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53 禹貢錐指-清-胡渭 (master)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錐指卷十泗上
              徳清胡渭撰
嶓冢導漾東流為漢渭按漾史記作瀁漢書氐道下又作養古字通也
 傳曰泉始出山為漾水東南流為沔水至漢中東流
 為漢水易氏曰漾水東流百八十里經興元之南鄭
 縣名漢水黄氏曰漢有沔漾之名皆東漢水也地理
 志西漢水出西縣嶓冢山南入廣漢白水蓋潛漢也
 經不著其所出自古皆以為東西兩漢俱出嶓冢則
[014-1b]
 或然矣而西漢固無沔漾之名地理志漾水出隴西
 氐道至武都為漢武都東漢水受氐道水名沔是則
 沔水俱為東漢也獨氐道武都脈絡不通川渠阻隔
 武都受漾為不可據而桑欽遂徙氐道漾水為西漢
 之源由是愈紛錯酈道元委曲遷就通之以潛伏之
 流證之以難騐之論更覺齟齬故當盡廢諸説而一
 之以經文杜佑通典秦州上邽縣嶓冢山西漢水所
[014-2a]
 出經嘉陵曰嘉陵江經閬中曰閬江漢中金牛縣嶓
 冢山禹導漾水東流為漢水亦曰沔水其説為可據
 按嶓冢見導山魏地形志華陽郡嶓冢縣有嶓冢
 山漢水出焉元和志嶓冢山在興元府金牛縣東二
 十八里漢水出焉經南鄭縣南去縣一百步禹貢嶓
 冢導漾東流為漢是也南鄭今陕西漢中府治其故
 城在今府城東北嶓冢故城在今沔縣白馬城東南
 五里上邽故城在今鞏昌府秦州西南金牛舊縣在
 今漢中府寧羌州西北其嶓冢山在今沔縣西南接
[014-2b]
 寧羌州界
漢郊祀志秦祠沔扵漢中地理志漢中有沔陽縣



武都下云東漢水一名沔則沔漢互稱其來已久



而沮縣下又云沮水出東狼谷南至沙羡南入江



荆州川沮子余反羡音夷按周禮荆州川曰江漢而無沮



是沮即沔也水經注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中



一名沮水闞駰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縣亦受名焉導源南流泉街水注之水出


[014-3a]


河池縣東南流入沮縣㑹扵沔元和志沮水出興州順政縣東北八十二里按沮縣故城在今漢中



府略陽縣界晉永嘉後没扵氐羌縣廢後魏改置武興縣又僑置略陽縣西魏改略陽曰漢曲隋又



改曰順政唐為興州治宋復改順政曰略陽今在寧羌州北二百二十里河池今徽州屬鞏昌府泉



街水在略陽縣北東南逕沮水戍在略陽縣東南沔縣志云沮水在縣西七十里



與略陽接界又東南流注漢所謂沔漢者也尚書曰嶓



冢導漾東流為漢山海經所謂漢出鮒嵎山也東



北流得獻水口庾仲雍云是水南至闗城合西漢水又東北合沮口



漢水自寧羌州東北流逕沔縣故大安軍南又東北至青羊驛沮口在焉宋開禧二年金人陷大散


[014-3b]
闗叛將吴曦退屯罝口旋還興州罝口即沮口也同為漢水之源故孔安



國曰漾水東流為沔蓋與沔合也至漢中為漢水



是互相通稱矣班固曰東漢水一名沔鄭康成曰或謂漢為沔如淳曰北方人謂漢



水為沔水沔水又東逕白馬戍南濜水入焉水北發武都氐中南



逕張魯城東又南逕張魯治東張魯治東對白馬城一名陽平闗濜水南流入沔其城西帶濜水南



面沔川二水之交故亦曰濜口城矣按地形志沔陽縣有白馬城今在沔縣西南即漢陽平闗亦曰



白馬戍濜水在縣西三十里又東逕武侯壘南諸葛武侯所居也亦名石馬城



在今沔縣南又東逕沔陽縣故城南城蕭何所築也南對定軍山諸葛亮


[014-4a]


遺令葬此按沔陽故城寰宇記云在西縣東南十六里今在沔縣東南十里又東逕西



樂城北城在今沔縣西南漢水南岸又左得度水口在沔縣南二里



東右㑹温泉水口在沔縣東南又東黄沙水左注之水南



有女郎山按沔縣東四十里有沙水女郎山在褒城縣西南又東合褒水西北出衙



嶺山東南流入漢元和志褒谷山在褒城縣北五里南口為褒北口為斜長四百七十里按褒水在



今褒城縣東又東逕萬石城下在褒城縣東又東逕漢廟堆



在今南鄭縣西南又東逕南鄭縣南漢髙祖入秦項羽封為漢王蕭何曰



天漢美名也遂都南鄭以今輿地言之漾水出寧羌州北嶓


[014-4b]
冢山寧羌在漢中府西北三百八十里東北流逕沔縣西南合沔



水又東逕沔縣南沔縣在府西少北九十里又東逕褒城縣南



在府西北四十里沔水去縣二十四里又東逕南鄭縣南為漢水水去



縣三里經所謂嶓冢導漾東流為漢者也



陸游曰嘗登嶓冢山有泉涓涓出山間是為漢水



之源此務觀入蜀塗厯金牛目騐而得之涓涓細



流安國傳所謂泉始出山為漾水者也新城王尚



書士禎昔典試四川撰蜀道驛程記其言嶓漢最


[014-5a]


為詳覈記曰出沔縣西門曲折行亂山中沔水流



經其中略如棧道但山庳無林木沔流舒緩不及



褒水湍悍耳西涉沮水抵大安驛有土城廢址宋



置大安軍沔沮之間闊者未丈許狹者才二三尺



沙石磷磷深不没踝自大安西南亂山益稠至金



牛驛北望見嶓冢山峩然雲表一小水自西東流



即所謂嶓冢導漾者也水纔濫觴不没鳬鴈合五



丁峽水東流為沔其流始大金牛驛西三里稍南


[014-5b]
入五丁峽一名金牛峽在寧羌州北三十里峽口懸崖萬仞



隂風颯然水自峽中噴薄而出寧羌州在亂山中



無城堞本沔縣羊鹿坪地明洪武中以山㓂作亂



置寧羌衛扵此成化中即衛建州治自州行十里



渡水過百牢闗闗下有分水嶺嶺東水皆北流至



五丁峽北合漾水入沔嶺西水皆南流逕七盤闗



龍洞合嘉陵水為川江常璩言沔出嶓冢合白水



為西漢明與導漾之文相悖按通典嶓冢山有二


[014-6a]


一在天水上邽一在漢中金牛雍大記云西漢水



在西和縣源出嶓冢山西流與馬池水合此乃上



邽之嶓冢在今秦州又云漢江源出沔縣嶓冢山



東流入金州此乃金牛之嶓冢禹貢嶓冢導漾乃



沔縣之嶓冢非秦州之嶓冢知嶓冢有二則東西



二漢源流各自了然漾之與沔本為一流與隴西



之嶓冢都無交涉常氏之誤可不辯而明矣公使



車閲厯較陸氏所得更備且大有禆扵經學非徒


[014-6b]
紀遊覽之勝而已故掇其要著於篇



漢志隴西氐道下云禹貢養水所出至武都為漢



師古曰氐夷種名氐之所居故曰氐道按邑有蠻夷曰道晉永嘉之後地没扵氐羌縣多荒廢氐道



今不知所在武都郡武都縣下云東漢水受氐道水一



名沔過江夏謂之夏水入江武都本白馬氐地漢元鼎六年開以為武



都郡治武都縣今鞏昌府成縣西北百里有仇池山山上有仇池城城東南有武都縣故城即漢武



都郡治也水經漾水出隴西氐道縣嶓冢山東至武都



沮縣為漢水常璩華陽國志漢水有二源東源出


[014-7a]


武都氐道縣漾山為漾水氐道晉改屬武都郡禹貢導漾東



流為漢是也此皆依漢志以為言然氐道漾水至



武都為東漢水卒莫有能言其所經者今按酈注



濁水出濁城北今成縣有濁水戍亦曰濁水城胡三省云在上禄縣東南武街城西



東流與丁令溪水㑹水北出丁令谷南逕武街城西東南入濁水



東逕武街城南故下辨縣治今廣業郡治按此城在今成縣西三十里又東



弘休水注之水北出溪南逕武街城東而南注于濁水又東逕白石縣



續漢書曰下辨城東三十餘里有峽峽中白水生大石障塞水流濁水即白水之異名也按白


[014-7b]
石縣今為成縣治又東南渥陽水注之水北出渥谷南逕白石縣東而南入



濁水又東南與仇鳩水合水發鳩溪南逕河池縣故城西而西南流注濁水



又東與河池水合水出河池北谷南逕河池戍東西南入濁水又東南



兩當水注之水出陳倉縣之大散嶺西南流入故



道川謂之故道水西南逕故道城東又西南入廣



業郡界與沮水枝津合謂之兩當溪水上承武都



沮縣之沮水瀆沮縣今略陽沮水在縣東西南流注扵兩當溪



又西南注扵濁水濁水南逕槃頭郡東今略陽縣西北一百


[014-8a]


里有長舉廢縣後魏扵此置槃頭郡而南合鳯溪水水上承濁水於廢廣業郡南逕



鳯溪出鳯凰臺下東南流左注濁水又東注于漢水謂西漢水觀此文則



漢志以沮水枝津上承氐道水下為東漢水可知



也氐道雖未詳其處所以地望度之當在西縣之



東河池之西上邽之南下辨之北濁水所受有丁



令溪水弘休水渥陽水皆出其北蓋自氐道來也



其中或有漢志所謂養水者但今無可攷耳然沮



水枝津上承沮瀆自東入西非自西入東也昔之


[014-8b]
觀水作記者不察地勢之髙下不辨川流之去來



遂以為氐道養水合濁水兩當溪由枝津以達沮



沔是為東漢之源而不知其非也班固因之故有



此誤水經扵武都下加沮縣二字蓋亦以氐道水下



通沮水為東漢之源也然漢志不言養水出何山



而水經復附㑹之曰嶓冢則氐道亦有嶓冢山矣



常璩知其非是故又因水以名其山曰漾山而為



之殊目要之氐道水所出别是一山非嶓冢也近


[014-9a]


世言漢水者皆知班固之誤而不知其誤所由來



故詳著其原委如此



漢志隴西西縣下云禹貢嶓冢山西漢水所出括地



志秦西垂宫即漢西縣在秦州上邽縣西南九十里元和志嶓冢山在上邽縣西南五十八里然則



山在故西縣東北去西縣三十二里也上邽漢屬隴西郡唐為秦州治今鞏昌府秦州是志云西縣



故城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嶓冢山在州西南六十里山不甚髙而峰岫延長連屬若冢是山在西



縣故城東北六十里也與括地元和志里數不同蓋唐之上邽在今州之西南去西縣故城當較近



但山不當更差二十八里耳州志城與山必有一誤南入廣漢白水東南至


[014-9b]
江州入江元和志利州景谷縣本漢白水縣屬廣漢郡宋為平興縣隋改曰景谷今四川



保寧府昭化縣之白水鎮是也鎮在縣西百里白水在縣北二十里至縣東三里合嘉陵江漢巴郡



治江州縣其故城在今重慶府巴縣西大江在縣東南嘉陵江至此入大江過郡四隴西



武都廣漢巴郡行二千七百六十里此與氐道之養水全



無交涉水經非一時一手作漾水篇首云漾水出



隴西氐道縣嶓冢山東至武都沮縣為漢水此不



過依漢志氐道一條以立文惟加嶓冢沮縣為不



同耳其所謂漢水即東漢也亦與西縣之西漢全


[014-10a]


無交涉及觀下文東南逕白水葭萌閬中至江州



入江則又確是西漢水與武都一條全無交涉矣



首尾横決必魏晉間人所續也經文有曰廣魏者故廣漢也蓋曹氏



改名漢後人續經此亦其一證尋其意指蓋以氐道水南合濁水



兩當溪厯槃頭郡東而南為西漢水也槃頭治長舉亦漢沮



縣地故酈注以為東西兩川俱出嶓冢而同為漢水



其言曰劉澄之云有水從沔陽縣南至梓潼漢夀



入大穴暗通罡山郭景純亦言是矣罡山穴小本


[014-10b]
不容水水成大澤而流與漢合庾仲邕又言漢水



自武遂川南入蔓葛谷越野牛逕至闗城合西漢



水故諸言漢者多言西漢水至葭萌入漢則兩川



通波更在沮縣之南矣嘗試以圖志考之漾沮雖



有枝津與西漢通要皆自東入西非自西入東也



蓋嶓冢亘絶東西俗謂之分水嶺地勢東髙而西



下故西漢水自略陽縣南入寧羌州界即折而西



南避髙就下其性則然豈有東入之理澄之所言


[014-11a]


即禹貢之潛仲邕所言即通谷水也二水皆東漢



之枝津西流入西漢水而説者乃謂西漢水至葭



萌入漢顛倒之矣今嶺東漾沮枝津皆入西漢嶺



西谿澗之水亦皆入西漢川流去來有目者盡能



騐之其可是古而非今乎



凡川流去來以平日為主時值暴漲則急水溢入



緩水而東者反西南者反北漲稍退則如常矣洞



庭彭蠡之水皆北入大江及夏秋江漲迴流入湖


[014-11b]
清湍為之改色此其尤彰明較著者昔人以西漢



水東合沮沔蓋亦據暴漲之時溢入東川故有此



誤耳余家臨餘不溪溪水分流自清河橋入經縣



前出西水門西北合前溪水又西北與苕霅㑹即



古北流水也此水本自東入西投之以物輙西流



及溪水暴漲乃自其上流溢入馬厄河而東入西



水門出清河橋投之以物則東流矣使客㳺者觀



之能不以暫為常乎故夫山川之向背非熟察情


[014-12a]


形參詳圖志未有能得其真者也



酈道元雖有東西兩川俱出嶓冢之説而終以西



漢為主注云今西縣嶓冢山西漢水所導也西流



與馬池水合寰宇記云馬池源出嶓冢山又西南合楊亷川水



水出西谷東南流逕西縣故城北又東南入西漢水又西南逕始昌峽始昌



縣故城西城在今西和縣北又西南逕宕備戍南戍在西和縣東



又西南逕祁山軍南祁山在嶓冢之西七十許里今在西和縣西北七十



又西逕蘭倉城南今禮縣東南有蘭倉故城又南入嘉陵道


[014-12b]
而為嘉陵水禮縣本漢嘉陵道地屬武都郡西漢水至此為嘉陵水傅同叔云嘉陵江



出鳯州大𣪚闗西南嘉陵谷至興州北境當㑹東漢水而東行安得越東漢而為西漢乎宋人以故



道水為嘉陵江大非近志皆承其謬故道水合濁水至槃頭郡入西漢水至今猶然何言㑹東漢而



不為西漢邪又東南逕瞿堆西又屈逕瞿堆南孤嶮雲髙望之



形若覆壺開山圖謂之仇夷漢武帝元鼎六年開以為武都郡左右悉白馬氐矣按瞿堆即仇池山



在今成縣西北百里又東南逕濁水城南亦曰濁水戍在成縣西又東



南逕脩城道南今略陽縣西北有脩城廢縣漢志作循城屬武都郡又東南



於槃頭城南與濁水合詳見前又東逕武興城南今略


[014-13a]


陽縣治即武興故城唐為興州順政縣元和志嘉陵江經順政縣南去縣百步又西南逕



闗城北除水出西北除溪東南流入漢按闗城即今陽平闗在寧羌州西北八十里東至沔



縣一百七十里又西南逕通谷通谷水出東北通溪上承漾水西南流為西漢水按



唐武徳二年分綿谷縣之通谷鎮置金牛縣在今寧羌州金牛驛西三十里庾仲邕曰漢水自武遂



川南入蔓葛谷越野牛逕至闗城合西漢蓋即此通谷水也通溪上承漾水曰獻水口又西



南寒水注之水東出寒川西流入西漢寰宇記云大寒水在三泉故縣南十五里西流



至龍門山入大石穴按龍門山在故三泉縣西七十里今在廣元縣東北八十二里其水即禹貢之



潛郭璞所謂從沔陽南流至漢夀入大穴中通峒山下西南潛出者也詳見梁州又西逕


[014-13b]
石亭戍廣平水西出百頃川東南流注漢又有平阿水出東山西流注漢水又逕晉



壽城西又南合漢壽水水出東山西逕東晉夀故城南而西南入漢按今廣



元縣南有漢夀水又東南逕葭萌縣東北與白水合白水西北



出臨洮縣西傾山又東南逕白水縣故城東又東南逕小劒戌北西去大劒三十里又東南至吐費



城南即西晉夀之東北也東南流注漢水水有津闗按元和志晉夀故城在利州益昌縣東南五十



里本漢葭萌縣也北為西晉夀今在昭化縣界白水即桓水詳見梁州嘉陵江自陜西寧羌州界東



南流逕四川廣元縣西又西南逕昭化縣東南又南逕劒州東又東南入蒼溪縣界白水闗在寧羌



州西南九十里接昭化界東北去闗城一百八十里又東南逕巴郡閬中縣


[014-14a]


巴西郡治也閬水出閬陽縣而東逕其縣南又東注漢水按三巴記云閬白二水南流曲折三回如



巴字即嘉陵江也自蒼溪縣界東南流逕閬中縣西南又東南逕南部縣東北又東南逕蓬州東又



西南逕南充縣東又南入定逺縣界寰宇記云嘉陵水又名閬中水亦曰閬江亦曰渝水華陽國志



曰閬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勁勇鋭氣善舞今所謂巴渝舞也又東南逕宕



渠縣又東南合宕渠水水北出南鄭縣南巴嶺謂之北水東南流與難水合



又東南流逕宕渠縣謂之宕渠水又東南入漢按宕渠故城在今渠縣東北七十里宕渠水亦名渠



江重慶府志云嘉陵江自定逺縣流入合州界又一百九十里合渠江又十里至州城東南合涪江



又南四十里入巴縣酈道元以宕渠水為禹貢之潛非是辨見梁州又東南逕江州


[014-14b]
縣東南入于江涪水注之故仲雍謂涪内水者也按江州本作江津誤今據漢志改



以今輿地言之秦州西和禮縣成縣並屬陜西鞏昌府



略陽寧羌並屬漢中府廣元昭化劒州蒼溪閬中南部



並屬四川保寧府蓬州南充並屬順慶府定逺合州巴縣並屬重慶



諸州縣界中皆西漢水之所經也禹貢雖無西



漢水然必周知其所厯之地而後可以折東漢受



氐道水之妄且廣元以下即禹貢之潛昭化合白



水亦即禹貢之桓皆有闗扵經故備著之


[014-15a]


禹貢以嶓冢繋梁州而漢志嶓冢在雍域之隴西一誤



也禹貢云嶓冢導漾而漢志以嶓冢所出為西漢水



其漾水則出氐道二誤也禹貢之潛乃漾水枝津



西出為西漢水而漢志西漢水出西縣之嶓冢三



誤也漢志不言漾水出何山而水經云出氐道縣



嶓冢山是氐道亦有嶓冢四誤也漾者東漢之源



而續水經者以西漢接漾水為一川五誤也漾沔



枝津皆自東入西而酈注從舊説云西漢水至葭


[014-15b]
萌入漢六誤也川流離合地上灼然可見而酈注



惑闞駰之説以為原始要終潛流或一故東西俱



受漢漾之名七誤也羣言殽亂學者靡所折衷今



説漢水當排棄諸家専主禹貢以沮沔為漢之别



源以西漢為漾之枝津而氐道水則存而不論是



亦理亂絲解連環之術也



蔡傳漾水名水經曰漾水出隴西郡氐道縣嶓冢



山東至武都遺沮縣為漢水五字常璩曰漢水有兩源此東


[014-16a]


源也即禹貢所謂嶓冢導漾者其西源出隴西嶓冢



山㑹泉始源曰沔逕葭萌入漢東源在今西縣之西



西源在今三泉縣之東也酈道元謂東西兩川俱



出嶓冢而同為漢水者是也水源發扵嶓冢為漾



至武都為漢今按酈注引常璩華陽國志曰漢水



有二源東源出武都氐道縣漾山為漾水禹貢導



漾東流為漢是也西源出隴西嶓冢山㑹泉逕葭



萌入漢始源曰沔而蔡氏所引割裂顛倒文義盡


[014-16b]
失泉本白水二字傳寫者誤合為泉字當作㑹白



水逕葭萌入漢而蔡氏不悟意㑹泉為泉名即始



源曰沔乃易置四字於逕葭萌入漢之上殊為可



笑常璩承地志水經之謬而又撰漾水之名以西



源為沔其謬滋甚自魏收謂漢水出嶓冢縣而杜



佑復從而證明之世亦知東西兩川原委劃然為



二矣王象之輿地紀勝引宋朝郡縣志云今之言



漢水以西縣之嶓冢山為源此即後魏之嶓冢縣


[014-17a]


隋更名西縣者非隴西之西縣今在秦州境者也



周廢西縣入上邽隴西之西縣絶已乆矣蔡氏云東源在今西縣之西



亦似從郡縣志主隋之西縣而謂西源在今三泉



縣之東則大非三泉本漢葭萌縣地唐武徳初分



置三泉縣在利州東北一百五十里天寶初移治



嘉陵江東一里闗城倉陌沙水之西西南去故城



一百二十里見寰宇記即宋故大安軍也今在寧羌州



西北金牛驛西六十里宋紹興三年改建大安軍於今沔縣界復置三泉縣


[014-17b]
隷軍即今縣西南九十里大安驛也蔡氏所指三泉縣蓋在沙水西者北距隴西嶓



冢山六百餘里而謂西源在三泉之東相去懸絶



總由不知宋之西縣即隋之西縣隋之西縣非漢



之西縣故輾轉迷惑終無是處酈元所謂兩川俱



出嶓冢者仍指隴西之山蔡氏誤認在漢中故又



實其言以為東源出嶓冢山東則當在西縣之西



西源出嶓冢山西則當在三泉之東是謂東西兩



川俱出嶓冢而同為漢水云爾而不知其舛錯為


[014-18a]


已極也又云水源發扵嶓冢為漾至武都為漢夫



武都縣逺在漢中之西北兩源旣並出漢中豈復



有西北流至武都者哉隋人改嶓冢縣曰西縣五



百年後蔡氏獨受其誤吾不能不為蔡氏轉恨隋



人也



蔡氏岷嶓既藝傳云嶓冢山地志云在隴西氐道



縣漾水所出又云在西縣今興元府西縣三泉縣



也蓋嶓冢一山跨扵兩縣云今按漢志氐道無嶓


[014-18b]
冢水經始有之西縣亦屬隴西與隋之西縣相去



懸絶而蔡氏云一山跨兩縣蓋與興元之西縣為



隴西之西縣又以興元之三泉當隴西之氐道也



既不知有二西縣又不知有二嶓冢故此傳云東



源在今西縣之西西源在今三泉縣之東支離之



説所自來矣大抵東源出漢中宋人皆以為然而



謂西源亦出漢中則自蔡氏始以余觀之西漢水



之名實以漾水枝津西南潛出故謂之西漢鄭康


[014-19a]


成云漢别為潛流與漢合大禹自道漢疏通即為



西漢水此古人名水之本義也自班固以西縣所



出為西漢之源而其指乖矣今若以從沔陽南流



者為西漢之源即謂西源在三泉之東亦無不可



然傳者之意初不若是也郢書燕説聊為仲黙解



嘲云爾


又東為滄浪之水釋文浪音郎渭按滄史記作蒼
 林氏曰張平子南都賦云流滄浪而為隍廓方城而
 為墉李善注引左氏傳屈完所謂楚國方城以為城
[014-19b]
 漢水以為池則是滄浪即漢水也蓋漢水至扵楚地
 則其名為滄浪之水也易氏曰漢水自興元南鄭縣
 又七十二里至城固縣北又三百里至洋州興道縣
 南又五百里至金州西城縣北又六百八十里至均
 州武當縣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滄浪洲又名滄浪水
 按武當漢屬南陽郡今為均州屬湖廣襄陽府


傳云别流在荆州正義云傳言别流似分為異水


[014-20a]


按經首尾相連不是分别當以名稱别流也渭按



水經夏水注云鄭玄注尚書滄浪之水言今謂之



夏水來同故世變名焉劉澄之著永初山水記云



夏水古文以為滄浪漁父所歌也因此言之水應



由沔今按夏水是江流沔非沔入夏假使沔注夏



其勢西南非尚書又東之文也此辨最為明晰孔



傳實出康成之後以夏水為滄浪故曰别流滄浪者漢



水之色也非因洲而得名李白襄陽歌云漢水鴨頭綠正所謂滄浪説卦震為蒼筤竹漢童謡木門


[014-20b]
倉琅根字雖不同而音義則一皆言其色青也水經注漢水自南鄭縣東



南又東逕胡城南在今城固縣西四十里又東黒水注之在城



固縣西北五里又東逕城固縣南元和志漢水逕城固縣南去縣二里按今城固



縣北有城固北城漢置即大城固也又東逕魏興安陽縣南涔水出



自旱山北注之蔡傳云安陽今洋州真符縣也按真符在今洋縣東六十里元省入



洋州旱山在今南鄭縣東南漢志安陽谷水出西南北入漢師古曰音潛其字亦或從水涔灊



古字通或以為禹貢之潛非是酈注云涔水即黄水也又東㑹益水在洋縣西北二



十五里又東至灙城南與洛谷水合水北出洛谷北通長安按灙城


[014-21a]


今洋縣東北二十三里興勢故城是也洛當作駱灙谷在縣北即駱谷之南口又東逕小



城固南州治大城固移縣北故曰小城固漢水東厯上濤而逕扵龍下龍下地名自白馬迄



此則平川夾勢水豐壤沃利方三蜀矣度此溯洄從漢為山行之始按今洋縣治即興道故城小城



固城在縣東元和志漢水經興道縣南去縣一百步寰宇記云漢水自發源至此屈曲行三百七十



里入金州漢隂縣界又東逕石門灘在洋縣東五十里又東逕猴經



山多猴猿好乘危綴飲故灘受斯名又東逕大小黄金南水北對黄金谷



在洋縣東八十里又東合蘧蒢溪口水北出就谷在長安西南其水南流逕陽



都坂東又南厯蘧蒢溪而南注扵漢按陽都坂蘧蒢水皆在洋縣東北又有子午道在縣東一百六


[014-21b]
十里元和志云黄金縣有驛即子午道也舊道在金州安康縣界梁王神念别開此路又東



右㑹洋水水導源巴山東北流入漢隋志西鄉縣有洋水元和志云經縣東八里



東厯敖頭水陸嶮湊魏興安康縣治又東合直水水北出子午谷東南逕直



城西而南注漢按直城西與今石泉縣接界寰宇記云漢水在石泉縣東百步又東逕直



城南又東至千渡而至蝦蟇嶺厯漢陽潕口而届於彭溪龍竈矣並溪澗灘磧之名也按魏地



形志金城郡治直城縣其故城在今漢隂縣西又東逕晉昌郡之寧都縣



寧都故城在漢隂縣東七十里晉置屬晉昌郡唐改曰漢隂寰宇記云漢水在漢隂縣南二里



今在縣西又東逕魏興郡廣城縣沈約宋志魏興郡有廣城縣其故城在今


[014-22a]


紫陽縣東南漢水在縣南門外又東得魚脯溪口舊西城廣城二縣指此谷而分



又東過西城縣南又東逕鼈池而鯨灘蜀都賦曰流漢湯湯驚浪雷奔望之



天回即之雲昏者也又東逕西城縣故城南漢中郡之屬縣漢末為西城郡



魏改為魏興郡治焉按漢水自紫陽界折而東北流入興安州界州本漢西城縣唐為金州治元和



志漢水去州城百步水出麩金又東合旬水謂之旬口在今洵陽縣東南漢志漢中句



陽縣北山句水所出南入沔又東逕木蘭南左岸壘石數十行為木蘭塞云吴朝



遣軍救孟逹扵此又東左得甲水口水出秦嶺山東南流逕魏興之洵陽縣又



東右入漢水按漢志上雒縣甲水出秦嶺山東南至錫入沔當在今白河縣界白河漢錫縣地也


[014-22b]
又東逕錫縣故城北為白石灘故春秋之錫穴也錫音陽又東逕長



利谷南漢志漢中長利縣有鄖闗其故城在今鄖西縣西南又東逕堵陽縣



堵水入焉水自建平郡界東北流逕堵陽縣西而北注扵漢在今鄖縣南又東逕



鄖鄉縣故城南鄖鄉唐屬均州元改曰鄖縣元和志鄖鄉縣漢水西自豐利縣界流



入南去縣三里東有澇灘冬即水淺而下多大石又東為淨灘夏水急迅行旅苦之歌曰冬澇夏浄



斷官使命豐利今白河也又東逕琵琶谷口梁益二州分境於此故謂之琵琶界



又東北流屈而東南逕武當縣今為均州在襄陽府西北三百九十



里西去興安州七百里縣西北四十里漢水中有洲名滄浪


[014-23a]


洲庾仲雍漢記謂之千齡洲非也是世俗語訛音



與字變矣地説曰水出荆山東南流為滄浪之水



是近楚都故漁父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



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余按尚書禹貢言



導漾水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不言過而言



為者明非他水決入也蓋漢沔水自下有滄浪通



稱耳纒絡鄢鄀地連紀郢咸楚都矣以今輿地言



之漢水自南鄭縣南又東逕城固縣南城固在漢中府東少


[014-23b]
北七十里水去縣四里舊志云縣東二里有飲馬灘每子午二時潮響如雷又五里為上濤下濤龍



亭廢縣在縣東龍亭山下即龍下也又東逕洋縣南洋縣在府東南一百二十里水



去縣二里又東逕西鄉縣東北西鄉在府東南二百二十里又東南



逕石泉縣南石泉在興安州西二百五十里水去縣五十步又東逕漢隂



縣南漢隂在州西少北一百六十里水去縣八十里又東逕紫陽縣南紫陽



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州志云有怯灘在縣西十五里水陡如鬬又大力灘在縣西八里兩岸夾石



左右有兩石觜最為舟楫患又石梁灘在縣西當任河水口中宫灘在縣東南一里極髙險中流有



柱石怒濤之聲如雷長灘在縣東四里近汝河灘不甚險商舟停集漁火絡繹皆漢水所經也


[014-24a]


東北逕興安州北州志云州境漢江多灘麩灘串灘二郎灘為險而神灘尤甚明



成化十三年知州鄭福於沍冬時用火燒石疏鑿以殺其勢舟行利焉萬厯十一年漢水溢壊州城



公私廬舎皆盡溺死者數千人州東一里有長春隄成化八年為水衝壞十五年鄭福増築髙堅萬



厯二十年復加修築又東逕洵陽縣南洵陽在州東一百二十里水在縣南門外



又東逕白河縣北白河在州東南二百七十里又東逕鄖西縣



鄖西在湖廣鄖陽府西一百四十里水去縣五十里又南逕鄖縣南明成化十



二年置鄖陽府治鄖縣舊志云漢江自城西遶城南寶蓋天馬諸山皆錯列漢濵又東逕



均州北均州在襄陽府西北三百九十里水去州四十里經所謂又東為


[014-24b]
滄浪之水者也自均州以至漢陽皆名滄浪之水故曰是近楚都



葉少藴云滄浪地名非水名大抵禹貢水之正名



而不可單舉者則以水足之黒水弱水灃水是也



非水之正名而因地以為名則以水别之滄浪之



水是也沇水伏流至濟而始見沇亦地名可名以



濟不可名以沇故亦謂之沇水乃知聖言一字未



嘗無法也渭按水名或單舉或配水字各有所宜



如漆沮既從自不可加水字灃水攸同無水字則


[014-25a]


不成辭矣如灃必配水導渭何以云東㑹于灃乎



弱黒並配水漾單舉沇配水皆屬辭之體應爾非



有他義也山海經凡山水以二字為名者其上必



加之字猶此經滄浪之水也亦古人屬辭之體安



見滄浪為地名而非水名乎信如葉言則山海經



曰嶓冢之山嶓冢亦是地名而非山名矣


過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釋文澨市制反
 傳曰三澨水名入漢大别山名觸山迴南入江易氏
 曰漢水自滄浪洲東南流三百六十里至襄陽府襄
[014-25b]
 陽縣又三百二十里至郢州長夀縣又三百里至復
 州景陵縣又東至漢陽縣大别山之東北入江
 説文澨埤増水邊土人所止也大别見導山


孔傳以三澨為水名不如説文之精確按詩汝墳



傳曰汝水名墳大防也箋以為汝水之側淮濆傳



曰濆涯也箋以為淮水大防毛鄭彼此互異正義



遂謂濆從水墳從土故其義有别而實不然爾雅


[014-26a]


釋丘濆大防李巡曰謂厓岸狀如墳墓名大防也



康成注大司徒墳衍云水厓曰墳酈道元以澨為



水側之濆是知濆與墳字别而義同其互異者乃



所以互相備耳參以説文水邊即厓埤増之土即



大防防大故為人所止也左傳成十五年華元決



睢澨睢即睢水澨則其防也故曰決王逸注西澨



云水涯杜預注漳澨云水邊義皆與説文合然其



地必有名川來入漢患其衝激故大為之防以為


[014-26b]
水名猶可蔡傳直謂之澨水則大謬不然矣



水經第四十卷末言禹貢山水澤地所在曰三澨



池之南在邔縣之北池今本作地為是然自酈元時已訛觀注云池流可見傅



寅集解引此亦作池明地字乃近世所改之南上恐有脱文酈注云尚書曰道



漢水過三澨地説曰沔水東行過三澨合流觸大



别山陂故馬融鄭玄王肅孔安國等咸以為三澨



水名也許愼言澨者埤増水邊土人所止也按春



秋傳文公十六年楚軍次扵句澨以伐諸庸宣公


[014-27a]


四年楚令尹子越師扵漳澨定公四年左司馬戍



敗呉師扵雍澨昭公二十三年司馬薳越縊扵蓬



今左傳本作薳澨蓋以上有薳字而誤服䖍或謂之邑或謂之地



京相璠曰杜預亦云水際及邊地也今南陽淯陽



二縣之間淯水之濵有南澨北澨矣而諸家之論



水陸相半又無山源出處之所津途闗路唯鄭玄



及劉澄之言在竟陵縣界經云邔縣北池然池流



多矣論者疑焉而不能辨其所在渭按左傳澨有


[014-27b]
五睢澨宋地故酈注不引今就其所引者論之不



知何者可當禹貢三澨之目蔡傳以漳澨薳澨與



㲼水為三澨而句澨雍澨其地皆有可攷却不數



韓汝節宗之以㲼澨漳澨薳澨為三澨㲼澨古無



此名薳澨不知所在紛紛推測終無定論所可知



者三澨為漢水之三大防其地當有名川來入漢



上不越滄浪下不踰大别而已愚意三澨當在淯水入漢處一在襄



城北即大隄一在樊城南一在三洲口東皆襄陽縣地在邔縣之北也言在竟陵者非是


[014-28a]


邔縣故城在今襄陽府宜城縣東北孟康曰邔音忌其北



即襄陽縣之東境是也史記索隱曰三澨地名在



南郡邔縣北蓋即水經所言今無地以應之按淯



水注云淯水左右舊有二澨所謂南澨北澨者水



側之濆此京相璠云在南陽淯陽之間者漢志南陽郡育



陽縣有南筮聚在東北與邔縣無涉若以為入漢之水名則



二澨不可為三澨又按水經沔水從襄陽縣東屈



西南淯水從北來注之注云襄陽城東有東白沙


[014-28b]
白沙北有三洲東北有宛口即淯水所入也淯水



今名唐河在襄陽縣東北及㑹白水一名濁水一名弱溝水



又謂之唐白河而淯水之名遂晦其入漢處名三



洲口三國時呉將朱然攻樊司馬懿救之追至三



洲口大獲而還又王㫤屯新野習水軍扵三洲謀



伐呉水經邔北之三澨豈即此三洲邪然洲澨不



同水中可居者曰洲埤増水邊土人所止者曰澨



以洲為澨吾終不能無疑也


[014-29a]


鄭劉皆言三澨在竟陵界故後世説三澨者多求



之此地索隱曰今竟陵有三參水俗云是三澨水



參音去聲蔡傳曰三澨水名今郢州長夀縣磨石



山發源東南流者名澨水至復州景陵縣界又名



汊水韓汝節云汊楚駕反今按唐沔州有㲼川縣杜佑曰㲼音乂宋避太宗嫌名改㲼川曰漢



川縣則㲼與義同音可知廣韻㲼魚肺切水名蔡傳作汊從俗也元和志云㲼川水在㲼川縣南二



里漢陽府志云楊子港自景陵縣流逕漢川縣北又東入溳水即㲼水也疑即三澨之



一據左傳漳澨薳澨則為水際未可曉也湖廣通


[014-29b]
志曰沔陽州黄蓬之山下枕大江其東南有三澨



焉北為滄浪之水按山臨大江而所稱三澨者又



在其東南與漢水絶無交涉通志大謬承天府志



以司馬河為一澨即出磨石山者馬溪河為一澨石家河



為一澨自京山合流入景陵界謂之三汊水蓋即



索隱所稱三參水也參去聲讀若篡蓋土音由汊轉而為參也蔡氏謂



即三澨之一者専指司馬河而言



左傳定四年呉子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與楚


[014-30a]


夾漢史皇謂子常必速戰乃濟漢而陳自小别至



扵大别三戰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止之十二月



庚午陳扵柏舉呉師大敗楚師子常奔鄭孔疏云



小别當在大别之東何則子常從小别與吳戰退



而至大别明自東而漸西也今按豫章杜注云漢



東江北地自豫章與楚夾漢謂吳軍漢東楚軍漢



西也子常濟漢而陳自小别至扵大别言其師衆



為長陳自西及東若此其逺兩軍合戰則自大别


[014-30b]
以東尋傳文無從小别與吳戰退而至大别之事



也小别當在大别之西孔説正相反今漢川縣東



南有甑山即小别山元和志云小别山在㲼川縣



東南五十里唐㲼川縣在今漢川縣北三十里故里數不同寰宇記云山



形如甑土諺謂之甑山索隱曰大别山土人謂之甑山蓋承孔疏之誤



别相去一百二十餘里



水經注漢水自武當縣東北又東為很子潭潭中有石



磧洲長六十丈廣十八丈又東南逕武當縣故城北又東南逕


[014-31a]


縣城東縣南有武當山一曰太和山亦曰嵾上山又東逕龍巢山下山在



沔水中髙十五丈廣貟一里二百三十步又東南逕涉都城東北故鄉名也



郡國志筑陽縣有涉都鄉均水於縣入沔謂之均口按涉都城在今穀城縣界均水自南陽府淅川



縣流逕均州至穀城入漢今故道已湮又東南逕酇縣之西南今光化縣



北有酇縣故城又東逕穀城縣南今穀城縣北有故穀城又東南逕



隂縣故城西城在今光化縣東北又東逕闕林山東闕林一作開林



在穀城縣西北四里又南逕筑陽縣東又南筑水注之杜預以為



彭水水出新城郡魏昌縣界東南流逕筑陽故城南又東入于沔筑音逐今穀城縣治即筑陽故城


[014-31b]
也筑水在縣南又南逕髙亭山東又東為漆灘山都與筑陽分界扵



斯灘又東逕山都縣東北沔陽有固城即新野山都縣治沔水又東偏淺冬月



可涉渡謂之交湖兵戎之交多自此濟今襄陽縣西北有山都故城又東逕樂山北



昔諸葛亮好為梁父吟每所登逰故名今襄陽縣西北六十里獨樂山是也又東逕隆



厯孔明舊宅北今襄陽縣西三十里隆中山是也又東逕襄陽縣北又



東逕方山北方山一名萬山元和志萬山一名漢皋山在襄陽縣西十一里與南陽鄧



縣分界處古諺曰襄陽無西言其界促近又東合檀溪水水出縣西栁子山下東北



注扵沔一水東南出應劭曰城在襄水之陽故曰襄陽是水當即襄水也按今襄陽縣治即襄陽故


[014-32a]


城謂之壘城在郡治之西唐書神龍元年漢水齧城張柬之罷政事還襄州因壘為隄以遏湍怒自



是郡置防禦守隄使隄在縣東北樂府有大隄曲謂此也唐盧鈞宋葉衡明聶賢徐學謨屢加修築



又東逕平魯城南城魯宗之所築東對樊建安中闗羽圍于禁於此城㑹沔水汎



溢三丈有餘城陷禁降按樊城在縣北三里舊志云隄防至切者在襄樊二城間蓋二城並峙中流



如峽口且唐鄧之水從白河南注横截漢流以故波濤激射城隄為害最切也又從縣東



屈西南淯水從北來注之淯水入漢處名三洲口在襄陽縣東北詳見上



又逕桃林亭東亭在襄陽縣東南又逕峴山東羊祜鎮襄陽嘗



登之山在縣南七里亦曰峴首又東南逕蔡洲在峴山南漢長水校尉蔡瑁居之故


[014-32b]
名蔡洲又東合洞口水出安昌縣大父山西南流謂之白水又西南注扵沔按安昌



本漢舂陵縣後漢曰章陵魏更名安昌在今棗陽縣界又東南逕中廬縣東



淮水自房陵縣淮山東流注之今南漳縣東有中廬故城本春秋廬



戎國也又東南逕黎丘故城西建武四年朱祐自觀城圍秦豐扵黎丘是



也按光武紀注云黎丘故城在今襄州率道縣北率道後改為宜城又南逕邔縣東



元和志宜城本漢邔縣城東臨漢江古諺曰邔無東言東逼漢江其地短促也又南得



木里水㑹楚時於宜城東穿渠上口去城三里漢南郡太守王寵又鑿之引蠻水灌田謂



之木里溝逕宜城東入沔又南逕宜城縣東夷水出自房陵東


[014-33a]


流注之夷水蠻水也桓温父名彞改曰蠻水導源中廬縣界康狼山東南流厯宜城西山又



東南注扵沔昔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以灌城即是水也元和志漢水在宜城縣東九里又逕



鄀縣故城南古鄀子國也秦以為縣其故城在宜城縣東南又東敖水注



是曰滶口又東逕石城西石城即今安陸府治漢水自宜城南流百七十里而



至府西濁流齧決最為可虞明嘉靖末下滯上圯漂溺不可勝計又東南與臼水



魯定公四年呉入郢昭王奔隨濟扵成臼謂是水也又東逕荆城東又東



南逕當陽縣之章山東禹貢所謂内方山也既濱帶沔流實㑹尚書之文矣



在今荆門州東北又東右㑹權口水出章山東南流逕權城北又東入沔按荆門


[014-33b]
州東南有權城又東南與陽口合水上承江陵縣赤湖逕郢城南東北流謂之陽



水又東北白湖水注之又東北得東赤湖水口又東逕華容縣又北逕竟陵縣西又北注扵沔謂之



楊口按陽水即楊水漢志漳水東至江陵入陽水陽水入沔是為陽口古之漳澨也又東得



滻口其水承大滻馬骨諸湖水周三四百里及其夏水來同渺若滄海故郭景純江賦云其傍



則有朱滻丹漅是也又東南逕江夏雲杜縣中夏水從西來



注之即堵口也為中夏水縣故䢵亭禹貢所謂雲土夢作乂故縣取名焉有雲夢城在東北按



通典復州沔陽縣有漢雲杜縣故城在縣西北有夏水沔水今沔陽州南長夏河即夏水也自監利



縣流經州南四十里與潛江縣分水又東北注扵漢堵口今失其處蓋為水所湮也漢水在州北一


[014-34a]


百里自潛江流入與景陵分水又東入漢川縣界又東逕左桑昔周昭王南征渡沔



中流而没百姓佐王喪事扵此故曰佐喪左桑字失體耳又東與力口合在今景陵



縣東南又東南溳水入焉謂之溳口元和志安陸縣溳水故清發水也西北自



隨縣流入注扵沔今在漢陽縣西北又東逕沌陽縣北處沌水之陽也今漢陽縣



西臨嶂山下有沌陽廢縣又東逕林鄣故城北城在臨嶂山上又南至



江夏沙羡縣北南入扵江庾仲雍曰夏口一曰沔



口矣左傳定公四年呉師伐郢楚子常濟漢而陳



自小别至扵大别京相璠曰大别漢東山名在安


[014-34b]
豐縣南杜預曰二别近漢之名無緣乃在安豐也



案地説言漢水東行觸大别之陂南與江合則與



尚書杜預相符但今不知所是矣漢陽縣本漢沙羡縣地後漢末



嘗為沙羡縣治東晉置沌陽縣齊廢隋改置漢陽唐沔州治宋為漢陽軍江水在城東南漢水在城



北三里元和志漢陽縣漢水一名沔水西自㲼川縣界流入漢口在縣東亦曰夏口左傳謂之夏汭



章懐太子注後漢書云漢水始欲出大江為夏口又為沔口實在江北孫權扵江南築城名為夏口



而夏口之名移扵江南沔水入江之口止謂之沔口或謂漢口夏口之名遂與漢口對立分據江之



南北矣以今輿地言之漢水自均州北又東南逕光


[014-35a]


化縣西南光化在襄陽府西北一百八十里水去縣十五里又東南逕穀



城縣東北穀城在府西北一百二十里水去縣二十五里又東南逕襄陽



縣北縣為襄陽府治東南三十里漢水中有龍尾洲縣志云漢水重濁與大河相似襄陽實當



其衝為患最劇自唐以來皆築隄遶城以防潰決明正統嘉靖間兩被漂溺皆以大隄廢損故也又



云嘉靖四十五年漢水溢樊城城北舊有大隄城南面江一帶皆甎城盡潰決議者謂樊城潰則襄



城無患於是疏塞不蚤樊城之富庶漸衰又東南逕宜城縣東宜城在府東南



一百二十里水去縣四里又南逕鍾祥縣西鍾祥為安陸府治又南逕



荆門州東荆門在府西九十里水去州一百二十里又東南逕京山縣


[014-35b]
西南京山在府東一百五十里又東逕潛江縣北潛江在府南少東二百十



里水去縣二十里又東逕景陵縣南景陵在府東南二百十里水去縣五十里



又東逕沔陽州北沔陽在府南少東三百三十里水去縣一百里州志云漢水由



荆門州界折而東大小羣川咸匯焉勢盛流濁浸滛盪決為患無已而潛江地居汙下遂為衆水之



壑一望瀰漫無復涯際漢水經其間重湖浩渺經流支川不可辨也蓋漢水為湖北之害而襄郢二



州為甚潛江又承襄郢之委流當江漢曲折迴合之處瀦為大澤勢不能免矣而景陵沔陽又潛江



之委流也今沔陽四境唯湖陂連亘㡬數百里皆為漢水所匯蓋漢水性曲往往十里九灣語曰勁



莫如濟曲莫如漢郢沔之間波流迴盪自必瀦為藪澤小民見填淤之利復從而隄防之為民牧者


[014-36a]


又不講扵節宣之宜疏瀹之理嵗月之間茍幸無事大水時至則委之洪濤中耳童承叙曰漢水至



濁與江湖水合其流必澄故常填淤而沮澤之區因成沃壤民漸芟剔墾為阡陌又因其地之髙下



修隄防以障之大者廣輪數十里小者十餘里謂之曰院其不可隄者悉棄為萊蕪昔時院必有長



統丁夫主修葺其後法乆弊滋修不以時院愈多水愈迫客堤愈髙主堤愈卑故水至不得寛緩湍



怒迅激勢必衝齧主堤先受其害客堤隨之泛濫洶湧悉為巨浸矣又東逕漢陽縣



縣為漢陽府治水去縣三里又東至大别山折而南是為漢



口經所謂過三澨至大别南入于江者也隄防考云舊時



漢水從黄金口入排沙口東北折抱牯牛洲至鵝公口又西南轉北至郭師口對岸曰襄河口約長


[014-36b]
四十里然後下漢口成化初忽扵排沙口下郭師口上直通一道約長十里漢水徑從此下而故道



遂淤今魚利畧存不通舟楫俗呼為襄河以上流自襄陽来也按漢水本東行觸大别之陂而南回



入江今則自郭師口以上決而東逕大别山後入江非復古之夏汭矣漢志云東漢



水一名沔過江夏謂之夏水入江又云沮水南至



沙羡南入江過郡五武都漢中南陽南郡江夏行四十里蓋曲



莫如漢故其所行有若是之逺也


東匯澤為彭蠡東為北江入于海釋文匯徐胡罪反韋空為反
 傳曰匯迴也以東迴為彭蠡大澤朱子曰彭蠡之為
[014-37a]
 澤實在大江之南然以地勢北髙而南下故其入扵
 江也反為江水所遏而不得遂因却而自瀦以為是
 瀰漫數十百里之大澤見九江彭蠡辨程氏曰通禹貢一書
 水之以小注大則為入水力稍相參配則為㑹而匯
 之為義唯此有之以其力大而相衝蕩其狀回復宛
 轉無有此受彼聽之别故與他水合併為一者不同
 也傅氏曰三江相㑹而南不能以敵中北西來之勢
 中北遏南而南相與迴旋而為一大澤者其來乆矣
 今禹本其有澤之因故歸之扵漢曰東匯澤為彭蠡
[014-37b]
 而扵江亦曰㑹扵匯也黄氏潤玉曰敘江漢皆言東
 者主岷嶓居西而云非指曲折所向為文也吳氏曰
 漢既入江與江混為一水而又曰東為北江入于海
 有似别為一水然何也蓋漢水源逺流大可亞扵江
 兩相匹配與他小水入大水之例不同故扵荆州言
 朝宗于海必以江漢並稱蓋曰江之入海非獨江水
 實兼漢水江固為江漢亦為江也故漢得分江之名
[014-38a]
 而為北江記其入海者著其為瀆也三瀆皆自為一
 瀆惟江與漢共為一瀆導水九條始之以二水終之
 以二水而中間記四瀆其一河一瀆也其二漢與江
 一瀆也其三濟瀆其四淮瀆河瀆非無它水入之然
 皆小水入大水故河得以大併小而専為瀆江漢體
 勢均敵二水合流所以如此其大不以漢附扵江而
 泯其入海之實故扵漢扵江並言入海而同為瀆也
 若漢不為瀆則東為北江入于海七字衍文而其序
 當殿導洛之後矣渭按彭蠡三江見揚州漢既入江
[014-38b]
 所行與江同道故於導江下釋之


傳云自彭蠡江分為三入震澤遂為北江而入海



下傳又云有北有中南可知是以北江中江南江



為三江也今按禹貢三江只是一江而昔之言三



江者不一漢志毗陵之北江蕪湖之中江吳縣之



南江皆曰揚州川蓋主職方而為言然周之三江



與古之三江豈容有二羣言淆亂班固襍採入志


[014-39a]


耳吳越春秋所謂三江之口者酈元言雖稱相亂



不與職方同可以正班固之失夫職方之三江即



禹貢之三江也既不與職方同則亦與禹貢異而



蔡傳専主庾仲初之三江不已謬乎諸言北江者



皆謂由毗陵縣北入海此即湔氐道下所謂東南



至江都入海者也安國傳乃言江入彭蠡分為三



入震澤自震澤遂為北江而入海則北江直是松



江吾不知其為何説矣總之大江與震澤本不相


[014-39b]
通説者據後世溝通江湖之遺跡命之曰中江南



江而以大江為北江與此二水者並列而為三班



固不察遂以為職方之三江而禹貢之三江亦從



此訛矣郭璞以岷江松江浙江為三江視班固差



長然異源各派即與導漾導江之義有礙求合扵



禹貢舍康成子瞻無可從者矣



王耕野云先儒有九江彭蠡辯其辯九江則是而



辯彭蠡則非彭蠡乃今之鄱陽湖其源固有豫章


[014-40a]


諸江而其為澤則固江漢之所匯者也今春月江



水暴漲則匯而入湖蓋江流浩渺而其下束以小



孤山水道狭甚其勢不得不逆流而入此澤故有



發舟湖口無風而一夕達鄱陽之安仁者問其故



乃舟乗逆流行甚迅速猶隨潮而上者也故江水



之匯衆所共知今乃疑之顧弗深考耳且謂漢自



大别入江合流已七百餘里安能復識其匯澤者



為漢水邪亦可謂膠固之甚者矣夫單叙漢水源


[014-40b]
流則其勢不得不以漢水為主但既云南入江則



東匯澤為彭蠡即江漢共匯可知矣不成曰南入



于江東與江共匯澤為彭蠡然後為明白邪又謂



彭蠡在大江之南當曰南匯不當曰東匯匯旣在



南則當曰北為北江不當曰東為北江其論南北



反戾㡬為可笑蓋江漢兩水皆發源西蜀而東流



入海獨漢水到大别入江則折而南流與江相合



仍東流而匯為彭蠡又東流為北江以入海其東


[014-41a]


西南北以天下大勢論不主一江南北而言也今



若欲改云南匯彭蠡則是南流入江之後又南匯



彭蠡則漢水當逆流向洞庭矣匯澤之後不云東



為北江而云北為北江則漢水又當決破安慶横



入淮河矣



朱子之為辯也其説甚長大指謂彭蠡有源三江



不分而已然東匯澤為彭蠡元非謂彭蠡無源全



賴江漢之水南注以成其澤也讀者以辭害義而


[014-41b]
疑經為誤朱子云為江水所遏因却而自豬正合



經意蔡傳併此數語刪之而經文真成紕繆矣揚



州之三江主合不主分導水雖有北江中江之目



亦就嶓漢言之則為北江就岷江言之則為中江



云爾非劃然分為二派也故三江不分亦無害扵



經至若味别洲别之論不足詳辯南匯北為之説



未免過求夾漈衍十三字斷不可從而三苗負固



官屬不敢深入尤為賸語故雖以紫陽之明訓而


[014-42a]


學者疑焉終不能怡然理順也蔡氏巢湖一段朱



子所無謂官屬錯比彭蠡於巢湖則又莫須有之



獄矣


 禹貢錐指卷十四上
[014-42b]
[014-43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錐指巻十四下
              德清胡渭撰
岷山導江東别爲沱
 林氏曰自江水溢出别爲支派者皆名爲沱梁荆二
 州皆有之也渭按岷山詳見導山荀子云江出汶山
 其始發源可以監觴地理志云禹貢㟭山在蜀郡湔
 氐道西徼外江水所出沱謂梁之郫江荆之夷水也
 詳見梁荆二州東别爲沱者謂江水東流而别爲沱
[014-43b]
 以大勢言之江自梁而荆皆東也傳云江東南流沱
 東行非是
正義云以上云浮于江沱潛漢其次自南而北江



在沱南知江東南流而沱東行是専以荆州之沱



釋傳也蔡傳云沱江之别流于梁者則又遺却荆



州之沱東至于澧相去不太闊絶乎唯林氏兼二



州言之確不可易


[014-44a]


水經注岷山在蜀郡氐道縣大江所出江水自天



彭闕東逕汶關而歴氐道縣北漢武帝分蜀郡北部置汶山郡以統



之縣本秦始皇置後爲昇遷縣也按氐道即湔氐道蜀漢曰氐道晉改名升遷今四川松潘衛治是



又逕汶江道汶水注之水出徼外㟭山西玉輪坂下而南行又東逕其



縣而東注于大江又東别爲沱開明之所鑿也郭景純所謂玉壘作東别之標者也按汶水亦名玉



輪江方輿勝覽云在汶川縣北三里玉壘山元和志云在汶川縣東北四里也縣北去茂州百里本



漢緜虒縣地今爲保縣江沱自古有之華陽國志曰七國時杜宇稱帝于蜀號望帝其相開明決玉



壘山以除水害帝遂禪位于開明此説出揚雄蜀王本紀故漢志云汶江縣有江沱在西南東入江


[014-44b]
夫既爲七國時開明所鑿則非禹貢之江沱亦不待辨而自明矣又有湔水入焉



水出緜虒縣之玉壘山吕忱云一曰半浣水也下注江益州記曰此記蓋任豫所作



大江泉源即今所聞始發羊膊嶺下緣崖散漫小



大百數殆未濫觴矣東南下百餘里至白馬嶺而



歴天彭闕亦謂之天谷秦昭王以李冰爲蜀守冰見氐道縣有天彭山兩山



相對其形如闕謂之天彭門亦曰天彭闕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謂發源濫觴者也漢元延中岷



山崩壅江水三日不流按通典彭州導江縣西有天彭闕兩山相對如闕州名取此導江即今灌縣



西北去松潘六百餘里非益州記之所謂天彭闕也自白馬嶺回行二十餘


[014-45a]


里至龍涸升遷縣後魏時陷于吐谷渾周天和元年改置龍涸郡嘉誠縣龍涸亦曰龍鶴



華陽國志云蜀時以汶山險要自汶江龍鶴冉䮾白馬匡明皆置戍守元和志雪山在松州嘉誠縣



東八十里春夏常有積雪甘松嶺在縣西南十五里龍涸故城俗名防渾城在翼州衛山縣北十一



里城之北境舊爲土谷渾所居故曰防渾笮橋在縣北三十七里架北江水又八十里



至西陵縣未詳又南下六十里至石鏡元和志翼水縣北至翼州



六十里石鏡山在縣東南九里大江水經縣西二百步又六十餘里而至北



部始百餘步汶江爲蜀郡北部都尉治故謂之北部又西百二十餘



里至汶山故郡乃廣二百餘步漢元鼎六年以冉䮾地置汶山郡治


[014-45b]
汶江縣地節三年郡廢縣屬蜀郡建安中先生定蜀復分置汶山郡治汶江縣今茂州是也其故城



在州北三里晉移郡于緜虒縣界改汶江曰廣陽屬焉在今州南二百里故謂漢所置曰汶山故郡



即宣帝廢爲蜀郡北部者也隋改廣陽曰汶山縣復置汶山郡元和志云有汶山即岷山去青城百



又西南百八十里至濕坂江稍大矣河圖括地象岷山之



精上爲井絡帝以㑹昌神以建福故書曰岷山導江泉流深逺盛爲四瀆之首按元和志濕坂在茂



州汶川縣南一百三十七里嶺上樹木森沈常有水滴未嘗暫燥故曰濕坂自大江泉源至江稍大



矣皆益州記語江水又歴都安縣李冰作大堰於江作塴塴有左右口謂之湔塴



江入郫江檢江以行舟益州記曰因山頺水坐致竹木蜀人旱則藉以爲溉雨則不遏其流故記曰


[014-46a]


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沃野千里世號陸海謂之天府也俗稱都安之堰亦曰湔堰又曰金隄左思蜀



都賦云西踰金隄者也諸葛亮北征以此堰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䕶之有堰官按都



安本漢緜虒郫江原三縣也蜀漢分置都安縣屬汶山郡唐改曰導江屬成都府明爲灌縣都安故



城在縣東都安堰在縣西華陽國志曰李冰壅江作塴穿郫江檢江别支流雙過郡下以行舟船蓋



以郫檢爲二江檢江即任豫之所謂流江也又有揵尾堰元和志云在導江縣西南二十五里李冰



作之以防江決破竹爲籠圓徑三尺長十丈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又逕臨卭縣漢屬



蜀郡今卭州是又逕江原縣&KR1514江水出焉江原今爲崇慶州漢志江原縣



&KR1514水首受江南至武陽入江武陽今眉州及新津仁夀井研三縣地也江水又東北


[014-46b]
逕郫縣下元和志故郫城在縣北五十步又東逕成都縣縣有二江雙流



郡下故揚子雲蜀都賦曰兩江珥其前也風俗通曰秦昭王使李冰爲蜀守開成都兩江溉田萬頃



按成都故城即今縣治蜀王開明故都也秦置成都縣舊有大城少城羅城羊馬城又東逕



廣都縣江北則左對繁田文翁又穿湔㳛以溉灌繁田一千七百頃其水又東經緜洛逕五



城界至廣都北岸南入于江謂之五城水口斯爲北江水又東至南安爲碧玉津故左思云東越玉



津也按漢蜀郡有廣都縣其故城在今成都縣東南新津縣東北繁田繁縣之田今爲新繁也



東南過犍爲武陽縣與&KR1514江合青衣水沫水從西



南來合而注之縣故大夜郎國漢武帝開道置以爲縣有&KR1514江入焉出江原縣首受


[014-47a]


大江東南流至武陽縣注于江江水自武陽東至彭亡聚曰外水又東南逕南安縣西有熊耳峽連



山競險接嶺爭髙有灘名壘坻鹽溉李冰所平也縣治青衣江㑹衿帶二水即蜀王開明故治縣南



有峩眉山有濛水即大渡水發蒙溪東南流與涐水合又東入江按犍爲郡有南安縣今嘉定州及



夾江犍爲洪雅等縣皆其地武陽已見前又東南過僰道縣北若水淹



水合從西來注之武帝感相如之言使縣令南通僰道費功無成唐蒙南入斬之



乃鑿石開閣以通南中迄于建寧二千餘里山道廣丈餘深三四丈其鏨之跡猶存縣江中崖峻岨



險不可穿鑿李冰乃積薪燒之故其處懸巖猶有赤白玄黄五色焉按僰道屬犍爲郡今爲宜賓縣



叙州府治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東南流至越嶲㑹無縣合淹水又東北至朱提縣西爲瀘江水又


[014-47b]
東北至僰道縣入江詳見梁州又與符黑水合水出寧州南廣郡南廣縣導源汾關



山北流逕僰道入江按故符縣在今叙州府合江縣西又東過江陽縣南洛



水從三危山東過廣魏洛縣南東南注之洛水出洛縣章



山南逕洛縣故城南又南逕新都縣與緜水湔水合亦謂之郫江也又逕犍爲合牛韠水又東逕資



中縣安漢縣謂之緜水以上諸縣咸以溉灌故語曰緜洛爲浸沃也緜水至江陽縣方山下入江謂



之緜水口曰中江江陽縣枕帶雙流據江洛㑹也按江陽屬犍爲郡今敘州府富順縣及瀘州納溪



江安皆其地漢志廣漢郡雒縣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北入湔緜竹縣紫巖山緜水所出東至新



都北入雒緜洛㑹湔以湔爲主故緜虒縣下云湔水東南至江陽入江過郡三行千八百九十里也


[014-48a]


酈注言湔水至廣都北岸入江蓋特其枝津相通耳正流則固合緜洛至江陽入江也湔水與郫江



通波故曰緜洛與湔水合亦謂之郫江又逕安漢縣北江陽郡治也故犍爲岐江



都尉建安十八年劉璋立义東逕樊石灘大附灘頻歴二險又東過



符縣北又東北至巴郡江州縣東强水涪水漢水



白水宕渠水五水合南流注之强水即羌水也宕渠水即潛水渝水



矣巴水出晉昌郡宣漢縣巴嶺山西南流歴巴中逕巴郡故城南西南入江庾仲雍所謂江州縣對



二水口左則涪内水右則蜀外水即是水也江州故巴子都秦置巴郡按江州今爲巴縣江津綦江



二縣亦其地漢志廣漢郡剛氐道涪水出徼外南至墊江入漢墊江今合州也漢水即嘉陵水巴水


[014-48b]
一名北水其下流爲宕渠水酈注云即潛水此宕渠之潛非漢壽之潛也詳見梁州又東至



枳縣西延江從牂柯郡北流西屈注之東逕陽關巴子梁江



之兩岸猶有梁處巴之三關斯爲一也江水又東右逕黄葛峽又左逕明月峽東至棃鄉歴雞鳴峽



江之南岸有枳縣治華陽記曰在巴郡東四百里治涪陵水㑹庾仲雍所謂有别江出武陵者也水



乃延江之枝津北注逕涪陵入江故亦云涪陵水也江水又東逕涪陵故郡北按陽關在今巴縣東



漢枳縣屬巴郡今重慶之涪州及長夀酆都二縣皆其地涪陵亦屬巴郡今黔州彭水武隆三縣是



又逕東望峽東歴平都華陽記曰巴子雖都江州又治平都即此按後



漢析枳縣地置平都縣今酆都是也又逕虎鬚灘灘水廣大夏斷行旅按今忠州西二


[014-49a]


里有石梁亘三十餘丈横截江中俗呼倒鬚灘即此虎鬚灘也又東逕臨江縣南



華陽記曰縣在枳東四百里東接朐忍縣按漢臨江屬巴郡今爲忠州及墊江縣又東得



華水口左逕石城南庾仲雍曰臨江至石城黄華口一百里又東至平洲



洲上多居民又東逕界壇是地巴東之西界益州之東境故得是名又東右



得龜谿口華陽記曰朐忍縣靈龜出此谿又東㑹南北集渠二谿水出



涪陵縣界又東逕羊腸虎臂灘楊亮爲益州至此舟覆懲其波瀾蜀人至今猶



名之爲使君灘又東彭水注之水出巴渠羣獠中東南流逕胊忍縣西六十里南流



注于江謂之彭溪口又東逕朐忍縣故城南常璩曰縣在巴東郡西二百九


[014-49b]
十里按漢朐忍屬巴郡胊音劬今雲陽萬縣是也又東逕瞿巫灘即下瞿灘也又



謂之博望灘又東逕陽灘江上有破石故亦謂之破石灘又東逕魚腹



縣之故陵江側有六大陵庾仲雍曰楚都丹陽所葬也按漢魚復屬巴郡今爲奉節縣楚



故陵在縣西接雲陽縣界又東逕南鄉峽又東逕永安宫南劉備



終于此諸葛亮受遺處也其間平地可二十里許江山迥闊入峽所無按永安宫城即今奉節縣治



又東逕諸葛亮圖壘南今奉節縣南有八陳圖磧又東南逕赤



岬西赤岬一作赤甲山在奉節縣東十五里又東逕魚復縣故城南



故魚國地理志江關都尉治也巴東郡治白帝山城西南臨大江闞之眩目江中有孤石爲滛預石


[014-50a]


冬出水二十餘丈夏則没亦有裁出矣縣有夷谿即佷山清江也經所謂夷水出焉按魚復故城今



奉節縣北三里赤甲城是也白帝山在縣東元和志云即州城所據與赤甲山相接又東逕



廣谿峽斯乃三峽之首也其間三十里頽巖倚木厥勢殆交北岸有白鹽崖髙可千餘丈峽



中有瞿唐黄龍二灘夏水迴復沿泝所忌蓋自昔禹鑿以通江郭景純所謂巴東之峽夏后疏鑿者



按白鹽山在奉節縣東隔江十里又東有黄龍灘虎鬚灘又東出江關入南郡



又東逕弱關捍關捍關廪君浮夷水所置也弱關在建平秭歸界昔巴楚數相攻伐藉險置關



以相防捍秦兼天下置南郡自巫山皆其域也按後漢岑彭傳注江關舊在赤甲城後移在江南岸



對白帝城在今魚復縣南秭歸今歸州是也捍關在今長陽縣南又東逕巫縣南


[014-50b]
鹽水從縣東南流注之又東烏飛水注之又東逕



巫縣故城南縣故楚巫郡秦省郡立縣以隷南郡縁山爲墉南臨大江故謂之夔國按



巫縣故城在今夔州府巫山縣東北寰宇記云晉移今治在夔州東南七十二里又東逕



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郭仲產云按地理志巫山在縣西南而今縣東有巫山将郡縣居



治無恒故也又東逕新崩灘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三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當崩



之日水逆流百餘里湧起數十丈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首尾一百七十里謂之巫峽自三峽七百



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絶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



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又東逕石門灘今巴東縣東北


[014-51a]


有石門山又東逕秭歸縣南又東逕其城北城北對丹陽城南枕



大江楚子熊繹始封丹陽之所都也按今歸州治即秭歸故城其丹陽城在州東又東南



逕夔城南熊摰始治巫城後疾移此今在歸州東南又東逕歸鄉故城



城在歸州東南大江南岸又東逕信陵縣南今歸州東有信陵廢縣



東逕夷陵縣南江水自建平至空泠峽即宜都建平二郡界也按夷陵漢南郡都尉



治空泠峽在歸州東南三十里又東逕宜昌縣之流頭灘其水並峻激奔



瀑魚鼈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袁崧曰自蜀至此五千餘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按流頭灘在今



夷陵州界又東逕宜昌縣北分夷道佷山所立也縣治北枕大江與夷陵對界今


[014-51b]
夷陵州西有宜昌故城又東逕狼尾灘而歴人灘二灘相去二里人灘



水至峻峭又東逕黄牛山下有灘名曰黄牛灘南岸重嶺疊起最外髙崖間有石如



人負刀牽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雖途經信宿猶望見此物故行者謡曰朝發黄牛暮宿黄牛言水



路紆深迴望如一矣山今在夷陵州西又東逕西陵峽宜都記曰自黃牛灘東入



西陵界至峽口一百許里兩岸髙山疉嶂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絶壁或千餘丈所謂三峽此其一



也今在夷陵州西北二十里歴禹斷江南峽北有北谷村兩山間有水清深潭而不流



耆老傳言昔是大江及禹治水此江小不足瀉水禹更開今峽口水勢并衝此江遂絶于今謂之斷



江也今夷陵州西南有斷江山出峽東南流逕故城洲洲附北岸上有步闡


[014-52a]


故城吳西陵督步闡所築也今爲夷陵州治又東逕故城北所謂陸抗城也今在



夷陵州東南大江南岸又東逕白鹿巖又東歴荆門虎牙之



荆門在南虎牙在北此二山楚之西塞也水勢急峻故郭景純江賦曰虎牙桀䜿以屹崒荆門



闕竦而盤薄圓淵九迴以懸騰湓流雷呴而電激者也按夷陵新志云虎牙山在州東南五十里磯



石大小蹲踞隠見正如虎牙㦸列舟人望而避之乃由荆門而上是虎牙更險于荆門也又東



南過夷道縣北夷水從佷山縣南東北注之漢武伐西



南夷路由此出故曰夷道其故城在今宜都縣西佷山故城在今長楊縣西夷水詳見梁州



禹岷山導江東别爲沱之所經也以今輿地言之


[014-52b]
江水出四川松潘衛徼外岷山流逕衛北衛本禹貢梁州



之域後爲氐羌地漢置湔氐道屬蜀郡唐爲嘉誠縣松州治明置松潘衛屬四川都司在成都城西



北七百六十里元和志江源鎭在松州交川縣西北三十里又東南逕疉溪營



西營在茂州西北一百二十里本漢蜀郡蠶陵縣唐爲翼州元和志大江經翼州城西又經翼水



縣西二百步按廢翼州在營西翼水廢縣在營南又東南逕茂州西茂州在成



都府西北四百十五里本漢汶江縣後周改曰汶山縣唐爲茂州治元和志汶江北自翼州流經汶



山縣西二里又西南逕威州西玉輪江注之威州在府西北四百



五十里本漢廣柔縣唐爲薛城縣維州治其故城在今州北髙碉山上亦曰姜維城州西北有滴博


[014-53a]


嶺玉輪江即汶水又西南逕保縣西保縣在茂州西南四十里本漢緜虒縣後



周爲汶川縣江源記岷江南入溢村逕石紐至汶川轉銀嶺合草坡河至蠶崖入灌口括地志石紐



山在汶川縣西七十三里又東南逕灌縣西沱水出焉灌縣在成都府



西少北一百五十二里唐爲導江縣元和志大江西自茂州界流入逕青城縣北二里寰宇記大皁



江自灌口流經青城縣北入温江縣界青城廢縣在今灌縣西南玉壘山在縣西北離堆在縣西南



或曰即灌口山宋河渠志皁江支流迤北曰都江口置大堰疏北流爲三東曰外應口溉導江新繁



新都達于金堂東北曰三石洞口溉導江崇寧九隴濛陽達于漢之洛東南曰馬騎口溉導江崇寧



郫温江成都華陽灌縣舊志大江經縣西三十三里分爲二派其一東南經崇慶州至新津者今謂


[014-53b]
之南江其一東循灌城者今謂之北江北江又分爲三派其一東南逕温江過府城南入新津合大



江者爲流江其一自縣寶瓶口直東入五斗口東北經郫新繁過府城北折而南合流江者謂之郫



江其一自寶瓶口東北穿三柏洞又東北經新繁新都至漢洲入雒者爲湔水參考諸説大皁江即



&KR1514水實岷江之正流有元和寰宇九域等書可證郫江即禹貢梁州之沱流江乃李冰之所穿與郫



江爲二江者郫江號北江唯東合湔雒又東南至江陽入江者爲禹貢之江沱餘皆後人所穿鑿或



以郫江創自李冰且指流江爲岷江之正道大誤詳見梁州江水又東南逕温



江縣西崇慶州東温江在府西少南五十里本漢郫江原二縣地元和志大江俗



謂之温江南流經縣西一里寰宇記&KR1514江一名皁里水自青城縣南流經温江縣入江原縣界成都


[014-54a]


新志云大皁江本岷江正流自離堆鑿後乃以流江爲正流而以此爲南江崇慶在府西南九十里



本漢江原縣也又東南逕新津縣東北流江注之新津在崇慶州東南七十



里本漢武陽縣地又東南逕睂州東睂洲本漢武陽縣元和志大江亦名導江



在彭山縣東七里又經通義青神二縣東皆去縣三里今州北有武陽故城隋改武陽曰通義唐爲



眉州治彭山故城在州北青神故城在州南本朝康熙六年併入 又南逕嘉定州



嘉定本漢南安縣地後周分置平羌縣隋改曰青衣又改曰龍游爲嘉州治寰宇記導江水在



平羌縣西二十步又云大江自平羌流入龍游縣界按平羌即今峨睂縣在州西六十里又東



南逕犍爲縣北犍爲縣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亦漢南安縣地寰宇記導江水在玉


[014-54b]
津縣西五里又在犍爲縣東二十步按玉津唐屬嘉州其廢址在今縣北又東南逕宜



賓縣東北合馬湖江宜賓爲叙州府治本漢僰道縣犍爲郡治元和志汶江流



逕僰道縣東北去縣十步馬湖戍在縣西二十一里按馬湖江在縣南門外即若水下流亦曰瀘水



自馬湖府東北流入至城西南一里爲蠻津口又東合于大江又東南逕南溪縣



南溪在府東南一百二十里本漢僰道縣地又東逕江安縣北江安在瀘



州西南本漢江陽縣地又東逕納溪縣北納溪在州西南四十里亦漢江陽縣



又東北逕瀘州東南沱水合湔雒諸水從西北



來注之瀘州本漢江陽縣今州治即其故城隋改縣曰瀘川唐爲瀘州治華陽國志江陽江


[014-55a]


中有大闕小闕季春黄龍堆没闕即平元和志汶江水經瀘川縣南三十步寰宇記謂之瀘江按雒



江在州北亦曰湔水亦曰緜水互受通稱漢志云湔水出玉壘山東南至江陽入江水經注云雒水



與緜水合又與湔水合亦謂之郫江郫江即沱水也沱水自灌縣西南首受



大江東逕郫縣北郫縣在成都府西四十五里漢志蜀郡郫縣禹貢江沱在西東



入大江元和志郫江一名成都江經郫縣北三十一里又東逕新繁縣南新繁



在府西北五十六里本漢繁縣括地志縣有繁江首受郫江即禹貢江沱也元和志郫江在新繁縣



南十一里九域志新繁有都江即所謂成都江也又東逕成都縣北漢舊縣蜀



郡治今爲四川布政司成都府治水經注成都直西門曰郫江北折左對繁田括地志郫江一名成


[014-55b]
都江一名市橋江一名永平江亦曰中江亦曰内江西北自新繁界來又東逕新都



縣南新都在府北五十里漢舊縣又東逕金堂縣南金堂在府東北七十



里本漢新都牛鞞二縣地郫江至縣東南合湔水亦曰五城水酈道元云湔水東絶緜雒逕五城界



至廣都北岸南入于江謂之五城水口此涪水枝津自五城縣界西合湔郫又西至成都城東南入



流江也又東南逕簡州北簡州在府東一百五十里本漢牛鞞縣又東



南逕資陽縣西資陽在州東南六十里本漢資中縣地又南逕資縣



西資縣在府東三百里本漢資中縣又南逕富順縣東富順在敘州府東北



一百八十里本漢江陽縣地又東南逕瀘州北又東南與江水


[014-56a]


酈道元云緜水至江陽縣方山下入江謂之緜水口蓋自五城以下湔郫緜洛互受通稱緜水



口即沱水口也江水又東逕合江縣北合江在瀘州東一百二十里本漢符



又東北逕江津縣北江津在重慶府南一百八十里本漢江州縣地



東北逕巴縣東南西漢羌白涪巴渝諸水自北來



注之巴縣爲重慶府治本漢江州縣後周改曰巴縣唐爲渝州治按自渝上合州者謂之内江



庾仲雍所云涪内水是也自渝戎濾上蜀者謂之外江庾仲雍所云蜀外水是也又東北



逕長夀縣南長夀在府東三百三十里本隋巴縣地又東逕涪州北



涪陵江水自南來注之涪州在府東四百五十里本漢枳縣隋改置涪陵縣


[014-56b]
唐爲涪州治大江在州北方輿勝覽謂之蜀江自成都登舟十二程至此合黔江即涪陵江也



東北逕酆都縣南酆都在忠州西二百里本漢枳縣地又東北逕忠



州南忠州在府東一千里本漢臨江縣又東北逕萬縣南萬縣在夔州府



西四百五十里本漢朐忍縣地又東北逕雲陽縣南雲陽在府西一百七十里



本漢朐忍縣後周改曰雲安寰字記蜀江在雲安縣南三十步又東逕奉節縣南



夷水故道出焉奉節夔州府治本漢魚復縣唐改曰奉節瞿塘峽在縣東即古廣谿



峽也寰宇記云灩澦堆周圍二十丈在夔州西南二百步蜀江中心瞿塘峽口冬水淺屹然露百餘



丈夏水漲没數十丈亦曰猶豫言舟子取途不決水脈也范成大吳船錄云峽中兩岸髙巖峻壁斧


[014-57a]


鑿之痕皴皴然有黑石灘最號險惡按夷水一名清江詳見荆州又東逕巫山縣



巫山縣在府東一百三十里本漢巫縣巫峽在縣東四十里吳船録云自巫縣下巫峽灘瀧稠



險湍流洄洑其危又過夔峽三十五里至神女廟廟前灘尤洶怒又東逕巴東縣



巴東在湖廣歸州西九十里本漢巫縣地梁爲歸鄉縣又東逕歸州南歸州



在荆州府西五百二十五里本漢秭歸縣又東逕夷陵州南夷陵在荆州府西少



南二百里本漢夷陵縣又東逕宜都縣北與夷水合宜都在州東南



九十里本漢夷道縣夷水本首受奉節縣之大江今建始縣



建始在夔州府東南本漢巫縣地晉分置建始縣屬建平郡唐屬施州縣南至州一百三十里


[014-57b]
夷水故道自巫山縣南流入縣界其故道皆已陻塞唯從縣南受



施州衛開蠻界水東逕巴東長陽長陽在夷陵州西南八十里本



漢佷山縣屬武陵郡隋更名長楊唐改楊爲陽其故城即今治縣南七十里廢巴山縣即古捍關



至宜都縣北又東入于江經所謂東别爲沱者禹



所導一爲梁州之沱今郫江是也一爲荆州之沱



古夷水是也



附論江源


 華陽國志曰岷山一名沃焦山其跗曰羊膊江水所
[014-58a]
 出
 李膺益州記曰羊膊嶺水分二派一東南流爲大江
 一西南流爲大渡河
 太平寰宇記曰羊膊山在平康縣縣屬松州隋志平康縣有羊腸山腸
 蓋膊字之誤山下有二神湫大江始發之所
 范成大吳船録曰江源自西戎來由岷山澗壑中出
 而合于都江今世所云止自中國言耳
 陸游入蜀記曰嘗登岷山欲窮江源而不可得蓋自
 蜀郡之西大山廣谷谽谺起伏西南走蠻箐中皆岷
[014-58b]
 山也則江所從來逺矣
 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曰大渡河一名羊山江源出
 鐵豹嶺嶺即羊膊之異名也
 金履祥書注曰岷山數百峰大酉山爲最大雪山三
 峰闖其後冬夏如爛銀一谷名鐵豹嶺者有西岳廟
 廟下名羊膊石江水正源也其西南分一源又爲大
 渡河矣
[014-59a]


按諸家言岷山所在不一而足然山雖廣逺而江



水所出必有定處近世無能窮其源者隋經籍志



有尋江源記一卷今不傳未知其説云何據漢志



言江水出湔氐道西徼外則當以酈注所引益州



記爲正自晉以下説江源者皆云出羊膊嶺與益



州記同羊膊嶺一名鐵豹嶺計益州記江水發源



自羊膊嶺東南下二百餘里至西陵又南下二百



四十里至汶山故郡即今茂州是也然則江源在


[014-59b]
茂州之西北去州四百四十餘里亦可謂逺矣而



范至能陸務觀乃云江源出西戎不可窮極蓋以



唐人言江源自松州甘松嶺始元和志松州治嘉誠縣南至翼州一



百八十里甘松嶺在縣西南十五里交川縣北至州三十四里江源鎭在縣西北三十里而當



時又有謂羊膊嶺在茂州列鵝村者其地太近故



爲是説非謂江源更在羊膊之外也近志引江源



記云岷江發源于臨洮木塔山山頂分東西流南



流八百里經甘松嶺又南經漳臘堡西其水漸大


[014-60a]


復經䥥刀灣達松潘下水關臨洮今陜西洮州衛



也在松潘之東北江源果發此則又自東北而來



與氐道西徼外之岷山相去懸絶爲此説者蓋因



隋志云岷山在臨洮郡臨洮縣括地志云岷山在



岷州溢樂縣見有一水自木塔山來入江者遂以



爲江水發源彼中明與漢志相背無稽之言不可



從也


 錢遵王徐霞客傳曰霞客名弘祖江陰人平生好逺
 遊其行也從一奴或一僧一杖二襆被不治裝不裹
[014-60b]
 糧能忍飢數日能遇食即飽能徒步數百里凌絶壁
 冐叢箐扳援下上懸渡綆汲㨗如青猿健如黄犢嘗
 過麗江憩點蒼由雞足而西出玉門關數千里至崑
 崙山窮星宿海去中夏三萬四千三百里登半山風
 吹衣欲墮又數千里至西番還至峩睂山下託估客
 以溯江紀源一篇寓余言禹貢岷山導江乃汎濫中
 國之始非發源也中國入河之水爲省五入江之水
[014-61a]
 爲省十一計其吐納江倍于河按其發源河自崑崙
 之北江亦自崑崙之南非江源短而河源長也又辨
 三龍大勢北龍夾河之北南龍抱江之南中龍中界
 之特短北龍秖南向半支入中國惟南龍磅礴半宇
 内其脈亦發于崑崙與金沙江相並南下環滇池以
 達五嶺龍長則源脈亦長江之所以大于河也其書
 數萬言皆桑經酈注及漢宋諸儒疏解禹貢所未及
 余撮其大略如此
[014-61b]
古書言崑崙者非一處一在槐江山南一在西海



之外山海經所言是也一在于闐漢武所名之山



是也一在吐蕃劉元鼎所稱紫山者是也霞客云



河出崑崙之北江出崑崙之南其所謂崑崙者在



何地乎據彼言出玉門關數千里至崑崙則崑崙



當在西域玉門以東即是中夏之地既云出玉門



數千里何又云去中夏三萬四千餘里乎即謂星



宿海有若是之逺亦屬妄言昔劉元鼎奉使自廓


[014-62a]


州洪濟梁南行二千三百里便得崑崙東距長安



止五千里而都實使還自星宿海東北至崑崙亦



不過三十日程何至如霞客所言之逺且西域之



崑崙與星宿海絶無交涉萬季野云朶甘思去雲



南麗江西北止一千五百里去四川馬湖正西亦



止三千里茍欲窮星宿海既至雞足山便當由麗



江而往不半月即可達其地舍此不由而更逺走



玉門關何也玉門東距肅州之嘉峪關約九百里


[014-62b]
嘉峪南至麗江約五千里朶甘思去玉門則六七



千里矣不走千五百里之近而走六七千里之遙



必非人情意者以漢武所名之崑崙即都實所指



之崑崙乎夫漢之崑崙在于闐元之崑崙在吐蕃



相距可四五千里而霞客乃渾而一之其不學無



識一至此乎余謂霞客所言東西南北茫然無辨



恐未必身歴其地徒恃其善走大言以欺人耳非



但不學無識也人皆以爲能補桑經酈注及漢宋


[014-63a]


諸儒疏解禹貢所未及過矣或曰僧宗泐云黄河



出西番抹必力赤巴山東北流爲河源西南流爲



犛牛河犛牛河即麗水一名金沙江者自麗江府



界東此流合若水爲瀘水又東北至敘州府而注



于江霞客言江源自崑崙之南殆謂此耳然抹必



力赤巴非崑崙也且岷山導江經有明文其可以



麗水爲正源乎霞客不足道傳紀垂於後世竒説



炫燿最易動人故吾特爲之辯


又東至于澧過九江至于東陵釋文澧音禮渭按澧史記漢書並作醴
[014-63b]
 傳曰澧水名東陵地名正義曰鄭玄以此經言過言
 㑹者皆是水名言至于者或山或澤故以合黎爲山
 名澧爲陵名孔以合黎與澧皆爲水名楚辭云濯余
 佩兮澧浦是澧亦水名也九江禹前先有其處今導
 水過之非别有九江之水夏氏曰曾彦和云巴陵與
 夷陵相爲東西夷陵亦曰西陵則巴陵爲東陵可知
 許愼云迆邪行今江水過洞庭至巴陵而後東北邪
[014-64a]
 行合于彭蠡則九江不在尋陽明矣蔡氏曰九江見
 荆州東陵巴陵今岳州巴陵縣也地志在廬江西北
 者非是傅氏曰江水别而爲沱其經流則東至于澧
 也渭按地理志武陵郡充縣歴山澧水所出東至下
 雋入沅過郡二行千二百里充縣今爲九谿永定二
 衛屬湖廣岳州府巴丘山在府城内西南隅亦名巴
 陵又名天岳山水經注湘水北至巴丘山入江是也


鄭氏以澧爲陵名可也而又云今長沙郡有醴陵


[014-64b]
縣其以陵名爲縣乎按郡國志醴陵縣屬長沙郡



本漢臨湘縣地後漢析置醴陵西北距澧州五六



百里大江安得至其地鄭謂因醴陵以名縣蓋據



史記漢書澧皆作醴故附㑹其説大非不可從易



氏云澧州在江南無非山澤澧陵是小山因水而



得名者此説近是然水或因山以得名亦未可知



巴丘山臨大江今岳州府城其遺址也吳使魯肅



以萬人屯巴丘即此尋江記云羿屠巴蛇于洞庭


[014-65a]


其骨若陵故謂之巴陵事涉誕妄郭景純江賦所



稱巴陵地道則指謂此山矣



水經注江水自夷道縣北合夷水又東逕枝江縣



南沮水從北來注之漢志南郡枝江縣故羅國其故城在今枝江縣東



東逕上明城北晉太元中苻堅宼荆州刺史桓沖徙渡江南使劉波築之移州治城



也江汜枝分東入大江縣治洲上故以枝江爲稱地理志曰江沱出西東入江是也盛弘之曰縣舊



治沮中後移出百里洲西去郡一百六十里縣左右有數十洲槃布其中其百里洲最爲大也按上



明城在今松滋縣界百里洲在今枝江縣東北六十里又南逕江陵縣南縣江


[014-65b]
有洲號曰枚迴洲江水自此兩分而爲南北江也按枚迥洲在江陵縣西南六十里寰宇記引荆州



圖曰百里洲其上寛廣土沃人豐洲首派别南爲外江北爲内江又東逕江陵縣



故城南故楚也今城楚船官地春秋之渚宫城南有江津口江大自此始家語曰江水至江



津非方舟避風不可涉也故郭景純云濟江津以起漲言其深廣也按江陵故城即今荆州府治江



水自枚迴洲分流至此復合勢益大又東逕郢城南子囊遺言所築城也今在江陵



縣東北三里又東至華容縣西夏水出焉江水左迤爲中夏水按漢



志南郡華容縣夏水首受江東入沔行五百里華容故城在今監利縣界江水又東涌



水注之春秋所謂閻敖游涌而逸者也在今監利縣南又逕南平郡孱陵


[014-66a]


縣之樂鄉城北城在今松滋縣東又東逕公安縣北今公安縣



東北五十五里有公安故城又右逕陽岐山北山東有城故華容尉治



東右逕石首山北又東逕赭要赭要洲名在大江中按石首山在今



石首縣西北孫宗鑑曰自竟陵南至大江並無丘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淺山石首者石自此而



首也又東至長沙下雋縣北澧水沅水資水合東流



注于洞庭之陂湘水從南來注之所謂江水㑹者



下雋故城在今武昌府通城縣西巴陵亦下雋地洞庭湖在其西南湘水篇云湘水東北流逕



長沙下雋縣西㑹資沅微澧四水同注洞庭而北㑹大江名之五渚巴丘山在湘水右岸山有巴陵


[014-66b]
故城西對長洲南湘浦北對大江三水所㑹謂之三江口詳見荆州孫光憲北夢瑣言云湘江北



流至岳陽達蜀江夏潦後蜀江漲遏住湘波溢爲洞庭湖凡數百里而君山宛在水中秋水過此山



復居于陸唯一條湘川而已以今輿地言之江水自宜都縣北



合夷水又東逕枝江縣北枝江在荆州府西一百七十里百里洲在縣東



北六十里嘉靖初爲江水衝斷今爲上百里洲下百里洲又東逕松滋縣北松滋



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本漢髙縣地又東逕江陵縣南江陵荆州府治隄防考云



大江流入郡境自西而北而東而南勢多紆折南北兩岸俱平衍下隰水易漫流故有決溢之害濱



江諸縣皆築隄以爲岸衛自松滋至巴陵之城陵磯長亘六百餘里北岸有陽州茅埠隄長亘七百


[014-67a]


餘里咫尺不堅千里爲壑又東逕公安縣北公安在府東南一百二十里本漢孱



陵縣有涔陽鎭在公安故城東南又東逕石首縣北石首在府東南一百八十



里本漢華容縣地又東逕監利縣西華容縣北監利在府東南二百



里本楚容邑漢置華容縣三國吳析置監利縣其故城在今縣東北章華臺在縣西北六十里夏水



篇云夏水東經華容縣南又東逕監利縣南韋昭曰雲夢在華容縣郭景純言東南巴丘湖是也今



岳州府亦有華容縣在府西少北一百五十五里本漢孱陵縣地晉分置南安縣隋更名華容非古



華容也又東至巴陵縣西北㑹洞庭之水巴陵岳州府治本漢



下雋縣地荆江口在縣西北洞庭水入江處亦名西江口又名三江口元和志巴陵城對三江口岷


[014-67b]
江爲西江澧江爲中江湘江爲南江按三江口北岸有楊林浦一名楊葉洲蓋即水經注所謂巴陵



故城西對長洲者此後世大江之經流酈道元所稱北江



者也禹之所導則異於是袁中道澧遊記曰酈道



元注水經於江陵枚迴洲下有南北江之名南江



即江水由澧入洞庭道也陵谷變遷今之大江始



獨専其澎湃而南江之跡稍稍湮滅僅爲衣帶細



流然江水㑹澧故道猶可考云今按小脩此義最



爲精覈水經注澧水出武陵充縣西歴山東過其


[014-68a]


縣南今岳州府慈利縣所轄永定九溪二衛皆漢充縣地歴山在永定衛西澧水自衛界流逕



九溪衛西又東婁水入焉水出巴東界東逕零陽縣注于澧水又東逕零



陽縣南今慈利縣北有零陽故城又東逕澧陽縣右㑹渫水謂之



渫口今石門縣西北有渫水又東逕澧陽縣南縣南臨澧水晉天門郡治今在



澧州西一百十里又東逕作唐縣北作唐今爲安鄉縣在澧州東南一百二十



五里北至公安縣界六十里左合涔水水出西南天門郡界南



逕岑評屯屯堨涔水溉田數千頃又東南流注于



澧水岑評屯在今澧州界州在岳州府西四百三十里北至公安縣八十里本漢零陽縣地隋


[014-68b]
析置澧陽縣其故城即今州治澧水在州南三里又東澹水出焉澧水又



南逕故郡城東東轉逕作唐縣南今安鄉縣東南有作唐故城



又東逕安南縣南今華容縣是澹水注之謂之澹口王仲宣詩曰悠



悠澹澧者也又東與赤沙湖㑹河水北通江而南注澧謂之決口按赤沙湖在



今華容縣西南亦謂之赤亭湖西接安鄉縣界又東至長沙下雋縣西北



東注于洞庭湖俗謂之澧江口澧水自石門以西



與導江無涉其南江㑹澧故道參以近志有可得



而言者江陵縣西南二十里有虎渡口在龍洲之


[014-69a]


後漢郡守法雄有異政猛虎渡江去因名宋乾道七年湖北漕臣李燾脩虎渡隄即此水經注



江水自枚迴洲分爲南北二江北江有故鄉洲其下爲龍洲南江從此東南流



注于澧水同入洞庭蓋即所謂涔水也澧州志云



涔水爲岷江别派從公安入境爲四水口在州北七十里



東接安鄉湖口北連荆江又東南流過焦圻一箭河至匯口入



澧故稱涔澧楚辭望涔陽兮極浦今公安舊縣東



南有涔陽鎭即其地也澧水又東逕安鄉縣南㑹



赤沙湖東距巴陵縣百里而東入洞庭湖湖在巴陵縣西


[014-69b]
南一百五十步見元和志此導江東至于澧過九江至



于東陵之故道也



春秋傳曰物莫能兩大故二水並行一盛則一微



自然之理也昔禹既疏鑿三峽水勢并注其中而



北谷村之舊流遂爲斷江其後魚復江所出之夷



水亦致淺狹不可行舟近事如句容縣故江乘地



北瀕大江今皆爲洲渚江水南去岸二十里楊子



江舊闊四十里瓜洲本江中一洲今北與楊子橋


[014-70a]


相連而江面僅七八里又如靖江縣大江舊分二



派繞縣南北明天啓以來潮沙壅積北派竟成平



陸與揚州之泰興相連以今騐古小修云北江漸



盛而南江日微殆非臆説然自屈原九歌云望涔



陽兮極浦横大江兮揚靈蓋涔陽在涔水之北大



江又在涔陽之北則戰國時固以北江爲正流而



南江爲涔水矣年代久逺世鮮有知者地志水經



所言宜乎與禹貢不合也


東迆北㑹于匯釋文迆以爾反渭按于俗本作爲誤
[014-70b]
 蘇氏曰迆迆邐也林氏曰迆者斜出之辭邵氏曰江
 漢水漲彭蠡鬱不流逆爲巨浸無仰其入而有賴其
 遏彼不遏則此不積所謂匯者如此故曰北㑹于匯
 匯言其外也蠡言其内也于匯不于彭蠡勢則然也
 蓋實志也渭按江水迆北由沙羨始漢自大别以至
 彭蠡大勢皆東江自沙羨以至彭蠡則東且迆北矣
 經先漢後江東匯爲彭蠡者漢也而江水亦至其處
[014-71a]
 故曰東迆北㑹于匯言與漢所匯之彭蠡㑹也于字
 俗譌作爲則其義不可通矣


傳云迆溢也東溢分流都共北㑹爲彭蠡正義云



迆者靡迆邪出之言故爲溢也東溢分流又都共



聚合北㑹彭蠡言散流而復合也鄭云東迤者爲



南江孔意或然至之與㑹史異文耳渭按馬融曰



迆靡也即邪出之意謂大勢東行而微帶北也傳



以迤爲溢而分流殊不可曉林少穎云孔氏以東


[014-71b]
迤爲句而北字屬下非經意也言北江中江者是



自彭蠡而東方合爲二江鄭氏以東迆爲南江則



是自東陵而下已分爲三矣此説尤與經不合



水經注江水自下雋以東所紀山水地名或瑣細



難考沔水自石城以東尤多舛錯道元亦自謂未



必一得其實今據府州縣志以爲之綱而掇取水



經注及羣書要語附載于其下金禮部郎中蔡正甫撰補正水經三



卷元歐陽原功爲之序曰其詳于趙代間水此固景純之所難若江自尋陽以北吳松以東則又能


[014-72a]


使道元之無遺恨者惜乎其書今不得見而靡所折衷也江水自巴陵縣西北



㑹洞庭湖又東逕其縣北水經注江水㑹湘水又東逕忌置山南江之右



岸有城陵山按今巴陵縣北有忌置洲宋書檀道濟等討謝晦至忌置洲列船過江即此其東有城



陵磯東北接臨湘縣界磯下爲三湘浦元和志云在巴陵縣東北十二里黄潤玉云今江水衝城陵



磯而臨江驛至岳陽湖口六十里皆淤沙漲起南環湖北沿江塞隘九江之口其章華臺之水亦淤



窄矣又東逕臨湘縣北臨湘在岳州府東北七十五里晉以後爲巴陵縣地宋析



置臨湘縣水經注江水自彭城磯東逕如山北北對隠磯二磯之間大江中有獨石孤立山東江浦



世謂之白馬口按彭城磯在縣西江中元和志云在巴陵縣東北九十四里蓋其時未有臨湘也縣


[014-72b]
東北十里有白馬磯山又有隠磯又東逕嘉魚縣西北與沔陽州



分水嘉魚在武昌府西南二百五十里漢沙羨縣地隋爲蒲圻縣地南唐分置嘉魚縣沔陽在



安陸府南少東三百三十里本漢州陵縣水經注江水東逕烏林南吳黄蓋敗魏武于烏林是也又



東右得蒲磯口即陸口陸水出下雋縣東逕蒲圻縣北又東逕蒲圻山北入江按蒲磯山在今蒲圻



縣南五十里圻與磯通元和志云赤壁山在蒲圻縣西一百二十里北臨大江蓋其時未有嘉魚也



今蒲圻臨江之地盡入嘉魚而蒲圻無江水又東北逕江夏縣西漢陽



縣東又北漢水自北來注之江夏爲湖廣布政司武昌府治本漢沙羨



縣地漢陽爲漢陽府治本春秋之夏汭亦漢沙羡縣地水經注江水自沙陽湖又東逕百人山南右


[014-73a]


逕赤壁山北昔周瑜與黄蓋詐魏武大軍處也江水又東逕大軍山南又東逕小軍山南义東逕雞



翅山北又東逕歎父山南對歎洲亦曰歎步又東逕魯山南古翼際山也山左即沔水口矣江之右



岸有船官浦歴黄鵠磯西而南是曰黄軍浦船官浦東即黄鵠山東北對夏口城魏黄初二年孫權



所築也按夏口故城在今江夏縣西南魯山即大别在漢陽府城東北半里黄鵠山在府城内西隅



聳峙江口與大别對鸚鵡洲在城西南二里大江中尾直黄鵠磯明季蕩滅小軍山在漢陽縣西南



五十里大軍山在縣西南六十里百人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又北折而東逕武



昌縣北其對岸則黄陂縣黄岡縣武昌縣在武昌府東北一百八



十里本漢鄂縣黄陂在黄州府西二百四十里本漢邾縣地黄岡爲府治本漢西陽邾西陵三縣今


[014-73b]
縣西北有邾縣故城水經注江水東逕邾縣南右得黎&KR1105北對舉口舉水出龜頭山西南流注于江



謂之舉口南對舉洲左傳定公四年吳楚陳于柏舉疑即此也江水又東逕邾縣故城南南對蘆洲



又東逕鄂縣北右得樊口左逕赤鼻山南又東逕西陽郡南郡治即西陽縣也江之右岸有鄂縣故



城今武昌也城南有袁山即樊山北背大江江上有釣臺按蘆洲在今武昌縣西二十里一名伍洲



樊口在縣西北五里陸游曰黃州與樊口正相對樊山在縣西一里赤鼻山在黄州府城西北蘇子



瞻誤認爲赤壁又東逕大冶縣北蘄水縣南大冶在興國州西北一百



五十里本漢鄂下雉二縣地蘄水在黄州府東少南一百十里本漢軑縣水經注江水合巴水又東



逕軑縣故城南故弦國也城南對五洲江水東㑹希水口又東逕西陵縣故城南史記秦昭王遣白


[014-74a]


起伐楚取西陵者也又東逕黄石山北即黄石磯也東山偏髙謂之西塞按黄石磯在大冶縣東北



三十里西塞山在縣東九十里元和志云在武昌縣東八十五里蓋與大冶分山也蘄水縣南有希



水史記集解徐廣曰西陵屬江夏正義曰括地志云西陵故城在黄州黄山西二里又東逕



興國州北蘄州南興國在武昌府東南三百六十里本漢下雉縣兼鄂縣地蘄州



在黄州府東少南一百八十里本漢蘄春縣水經注江水自西塞山又東蘄水注之又東逕蘄春故



城南又東逕積布山南西陽尋陽二郡界也又東逕下雉縣北刋水從東陵西南注之又東左得青



林口水出廬江郡之東陵鄉江夏有西陵縣故是言東矣尚書云江水過九江至于東陵者也按酈



説非是辯見荆州又東逕瑞昌縣北廣濟縣南瑞昌在江西九江府


[014-74b]
西九十里本漢柴桑縣地廣濟在湖廣蘄州東七十里本漢蘄春尋陽二縣地大江去縣七十里



又東逕德化縣北黄梅縣南徳化九江府治晉永興初於此置尋陽郡



隋因改柴桑曰尋陽而江北之名遂移于江南黄梅在蘄州東一百六十里本漢尋陽縣其故城在



今縣東北元和志大江在黄梅縣南一百里彭蠡澤在德化縣東南九



十里其水北注于江此導江東迆北㑹于匯之所



經也今洞庭湖遇江漲其水亦爲江波所遏而經獨於彭蠡言匯澤者蓋禹時巴陵未有洲渚



九江即是江身與彭蠡異故不言匯澤也



吳幼清移前東匯澤爲彭蠡六字于此東迆北㑹


[014-75a]


于匯之下其説曰鄂北對漢陽軍大别山漢水自



北來入江江水與之㑹合流曰匯故曰東迆此㑹



于匯不言㑹于漢者以漢有漾沔滄浪之異名不



可指定一名而言故但曰㑹于匯也金吉甫則直



以匯爲誤字其説曰當作㑹于漢蓋江勢迆北處



正受漢口若至彭蠡則東流久矣匯字必因上文



而誤也今按江漢合流入揚州之域㑹彭蠡水始



有三江之目若以匯指漢水則北江中江不待過


[014-75b]
彭蠡而始有其名矣禹貢于荆州言江漢無中江



北江之名於揚州始言三江蓋必㑹南江而後可



命之曰北曰中也周禮荆州曰其川江漢揚州曰



其川三江與禹貢若合符節匯非漢口明矣自宋



以來説此經者遇難解處不以爲衍文則以爲錯



簡不以爲錯簡則以爲誤字眞禹貢之一厄也


東爲中江入于海
 傳曰有北有中南可知曾氏曰豫章九江合于湖漢
[014-76a]
 東至彭蠡入江此九水蓋南江也南江乃江之故迹
 非禹所導禹導漢水入焉與舊江合流而水之派分
 爲南北故漢爲北江又導岷山之江入焉其流介乎
 二江之中故爲中江南江乃故道故經不志程氏曰
 經云東匯澤爲彭蠡東迤北㑹于匯是二語者附著
 直略切南江以概其所不書者也彭蠡爲南江無疑禹
 之行水嘗經疏導則雖小而見錄無所致力則雖大
 而不書南江源派誠大且長正以不經疏導故自彭
 蠡而上無一山一水得見於經然於其合并江漢而
[014-76b]
 以匯㑹名之使天下因鼎錯之實參北中之目而南
 江隱然在二語中此聖經之書法也邵氏曰江水濬
 發最在上流其次則漢自北入其次則彭蠡自南入
 三江並持而東則江爲中江漢爲北江彭蠡所入爲
 南江可知已非判然異派之謂也且江漢之合茫然
 一水唯見其爲江也不見其爲漢也故曰中江曰北
 江然其勢則相敵也故曰江漢朝宗凡集傳謂經誤
[014-77a]
 者非是餘干張克脩云寶亦云渭按三江之説自康
 成子瞻以後得三氏而愈明江漢共爲一瀆而其入
 海也則漢爲北江江爲中江即朝宗于海並舉二川
 已爲之張本矣南江無所致力不用循行故導水無
 文


江水至德化縣東北贑水合彭蠡湖從南來注之



江水又東北逕湘口縣北又東北逕彭澤縣北其



對岸則宿松縣望江縣湖口在江西九江府東六十里本漢彭澤縣彭澤在


[014-77b]
府東一百二十里本漢彭澤縣地縣北大江中有馬當山陸龜蒙銘曰天下之險在山曰太行在水



曰吕梁合二險而爲一又聞乎馬當宿松在江南安慶府西南二百六十里本漢皖縣地大江在縣



南一百二十里縣志云小孤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舊時峙江北岸與南岸彭郎磯相對江水經



此湍急如沸明成化十二年江水忽分流于山北流日益廣自是屹立中流大江澎湃環于四面望



江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亦漢皖縣地晉置大雷戍即今縣治大江在縣南十五里楊溪河即古雷



水也亦曰雷池又東北逕東流縣西其對岸則懷寧縣東流



在江南池州府西少南一百八十里亦漢彭澤縣地大江去縣一里懷寧爲安慶府治本漢皖縣大



江在南門外又東北逕貴池縣北其對岸則桐城縣貴池


[014-78a]


池州府治本漢石城縣大江去縣五里桐城在安慶府東北一百二十里春秋桐國漢置樅陽縣史



記秦始皇自雲夢浮江渚下觀籍柯括地志云在同安縣東隋改樅陽曰同安也漢書武帝自尋陽



浮江薄樅陽而出今縣東南有射蛟臺又東北逕銅陵縣西又東北



逕繁昌縣北其對岸則無爲州銅陵在池州府東北一百里本漢陵



陽春穀二縣地大江去縣里許鵲頭山在縣北左傳昭五年楚伐吳吳人敗諸鵲岸即此繁昌在太



平府西南一百三十里本漢春穀縣大江去縣五十里赭圻城西臨大江吳所置赭圻屯也縣東北



三十里江中有鵲尾洲無爲在廬州府東南二百七十里春秋巢國地漢置居巢襄安臨湖三縣水



經注沔水與江合流又東合彭蠡澤又東北出居巢縣南古巢國也湯伐桀桀奔南巢即此江水自


[014-78b]
濡須口又東左㑹栅口水水遵巢湖東過故東關城又東南流注于大江按州東少南九十里爲巢



縣漢居巢縣地巢湖在縣西亦作漅湖又名焦湖方輿勝覽云湖周四百餘里占合肥舒城廬江巢



四縣之境納諸水而注之江濡須水在縣南源出巢湖亦曰東關水又按寰宇記江水在含山縣南



一百七十里九域志亦云含山縣有大江蓋唐宋時其南境本瀕江自明初割縣南周興銅城梅山



等鄉入無爲州而縣界遂無江矣又東北逕蕪湖縣西又北逕當



塗縣西其對岸則和州蕪湖在太平府南少西六十里春秋吳鳩兹邑漢置



蕪湖縣大江去縣五里蟂磯在縣西七里江中中江在縣南一名蕪湖水元和志云蕪湖水在當塗



縣西南八十里源出丹陽湖西北流入大江寰宇記云蕪湖在蕪湖縣界長七里縣志以縣東十五


[014-79a]


里天成湖當之一名天聖湖當塗太平府治本漢丹陽縣牛渚山一名采石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西臨大江渡江至和州二十五里陸游云古來江南有事從采石渡者十之九從京口渡者十之一



蓋以江面狹于瓜洲也和州在江南布政司西一百三十里本漢歴陽縣大江在州東南江上有梁



山宋大明七年祀梁山大閲江中立雙闕于山上元和志云梁山在歴陽縣南七十里東岸有博望



山屬姑孰二山隔江相對望之如門南朝謂之天門山横江浦在州東南元和志云歴陽縣東南二



十六里直江南采石渡處烏江浦在州東北元和志云在烏江縣東四里即亭長檥船處又東



北逕江寧縣西其對岸則江浦縣江寧與上元縣並爲江南布政



司江寧府治本戰國楚金陵秦改曰秣陵漢置秣陵縣屬丹陽郡其故城在今縣東南五里寰宇記


[014-79b]
云大江從江寧縣西一百二十里承當塗縣分鮆浦上田爲界紆回屈曲二百九十三里與和州烏



江揚州六合並分中流爲界胡三省曰江水東流自武昌以下漸漸向北蓋南紀諸山所迫陂陁之



勢漸使之然也至于江寧江流愈北蓋建康當下流都㑹望潯陽武昌皆直南望歴陽壽陽皆直西



故建康謂歴陽皖城以西皆曰江西而江西亦謂建康爲江東建康謂姑孰爲南州京口爲北府皆



地勢然也三山在縣西南五十七里一名三山磯又有歴山慈姥山落星山皆西臨大江江浦在府



西四十里本漢堂邑全椒二縣地舊志云大江在縣東南三里自浦子口渡江至府城觀音門二十



里而近一名安陽渡又云大江自梁山來曰楊子江抵浦子口接六合縣界曰宣化江又東



北逕上元縣北其對岸則六合縣上元本漢秣陵縣地大江去縣


[014-80a]


二十餘里有山踞江而出者曰焦家觜又東曰觀音山燕子磯又東歴濤山以接黄天蕩在縣東北



八十里胡三省曰大江過昇州界浸以深廣自老鸛觜渡白沙横闊三十餘里俗呼黄天蕩六合在



府東北一百三十里漢堂邑縣地大江在縣東南六合山在縣西北七十五里隋開皇九年晉王平



陳於此臨江觀渡兵馬瓜步山在縣東南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燾至六合登瓜步隔江望秣陵纔



數十里寰宇記引南兖州記云瓜步山東五里有赤岸南臨江中潮水自海入江衝激六七百里至



此岸側其勢始衰按枚乘七發言廣陵曲江之濤曰凌赤岸篲扶桑郭璞江賦云鼔洪濤于赤岸淪



餘波于柴桑皆謂此也輿地紀勝云滁河即古涂水源出合肥縣東流逕全椒滁州六合至瓜步入



江瓜步之東又有石帆山矗居江中山東即黄天蕩江流至此波濤甚險又東逕句容


[014-80b]
縣北其北岸則儀眞縣句容在府東九十里本漢句容江乘二縣大江去縣



七十里龍潭鎭在縣西北八十里逼臨大江儀眞在揚州府西七十里本漢江都縣地唐爲楊子縣



縣西二十里宣化鎭有五馬渡晉五王于此渡江故名又東逕丹徒縣北其



北岸則江都縣丹徒鎭江府治春秋吳朱方邑漢置丹徒縣北固山在府城北下臨



長江京峴山在城東五里即秦所鑿泄王氣處吳謂之京口以此蒜山在府西五里有西津渡北與



瓜洲對岸舊名蒜山渡金山在城西北七里江中周必大筆錄云此山大江環繞毎大風四起勢若



浮動名浮玉山唐有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賜名金山焦山在城東北九里江中後漢焦先隱此因



名旁有海門二山金焦相望十五里江都揚州府治漢舊縣故城在今府城南四十六里爲江水所


[014-81a]


侵魏志文帝黄初六年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即此地瓜洲鎭在府城南四十五里有渡以通鎭



江元和志云江都縣大江南對丹徒之京口舊闊四十餘里今闊十八里日知録云古時未有瓜洲



蔡寛夫詩話潤州大江本與今楊子橋對岸而瓜洲乃江中一洲耳今與楊子橋相連矣以故自古



南北之津上則由采石下則由江乘而京口不當往來之道史記秦始皇登㑹稽還從江乘渡正義



云江乘故縣在今潤州句容縣北六十里吳徐盛作疑城自石頭至江乘晉蔡謨自土山至江乘鎭



守八所城壘凡十一處皆以沿江爲防守之要今江乘去江幾二十里以外皆爲洲渚而渡口乃移



于龍潭又瓜洲既連楊子橋江面益狹而隋唐之代復以丹陽郡移治丹徒於是渡者舍江乘而趨



京口宋乾道四年築瓜洲南北城而京口之渡至今因之按楊子江今北去揚州府城四十里唐書


[014-81b]
齊澣爲潤州刺史州北距瓜步沙尾紆迴六十里舟多敗溺澣徙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婁渠以達楊



子歲無覆舟減運錢數十萬又立伊婁埭官征其入胡三省曰今之楊子橋或是唐楊子縣治所橋



以此得名也地理志江都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陽入湖即䢴溝也又東逕丹



陽縣北又東逕武進縣北其北岸則泰州丹陽在鎭江府



東六十四里本漢曲阿縣大江在縣東北六十里又東北十里爲包港南接嘉山北通大江又東十



里則武進之孟瀆河口也武進爲常州府治春秋吳延陵邑漢置毗陵縣大江在縣北五十里地理



志毘陵季札所居北江在北東入海水經注云毘陵縣北二百步有故城本毘陵郡治舊去江三里



岸稍毁遂至城下江即北江也泰州在揚州府東一百二十里本漢海陵縣唐爲吳陵縣大江在州


[014-82a]


南漢志海陵有江海㑹祠又東逕江陰縣北其北岸則泰興縣



靖江縣如皋縣江陰在常州府東北九十里本漢毘陵縣地大江在縣北有馬䭾沙



與泰興縣分領君山臨江南去縣二里亦名瞰江山泰興在揚州府東南一百四十里唐爲海陵縣



地靖江在常州府東北一百十里本唐海陵吳陵二縣地宋爲泰興縣地元改屬江陰縣明成化五



年析置靖江縣孤山舊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江中成化八年後潮沙壅積轉而成田今山在平陸新



志云大江舊分二派繞縣南北天啓以來潮沙壅積縣北大江竟爲平陸因開界河與泰興分界而



大江唯經其東南縣遂爲江北之地矣按漢吳王濞都廣陵枚乘説濞曰轉粟西鄉不如海陵之倉



臣瓚云海陵縣名也有吳太倉又曰修治上林不如長洲之苑如淳云以江水洲爲苑也韋昭曰長


[014-82b]
洲在吳東後漢省海陵入東陽縣郡國志臨淮郡東陽下云有長洲澤吳王濞太倉在此然則長洲



苑亦故海陵地也今不知在何處竊疑靖江縣大江舊分繞其南北本是一洲蓋即如淳所謂以江



水洲爲苑者也如皋在泰州東南一百四十五里本後漢廣陵郡地晉分廣陵置山陽郡有如皋縣



隋省唐析海陵縣地置如皋鎭五代時南唐升爲縣大江在縣南又東逕常熟縣



北其北岸則通州常熟在蘇州府北八十里本漢吳毘陵二縣地大江去縣四十



里福山臨江有港東連大海曰福山港通州在揚州府東四百里本漢海陵縣之東境狼山在州南



十八里布洲峽在洲南四十里江中黄子鴻曰常熟與通州相對古時縣界闊逺故東北濱海自明



中葉分置太倉州之後凡縣境濱海之地已割屬之今江自太倉之七鴉口始折而南是爲大洋其


[014-83a]


在本縣境者自福山北距通州之狼山水面不過百里止可謂之江尾而非海也又東逕



太倉州北其北岸則海門縣又東入于海太倉在蘇州府



東北一百十里本漢婁縣地梁以後爲崑山縣地明初置太倉衛弘治十年始割崑山常熟嘉定三



縣地置太倉州婁江在州南大海在州東北南接嘉定北接通州郟亶水利書云今崑山之東地名



太倉俗號岡身朱長文吳郡續圖經云濱海之地岡阜相屬謂之岡身州東北有七鴉浦大江由此



入海海中有姚劉沙直江口之東南今爲崇明縣在州東二百八里元時海運從劉家港出海至此



放洋海門在通州東一百里本唐海陵縣之東洲鎭五代時置海門縣海舊在縣東十五里有六港



皆東通大海潮漲則盈退則涸其地爲海水所侵吞食日廣本朝康熙初縣治遂淪于海今爲海 


[014-83b]
門鄉併入州境此東爲中江入于海之所經也



范成大曰江出岷山其源實自西戎萬山來至嘉



州而沫水合大渡河以㑹之至敘州而馬湖江出



自夷中以㑹之又十五里而南廣江㑹之至瀘州



而内江自資簡等州㑹之至恭州而嘉陵江自利



閬果合等州㑹之至涪州而黔江又自黔州合南



夷諸水㑹之至萬州而開江水自開達等州㑹之



夫然後總而入于峽是江自峽而西受大水凡八


[014-84a]


及出峽而下岳陽則㑹之者洞庭湖所受湖南北



諸郡水也又自是而下鄂渚則㑹之者漢口所受



興元諸郡水也又自是而下黄州東四十里則㑹



之者巴河也又自是而下江州則㑹之者彭蠡今



名鄱陽湖所受江東西諸郡水也又自是而下則



㑹之者皖水所受淮西諸水也夫然後總而入于



海是江自峽而東又受大水凡五略計天下之水



㑹于江者居天地間之半其名稱之大而可考者


[014-84b]
凡十有三故曰江源其出如甕而能滔滔萬里以



達海所受者衆也嗚呼問學者可以觀矣



漢志蜀郡湔氐道下云禹貢岷山在西徼外江水



所出東南至江都入海過郡七行二千六百六十



里按今江水所過於漢爲蜀郡犍爲巴郡南郡長



沙江夏豫章廬江丹陽㑹稽廣陵凡十郡一國而



志云過郡七蓋江都在江北據北岸言之故不數



南岸之長沙豫章丹陽㑹稽也又水經江水東逕


[014-85a]


宜昌縣之流頭灘注引袁崧曰自蜀至此五千餘



里干寶晉紀云吳孫皓使紀陟如魏司馬昭問吳



戍備幾何對曰西陵至江都五千七百里宜昌今



宜都也在西陵之東誠如所言則江自岷山至江



都入海行萬餘里而志云二千六百六十里相去



懸絶二千之誤理無可疑閻百詩云自江都至夷



陵州古西陵即水道曲折亦不及三千里吳使大



言以夸敵耳就令如此亦當有七八千里嘗攷尚


[014-85b]
書纂言載易氏之説云江源在松州交川縣西北



三十里南流二百四十里至翼州翼水縣又六十



里至茂州汶山縣又三百七十里至成都府又二



百里至睂州通義縣又五百六十里至戎州僰道



縣又三百十里至瀘州瀘川縣又七百里至渝州



巴縣又三百四十里至涪州涪陵縣又三百五十



里至忠州臨江縣又二百六十里至萬州南浦縣



又三百里至夔州魚復縣又一百里至巫山縣又


[014-86a]


三百三十里至歸州秭歸縣又二百里至硤州夷



陵縣出峽又三百三十里至江陵府江陵縣又五



百七十里至岳州巴陵縣又五百里至鄂州江夏



縣又六百里至江州德化縣又五百八十里至池



州又七百四十里至鎭江府又三百里至泰州入



海以上江水所行自交川至夷陵凡四千三百三



十里較袁崧少六百七十餘里自夷陵至泰州凡



三千六百三十里較紀陟少二千七十里陟言誠


[014-86b]
夸謂不及三千亦非也江自松潘至泰州行七千



九百六十里自泰州至海門入海又四百里通計



得八千三百餘里二當作八或是七而先儒釋漢



書者曾無一語駮正豈近世傳寫之誤而古本不



若是與



漢志湔氐道下云江水東南至江都入海江都下



云有江水祠海陵下云有江海㑹祠皆以北岸言



之江海㑹者謂江入海處也毘陵下云北江在北


[014-87a]


東入海則以南岸言之今泰州泰興靖江如皋通



州海門漢時皆爲海陵縣地今武進江陰常熟及



太倉瀕海之鄉漢時皆爲毘陵縣地故大江入海



在其境班氏所言初無滲漏然北江者大江之正



流也而志與中江南江並列而爲三使枝榦不分



石城分江水即南江之上源而松江在吳縣南者



中江由陽羨入海之道也志更以爲南江使首尾



横決此則其所短耳水經依導水之序先沔而後


[014-87b]
江沔水篇云與江合流東過彭蠡澤又東北出居



巢縣南又東至石城縣分爲二其一過毘陵縣北



爲北江而不及江都蓋舉其南而遺其北也江水



篇叙至下雉縣北東陵鄉之東北而止以是應過



九江至于東陵之丈而不知此東陵非禹貢之東



陵也自是以下則以爲與沔水同故不復見然沔



水篇但云過毘陵爲北江而下文則専敘南江至



餘姚入海無一言及于北江遂使志家有錯認北


[014-88a]


江至山陰爲浙江者貽誤不小酈注則又兼用韋



昭郭璞庾仲初之説分南江爲二派一自湖口東



出爲松江下七十里岐分爲三江口以入海一歴



烏程縣南通餘姚縣合浙江浦陽江以入海而總



結之曰是所謂三江者也故子胥曰吳越之國三



江環之民無所移矣但東南地卑萬流所湊濤湖



泛決觸地成川枝津交渠世家分夥故川舊瀆難



以取悉雖麤依縣地緝綜所纒亦未必一得其實


[014-88b]
也今按太行恒山之東地平土疏河漳滹沱等水



性善徙一朝泛決觸地成川者有之揚州土雖塗



泥而不甚疏惡時或泛決亦未聞有觸地成川之



事其所謂枝津交渠者蓋自吳通渠三江五湖之



後日加穿鑿以資灌溉便舟楫遂致故川舊瀆雜



亂不明非水自爲之也然此等混淆終無害于禹



貢學者但能遵鄭蘇之説以三江爲一派則上自



彭澤下至毘陵海陵大江所行禹迹具存按圖而


[014-89a]


考歴歴可據又何必乞靈于孟堅取裁于善長也





 禹貢錐指卷十四下
[014-8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