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c0014 詩總聞-宋-王質 (master)


[020-1a]
欽定四庫全書
 詩總聞卷二十
            宋 王質 撰
 魯頌
  駉
   一章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驪有黄以
車彭彭思無疆思馬斯臧
[020-1b]
   二章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騅有駓有騂有騏以
車伾伾思無期思馬斯才
   三章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駱有駵有雒以
車繹繹思無斁思馬斯作
   四章
駉駉牡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駰有騢有驔有魚以
[020-2a]
車祛祛思無邪思馬斯徂
 思皆辭也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自發此辭非
 引此語也或用此語亦可蓋辭韻雖不同而意故在
 也邪祥余切與徐徐同邪羊諸切與餘余同二字相
 通緩也邪徐嗟切與斜□同不正也審爾三字皆從
 牙入麻韻亦可三字皆同余入魚韻亦可孔子雖引
 魚韻之詩自入麻字之意也思與邪同雖引語辭之
 詩自入思惟之意也蘇氏有思皆邪無思則土木也
[020-2b]
 當何使有思而無邪無思而非土木此孔子之所盡
 心也此是否固未論又曰孔子於詩其有㑹於吾心
 則此甚善既㑹心不逆所從來亦不追所從往自是
 吾心有見非干詩也聖賢引詩多然而此尤足以令
 人起意也
  聞音曰馬滿補切野上與切者掌與切彭鋪郎切
   才斯西切繹弋灼切斁弋灼切騢謨孤切邪祥
   余切
[020-3a]
  聞字曰戰馬用牡不用牝惡亂而難整也此當是
   習戰待敵或改作牧恐非十六種馬惟魚黄皇
   雒無旁從集韻馬二目白曰魚黄與皇雒與駱
   相犯集韻馬黄白曰騜或從䮲白色黒髦尾曰
   駱或作雒但不言其少異安庇詩必不同章重
   出也凡物未有不從其本類者詩偶省文其他
   字畫多然
  聞跡曰毛氏坰逺野也邑外曰郊郊外曰野野外
[020-3b]
   曰林林外曰坰鄭氏牧於坰野辟民居與良田
   也禮以官田牛田賞田牧田任逺郊之地此説
   甚善説文坰牧馬苑也引此在坰之野則是上
   下駉字同也恐許氏不若毛鄭氏之長
總聞曰山北山西山東之馬皆良東差下於西西差下
於北惟南最下僖公東馬從事於荆舒淮夷之間宜乎
得志也
  有駜
[020-4a]
   一章
有駜有駜駜彼乗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鷺鷺于
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樂兮
   二章
有駜有駜駜彼乗牡夙夜在公在公飲酒振振鷺鷺于
飛鼓咽咽醉言歸于胥樂兮
 乗黄趨公所也明明自夙及夜然未暗也振鷺下鷺
 將宿晚之候也言舞正歡之時也乗牡亦趨公所也
[020-4b]
 飲酒自夙及夜然尚飲也振鷺飛鷺將起曉之候也
 言歸已䦨之時也
   三章
有駜有駜駜彼乗駽夙夜在公在公載燕自今以始嵗
其有君子有穀貽孫子于胥樂兮
 載燕又燕也前二章一㑹也此一章一㑹也記時候
 早晚前已以鷺于下于飛言之記歡情始末前已以
 醉言舞言歸言之至是則以頌禱之情結之前二章
[020-5a]
 所言此亦有此一章所言前亦有互相備也特頌禱
 最為至情故以為結辭
  聞音曰明謨郎切下後五切牡莫後切駽呼縣切
   有羽軌切
總聞曰頌禱之辭多言福言禄而此獨言豐年自今以
始言昔多無年也春秋自莊閔至僖十餘年之間莊二
十五年大水二十七年無麥禾二十九年有蜚僖二年
三年冬春夏不雨此詩當是此年以後也蓋自隠公弑
[020-5b]
于羽父桓公弑于彭生莊公雖免于叔牙而公子
般公子開卒不克免于慶父至是僖公得季友之
力加奚斯之助除慶父之逼同經患難共享安平其情
豈比于經常之君臣故此夙夜在公其禮亦非經常之
燕饗也
  泮水
   一章
思樂泮水薄采其芹魯侯戾止言觀其旂其旂筏筏鸞
[020-6a]
聲噦噦無小無大從公于邁
   二章
思樂泮水薄采其藻魯侯戾止其馬蹻蹻其馬蹻蹻其
音昭昭載色載笑匪怒伊教
   三章
思樂泮水薄采其茆魯侯戾止在泮飲酒既飲㫖酒永
錫難老順彼長道屈此羣醜
   四章
[020-6b]
穆穆魯侯敬明其德敬慎威儀維民之則允文允武昭
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五章
明明魯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矯矯虎臣在
泮獻馘淑問如臯陶在泮獻囚
 魯侯將至則喜泮水魯侯已至則喜魯侯變思樂而
 言穆穆明明變泮水而言魯侯變戾止而言明德人
 情漸變物態漸更故詩人措辭有差
[020-7a]
   六章
濟濟多士克廣德心桓桓于征狄彼東南烝烝皇皇不
呉不揚不告于訩在泮獻功
 變穆穆明明而言濟濟變魯侯而言多士總言獻馘
 獻囚獻功之人也大率主意皆定東南之事獻功獻
 其所成之功以待賞錫也
   七章
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車孔愽徒御無斁既克淮夷孔
[020-7b]
淑不逆式固爾猶淮夷卒獲
 變獻馘獻囚獻功而言角弓束矢戎車變多士而言
 徒御總言弓矢戎車之人也
   八章
翩彼飛鴞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懷我好音
 桑黮春夏時與芹藻茆相應
憬彼淮夷來獻其琛元龜象齒大賂南金
  聞音曰旂其斤切蹻居表切昭之繞切茆力九切
[020-8a]
   老魯吼切道徒厚切服蒲北切馘以璧切陶夷
   周切南尼心切訩許容切斁弋灼切逆宜脚切
   獲黄郭切
  聞訓曰觩弓弦急也搜矢發也今曠野廣場聞發
   矢有此聲愽寛也鄭氏改愽作傅盖欲叶斁音
   杜又欲叶逆音遇叶獲音䕶今不改自叶定從
   呉氏
  聞物曰茆蓴菜也與芹藻皆泮水所產采此以為
[020-8b]
   飲酒之葅此物多生陂澤可見在郊
總聞曰禮天子將出征類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禡于
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於學出征執有罪反釋奠于
學以訊馘告古之所謂學者君臣上下㑹集禮樂刑政
發施之所在朝所與見者寡在學所與見者衆辟雍學
之兩所泮亦學之一所其他先世之别廟先臣之别位
以至射圃宣榭無所不有可以祭祀可以燕饗可以刑
賞可以㳺觀故靈臺有臺有囿有沼有辟有雍故此㑹
[020-9a]
集之廣所也古器有在辟宫有在雍位有在下保雍有
在西宫熹熹亦雍也而振鷺亦有西雝禮既辟雍泮水
分配天子諸侯則其泮水者亦不一所也古器有在和
宫亦是雝之異名又在寒亦是辟之異名寒栗猶辟易
此肅意也泮水當是判意判渙猶剖斷亦辟意也僖公
當時偶于學在泮故因以得傳其他所在不可得而考也
説文泮諸侯鄉射之宫西南為水東北為牆其為鄉射
之宫則未可知至西南為水東北為牆則附㑹半水之
[020-9b]
意未必然也凡字從半皆判散之意集韻判分也泮釋
也伴胖廣也□去也拌棄也□行也自許氏之前鄭氏
固已言築土雝水圓如璧築土安能停水特附合雝意
而不知其不可也泮言半也東西門以南通水北東門
自南通北西門自南通北則囘環皆水非半水也鄭氏
知其不安故西南為水東北為牆凡宫室面南背北今
自南而西皆水自東而北皆牆乃不成宫室字形宫明
在前南也暗在後北也室通在前南也塞在後北也圓
[020-10a]
水猶之可也半水未可信之禮小學在公宫南之左太
學在郊書傳百里之國二十里之郊七十里之國九里
之郊五十里之國三里之郊國愈大則郊愈濶學愈寛
後世所謂學者特其間論十二事略倣其大槩而全非
其本意養老一事又已不存其餘制度文物皆不可復
推雖然又何獨此而已
  閟宫
   一章
[020-10b]
閟宫有侐實實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囘上帝是依無
災無害彌月不遲
   二章
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穉菽麥奄有下國俾
民稼穡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纉禹之緒
   三章
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
 詩盖以作岐為興周之基未有以居岐為翦商之始
[020-11a]
 也易隨上六王用享于西山升六四王用享于岐山
 六四非尊位而自此享也
至于文武纉大王之緒致天之屇于牧之野無貳無虞
上帝臨女敦商之旅
 此閟宫所奉者婦人略舉其大者一人曰姜嫄其太
 姜太任太姒皆在也先祖略舉其大者四人曰后稷
 太王文武其公劉王季皆在也
   四章
[020-11b]
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爾元子俾侯于魯大啟爾宇為
周室輔
 言叔父亦有功也所謂克咸咸同也其下太山梁父
 山在今奉符縣龜山繹山在今鄒縣皆在兖州龜山
 在沂州徐在徐州鄒山記曰徂徠在梁甫山多松栢
 梁甫新甫也
乃命魯公俾侯于東錫之山川土田附庸
 此閟宫又所奉者畧舉二人曰周公魯公其莊公皆
[020-12a]
 在也
   五章
周公之孫莊公之子龍旂承祀六轡耳耳春秋匪解享
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騂犧是享是宜降福
既多
 自天下言之以后稷為宗自后稷以下皆在自一國書
 之以周公為宗自周公以下皆在朱氏閟宫魯之羣
 廟㑹其天下所謂始一國所謂始凡與同姓悉皆同
[020-12b]
 宇其實私祭之公所也
   六章
周公皇祖亦其福女秋而載嘗夏而楅衡白牡騂剛犧
尊將將毛炰胾羮籩豆大房萬舞洋洋孝孫有慶
 孝孫有慶謂飲福受胙也故頌禱僖公見下
   七章
俾爾熾而昌俾爾壽而臧保彼東方魯邦是常不虧不
崩不震不騰三壽作朋如岡如陵
[020-13a]
 此詩稱六俾凡三節一節俾爾熾而昌俾爾壽而臧
 一節俾爾昌而熾俾爾壽而富三節俾爾壽而大俾
 爾耆而艾此所舉之壽皆以朋而來也
   八章
公車千乗朱英緑縢二矛重弓公徒三萬貝胄朱綅烝
徒増増戎狄是膺荆舒是懲則莫我敢承
 畢祭凡與祭者禱主人之福自熾昌壽臧以下是也
 頌主人之功自公車朱英以下是也
[020-13b]
   九章
俾爾昌而熾俾爾壽而富黄髮台背壽胥與試俾爾昌
而大俾爾耆而艾萬有千嵗眉壽無有害
 作朋之福未盡其意又推廣之自俾爾昌而熾以下
 是也
   十章
泰山巖巖魯邦所詹奄有龜䝉遂荒大東至于海邦淮
夷來同莫不率從魯侯之功
[020-14a]
 莫敢承之功未盡其意又推廣之自泰山巖巖以下
 是也
   十一章
保有鳬繹遂荒徐宅至於海邦淮夷蠻貊及彼南夷莫
不率從莫敢不諾魯侯是若
   十二章
天錫公純嘏眉壽保魯居常與許復周公之宇
 俾爾之福猶未盡其意又推廣之自天錫公純嘏以
[020-14b]
 下是也毛氏常許魯南鄙西鄙鄭氏許許田也魯朝
 宿之邑常或作嘗在薛之旁引魯莊三十一年築臺
 于薛以為田文食邑于此皇覽孟嘗家在魯國薛城
 引此以鄭氏為證索隠亦嘗非諡乃邑又引此以鄭
 氏為證然常氏地譜以為其地未見鄭氏亦以為所
 由未聞亦意之也或謂堂父在沂州當是音字皆轉
 長清在齊州長白山長城在淄州當是字轉恐此常
 只當如魯邦是常之常盖其邦常居曲阜是也隠八
[020-15a]
 年鄭伯使宛來歸祊左氏鄭伯請釋太山之祀而祀
 周公以太山之祊易許田庚寅我入祊而未有也桓
 元年鄭伯以璧假許田當是以祊未成又以璧來求
 乃許三月公㑹鄭伯于垂四月公及鄭伯盟于越左
 氏結祊成也則是許為鄭得計僖公復取之也杜氏
 成王營王城故賜周公許田以為魯國朝宿之邑後
 因立周公别廟鄭桓公有助祭太山湯沐之邑故欲
 以祊易許田各從本國所近之宜恐魯以周公别廟
[020-15b]
 為疑故言已廢太山之祀而欲為魯祀周公遜辭以
 有求也豈有始祖别廟人主賜邑而以易他人湯沐
 之地可謂魯之大耻不知僖公於何年復之僖五年
 諸侯盟于首止鄭伯逃歸不盟六年公㑹諸侯伐鄭
 楚人圍許諸侯遂救許魯以鄭逃盟而伐之楚以諸
 侯伐鄭而圍許以救之許遂歸楚當是此時乗鄭間
 魯楚伐許田而遂復取許田也
魯侯燕喜令妻壽母宜大夫庶士邦國是有既多受祉
[020-16a]
黄髮兒齒
 妻也母也當是存者也其亡者皆入近廟其存者頌
 禱主人之餘則皆及之大夫庶士則羣臣皆在也邦
 國是有則舉國凡民亦在也所謂既多受祉也黄髪
 兒齒蓋妻母外族也君民闔境也皆有此壽徴
   十三章
徂來之松新甫之栢是斷是度是尋是尺松桷有舄路
寢孔碩新廟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碩萬民是若
[020-16b]
 此廟即閟宫也近於正寢故知閟宫者私祭之公所
 也毛氏新廟閔公廟也閔公無功德又兄弟自無由
 别立廟鄭氏新廟姜嫄廟也姜嫄雖有功德然外姓
 亦無由作始廟蓋后稷以下普廟也姜嫄為首者記
 后稷所由生也奚斯督工庀事之官鄭氏教䕶屬功
 課章程是也班氏兩都賦奚斯頌魯王延壽靈光殿
 賦奚斯頌僖非也賈氏以誤指作詩主名
 商頌
[020-17a]
  那
   一章
猗與那與置我鞉鼓奏鼓簡簡衎我烈祖
 初則置鞉鼓未用既而奏鞉鼓盖衆樂已作鞉鼓所
 以節樂者也
   二章
湯孫奏假綏我思成鞉鼓淵淵嘒嘒管聲既和且平依
我磬聲
[020-17b]
 次鞉鼓管磬並奏奏進也假升也前奏鼓奏作樂也
 此奏假奏升堂也此詩三稱湯孫自是三節一進告
 升堂也謂奠神也二燔幣有光也謂畢事也三受胙
 均享也謂飲福也開其夷懌之容述其温恭之職執
 事有勞而助祭有能也
   三章
於赫湯孫穆穆厥聲庸鼓有斁萬舞有奕
 次鼓鐘萬舞並奏奕字象形商奕車觚□奕字如此
[020-18a]
 今稱蓋舞之狀也
   四章
我有嘉客亦不夷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執
事有恪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鄭氏太古有此助祭之禮恐非謂樂之節奏祭之次
 第自古作此非今創為古民人通用先民即是古人
 自唐諱民始更改參錯後有復者有不復者詩兩稱
 先民此古語也一稱先人不知舊語如此惟復改如
[020-18b]
 此或謂宜民宜人當作宜民宜民盖重言之後一改
 一不改王氏在至和中欲改年作宜民或難王氏以
 宜民宜人今但取半語非是王氏以重言為對然卒
 不用也王氏最愽古多藏書其所見必有自來也
  聞音曰淵於巾切斁弋灼切客克各切奕弋灼切
   懌弋灼切昔息約切夕祥龠切
  聞章曰舊一章今為四章
  聞字曰庸或作鏞古字亦通用
[020-19a]
總聞曰已下皆商詩商廟所用也舊説用于成周之廟
曰周用六代之樂也又説用於微子之國曰二王之後
得自用其先之樂也識者更詳
  烈祖
   一章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錫無疆及爾斯所既載清酤
   二章
賚我思成亦有和羮既戒既平鬷假無言時靡有爭
[020-19b]
 前詩聲也所言皆音樂此詩臭也所言皆飲食也商
 尚聲周尚臭二詩當是各一節那奏聲之詩此薦臭
 之詩也商尚聲故以樂居先
   三章
綏我眉壽黄耉無疆約軧錯衡八鸞鶬鶬
   四章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將自天降康豐年穰穰
   五章
[020-20a]
來假來饗降福無疆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聞音曰衡户郎切饗虚良切
  聞章曰舊一章今為五章
總聞曰此皆祀湯也故皆曰烈祖序者以那為祀成湯
以此為祀中宗鄭氏引及爾斯所附合及女之此所女
中宗也不知何以見之自湯而下皆可以為及女皆可
以為斯所而獨歸中宗何也豈非以𤣥鳥為武丁在那
𤣥鳥之間未有所歸而湯之後髙宗之前中宗盤庚為
[020-20b]
賢中宗既在盤庚之先而桑穀變災為祥可合自天降
康之文今觀烈祖既同辭猗與那與嗟嗟又同意而綏
我思成賚我思成小異大同顧予烝嘗湯孫之將全同
不獨出于一時亦出於一人也
  𤣥鳥
   一章
天命𤣥鳥降而生商
 𤣥鳥記節而記節之間又自有説禮仲春𤣥鳥至以
[020-21a]
 是日祠髙禖當是此年𤣥鳥至而有孕次年𤣥鳥至
 而生契是十三月而始誕也故知其有天命吞卵之
 事不惟誕又且猥漢髙猶龍種商契乃燕種乎識者
 更詳
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帝謂嚳也嚳居亳後自契八遷至湯而復居亳故書
 從先王居作帝告釐沃帝告當是言帝命之意釐沃
 當是言正域四方之意孔氏釐治沃土也
[020-21b]
   二章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三章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龍旂十乗大糦是承邦畿千里
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章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商都近河言來者如河也何不足為數言何止百禄
[020-22a]
 也鄭氏以河為何以何為荷毛氏任也鄭氏擔負天
 之多福皆荷意也所不可曉
  聞音曰有羽軌切殆養里切勝書烝切海虎猥切
   祁宜隔句相叶河何亦隔句相叶
  聞訓曰景集韻光也當讀如泛泛其景之景水光
   也員集韻語辭也鄭氏古文作云
  聞章曰舊一章今分四章
總聞曰此髙宗之子孫祀成湯者也祀髙宗在下
[020-22b]
  長發
   一章
濬哲維商長發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止/外大國
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有娀契母也帝謂舜也所立之人子姓所生之地商
 邑也
   二章
𤣥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率履不越遂視既
[020-23a]
發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𤣥王契也𤣥鳥至而生記時稱曰𤣥王商既有天下
 之後不追諡而追稱如武成惟先王建邦啟土孔氏
 謂后稷也自契之後湯之前十三傳而獨舉相土一
 人左氏閼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是最盛者有此也
   三章
帝命不違至於湯齊
 自相土而下昌若曹圍㝠振微報丁報乙報丙主壬
[020-23b]
 主癸皆事夏不敢違命至湯而曰天乙是與帝齊有
 代君之德偪上之勢此帝桀有夏臺之囚如商紂有
 羑里之錮皆寖鄰于大位故致疑也
湯降不遲聖敬日躋昭假遲遲上帝是祇帝命式于九

 降生也屈氏嵗庚寅吾以降自湯之生則天時人事
 甚疾而不遲也聖也敬也随日而升而湯格天甚緩
 事天甚嚴夏帝使為表式于天下則時已至也𦙍征
[020-24a]
 湯征諸侯孔氏為夏方伯得專征伐與文王西伯之
 事相同也葛伯不祀湯始征之與文王伐崇之事相
 同也經世丁丑湯即諸侯位即方伯也戊寅成湯征
 葛始專征也上帝天也帝君也夏商皆稱帝號
   四章
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何天之休不競不絿不剛不
柔敷政優優百禄是遒
   五章
[020-24b]
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厖何天之龍敷奏其勇不震不
動不戁不竦百禄是總
   六章
武王載斾有䖍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
 前詩先言武湯次曰武王此又曰武王大率湯以武
 為盛即其盛者相承為常稱雖非諡亦習呼也
苞有三蘖莫遂莫達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
 朱氏苞夏桀也蘖韋也顧也昆吾也甚善
[020-25a]
   七章
昔在中葉有震且業
 承上苞蘖為辭言湯為葉在苞蘖之中苞覆于上
 蘖攻于下可謂不安
允也天子降于卿士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
 書序伊尹去亳適夏孔氏進于桀也既醜有夏復歸
 于亳孔氏不能用賢復退還也經世己邜薦伊尹于
 夏王壬午伊尹歸亳降于卿士者此也乙未伊尹相
[020-25b]
 湯伐桀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者此也
  聞音曰共居容切厖莫紅切若欲平叶則六句皆
   叶龍若欲仄叶則六句皆叶動三平三仄亦可
   但與上不類蘖魚割切衡户郎切
總聞曰此詩之體全與大明相符古人文章亦有所祖
述不苟作也
  殷武
   一章
[020-26a]
撻彼殷武
 殷武商武丁也成湯號武王其後二十九主以武為
 號者二人武丁得聲至商武乙得禍至大最後武庚
 續商祀亦不令終大率在商周以文武為極稱而商
 為至嚴觀死生禍福之際則天心人心曽何異也
奮伐荆楚冞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湯孫之緒
   二章
維女荆楚居國南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
[020-26b]
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
 西北夷强東南夷弱言西北尚爾東南當如何勑之
 辭也易既濟髙宗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雖不言
 髙宗實髙宗也象曰志行也商有虎方彛愽古虎方
 鬼方也楚人好鬼故曰鬼方虎在東北則非南也易
 與詩相應虎方之彛容有差也
   三章
天命多辟設都于禹之績嵗事來辟勿予禍適稼穡匪
[020-27a]

 在禹荆楚屬荆州汝乃我王土所有循嵗事來朝王
 則我不汝禍不汝過保田業不解散也不然汝豈得
 安也𠡠之辭也
   四章
天命降監下民有嚴不僣不濫不敢怠遑命于下國封
建厥福
 僣濫怠遑無此三過則命汝有邦與封建同福不然
[020-27b]
 不得我命汝何以自立又𠡠之辭也
   五章
商邑翼翼四方之極赫赫厥聲濯濯厥靈壽考且寜以
保我後生
 此髙宗子孫祀武丁謝之辭也
   六章
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是斷是遷方斵是䖍松桷有梴旅
楹有閑寢成孔安
[020-28a]
 司馬氏武丁殁祖庚立祖已嘉祥雉之德立廟為髙
 宗雉是災非祥稱宗不為此也然既尊為髙宗則立
 廟審也當是此寢
  聞音曰享虚良切解古義切音係適丁歴切音的
   旁紐作丁計切音地叶係集韻嚴魚銜切濫盧
   甘切此作一叶國越逼切福筆力切此作一叶
   吳氏不必以嚴作莊避漢諱而改
  聞句曰左氏魯哀五年引此不僣不濫不敢怠
[020-28b]
   遑命以多福比今詩校少一句更三字杜氏無
   他辭又魯襄三十六年引此不僣不濫不敢怠
   遑命于下國封建配福比今本相同杜氏亦無
   他辭則春秋之時所傳已有差舛大率左氏所
   引多與今本異同特在圓機以情以理推之而
   已
  聞跡曰景山在澶州與定之方中景山同
總聞曰首舉湯以為辭湯之威德入人之心甚深後世
[020-29a]
不無所憑藉也如周之子孫舉事多稱文武
 
 
 
 
 
 
 
[020-29b]
 
 
 
 
 
 
 
 詩總聞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