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c0014 詩總聞-宋-王質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詩總聞卷八
            宋 王質 撰
 豳風
  七月
   一章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此田野農民酬酢徃復之辭故参錯無次序大率七
[008-1b]
 月至九月一嵗之食已畢一冬之衣又辦相與各道其
 生業指時指物不一而足卒之躋堂稱夀以答上也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嵗三之日
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畆田畯至喜
 民或言曰自七月有寒之漸九月寒事當辦無以禦
 冬何以卒歲歲既卒陽已深則于耜舉趾饁田以次
 而至也
   二章
[008-2a]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
彼㣲行爰求柔桑春日遅遅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
公子同歸
 民或又言曰自七月變候九月卒歲之計已備春来
 男已不可離田女當采桑育蠶男女各分職也女見
 物變覺年長所以傷悲人常情也公子適野勞田者
 也女與同歸喜觀公子之儀容徒御隨其後而還也
   三章
[008-2b]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逺揚猗
彼女桑
 民又或言曰自七月萑葦將成八月可采儲蠶薄待
 蠶月時至則采桑從事也條桑南人謂之梯桑批桑
 北人謂之穿桑采桑止取葉不伐條也正月以後即
 為之將近蠶月也
   四章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𤣥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008-3a]
 民又或言曰自七月有麻事之漸八月可績以奉公
 子為先併絲麻而結于此章也染采必向陽藉日色
 也今染人猶然
   五章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穫十月隕籜一之日于貉
取彼狐狸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纉武功言私其豵
獻豜于公
 民又或言曰自四月五月有稼事之漸八月可刈十
[008-3b]
 月天寒葉凋可趣野事之時仲冬始出季冬再出過
 是則春野事休田事起西北非皮不可禦寒縑布皆
 不足當之小民以羊豕等皮大民以狐狸等皮故絲
 麻為公子之裳狐狸為公子之裘所自用者豵之類
 也野豕一歲為豵言皮薄也三嵗為豜言皮厚也野
 豕多得稚者力弱易制也少得大者力健難獲也以
 難得者奉上也
   六章
[008-4a]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
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
子曰為改嵗入此室處
 民又或言曰自五月一隂之生更六月至十月而隂
 氣已盛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將改歳而入此避之也
 螽莎雞蟋蟀皆類蝗螽今蚱蜢莎雞今促織蟋蟀亦
 促織但促織聲如云西西蟋蟀聲如云習習尋詩既
 莎雞蟋蟀同種則螽當亦是同種或螽所化未可知
[008-4b]
 俗言蚱蜢食蠅乃化蟋蟀識者更詳
   七章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穫稻為
此春酒以介眉壽
 民又或言曰自六月鬱薁可食其他以次而有十月
 初寒可以釀酒之時穫當作濩浸米為醪也春酒冬
 飲而春生非春始為也毛氏凍醪今臘醅也
   八章
[008-5a]
七月食𤓰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
 民又或言曰自七月又有瓜可食以至苦菜皆可亨
 餁以勞乆苦之農夫也毛氏叔拾也如此則當為椒
   九章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場圃植果蓏也𢷬之使堅恐果蓏之株為風所㧞也
 納入也今輸官猶有此稱納禾八官禾倉納氷入官
 氷室豳俗愛君親上故遇事先公後私絲麻狐狸先
[008-5b]
 獻公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先納公以至宫功皆先于
 乗屋其末則朋酒殺羊而獻公堂豳俗如此美也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宫功
 上今赴役猶有此稱執今作役猶有此稱自十月而
 輸官之物皆足總禾麥而結之此章也此詩渉民甚
 切故多凡談但乆逺無由盡曉
晝爾于茅宵爾索綯亟其乗屋其始播百榖
 西北小民多茅屋將寒則采茅絞索縶之不爾大風
[008-6a]
 輙卷去今猶如此謂之蛇索言索如蛇也芒種節後
 始播種又以四月結之也
二之日鑿氷冲冲三之日納于凌隂四之日其蚤獻羔
祭韭
 氷最在後非民事也以二月結之自此以後頒氷刷
 氷民不與也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
 滌猶言刷秋氷用盡則刷氷室以待来年之藏冬禾
[008-6b]
 収盡則滌禾塲以待来年之耕今人猶言洗厨言収
 之盡也滌塲同意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朋酒醵酒也醵酒亨羊升公子之堂獻公子之壽一
 嵗之事畢也禮籥章掌土鼓豳籥中春晝擊土鼓龡
 豳詩鄭氏豳風七月也鄭氏自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至殆及公子同歸為豳風國祈年于田祖吹龡雅擊
 土鼓以樂田畯鄭氏豳雅亦七月也鄭氏自七月流
[008-7a]
 火八月萑葦至以介眉夀為豳雅國祭蜡則龡豳頌
 擊土鼓以息老幼鄭氏豳頌亦七月也鄭氏自七月
 食瓜八月斷壺至萬夀無疆為豳頌不知如何分一
 詩作三種禮瞽矇諷誦詩世奠擊鼓琴瑟誦也詩也
 各有聲也此二聲四器也先諷其辭而後入鼓鐘奠
 鼓也擊鐘也世曵長也又入琴瑟籥章所謂豳詩以
 鼓鐘琴瑟之聲合籥也禮笙師龡竽笙塤籥簫箎篴
 管春牘應雅此十二器也籥章所謂雅以雅之器之
[008-7b]
 聲合籥也禮貾瞭播鼗鼓擊頌磬笙磬此四器也籥
 章所謂豳頌以頌噐之聲合籥也禮諸噐諸聲亦在
 和之所謂凡為樂噐以十有二律為之數度以十有
 二聲為之齊量凡和樂亦如之故逆暑迎寒祈年祭
 蜡皆全用七月特以噐和聲有不同耳大率樂非一
 器所能合非一聲所能和今此以土鼓豳籥為主鄭
 氏豳籥用豳地竹詩亦如之鄭氏豳籥豳人吹籥之
 聲章引禮土鼓蒯桴葦籥伊耆氏之樂此亦有理此
[008-8a]
 盖豳地之樂也豳詩豳歌曲也豳雅豳頌皆豳樂器
 也合籥而吹之不同擊鼓而節之則同也
  聞音曰火虎隈切衣魚紀切發方吹切烈力制切
   褐許既切畆滿罪切庚古郎切行戶郎切裘渠
   之切野上宇切戶後五切下後五切瓜攻乎切稼
   古䕶切穋六直切麥訖力切隂於容切韭已小切
   饗虚良切觥姑黄切吴氏此詩毎句用韻誠然
   有不可叶者惟曰為改歳嗟我農夫若用許氏
[008-8b]
   之法亦可嵗從示可以示取音叶子夫從工可以
   工取音叶同既不在韻亦不必徒使以卓見忽
   古人者空騰口也恐是當時音調又不可不知
  鴟鴞
   一章
鴟鴞鴟鴞既取我子無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二章
迨天之未隂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
[008-9a]

   三章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

   四章
予羽譙譙予尾翛翛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摇予惟音嘵

  聞跡曰豳自七月以下皆周公之詩而繫豳周公
[008-9b]
   生于豳岐之間陶染西俗習貫西音盖千餘年
   正氣所傳雖聖人烏能變也當是此詩皆豳音
   入豳樂鄭氏所謂豳人龡籥之聲章是也古音
   乆絶後人不曉孔子所以繫豳盖有自然之趣
   初亦何心非若後人强為穿鑿曲生辭説也魯
   成九年晋侯見楚囚鍾儀使與之琴操南音今
   西音不知與古音何如西人吐語殺辭必曰斯
   又若蘓此詩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破斧哀我
[008-10a]
   人斯亦可想見其風俗也
總聞曰鴟鴞謂管蔡也子謂伯禽也室謂成周也當是
周公在東伯禽在西父子隔絶有不相保之勢言我子
猶可王室為重憂王室將危也下民商徐奄淮夷也乗
管蔡之流言敢見侮而相挺為亂也室家亦成周也言
武王克商二年而病五年而喪饗國日淺初基未固故
曰未有有當如克有常憲之有有諸已之有言永保也
大率欲以哀苦為之感動成王其初欲誚而未敢其卒
[008-10b]
乃悔而至泣此詩不為無助也
  東山
   一章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来自東零雨其濛
 徂東徃也来自東歸也此其夫来歸與其妻相見叙
 相别之狀𨗳相見之情也王氏征夫懐親戚誰獨無
 此情昔人從公闕/一徂輒三齡此皆夫辭
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008-11a]
 言寄征衣而不達也不知在士之中第幾行第幾枚
 也外事不與内通故不達也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蠋桑蟲也桑生葉則有蟲如蠶而小春時也我獨宿
 在車下但見桑蟲不見妻也
   二章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来自東零雨其濛果臝之實亦
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戶町疃鹿場熠燿宵行亦可
[008-11b]
畏也伊可懐也
 果臝括樓也其實及宇夏時也想女在家果臝伊威
 蠨蛸其寂如此我在野亦止見鹿場螢火不見妻也
 故不及宇及室及戶而言場鹿宿則相環外向猶如
 戰場盖夜行所見鄭氏此五物去家無人則然甚佳
 但上三物當施于内下二物當施于外則語意皆順
 也
   三章
[008-12a]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来自東零雨其濛鸛鳴于垤婦
歎于室洒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
不見于今三年
 瓜白瓜也近蒂帶苦秋時也穹窒炕也西北人非此
 不可寢冬時也想女聞鸛鳴則憂我在外而苦雨也
 洒埽所臥之炕以待我至儲瓜儲薪凡皆待我也
   四章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来自東零雨其濛倉庚于飛熠
[008-12b]
燿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其縭九十其儀其新
孔嘉其舊如之何
 倉庚黄栗留也又春時也見此春鳥追思乗馬親迎
 結縭相合之時新相見之情與舊相處之情孰優戲
 之辭也
  聞音曰上四句每章為起辭上二句不用韻下二
   句乃用韻吴氏以為未詳山西人呼曰師又若
   曰沙今猶有此音山歸未嘗不叶也野上與切
[008-13a]
    下後五切户後五切行户郎切畏於罪切懷胡
    隈切垤地一切窒陟致切年禰因切馬滿補切
    嘉居何切
   聞物曰陸氏果臝□螉盖謂草與蟲獸不當相雜
    也上章言桑蠋下章言鸛瓜栗薪草木與蟲獸
    亦相雜言之小宛蜾蠃負之皆從䖝此皆從果
    毛氏良是
   聞跡曰詩自七月以下所繫周公之詩鴟鴞固已
[008-13b]
    略言之今又載于此周公東征必皆豳岐生長
    諳慣之人其人作豳樂歌豳曲夫人何恠項氏
    有楚其在垓下也聞漢軍四面皆楚歌曰漢皆
    已得楚乎何楚人多也盖漢髙部曲皆闗中調
    發之人秦人而有楚歌此項氏所以悲歌忼慷
    也力㧞山兮氣盖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
    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自今觀之四句如
    今古詩哀泣何由而生而死生何由而决也舉
[008-14a]
   此以明東山蓋豳人從軍為歌者人諷其辭已
   足以感人何况其聲惜後人不得聞且不可考
   也
總聞曰書稱二年詩稱三年尋詩再及春一及夏一及
秋一及冬歴五時也當是二年始定三年乃歸㨿皇極
經世丙戌東征戊子底平則是三年也詩書所言自不
相礙
  破斧
[008-14b]
   一章
既破我斧又闕我斨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哀我人斯亦
孔之將
 既又言見害不已也小人雖極力而不害周公之大
 不害周公之休皇張也吪動也遒聚也有識知其無
 能為而終以為哀者恐不幸而墮其機也既而自解
 周公甚大甚嘉甚休豈能無傷也
   二章
[008-15a]
既破我斧又闕我錡周公東征四國是吪哀我人斯亦
孔之嘉
   三章
既破我斧又闕我銶周公東征四國是遒哀我人斯亦
孔之休
  聞音曰錡於何切嘉居何切
  聞事曰古專征杖鉞黄金餙斧書左杖黄鉞又有
   大鉞在左者秉之小鉞在右者秉之後世雖執
[008-15b]
   國之臣止假黃鉞亦未敢當多辭盖黄鉞即君
   權也不知此時或是黄鉞或是大鉞司馬氏武
   王殺紂周公把大鉞召公把小鉞以夾武王此
   行當是黄鉞其位既尊其勢又重于徃時也
總聞曰毛氏四國管蔡商奄此當是三監同亂諸邦竝
騷所謂有大艱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人情見天下之
變如此周公之危如此故以為哀也
  伐柯
[008-16a]
   一章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當以斧害周公當如此去之取妻當以媒来周
 公當如此致之皆所以感動成王也
   二章
伐柯伐柯其則不逺我覯之子籩豆有踐
 管蔡之徒必有尚在成王之側者故曰不逺周公所
 以未還者為是故也去是則見周公而致禮通情斯
[008-16b]
 有日矣
  聞音曰踐慈演切
總聞曰害周公者固不為少而知周公者亦不為不多
成王之眀而又有賢者以感悟之此天所以相周也考
書二公召公太公也諸史有執事莫知主名諸人一信
一噫二語移成王之心流成王之涕而天又動威于雷
風禾木之間文武之澤深矣此詩當是諸史百執事之
徒所作願為媒者也司馬氏以雷風之事在周公既卒
[008-17a]
之後盖以昔公勤勞王家認昔為古凡隔宿即為昔何
論存亡其中眀言惟朕小子其親逆我國家禮亦宜之
不應以十年之後事相聨成文而又意勢相貫决不在
十年之後也司馬氏恐非㨿皇極經世周公東征以丙
戌沒以丙申併載于此
  九罭
   一章
九罭之魚鱒魴我覯之子衮衣繡裳
[008-17b]
   二章
鴻飛遵渚公歸無所於女信處
   三章
鴻飛遵陸公歸不復於女信宿
 皆周公歸途所見之物也魚逰近罭鴻飛近渚近陸
 皆危地公歸恐復陷讒不能免也國人憂周公而未
 孚成王故欲且留再宿以觀其變女衆人共推為可
 留之所也
[008-18a]
   四章
是以有衮衣兮無以我公歸兮無使我心悲兮
 雖此有所逆之服然不可歸恐墮其計也國人憂疑
 之心如此懲已徃不能保將来也
  聞句曰舊一章四句三章三句今為各三句九罭
   之魚不斷
總聞曰鄭氏是東都也東都欲留周公為君謂成王賫
来衮衣願其封公于此以衮衣命留之無以公西歸此
[008-18b]
説極有理東都為周公之計則甚精也初欲少留以觀
事變又欲終留以奠别都若爾則不利孺子之讒乃驗
周公之心上通乎天下通乎地當是武王遘厲以成王
托周公故曰是有丕子之責于天盖已屬後事也其後
南面負扆之事雖以為疑然不必疑也聖人不事形迹
如後世之肺腸大誥之作正危疑洶湧之時亦以王命
告天下東征西歸又十年乃沒天下康平國勢尊安若
使周公避嫌逺疑如常情所存則非所謂出乎其類㧞
[008-19a]
乎其萃者也併載于此
  狼䟦
   一章
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公孫碩膚赤舄几几
   二章
狼疐其尾載跋其胡公孫碩膚徳音不瑕
 狼進則跋其胡退則疐其尾此與周公異意之人所
 露之狀也周公尚留未歸已歸未至朝廷必有踧踖
[008-19b]
 者成王亦為之遅疑也周公以大包之以美和之故
 居上公之位安而保聖人之徳全也
  聞音曰瑕洪孤切善哉吴氏之説曰載籍所傳自
   三代而下以至于今一字之聲無慮數變秦漢
   以前凡從叚者在平則讀如胡或自胡而孶在
   側則讀如䕶或自䕶而孶魏晋之間在平則讀
   如何或自何而孶在側則讀如賀或自賀而孶
   齊梁之後在平則讀為胡加切在側則讀為胡
[008-20a]
   駕切亦或自二音而孶自胡而為何自何而為
   遐自䕶而為賀自賀而為下其聲音之變如此
   至其所以變則不得而知而魏晋以前或兼用
   後世之音至後世既變之後古音之存者盖蔑
   矣今以一二考之左氏傳宋野人之歌曰既定
   爾婁豬盍歸吾艾豭此以豭為胡也楚辭逺逰
   潄正陽而含朝霞精神入而麤氣除司馬相如
   大人賦曰囘車朅来兮㑹食幽都吸沆瀣兮餐
[008-20b]
   朝霞此以霞為胡也楚辭招魂瓊轂錯衡華英
   假茞蘭桂樹鬱彌路又曰結撰至思蘭芳假人
   有所極同心賦此以假為䕶也張衡狼比周公
   如以鴟鴞比成王也此等當易
  聞人曰公孫周公公季之孫也初止稱公季後乃
   稱王季此詩止襲前稱大率公子公孫皆實語
總聞曰此必逆周公之使者行道所見也詩人未有無
故而興辭觸物吐情此非以狼而詆其人也
[008-21a]
 
 
 
 
 
 
 
 
[008-21b]
 
 
 
 
 
 
 
 詩總聞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