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c0012 毛詩李黃集解-宋-李樗 (master)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毛詩集解卷十四   宋 李樗黄櫄 撰
秦車鄰詁訓傳第十一    國風
車鄰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焉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都田/反未見君子寺人之令力呈/反音/反
有漆隰有栗既見君子並坐鼔瑟今者不樂音/洛逝者其
田節/反阪有桑隰有楊既見君子並坐鼓簧音/黄今者不
樂逝者其亡
[014-1b]
 李曰秦之先伯翳之後其裔非子周孝王時召使養
 馬於汧渭之間始封為附庸邑於秦谷秦仲非子之
 曽孫自非子以来其國尚小至秦仲國始大焉王子
 雍曰秦為附庸世處西戎秦仲修徳為宣王大夫遂
 誅西戎是以始大惟其始大故有車馬禮樂侍御之
 好也車馬即詩所言有車鄰鄰有馬白顛禮樂即詩
 所謂並坐鼔簧侍御即詩所謂寺人之令孔氏謂經
 先寺人而後鼔瑟序先禮樂而後侍御遂信此而為
[014-2a]
 之説其説鑿矣鄰鄰衆車之聲也有馬白顛爾雅曰
 馰顙白顛舍人曰馰白也顙額也額有白毛今之戴
 星馬也此言車馬之好如此寺人之令又言其侍御
 也寺人内小臣閹官或言巷伯君子指秦仲也未見
 君子言士之未見秦仲若將見之必先得寺人之官
 告於秦仲然後得見其侍御之好如此阪有漆隰有
 栗鄭曰喻秦仲之君臣所有各得其宜不如蘇氏之
 説蘇氏謂人君之有禮樂猶阪之有漆隰之有栗也
[014-2b]
 盖下文言既見君子並坐鼓瑟是言禮樂之盛如此
 既見君子並坐鼓瑟今者不樂逝者其耊言士之得
 見秦仲秦仲乃與賢者並樂與之宴飲並坐而鼓瑟
 且謂之曰今者不與子樂逝者至於老死不復有樂
 矣言不可不樂也鄭曰逝者謂去仕他國然逝者與
 蟋蟀所謂歳聿其逝論語曰日月逝矣之逝同是皆
 言其歳月之往不必為仕他國簧笙竽也
 黄曰秦以西戎之國而能有禮樂侍御之好此不足
[014-3a]
 美也而詩人美之以昔為附庸今為大夫將為諸侯
 而秦國始大其周將亡之㡬乎
駟鐵美襄公也始命有田狩之事園囿之樂焉
駟鐵孔阜六轡在手公之媚眉冀/反子從公于狩奉時辰
牡辰牡孔碩公曰左之舍音/捨蒲末/反則獲遊于北園四
馬既閑輶車鸞鑣彼驕/反載獫歇驕
 李曰襄公秦仲之孫自非子已来世為附庸未得王
 命及周幽王為西犬戎所敗平王東遷洛邑襄公將
[014-3b]
 兵救周有功平王賜之地始命為諸侯惟其為諸侯
 故有田獵之事園囿之樂言其田狩於園囿之中而
 有此樂也孔氏曰有藩曰園有牆曰囿則得之矣然
 上二章為獵於囿之中下章為調習於園中此則泥
 矣說文曰馬深黑色為驪月令孟冬之月駕鐵驪注
 曰言其馬之色如鐵也阜者肥大也六轡在手孔氏
 曰每馬有二轡四馬當八轡矣諸文皆言六轡者以
 驂馬内轡納之於觼故在手惟六轡耳四牡孔阜六
[014-4a]
 轡在手盖言襄公乘此駟鐵之馬馬既肥大又良善
 六轡在手而已更不須提控之也公之媚子從公于
 狩徐安道曰媚愛也與媚茲一人媚于天子媚于庻
 人同媚子者媚賢人也襄公能與賢者從公于狩則
 是與賢者同樂也梁惠王立於沼上顧鴻鴈麋鹿曰
 賢者亦樂此乎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宫曰賢者亦有
 此樂乎則是以樂驕賢者今襄公能與賢者同樂亦
 可謂賢者矣奉時辰牡辰牡孔碩時是也辰時也周
[014-4b]
 官獸人冬獻狼夏獻麋春秋獻鹿豕是獸之供各有
 時也物各有其時所以禽獸各得其所也辰牡孔碩
 大也惟其辰牡又甚肥大故公曰左之舍拔則獲拔
 括也矢末也書所謂往省括于度則釋是也公曰左
 之此盖虞人驅此辰牡以待公射公謂虞者從左而
 射之其射之也舍拔則獲此則善射如此上文言公
 善射矣末章又言公之所以善射御者以習之有素
 也遊于北園四馬既閑閑習也言遊于北園已習四
[014-5a]
 種之馬輶車鸞鑣輶車輕車也鄭氏謂輶車驅逆之
 車周官田僕掌驅逆之車鄭氏注云驅驅禽使前趨
 獲逆御還之使不出圍惟其驅逆之車所以從禽故
 惟尚輕也鸞鑣鄭氏置鸞於鑣異于乘車也鄭氏之
 意謂乘車則鸞在側輕車則鸞在鑣然按韓詩曰鸞
 在衡和在軾蓼蕭之詩曰和鸞雝雝毛注曰在軾曰
 和在鑣曰鸞烈祖之詩曰八鸞鏘鏘鄭曰鸞在鑣則
 與此言自相違戾徐安道則以鄭説為非載獫歇驕
[014-5b]
 犬名也長喙曰獫短曰歇驕載始也言其始逹摶噬
 之事也王氏乃謂襄公田狩之事園囿之樂於是乎
 始然此盖言襄公車馬之所閑習者以其平日遊于
 北園教之有素也其四馬既閑習又有獫歇驕能逹
 其搏噬此皆北園之所習也故上章既言田狩之事
 下章乃言平日之閑習亦如定之方中上章既言建
 國之事下章又言相土地之初王氏謂襄公田狩之
 事園囿之樂非也此詩與山有樞之詩美刺雖不同
[014-6a]
 其實同也山有樞之詩以刺昭公是刺詩也此詩以
 美秦仲是美詩也山有樞之詩大槩以昭公有衣裳
 車馬鐘皷而不能自樂也則失其為君之道所以刺
 之也秦仲始大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襄公有田狩
 之事園囿之樂如此則可以為君故詩人美之不然
 則春秋之狩于郎蒐于紅皆一一而譏之而詩人美
 之果何為耶觀詩者當自黙喻矣
 黄曰狩于郎蒐于紅春秋皆譏之則田狩之事園囿
[014-6b]
 之樂何足為美而詩人美之者以襄公救周有功平
 王賜之地始命為諸侯時人樂其有功於王室而始
 受天子之命則雖田狩之事園囿之樂而人亦樂與
 之也晉昭公有車馬而弗馳驅詩人以為刺秦襄公
 始命有田狩之事園囿之樂而詩人以為美盖無愧
 於國則國人願以其所樂而樂之也若畢弋而不修
 民事百姓苦之則不足美矣噫文王之囿大矣而人
 以為小齊宣之囿小矣而人以為大田獵一事而蹙
[014-7a]
 頞喜色之不同民情之所在亦可以想見其君賢否
 也
小戎美襄公也備其兵甲以討西戎西戎方彊而征伐
不休國人則矜其車甲婦人能閔其君子焉
小戎俴錢淺/反收五楘音/木梁輈涉留/反游環脅驅隂靷音/𦙍
音/沃續文茵暢轂音/谷駕我騏馵之庶/反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在其板屋亂我心曲四牡孔阜六轡在乎騏駵音/留是中
古花/反驪是驂龍盾之合鋈以觼古穴/反音/納言念君子
[014-7b]
温其在邑方何為期胡然我念之俴駟孔羣厹音/求矛鋈
徒對/反蒙伐有苑虎韔敕亮/反魯豆/反膺交韔二弓竹閉
古本/反直登/反言念君子載寢載興厭厭良人秩秩德

 李曰按秦本紀周厲王無道西戎叛之滅犬丘大駱
 之族宣王乃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西戎殺之仲立
 二十三年死於戎宣王召其子莊公與兵七千人使
 伐西戎破之至幽王寵襃姒廢太子西戎與申侯伐
[014-8a]
 周殺幽王驪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有功周東遷
 洛邑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西之地曰戎為無
 道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殺戎即有其地襄十二
 年伐戎至岐而卒其子文公十六年伐戎戎敗走於
 是文公遂收周餘民有其地至於穆公遂伯西戎秦
 居西垂與戎為鄰文公而始敗戎穆公始伯戎則其
 襄公世西戎方據周之地而有之此其所以為强盛
 也西戎之强若置之而不問則戎狄荐食之心無時
[014-8b]
 而已將有以討之則連兵動衆無時而休其征伐不
 休則在行陣者必有暴露之苦處室家者不無怨曠
 之志如雄雉葛生之詩猶不免於多喪婦人怨曠也
 今也國人之心不以暴露為苦矜其車甲之盛而婦
 人又無怨曠之志而能閔念其君子此襄公所以為
 可美也小戎兵車也六月之詩曰元戎十乗以先啓
 行則先啓行者謂之大戎從後行者謂之小戎收者
 軫也軫者車之前後兩端之横木也為此軫者所以
[014-9a]
 收歛所載故名收焉考工記云輿人參分車廣去一
 以為隧注云隧謂車輿深也兵車之隧深四尺四寸
 兵車從前軫至後軫惟深四尺四寸車人曰大車牝
 服二柯有參分柯之二注曰大車平地載任之車大
 車牝服長八尺謂較也大車之軫其深八寸平地載
 任之車其軫八尺兵車之軫其深四尺四寸此之謂
 俴故曰俴收與下俴駟孔羣同五楘梁輈五五束也
 楘厯録也輈者轅也梁輈輈上勾衡也從軫以前稍
[014-9b]
 曲而上至衡則居衡之上而向下勾之衡則横輈下
 如屋之梁然故謂之梁輈五楘輈之飾也以皮革五
 處而束所束之地因以為文章其文章厯録然也游
 環在服馬背上驂馬之外轡貫之游移前却無定處
 也脅驅者驅當服馬脅游環兩驂馬之外轡貫之引
 轡為環所束驂馬欲出以此環牽之脅驅以一條皮
 上繫於衡後繫於軫當服馬之脅驂馬欲入則以此
 皮約之游環所以制驂馬之外出脅驅所以禦驂馬
[014-10a]
 之内入游環謂之靷環左傳曰如驂之有靳是也隂
 靷鋈續隂掩軓也軓在軾前輈在輿下三靣材以板
 木横側車前所以隂映此軓靷者以皮為之繫之於
 隂板之上今驂馬之所引也車衡之長惟六尺六寸
 其下只容兩服驂馬之頸不當於衡故分為二靷以
 引車也左氏曰兩靷將絶是靷有二盖驂馬之所引
 也鋈者銷白金沃灌靷環也續者靷端也文茵暢轂
 釋名曰車中所坐也以虎皮為之有文采暢長也轂
[014-10b]
 衆輻所輳謂之轂考工記曰兵車之輪六尺有六寸
 椁其漆内而中詘之以為之轂長注云六尺六寸之
 輪漆内六尺四寸是為轂長三尺二寸又車人曰大
 車轂長半柯注云大車轂徑尺五寸其大車之轂既
 尺五寸兵車之轂三尺二寸比之大車其轂為長故
 曰暢轂所謂俴收暢轂皆以兵車比於平地載任之
 車則兵車之軫為俴其轂為長駕我騏馵騏馬之青
 黑色説文曰青驪文如博碁馵爾雅曰馬後右足白
[014-11a]
 曰驤後左足白曰馵言念君子君子指其夫也古之
 君子以玉比徳言此婦人念其夫因思其夫之德溫
 温如玉無有玷缺今乃在其板屋之中使我心曲思
 之而亂也心曲謂心中委曲之事因思其夫是不得
 寜也地理志云天水隴西安定此地山多林木民以
 板為屋在其板屋言其夫之討西戎在西戎板屋之
 中也四牡孔阜者言兵車所駕四牡之馬甚肥大也
 馬既肥大而又良善故執轡在手騏駵是中騧驪是
[014-11b]
 驂中者中服也言以騏駵為中服以騧驪為外驂也
 鄭曰赤身黑鬛曰駵說文赤馬黑毛其言與鄭氏同
 爾雅曰馬黒喙騧郭璞曰今之淺黄色毛氏以為黄
 馬黒喙為騧亦與此同説文曰馬深黒為驪龍盾之
 合盾者以木為之畫龍於其上合而載之言車馬之
 事盾則載于車上以為車蔽也鋈以觼軜説文曰觼
 環之有舌者盖一車四馬四馬則八轡詩但言六轡
 在手者盖馬之有轡所以制馬之左右令之随逐人
[014-12a]
 意驂馬兩轡則納之於觼言驂馬之欲入則逼於脅
 驅而不得入内轡不湏牽輓故納驂馬之内轡則繫
 於軾前所以觼繫之也鋈以白金飾皮故曰鋈以觼
 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邑在狄人之邑也方何為期
 胡然我念之言欲何時而為歸期乎何為使我思之
 至於此極也俴駟孔羣謂薄金夾介馬也左氏曰不
 介馬而馳則是戰馬皆被甲以薄金為之清人詩曰
 駟介旁旁是也孔羣言甚和也不和則不能羣居矣
[014-12b]
 韓詩外傳曰駟馬不著甲曰俴駟厹矛鋈錞厹三隅
 矛也刃有三角故謂之厹矛錞以白金故謂之鋈錞
 禮記曰進戈者前其鐏後其刃進矛㦸者前其鐓注
 曰鋭底曰鐏取其鐏地平底曰鐓取其鐓地蒙伐有
 苑伐中干也亦是盾之類蒙雜羽於其上苑然而有
 文也一云蒙伐有苑謂深伐之也苑沙苑在秦之西
 境戎舊居也虎韔鏤膺韔弓室也說文曰弓衣也以
 虎皮為之説文曰膺胷也爾雅曰金謂之鏤言馬帶
[014-13a]
 當膺而以金飾之也交韔二弓於韔中顛倒而委置
 也周禮注曰弓檠曰柲其字從木從必以竹為之
 言置弓於韔裏然後以繩約之緄繩也言用縢約以
 備損壊也凡此皆言車馬之盛以此攻戰豈不克乎
 言念君子載寝載興厭厭良人秩秩徳音厭厭安也
 秩秩序也良人即君子也婦人謂夫乃安静善人其
 德音又秩秩然有序今乃從征役而不反我是以載
 寢載興未嘗不思念也好逸而惡勞人之常情也今
[014-13b]
 小戎之君子雖曰有温温如玉之德其音又秩秩然
 乃以西戎猖獗之故從事於矢石之間釋其暇逸之
 安而有裹糧坐甲之勞忘其全生之計而有不保首
 領之虞非徒不以為勞又且從而矜之非徒行者不
 以是為勞而居者亦無怨曠之志以見襄公能使其
 民如此孟子嘗曰田獵與民同樂則百姓欣欣然有
 喜色而相告不與民同樂則舉疾首蹙頞而相告今
 秦民在於征役之間雖夫婦不相見欣欣然有矜誇
[014-14a]
 之色詩人安得不美之乎據漢書地理志秦迫近戎
 狄修習戰備髙上氣力以射獵為先則好戰者秦之
 風俗然也秦之風俗如此而襄公又有以使之則安
 得不矜其車馬之盛然當邊隅未静夷狄抗衡之時
 則可以矜其車馬豈可以為常哉襄公既使其民矜
 其車馬至於孝公又使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鬪故孫
 子曰當誘之以厚賞驅之以刑罰使天下之民要利
 於此非鬪無由也襄公既以是使民孝公又以是使
[014-14b]
 民自孝公以至始皇所以斥大境土蠶食諸侯以吞
 二周亦惟以此故爾善乎蘇東坡有言曰秦民好戰
 亦以戰亡夫始皇雖以墮名城殺豪傑銷鋒鏑而民
 之好戰之心囂然而未已也是故不可與休息而至
 於亡夫為國家者豈可使其風俗有好戰之心哉兵
 凶器也戰危事也爭逆德也先王不得已而用之先
 王之用兵也盖能使民懐之而忘其勞也曷嘗使斯
 民矜其車甲哉觀周自后稷以農事開國故其民有
[014-15a]
 愷悌和易之心而其風俗卒歸於忠厚至於大王王
 季繼之積徳累功至於文武亦惟后稷之舊是務觀
 國風之詩其言多於耕耨播種之事則可見矣周文
 武所以能成周家之治者以其后稷有以遺之也始
 皇所以能混一海内者亦秦襄公有以遺之也觀后
 稷之稼穡可以知周家卜世卜年之過厯觀襄公之
 使民矜車甲則可以知秦之傳祚二世而不及其期
 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有漸矣
[014-15b]
 黄曰六月元戎十乗以先啓行在先啓行者謂之元
 戎收者軫也軫者車前後兩端之横木為此軫者所
 以收歛所載故號為收平地之車其軫深八尺兵車
 之軫其深四尺四寸比之為淺故曰俴收梁輈者轅
 也如屋之梁也故曰梁輈五楘者轅上之飾也五五
 束也楘厯録也以皮革五處束之而所束之處文采
 厯録然也游環在服馬背上貫驂馬外轡驂馬欲出
 以此環率之脅驅者服馬之外脅以皮繫於衡轄驂
[014-16a]
 馬欲入則以此皮約之隂者以板横側車前及左右
 以遮蔽車而為之隂映靷則以皮四條為之鋈續者
 隂板之環以白金為之茵以虎皮為之有文者為車
 中所坐之席暢轂長轂也大車之轂尺五寸兵車之
 轂三尺有二寸故為長也馬青黑色為騏左足白曰
 馵凡此以見車服之盛如此言念君子以下之四句
 則國之婦人閔念君子之辭四馬八轡兩驂馬有兩
 内轡皆繫於觼軜在軾以白金為觼以軜轡故謂之
[014-16b]
 觼軜兩轡繫觼則六轡在手俴駟孔羣者以淺薄之
 金為馬甲之用欲其輕易於旋習也刃有三角故謂
 之厹矛錞以白金故謂之鋈錞蒙伐有苑伐中干也
 亦是盾之類蒙雜羽於上苑然有文也韔弓衣也以
 虎皮為之鏤膺馬胷前飾也以金為之交二弓於韔
 中故曰交韔非特有韔又以竹閉秘藏之緄以繩約
 之國人矜其車甲之善如此而婦人又閔其君子之
 下從征役焉以此觀之則秦之風俗習於攻戰而狃
[014-17a]
 於干戈非一日也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遡音/素音/回
之道阻且長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淒淒白露未
音/希所謂伊人在水之湄遡洄從之道阻且躋遡游從
之宛在水中坻宜尸/反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
水之涘遡洄從之道阻且右遡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李曰此詩言襄公受封列於諸侯而乃不能用周禮
[014-17b]
 秦本夷狄之俗今既為周之諸侯宜以周禮漸漬其
 民而移其風俗今既不能用周禮此詩所以刺之也
 禮者為國之本不能用周禮則何以固其國哉説此
 詩者多迃曲難説當從歐陽氏爾雅曰葭華蒹蘆菼
 薍也説文曰蒹者萑之未秀也葭者葦之未秀也又
 曰鵻之初生一曰菼以此說觀之蒹也萑也菼也鵻
 也其實一草葭也華也蘆也葦也其實一草也蒹者
 萑之未秀者葭者葦之未秀者至於秋堅成然後謂
[014-18a]
 之萑葦蒼蒼盛也歐陽曰蒹葭水草蒼蒼然茂盛必
 待霜降以成其質然後堅實而可用以此比秦雖强
 盛必用周禮以變其夷狄之俗然後可以列於諸侯
 此言是也鄭氏以蒼為强喻衆民之不從襄公政令
 按詩蒹葭蒼蒼但言水草之盛如秦民之强也白露
 為霜凝而為霜此其喻禮爾而王氏乃曰仁露義霜
 也而禮節斯二者襄公為國而不能用禮將無以成
 物故刺之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其説固已迃矣而
[014-18b]
 又謂降而為水升而為露凝而為霜其本一也其升
 也降也凝也有度數存焉謂之時此天道也畜而為
 徳散而為仁歛而為義其本一也其畜也歛也散也
 有度數存焉謂之禮此人道也其言破碎一至於是
 楊龜山已辨之矣更不復云毛曰淒淒猶蒼蒼也采
 采毛氏曰猶淒淒也白露未晞言露未乾而為霜也
 未已則未至於晞矣故詩人刺襄公能用周禮則可
 以固國如蒹葭然露降而為霜則可用未已未晞則
[014-19a]
 不可用矣王氏以淒淒為成材故於淒淒曰未晞於
 采采曰未己言成物之易而速有如此者此皆鑿説
 也逆流而上曰遡洄順流而下曰遡游水草交曰湄
 躋升也小渚曰沚小沚曰坻涘者涯也右者出其右
 言迃迴也孔氏曰出其左亦迃迴言右者取其與涘
 沚為韵尔歐陽謂伊人者斥襄公也謂彼襄公如水
 旁之人不知所適欲逆流而上則道逺而不能逹欲
 順流而下則不免困於水中以興襄公雖得列於諸
[014-19b]
 侯而不知所為欲慕中國之禮義既邈不能及退循
 其舊則又不免為夷狄也此説是也鄭氏乃以伊人
 為知周禮之賢人乃在大水之一邊盖言其逺也欲
 求而用之按詩人之意但言不能用周禮今又言不
 能用賢人本無此意是又畫蛇添足王氏之説尤為
 苛細暗昧為難通歐陽之説為勝當從之也齊桓公
 問於仲孫湫曰魯可取乎對曰不可猶秉周禮周禮
 所以本也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後枝葉從之
[014-20a]
 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見閔元年則知周禮所繫豈
 輕也哉故曰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未有
 舍禮而能固其國者亦未有用禮而國不固者秦本
 夷狄之俗自襄公以前未受封於周而列為諸侯雖
 未用周禮猶可也人亦不以不用周禮責之也今也
 列爵封土為周之諸侯所以保其社稷而撫其人民
 者豈可無禮乎襄公既不能用禮故詩人慮其無以
 固其國而刺之也襄公既使其民矜其車甲但有好
[014-20b]
 戰之心使能用周禮以固其國猶可以漸進也既不
 能用周禮則何以為國之本乎譬之耽於酒色之滛
 而恣無厭之慾乃能用藥石以助之雖非養生之道
 猶尚可也既耽于酒色之滛又無藥石之助則强悍
 盛壮未有不亡者也秦能使民有好戰之心又不能
 用禮以固其國雖强盛之勢不已至始皇有天下亦
 無救於亡也周自后稷至於文武所厯者數百年而
 其務農之政猶一日也雖皆以是得天下而其成效
[014-21a]
 則霄壤之不同故秦之有天下不過為漢驅民而已
 於秦何有哉
 黄曰蘇子由古史論曰秦起於西垂與夷狄雜居本
 以强兵富國為先襄公以耕戰自力而不知以禮義
 成之豈不蒼然盛哉然君子以為未成故其後世狃
 於利而不知義至商君厲之以法風俗日惡鄙詐暴
 慢甚於六國卒以此勝天下既勝之後二世而亡其
 亦有以取之矣歐陽公本義曰襄公以命為諸侯受
[014-21b]
 顯服而不能用周禮變其夷狄之俗故詩人刺之以
 謂蒹葭水草蒼然而茂盛必待霜降以成其質然後
 堅實而可用以比秦雖强盛必用周禮以變其俗然
 後可列於諸侯伊人者斥襄公也謂彼襄公如水旁
 之人不知所適欲逆流而上則道逺不能逹欲順流
 而下則不免困于水中以喻襄公雖得列於諸侯而
 不知其所當為欲慕中國之禮義既邈而不能及退
 循其舊則又不免為夷狄也夫禮者所以維持而安
[014-22a]
 全之道雖無不可較之形而有不可較之實使人君
 而知有禮焉則截然有不可犯者齊桓公嘗問於仲
 孫湫曰魯可取乎對曰不可猶秉周禮周禮所以本
 也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後枝葉從之魯不棄
 周禮未可動也然則不棄周禮所以存魯未能用周
 禮所以亡秦也歟
終南戒襄公也能取周地始為諸侯受顯服大夫美之
故作是詩以戒勸之
[014-22b]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顔如渥於角/反
丹其君也哉終南何有有紀有堂君子至止黻音/弗衣繡
裳佩玉將將七羊/反夀考不忘
 李曰按秦本紀自西戎侵奪岐豐之地周遂東遷雖
 使秦取岐豐之地而終襄公之世不能取之但十二
 年伐戎至岐而卒其子文公於是伐戎取其地此詩
 序所言襄公能取周地是説與史記相戾從史記則
 此序之言為可廢從此序則史記之言為妄當闕之
[014-23a]
 以俟知者故鄭氏因此序謂秦處周之舊土歐陽以
 此破之至於始為諸侯其言與史記合矣襄公秦君
 也君能却西戎之鋒敵王所愾使周室得以束遷洛
 邑以是封諸侯受顯服大夫恐其志驕意滿怠於修
 徳故因美之而遂以戒勸也終南周之名山在扶風
 武功縣東終南山西距鳯翔北距萬年長安左氏謂
 之中南見昭四年條毛曰條槄孔氏引爾雅槄山榎
 孫炎注爾雅引此詩有條有梅曰梅柟也郭璞曰似
[014-23b]
 杏實酢孫炎曰荆州曰梅揚州曰柟終南何有有條
 有梅蘇氏謂襄公既為諸侯受服於周其人尊而説
 之故曰終南則有草木以自衣被而成其深君子則
 有服章以自嚴飾而成其尊此説是也鄭氏謂喻人
 君有盛德乃宜有顯服猶山之木有大小也此之謂
 勸戒其意謂無盛徳則不宜矣鄭以上二句為勸戒
 之故其言若此既以上二句為勸戒之則下二句為
 美之其文不相貫紀毛氏曰基也謂山基也堂爾雅
[014-24a]
 曰畢堂牆郭璞云今終南山道名畢其邊若堂之牆
 爾雅又曰山有堂郭璞曰山之崖室也然則堂者謂
 山之道終南何有有紀有堂此言山有紀堂以成其
 大也錦衣狐裘黻衣繡裳是襄公受命服于天子而
 来也狐裘諸侯之服玉藻曰君衣狐白裘錦衣以裼
 之盖以狐白皮為裘其上加錦衣使可裼也渥厚漬
 也言其色如厚漬之丹而又澤也言其衣服容貌之
 美如此宜其有人君之道也故曰其君也哉盖言不
[014-24b]
 可以徒服其服也青黒相背謂之黻五色備謂之繡
 將將佩玉聲也盖言衣服佩玉之美如此宜其有人
 君之道至於夀考而民不忘也故曰夀考不忘周設
 司服之官自天子至於大夫之服皆有等差服天子
 之服則有天子之徳服諸侯之服則有諸侯之徳服
 大夫之服則有大夫之徳苟徒服其服而無其徳謂
 之觀美可也豈先王制作之本意乎今襄公始為諸
 侯而服諸侯之服宜其有諸侯之徳此大夫所以勸
[014-25a]
 戒之也淇奥之詩曰㑹弁如星又曰猗重較兮此皆
 車服之美也然而衛武公之盛徳至善民不能忘此
 所以服之無愧色襄公始為諸侯而其大夫能以此
 戒之可謂引其君以當道也
 黄曰按秦本紀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秦襄公將兵
 救周戰有功遂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
 賜之以岐西之地曰戎無道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
 逐戎即有其地襄公於是始國十二年伐戎至岐而
[014-25b]
 卒子文公立十六年以兵伐戎戎敗走遂收周餘民
 而有其地至岐觀此則是襄公未得岐西而此詩言
 能取周地何其不同也噫襄公之世已得周地而未
 必能盡至文公十六年遂終有之也襄公始為諸侯
 受服於周其人尊而説之故曰終南之山宜有條梅
 之木紀堂之髙以喻襄公之宜有錦衣狐裘黻衣繡
 裳也故曰顔如渥丹其君也哉所以勉之以有君子
 之服必有君子之容而無愧于為君也曰佩玉將將
[014-26a]
 夀考不忘所以勉之以有君子之容必有君子之徳
 而民之終不能忘也既有以稱之於前復有以勉之
 於後秦人愛襄公之意深矣
黄鳥哀三良也國人刺穆公以人從死而作是詩也
交交黄鳥止于棘誰從穆公子車奄息維此奄息百夫
之特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殱我良人如可贖兮
人百其身交交黄鳥止于桑誰從穆公子車仲行維此
仲行百夫之防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殱我良人
[014-26b]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交交黄鳥止于楚誰從穆公子車
鍼虎維此鍼虎百夫之禦臨其穴惴惴其慄彼蒼者天
殱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李曰左傳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
 鍼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黄鳥君子
 曰秦穆之不為盟主也冝哉死而棄民先王違世猶
 詒之法而況奪之善人乎今縱無法以遺後嗣而收
 其良以死難以在上矣君子是以知秦之不復東征
[014-27a]
 也文公六年觀左氏君子之辭則詩人之刺穆公冝
 矣以人從死者穆公命此三人以從己之死也揚子
 或問信曰不食其言請人曰秦大夫鑿穆公之側説
 者以謂三良嘗許穆公以殉死故鑿其壙之側以從
 之而實其言夫信近於義言可復也三良復言而不
 近於義安得為信揚子之説非也惟其穆公以三人
 從死此其所以可哀也秦本紀曰穆公卒葬於雍從
 死者百七十人而此言三良者不知當時所死甚多
[014-27b]
 惟此三人為良故獨哀之交交黄鳥止于棘交交毛
 曰小貌桑扈曰交交桑扈鄭曰飛往来貌鄭氏為勝
 當從之也言交交之黄鳥止于棘木之上而得其所
 今三良不得其死是黄鳥之不如也鄭氏曰黄鳥止
 于棘以求安已此固得之至以謂此棘若不安則移
 是生外意也王氏曰黄鳥聲音顔色之美可愛而又
 有仁心故以況三良夫黄鳥又安知有仁心楊龜山
 已辨之矣又始曰止于棘中曰止于桑終曰止于楚
[014-28a]
 則與出自幽谷遷于喬木者異矣以哀三良所止不
 能進趨髙義而終於死非其所也據詩之上章言三
 良不得其所不如黄鳥之止于棘為得其所也止于
 桑楚皆是此意便於押韻耳非有先後優劣之辨也
 誰從穆公而死乎乃子車氏之子其名奄息以死也
 惟此奄息之為人乃是百夫之中最為雄特今乃為
 從人之死秦人哀之故臨壙穴之上則惴惴然而戰
 慄盖以百夫之特而埋於土中此其所以可懼也既
[014-28b]
 懼矣於是仰蒼天而訴之曰何為盡殺我善人也如
 其可以他人之身而代之則人雖有百身亦皆願贖
 之也夫人豈有百身之理哉愛之甚也百夫之防防
 猶當也言一人可以當百夫百夫之禦禦亦當也然
 奄息則曰百夫之特仲行則曰百夫之防鍼虎則曰
 百夫之禦亦是便於押韻尔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
 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始也以木為之其終必至
 於用人既至於用人則其終必至於善人其源流既
[014-29a]
 竭則其末流無所不至也此則作俑者其所以為無
 後而詩人所以刺穆公也蘇氏曰三良之死穆公之
 命也康公從其言而不改其亦異于魏顆矣此言得
 之夫子之於父母東西南北惟命是從然父有不義
 之命豈可從哉當其生也固當幾諌見志不從又當
 起敬起孝悦而後諌惟欲置親於無過之地而已及
 其死也雖有欲諫之志何所施哉故雖以三年無改
 於父之道為孝而其不善者則改之惟恐其不及也
[014-29b]
 不然何以夫子曰從父之命又焉得為孝乎古之人
 不特魏顆為然陳乾昔寝疾屬其兄弟而命子尊己
 曰如我死必大為我棺使我二婢子夾我陳乾昔死
 其子曰以殉死非正禮也况又同棺乎弗果殺蘇東
 坡有云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況於將死丁寧之
 言棄而不用是必有大不忍者奪其情也其尊已之
 謂乎此又非秦康公之所及也康公之孝似孝而非
 孝陳尊已之孝似非孝而實孝詩人刺穆公蘇氏以
[014-30a]
 為康公之罪其亦以意逆志者也 黄講同
晨風刺康公也忘穆公之業始弃其賢臣焉
于叔/反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
何忘我實多山有苞櫟蘆荻/反隰有六駁邦角/反未見君子
憂心靡樂音/洛如何如何忘我實多山有苞棣音/悌隰有樹
音/遂未見君子憂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李曰穆公所以成伯業者以其用賢臣康公繼其業
 弃賢臣而不用是忘父之業也爾雅曰晨風鸇舍人
[014-30b]
 曰晨風一名鸇鸇鷙鳥也郭氏以為鷂屬陸氏以鸇
 似鷂乃因風而飛説文曰旱天鷂一名晨風鴥説文
 曰鸇飛貌北林孔氏曰據此詩所作見有此林也盖
 言此林之木鬱然而茂盛故鸇飛而集亦猶穆公之
 好賢故未見君子則欽欽而憂惟恐其賢之不能至
 也今康公何為弃我乎欽欽爾雅曰憂也如何如何
 忘我實多言康公忘之甚也櫟爾雅曰櫟其實梂陸
 氏曰秦人謂柞櫟為櫟河内人或以為木蓼陸璣以
[014-31a]
 為此秦詩也宜從其方土以為柞櫟苞者叢生也六
 駁毛氏以為如馬鋸牙食虎豹是獸名也然上文言
 山有苞櫟隰有六駁下文言山有苞棣隰有樹檖皆
 是説早木不應於此獨以駁為獸也當從陸璣之説
 駁馬梓榆也其樹皮青白駁犖遥視似駁馬故謂之
 駁馬崔豹古今注云山中有葉似橡皮多蘚駁亦是
 木名不可以為獸也六者王肅以謂據所見而言也
 棣毛氏以為唐棣孔氏以為釋木有唐棣有棠棣毛
[014-31b]
 氏以為唐棣未詳聞也徐氏又謂棠棣徒見王氏謂
 其實可食遂以為棠棣然經文但言苞棣不言唐棣
 不可指名其名也檖陸璣曰一名赤羅一名山梨今
 謂之楊檖實如梨但小耳此言山之有草木所以為
 山之光輝亦猶國之有賢為國之光輝也未見君子
 憂心靡樂憂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實多以見其好
 賢之切也王氏以為北林之有晨風如人君之能黜
 除小人山有苞櫟山有苞棣謂能庇其國家隰有六
[014-32a]
 駁隰有樹檖謂能養其人民然此四者皆是木之材
 而王氏取喻其人之如何詩人本無此意不可以為
 説也
 黄曰秦穆公不聴蹇叔之言喪師於殽其後悔過自
 誓而求其所謂一介臣斷斷猗無他技其心休休焉
 而有容者以保我子孫黎民則其所以求賢臣以保
 後世者切矣今康公忘穆公之業而至於弃其舊臣
 始之一字作序者所以深責之也故此詩言穆公求
[014-32b]
 賢而不已康公棄賢而不用其將何以自庇乎然三
 良之殉非穆公之罪而康公之罪也亦明矣
無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戰亟欺冀/反用兵而不
與民同欲焉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蒲毛/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
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㦸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李曰秦人刺其君好攻戰亟用兵而不與民同欲秦
[014-33a]
 康公以文公七年立十二年卒按春秋文公七年晉
 人秦人戰于令狐十年秦伯伐晉又十二年晉人秦
 人戰于河曲十六年楚人秦人滅庸見於春秋𫝊者
 如此此足以見其好攻戰也惟其好戰不能與民同
 欲夫驅民以戰民亦有忘其死者今康公徒然好攻
 戰不能與民同欲此民之所以怨也豈曰無衣與子
 同袍袍者毛氏曰袍襺按玉藻云纊為繭緼為袍孔
 氏以為純用新綿名為襺雜用舊絮名為袍是則襺
[014-33b]
 袍其名雖異其制度則一與子同澤澤者毛氏以為
 潤澤鄭氏以為澤䙝衣近汙垢説文曰澤袴也是其
 䙝衣近污垢也論語注云䙝衣袍澤也鄭説固勝於
 毛氏然終不如程氏以為澤者如今汗衫之類戈長
 六尺六寸矛長二丈㦸長一丈六尺與子同仇仇方
 也作者起也行者往也此盖思古之詩言古之人君
 與民非是以汝無衣之意與子同袍故也此乃與民
 同欲如此惟其與民同欲至於興師則修我戈矛與
[014-34a]
 子同伐仇方也與民同欲則民亦與君同欲也毛氏
 謂仇為匹其説固不通非惟如此又謂同𫀆者興也
 以興上與百姓同欲則百姓樂致其死然此非興也
 鄭氏雖不以為興其説以謂君豈嘗曰汝無衣我與
 汝共袍乎鄭氏之説雖勝於毛氏然謂君豈嘗曰汝
 無衣則非也此詩與晋無衣同意晉無衣曰豈曰無
 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非是無衣也但欲同
 子之禮耳此詩所謂無衣亦非是無衣不過但欲與
[014-34b]
 民同袍耳説者以謂王于興師秦為諸侯之國安得
 稱王毛氏以謂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鄭
 氏以謂王法興師王肅以謂疾其好攻戰不由王命
 王荆公以謂阻王命以厲民程氏謂以王道興師數
 説皆非也此是思古之詩指古之王者而言也孟子
 曰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盖言君子之於
 民能與之共安平則可與之共患難既不與之共安
 平則民豈肯與之同患難哉昔勾踐之伐吳越國之
[014-35a]
 民矜憐撫奄不啻若其親子弟及其伐吳國人皆以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吾君也歟可
 無死乎是能與之同樂也固能與之同憂也衞則不
 然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及其将戰國人皆
 曰使鶴鶴實有禄位余焉能戰卒之為狄人所敗
 于滎澤衞㡬於亡則不能與民同樂又豈能與民同
 憂哉今康公不能與民同欲欲民之從死必無是理
 况死者人之所重同袍同澤同裳者君之所輕以輕
[014-35b]
 與民而責其所重苟不施之而欲得其報豈有是理
 哉
 黄曰秦為諸侯之國而曰王于興師者何也盖此詩
 言秦君好攻戰而不與民同欲故詩人思古之王者
 能與民同安浼故能與民同憂患若平居不能恤民
 而臨難責其死節其将孰從乎孟子曰君行仁政斯
 民親其上死其長矣故周公東山之役至於三年之
 久而民忘其死勾踐伐吳國人皆父勉其子兄勉其
[014-36a]
 弟婦勉其夫曰孰是吾君也歟可無死乎盖其能與
 民同其好惡則民之視君猶吾身也視國猶吾家也
 秦人亟用兵而不與民同欲其怨之也宜矣
 
 
 
 
 
[014-36b]
 
 
 
 
 
 
 
 毛詩集解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