邈而其志同矣
司約掌邦國及萬民之約劑治神之約為上治民之約
次之治地之約次之治功之約次之治器之約次之治
摯之約次之
 釋曰約信也劑券書也以言語之信為文書於券也
[011-43a]
 治者定也恐其相抵冒上下之差故以約治之也神
 約謂社稷山川所命祀者民約謂賦貢力役所供者
 地約謂疆界所至山川所屬也功約謂土功國功軍
 功民功之屬不可忘也器約謂車旗尊彝禮樂所用
 也摯約謂玉帛禽鳥所當執者有約以結其信有劑
 以固其約灋已定於先則後世循守者孰敢違哉
凡大約劑書於宗彝小約劑書於丹圖若有訟者則珥
而辟藏其不信者服墨刑若夫亂則六官辟藏其不信
[011-43b]
者殺珥作衈藏/才浪切
 釋曰大約劑邦國諸侯之約書於宗廟之彝器至貴
 至重盟諸鬼神也小約劑萬民約也書於丹圖圖書
 以丹為地而書其上古無紙也訟謂爭六事之約有
 不明不如始約而爭者辟開也藏約所藏也則開其
 所藏之約示之不信是踰約僭奪也服墨刑踰約之
 刑大亂謂所僭踰者大如并國旅泰山之類六官初
 受盟約之貳同開藏約之書以視之有不如約則誅
[011-44a]
 之也約則約於人盟則約於神司約掌其約書於初
 封之時司盟則掌其盟書於既封之後
司盟掌盟載之灋凡邦國有疑㑹同則掌其盟約之載
及其禮儀北面詔明神既盟則貳之
 釋曰盟結信而誓諸神也載為約而載諸書也凡邦
 國有疑而㑹同焉則司盟掌其結盟之載書與合盟
 之禮儀明神如日月山川是也北面詔之者讀載書
 以告之也既盟之後上其載書於天府藏其貳於司
[011-44b]
 盟也王氏曰夫幽則質諸鬼神而盟者神之所為也
 明則盡諸人而約者人之所為也盟則必約盖非約
 則無以固其盟約則必盟盖非盟則無以示其誠盟
 諸神約諸人所以為結信之道也
盟萬民之犯命者詛其不信者亦如之凡民之有約劑
者其貳在司盟有獄訟者則使之盟詛凡盟詛各以其
地域之衆庶共其牲而致焉既盟則為司盟共祈酒脯
詛側慮反/為于偽反
[011-45a]
 釋曰犯命犯君教令也不信違約也凡盟皆北面詔
 明神大者為盟小者為詛詛咀也夫萬民之犯命者
 誅不信者刑何詛盟之有犯命不信以詛盟而免刑
 誅則人孰不從詛盟而覬免刑誅哉盖犯命不信為
 人所訟無所左驗則難加刑故令其盟誓而自詛焉
 冀其不自欺於神耳此亦聴訟之一灋也凡民之有
 約劑者謂與儕輩要約之事有約書者則人既收其
 一藏其貳於司盟後有反覆而獄訟者則詣司盟啓
[011-45b]
 貳以合之則曲直辨矣其自相違約有獄訟者則使
 之盟詛不信則不敢聴此盟詛所以省獄訟也各以
 其地域共其牲而致焉既盟則為司盟共祈酒脯者
 謂使其邑閭出牲而来盟已又使出酒脯司盟為之
 祈明神使不信者必凶司盟之設宋之大儒皆疑以
 為信義不足自結而恃於鬼神末矣愚以為唯此益
 以信其為治世之法王道之備也盖惟世治然後民
 知自愛知自愛則畏禍畏禍斯敬信神明矣今有千
[011-46a]
 金之子雖使之破數百金不惜也違心而詛咀於神
 不肯為矣司盟之息訟非治世之事乎苟末世衰亂
 民身且不自保何有於神老子曰民不畏死奈何以
 死懼之利之所在刑殺之且不懼何有於盟乎故先
 儒以盟為衰世之事而王道所棄者殆未見於此矣
 王氏曰先王之時貴而諸侯賤而萬民皆有盟詛之
 灋者豈徒聴於神之虚拘哉盖世之治也人心以誠
 相示知欽畏於神而不敢欺慢焉先王因其有欽畏
[011-46b]
 鬼神之心而因以先之則必以覆詛盟為大戮至於
 成俗則盟邦國之不協與萬民之犯命而詛不信者
 有獄訟者使之盟詛弭亂息爭豈小補哉吕刑曰民
 興胥漸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詛盟以為苗民之
 罪則盟詛之設帝者之世已然矣而作記者以為詛
 盟不及三王不亦謬乎然事有本末本之不圖無事
 於末後世仁義不足以勝之欽畏不足以臨之慢神
 於上誣人於下區區之牲血酒脯不足以勝背誕之
[011-47a]
 衆矣此君子屢盟詩人所以謂之長亂小國爭盟左
 氏所以知其必亡鄢陵之盟季文子曰徳則不競尋
 盟何為武父之盟君子曰信之不繼盟無益也豈盟
 之不足恃哉失之本求之末此其所以滋亂也
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受其入征者辨其物
之媺惡與其數量掲而璽之入其金錫于為兵器之府
入其玉石丹青于守藏之府入其要掌受士之金罰貨
罰入于司兵
[011-47b]
 釋曰石瑶琨之類丹丹砂也青空青也上以政取謂
 之征下以職供謂之貢受其入則取諸冬官所入者
 受其征則取諸民而官所賦斂者辨其物之美惡以
 知貴賤與其數量而知多寡也掲而璽之者標識其
 名物而封之以璽印也此盖地征之物入于職金宜
 在天官今在秋官者以士之罰金在焉也金錫可以
 為兵器故入于稾人所謂受財于職金以齎其工是
 也玉石丹青非所常用者故入于玉府所謂掌金玉
[011-48a]
 玩好之物是也要計書也入其總數于大府也金罰
 即鈞金貨罰司闗所謂凡貨不出於闗舉其貨罰其
 人是也入于司兵給治兵工直也然金亦可以作兵
 器貨可以市物料焉
旅于上帝則共其金版饗諸侯亦如之凡國有大故而
用金石則掌其令
 釋曰供金版者旅上帝則張氊案設皇邸邸後版屏
 風也以金飾之饗諸侯亦設皇邸承賓如承神也國
[011-48b]
 有大事用金石則凡器械有用金石者則掌其所取
 之令也
司厲掌盜賊之任器貨賄辨其物皆有數量賈而掲之
入于司兵其奴男子入于罪𨽻女子入于舂稾凡有爵
者與七十者與未齓者皆不為奴
 釋曰竊賄為盜强刧為賊任器者盜賊所用傷人兵
 器貨賄所盜得之財物也賈而掲之定其價而識之
 也入于司兵以充兵器之用也凡坐盜賊而為奴者
[011-49a]
 男子輸于罪𨽻之官女子入于舂人稾人之官以役
 之有爵者不為奴貴之也七十不為奴老之也未齔
 不為奴慈之也毁齒謂之齔家語男子八歳毁齒女
 子七嵗毁齒曰未齔
犬人掌犬牲凡祭祀共犬牲用牷物伏瘞亦如之凡幾
珥沈辜用駹可也凡相犬牽犬者屬焉掌其政治牷音/全瘞
於例反幾讀為刉珥當為/衈駹亡江反相息亮反
 釋曰色純謂之牷啓毛以告牷貴純也伏謂軷祭王
[011-49b]
 出則伏犬牲以車轢之而去也瘞謂地祭曰瘞埋也
 幾珥士師所謂刉珥則奉犬牲是也沈辜大宗伯所
 謂以貍沈祭山林川澤以疈辜祭四方百物是也用
 駹不若用牲之為善故曰可也相犬察知善惡者以
 屬有賈四人也牽犬者以屬有徒十六人也掌其政
 令則以犬人非特祭祀之大而已凡田犬并掌故也
司圜掌收教罷民凡害人者弗使冠飾而加明刑焉任
之以事而收教之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
[011-50a]
舍下罪一年而舍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雖出三年
不齒凡圜土之刑人也不虧體其罰人也不虧財
 釋曰罷民謂惡人不化為百姓所患苦而未入五刑
 者收教者拘之圜土使省愆思善是所以教之也弗
 使冠飾示不能以禮自飭其躬也加明刑者書其過
 惡於背以恥之晝則役諸司空以勞之皆欲其自怨
 自艾也其能改者以罪之輕重為久近之期而舍之
 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之雖年滿得出而猶不得
[011-50b]
 齒於倫類者三年所以深懲之也凡刑人必虧體罰
 人必虧財圜土之刑則加明刑而已異於五刑之傷
 肌圜土之罰則役之以事而已異於五罰之出鍰也
 此之謂收教欲使之改過為平人也
 葉氏曰禁民以刑者遏其惡於未萌道之以教者格
 其非於無過書曰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又曰勿庸殺
 之姑惟教之是先王有以教之於其始而後禁之於
 其終也司諫職曰糾其徳行而勸之朋友正其行而
[011-51a]
 强之道藝是有以驅之於善也司救職曰凡民有衺
 惡過失則誅之以禮防禁而救之是又有以懲民於
 惡也其有衺惡者三責而後罰三罰而未恥則以嘉
 石坐之有過失者三責而後罰三罰而未改則以圜
 土納之先王始拳拳於教官之諫救而後凜凜乎刑
 官之誥禁况嘉石則曰平罷民圜土則曰聚教罷民
 此則曰收教罷民不惟教之于未犯刑之先而且教
 之於既犯刑之後是雖國有五刑聖人豈輕用之也
[011-51b]
 哉
掌囚掌守盜賊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梏下罪
梏王之同族拲有爵者桎以待弊罪及刑殺告刑于王
奉而適朝士加明梏以適市而刑殺之凡有爵者與王
之同族奉而適甸師氏以待刑殺梏古毒反/拲姜奉反
 釋曰凡囚凡以罪拘者梏桎拲三者拘囚之械也木
 其手曰拲木其項曰梏木其足曰桎三木備者重囚
 也輕者桎而已王之同族則拲其手有官爵者則桎
[011-52a]
 其足以待斷罪及刑殺之時則告于王以今日當行
 刑及所刑姓名也其死罪則曰某之罪在大辟其刑
 罪則曰某之罪在小辟既告于王又適朝士盖以朝
 士掌外朝又得以詳審焉朝士以為無可疑則加明
 梏於梏上書其所犯使見咸知其罪乃適市而殺之
 與衆棄之也凡有爵者與王之同族當殺則拲而適
 甸師氏以待刑殺刑于隠者親親貴貴之義不與庶
 人同也
[011-52b]
 李氏曰先王之時雖同族雖有爵其犯灋當刑與庶
 民無以異也灋者天子所與天下共也如使同族犯
 之而不刑殺是為君者私其親也有爵者犯而不刑
 殺是為臣者私其身也君私其親臣私其身君臣自
 私則五刑之屬三千止為民也賞慶則貴者先得刑
 罰則賤者獨當上不媿於下下不平於上豈適治之
 道耶故王者不避親疎不異貴賤一致于灋其所以
 不肆諸市朝而適甸師氏者為其有恥毋使人見之
[011-53a]
 也文王世子曰公族之罪雖親不以犯有司正術也
 所以體百姓也刑于隠者不與國人慮兄弟也
掌戮掌斬殺賊諜而摶之凡殺其親者焚之殺王之親
者辜之凡殺人者踣諸市肆之三日刑盜于市凡罪之
麗于灋者亦如之唯王之同族與有爵者殺之于甸師
氏凡軍旅田役斬殺刑戮亦如之踣皮/比反
 釋曰賊謂隂圖不軌者諜謂為敵間探者其罪不可
 赦也故大者斬之小者殺之摶謂去衣磔之以示衆
[011-53b]
 也殺其親者焚而燒之不存其形殺王之親者辜而
 磔之不全其體殺人者謀殺故殺之類僵尸於市以
 懲不道陳尸三日然後除之盜之罪未至於死者亦
 刑于市以入之其他罪犯灋者亦刑之于市也王之
 同族與有爵既言於掌囚此復言之者掌囚待刑殺
 此則正殺之也軍旅田役有斬殺有刑戮其灋亦如
 之焉
墨者使守門劓者使守闗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髠
[011-54a]
者使守積髠苦門反/積子賜反
 釋曰黥者無妨於禁禦故可使守門截鼻者以貌惡
 逺之故可使守闗宫者人道絶故可使守内以嚴内
 外之辨也斷足者驅較禽獸不能死守而已故可使
 守囿王族無宫刑惡翦其類也髠頭而已貨財積於
 隠處故使髠髪者守之王氏曰用刑人者刑之以償
 其罪也養之以全其生也使之以致其用也先王之
 於刑人猶其民也無所喜怒而有不全其生者彼其
[011-54b]
 自取非王刑之也
司𨽻掌五𨽻之灋辨其物而掌其政令帥其民而摶盜
賊役國中之辱事為百官積任器凡囚執人之事邦有
祭祀賓客喪紀之事則役其煩辱之事掌帥四翟之𨽻
使之皆服其邦之服執有邦之兵守王宫與野舍之厲

 釋曰五𨽻罪𨽻與四翟之𨽻也掌其灋則役使之差
 等有數存焉故也辨其物則衣服兵器之屬也民謂
[011-55a]
 五𨽻之民也盜賊之未獲者則司𨽻帥而摶之國中
 汚辱之事則司𨽻帥而役之百官任用之器亦為其
 民積之也凡囚執罪人之事亦使為之也服邦服以
 其所素安執邦兵以其所素習在内則使之守王宫
 在外則使守野舍之厲禁皆司𨽻帥之盖古者天子
 守在四夷治教刑之既明則四夷之民莫不向風懐
 徳故使之守内外而不以為嫌用其兵服而不以為
 虞也
[011-55b]
罪𨽻掌役百官府與凡有守者掌使令之小事凡封國
若家牛助為牽傍其守王宫與其厲禁者如蠻𨽻之事
傍步/浪反
 釋曰百官府與有守者則罪𨽻為之役雖充其役亦
 掌使令之小事而已封國若家謂建諸侯立大夫也
 牛助封國以牛助其轉徙也在前曰牽在傍䕶之曰
 傍皆罪𨽻為送致也
蠻𨽻掌役校人養馬其在王宫者執其國之兵以守王
[011-56a]
宫在野外則守厲禁
 釋曰蠻役使養馬各以其宜校人其徒八十人王馬
 千匹不足以給其役故蠻𨽻兼役其事也亦各從其
 便器以為守衞之備故執其國之兵 陳氏曰古之
 宿衞王宫者不特士庶子而已有虎賁之虎士司𨽻
 之五𨽻虎士有卒伍而四翟之𨽻有兵國有大事則
 守王門舍則守王閑則王之在國在野可謂嚴矣然
 必使四翟之𨽻者以著王之所守在四夷也或使師
[011-56b]
 氏之屬帥之者著王之使武以文也四𨽻所守如蠻
 𨽻之事者周之時以南方為逺尤貴其来故掌四夷
 之官曰象胥詩曰以雅以南記曰胥鼔南則周人之
 意可知矣
閩𨽻掌役畜養鳥而阜蕃教擾之掌子則取𨽻焉
 釋曰掌役畜養鳥則役於掌畜也阜蕃教擾與掌畜
 同事也掌子鄭氏曰王立世子置臣使掌其家事而
 以閩𨽻役之司𨽻言帥四翟之𨽻守王宫與野舍之
[011-57a]
 厲禁則閩𨽻有守可知矣
夷𨽻掌役牧人養牛馬與鳥言其守王宫者與其守厲
禁者如蠻𨽻之事
 釋曰牧人掌牧牛馬者也夷𨽻則受役於牧人以共
 蒭莝之事焉夷狄之人或曉鳥獸之言故春秋傳曰
 介葛盧聞牛鳴曰是生三犧皆用矣故貉𨽻掌與獸
 言
貉𨽻掌役服不氏而養獸而教擾之掌與獸言其守王
[011-57b]
宫者與其守厲禁者如蠻𨽻之事
 釋曰獸謂熊虎兕象之屬不言阜蕃者猛獸不乳於
 圈檻也夷𨽻與鳥言故貉𨽻與獸言夷貉之人近於
 鳥獸故識其言也
 原曰先王之馭蠻夷也侵凌則薄伐之驅之荒服之
 外而已不窮追也其有慕義而来朝貢者禮而歸之
 而已其有或屈於勢舍其本國而来歸附者先王使
 之入於司𨽻每𨽻百二十人而不盡收可見矣其有
[011-58a]
 材藝者如司樂作夷樂有鞮鞻氏之類使之養鳥獸
 養牛馬所以苦之也服其邦之服執其邦之兵不使
 其混而一也使之守王宫王門出則守王閑無非使
 之以賤役貴也先王之待蠻夷意可見矣後世有獠
 狄願内附者加中國之衣冠命朝廷之爵秩令士大
 夫下之徙中國之人民以處其衆傾中國之府廩以
 養之致使獠蠻生心肆其技以憑凌中國宜乎中國
 莫能當致有邊警時聞之患也夫獠蠻之在中國也
[011-58b]
 混於編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時遇南風彼固銳然
 起其故國之思為吾中華之害矣然後知先王五𨽻
 之意必使服其邦之服執其邦之兵作其邦之樂者
 為慮深矣
  秋官下
布憲掌憲邦之刑禁正月之吉執旌節以宣布于四方
而憲邦之刑禁以詰四方邦國及其都鄙達于四海凡
邦之大事合衆庶則以刑禁號令
[011-59a]
 釋曰布謂宣布憲謂刑憲刑以懲惡禁以輔刑故有
 刑必有禁刑禁之設亦使民易避而難犯耳先王懼
 四方之逺不能周知於是設布憲之官正月之吉執
 旌節帥其屬以宣布於四方而憲于民以國之刑禁
 使家喻戸曉而不敢犯自邦國至都鄙以達于四海
 無不知國灋之當守也國有大事而合人民則以國
 之刑禁號召命令之也刑者王政之本故丁寧焉達
 于四海者必書其刑禁之灋憲于民者達于方伯連
[011-59b]
 帥使之各憲于所治布憲則執旌節以巡行四方詰
 其違禁令者然後刑禁可以達于四海矣
禁殺戮掌司斬殺戮者凡傷人見血而不以告者攘獄
者遏訟者以告而誅之
 釋曰司猶察也殺戮者上之施刑於下也下以非灋
 相殺戮及傷人見血而里閭壅不以告于有司者攘
 刧獄囚使不得正其罪者止遏民訟使不得直於官
 者如此則姦凶得以侵善良勢力得以抑窮弱民之
[011-60a]
 情將鬱而不伸下之惡將長而不革禁殺戮以此四
 者告于司冦之屬而誅罰之是所以怙善良而佑窮
 弱也
禁暴氏掌禁庶民之亂暴力正者矯誣犯禁者作言語
而不信者以告而誅之凡國聚衆庶則戮其犯禁者以
徇凡奚𨽻聚而出入者則司牧之戮其犯禁者
 釋曰亂謂悖於人倫暴謂虐其鄉里力正謂脅衆從
 已以邪為正矯誣犯禁謂矯誣罔冒犯國禁也作言
[011-60b]
 語不信謂造為浮言鼔惑人心也王制曰析言破律
 亂名改作執左道以亂政者殺行偽而堅言偽而辯
 學非而博順非而澤以疑衆者殺凡此皆害於正教
 敗壊風俗者也故禁暴民糾之以告於司冦而誅之
 宜矣大衆所聚有犯禁者則戮之以徇于衆奚宫刑
 之女為奴者𨽻男子為奴者其聚出入有隂謀也則
 司以察之牧以治之亦以防其暴也故犯禁則戮之
 也
[011-61a]
野廬氏掌達國道路至於四畿比國郊及野之道路宿
息井樹若有賓客則令守涂地之人聚柝之有相翔者
誅之凡道路之舟車轚互者叙而行之柝音託/轚音記
 釋曰達國道路至于四畿者謂循行修築使不陷絶
 而車馬可通于畿也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三十里
 有路室五十里有候館所以待賓客使命之往来而
 遺人掌其委積野廬則掌其廬自國及郊自郊及野
 皆有宿息井樹夜可以寢晝可以憩有井以備飲食
[011-61b]
 有樹以為籓蔽所以待賓旅也守涂地之人廬傍居
 民也聚而擊柝所以防暴客也相翔如鳥之翔而後集
 相視翔玩觀伺欲為冦盜者誅之以禦姦也轚者相
 值而礙也互者交互不得行也舟車行於水陸偶相
 值而轚互阻礙則因其先後之叙以次而行勿使爭
 先也
凡有節者及有爵者至則為之辟禁野之横行徑踰者
凡國之大事比修除道路者掌凡道禁邦之大師則令
[011-62a]
掃道路且以幾禁行作不時者不物者
 釋曰有節者至則欲達之而為辟尊王命也有爵者
 至則在所承故為之辟敬王官也横行妄行而暴禾
 稼者徑踰捷出而越隄渠也皆禁之國有師田之事
 而修道則比校其夫役道禁道路有禁令野廬氏掌
 之不時謂行作失早晚之時不物謂操持非常之物
 幾禁之者備姦人内賊及反間
蜡氏掌除骴凡國之大祭祀令州里除不蠲禁刑者任
[011-62b]
人及凶服者以及郊野大師大賓客亦如之若有死於
道路者則令埋而致楬焉書其日月焉縣其衣服任器
于有地之官以待其人掌凡國之骴禁蜡清預反骴以/賜反縣音𤣥
 釋曰骴死人骨也除者屏而埋之不令暴露於溝壑
 道塗也蠲潔也大祭祀所以致精神之至以交乎神
 明之徳不以哀樂惡欲貳其心又去物之可以昏憒
 其志意者故令州里凡不蠲之物則除之受黥劓之
 刑者荷梏拲之具者服衰麻之衣者則禁之不使接
[011-63a]
 於耳目也大賓客如之承賓如承神也有行旅死於
 途者無人收斂既為斂而瘞之又削木書其日月植
 于瘞所使其親得以識而取之也地官閭胥里宰之
 屬也有衣服任器則縣之骴禁如孟春埋胔掩骼之
 屬蜡氏掌之也
雍氏掌溝瀆澮池之禁凡害於國稼者春令為阱擭溝
瀆之利於民者秋令塞阱杜擭禁山之為苑澤之沈者
阱在性反/擭胡化反
[011-63b]
 釋曰溝瀆澮池田間蓄水者也穿地為穴以陷獸謂
 之阱於阱中設木以載禽獸入陷者使足不著地謂
 之擭春令為阱擭以農事方興恐禽獸害稼也故預
 為防之溝瀆防旱潦也故禁之恐防水利也皆利民
 也秋農事已成故令塞阱杜擭便行動恐害人畜也
 禁不得為苑於山使草木成長也禁不得毒餌於澤
 使魚鼈蕃育也此皆利民之事聖人設官司之撙節
 愛養之道也
[011-64a]
萍氏掌國之水禁幾酒謹酒禁川游者
 釋曰國之水禁謂朝廷所用之水泉禁之不得與人
 民雜取尊朝廷潔水泉為賓客祭祀之用也幾酒者
 朝廷之酒既有酒正以下司之民間之酒其造釀之
 灋賣買之度亦幾察之恐不如灋而傷人也謹酒者
 無使飲酒無節至於沈湎也禁川遊無使人狎玩於
 深水恐至沈溺者是水禁幾酒則欲水與酒之潔清
 謹酒禁川游則恐人之沈溺溺於酒猶其溺於水也
[011-64b]
  王氏曰譏酒則於飲酒微察其不節者也謹酒則
 於用酒謹制其無度也書曰文王誥教小子有正有
 事無彝酒越庶國飲惟祀徳將無醉所謂徳將無醉
 以文王幾酒而庶國之飲酒者皆有節也所謂越庶
 國飲惟祀者以文王謹酒而庶國之用酒者皆有度
 也又曰羣飲汝勿佚盡拘執以歸于周予其殺成王
 於酒致嚴如此而晚周之君臣乃至於沈湎淫泆天
 下化之良可惜哉
[011-65a]
司寤氏掌夜時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禦晨行者禁
宵行者夜遊者
 釋曰此施於國中者掌夜時者掌夜漏之早晚也然
 漏箭之早晚升降亦有不應天時者必驗之於星焉
 故以星之見也為夜星之没也為曉而詔守夜之士
 嚴夜禁之灋焉自始夜至半曰宵日未出之時為晨
 星未没而行則禦之夜已深而行則禁之夜而遊遨
 惑衆也故皆禁之
[011-65b]
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
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凡邦之大事共墳燭庭燎中
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軍旅修火禁邦若屋誅則為
明竁焉夫方符反墳扶/云反竁昌絹反
 釋曰夫遂陽遂也鑒方諸也二者皆鏡屬而其體有
 方圓之不同先王於天地宗廟社稷之祭以陽遂取
 火於日以方諸取水於月盖欲得隂陽至精之氣以
 將其誠致其潔也明齍以明水為齍盛也明燭以明
[011-66a]
 火照饌陳也共明水以明水為𤣥酒也墳大也樹於
 門外曰墳燭樹於庭中曰庭燎皆所以照衆為明也
 中春火星將出之時以木鐸修火禁謹人戒火也軍
 旅修火禁大衆所聚尤宜致謹故也屋誅謂不殺於
 市而誅於甸師氏屋舍之中所謂刑于隠者不令衆
 庶見也則王之同族及有爵之刑也竁為壙以埋其
 尸也明竁盖掲其罪於竁上若明刑明梏焉或曰屋
 誅屋幽深如竁盖土室之中司烜氏以火為明而後
[011-66b]
 行誅故曰明竁以掌火也亦通
條狼氏掌執鞭以趨辟王出入則八人夾道公則六人
侯伯則四人子男則二人凡誓執鞭以趨於前且命之
誓僕右曰殺誓馭曰車轘誓大夫曰敢不闗鞭五百誓
師曰三百誓邦之太史曰殺誓小史曰墨
 釋曰執鞭所以為威趨辟走以辟除行人使之避尊
 者也王出入則用條狼八人趨呼使避公侯伯子男
 皆有之卿大夫不用者君道也誓者君將行命條狼
[011-67a]
 氏執鞭以誓於衆君行貴嚴肅也君登車執鞭趨前
 君命之誓僕右驂乗者誓曰殺言不謹則殺罪也其
 次則馭車者誓之曰不謹則車裂之其所有事也大
 夫謂戎右節服氏皆以大夫之服盖以從王非真大
 夫也闗者嚴謹之意敢不嚴謹則鞭五百也師者君
 行師從人衆也故誓之曰敢不奉紀律鞭三百也君
 行則太史小史從故誓太史曰殺小史曰墨者以太
 史知天時君之行止皆係於太史也故謹重如此然
[011-67b]
 誓雖曰自近而逺然王行則八人夾王車曰誓則同
 時誓而後行也誓之詞非實也言此以肅之耳
脩閭氏掌比國中宿互柝者與其國粥而比其追胥者
而賞罰之禁徑踰者與以兵革趨行者與馳騁於國中
者邦有故則令守其閭互惟執節者不幾粥音/育
 釋曰閭有閭胥矣又設修閭之官以守閭門宿有止
 宿之屋有行馬之互有擊柝之柝修閭氏掌比校此
 三者粥養也國所遊養謂羨卒也追逐冦也胥伺
[011-68a]
 盜惟田與追胥竭作則正卒羨卒偕行修閭氏比之
 欲其偕出也其不出者罰之能擒捕有功者賞之徑
 踰行不由正道踰越垣牆者持兵被甲而趨走者躍
 馬駕車馳騁於國中者皆不遵法度及惑衆也故皆
 禁之國有兵喪之故則令守其閭互以備不虞也執
 節者輔命而行不待幾察也
冥氏掌設弧張為阱擭以攻猛獸以靈鼔敺之若得其
獸則獻其皮革齒須備
[011-68b]
 釋曰弧張機弩置罦之屬阱坑坎也擭機於坎也靈
 鼔六面鼔也鼔之使驚阱擭也須者額之須備者謂
 爪也攻猛獸者既為民除害又資其物以利用也
庶氏掌除毒蠱以攻說禬之嘉草攻之凡敺蠱則令之
比之蠱音古/禬音潰
 釋曰蠱毒之病人非一種而下士一人者掌其方書
 治療之灋也以攻說禬之者蠱有神用巫醫祝禁之
 也今百粤山谷之間有蠱有神蠱豈自古有之歟嘉
[011-69a]
 草攻之者用藥草燻之草有善制其毒者其草未聞
 凡能敺蠱者隨其方土所宜各有能者病則用之而
 庶氏比其優劣焉
宂氏掌攻蟄獸各以其物火之以時獻其珍異皮革
 釋曰蟄獸熊羆之屬有絶倫之力冬則穴處乃可攻
 也將攻之必先燒其所食之物以誘出之而後可得
 既得之則獻其珍異皮革如爪牙可備用皮革可製
 也
[011-69b]
翨氏掌攻猛鳥各以其物為媒而掎之以時獻其羽翮
掎居綺反/翮户革反
 釋曰猛鳥鷹隼之屬取猛鳥者或以鳩鴿誘而致之
 或以匹類媒而招之鳥来下則掎之謂係其足也既
 獲之則獻其羽翮以共用也王介甫曰攻猛獸以除
 人物之害焉非利其羽翮而已孟子曰鳥獸之害人
 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則正以除為主也
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夏日至令刋陽木而火之冬日
[011-70a]
至令剥隂木而水之若欲其化也則春秋變其水火凡
攻木者掌其政令
 釋曰攻治也積木曰林山足曰麓草木所生林麓之
 地皆可宅居民稼穡故柞氏掌攻治之政刋剥互言
 耳皆謂斫去其皮也凡木生於山南為陽生於山北
 為隂夏日至陽之日也陽木以至陽之日刋而火之
 則不勝陽而死且不肄焉冬日至隂之日也隂木以
 至隂之日剥而水之則不勝其隂而死且不肄焉化
[011-70b]
 欲使化而為土也變其水火者隂木至春又從而火
 之陽木至秋又從而水之則其孽薄於隂陽相殄之
 氣化而為土矣政令即刋剥之期水火之變也
薙氏掌殺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繩而芟
之冬日至而耜之若欲其化也則以水火變之掌凡殺
草之政令
 釋曰柞氏攻木薙氏殺草皆所以為田也春如萌芽
 則以鎡基鋤其生而夷之夏漸長茂則以鈎鎌迫地
[011-71a]
 而刈之含實曰繩秋芟其繩則實不成矣冬則以耜
 去其根使不復生也欲其化化為也以火燒其所芟
 夷之草已而水之則其土亦和美矣月令季夏燒薙
 行水利以殺草是也
 按舊本薙氏之下有硩蔟氏翦氏與庶氏相同赤犮/氏蟈氏壺涿氏庭氏六官立名詭異載事不經後人
 附麗明甚先儒疑周禮者在此今出/之置考工記之後使聖經明潔焉
銜枚氏掌司囂國之大祭祀令禁無囂軍旅田役令銜
枚禁&KR1127呼歎嗚於國中者行歌哭於國中之道者囂五/羔反
[011-71b]
&KR1127音/叫
 釋曰掌司囂者司察在朝者言語之喧嘩也大祭祀
 貴嚴肅故令禁止無讙囂軍旅田役令銜枚枚如箸
 為繣以結於項不使之言語有聲也車攻詩曰之子
 于征有聞無聲言靜肅也聲大而急曰&KR1127聲髙而緩
 曰呼聲嗟而怨曰歎聲悲而傷曰嗚禁&KR1127呼嘆嗚及
 行歌哭者為其惑衆相感動也
伊耆氏掌國之大祭祀共其杖咸軍旅授有爵者杖共
[011-72a]
王之齒杖咸音函/
 釋曰咸函也所以藏杖也老臣雖杖於朝事鬼神尚
 敬去之有司以此函藏之既事乃授之軍旅授杖有
 爵者尊其爵故授杖以指揮兵衆不必老焉共王之
 齒杖者王以齒而賜老臣之杖伊耆共之也鄭氏曰
 王之所以賜老者之杖王制曰五十杖於家六十杖
 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按此二官銜枚禁
 止言語宜在秋官也伊耆所以優老也何以在秋官
[011-72b]
 盖秋者陽氣自消之時五十以後向於老矣此伊耆
 氏所以在此也
大行人掌大賓之禮及大客之儀以親諸侯春朝諸侯
而圖天下之事秋覲以比邦國之功夏宗以陳天下之
謨冬遇以協諸侯之慮時㑹以發四方之禁殷同以施
天下之政時聘以結諸侯之好殷覜以除邦國之慝間
問以諭諸侯之志歸脤以交諸侯之福賀慶以贊諸侯
之喜致禬以補諸侯之烖比毗志反好呼報反覜通弔/反間去聲脤上忍反禬如字
[011-73a]
 釋曰大賓謂六服之羣辟大客謂列國之孤卿禮以
 本言儀以文言對舉之互文也春見曰朝則圖其事
 之可否秋見曰覲則比其功之髙下夏見曰宗則陳
 其謨之是非冬見曰遇則合其慮之異同時見曰㑹
 非朝覲之常期而相見也則徵其師旅以施九伐之
 灋殷見曰同當十二嵗王不巡狩而諸侯皆来朝也
 則考其制度亦如方岳之禮既朝王命為壇於國外
 合諸侯而命政事焉黄氏曰諸侯平時無事王者之
[011-73b]
 使相繼於道徳意志慮道之使知度量灋則諭之使
 同好惡已一於心用捨已一於事及其入王則又㑹
 而圖之收衆見以為王明合衆善以為王道以四海
 為一家中國為一人盖如此耳時聘殷覜此二者王
 見諸侯之使臣也諸侯使大夫来聘親以禮見之禮
 而遣之所以結其恩好也諸侯使卿来覜天子天子
 以禮見之命以政禁之事所以除其惡行慝猶惡也
 間問歸脤賀慶致禬此四者王者使臣於諸侯之禮
[011-74a]
 也間問者間嵗一問諸侯謂存省之屬諭諸侯之志
 者諭言語諭書名其類也脤所以交神之福以脤歸
 之則與諸侯共其福也諸侯有喜也賀慶以贊之所
 以與之同其樂諸侯有災也致禬以補之所以與之
 同其憂也王氏曰朝覲宗遇㑹同六者諸侯致勤於
 王者也間問歸脤賀慶致禬四者王致愛於諸侯者
 也諸侯以禮致其憂王者以仁致其愛尊卑之意通
 内外之誠達尚何疑猜間貳之為患哉所以親諸侯
[011-74b]
 者在是矣
以九儀辨諸侯之命等諸臣之爵以同邦國之禮而待
其賓客上公之禮執桓圭九寸繅藉九寸冕服九章建
常九斿樊纓九就貳車九乗介九人禮九牢其朝位賓
主之間九十步立當車軹擯者五人廟中將幣三享王
禮再祼而酢饗禮九獻食禮九舉出入五積三問三勞
諸侯之禮執信圭七寸繅藉七寸冕服七章建常七斿
樊纓七就貳車七乗介七人禮七牢朝位賓主之間七
[011-75a]
十步立當前疾擯者四人廟中將幣三享王禮壹祼而
酢饗禮七獻食禮七舉出入四積再問再勞諸伯執躬
圭其他皆如諸侯之禮諸子執穀璧五寸繅藉五寸冕
服五章建常五斿樊纓五就貳車五乗介五人禮五牢
朝位賓主之間五十步立當車衡擯者三人廟中將幣
三享王禮壹祼不酢饗禮五獻食禮五舉出入三積一
問一勞諸男執蒲璧其他皆如諸子之禮繅音藻軹之/氏反食音嗣
積子賜反勞七/報反信音伸
[011-75b]
 釋曰九儀謂命者五公侯伯子男爵者四孤卿大夫
 士也凡諸侯来朝之禮曰圭璧執之以見王者也曰
 繅藉所以藉玉者也曰冕服著冕所服之衣也曰常
 所建之旌旗也斿其屬縿垂者也樊纓馬飾也以罽
 飾之毎一處五采備焉就成貳車副車也無飾者也
 介輔已行禮者也禮大禮饔餼也三牲備為一牢擯
 所使傳命相禮者也朝位謂大門外賓出車及王車
 出迎所立處王始立大門内交擯三辭乃乗車而迎
[011-76a]
 之軹穀禾也廟中將幣謂行朝禮訖乃行三享在受
 命祖之廟也三享三獻也皆束帛加璧庭實王禮王
 以鬱鬯禮賓也鬱人和鬱鬯實彝而陳之使宗伯攝
 酌圭瓚而祼王既拜送爵又攝酌璋瓚而祼后又拜
 送爵是謂再祼賓乃酢王也九獻者王酌獻賓賓酢
 凡九也九舉者食禮之時九舉牲體而食畢出入五
 積謂在路供賓来去皆五積每積有牢禮芻薪米禾
 問不恙也勞苦倦乏也凡此數者諸侯之禮皆同而
[011-76b]
 有隆殺之等上公九命故其禮以九為節侯伯七命
 故其禮以七為節子男五命故其禮以五為節前疾
 者轅曲中在軹之前衡之後侯伯一祼而酢者賓酢
 王而已后不祼也子男一祼不酢者則有禮無報卑
 不敢當焉七獻五獻則主於飲故以獻為節七舉五
 舉主於食故以舉為節此所謂名位不同禮亦異數
 也
凡大國之孤執皮帛以繼小國之君出入三積不問一
[011-77a]
勞朝位當車前不交擯廟中無相以酒禮之其他皆眂
小國之君凡諸侯之卿其禮各下其君二等以下及其
大夫士皆如之
 釋曰此以君命来聘者也大國之孤未誓於天子奉
 君命而朝則以皮帛為贄次於子男之後不交擯不
 使介傳辭交於王之擯親自對擯也廟中無相謂介
 皆入門西上而立不前相禮也以酒禮之酒謂齊酒
 也和之不用鬱鬯耳卿各下其君二等若公之卿以
[011-77b]
 七侯伯之卿以五子男之卿以三大夫又各下卿二
 等士又降於大夫一等也
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謂之侯服嵗一見其貢祀
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甸服二嵗一見其貢嬪物又
其外方五百里謂之男服三嵗一見其貢器物又其外
方五百里謂之采服四嵗一見其貢服物又其外方五
百里謂之衞服五嵗一見其貢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
謂之要服六嵗一見其貢貨物九州之外謂之蕃國世
[011-78a]
一見各以其所貴寶為摯
 釋曰諸侯之國其道路有逺近之殊故朝見有疏數
 之節至其所貢物亦因其土地之宜未必某國出某
 物而限之也此因朝而貢乃執摯見王之禮非九貢
 之物也小行人春入貢是九貢之物嵗之常貢也大
 行人之言亦舉其槩耳父子相繼謂之世蕃國無朝
 見之期父死子繼及嗣王即位然後一来見其所貴
 寶謂其國所産貴重之物則以為摯如島夷之卉服
[011-78b]
 西戎之織皮是也王氏曰自侯服嵗一見至要服六
 嵗一見以逺近為疏數之節也自要服以上所貢有
 常物而蕃國則各以所貴寶為摯者詳於治内而畧
 於治外也郊特牲曰旅幣無方所以别土地之宜而
 節逺邇之期也土地之宜在物而逺邇之期在人然
 則六服六嵗之差六貢六物之異正所謂逺邇之期
 土地之宜乎成王訓迪厥官曰六年五服一朝以侯
 甸男采衞而言也而行人於六服之見則及於要服
[011-79a]
 者其治制禮之時為已備矣其近中國之夷狄非特
 承徳又能入貢来見焉則致禮以致太平者此其極
 也
王之所以撫邦國諸侯者嵗徧存三嵗徧覜五嵗徧省
七嵗屬象胥諭言語協辭命九嵗屬瞽史諭書名聴聲
音十有一嵗達瑞節同度量成牢禮同數器脩灋則十
有二嵗王巡狩殷國胥讀為諝/
 釋曰撫猶安也上諸侯朝天子之事此天子撫諸侯
[011-79b]
 之事一嵗者巡狩之明年為始也存者問其安否覜
 視其治效省察其風化也皆王遣使於諸侯之禮所
 謂間問也南方為象通言語之官也胥有才智者辭
 命六辭之命也故七嵗則以屬象胥通五方之言語
 達九等之辭命瞽樂師也史大史小史也故九嵗則
 屬瞽史達六書之名所以同其文也聴六律之音所
 以和其聲也瑞六瑞節六節也度丈尺也量區釡也
 牢禮若掌客之所職數器銓衡也灋八灋則八則十
[011-80a]
 有一嵗王將巡狩之時則列國之瑞節度量牢禮數
 器灋則有不一者大行人從而達同成修以齊之為
 明年巡狩考制度張本也十二嵗王巡狩則諸侯各
 朝于方岳考禮正刑大明黜陟王不巡狩則㑹諸侯
 而殷見此皆所以撫邦國也
凡諸侯之王事辨其位正其等協其禮賓而見之若有
大喪則詔相諸侯之禮若有四方之大事則受其幣聴
其辭凡諸侯之邦交嵗相問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011-80b]
 釋曰王事諸侯朝王之事辨其位謂九十七十五十
 步之位正其等謂冕服旌旗貳車之類皆有等級禮
 饔餼饗食之禮以此禮等賓敬而見之也大喪諸侯
  入弔臨者齊斬之服僻踊之節必教告而相道之列
 國被冦戎而来告者受其贄幣而聴其告急之辭以
 達于王也凡諸侯之邦交謂鄰國之往来也小以事
 大大以比小粲然之文讙然之恩以相愛相接也各
  有疏數焉小聘曰問殷中也父死子立曰世凡君即
[011-81a]
 位大國朝焉小國聘焉皆所以習禮考儀正刑一徳
 以尊天子也若問聘則遣臣而已
 吕氏曰聘義曰天子制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相
 厲以禮使者聘而誤主君弗親饗也所以愧厲之也
 夫上下不交則天下無邦人道所以不能羣也故先
 王之馭諸侯必使相交以修其好必使相敬以全其
 交多為之升降之文酬酢之節盖以養其徳意使之
 安於是而不憚也故不安於偷盜而安於行禮不恥
[011-81b]
 於相下而恥於無禮則忿爭之心暴慢之氣無所從
 而作此天下之亂所以止之於未萌也天子以是養
 諸侯諸侯以是養其士大夫上下交相養此兵所以
 不用天下所以平也
小行人掌邦國賓客之禮籍以待四方之使者令諸侯
春入貢秋獻功王親受之各以其國之籍禮之凡諸侯
入王則逆勞于畿及郊勞眡館将幣為承而擯
 釋曰禮籍所載諸侯名位尊卑禮節隆殺之書也四
[011-82a]
 方諸侯之使臣来按籍以待之貢天子所食列國之
 貢是嵗之常大國半次國三之一小國四之一是也
 春而入焉功考績之功也若今計文書斷於九月其
 舊灋也曰獻者圖於春而比於秋也王親受之國之
 所重在此也入王入朝于王也諸侯来朝其未至則
 有迎勞郊勞之禮及其既至則有致館将幣之儀皆
 王遣公卿以示誠意之厚小行人但為承擯耳承次
 擯也
[011-82b]
凡四方之使者大賓則擯小客則受其幣而聴其辭使
適四方協九儀賓客之禮朝覲宗遇㑹同君之禮也存
覜省聘問臣之禮也
 釋曰大客則擯者擯而見之王使得自言也小客則
 受幣而聴辭者受其贄幣入以告王所為来之事也
 適之也王撫存四方遣使則受灋於小行人使協九
 儀賓客之禮朝覲宗遇㑹同君禮者乃臣事君之禮
 存覜省聘問五者王撫臣之禮賓五客四謂之九儀
[011-83a]
達天下之六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
皆以金為之道路用旌節門闗用符節都鄙用管節皆
以竹為之
 釋曰達之者使之四方皆齎灋式以齊等之也龍虎
 人皆以金為之金取不變之義也旌符管皆以竹為
 之竹有自然之節故也不言璽節則貨賄非小行人
 所與不言玉節角節則守邦國都鄙行人非所達邦
 節先門闗後道路則以自内達外言之天下之節先
[011-83b]
 道路後門闗則自外達内言之也
成六瑞王用瑱圭公用桓圭侯用信圭伯用躬圭子用
穀璧男用蒲璧合六幣圭以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錦
琥以繡璜以黼此六物者以和諸侯之好故
 釋曰成平也瑞信也皆朝見所執以為信合同也六
 幣者諸侯所用以享也諸侯之致享内盡其誠心外
 備其禮物而行人所以合六幣也五等諸侯享天子
 用璧享后用琮其大各如其瑞皆有庭實以馬若皮
[011-84a]
 皮虎豹皮也用圭璋者二王之後也二王後尊故享
 用圭璋而特之薛氏曰言合者兩兩相配有配合之
 義也圭東方也以象陽之生物馬陽類也乾之所為
 故合以馬璋章也文明之方所用皮有文也故合璋
 以皮璧象天天事質故合璧以帛琮象地地事文故
 合琮以錦琥為虎形西方也萬寶所成繡則五采之
 全故合以繡半璧曰璜北方所用也隂陽之辨莫斷
 於此故合以黼以白為黒謂之黼故也以其通情而
[011-84b]
 来則謂之好以其因事而来則謂之故行人為之合
 六幣焉所以和其好故不使之乖也 劉氏曰九儀
 既正乃達六節以為門闗之符乃成六瑞以通朝見
 之信乃合六幣以致享摯之誠然後禮樂行焉燕饗
 舉焉諸侯之好故出焉
若國札喪則令賻補之若國凶荒則令賙委之若國師
役則令稾禬之若國有福事則令慶賀之若國有禍烖
則令哀弔之凡此五物者治其事故
[011-85a]
 釋曰天子之於諸侯同其憂樂者也此賻補賙委稾
 禬哀弔慶賀之禮所以掌於行人以治其事故也病
  曰札死曰喪則在所賻補謂以禮傳之為賻助其不
 足為補也穀不熟曰凶凶甚而為荒凶荒則在所賙
 委以利周之謂之賙以聚與之謂之委也大宗伯以
 喪禮哀死亡荒禮哀凶札是也有兵冦謂之師㑹衆
  以興功謂之役師役則在所稾禬犒其勞則謂之稿
 㑹衆財以與之則謂之禬大宗伯以禬禮哀圍敗以
[011-85b]
 恤禮哀冦亂是也福事則在所慶賀大宗伯以賀慶
 之禮親異姓之國是也禍烖則在所哀弔大宗伯以
 弔禮哀禍烖是也
及其萬民之利害為一書其禮俗政事教治刑禁之逆
順為一書其悖逆暴亂作慝猶犯令者為一書其札喪
凶荒厄貧為一書其康樂和親安平為一書凡此五物
者每國辨異之以反命于王以周知天下之故
 釋曰慝惡也猶圖也行人之適四方必采其風俗美
[011-86a]
 惡條録為書以報上焉所以廣天子之視聴詩皇華
 所謂諏謀咨詢即此是也猶後世遣直指使者巡行
 天下採察風俗政治美惡以報於朝以行黜陟也諸
 侯之政孰有利於民孰有害於民者録為一書則興
 除之宜在是矣禮俗也政事也教治也刑禁也諸侯
 所行有順逆從違録為一書則慶讓之道在是矣悖
 逆也暴亂也作慝也犯令也諸侯罪惡有若是者録
 為一書則征誅之舉在是矣札喪凶荒厄貧侯國有
[011-86b]
 是者録為一書則王朝所當恤者在是矣康樂和親
 安平侯國有如是者録為一書則王朝所當褒賞者
 在是矣凡此五事者每國辨異之以為使歸反命之
 獻焉則王者所以周知天下之故者此也王氏曰聖
 人以天下為度而休戚與之同以百姓為心而憂樂
 與之共則天下之故可以不周知乎然四方之逺事
 物之變無窮而王之耳目所不及聴採所難明非行
 人之官巡行而辨異之有不能徧究而悉舉故為之
[011-87a]
 書具五物以述其事以反命于王則先王所以同四
 海於一堂之上者不可謂知要乎
司儀掌九儀之賓客擯相之禮以詔儀容辭令揖讓之
節將合諸侯則令為壇三成宫旁一門詔王儀南鄉見
諸侯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及其擯之各以其
禮公於上等侯伯於中等子男於下等其將幣亦如之
其禮亦如之王燕則諸侯毛
 釋曰出接賓曰擯入贊禮曰相以詔者以禮告王儀
[011-87b]
 容所以相接辭令所以相與揖遜所以相欽㑹諸侯
 謂有事而㑹也為壇於國外以命事三成三重也宫
 為壝土以為牆其門以棘為之覲禮云諸侯覲於天
 子為宫方三百步四門壇十有二尋深四尺盖壝土
 為壇壇外為宫每旁一門則四門矣加方明於壇上
 而祀焉盖聖人身為天地之主尊為萬國之君雖能
 使之四時来朝不敢當其獨尊於己也故其朝于國
 中則帥之以奉宗廟祭祀也其㑹於郊外則帥之以
[011-88a]
 拜日月山川也所以教尊尊也詔王儀謂王既祀方
 明諸侯上介皆奉其君之旂置于宫乃詔王升壇諸
 侯就其旂而立朝位王南鄉向明以聴天下也土揖
 則推手小下之庶姓無親者也時揖則平手揖之異
 姓則王之姻親也天揖舉手揖之同姓王之宗族也
 及其擯之謂擯諸侯以前王也各以其爵之尊卑為
 隆殺壇有三重擯公於第一重侯伯於第二重子男
 於第三重其將幣以享亦分三等其行祼將之禮亦
[011-88b]
 然所謂上公再祼而酢是也朝享畢而燕則諸侯毛
 諸老者在上也老者二毛故曰毛朝事尊尊尚爵燕
 則親親尚齒貴貴老老之義也貴貴者禮也老老者
 仁也賢賢者義也爵齒徳同為天下之達尊也
凡諸公相為賓主國五積三問皆三辭拜受皆旅擯再
勞三辭三揖登拜受拜送主君郊勞交擯三辭車逆拜
辱三揖三辭拜受車送三還再拜致館亦如之致飱如
致積之禮及將幣交擯三辭車逆拜辱賓車進答拜三
[011-89a]
揖三讓毎門止一相及廟唯上相入賓三揖三讓登再
拜授幣賓拜送幣每事如初賓亦如之及出車送三請
三進再拜賓三還三辭告辟致饔餼還圭饗食致贈郊
送皆如將幣之儀賓之拜禮拜饔餼拜饗食賓繼主君
皆如主國之禮諸侯諸伯諸子諸男之相為賓也各以
其禮相待也如諸公之儀
 釋曰行人所掌諸侯朝王王撫諸侯之禮司儀所掌
 諸侯相賓及臣交聘之禮諸公相為賓謂相朝也賓
[011-89b]
 所停止則積間闊則問行道則勞皆使卿大夫致之
 主國始聞賓入境於其止宿則有五積以其間闊則
 有三問賓三辭之若不敢當也拜而受之敬主君之
 命也九擯陳之而已矣無所事於交擯也再勞者以
 道途之苦故遣使再勞也三揖者謂入門當曲當碑
 也拜受受其勞拜送送其使也賓至於郊則主君出
 郊而勞於是有交擯之禮賓主各陳九介使之傳辭
 也三辭不獲賓乃乗車出舍門而迎之既見則下拜
[011-90a]
 迎謝其屈辱而来也於是三揖以致恭三辭以致謙
 然後升堂拜受其勞也主君之去賓又出車以送之
 主君三還辭之賓乃再拜送之也將幣賓致幣以享
 主君也車逆拜辱主君乗車出迎而拜謝其来辱也
 車進答拜賓乗車前進而答拜其迎己也相主之擯
 賓之介也及廟唯上相入以詔禮也授幣之授當作
 受主君拜受幣尊其所享也賓拜送幣致敬於所享
 也朝享而出主君諸賓就車每一請則車一進欲逺
[011-90b]
 送之也三還三辭謂主君一請者賓亦一還一辭三
 辭不獲則告避也熟食曰飱生物曰餼還圭享畢而
 歸其玉也致贈賓去而贈以財也郊送謂主君送賓
 至于郊也郊送之時主君親至賓為主而主為賓矣
 故擯之之禮與主國同侯伯子男之相為賓客視其
 命數為禮之隆殺其行禮之節亦同於諸公
諸公之臣相為國客則三積皆三辭拜受及大夫郊勞
旅擯三辭拜辱三讓登聴命下拜登受賓使者如初之
[011-91a]
儀及退拜送至館如初之儀及將幣旅擯三辭拜逆客
辟三揖每門止一相及廟唯君相入三讓客登拜客三
辟授幣下出每事如初之儀及禮私面私獻皆再拜稽
首君答拜出及中門之外問君客再拜對君拜客辟而
對君問大夫客對君勞客客再拜稽首君答拜客趨辟
致饔餼如勞之禮饗食還圭如將幣之儀君館客客辟
介受命遂送客從拜辱於朝明日客拜禮賜遂行如入
之積凡侯伯子男之臣以其國之爵相為客而相禮其
[011-91b]
儀亦如之賓使者當為/擯從力用反
 釋曰此諸公遣其卿聘於鄰國之禮也賓至境則主
 國遣使致積賓至郊則主君遣大夫迎勞賓三讓而
 升堂聴使者傳命畢然後下堂而拜命升堂而受幣
 也主之勞賓用束錦賓既至則遣卿致館其辭讓拜
 受皆如郊勞之禮三辭者辭主君以客禮待己也主
 君拜迎而客辟者不敢當主君拜也及廟唯君相入
 者客乃臣也故其相不敢入也客登堂主君拜其至
[011-92a]
 客三辟者逡巡而三退也賓既卒聘主君以禮禮之
 賓奉束帛請覿所謂私面私獻也問君問其君之無
 恙也再拜而對者敬所尊也問大夫問其大夫之無
 恙也對而不拜者已同列也勞客者勞其行道之勤
 也再拜稽首者謝主君勞己也君館客者以賓将去
 故就館省之也辟介受命者賓不敢當主君之命而
 辟則前而受命也遂送者主君拜以送客也禮賜謂
 乗禽君之加恵也如入之積出亦三積也侯伯子男
[011-92b]
 之臣謂卿大夫士各以其爵之尊卑而為禮之隆殺
 其儀同也
凡四方之賓客禮儀辭命餼牢賜獻以二等從其爵而
上下之凡賓客送逆同禮凡諸侯之交各稱其邦而為
之幣以其幣為之禮凡行人之儀不朝不夕不正其主
面亦不背客
 釋曰禮儀見於容貌辭命見於問答餼牢禮之常也
 賜獻禮之加也以二等後其爵而上下之降殺以兩
[011-93a]
 也送逆同禮者来則逆之有問勞之儀去則送之賻
 贈之禮凡列國往来之禮以邦之大小而為幣之隆
 殺以幣之隆殺為禮之厚薄日出為朝日入為夕主
 西南也客北面也為行人而擯相者視賓主所向隨
 機旋轉不正面主不背客也 王氏曰邦國之君臣
 相為賓客先王設官掌其禮問勞贈送物為之數拜
 揖辭受事為之節此邦國之君臣所以相親也觀春
 秋之時一言之不酬一揖之不中而兩國為之暴兵
[011-93b]
 則周官圖民禍患豈不預哉
行夫掌邦國傳遽之小事媺惡而無禮者凡其使也必
以旌節雖道有難而不時必達居於其國則掌行人之
勞辱事焉使則介之難去聲/焉如字
 釋曰傳遽若今時乗傳騎驛而使者也小事小禮也
 媺福慶也惡凶荒也無禮小使而無大禮也謂諸侯
 小慶弔也必以旌節為國使而行雖小事必以旌節
 為信也道有難謂在途有疾或他故不以時至然必
[011-94a]
 達之於所往之國王命不敢廢也居於諸侯之國則
 凡行人煩勞汙辱之事皆掌之焉若止行人為使則
 為之介以行夫為行人之屬役也
環人掌送逆邦國之通賓客以路節達諸四方舍則授
館令聚柝有任器則令環之凡門闗無幾送逆及疆
 釋曰通賓客以常事往来者也路節謂旌節館謂侯
 館令野廬氏也有任用之器則環而守之凡門闗無
 幾者謂賓客出入環人以路節達之或曰環人自以
[011-94b]
 路節出入故門闗不得而幾也疆王畿四方之界賓
 客来則逆之去則送之至疆而止不越也
象胥掌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掌傳王之言而諭說焉
以和親之若以時入賓則協其禮與其辭言傳之凡其
出入送逆之禮節幣帛辭令而賓相之賓當為擯/
 釋曰國使謂蕃國之臣来朝聘者傳王言而諭說者
 以象胥知四夷言語也和之親之使其心歡恱也入
 賓謂其君以世一見来朝為賓者不謂之入王者非
[011-95a]
 王政所加故也夷狄之人其拜揖進退跪伏之禮不
 同於中國象胥教之以中國之儀用協其禮也與其
 辭言傳之者譯其外國之言辭傳以告于上也凡其
 出入迎送之禮節幣帛辭令而擯相之從来至去皆
 為之擯而詔侑其禮儀也
凡國之大喪詔相國客之禮儀而正其位凡軍旅㑹同
受國客幣而賓禮之凡作事王之大事諸侯次事卿次
事大夫次事上士下事庶子
[011-95b]
 釋曰若其入賓而遇國之大喪則詔相其哀臨之禮
 儀而正其坐立之位遇有軍旅㑹同之事則受其幣
 而以賓接之凡作事謂作四夷之事也國之大事莫大
 於戎有戎事於四夷則命諸侯使之敵王愾焉次事
 則或威讓之令文告之辭施於四夷者則量其事之
 輕重或以卿或以大夫或以上士也若下事則事之
 尤小者故以庶子而已 何氏曰夷狄雖在荒逺然
 羞愧之心好惡之情亦與中國不殊接之以禮待之
[011-96a]
 以誠則相率而恱服矣不然則執干戈以犯邉境者
 豈其微哉凡伯不賓而有楚丘之伐駒支有對而得
 與于向之㑹孰謂夷狄可賤簡耶
掌客掌四方賓客之牢禮餼獻飲食之等數與其政治
王合諸侯而享禮則具十有二牢庶具百物備諸侯長
十有再獻王巡守殷國則國君膳以牲犢令百官百牲
皆具從者三公眡上公之禮卿眡侯伯之禮大夫眡子
男之禮士眡諸侯之卿禮庶子一眡其大夫之禮
[011-96b]
 釋曰四方之賓客其名位不同故其牢禮餼獻飲食
 之等數亦異政治王朝之典禮也王合諸侯而行饗
 食之禮則具十有二牢者以公侯伯子男盡在是故
 用王禮之數也庶羞百品莫不皆具厚其禮也上公
 九命作伯者用十二獻者優尊之也王十二年而巡
 守則列國皆朝所過之國供王之膳以牲則犢貴其
 誠也犢繭栗之犢與祭天同共王之百官則具百牲
 以多為貴也王之從臣其三公之禮比於上公其卿
[011-97a]
 之禮比於侯伯其大夫之禮比於子男士之禮比於
 諸侯之卿庶子之禮比於諸侯之大夫隆殺之等各
 有所眡焉
凡諸侯之禮上公五積皆眡飱牽三問皆脩羣介行人
宰史皆有牢飱五牢食四十簠十豆四十鉶四十有二
壺四十鼎簋十有二牲三十有六皆陳饔餼九牢其死
牢如飱之陳牽四牢米百有二十筥醯醢百有二十罋
車皆陳車米眡生牢牢十車車秉有五籔車禾眡死牢
[011-97b]
牢十車車三秅芻薪倍禾皆陳乗禽日九十雙殷膳大
牢以及歸三饗三食三燕若弗酌則以幣致之凡介行
人宰史皆有飱饔餼以其爵等為之牢禮之陳數唯上
介有禽獸夫人致禮八壺八豆八籩膳大牢致饗大牢
食大牢卿皆見以羔膳大牢牲當作腥車皆陳之客字/衍文藪素口反秅音妬
 釋曰此以下皆諸侯相朝主國待賓之禮也眡飱牽
 所共如飱之數牽牲以往不殺也三問皆脩於其始
 至相問間闊則有脩焉脩者脯之加薑桂者也羣介
[011-98a]
 行人宰史皆公所從行者也致問之始亦有牢者尊
 其君以及其臣也簠所以盛稻粱簋所以盛黍稷豆
 所以盛菹醢鉶羮器壺酒器鼎烹餁之器牲當作腥
 謂腥鼎也饔餼既相見致大禮也死牢已殺者也牽
 則生牢也十斗為斛十六斗為籔十籔為秉一秉十
 六斛禾四秉曰莒十莒曰稯十稯曰秅乗禽雉鴈之
 屬自賓始至以及歸饗燕食皆三君有故不親饗燕
 食則遣大夫以酬幣致君饗禮以侑幣致其食禮所
[011-98b]
 以將意也上介有禽獻以其在諸侯之臣為尊故優
 異之也夫人致禮助君養賓也卿皆見者見于賓也
 膳大牢亦所以助君養賓也
侯伯四積皆眡飱牽再問皆脩飱四牢食三十有二簠
八豆三十有二鉶二十有八壺三十有二鼎簋十有二
腥二十有七皆陳饔餼七牢其死牢如飱之陳牽三牢
米百筥醯醢百罋皆陳米三十車禾四十車芻薪倍禾
皆陳乗禽日七十雙殷膳太牢三饗再食再燕凡介行
[011-99a]
人宰史皆有飱饔餼以其爵等為之禮唯上介有禽獻
夫人致禮八壺八豆八籩膳太牢致饗太牢卿皆見以
羔膳特牛子男三積皆眡飱牽一問以脩飱三牢食二
十有四簠六豆二十有四鉶十有八壺二十有四鼎簋
十有二牲十有八皆陳饔餼五牢其死牢如飱之陳牽
二牢米八十筥醯醢八十罋皆陳米二十車禾三十車
芻薪倍禾皆陳乗禽日五十雙一饗一食一燕凡介行
人宰史皆有飱饔餼以其爵等為之禮唯上介有禽獻
[011-99b]
夫人致禮六壺六豆六籩膳眡致饗親見卿皆膳特牛
凡諸侯之卿大夫士為國客則如其介之禮以待之
 釋曰侯伯之禮殺於上公子男之禮殺於侯伯夫人
 致禮侯伯與上公同不言食太牢則殺於公也致禮
 於子男殺於侯伯特言膳眡致饗者夫人致膳於小
 國之君以致饗之禮亦不復饗也卿之膳或用太牢
 或用特牛亦禮之殺也子男獨言親見者大國之卿
 於小國之君有不造館見者見之乃致膳耳為國客
[011-100a]
 謂卿大夫士特来聘問者待之之禮亦如凡介有饔
 飱餼以其爵等為牢禮之陳數同科也
 黄氏曰先王待諸侯何其至也未至也致積始至也
 致飱及其朝饗之後又致饔餼之大禮食之而弗愛
 豕交之也則有問勞逆送之示其勤愛而弗敬是以
 獸畜之也則有辭受拜揖之示其恭然恭敬而無實
 君子不可以虚拘也又况其愛之乎拜揖辭讓恭之
 之文也有饗焉則盡其恭之之實問勞送逆愛之之
[011-100b]
 文也有燕焉則盡其愛之之實其樂無算取其歡而
 已其爵無算取其醉而已取脯以降奏陔以出諸侯
 心平而氣和相與一徳以尊其上大者比其小小者
 事其大相朝之君相問之使旌節繼道何以致之先
 王為之朝禮而貴貴之教寓焉為之燕禮而老老之
 教寓焉為之饗禮設几而不倚所以訓其恭爵盈而
 不飲所以訓其儉是其所以致之之道也
凡禮賓客國新殺禮凶荒殺禮札喪殺禮禍烖殺禮在
[011-101a]
野在外殺禮凡賓客死致禮以喪用賓客有喪唯芻稍
之受遭主國之喪不受饗食受牲禮
 釋曰國新新建國也荒凶無年也禍烖新有兵冦水
 火也札喪民疫厲也在野謂野外忽遽禮物不可卒
 備在外禍亂出避也凡此數者禮從省約不求豐備
 也朝聘之賓死則主國為之具而殯之喪用饋奠之
 物也賓在主國聞親之喪則饗食之禮不敢受而受
 芻稍以給人馬者不可辭也牲當作腥主國有喪不
[011-101b]
 受其熟食而受其生物者有喪不忍烹煎也
掌訝掌邦國之等籍以待賓客若將有國賓客至則戒
官修委積與士逆賓于疆為前驅而入及宿則令聚柝
及委則致積至于國賓入館次于舍門外待事于客及
將幣為前驅至于朝詔其位入復及退亦如之
 釋曰等籍者九儀差數之籍也有賓客則以其籍數
 而為隆殺之節焉戒官修委積若牛人共積牛羊人
 共積羊倉人共道路之穀積委人共積委之芻薪戒
[011-102a]
 之使蚤正素備以給賓客之用也士訝士也聚柝令
 野廬氏也及委則令致積以王命致于賓也賓既就
 館則次于舍門之外待事于客通其所求也前驅道
 之以如朝也詔其位告賓以位處也入復者入告王
 以客至也及退亦復于王所謂賓不顧矣是也
凡賓客之治令訝訝治之凡從者出則使人道之及歸
送亦如之凡賓客諸侯有卿訝卿有大夫訝大夫有士
訝士皆有訝凡訝者賓客至而往詔相其事而掌其治
[011-102b]

 釋曰賓客之治謂欲理國事也以告乎訝訝謂如朝
 而理之從者凡介以下也人其徒屬也使道賓客之
 從者營護之也送亦如之送至於境如其前驅聚柝
 待事之屬賓客之爵命不同王所使訝賓之臣以爵
 命皆卑一秩卑而迎尊也賓客方至則掌訝往而詔
 相其事治令逆送賓客之政令也
掌交掌以節與幣巡邦國之諸侯及其萬民之所聚者
[011-103a]
道王之徳意志慮使咸知王之好惡辟行之使和諸侯
之好達萬民之說掌邦國之通事而結其交好以諭九
稅之利九禮之親九牧之維九禁之難九伐之威辟音/避
 釋曰節以為信幣以為禮持節與幣巡行諸侯及萬
 民聚居之處道說王者徳之所存意之所發志之所
 之慮之所定使臣民皆知王之所好者徳善而行之
 所惡者邪惡而避之又使王知諸侯之所好達萬氏
 之所恱則上下之情莫不通矣通事謂朝覲聘問也
[011-103b]
 諭告曉也九稅之利必有九職共貢賦以盡臣職之
 利也九禮之親必結九儀之好以相維持也九禁之
 難必知九灋之禁則免於患難也九伐之威必畏九
 伐之灋則免於刑戮也皆其職通上之情使其下之
 必遵成下之義使其上之必庇者也王介甫曰九稅
 之利使知樹藝九禮之親使知分守九牧之維使知
 聴令九禁之難使知避禁九伐之威使知免兵於無
 事之時使人巡邦國而諭之折亂萌多矣不知出此
[011-104a]
 而恃威讓文告征伐之施焉則非所謂圖難於其易
 為大於其細也 愚謂九稅九禮九牧九禁其目皆
 見大小司馬之職掌與九伐同而今亡矣
掌察 闕/
  監掌督察邦國之事者諸侯有/廢灋犯令者則告于王而詰之
掌貨賄闕/
  諸侯之朝聘有時幣帛之往来有數若非/朝聘之期以貨賄私交者王灋所禁也
朝大夫掌都家之國治日朝以聴國事故以告其君長
[011-104b]
國有政令則令其朝大夫凡都家之治於國者必因其
朝大夫然後聴之唯大事弗因凡都家之治有不及者
則誅其朝大夫在軍旅者則誅其有司
 釋曰掌都家之國治謂公卿王子弟之都大夫之家
 凡有治於國則朝大夫掌之也日朝者日日在朝以
 聴受國之事故也所作謂之事所遭謂之故君謂都
 家之君長謂都家之吏王國之政令當行於都家者
 朝大夫聴而受之以告其君長而行之凡都家之治
[011-105a]
 有當治於王國者必因朝大夫以達於國若事之大
 者則其君長當自稟命不可因朝大夫也都家之治
 有不及以朝大夫弗達之故則罪在所誅也在軍旅
 則大夫弗預焉都家司馬弗達之故也則誅其有司
 都家司馬也先王制朝大夫之官使都家之治因之
 以達於國使國之事故因之以告於都家則下之事
 無不上聞上之政無不下達則自國中至數百里之
 逺又安有壅遏蔽塞之患哉
[011-105b]
都則 闕/
  都則掌都家之八則者/也太宰以八則治都鄙
 
 
 
 
 
 周禮全經釋原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