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c0021 詩童子問-宋-輔廣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卷
 童子問卷六       宋 輔廣 撰
  大雅三
   文王之什三之一
文王
 一章文王在上於昭于天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正與/中庸所謂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之意
 同蓋非貌說實理然也先儒但以是詩為美文王之/徳故多以為賛美之辭雖先生詩解初本亦以為文
 文王在上云者尊仰之稱而已今㫁以此詩為周公/追述文王之徳明周家所以受命而代商者皆由于
[006-1b]
 此以戒成王惟其如是故直以為文王既没其神在/上昭明于天又云文王之神一升一降無時不在上
 帝之左右故其子孫蒙其福澤以君有天下也明天/有顯道天之明命天之明也於昭于天文王之 也
 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自成王之時言之也於文王/ 徳既顯則上帝之命自時矣 文王在上 昭于
 天言其大綱而已因足以見文王之與天為/一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則其言又詳且切矣
 二章亹亹雖訓强勉然亦有繼續不已之意與四章/緝熈二字相以令聞不已亦據成王之時而言
 之文王之徳不已故既没而令聞猶不已皆實事也/ 與周匹休則與周並顯矣臣之𫝊世既顯則周之
 𫝊世亦顯矣子上天以文王之故敷錫周家之子孫/而又及其臣 則君臣同體亦可見矣或禍或福豈
 得而偏/逃哉
[006-2a]
 三章翼翼勉敬也勉則無怠敬則無他謀猶如此則/其忠誠可知矣 翼翼雖訓勉敬然亦有左右
 輔翊其上之意子多士之生於周國乃所以為周國/之楨榦也二程 論治天下之道未始不以求賢才
 為先務者以此然則天之所以使周之士𫝊世之顯/者非所以為周之士乃所以為周之國也 自文王
 之時言之則文王之身固以多士寧矣自成王之時/言之則文王之神亦以多士寧也觀文王之卒章及
 棫樸之詩與夫清/廟之頌則可見矣
 四章先生謂四章始言文王之所以聖與夫上昭於/天不已其令聞者止在於敬之緝續熈明不已
 而已可謂深得周公之心及文王之徳也程先生/曰母不敬可以對越上帝觀文王之詩則可見矣
 五章殷士雖膚敏而祼將于周京天命所在不敢違/也此盛徳之事漢唐以下皆不及矣夫以殷士
[006-2b]
 服殷之服而助祭于周焉最可念也最可警也故於/此而呼王之藎臣而告之使念文王之徳焉劉向所
 述孔子之言使人讀之憂思慘怛有不能堪者蓋孔/子乃殷後而向亦宗室也 藎臣與三章厥猶翼翼
 相/應
 六章天命無常則當追念文王念文王則在於自修/其徳能修其徳則盛大之福由已而致而天之
 命可保矣所謂天人之際於此可以觀焉而其所以/致戒于成王者至矣先生解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曰
 使其所行無不合於天理則盛大之福自我/致之有不外求而得者可謂善說詩也矣
 七章宣昭義問乃是接首章於昭于天與令問不已/之意不曰令問而曰義問者所以戒成王也所
 為合義則譽聞自令也我命之不易母遏爾躬言天/命之難保而不可使自 身而遏絶之也先生嘗曰
[006-3a]
 無自遏絶于爾躬如家自毁國自伐之類王宣昭義/問戒成王之法文王也有虞殷自天戒成 之鑒乎
 殷也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極言天理之妙不可以智/測而意度也儀刑文王萬邦作孚者告成王以法天
 之道當法文王也文王之詩七章以一章言之首尾/只是言文王與天為一以一篇言之首尾亦是言文
 王與天為一但首章則専說文王末章則欲成王之/法文王耳 首章之言如此而終之以此以見文王
 與天為一蓋不可以差殊觀矣夫觀子思之言優㳺/浩大如此非學到至處不能也 天之所以為天文
 王之所以為文王亦曰理而已理即吾之/性也知吾之性則知與天合徳之㫖矣
  章句天人之際指文王與天而言也興亡之理指/商周而言也反覆丁寧言七章相粘綴而說
  不一而足也周公作此本以戒成王立之樂官而/因以為天子諸侯朝會之樂則又將以戒乎後世
[006-3b]
  之君臣也敬之一字聖學之所以為始終者又可/見于此二程先生挈出此一事以詔後學其有功
  于聖學多矣學者舎是實無以為進徳/之階也先生嘗曰文王詩直說出道理
大明
 一章明明在下赫赫在上且大綱說其理如此是理也/雖貫徹上下無有隔礙然去就無常未嘗拘滯
 此天之所以為難忱而為君之所以不易也/觀商紂之事則可見矣此所以為戒成王也
 二章維徳之行所謂以成徳為行也只此一句足以/盡王季大任之事可謂辭約而義博也下面文
 王太姒亦不過如此故更不復出日自其/父母而已然者言天之命周非一 積也
 三章小心翼翼只是言其敬耳文王之徳始終于此/也 前篇釋厥猶翼翼為勉敬此篇說小心翼
[006-4a]
 翼為恭慎其義雖一而有在臣在君之不同此須是/以心體之則自見其有廣狹也 昭事上帝言文王
 之敬洞洞屬屬終日對越上帝也如此則盛大之福/自然來集而文王之敬直上直下更無回曲之時所
 以又能受四方來附之國也一有回曲則此/心便息此理便絶天人上下皆不相管攝矣
 四章天監在下有命既集至此方是就文王身上說/非人之所能為者見天之命周非人力之所為
 也/
 五章大邦有子俔天之妹天也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人也天人兩盡其道則豈不顯乎其
 光輝/也
 六章天監在下有命既集言其始也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言其終也篤生謂天地儲蓄其精氣之厚
[006-4b]
 也天之生聖人也其用力多矣既已篤生之故保䕶/之右助之所謂栽者培之所以命之燮伐大商也征
 伐本非和者之事而曰燮伐者所謂剛中而應行險/而順者也大其商所以大文武之事也
 七章詩記取鄭氏之說以侯興為自諸侯而興而陳/氏又謂文王為王武王繼世以伐紂則不應復
 言侯興也雖足以證此義而東萊先生又以為言侯/則可見衆寡之不敵於文義亦有些意思而先生不
 取者此說似乎特地在當世孰不知文武之心何必/及此詩中侯字多訓維如侯薪侯蒸之類只訓維字
 似穩是上帝臨女無貳爾心女與爾雖皆指武王其/實則 設言以見衆心之同非武王之得已也然辭
 意嚴恪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學者/當常常涵詠此二句以存心養性而事天也
 八章肆伐亦可見三千惟一心之意任君有明徳則/天有明命有王季文王則有太 太姒有王季
[006-5a]
 大任則有文王有文王太姒則有武王有武王之君/則有太公之臣讀大明之詩則當知天人夫婦父子
 君臣之際安危治亂廢興存亡之機/如影響形聲之相似皆非茍然也
  章句此詩周公作以戒成王前五章言周三王徳/之積盛而天命之積亦非一日有人力之所
  不得與者後兩章言武王順天應人以伐紂而克/之有非得已者成王聞之思天命之不茍集祖宗
  之於天下也非茍得則兢兢業/業以保守之自有不能已者矣
緜緜
 一章周人始生於沮漆之上則能有幾何陶/復陶穴未有家室則又甚言其小也
 二章來朝走馬而與大姜同來相/宅又可見其簡易之甚也
[006-5b]
 三章周原膴瞴堇茶如飴得地之肥美爰始爰謀爰/契我龜作事之不茍也曰止曰時築室于兹與
 衆同/欲也
 四章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則民居各有定而得以營/立矣廼疆廼理廼宣廼畆則民田各有分而得
 以耕治矣自西徂東周爰執事總言其從西水/滸而徂東凡經始之事所當為者無不盡也
 五章上章既言受田居民之事矣故/此章遂言治宫室而先宗廟也
 六章此又承上章而言治宫室其獨詳於板築之事/者蓋垣墻所以圍乎外舉此則其中衆役可知
 又板築比之其他工役為最勞至于百堵皆/興鼛鼓弗勝則人之樂事勸功於是為至矣
 七章戎醜攸行便帯了下章伐昆戎之意二門既立/而大社遂立大社既立而大衆攸行周家之勢
[006-6a]
 至是蓋勃勃然有不可得而禦者矣昆夷其得而不/服哉百堵皆興鼛鼓弗勝則人心之樂事勸功可知
 矣廼立冢土戎醜攸行則征/伐之事蓋有不容己者矣
 八章肆不殄厥愠不責夫人之厲已也亦不隕厥問/惟盡夫自治之道而已若専於治人而不反之
 身與雖務反身而不免責于人者皆非聖人之事也/ 不務殄絶彼敵之怒而惟不隕廢在我自修之實
 此自治之家法文王宣王之所遵行者也其自修之/實而但言其聲問者有其實則有其名也 與後世
 所謂以虚聲恐喝之者不同矣四/箇矣字可見不期然而然之意
 九章質虞芮之訟初非期于興起也而其興起之勢/蹶然而動焉此聖人之事也然亦豈一己所能
 獨致哉故周公以為四臣之助為多其辭諄複深歎/其得人之盛其意深矣其所以戒成王者切矣所謂
[006-6b]
 四臣者謂有此四等之臣/耳固非止為四臣而已也
  章句以上三篇皆周公作以戒成王之詩文王則/専美文王之徳大明則追述王季太任文王
  太姒以及武王之徳緜則又追述太王太姜之徳/而其意則蓋厯述其先王積累徳業之盛以見成
  王之任大責重不可不謹戒而保守之耳大此詩/有齊風甫田之意循天理盡人事由小而 自㣲
  而著蓋有不期然而然者其一章言太王之在豳/人民之鮮少居室之簡陋 勢為甚㣲也二章言
  太王之遷岐雖出於不得已而夫婦相與擇地而/居甚簡易也三章言得地之美契龜而吉盡人謀
  順天時以定宅亦不茍也四章言授田居民極尉/安之誠盡疆理之道凡所當為之事無不周徧也
  五章則言治宫室而先宗廟二卿共職營築如儀/而廟制嚴正也六章則言治宫室築垣墻而人之
[006-7a]
  樂事勸功有不得而節止之者也七章則言作門/社而二門之制高正得宜大社既立而大衆遂行
  也八章肆不殄厥愠亦不隕厥問所以言其自治/之有道也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所以言地利人和
  之有漸也昆夷駾矣維其喙矣所以言西戎自然/奔竄畏服維其喙息有不知其然而然者也九章
  則言文王質虞芮之訟諸侯歸周者衆而文王之/勢遂蹶然興起有不可得而禦者然天下之事豈
  一人一力之所能為文王之所以致此者實以文/武之臣有此四等為之助也周公之所以戒成王
  之意於斯/為至矣
棫樸
 一章以芃芃棫樸薪之槱之興濟濟辟王左右趣之/則但見其人心歸附趨向之而已初不見有能
[006-7b]
 官人之意如序說也序蓋因二章髦士攸宜三章遐/不作人之說而遂以為能官人而歐陽公又因序而
 足成其説却反失/了詩之正意也
 二章此章則因首章所言而賦以足成其意俊髦之/士至誠一意於奉璋助祭之時峩峩然無不得
 其所宜此則尤可見其趨向之意先生謂左右之奉/璋瓉其判在内亦有趨向之意則此章雖是賦體而
 亦兼興/意也
 三章此章又見不徒奉璋助祭之士歸向之如此至/於文王一有所徃焉則六軍之衆亦必追而及
 之則人心之歸向又可見矣于邁謂有所征伐也如/伐崇與密須又戡黎之事皆是也助祭内事也于邁
 外事也或外或内而人心之歸向無異焉則文/王之振作紀綱之道至矣故下兩章遂言之
[006-8a]
 四章此章方言人心之所以歸向於文王者文王能/有以振作之故也曰倬彼雲漢則為章於天矣
 周王夀考則何不作人乎作人非一日偶然之可為/也必積累漸漬之乆乃底於成故曰周王夀考遐不
 作人先生嘗語學者曰此等語言自有箇血脉流通/但涵詠乆之自然見得條暢浹洽不必多引外來道
 理言語却壅滯了詩人說底意思也周王既是夀考/豈不作成人才此事已自分明更著箇倬彼雲漢為
 章於天喚起來便愈見活潑潑地此六義所謂興也/興乃興起之義凡言興者皆當以此例觀之易以
 言不盡意而立象/以盡意蓋亦如此
 五章呉伯豐問追琢其章金玉其相𫝊曰追琢其章/所以美其文金玉其相所以美其質然不知所
 美之人為誰先生曰追琢金玉以興我王之勉勉爾/夫文王能自追琢而至於有其文章能自金玉而至
[006-8b]
 於成其美質則其所以自勉自治者極其深厚矣故/詩賛詠之曰勉勉我王所以綱紀四方者至矣綱謂
 張設之紀謂經理之也容四章言振作五章言綱紀/振作謂變化鼓舞之不 怠廢也綱紀謂統括維繫
 之不容渙㪚也此天下之人奉璋之士六軍/之衆四方之民所以無不歸附趨向之也
旱麓
 一章樂易則無汲汲勞苦之意蓋優㳺寛裕以自盡/其在我之理而已是非有意於干禄也自詩人
 詠歌之則以為得所/以干禄之道云爾
 二章此又承上章言豈弟君子則福禄自然降下其/躬蓋亦不待乎求之之意先生發明寳器而下
 四句深得/詩人之意
[006-9a]
 三章棫樸之詩言文王徳盛而人心自然歸向之旱/麓之詩言文王之徳盛而上天自然福禄之如
 此則棫樸之詩言作人可也而旱麓亦言作人之事/者何哉愚讀洪範五皇極章有曰皇建其有極斂時
 五福用敷錫厥庶民蓋言人君能建其極則為五福/之所聚而又以使民觀感而化焉則是又能布此福
 而與其民也大抵其一章首尾皆以成就天下人才/為說由是推之則旱麓之詩亦以作人為言者亦宜
 矣蓋聖人之得名位者豈以其身自斂其福與禄哉/必使天下之人各羞其行而邦其昌然後為福也
 四章祭所以受福故此章因言其/有豈弟之徳則祭必受福也
 五章此章又承上章而言豈弟君子必為/神所慰撫則祭必受福亦其宜也
 六章此章則又以葛藟之延蔓茂盛而興其永乆之/意福以永乆為盛惟樂易之君子然後其徳厯
[006-9b]
 乆而不回邪也汲汲勞苦之人其徳朝滿而/夕除旦作而莫輟則其福豈能厎於永乆哉
思齊
 一章棫樸詩言文王徳盛而人歸之旱麓言文王徳/盛而天福之思齊又推本而言文王之所以徳
 盛者由聖母賢妃成之/之逺助之之深而然也
 二章此章則言文王之徳足以和神人治家國以足/前章之意其序則先尊而後卑先親而後踈也
 東萊先生之/說却似倒了
 三章和則盡處家之道敬則盡事神之道臨之則所/謂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也如此則無不敬矣
 於事有厭斁之心則固渙㪚怠忽而不可矣雖無所/厭斁而不能常有所守焉亦非純亦不已之意也
[006-10a]
 四章此章則摭其所遭之實事言之如昆夷玁狁之/伐羑里之囚皆所謂戎疾也大難之來是亦定
 數雖聖人有所不能免特處之有道爾故言其大難/雖不能殄絶之而使無而在我光大之徳終亦無有
 瑕玷焉此樂天之事非聖人不能也不聞亦式從心/所欲不踰矩之事不諫亦入所謂不思不勉從容中
 道也文王之徳至是則無以復加矣無言文王在宮/在廟之事故以雍雍肅肅不顯亦臨 射亦保言之
 宜也言文王遭變遇難之事故以烈假/不瑕不聞亦式不諫亦入言之亦宜也
 五章此章則遂言其徳盛而無斁故天下人才無小/無大皆有所觀感而蒙其成就是以令其為士
 者得有名譽於天下而成其俊乂之美也以上三詩/皆言文王之徳之盛而皆及於作成人才之事以是
 觀之則聖人之徳必見於作成一世之人才者然後/為至在易觀之剥曰觀我生君子无咎象曰觀我生
[006-10b]
 觀民也意/蓋如此
  章句此詩毛𫝊以為四章章六句故言以為五章/後三章章四句今從故言者以四章五章兩
  章章首皆有一肆字而四章又有四箇不字其意/義又必如此而後宜故也蓋縁後二章不用韻故
  毛𫝊誤/分之耳
皇矣
 一章皇矣上帝臨下有赫者言天之威明可畏也監/觀四方求民之莫者言天之心意所在也夏商
 之政不得其道則遂舎之而不顧四國之君則於是/尋究於是謀度然後予之而不敢輕易焉大抵天之
 為道栽培之者難傾覆之者易也耆致也蓋毛𫝊武/頌耆定爾功訓耆為致也故先生取之先儒以式廓
[006-11a]
 為用大故莆田鄭氏以為天察四方之國而耆定之/憎其用大而為虐者不惟言意重疊且經只言憎其
 式廓而已今添入箇為虐字說則不可故先生以憎/為増以式廓為規模蓋式猶式様之式廓猶匡廓之
 廓也且喚得下/兩句語意相接
 二章此章首八句人事也後四句天命也由天命時/故人事應由人事治故天命從也菑翳則因其
 死斃而拔去之灌栵則因其叢列而修治之檉椐凡/木則芟除之檿柘美才則攘剔之蓋皆順理而為之
 舉此開辟林木一事/言之則餘可知矣
 三章此章上四句復疊上章之意第五句下方美王/季之徳能受上天之禄也自天之生大伯王季
 則既受天之禄而王季又能因心以友愛其兄修徳/以厚周家之慶又予其兄以讓徳之光則所受之禄
[006-11b]
 愈無所喪失所以至於/文武而奄有天下也
 四章上章言王季受天禄無失而至於文武遂有天/下此章又言王季之徳至於文王而愈無遺恨
 故能受天禄以延及子孫也精所謂上帝制文王之/心使有尺寸能度義者其說 矣孟子曰權然後知
 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先生/解以為人心有本然之權度者蓋謂是也
 五章畔援謂舎此而取彼歆羡謂肆情以狥物人心/一有此病則流於私欲凡所云為必不能先知
 此事先覺此理矣又焉能有所濟乎况於用兵行師/之際情欲易縱之時而二病不去幾何而不流於窮
 黷也哉故此章將言文王之征伐而先言文王之無/此病也誕先登于岸以涉水為譬也先生所謂造道
 之極至者舉其大者言之耳一事有一理/凡事能盡其理厎於成則皆所謂極至矣
[006-12a]
 六章文王安然在京方整兵自阮疆而侵密乃遽曰/我陵我阿我泉我池無敢陳其兵飲其水者辭
 直理正威靈氣燄莫有敵者所謂帝王之道出萬全/者也程邑在岐山之南渭水之側為萬邦之所趨向
 下民之/所歸徃
 七章文王之明徳上則與天為一下則三分天下有/其二可謂至矣然未嘗暴著於聲色之間其所
 云為但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而已此天所以又命之/使伐仇方也夫文王之以崇為仇蓋亦天理之當然
 也意不長夏以革其義雖不可曉然大意不過是此/等 思有所識有所知而順帝之則賢者之事也至
 於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則/非文王之聖不能然也
 八章是致是附仁也是絶是忽義也仁以附之天下/畏之而不敢侮仁之至也義以絶之天下從之
[006-12b]
 而不敢拂義之至也非文王與天同徳者其孰能之/伐崇之初緩攻徐戰告祀羣神以致附來者而四方
 無不畏服先天而天弗違之事也及其終不下而肆/之也則天誅不可以留而罪人不可以不得後天而
 奉天時/之事也
靈臺
 一章此章言文王用民力為臺而民皆樂然出力而/為之也經始勿亟庶民子來兩句乃申說上四
 句/意
 二章此章言民樂文王在囿中沼上有禽獸魚鼈之/樂也詩記所載鄒氏之說蓋亦大泥牽於序說
 而然靈臺名義只當如孟子說/而先生發明靈字義尤為明白
[006-13a]
 三章此章則是民見文王在辟廱作樂/而樂之見故言其虡業鐘鼓之類
 四章此章則是民聞文王在辟廱作樂而樂之聞則/言其鼓聲逢逢而已有學者問於論鼓鐘於樂
 辟廱注云辟廱天子之學也不知辟廱從來是天子/之學還是文王始為之及周有天下遂以為天子之
 學亦如臯門應門始立於大王而後遂以為/天子之門耶伏乞指教先生曰也不見得
  章句東萊先生引楚椒舉之說為證只欲依毛鄭/分章恐不必然古人引詩而㫁章取義者多
  矣且亟來二字韻叶而二章伏翯躍三字/韻亦叶以韻與詩文攷之當為四章明矣
下武
 一章下武下字實難曉詩記取鄭氏孔氏之說雖亦/可通然終是費辭先生特以為未詳深得闕疑
[006-13b]
 之義或謂字當作文者亦通但不敢必其然故附見/焉此章言周家世有哲王故大王王季文王既沒而
 其精神上與天合今武王又繼其位而對彼在天之/三王於鎬京也先生以為三后既沒而其精神上與
 天合下箇精神字/甚有意須深思之
 二章永言配命已解於文王詩此章言武王得以對/彼在天三王於鎬京者以其能起求先世之徳
 而繼之又長言合於天理故能成王者之信於天下/也此孚字與書所謂作周孚先之孚同夫王者之信
 豈一朝一夕/之所能成哉
 三章此章又言武王所以能成王者之信而為下土/之式者則以其能長言孝思而不忘是以其孝
 可為法耳使天下之人皆法吾之孝/則其孝亦誠矣豈勉强者所能然哉
[006-14a]
 四章下武六章下章都疊上章一句說獨四章不然/者蓋承上二章三章兩章而言武王既能成王
 者之信又能使天下以其孝思為法故天下之人皆/愛戴武王而所以應之維是順徳焉順徳即孝之所
 感也上以孝感故下以順徳焉至此然後再疊上章/一句永言孝思說起而又言明乎其嗣先王之事也
 夫嗣先王之事即是世徳作求昭哉嗣服又皆是孝/孝即是順徳上以孝感下以順徳尤非一朝一夕暫
 行復輟者之/所能致也
 五章此章又言武王既明乎其繼先王之事則來世/亦必能繼先王之迹矣如此則於萬斯年世有
 哲王永受天禄而不替又不止此四王大王王季/文王武王而已也先生嘗曰昭兹漢碑作昭哉
 六章豈不有助乎者言天下皆來朝賀於周則豈不/有助乎周家也哉大抵此詩六章首章言武王
[006-14b]
 能纉大王王季文王之緒而有天下中三章言武王/善繼善述之孝又有常永不已之誠故能成王者之
 信為天下之法以致天下之愛戴如此末兩章又言/武王之成效大驗如此則其後世子孫亦將善繼其
 先人之緒而乆受上天/之福多得天下之助也
  章句考尋首章文義則王謂武王明矣兼此篇與/上下篇如出一手而其間血脉自相通貫則
  舊說非誤而不必以/成王字而生疑也
文王有聲
 一章文王之所以大有聲者本由於征伐而其所以/征伐者不過是求天下之安寧而欲觀大王王
 季之功厎於成耳此其所以/克君也哉蓋已包三章之意
[006-15a]
 二章文王之武功固不止於伐崇然伐崇作豐是其/事最後而其功最大者故特言之先生謂以武
 功稱文王所以見文王/之文非不足於武者也
 三章此章則承上章而言遷豐營作之事作城而限/於淢作豐而稱其城則其規模本不大也然亦
 非是文王急於成己之欲而茍作之也特以追先王/之志而來致其孝耳先生謂大王王季也書曰大王
 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王/王也追稱也后君也本稱也
 四章文王之功所以著明者以其能築豐之城以居/耳既居於豐故天下同以豐之都為歸而視文
 王以為楨榦也楨/榦因築城而言耳
 五章此章而下言武王之事然此章則推本其未遷/鎬京時言也豐水東注維禹之績者推其始則
[006-15b]
 逺矣而四方之人得以來/同於此而以武王為君也
 六章言其遷鎬而首及於辟廱之事者見武王得天/下以教化為先務也先生謂以見武王之得天
 下非以力取/之者是也
 七章此章則言武王之居鎬稽决於龜而成其居邑/亦非私意之所為與三章言文王匪棘其欲之
 意/同
 八章此章兩說雖不同然以遣孫謀安翼子為武王/之事則同也第二說雖覺輕快然首句著箇豐
 水有芑一句畢竟似興體此詩每章皆言烝哉以結/之者不獨以見其歎美無己之意又以示後世子孫
 使之知其必如文王武王之為然後於/君天下為宜也故其丁寧不一而足耳
[006-16a]
  章句先生有一說/見生民詩後
   生民之什三之二
生民
 一章初生周人者實姜嫄也生民如何是又問其所/以然也以下則述其所以然而終則結之以時
 維后稷一句蓋言其所生養之子則實后稷也后稷/始教民播種而利及萬世非天所命而何宜其始生
 之靈異也張子蘇氏之說亦可謂能格物矣語或問/履帝武敏曰此亦不知其如何但詩中有此 自歐
 公不信祥瑞故後人纔見說祥瑞者皆闢之若如後/世所謂祥瑞固多是偽妄然豈可因後世之偽妄而
 併真實者皆以為無乎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孔子之言也不成亦以為非
[006-16b]
 二章首章言其受孕之祥此章言其降生之異受孕/既本於天則降生必異於人也上帝不寧不康
 禋祀乃指首章所言郊禖之事也非上帝寧之而/康其禋祀則豈使我無人道而徒然生是子乎
 三章此章則言所以収養之祥與夫神物呵䕶之異/后稷呱矣則知其不死也實覃實訏見其身體
 之長大也厥聲載路聞其聲音之洪亮也古之相兒/者多以其聲音如晉温嶠見桓温時未朞曰此兒有
 竒骨可試使啼聞其/啼則曰真英物也
 四章此章則言后稷之於種殖蓋天性自然/生知非從習得皆所以終首章之意也
 五章此章則言后稷之於穡有相助之道故堯以其/有功於民而封之於邰也夫自浸種以至収成
 無非盡人力以相助之而但曰穡者要其成而言之/耳且稷大賢也為農師則専於農事以至於受封有
[006-17a]
 國而未嘗及於他務焉古/人之精於事也蓋如此
 六章此章則又述后稷之降嘉種以至於収成既受/封國以主祭則於是始為祭祀之事也夫相穡
 而有成受封而主祭是皆當然/之理而禮之所不可已者也
 七章此章則承上章而言祭祀之事誕我祀如同問/其祀事果如何也首詳於舂簸釋烝之事者不
 忘本也載謀載惟而下則所以備其禮也然其所以/祭祀者致其誠孝之外其所祈者不過以興來嵗繼
 徃嵗而已蓋始終於農事也祭宗廟而先祭行道之/神者其禮當考夫后稷之穡雖天性自然然始必盡
 其人力之助中必致其歸報之祭終必極其祈禱之/誠如此則宜其成功之大受福之永至於文武遂有
 天下而得與/配天之祀也
[006-17b]
 八章此章方言周家尊后稷以配天之祭既言天之/所以應答者甚疾矣於是遂言自后稷至成王
 只是兢業一心惟恐有罪悔以承天之休而不敢少/替此即曽子戰兢之心也但其用有廣狹耳曽氏之
 說得詩之㫖矣先生又嘗有說曰/木豆為豆銅豆為豋豋或作鐙
  章句與者何也曰先生疑此詩専言后稷而不及/於天則固非可用於郊祀上帝之時矣若郭
  祀後有受釐頒胙之禮則用此詩可也先生又嘗/有說曰生民詩是敘事詩只得恁地蓋敘得那首
  尾都盡下武文王有聲等詩却有反覆歌咏底意/思又曰生民等詩也可見祭祀次等此與儀禮正
  相/合
行葦
[006-18a]
 一章敦然始勾萌之行葦勿使牛羊踐履之則自然/漸漸甲坼成形而其葉泥泥然柔澤矣以興戚
 戚然之兄弟莫使之相逺而常相親近則自然或肆/之筵或授之几矣兄弟親戚恩意本厚其所以至於
 薄者只縁相逺而相踈故耳若常使相近相見情意/浹洽則相親相敬相與燕樂其於肆筵授几之事自
 然有不容己者矣此為首章一/篇之意皆具於此最當玩味
 二章肆筵設席授几有緝御二句承上章而言肆筵/授几之際其意有加無已也或獻或酢洗爵奠
 斝言獻酢與酬之禮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嘉殽脾臄/言飲食之備或歌或咢言歌樂之盛鼔者樂之主言
 鼔則八音/皆舉之矣
 三章此言既燕而射以為樂前四句言射而中又以/中多為賢後四句言射而貫革又以不侮為徳
[006-18b]
 所謂射不主皮也下二章皆所以足首章殷勤篤厚/之意親親之際恩意浹洽則如上兩章所言皆是自
 然不容己者中多則/藝精不侮則徳盛
 四章此見頌禱之辭尤見親愛無窮之意曰黄耉曰/台背曰夀考曰夀祺者則可見其為燕父兄耆
 老之詩也台背則老又甚於黄耉也相引/導則不昧於所適相輔翼則不怠於所行
  章句先儒分章之誤皆由不知比興之體音韻之/節故也是以先生於序說不得不辨明之
既醉
 一章既醉以酒既飽以徳則行葦所謂侍御獻酬飲/食歌樂之盛皆舉之矣但言徳者蓋徳寓於物
 言徳則可該之行葦之末句云以介景福者泛禱/之之辭也此言介爾景福者特禱其君之辭也
[006-19a]
 二章介爾昭明欲其君大其明徳也徳/極於光大則福亦極於盛大矣
 三章昭明有融者欲其明徳之極於盛也既言昭明/又言髙朗者昭明但言其明徳而已言髙則見
 其超然於事物之表言朗則又見其中虚而表裏瑩/徹也髙朗令終則又欲其髙朗之極於常乆而能考
 終命也然能善其始則斯能善其終今雖未終而既/有其始此公尸所以嘉告之也所謂公尸之嘉告則
 四章以下/皆是也
 四章其告維何問尸所告之辭若何也籩豆之靜嘉/徳之寓於物也朋友之相攝檢以威儀徳之寓
 於人也祭祀之事母大於此二者人才敬則自然収/斂而相攝佐以威儀矣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
 可象謂/之儀
[006-19b]
 五章此章則承上章而言不惟助祭之人威儀甚得/其宜而君子又有嗣子於祭終而舉奠其孝誠
 源源而不竭則固宜/永錫爾君以善也
 六章此又問其所謂善者如何則云使爾居於深逺/嚴密之宫室無有外虞厯萬年之永而長錫以
 福禄與/子孫也
 七章此則又問其所謂子孫者如何則云將使爾有/子孫則先使爾被受天禄而為天命所附屬則
 其有子孫也必皆賢徳而可以𫝊世焉不然雖子/孫之多亦徒然為贅而已故下章方言子孫之事
 八章此則又問天命之所附屬者何事則云天命有/所附屬則不過予爾以賢女使為之妃又隨之
 而生賢子孫焉耳所謂天命之所附屬者莫大/於此觀周家自大王大姜以來之事則可見矣
[006-20a]
鳬鷖
 一章祭之明日又祭曰繹賔尸者以賔禮而燕尸也/此詩乃繹祭而燕尸之樂歌故不及其他但重
 疊言之以極其尊敬頌禱之誠耳來如董子所謂福/禄日來之來成樛木𫝊以為就也言福禄來成就乎
 尸/也
 五章寧安也宜稱也處居也宗尊也成就也為助也/下自上而下易辭也降與下同崇則積而極其
 髙大也皆後言之漸重來為來下攸降來崇皆指今/日言耳無有後艱則言其後日永無艱難也夫人之
 享福不保其後至於無有後艱則福/積而髙大者可以常保而無隳矣
假樂
[006-20b]
 一章假樂君子是作詩者美而樂之也惟其美之故/樂之顯顯是明而可見之意令徳顯然明著故
 民人皆宜之宜謂心愜之人愜之故天禄之也先生/嘗云董仲舒謂為政而宜於民固當受禄於天雖只
 是疊將來說然玩味之覺他說得自有意思保安也/右助也命命之為天子也自天申之則又上天眷顧
 無窮之意在已之徳不/已則在天之命無窮也
 二章此說王者干禄而得百福然却不說其他只説/其子孫之多且賢者蓋福禄無盛於此也先生
 又嘗有說云干禄百福子孫千億是願其子孫之多/穆穆皇皇宜君宜王不愆不忘率由舊章是願其子
 孫之賢又曰此亦只是說其理之常若堯舜之子不/肖則又非常理矣有能敬可美之徳則自然宜君宜
 王矣不愆不忘率由舊章又是詠上二句不過乎理/不忘乎心只是敬也能敬則能遵先王之法矣孟子
[006-21a]
 引之甚/得詩意
 三章此以下皆是稱願其子孫之辭威儀以其見於/容止者而言徳音以其形於聲譽者而言見於
 容止者抑抑然甚密而無間形於聲譽者秩秩然有/常而不替其徳可謂全矣人能如此則自然無私怨
 惡矣率由舊章能循用先王之法也率由羣匹能盡/用天下之賢也人君而能循用先王之法盡用天下
 之賢則宜其受無彊之福為四方之綱/也綱謂綱領之綱綱乃網之大繩也
 四章之綱二字又疊上章末句而併言之紀者凡網/罟張之為綱理之為紀也人君能綱紀四方則
 臣下自然頼之以為安若在上者管束不來則臣下/何恃以為安也下頼以為安故皆知愛媚於其上如
 此則上下之情綢繆如一而血脉自相通貫故/在上者不解於位則在下者所由以休息也
[006-21b]
公劉
 一章此章總言公劉能足食足兵然後遷都於豳之/事夫公劉失職而自竄於西戎固安能鬱鬱乆
 居於此乎是宜其匪居匪康也思輯用光者乃其匪/居匪康之效驗也其遷都於豳也雖不出其所封之
 内然經理之勤積累之乆糗糧兵器之備如此則公/劉之厚於民也可知矣其後武王之治内治外宣王
 之内修外攘皆/同此一轍耳
 二章既庶既繁者言民之來遷者既衆且多也既順/乃宣者言民之來居者既安而遂徧也如此則
 得其所而無永歎也宜矣此章前五句言相土而居/以後事後五句言相土以居初時事言其後民之所
 以即其安者由公劉初/時躬執其勞如此故也
[006-22a]
 三章逝彼百泉瞻彼溥原者既即水流之㑹以觀則/見其廣原之所在也横渠謂此看百泉之徃處
 便知地形者是也乃陟南岡乃覯于京者又登在南/之岡以望而復見其髙邱之所在也定之方中所謂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者亦此意也於是即其髙邱/與衆居之野而為居室焉既擇地利又順民心也
 四章上章既言成其宫室故此章言其落成之事于/京斯依者言既成宫室于京而遂得其安也蹌
 蹌濟濟言羣臣威儀之盛也俾筵俾几既登乃依言/朝廷禮待之厚也乃造其曹執豕于牢酌之用匏言
 飲食器用之儉質也威儀之盛禮待之厚而飲食器/用之儉以質此興盛之兆也食之飲之君之宗之則
 又言既燕勞之又為之君與宗/以統屬其民為悠乆之計也
 五章此章則言辨地理以授民與夫制軍賦定稅法/之事既溥且長言芟夷開辟其土地既廣而且
[006-22b]
 長也既景廼岡相其隂陽觀其流泉者辨土以授民/之事也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為糧者定軍賦與
 稅法之事也度其夕陽豳居允荒又言民之來者益/衆而又度其山西之田以廣之而豳人之居信乎其
 益大也度山西之田則公劉/之居自東而辟之於西也
 六章上五章既言自始而終矣故末章又總敘其始/終也其始來未有定居也故于豳且客寓焉截
 水横渡亦始至時事猶草創也宫室所須固不專在/于厲鍜然伐木作材則始於此舉其始以該其終也
 止基乃理既已定其所居則疆理其田畆民/事不敢緩也後五句則言其終之廣大耳
  章句此下三篇皆所/謂陳戒之詩
泂酌
[006-23a]
 一章毎章上三句有逺近相須彼此相益貴賤相資/之意故以興下兩句豈以彊教之故有父之尊
 弟以悦安之故有母之親此以成民之才而言也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以體民之心而言也
 既有以成其才又有以體其心則能盡/教育之道矣此其所以為民之父母也
 三章攸歸謂為民之所歸徃也攸暨謂為民之/所安息也皆所以終首章父母之義也
卷阿
 一章此是賦體皆言其實有卷者阿言其地也飄風/自南言其時也豈弟君子來游來歌以矢其音
 言其事也召公從成王來游於卷阿之上時有飄風/自南而來成王樂而歌之故公因陳此詩以為戒先
 生所謂此章乃總/序以發端者是也
[006-23b]
 二章伴奐爾游矣言成王當此間暇而來游於此也/優游爾休矣言成王於此優游而自得其休也
 豈弟君子呼成王以為樂易君子也觀成王間暇優/游於此則其樂易可知矣俾爾東萊先生以為祝辭
 是也彌爾姓謂終其夀考似先公酋矣謂如周之先也/公以來善始善終也既曰祝辭則祝其夀考福禄宜
 然於此見召公得保傅之體不過稱不溢美之意東/萊先生解彌爾性謂祝其進益成就其性無所虧闕
 其意美矣先生不取者若使召公之意果在此則必/别有說不必如此簡畧而已也觀下二章益可見矣
 三章爾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謂成王有天下既已/明盛如此而甚厚矣故又祝之夀考以常為百
 神之主也天子有/天下故為百神主
 四章言爾之受命既已長矣爾之享其福禄既已安/矣因又祝之夀考而常保其純嘏也福禄致之
[006-24a]
 若易保之尤難上三章皆極言其夀考福禄以廣王/心而歆動之然後五章以下乃告以所以致此之由
 則其言入之易而感之深也召/公可謂能盡師保之道者矣
 五章可馮可翼即孝徳之人也故又曰以引以翼引/如引君以當道之引翼如予欲有為汝翼之翼
 吕氏所謂慈祥者能孝之人也所謂篤實者有徳之/人也得如是之人以引翼之則王徳無愆王徳無愆
 則四方以為法則四方以為法則則可/以居天位而無忝受天禄而無窮矣
 六章此章乃足上章之義顒顒卬卬體貌之尊嚴也/如圭如璋徳行之温純也令聞聲譽之美也令
 望表儀之善也夫如是然後為人君之全徳非得賢/而引翼之何以臻此四方為綱四方以為綱領也
 八章上二章乃因時鳯凰之至而以興賢者之來集/也維君子使維君子命謂委質於君一聼其使
[006-24b]
 令也媚于天子則見賢者無勉强不得已之意媚于/庶人則見賢者有維持浹洽之徳後世多以鳯比賢
 人蓋本/於此
 九章此章之為比者以鳳凰之集於髙岡梧桐之生/於朝陽菶菶萋萋而雝雝喈喈比賢者之來集
 王朝而王朝之禮遇/賢者兩得其宜也
 十章此章則又承上章之興而言王朝之車馬既衆/多而閑習則足以為招來待遇賢者之具矣其
 所以望於王蓋有不待言而可知者詩所以言其志/而音則聲之成文者其實一也先言以矢其音即其
 歌而言之也終言矢詩不/多者即其實而言之也
  章句首章則總敘以發端二三四章則極道其夀/考福禄之盛以廣王之心而歆動其意五章
[006-25a]
  以下則告以所以致上章福禄之由五章六章則/言王能用賢則可以成徳七章八章則因鳯凰之
  之來以興賢者之集九章則以鳯凰之鳴得其依/比賢者之至得其所止末章然後風王以今既有
  車馬衆多而且閑習將安所用乎亦惟招延禮待/賢者於無窮可也不明言其事而遂曰矢詩不多
  惟以遂歌者此意最好蓋欲王自得之也召公可/謂善於開導誘掖其君者已國家閒暇之時維能
  不替於求賢則可以/保其治於無窮矣
民勞
 一章厲王暴虐之君也則民之勞苦可知矣汔可小/康者猶言庶幾其可使之小康也夫暴虐之君
 在上則時必有無良之人肆為詭隨之計以行其寇/虐者故同列之君子専以此相戒無縱詭隨則無良
[006-25b]
 之人不敢肆而寇虐無忌憚之人亦且消沮退縮而/無所容如是然後逺者自然得其安近者亦自然順
 習而無所乖忤而王室定矣若肆詭隨寇虐之人則/國家日益多事而逺近皆不聊生矣王室何由安定
 乎詭隨者必無良之人也宼虐者必無忌憚之人/也柔逺能邇與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二句相應
 二章以為民逑者蓋中國者民之所聚也讙譁乃詭/隨者之態也上有宼虐之臣則下有憂苦之夫
 矣無棄爾勞者蓋同列平時相/與為國家慮者固已有定說矣
 三章罔極亦是詭隨者之證以妄隨人則為惡豈有/窮極也宼虐則自然作慝矣敬慎威儀以近有
 徳其意尤好無縱詭隨式遏宼虐是防禁小人也敬/慎威儀以近有徳是親近賢者也徒欲防禁小人而
 不知親近有徳則無以増益其知識開廣其心志矣/然欲近賢者則須先謹其威儀威儀不謹則賢者將
[006-26a]
 望望然去之矣豈/可得而親之乎
 四章醜是醜差厲是厲惡宼虐不止則必至於敗壊/正道以小子稱同列必是長老者之辭觀下篇
 可見以身言之則是小子以職言之則是王官故曰/戎雖小子而式𢎞大言所為甚廣大欲其加謹之辭
 也併觀下篇第四章則所謂少/年小子必王所寵任之人也
 五章惟詭隨之人方能委曲逢迎以自固結於君也/正反又甚於正敗既是王欲寳愛之人則必是
 其寵愛尊任者也故作詩者託為王意以戒止之先/儒只以末章後兩句有似呼王而告之之辭故以為
 刺王欲諫王之辭然以上四章觀之則知是同列相/戒之辭至如無棄爾勞戎雖小子若以為指王之辭
 則大不恭矣豈監/謗之時所宜有乎
[006-26b]

 一章以一章之板板四章之小子觀之則與民勞之/末兩章意相似恐此二詩或為一人所作而有
 先後焉板板即前篇末章所謂正反也彼猶以正反/為人事至此則直歸之天矣雖是無所歸咎之辭然
 亦有甚之之意也正者常道也道其常則民安反其/常則民病今天既盡反其常道也則民亦安得而不
 盡病乎話者言語也猶者謀慮也不然則皆理傷道/也不逺則但為目前之計也人心知有聖人則動作
 皆有所依據故出話不敢不然為謀不至不逺今也/出話則不然為猶則不逺則靡聖管管可知矣既已
 靡聖管管則所為皆是虚妄故曰不實於亶不然不/逺皆虚妄者之所為也末乃只言猶之不逺是用大
 諫者蓋人無逺慮必有近憂用是/而諫則庶乎其知畏而能止也
[006-27a]
 二章天方艱難則人當憂懼也今乃欣欣然自以為/適天方蹶動則人當斂飭也今乃弛緩而不以
 為事則是自絶於天矣始也不有夫聖終也自絶於/天則其何以能立於人之朝哉下四句又教以先謹
 其言而不妄發爾辭能和則民自合爾辭能恱則民/自定辭和與懌則合乎理而異於不然者矣民合且
 定則前所謂卒/癉者其有瘳乎
 三章我雖異事及爾同寮言其固有恩義也我即爾/謀聴我囂囂言其不有於我也我言維服勿以
 為笑冀其察也先民有/言詢於芻蕘欲其警也
 四章此章則責之又深矣天之方虐無然謔謔戒其/不可慢天也老夫灌灌小子蹻蹻戒其不可忽
 己也匪我言耄爾用憂謔斥其病/也多將熇熇不可救藥危其禍也
[006-27b]
 五章此章又言上天方怒而戒小人不可行其常態/也夫大言以夸人而人或以為真能而信之諛
 言以毗人則人或以為愛己而親之是以威儀迷亂/而不分善惡卒至於使善人反不得有所為也夫小
 人用事而善人不得有所為此民之所以病苦而呻/吟也然君臣上下方且迷亂暴虐無敢揆度其所以
 然者故雖至於喪亂滅亡嗟歎之聲盈耳而卒無有/順我衆之意者也自此而下則其所譏刺漸及於君
 矣/
 六章李氏解攜無曰益一句云益者言其無求多也/特言攜者帶上文言之耳此說甚當而先生偶
 不曽釋此句恐當以李說足之此章又承上章曽莫/惠我師一句而言天之牖民也甚易以明上之化下
 也亦然惟能順其理之自然則民將不期然而然矣/今民方且習亂而多辟矣又可復自立為邪辟以導
[006-28a]
 之耶此章與七章分明是譏及於王也故先生於民/勞首章言此三詩雖不専為刺王而發然其憂時感
 事之意亦可/見矣者是也
 七章自价人維藩至大邦維屏是自内說及外大宗/維翰宗子維城又自疎說及親自价人至大宗
 皆王所恃以為藩垣屏翰者然惟以徳懐之則王得/其所恃以為安不惟如是而同姓宗子亦且為我之
 城矣言城則藩垣屏翰之功皆包之矣王若不務徳/以為本則城壊城壊而藩垣屏蔽亦皆傾圯而禍亂
 至/矣
 八章此又専戒其同列也囂囂也謔謔也蹻蹻也憂/謔也皆戲豫之事也管管也憲憲也泄泄也夸
 毗也皆馳驅之類也後四句熟讀而詳玩之可見天/之於人無所不體而興起人心畏天之誠洋洋乎如
[006-28b]
 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豈敢一毫/一息而不敬乎哉張子之說其所以警發學者極為
 深切當熟玩而深省之可也先生又嘗有說曰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游衍旦與明祗一意
 這箇豈是人自如此皆有來處方有些放肆則他便/知所以曰日監在兹又曰敬天之怒毋敢戲豫敬天
 之渝無敢馳驅或問渝字如何曰變也/如迅雷風烈必變之變但未至怒耳
 
 
 
 童子問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