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6 周禮全經釋原-明-柯尚遷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全經釋原巻五
            明 柯尚遷 撰
  地官下
鄉大夫之職各掌其鄉之政教禁令
 釋曰萬二千五百家為鄉一鄉之中必立一上大夫之
 尊以為主無宰伯正司之號直以本秩名之又不設府
 史胥徒之役固知鄉大夫以下皆民官也然則民官以徳
[005-1b]
 詔爵亦有祿乎曰載師於近郊有宅田官田鄉大夫以下
 之祿也士田族師之祿也賈田市官之祿也逺郊又有賞
 田則鄉大夫有功而加賞者也牛田養公牛牧田養馬者
 也鄉官之祿必取於此也政以正之教以誨之禁其勿為
 令其有為此鄉大夫之權也然政教禁令與鄉師不同
正月之吉受教灋于司徒退而頒之于其鄉吏使各以
教其所治以攷其徳行察其道藝
 釋曰正月之吉建寅月朔也教灋三物九比是也鄉
[005-2a]
 吏自州長以至比長也徳行六徳六行藝六藝以其
 皆道之所存也故曰道藝 按鄉大夫獨受教灋于
 司徒退而頒于鄉吏則鄉大夫乃教官之宗主是必
 昔日卿大夫涖事王朝退老於家則司鄉中之教而
 食教官之禄者也尚書太傅曰大夫七十而致事老
 其鄉里大夫為父師士為少師故鄉遂之官大夫士
 之秩者皆嘗為大夫士者或為大夫士之子孫而世
 其禄者是必家勢素為民之所服而教亦易行人所
[005-2b]
 矜式子孫亦思守其家灋而不敢廢宗灋亦可常行
 而不墜故上下以辨民志以定也教灋固不離乎三
 物然推行之際必有條件故逐年有受教頒教之事
 也
以歳時登其夫家之衆寡辨其可任者國中自七尺以
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舎者國中
貴者賢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舎以歳時入其

[005-3a]
 釋曰登上之也夫家之衆寡稽之於州長黨正鄉大
 夫則登之版籍也可任即上地家三人一為正卒餘
 為羨卒皆辨之也國中六鄉野六遂也國中之民晚
 征而早舎以地近而役多也郊野之民早征而晚舎
 以地逺而役少也此所謂施之也其舎而不征者有
 六有爵者在所尊有徳者在所敬有道藝者在所崇
 服公事在所優有年齒者在所安有天刑者在所恤
 也既登於版籍每嵗終則入其書於司徒焉
[005-3b]
 原曰司徒教灋以辨施舎為大務施舎之辨而國中
 四郊則異灋此可見鄉灋之必行於天下矣然謂之
 施者征之也舎者免之也征之者豈如後世分地稅
 身税為二哉盖古者自十五至二十皆授田而為夫
 家其無執事者亦出夫家之征其宅不毛者有里布
 則是有田無田無論在國在野之殊皆取以三征曰
 粟米曰布縷曰力役也若夫賢能則舉於司徒者不
 征於鄉舉於王者不征於司徒所謂舎之也既言施
[005-4a]
 之有國野之别而貴者賢能與服公事者之舎必表
 曰國中者盖鄉遂異治鄉中多君子也而遂人只曰
 老幼廢疾而已故不明施舎之辨則不知司徒之教
 必通於郊野不知稅灋之三征則何以明施舎之事
 也
三年則大比攷其徳行道藝而興賢者能者鄉老及鄉
大夫帥其吏與其衆寡以禮禮賔之
 釋曰此賔興賢能之事三年大比者毎歳月吉閭胥
[005-4b]
 書其敬敏任恤族師書其孝友睦婣有學四時孟月
 黨正書其徳行道藝每嵗之首州長又攷其徳藝則
 人才成否有定書矣故鄉大夫三年則大校比其月
 書季考之實而總覈其徳行道藝之全大賢大能宜
 進於王也則集合鄉吏行鄉飲酒禮以賢能為賓而
 興舉之焉鄉老天子之三公致仕時居於百里大都
 之中時而與王坐而論道賔興之時暫屈為鄉老重
 得人也吏謂州長黨正衆寡者族師閭師比長貴者
[005-5a]
 寡而賤者衆故曰衆寡上禮字鄉飲酒之禮下禮字
 禮敬之禮以上賔之禮敬之也
厥明鄉老及鄉大夫羣吏獻賢能之書于王王再拜受
之登于天府内史貮之
 釋曰厥其也其賓興之明日也獻進也天府祖廟寶
 玉所藏之府内史掌國令之貳王制禄則贊為之者
 也獻賢能之書王必再拜而受之重得賢也其書與
 祖廟寶玉共藏貴重之至也内史貳之將以制禄也
[005-5b]
 苟舉而未當豈不愧此禮哉
退而以鄉射之禮五物詢衆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
皮四曰和容五曰興舞此謂使民興賢出使長之使民
興能入使治之
 釋曰退獻賢能之書而退也前言禮者鄉飲之禮此
 言鄉射之禮乃鄉吏共行射禮以觀之與賔禮待之
 者異矣詢之者以平日位在己下者既書其賢能則
 出而在己上問其心服與否也一曰和謂内志正也
[005-6a]
 有徳則能和矣二曰容謂禮貌莊嚴也有行則容莊
 矣三曰主皮謂射中否也有藝則能中矣四曰和容
 謂禮儀習熟容節比禮也此以禮觀之也五曰興舞
 謂綴兆舒疾節奏比樂也此以樂觀之也成周造士
 以禮樂故攷之以禮樂也既行射禮以觀人材與所
 書之稱否又詢于衆庶以問其心之服否所以示至
 公也此謂者應上之詞言所以觀之詢之者非徒如
 此而已也將使民自興其賢者出其本秩使之加於
[005-6b]
 己上以長於我而任教也將使民自興其能者使入
 於其鄉而治我事也舉非為人而舉乃以長我治我
 者而舉之實見其賢能故耳果心有未服則豈肯舉
 之哉
 原曰成周舉選之灋有二節焉其大賢大能則行鄉
 飲酒之禮以之為賔而興之進於天子入於太學教
 養之司馬辨論官材舉以任百官府之治矣其次賢
 次能則鄉射以舉之而進鄉官之秩焉然其舉雖二
[005-7a]
 其教一也二十五家之閭歳時讀灋而書其敬敏任
 恤百家之族月吉屬民讀灋而書其孝友睦婣有學
 五百家之黨正歲屬民讀灋始書其徳行道藝之全
 矣然能書之未能攷之也州長則攷之能攷之未能
 興之也而鄉大夫則興之教之初已為興之地則興
 之日何負於賓禮之隆哉周家得人之盛其本固在
 此也然鄉吏進秩其舉行之典亦有至公之制焉既
 行射禮以五物觀其徳行道藝所以騐其平日所書
[005-7b]
 之當否又徧詢其所舉者果出於其心之所願服則
 其所書者既不可以經營而倖得而所以舉者復豈
 有蔽私得我之心哉則人必將率徳勵行以聽旌舉
 之不暇矣使徳非實有則誰肯舉之而還以長治於
 我者乎孟子曰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従之此之
 謂也後世科目取士糊名易書以示至公不知以利
 祿為媒先誘以利欲之教灋矣豈若賔興之典使人
 自修其徳行道藝以為教月書季考使人心服自舉
[005-8a]
 之為公哉
嵗終則令六鄉之吏皆㑹政致事正歲令羣吏攷灋于
司徒以退各憲之於其所治國大詢于衆庶則各帥其
鄉之衆寡而致於朝國有大故則令民各守其閭以待
政令以旌節輔令則逹之
 釋曰㑹計也大曰政小曰事致獻也歳終則攷其一
 年所教之功遂令鄉吏大計其所教之政獻其所治
 之事上於大司徒也正歳事之始也則令鄉吏攷灋
[005-8b]
 于司徒而斟酌其利宜而行於一歳也以退攷灋而
 退也憲表懸之也所治謂州黨族閭也國大詢如詢
 國危詢國遷詢立君之類皆鄉大夫致其民至於外
 朝也大故災變冦戎之類則令其所治之民各守其
 閭門以備之将以待上之政令也旌節執以為信者
 民雖以徴令行必以旌節輔之乃得通逹也古人二
 十五家為閭閭首有門門左有塾閭胥坐之其灋至
 嚴所以備災變防冦盜行教灋謹出入也
[005-9a]
州長各掌其州之教治政令之灋正月之吉各屬其州
之民而讀邦灋以攷其徳行道藝而勸之以糾其過惡
而戒之
 釋曰二千五百家為州州長中大夫之秩亦鄉官也
 教治即下文勸戒之事政令謂賞罰戒令所以輔教
 治者灋則其條目也屬猶合也謂㑹聚之邦灋司徒
 所頒之教灋固不外于三物十二教然每年必有推
 行之灋訓戒之辭讀之以教民也攷其徳行道藝者
[005-9b]
 以黨正族師之所書者攷之以驗其實也既攷之又
 勸勉而訓誨之其有犯教與過惡者則糾督而戒飭
 之夫州長教民既攷其善矣復勸之既紏其惡矣復
 戒之無不欲其入於善蓋欲以徳化民不恃其刑政
 以威之此教化之道也
若以歳時祭祀州社則屬其民而讀灋亦如之春秋以
禮㑹民而射于州序凡州之大祭祀大喪皆涖其事若
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則帥而致之掌其戒令與其
[005-10a]
賞罰
 釋曰州社州中土穀之神也歳時春祭社以祈穀秋
 祭社以報功祭之日必㑹民而讀灋者民不空集也
 亦如之謂勸戒之也序州學也孟子曰序者射也盖
 州長主攷黨與族閭所書者故春秋以鄉射之禮㑹
 民於序以别賢否且示化焉盖古之攷徳必以射班
 固曰序則行禮而示化焉此也大祭祀州祭社稷也
 大喪鄉老鄉大夫之喪也涖臨也必親涖者敬上也
[005-10b]
 作起也師謂征伐田謂狩獵行役謂土功戍守役作
 凡此數者徴民則州長帥而致於司徒戒令所以率
 作事賞罰所以治功過皆兼掌之
歳終則會其州之政令正嵗則讀教灋如初三年大比
則大攷州里以贊鄉大夫廢興
 釋曰歳終㑹政攷其終也正歳讀灋正其始也三年
 大攷州里徳行道藝之成否將以贊鄉大夫也惡者
 黜廢之善者賔興之皆本於州長所攷而贊之也不
[005-11a]
 曰州閭而曰州里者鄉灋兼行於六遂之中也
黨正各掌其黨之政令教治及四時之孟月吉日則屬
民而讀邦灋以糾戒之春秋祭禜亦如之
 釋曰五百家為黨曰正者為一黨之人所取正也政
 令教治變上文耳其實一也四時孟月寅申己亥之
 月也吉日朔日也正月在州三時在黨讀灋必言邦
 灋者兼八刑也民知教灋則不違乎義理民知邦灋
 則不麗於刑辟因讀邦灋遂糾其過惡戒其怠惰也
[005-11b]
 禜雩祭水旱之神盖亦為壇祭之如社稷云左傳曰
 日月星辰之神則霜雪風雨之不時於是乎禜之山
 川之神則水旱疫癘之災於是乎禜之是也亦如
 之者必讀灋而糾戒之民不空集也
國索鬼神而祭祀則以禮屬民而飲酒于序以正齒位
壹命齒于鄉里再命齒于父族三命而不齒
 釋曰索鬼神郊特牲曰歳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
 之即蜡祭也稱國命祀也序當作庠州學既名序黨
[005-12a]
 學宜名庠也學記曰黨有庠術有序孟子曰謹庠序
 之教又曰庠者養也序者射也今有州學而行鄉射
 於黨學而行鄉飲是其義也黨庠飲酒禮亡必正齒
 位者以民三時務農將闕於禮至此農隙之時而教
 之尊長養老見孝弟之道也凡射飲酒雖鄉大夫之
 尊亦來觀禮鄉射記曰大夫樂作不入既旅不入是
 也齒于鄉里者以年與衆賔相次也鄉黨尚齒然有
 爵尊而齒不敵者専以齒序則失貴貴之義故聖人
[005-12b]
 制之禮曰一命爵不敵齒則齒于鄉里再命爵尊于
 鄉人而不能勝乎天序故與父族之人為齒三命者
 天子之上士公侯伯之卿也爵尊矣不齒者貴貴之
 禮則席于尊東盖鄉飲鄉射皆酒尊在室戸之東房
 户之西賔主夾之鄉人為卿大夫觀禮者為鄉人所
 遵灋故謂之僎席在酒尊東是之謂正齒位而長長
 貴貴並行不悖矣
凡其黨之祭祀喪紀昏冠飲酒教其禮事掌其戒禁凡
[005-13a]
作民而師田行役則以其灋治其政事
 釋曰黨中婚冠喪祭飲酒之禮皆黨正教之蓋民者
 㝠也非教則不明古者民間之禮無不自上教之且
 戒禁之此風俗所以淳美也夫射飲相見固鄉禮也
 而冠昏喪祭則家禮也自黨以下家禮無不教之師
 旅田役則以什伍聨比之灋治其政事謂糾率之也
歳終則㑹其黨政帥其吏而致事正歳屬民讀灋而書
其徳行道藝以歳時涖校比大比亦如之
[005-13b]
 釋曰歳終㑹計其黨政則帥族師以下致之於州長
 夫人之智愚賢不肖之不同教以徳行道藝使之歳
 終服習日就月將至於歳首必有可書者故㑹民讀
 教灋而書之黨正既書則州長得以攷而勸之鄉大
 夫得以攷而興之則其材成矣校比即辨施舎與其
 可任者族師閭胥至近也歳時校比黨正則徃臨之
 以驗其實也大比亦親校其比以閱實之而登其數
 於州長也
[005-14a]
族師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月吉則屬民而讀邦灋書
其孝弟睦婣有學者春秋祭酺亦如之酺音步/
 釋曰百家為族師帥人者戒以飾其怠忽令以輔之
 政事邦政之事月吉毎月之朔也讀灋州長以正月
 黨正以四孟月族師則每月舉行之民彌親者教彌
 數也孝弟睦婣六行之本學謂詩書禮樂之事族師
 所書三物未全但有一之可稱者閭胥即書之進於
 族師族師又攷而書之也酺為人物災害之神鄭氏
[005-14b]
 曰此世所謂蝝螟之步與人鬼之步歟盖亦為壇位
 祭之如雩禜然族師無飲酒之禮但因祭酺而與民
 相酬酢因而讀邦灋書徳行也大抵百家之族日與
 民相從事其賢否必知之悉矣故三物之書族為本
 也月吉春秋皆有遺所以激其進徳作其怠倦也至
 矣
以邦比之灋帥四閭之吏以時屬民而校豋其族之夫
家衆寡辨其貴賤老幼廢疾可任者及其六畜車輦
[005-15a]
 釋曰邦比小司徒之九比也四閭之吏閭胥與比長
 凡有職事者夫家衆寡與六畜車輦鄉大夫既登之
 族師又登之盖以死生貴賤老少之變不同不可不
 以時校登為施舎之地也百政皆起於族雖黨正亦
 親涖之以其親民故也
五家為比十家為聨五人為伍十人為聨四閭為族八
閭為聨使之相保相受刑罰慶賞相及相共以受邦職
以役國事以相葬埋
[005-15b]
 釋曰聮綴也有次序之義盖一比之中五家既有先
 後矣十家為聨則二比又分先後也四閭既有先後
 矣八閭為聨則二族又有先後也分之則比長各統
 五家閭胥又統五比族師各統四閭若無先後之次
 則同等者不相上下何以能合為億萬使翕然齊一
 哉惟其有聨則自一家數至五家為一比之次自一
 比數至五比為一閭之次自一閭數至四閭為一族
 之次自一族而加一族為八閭之次自比積之而萬
[005-16a]
 而億莫不翕然有序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皆本乎
 自然連而不亂也推之天下無不皆然十家為聨聨
 其居也十人為聨聨其人也居有比閭族黨人有伍
 兩卒旅其灋皆同先王所以必立為聨比之灋者欲
 其舊比居者則相保新來徙者則相受刑罰相及相
 共則惡者所同惡而無所蔽慶賞相及相共則善者
 所同好而無相嫉職役葬埋則相佐助焉故聨比其
 民者所以歡洽其心也
[005-16b]
若作民而師田行役則合其卒伍簡其兵器以鼓鐸旗
物帥而至掌其治令戒禁刑罰歳終則㑹政致事
 釋曰作起也前言五人為伍十人為聨矣此言若出
 師田役用衆之時則毎家擇可任中一人以伍兩之
 灋合之若行簡稽之灋則或四家出一人或八家出
 一人或三十家出一人如司馬灋乃視其見在人數
 合其卒伍而用之族師掌百家聨比之灋所起故詳
 言之掌其治令戒禁刑罰者管轄人亦須有灋貴嚴
[005-17a]
 肅也故用衆之道合其卒伍使有統一簡其兵器使
 之精强帥以鼓鐸旗物使威令必行掌其戒禁刑罸
 使灋度嚴肅所以協其力也至於嵗終則㑹計其一
 歳所行之政事而致於鄉大夫焉
 原曰治民之道上下不辨則貴賤無别而强弱相凌
 矣故無序則禮不行上下不聨則情義乖離而歡愛
 不接矣故不和則樂不興先王以禮樂治天下必先
 以伍比之灋等其上下以立其序又以什聨之灋合
[005-17b]
 其羣衆以導其和故以居言之則五家為比十家為
 聨百家為族二百家為聨無事則相保相受有事則
 刑罸慶賞相及由此而修之則教化以行人心以變
 由此而修之則禮義可興刑罸可措由此而修之則
 風俗可淳泰和可致矣以人言之則五人為伍十人
 為聨百人為卒二百人為聨推而至於千萬人焉億
 兆人焉故渙然而歸則各安其居忽然而合則各有
 其次令以師田則行伍以定號令以行旗物以整令
[005-18a]
 以執役則同力合作戒令不煩而事功畢舉者以伍
 聨素定故也夫伍不制則亂聨不合則乖聖人欲有
 為於天下吾知必有機要之道不徒清靜而無為矣
 然則什伍之灋雖閱百聖何以易之大司徒亦有兄
 弟師儒朋友之聨者皆欲其同心同徳以向於善何
 往而非以禮樂治天下之道哉
閭胥各掌其閭之徴令以歳時各數其閭之衆寡辨其
施舎凡春秋之祭祀役政喪紀之數聚衆庶既比則讀
[005-18b]
灋書其敬敏任恤者凡事掌其比觵撻罸之事政音征/觵古横
反撻吐/達反
 釋曰二十五家為閭胥民之有才智者惟其齊民故
 無政治只掌徴召命令於其閭而已衆寡人民也二
 十五家人民可以數計故不言夫家衆寡然施舎之
 辨自閭胥始與民同處故察之詳祭祀謂州社黨禜
 族酺也閭胥與焉役師田功事之役政州黨射飲讀
 灋之類喪在上之喪也遇此數事必聚衆者以閭胥
[005-19a]
 民所率先掌徴召也比謂校比一閭之衆也閭胥近
 民故讀灋無時節聚而比則讀之以相告戒既比則
 書其恭敬勤敏與同等相信為任同類相濟為恤也
 不及徳行道藝者徳未可名由敬敏任恤以行之而
 至於成徳達材則有徳行道藝之名而可書矣故敬
 敏任恤又徳行道藝之本也故閭胥之所書止䇿勵
 修飭之所在觀此可以知教本矣不於此而立基只
 日求乎孝弟睦婣與夫仁聖忠和者而書之其不苟
[005-19b]
 以相欺者㡬希矣凡事謂聚衆庶而校比之事觵罸
 爵撻罸朴也罸罰財帛也此失禮違教之罸閭胥執
 其役也夫書其行則不遺片善罰其惡則不容小惡
 此周家之民所以遷善逺辠而不自知者由治之於
 始故也
 班氏固曰聖王之制於里有序而鄉有庠序以明教
 庠則行禮而示化焉春令民畢出在野冬則畢入於
 邑所以順隂陽備冦賊習禮文也春將出民里胥平
[005-20a]
 旦坐於左塾鄰長坐於右塾畢出然後歸夕亦如之
 入者必待薪樵輕重相分班白者不提挈冬民既入
 餘子皆在序室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女工一月得四
 十五日必相從者所以省費燎火同巧拙合習俗也
 又曰民年八歳入小學學六中五方書計之事始知
 家室長幼之節十五入大學學先聖禮樂而知朝廷
 君臣之禮
 按班氏之言能推測周制之一二但曰於里有序而
[005-20b]
 鄉有庠是未知州序黨庠之制也春冬出入民里胥
 鄰長坐左右塾此遂灋也餘子在序室俊秀十五六
 入庠序之餘子也婦人同巷相從亦料想之言耳但
 曰民年八嵗入小學而知長幼之節十五入大學而
 知君臣之禮則合古者小大二學之意蓋比閭族黨
 之教所以教萬民其書内則曲禮少儀也閭塾之學
 所以教小子者周禮亦未之言但於司諫曰朋友正
 其行而强其道藝辨其能而可任國事者正言在黨
[005-21a]
 庠州序之俊秀也是少儀者閭塾之書而内則曲禮
 則黨庠州序之書也班氏此説可以補未備之意
比長各掌其比之治五家相受相和親有辠竒衺則相
及徙于國中及郊則從而授之若徙于他則為之旌節
而行之若無授無節則唯圜土内之辠即罪字/衺似嗟反
 釋曰比長即上農也雖五家亦立之為長有下士之
 秩然後等級有辨統帥有人五家聽信之故亦有治
 之道焉相受謂相寄托假貸也相和親情意綢繆也
[005-21b]
 有辠為非而麗灋禁也竒謂怪誕衺謂邪惡比長齊
 民之長也故惟令其善相勸勉而相和惡相糾戒而
 相及而已徙謂不便其居也或國中之民出徙於郊
 或郊野之民入徙國中其田里必自上授之其舊居
 比長必送於彼授其吏若去逺鄉不能親送則為之
 旌節使執之則門關得達也若所居新鄉無比長親
 授或出本鄉過他鄉無節信則門關繫之納於圜土
 以詰所自來蓋非逃民即盜賊也 梁氏曰比長至
[005-22a]
 卑也而鄉灋必始於此聖人慎焉其相受相和親也
 而後善俗可以興有竒衺而罪必相及也而後奸惡
 無所容無授無節則必因而治之也而後反叛之徒
 無處之可藏無往而不獲盖善有所勸惡有所懲業
 可以安生可以遂非上之人慮之周而處之當曷能
 使之無不得其所哉
 原曰教也者不貴於語言而貴以徳化徳而無位以
 處之則徳隠而教不行故先王為之位以授徳為之
[005-22b]
 職以處能位職各稱其人則教化自行矣故自比長
 以至鄉大夫其等雖懸而所以為教一也夫讀灋糾
 戒月吉歳時皆屬民焉則耳提面命不是過矣徳行
 道藝教之□也昏冠飲酒喪祭射鄉教以禮也校九
 比辨施舎六畜車輦教以事也古之所以為教者不
 出乎此人之所以為人不外乎此矣不獨教之而又
 書之不惟書之而又攷之攷之既審乃㑹鄉之衆寡
 而行賔興之禮上者進於王次者觀之詢之以進退
[005-23a]
 其秩則人心孰不激勸而向於善耶故徳稱其位則
 徳尊教以其徳則化行為之爵以次其尊卑為之禮
 儀宫室衣服度數以等其分為之鄉遂諸職事以用
 其才有徳禮以感之無刑政以驅之官不出其鄉教
 不離其事有激勸之權有訓告之備斯先王所以民
 日遷善逺罪而不自知致雍熙太和之盛其機盖在
 此矣後世不知位職之辨立教之灋别立教官専以
 語言誦授為教鄉無崇徳之位民無觀感之實縱曰
[005-23b]
 致治不過財穀豐盈而已徳禮之備民心之淳無有
 也聖君賢相出焉宜以此為首務
封人掌設王之社壝為畿封而樹之凡封國設其社稷
之壝封其四疆造都邑之封域者亦如之令社稷之職
 釋曰地官司民者也民事以治神為先故封人為屬
 之首社祭地之稱配以稷王社祭天下之土國社祭
 一國之土天子之國畿内也社以勾龍氏配稷以棄
 為配壇在中壇外為壝畿封而樹之者植其所宜木
[005-24a]
 以嚴其界限也不言稷與壇者舉重以見之也封國
 封建諸侯也則割其方色之土與之立社於其國設
 其社稷之壇立其界限之壝畿界之上皆為溝塹又
 封其土樹其木以為阻固若造大都小都公邑家邑
 亦封其四域溝樹之令其社稷之職者都邑亦必有
 封人以主社稷之事王朝封人特令之使立其職事
 而已
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楅衡置其絼共其水稾歌舞牲
[005-24b]
及毛炮之豚凡喪紀賔客軍旅大盟則飾其牛牲楅音/福絼
一作紖持忍/反槀古老反
 釋曰飾謂刷治潔清之也楅設於牛之角以防觸也
 衡設於牛之鼻以繫繩絼牽牲之繩也水以滌牲稾
 以藉牲也君牽牲入廟時隨歌舞之言其肥香以歆
 神也毛炮豚者爛去其毛而實棗於腹炮之以備八
 珍也鄭氏曰封人歌舞其牲云博碩肥腯喪紀有奠
 牛賔客有牢醴積膳之牛軍旅有犒牛㑹同之盟有
[005-25a]
 載書之牛皆飾面㓗之
 葉氏曰古者立君曰奉社稷取妻曰共社稷死國曰
 死社稷社稷之重亦明矣故封人掌設王之社壝封
 國必設社稷之壝造都邑亦如之此見王畿邦國皆
 有社稷也鄭氏曰社稷土穀之神有徳者配食焉共
 工氏之子曰勾龍食於社厲山氏之子曰柱食於稷
 湯遷之而祀棄詩載芟春祈社稷也良耜秋報社稷
 也宗伯大烖則類社稷言其與天時相為休咎與嵗
[005-25b]
 事相為豐耗故設官以掌之歟
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聲以節聲樂以和軍旅以正
田役教為鼓而辨其聲用以雷鼓鼓神祀以靈鼓鼓社
祭以路鼓鼓鬼享以鼖鼓鼓軍事以鼛鼓鼓役事以晉
鼓鼓金奏鼖音焚鼛音高/
 釋曰金鼓皆鄉野所用者故特設鼓人以掌之所謂
 和民以樂此其一也六鼓即下文六鼓四金即金錞
 金鐲金鐃金鐸也以節聲樂雷鼓靈鼓路鼓晉鼓是
[005-26a]
 也以和軍旅鼖鼓是也以正田役鼛鼓是也教為鼓
 教擊鼓者辨其聲用鼓之制有長短而其聲有大小
 辨其所當用之事也雷鼓八面鼓也神祀謂祭天神
 也靈鼓六面鼓也社祭祭地示也路鼓四面鼓也鬼
 享祭宗廟也鼖大鼓也長八尺止兩面軍旅鼓之鼛
 鼓長一丈二尺役事鼓之詩曰鼛鼓弗勝是也晉鼓
 長六尺六寸鼓金奏謂先擊編鐘後聲晉鼔以和之
 此六鼓也
[005-26b]
以金錞和鼓以金鐲節鼓以金鐃止鼔以金鐸通鼔錞/音
淳鐲直角反/鐃女交反
 釋曰錞錞于也圓如碓頭樂作鳴之與鼓相和鐲鉦
 也形如小鐘軍行鳴之以為鼔節鐃如鈴無舌有秉
 執而鳴之以止擊鼓也鐸大鈴也振之以通鼓金鈴
 金舌曰金鐸在軍所振金鈴木舌曰木鐸施令時所
 振此四金也
凡祭祀百物之神鼔兵舞帗舞者凡軍旅夜鼓鼜軍動
[005-27a]
則鼓其衆田役亦如之救日月則詔王鼓大喪則詔大
僕鼓帗音弗鼜音戚/
 釋曰百物之神謂蜡祭兵舞則干戚之舞帗舞以采
 繒為之有秉當舞之時則繫鼓以應其節也鼜夜守
 鼓也盖軍儆戒在夜故擊鼜鼓以警衆也司馬灋曰
 昬四通為大鼜夜半三通為晨戒旦明五通為發昫
 軍動且行也亦擊鼓以進衆救日月則告王擊祀天
 之雷鼓大喪始崩及窆時則詔大僕擊鼓傳達于四
[005-27b]
 方也
舞師掌教兵舞帥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帥而舞社
稷之祭祀教羽舞帥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帥而舞
旱暵之事凡野舞則皆教之凡小祭祀則不興舞暵呼/但反
 釋曰舞師掌教舞者兵舞即武舞用于舞祭名山大
 川用之有扞衛之義帗舞用於社稷有祓除之義羽
 舞析白羽為之形如帗四方謂四望也羽有翼蔽之
 義皇五彩羽為之用於旱暵有隂陽相濟之義三者
[005-28a]
 皆文舞也野舞謂野人之學舞也教之以備鄉遂州
 黨祭祀之用舞也興猶作也不興舞民間小祭可略
 也
 原曰鼓人舞師不屬於樂師而在於司徒者以民間
 之所用所謂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其具在此也夫民
 不以禮教之則凌不以樂教之則乖祭祀固禮矣而
 樂之用亦莫大於祭祀至於軍旅田役非樂不和而
 况於歌舞之節文所以正民徳者樂其可廢於民哉
[005-28b]
 故大司徒曰以六樂防萬民之情而教之和此鼔人
 舞師所以必在於此也
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共祭祀之牲牷凡陽祀
用騂牲毛之隂祀用黝牲毛之望祀各以其方之色牲
毛之凡時祀之牲必用牷物凡外祭毁事用尨可也凡
祭祀共其犧牲以授充人繫之凡牲不繫者共奉之黝/於
紏/反
 釋曰六牲謂牛馬羊犬豕雞也阜盛也蕃息也物謂
[005-29a]
 色也牲生牲也牲純全也盖牲牷則牲之全體者犧
 牲則牲之純色者皆互言之耳祀分隂陽天陽而地
 隂日陽而月隂宗廟則昭陽而穆隂陽祀禋祀實柴
 槱燎之祀也隂祀血祭之祀也望祀貍沈之祀也時
 祀六享宗廟之祀也外祭謂表貉及王行所過山川
 用祀者毁事候禳毁除殃咎之屬騂者赤色之盛黒
 色之㣲以南北方之色而分隂陽之祀也方色則東
 青西白南赤北黒中黄也尨雜色皆可也繫牲者時
[005-29b]
 祀以上也不繫外祭小祭之牲也繫則授充人以養
 之不繫則自共奉之而已不授充人也
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凡祭祀共其享牛
求牛以授職人而芻之
 釋曰牧人所養者成牲之牛牛人所養者未成牲之
 牛公牛者公家之牛祭祀以為犧牲者待國之政令
 則祭祀享食賓射軍事喪紀所需也享牛獻神之牛
 求索也職人即充人也芻養也
[005-30a]
凡賔客之事共其牢禮積膳之牛饗食賔射共其膳羞
之牛軍事共其犒牛喪事共其奠牛凡㑹同軍旅行役
共其兵車之牛與其牽徬以載公任器凡祭祀共其牛
牲之互與其盆簝以待事徬蒲浪反/簝音老
 釋曰牢禮殷膳太牢也積所以給賔客之用生饋之
 也膳熟進之也羞進也所進賔之膳其牛享食賔射
 講禮之時用之也犒牛犒師所用奠牛遣奠所用之
 牛牛有二有祭享之牛有任用之牛兵車之牛則推
[005-30b]
 戰車也載任器則用以推載車也人在前曰牽居其
 傍曰徬任用也公用之器也互楅衡之屬盆所以盛
 血簝所以受肉皆牛人共之也
充人掌繫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則繫于牢芻之三月享
先王亦如之凡散祭祀之牲繫于國門使養之展牲則
告牷碩牲則賛
 釋曰充猶肥也牢䦨也繫于牢者充人所躬親也養
 牛羊曰芻盖授之牧人而養之也散祭祀謂司中司
[005-31a]
 命及凡小祭祀也繫于國門使守門者養之展牲謂
 察視也告牷告其體色之純全也碩大也君牽牲宗
 人告碩而充人則賛之
 原曰自封人至充人職至㣲也而列載師之前何哉
 盖五官皆司徒屬外所用禮樂之㣲職猶春官鬱人
 至司几筵五官是也官雖㣲而職則要事雖小而關
 乎禮樂則大故次於此也
載師掌任土之灋以物地事授地職而待其政令
[005-31b]
 釋曰任土者土地有生物之功任之不使閒曠也其
 灋則區畫王畿之土地為郊甸縣都之等將以授人
 也物地事者有土斯有物土有青黎白黒黄壤之不
 同或宜九穀或宜果蓏或宜蕃鳥獸之類凡地事以
 此物之有事斯有職或職以耕事或職以牧事凡所
 謂地宜之職以此授之待其政令者以此而定賦稅
 待上令而取之也
以㕓里任國中之地以場圃任園地
[005-32a]
 釋曰在國之屋曰㕓在田之廬曰里孟子曰五畆之
 宅樹之以桑注曰二畆半為宅在邑二畝半為廬在
 田即里也詩曰中田有廬是也國中王城之内也場
 以納禾稼圃以種蔬菜園樊之則為圃也按廛里也
 場圃也雖云任國中與園地其實總鄉遂都鄙凡在
 邑之宅皆謂之廛在田之廬皆謂之里其在田在邑
 之空地皆謂之園地合鄉遂都鄙皆謂之國中以邑
 宅而言也下文云園廛二十而一可見在田之廬為
[005-32b]
 里餘地為場圃矣此二句言廛宅也
以宅田士田賈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賞田牧田
任逺郊之地
 釋曰宅田州長黨正之田士田族師閭師之田賈田
 司市以下之田近郊五十里六鄉之地也官田遂大
 夫縣正鄙師之田賞田有功者賞地之田也牛田養
 公牛者牧田養馬者也逺郊百里六遂之地也此七
 等之田皆鄉遂之中井田之外行貢灋野人耕而取
[005-33a]
 其賦以養君子者孟子曰卿以下必有圭田又曰國
 中什一使自賦即此是地若井田之徹灋則自鄉遂
 都鄙皆是此地其賦稅為百官之禄及九賦之需又
 非如七等之田専以厚君子也鄉大夫爵則卿也或
 昔日王朝之卿大夫有家邑其田非鄉中可容故不
 存焉此總言七等之田在鄉遂者下文只以都邑本
 名言之其實都鄙雖不成鄉遂亦如鄉遂之制故制
 田之灋而七等在其中矣
[005-33b]
以公邑之田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
 釋曰鄉遂之外為都鄙亦為公邑何以謂之鄙五百
 家也有五百家之聚則謂之邑不成縣遂也公邑天
 子未頒與人者郊外曰甸地在二百里之内也井地
 之灋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盖丘邑之田在
 鄉遂之内成甸之田在鄙邑之内而縣都之田則居
 於小都大都矣以井田之數而名其地未可知也家
 邑者天子之大夫各受二十五里采地在三百里之
[005-34a]
 内者稍字未詳地則甸與縣之間耳治邑者縣師也
以小都之田任縣地以大都之田任畺地
 釋曰縣者井田之灋則四甸為縣比居之灋則二千
 五百家為縣曰縣地者用井地灋曰小都大都者用
 比居灋四縣為都都之名依之而立四縣則萬家也
 都止於萬家四縣而已不制鄉遂者大都不可耦國
 也畺介也自此之外則為侯國小都則天子之卿各
 受五十里采地在四百里之内大都則天子之三公
[005-34b]
 及王子母弟又受采地百里在五百里之内者故采
 地百里亦如侯國大國三鄉三遂采地不成鄉遂者
 别四郊也 丘氏曰四郊地居四同甸居十二同稍
 居二十同縣居二十八同都居三十六同共百同王
 畿千里也鄭氏曰凡王畿内方千里積百同九百萬
 夫之地也有山陵林麓川澤溝瀆城郭宫室涂巷三
 分去一餘六百萬夫又以田不易一易再易上中下
 相通定受田者三百萬家也逺郊之内地居四同三
[005-35a]
 十六萬夫之地也三分去一其餘二十四萬夫六鄉
 之民七萬五千家一家受二夫則十五萬夫之地其
 餘九萬夫則廛里也場圃也宅田也士田也賈田也
 官田也牛田也賞田也牧田也九者亦通受一夫焉
 則半農人也定受田十二萬家也按鄉遂共十五萬
 家一家受田不及二夫七等之田亦以夫受計
凡任地國宅無征園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逺郊二十
而三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惟其漆林之征二十而五
[005-35b]
 釋曰上言任土貢助在其中此言任地専以貢灋言
 也蓋周人貢助並行助則十一不假言貢則七等之
 田有差等耳故再列之國宅凡官府所有宫室吏所
 治者故無征園㕓二者皆民居盖在五畆之宅之内
 者種桑麻為布縷之征故二十而一下文宅不毛者
 亦有里布是也近郊十一謂宅田士田賈田之税也
 逺郊二十而三謂官田牛田賞田牧田之稅也甸稍
 縣都皆無過十二者亦貢灋七等之田鄉官所受之
[005-36a]
 禄也漆故書作桼盖有水澤之處謂之漆詩曰猗歟
 漆沮凡澤藪皆可名漆也林山林也漆澤衡所掌之
 地林山虞所掌之地二十而五者如魚鹽材木之類
 不用人力耕治天地自然之利也但視其所得每十
 分取其二分之半夫井田之助灋則有公田固十一
 也徹灋無公田但每夫十取其一貢灋則輕近而重
 逺者盖七等之田皆鄉官所受以為禄乃其私田而
 授民以耕者故取之不同如此亦立為定灋令其不
[005-36b]
 得多取於民故也然亦或有萊易之中耕治之勝於
 腴田者故多取之未可知也國語季孫以田賦仲尼
 語冉有曰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眡其逺邇賦里以
 入而量其有無籍田者鄉官之禄孟子所謂圭田也
 以力者耕治有勤惰而取之不同故有逺邇輕重之
 差正此之謂也賦里下文里布也宅不毛有里布所
 謂量其有無也若在官之田皆取以什一不假言矣
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凡民無職事
[005-37a]
者出夫家之征以時徴其賦
 釋曰宅不毛者宅謂廛里也遂人曰頒田里夫一廛
 田百畆則宅地五畝二畆半在邑則廛與園也二畆
 半在田則田里與場圃也皆植桑以供蠶事里田廬
 也遂人曰以田里安氓是也布即布帛也孟子曰有
 布縷之征此正五畆宅地之布也閭師任嬪以女事
 貢布帛即此布也故民受五畝之宅若不種桑麻亦
 必取其里布為布縷之征不以不毛而免之也屋者
[005-37b]
 民居之室即廛也屋粟粟之出於屋者蓋既受百畆
 之田自有百畝之税粟雖不耕於田無所取粟亦必
 於屋而取之不以無而免之也夫征即百畆之税粟
 家征力役之征也 夫無職亦取夫家之征受宅不
 毛受田不耕皆取其粟米布縷之征則是周制每成
 夫家必有三征惟貴者賢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幼
 者疾者然後舎之故鄉灋以辨施舎為大務鄭𤣥訓
 里為二十五家之里屋為三夫之屋則窮民一家尚
[005-38a]
 不能共况二十五家與三家乎暴秦亦不至於是也
 鄉遂之賦小司徒鄉師令之閭師載師徴之皆此賦
 也都鄙之賦里宰徴之縣師歛之亦此賦也以時者
 徴之各以其時布縷取之於夏粟米取之於秋力役
 取之於冬孟子曰君子用其一緩其二即此是也
 原曰周人監二代之制故貢助徹兼行貢者取其受
 地之稅耳助者八家同井同養公田也徹者通力合
 作計畆均收也葉氏曰井則通天下皆井矣丘甸縣
[005-38b]
 都之制無往不同又曰載師七等之田閭師縣師所
 任之賦則貢灋矣税有逺近輕重之不同故載師立
 為定額使之自貢而司稼以年上下出歛灋則郊野
 貢灋亦隨歳以為上下非校數歳為常也愚謂井灋
 邑丘甸縣都者言實田之數耳然用之於鄉遂甸則
 用之於鄙邑縣都則用之於大都小都七等之田鄉
 遂都鄙皆有之而徹灋亦在於井邑丘甸縣都之中
 故載師備列之盖周人經界之灋甚嚴一夫定為百
[005-39a]
 畝其有肥磽則以萊牧益之不過欲均百畆之稅耳
 但數至九夫則為一井固不拘拘畫井為公田也惟
 耕則通力合作計畆而取以什一故為徹灋成井則
 有公田為助灋故皆可謂之丘甸縣都也其有不成
 井與夫者即七等之田孟子所謂卿以下必有圭田
 隨其秩以為差等非以五十畆為限也但所謂國中
 自賦亦大槩言國中多君子故貢灋多非謂鄉遂無
 助徹也至於甸稍縣都不言七等之田者盖都鄙之
[005-39b]
 制皆有國野比居之灋亦如鄉遂但不使之成鄉遂
 故為都鄙亦貢助徹並行其間故舉其本名概之七
 等之田自在其中耳但助徹則皆什一矣七等之田
 多鄉官之祿不得不行貢灋故立為定額使鄉官自
 賦之理或然也鄭𤣥乃謂王畿皆為貢侯國皆用助
 實不然矣
閭師掌國中及四郊之人民六畜之數以任其力以待
其政令以時徴其賦
[005-40a]
 釋曰閭師熟於閭里之情者故掌鄉遂人民六畜豋
 耗之數將以任其力不使怠惰遊手也待政令聽鄉
 遂師校比之政令徴賦與載師同徴此賦也載師之
 賦主於地稅閭師之賦主於九職農末雖有或專或
 兼之不同但每人三征則無不同故曰皆一賦也若
 如先儒説閭師所徴者任民之稅則下文言貢而此
 言賦可見與載師同徴
凡任民任農以耕事貢九穀任圃以樹事貢草木任工
[005-40b]
以飭材事貢器物任商以市事貢貨賄任牧以畜事貢
鳥獸任嬪以女事貢布帛任衡以山事貢其物任虞以
澤事貢其物
 釋曰此言任民之灋天下之民不出九職太宰分職
 司徒頒職不過分之頒之而已必閭師任之然後職
 有可立之地而出賦税也農者天下之本任之於郊
 甸縣都之中而出粟米之征矣園圃則郊内藪牧則
 郊外固有以農兼之亦有專其業者則視其業而取
[005-41a]
 賦或貢草木或貢鳥獸焉工化八材商通貨賄亦有
 農兼之或專之為業者則工有工灋商有市灋使之
 貢器物貢貨賄焉任虞以山任衡以澤山澤之利出
 於天地之自然也故使之各貢其物若角人徴齒角
 羽人徴羽翮掌葛徴絺綌于山澤之農之類以當邦
 賦是也自三農至虞衡所職不同視其業而取賦皆
 不出百畝税額或以物或以米穀穀以為禄物以當
 邦賦也至於嬪婦則凡成夫家者皆有之故皆使之
[005-41b]
 貢布帛以為布縷之征焉此任其職而責其貢以充
 賦也 或曰貢九穀者農也農既受田而取以十一
 矣若園圃工商嬪婦虞衡之貢既不能以什一取之
 則事其業者貢賦何以為節乎曰以下文間民無職
 者觀之則令其出夫布矣以上文載師無職出夫家
 之征觀之則夫征百畆之税一家力役之征也是有
 職無職皆出三征矣夫布力役則或有定數而夫征
 則有等殺焉載師職曰園廛在國中則二十而一場
[005-42a]
 圃藪牧在郊甸縣都之中則或十一十二也虞衡則
 二十而五焉商有市灋工有役灋此其取之之節也
凡無職者出夫布凡庶民不畜者祭無牲不耕者祭無
盛不樹者無椁不蠶者不帛不績者不衰
 釋曰無職謂閒民無常職也夫布嬪婦所貢之布帛
 即載師之里布也凡成夫家者皆有之故夫布里布
 皆一布也孟子曰㕓無夫里之布言夫布里布皆廛
 布也分而取之非矣此即布縷之征故閒民亦不免
[005-42b]
 之畜養牲也盛黍稷也椁周棺也不帛不得衣帛也
 不衰衣不得綴衰謂吉衰也罰之所以恥之使各歸
 其職而勤其兼職也
 原曰先儒謂夫征百畆之税何但百畆之税耶盖兼
 九職之貢耳夫農貢九穀固百畆之税粟矣圃貢草
 木工貢器物商貢貨賄牧貢鳥獸虞衡貢山澤之所
 有雖非受田皆當百畆之稅而為粟米之征者也嬪
 貢布帛則凡成夫家者皆有之故為布縷之征焉而
[005-43a]
 力役之征則辨其可任之人而有公旬之灋則具於
 均人矣是故有夫家則有分職有分職則有三征此
 先王所以制恒産定賦役出財用之本原皆具於此
 也故明乎三征之灋則太宰之九職九賦九式九貢
 大府之九功皆可源流㑹通條而不紊矣或曰三征
 者布縷力役輕於百畆之稅而受田者尚以年之上
 下出歛灋若園圃工商藪牧虞衡皆限以百畝之額
 且無上下而必取盈焉民將不堪矣曰先王粟米之
[005-43b]
 征受地者視地而取税受職者視業而取貢故百畝
 為夫一也有一家受地餘夫多而兼數百畆者焉亦
 有田少人多兼别職者二三家共百畆者焉惟視其
 田有百畝則取百畝之賦耳此田不耕者所以有屋
 粟也其不受田者藪牧有藪牧之取工商有工商之
 征山澤有山澤之賦亦視其業之多少則視業而取
 貢耳非每夫必限以百畝之額也惟閒民既不受田
 又無職業豐約既不可稽使不限以三征天下之民
[005-44a]
 或受一征焉而曰吾家有可任之人則共力役之征
 耳或受二征焉則曰吾既成夫家則出夫布矣使不
 限以粟米之征民皆不就本業浮民游手偏於天下
 而田之荒萊日甚惟曰吾共二税而已然則太宰分
 職司徒頒職司空授地職皆以不受田而免之則何
 人可頒可授乎故粟米之征閒民所不可免也可以
 見先王敦本抑末之政矣或曰九賦之歛財賄粟米
 不在矣果如漢儒口率出泉為賦乎曰非也田野所
[005-44b]
 取貢助徹之入皆以粟米為百官府與在位在職之
 禄矣惟草木鳥獸貨賄器物與山澤之所出皆取其
 物以充九賦而當粟米之征焉或取其物或取其泉
 隨時之宜惟上所令耳是九賦所取雖為粟米之征
 而非粟米之物也若夫布縷之征則盡為九賦故大
 府别為九功觀太宰以九賦配九式之用自祭祀而
 下無粟米可知矣至於侯國九貢亦以九賦取民以
 三之一為九貢之目其二則為國中之用王制大同
[005-45a]
 故也故明乎載師閭師貢賦之灋王制如指諸掌矣
縣師掌邦國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辨其夫家人民
田萊之數及其六畜車輦之稽三年大比則以考羣吏
而以詔廢置
 釋曰縣師治都鄙之正官其職與遂師同蓋五鄙為
 縣二千五百家也下有五百家之鄙上有萬家之都
 縣居其中故治都鄙者總名縣師邦國王畿侯國也
 王畿侯國俱有都鄙稍謂家邑甸謂公邑郊里者都
[005-45b]
 鄙之郊里也掌地域守其分上也夫家人民辨其上
 中下家可任之人田萊上中下地田百畆萊五十畆
 及一易再易之數也夫家人民有多寡田萊有荒治
 六畜有消息車輦有備乏縣師皆掌其數而攷之三
 嵗都鄙之吏縣師考校之上其功過於縣則知人而
 廢置之
若將有軍旅㑹同田役之戒則受灋于司馬以作其衆
庶及馬牛車輦㑹其車人之卒伍使皆備旗鼓兵器以
[005-46a]
帥而至
 釋曰軍旅㑹同田役皆用衆之事也受灋于司馬者
 都鄙之兵皆司馬主之有所徴召則縣師帥而至大
 抵鄉遂之兵以衛王國軍旅征役皆都鄙之兵也故
 平時皆受司馬節制㑹其車人之卒伍者既作三畨
 簡稽之數則隨見在調發之人㑹合其卒伍之灋與
 稍人帥之以聽役於司馬
凡造都邑量其地辨其物而制其域以歳時徴野之賦
[005-46b]

 釋曰造都邑者帥民徒而造之都有大都小都邑有
 公邑家邑量其地者亦以室數制之量其寛狹以為
 鄰里鄼鄙辨其物者辨十二壤土宜之物而授民田
 然後定其里數地域而溝封之野謂稍甸縣都也縣
 師盖兼載師閭師之職載師任地徴賦縣師則辨稍
 甸郊里地域而徴賦閭師任民責貢縣師則辨夫家
 田萊而徴貢故疊言賦貢明兼二職然賦貢一也
[005-47a]
 原曰縣師其治都鄙之専職也與鄉有鄉師遂有遂
 師以治之而載師閭師則居於鄉遂之中以任地與
 民焉惟都鄙則只設縣師而事舉矣故掌稍甸郊里
 之地域則兼任地之事矣辨夫家田萊六畜則掌校
 比任民之事矣攷羣吏詔廢置則掌考績之事矣作
 衆庶㑹卒伍則掌兵戎之事矣造都邑量地制域則
 掌營建徒役之事矣徴賦貢則掌徴歛之事矣合鄉
 遂之四職而萃於一官以分地少而委權専也所謂
[005-47b]
 天子使吏治之非縣師也耶若其所以為都鄙之主
 則在乎五命賜則之卿大夫焉
遺人掌邦之委積以待施恵鄉里之委積以恤民之囏
阨門闗之委積以養老孤郊里之委積以待賔客野鄙
之委積以待羇旅縣都之委積以待㓙荒凡賔客㑹同
師役掌其道路之委積積音漬/
 釋曰少曰委多曰積廪人倉人計九穀之數以待邦
 用其餘於六處立倉以聚之也鄉里謂鄉遂之内民
[005-48a]
 居之處立倉積穀以賑民之囏難困阨者在國曰門
 在郊曰關門關所征之貨既以供九賦矣其餘則積
 之以養老而無子幼而無養者焉必於門闗者以出
 入易於取餼也郊里謂四郊之鄰里也諸侯為賔其
 臣為客必以郊里委積待之者賔客至郊關之内為
 主者當與之餼廪也野鄙謂百里之外甸鄙之地羇
 寄也旅行客也以野之委積待之給過客之行餼也
 縣四百里都五百里之内民聚居之處各有委積待
[005-48b]
 凶荒之賑恤也盖此委積隨在而貯不隨在而取郊
 里野鄙亦有待凶荒者而賔客羇旅則凡三十里五
 十里皆委積以備之此其大概也行之有通融之灋
 焉數事皆衆之所聚道路皆有委積以待之遺人掌
 之如下文所列者道路之委積也
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
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侯館侯館有積凡委積
之事巡而比之以時頒之
[005-49a]
 釋曰國野自國而達於野之道路也廬企室也略設
 飲食以濟飢渇三十里半舎也則有路室可宿焉委
 小積也以供飲食五十里民居聚集則設市𨽻於市
 官四方可以交易市中設有侯賔之館有積以供具
 焉凡一舎之間三廬一宿日有飢渇之備夜有寢處
 之安所以處賔客行旅亦周矣凡委積所在遺人司
 之巡而比之則所積不至侵耗以時頒之則所出不
 至於妄濫
[005-49b]
 原曰遺人委積之掌凶荒之賑恤老孤之畜養賔客
 羇旅之行固皆取之而足也至於諸侯㑹同聘問軍
 旅之興徒役之作用衆之方也道路皆有以供之是
 何委積之多如此哉後世一遇凶荒則賑濟無䇿師
 役之興千里餽糧驛傳之擾民不安其生民困於徴
 求國疲於軍餉安得如古者隨地委積以供之無徴
 求之苦無轉運之勞而事事乃有其備哉揆厥所原
 由於兵民既判委積盡於養兵官不土着驛傳困於
[005-50a]
 迎送耕寡食衆地利不盡社倉廢墜是以一遇荒饑
 而國力不支也然周人之委積也有道旅師聚三粟
 春頒秋歛恤民囏阨在此矣委人聚疏材以待賔客
 羇旅之用倉人辨粟入之藏有餘藏之以待凶而頒
 之國之大事備道路之穀積食飲之具則周人所以
 為委積亦多矣是以備能先具而亡後世之患也後
 王不欲致治則亦已矣如欲寧萬民壽國脉先王之
 政可不講求而施措之哉
[005-50b]
均人掌均地政均地守均地職均人民牛馬車輦之力

 釋曰均平也政讀為征均地政者均其土地之征税
 也先定其經界一夫受田百畆萊易牧地佐之使肥
 瘠得中令一夫守之是謂均地守分上中下之田施
 以三等之農藪牧使之蕃鳥獸場圃使之種桑麻是
 謂均地職地守地職既定然後征之使出一夫之税
 粟一家之布帛也均人民則辨其可任者役之牛馬
[005-51a]
 車輦使之委輸此事役之征也地守地職則粟米布
 縷之征下文公旬所用則力役之征
凡均力政以歳上下豐年則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則公
旬用二日焉無年則公旬用一日焉凶札則無力政無
財賦不收地守地職不均地政三年大比則大均
 釋曰凡均力役之征必視歳之上下以為差等豐年
 人食四鬴之嵗也人食三鬴為中年人食二鬴為無
 年公旬者公上役作之旬也如有十日之役則役可
[005-51b]
 任之人以年上下三日二日一日以公旬為率故曰
 用民之力歳不過三日鄭𤣥改旬為均鄭鍔則曰每
 冬三月役民二十七日則誠暴秦之灋由不知公旬
 之義也凶謂饑饉札謂疫癘無力政者雖公旬一日
 亦無之也無財賦者粟米布縷皆免之也收猶修也
 對均言之盖凶札之時不辨守界人自不侵不施地
 職民自盡職不均地征以無財賦也凶年不均每年
 小均三年大均盖地守地職有變易人民有消長地
[005-52a]
 道有變動故三年必大均然後三征得以均平人民
 得以樂業
 原曰均人之設見孟子三征之言為得周人征稅之
 要也盖均地守者均一夫百畆之地粟米之征由是
 出也均地職者以九職之人各任其地之職布縷之
 征由是出也均力政則辨其可任者給役以公旬為
 斷焉力役之征具於此也自均人觀之則周禮賦貢
 征税之事征役力政之灋雖繁且博豈外於地守地
[005-52b]
 職力政之三事哉惟三事必用乎均也是以載師任
 地有宜授之人閭師任職有當受之業而族閭之長
 校比之得其可任之人以聽公上之役矣使均人不
 設則諸職不能相兼三征亦安能使之平均而無偏
 重之失哉
師氏掌以&KR0839詔王以三徳教國子一曰至徳以為道本
二曰敏徳以為行本三曰孝徳以知逆惡&KR0839即美字/
 釋曰&KR0839善道也謂徳行之奥也詔告也三徳至徳敏
[005-53a]
 徳孝徳也國子天子之元子衆子與公卿大夫元士
 之適子也師氏徳盛道尊為世師表故以善道詔王
 者以自然之理而從容以告所以尊王也以徳教國
 子則自其所得者而儀刑誨訓之使國子效灋之也
 文王世子曰師也者教之以事而諭諸徳是也至極
 也徳者心所得於天之理道則天人性命之㣲事物
 當然之則也苟不至徳至道不凝故至徳為道之本
 也敏速也敏徳者強志力行蓄徳廣業之事行則人
[005-53b]
 倫日用之間實履其事者也苟不勤敏則行不力故
 敏徳所以為三行之本也孝徳者國子所生之隆所
 籍之厚既與人殊自當深念罔極之㤙不可頃刻而
 忘于懐有得于此則為孝徳須臾而忘于此則為逆
 惡也故真有此徳篤實深固則必深知逆惡之事而
 自不忍為矣 朱子曰三徳者相須為用不可偏廢
 盖不知至徳則敏徳者散漫無統固不免乎篤學力
 行有不知道之譏不務敏徳而一于至徳又無以廣
[005-54a]
 其業而有虚空之弊不知敏徳則孝徳僅為匹夫之
 行而不足以通神明然不務孝徳而一於敏徳則又
 無以立本而有悖徳之累此先王之教所以本末相
 資精粗兩盡而不倚於一偏也
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
順行以事師長
 釋曰教以徳者使之得於心教以行者使之習於事
 朱子曰不夲之以徳則無所自得而行不能以加修
[005-54b]
 不實以行則無所持循而徳不能以自進然人之行
 莫大於孝故至徳敏徳亦惟孝徳足以盡之故三行
 亦以孝行為本推行友順之目亦以盡孝也孝行如
 問安視膳之類親者愛之也知愛其親則知所以奉
 養之方矣友行如忠信辭遜之類尊者敬之也賢良
 道徳之可尊者順行如恭敬奉承之類事者弟子之
 禮也師則敬我者也長則尊我者也是故事師長如
 事親則可謂孝順矣尊賢良如事兄則可謂友弟矣
[005-55a]
 堯舜之道孝弟而已
居虎門之左司王朝掌國中失之事以教國子弟凡國
之貴逰子弟學焉
 釋曰虎門王路寢之門也居左者立大小二學於門
 之左也師氏保氏居之司視察也察王之視朝有善
 道可行則以詔王中中於禮也失失於禮也蓋王日
 視朝於路寢用人行政之善師氏詔之而教國子以
 為灋用人行政之失不在於語言誦授之間而直於
[005-55b]
 行事之際教誨焉是以古人必於事而為學成材然
 後可以涖政而臨民也夫師氏以&KR0839詔王則王之所
 聞者善言所知者正道固可以格其非心然退而寒
 之者衆則此心易搖所以必使國子宿衛王宫薫陶
 於徳行則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善士所以輔養君
 徳涵養氣質而置君於無過者莫急於此此王宫之
 教所以為宻也
凡祭祀賔客㑹同喪紀軍旅王舉則從聽治亦如之使
[005-56a]
其屬帥四夷之隷各以其兵服守王之門外且蹕朝在
野外則守内列從才用反治直/吏反蹕音畢
 釋曰舉行也聽治坐朝而聽政也王出而祭祀賓客
 㑹同軍旅喪紀入而常日聽朝師氏無不在左右者
 無往而不詔王以善也其屬上士府史胥徒也四夷
 之𨽻乃司𨽻所掌者兵服各用其本國之旃布弓劔
 也門外中門之外蹕止行人不得迫王宫也内列謂
 蕃營之在内者王在朝與出在野外師氏必帥其屬
[005-56b]
 與𨽻以守衞王者所以教國子皆守衛王宫之人且
 屬官之多徒衆之廣掌威嚴之權則教道尊嚴而人
 攝服王亦恃以無恐矣况帥四夷之𨽻以守内列亦
 以逺人無覬幸非常之望可防肘腋之變故也先王
 於師氏之官所以處之委曲詳盡如此則教道焉有
 不行者
 葉氏曰師氏教三徳而不曰六徳教三行而不曰六
 行保氏既教以六藝又加以六儀與司徒三物不同
[005-57a]
 以貴㳺子弟與六鄉之民異其節目雖有詳略之殊
 然為教則一也夫國子皆曰教而保氏獨曰養國子
 以道者道非口舌之所能喻以之養其心則三者之
 教始可得而施焉此又與三物教民不言道同意也
 又師氏曰掌國中失之事以教國子中者教之以為
 灋失者教之以為戒如此則逹於政事然後可以涖
 政臨民矣周人之於國子其教之也詳其責之也深
 其養之也至則其任之也重盖以公卿大夫之子席
[005-57b]
 父兄之寵豢宫闈之安未離襁褓已列縉紳不限才
 愚槩居禄位恬視世禄則鮮克由禮不學面牆則涖
 事惟煩苟無教養之素以變化其氣質而保䕶其徳
 性將何以責其徳行之素而動容節奏必合於禮樂
 異時涖官臨民而欲授之以政皆達得乎當成王時
 魯周公之子伯禽衞康叔之子牟齊太公之子吕伋
 皆事成王他日皆為顯諸侯此非周人詳於教國子
 之驗歟
[005-58a]
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
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釋曰保也者謹其身而輔翼之以歸諸道者也以諫
 惡為職者繩其愆糾其繆使内無失徳外無失政乃
 所以保之也養國子以道者六藝道之寓也六儀道
 之著也師氏之徳行非可以語言直入必教之藝儀
 使之朝夕游焉以博其義理之趣優㳺浸漬以涵養
 之則徳行自然可造矣養之以道如此然師氏之教
[005-58b]
 大學之教也保氏之教小學之教也大學教之以理
 小學教之以事二學之教亦於師保二官見之吉凶
 賔軍嘉五禮也雲門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樂
 也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五射也鳴和鸞逐水曲
 過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五馭也象形㑹意轉注指事
 假借諧聲六書也方田粟米差分少廣商功均輸方
 程盈朒勾股九數也 六藝以禮樂為本禮樂者聖
 人所以治天下之具也而列於六藝何也曰禮樂有
[005-59a]
 大小有始終有儀文度數之禮樂有大禮大樂和平
 天下之本焉有不可須斯去身焉保氏之五禮六樂
 亦儀文度數之間耳然大司樂成均之教専以樂成
 就人才故藝謂之曰道藝者正指禮樂而言之也
乃教之六儀一曰祭祀之容二曰賔客之容三曰朝廷
之容四曰喪紀之容五曰軍旅之容六曰車馬之容凡
祭祀賔客㑹同喪紀軍旅王舉則從聽治亦如之使其
屬守王闈
[005-59b]
 釋曰容即儀也以見於外者言祭祀有祼獻薦徹故
 其容欲穆穆皇皇賔客有迎送燕餽故其容欲嚴恪
 矜荘朝廷則踧踖如也鞠躬如也曲禮曰朝廷濟濟
 翔翔喪紀始死則皇皇焉既殯則望望焉既葬則慨
 然如不及曲禮曰喪容纍纍色容顛顛視容瞿瞿梅
 梅言容繭繭軍旅曲禮曰戎容暨暨果毅貌言容詻
 詻教令嚴肅貌色容厲肅視容則清明也車馬曲禮
 曰車馬之美匪匪翼翼鸞和之美肅肅雍雍論語曰
[005-60a]
 車中不内顧不疾言不親指藝乃道之所寓容乃道
 之所發養之以道者如此王舉聽治皆從者謂隨事
 納諫也其職事與師氏同闈宫中巷門使其屬守之
 所以㡬出入嚴宫中之衛也師氏守門保氏守闈宫
 中整肅之權一由師保節制此教之所以必行而不
 敢犯也
 葉氏曰周官分職聨事可謂纎悉而獨諫官一職缺
 焉僅有師氏掌以&KR0839詔王保氏掌諫王惡而已周公
[005-60b]
 以三公之師保不必備乃設為師保二氏而以中大
 夫下大夫二人為之其職専其任重意者言責之所
 由係也然師氏詔&KR0839不知所詔者何&KR0839保氏諫惡不
 知所諫者何惡夫陳善閉邪順美救惡臣子職分之
 當然也然謂之師保詔&KR0839諫惡不過一言自教國子
 而外則帥𨽻而守王門帥屬而守王闈其餘則王舉
 聽治則從而已也其於拾遺補闕繩愆糾繆之事殆
 若有不屑焉愚以二官考之則皆守衛王宫者也其
[005-61a]
 教國子亦皆守衛之人居王之左右前後備王之顧
 問應對盖以循誘其善於嘿嘿之中何以昌言為哉
 然師氏之教國子以徳者乃其詔王羙也保氏之養
 國子以道者乃其諫王惡也必有師氏涵養於先而
 後保氏正救於後是師氏之職尤重焉故書言師氏
 必儕於虎賁綴衣之列詩言師氏而伍於膳夫趣馬
 之行誠以出入起居侍御僕從在王所而與為善者
 師氏之功居多也一或有過則保氏從而正救之故
[005-61b]
 曰掌諫王惡一言而已豈必如後世以諫名官耶
司諫掌糾萬民之徳而勸之朋友正其行而强之道藝
巡問而觀察之以時書其徳行道藝辨其能而可任於
國事者以攷鄉里之治以詔廢置以行赦宥
 釋曰此官列於師保之後盖猶民間之師氏也司救
 猶民間之保氏也糾者率其怠倦勸者循循善誘徳
 六徳朋友同學之人也行六行正規戒也强謂切磋
 琢磨也道藝則詩書禮樂是也盖徳無可見故示之
[005-62a]
 以意感之以心惟上所以糾之勸之若孟子所謂勞
 來匡直輔翼期使之自得者可謂盡糾勸之方矣行
 則可見而道藝則又習業之本務也故令其朋友以
 六行相規正以道藝相講習而勸强磨厲以進於學
 孟子所謂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義是也盖古
 者庠序之中不專立師而教灋秉於閭胥族師州長
 黨正又不専居於庠序但擇其朋友之長而先覺者
 互相規戒告詔故言朋友而不言師也巡謂巡行問
[005-62b]
 謂訪問觀察則考校之也徳行道藝之書既定於鄉
 大夫黨正以下矣司諫則考察其所書之當否以詔
 廢置也辨其能而可任於國事者此即俊秀有徳行
 道藝可升於司徒進之天子入太學涵養之司馬辨
 論官材而任之是也鄉中升俊秀之事惟見於此夫
 教之書之固在鄉大夫以下而巡問觀察考校覈實
 審其才定其書然後使之升之者其權司諫執之也
 巡問觀察之間六鄉之吏治可攷矣萬民之徳行可
[005-63a]
 知矣以詔王行廢置也赦宥者民既有過失為司救
 所罰而廢黜者能改過有徳行可書者又從司諫而
 赦宥之此可見為師者必操攷察廢置之權而後教
 道尊嚴而人信服若師保二氏必掌國中失帥屬𨽻
 守門闈而後教可行也
司救掌萬民之衺惡過失而誅讓之以禮防禁而救之
凡民之有衺惡者三讓而罰三罰而士加明刑恥諸嘉
石役諸司空衺即邪字/
[005-63b]
 釋曰救猶禁也司諫掌糾勸徳行司救掌誅讓衺惡
 過失亦猶師氏詔王&KR0839保氏諫王惡四官皆師表之
 職也衺惡在心故為不善者其辠重過失在事誤陷
 於惡者也其辠輕誅責罰也讓譴怒醮責也以禮防
 禁而救之者古者禮刑表裏出禮則入刑教民以禮
 以禮制刑刑其犯禮者而已故防禁民之衺惡莫先
 於禮苟有背此者亦審喻而救止之果不能救乃行
 誅讓也盖古者有少儀内則曲禮三篇實鄉中教民
[005-64a]
 之禮書所謂八刑亦依此制之故使民有所持循今
 此書之廢乆司救以禮防禁果何禮乎此治衺惡之
 灋也讓者以言語切責之罰者以捶楚擊撻之士司
 冦之屬加之明刑則去其冠飾而書辠惡著之背以
 明示諸人嘉石朝士所掌在外朝之門左使坐焉以
 恥辱之坐日已滿又役於司空以勞苦之夫三讓而
 罰三罰而加明刑所以使之愧悔恥諸嘉石所以徴
 其心役諸司空所以挫其體無非欲其改衺惡之行
[005-64b]
 而革心向化也先王之愛民厚矣苟又不變寧免於
 殺哉
其有過失者三讓而罰三罰而歸于圜土凡歳時有天
患民病則以節巡國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恵
 釋曰圜土獄城也過失雖非故為讓之可也三讓三
 罰以啓其遷善之心者至矣而復不悛則納之圜土
 盖日任之以事而夜則收之于獄不加明刑不坐嘉
 石者其辠輕於衺惡也天患災異也民病札瘥也國
[005-65a]
 中六鄉也郊野六遂都鄙也必以節巡者節以輔王
 命也問民疾苦或賙之或救之也以王命者宣布天
 子徳意也 司救掌衺惡過失之刑罰者而兼賙恤
 施恵之事何也曰先王之設刑非以殘民将以救民
 也故曰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也官以救為名而
 末乃示以救之之事先王好生之意不可見乎
 原曰觀司諫司救之職可以知教道矣夫教也者非
 糾勸之至而刑罰之加則教道不行非任之以政假
[005-65b]
 之以權則教道不尊故先王既立鄉職以司教化之
 本矣使無振作飭整之方則教亦終廢也故又設司
 諫以巡問而觀察之書其徳行别其人材以風厲之
 其糾勸可謂至矣又使之操考察之柄詔廢置之權
 則道安得而不尊教安得而不行哉又設司救之職
 專以八刑糾萬民之衺惡過失犯者三讓而罰三罰
 而加明刑復因其辠之重輕而困辱之而勞苦之無
 不欲其入於善也則教道安得而不立人心安得而
[005-66a]
 不服哉是故吾於朋友之正行强藝可以見古之庠
 序亦有羣聚之灋於辨其可任國事則知儲才之本
 俊秀之升
調人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
成之鳥獸亦如之難乃旦反/
 釋曰難相為讎殺也諧猶調也和平也民相仇讎由
 教灋之不舉耳故設調人於司救之後正以消其仇
 怨之風而養其渾厚之俗也過失誤也無意而犯之
[005-66b]
 成平也謂立證佐共明之也過誤殺傷此在秋官司
 刺有過失之刺皆在所宥也先王於民物之命固不
 忍見其殺傷然亦憫其過誤之至此是在此無可讎
 之理在彼有必報之意故立調人以鄉里之民立為
 證佐共明其非本意以平停其怨怒之心亦省刑之
 大者及過誤而殺傷人畜產者亦以鄉里之民平之
 盖造謀殺人不待教而誅矣過誤殺人死者為不幸
 生者不免於怨故情事既明辟之亦足矣
[005-67a]
凡和難父之讎辟諸海外兄弟之讎辟諸千里之外從
父兄弟之讎不同國君之讎眡父師長之讎眡兄弟主
友之讎眡從父兄弟弗辟則與之瑞節而以執之
 釋曰和調和也難讎難也九夷八蠻六戎五狄謂之
 四海主大夫與君也禮曰父之讎弗與共戴天兄弟
 之讎不反兵交友之讎不同國此復讎之義也今有
 父兄被殺子弟之怨不能平也故欲從復讎之義然
 君上之義以過誤殺傷本人無罪也自上殺之則賊
[005-67b]
 棄其民聽其子弟之讎殺是無其君故立調人以和
 之而使之相辟則彼無横死君無棄民而子弟之怨
 亦消矣辟之何如君父之讎則辟諸海外以其有不
 共戴天之義也兄弟師友之讎則辟之千里之外以
 其有不反兵之義也從父兄弟主友之讎則辟之不
 同國以其有不可同國之義也曲禮言其義之經周
 禮處其義之權故知經權之變者可與言禮矣瑞節
 玉節之剡圭也和之而不肯辟者是不從王命也調
[005-68a]
 人以剡圭使其子弟執之以治其罪或殺之或囚之
 也夫矜過誤而弛重辟之施緣人情而立辟讎之灋
 仁之至義之盡矣故與之以和難之瑞節而使得以
 自執之朝士曰凡執仇讎者書於士殺之無罪是也
凡殺人有反殺者使邦國交讐之凡殺人而義者不同
國令勿讐讐之則死凡有鬬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則書
之先動者誅之
 釋曰凡殺人是過誤殺人也反殺者既避之他國子
[005-68b]
 弟不書于士又無瑞節自反殺之則彼既有殺人之
 罪此亦有專殺之失故又使鄰國交讐之不可容於
 其國也 或曰反復也既殺一人其有子弟恐其復
 讐則又殺之故鄭氏曰欲除害弱敵則殺人者或逃
 他國則令其國與本國交讐之殺人而義如當事而
 誅大憝執灋而戮元奸朝士所謂凡盜賊軍鄉邑及
 家人殺之無罪是也若此者避之他境令其子弟勿
 讐之仇之是不從王命者也必誅之而不宥焉鬬怒
[005-69a]
 忿怒相鬬未至殺傷也故使鄉里共和解之平成之
 則不至於殺傷而爭息矣不可成謂不相服也則鄉
 里之長與調人書其是非曲直辨其先動者為非為
 曲而誅罰之
 原曰復讐和調之説漢唐儒者多駁之伊洛之門亦
 惑之五峰胡氏大以為非周公之典愚以為惟此益
 信其為聖人之制制治於未亂保民之大本也盖先
 王既立鄉官以司教又設司諫司救以糾勸誅讓之
[005-69b]
 則鄉里之中宜其師師睦睦無鬭爭殺傷之失也然
 人心不齊事變不一不可不預為之處也故立調人
 之官以諧和之集閭族鄰里共質正之有鬭怒者先
 成焉書其曲直誅其先動固不使其訟於鄉師𨽻於
 士師矣此息訟之本也及其有殺傷者亦先於鄉里
 成之故而殺者歸之士師誤而死者謂其夲無意而
 過誤也寘之於灋則彼本無罪一切宥之則不能平
 子弟之怨禮有復讐之義刑有欽恤之典故調和於
[005-70a]
 禮刑之間令其相避勿得相讐夫其辟諸海外則重
 於幽州之流矣避諸千里之外則無異於三危之竄
 矣避諸異國則不能保其鄉井矣為子弟雖不得剸
 刃於其仇不可以舒其忿而慰其心耶及不肯避則
 予之瑞節令其仇之既復其讐又令其不得反仇之
 夫其使自避而不執之於官也是欲其知罪免逮捕
 之擾也使其子弟勿讐者令其以災𤯝自咎也故調
 人之官一設使彼知罪而自辟使此自省而勿仇是
[005-70b]
 以無鞠究之煩無逮捕之擾無累及鄉鄰之不安其
 居者矣不動聲色之間而息大獄於本原之地謂非
 聖人之制可乎愚見後世大獄大囚之遍於天下何
 者而非殺傷人之未能辨明者乎死者一人而累者
 數十家何莫而非不成於鄉里而成於官府者乎一
 有秉心直道者出而調和之則又厲於灋禁又誰人
 肯任調人之責者乎噫調人之官不設而後世之訟
 獄始煩鄉里之教不修而人始多犯灋制世御俗者
[005-71a]
 其思之
媒氏掌萬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
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書

 釋曰判别也男女之合必有行媒者以有别也成名
 謂子生三月父名之書其所生年月日及名嫁娶以
 為騐也陽竒隂偶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為期
  孔子曰夫禮言其極是也判妻出妻也入子謂女
[005-71b]
 子為人婢養者凡娶此二色之人為不正之名皆書
 以記之
中春之月令㑹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
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㑹之
 釋曰仲春建卯之月隂陽交㑹行婚禮順天時也奔
 謂先時未具六禮過此則失時也故亦許其成婚内
 則曰聘則為妻奔則為妾是也凡不告廟而行納采
 納徴請期親迎者謂之奔此必因家貧凶喪荒札之
[005-72a]
 故者而後許之若無故而不備禮及此時而欲成昏
 謂之不用令罰其父母及主昏者觀此則奔非私奔
 之謂矣司猶察也女無夫男無家而鰥寡不能自存
 者㑹合之使各有所歸如書所謂敬寡屬婦是也若
 義夫節婦則特異之行故旌之以厲風俗
凡嫁女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禁遷葬者與嫁殤者
凡男女之隂訟聽之于勝國之社其附于刑者歸之于
純側其反/
[005-72b]
 釋曰幣婚禮有納幣納徴皆用帛純帛純色之帛五
 兩十端也貧者可以不及富者不得過制故曰無過
 遷葬謂死而求婦嫁殤謂死而求夫是皆瀆禮亂倫
 故禁之也隂訟謂淫奔之訟也勝國亡國其社奄其
 上而棧其下使無所通隂訟鄙䙝之甚不可聽之于
 官府故就出聽之以示不正之合喪國亡家之本示
 監戒也罪𨽻五刑者歸之士師所謂去勢幽閉者此
 刑也
[005-73a]
 李氏曰天地不合萬物不生有夫婦然後為家上得
 以養父母下得以育子孫生民之本於是乎在而人
 主慢之非計也是以聖王設官主判合之禮子生必
 書其名男女盛年其昏禮自季秋至於孟春惟其所
 用男三十女二十為期盡雖中春猶可行所以蕃育
 人民先王之道如此其至也既為之立其家又使之
 有其業國中則典婦功掌婦式之灋野則鄼長稽其
 女工然而民不庶且富者未之有也
[005-73b]
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以次叙分地而經市
以陳肆辨物而平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以商賈阜
貨而行布以量度成賈而徴儥以質劑結信而止訟以
賈民禁偽而除詐以刑罰禁虣而去盜以泉府同貨而
歛賖賈音嫁儥音育劑子隨反賈/音古虣薄報反去起吕反
 釋曰司市主市㕓治商賈平物價收財賄者也所以
 一項人民聨屬鄉遂也故屬地官之末先義後利也
 治以理之教以化之政以政之刑以齊之量斗斛也
[005-74a]
 度丈尺也執五量以定五穀之價建五度以定布帛
 之式禁謂違式衍俗之物不陳於市令謂宣教立政
 之事必憲於民此八者司市之大經也次市官所治
 之舎思次介次也叙肆之行列也以官次為列序分
 地而治之則市之經畫定矣肆賈人藏貨之邸也陳
 物於肆以類而辨之則市之物價平矣物之侈靡易
 售而無實用者也禁之則民不貴異物而市平矣阜
 盛也布謂泉也布所以權百物而通之貨苟不阜則
[005-74b]
 布無所通故商賈通而貨財盛則泉布得行矣徴召
 也儥買也量度所以齊物也物之多寡長短有定價
 則買者來矣質以人證劑以書約賖貸交予以是為
 信則爭者止矣賈民胥師賈師也能知物之真偽使
 之辨貨貿易則欺詐之術不行矣刑罰如小刑憲罰
 中刑徇罰大刑朴罰是也市肆之間奸詐強虣萃焉
 徴以刑罰則虣可禁而盜可去矣泉府聚泉之府同
 共也泉府所藏之貨與民共之市之不售者官為歛
[005-75a]
 之民之無貨從官貸之所以利民非以冨國也 司
 市為市官之主故其教治政令皆司其綱而其目則
 自質人以下分掌焉故質劑結信則質人之職商賈
 行布則廛人之職賈民禁僞則胥師之職量度成價
 則賈師之職刑罸禁虣則司虣之職也陳肆辨物則
 肆長之職也至於同貨歛賖者又非泉府之職乎其
 餘門闗掌節皆同商賈之徃來察貨賄之出入與夫
 征禁符節之事亦司市之通貨賄以璽節出入者也
[005-75b]
 然則商賈也者亦分天下四民之一者也故其設官
 分職經制之詳宻如此盖亦為國之大務與
大市日昃而市百族為主朝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夕
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昃音側/
 釋曰日昃日未中也易曰日中為市故大市期於日
 中百族萬家也為主主於為市謂其多也大市交易
 大而且多故百族為主萬家立一市也商賈家于市
 中故朝在焉夕市日將入時市也販夫販婦朝買夕
[005-76a]
 賣以日餘力而給人家常用也故夕時在焉
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市之羣吏平肆展成奠賈上
旌于思次以令市市師涖焉而聽大治大訟胥師賈師
涖于介次而聽小治小訟
 釋曰市入謂三時之市開市門以納賣買之人也鞭
 度者無刃之殳繫鞘子上則為鞭刻為尺寸則為度
 爭門者執鞭以威之爭長短者執度以齊之故胥執
 此以守市門也羣吏謂胥師以下平肆者正其肆之
[005-76b]
 分界展之言整也成平也平成市物者也奠定也整
 飭㑹者使定物價防誑欺也上旌者掲析羽之旌于
 思次以為衆望使知三時市也思次市中官舎行次
 也市師即司市也涖事于此以聽大治大訟謂胥師
 賈師不能决而上之也介副也小官舎行次也則有
 序次分地而守之胥師賈師涖以聽市之小治小訟
 者
凡萬民之期于市者辟布者量度者刑戮者各於其地
[005-77a]
之叙凡得貨賄六畜者亦如之三日而舉之
 釋曰期于市謂有買賣要約期决于市者辟偏辟之
 物謂布有真僞爭偽布者爭量度之長短者刑戮謂
 犯刑者此四事則隨其方之人各於其所分之地叙
 要决之不可亂也所謂以次叙分地而經市是也得
 遺物者亦使置於其所分之地叙貨於其貨之肆畜
 於其畜之肆則不亂拾而失主求之易也三日而無
 識認者則舉而沒之官
[005-77b]
凡治市之貨賄六畜珍異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
亡靡者使㣲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國凶荒札喪則
市無征而作布闕/
 釋曰利利於民者害害於民者靡物之侈靡使人競
 溺者凡治市者懋遷有無化居雖資於商賈而作灋
 以低昂之使厚風俗徴奸宄正人心實本於公上故
 凡治市貨賄之灋有用之物無者使有利者使阜盖
 貴其價以來之則必有而阜盛矣示民不賤用物也
[005-78a]
 無用之異物害者使亡靡者使㣲盖賤其價以抑之
 禁之則必亡而㣲細不用矣示民不貴異物也王制
 所謂不粥於市之物是也通逹也凡商人齎貨賄出
 入市與門闗皆於司市給印章與節然後得行盖門
 關有㡬貨物有禁隨地有征故也國有災害則不收
 市征以蘇民困盖凶札民困於財矣若泉饒裕則亦
 可蘇故聚金作布也凶荒鑄錢以益國盖古灋云
凡市僞飾之禁在民者十有二在商者十有二在賈者
[005-78b]
十有二在工者十有二市刑小刑憲罰中刑徇罰大刑
扑罰其附于刑者歸于士
 釋曰僞飾之禁如用器不中度布帛粗精不中幅之
 類凡十有二在民者不得畜也圭璧一金璋二命服
 三命車四宗廟之器五戎器六用器七兵車八姦色
 九錦文十珠十一玉十二也凡此在上者不得作也
 商則資此而通之賈則因此而粥之皆在所禁故分
 之各十有二焉憲表縣其所犯之由以示懲戒也徇
[005-79a]
 以其罪徇于道路以辱之也扑則撻其身體以痛之
 有犯五刑者則歸于士師議正其罪
國君過市則刑人赦夫人過市罰一幕世子過市罰一
帟命夫過市罰一蓋命婦過市罰一帷凡㑹同師役市
司帥賈師而從治其市政掌其賣儥之事
 釋曰過市謂諸侯夫人世子過其國之市大夫内子
 過其都之市也先王立灋欲於未然之前防之市者
 貨利所在君子不入焉恐竒靡淫侈蕩其心而變其
[005-79b]
 守也故國君過市則赦市之刑人盖以已既好利市
 人何誅焉至於夫人世子命夫命婦之過必罰其幕
 帟盖帷所以責其無以自蔽而見淫侈之物也國君
 如此則天子可知矣市司者凡市之主也遺人五十
 里有市市有候館則専以待賔客㑹同師役之事者
 有市則有儥賣之事大衆所在其地之市司帥賈師
 從之而掌其貿易之事也
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凡賣儥者質
[005-80a]
劑焉大市以質小市以劑掌稽市之書契同其度量壹
其淳制巡而攷之犯禁者舉而罰之
 釋曰質成也成平也主平定物價者也貨賄財物也
 人民奴婢也兵器弓矢戈矛之類珍異竒美異常之
 物凡此皆質人平定其價也儥買也凡以物買賣者
 則為之立質劑焉質謂人質如今牙儈劑交約劵書
 大市人民牛馬則以人質小市財物珍異止用書契
 用質劑者欲其無反悔也稽考也書契取予市物之
[005-80b]
 券即劑也同較量之使合律度度以齊其長短量以
 齊其淺深淳謂幅廣制謂匹長巡行於市而規攷之
 若其度量不同淳制不一則舉其貨罰其人
凡治質劑者國中一旬郊二旬野三旬都三月邦國朞
期内聽期外不聽
 釋曰治質劑謂偕證佐持契券求訟者度地逺近以
 爲要約之期期内來則治之後期則不治者所以絶
 民之好訟省文書也郊逺郊野稍甸也
[005-81a]
廛人掌歛市絘布總布質布罰布廛布而入于泉府凡
屠者歛其皮角筋骨入于玉府凡珍異之有滯者歛而
入于膳府
 釋曰邱氏曰絘布胥師所取在次之布也總布肆長
 總歛在肆之布也質布質人所歛質劑者之布也罰
 布司市所舉犯令者之布也盖方貨入於市其間有
 詐偽者罰之以布出於次謂之絘布貨入於肆肆長
 隨其所貨之物收其總税而計之其數非一謂之總
[005-81b]
 布質人儥賣之質劑如今田宅牛馬官給券以收税
 謂之質布司市於辟布等有犯市令舉而罰之謂之
 罰布廛人正掌市廛之地凡諸物邸舎之税廛人得
 以歛之然廛人本歛廛布亦兼歛五布者欲使知取
 其物之税者不得兼取地税其入泉府又將以歛市
 之不售與貨之滯民用者雖取之實予之豈若後世
 因以奪民利哉屠殺六畜者皮角筋骨可作器物也
 故歛而入玉府以當地税珍異之物滯於市而不售
[005-82a]
 者在廛乆恐其腐敗官為賣之入膳夫之府以供貴
 者之膳亦所以利商也
胥師各掌其次之政令而平其貨賄憲刑禁焉察其詐
偽飾行儥慝者而誅罰之聽其小治小訟而斷之
 釋曰胥師掌二十肆之刑禁政令者也胥師之下又
 有司虣司稽肆長止於二十肆不可與民居同也俱
 無秩賦之也次介次也二十肆則設之以施政令貨
 賄之入則平地之物使爭競司市所頒之刑禁則表
[005-82b]
 縣之使知所趨避也詐偽以言欺人者飾行以事欺
 人者儥賣也連言作買單言作賣二用也慝惡物也
 謂使人行賣惡物於市乃飾之以証買者此胥師所
 以察而禁之也司市治訟聽其大者則小治訟胥師
 自聽而自斷之也
賈師各掌其次之貨賄之治辨其物而均平之展其成
而奠其賈然後令市
 釋曰賈之有師賈之所取灋也次即介次與胥師同
[005-83a]
 居一司禁令一司物價也肆有百貨總言貨賄也治
 者理其買賣之事也辨其物之美惡課而比之使相
 均平展省而平定之然後定其價直使之合宜則百
 貨定矣然後令之賣於市使不得輕重焉 夫古之
 為市也先令賈師定物價百貨之價既定然後令市
 此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以有此灋也然賈師又
 豈得以已意低昂於其間哉将禀之司市司市禀之
 内宰内宰稟之后也是故物無甚貴甚賤之價人無
[005-83b]
 壟斷乘時之思後世劉晏畧知此意然非先王之灋
 矣
凡天患禁貴儥者使有恒賈四時之珍異亦如之凡國
之賣儥各帥其屬而嗣掌其月凡師役㑹同亦如之
 釋曰天患凶荒札喪貧者不能預備賈民乘時以罔
 厚利貴儥以重民困必禁之使有常賈所以恤民瘼
 又以懲奸民也四時食物之美雖由人好尚亦使之
 有恒賈凡官府有所斥賣之物與買物為官府之用
[005-84a]
 賈師則帥其所屬司虣以下至肆長更代直月以均
 勞逸凡師旅大役㑹同有大用於市買賣者皆使之
 嗣掌更代直月焉
司虣掌憲市之禁令禁其鬭嚻者與其虣亂者出入相
陵犯者以屬遊飲食于市者若不可禁則搏而戮之
 釋曰此職掌禁人無禮鬭奪酗暴者將以禮與灋經
 市也市者利之所在而凶强之淵藪也先王將安良
 善保柔弱使市不擾乃於十肆立一司虣専以察强
[005-84b]
 暴為事憲其禁令使人避之苟有違禁不服者摶而
 戮辱之其古人所謂牧羊去其敗羣之意乎
司稽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與其不物者而摶之掌執
市之盜賊以徇且刑之
 釋曰犯禁則犯市令之禁者不物不正之物竒器淫
 巧不適於用皆是也摶伺而擒之徇於路且刑之使
 衆知畏而不敢犯也此職専主巡察之任與司虣相
 通也
[005-85a]
胥各掌其所治之政執鞭度而巡其前掌其坐作出入
之禁令襲其不正者凡有罪者撻戮而罰之
 釋曰此胥乃胥師之役持鞭朴之人也執鞭度以巡
 其前凡坐作出入各有執掌如有㳺手行坐不如灋
 者不以正者掩捕之撻戮有罪者亦有罰之使出布
 者
肆長各掌其肆之政令陳其貨賄名相近者相逺也實
相近者相爾也而平正之歛其總布掌其戒禁
[005-85b]
 釋曰肆長則立肆之人盖有財而為賈者猶鄉之比
 長也故各掌其肆之政令名相近者如布帛之名同
 而制之精粗則異所以相逺實相近如馬牛之肥腯
 相近而名則不同所以相爾相逺則正其價使之高
 下相邇則平其價使之如一所謂陳肆辨物而平市
 者其灋如此總布一肆之中隨其所賣之物不計其
 貨只一年取税若干謂之總布歛而收之以輸於廛
 人
[005-86a]
 原曰司市質人廛人皆設官也故有屬有府史胥徒
 其所掌政令刑禁皆受之朝廷者也胥師賈師則富
 商大賈之有才令其掌二十肆之刑禁辨物定價焉
 猶鄉遂族師鄼長之類也司虣司稽與胥則其所用
 之徒役肆長所備之人也肆長則有財為商而坐肆
 者猶比長也盖商賈乃四民之一别有一項人民故
 先王所以治之之灋如此
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歛市之不售貨之滯於民用者以
[005-86b]
其賈買之物楬而書之以待不時而買者
 釋曰泉府者司市主貨財之府以泉通商賈之貨賄
 濟萬民之困急利民莫大焉猶遂人之有旅師聚三
 粟以濟貧民平頒興積者也在野以粟在國以泉二
 官盖相依也市之征布謂廛人所歛諸色之泉也市
 有積滯不售之貨官以泉而收之所以便商非為其
 賤而買之也每物書其賈而掲之以待不時而買物
 有通塞賈無貴賤所以便民非為其貴而賣之也所
[005-87a]
 以為此通融之灋為商為民國何利焉
買者各從其抵都鄙從其主國人郊人從其有司然後
予之凡賖者祭祀無過旬日喪紀無過三月凡民之貸
者與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國服為之息
 釋曰抵本也民有買貨以濟用者各從其本價恐貪
 人利之也必從其所居鄉里之長或所治之有司審
 察之果非射利然後予之賖者立期取償而無息猶
 夫買者也然必祭祀喪紀大事困急不得已而後賖
[005-87b]
 之祭祀旬日喪紀三月量輕重以為限也貸與賖不
 同賖者買物以濟喪祭之用無論貧冨貸者借泉以
 濟貧乏之用惟貧民則貸之有司其鄉里所轄之官
 辨其物定其價而授之還本之後使服役於國事各
 有日數以為息以其貧無所取財而為息也 夫泉
 府之布出於廛人所歛非苛征也泉府之貨出於商
 賈不售非奪商也民之買者與其有司辨其要用不
 與其貪利也物有貴賤必從其本價不謀其利也民
[005-88a]
 有喪祭困急而賖貨則立期取償而無息急民困也
 民有從官借物以濟急必出不得已而後授之以身
 服役國事為息不責其所無也則既不病民亦不病
 國兩得其宜矣
凡國事之財用取具焉歳終則㑹其出入而納其餘
 釋曰國之財用取具者入九賦則以供王之膳服在
 於民則歛貨利商也賖貸利民也是國之經費不過
 為王為民為商而已歳終㑹其出入不過㑹此三者
[005-88b]
 而已他事豈其取於此乎納其餘亦納之於職幣以
 待移用而已
 原曰泉府之財所入者㕓人五布而已今曰國之財
 用取具焉不知泉府何以供之王介甫執此遂曰善
 為國者不取於民而財用足乃置市易務出内帑錢
 數百萬以為本遣人諸處市物以厭冨商之利又官
 出本賖貸於民而取其厚息以資國用豈非以國之
 財用取具於泉府之一言乎盖所謂財用者供九賦
[005-89a]
 之一也具國用者待王之膳服也供賦之餘則歛貨
 利商也賖貸利民也出入有餘又納於職幣也具國
 之財用如斯而已介甫讀禮不熟以成宋人之害胡
 氏父子遂力詆周禮非周公之書噫以釋經之誤而
 遺天下之大患廢聖人之全經其失均矣
司門掌授管鍵以啓閉國門㡬出入不物者正其貨賄
凡財物犯禁者舉之以其財養死政之老與其孤祭祀
之牛牲繫焉監門養之凡歳時之門祭受其餘凡四方
[005-89b]
之賔客造焉則以告鍵其展反/
 釋曰匠人云營國九里旁三門王城有十二門也管
 鑰也鍵牡也入者為牡出者為牝盖授管以閉門授
 鍵以啓門故曰啓閉國門也㡬察也不物有所㡬而
 後害者亡靡者㣲貨賄有所正而後亡者有利者阜
 舉之沒入官也死政之老死國事之父母孤其子也
 犯禁者冒利先王以義治之則司門沒其財死政者
 徇義先王以利養之則遺人養其老幼盖遺人之委
[005-90a]
 積自司門出也正是㡬之也監門門徒也養祭祀之
 牛牲以門外有閒地也門祭受其餘者不敢用祭祀
 之牛祭門特受其共牲之餘者而用之朝聘之賔客
 至門則以告其上以禮而迎之也
司關掌國貨之節以聨門市司貨賄之出入者掌其治
禁與其征廛凡貨不出於關者舉其貨罰其人凡所達
貨賄者則以節傳出之
 釋曰王畿千里而五百里界首面置三關亦十二關
[005-90b]
 國貨之節通貨賄之璽節也凡節皆掌節守之惟璽
 節付之司關使通貨賄以聨門市謂自外入者通之
 門與市自内出者通之門與關内外參聨以檢滑商
 司貨賄之出入於關猶司門之正貨賄也治者治其
 鬭爭禁者禁其欺詐征者征其出入之貨廛者賦其
 市地之廛丘氏曰市有廛市關則無市官之灋安有
 廛征盖其掌國貨之節以聨門市是辨其合征合廛
 者而關白焉貨不出於闗必僞物犯禁而避税者舉
[005-91a]
 者没其貨罰者撻其人貨賄不犯禁者則達之即授
 以節又為之傳書使所至無留礙盖商取貨於民間
 至關驗而書之乃與之璽節其有節者亦為之傳書
 也
國凶札則無關門之征猶㡬凡四方之賔客敂關則為
之告有外内之送令則以節傳出内之
 釋曰凶謂荒饑札謂瘥癘春秋傳曰札瘥夭昏無關
 門之征猶㡬者謂苛察之不得令姦人出入孟子曰
[005-91b]
 關㡬而不征則天下之旅皆恱是也敂作叩敂關謂
 至關謁關人也國語曰敵國賔至關尹以告行李以
 節迎之朝聘者亦然送令者外之送令謂從侯國畿
 内而入者以節及傳内之送至王所内之送令謂有
 王命從王國而出則以節與傳出之送至侯國畿上
 也
掌節掌守邦節而辨其用以輔王命守邦國者用玉節
守都鄙者用角節凡邦國之使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
[005-92a]
人節澤國用龍節皆金也以英蕩輔之
 釋曰節謂行者所執之信邦節則玉節以下之八節
 也辨其用者或用以守或用以使也輔王命王有命
 則以節授使者執以為信此守節也玉節之制如玉
 為之則以命數為小大玉美在其中而暢達於外君
 子比徳如玉諸侯之徳宜如是也角則致力於内而
 捍禦於外公卿大夫為采邑之長者其材宜如是也
 制則未聞此邦國之使節也諸侯使卿大夫聘於天
[005-92b]
 子諸侯行道路所執之節皆鑄金為之各為虎人龍
 之象以山國多虎如晉楚澤國多龍如吳越平土之
 地則人之如陳鄭之平原曠野視其所執之節可明
 其所徃之邦也英飾也蕩竹也英以綵繒而繫於竹
 持之使其英華外著内有不變之剛外有可觀之美
 尊王命重使華也
門關用符節貨賄用璽節道路用旌節皆有期以反節
凡通達於天下者必有節以傳輔之無節者有㡬則不
[005-93a]

 釋曰門關司門司關也貨賄主通貨賄之官謂市官
 也道路主土地者謂比長也符節以竹為之有判合
 如漢宫中詔符也璽節今之印章也旌節以竹為旌
 如漢使者所擁節是也凡民逺出至門者司門為之
 節由關者司關為之節商則司市為之節其以徴令
 及徙家則鄉比長為之節不出關不用節也凡節有
 灋式藏於掌節有期反節不獨民與商門關道路之
[005-93b]
 官亦必有期而反弊則更為邦國都鄙之使節反則
 有時守節易世方反凡欲逺行於天下者無有不得
 節而出不獨有王命也傳者所以書其事與節相依
 而行故曰輔之無節者遇門關㡬察之處則執之或
 納於圜土故不達也葉氏曰瑞節所以頒大信于天
 下者掌節一官尊守邦節者也曰守邦國用玉節守
 都鄙用角節是即珍圭牙璋穀璧琬琰者也則掌節
 所掌必有與典瑞相通者矣以至邦國之使節曰虎
[005-94a]
 節人節龍節門關道路曰符節璽節旌節又與小行
 人所達之六節相關通焉獨都鄙之管節與貨賄之
 璽節不同爾盖角節王畿都鄙之節管節侯國都鄙
 之節掌節有門關之聨有貨賄之出入故有璽節小
 行人掌諸侯之聘無貨賄之出入故無璽節此其所
 以不同與夫節所以示信也既典之以春官之典瑞
 又守之以地官之掌節又達之於秋官之行人不如
 是則無以為信也盖典瑞雖以瑞節授使者而持之
[005-94b]
 苟不合於掌節則使者所持未必信掌節雖以符節
 授使者而行之苟不達之於小行人則使者所行未
 必通瑞節出入三官互相稽驗則無矯偽之弊矣
 
 
 
 
 周禮全經釋原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