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55 尚書七篇解義-清-李光地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尚書七篇解義卷一
            大學士李光地撰
 堯典
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勲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
四表格于上下
  古者無謚放勲重華皆頌其德美之稱故孟子屈
  原皆引為堯舜之號若禹臯則文命允廸皆屬下
[001-1b]
  文讀之亦道德美而辭繁耳欽在内明則敬之通
  也文在外思則文之理也此以備於身者言也恭
  者欽之發讓者文之實此以接於物者言也曰安
  安曰允曰克所謂性之者也光者德之光也施於
  民物故曰四表曰被動乎天地故曰上下曰格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
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上節皆明俊德之事也此乃言其身修而家齊國
[001-2a]
  治天下平之事至是而後畢放勲之義也
乃命羲和欽若昊天厯𧰼日月星辰敬授人時
  以上統其德業言之以下乃摘其行政用人之大
  者順天授時政之大本也欽敬一也對天言則曰
  欽對民言則曰敬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𤾉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
鳥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
  此下析言羲和四子之職宅嵎夷則九州之極東
[001-2b]
  處故識其晷景以定中國之日出時也尤以春分
  之朝為重故因司春令四時之政莫大於民事末
  及於人物之變者對時順育亦有政焉故也言鳥
  獸不及草木者統於東作西成之類尊五穀以槩
  其餘也
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訛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厥民因鳥獸希革
  南交九州之極南處識其晷景以定中國之日北
[001-3a]
  也上言賓下言餞在平秩之前此言敬致在平秩
  之後蓋厯日月而迎送之雖以二分為凖然測騐
  早晚時刻四時同法惟致午中之景則二至者厯
  之元也二至正而厯本定矣故四時皆測而周官
  惟曰冬夏致日者以此二者尤以夏至為重日中
  者夏之屬也冬之屬宵中則無景之可候矣故於
  此言敬致下冬不曰宵永而曰日短蓋亦主於日
  以相參騐不言敬致一蒙前義二以夏為主也大
[001-3b]
  司徒土圭之法亦云夏至之景略冬至者又以此
  自漢以下始專論冬至與聖人之意異及嵗分之
  説起又但以冬至之日日行疾度遂減嵗分豈知
  若以夏至舒度推之則嵗分之減者反増也其故
  則在最高卑有動移自古以來未正在冬夏至之
  日及元作厯時恰正今則又過之矣若此之𩔖皆
  須參二至以酌其中豈可以一隅論乎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
[001-4a]
以殷仲秋厥民夷鳥獸毛毨
  西者九州之極西處識其晷景以定中國之日入
  時也蓋極東日出於土中為早極西日入於土中
  為後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
冬厥民隩鳥獸氄毛
  朔方九州之極北處識其晷景以定中國之日南
  也蓋地極南則夏至日極北地極北則冬至日極
[001-4b]
  南日極北者極暑而二至晝夜長短之刻少日極
  南者極寒而二至晝夜長短之刻多也推厯者因
  初昏中昴知冬至日在虚今冬至日在箕計差五
  十餘度故厯代有嵗差之説今厯謂非天嵗有差
  乃恒星有行度耳其説以宗動之天無形亘古平
  運恒星之天與七政齊右移但微而難覺大率六
  十七年而差一度也
帝曰咨汝羲曁和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
[001-5a]
時成嵗允釐百工庶績咸熙
  以上所命厯𧰼日星之事此又總而命之蓋厯𧰼
  月辰之事也日星陽也月辰陰也日紀於星而成
  歲故司寒燠啓閉之候而陽功興焉月㑹於辰而
  成月故動山川風雨之氣而陰事統焉月佐日以
  成歲功故其法不可以相離也如上分職四時明
  矣驗以日星而可知矣惟朔望二弦與平氣不相
  應故十二月不盡周天之氣是時未定而歲未成
[001-5b]
  也於是考月辰之㑹次以月𨽻時而置閏以追之
  則四時定而歲成矣百工理而庶績熙者即上文
  民事之成也傳曰歸餘於終事則不悖此之謂也
帝曰疇咨若時登庸放齊曰𦙍子朱啓明帝曰吁嚚訟
可乎
  人見為啓明帝見為嚚訟禹目之以傲者此也此
  正恭讓之反故帝弗用也案作厯授時應是初年
  之事自此至舉舜則皆末年事也中間数十載豈
[001-6a]
  無一事而皆不書則是庶績咸熙無為而理夫子
  所謂蕩蕩無名者信矣
帝曰疇咨若予采驩兜曰都共工方鳩僝功帝曰吁靜
言庸違𧰼恭滔天
  靜言庸違者言美而事則刺乖象恭滔天者貎恭
  而心則侈肆滔天或是慆心因下有滔天而誤也
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懐山襄陵浩浩滔天
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於鯀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圯
[001-6b]
族岳曰异哉試可乃已帝曰徃欽哉九載績用弗成
  知其不可而用之者鯀在時有能名也績用弗成
  應在舜攝位之後此究言之耳史者見堯已辨在
  廷三凶之奸至舜而始正其罪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
德忝帝位曰明明揚側陋師錫帝曰有鰥在下曰虞舜
帝曰俞予聞如何岳曰瞽子父頑母嚚𧰼傲克諧以孝
烝烝又不格姦帝曰我其試哉女于時觀厥刑于二女
[001-7a]
釐降二女于媯汭嬪于虞帝曰欽哉
  將遜以天下不論其才而以行舉故孟子曰堯舜
  之道孝弟而已矣四岳以舜之孝弟聞堯猶謂其
  未有妻室故也而降之二女以試之傳曰孝衰於
  妻子孟子曰有妻子則慕妻子詩小雅言兄弟之
  愛以妻子好合為先大雅言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蓋未見不弟而能孝不孚於妻子而能弟者惟聖
  人察於人倫故於此盡心焉
[001-7b]
 舜典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于帝濬哲文明温恭允塞𤣥
德升聞乃命以位
  濬哲文明亦言存諸心者温恭允塞亦言著諸身
  者然濬之深而哲文之盛而明則外者備矣温而
  本於恭信而出於實則内者形矣
愼徽五典五典克從納于百揆百揆時叙賔于四門四
門穆穆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
[001-8a]
  五典克從則齊家之效百揆時叙則治國之徵四
  門穆穆則又足以平天下之驗也與堯典之義同
  烈風雷雨弗迷者因適有是事見舜之事天者如
  事親威怒之加敬而不失其度是孝之成也
帝曰格汝舜詢事考言乃言底可績三載汝陟帝位舜
讓于德弗嗣
  于德弗嗣其讓之辭也猶言朕德㒺克
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
[001-8b]
  舜於是始居攝也
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
  璣機也轉動之名也以璿飾璣象天之器衡簫也
  以玉為簫窺天之用也七政日月五星也此亦堯
  首欽天授時之意然堯厯𧰼者日月星辰耳未及
  五緯蓋至舜而法加密也○璿璣如後世蓋天渾
  天之𩔖蓋天之術以為天如蓋笠地如覆槃北極
  居中日月遶而行之不言南極者闕於所不見其
[001-9a]
  又曰天如倚蓋則就中國言之也渾天之說則所
  謂如卵裹黄是也自漢以來皆尊渾而黜蓋然周
  髀周公遺書也言形則渾為肖言法則蓋為詳何
  則以覆槃𧰼地中高四隤明地圓體也惟體圓故
  變動不居朝莫時刻與東西遷寒暑之候極乃南
  北相反其半年晝夜一歲再熟之說皆疑異不經
  而其故乃察於今日渾天雖有卵黄之喻然傳者
  猶以平體言地故意為萬里同晷者有之今日蓋
[001-9b]
  合渾蓋而通之其理斯得矣七政之行不齊而一
  政之行又自不齊故日則有贏縮月五星則有遲
  疾而五星且有留退虞周推步之法不可聞已後
  代考測但据視行以分段目亦至今日而始明其
  故其說曰七政皆終古平行也因有高卑遠近而
  生遲疾皆視行也天以圓而運七政逐天亦以圓
  而運喻之丸珠之隨盤皆自作廻環之勢非逕行
  也故因行而生輪因輪而生高下遠近仰而視之
[001-10a]
  贏縮遲疾以至留退皆由於此矣然日者從天其
  輪一而已月五星從天又從日故有隨天之輪又
  有逐日之輪兩者相加然後高下之視徑遲疾之
  視差一一可以籌策運算而坐致之蓋雖古所未
  講而其理不誣羲和復生其必有取焉
肆𩔖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徧于羣神
  首上帝次以六宗者在天之屬也繼山川次以羣
  神者在地之屬也
[001-10b]
輯五瑞既月乃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
  言朝覲之事也乃日讀斷言以次輯瑞至于既月
  則來者齊矣乃擇日以覲之而班瑞焉
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后協
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贄
如五器卒乃復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禮八月西
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
禮歸格于藝祖用特
[001-11a]
  言巡守之事也
五載一巡守羣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
  總前朝覲巡守兩事言之為之常期定制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濬川
  舜居攝之初鯀猶治水也績用弗成故舜殛之而
  興禹焉此言攝政而經理地域之事與前齊七政
  者相首尾中間則有祭祀朝覲巡守蓋三才之序
  也州數與禹貢不同者說者謂古分九州舜增設
[001-11b]
  三州故曰肇然幽并營者徒以冀極塞而青跨海
  形勢濶絶作牧分治殆如國有附庸之𩔖雖有州
  名仍統於冀青故後禹成功作貢亦止於九而其
  言則曰州十有二師也蔡傳從孔説謂在禹治水
  之後者非是禹既九山刋旅九川滌源尚有未封
  未濬者乎
𧰼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贖刑眚
災肆赦怙終賊刑欽哉欽哉惟刑之恤哉
[001-12a]
  朱子曰𧰼刑者五刑國之常刑也其可矜者則以
  流宥之鞭扑官府學校之刑也其可矜者則金以
  贖之過誤不幸者縱赦有恃不悛者加刑所以權
  衡於五者之内欽愼哀恤之意則常流通於七者
  之中愚案末二語史者贊舜之仁也
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于
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系四罪於明刑之後者見四凶之惡舜猶流而宥
[001-12b]
  之蓋在朝有議親議貴之禮蠻夷則憫其荒忽而
  無知也抑共驩伯鯀不能辨則舜不能舉四凶不
  能去則二十二人者不能登舜者繼堯之志而已
  此又二典相形之意
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載四海遏密
八音
  如喪考妣遏密八音皆言人情自然非以禮令之
  也
[001-13a]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月正元日猶正月上日也因居攝嗣位而變文耳
詢于四岳闢四門明四目達四聰
  詢四岳親大臣也闢四門來賢俊也明目達聰通
  民情也此在攝時已然但彼則稱堯命此乃以新
  君之政行之
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時柔遠能邇惇德允元而難壬
人蠻夷率服
[001-13b]
  不以威致而以德來曰柔相習而相得曰能惇者
  重其行允者知其心難者使無所售其惡而道自
  消也
舜曰咨四岳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使宅百揆亮采惠疇
僉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時懋哉禹
拜稽首讓于稷契曁臯陶帝曰俞汝徃哉
  始即位故猶稱舜下乃稱帝則别于堯矣已成之
  功曰載日為之績曰采熙帝之載廣堯之功也亮
[001-14a]
  采者佐上事惠疇者順同列也曰汝徃而不曰諧
  曰欽知之有素也餘蔡傳說備
帝曰棄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時百穀
帝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
  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百姓之不親由於五品
  之不順故當敬敷五教以順之而又當寛裕優游
  使之自得其性也
帝曰臯陶蠻夷猾夏宼賊姦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
[001-14b]
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臯陶士師所司者典刑流宥而已不及鞭扑也以
  上三官皆其舊職故因禹讓而申命之盖教以繼
  養刑以弼教皆事之最大而當先者
帝曰疇若予工僉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稽
首讓于殳斨曁伯與帝曰俞徃哉汝諧
帝曰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僉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
作朕虞益拜稽首讓于朱虎熊羆帝曰俞徃哉汝諧
[001-15a]
  養教備則及於器用之事人民安則及於動植之
  倫舊蓋亦有是職而求其人以舉之如咨百揆之
  例也百揆職重故咨四岳此則疇咨而已堯於登
  庸若采曰疇咨治水巽位則咨四岳亦此例也益
  前佐禹平山林矣猶未嘗專其事也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禮僉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
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讓于夔龍帝曰
俞徃欽哉
[001-15b]
  典禮至大故咨四岳與百揆同而有訓命及欽哉
  之戒也敬以直内而清明在躬則可以交於神明
  矣
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温寛而栗剛而無虐簡
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
奪倫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因夷之讓知夔龍皆優於禮樂文辭者故不咨而
  命與稷契同但彼申命而此初命也樂者樂也人
[001-16a]
  樂則詠歌舞蹈自不能已聖人因以為教學校雖
  有四術而以此名官焉蓋要其性情心術之至德
  行之歸孔子所謂成於樂者是也詩樂二者實相
  首尾言成文謂之詩詩𤼵口謂之歌歌成調謂之
  聲聲有節謂之律四者皆根於志志有喜怒哀樂
  之變故詩以敘述之歌以𤼵揚之至於聲别為五
  而喜怒哀樂之變彰矣凡聲聞之而洪大深厚者
  宫也激揚哀厲者商也流動和暢者角也奮起疾
[001-16b]
  速者徴也纎委清切者羽也樂記配以人倫管子
  擬以物𩔖皆言其似者也宫於行為土於常為信
  五聲之主也其曰商角徵羽自水逆而數之以統
  於土洪範一二三四五之序也其曰徵商羽角自
  禮順而生之以歸於仁月令春夏秋冬之序也故
  此五者聲音之成性術之變盡於此矣及乎清濁
  高下律以紀之又調之節也調有高下故律之調
  各有十二而終於六十節有高下故調之律又各
[001-17a]
  有五而亦終於六十孔子所謂五聲六律十二管
  還相為宫可謂盡之矣今言五聲者略於調而詳
  於節則忘其本已古之律度和鈞既不可見律吕
  之說後世棼然然案此經求之則律者樂之成而
  非其本也樂之本志是已養志之方直温寛栗之
  𩔖是已養之之成樂將自得律亦自辨何直為此
  棼棼哉其制數於經無見萌蘗於管呂諸書至朱
  子蔡氏新書古今同異略具然候氣之法不可用
[001-17b]
  也其曰長短異而圍徑同者驗以樂器亦多不合
  蓋必比例均而後出聲和惟琴弦一線則全半比
  例均也故和他器則或中廣而非一線故其比例
  有四倍者有八倍者徒以積實全半求之聲必不
  比蔡邕孟康之說圍逐長變是或一道也宜兩存
  之以俟知者
帝曰龍朕堲䜛説殄行震驚朕師命汝作納言夙夜出
納朕命惟允
[001-18a]
  申命行事政之樞機此職修則號令無不當邪侫
  無所容隱微無所壅可以取成百官而彰信兆民
  矣此詢岳闢門明目達聰之要惇德允元而難壬
  人之方也朕命曰出納凡自上下自下上者皆是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欽哉惟時亮天功
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庶績咸熙分北三苗
  總前十二牧九官而申命之考績亦通内外而言
  天子考岳牧之倫又使之各考其屬也在位無凶
[001-18b]
  人則庶績咸熙矣所餘者三苗耳旣格之後亦就
  分北也前云竄去其頑者此言分北安其順者
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載陟方乃死
  舜巡守而崩之事見於傳記多矣先儒謂南巡不
  得言陟者非也方謂方岳耳考制度於四岳無嫌
  言陟也
 大禹謨
  案書别古今文者書本百篇方秦焚經伏生壁藏
[001-19a]
  之及漢初禁除求之纔得二十八篇以教授齊魯
  間文帝遣晁錯從受焉然錯不識科斗而生不通
  隷字以口相傳齊語多難曉者錯用意屬讀而已
  後武帝時孔壁書出百篇雖具而科斗亦無知者
  以伏生書參對求之又得二十餘篇錯受經後定
  為隷書故曰今文孔壁書則三代六書之體可見
  故曰古文前儒疑今文多詰屈而古文盡平易或
  曰自伏晁授受時因音語譌也然武帝時猶可据
[001-19b]
  此以得餘篇反不能追正其譌乎或曰辭命之文
  雅馴告諭通俗則用時語然兩體固有相雜者猶
  不可通也意自參校孔壁書時遇不可讀即未免
  刪添其後又久秘不出更東漢至晉書始萌芽傳
  者私竊竄一二字復恐不免矣以此古文從順者
  多伏生書則自前漢而立學官無敢改者艱易之
  原蓋出於此淺者縁此盡訾古文非真書如此謨
  其首也宋元儒倡之近學者尤加甚果哉其疑古
[001-20a]
  也○此謨雜記禹益臯陶前後之言以終於禹受
  命非一時也舊説相連處多故今分段釋之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艱
厥后臣克艱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帝曰俞允若兹嘉
言罔攸伏野無遺賢萬邦咸寧稽于衆舍己從人不虐
無告不廢困窮惟帝時克益曰都帝德廣運乃聖乃神
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
  此言禹治水之後聲教四訖還朝而宅百揆因敬
[001-20b]
  承於帝而陳謨也君臣克艱以為心則政治而民
  勸矣允若兹者言信乎若汝所言也善言日聞賢
  士咸用而後萬邦可安然非易事也必也稽于衆
  斯言者不隱舍己從人斯賢樂為用不虐無告不
  廢困窮斯邦無不安矣此其明揚側陋無己之心
  哀矜鰥寡猶病之意誠所謂克艱者而惟帝克之
  而已益因而極贊帝堯之德可見其一時君臣皆
  以堯之心為心師其德而述其事也
[001-21a]
禹曰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益曰吁戒哉儆戒無虞罔
失法度罔遊于逸罔淫于樂任賢勿貳去邪勿疑疑謀
勿成百志惟熙罔違道以干百姓之譽罔咈百姓以從
己之欲無怠無荒四夷來王
  此又禹益他日之言也惠順也迪蹈也順對逆蹈
  對從錯文也言順道則吉逆理則凶吉凶自為有
  如影響益因推廣其意儆戒無虞四句言持身也
  任賢勿貳二句言用人也疑謀勿成二句言斷事
[001-21b]
  也罔違道二句言治民也能修身則能用人能用
  人則能制事能制事則知所以治民矣百志惟熙
  凡事皆欲其光明洞達坦然而無疑也始之以儆
  戒無虞惕於心者也終之以無怠無荒勉於事者
  也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水火金木土穀惟
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九敘惟歌戒之用休
董之用威勸之以九歌俾勿壊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
[001-22a]
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
  此又禹與帝他日之言也德必有見於善政政則
  莫大於養民六府以為經三事以為緯皆所謂養
  民之政是九功也以德行政則政理而九功惟敘
  矣以政養民則民悦而九敘惟歌矣至於此尤當
  戒之董之而終以勸之戒者曉之於先董者匡之
  於繼勸者卒乃使之懽欣鼔舞而入於善也盖行
  政以德為本及乎政之行於民也亦將使民徧德
[001-22b]
  而已故六府統於三事而三事先乎正德民非攸
  好德而能受五福者未之有也前曰九敘惟歌民
  之所以為風也後曰勸之以九歌上之所以為化
  也二者相須而大樂作矣帝然禹言而歸功焉美
  其成而相與勉為萬世之事業也
帝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載耄期倦于勤汝惟
不怠總朕師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臯陶邁種德德乃
降黎民懐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釋兹在兹名言兹在兹
[001-23a]
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此紀舜始命禹攝位之事也禹讓臯陶而反覆極
  言之蓋總師至重舜禹共為籌度思其可者固在
  於此舍而他求復在於此稱説而名言之固在於
  此保任而實舉之亦在於此也
帝曰臯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以
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無刑民協于中時乃功懋哉
臯陶曰帝德罔愆臨下以簡御衆以寛罰弗及嗣賞延
[001-23b]
于世宥過無大刑故無小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
不辜寧失不經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帝曰俾予從欲以治四方風動惟乃之休
  此因𩔖記帝與臯陶之言未必在禹讓之時也堯
  之先苗民亂德淫刑多矣至堯舜而罰弗及嗣夏
  商之間又少變矣故甘誓湯誓猶有孥戮之言及
  文王之治岐也罪人不孥實修堯舜之政今考周
  書無曰孥戮者文王開之也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001-24a]
  過則宥之疑則輕之此所宥所輕之中將來或有
  失之出者而聖人不以為悔慮其殺一不辜故也
帝曰來禹洚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賢克勤于邦克儉
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
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績天之厯
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可愛非君可
畏非民衆非元后何戴后非衆罔與守邦欽哉愼乃有
[001-24b]
位敬修其可願四海困窮天禄永終惟口出好興戎朕
言不再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從帝曰禹官占惟先蔽
志昆命于元龜朕志先定詢謀僉同鬼神其依龜筮協
從卜不習吉禹拜稽首固辭帝曰毋惟汝諧
  此記舜再命禹攝位之事而因傳以心法治法魯
  論以為卽堯命舜者也有人則有心而道具焉一
  而已矣然人者形也心者神也道者性也妙合以
  凝而精粗本末分矣形有迹性無𧰼心之神明則
[001-25a]
  出入有無之間而兼體之者也自其因形以𤼵則
  曰人心口鼻耳目四肢之欲是也自其根性而生
  則曰道心仁義禮智之良是也形交於物而引於
  物故我為物役則危矣性本於天而命於天故人
  與天逺則微矣精者察其機辨人心所以差之介
  一者存其誠保道心所自具之眞也中者理之極
  致易所謂天德天則者也存而體之則立天下之
  大本察而由之則成天下之大經惟精惟一即所
[001-25b]
  以執其中者非精一之外别有執中之事也稽者
  稽於古詢者詢於今道者人心之所同然無古今
  一也故有精一之學又當稽詢而審處之中庸所
  謂好問好察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者舜之事也
  可愛者君以其衆所戴也可畏者民為其邦所以
  守也可願即可愛也敬修其可愛者則衆惟元后
 之戴矣若民困窮則天禄将去邦誰與守可畏孰甚
  焉夫聖人之愛民出自道心之至仁非懼其天禄
[001-26a]
  之去而後為之也然聖人者吉凶與民同患不言
  及吉凶禍福之幾則聞者無所儆戒知者聞之反
  之於身而自求多福焉不知者聞之屑屑於防患
  猜物權詐兵刑將由此起故帝云我言亦止於是
  矣不必諄諄也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後世稱曰神堯故神宗為堯廟
帝曰咨禹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㑹羣后誓于師
[001-26b]
曰濟濟有衆咸聽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賢
反道敗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棄不保天降之咎肆
予以爾衆士奉辭伐罪爾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勲三旬
苗民逆命益賛于禹曰惟德動天無遠弗届滿招損謙
受益時乃天道帝初于歴山徃于田日號泣于旻天于
父母負罪引慝祗載見瞽瞍夔夔齊慄瞽亦允若至諴
惑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師振旅帝乃誕敷文
德舞干羽于兩階七旬有苗格
[001-27a]
  此記禹既攝位而奉命征苗之事案典謨之終皆
  以苗為言則有苗唐虞之大患也益之意蓋以為
  天將釋此以為外懼而使吾君臣修德焉必以力
  服非天意也舜遇父母兄弟之極窮由後觀之乃
  所以玉成乎舜之德故益引之以為今日之苗亦
  修德之助盍反諸吾德之未至歟此不足憂也考
  之後世或遇亂危而引咎省躬則其興也勃焉然
  後知聖賢之言垂訓遠矣
[001-27b]
 臯陶謨
  二典記行事之始終禹謨記言亦前後更端非一
  時之言也惟臯陶謨似禹臯一時答問於帝前者
  𧰼山陸氏曰臯陶謨洪範傳道之書
曰若稽古臯陶曰允迪厥德謨明弼諧禹曰俞如何臯
陶曰都愼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勵翼邇可遠在
兹禹拜昌言曰俞
  人君信蹈其德則聽言者審而於臣下之所謀無
[001-28a]
  不明信任者專而於臣下之所弼無不諧此為治
  之要也又因禹之問而申其意謂迪德之道在乎
  愼修其身而所慮者遠二者蓋持敬謹幾之學也
  德之見於行者自親者始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
  矣身修家齊然後謀無不明而在位皆羣哲弼無
  不諧而羣哲皆勉輔不出宫庭而天下治者由此
  道也
臯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時惟帝其難之
[001-28b]
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懐之能哲而惠何憂
乎驩兜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臯陶又申前意謂謀無不明則能知人矣弼無不
  諧則能安民矣禹於是感乎其道之難蓋明偶有
  所不周則知人或失誠偶有所未至則安民或乖
  雖帝堯其猶病諸不敢自以為能也使帝於是而
  不難之則當日何以猶憂乎驩兜猶遷乎有苗而
  懼其民之不安乎何以猶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而
[001-29a]
  懼其人之不知乎
臯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載采采
禹曰何臯陶曰寛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
直而温簡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彰厥有常吉哉
  臯陶言知人雖難然不離乎迪德以知之亦者蒙
  上之辭言不徒聽其言亦觀其行而已矣蓋徒聽
  其言則巧言令色孔壬誠可畏也取人以身而觀
  其行則人安廋哉故知人者亦曰人之行有九德
[001-29b]
  耳亦曰其人有德然後使之事其事耳禹問九德
  之目而臯陶悉數之亂者能治事也擾者能馴物
  也剛以體質言彊以𤼵用言前五德於柔中見其
  剛後四德於剛中見其柔也有是九德之行又必
  著其有恒而不變乃稱吉士也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嚴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
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師師百工惟時撫于
五辰庶績其凝
[001-30a]
  旣數九德之目因言使之采采之道有三德則可
  以為大夫矣有六德則可以為諸侯矣九德咸用
  則百僚相師百職無廢順時育物而功成焉此所
  以適於安民之路也
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無曠庶官天
工人其代之
  言既以德知人又當上下勉為德以終之事乃可
  舉民乃可安無教逸欲有邦者心法也以一日二
[001-30b]
  日之間幾之動者有萬近而公私邪正遠而興廢
  存亡不可不謹也無曠庶官者治法也以人君奉
  若天道一官廢則天道於是而不行矣不可不修
  也
天敘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
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
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
  天叙天秩天命天討皆所謂天工也厚人倫而以
[001-31a]
  禮等殺之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也顯有德而
  以刑弼輔之所謂道之以政齊之以刑也皆治法
  也然行德禮者在乎恭敬以協於中施政刑者在
  乎勤愼以要於當治法歸乎心法也
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達於上下敬
哉有土
  典禮者天之所以牖民天聰明也然於民之良知
  良能驗之而已矣命討者天之所以鑒民天明畏
[001-31b]
  也然於民之善善惡惡徵之而已矣此天人無間
  之理達乎上下者也故順天道則民安矣雖曰惠
  乃黎民懐之然至有罪如驩兜有苗者討之何非
  安民之事而又何相悖之有乎
臯陶曰朕言惠可底行禹曰俞乃言底可績臯陶曰予
未有知思曰贊贊襄哉
  日贊贊襄者日日贊之又贊以成其治也知人安
  民禹之難之為其道之難盡也故臯陶稱天以矢
[001-32a]
  之任天工者簡在帝心者也行天叙天秩天命天
  討者順帝之則者也患乎身之不修德之不迪無
  以奉承天意不患乎人之難知民之難安也此窮
  本極源之論
 益稷
  蔡傳説是蓋篇名益稷更無謨字可知即臯陶謨
  之分也
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001-32b]
臯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昬
墊予乘四載隨山刋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
海濬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
烝民乃粒萬邦作乂臯陶曰俞師汝昌言
  帝命禹昌言禹謂臯陶之言已盡我無可言也惟
  思孜孜勤事而已臯陶非不知其勤事之實而又
  問之者欲禹具述本末更知其所以經理之要聖
  人之虚也洪水泛濫道皆不通乘四事者以隨山
[001-33a]
  而相水勢刋木而通道路此其始事也斯時也地
  未可耕民未能相徃來教之以鳥獸魚鼈為食而
  已既乃先從下流疏通使九川皆入於海孟子所
  謂掘地而注之海者此其繼事也於是復從上流
  浚治使畎澮皆入於川孟子所謂水由地中行而
  歸於江淮河漢者此其終事也至是則地漸可耕
  民相來徃教以稼穡艱難之利而以鮮食佐之猶
  謂未足也使之勤遷其所居貨以其有者易其無
[001-33b]
  者衣用咸充然後民得一意耕作而萬邦治矣化
  即貨古字通爾案禹治水之要無出於數言者故
  禹貢首言隨山刋木定高山大川及乎施功自兖
  青徐揚始而迄於荆豫梁雍焉勤勞八載而皆行
  所無事此所以謂大智也抑觀禹所言及孟子所
  述水土之平益稷實終始之史者雖以文繁離篇
  其亦表而出之之意歟
禹曰都帝愼乃在位帝曰俞禹曰安汝止惟幾惟康其
[001-34a]
弼直惟動丕應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帝曰
吁臣哉鄰哉鄰哉臣哉禹曰俞
  此禹他日之言非蒙上義蓋惟俞為然其言之辭
  餘如都於吁皆𤼵語都者有所善而欲陳之不與
  俞𩔖也愼帝位者必先定其志正其心所謂安汝
  止也然後惟幾而慮之也周惟康而處之也當又
  必資於輔弼之直又必凡動皆順民心而答其徯
  望之志如此以明受天命則命必申重而休美矣
[001-34b]
  禹之斯言蓋括臯陶前謨之㫖申為帝誦之者故
  帝已黙契於心而惟摘其弼直之言而歎詠之鄰
  者親睦之意
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
四方汝為予欲觀古人之𧰼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㑹
宗彞藻火粉米黼黻絺繡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
明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汝聽予
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後言欽四鄰庶頑䜛説若不在
[001-35a]
時侯以明之撻以記之書用識哉欲並生哉工以納言
時而颺之格則承之庸之否則威之禹曰俞哉帝光天
之下至于海隅蒼生萬邦黎獻共惟帝臣惟帝時舉敷
納以言明庶以功車服以庸誰敢不讓敢不敬應帝不
時敷同日奏罔功無若丹朱傲惟慢遊是好傲虐是作
罔晝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予創若時
娶于塗山辛壬癸甲啓&KR0561&KR0561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師外薄四海咸建五長
[001-35b]
各迪有功苗頑弗即工帝其念哉帝曰迪朕德時乃工
惟叙臯陶方祗厥敘方施𧰼刑惟明
  此雖蒙臣鄰之意然亦他日之言也翼為以股肱
  言明聽以耳目言左右有民易所謂左右民也宣
  力詩所謂奔走禦侮者也十二章之衣别為五服
  將以承祭祀辨上下命有德賜有功欲其明之者
  以此非責以夏采染人之事也六律以節五聲五
  聲以被八音五言者五聲所歌奏之言則詩是也
[001-36a]
  治忽猶治亂也察治亂以出納五言即陳詩以觀
  民風之事也舜欲為安内治外制禮作樂之事責
  臣下之助成之而又申以弼直之意欽四鄰者面
  從背議四鄰將有非之者詩云亦云可使怨及朋
  友不可不畏也頑䜛所謂䜛説殄行者也工官也
  設納言之官以稽之又時而宣揚告戒之因以加
  賞罰焉案左右有民而宣力四方即禹稷契臯陶
  垂益等之職觀𧰼作服其大者用之郊社宗廟即
[001-36b]
  夷之職六律五聲八音即夔之職慮有䜛説殄行
  而為之納言又即龍之職也帝約命官之意而申
  明之者如此禹然其言而猶欲帝以用賢修德為
  本蓋舉直則不仁者遠矣身修則人治矣讓者興
  於禮敬應者勉於事言修身而直以丹朱為戒蓋
  惟聖罔念作狂不嫌於引喻非倫也禹又言己亦
  懲於舟朱之惡而勤勞於外者如此然苗猶頑不
  即工蓋亦己德之未至耳欲帝之思念之也五服
[001-37a]
  五千説見禹貢十二師即十二牧也九州為正幽
  并營為附舜典總言之禹貢則以正者統之也五
  長五方蠻夷之君長也帝言汝之功既足以導朕
  德矣臯陶又敬承其功而明刑以弼教是二人者
  真弼直之臣矣嘉納其言而深許之也
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羣
后德讓下管鼗鼔合止柷敔笙鏞以閒鳥獸蹌蹌簫韶
九成鳳凰來儀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
[001-37b]

  此兩記夔言以見舜治之成也案周禮樂有四節
  始而升歌則此搏拊琴瑟以詠是也次而笙入則
  此下管是也三而閒歌則此笙鏞以閒是也終而
  合樂則此簫韶九成是也第二節輕者以笙儀禮
  鄉飲酒燕射工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笙南陔白
  華華黍是也重者以管禮記升歌清廟下而管𧰼
  是也此舜宗廟重樂故云下管也笙鏞皆鐘磬之
[001-38a]
  名與歌聲相應者曰鏞鐘鏞磬與笙聲相應者曰
  笙鐘笙磬第三節之樂歌奏迭作故曰笙鏞以閒
  也知簫韶九成為合樂者凡樂將終而後舞入簫
  韶舜舞也舜舞有九成猶武舞有六成樂記孔子
  告賔牟賈者可見
帝庸作歌曰勑天之命惟時惟幾乃歌曰股肱喜哉元
首起哉百工熙哉臯陶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作興
事愼乃憲欽哉屢省乃成欽哉乃賡載歌曰元首明哉
[001-38b]
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
事墮哉帝拜曰俞徃欽哉
  此記有虞君臣唱和交儆以見聖人之心純亦不
  已聖人之治所其無逸也惟時者敬心之常存惟
  幾者謹事於方動二者所以勑天之命也舜警其
  臣故先股肱臯陶警其君故先元首臯陶言為君
  者率之於先守之於繼省之於後則大要舉而下
  無遁情矣所謂明也若智欲徧物事必攸兼是之
[001-39a]
  為叢脞此似明而非明臣下反為之退諉萬事反
  以之廢壊矣夫叢脞者將以作勤而興事也而其
  效乃相反故荀卿曰主好要則百事詳主好詳則
  百事荒仲弓言居敬行簡而夫子然之又曰無為
  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程子謂堯舜心法至今在者此也
 
 
[001-39b]
 
 
 
 
 
 
 
 尚書七篇解義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