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c0007 毛詩指說-唐-成伯璵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毛詩指說
            唐 成伯璵 撰
  興述第一
王澤竭而詩不作者謂幽厲之後周室大壞不能賞善
罰惡諷刺無益故也詩樂相通可以觀政矣古之王者
𤼵言舉事左右書之猶慮臣有曲從史無直筆於是省
方巡狩大明黜陟諸侯之國各使陳詩以觀風又置采
[001-1b]
詩之官而主納之申命瞽史習其箴誦廣聞教諌之義
也人心之哀樂王政之得失備於此矣然詩者樂章也
不起鴻荒之代始自女媧笙簧神農造瑟未有音曲亦
無文詞然嬰兒有善則鳯自舞其來尚矣夫大樂與天
地同和後代聖人從而明之耳上皇道質人無所感雖
形謳歌未寄文字俗薄政煩歌謳理切六代之樂同功
異用前者超忽莫得而傳虞舜之書始陳詩詠五絃之
琴以歌南風其文詳也自殷周洎於魯僖六詩該備而
[001-2a]
運鍾治亂時有夷險感物而動人之常情昇平則聞雅
頌之音喪亂惟陳怨刺之作故何休云男女怨恨相從
而謳歌之飢者飽其食勞者歌其事是也使老而無子
者求詩於巷黨之間聞之於鄉鄉傳於邑邑逹於國國
升於王王不下堂而知率土之勞逸矣初周公制禮以
著樂章雅頌之音播於管絃薦於郊國而太師主職及
天厭周徳禮壞樂崩春秋之際舊章泯絶司馬遷曰古
詩三千餘篇孔子去其繁重可通於義者采而録之遠
[001-2b]
自稷契之功次取殷周之盛次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
故用關雎為首奄有邦家而收牡馬之𩔖凡所刪定三
百一十有一篇合於宫商書之玉版樂正雅頌各得其
所范寗曰仲尼因魯史而修春秋就太師而正雅頌其
言近之矣夫四國所陳臣下所獻出自百家辭生鄙俚
豈能盡善若不刋正無禆國風又遭暴秦並為煨燼而
詩同樂章布於人口三百之外唯亡六篇比諸典籍未
為殘滅詩者温柔敦厚之教曰思無邪若不繼跡王業
[001-3a]
何得謂之為雅三代之封建九土分星六服諸侯唯存
十五國而已荆徐呉越僭竊名位把莒邾滕雜用夷禮
江黄道桐陷於楚服不與諸夏同風葢亦没而不取也
其徳薄而淺自取削滅者夫復奚言焉
  解說第二
詩含神霧云詩者持也在於敦厚之教自持其心諷刺
之道可以扶持邦家者也鄭𤣥云詩者承也政善則下
民承而讃詠之政惡則諷刺之梁簡文云詩者思也辭
[001-3b]
也𤼵慮在心謂之思言見其懐抱者也在辭為詩在樂
為歌其本一也故云好作歌以訊之是也詩人先繫其
辭然後播之樂曲大康之亂五子之歌文近於詩載於
夏典殷湯之盛而有頌聲文武克成王業周公能致太
平四始六義煥然昭著幽厲板蕩則變雅著自兹以往
美刺相雜矣
諸侯之詩謂之國風校其優劣以為次序周召二南之
風聖人之詩以為正經故處衆國之首邶鄘衞居殷之
[001-4a]
舊地畿内方千里比諸侯為大故次二南黍離謂王風
歎宗周之傾覆卜洛之地不過六百既狹於衞用以次
之平王東遷晉鄭是依鄭武公有功於王室故次王風
齊封營丘初有百里周公斥大九州之地加太公之後
地居五百小於王國亦次鄭魏國為晉獻公所滅晉滅
同姓見貶故升魏於晉之上晉唐叔受桐葉之封地有
四百既小於齊又居魏後秦雖處西戎能救周室平玉
東遷之後以豐鎬之地賜之周畿之内地方八百比晉
[001-4b]
則為不可故宜次之陳本侯爵雖備三恪之裔至於哀
公荒淫不恤民事故劣於秦是用次之曹子爵昭公奢
侈好任小人土地侵削故居檜後豳詩是周公遭流言
之作且以救亂别繼公劉故處國風之後列在小雅之
前也
王者之詩謂之雅王政之事大小不同歌小事用小雅
歌大事用大雅大雅所陳文王之詩受命作周伐殷繼
代保先王之福禄崇嚴配之廣孝醉酒飽徳能官用士
[001-5a]
澤及四海仁及草木皆天子之大政也小雅周公成王
之詩享食賔客勞來羣臣燕賜以懐諸侯征伐以衞中
國天子之小事也國風是諸侯之事不得分為大小頌
是成功之美其事本無大小正風正雅與頌聖人之詩
哀時念亂為變風雅既有正頌亦有正自關雎至騶虞
二十五篇為正風直言其徳而無美自鹿鳴至菁菁者
莪為正小雅文王在上至卷阿為正大雅清廟至般為
正頌也然頌聲從風雅而來故二南之風為正繼變風
[001-5b]
之作齊衞為始齊哀公當懿王之時衞頃公即夷王之
代有正即有變風雅既有變頌亦有變自王衞至豳詩
為變風自六月之詩至何草不黄為變小雅自民勞至
召旻為變大雅風雅之變自幽厲尤甚魯殷為變頌多
陳變亂之辭也
聖人不合稱變為惑於流言避居東都用陳先公之化
感悟成王然後迎周公以致太平故同於變風猶不得
為變雅也頌者本為太平盛徳之事如天地之無不覆
[001-6a]
載和樂興而頌聲作矣在天子之徳諸侯所致魯以周
公故用四代禮樂同於天子亦得郊天僖公又能修伯
禽之法復周公之土宇故録其詩之頌繼周王之末
詩者有四始始者正詩也謂之正始周召二南國風之
正始鹿鳴菁菁者莪為小雅之正始文王在上至卷阿
為大雅之正始清廟至般為頌之正始此詩陳聖人之
徳為功用之極修之則興廢之則衰正由此始也
風賦比興雅頌謂之六義賦比興是詩人制作之情風
[001-6b]
雅頌是詩人所歌之用諸侯稟王政風化一國謂之為
風王者制法於天下謂之為雅頌者容也賦者敷也指
事而陳布之也然物𩔖相從善惡殊態以惡𩔖惡名之
為比墻有茨比方是子者也以美擬美謂之為興歎詠
盡韻善之深也聽關雎聲和知后妃能諧和衆妾在河
洲之濶逺喻門壼之幽深鴛鴦于飛陳萬化得所此之
𩔖也
周者地名周之先本自后稷始播榖堯封之邰世傳其
[001-7a]
稷官至曽孫公劉當夏之衰世乃失其職居豳豳即邠
也在戎狄之間能修后稷之業至殷為戎狄所迫扶老
攜幼而徙於周周即岐山之南人皆歸之卒成王業太
王之子季厯殷王帝乙之時受命於雍州為西方伯而
文王由江南汝漢之諸侯梁雍荆徐揚蔡六州已被文
王之化天下三分有其二矣而猶服事於殷文王述職
行至於豐受赤雀銜書之瑞兼決虞芮之訟以此為受
命之年築室於豐將岐周故地賜周公召公為食采邑
[001-7b]
使施先君之教其詩繫之周召二公行教自岐而南六
州之民其性不等得聖人之化謂之周南得賢人之化
謂之召南太王王季厚於仁賢文王在諸侯之中而行
王化顧云道隔東鄰三方自絶於日月當此之時西有
昆夷羌戎之患北有獫狁匈奴之難東阻獨夫之紂其
化始自岐周漸於江漢時屬關右扶風美陽縣太王避
狄而居之也
詁者古也謂古人之言與今有異古謂之厥今謂之其
[001-8a]
古謂之權輿今謂之始是也訓者謂别有意義與爾雅
一篇略同肅肅敬也雍雍和也戚施面柔也籧篨口柔
也無念念也之子是子也此謂之訓也傳者注之别名
也傳承師說謂之為傳出自已意即為注注起孔安國傳
有鄭康成又或不名傳注而别謂之義皆以解經也何晏
杜元凱名為集解蔡邕注月令謂之章句范寗注榖梁
謂之解何休注公羊為學鄭𤣥謂之箋亦無義例述作
之體不欲相因耳
[001-8b]
序者緒也如繭絲之有緒申其述作之意也亦與義同
今學者以為大序皆是子夏所作未能無惑如關雎之
序首尾相結冠束二南故昭明太子亦云大序是子夏
全制編入文選其餘衆篇之小序子夏唯裁初句耳至
也字而止葛覃后妃之本也鴻鴈美宣王也如此之𩔖
是也其下皆是大毛自以詩中之意而繫其辭也後人
見序下有注又云東海衞宏所作事雖兩存未為允當
當是鄭𤣥於毛公傳下即得稱箋於毛公序末略而為
[001-9a]
注耳毛公作傳之日漢興已亡其六篇但據亡篇之小
序惟有一句毛既不見詩體無由得措其辭也又髙子
是戰國時人在子夏之後當子夏之世祭皆有尸靈星
之尸子夏無為取引一句之下多是毛公所如非子夏
明矣箋者表也毛公之傳有所滯隠及不曲盡義𩔖重
表明之或云毛曽為北海太守𤣥即北海髙密人也以
爵里之隔致有禮讓文儒之道其不然乎
篇章之名久矣篇言編也古者無紙籍書於簡亦謂之
[001-9b]
編簡策重大則分之雅頌章數亦謂之什大略葢以十
章為一别耳詩是歌辭皆有曲音故章字音下加十亦
是其義軍法十人為什因言成句亦謂之言思無邪三
字之句故謂一言以蔽之續有後語以繼之如途巷之
有委曲乃謂之句故學記云離經絶句是也頌中無十
篇亦謂之什者後人因加之
以關雎為目者引羣連𩔖也關雎一名王雎亦鵰𩔖也
江東謂之鶚幽燕謂之鷲好在水渚汀洲食魚此鳥雄
[001-10a]
雌之情至甚厚矣然不雙飛並偶不於人前退在河渚
之間亦常獨處以喻后妃性行貞専居幽慎獨深悦君
子不以容色相授退處閨閫以禮自持而無妬忌諧和
衆妾后妃必能如此可以風化天下之人也使夫婦有
禮則至性純和生子必孝孝則父子自相親愛事君必
忠忠則朝廷正朝廷正則禮行天下此是因后妃之本
成王化之端也
后妃者王者夫人之號后者君也尊親也又后者後也
[001-10b]
六宫皆居于天子路寢之後則百斯男繼後嗣也顓頊
之時未聞后妃之號帝嚳始序星辰象天官后妃有四
星其一明者為正妃即后也餘三者以為妃即三夫人
也舜不立正妃唯置三夫人也後世就一人上又加其
二為三夏后氏因三夫人置九嬪掌婦人之法度殷人
於九嬪之上又加其三二十七世婦廣其子孫繼世不
絶之名周又因世婦加置八十一御女為百二十人次
序而進侍王之燕息后即古之正妃不在數中其内職
[001-11a]
皆擬外官三夫人比三公九嬪比九卿二十七世婦比
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御女比八十一元士此周公之制
王治外政后修内職
龍麟鳯龜白虎為五靈之長乃聖王之嘉瑞昇平之世
王者有徳應期而至若后妃行關雎之化天下信厚守
禮至衰微之世猶如龍麟至之時關雎之徳能感麟者
也趾者足也皆有足而能至也以五行言之禮屬南方
火信屬中央土火則生土循其母則感其子而應至
[001-11b]
麟者屬信而應禮也其形似麏麏即大獐也似牛一角
角頭有肉示有武而不用也黄色圓蹄音中黄鐘行中
規矩不折生草不害生蟲不羣居不侣行如君子之不
黨也不入穽陷如聖人有周身之防也周室信厚仁及
草木政之所應也
鵲巢感騶虞義獸也白虎黒文義屬西方金毛蟲之長
亦不害生物應至信之徳亦是土生金也天子蒐田以
時雖馳五豝一𤼵而止不忍殺傷思如騶虞也關雎所
[001-12a]
感即后妃之化行也鵲巢所感亦夫人之化行也不云
夫人者亦從略也天子𤼵射不至於五喻取賢多也
  傳受第三
傳曰仲尼没而微言絶七十子終而大義乖故春秋分
為五詩分為四古之學者口相師受或文字假借言音
有殊各自專門是生同異而秦季焚書之後故名有魯
詩韓詩毛詩齊詩四家之說始皇三十四年焚書三十/五年坑儒天下莫有挟藏
詩書者漢文始除挟書之令又河間獻王多得古書獻/之景武之世方徴儒術典籍亦多或藏之於屋壁或得
[001-12b]
之於巖穴自/此而興焉魯申培音/浮公初與楚元王劉交俱受詩於
浮丘伯丘伯齊人秦時諸生本荀卿門人吕太后召入/南宫說詩又遣王子郢與申公俱詣長安終其
業及郢為楚王又/使申公傳太子戊申公為詩作詁訓而無其傳傳即義/注也申
公作詁訓不能解詩之意號曰魯詩教於鄉里弟子為/大官博士者十有餘人王臧官至郎中令趙綰御史大
夫孔安國臨淮太守周霸膠西/内史魯賜東海太守皆弟子也武帝以安車蒲席輪徴
申公拜太中大夫時年八十餘矣秦時博士官猶有三/千人如今太學生耳
得逃難者皆年老居家恐不能至以蒲席裏車輪而徴/之安車小車皆坐乗駟馬之車則立乗古之老臣未聽
致仕者適四/方乗安車申公授江公瑕丘/人江公授韋賢賢授子𤣥
[001-13a]
並為丞相/扶陽侯𤣥成傳兄子賞賞以詩授昭帝為/大司馬車騎將軍江公又
傳至王式式為昌/邑王師式傳褚少孫及薛廣徳廣徳為御史/大夫少孫沛
人為博士又續司馬/遷史記號褚先生廣徳授龔舎舎楚人為/太山太守齊人轅固
漢景帝博士後/為清河太守為詩作傳號曰齊詩授夏侯始昌始/昌
為昌邑/王太傅始昌授后蒼東海剡人/世為博士蒼授翼奉下邳人為/諌議大夫
授蕭望之又授匡衡子咸又/能明詩衡授師丹琅邪人為/大司空後漢
陳元方亦學齊詩燕人韓嬰漢文帝時為博士/後為常山王太傅廣推詩
意作内外傳數萬言號曰韓詩其孫商亦以詩為博士
[001-13b]
淮南賁音/肥生初受之燕趙之間好韓詩賁生傳河内趙
生趙生傳同郡蔡誼誼亦為丞相/以詩授昭帝及王吉琅邪人昌邑中/尉益州刺史亦
受齊/詩魯人毛公於其家作詩詁訓故曰毛詩解詁訓又/注詩義總
名之為詁訓傳/一云河閒人也河閒獻王見而深好之獻王名徳/景帝之子趙人
毛萇傳其業號小毛公為獻王博士在漢朝故毛詩不
列於國庠唯齊魯韓三家得立學官太學諸生/随其所習小毛公
傳同郡貫長卿長卿傳齊人解延年延年阿/武令延年授徐
敖亦為魯詩學於江/公以詩别傳王式敖授陳俠九江人王莽/時講學大夫始自仲
[001-14a]
尼刪詩以授子夏故子夏作關雎大序及諸篇小序厯
四傳至大毛公一云子夏授魯人曽申申傳魏人李克/克傳魯人孟仲子即子思之弟子也孟
仲子二傳至趙人荀卿卿/六傳至大毛公未知孰是漢平帝時毛詩始立興於齊
梁迄於皇唐齊詩無人魯詩没而魏晉不播江左韓詩
雖存無傳習之者後漢鄭衆賈逵馬融皆作毛詩傳鄭/衆河南人官至大司農父興中大夫
注周禮逵字景伯為侍中父徽/字元伯潁隂人作左氏條例自鄭𤣥作箋而三家之
傳廢矣魏太常王肅又述毛公義而駮鄭氏之非晉孫
毓為詩評十卷論毛鄭王三家異同毓北海人為/長沙太守宋徴
[001-14b]
士周續之及雷次宗並作詩序義續之鴈門人也與次/宗俱事廬山惠逺次
宗於雞籠山/授南齊太祖江熙謝沈各注二十卷沈會稽人東晉/時為著作郎
璣作草木疏二卷亦論蟲魚鳥獸然土物所生耳目不
及相承迷悞明體乖殊十得六七而已璣字元恪呉郡/人呉太子中庶
子烏/程令崔靈恩撰諸家集注二十四卷靈恩梁桂/州刺史沈重及
徐爰作音義重呉興人爰/至大中大夫梁武帝作詩大義四十卷鄭
𤣥又述詩意兼國風土地氏族作詩譜一卷近代纂集
諸家互興理致淺薄者恐非警䇿之要不復遍舉也又
[001-15a]
有解題一卷
  文體第四
虞書曰工以納言時而颺之此君臣相戒歌詩之漸也詩
𤼵於言言繫乎辭裁成曲度謂之文章引而伸之以成
歌詠歌有折衷音有清濁音律相諧即樂之用也𤼵一
字未足舒懐至於二音殆成句矣頌中有肇禋二字是
也三言成句夜未央綏萬邦思無邪振鷺終篇是也四
言成句其𩔖滋多五言成句者誰謂雀無角是也六言
[001-15b]
成句者昔者先王受命有如召公之句七言成句如彼
築室于道謀不敢傚我友自逸我生之初尚無造是也
八言成句十月蟋蟀入我牀下是也不至九字十言者
聲長氣緩難合雅章文篇之大小依章之多少或一章
為五篇烈祖𤣥鳥是也或二章為一篇騶虞渭陽是也
多不過正月之詩又桑柔十六章是也句之内少者芣
苢止於二句耳多者載芟之詩三十一句閟宫三十八
句不過於是也或重章共述一事采蘋是也或一事而
[001-16a]
有數章甘棠之詩是也又首章同而末異者東山之詩
是也首章異而末同者漢廣之詩是也及乎辭餘語助
者詩書同有之已焉哉謂之何哉慨之深也俟我於庭
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加乎而二字為助者悔之深也其
樂只且美之深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椒聊且逺條且
且與只皆助語也用矣字為助者出自口矣顔之厚矣
用之字者左右流之寤寐求之是也用也字者何其處
也必有以也允矣君子展也大成用其字者夜如何其
[001-16b]
其亦助語也用止字者女心傷止征夫遑止用者字者
有翩者鵻有芃者狐又曰知我者謂我心憂是也又以
語助連正韻者其虛其邪既亟只且又曰是究是圖亶
其然乎逸詩曰唐棣之華偏其反而神之格思不可度
思思而皆助語也用兮字者多處一句之下少處一句
之中美目盼兮儀既成兮又曰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
為兮是也日居月諸亦助語也詩韻乖者隔室聽音同
於逺響不甚切也詩人之才有短長言之直者取辭達
[001-17a]
而已矣事之長者歌之難盡不思章句之繁此皆詩之
體洎乎六國喪亂𢎞多哀傷深寄於騷文怨刺不關於
上國前代尚質大約辭皆平淡意極淳樸後來英彦各
擅文章致遠直尚於輕浮鈎深曲歸於美麗葢餘勇可
賈逸氣難收分鑣猶昧於漢初雜體𤼵揮於魏始於是
有辭有詠為引為行悲憤成謡長吟效古寓言感興即
事陳情今古不同未知其極斯則變中之變也雖無美
刺之目並屬詩家之流故備論之耳
[001-17b]
 
 
 
 
 
 
 
 毛詩指說
[001-18a]
 唐成伯瑜有毛詩指説一卷斷章二卷載於本志崇
 文總目謂指説略叙作詩大旨及師承次第斷章大
 抵取春秋賦詩斷章之義擷詩語彚而出之克先世
 藏書偶存指説會分敎京口一日同官毘陵沈必豫
 子順見之欲更訪斷章合為一帙葢久而未獲乃先
 刋指說於泮林庶與四方好古之士共焉乾道壬辰
 三月十九日建安熊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