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6 周禮全經釋原-明-柯尚遷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全經釋原卷九
           明 柯尚遷 撰
夏官司馬第四
  官以夏為名象夏也說文云馬武也司馬掌兵言
  為武者也夏整齊萬物司馬掌邦政政者正也政
  所以平諸侯正天下也
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乃
[009-1b]
立夏官司馬使帥其屬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國
 釋曰邦政即六典之政典也夏官其屬六十司馬帥
 之而掌邦政政者正天下之性而不敢任情邪以亂
 邦之典法也故先之以治典次之以教典禮典然後
 繼之以政典者一其民於治教而安於禮樂也九州
 之諸侯四海之夷狄莫不循乎治教而安於禮樂不
 曰佐王平邦國乎
 吕氏曰自夏后氏命𦙍侯掌六師舉政典以誓衆則
[009-2a]
 邦政之掌於司馬舊矣國之大事何莫非政獨戎政
 謂之政者何也天下無事寓兵於農然後賦役百為
 始有所施是政之所從出也天下有事舉兵討亂邦
 之存亡安危係焉其為政之大不待論矣此戎政所
 以獨謂之政也統六師而謂之平邦國則王者用師
 之本㫖特欲平邦國之不平者耳非濟貪忍而誇武
 功所謂天討也
政官之屬大司馬卿一人小司馬中大夫二人軍司馬
[009-2b]
下大夫四人輿司馬上士八人行司馬中士十有六人
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六人胥三十有二
人徒三百有二十人
 釋曰軍司馬主一軍之衆猶司徒司空有鄉師遂師
 也輿兵車也行步兵也輿司馬如晉掌公之路車曰
 公路行司馬如晉掌公車之行列曰公行若無車則
 騎將步將也徒三百有二十與諸官異者以大司馬
 總六軍故獨多也
[009-3a]
 李嘉㑹曰自小司馬而下皆不見其職掌豈用兵之
 時他官兼攝故職不見耶抑兵事尚宻不當載之書
 耶先王不以兵機示天下五官治教刑事無不著惟
 兵法不傳陳君舉曰儀禮闕軍禮盖司馬法即古軍
 禮後世司馬穰苴兵法非也
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
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為師師帥皆
中大夫五百人為旅旅帥皆下大夫百人為卒卒長皆
[009-3b]
上士二十五人為兩兩司馬皆中士五人為伍伍皆有
長一軍則二府六史胥十人徒百人
 釋曰此言制軍之法雖與鄉遂卒伍之數同然鄉遂
 則比其家之數卒伍則比其人之數軍旅則比其師
 之數也王六軍則六鄉六遂大國三軍則三鄉三遂
 次國小國以是差之然軍將師帥以下雖與鄉大夫
 州長黨正其爵雖同然鄉遂之法施於平時伍兩之
 法施於師旅有征伐之舉則制伍兩無事復歸之鄉
[009-4a]
 遂都鄙是以師無廩給之費將無擁兵之患然所謂
 六軍三軍二軍一軍乃天子諸侯之定制皆國中之
 鄉寓兵之法以守國者非征行之兵也六遂都鄙之
 兵有征伐之時則隨平日寓兵之數簡稽之隨所選
 之人編為伍兩卒旅師軍之制大將帥之以行此征
 伐之兵也六鄉之兵有變之際起之以衛王室四時
 之間作之以趨田役冦盗之臨比之使追胥閒暇之
 時令之出貢賦是故備千乘之賦於王城而王國已
[009-4b]
 固蓄九千乗於六遂都鄙而富強已具征伐之舉選
 六軍之衆於九千乘之中而民力已裕此先王之足
 兵而未常有兵也
 陳君舉曰司馬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出馬一疋牛
 三頭四丘為甸甸六十四井出長轂一乘馬四疋牛
 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戈盾具謂之乘馬
 且以民數中家計之一家六人二家十有二人可任
 用者五人一井八家四十八人可任用者二十人司
[009-5a]
 馬甸出七十五人盖於一甸六十四井之中五百一
 十有二家之内一千二百八十人可任用者擇七十
 五人籍於司馬以備征伐
 又曰井十為通通疋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
 為成三百家士十人徒二十人與前數差錯者前言
 總籍民兵今言調發民兵前言四井為邑四邑為丘
 今言井十為通促零說整以什起數耳田制以八家
 為井起筭兵制以什為什起筭各從其宜前四丘為
[009-5b]
 甸為六十四井五百一十有二家其籍於司馬者七
 十五人今通十為成加三十六井二百八十八家則
 一成之中百井調發三十人以中家計之百井八百
 家約為丁四千八百人堪使者二千人籍於司馬者
 百二十人有竒四分當兵之數發其一分之強故八
 百家只言三百家番休者常五百家可見周家優民
 之至
 丘氏曰伍五人兩二十五人三兩七十五人出車一
[009-6a]
 乘百人為卒三卒三百人出車四乘五百人為旅二
 千五百人為師三師七千五百人出車百乘萬有二
 千五百人為軍三軍三萬七千五百人出車五百乘
 此大國也二軍二萬五千人出車三百三十三乘此
 次國也一軍萬有二千五百人出車一百六十七乘
 此小國也天子六軍七萬五千人出車千乘故六鄉
 六遂共二千乗其餘八千乗見之都鄙稍甸稍人掌
 之七十五萬人為萬乘大國三鄉三遂為千乗次國
[009-6b]
 二鄉二遂六百六十乗小國一鄉一遂三百三十四
 乘此取之近地每家賦一人以為國家武備所以強
 本也若其調發則依司馬法簡稽之
 又曰家出一人為正卒此徒役之大數甸出革車一
 乗此出軍調發之數每次調發則五百七十六家共
 出七十五人并一革車其餘可以應八次調發之數
司勲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009-7a]
 釋曰勲功也此官主功賞盖六鄉之内有賞田百官
 之中有功勲庸勞力多六者之功舉以賞之司勲差
 其等殺故曰掌六卿賞地之法而等其功司馬職當
 辨官論材考劾功能故司勲居首
 按先儒云司勲猶今吏部司封司勲之職冝以屬天
 官否則六卿土地之賞宜以屬司徒今以屬司馬者
 先王用師首以功賞為重賞之速則人心勸如屬地
 官則司存散出而壅底之患生愚謂此正不明司馬
[009-7b]
 之職在於辨官論才考覈功能予奪黜陟振肅紀綱
 也故治諸侯天子所以平天下也而司馬主之司徒
 舉賢能興之太學將以治職也而司馬論之至於正
 王之服位出納王之大命朝廷之紀綱也正朝儀之
 位掌羣臣之版百官之紀綱也而大僕司士皆屬之
 司馬則司勲非屬之司馬而何乎况六功以戰居末
 而民功治功事功又六官之事今以戰而屬司馬是
 誠不知司馬為朝廷之紀綱乃謂兵官之一職也
[009-8a]
馬質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賈四人徒八人
 釋曰質平也主買馬平其大小之價值如市之有質
 人司馬之職馬政其首務也故馬質在此
 葉氏曰成周設教民養馬之政特設馬質一官繼於
 司馬之後使之為民平馬價之髙下而使民自畜焉
 王馬之政乃有校人僕夫趣馬等官何其畧於民牧
 而詳於王牧也盖民馬民自備而自畜之其畜也則
 有司授之其用也則有司帥之王馬則自為牧廐所
[009-8b]
 以必有數官分任其責也
量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四人徒八人
 釋曰量猶度也謂以丈尺量度長短多少之數而不
 使之踰節者也故自掌營國邑以及祭祀賓喪皆掌
 其度量焉
 原曰大司馬之首有司勲馬質量人三官離而判之
 若不相屬合而觀之司馬之職見矣惟其掌天下之
 功賞也故首司勲惟其掌天下之戎事也故有馬質
[009-9a]
 惟其掌天下之制節也故有量人功賞明則天下莫
 敢不趨事而赴功戎事舉則天下莫敢干紀而亂常
 度量有制則天下莫敢踰節而犯分此司馬所以為
 國之紀綱猶天之有雷霆號令也
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釋曰小子主祭祀之小事乃司馬用牲事也
羊人下士二人史一人賈二人徒八人
 釋曰夏官主馬羊二牲故在比
[009-9b]
 原曰此二官與司爟猶司徒之有充人牧人牛人之
 官在司徒之首以祭祀為重故也
司爟下士二人徒六人爟古/焕反
 釋曰舉火曰爟鄭氏曰爟火乃熱火也司爟之職乃
 聖人觀天地五行之變順隂陽消長之宜寒暑往來
 之節而裁成輔相之道者也豈不大乎
 葉氏曰水火皆有禁水親而不尊易以溺人秋官萍
 氏禁之宜也火禁既有天官宫正脩之又有秋官司
[009-10a]
 烜職之夏官又特設司爟掌之何耶火之為物炎上
 就燥尊而不親不得其齊則疾不得其性則灾故其
 星之伏見則國火為之變易季春出火司爟禮而出
 之季秋内火司爟禮而内之二時之出内火星猶祭
 祀之祭爟不忘本也然司爟行火南方之事故𨽻於
 夏司烜取水火秋官奉明水火故𨽻於秋云
掌固上士二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009-10b]
 釋曰固國所依阻者也在國則曰固在野曰險掌固
 掌修城池郭溝樹渠之固並據國而言司險周知山
 林川澤之阻並據野而言
司險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釋曰易曰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王公設險
 以守其國此司馬所以有司險
 葉氏曰險者天地之所設聖人固不恃險以立國亦
 未嘗不因險以守國而所以用險之道則大矣成周
[009-11a]
 掌固一職司修城郭溝池樹渠之固而使士庶子及
 其衆庶守之此掌王畿之固也司險一職掌九州之
 固以周知山林川澤之險設國溝涂而樹之林以為
 阻固皆有守禁此司天下之險也二官屬於司馬者
 謹固封守而預為備也亦如萃之除戎器戒不虞之
 意歟昔者周公營洛且曰使有徳易以興無徳易以
 亡則初非恃險也今險固二官無亦因天地之所設
 而使之為守云爾
[009-11b]
候人上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史六人徒百有二十人
 釋曰候人主候迎賓客之來者詩曰彼候人兮荷戈
 與祋
環人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釋曰環猶郤也以勇力郤敵王氏曰巡察内外若環
 之相循而不窮故名官曰環人
挈壺氏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挈若/結反
 釋曰壺盛水器主挈壺水以為漏王氏曰先王分十
[009-12a]
 二時於一晝一夜之間以漏箭凖十二時而為百刻
 以百刻定長短而分晝夜於是立挈壺之職焉詩曰
 不能辰夜不夙則莫失其職矣
 原曰候人掌迎賓客諸侯之使往來也環人致師巡
 察賊情挈壺令軍井軍糧軍舍皆司馬之所有事也
 故在於此
射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
胥二人徒二十人
[009-12b]
 釋曰掌王賓射之儀所以屬司馬者以職辨公卿大
 夫之位故也
服不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釋曰服不者謂服不服之獸者故曰主養猛獸而教
 擾之
射鳥氏下士一人徒四人射音/亦
 釋曰主射鳥以共膳羞及驅惡鳥
羅氏下士一人徒八人
[009-13a]
 釋曰能以羅網捕鳥者禮大羅氏天子之掌鳥獸者
 此職是也
掌畜下士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釋曰蓄養也養鳥以備用
 原曰射人之屬有服不射鳥羅畜四官何也此先王
 所以均節羽物無使失其性也是故聖王之治非以
 盡民將以盡物故雖飛鳥之㣲惡者足以為人害善
 者足以為人用且祭祀賓客所不可廢也柰之何不
[009-13b]
 設官以司之乎然用之有時秩之卑員之寡亦見先
 王不以小妨大末累本耳故射人雖以射為名其實
 司公卿大夫之位向掌天子之大禮所射在禮不在
 物也其屬四官所射在物將以備禮也故物必出於
 禮者所以均節天地萬物也服不四官非所以均節
 萬物者乎
司士下大夫二人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四人史
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009-14a]
 釋曰司士掌羣臣之版凡仕於國者不以貴賤總謂
 之士者始附于版者也故其官名司士焉正朝儀之
 位三歲稽士任進退其爵禄則鼔舞百官之權皆屬
 司馬矣古用人之權職在司馬也
諸子下大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
二十人
 釋曰諸子主天子公侯卿大夫士之庶子者以兼同
 姓異姓之衆子言之故曰諸子文王世子名曰庶子
[009-14b]
 者諸公諸侯之禮也諸侯之臣之庶子𨽻於編氓比
 天子殺之故庶子專主公族天子曰諸子諸侯曰庶
 子此其名實之辨也
 原曰司士諸子所以在司馬者盖古者教人之權在
 司徒考課之權在冡宰用人之權在司馬今司士稽
 士任三歲進退其爵禄則兼冡宰之權矣諸子掌國
 子之遊倅使之脩徳學道攷其藝而進退之則又兼
 司徒之權矣不知司馬掌國之紀綱與天下諸侯也
[009-15a]
 故司士掌朝儀諸子掌宿衛教之車甲天子諸侯二
 事皆其所掌也綱紀所係不屬之司馬而何哉
司右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
十人
 釋曰右謂勇力之士充車右劉氏曰司右羣屬車之
 右也若王之五路右其玉路金路者則下大夫也右
 其象路者則上士也右其戎路木路者則中大夫也
 故司右上士二人下士四人者皆屬車之右也
[009-15b]
虎賁氏下大夫二人中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八人胥
八十人虎士八百人
 釋曰不言徒曰虎士則虎士徒之選有勇力者以為
 王之親兵
 胡氏曰自古盛王雖用文徳必有親兵専掌宿衛周
 公指虎賁與常伯同戒成王欲其知恤虎賁者猶今
 侍衛親軍也康王初立太保俾齊侯吕伋以虎賁五
 百人迎于南門吕伋者太公望子自諸侯入典親軍
[009-16a]
 猶今殿前馬步軍都帥也勲徳世臣總司禁旅虎賁
 衛士宿衛王宫其為國家慮深逺矣
旅賁氏中士二人下士十有六人史六人徒八人
 釋曰旅賁者以旅力而衛王則兵衛之猶親者也夾
 王車則下士也而中士帥之焉
節服氏下士八人徒四人
 釋曰其所服者與王為節此官不常置有事則用之
方相氏狂夫四人
[009-16b]
 釋曰王氏曰時儺而敺疫名以方相以其相視而攻
 疫者非一方也
 原曰司右虎賁旅賁三官皆天子在車䕶衛者也故
 皆以勇力之士為之而以士夫帥之盖朝夕侍從最
 親於王者也然必以道義之士帥乎勇力之人使王
 侍御僕從罔非正人則所以養成君徳者㣲矣節服
 方相二氏祭祀朝覲則用之時儺大喪則用之此臨
 時攝用者序其官者所以寓其事况此類在周禮多
[009-17a]
 矣
大僕下大夫二人小臣上士四人祭僕中士六人御僕
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釋曰僕侍御尊者之名大僕其長官也
 東萊吕氏曰穆王命伯冏為太僕正作冏命夫陪僕
 &KR0591御之臣後世視為賤品而不之擇者也曽不知人
 主朝夕與居氣體移養常必由之潜消黙奪於㝠㝠
 之中而明諍顯諫於昭昭之際抑末矣穆王之命其
[009-17b]
 知本哉然自周公作立政而歎綴衣虎賁知恤者鮮
 則君徳之所係前此知之亦罕矣周公表而出之其
 選始重穆王之用太僕正特作命書至與大司徒畧
 等流風猶未逺也
𨽻僕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釋曰𨽻者其事䙝也
弁師下士二人工四人史二人徒四人弁皮/彦反
 釋曰弁者古冠之大稱賈氏曰按郊特牲及士冠禮
[009-18a]
 皆云夏收殷冔周弁三代皆祭冠則弁亦冕也即是
 六冕皆得稱弁若皮弁爵弁自然是弁
 按有服必有冠有冠必有屨今司服既在春官而弁
 師則在夏官追師屨人又在天官何也盖天官治内
 者也故追師屨人掌后之首飾與屨而王及命夫之
 屨亦附焉者以屨之等威不如冠服之詳故也司服
 之在春官固為禮制之大而冕與服不宜相離今弁
 師又在夏官者豈非司馬所掌者諸侯之分職而弁
[009-18b]
 者衣服之最先故司服主乎天子而及乎諸侯弁師
 主乎諸侯而推自天子二官盖互為用而不可専屬
 故弁師特在夏官與
司甲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
八十人
 釋曰甲今之鎧也以下大夫為之是司兵戈盾弓矢
 諸掌兵器官之長
司兵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009-19a]
 釋曰掌五兵五盾也
司戈盾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釋曰戈今時鈎子㦸戈盾用多司兵總掌之又設此
 官以專掌之也
原闕/
[009-20a]
 
 
 
 
 
 車所以承祭祀王敬賓如祭故也
道右上士二人
 釋曰道右象路之右也以王朝夕燕出入故謂之道
[009-20b]
 也
大馭中大夫二人
 釋曰馭與御同大馭御之最尊者即玉路之僕得以
 馭名重之也
戎僕中大夫二人
 釋曰主馭戎車者戎車革路也馭謂之僕者以其侍
 從於車以尊玉路也
齊僕下大夫二人
[009-21a]
 釋曰王敬賓如祭故車右謂之齊右車僕謂之齊僕
 然僕以馭車而馭不可以兼職故齊兼祭祀賓客之
 事而馭則異官也
道僕上士十有二人
 釋曰主馭象路與王燕出入者
田僕上士十有二人
 釋曰此木路之馭者
馭夫中士二十人下士四十人
[009-21b]
 釋曰貳車從車使車之馭多其員者備雜馭也
 原曰戎右至馭夫九官皆所以參乘馭車者乃天子
 法駕之臣臨時兼攝故其爵尊無常職故無府史胥
 徒所謂侍御僕從罔非正人必以士大夫為之此官
 也歟然戎右三官充車之右大馭六官御車之左然
 玉路有五齊右兼祀右戎右兼田右右可以兼僕以
 御車則不可兼故五馭皆備官也馭夫又在五馭之
 外觀此則先王設官真如權衡之陳一毫不得輕重
[009-22a]
 也安可以私意亂之哉
校人中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
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校户/教反
 釋曰校人馬官之長校之為言校也主馬者必仍校
 視之
 王氏曰戎右至馭夫凡九職所以掌五路之車也自
 校人至圉人凡七職所以掌五路之馬也
趣馬下士皁一人徒四人趣七口反/皁才早反
[009-22b]
 釋曰趣馬趣養馬也詩蹶惟趣馬
巫馬下士二人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賈二人徒二十

 釋曰巫馬知馬祖先牧馬社馬步之神者馬疾若有
 犯焉則知之而祭之也祭而不愈則用藥以攻之是
 以有醫有賈也
牧師下士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釋曰牧師主牧馬而頒之養之也
[009-23a]
廋人下士閑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釋曰廋𨼆也閑者馬之所𨼆也
圉師乘一人徒二人圉魚/吕反
圉人良馬匹一人駑馬麗一人
 釋曰養馬曰圉四馬為乗良善也駑劣也麗耦也良
 馬匹一人駑馬二匹一人養之也
 陳氏曰先王之時國馬足以行車公馬足以稱賦周
 禮鄉師以時辨其馬牛之物均人均馬牛之力政縣師遂
[009-23b]
 人等皆辨其六畜或登之或稽之而牛與馬與焉及
 其用之則司馬法甸出長轂一乘牛三頭馬四匹此
 國馬也校人以下所掌此公馬也漢之養馬有五監
 六廐而武帝之時馬至四十萬匹唐置八使五十六
 監麟徳間馬至七十萬開元間馬四十五萬匹與周
 公馬數相去逺甚者盖周制六軍之馬出於民而校
 人所掌者特給公家之用而已漢唐出軍之馬盡出
 於公家所以多寡之不同
[009-24a]
職方氏中大夫四人下大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
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釋曰職主也主四方之職貢者自此以下皆掌侯國
 之官司馬專掌天下諸侯故土方以下皆其屬也
 原曰量人掌固司險職方土方懐方合方形方山師
 川師數官與司空虞衡土訓誦訓職頗相闗所以屬
 司馬者以司馬專掌諸侯此以下皆邦國之事也故
 周禮理諸侯之官僅存此數官而已其大政則在大
[009-24b]
 司馬小司馬而今亡矣
土方氏上士五人下士十人府二人史五人胥五人徒
五十人
 釋曰土方主諸侯土地之事者盖奉行大司空之法
 於諸侯之國焉
懐方氏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釋曰懐來也主諭徳宣譽以來逺方諸侯及蠻夷之
 民物者子曰逺人不服則脩文徳以來之是也
[009-25a]
合方氏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釋曰合方主合同四方諸侯之政教者
訓方氏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釋曰訓方主教道四方諸侯使遵王之道者也
形方氏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釋曰形方主制正邦國之封疆形體無使侵紊則邦
 國各安其分守
山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009-25b]
十人
 釋曰掌諸侯之山林以致其貢盖亦奉行大司空之
 法耳
川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釋曰掌邦之川澤使之貢其物
邍師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
十人
[009-26a]
 釋曰邍與原同地之廣平者
匡人中士四人胥四人徒八人
 釋曰匡正也正諸侯以法則而觀其隠慝也
撢人中士四人史四人徒八人撢他面反/與探同
 釋曰主撢序王意以語天下
都司馬每都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
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釋曰主都之軍賦者其官建於王朝
[009-26b]
家司馬各使其臣以正於公司馬
 釋曰家司馬卿大夫采地也正猶聽也公司馬國司
 馬卿大夫之采邑王不特置司馬各使其家臣為司
 馬主其地之軍賦往聽于王之司馬
 原曰周禮治諸侯之政畧而不詳大抵皆於治王畿
 而推之諸侯惡害己而去籍則大小司馬有闕文而
 班爵班禄方伯連帥之制謹固封守之度不見耳其
 他則於六職而推之司馬專掌之王制大同故也故
[009-27a]
 以典待邦國之治以則待都鄙之治以法待官府之
 治則見於天官正月之吉施教法于邦國都鄙頒十
 二職事於邦國則見於地官其封建諸侯土圭之制
 造都鄙之法則見於冬官祭祀之儀宗廟之數車旗
 冕弁命數瑞節則見於春官行人司儀掌舍掌客掌
 交方士訝士縣士則見於秋官是治邦國之紀綱五
 官皆主之矣乃設司馬専掌諸侯以推行五官所職
 司空掌封國之法任土之制則有量人土方氏職方
[009-27b]
 氏形方氏以推行之司徒掌教法則有懐方氏合方
 氏訓方氏以推行之又設巡察善惡之官則有匡人
 撢人亦如司諫司救焉冬官有山林川澤之虞衡則
 設山師川師邍師以辨侯國之名物使致貢焉春官
 有九儀司服則設弁師以相通候人以致禮其交際
 往來貢賦之節則見於秋官之行人又設都家司馬
 以司都鄙之軍賦則周禮治邦國之具亦畧備矣或
 者不知職方以下十三官之設所以専理諸侯之事
[009-28a]
 推行五官之所掌妄為分析以入他官先王之意荒
 矣
  夏官上
大司馬之職掌建邦國之九灋以佐王平邦國制畿封
國以正邦國設儀辨位以等邦國進賢興功以作邦國
建牧立監以維邦國制軍詰禁以紏邦國施貢分職以
任邦國簡稽鄉民以用邦國均守平則以安邦國比小
事大以和邦國
[009-28b]
 釋曰五官皆曰建邦此獨言建邦國者以司馬專掌
 諸侯之事也九法者邦國之事以佐王平邦國則使
 強不得以侵弱衆不得以暴寡苟戾乎此然後九伐
 施焉則王之於邦國豈遽以刑辟威之哉亦曰平之
 而已制畿則有侯甸男采衛之别封國則有公侯伯
 子男之異自王畿之外其畿皆不過乎五百里自大
 國百里而下小國不過乎五十里如是則大無并吞
 之強小無侵削之患而地之大小無不正矣設儀則
[009-29a]
 典命之五儀謂國家宫室車旗衣服或以九或以七
 以五為之節也辨位則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一
 位男一位也如此則上不偪下下不僣上而五等之
 上下尊卑等級明矣賢有徳者功能建功立業者有
 徳者進其爵有功者加其地所以作興天下諸侯脩
 徳建功之心而聽天王旌舉之典也牧太宰曰建其
 牧立其監牧謂九州之牧所以統領一州之諸侯盖
 諸侯之長也監監察之如武王封武庚為殷後而立
[009-29b]
 管叔蔡叔以監之監亦同等之國如王制所謂十國
 以為連連有長二十國以為卒卒有正則謂之監也
 牧以施政教號令於上監以考䆒督察於下上下相
 維大小相督所以聨天下之勢而不至於亂也制軍
 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詰問也禁諸侯之禁
 令天王頒諸侯之大禁於天下令牧監之國各制其
 軍又承天子之命詰問其犯禁者而伐所以䋲紏諸
 侯之愆也施貢謂制其國之貢贄貢則各以其國之
[009-30a]
 所有貨賄九貢則所謂食者三之一二入於天子一
 歸之臣是也分職則各以其能如長教化者則令其
 主教於侯國長於功業者則令考功於侯國即所謂
 牧監之職也施貢以任其財分職以任其能則所以
 任邦國無專土廢事矣鄉民兼國野之民也簡謂辨
 其材藝可任征伐者稽謂以司馬法三畨選之以聽
 調發之數也觀此則侯國亦用王朝簡稽之法矣辨
 可任以治事也則無遊民無廢職而邦國之民可用
[009-30b]
 矣守者經界之地守也則者貢賦之等則也均其地
 守之經界則無不均之患平其貢賦之額則無輕重
 之偏使民各安其生民安則國安矣比猶親也使大
 國親小國小國事大國相和也 郭氏曰民之有君
 諸侯之有王非先王創始而有之皆出於自然之勢
 也盖上下之分未立強弱之勢不齊於是大得以陵
 小衆得以暴寡日趨於亂亡而生生之理息矣必有
 徳者出焉則上下之分安衆寡之情一於是乎有小
[009-31a]
 事大大比小小大之情率歸乎大定是先王封建之
 本也
 原曰觀九法之立則所以平天下之大綱舉矣故王
 畿之内天子之國也設六官以治之可謂纎悉矣畿
 外建國與天下英賢共治其法皆自治王畿者推之
 是故治教禮政刑事無不皆然但有制節於其間耳
 觀其畿封之正儀等之辨則列爵惟五分土惟三之
 制立矣建牧立監比小事大則方伯連帥之職舉矣
[009-31b]
 賢能之進軍禁之詰則諸侯之功罪明矣施貢分職
 均守平則侯國之民事察矣又簡稽其軍賦則諸侯
 征役之用民不得而自專矣夫惟征伐聽簡稽則兵
 不得而妄用貢賦定疆理正則財不得而妄取功罪
 明則善有勸而惡有懲爵禄之班畿封之制一定而
 不移則小大相統而無侵奪吞倂之虞矣使天下如
 身之使臂臂之使指逺近遲疾輕重強弱各得其平
 焉此之謂平天下之要道絜矩之義也後世郡縣之
[009-32a]
 法是以治國之道而平天下令天下為一國無逺近
 之等無輕重之權雖曰天下一家中國一人之道然
 國與天下不可無别亦天道之自然分天下英賢共
 治亦至公之理大同之世也有天下者試思之
以九伐之法正邦國馮弱犯寡則眚之賊賢害民則伐
之暴内陵外則壇之野荒民散則削之負固不服則侵
之賊殺其親則正之放弑其君則殘之犯令陵政則杜
之外内亂鳥獸行則滅之馮皮氷切眚所/景反壇音善
[009-32b]
 釋曰九灋用以定諸侯之職守故曰平九伐所以問
 諸侯之有罪故曰正先以九法平之然後以九伐正之
 一教一治先王所以治天下之權也以強凌弱謂之
 馮以衆暴寡謂之犯𤯝瘦也若人之瘦𤯝使其強更
 弱衆更寡所以正其馮犯之罪也王覇記曰四面削
 其地曰𤯝賢者國之寳宜任之尊之而賊之則傷義
 而為暴民者國之本宜教之養之而害之則傷仁而
 為虐有鐘皷曰伐則伐者兵入其境鳴鐘鼓以聲其
[009-33a]
 罪而伐之也内暴其臣民外陵其諸侯是徳不宜君
 者故伐之而出其君置之空壇之地以奪其權更立
 賢者焉野荒而不治民離散而不安則削其地明其
 不能有焉 張氏曰先王深知禮義之本原起於稼
 穡之際故於農事常首天下之政諸侯助祭成王作
 臣工之詩而戒以農事者由此故也先王巡狩四岳
 較諸侯之善惡其慶始於土地闢田野治其罰始於
 土地荒蕪夫惟戒諸侯之事莫急於新畬之勤制諸
[009-33b]
 侯之賞罰莫先於田野之政則先王之意可知矣負
 猶恃也固者國有山谿之險可依諸侯因之而不服
 上之教令者則潜師深入其地以伐之則罪人斯得
 固斯不能負矣親者其兄弟親屬也賊其親則不仁
 殺其親則不義正之者執之而治其罪論輕重加刑
 灋焉若春秋晉人執衛侯歸之京師坐殺其弟叔武
 也放逐也弑下殺上也殘滅也臣下有放其君則無
 上弑其君則大逆故并其徒黨而殘害滅絶之也上
[009-34a]
 文君無道而殺臣此臣無道而害君故皆以王灋誅
 之令猶命也犯令者違王之教令也凌輕忽之意政
 則所頒之政教也杜閉塞之意不許其施令於屬國
 也故犯令則違命陵政則干灋故削其屬國而杜絶
 之也外亂若陳靈與其臣淫于夏姬内亂若齊襄通
 于文姜是也若是則悖人倫滅天道無以異於禽獸
 則不可以親百姓當誅滅而盡除之如草木之除其
 根本使不復生也 王氏曰先王之時其所封建諸
[009-34b]
 侯莫非賢也安有諸侯造惡至此者乎盖先王制治
 於未亂思患而預防之故九伐之灋雖設不欲嘗試
 也垂之使知懼而已
 袁宏曰古者帝王必建萬國而植親賢置百官而班
 羣才所以不私諸已共饗天下分其力任以濟民事
 周禮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之地方五百里侯伯子男
 之地降殺之謂之五等雖富有天下綜理不過一畿
 臨饗一國政刑不出封域故政事簡而才有餘所任
[009-35a]
 輕而事不滯諸侯朝聘所以述職納賦盡其禮敬也
 天子巡狩所以觀察風教知其善惡也功徳著於民
 加地進律其有不善者則明九伐之制是以世禄承
 襲之徒保其富厚而無苟且之慮脩職述守之疇務
 善其禮不為進取之計故信義著而道化成名器固
 而風俗淳推之百世可乆之道也自周室㣲弱政教
 凌遲桓文翼戴二國皆賴是雖楚恃江漢秦據崤函
 然畏迫宗周忌憚齊晉歴觀八百豈非扶持根深難
[009-35b]
 拔已然之效哉
正月之吉始和布政于邦國都鄙乃縣政象之灋于象
魏使萬民觀政象挾日而歛之
 釋曰正歲建子月朔布王政于天下至建寅正月朔
 旦乃縣政象之書如九灋九伐之類有推行條節故
 也易氏曰布政於邦國都鄙者於萬民何與焉聖人
 唯能合民之情内外逺近通行無間而後可以言政
  愚謂大司馬職掌不宜止此數章田穰苴司馬灋
[009-36a]
 盖亦祖述九伐之灋而推演之或有古意在焉今傳
 司馬灋與周禮不合或曰文王治岐之政愚以為井
 田貢賦非司馬灋則簡稽之灋不眀而周禮不可行
 矣今取班固之說附之於此庸補司馬之闕文而井
 田軍賦可得而通行焉 班固曰殷周以兵定天下
 矣天下既定戢藏干戈教以文徳而猶立司馬之官
 設六軍之衆因井田而制軍賦曰六尺為步步百為
 畮畮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
[009-36b]
 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是為八百八十畮餘二
 十畮以為廬舍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十里成十
 為終終十為同同方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畿畿方
 千里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故四井為邑四
 邑為丘丘十六井也有戎馬四匹兵車一乗牛十二
 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干戈備具是謂乗馬之
 灋一同百里提封萬井除山川沈斥城池邑居園囿
 術路三千六百井定出賦六千四百井戎馬四百疋
[009-37a]
 兵車百乗此卿大夫采地之大者也是謂百乗之家
 一封三百一十六里提封十萬井定出賦六萬四千
 井戎馬四千匹兵車千乗此諸侯之大者也是謂千
 乗之國天子畿方千里提封百萬井定出賦六千四
 萬井戎馬四萬匹兵車萬乗故稱萬乗之主戎馬車
 徒素具春振旅以蒐夏茇舍以苗秋治兵以獮冬大
 閱以狩皆於農隙以講事焉五國為屬屬有長十國
 為連連有帥三十國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為州
[009-37b]
 州有牧連帥比年簡車卒正三年簡徒羣牧五載大
 簡車徒此先王為國立武足兵之大畧也此必有傳
 授之言古司馬灋之遺者
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國之政職方千里曰國畿其外方
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
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
里曰衛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又其外方五百里
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
[009-38a]
蕃畿
 釋曰畿疆也猶限也自王城以外分其疆限有九也
 又謂之九服畿言其界畫服言其服屬於王也籍載
 九畿封域之書也政謂天子頒於侯國之政職謂諸
 侯所守之職事也國畿王國之畿天子之畿方千里
 不千里不足以待諸侯也其外每加五百里為一畿
 曰方五百里則蕃畿之内萬里矣孟子曰海内之地
 方千里者九是也蠻畿之外不在數中侯者候也為
[009-38b]
 天子伺候非常也甸田也為天子治田以出貢賦也
 男者任也任王者之職事也采者采取采物以供天
 子也衛者為天子守衛也天下有道守在四夷也蠻
 者縻也縻繫之以政教也自此以上六服為中國之
 九州自此以外是夷狄之君長蠻服亦謂之要服要
 束以文教也夷四夷鎮去中國稍逺鎮守夷服之地
 不得内侵蕃者翻也言其與人異也或曰有蕃屏之
 義
[009-39a]
凡令賦以地與民制之上地食者參之二其民可用者
家三人中地食者半其民可用者二家五人下地食者
參之一其民可用者家二人
 釋曰賦給軍用者也令賦亦以民之衆寡地之美惡
 為制盖地有美惡令其出賦以給軍餉人有多寡令
 其出丁為軍卒也賈氏曰有夫有婦然後為家自二
 人至於十人為等七五六者為之中制也地有上中
 下各分為三等所謂九比也則十口食上上九口食
[009-39b]
 上中以至三人食下中二人食下下是也又遂人曰
 上地夫一廛田百畆莱五十畆中地田百畆莱百畮
 下地田百畮菜二百畝又都鄙受田不易之地田百
 畮再易之地田二百畮三易之地田三百畮是所食
 者三之二食者半食者三之一也按遂人曰夫一廛
 田百畮餘夫亦如之此云上地食者三之二盖上地
 餘夫多故受田亦多謂其勤力墾闢之多也人多故
 田多墾闢耕治亦多故為上地上家非以莱易之多
[009-40a]
 寡為上地上家也其三等以此制之若上家受上地
 只百畮則人多而田反少矣故此言食者以耕治墾
 闢之多者而言之也
 原曰令賦以地與民制之者地量其所受墾闢之多
 寡以為給餉之需民稽其可用之數以為征行之備
 而已司徒凡起徒役無過家一人乃一家力役之征也
 此之令賦以出征自有簡稽之灋於其間耳先儒稱
 鄉軍之美乃曰處則為比閭族黨之民出則為伍兩
[009-40b]
 卒旅之衆士不待選皆吾民也將不改置皆吾吏也
 有事置之行陣無事歸之田里此不知司馬灋有簡
 稽之制故也若天子出征六軍皆六鄉之士國中偕
 行而不留一家可乎盖六鄉六軍者平時卒伍之灋
 行於保伍之中乃出貢賦聽田役之民衛王宫而不
 以征行也天子萬乗六鄉不過出車五百七十二乗
 而已六遂都鄙可以出車八千餘乗也不發之可乎
 故征伐之兵必於遂都鄙之中行簡稽之灋宜為兵
[009-41a]
 者籍於司馬稍人掌之所謂若有師田帥其同徒輂
 輦聽於司馬是也或曰簡稽之制如何司馬灋曰四
 丘為甸出長轂一乗盖六十四井之内五百七十二
 家之中可任用者一千二百八十人之中取其七十
 五人籍於司馬稍人掌其丘乗之令是故不為兵者
 常八倍之又曰通十為成成百井八百家士十人徒
 二十人是八百家之中可任用者二千人之内調發
 者三十人而已是掌於稍人者四分當兵之數發其
[009-41b]
 一分之強以行征伐簡稽之精至於如此烏有每家
 一人偕行者乎曰然則伍兩卒旅之長又何人為之
 曰籍於司馬者稍人所掌平時編為卒伍之制鄉中
 預選其將領之以聽教戒春蒐夏苗秋獮冬狩矣及
 征伐之時又隨調發之數編成伍兩卒旅之制於選
 將之中又擇而統之故軍司馬輿司馬行司馬皆臨
 行所置也安有六鄉之吏偕行者乎但所謂有事帥
 以征伐無事復歸之田里是以平時民無供給之費
[009-42a]
 將無擁兵之患士安其所民樂其業此先王之灋所
 以為美也
中春教振旅司馬以旗致民平列陳如戰之陳中音/仲
 釋曰此下言四時教兵之灋與五官不類或此是軍
 禮諸侯惡害已遂去其治諸侯之制節恐覇者執而
 伐之故以軍禮補之歟未可知也春教曰振旅者振
 謂振而拯之爾雅曰出曰治兵尚威武也入為振旅
 反尊卑也春陽用事非用兵之時故教振旅兵入收
[009-42b]
 衆專於農也熊虎為旗司馬植之以期民於下也平
 列陳者平其列髙下如一以為陣也田獵所習無非
 軍事故曰如戰之陳
辨鼓鐸鐲鐃之用王執路鼓諸侯執賁鼓軍將執晉鼔
師帥執提旅師執鼙卒長執鐃兩司馬執鐸公司馬執
鐃音嘵鐲音濁賁扶云/反提徒兮反鼙蒲兮反
 釋曰兵以鼓進以金止鼓鐸鐲鐃皆所以節坐作也
 故於振旅辨之路鼓賁晉提鼙皆鼓也鼔人職曰以
[009-43a]
 路鼓鼔鬼享以賁鼓鼓軍事以晉鼓鼔金奏以金鐃
 止鼓以金鐸通鼓以金鐲節鼓故鼓之為物以和軍
 旅以節音樂以正田役以作士氣者也車驟徒趨鼓
 與之進車發徒刺鼓與之戒車坐徒作鼓與之行止
 易車險徒先王所恃以却敵者也然而坐作進退疾
 徐䟽數之節在鼓而已王執路鼔路者道之大也王
 以道御衆故職之賁者事之大也諸侯為王執事故
 執賁鼔軍將統萬二千五百人晉以進為義師帥統
[009-43b]
 二千五百人提鼓鼓之有柄者於馬上提之旅師統
 五百人鼙鼓卑者所執也卒長統百人執金鐃以止
 鼓兩司馬統二十五人執金鐸以通鼓公司馬五長
 也執金鐲以節鼓伍兩之長皆謂之司馬司馬帥人
 之稱雖卑而同其號公者别私人也
以教坐作進退疾徐䟽數之節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
民鼔遂圍禁火弊獻禽以祭社數音朔貉莫駕/反弊婢世反
 釋曰坐作進退習戰灋也詳見大閱蒐搜也春田之
[009-44a]
 名盖春時鳥孕乳搜擇取其不孕者將田之初有司
 行表貉之祭司馬以軍灋誓民有司謂肆師甸祝也
 鼓遂圍者虞衡守禽之厲者乃撃鼓而圍之遂蒐火
 火田春田用火田止曰弊火止則獻禽以祭社為民
 祈榖
 胡氏曰戎祀國之大事也蒐狩所以講大事也用民
 以訓軍旅所以示之武以威天下取物祭宗廟所以
 示之孝以順天下故中春教振旅遂以蒐中夏教茇
[009-44b]
 舍遂以苗中秋教治兵遂以獮中冬教大閱遂以狩
 然不時則害民不地則害物田狩之地如秦有具囿
 鄭有原圃皆常所也違其常所犯害民物而百姓將
 聞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羙舉疾首蹙額而相告矣可
 不謹乎
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陳羣吏撰車徒讀書契辨號名
之用帥以門名縣鄙各以其名家以號名鄉以州名野
以邑名百官各象其事以辨軍之夜事其他皆如振旅
[009-45a]
遂以苗田如蒐之灋車弊獻禽以享礿茇蒲/未反
 釋曰茇草舍也軍有草止之灋於夏教之亦平列陣
 如戰之陣也車兵車也徒步卒也撰謂數擇之也述
 事為書合驗為契讀之則聲於衆也撰車徒所以具
 之讀書契所以聲之皆比軍事也帥六軍之帥也門
 所居之門也公邑謂之縣小都謂之鄙大夫謂之家
 鄉謂六鄉野謂六遂茇舍之教乃下寨灋專以辨軍
 之夜事盖休兵偃師之時宿火而寢目固無見銜枚
[009-45b]
 而處耳固無聞也將以鼓鐸而聲之則所聞必亂將
 以旗物而揮之則所見必昩於是專以號名為尚而
 號名又不外假者所以防姦細及間諜等事其他皆
 如振旅則夫坐作進退疾徐疏數之節皆然矣夏田
 若治苗去其不秀實者故曰苗如蒐之灋則其他表
 貉誓民鼔為圍禁之屬皆同車弊驅獸之車止也夏
 田主用車示所取物希皆殺而車止王制曰天子殺
 則下大綏諸侯殺則下小綏大夫殺則止佐車佐車
[009-46a]
 止則百姓田獵礿宗廟之夏祭也冬夏田主于祭宗
 廟者隂陽始起象神之所在
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陳辨旗物之用王載大常諸侯
載旂軍吏載旗師都載旜鄉遂載物郊野載旐百官載
旟各書其事與其號焉其他皆如振旅遂以獮田如蒐
田之灋羅弊致禽以祀祊祊音/方
 釋曰秋教治兵以出兵為名秋尚嚴武也旗物所以
 統衆載建之於車也軍吏諸軍之帥自軍將至伍長
[009-46b]
 皆是也師都謂孤卿之涖衆者鄉遂六鄉六遂之大
 夫也郊野謂都邑之吏也日月為常交龍為旂熊虎
 為旗通帛為旜雜帛為物龜蛇為旐鳥隼為旟書當
 作畫事謂所掌之事號謂所稱之號皆畫於旗物也
 兵灋夜戰多火鼓晝戰多旌旗是晝之相示者以象
 夜之相聞者以聲故旗物有龍虎鳥龜之文所以待
 晝事有號名之稱所以待夜事也秋田為獮獮殺也
 羅弊網止也秋田主用網王制曰鳩化為鷹然後設
[009-47a]
 罻羅則秋用羅宜矣祊當為方秋田主祭四方報成
 萬物詩曰以社以方
中冬教大閱前期羣吏戒衆庶脩戰灋虞人萊所田之
野為表百步則一為三表又五十步為一表田之日司
馬建旗于後表之中羣吏以旗物鼓鐸鐲鐃各帥其民
而致質明弊旗誅後至者乃陳車徒如戰之陳皆坐
 釋曰春辨鼔鐸夏辨號名秋辨旗物三時各教其一
 至冬大閱之時總教之大閱軍實為農隙也 王氏
[009-47b]
 曰四時之田辨鼓鐸者未始無旗物所謂以旗致民
 是也辨旗物者未始無號名所謂各象其事與其號
 是已周禮田灋大抵詳於冬狩以文考之四時並用
 也羣吏鄉師以下也戒衆庶脩戰灋若鄉師四時之
 田前期出田灋于州里簡其鼓鐸脩其卒伍州長帥
 而致之掌其戒令黨正則以其灋治其政事族師合
 其卒伍簡其兵器帥而至也萊芟除其草萊令車得
 馳驅立三表三表之間二百步左右之廣當容三軍又加
[009-48a]
 一表五十步從南頭立表以北頭為後表司馬建旗
 於後表之中羣吏帥民而至質明正明也弊仆也仆
 旗後至者誅之車徒皆坐而聽誓士卒北面吏南面
 軍灋後期者斬此方致民故誅之下文不用命者斬
 則此之誅未遽以死處之也
羣吏聴誓于陳前斬牲以左右徇陳曰不用命者斬之
 釋曰羣吏諸軍帥也誓告戒也如甘誓湯誓之屬是
 也陳前南向表也小子斬牲以徇陳左右巡行之使
[009-48b]
 衆皆知也夫前期戒衆庶然後至者可誅既陳而誓
 然後不用命者可斬不先有以告戒之及犯而誅之
 是罔民也故必斬牲以徇則民皆知避而難犯矣
中軍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司馬振鐸羣吏作旗車徒
皆作鼓行鳴鐲車徒皆行及表乃止三鼓摝鐸羣吏弊
旗車徒皆坐摝音/鹿
 釋曰中軍中軍之將也天子六軍三軍居一偏皆自
 有中軍也羣吏既聽誓各復其部曲中軍之將令鼓
[009-49a]
 以鼙者旅帥執鼙也鼓人者軍將也三鼔以作士衆
 之氣也司馬兩司馬也振鐸以作衆羣吏皆植所建
 之旗物車徒之坐而聽誓者皆起軍將擊鼓以行之
 伍長鳴鐲以節之車徒皆行自後表前至第二表而
 止也摝鐸者掩上振之為摝所以止行息氣也羣吏
 聞鐸皆仆其旗車徒皆坐者止行而息氣也
又三鼓振鐸作旗車徒皆作鼓進鳴鐲車驟徒趨及表
乃止坐作如初乃鼓車馳徒走及表乃止
[009-49b]
 釋曰又三鼓振鐸令作旗作車徒也鼓趨而進則車
 驟徒趨者赴敵尚疾之漸也驟謂聚足而進趨則走
 之肅也及表乃止自第二表至前第三表也坐作如
 初者又坐又作摝鐸振鐸弊旗作旗也乃鼓者又擊
 鼓令車馳徒走者馳謂决圍而去走則速也此言勇
 於赴敵也及表乃止者自第三表至前表也
鼓戒三闋車三發徒三刺乃鼓退鳴鐃且郤及表乃止
坐作如初闗苦舌反/郤起畧反
[009-50a]
 釋曰鼔聲止謂之闋鼓戒者聲鼓以戒攻敵也鼓一
 闋車一發徒一刺及三而止以象服敵成於三之意
 也武王之誓徒曰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誓車
 曰不愆于四伐五伐乃止齊焉此車徒之節也乃鼔
 退者謂南表軍吏及士卒迴身向北從南而始也軍
 退卒長鳴鐃以止鼓及表乃止退自前表至後表也
 坐作如初習戰之禮出入一也曰及表乃止凡四段
 三進一退也每段皆有作行止坐獨第三段無坐者
[009-50b]
 此乃攻敵之時也自後表至第二表曰車徒皆行自
 第二表至第三表曰車驟徒趨自第三表至第四表
 曰車馳徒走此其疾徐之節也進則每進一表退則
 自前表至後表此疏數之節也
遂以狩田以旌為左右和之門羣吏各帥其車徒以叙
和出左右陳車徒有司平之旗居卒閒以分地前後有
屯百步有司巡其前後險野人為主易野車為主
 釋曰冬田為狩言守取之無所擇也軍門曰和今謂
[009-51a]
 之壘門立兩旌以為之名旌門曰和師克在和故也
 以叙和出以次序出和門也左右陳車徒或出而左
 或出而右也有司平之鄉師居門正其出入行列也
 旗車吏所載也分地調其部曲疏數也車徒前後異
 屯相去百步也車徒畢出和門鄉師又巡其行列使
 不紊也險野山阜險阻則步卒居前原野平夷則以
 兵車居前春秋昭八年蒐干紅榖梁傳曰刈蘭以為
 防置旜以為轅門以葛覆質以為𣙗流旁握御轚者
[009-51b]
 不得入左者之左右者之右然後焚而射焉右者戰
 不出頃田不出防是其事也 陳氏曰古者用兵險
 野人為主易野車為主則險野非不用車而主於人
 易野非不用人而主於車動則足以衝突止則足以
 營衛將卒有所芘兵械衣裘有所齎詩云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則車之為利大矣昔周伐鄭為魚麗之陣
 先偏後伍伍承彌縫偏則車也伍則人也伍從其偏
 也先車足以當敵後人足以待變則古者車戰之灋
[009-52a]
 畧可知也或者謂晉人以什共車必克房琯以車戰
 取敗遂以為用車不若用人與騎之愈是不知古者
 教民以射御為藝君子以射御為能孔子曰吾執御
 乎執射乎詩稱大叔之多才則曰叔善射忌又良御
 忌古人相率以射御如此則登車而不能御驂乗而
 不能射者鮮矣房琯之用車有是人乎不然巫臣教
 吳以乗車而勝於楚何也
既陳乃設驅逆之車有司表貉于陳前
[009-52b]
 釋曰驅謂驅禽使前趨獲也逆謂逆還之不得令走
 出圍也驅用驅車逆用逆車此田僕之所設也表貉
 之祭皆如振旅
中軍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羣司馬振鐸車徒皆作遂
鼔行徒銜枚而進大獸公之小獸私之獲者取左耳及
所弊鼓皆駴車徒皆譟徒乃弊致禽饁獸于郊入獸禽
以享烝
 釋曰此言往狩田也師帥先擊鼙以令鼔執鼔之人
[009-53a]
 皆三鼓之必以三者節制之度也羣司馬衆兩司馬
 公司馬也枚如箸銜之有繣結項中以止語為相疑
 惑也下文有銜枚氏大獸輸之於公小禽以自畀也
 詩云言私其豵獻豜于公獲得也得禽獸者取左耳
 當以計功也及所弊田所當止之處也疾雷擊鼔曰
 駴車徒皆譟者天子諸侯蒐獸有常至其常所吏士鼓
 譟象攻敵尅勝而喜也譟譁也徒乃弊冬田主用徒
 物多衆得取至是而止凡田春用火夏用車秋用羅
[009-53b]
 非不用徒也特所主者有異耳致禽饁獸于郊聚所
 獲禽因以祭四方之神于郊又取禽以入獻先王以
 為烝之祭也烝冬祭名
 李氏曰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若無故而習
 是習殺人也非示天下以不復用兵之意也故用春
 蒐夏苗秋獮冬狩而教焉鳥獸魚鱉皆函血氣若無
 故而殺之是暴殄天物也作禽荒也故因祭社享礿
 祀祊享烝而行焉明非好兵也為田獵也非好田獵
[009-54a]
 也為祭祀也外以彰事神之禮内以作不虞之備聖
 人之動其順如此不足為後世灋乎春秋發微云禽
 獸多則五榖傷不可不捕故因田以捕之上以供祭
 祀之鮮下以除稼穡之害故田必以時殺必由禮田
 不以時謂之荒殺不由禮謂之暴惟荒也妨於農惟
 暴也殄于物聖人之深戒也
及師大合軍以行禁令以救無辜伐有罪若大師則掌
其戒令涖大卜帥執事涖釁主及軍器及致大常比軍
[009-54b]
衆誅後至者
 釋曰及師者謂平時教其民知上下之分行陣之灋
 及王巡守若㑹同司馬起師大合六軍之衆以行所
 以威天下行其政事禁令也民既教戒軍旅既備諸
 侯苟有無罪而被虐者救之有罪而不服教者伐之
  王氏曰仁者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義者循理故
 惡人之亂之也以其愛人循理故以救無辜為先以
 其惡人之害故以伐有罪為後盖師以安民為先故
[009-55a]
 也大師者王親出師征伐也涖臨也臨大卜卜出師
 吉凶也戒令行軍之約束也主謂社主及遷廟之主
 軍器鼓鐸之屬凡師既授甲迎主于廟及社祝奉以
 從殺牲以血塗主及軍器皆神之致聚衆也比軍衆
 校其軍數及齊一之也王親御六軍則司馬用王之
 太常致衆而校數之太常既建而後至者誅之
及戰巡陳眡事而賞罰若師有功則左執律右秉鉞以
先愷樂獻于社若師不功則厭而奉主車王弔勞士庶
[009-55b]
子則相厭於/渉反
 釋曰司馬當戰對陣之時巡軍陣眡其戰功之事知
 其有功無功而行賞罰也師有功勝也司馬則左執
 律以聽軍聲右秉鉞以為將威也先猶道也兵樂曰
 愷獻于社獻功于社也司馬灋曰得意則愷歌示喜
 也厭謂厭冠喪服也戰而敗則喪服示戚也奉主車
 獲本也送主歸于廟與社也戰敗士庶子必有死與
 傷者王親弔其死者而間勞其傷者皆司馬相其禮也
[009-56a]
大役與慮事屬其植受其要以待攷而賞誅大㑹同則
帥士庶子而掌其政令若大射則合諸侯之六耦大祭
祀饗食羞牲魚授其祭大喪平士大夫喪祭奉詔馬牲
 釋曰大役築城邑之類植部曲將吏如宋城傳曰華
 元為植是也要簿書也大司馬於大役與慮事欲知
 其事之可否屬其植則欲知其人之多寡受其要則
 欲知其功之等差事成而攷之以行賞罰也士謂國
 子之已命者庶子國子之未命者諸子職云㑹同賓
[009-56b]
 客作羣子從從王也司馬帥之大射王將祭射于射宫
 以選賢也王射三侯以諸侯為六耦羞牲魚牲與魚
 也羞進之也受其祭謂受尸賓以祭也大祭祀與大
 饗食大司馬主進牲魚與受祭也平一其服也司馬
 主平一士大夫之喪服祭喪之祭也王喪以馬祭者
 盖遣奠也奉猶送也送而至墓告而藏之也
 葉氏曰大司馬制六軍則兵屬大司馬矣至於軍旅
 大事則五官預有事焉盖古者寓兵於農寓將於卿
[009-57a]
 命卿為將此有事之時也無事而統兵亦不專屬之
 司馬使兵無專將將無專權也觀周人制兵之灋國
 子宿衛之士則屬之冡宰虎賁宿衛之兵則屬之司
 馬師保四翟之𨽻既屬之地官又屬之秋官至如國
 有大事國子游倅雖屬於地官之諸子而又弗征於
 司馬其衛兵之權散出可知也鄉遂之民皆軍也則
 屬之司徒四時之田皆兵也則屬之司馬閭師地官
 之屬軍旅之戒則受灋于司馬至如鄉師帥民徒而
[009-57b]
 致政令受役要可也而必攷辟于司空其畿兵之權
 散出可知也盖古者兵制自衛民之外六軍之制皆
 寓兵於農本無兵之可統寓將於卿本無將之可名
 又况兵權散出不屬一人有事調兵則天子遣使一
 牙璋發之其權又專屬於天子是以兵滿中外而居
 然若無迨及數世司馬世官爰以命氏馴至諸侯更
 覇列國專征世卿帥師大夫藏甲孔子作春秋凡書
 帥師議權臣也聚民為兵則兵安得而不惰聚兵而
[009-58a]
 專將則將焉得而不驕此其為患也乆矣唐人府兵
 號為得井田大意然井田寓兵於農府兵寓農於兵
 其意已異而况兵有定額將有定員更畨再世安能
 無將驕卒惰之患府兵且爾況不為府兵者哉
小司馬之職掌鄭𤣥曰此下字脫㓕札爛文闕/漢興求之不得遂無識其數者凡小祭
祀㑹同饗射師田喪紀掌其事如大司馬之灋闕/文
軍司馬闕/ 此乃屬官之首其所職大且/要矣其缺而不能補可惜哉
輿司馬闕/ 此掌出兵車戰也此亦有職今缺愚意/大司馬春蒐夏苗陣灋或在此二官歟
[009-58b]
行司馬闕/
 何氏曰先王制禮道民吉凶嘉賓之禮達于天下乆
 矣而軍禮獨藏于司馬周禮於庶官職掌纎悉畢具
 而小司馬之職文不可攷軍司馬輿司馬行司馬徒
 有其名得非軍灋尚宻而藏其用耶今武經有司馬
 灋雜以穰苴之說其書文古而意深亦載九伐之灋
 中間有格言安知非古之遺文而兵家者流附以用
 兵之權畧歟按穰苴獨推演九伐之灋耳若班固井/田出兵之制則誠古司馬遺文而諸侯
[009-59a]
 之制度則王/制亦頗備焉
司勲掌六鄉賞地之灋以等其功王功曰勲國功曰功
民功曰庸事功曰勞治功曰力戰功曰多
 釋曰賞地即賞田也載師職曰以賞田任逺郊之地
 逺郊在六鄉之内故言六鄉賞地之灋等猶差也功
 有大小則賞有差等大功勲則封國矣賞地謂民功
 以下也王謂有天下者有安定天下之大功則謂之
 曰勲諸侯有一國者能安定一國之業則謂之曰功
[009-59b]
 國以民為本君為民而立能造福萬民民安則國安
 矣故民功次之謂之庸者平常之中功徳著焉事功
 者治事之功處人之所難處為人之所不能為則可
 謂有勞効矣治功則整齊庶政治理著績者也不謂
 之有力於職業乎至於克敵取勝首虜多效亦不可
 無賞也然止曰多而已不以之為尚也故居末焉
 鄭氏曰王功之勲輔成王業若周公國功之功保全
 國家若伊尹民功之庸灋施於民若后稷事功曰勞
[009-60a]
 以勞定國若禹治功曰力制灋成治若臯陶戰功曰
 多尅敵出竒若韓信陳平今按功必至如此則非司
 勲賞地所掌矣故大功司勲藏其貳其次功能賞地
 者司勲等其功而賞之
凡有功者銘書于王之大常祭于大烝司勲詔之大功
司勲藏其貳
 釋曰大功謂王功國功二者之功固不以地賞之也
 必錫之山川土田附庸然後銘書其功於王之大常
[009-60b]
 使與日月同其光冬祭先王之時亦與祭於廟使與
 先王同其榮君牙曰厥有成績紀于大常盤庚曰兹
 予大享于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是也司勲詔之有
 此大功非司勲所能等差之特於旌功之時司勲詔
 告之而已又凡大功成績藏於天原闕/
[009-61a]


[009-62a]


[009-63a]
 
 
 
 天文辰為馬𧖟書𧖟為龍精月有大火則浴其種是
 𧖟與馬同氣物莫能兩大禁再𧖟者為傷馬與 按
 原訓再無義例禁𧖟恐傷馬非聖人之政𧖟者民生
 之本不可禁也原當是平原牧馬之處禁𧖟桑於原
 者恐害馬芻歟然未知是否
[009-63b]
量人掌建國之灋以分國為九州營國城郭營后宫量
市朝道巷門渠造都邑亦如之營軍之壘舍量其市朝
州涂軍社之所里
 釋曰建營立也營國之灋詳於匠人司馬掌天下諸
 侯故建國有大國次國小國之差都鄙有廣狹之度
 此量人所以不屬司空而屬司馬也分國為九州者
 州方千里則四公六侯七伯二十五子百男州各有
 長王畿獨居一州此建國之大槩也每國之中則營
[009-64a]
 國之城郭城有里數郭周城城郭既立乃營后宫國
 君所居也量市朝者宫居中前朝後市城中有道民
 居有巷城有門門外有渠縱横廣狹各有定制量人
 以尺度量度之大小各得其分使無僣踰是所以一
 天下之權也大國亦有都有邑其城郭市朝渠巷各
 有定制故曰亦如之其營建之次第同也師行於外
 壁壘之處亦不可無市朝州涂軍社也亦量人制
 其廣狹市則通行交易所在朝則主將出令之所每
[009-64b]
 州為一師二千五百人各有涂道而軍社則有常居
 之里此營壘亦設定也
邦國之地與天下之涂數皆書而藏之凡祭祀饗賓制
其從獻脯燔之數量掌喪祭奠竁之爼實凡宰祭與鬱
人受斚歴而皆飲之竁昌/絹反
 釋曰邦國之地其制有大小丈尺天下之涂道所通
 達之里數有逺近多寡之數皆書而藏之則天下諸
 侯莫敢違制而天下之道路莫敢移易以數在量人
[009-65a]
 故也祭祀以事神饗賓以接人從獻脯燔其物之所
 共則有數其器之所容則有量量人制之其官以量
 多少為事故也所謂從獻脯燔者以所獻牲牢為正
 以脯燔為從也奠遣奠也竁穿土為壙也其祭皆有
 爼實亦必量人掌之者以其制度數故也宰祭者謂
 冢宰佐王祭及攝祭也訖事量人與鬱人受舉斚之
 餘瀝而飲之盡所以受神之福 王氏曰鬱人於祭
 祀達其氣臭以始之交神以徳者也量人於祭祀制
[009-65b]
 其量數以成之事神以禮者也二官本末相成焉
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
祀凡沈辜侯禳飾其牲釁邦器及軍器凡師田斬牲以
左右徇陳祭祀賛羞受徹焉珥而志反/讀為衈
 釋曰羞進之也羊肆豚觧而腥之用於朝踐者也羊
 殽體觧而爓之用於饋食者也肉豆切肉而以豆羞
 者也王氏曰肉豆則醢人所掌四豆之實謂以豆盛
 醢而進之者也珥弭災之祭也祈求福之祭也社稷
[009-66a]
 五祀見前沈謂貍沈辜謂疈辜侯謂侯福禳謂禳灾
 皆小子飾其牲也邦器禮樂祭祀之器軍器鼓鐸之
 屬以厭妖小子釁之也斬牲徇陳必用小子者以其
 掌釁社而軍灋不用命者則戮社故也羞始祭所進
 之物也徹祭畢所徹去之器也小子皆賛之以小子
 之職皆事之小故也
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飾羔祭祀割羊牲登其首凡祈珥
共其羊牲賓客共其灋羊凡沈辜侯禳釁積共其羊牲
[009-66b]
若牧人無牲則受布于司馬使其賈買牲而共之
 釋曰羔小羊也飾羔若記所謂飾羔鴈者以繢示敬
 也登升也升首以報陽也灋羊賔客牢禮所用灋式
 之羊積積柴也禋祀槱燎實柴也布泉也即原闕/
[009-67a]
 
 
 
 
 
 
 
 
[009-67b]
 
 
 
 
 
 
   納其氣於内逆而用之則强弱相勝而氣無以
 為均順而變之則休廢相沿而疾以之救民於四時
[009-68a]
 皆有厲疾火生於木其氣性從之故四時各取其所
 宜木以變國火焉而民疾於是乎可救矣時運而往
 火變而新陽太盛則養隂之弱以抑其強隂太盛則
 用陽之盛以救其弱使民常得隂陽之正氣而不滯
 于一偏此聖人善救民之道也火之象在天其伏見
 有時火之用在人其出内有節盖五行於四時各有
 盛衰則火之運於四時也亦有休廢自辰至已於方
 為火所王自戌至亥於方為火所伏因其王而出之
[009-68b]
 所以宣其力於其伏而納之所以息其氣先王於火
 之政令豈特有以救民疾哉其原五行之性又有至
 理於此自非深知夫隂陽之情者孰能與焉
掌固掌脩城郭溝池𣗳渠之固頒其士庶子及其衆庶
之守
 釋曰劉氏曰易云城復于隍則是浚溝之土所以為
 城也鑿池之土所以為郭也溝池深於外城郭固於
 内用其深以増其髙也渠所以出水又在外因之設
[009-69a]
 固植木其上守固之材出焉王氏曰士者公卿大夫
 之適子而巳命者也庶子者國子之倅而未命者也
 衆庶則其人民逓守者也故士庶子所使帥衆庶而
 頒其守則逺近均勞逸更焉而守政於是乎行矣公
 卿大夫涖職於内而子弟又守城郭溝池之固於其
 外此所以内外一心休戚一體而先王之治晏然無
 内外之虞矣
設其飾器分其財用均其稍食任其萬民用其材器凡
[009-69b]
守者受灋焉以通守政有移甲與其役財用唯是得通
與國有司帥之以賛其不足者晝三巡之夜亦如之夜
三鼜以號戒鼜音/戚
 釋曰飾器兵甲之屬飾之以為威儀設之以聳觀曠
 備非常也財用國以財給守吏之用也稍食守者禄
 廩也任其萬民各以任使之也民之材器其所用築
 塹及為藩落者劉氏曰財用曰分隨地守之所用也
 稍食曰均計功力之所當也萬民曰任分地界為守
[009-70a]
 也材器曰用防緩急之所須也凡守者各致其守不
 可以有移也其有移者則受灋于掌固以通之也盖
 甲兵有時而不足用力役有時不足供財用有時不
 足給則移甲移役與移財用以足一時之需其他非
 是不得妄離部署故曰唯是得通國有司甲兵財用
 之官也言其通又必與國有司帥而致之以助其不
 足則其移也無私矣賛佐助也巡行也鼜戒守鼓也
 號呼其守者之名也戒戒其守者之事也言為衆庶
[009-70b]
 之懈怠故晝夜三巡為夜不見其三巡故以三鼜號
 戒為信也以上皆王國之守固
若造都邑則治其固與其守灋凡國都之竟有溝𣗳之
固郊亦如之民皆有職焉若有山川則因之
 釋曰若造三等都邑則亦治其固與其守灋然不惟
 王國都邑之内至於國都之境皆有溝𣗳之固而鄉
 遂之境亦如之合守之處其民皆分其職任使遞守
 也而凡造溝之處值有山川則因而為之不須别造
[009-71a]
 也
 王氏曰若有山川則因之以為阻固也夫為髙必因
 丘陵為下必因川澤因其髙下自然之勢以為之阻
 固則用力不勞而其為備也易矣先王之世以道徳
 則明以仁義則脩然後掌固之守可賴焉若夫徒恃
 形勢之固而不知仁義道徳之所本委而去之雖有
 方城漢水何足恃哉此魏之武侯保西河之固而吳
 起對之以在徳不在險者良有以哉
[009-71b]
司險掌九州之圗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
路設國之五溝五涂而𣗳之林以為阻固皆有守禁而
達其道路國有故則藩塞阻路而止行者以其屬守之
唯有節者達之
 釋曰九州之圗謂天下地理阻阨之圗也山林川澤
 之阻若職方氏所謂東南曰揚州其山鎮曰㑹稽其
 澤藪曰具區其川三江其浸五湖之類是也觀其圖
 則知其阻為其阻而不通也山林則開鑿之川澤則
[009-72a]
 橋梁之而達其道路焉五溝遂溝澮洫川也五涂徑
 畛塗道路也樹之林作籓落也或曰溝涂之上植林
 木為阻固使民守而禁之則非遂人之五溝五涂矣
 曰晉師伐齊而曰使齊之封内盡東其畆今曰盡東
 其畆唯吾子戎車是利無顧土宜無乃非先王之命
 也夫是五溝五涂之設於天下豈惟利田亦寓阻固
 之意也然唯於分界之處有溝涂則樹之林木以為
 守固其田中之溝涂不樹也國有故謂兵冦也閉塞
[009-72b]
 要害之路不通往來備奸冦也凡司險之民皆以守
 之焉節謂道路之旌節也有節則非冦也故達之
掌疆闕其職/
 原曰疆者侯國都鄙之疆界也是故大國不過百里
 次國七十里小國五十里不能五十里曰附庸是建
 國之定制其曰五百里三百里二百里者其屬國也
 先王之為此制也灋制必嚴分守必明疆界必定使
 彊不得以侵弱衆不得以暴寡故大小相維王設其
[009-73a]
 牧天下之定其原盖出於此春秋之時諸侯踰制晉
 大數圻漢陽諸姬楚實盡之司馬之職廢天子不能
 問方伯自違制封建於是而大壊矣春秋書侵書伐
 何者而非兼并之議也故曰春秋無義戰及戰國之
 時王制壞亂極矣孟子曰諸侯惡害己而去籍其全
 書孟子巳不得見豈特司禄之職缺而掌疆亦缺矣
 况并冬官於司徒闕畧大小司馬之職掌則諸侯之
 意不益可見乎
[009-73b]
候人各掌其方之道治與其禁令以設候人若有方治
則帥而致于朝及歸送之于竟
 釋曰先王於四方之賓客來則有以迎之去則有以
 送之因設候人之官分掌候四方賓客之往來其於
 道路候掌其道路之治治謂出入迎送治其事也鄭
 氏曰國語候不在竟譏不居其方也禁令備奸冦也
 以設候人者選士卒為之即其徒也方治謂出於其
 方來治國事者候人帥其使而造於朝及其事竣而
[009-74a]
 歸又送之出竟也詩曰彼候人兮荷戈與祋春秋傳
 曰晉欒盈過周王使候人送出諸轘轅是也
環人掌致師察軍慝環四方之故巡邦國摶諜賊訟敵
國揚軍旅降圍邑摶音慱諜音/牒降戸江反
 釋曰環人盖巡察之官致師者犯敵以誘其出也鄭
 氏曰致其必戰之志古者將戰先使勇力之士犯敵
 焉春秋傳曰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為右以致晉師許
 伯曰吾聞致師者御靡旌摩壘而還樂伯曰吾聞致
[009-74b]
 師者左射以菆代御執轡御下掚馬掉鞅而還攝叔
 曰吾聞致師者右入壘折馘執俘而還皆行其所聞
 而復之察軍慝慝隂奸也視軍中有為慝者則執之
 環四方之故四方其兵戎之故環而却之不使合黨
 締交所謂折衝禦侮也巡邦國摶諜賊平時巡行邦
 國之中恐有隂謀邦國有賊來作間諜伺虚實者摶
 而執之訟敵國者敵國有兵來侵則往訟曲直若齊
 國佐如師是也揚軍旅稱耀其威武以攝恐敵人也
[009-75a]
 降圍邑於其所圍之邑苟有欲降者則受其降然則
 環人乃才勇口辨之人為之若古使敵辨士之流者
挈壺氏掌挈壺以令軍井挈轡以令舍挈畚以令糧凡
軍事縣壺以序聚柝凡喪縣壺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
之分以日夜及冬則以火㸑鼎水而沸之而沃之畚音/本柝
音/託
 釋曰挈提也壺盛水器也令軍井者軍穿井及水懸
 壺其上令軍衆知水所在也壺所盛飲故以壺表井
[009-75b]
 挈轡以令舍者轡以駕馬馬止則脫轡故懸轡令軍
 知所當舍也挈畚以令糧者畚以盛糧軍當給食則
 懸畚於當禀假之處令軍望見使來受糧於此下也
 軍中軍騎雜㑹讙囂號令不聞故各以物為表識也
 撃柝兩木相敲行夜時也易曰重門撃柝以待暴客
 軍之所處尤嚴故懸壺以水分漏刻所以序次更迭
 撃柝守備之人也代亦更也禮未大歛代哭以水守
 壺者為沃漏也以火守壺者夜則視刻數也分以日
[009-76a]
 夜者異晝夜漏也漏之箭晝夜共百刻冬夏之間有
 長短焉冬水凍漏凝不下故以火炊水沸以沃之謂
 沃漏也 薛氏曰以火㸑鼎則使之不凝以火守壺
 則使之不差施之軍事所以嚴守警施之喪事所以
 嚴凶哀朝廷朝夕之禮亦常以是為節焉然春官雞
 人凡國事為期則告之時齊詩特罪挈壺氏者盖天
 子備官挈壺掌漏雞人告時諸侯則掌漏告時一於
 挈壺氏也
[009-76b]
射人掌國之三公孤卿大夫之位三公北面孤東面卿
大夫西面其摯三公執璧孤執皮帛卿執羔大夫執鴈
諸侯在朝則皆北面詔相其灋
 釋曰位將射始入見君之位三公輔弼之長諸侯方
 伯之長故皆北面以正臣禮孤西卿大夫東面朝廷
 之序以右為尊士不與者此非大射選賢與祭故也
 以言曰詔以力曰相謂射人詔相公孤卿大夫諸侯
 禮儀之灋也 王氏曰先王於祭祀賔燕之事未嘗
[009-77a]
 不射方其與諸侯行賓射之禮則國之三公孤卿大
 夫與焉故射人掌其位也三公北面答君也孤東面
 佑王也卿大夫西面佐王也其摯三公執璧則以其
 有君之體而不致其用也三公之摯不序於宗伯而
 獨見於射人者盖三公師道也王之所承有弗敢臣
 也宗伯之摯不序於其職而射人以主賓射為先則
 三公之摯言於此亦以見賓之而弗敢臣之意也諸
 侯在國則有君道故南面在朝則有臣道故北面也
[009-77b]
 詔相其灋朝射之灋也
若有國事則掌其戒令詔相其事掌其治達
 釋曰國事謂王有祭祀㑹同之事諸侯當助其薦獻
 與其禮儀也戒令振肅之使無違禮也事則所當行
 之事也射人詔相之治達謂諸侯因與王射及助祭
 而有所治受而達之於王王有命又受而下之
以射灋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三獲三容樂以騶虞
九節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二獲二容樂以貍首七
[009-78a]
節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一獲一容樂以采蘋
五節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一獲一容樂以采蘩五節
二正射三侯皆音亦正/音征豻五豆反
 釋曰此賓射之儀也射灋者制為度數則為灋射儀
 者見於動容則為儀下文所謂侯也獲也容也樂節
 也皆是也六耦者諸侯與王射而合卿大夫以為六
 耦射三侯者陳君舉曰王大射張三侯乃是養人主
 不争之徳以萬乗之尊下與諸侯羣臣射射有中否
[009-78b]
 則有勝負使人主有争勝負之意則不可故特設三
 侯於侯道九十弓之地一侯髙一侯其侯又廣其弓
 又良又有相助之者則易為中雖以優至尊乃養其
 不争之徳諸侯二侯亦此意獲者射必有人執旌以
 告獲每侯用一人其名曰獲射必有容其制如屏風
 一名曰乏樂以騶虞歌此詩以為樂節也三侯熊虎
 豹也二侯熊豹也一侯豹也豻侯以胡犬之皮飾九
 七五節奏樂以為射節之差張布謂之侯侯中為鵠
[009-79a]
 鵠中為正正中為𣙗𣙗方六寸五正畫五采之雲氣
 也三正畫以朱蒼白之雲氣也二正畫以朱緑之雲
 氣上文不言士天子與諸侯賔射士不與也此云士
 豻侯則士得自行賔射不得與君賔射矣
若王大射則以貍步張三侯王射則令去侯立于後以
矢行告卒令取矢祭侯則為位與太史數射中佐司馬
治射正
 釋曰貍善摶物者行則止而擬度焉其發必獲是以
[009-79b]
 量侯道灋之於今為半步也侯道者各以弓為度九
 節者九十弓七節者七十弓五節者五十弓弓之下
 制長六尺王射則射人令人去候所而立于後以矢
 行告者射人主以矢行髙下左右告于王也射畢則
 令當取矢者使取矢也祭侯為位者祭侯獻服不為
 位者為服不受獻之位也數射中者數射者中侯之
 算也與太史者以太史凡射事飾中舍算故也佐司
 馬治射正者射以不失正鵠為主司馬治之射人佐
[009-80a]
 之也
祭祀則賛射牲相孤卿大夫之灋儀㑹同朝覲作大夫
价凡有爵者大師令有爵者乗王之倅車有大賔客則
作卿大夫從戒大史及大夫介大喪與僕人遷尸作卿
大夫掌事比其廬不敬者苛罰之比毗志反/苛音何
 釋曰祭祀謂郊禘之事王必親射牲示誠敬之至也
 而射人則賛之灋儀謂射灋射儀也作使也㑹同朝
 覲用大夫為介以相禮與士之有爵者為介則射人
[009-80b]
 作而使之也倅車王之副車也大師令有爵者乗之
 不敢虚其位以在師中也作卿大夫從者選使從王
 見賓客也戒太史及大夫介者謂王有命使三公命
 諸侯及衣服就館賜之時則射人戒太史及大夫為
 介於諸公者也太史與事者以大史主協禮事故也
 僕人太僕也僕人與射人俱掌王之朝位也遷尸大
 歛之後遷於室堂作卿大夫掌事者使之各掌王喪
 之事也王喪親於貴者居廬則比其服之親疎貴賤
[009-81a]
 也居廬而不敬者則苛而詰問之罰而究治之也
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教擾之凡祭祀共猛獸賔客之事
則抗皮射則賛張侯以旌居乏而待獲
 釋曰猛獸熊羆虎豹之屬教而擾之使馴服而不摶
 噬也祭祀共猛獸以充膳羞也賔客來朝陳虎豹之
 皮畢則舉而藏之射侯張於射人則賛助之乏即容
 也舉旌而居於容待獲待射中而舉旌以唱獲也
射鳥氏掌射鳥祭祀以弓矢敺烏鳶凡賔客㑹同軍旅
[009-81b]
亦如之射則取矢矢在侯髙則以并夾取之
 釋曰射鳥供膳羞其本職也祭祀主潔净敺烏鳶慮
 其汚穢也賓客㑹同軍旅主嚴肅敺烏鳶慮其喧聒
 也王射主取矢以司射鳥之事若矢着侯髙手不能
 及則以并夾取之并鍼箭具也司弓矢共并夾
羅氏掌羅烏鳥蜡則作羅襦中春羅春鳥獻鳩以養國
老行羽物襦汝/俱反
 釋曰以網繫鳥謂之羅鳥謂卑居鵲屬也蜡謂臘月
[009-82a]
 大祭萬物也襦與繻同網之細宻者春鳥蟄而始出
 者鳩鷹所化者鳩同春鳥宜養老 鄭氏曰蜡則作
 羅襦者謂十二月此時火蟄者畢矣豺既祭獸可以
 羅網圍取禽獸也王制曰豺祭獸然後田又曰昆蟲
 已蟄可以火田今俗放火張羅其遺教也獻鳩以養
 國老者陳氏曰天子之於老者其所養有三國老也
 庶老也死政之老也夫貴胄謂之國子則貴而老者
 謂之國老賤者謂之庶人則賤而老者謂之庶老國
[009-82b]
 子與庶人之俊者同其學所以一道徳國老與庶老
 異其養所以别分義記之所言四代養老是已而又
 有死政之老焉故羅氏鳩以養之者國老司徒以保
 息養之者庶老也司門以財養之者死政之老也若
 夫外饔酒正所謂耆老者總三老言之也
掌畜掌養鳥而阜蕃教擾之祭祀共卯鳥歲時貢鳥物
共膳獻之鳥
 釋曰禽鳥可食者非一種掌畜歛而養之阜猶盛也
[009-83a]
 蕃蕃息也阜蕃使各遂其生教擾使各馴其性也卯
 鳥鵝鴨雞鶩之屬其卯可薦者以祭祀共之鳥物鳬
 鴈之屬以時而來者歲時貢之鶉雀鵒雉之類非一
 品也故於膳獻共之先王設此官以供祭祀備膳羞
 共器用無棄物者也亦可謂能使禽獸昆蟲各得其
 所者矣而豈徒哉
 鄭氏鍔曰先王置官欲其簡而不冗自服不氏以下
 或教猛獸或射飛鳥或羅或畜盖一官可以兼數職
[009-83b]
 也兹四官其事雖㣲然所掌者供鬼神之祭祀者有
 之供人君之膳羞者有之供賓客之禽獸者有之設
 官以備物物備而禮舉凡所以嚴國體而尊天王也
 孰謂冗而且濫耶
 
 
 
 周禮全經釋原巻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