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d0009 周官總義-宋-易祓 (master)


[030-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官總義卷三十     宋 易祓 撰
匠人為溝洫
 匠人所為之溝洫有與遂人合者有不與遂人合者
 遂人言夫間有遂是舉一夫而言也而匠人言田首
 之遂則舉其百畝而言之遂人言十夫有溝是舉旁
 加而言也而匠人言九夫之溝則舉其實數而言之
 此匠人之制與遂人合者也若夫匠人言方十里為
[030-1b]
 成成間有洫即九百夫之地也則有異乎遂人百夫
 之洫匠人言方百里為同同間有澮即九萬夫之地
 也則有異乎遂人千夫之澮匠人言兩山之間必有
 川焉即地勢自然之川也則有異乎遂人萬夫之川
 何其逺近之大相遼絶若是乎先儒疑之遂謂鄉遂
 采地之不同此非特經無明文且井田之法通行天
 下抑何鄉遂采地之自為異制也要之遂人為成周
 之法而匠人乃通異代之制是不可以臆説求合者
[030-2a]
 矣
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KR0850田首
倍之廣二尺深二尺謂之遂
 遂人言五溝之制而始於遂匠人言五溝之制而始
 於&KR0850&KR0850非溝也播種之地也古者嵗不易者為上田
 農夫受上田百畝嵗一易者為中田農夫受中田二
 百畝嵗再易者為下田農夫受下田三百畝一易再
 易非荒之而不耕也特所以愛惜地力而巳故上地
[030-2b]
 田百畝則一畝為三畝中地田二百畝則一畝為二
 畝下地田三百畝則一畝為一畝畝長百步廣一步
 &KR0850廣一尺壠髙一尺一尺之&KR0850則二人各執一耜而
 共發之耜廣五寸合二人為耦而耦則二耜正合一
 耦之地詩所謂十千維耦是已&KR0850之制深廣皆一尺
 而其首即為遂遂宜倍於&KR0850故廣二尺深二尺也
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成
間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方百里為同同間廣二尋深
[030-3a]
二仞謂之澮
 方里而井井九百畝為九夫旁加一溝為十夫此匠
 人之説與遂人合也然遂人井田之灋乃成周開方
 之數若匠人言井間之溝為一里十倍之而為十里
 之洫又十倍之而為百里之澮特言其一靣之長者
 而已盖匠人方十里之洫是每一靣各十井以開方
 而論則方十里者為方一里者百是洫為百井乃九
 百夫之地果何與於遂人百夫之洫匠人言方百里
[030-3b]
 之澮是每一靣為百井以開方而論則方百里者為
 方十里者百是澮為萬井乃九萬夫之地果何與於
 遂人千夫之澮鄭氏疑之而不得其説故曰此畿内
 采地之制又曰采地制井田異於鄉遂及公邑其意
 謂遂人治野乃鄉遂公邑之制匠人溝洫乃采地之
 制其説無所據依殊不知成周井邑丘甸縣都實通
 行於天下初何采地及鄉遂公邑之異此鄭氏之失
 不必辨也近代劉氏中義必欲以匠人溝洫而求合
[030-4a]
 乎遂人治野之制謂遂人所言者積數匠人所言者
 方灋即所謂據一靣而言者若必欲以一靣而牽合
 其數則十夫之溝為一里之井十倍之為十里之成
 又十倍之為百里之同以是推之自百里之同而至
 於兩山之川得無大遼絶乎盖嘗謂匠人非成周之
 全書故不言川而特附見於兩山之間至遂人言萬
 夫有川則止於三十二里少半里即詩所言十千維
 耦終三十里舉成數而言之者也不特此而已匠人
[030-4b]
 雖言成間之洫而實為百井之地匠人雖言同間之
 澮而不言千夫有澮盖遂人千夫乃百井之地此言
 同間之澮實為萬井之地以是知匠人溝洫不可拘
 以成周之灋或者出於夏商之制未可知也何以明
 之通十為成成十為終終十為同文王司馬灋為商
 末之制則有合乎十里百里之説益稷之書曰濬畎
 澮距川是自然之川則有合乎兩山之間之説知此
 則匠人為前代之制遂人為成周之制也明矣
[030-5a]
専達於川各載其名凡天下之地勢兩山之間必有川
焉大川之上必有涂焉
 此言同間有澮澮水入川川在兩山之間與遂人萬
 夫之川其説大異盖遂人夫間有遂其地百畝十夫
 則其首為横溝方一里十溝則東畔為南北之洫方
 三里有竒十洫則於南畔為横澮九澮則於四畔為
 川是萬夫之川故其為川方三十二里少半里又九
 之而後方一同以南畝圗之九澮而川周其外又從
[030-5b]
 而九之則一同之間方八十一澮何其澮洫之稠多
 也此遂人之制詳宻備具井井皆有條理所以謂之
 井田至匠人則百里一同始有一澮達於兩山之川
 而已
凡溝逆地阞謂之不行水屬不理孫謂之不行梢溝三
十里而廣倍凡行奠水磬折以參伍欲為淵則句於矩
 凡溝五溝也五溝固所以為灌溉之利溝而逆地阞
 是不依乎水之脈也水屬不理孫是不順乎地之理
[030-6a]
 也所以皆謂之不行若欲其行必順乎水之勢梢溝
 則水之源也其末流之勢必三十里而廣倍是以行
 停水者直行以三而曲行以五則其勢益疾欲為淵
 則曲為之矩使其回旋流轉而其流益遲凡此無非
 順其勢而導之此五溝之所以為利也
凡溝必因水埶防必因地埶善溝者水潄之善防者水
淫之
 善為溝防者因水勢而流不壅因地埶而土不決所
[030-6b]
 以為利也又有因其利而利之者溝固惡乎水之潄
 而善溝者欲其潄之而益深防固惡乎水之淫而善
 防者欲其淫之而益固其利也大矣
凡為防廣與崇方其閷參分去一大防外閷
 廣與崇方言其基之廣與其堤之髙相等也堤髙則
 欲其固故殺於基之廣者三分之一若大防則非特
 殺其内而已又殺其外焉是以末勢不傷其本益固
凡溝防必一日先深之以為式里為式然後可以傅衆
[030-7a]

 此謂溝防有定灋而後可以齊衆志盖自&KR0850深尺廣
 尺以至澮之廣二尋深二仞非朝夕之積也必先深
 一日以為式自方里之井以至方百里之同非跬步
 而至也必以一里之廣以為之式如此則自小可以
 凖大自近可以凖逺而溝防之功可以漸而成矣
凡任索約大汲其版謂之無任葺屋參分瓦屋四分囷
窌倉城逆牆六分堂涂十有二分竇其崇三尺牆厚三
[030-7b]
尺崇三之
 此非溝洫而匠人終之以此者亦匠人之事而已凡
 任索約大汲其版謂之無任者謂以繩東其築堵之
 版不可過於任也葺屋三分者三分取一以為之峻
 也瓦屋四分者四分取一以為之峻也囷窌倉城逆
 牆六分者言六分其髙去一以為之閷也堂涂十有
 二分者言兩旁十二分取一分於中央以為之髙也
 竇其崇三尺牆厚三尺崇三之其制皆然所以列於
[030-8a]
 匠人之終篇者有由哉
車人之事半矩謂之宣一宣有半謂之欘一欘有半謂
之柯一柯有半謂之磬折
 車人之職與輪輿異輪輿之度十分曰寸十寸曰尺
 十尺曰丈八尺曰尋倍尋曰常車人無取焉内取諸
 身外取諸物而已欘即斤之柄也柯即斧之柄也宣
 即人首以上也磬折即人帶以下也皆取其近者以
 為之度易曰巽為宣髪大抵人長八尺而大節有三
[030-8b]
 以三通之則其上居二尺六寸三分寸之二是為一
 矩之數宣復得矩之半為一尺三寸三分寸之一是
 人首之長也是一宣之度為一尺三寸三分寸之一
 宣之半則為六寸三分寸之二合而言之則二尺焉
 故謂之欘爾雅所言句欘謂之定是已一欘為二尺
 則半欘為一尺合而言之則三尺焉故謂之柯詩所
 言執柯伐柯其則不逺是已柯長三尺而一柯有半
 則為四尺五寸謂之磬折盖人帶以下四尺五寸磬
[030-9a]
 折立則俛玉藻所言三分帶下紳居二焉紳長三尺
 是已曰宣曰磬折則取諸吾之身曰欘曰柯則取諸
 吾所自用之物車之為度其有或差者耶
車人為耒庛長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句者
二尺有二寸自其庛縁其外以至於首以弦其内六尺
有六寸與步相中也堅地欲直庛柔地欲句庛直庛則
利推句庛則利發倨句磬折謂之中地
 耒之六尺與步相中謂六尺有六寸之曲也耒之六
[030-9b]
 尺有六寸其制雖一而其曲六尺則有三地之差堅
 地其土剛故其庛欲直庛直則所入者深而利推然
 庛直則過乎六尺之弦矣柔地其土耎故其庛欲句
 庛句則所起者順而利發然庛句則不及乎六尺之
 弦矣惟中地之耒其庛與直者句者形如磬折則合
 乎弦之六尺此量地所以用中地之耒也
車人為車柯長三尺博三寸厚一寸有半五分其長以
其一為之首轂長半柯其圍一柯有半輻長一柯有半其
[030-10a]
博三寸厚三之一渠三柯者三
 車人所為之車非乗車兵車田車故其制不同據此
 則大車也下經所謂大車崇三柯是已柯即斧之柄
 車人用斧以斬木亦用其柄以為車之度柯長三尺
 博三寸厚一寸有半以斧柄言也五分其長以其一
 為之首以斧刄言也其度則専以三尺為言大車崇
 三柯則其崇九尺焉以是推之則轂之長必半柯輻
 之長必一柯有半渠之圍必三柯者三渠為車輮所
[030-10b]
 謂牙也渠三柯者三則其圍凡二丈七尺其徑凡九
 尺或謂牙徑九尺而轂空壺中與焉則輻長之四尺
 五寸似不相合其通計轂而言之歟
行澤者欲短轂行山者欲長轂短轂則利長轂則安行
澤者反輮行山者仄輮反輮則易仄輮則完
 先儒謂大車轂長半柯為短轂柏車轂長一柯為長
 轂是大車行澤而柏車行山者也盖澤為沮洳之地
 用短轂則無却行之患故曰利山為險阻之地用長
[030-11a]
 轂則無倍任之患故曰安惟輮亦然輮者牙也牙也
 者所以為輪之固抱也大抵牙之為制其裏則滑而
 堅其表則澁而脆行澤者反輮反其裏之滑者在外
 也行乎泥淖之中而莫之溓矣故曰易行山者仄輮
 仄其裏之堅者相依也行乎沙礫之地而莫之甐矣
 故曰完以先儒之言推之則反輮大車之制仄輮柏
 車之制
六分其輪崇以其一為之牙圍
[030-11b]
 此與輪人之言同而制則異也輪人言乗車兵車其
 輪六尺六寸牙圍尺有一寸此言大車其輪崇九尺
 牙圍尺有五寸茲其所以不同耳
柏車轂長一柯其圍二柯其輻一柯其渠二柯者三五
分其輪崇以其一為之牙圍大車崇三柯綆寸牝服二
柯有参分柯之二羊車二柯有三分柯之一柏車二柯
凡為轅三其輪崇參分其長二在前一在後以鑿其鉤
徹廣六尺鬲長六尺
[030-12a]
 此三車者擬以乗車兵車之制輪即乗車兵車之所
 謂輪也牝服即乗車兵車之所謂較也轅即乗車兵
 車之所謂輈也徹廣即乗車兵車之所謂軌也鬲即
 乗車兵車之所謂衡也以乗車兵車而論之輪崇與
 輿廣衡長同於六尺有六寸故曰參如一謂之參稱
 較即輿上之兩輢而出乎式者也其制亦如之衡即
 一轅容兩服而服馬者也其制亦如之軌廣雖八尺
 然亦因輿之廣而加之也輈長雖丈四尺四寸然亦
[030-12b]
 因輿隊之深而加之也至於車人之車則不然大車
 之輪崇九尺而其較長八尺所謂牝服二柯有三分
 柯之二是已柏車之輪崇六尺而其較長六尺所謂
 柏車二柯半是已羊車雖不言崇庳小大之制然夫
 子言小車無軏而釋者以為羊車則其較於短為宜
 今言羊車二柯有三分柯之一則其較為七尺雖不
 及大車之制而反過於柏車何也柏車行險阻之地
 則其較宜於短大車行平夷之地則其較宜於長羊
[030-13a]
 車用於宫中冝於長短之中而已是三者既有長短
 則其為轅也亦各随其輪之制所謂三其輪崇者柏
 車輪崇六尺三之則為丈有八尺大車輪崇九尺三
 之則為二丈七尺羊車雖不言輪崇亦三之以為轅
 也曰輪曰轅曰牝服雖有三等之不一至其為鬲為
 徹廣則一而已是數者皆非乗車兵車三稱之制此
 所以命之車人而特見於攷工之末歟
弓人為弓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幹也
[030-13b]
者以為逺也角也者以為疾也筋也者以為深也膠也
者以為和也絲也者以為固也漆也者以為受霜露也
 此與下經為總目即下經所謂材美工巧為之時是
 已幹之堅而㮚也其本強矣故其所及必逺角之厚
 而澤也其勢順矣故其所發者必疾筋之稹而宻也
 其力鋭也故其所中者必深於是合之以膠所以為
 和纒之以絲所以為固環之以漆所以為受霜露六
 材既美而天時工巧之相濟此弓之所以為良也
[030-14a]
凡取幹之道七柘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𤓰
次之荆次之竹為下凡相幹欲赤黒而陽聲赤黒則
鄉心陽聲則逺根凡析幹射逺者用埶射深者用直居
幹之道菑栗不迤則弓不發
 弓之六材以幹為質幹之七等以堅為體故取幹以
 柘為上竹雖堅而有節故為下檍也檿桑也橘也木
 𤓰也荆也皆取乎堅而其堅有差故以次而序之序
 之矣而後有相幹之灋赤者陽之正色也黒者隂之
[030-14b]
 正色也隂陽正色發見於外而至堅之體實𨼆於中
 赤黒則鄉心言其内外之相應也幹之為質雖取乎
 隂陽之正其聲之所發則貴乎陽而不貴乎隂盖木
 之根下属乎地則去隂為未逺及其喬亢而親上則
 近乎陽陽聲則逺根言根非所以為陽而本乎陽者
 親上也弓人既因其材而相之然後從而析之所謂
 用勢者反其曲而用之則往體寡來體多而利於射
 深既有以析之則必有以居之如居材之居欲其小
[030-15a]
 大長短適其宜而已菑言其稹也栗言其宻也菑栗
 不迤言其行不邪而理不絶也如是則弓體堅固何
 自而發曰取曰相曰析曰居四者不同而取之居之
 獨謂之道道也者順適乎自然而已然則取之所以
 善其始居之所以善其終歟
凡相角秋閷者厚春閷者薄穉牛之角直而澤老牛之
角紾而昔疢疾險中瘠牛之角無澤角欲清白而豐末
夫角之本蹙於&KR1120而休於氣是故柔柔故欲其埶也白
[030-15b]
也者埶之徵也夫角之中恒當弓之畏畏也者必撓撓
故欲其堅也青也者堅之徵也夫角之末逺於&KR1120而不
休於氣是故脃脃故欲其柔也豐末也者柔之徵也角
長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理謂之牛戴牛
 閷讀為殺秋殺者萬物堅成之時則知其角之為厚
 春殺者萬物發生之時則知其角之為薄此以天之
 時相之也以其時相之則所謂薄者固不如厚者之
 善穉牛方少而血氣壮則角之材必正直而潤澤老
[030-16a]
 牛已衰而血氣弱則角之材必粗紾而交錯牛之疢
 疾則角裏傷牛之瘠瘦則角不滋此以物之材相之
 也以其材相之則所謂老者疾者瘠者固不如穉牛
 之為善夫用穉牛之角又以秋時取之則角之材固
 已得其良矣然角有三等有所謂角之本有所謂角
 之中有所謂角之末角之本蹙於&KR1120而休於肉之氣
 則必滋潤而柔柔則無力故欲其埶角之中常當弓
 之隈隈為曲中則其勢必撓撓則易傷故欲其堅角
[030-16b]
 之末逺於&KR1120而不休於肉之氣則必枯瘁而脃脃則
 易折故欲其柔惟埶以白驗之堅以青驗之柔以豐
 末驗之則可以知三者之用是以角長二尺有五寸
 而青白豐末之色皆不失自然之理故謂之牛戴牛
 以其倍於一牛之力故也
凡相膠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澤紾而摶㢘鹿膠
青白馬膠赤白牛膠火赤鼠膠黑魚膠餌犀膠黄凡昵
之類不能方
[030-17a]
 昔錯也朱色者色之純赤者也故相膠者以純赤為
 上又欲其文之交錯謂其交錯故瑕雖深而悦澤其
 理縝而宻其用圜而利皆其明之自内而形見於外
 者如此也然亦不特朱色而已自鹿膠青白以至犀
 膠之黄凡六等雖天下之所謂昵者如脂膏之類皆
 不能方非至良而何就六膠而論之則惟牛角膠火
 赤所謂朱色者自餘非純赤則不能及矣
凡相筋欲小簡而長大結而澤小簡而長大結而澤則
[030-17b]
其為獸必剽以為弓則豈異於其獸筋欲敝之敝
 剽疾也弓之所以疾發者本無與乎獸而欲其如獸
 之剽者盖獸之所以迅速而輕捷者其力在筋以之
 為弓亦豈異於其獸然何以知其獸之為剽也亦以
 相筋而知之筋小則拳聯此則小簡而長筋大則疎
 緩此則大結而澤雖未見其獸而已必知其獸之為
 剽也筋固貴乎剽矣然筋之生者其力硬筋之熟者
 其力和必欲椎擊而嚼齧之使之勞敝而熟則筋之
[030-18a]
 所以為剽者善矣
漆欲測絲欲沈
 上經幹角膠筋皆言相而漆與絲則無事乎相測言
 其清也漆之色惡乎昏而濁故欲其如水深之可測
 取其清也沈言其潤也絲之色惡乎乾而燥故欲其
 如沈於水中之色取其潤也無所事乎相此所以居
 六材之後
得此六材之全然後可以為良
[030-18b]
 此總上六材而言
凡為弓冬析幹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體氷
析灂冬析幹則易春液角則合夏治筋則不煩秋合三
材則合寒奠體則張不流氷析灂則審環春被弦則一
年之事
 古人制器何其不茍也既取乎材之美又資乎工之
 巧又因乎天之時幹欲其堅於冬析之宜其勢之順
 且易也角欲其和於春液之宜其氣之浹而洽也筋
[030-19a]
 欲其舒於夏治之宜其理之散而不亂也膠漆絲欲
 其實故於秋合之宜其質之固而不離也體者來往
 之體也體用膠而欲其堅故於寒之時定之宜其張
 之而不可移也灂謂漆之灂也漆灂欲其凝烈故於
 氷之時析之宜其用之而不可動也自冬析幹至於
 氷析灂必待朞嵗之久至被弦則又待來年之春以
 一弓之微制度精審如此其與後世朝為之夕冀其
 利者異矣
[030-19b]
析幹必倫析角無邪斵目必荼斵目不荼則及其大脩
也筋代之受病夫目也者必強強者在内而摩其筋夫
筋之所由幨恒由此作故角三液而幹再液厚其帤則
木堅薄其帤則需是故厚其液而節其帤約之不皆約
疏數必侔斵摰必中膠之必均斵摰不中膠之不均則
及其大脩也角代之受病夫懷膠於内而摩其角夫角
之所由挫恒由此作
 此經言幹角筋絲膠交相為用之義析幹必倫必欲
[030-20a]
 其有倫理也析角無邪必欲其無曲邪也斵目必荼
 必欲其舒而徐也斵目不荼則及其大修也筋代之
 受病者修言其久也筋之附幹與幹為力而幹有節
 目雖足以驗其堅然斵之不舒則功不精是以幹不
 用力而筋代之受病夫目也者必強強者在内而摩
 其筋筋之所由幨常由此作者盖目必堅強而筋必
 柔弱堅強在内而摩其柔弱則筋為目所勝必有幨
 絶之患故角三液而幹再液者謂以火治之欲其調
[030-20b]
 而適於用也熨角以火而欲其和故三液揉木以火
 而欲其固故再液厚其帤則木堅薄其帤則需者謂
 弓中禆也弓雖以木為幹仍於幹上禆之厚其帤則
 過乎剛故木堅而難發薄其帤則過乎柔故木需而
 易弊惟厚其液而節其帤則其性調適而厚薄為有
 節也約之不皆約疏數必侔者約謂以絲筋束之不
 皆約則有多寡焉必欲疏數之皆侔斵摰必中膠之
 必均斵摰不中膠之不均及其大脩角代之受病者
[030-21a]
 盖施角於弓之隈而斵摰其幹必欲其厚薄之適宜
 故曰必中施膠於上而必欲其多寡之適稱故曰必
 均不然則及其久也角必代幹而受病以其不中不
 均故也夫懐膠於内而摩其角夫角所由挫恒由此
 作者盖斵摰不中膠之不均則幹懷膠於内而與角
 相摩角烏得而不挫已上數節既言其病又言其利
 使為工去其病而求其利則材之為用固矣
凡居角長者以次需恒角而短是謂逆撓引之則縱釋
[030-21b]
之則不校恒角而達譬如終紲非弓之利也今夫茭解
中有變焉故校於挺臂中有拊焉故剽恒角而達引如
終紲非弓之利
 上經言角長二尺有五寸謂之牛戴牛則角固貴乎
 長也然以達對短則達為長之過需須也良工以次
 需而用之不可過於長亦不可過於短充滿兩旁而
 不及兩端則曰恒角而短充滿兩旁而過於兩端則
 曰恒角而達恒竟也竟其角而失之短則其勢必撓
[030-22a]
 則引其弦而力不逮故至縦舎其弦而力不及故至
 於不校竟其角而失之達則其送矢大疾若見紲於
 弓䪐而無所發凡此皆非所以為弓之利記者欲言
 其利特起義端以今夫言之謂校者疾而速剽者疾
 而勇是必有所自也茭謂弓之隈與弓之簫相接之
 處也解中則相接之中也有變即異也異謂引之則
 臂用力放矢則簫用力二者用力既異則其勢必疾
 而速故曰校挺直也挺臂中則弓把之直者也有柎
[030-22b]
 即弓把中之側骨也弓之兩旁以側骨柎之則骨之
 堅強與弓為力其勢必疾而勇故曰剽知校與剽為
 弓之利則知居角之短與達者皆所以為弓之害終
 之曰恒角而達引如終紲非弓之利謂引其弦也再
 言之者甚言其過長之尤為害也
撟幹欲孰於火而無贏撟角欲孰於火而無燂引筋欲
盡而無傷其力鬻膠欲孰而水火相得然則居旱亦不
動居濕亦不動茍有賤工必因角幹之濕以為之柔善
[030-23a]
者在外動者在内雖善於外必動於内雖善亦弗可以
為良矣
 此謂幹角筋膠之材治之得其道則有以調其剛柔
 強弱之性柔不失於弱則陽氣不能勝故居旱亦不
 動剛不失於強則隂氣不能勝故居濕亦不動賤工
 昧此則弓之為力殆矣
凡為弓方其峻而髙其柎長其畏而薄其敝宛之無已
應下柎之弓末應將興為柎而發必動於閷弓而羽閷
[030-23b]
末應將發
 峻弓簫也放矢則簫為之用力故欲其方柎側骨也
 骨堅強則與弓為力故欲其高當弓之曲為隈隈所
 以為之運故欲其長手蔽之處為敝敝所以為握持
 故欲其薄有此四利則雖引之不已而其應弦亦
 無已若夫下柎之弓則形見於弓末之簫者亦將應
 弦而發為柎而發則其形見於接中之閷者欲其無
 動不可得也羽閷則兩接中俱動角幹亦随之而𤼵
[030-24a]
 是柎之與末末之與閷其可有一毫不善者哉
弓有六材焉維幹強之張如流水維體防之引之中參
維角䟫之欲宛而無負弦引之如環釋之無失體如環
 弓之六材以幹為弓之本足以有制矣故張如流水
 勢順而利也勢雖順利而尤欲其體之定故又曰維
 體防之引之中參謂内弓於檠中以定其往來之體
 引之三尺則與矢相中也弓體既定而角之柎幹者
 尤不可以不正故又曰維角䟫之欲宛而無負弦䟫
[030-24b]
 正也謂置角於隈中者既得其正則其勢宛而無負
 弦之失也繼之曰引之如環釋之無失體如環申言
 宛順之義如此
材美工巧為之時謂之參均角不勝幹幹不勝筋謂之
參均量其力有參均均者參謂之九和九和之弓角與
幹權筋三侔膠三鋝絲三邸漆三斞上工以有餘下工
以不足
 材美工巧為之時固謂之參均角不勝幹幹不勝筋
[030-25a]
 亦謂之參均量其力而謂之有參均者何也有又也
 幹勝一石加角而勝二石又被筋而勝三石故謂之
 又參均又三之則為九和九和之弓以角幹筋為主
 故角與幹權權猶平也筋三侔侔猶等也即所謂角
 不勝幹幹不勝筋之意九者和矣而絲膠漆則為之
 輔膠三鋝絲三邸漆三斞其輕重雖未詳以經意推
 之亦欲其稱而已九和既定輕重不差此上工所以
 有餘下工所以不足
[030-25b]
為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規為諸侯之弓合七而成規
大夫之弓合五而成規士之弓合三而成規弓長六尺
有六寸謂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長六尺有三寸謂之中
制中士服之弓長六尺謂之下制下士服之凡為弓各
因其君之躬志慮血氣豐肉而短寛緩以荼若是者為
之危弓危弓為之安矢骨直而立忿埶以奔若是者為
之安弓安弓為之危矢其人安其弓安其矢安則莫能
以速中且不深其人危其弓危其矢危則莫能以愿中
[030-26a]
 五方之民其躬有長短肥瘠之不同而其志慮血氣
 亦因之有剛柔緩急之異故其盛衰強弱常與天地
 之盈虚相為流通其力少壮則體胖焉膚革充盈而
 志慮強盛膂力方剛而氣血飄溢及其老耄則體將
 休焉膚革疲癃而志慮柔弱筋力解弛而血氣衰耗
 失身之所化若是况其性之所稟哉固有射於百步
 之外而四鏃如植者亦有射則墜矢而喘息不勝者
 此為弓所以因其君之躬與其志慮血氣也豐肉而
[030-26b]
 短者體之柔者也寛緩以荼者志慮血氣之弱者也
 若是者為之危弓輔以安矢骨直以立者體之剛者
 也忿勢以奔者志慮血氣之強者也若是為之安弓
 輔以危矢危之為言疾也安之為言舒也人與弓矢
 皆安則三者一於舒故矢不及而莫能以速中人與
 弓矢皆危則三者一於疾故矢行太過而莫能以愿
 中上言速則知下之為遲下言愿則知上之為暴然
 則弓之於人矢之於弓皆相安焉此弓人所以善為
[030-27a]
 弓也
往體多來體寡謂之夾臾之屬利射侯與弋往體寡來
體多謂之王弓之屬利射革與質往體來體若一謂之
唐弓之屬利射深
 體謂六弓往來之體也賈氏謂夾臾之屬往多來寡
 者弛之一尺五寸張之五寸王弓之屬往體寡來體
 多者弛之五寸張之一尺五寸唐弓之屬往來若一
 者弛之一尺張之亦一尺此雖意推其理誠然以司
[030-27b]
 弓矢考之夾弓臾弓以授射豻侯鳥獸者此所以利
 射侯與弋也王弓&KR1249弓以授射甲革椹質者此所以
 利射革與質也唐弓大弓以授學射者使者勞者此
 所以利於射深也言王弓之屬則弧弓與焉言唐弓
 之屬則大弓與焉夾臾並言而亦曰屬者按大射與
 鄉射大夫士同射五十歩之侯又同用夾臾之弓但
 有合三合五之不同故亦謂之屬也餘義見夏官司
 弓矢
[030-28a]
大和無灂其次筋角皆有灂而深其次有灂而疏其次
角無灂合灂若背手文角環灂牛筋蕡灂麋筋㡿蠖灂
 大和者九和之弓也其體調適何待於灂其次筋角
 皆有灂而深者言深在背筋隈角之中央而兩旁無
 有也其次有灂而疏者言背與隈及兩旁雖有灂而
 不皆有也其次角無灂者言簫頭及背皆有灂而角
 之在隈者無灂也合灂若背手文者謂合其表裏有
 灂之處而背上之文理相應也角環灂者謂弓之隈
[030-28b]
 其灂文如環之周旋故曰環灂牛筋蕡灂者謂背之
 漆文如麻實故曰蕡灂麋筋尺蠖灂者謂背之深文
 如屈蟲故曰尺蠖灂有灂者雖曰受霜露為弓之固
 然謂之和可也而不謂之大和此大和之弓所以獨
 貴乎無灂也
和弓&KR0795
 和調也&KR0795試也摩之以待用也
覆之而角至謂之句弓覆之而幹至謂之侯弓覆之而
[030-29a]
筋至謂之深弓
 覆猶察也至猶善也弓以角幹筋為主三者皆善則
 為弓之上二善者為次一善者為下察之而角至角
 獨善而已筋幹容有未善故謂之句弓司弓矢所謂
 句者謂之敝弓是也察之而幹至則角既善而筋又
 善特筋為未善故謂之侯弓上經所謂夾庾利射侯
 與弋是也察之而筋至則非特角與幹善而筋又善
 故謂之深弓上經所謂唐弓之屬利射深是也言句
[030-29b]
 弓侯弓深弓而不及王弧之弓則王弧亦三善而射
 深其質則尤堅於深弓故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