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13 周禮集說-宋-闕名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禮集説卷十
王人之事鎮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謂之桓
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謂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謂之
躬圭伯守之天子執冒四寸以朝諸侯天子用全上公
用龍侯用瓚伯用將繼子男執皮帛天子圭中必四圭
尺有二寸以祀天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天子服之
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祼圭尺有二寸有瓚以
[013-1b]
祀廟琬圭九寸而繅以象徳琰圭九寸判規以除慝以
易行璧羨度尺好三寸以為度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
辰璧琮九寸諸侯以享天子榖圭七寸天子以聘女大
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射四寸厚寸黃金勺青金外朱
中鼻寸衡四寸有繅天子以巡守宗祝以前馬大璋亦
如之諸侯以聘女瑑圭璋八寸璧琮八寸以覜聘牙璋
中璋七寸射二寸厚寸以起軍旅以治兵守駔琮五寸
宗后以為權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是謂内鎮宗
[013-2a]
后守之駔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以為權兩圭五寸
有邸以祀地以旅四望瑑琮八寸諸侯以享夫人案十
有二寸棗㮚十有二列諸侯純九大夫純五夫人以勞
諸侯璋邸射素功以祀山川以致稍餼信音申龍莫江/反瓚才旱反必
府結反又音畢邸丁禮反杼直吕反祼古亂反琮才宗/反射石亦反衡音横繅音早琰餘冉反琬於阮反慝吐
得反好呼報反覜吐弔/反駔音祖勞力報反
 王氏曰徳莫備於天子故鎮圭其長尺有二寸備天
 數也九者陽數之極七者陽數之盛上公九命侯伯
[013-2b]
 七命其禮儀各眡其命之數故其圭有九寸七寸之
 差 鄭氏曰命圭者王所命之圭也朝覲執焉居則
 守之子執穀璧男執蒲璧不言之者缺耳 林氏曰
 公侯伯之圭謂之命以其出於王所命也禮出於天
 子而諸侯受命焉 鄭氏曰天子名玉曰冒者言徳
 能覆葢天下也 陳氏曰詩云下土是冒言覆下也
 書有上宗奉同瑁其形四方其數四寸所以冒四方
 也 鄭敬仲曰古者天子頒瑞於諸侯而使守之以
[013-3a]
 為寳來朝也必輯而合之以為驗故天子之冒圭則
 邪刻其下諸侯瑞圭則邪銳其首上下相合所以立
 天下之信也 林氏曰徳不足以冒四方則不足以
 朝諸侯故執四寸以示其能覆冒四方也天子之玉
 用全則示其徳純而不雜故君子貴玉而賤珉 鄭
 氏曰鄭司農云全純色也龍當為尨尨謂雜色也𤣥
 謂全純玉也龍瓚將皆雜名也王氏曰將玉石/相將則愈雜矣卑者
 下尊以輕重為差玉多則重石多則輕公侯四玉一
[013-3b]
 石子男三玉二石圖説云此皆謂祼器也天子全以/玉為之上公以玉為龍首侯惟以
 玉為瓉伯惟以/玉為將將柄也王氏曰繼子男執皮帛則書所謂三
 帛是也大宗伯以禽作六摰言孤執皮帛而司服言
 孤之服自絺冕而下如子男之服此王之孤也典命
 言公之孤四命以皮帛眡小國之君此公之孤也典
 命言諸侯之適子未誓則以皮帛繼子男則王之孤
 公之孤與諸侯之適子未誓者皆執皮帛矣天子圭
 必中鄭氏以必為縪謂以組約其中央以備失隊夫
[013-4a]
 天子平旦而櫛冠日出而㫝朝一物不應亂之端也
 宜兢兢業業以致其謹焉故執此以為戒也 疏曰
 按聘禮五等諸侯及聘使所執圭璋皆有繅藉絇組
 絢組所以約圭中央恐失隊即此中必之類 王氏
 四四圭尺有二寸備天數也 薛氏曰天子以十二
 為節於璧四面各瑑出一圭長尺二寸 鄭氏曰大
 圭或謂之珽玉藻曰天子搢珽方正於天下也終葵
 椎也為椎於其杼上明無所屈也杼閷也 疏曰圭
[013-4b]
 首六寸為椎已下杼之也言大圭者以其長故以大
 稱之以其搢於衣帶之間同於衣服故以服言之
 王氏曰大圭長三尺備三才之義也 劉氏曰人主
 徳通於三才也 注疏大司徒云夏日至之景尺有
 五寸謂之地中其景適與土圭等若冬至日景丈有
 三尺以致日度景至不至也不至則為非地中 薛
 氏曰祼圭有瓉瓉如槃大五升口徑二寸其柄用圭
 圭長尺有二寸有流前注凡流皆為龍口唯宗廟有
[013-5a]
 祼 王氏曰琬圭以象徳文事也故言繅除慝易行
 義事也故言判規凡圭剡上寸半琰圭剡半以上半
 其圜而剡之故云判規其長皆九寸以九者陽數之
 極而能變者也以象徳則欲其變而日新以除慝易
 行則欲其變而後新也肉倍好謂之璧羨徑也好璧
 孔也好三寸肉六寸也則璧之圓凡徑九寸也今虧
 其旁一寸而廷之以盈尺其廣八寸其長尺矣自此
 積之則為仞為尋為常皆自是生焉其數可至於無
[013-5b]
 窮矣夫度在禮則起於璧羨在樂則起黃鍾之長先
 王以為度之不存則禮樂之文熄故作此使天下有
 考焉圭璧之長五寸致天數也故以祀日月星辰小
 行人合六幣璧以帛琮以錦葢侯伯享禮也璧禮天
 之玉故以享天子琮禮地之玉故以享后於此言享
 天子而不言享后者以諸侯來享以天子為主故也
 必九寸以九為陽數之極也穀圭以榖不失性生生
 而不窮故天子以加徵於束帛以聘女天子巡守有
[013-6a]
 事山川則用璋瓚以灌焉於大山川用大璋加文飾
 也於中山川用中璋殺文飾也於小山川用邊璋特
 飾其邊也大璋中璋九寸邊璋七寸以山川有小大
 之差也半圭曰璋以璋為柄以勺承流射以貫勺射
 如射之貫其頭剡出者也以象山川之通氣三璋之勺
 形如圭瓚以黃金為之而其外以青金飾阻固之
 義也又以朱飾其中焉 鄭氏曰鼻寸龍頭鼻也衡
 勺徑也其祈沈以馬宗祝亦執勺以先之禮王過大
[013-6b]
 山川則祝用事焉將有事於四海山川則校人飾黄
 駒 林氏曰宗主禮者祝通神者 鄭氏曰大璋亦
 如之以上大璋之文飾之亦如邊璋七寸射四寸牙
 璋中璋皆有鉏牙之飾於琰側先言牙璋有文飾也
  王氏曰典瑞言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而不言
 中璋則中璋特牙璋之次者也軍旅兵守事有小大
 故有牙璋中璋之異以琮為權以組係之則謂之組
 琮權以等輕重先王懼其制之不存則天下後世無
[013-7a]
 所考焉故天子與宗后皆有組琮以為權也后則五
 寸天子則七寸隆殺之辨也 鄭司農云權以為稱
 錘以起量 王氏曰鼻寸以為權故有鼻也則宗后
 可知矣大琮后以為所守之玉所以守内治也内鎮
 猶王之有鎮圭尺有二寸與鎮圭同琮方以象地故
 后守之四圭尺有二寸以象天數之全也兩圭五寸
 以祀地以象土數之生也祀地之玉以琮故諸侯享
 於所自相聘君之夫人亦必用之必瑑之則以别於
[013-7b]
 禮神之玉也案几屬以玉飾之人之所按而安者也
 夫人佐后以致内治王於賔客致酒后致飲而夫人
 亦致飲王於賔客有膳與饗食之禮而夫人亦致之
 故王勞賔客而夫人亦勞諸侯案之所陳則有棗與
 㮚諸侯九列大夫五列則十有二列者用於二王之
 後也 鄭氏曰邸射剡而出也素功無瑑飾也致稍
 餼造賔客納廩食也
楖人闕或楖莊宻/反 作櫛
[013-8a]
雕人闕/
磬氏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為一股為二鼔為三參
分其股博去一以為鼓博參分其鼓博以其一為之厚
已上則摩其旁已下則摩其耑倨音據句音鉤去起吕/反上時掌反耑音端
 王氏曰詩云依我磬聲則磬者八音之所主也葢樂
 器之中磬聲為最清衆樂依之以為準先王用磬以
 其音於樂聲中最為難諧䕫稱舜功徳之敏其言擊
 石拊石則有至於再也然則為磬者其可苟乎此磬
[013-8b]
 氏之職所以立也 俞氏曰古者制磬形垂下以象
 天傾西北屈而下覆之意倨句一矩有半鄭云上曲
 者為句下直者為倨句即股也倨即鼓也股在上廣
 而短股在下狹而長以長掩短則鼓長於股者半矩
 是倨得一矩有半也以廣掩狹則股廣於鼓者亦半
 矩是句亦得一矩有半也 竇氏曰黄鍾磬前長三
 律二尺七寸後長二律一尺八寸其博為一股廣一
 律也廣九寸股為二股長二律也長一尺八寸謂磬
[013-9a]
 之上大而短者鼓為三其下所當擊之處長三律也
 二尺七寸謂磬之下小而長者三分其股博去一以
 為鼓博股博九寸三分去一則鼓博六寸矣參分其
 鼓博以其一為之厚鼔博六寸三分得一則股與鼔
 同厚二寸矣 王氏曰已上聲太清也摩其旁使薄
 而廣則其聲濁也已下聲太濁也摩其端使短而厚
 則其聲清也則其用之以作樂衆聲孰不依之而為
 準乎然則八音克諧無相奪倫其來有自矣 林三
[013-9b]
 山曰凡樂器太厚則聲濁薄則聲清已上過於厚者
 也太厚則其聲石故摩其旁使薄焉已下過於薄者
 也太薄則其聲播故摩其端使短焉
矢人為矢鍭矢參分茀矢參分一在前二在後兵矢田
矢五分二在前三在後殺矢七分三在前四在後參分
其長而殺其一五分其長而羽其一以其笴厚為之羽
深水之以辨其陰陽夾其陰陽以設其比夾其比以設
其羽參分其羽以設其刃則雖有疾風亦弗之能憚矣
[013-10a]
刃長寸圍寸鋌十之重三垸前弱則俛後弱則翔中弱
則紆中强則揚羽豐則遲羽殺則趮是故夾而摇之以
眡其豐殺之節也撓之以眡其鴻殺之稱也凡相笴欲
生而摶同摶欲重同重節欲疏同疏欲㮚鍭音侯茀音/拂殺其一色
界反笴古老反比毘志反趮/音躁相息亮反摶徒九反
 鄭氏曰司弓矢職茀矢當為殺殺當為茀參訂之而
 平者前有鐵重也兵矢謂枉矢絜矢此二矢亦可以
 田田矢矰矢也其鐵差小茀矢之鐵又差小 俞氏
[013-10b]
 曰此以物稱笴訂平矢物前重後輕各有分數也若/今
 人以指儛衛/停其輕重也 鄭氏曰參分其長而殺其一矢槀長
 三尺殺前一尺今趣鏃也五分其長而羽其一羽者
 六寸也 王氏曰以笴厚為之羽深笴矢幹也所以
 量其力之所受水之以辨其陰陽陰重而陽輕浮之
 於水以浮沈辨之也夾其陰陽以設其比比者箭括
 抵弦處夾之便輕重均也然後夾其比以設羽焉三
 分其羽以設其刃則刃居羽三分之一其長二寸矢
[013-11a]
 之制如此可謂盡善用之以射則行徑直而疾風不
 能驚矣 鄭氏曰刃長寸當為二寸鋌一尺 王氏
 曰刃長寸圍寸鋌十之其文已見於冶氏葢殺矢之
 刃鋌如此宜從冶氏為正夫矢之幹其强弱欲適中
 矢之羽其豐殺欲適節前弱則矢行而低後弱則矢
 行而旋中弱則矢行而曲中强則矢行而起此强弱
 之失中者也羽太多則矢重其行必失於緩羽太少
 則矢輕其行必失於急此豐殺之失節也欲眡其豐
[013-11b]
 殺之節宜以指夾矢而摇之以酌其輕重欲眡其鴻
 殺之稱宜以指撓其幹而曲之以審其强弱鴻即上
 文强也凡相笴者為矢雖出於工之巧而材苟不美
 雖工亦不能易其質而為良所謂妢胡之笴者亦以
 其材美故也以眡而審之欲生而摶者視其體之圓
 也同摶則又欲其材之實故欲重同重則又欲其節
 之疏以節宻則輕重不等也同疏則又欲其縝栗而
 堅鄭司農云欲/如㮚之色也
[013-12a]
陶人為甗實一鬴厚半寸脣寸盆實二鬴厚半寸脣寸
甑實二鬴厚半寸脣寸七穿鬲實五觳厚半寸脣寸庾
實二觳厚半寸脣寸甗魚輦反鬴音輔/鬲實音厯觳音斛
 王氏曰甗盆鬲庾皆燒土為之上古之時世質民淳
 所用者瓦器而已後世雖易之以金木而其文大備
 於周先王不忘其本故有陶人甄土以為器焉甗甑
 用之以烝者也甗無底甑也甑有底而七穿祈以通
 火氣而熟物七者火之成數也盆用之以盛者也
[013-12b]
 鄭氏曰量六十四升曰鬴 王氏曰鬲用以烹者也
 所以通水火之氣也十六斗曰庾先儒以為請益與
 之庾之庾用之以量者也 鄭氏曰觳受斗二升豆
 實三而成斛是已
瓬人為簋實一觳崇尺厚半寸脣寸豆實三而成觳崇
尺凡陶瓬之事髻墾薜暴不入市器中膊豆中縣膊崇
四尺方四寸髻音故墾苦狠反薜卜革反暴蒲/到反中丁仲反膞市專反縣音𤣥
 王氏曰簋盛黍稷器也 鄭氏曰豆實四升王氏曰/豆實一
[013-13a]
 斗豆實三而成觳/則斛實三斗矣 王氏曰此所謂瓦豆也 萬氏
 曰爾雅曰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豋禮
 曰器用陶匏象天地之性也夫宗廟簠簋之器以木
 為之今此瓬人為簋則祭天地所用者 注疏簋豆
 有用木者有用瓦者用瓦為之所謂祭祀陶匏之器
 崇高也 王氏曰凡陶瓬之事謂陶人瓬人所作之
 器髻墾薜暴皆剛柔失節而不和者也髻謂器不正
 欹邪者墾頓傷也薜破裂也暴墳起也王制曰用器
[013-13b]
 不中度則不粥於市此之謂歟器中膞謂為之度以
 擬度端其器也豆中縣為之繩以正豆柄也膞崇四
 尺則以正其高使不過此也方四寸則以正其厚使
 不過此也
梓人為筍虡天下之大獸五脂者膏者臝者羽者鱗者
宗廟之事脂者膏者以為牲臝者羽者鱗者以為筍虡
外骨内骨卻行仄行連行紆行以脰鳴者以注鳴者以
旁鳴者以翼鳴者以股鳴者以胸鳴者謂之小蟲之屬
[013-14a]
以為雕琢厚唇弇口出目短耳大胸燿後大體短脰若
是者謂之臝屬恒有力而不能走其聲大而宏有力而
不能走則於任重宜大聲而宏則於鍾宜若是者以為
鍾虡是故擊其所縣而由其虡鳴鋭喙決吻數目顅脰
小體騫腹若是者謂之羽屬恒無力而輕其聲清陽而
逺聞無力而輕則於任輕宜其聲清陽而逺聞於磬宜
若是者以為磬虡故擊其所縣而由其虡鳴小首而長
摶身而鴻若是者謂之鱗屬以為筍筍息允反虡音巨/臝力果反卻羌畧
[013-14b]
反反音側紆乙俱反脰音豆注之樹反又陟又反弇於/檢反燿所教反又羊肖反喙況廢反吻無憤反數音促
顅苦顔反又古/慳反摶徒丸反
 王氏曰梓材之美可以為禮樂之器故工能治材以
 為器者謂之梓人詩曰虡業維樅葢虡植於兩旁而
 筍横其中以縣樂器焉 鄭氏曰横者筍植者虡脂
 牛羊屬膏豕屬羽鳥屬臝虎屬貔屬鱗龍蛇屬脂者
 膏者以為牲致美味也臝者羽者鱗者以為筍虡貴
 野聲也外骨龜屬内骨鼈屬卻行螾衍屬仄行蟹屬
[013-15a]
 連行魚屬紆行蛇屬脰鳴鼃黽屬注鳴精列屬旁鳴
 蟬屬翼鳴發皇屬股鳴斯螽動股屬胸鳴榮原屬刻
 畫祭器博庶物也 鄭敬仲曰彫琢工之至細者也
 故以小蟲之屬 疏曰燿頎小也凡猛獸有力者皆
 前麄後細故大胸燿後 鄭氏曰吻口腃也顅長脰
 貌由皆謂若也 鄭敬仲曰凡虡之所刻物形皆於
 其下以載之故有任重任輕之異筍之形欲圜故用
 鱗屬小首而長摶身而鴻乃以為筍 王氏曰先王
[013-15b]
 之徳足以動動物雖庶物之㣲皆取之以為雕琢之
 文則樂之一作葢萬物無不均被之矣且古之為樂
 器者笙管之屬其音象鳥鼓鏞之屬其聲象獸非特
 其聲也其形制亦然敔為伏虎亦是意也又況筍虡
 所以垂鍾磬者哉則擊其鍾磬而顧其形焉不由其
 虡鳴乎
凡攫閷援簭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深其
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則於眡必撥爾而怒苟撥爾而
[013-16a]
如則於任重宜且其匪色必以鳴矣爪不深目不出鱗
之而不作則必穨爾如委矣苟穨爾如委則加任焉則
必如將廢措其匪色必似不鳴矣攫俱縳反閷色界反/援音袁簭音筮故書
撥作廢匪作飛鄭司農云廢讀為撥飛讀作匪撥/蒲末反匪芳鬼反穨如字又湯過反措七故反
 王氏曰攫言其體之動解閷言其牙之纖利援言其
 有所攀取簭言其有所齧食皆謂筍虡所象之獸也
 必深其爪則其爪長而曲必出其目則其目露而瞪
 之而頰&KR1867也必作其鱗之而其勢起而直如此則其
[013-16b]
 於眡也若撥動其體而怒焉雖任大鐘其力之勇敢
 足以勝之而不為重且其匪然之色者於采色之間
 擊其鐘而似由其獸之鳴矣苟爪不深目不出鱗之
 而不作則其穨然如委伏之地加之以任若柔弱而不
 勝雖有匪然之采色又豈能似由其虡之鳴哉 鄭
 氏曰措猶頓也
梓人為飲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獻以爵而酬以觚
一獻而三酬則一豆矣食一豆肉飲一豆酒中人之食
[013-17a]
也凡試梓飲器鄉衡而實不盡梓師罪之勺上灼反觚/當為觶之是
反豆當為斗一豆酒亦當/為斗多口反鄉許亮反
 王氏曰梓人為筍虡為樂器也為飲器為禮器也
 三山林氏曰飲器之設所以為酒具亦所以為酒戒
 勺容一升爵容一升而觚容三升此所謂為酒具勺
 實於爵酌以取中爵資於尊盛以防滿若夫謂之觚
 則交物無節乃為孤而已此之謂為酒戒也 陳氏
 曰儀禮加勺于尊有疏勺有龍勺有蒲勺焉 薛氏
[013-17b]
 曰爵刻木為之漆其中形如玉爵焉二升曰觚三升
 曰觶康成改觚為觶理或然也 王氏曰飲酒之禮
 主有獻賔有酢而主又酬之酬所以致主人之厚意
 也獻以爵則一升矣酬以觚則三升矣一獻而三酬
 則十升矣故為一豆為禮而至於酬禮極而不可有
 加則不可以無節用觚者言交物無節而其窮為孤
 亦所以為酒戒 陳氏曰鄉飲鄉射言獻以爵而酬
 以觶儀禮亦云獻以爵酬以觶 王氏曰先王於飲
[013-18a]
 食雖所以養氣充體然亦欲其有節而不可過故以
 中人為制而已試梓者試以為器之效也衡平也謂
 平爵向口而酒或不盡則梓人為器之不善也故其
 長得以罪之梓師梓人之長也
梓人為侯廣與崇方參分其廣而鵠居一焉上兩个與
其身三下兩个半之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縜寸焉張皮
侯而棲鵠則春以功張五采之侯則逺國屬張獸侯則
王以息燕祭侯之禮以酒脯醢其辭曰惟若寧侯毋或
[013-18b]
若女不寧侯不屬于王所故抗而射女强飲强食詒女
曽孫諸侯百福鵠古篤反兩个讀為幹古旦反棲音西/縜于貧反或尤粉反女音汝强其丈反
 鄭氏曰崇高也方猶等也高廣等謂侯中也天子射
 禮以九為節侯道九十弓弓二寸以為侯中高廣等
 則百子侯中丈八尺諸侯於國亦然 王氏曰鵠棲
 侯中以為的者也鵠之為物逺舉而難中射以及逺
 中難為善中則告勝焉故的謂之鵠鵠以皮為之各
 如其侯居侯中三分之一天子之侯中廣丈八尺則
[013-19a]
 鵠凡六尺矣 鄭氏曰唯大射以皮飾侯大射者將
 祭之射也其餘有賔射燕射 竇氏曰上介最上幅
 下界最下幅也 鄭氏曰上介下介皆謂舌也 竇
 氏曰身躬也上躬上接上介下接中下躬上接中下
 接下介 鄭氏曰鄉射禮曰倍中以為躬倍躬以為
 左右舌下舌半上舌个或謂之舌者取其出而左右
 也其制身夾中个夾身在上下各一幅用布為之九
 節之侯躬倍中上下各三丈六尺矣上个七丈二尺
[013-19b]
 下个五丈四尺矣 陳氏曰躬三丈六尺上兩个左
 右各出丈八尺倍於躬上兩个居二分身居一分所
 謂與其身三也然則上个長七丈二尺下兩个半於
 上兩个之所出左右各出九尺然則下兩總長五丈
 四尺 疏曰此侯是九十弓侯侯中丈八尺則九幅
 布布長丈八尺九幅九丈幅有八尺為七丈二尺添
 前為十六丈二尺上下躬各三丈六尺即上下共為
 七丈二尺其上个七丈二尺下个五丈五尺添前總
[013-20a]
 用布三十六丈也 鄭氏曰凡侯之制皆上廣而下
 狹葢取象於人也張臂八尺張足六尺是取象率焉
  注疏綱以繫侯於植者植則植於兩旁邪豎之上
 下皆又出舌一尋者亦人張手之節綱連繩也縜又
 所以籠綱者 竇氏曰九十七十五十弓之侯丈尺
 廣狹不同縜紐籠係宜異且大侯上舌七丈二尺上
 端共使四紐餘有八紐布在七丈二尺之間每九尺
 一紐共十二紐則侯之緩縱上下不停然亦依侯大
[013-20b]
 小為數取稱也 王氏曰射之制有三有大射賔射
 燕射張皮侯則飾鵠以皮綴於侯中央用之以大射
 司裘所謂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諸侯則共熊
 侯豹侯卿大夫則共麋侯皆設其鵠也方其大射張
 皮侯而擇士助祭取其有中的之功而用之葢諸侯
 而春而貢士射中多則與於祭則其君為有功而益
 以地射中少則不得與於祭則其君為有罰而削以
 地詩云大侯既抗弓矢斯張射夫既同獻爾發功是
[013-21a]
 也五采侯則繢以采色用之以賔射即射人所謂王
 以六耦射三侯九節五正以五采飾正是也五采之
 侯則賔射之禮所以待諸侯之朝覲五采所以象文
 徳也夫逺人不服修文徳以來之所以言逺國屬也
 獸侯則䝉以獸用之以燕射即鄉射記所謂天子熊
 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大夫布侯畫以虎豹士布侯
 畫以鹿豕是矣必畫為此象者言能為民除害天下
 之害既去然後可以休息而安燕故王以燕息也侯
[013-21b]
 而祭之者神無乎而不在而聖人無所不用其至也
 然祭用其至則以誠為主以少為貴而不貴多品故
 以酒醢脯而已而無牲焉夫侯受内扞外有諸侯之
 象故祭侯之辭曰惟若寧侯而以使之為諸侯者安
 也乃若不安其為諸侯不屬乎王所則必抗而射女
 司馬九伐正邦國是已 疏曰祭侯之辭舉有功以
 勸示又舉有罪以懲之故兩言之 王氏曰夫外諸
 侯嗣則繼世以象賢若安其為諸侯則與國咸休永
[013-22a]
 世無窮其福之詒于子孫者可勝計哉
廬人為廬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長尋有四尺車㦸常
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
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故攻國之兵欲短守國之
兵欲長攻國之人衆行地逺食飲飢且涉山林之阻是
故兵欲短守國之人寡食飲飽行地不逺且不涉山林
之阻是故兵欲長柲音秘殳音/殊酋在由反
 陳氏曰戈㦸皆刺兵也戈二刃㦸三刃殳擊兵也如
[013-22b]
 缺/而無刃矛勾兵也上銳而旁勾酋矛夷矛特因長
 短而取名爾矛用以勾則宜長於㦸然後有及故酋
 矛長二丈夷矛長二丈四尺酋言就也近而就之也
 以夷矛於長為主而就之故曰酋矛夷言傷也以夷
 矛極長勾則有及而傷物為易故曰夷矛此矛之辨
 也 鄭氏曰人長八尺與尋齊進退之度三尋用兵
 力之極也不徒止又害人欲短欲長者言罷羸宜短
 兵壯健宜長兵
[013-23a]
凡兵句兵欲無彈刺兵欲無蜎是故句兵椑刺兵摶&KR0795
兵同强舉圍欲細細則校刺兵同强舉圍欲重重欲傅
人傅人則密是故侵之凡為殳五分其長以其一為之
被而圍之參分其圍去一以為晉圍五分其晉圍去一
以為首圍凡為酋矛參分其長二在前一在後而圍之
五分其圍去一以為晉圍參分其晉圍去一以為刺圍
凡試廬事置而摇之以眡其蜎也炙諸牆以眡其撓之
均也横而摇之以眡其勁也六建既備車不反覆謂之
[013-23b]
國工句音鉤刺上賜反彈徒旦反蜎於全反椑薄兮反/摶徒丸反校右飽反傅音附去起吕反炙音救
 王氏曰矛以句則引之而使來故其柲欲無彈彈謂
 如彈九失於太圜也戈㦸以刺則中之使深故其柲
 欲無蜎蜎謂如蜎虫體弱而撓也惟其無彈故勾兵
 椑椑謂隋圜側方而去楞也惟其無蜎故刺兵摶摶
 謂圓也 賈氏曰&KR0795兵謂殳所以擊打人也同强謂
 本末及中央皆句堅勁也 王氏曰舉圍欲細&KR0795
 手所操者圓細則有力而其用疾刺兵手所操者欲
[013-24a]
 重以之刺人則傅著而易入密審正也 鄭氏曰侵
 之能敵也 注疏人手操細以擊則疾操重以刺則
 正欲見句兵手執處欲細細則手執之牢也刺兵手
 執處欲得麄而勁則手穏也 疏曰被把中也殳長
 丈二尺五分取一得二尺四寸為把處而圍之晉謂
 柲下銅鐏所以擬捷地豎之得被圍五分之四首圍
 在上頭得晉圍五分之四宜稍細之 薛氏曰必細
 其上者以殳之上人所舉而提之所謂舉圍欲細也
[013-24b]
 王氏曰酋矛常有四尺三分其長二在前一在後而
 圍之謂手所操執之處也晉圍亦其下鐏也刺圍其
 上接刃處也 鄭氏曰夷矛如酋矛 王氏曰凡試
 廬人之事植之地中摇之以手以審其體弱而撓也
 拄之兩墻之間以審其本末之均也又横執而摇之
 以審其材之堅强也 俞氏曰車之六建夷矛建於
 酋矛之前酋矛建於㦸之前㦸建於殳之前殳建於
 戈與人之前也 王氏曰五兵與人既備建於車不
[013-25a]
 反覆則五兵輕重趣於勻故也非國工何以及此
匠人建國水地以縣置𣙗以縣眡以景為規識日出之
景與日入之景晝參諸日中之景夜考之極星以正朝
縣音𤣥𣙗思/列反古文臬
 王氏曰先王建國必先於辨方正位是以匠人置𣙗
 眡景必正地中以天地之所合四時之所交風雨之
 所㑹陰陽之所和於是乎建王國也然其置𣙗必先
 水地以縣使所植之臬必平而直然後可以正日景
[013-25b]
 也水莫動則平可因之以望高下之勢繩垂之而墜
 可用之而正曲直之形 疏曰欲置國城先當以水
 平地於四角立四柱於四柱畔縣繩以正柱以水望
 其高下即知地之高下然後平高就下地乃平也
 王氏曰以繩取其直又以水取其平然後於所平之
 地置臬也爾雅曰在地者謂之臬所謂𣙗則臬也於
 所平地之中央立八尺之表以縣正之以眡日景將
 以正四方也 陳氏曰立表以眡日出入之景可正
[013-26a]
 東西而已又為䂓以度兩交之間以求其南北則四
 方正矣猶以為未也 王氏曰於晝漏半又參諸日
 中之景夜又考之極星以北辰所居者天之中故也
  疏曰前已正東西南北恐其不審猶更以此二者
 以正南北言朝夕即東西也南北正則東西亦正故
 兼言之王氏曰晝參諸日中之景所以正其/朝也夜考之極星所以正其夕也 王氏
 曰書曰自服于土中又曰其自時配皇天則洛邑非
 特地之中亦天之中矣唯其宅天地之中以立而民
[013-26b]
 亦於是取中矣此所以惟王建國以為民極也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軓左
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涂音/塗
 王氏曰匠人既曰建國又曰營國詩序言衛文公始
 建城市而營宫室葢作而立之謂之建言其始也周
 圍而治之以丈尺其大小謂之營言其終也 陳氏
 曰匠人營國方九里此王城之制也然井田之制城
 中之宅率家二畝半而納稼之後上入執宫功則至
[013-27a]
 冬皆入保城中六鄉之民七萬五千家又士工商在
 焉則九里之城固不能容考工記所言乃王之中城
 歟春秋書城中城説者以為内城内城之外又有郭
 孟子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而郭數加多於城則王
 城之郭又不特九里矣 薛氏曰四旁各三門凡十
 二門所以通十二子也 鄭氏曰國中城内也經緯
 謂涂也經緯之涂皆九軌九軌積七十二尺 疏曰
 南北之道為經東西之道為緯王門面有三門門有
[013-27b]
 三涂男子由左女子由右車從中央 薛氏曰言經
 涂九軓則緯涂可知 注曰左右前後處王宫處中
 言之王宫當中經之涂 王氏曰左人道之所尚右
 地道之所尊言祖則宗可知言社則稷可知朝者義
 之所在於朝言面則知市之在所背於市在後則知
 朝之在所先朝者官吏之所㑹市者商賈之所聚必
 一夫百畝之地然後足以容之
夏后氏世室堂脩二七廣四脩一五室三四步四三尺
[013-28a]
九階四旁兩夾窻白盛門堂三之二室三之一殷人重
屋堂脩七尋堂崇三尺四阿重屋周人明堂度九尺之
筵東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重宜/龍反
度待洛反或直/路反下文同
 王氏曰有世室有重屋有明堂夏曰世室商曰重屋
 周曰明堂各舉其一而言之月令中央宫居太廟太
 室則世室是太廟太室也記曰魯公之廟文世室也
 武公之廟武世室也則世室為宗廟可知矣春秋書
[013-28b]
 世室屋壞書不恭也公羊傳曰周公稱太廟魯公稱
 世室羣公稱宫重屋謂王居正堂之路寢也明堂謂
 王者明政教以接人之堂也或舉宗廟或舉王寢或
 舉明堂互言之以明其制同也以夏后氏承堯舜之
 後始繼世而有天下此宗廟所以謂之世室也君子
 將營屋室宗廟為先故夏后氏以世室為始以事神
 為尚也孔子言禹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
 致美乎黻冕是已王之制始於夏而未備故以事神
[013-29a]
 為尚而所以自安其身者為略焉故言世室而已至
 商則制稍備非特事神而已所自安其身者亦備其
 制焉故於商言重屋經云商人尚梓梓人為禮樂之
 器惟以重屋為尚則藩飾於禮樂之器不可廢也至
 周法度之文為大備其盛不可復加焉故其布政教
 之堂謂之明堂月令於夏言天子之居明堂以夏為
 萬物相見之時而王者向明而治俯以接人者於是
 乎在三代之所尚不同此其文質之辨也然而堂之
[013-29b]
 制雖或脩廣高下之數異而其大槩則未始有殊故
 夏言世室非無重屋明堂也商言重屋非無世室明
 堂也舉其一以互相明三者之制本同也 薛氏曰
 古者於堂上為五室所以象五行也木室在於東北
 火室於東南金室於西南水室於西北土室於中央
 堂有九階南面三階餘三面各二階也四户八牕牕
 所以助户為明每户兩夾牕也皆以蜃灰堊飾之所
 謂白盛也總五室計之則二十户四十牕也於室之
[013-30a]
 四阿皆為重簷屋之四注皆重也此三代之所同然
 夏后氏度以步堂脩二七脩言南北之深也其深十
 四步其廣益以四分脩之一則堂廣十七步半五室
 其室三四步言其深也四三尺言其廣也四室其深
 皆三步其廣則益之以三尺中央一室深四步其廣
 益之以四尺也然門側之堂居正堂三分之二故東
 西之廣則有十一步四尺南北之脩則有九步二尺
 門堂之上所作之室居正室三分之一故廣九尺三
[013-30b]
 分尺之一脩一步二尺此據中央土室而推之也殷
 人度以尋以八尺為度故堂脩七尋計五丈六尺堂
 崇三尺周人度以筵則以九尺為度故東西九筵則
 其廣凡八丈一尺南北七筵則其脩凡六丈三尺堂
 崇一筵則其高凡九尺矣 鄭氏曰周五室直言凡
 室二筵不言廣深之異或室皆方二筵與夏異制歟
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尋野度以步涂度
以軌廟門容大扃七个闈門容小扃參个路門不容乗
[013-31a]
車之五个應門二徹參个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
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國以為九分九卿治之扃古熒反/个古賀反
闈音/違
 鄭氏曰周文者各因物宜為之數室中舉謂四壁之
 内 王氏曰度所以度長短者也几筵尋步軌五者
 其數雖殊而用之以度長短其度則一而已然之所
 用亦各因物之所宜而非苟為異也隠几而坐者宜
 於室故室中度以几肆筵為禮者宜於堂故堂上度
[013-31b]
 以筵身屈於此者宫也伸臂而度之為宜故於宫中
 度以尋外而起畝於步者野也以步而度之為宜故
 野度以步涂車由中以行故涂度以軌尋也步也取
 諸身而度之者也几也筵也軌也取諸物而度之者
 也 鄭氏曰廟中之門曰闈大扃牛鼎之扃長三尺
 每扃為一个七个二丈一尺小扃膷鼎之扃長二尺
 參个六尺也 陳氏曰扃以舉鼎者也 王氏曰大
 扃小扃皆廟中所用故用之以為廟門闈門廣狹之
[013-32a]
 數也 鄭氏曰路門大寢之門乗車廣六尺六寸五
 个三丈三尺言不容者是兩門乃容之則此門半之
 丈六尺六寸正門謂之應門謂朝門也二徹之内八
 尺三个二丈四尺也 王氏曰夫長短之數廣狹之
 量各因物宜而為之數凡以便人而已故引而伸之
 雖十百千萬可以其數推而知之矣此先王之法神
 而化之使民宜之者也 鄭氏曰内路寢之裏也外
 路門之外也九室如今朝堂諸曹治事處 王氏曰
[013-32b]
 九嬪上佐夫人以贊后而下則帥世婦女御九卿上
 佐三公以佐天子而下則帥大夫元士 陳氏曰内
 九室在后宫 鄭氏曰九分其國分國之職也三孤
 佐三公論道六卿治六官之屬 王氏曰書曰三孤
 貳公𢎞化寅亮天地又曰六卿各帥其屬以倡九牧
 阜成兆民葢分而言之則三孤六卿合而言之則同謂
 之九卿而已孤而謂之卿者以典命攷之王之三
 公八命其卿六命則孤葢與卿同為六命矣故外朝
[013-33a]
 之法則孤卿之位同於九棘司士之擯則同於特揖
 孤與卿名雖異而實則同合而言之謂之卿奚不可
 哉
王宫門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經
涂九軌環涂七軌野涂五軌門阿之制以為都城之制
宫隅之制以為諸侯之城制環涂以為諸侯經涂野涂
以為都經涂
 鄭氏曰阿棟也宫隅城隅城角浮思也雉長三丈高
[013-33b]
 一丈度高以高度廣以廣 王氏曰門阿長十五丈
 高五丈宫隅長二十一丈高七丈城隅長二十七丈
 高九丈矣城隅高於宫隅宫隅高於門阿内外高下
 之制異也國中曰經涂遶城曰環涂郊外曰野涂轍
 廣曰軌軌廣八尺經涂所由者衆故九軌環涂所由
 者少故七軌野涂所由者又少故五軌此内外廣狹
 之制異也都城王子弟公卿所封其制以王宫門阿
 為之則無過五雉此諸侯為殺也諸侯之城制以宫
[013-34a]
 隅為之則無過七雉此天子為殺也 陳氏曰都城
 近也故其制卑而屈諸侯逺也故其制崇而伸 王
 氏曰邦國之經涂以七軌為度王子弟公卿采邑之
 經涂以五軌為度夫降殺之兩禮之節也故諸侯之
 制下於天子都城之制下於諸侯然諸侯之有功徳
 者乃所以入為卿士而其禮反下於諸侯何也大抵
 近君則其勢屈逺君則其勢伸都於王宫為近安得
 不屈禮以下於諸侯乎觀其采地不謂之國而謂之
[013-34b]
 都其君不謂之監而謂之長其命也以耦不以竒其
 治也以則不以典其傳也以禄不以嗣則其城涂之
 制可知矣
匠人為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
謂之&KR0850田首倍之廣二尺深二尺謂之遂九夫為井井
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成間廣八尺深
八尺謂之洫方百里為同同間廣二尋深二仞謂之澮
專達於川各載其名&KR0850古犬反仞音/刃澮古外反
[013-35a]
 鄭氏曰此官主通利田間之水道也 疏曰耜謂耒
 頭金金廣五寸二人各執一耜若長沮桀溺耦而耕
 此兩人耕為耦共一尺一尺深者謂之&KR0850&KR0850上高土
 謂之伐伐發也以發土於上故名伐也 鄭氏曰夫
 間小溝謂之遂一夫之所田百畝方百步 薛氏曰
 小司徒九夫為井匠人亦九夫為井井間有溝自井
 地言之也遂人十夫有溝兼溝涂言之也然遂人百
 夫有洫而匠人十里為成成間有洫則九百夫之地
[013-35b]
 遂人千夫有澮而匠人百里為同同間有澮則九千
 夫之地其不同何耶成間有洫非一成之地包以一
 洫而已謂其間有洫也同間有澮非一同之地包以
 一澮而已謂其間有澮也成與同地之廣者也洫與
 澮溝之大者也於成舉洫於同舉澮亦其大畧云耳
 遂入溝溝入洫洫入澮澮入川周世井田之法實公
 行於天下内外逺近之溝洫固無異制則遂人匠人
 之所掌其制一也 陳氏曰遂人言五溝之制而始
[013-36a]
 於遂匠人言五溝之制而始於&KR0850&KR0850非溝也乃播種
 之地而已一畝三&KR0850一夫三百&KR0850&KR0850從則遂横遂横
 則溝從由溝而達洫由洫以達澮其從横亦如之天
 下之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下故古者或東其畝或南
 其畝畝之所向溝涂隨之則東南其畝者亦其大致
 然也不必就如此鄭氏以南畝圖之遂從溝横洫從
 遂横九澮而川周其外然川之所流者當適地勢非
 於萬夫之地必有大川圍而匝焉穎達疏詩謂鄭氏
[013-36b]
 所言特設法云耳其説是也説者又以溝澮為通水
 而設然溝洫之於田野可決而決則無水溢之患可
 塞而塞則無旱乾之憂以時決塞則溝洫豈特通水
 而已哉 鄭氏曰各載其名識所從出也 薛氏曰
 井田溝洫之制尚矣周官小司徒經土地而井牧其
 田野自井至都以任地事遂人凡治野自遂至路以
 達于畿匠人為溝洫自&KR0850至澮以達于川鄭康成以
 小司徒有邑甸縣都之别而其名與采邑同匠人有
[013-37a]
 &KR0850遂溝洫澮之別而多寡與遂人異故言采地制井
 田鄉遂公邑制溝洫又謂鄉遂公邑之吏或從民以
 公使不得恤其私諸侯專國之政或恣為貪暴税民
 無藝故畿内用夏貢法邦國用商助法賈公彦之徒
 遂以載師自國中園㕓以至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
 是鄉遂及四等公邑皆用貢而無助以明鄉遂為溝
 洫而已然先王之為井田也使所飲同井所食同田
 所居同廛所服同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
[013-37b]
 持鄉遂六軍之所寓豈可受之田而不為井法乎大
 田之詩言曽孫來止而歌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噫噫
 之詩言春夏祈榖于上帝而歌駿發爾私終三十里
 亦服爾耕十千維耦周官遂人言興鋤旅師有鋤栗
 此鄉遂井田之事鄭氏以鄉遂無井田而又以遂人
 之法釋詩以一井之法釋旅師是自戾也孟子曰鄉
 田同井請野九一而助則鄉遂之為井田可知
凡天下之地執兩山之間必有川焉大川之上必有涂
[013-38a]
焉凡溝逆地阞謂之不行水屬不理孫謂之不行梢溝
三十里而廣倍凡行奠水磬折以參伍欲為淵則句於
矩凡溝必因水埶防必因地埶善溝者水潄之善防者
水淫之凡為防廣與崇方其閷參分去一大防外閷凡
溝防必一日先深之以為式里為式然後可以傅衆力
凡任索約大汲其版謂之無任葺屋參分瓦屋四分囷
窌倉城逆牆六分堂涂十有二分竇其崇三尺牆厚三
尺崇三之阞音勒屬之樹反孫音遜梢之交反奠音亭/潄色救反閷色界反去起吕反傅音附葺七
[013-38b]
入反囷丘貧反窌/古孝反竇音豆
 王氏曰此川因地埶之自然而非人為也葢有山斯
 有川有川斯有涂川積兩山之水涂通往來而依川
 為之 陳氏曰涂所以防水則因地埶而防之也
 王氏曰凡溝逆地阞謂不依地脈也先儒讀屬為注
 水注不理孫地理之不順也不因地脈不順地理不
 因水性導而下之此水所以皆不行水屬屬/溝洫也 陳氏
 曰構溝溝末也自溝末言之謂之梢溝自田端言之
[013-39a]
 謂之田首溝逺而不倍則不足以容水水行而不磬折
 不足以殺其勢 王氏曰奠讀為停凡行停水溝
 形當如磬直行三折行五而曲其勢是以水流湍激
 疾而不壅也凡水之勢流之斯為川止之斯為淵欲
 其積而為淵則必句曲其矩方之勢則水流回緩斯
 積而成淵矣 疏曰當句曲於矩使水勢倒向上句
 曲尺則為回涹自然深為淵驗於今皆然 王氏曰
 溝所以導水不因水勢則其流易壅防所以止水不
[013-39b]
 因地埶則其土易壞故為溝者必因水勢之曲直則
 其流斯無壅矣為防者必因地勢之高下則其土斯
 無壞矣善為溝者水必潄齧之而無所壅以其因水
 勢故也善為防者水必淫泆之而無所決以其因地
 勢故也凡為防其徑與高等其上三分除一薄之也
 大防於三分除一之外又薄其上而厚其下也大抵
 防之基貴乎厚基厚則其勢固水雖淫之而不壞矣
  疏曰將欲造溝及防先以一日之所作尺數所謂
[013-40a]
 程人功也言深者深淺尺數 王氏曰但從一里之
 為式則衆力可以𫝊著而用之以寡可以準多小可
 以校大故也 鄭氏曰詩云其繩則直縮版以載又
 曰約之閣閣㭬之槖槖約縮也汲引也築防若牆者
 以繩約其版約以繩而大引之言扳橈也則其鼔土
 不堅矣故曰無任 王氏曰用茅草以覆屋謂之葺
 用陶器以覆屋謂之瓦葺屋宜峻於瓦屋以防雨焉
 則葺屋不如瓦屋之堅宻故也三分謂三分之中取
[013-40b]
 其一分之峻若丈有三尺而三分之則取四尺以為
 峻也四分謂於四分之中取其一分之峻若丈有二
 尺而四分之則取三尺以為峻也囷窌倉皆所以積
 榖圜者曰囷方者曰倉穿地曰窌城則在郭内以為
 扞蔽者也鄭氏謂逆猶卻也築此四者六分其高卻
 一分以為閷者也 疏曰假令高丈二尺下厚四尺
 則於上去二尺為閷上惟二尺其窌雖入地口宜寛
 則牢固 注疏爾雅曰堂涂謂之陳今之塼道也假
[013-41a]
 令兩旁上下尺二寸則取二寸於中央為峻峻者取
 水兩向流去故也宫中水道謂之竇所謂蓽門圭竇
  王氏曰必崇三尺所以防壅塞也牆基廣三尺則
 高九尺不高九尺則不足以為防不厚三尺則不足
 以為久其他皆以是為率
車人之事半矩謂之宣一宣有半謂之欘一欘有半謂
之柯一柯有半謂之磬折柯古阿反/欘張玉反
 疏曰此經總與下為目 鄭氏曰矩法也所法者人
[013-41b]
 也人長八尺而大節三頭也腹也脛也三分之則矩
 二尺六寸三分寸之二半矩尺二寸三分寸之一頭
 髮皓落曰宣半矩人頭之長也柯欘之木頭取名也
  疏曰下文取宣為尺度故先定宣之長短如上十
 分寸之一謂之枚是也 鄭氏曰欘斲木柄長二尺
 爾雅句欘謂之定是也伐木之柯柄長三尺詩云伐
 柯伐柯其則不逺是也磬折者人帶以下四尺五寸
 磬折立則上俛 疏曰上文有宣及欘柯之長短故
[013-42a]
 因解人立磬折淺深也又下造耒亦云磬折故云據
 人之所立磬折之儀也 王氏曰宣也欘也柯也磬
 折也此其所命之名也半矩一宣有半一欘有半一
 柯有半此其所定之數也宣磬折此取諸身以為法
 者也欘柯此取諸物以為法者也近取諸身逺取諸
 物長短之制一皆有法以是而度物用之為器安有
 不中矩者哉
車人為耒庛長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
[013-42b]
二尺有二寸自其庛縁其外以至於首以弦其内六尺
有六寸與步相中也堅地欲直庛柔地欲句庛直庛則
利推句庛則利發倨句磬折謂之中地耒力對反庛音/刺推湯雷反
 王氏曰車人為車而亦為耒者易曰揉木為耒葢耒
 之為物其體曲其用利而車之為物或揉曲木以為
 體或資利轉以為用器殊而事類此車人所以為耒
 也 注疏庛耒下前曲接耜者耜岐頭金也易云斲
 木為耜者謂斲木為受耜之處也此處名耒面即庛
[013-43a]
 也長尺有一寸中直謂庛上句下為中直者三尺有
 三寸上句謂其上人手所執之處長二尺有二寸自
 其庛縁其外上至手執處為首逐曲量之總六尺六
 寸也又云以弦其内謂據庛面至句下望直量之而
 有六尺所謂弦也故與步相中中應也耕者以田器
 為度故野度以步葢人步或大或小恐其不平故以
 六尺之耒代步以量地若兼耜金則稍長故每量地
 時脫去耜而用之 王氏曰堅地其土剛故欲直庛
[013-43b]
 柔地其土䎡故欲句庛直庛所入者深故利推句庛
 所起者順故利發然此特堅柔之地所用之庛如此
 若夫中地之庛句直各得其中而合所磬折也然則
 車人之為耒或曲或直各因地之宜以致用之利此
 耕者所以易為力 鄭氏曰中地之庛如磬折則調
 矣調則弦六尺
車人為車柯長三尺博三寸厚一寸有半五分其長以
其一為之首轂長半柯其圍一柯有半輻長一柯有半
[013-44a]
其博三寸厚三之一渠三柯者三行澤者欲短轂行山
者欲長轂短轂則利長轂則安行澤者反輮行山者仄
輮反輮則易仄輮則完六分其輪崇以其一為之牙圍
柏車轂長一柯其圍二柯其輻一柯其渠二柯者三五
分其輪崇以其一為之牙圍大車崇三柯綆寸□服二
柯有參分柯之二羊車二柯有參分柯之一柏車二柯
凡為轅三其輪崇參分其長二在前一在後以鑿其鉤
徹廣六尺鬲長六尺輮人九反/易以䜴反
[013-44b]
 疏曰車人為車凡造作皆用斧因以量物故先論斧
 柄長短及刃之大小也 王氏曰柯長三尺博三寸
 厚一寸有半以斧柄言之也五分其長以其一為之
 首以斧刃言之也凡察車以輪為始凡為輪以轂輻
 牙為修廣 注疏大車轂徑尺五寸是以長半柯而
 其圍一柯有半圍三徑一也 薛氏曰輻長一柯有
 半四尺五寸也此太長矣但車以柯為則者取材而
 已取材則不得不長也其輻厚一寸 鄭氏曰渠車
[013-45a]
 輮也所謂牙也 王氏曰牙輮木之直以為曲其勢
 圓而包輻轂之衆有如渠之一曲一直受衆小水故
 名之也夫柯長三尺三柯九尺又從而三之則渠之
 周圍其長凡二丈有七尺徑九尺也以上並言大車
 輪人言轂小而長則柞大而短則摰則轂長三尺有
 二寸而不可以過不及也然此特中地之轂而已若
 夫行山澤則必有以適其地之宜葢行澤必多泥泥
 多則其行必鈍故欲短轂轂短則雖有深泥亦莫之
[013-45b]
 粘故利也行山則多險險多則其行必危故欲長轂
 轂長則輻短而無摇兀之患故安也至於輮牙亦必
 視其地之所宜澤地為其泥之粘其心在外而滑故
 反輮則其行斯為易矣山地為其沙石之所磨甐欲
 其表裏相依而堅韌故仄輮則其行斯為完矣 注
 疏輪崇輪徑也高九尺六分取一則牙圍尺五寸也
 王氏曰六尺六寸之/輪牙圍尺有一寸矣柏車山車也此車山行故轂長
 輪崇又下皆欲取安故也其輻長三尺兩輻相對已
[013-46a]
 六尺渠圍丈八尺徑六尺亦謂通轂空壺并數而言
 以其一為牙圍尺二寸矣大車平地載任之車也
 王氏曰崇三柯繼柏車輪崇而言之 注疏綆寸輪
 箄也輪之四面外一寸則安□服車較也長八尺羊
 車善車也故今定張車較長七尺柏車較長六尺凡
 為轅則大車羊車柏車皆在其中輪崇雖不同宜各
 自三其輪崇也假令大車輪崇九尺三之為轅二丈
 七尺也鉤鉤心也徹車廣也鬲轅端壓牛領者皆六
[013-46b]
 尺則不與四馬車同矣此車皆有兩轅 陳氏曰大
 車牛車也牛車大則柏車中羊車小矣大車以行澤
 柏車以行山羊車以行宫中大車兩轅故車人言凡
 為轅三其輪崇徹廣六尺鬲長六尺徹廣六尺則與
 四馬車八尺之徹不同鬲長六尺則與六尺六寸之
 衡不同是兩轅之車一牛在轅内故鬲短而徹狹一
 轅之車兩服在轅外故衡長而徹廣也大車轂長尺
 五寸圍尺五寸輻長四尺五寸渠圍二丈七尺輪崇
[013-47a]
 九尺牙圍尺五寸綆一寸轅二丈七尺柏車轂長三
 尺圍二尺輻長三尺渠圍丈八尺輪崇六尺牙圍尺
 二寸綆大半寸轅一丈八尺大車輪高轅長柏車輪
 庳轅短輪高轅長而轂短小輪庳轅短而轂長大以
 其行山行澤不同故也大車□服二柯有三分柯之
 二則八尺矣羊車二柯有三分柯之一則七尺矣柏
 車二柯則六尺矣柏車較短而轂輻長羊車較長而
 轂輻牙小者以其行山與宫中不同故也輿人之較
[013-47b]
 車人謂之□服輿人之衡車人謂之鬲輿人之為車
 起度於輿廣車人之為車起度於柯長輿人之車其
 箱廣而不方廣六尺六寸/隧六尺四寸車人之車箱方而不廣則
 其制之異可知矣
弓人為弓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幹也
者以為逺也角也者以為疾也筋也者以為深也膠也
者以為和也絲也者以為固也漆也者以為受霜露也
凡取幹之道七柘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𤓰
[013-48a]
次之荆次之竹為下凡相幹欲赤黒而陽聲赤黒則鄉
心陽聲則逺根凡折幹射逺者用埶射深者用直居幹
之道菑栗不迆則弓不發凡相角秋閷者厚春閷者薄穉
牛之角直而澤老牛之角紾而昔疢疾險中瘠牛之
角無澤角欲青白而豐未夫角之本蹙於&KR1120而休於氣
是故柔柔故欲其埶也白也者埶之徵也夫角之中恒
當弓之畏畏也者必撓撓故欲其堅也青也者堅之徵
也夫角之末逺於&KR1120而不休於氣是故脃脃故欲其柔
[013-48b]
也豐末也者柔之徵也角長二尺有五寸二色不失理
謂之牛戴牛凡相膠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澤紾
而摶㢘鹿膠青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䑕膠黒魚膠餌
犀膠黄凡昵之類不能方凡相筋欲小簡而長犬結而
澤小簡而長大結而澤則其為獸必剽以為弓則豈異
於其獸筋欲敝之敝漆欲測絲欲沈得此六材之全然
後可以為良檍於直反檿烏簟反相怠亮反下同鄉許/亮反逺于萬反射食亦反菑側冀側其二
反栗音烈又如字迆羊氏反閷色㸃色例二反紾徒展/反昔七各反瘠在亦反夫音扶下同蹙子六反&KR1120乃老
[013-49a]
反畏烏回反下同脃七嵗反休音喣摶/徒丸反昵女乙反剽芳妙反敝婢世反
 鄭氏曰取幹以冬取角以秋絲漆以夏筋膠未聞
 王氏曰非天時無以備陰陽之和故取材必以其時
 非工巧無以全萬物之用故言巧者和之弓以幹為
 質以漆為文角附幹以安膠得漆以完筋則施於角
 之外絲則用於膠之内弓所以及逺者其力在幹弓
 所以疾發者其勢在角角幹資筋以為堅刃以射則
 中深三者得膠然後相合以為和結而固之在絲飾
[013-49b]
 而堅之在漆六材雖取以其時苟其質不美則不足
 相資以為用故得此六材之全然後可以為良也夫
 弓有六材而以幹為質幹以剛實為體以堅刃為用
 必其材之良者故取幹之道擇其堅强剛勁者其材
 有七柘為上檍杻也檿桑山桑也國語曰檿弧箕箙
 橘木𤓰荆皆木之堅者竹有節故為下也然其資氣
 於陰陽不能無偏正之異則不可以不相赤陽之正
 色黒陰之正色凡木内得陰陽之正則外應陰陽之
[013-50a]
 正色赤黒則鄉心者以其外之應乎内故也凡有形
 者擊之皆有聲聲出於形形有陰陽則聲有清濁木
 近本而在下則聲濁而屬乎陰逺本而在上則聲清
 而屬乎陽陽聲則逺根者以其實逺於本而清故也
 既相之而得其材之美然後可以析之而為弓之幹
 故析幹次於相幹之後夫曲直者木之形審曲面勢
 者工之能用埶者取其木之曲也用直者取其木之
 直也用其木之曲則往體多而來體寡故利於射逺
[013-50b]
 若夾庾之類是也用其木之直則往體寡來體多故
 利於射深若王弧之類是也既有以析幹然後可以
 居幹析幹所以分其材居幹所以處其材菑如菑畬
 之菑謂加功以治之栗如榛栗之栗謂𦂳宻也不迆
 謂無邪行絶理也方其以鋸析幹入而居其材之中
 加功以治而且致其𦂳宻行不邪理不絶則弓之發
 傷無自而起矣弓人之於幹取之而後相相之而後
 析析之而後居此其序也凡相角夫秋萬物揫斂而
[013-51a]
 堅成之時故其角厚春萬物發生而未就之時故其
 角薄穉牛方少而血氣剛則角之文正直而潤澤老
 牛已疾而血氣衰則其文麄紾而交錯牛多疾則角
 裏傷牛瘦瘠則角不滋則相角者必辨而知之也角
 欲青白而豐末者青白言其色之善豐末言其質之
 厚白者埶之驗青者堅之驗豐末者柔之驗白西方
 之陰也慘而不舒則多曲而不直故白所以為埶之
 驗青東方之陽色直而剛强則多堅而不脃故青所
[013-51b]
 以為堅之驗角之勢有三曰角本曰角中曰角末角
 之本蹙於腦而煦於肉之氣故柔柔無力故欲其勢
 曲角之中當常弓之隈隈曲必撓撓則發傷故欲其
 堅刃角之末逺於腦而不喣於肉之氣故脆脆則易
 折故欲其温柔角長二尺有五寸可謂長矣又具三
 色本白中青末豐也角之材莫善於此得之可以直
 一牛凡相膠以色純赤為上 疏曰惟牛膠火赤其
 餘皆非純赤則牛膠為善矣 王氏曰又欲其文之
[013-52a]
 交錯故云昔也深瑕而澤言其表裏皆有文而其色
 潤澤也紾而摶㢘者言其文之紾理且摶圓而㢘利
 也自鹿膠以下凡六等或用皮或用角或用膘以煮
 而成之如鹿膠所謂用其角也如魚膠所謂用其膘
 如馬牛犀鼠所謂用其皮也凡昵之類不能方者鄭
 氏以昵為脂膏䐈敗之䐈䐈亦黏也此雖或可用以
 粘特不可以久安能比方六膠之用哉凡相筋以條
 直滋潤為上簡言條直澤言滋潤筋之小者貴乎成
[013-52b]
 條而長筋之大者貴乎成束而潤澤筋既如此度其
 為獸其性必剽疾以之為弓又豈異於其獸哉筋欲
 敝之敝者葢筋生則硬熟則䎡以物擊打嚼齧之欲
 其勞敝而熟然後可用故曰敝之敝 鄭氏曰漆欲
 測測猶清也絲欲沈者如在水中時色 王氏曰得
 此六材全善無瑕病然後可以為良善也
凡為弓冬析幹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體氷
析灂冬析幹則易春液角則合夏治筋則不煩秋合三
[013-53a]
材則合寒奠體則張不流氷析灂則審環春被弦則一
年之事液音亦奠音定灂子召反易以/䜴反角則合讀為洽被皮寄反
 王氏曰夫材美工巧不得天時則不可以為良故弓
 有六材而治之各以時也幹欲堅而正固故冬析之
 於幹堅之時而析之則其勢和易也角欲和而温柔
 故春液之於角和之時而漬液之則其氣浹洽也筋
 欲散而解緩故夏治之於筋散之時而治之則其理
 不煩亂也膠漆絲三者欲其成就而充實故秋合之
[013-53b]
 於成材之時而合之則其質不相離而相合也至冬
 寒時膠堅納之檠中檠弓㭱也以定其往來之體故
 體已完張之不復有流移也又於大寒氷堅時下於
 檠中析其漆灂後復納之則漆灂欲其不動故也其
 漆之灂已環則審定後不復鼔動也被弦於春俟一
 朞之久而後可用
析幹必倫析角無邪斲目必荼斲目不荼則及其大脩
也筋代之受病夫目也者必强强者在内而摩其筋夫
[013-54a]
筋之所由憺恒由此作故角三液而幹再液厚其帤則
木堅薄其帤則需是故厚其液而節其帤約之不皆約
疏數必侔斲摰必中膠之必均斲摰不中膠之不均則
及其大脩也角代之受病夫懷膠於内而摩其角失角
之所由挫恒由此作凡居角長者以次需恒角而短是
謂逆撓引之則縱釋之則不校恒角而達譬如終紲非
弓之利也今夫茭解中有變焉故校於挺臂中有柎焉
故剽恒角而達引如終紲非弓之利撟幹欲孰於火而
[013-54b]
無羸撟角欲孰於火而無燂引筋欲盡而無傷其力鬻
膠欲孰而水火相得然則居旱亦不動居濕亦不動苟
有賤工必因角幹之濕以為之柔善者在外動者在内
雖善於外必動於内雖善亦弗可以為良矣荼音舒憺/昌㢘反帤
女居反需人兖反數音朔恒角古鄧反不校古卯反下/同紲息列反茭户卯反挺勅鼎反柎方輔反下同引音
譬撟居兆反燂/音澘鬻章吕反
 王氏曰析幹必倫欲其順理也析角無邪欲其適正
 也 注疏斲目必荼荼讀為舒舒徐也目幹節目記
[013-55a]
 云攻堅木者先其易而後其節目是其義也 王氏
 曰斲目必不徐則其功麄而不精筋雖與幹為力反
 為節目所摩嚙而筋反受其病夫節目堅强而筋柔
 弱以剛强而摩柔弱則筋有憺絶之患作於此矣角
 三液而幹再液液謂以火治之使其液作而䎡角則
 以火炙而治之欲其和也幹則以火揉而治之欲其
 堅也 疏曰三液再液者角幹須如此乃得相稱故
 不等也 鄭氏曰帤弓中禆也 疏曰造弓之法弓
[013-55b]
 幹雖用整木仍於幹上禆之欲其調適也 王氏曰
 禆厚則過乎剛故木堅禆薄則過乎柔故木需厚其
 液治之為多也節其帤厚薄適均也約以絲筋束之
 約之與不皆約其多少必期於稀稹之均也 鄭氏
 曰摯之言致也 王氏曰上下如一謂之中厚薄適
 於勻謂之均斲致其幹欲上下如一此言斲幹之善
 也施膠欲厚適於均此言施膠之善也斲摯不中膠
 之不均則及其太久也角反受其病内之不治則病
[013-56a]
 自外發也夫幹懷膠於内而摩其角久則角挫而受
 其病然則角之傷於外常始於此凡居角者夫弓隈
 謂之需弓稍謂之簫角長者居隈則角之短者居簫
 矣 鄭氏曰恒竟也 王氏曰角不可失之長亦不
 可失之短短者不及兩端是謂逆橈言其力不足而
 反橈也故引其弦而角不用力故縱舍其弦而矢去
 不疾故不校也長者過於兩端而失之達則過於簫
 頭而送矢不疾若見紲於弓䪐也弓有䪐者為發絃
[013-56b]
 時備頓傷詩云竹䪐緄縢是已茭弓隈與簫角相接
 也解接中也 注疏變異也弓簫與臂用力異引之
 則臂用力放矢則簫用力用力既異故矢去疾校疾
 也挺直也直臂中正是弓把處於把處兩畔有側骨
 骨堅强所以與弓為力故剽疾也恒角而達引如終
 紲非弓之利重明達角之不利也變譬言引字之誤
 也 疏曰自撟角欲孰己下明料理幹角筋膠四者
 得所不得所之事不言漆絲者用力少故不言 王
[013-57a]
 氏曰幹以堅為貴雖欲孰於火又不可過孰而失之
 脆故治之欲無羸角以和為貴雖欲孰於火又不可
 過孰而失之爛故治之欲無燂所謂角三液而幹再
 液者凡以此故也筋以緩治之則力無損故引之欲
 盡而不傷其力膠以和濟之則氣必相入故煮之欲
 孰而水火相得四者之材不失之過剛則陽不能勝
 故居旱亦不動不失之過柔則陰不能勝故居濕亦
 不動苟有賤工必因角幹之濕以為之柔則不孰於
[013-57b]
 火不孰於火則不堅故善者雖在外而内之動也必
 矣又安可以為良哉
凡為弓方其峻而高其柎長其畏而薄其敝宛之無已
應下柎之弓末應將興為柎而發必動於閷弓而羽閷
末應將發弓有六材焉維幹强之張如流水維體防之
引之中參維角䟫之欲宛而無負弦引之如環釋之無
失體如環材美工巧為之時謂之參均角不勝幹幹不
勝筋謂之參均量其力有三均均者三謂之九和九和
[013-58a]
之弓角與幹權筋三侔膠三鋝絲三邸漆三斞上工以
有餘下工以不足畏烏回反敝讀為蔽宛於阮反閷色/界反䟫直庚反有三讀為又侔莫侯
反鋝色劣反邸丁/禮反炓羊主反
 王氏曰峻弓簫也柎側骨也當弓之曲謂之隈人所
 握持謂之蔽 疏曰簫宜方為之側骨宜高為之隈
 宜長為之人所握持手蔽之處宜薄為之 鄭氏曰
 宛之引之也有此四善故引之不休常弦應言不罷
 需也 疏曰下柎之弓謂把大下為之由引隈下短
[013-58b]
 故簫應弦將發動末猶簫也興發動也閷接中也若
 如上為柎而發動則接中亦動也 王氏曰柎與接
 中相為體用柎既發則接中欲無動不可得鳥所以
 飛揚者羽有二焉羽閷謂兩接中俱動也兩接中俱
 動簫應弦則角幹亦隨之而發作矣弓有六材而幹
 以為逺角以為疾獨處於六材之先葢弓以幹為質
 以角附幹以為安二者之材猶宜謹擇也上文獨言
 角幹之濕以為之柔亦以是哉 疏曰弓有六材惟
[013-59a]
 以幹為强者以其外當五材皆以幹為本則欲其張
 如流水焉 王氏曰弓之體調而無難易此所以張
 之如水之順流也 疏曰維體防之引之中參者體
 納之於檠中則往來體定也防深淺之所止也若往
 體寡來體多者弛之乃有五寸張之一尺五寸往體
 多來體寡者弛之一尺五寸張之五寸往來體若一
 者弛之一尺張之亦一尺也體定然後張之弦居一
 尺引之又二尺矢長三尺須滿故云中參也 王氏
[013-59b]
 曰維角定之謂角以附幹而拄之也附幹而拄之凡
 以助幹而為疾則欲其宛順而無辟戾之患惟無此
 患故引而張之釋而弛之其體之難易有似乎環之
 周運而無弛張之患也材有美工有巧為之有時三
 者皆得平之至也幹以為逺角以為疾筋以為深三
 者無負平之至也量其力又三均若幹勝一石加角
 而勝二石被筋而勝三石三者平之至也三均者三
 皆為平之至也故謂之九和 鄭氏曰權平也侔猶
[013-60a]
 等也鋝鍰也邸斞輕重未聞 許氏曰斞量名 王
 氏曰上工巧矣故和以是而有餘下工拙矣故和以
 是而不足
為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規為諸侯之弓合七而成規大
夫之弓合五而成規士之弓合三而成規弓長六尺有
六寸謂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長六尺有三寸謂之中制
中士服之弓長六尺謂之下制下士服之
 為天子之弓已下並見夏官司弓矢弓長六尺六寸
[013-60b]
 已下集前桃氏解
凡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慮血氣豐肉而短寛緩以荼
若是者為之危弓危弓為之安矢骨直以立忿埶以奔
若是者為之安弓安弓為之危矢其人安其弓安其矢
安則莫能以速中且不深其人危其弓危其矢危則莫
能以愿中往體多來體寡謂之夾庾之屬利射侯與弋
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利射革與質往體來體
若一謂之唐弓之屬利射深大和無灂其次膠角皆有
[013-61a]
灂而深其次有灂而疏其次角無灂合灂若背手文角
環灂牛筋蕡灂麋筋斥蠖灂和弓&KR0795摩覆之而角至謂
之句弓覆之而幹至謂之侯弓覆之而筋至謂之深弓
荼古文舒字中丁仲反射食亦反背補内/反蕡㫙云反斥音尺蠖杜縛反覆方服反
 鄭氏曰上經言人各以形貌大小服其弓此又隨人
 之情性也奔猶疾也骨直謂剛毅也 王氏曰射之
 道其中在巧其至在力巧存乎志慮力出乎血氣射
 者血氣志慮之所寓焉者也人之躬有長短志慮有
[013-61b]
 緩急血氣之有强弱故為弓者必因之也且射者必
 内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而可以觀徳焉苟
 不因其志慮而志慮有不和於心内志其能正乎苟
 不因其血氣則血氣有不調於體外體其能直乎故
 為弓者必因之骨直以立豐肉而短所謂躬有長短
 也寛緩以舒忿埶以奔所謂志慮有緩急血氣有强
 弱也危言疾也安言舒也為弓者必因其人焉亦在
 損其贏以濟不足而已然危弓為疾矣不輔以安矢
[013-62a]
 則太疾而過故危弓以安矢濟之安弓為緩矣不輔
 以危矢則太緩而不及故安弓以危矢濟之人與弓
 矢皆安則一於緩緩則矢行而不及故莫能以速中
 人與弓矢皆危則一於急急則矢行而太過故莫能
 以愿中 鄭氏曰速疾也愿慤也 王氏曰體言往
 來之勢也往多來寡則其體曲往寡來多則其體直
 往來若一則其體得曲直之中 注疏曰夾庾之弓
 合五而成䂓反張多隨曲勢向外故其材必薄薄則
[013-62b]
 弱弱則矢不深中侯不落大夫士射侯矢落不獲弋
 繳射也司弓矢曰夾弓庾弓庾弓以授射豻獸是也
 王弓合九而成規弧弓亦然此最直於射堅宜也天
 子射侯用此弓革甲楯也質木椹也司弓矢云王弓
 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質是也唐弓合七而成規大弓
 亦然射深者用直此弓亦直也大和九和之弓六材
 俱善尤良者也故無漆灂其次者筋在背角在隈皆
 有灂但深在其中央兩邊無也其次者兩邊亦有但
[013-63a]
 疏之不皆有也其次角無灂簫頭及背皆有之但隈
 裏無也弓表裏灂合處若人合手背上文理相應為
 善也蕡枲實也斥蠖屈蟲也易云尺蠖之屈以求信
 是已角環灂謂隈裏灂文如環之圓然牛筋蕡灂者
 弓背用牛筋之漆如麻子文也若用麋筋其灂文如
 斥蠖文此説弓表裏漆灂之文也和調也&KR0795拂也將
 用弓必先調之拂之摩之大射禮曰小射正授弓大
 射正以袂順左右隈上再下一謂以左手横執之時
[013-63b]
 上隈向右下隈向左而上再下一拂去塵乃授與君
 大射也 王氏曰詳察謂之覆極善謂之至覆之而
 角至則角獨善而已筋幹未有善也夫角所以為疾
 幹不善則不能逺筋不善則不能深其質柔弱而不
 剛直故謂之句弓司弓矢曰句者謂弊弓是也覆之
 而幹至則幹又善而筋未善也角與幹善則矢疾而
 逺可以射侯故謂之侯弓覆之而筋至則非特角與
 幹善筋又善也則疾而逺又中深焉故謂之深弓句
[013-64a]
 弓言其體之曲而不若侯弓之能逺侯弓言其材之
 逺而不若深弓之為善故其序如此弓有六材而獨
 言角幹筋者葢六材以此為主而膠漆絲則為之輔
 而已古人所以冬析幹春液角夏治筋至於合三材
 則一於秋者意亦以是哉
[013-65a]
   論冬官
河間獻王以考工記足事典非是
 林之奇曰周官大宰六典六曰事典今周官獨闕其
 一河間獻王乃痛王制之不傳求考工記以足之葢
 亦曰是書不可必得姑勿缺然可也然百工細事耳
 於周家設官本意何預欲求先王之制惟其意而已
 不得其意而强取焉何異拾賤醫之方以補盧扁之
 書庸人按之適以生病然則獻王之亂先王之典以
[013-65b]
 貽于後世可勝言也
 
 
 
 
 
 
 周禮集説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