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53 禹貢錐指-清-胡渭 (master)


[011-1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錐指卷十一上
              德清胡渭撰
導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釋文導音道岍音牽字又作汧馬本作開
 傳曰三山皆在雍州河謂梁山龍門西河正義曰地
 理志云吳岳在扶風汧縣西古文以為汧山岐山在
 美陽縣西北荆山在馮翊懷德縣南蔡氏曰逾者禹
 自荆山而過于河也孔氏以為荆山之脈逾河而為
 壺口雷首者非是渭按導者循行之謂導山猶曰隨
[011-1b]
 山蘇氏云自此以下至敷淺原皆隨山之事是也導
 山時尚未施功先儒皆以此為通水曰導山之澗谷
 而納之川殊失經旨汧縣今為鳯翔府之隴州州南
 三里有汧縣故城岍岐荆並在河西渭北禹首導此
 三山而逾河以抵壺口則冀州之所先治者其規畫
 早定於胷中矣
導山之義傳云治水通山故以山名之正義云所


[011-2a]


治之山本以通水舉其山相連屬言此山之傍所



有水害皆治訖也王氏云導澗谷之水而納之川



葉氏云濬兩山之川屬之大川以同入于海傅氏



云畎澮之水不勝其記故禹即山以表之以上諸



說皆以導山為通水相沿至今吾不知其所謂導



者導之於敷土之後乎抑導之於九州功畢之日



乎林少穎云洪水懷山襄陵凡故川舊瀆不復可



見將欲施功無所措也必先順因其勢以髙山為


[011-2b]
表識自西決之使歸於東以少殺其滔天之勢於



是川瀆之迹稍稍可求乃決九川而距四海此謂



導之於敷土之後也張子韶云山而謂之導者以



向者洪水滔天首尾不辨今水患旣除使山川復



其本性隨山之勢窮極其首尾以遂其風土之宜



此謂導之於九州功畢之日也如林所言則九川



未決平地皆為巨浸導此澗谷之水將安歸乎如



張所言則禹毎治一州畢即周知其風土之宜貢


[011-3a]


賦已定何必更煩䟦履二者皆無當於經旨導山



只是予乘四載隨山刊木之事其施功則分見於



九州篇首隨山刋木句是史辭導山四節則禹厯



叙所經以告於上元非重複導者循行之謂非通



水之謂也



岍一作汧說文有汧字而無岍字汧縣唐為汧源縣隴州治



明省縣入焉周禮雍州山鎭曰嶽山漢志以吳山



為雍州山是吳山即嶽山也爾雅河南華河西嶽


[011-3b]
河東岱河北恒朱長孺云商周之世疑以岍為西



嶽故爾雅職方皆名嶽山水經注汧水出汧縣之



蒲谷鄉弦中谷決為弦蒲藪爾雅曰水決之澤為



汧也汧水東逕汧縣故城北㑹龍魚川水又東㑹



一水發南山西側俗以此山為吳山三峰霞舉疊



秀雲天崩巒傾返山頂相捍望之恒有落勢地理



志曰吳山在縣西古之汧山也國語所謂虞矣古字



虞與吳同今按吳嶽班酈皆謂即古之岍山然史記封


[011-4a]


禪書言自華以西名山七曰華山薄山嶽山岐山



吳嶽鴻蒙瀆山而無岍山又析吳嶽與嶽山而為



二唐六典關内道名山曰吳山亦謂之西鎭山有



五峰於諸山中最為秀異肅宗在鳯翔改吳山為



西嶽以祈靈助隴州志則以州西四十里之吳山



為岍山州南八十里之嶽山為吳嶽諸說互異未



知孰是愚竊謂吳山漢志雖云在縣西而岡巒綿



亘延及其南與嶽山只是一山自周尊岍山曰嶽


[011-4b]
山俗又謂之吳山或又合稱吳嶽史記遂析嶽山



與吳嶽為二山而岍山之名遂隱其實此二山者



周禮總謂之嶽山禹貢總謂之岍山當以漢志為



正蔡傳引晁氏說又謂今隴山天井金門秦嶺皆



古之岍山不知何據



漢志美陽縣下云禹貢岐山在西北中水鄉周太



王所邑詩曰率西水滸至于岐下又曰彼徂矣岐



有夷之行是也水經注岐水逕周城南城在岐山


[011-5a]


之陽而近西所謂居岐之陽也非直因山致名亦



指水所稱矣又厯周原下北則中水鄉成周聚故



曰有周也水北即岐山矣今按岐山一名天柱山



其峰髙峻狀若柱然國語周之興也鸑鷟鳴于岐



山故俗呼為鳯凰堆山之南周原在焉詩所稱周



原膴膴者也東西横亘肥美寛平在今岐山縣東



北四十里



史記周勃從定三秦賜食邑懷德尋置褱德縣漢


[011-5b]
志云禹貢北條荆山在南下有彊梁原洛水東南



入渭帝王世紀云禹鑄鼎於荆山在馮翊懷德之



南今其下有荊渠也水經注云渭水東逕平舒城



北城南面通衢昔秦始皇將亡江神反璧於華隂



平舒道謂此也渭水之北沙苑之南即懷德縣故



城地理志曰禹貢北條荆山在南山下有荆渠即



夏后鑄鼎處也括地志云懷德故城在同州朝邑



縣西南四十三里平舒故城在華州華隂縣西北


[011-6a]


六里蓋二城隔水南北相直也富平縣亦有懷德



故城水經注云沮水東南厯土門南原下東逕懷



德城南城在北原上又澤泉水東逕懷德城北東



南注鄭渠合沮水此皆富平之懷德城也通典云



晉自彭原移富平於今縣西南懷德城寰宇記云



懷德故城在今富平縣西南十一里非漢褱德縣



也蓋後漢末及三國時因漢舊名於此立縣今有



廢城存然則荆山當在今朝邑縣境而隋志云富


[011-6b]
平縣有荆山括地志云荆山在雍州富平縣今名



掘陵原元和志云在富平縣西南二十五里長安



志云在縣西南二十里縣志云山下有荆渠近渠



即彊梁原也而朝邑並無之二懷德城未知孰為



西漢之舊縣然愚嘗以理揆之有可證者二寰宇



記引水經注云洛水東南厯彊梁原俗謂之朝坂



今富平無洛水而朝邑有洛水厯彊梁原入渭原



在荆山下一證也同州志云華原在朝邑縣西繞


[011-7a]


縣西而北而東以絶於河古河壖也一名朝坂亦



謂之華原山蓋華原即朝坂朝坂即彊梁原周建德二



年於原上置長春宮荆山之麓直抵河壖禹從此渡河故曰



至于荆山逾于河若富平則東距河二百餘里與



經意不合二證也朝邑實西漢之褱德荆山當在



其境唐人所以致誤者蓋由先儒謂漆沮即洛水



而澤泉逕富平懷德城北東南絶沮注濁水得漆



沮之名遂以此為漢志東南入渭之洛幷荆山亦


[011-7b]
移之富平耳



王氏日記云荆山蔡氏以為即今耀州富平縣掘



陵原而三原馬伯循則以此原為唐之獻陵非



山也四夷郡縣圗記謂黄帝鑄鼎處在今三原嵯



峨山蓋嵯峨即荆山也其山髙出雲表登其巔則



涇渭黄河俱在目前俯視秦川其平如掌其别嶺



有西原中原東原乃縣之所由名也山陽有鼎州



即黄帝鑄鼎處岐東惟嵯峨為大嵯峨之為荆山


[011-8a]


明矣渭按漢志嶻薛山在馮翊池陽縣北師古曰



即今俗所呼嵳峩山也音嶻齧寰宇記云嶻嶭山



在雲陽縣東北十里一名慈娥山王褎雲陽宮記



東有慈娥山是也土人謂之嵯峨山昔黄帝鑄鼎



於此然未嘗指嵯峨為荆山也唯劉昭注補郡國



志曰雲陽縣有荆山引皇甫謐帝王世紀為證是



以此為懷德之荆山矣然昭於池陽縣下仍云有



嶻嶭山在北亦未嘗以荆山當嶻嶭也余以圗志


[011-8b]
考之今涇陽縣本漢池陽雲陽二縣地嵯峨山在



縣北接淳化三原二縣界淳化亦雲陽地三原亦



池陽地也蓋此山跨三縣之境昭所謂雲陽之荆



山與池陽之嶻嶭實一山也伯循之說與昭闇合



而愚竊謂不然富平東距河二百餘里三原更在



富平西六十里禹至此何得便云逾于河伯循三



原人欲引禹貢之荆山以為其鄉重獨不顧經意



之離合乎禹自岐至荆九嵏甘泉嶻嶭其所必由


[011-9a]


也當包在至于二字中唯荊山之麓為彊梁原者



直抵河壖禹從此渡河故特志之不必其山髙出



雲表如嵯峨也唐髙祖獻陵長安志云在富平縣



東十八里伯循謂即掘陵原然蔡說本括地志志



魏王泰撰也豈有園陵所在而襲此掘陵之惡名



以筆之書乎且元和志云掘陵原在富平縣西南



二十五里而獻陵在縣東十八里相去頗逺此原



必非獻陵也地理之學至宋為已疎明人尤多不


[011-9b]
根之談當痛絶之



荆山有三一在雍域褱德北條之荆大禹鑄鼎處



也一為荆豫界臨沮南條之荆卞和得玉處也一



在豫域與禹貢無渉漢郊祀志公孫卿曰黄帝采



首山銅鑄鼎於荆山下按唐志虢州湖城縣有覆



釡山一名荆山元和志山在縣南即黄帝鑄鼎處



晉灼以為在馮翊懷德縣非也湖城元省入閿鄉



縣山今在縣南二十五里縣屬河南府陜州韓愈詩云荆


[011-10a]


山已去華山來日照潼關四扇開李商隱詩云楊



僕移關三百里可能全是為荆山即此山也蘇傳



以此為北條之荆因晉灼而誤



河為西河在朝邑縣東三十五里與山西之蒲州



分水禹四載水行乘舟逾河入海過九江皆乘舟



之事也所渉之川不可勝舉河海九江其最大者



故特志之


壺口雷首至于太岳
 傳曰三山在冀州太岳上黨西正義曰地理志云壺
[011-10b]
 口在河東北屈縣東南雷首在河東蒲坂縣南太岳
 在河東彘縣東是三山在冀州以太岳東近上黨故
 云在上黨西也渭按漢上黨郡今山西潞安府是蒲
 坂今為平陽府之蒲州其故城在州東南漢縣舜所
 都也餘見冀州


導山自荆逾河為壺口故於冀言壺口於雍言龍



門漢志亦云壺口在北屈龍門在夏陽則兩山夾


[011-11a]


河而峙東為壺口西為龍門明矣自後魏太平眞



君七年改漢河東皮氏縣曰龍門縣而龍門之名



遂被於東岸故顔師古注司馬遷傳曰龍門山其



西在今同州韓城縣北其東在今蒲州龍門縣北



也龍門縣宋改曰河津縣縣西北二十五里有龍



門山蓋即壺口之南支古時東岸無龍門之名也



河水傾注其中形如壺然故名壺口據吉州志江海大



魚至此不得上上則為龍故名龍門據辛氏三秦記兩山


[011-11b]
對峙體分而勢合東必得西而始成其為口西亦



必得東而始成其為門舉此可以見彼壺口之治



即龍門之治故冀州與導山言壺口而不言龍門



至于龍門即至于壺口故雍州與導河言龍門而



不言壺口其文互相備云



雷首山在今蒲州南一名首陽山詩唐風采苓采



苓首陽之顚論語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馬融



曰首陽山在蒲坂河曲之中寰宇記云首陽即雷


[011-12a]


首之南阜也或稱首山漢地理志蒲坂有首山祠



郊祀志黄帝采首山銅即此亦稱獨頭山闞駰曰



首陽山一名獨頭山夷齊所隱也又名襄山穆天



子傳云東巡自河首襄山又名薄山穆天子傳云



登薄山寘軨之隥史記封禪書云薄山者襄山也



又名堯山漢地理志蒲坂有堯山水經注云雷首



山臨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俗亦謂之堯山也又



名中條山元和志云雷首一名中條在河東縣南


[011-12b]
十五里永樂縣北三十里寰宇記云中條山在芮



城縣北十五里亦曰薄山也又名陑山寰宇記云



堯山在河東縣南二十八里即雷首山山有九名



亦即陑山湯伐桀升自陑注在河曲之南即此也



括地志云此山西起雷首東至吳坂長數百里隨



地異名通典云雷首在今河東縣此山凡有八名



厯山首陽山薄山襄山甘棗山中條山渠豬山獨



頭山也蒲州新志首陽山在州南四十五里又中


[011-13a]


條山在州東南十五里山狹而長西起雷首迤邐



而東直接太行南跨芮城平陸北跨臨晉解州安



邑夏縣聞喜垣曲諸境凡數百里中條之北有數



峰攢立拱對州城在州南十五里中髙旁下俗名



為筆架山又南五里為八盤山又南十里為麻谷



山又南為鳳皇山去州七十里與潼關相對為中



條南麓盡處今按雷首之脉為中條東盡於垣曲



王屋在焉禹至此顧不東行而北抵太岳蓋以帝


[011-13b]
都為急也



太岳即霍山又名霍太山在平陽府霍州東三十



里及岳陽縣西北九十里趙城縣東北四十五里



周禮冀州山鎭曰霍山漢志河東彘縣有霍太山



在東冀州山是也爾雅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珠



玉亦稱景霍晉語宰孔曰景霍以為城韋注云景



大也大霍晉山名今在河東彘史記周武王滅殷



飛亷先為紂使北方還無所報乃為壇於霍太山


[011-14a]


而致命焉水經注汾水南過永安縣西故彘縣也



又東與彘水合水出東北太岳山禹貢所謂岳陽



即霍太山矣山有岳廟甚靈汾水又南逕霍城東



故霍國也又逕趙城西南穆王以封造父趙氏自



此始元和志霍山一名太岳在霍邑東三十里今



州治即霍邑故城也新志云山髙百餘丈長八十



里周二百餘里南接趙城岳陽北跨靈石今謂之



中鎭按隋開皇十四年詔以霍山為冀州鎭厯


[011-14b]
代因之號曰中鎭蓋即古之中岳也降而為鎭為



嵩髙所壓耳閻百詩云崧髙維嶽謂崧然而髙者



維是四嶽之山非以太室山為嶽名曰崧髙也爾



雅撰於三百篇後縁此遂實指嵩髙為中嶽太史



公又出爾雅後幷補注堯典曰中岳嵩髙也是殆



忘却禹貢之太岳矣將堯有二中岳邪漢武登禮



太室易曰崈髙中岳名益顯皆為爾雅所誤者或



曰然則周竟無中嶽乎予曰周仍以唐虞時太岳


[011-15a]


為中岳矣觀職方河内曰冀州鎭曰霍山可知蓋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黄帝正名百物蚤已定五嶽



之稱禹主名山川又從而奠之下迄周秦悉不敢



移豈有如武帝以衡山逺移南嶽之祀於灊霍山



者乎予最愛鄭康成注大司樂四鎭五嶽取諸職



方九州之山而徧足少嫌其以嶽山為西嶽而不



以霍山為中嶽又嫌其大宗伯注乃襲爾雅雜以



嵩髙忘却大司樂注殆由未善讀崧髙之詩也哉


[011-15b]
太岳冀州傳云在太原西南此傳又云在上黨西



按此山本在河東彘縣而安國云云畏人議其襲



班固耳使作者果身為武帝博士狊見圗籍何不



直指其所在之郡縣而顧迂其辭若隠謎然蓋竊



人之物以為已有唯恐人識之聊一改頭換面所



謂欲蓋而彌章者也


厎柱析城至于王屋釋文厎之履反柱如字韋知父反又知女反渭按厎史記作砥後同
 傳曰此三山在冀州南河之北東行正義曰地理志
[011-16a]
 云析城在河東濩澤縣西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地
 理志不載厎柱厎柱在大陽關東析城之西渭接濩
 澤今為山西澤州之陽城縣其故城在縣西三十里
 垣縣今為平陽府絳州之垣曲縣其故城在縣西四
 十里大陽今為解州之平陸縣其故城在縣東北皆
 漢縣也大陽關在今河南府陜州東王屋山在今懷
 慶府濟源縣西北唐王屋縣地西與垣曲接界


後周改大陽縣曰河北縣唐又改曰平陸水經注


[011-16b]
厎柱亦名三門在大陽縣東隋志河北縣有厎柱



山通典陜州硤石縣有厎柱山貞觀中太宗巡幸



命魏徴勒銘今按陜州東南七十里有硤石故城



北與平陸縣分水厎柱山在平陸縣東南五十里



陜州東四十里大河中最北有兩柱相對距岸而



立是謂三門故傳云在南河之北其實山在水中



不與其岸相連也詳見導河



吳㓜清曰析城在王屋縣西北七十里山峰四面


[011-17a]


如城有南門焉今在陽城縣西南水經注云山甚



髙峻上平坦下有二泉東濁西清左右不生草木



數十歩外多生細竹括地志云山在澤州濩澤縣



西南七十里天寶元年改縣曰陽城故通典云陽



城縣有析城山濩澤水也史記正義引古今地名



云山方七百里髙萬仞寰宇記云山頂有湯王池



俗傳湯旱祈雨處今池四岸生龍鬚草陽城縣志



云山巓東巖有龍洞深不可測又云厎柱山在縣


[011-17b]
南五十里山有三峰中峰最高秀其下皆土唯起



峰處為石若石柱然故名自此山西南至析城三



十里又西南至王屋五十里余按禹貢之三山自



厎柱而東為析城王屋故傳曰東行而志所言乃



反之知為土俗之謬稱因析城而附㑹也



王屋山在濟源縣西北山有三重其狀如屋與山



西垣曲陽城二縣接境隋志王屋縣有王屋山括



地志云山在縣北十里元和志云在縣北十五里


[011-18a]


周一百三十里髙三十里今濟源縣西有王屋故



城隋唐縣也分漢垣縣地置元省入濟源河南通



志云山在濟源縣西八十里形如王者車蓋故名



其絶頂曰天壇蓋濟水發源之處按天壇在縣西



北百二十里王屋山之北山峰突兀其東曰日精



西曰月華絶頂有石壇名清虛小有洞天李濓遊



王屋山記云天壇世人謂之西頂上有黒龍洞洞



前有太乙池即濟水發源處也


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釋文行户剛反又如字
[011-18b]
 傳曰此二山連延東北接碣石而入滄海正義曰地
 理志云太行山在河内山陽縣西北恒山在常山上
 曲陽縣西北太行去恒山太逺恒山去碣石又逺故
 云此二山連延東北接碣石而入滄海也渭按山陽
 今為河南懷慶府之修武縣其故城在縣西北上曲
 陽今為直隷眞定府定州之曲陽縣其故城在縣西
 地理志河内壄王縣西北有太行山山陽縣北有東
[011-19a]
 太行山壄王今為河内縣其故城即今懷慶府治孔
 疏引山陽而遺壄王非也恒山北岳在今曲陽縣西
 北碣石見冀州海在碣石之東逾河為禹渡河則入
 海亦禹渉海也


太行列子作太形則行讀如字亦可故陸氏兼存



之太行一名五行山淮南子武王欲築宫於五行



之山髙誘注云太行山也河圗括地象曰太行天



下之脊漢志以在壄王者為太行而在山陽者為


[011-19b]
東太行其太行之支峰乎又上黨郡有上黨關壺



口關石硏關硏音形天井關壺關縣有羊腸坂蓋皆



在太行山上括地志太行山在河内縣北二十五



里南屬懷州北屬澤州隋志丹川縣有太行山元



和志云在晉城縣南四十里通典云澤州晉城縣



漢曰髙都隋曰丹川有天井關在南太行山上又



潞州壺關縣有羊腸坂王莽命左威將軍王嘉曰



羊頭之阨當燕趙即此也括地志云河内縣北有


[011-20a]


羊腸坂元和志云太行陘在懷州北闊三歩長四



十里羊腸所經瀑布懸流實為險隘今按蔡澤謂



應侯決羊腸之險塞太行之道劉歆遂初賦曰馳



太行之險峻入天井之髙關曹孟德樂府詩曰北



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



則太行亘絶東西天井羊腸為道路之險阨可知



矣又按金史地理志云濟源縣有太行山以沁水



為界西為王屋東為太行則此山實起於濟源蓋


[011-20b]
自河南懷慶府入山西澤州迤而東北跨陵川壺



關平順潞城黎城武鄉遼州和順平定樂平以及



河南之輝縣武安直隷之井陘獲鹿諸州縣界中



皆有太行山延袤千餘里焉林少穎曰太行在今



懷州之北連亘數州為河北脊以接恒岳程子謂



太行千里片石衆山皆石上起爾朱子語録曰太



行山一千里河北諸州皆旋其趾潞州上黨在山



脊最髙處過河便見太行在半天如黒雲然


[011-21a]


舜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傳云北岳恒山



周禮正此曰幷州其山鎭曰恒山注云在上曲陽



爾雅恒山為北嶽管子曰恒山北臨代南俯趙漢



書恒山北岳在常山郡上曲陽縣西北有祠幷州



山張晏曰恒山在西避文帝諱故改曰常山武帝



元鼎三年常山王徙然後北嶽在天子郡内天漢



三年泰山修封還過祠常山瘞玄玉宣帝神爵元



年祠北岳常山于上曲陽隋改曲陽曰恒陽故其


[011-21b]
志云恒陽縣有恒山又滋陽縣有大茂山韓琦岳



廟碑云恒山一名大茂山也在今阜平縣東此七



十里接曲陽界乃恒山之脊俗名神尖石晉與契



丹分界處今阜平曲陽唐縣皆縁大茂之麓括地



志云恒山在恒陽縣西北一百四十里元和志云



漢改恒山為常山至周武平齊復曰恒山唐地理



志元和十五年更恒岳曰鎭岳名山記云恒山髙



三千九百丈上方三十里沈括筆談云北岳謂之


[011-22a]


大茂山岳祠舊在山下祠中多唐人故碑晉王存



朂滅燕還過定州與王處直謁岳廟是也石晉之



後稍遷近裏今其地謂之神棚新祠之北有望岳



亭新晴氣清則望見大茂山今按阜平縣在眞定



府西北二百十里本漢靈壽南行唐二縣地金析置阜平大茂山在



縣東北七十里與括地志所指為恒山者道里相



符蓋大茂乃北岳之絶頂舊祠在其下故舉此以



表恒山也


[011-22b]
天下之山莫大於太行然亦必有所止經曰太行



恒山至于碣石決無越恒山而仍為太行之理元



和志云連山中斷曰陘述征記曰太行首始於河



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陘第一軹關陘第二



太行陘第三白陘此三陘今在河内第四滏口陘



在鄴西第五井陘第六飛狐陘一名望都關第七



蒲隂陘此三陘在中山第八軍都陘在幽州述征



記郭縁生所撰也括地志云太行山連亘河北諸


[011-23a]


州凡數千里為天下之脊蓋亦據彼文言之渭按



爾雅山中絶曰陘軹關陘在今濟源縣太行陘在



今河内縣十六國春秋云慕容永屯軹關杜太行



口以拒慕容垂即此二陘也白陘在今衛輝府之



輝縣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取朝歌入孟門



登太行杜預云孟門晉隘道蓋即所謂白陘也滏



口陘在今彰德府磁州之武安縣後魏永安中髙



歡就食山東自晉陽出滏口太昌初歡自鄴入滏


[011-23b]
口擊爾朱兆於晉陽蓋幷鄴徃來斯為孔道矣厯



觀傳記所載齊桓公縣車束馬踰太行莊公入孟



門登太行范睢曰北斷太行之道則上黨之師不



下蔡澤曰決羊腸之險塞太行之道韓桓惠王十



年秦擊韓於太行上黨降趙秦昭王四十四年白



起攻太行道絶而韓之野王降酈食其曰塞成皋



之險杜太行之道後漢永平十三年登太行幸上



黨元和二年北登太行山至天井關隋大業三年


[011-24a]


鑿太行山達於并州以通馳道其所指為太行者皆在



漢河内上黨二郡唐懷澤潞三州之境蓋滏口以南四



陘實太行山也又東北跨遼州入直隷眞定府界為



井陘亦謂之土門在今獲鹿縣廣武君所謂車不得



方軌騎不得成列者也古未有指是為太行者然



此在恒山之南即以為太行亦無不可若飛狐陘南直恒



山之北今山西大同府蔚州之飛狐口是也又東為蒲隂



陘在今直隷順天府易州境又東為軍都陘在今昌


[011-24b]
平州境此三陘者皆為恒山所隔不得為太行太行



雖大亦千里而止耳後世沿述征之說遂謂太行連



亘訖於幽州有數千里之逺而其實不然伊川考亭



皆云太行千里此據經立言不為近志所惑者也且



恒山之北禹功所未及禹導山本為治水旣扺恒山



便當循恒衛二水之間東行並逆河以至碣石無縁



更北歴飛狐而蒲隂而軍都也此三陘指為恒山



且不可况太行乎說禹貢者當以程朱為正


[011-25a]


大同府渾源州南二十里亦有恒山水經注云崞



縣南面玄嶽即此山也州本漢鴈門郡繁畤崞二縣古北岳恒



山厯代史志皆云在上曲陽並無異論自宋世以



恒山没於遼從曲陽望祀之因廢曲陽之恒山而



指此為禹迹近志謂與在曲陽西北者實一山然



州距大茂約三百餘里雖或峰巒相接未可強合



為一也北岳在曲陽又何疑焉閻百詩云後之建



都於燕者以為曲陽在南渾源少北於方位宜余


[011-25b]
按孔氏詩崧髙疏曰若必據所都以定方岳則五



岳之名無代不改何則軒居上谷處恒山之西舜



居蒲阪在華隂之北豈當據已所在改岳祠乎此



名儒之言也金世宗大定間或言今旣都燕當别



議五岳名不得仍前代太常卿范拱輒援崧髙疏



數語以對事遂寢明弘治六年兵部尚書馬文升



建言北岳當改祠渾源下禮部議侍郎倪岳持不



可乃止修渾源州舊廟而祭祀仍在曲陽萬厯十


[011-26a]


六年大同巡撫胡來貢疏請改北岳沈文端鯉為



宗伯覆疏詳駮議者口塞 本朝順治七年始改



祭祀於渾源當其時惜無如范太常沈宗伯引經



史以正之者



漢志右北平驪成縣下云大揭石山在縣西南莽



曰揭石遼西郡絫縣下云有揭石水南入官謂下官水



不言有山也及文頴注武紀曰碣石在遼西絫縣



絫縣今罷入臨渝此石著海旁師古曰碣碣然特立之貎頴字


[011-26b]
叔良南陽人為荆州從事見干寶搜神記即王粲贈詩送



聘劉璋者也謂此山臨渝海旁之孤石與班固異



自頴始水經有魏晉間人所附益故亦云碣石在



臨渝後漢志無驪成劉昭補注遂於臨渝言碣石



晉省臨渝入肥如故後魏志碣石在肥如隋省肥



如入新昌尋又改新昌曰盧龍故隋志碣石在盧



龍自後漢迄隋言此山之所在曰絫縣曰臨渝曰



肥如曰盧龍縣名四變而山則一要皆在今昌黎


[011-27a]


縣東絫縣故城之南也至括地志始云碣石在盧



龍縣南二十三里與文穎異唐志及寰宇記則云



石城縣有碣石而歐陽忞輿地廣記曰石城故驪



成也易祓據之以釋禹貢按石城有四一在今大



寧廢衛界漢舊縣屬右北平縣去龍城可百里一在今永



平府西北後魏置屬建德郡通典平州西北到石城一百四十里者是



此二縣皆不瀕海一在今灤州南唐置屬平州縣北



去灤州三十里一即今撫寧縣唐臨渝改曰石城亦屬平


[011-27b]
有臨渝關大海碣石山此二縣皆瀕海忞所稱石城故驪



成者今之撫寧乎抑灤州之南境乎撫寧本漢臨



今縣北有臨渝故城為遼西郡之東偏勢不得越令支今遷



絫縣今昌黎肥如今慮龍海陽今灤州而屬右北平也



驪成必不在此地嘗試案圗而索之今灤州所領



樂亭縣縣在州東南唐初為石城縣地後為盧龍縣地又為馬城縣地金大定末析置樂亭



有古城在西南三十里似即漢驪成治忞所稱



石城蓋指此地非臨渝更名之石城今為撫寧者


[011-28a]


也然樂亭縣境平衍無山即以州南瀕海之地為



驪成地而亦無山唯縣西南四十里有祥雲李家



桑坨三島迫近海濵豈即所謂大碣石與通典平



州盧龍縣下云有碣石山碣然而立在海旁故名



之仍用文穎說金元以來人皆知昌黎為絫縣而



碣石在焉求之海旁不得求之水中又不得乃更



求之向北之地故明一統志云碣石在昌黎縣北



二十里或又以仙人臺上之巨石為天橋柱蓋皆


[011-28b]
依文穎言之然其山去海八九十里殊違夾右入



河之義不可從也



欲辨碣石之所在莫若以今所謂灤河者證之灤



河即濡水也漢志遼西肥如縣濡水南入海陽師



古曰濡音乃官反讀若難後訛為灤以聲相近也



遼因置灤州世遂目其水曰灤河不復知為古之



濡水矣今碣石雖無其迹而灤河仍自遷安盧龍



灤州至樂亭東南入海與酈注濡水入海之道無


[011-29a]


異則碣石舊在灤口之東可知矣贊水卑耳之谿



淪於海中者當亦在樂亭縣西南也



山有名同而繫之以大小者如大别小别太華少



華太室少室之類是也古書太少與大小通用驪成之山稱



大碣石則必有小碣石在蓋即絫縣海旁之石矣



酈道元旣宗文穎以為碣石在絫縣又引驪成大



碣石以證之若以其山為跨二縣之境也者今按



濡水從塞外來東南逕令支故城東又南逕孤竹


[011-29b]
城西又東南逕牧城西分為二水北水枝出世謂



之小濡水東逕樂安亭北東南入海濡水東南流



逕樂安亭南東與新河故瀆合新河即魏武征蹋頓時所開也



東南至絫縣碣石山而南入于海樂安亭者蓋即



今樂亭縣東北之樂安故城也東晉於此置樂安縣絫縣在



其南驪城在其西據濡水厯亭南而東又東南至



碣石則碣石在亭之東南與驪成西南之大碣石



相去闊絶安得連為一山郭璞注山海經曰碣石


[011-30a]


在臨渝或云在驪成蓋兩存之愚謂在臨渝者為



是或云漢志其可違乎曰班氏所言間有紕繆西



縣之嶓冢氐道之養水武都之東漢水其尤甚者



也他如安豐之大别安陸之陪尾尋陽之九江居



延之流沙後人皆以為非而不從豈獨一驪成之



碣石哉嶓冢漢水承誤數百年至魏收而始正世



皆遵用其說文穎以建安時正班固之碣石猶王



横以新莽時正史遷之禹河也不逺而復理無可


[011-30b]
疑横說長於遷固即採之地理志云故大河在鄴東叙傳云商竭周移皆



横說也穎說長於固今奚不可用邪



山海經曰碣石之山繩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此驪



成之大碣石也何以知之絫縣之碣石在濡水之



東繩水苟出其山勢不得越濡水而西注于河也



又有二碣石史記索隱引太康地志云樂浪遂城



縣有碣石長城所起通典云秦築長城起自碣石



在今髙麗舊界非盧龍之碣石北齊文宣帝紀天


[011-31a]


保四年大破契丹於青山還至營州登碣石山臨



滄海唐志營州栁城縣北接契丹有東北鎭醫巫



閭祠又東有碣石山此即文宣之所登與前在遂



城者皆非禹貢之碣石也劉昭注補郡國志言常



山九門縣有碣石山按孔疏引鄭說云戰國䇿碣



石山在九門縣蓋别為碣石不與此同今驗九門



無此山也今眞定府藁城縣西北二十五里有九門城故縣也四面五百餘里皆平地無



一山至若燕昭王所築之碣石宫以事騶衍者史記


[011-31b]
正義云在幽州薊縣西三十里寧臺之東旁近無



此山特取為宮名耳凡言九門薊縣有碣石山者



皆妄也



史記秦始皇三十二年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



門髙誓刻碣石門日知録云始皇刻石之處凡六史記書之甚明於鄒嶧泰山之



罘琅邪㑹稽無不先言立後言刻者惟於碣石則云刻碣石門門自是石不須立也二世元



年東行郡縣到碣石漢書武帝元封元年東巡海



上至碣石此海濵之山斗入海者封禪書成山斗入海索隱曰謂


[011-32a]


斗絶曲入海也故成帝時賈讓言禹之治水鑿龍門闢伊



闕析厎柱破碣石凡山陵當路者毁之蓋伊闕類



龍門夾峙兩岸水出其間者也碣石類厎柱横絶



中流當河之衝者也析之破之不容已矣但此石



猶著海旁不知何年苞淪於海水經曰碣石山在



遼西臨渝縣南水中酈注云大禹鑿其石右夾而



納河說本賈讓鑿即破也秦始皇漢武帝皆嘗登之海水西



侵歲月逾甚而苞其山故言水中矣見第十四卷末禹貢山水


[011-32b]
又云漢司空掾王璜漢書儒林傳琅邪王璜平仲傳古文尚書溝洫志作王横



言徃昔天嘗連北風海水溢西南出侵數百里故



張君云碣石在海中蓋淪於海水也後漢志注禹貢正義並引



張氏地理記張氏不知其名豈即此所稱張君邪程大昌以為張揖按隋經籍志有魏博士張揖撰



廣雅二卷而無張氏地理記未審張君是揖否昔燕齊遼曠分置營州今



城届海濵海水北侵城垂淪者半王璜之言信而



有徵碣石入海非無證矣見第五卷河水又云濡水自樂



安亭南與新河故瀆合又東南至絫縣碣石山文


[011-33a]


穎曰碣石在遼西絫縣絫縣幷屬臨渝地理志曰



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驪成縣西南王莽改曰碣石



也漢武帝亦嘗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於此今



枕海有石如甬道數十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



徃徃而見立於巨海之中潮水大至此句下似有闕文



潮波退不動不没不知深淺世名之天橋柱也今遼



東廣寧前屯衛西南七十里有孤石屹立海中髙百餘尺周圍三十餘歩天橋柱即此類狀若



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韋昭亦指此為碣石濡水


[011-33b]
於此南入海又按管子齊桓公征孤竹至卑耳之



谿渉贊水今亦不知所在昔在漢世海水波襄吞



食地廣當同碣石苞淪洪波也見第十四卷濡水酈氏三



言碣石淪於海有其故有其時有其證有其狀鑿



鑿可據如此而世或詆為妄談以自伸其無稽之



說不亦傎乎曹孟德詩曰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



何澹澹山島竦峙建安十二年征烏桓過此而作



濡水注云魏太祖征蹋頓與泃口俱導者世謂新河新河㑹濡水東南至碣石山而南入海則曹公


[011-34a]


征烏桓時道經碣石可知後魏文成帝太安四年東巡登碣石



山望滄海改山名樂遊蓋此山雖淪於海而去北



岸不逺猶可揚帆攬勝車駕東巡大軍出塞者率



皆登山觀海以修故事道元家酈亭距臨渝纔五



六百里所謂碣石苞淪洪波者乃以目驗知之而



引王璜以為證豈若程泰之生於南宋目不覩溟



渤而徒憑古人之一言以恣其臆斷者哉世因程



氏之妄而幷疑酈氏之眞亦惑矣所可恨者此山


[011-34b]
不知至何時復遭蕩滅今昌黎縣南海中無一山



自撫寧以東更二三百里海中亦無一山此酈氏



之說所以不信於今也按道元卒於魏孝昌二年



歲在丙午下距齊文宣登碣石之歲天保四年癸



酉凡二十八年而文宣所登乃在營州前此營州



未聞有碣石疑是時平州之碣石已亡故假營州



臨海之一山為碣石而登之以修故事不然豈有



舎此登彼之理自是以後登碣石者無聞焉隋煬


[011-35a]


帝大業八年親征髙麗三月渡遼水七月班師九



月至東都而不聞登碣石唐太宗貞觀十九年親



征髙麗大破之九月班師十月丙午次營州而不



登碣石蓋以其山非眞而髙洋之故事不足修耳



丙辰入臨渝關戊午次漢武臺刻石紀功水經注云魏氏



土地記章武縣東一百里有武帝臺基髙六十丈俗云漢武帝東巡海上所築困學紀聞曰九域志



滄州有漢武臺唐太宗紀貞觀十九年伐髙麗班師次漢武臺刻石紀功臺餘基三成燕齊之士謂



漢武求仙處今名望海臺在滄州東北一百五十里而不刻碣石則時無此


[011-35b]
山可知矣妄意推測碣石之亡當在魏齊之世丙



午至癸酉二十八年間也宋儒不加考覈而沿襲



舊聞謂在平州南海中去岸五百餘里宋時平灤二州陷於



契丹唯據滄州地望言之故云然非謂去北岸五百餘里也豈知曩立於巨海



之中者後幷化為波濤也哉近世有郭造卿著碣



石叢談以昌黎縣北十里仙人臺當之曰臺即碣



石之頂也絶壁萬仞上凌霄漢其臺崇廣頂有巨



石為天橋柱人莫能至夫天橋柱者酈氏明言在


[011-36a]


海中其又可移之平陸邪劒去逺矣而鍥舟以求



之非大愚不至此也



客有難余者曰自剖判以來碣石不知厯幾何年



何以一旦忽淪於海中酈氏之言殆不可信余曰



凡物之成毁各有氣數山川亦然如謂厯年之多



者終古不毁則岐山何以忽崩於周幽之三年梁



山何以忽崩於魯成之五年岷山何以忽崩於漢



成之元延乎仙傳有桑田滄海之說人皆知其誕


[011-36b]
然髙岸為谷深谷為陵詩人不我欺也嘗以近事



騐之小孤山本連北岸宿松縣明成化中江流衝



斷獨立江心此與碣石之淪海何異酈氏親見營



州之城垂淪者半因知渤海之北岸多為水所吞



食致碣石苞淪斯實録也又何疑焉難者曰誠如



是則史何以不書曰酈不云乎歲月逾甚而苞其



山蓋非一朝一夕之故人莫得而識之郡不以上



聞故不書也且史所不載而見於他書者多矣其


[011-37a]


可盡以為妄乎難者曰是則然矣謂其後復遭蕩



滅事無可徵理亦難信曰地理潛閟變化無方不



可以常情測也山有土戴石者有石戴土者碣石



安知非土戴石者乎初在平地盤基牢固及其淪



於海也洪濤颶風四面撞擊山根之土日漸搜空



一旦頽陷理之所有古語云水非石鑿而能入石



况土也哉難者又曰河包厎柱至今無恙它如瞿



唐之灩澦京口之金山皆特立江心屹然不動即


[011-37b]
海中島嶼亦未聞有忽遭蕩滅者何獨碣石有此



大變曰山體當有不同本在水中者必全體皆石



深入厚地牢不可㧞故厯久而存本在平地者或



土上戴石山根浮脆苞淪之後海水日夜漱齧下



空上重傾仆海厎此碣石所以獨異於諸山也難



者又曰山有朽壤則崩一隅之變耳何至全體皆



没曰如梁岐等山在平地緜亘數十里故雖有所



崩而全體無傷碣石孤立海濵與梁岐等山大小


[011-38a]


懸絶又為海水所剝山根瘦削一傾則俱傾矣何



留餘之有金吉甫云大抵天地之間山陵土石自



有消長顧其消長之數甚長而人之年壽有限則



不及見其消長遂以為古今有定形耳朝菌不知



晦朔夏蟲不可語冰其斯之謂矣碣石本在臨渝



海中昔有而今亡正所謂土石消長之變也人不



信其為崩亦朝菌夏蟲之見耳



言有似是而非者為害最甚如經云太行恒山至


[011-38b]
于碣石說者謂碣石與二山並舉則必髙大相敵



故以昌黎縣北之山為碣石昌黎本漢絫縣後漢省入臨渝晉以後為



肥如縣地隋唐為盧龍縣地後僑置營州栁城縣遼改縣曰廣寧金又改曰昌黎而其實



不然經云厎柱析城至于王屋今厎柱見在其能



與析城王屋爭雄乎觀厎柱則碣石可知矣不信



海中之碣石而以昌黎縣北之山為碣石則亦將



不信河中之厎柱而以陽城縣南之山為厎柱陽城



縣在山西澤州西八十里近志縣南有厎柱山而傳記無之與昌黎縣此之碣石正是一類


[011-39a]


厎柱無異論而碣石多枝辭何也一在一亡故也



善言禹貢者當憑古記以推尋不可以在亡為疑



信海中之碣石水經注具有明文若昌黎縣北離



海數十里之碣石孰言之而孰傳之邪蘇秦說燕



曰南有碣石國人必皆識其處秦之滅燕未久也



始皇豈誤刻漢之去秦亦未久也武帝豈誤遊曹



孟德魏文成相望在數百年間也豈皆誤登道元



北人家又近碣石其本朝故事亦必熟諳豈誤認


[011-39b]
海中一山為先帝之所幸而改名如其誤也必别



有一處為秦漢諸君之古跡號曰碣石者而它書



絶無聞焉舍道元之所說將安據乎世之言禹貢



者抱攣拘之識廢昭曠之觀謂碣石無亡理而必



求見在之山以實之斥古記為荒唐奉近志為典要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樂亭西南三島迫近海濵指為禹貢之碣石亦無



不可而吾終主文穎何也蓋古時勃海北岸之地


[011-40a]


未為水所吞食則此島去海尚逺不當河流之衝



禹亦無所用其破故惟絫縣海旁之石可以當之



酈云漢世波襄吞食地廣由今以觀穎時石猶著



海旁而張君者始言在海中苞淪之事恐又出漢



後也世之言碣石者不信吞岸苞山之說則求之



樂亭西南猶未為大失若昌黎縣北之山離海八



九十里旣違孟堅又背叔良而且與夾右入河之



義不合失之逺矣金吉甫以在髙麗者為左碣石


[011-40b]
而沙門島對岸之鐵山當勃海之口者為禹貢之



右碣石此地非驪成亦非絫縣西距昌黎四五百



里傳記無徵其何以取信於天下乎



碣石冀州山後世有因黄河改道而移之於兖域



者元王充耘明劉世偉之說是也充耘著讀書管



見言今合口御河入海處北岸有石山聳立狀如



小孤山北俗呼為碣石古人嘗鐫銘其上或云此



即古黄河道謂之逆河而自海道入河者碣石亦


[011-41a]


正在右轉屈之間與經文脗合渭按御河即衛河



亦名永濟渠今河間府青縣南二里有合口鎭為



漳衛合流處其地有中山山巖聳峙懸瀑數十丈



俗呼為髙土岡豈即所謂石山聳立狀如小孤者



邪蓋宋時商胡北流合永濟渠至乾寧軍入海軍在



青縣南其對岸為滄州故金元之世流為妄談王氏採入經



解無識甚矣世偉陽信人著論言海豐縣北六十



陽信海豐並屬濟南府之武定州有馬谷山一名大山髙三里


[011-41b]
周六七里縣志山多石無草木疑即古之碣石為河入海處



渭按水經注篤馬河東北逕陽信縣故城南又東



北入海陽信故城在今海豐縣界縣志云鉤盤河



北派經縣西北三十里又東北經馬谷山前入海



蓋即古篤馬河亦名陷河者宋二股河下流合篤



馬河經此山入海非禹迹也安得指馬谷為碣石



劉氏鑿空無據或乃賞其新奇而筆之書亦獨何





[011-42a]


入于海正義云言山傍之水皆入海山不入海也



按碣石之西為逆河其東則海禹導山至此須



浮海觀其形勢此句當與逾于河作一例看言山



入海固非言山傍之水入海則尤非禹痛先人之



功不成而勞身焦思八年於外險阻艱難備嘗之



矣何獨於海憚風濤之危而不敢一渉邪



傳云百川經此衆山禹皆治之不可勝名故以山



言之正義云謂漳潞汾涑在壺口雷首太行經厎


[011-42b]
柱析城濟出王屋淇近太行恒衛滹沲&KR0740易近恒



山碣石之等也渭按懐襄之時平地盡為流潦故



必升髙以望審其所當治者禹實隨山以行非百



川不可勝名而姑舉山以表之也此義施之於壺



口梁岐蒙羽之類則可耳且自導岍以至碣石皆



為治河張本漳潞諸川悉歸于河言河則諸川在



其中矣疏舉細而遺大殊失要領


西傾朱圉鳥鼠至于太華釋文圉魚呂反華如字又戸化反
[011-43a]
 傳曰西傾朱圉鳥鼠三者雍州之南山至于太華相
 首尾而東正義曰地理志云朱圉在天水冀縣南鳥
 鼠東望太華太逺故傳云相首尾而東也曽氏曰岍
 與西傾皆北條山故西傾不言導其文蒙於導岍也
 按今鞏昌府伏羌縣南有冀縣故城即漢縣也西
 傾鳥鼠太華並見前西傾在鳥鼠之西南鳥鼠渭水
 所出朱圉太華皆在渭水之南


西傾山在陜西洮州衞西南四百餘里唐洮州臨潭縣故城


[011-43b]
在衛西南七十里括地志云西傾山在臨潭縣西南三百三十六里是衛治距山四百有六里也明



一統志云在衛西南二百五十里大誤一名嵹臺山水經注引沙州



記曰洮水與墊江水俱出嵹臺山山南即墊江源



山東則洮水源山海經曰白水出蜀郭景純注云



從臨洮之西傾山東南流入漢而至墊江故段國



以為墊江水也洮水同出一山故知嵹臺西傾之



異名也見第二卷河水又名西彊山宋書景平中吐谷渾



阿豺升西彊山觀墊江源是也隋大業三年裴矩


[011-44a]


撰西域圖記從西傾以去縱横所亘將二萬里蓋



此山直西域之正東也通典云西傾山在臨潭縣



西南吐谷渾之界衞志云西傾山延袤千里外跨



諸羌今鞏昌府漳縣西北七十里亦有西傾山明



一統志謂即禹貢之西傾誤也孔疏言西傾在積



石東為河所經今按此山北距金城河四五百里



東北距渭源亦六七百里似於河渭無渉其所出



者唯洮水白水白水即梁州之桓水也西傾之戎


[011-44b]
貢道所由不可以不治故禹特徃視之



漢志天水郡冀縣下云禹貢朱圄山在縣南梧中



聚師古曰圄讀與圉同水經注云開山圗謂之天



鼓山有石鼓不擊自鳴鳴則兵起漢五行志成帝



鴻嘉三年天水冀南山有大石自鳴即此山也通



典秦州上邽縣有朱圉山俗名白岩山元和志朱



圉山在伏羌縣西南六十里渭水經縣此去縣一



里伏羌縣志朱圉山在縣西南三十里縣治移向西南故山


[011-45a]


較元和志近三十里又石鼓山在縣南四十里西連朱圉蓋



即其别峰諸家互異說者遂謂縣西南錦纜石鼓



木梅天門等山皆朱圉之隨地異名者也百詩謂



余曰據漢志山在梧中聚夫一聚可容則其阯不



甚廣安得有如上所云云者吾嘗親經其山在今



伏羌縣西南三十里山色帶紅石勒四大字曰禹



奠朱圉余因思禹導山本為治水唯大川出入經



過之處則行之非是則雖有名山弗由也岱為四


[011-45b]
岳之長而隨刋不及焉他可知己其山不必皆危



峻干霄故若北條之荆若敷淺原不得以其澶漫



靡迤也而疑之不必皆連峰疉嶂緜地數十百里



故若厎柱若碣石若朱圉不得以其孤露狹小也



而疑之彼謂朱圉非一山凡縣西南之山皆是者



坐不知此義也九域志云大潭縣有朱圉山亦非



大潭故城在今西和縣西南三百里本漢隴西西



縣地蔡傳謂冀縣即大潭謬甚


[011-46a]


西魏改漢首陽縣曰渭源縣隋屬渭州唐因之元



和志云鳥鼠山今名青雀山在渭源縣西七十六



里此即導水文所謂鳥鼠同穴者也水經注云鳥



鼠山同穴之枝幹也渭水出其中東北流過同穴



枝間則鳥鼠與同穴為二山恐非又云南谷山在



鳥鼠山西北渭水出焉按縣志鳥鼠山在縣西二



十里南谷山在縣西二十五里鳥鼠與南谷相去



才五里當是一山後人強生分别耳禹導山固有


[011-46b]
不直前而盤旋徃復者如旣抵雷首而不東行乃



北至太岳蓋所急在帝都也若鳥鼠居洮水之東



禹自西傾循洮水以至鳥鼠最為徑便今乃先抵



朱圉復西行至鳥鼠然後東南行以至太華殊覺



無謂竊疑古經元作鳥鼠朱圉自秦禁學口說流



行顚倒其字耳



太華山在今西安府華州華陰縣南十里即西岳



也舜典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周禮豫州山鎭曰


[011-47a]


華山山海經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髙五千



仞其廣十里郭緣生述征記曰華山從麓至頂升



降紆廻凡三十三里水經注曰華隂縣有華山逺



而望之若華狀西南有小華山也又曰山上有二



泉東西分流至若山雨滂湃洪津泛灑挂溜騰虛



直潟山下寰宇記曰華岳有三峰直上數千仞基



髙而峰峻疉秀迄於嶺表三峰者芙蓉明星玉女



也少華山在華州南十里東去太華八十里峰勢


[011-47b]
相連視華山差小故曰少華西京賦云綴以二華



謂太華少華也今按二華與終南氣勢緜延雍州



之旅平也曰終南惇物至于鳥鼠禹隨刋自鳥鼠



而東亦必由惇物終南以至于太華篇末云九山



刋旅刋始事旅終事旅不言西傾朱圉刋不言終



南惇物其文蓋互相備也


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釋文陪音裴渭按陪史記作負漢書作倍顔氏云倍讀曰

[011-48a]
 傳曰四山相連東南在豫州界正義曰地理志云熊
 耳山在弘農盧氏縣東嵩髙山在潁川崈髙縣古文
 以為外方桐柏山在南陽平氏縣東南横尾山在江
 夏安陸縣東北古文以為陪尾是四山接華山而相
 連東南皆在豫州界也吳氏曰按唐志泗水縣有陪
 尾山泗水出焉蓋即此也以横尾為陪尾者非是朱
 鶴齡曰凡言至于者以相去之逺也太華去鳥鼠
 逺故曰至于則陪尾亦應逺觀經文導淮自桐柏東
 㑹于泗沂其為徐州之陪尾明矣渭按盧氏今屬河
[011-48b]
 南府崈髙今為登封縣地平氏今為南陽府桐柏縣
 其故城在縣西北四十里安陸今屬湖廣德安府泗
 水今屬山東兖州府本漢魯國卞縣陪尾山在縣東
 也


熊耳山在今盧氏縣西南五十里東連永寧南接



内鄉有東西兩峰相競如熊耳然故名水經注云



洛水東逕熊耳山北禹貢所謂導洛自熊耳是也


[011-49a]


陽渠水出南陽渠山即荀渠山也山海經曰熊耳



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疑即是水荀



渠蓋熊耳之殊稱又云均水發源盧氏縣熊耳山



雙峰齊秀望若熊耳因以為名齊桓公召陵之㑹



西望熊耳即此山也太史公司馬遷皆嘗登之又



云洛水東北過宜陽縣南水北有熊耳山雙巒競



舉狀同熊耳此自别山不與禹導洛自熊耳同也



昔漢光武破赤眉樊崇積甲仗與熊耳平即是山


[011-49b]
也渭按漢志弘農上雒縣下云熊耳獲輿山在東



北是上雒亦有熊耳也山海經云讙舉之山洛水



出焉讙舉疑是獲輿之誤字形相似又云熊耳之山伊



水出焉郭璞曰熊耳在上洛縣南史記五帝本紀



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封禪書齊桓公南伐至于



召陵登熊山正義並引括地志云熊耳山在商州



上洛縣西十里也蓋此山自上洛以至盧氏緜亘



二百餘里洛水出上洛伊水出盧氏總屬禹貢之


[011-50a]


熊耳唯在宜陽者為後起之名唐書地理志虢州



湖城縣又有熊耳山今在陜州東百五十里乃達



摩葬處雖同在豫域與伊洛無渉



漢書武帝紀元封元年登禮嵩髙置奉邑名曰崈



髙地理志潁川崈髙縣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為



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廟古文以崈髙為外方山也



師古曰崈古崇字今名嵩山在河南府登封縣北



十里左傳昭四年司馬侯曰四嶽三塗陽城太室


[011-50b]
太室即嵩髙也於四嶽外别言之亦可見嵩髙時



不為嶽矣爾雅嵩髙為中嶽蓋後人所附益耳後



漢書熹平五年復崈髙為嵩髙韋昭曰嵩髙有太



室少室之山山有石室故名戴延之西征記曰東



曰太室西曰少室相去十七里嵩髙其總名也元



和志云嵩髙山在告成縣西北二十三里唐改陽城縣曰



告成其故城在今登封縣東南四十里登封縣北八里髙二十里周



一百三十里少室山在告成縣西北五十里登封


[011-51a]


縣西十里髙六十里周三十里渭按古時皆指嵩



髙為太室而韋昭戴延之則兼二室並稱然前賢



題咏猶以太室稱嵩山而少室則仍其本名故有



嵩少之目其山東跨宻縣西跨洛陽北跨鞏縣緜



亘百五十里太室中為峻極峰左右列峰各十二



凡二十四少室峰三十六先儒皆以嵩髙為外方



金吉甫曰嵩髙世名中嶽安得與江夏内方相為



内外哉據唐志陸渾山一名方山蓋古外方云此


[011-51b]
說非是嵩髙當禹時未為中嶽即為中嶽而仍名



外方與東岱西華南衡北恒一例理無可疑且陸



渾方山亦何以知其為外方乎



詩大雅崧髙維嶽峻極于天兼五嶽言之爾雅釋



山曰山大而髙崧郭璞注云今中嶽嵩髙山蓋依



此名邢昺疏云李巡曰髙大曰崧此則山髙大者



自名崧本不指中嶽今之中嶽名嵩髙或取此文



以立名乎無正文故云蓋以疑之是亦不以詩之


[011-52a]


崧髙為中嶽也自劉熙釋名云嵩字或為崧則二



字通作一字世遂以降神生甫專歸之中嶽文士



錯解貽誤至今間有能正之者反以為非可歎也



漢志南陽平氏縣下云禹貢桐柏大復山在東南



淮水所出水經淮水出平氏縣胎簪山東北過桐



柏山注云山海經曰淮出餘山在朝陽東義鄉西



尚書導淮自桐柏即此也淮水潛流地下三十許



里東出桐柏之大復山南謂之陽口水南即復陽


[011-52b]
縣也其山今在桐柏縣境元和志云唐州桐柏縣



本漢平氏縣東界梁置義鄉縣開皇十八年改以



桐柏山為名山在縣西南九十里一名大復山渭



按此山東南接湖廣德安府隨州界西接襄陽府



棗陽縣界峰巒奇秀餘山乃桐柏之異名縣志云



大復山在縣東三十里胎簪山在縣西北三十里



蓋皆其支峰禹貢則總謂之桐柏也



傳云洛經熊耳伊經外方淮出桐柏經陪尾今按


[011-53a]


安陸縣北有横山即漢志所謂横尾山古文以為



陪尾者也元和志云陪尾山一名横山在縣北六



十里淮水曷嘗經此傳謬禹導山至陪尾蓋實為



泗水泗之與淮猶伊之與洛也水經注云泗水出



卞縣東南桃墟西北桃墟世謂之陶墟舜所處也



墟有澤方十五里澤西際阜俗謂之媯亭山自此



連岡通阜西北四十許里岡之西際便得泗水之



源博物志曰泗出陪尾蓋斯阜者矣隋志泗水縣


[011-53b]
有陪尾山今在縣東五十里百詩云周禮保章氏



疏曰外方熊耳以至泗水陪尾屬摇星賈公彦實



從春秋緯文來則漢人早作是解博物志固有所



受之也又按禹自桐柏東北行至陪尾蓋由今歸



德府界岀曹單之間陶丘正在其地河南復出之



濟亦入禹經營中矣不然濟雖細而列於四瀆禹



何獨不一為留意邪


 禹貢錐指卷十一上
[011-54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錐指卷十一下
              德清胡渭撰
導嶓冢至于荆山
 傳曰漾水出嶓冢在梁州經荆山荆山在荊州正義
 曰梁州云岷嶓旣藝是嶓冢在梁州也渭按後魏地
 形志華陽郡嶓冢縣有嶓冢山漢水出焉唐六典山
 南道名山曰嶓冢嶓冢縣故城在今陜西漢中府沔
 縣西南四十里西南接寧羌州界山今在州北九十
[011-54b]
 里荆山見荆州在今湖廣襄陽府南漳縣西通典云
 南漳漢臨沮地有荆山也
山海經云漢水出鲋嵎山蓋嶓冢之異名也本在



漢中郡沔陽縣界沔陽故城在今沔縣東南十里後魏正始中析



沔陽置嶓冢縣屬華陽郡故地形志云其縣有嶓



冢山隋省沔陽入嶓冢屬梁州大業初改置西縣



其故城在沔縣界西北去唐西縣治白馬城五里故隋志云西縣有嶓冢


[011-55a]


山唐武德二年分利州綿谷縣之通谷鎭置金牛縣



金牛故城在寧羌州西北本漢廣漢郡葭萌縣地蜀為漢壽縣地晉為晉壽縣地東晉為緜谷縣地



而山入其境故括地志云嶓冢山在金牛縣東二



十八里通典云金牛縣有嶓冢山四年又分綿谷



置三泉縣其故城在今寧羌州西北東至西縣一百五十里天寶初徙治於此西南去舊



縣一百二十里寶厯初省金牛入三泉故寰宇記云嶓冢



山在三泉縣東宋至道二年升三泉縣為大安軍



紹興三年改建軍於西縣界復置三泉縣隷軍今為


[011-55b]
大安驛在沔縣西南九十里接寧羌州界故輿地紀勝引宋朝郡縣志



云今之言漢水以西縣之嶓冢山為源後又省二



泉入軍故地理通釋云嶓冢山在大安軍西元降



軍為縣故元一統志云漢水源出大安縣嶓冢山



明初以其地改置沔縣又於縣西南置寧羌衞成



化二十二年即衞置州而山入其境故漢中府志



云嶓冢山在寧羌州北九十里蓋此山本在漢沔



陽界西南接葭萌自後魏以來言山之所在曰嶓


[011-56a]


冢曰西縣曰金牛曰三泉曰大安曰寧羌地名六



變而山則一皆在古梁州之域其為禹貢之嶓冢



無疑也



金牛故城有二一在通谷鎭元和志云武德二年



分緜谷縣通谷鎭置金牛縣者是一在白土店寰



宇記云廢金牛縣本名白土店開元十八年移治



於此西去舊縣三十里南臨東漢水者是通谷鎭



今在寧羌州西北白土店即金牛鎭今為驛在州


[011-56b]
東北七十里也嶓冢山元和志云在金牛縣東二



十八里蓋襲括地志之文據舊縣言之也吳㓜清



不知乃云在金牛鎭東二十八里大謬續通典九



域志皆云金牛鎭在三泉縣東六十里則舊縣西



距三泉三十里而寰宇記云山在三泉縣東二十



八里則反出舊縣之西矣蓋二乃五字之誤三泉



東至舊縣三十里又東二十八里為嶓冢山共五



十八里也


[011-57a]


嶓冢山孔傳不言所在之郡縣而正義引地理志



以實之曰隴西郡西縣嶓冢山西漢水所出夫此



水即嘉陵水之上源非禹貢之所謂嶓冢導漾東



流為漢者也而班固以西縣之嶓冢為禹貢之嶓



冢謬矣自是以後言嶓冢者率依班氏如張衡西



京賦云終南太一連岡乎嶓冢潘岳西征賦云面



終南而背雲陽跨平原而連嶓冢玩其辭意皆主



隴西而言司馬彪郡國志亦云漢陽郡西縣有嶓


[011-57b]
冢山無異議也自後魏正始中析沔陽地置嶓冢



縣以表其山而名始著酈道元卒於孝昌二年上



距正始置縣之時凡二十餘歲本朝典故生所親



見而注水經不言豈事在成書之後不及追改抑



亦因其晚出而疑之乎然漾水注引漢中記曰嶓



冢以東水皆東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故俗以嶓



冢為分水嶺作者亦似知班志之謬而以禹貢嶓



冢為當在漢中也者不然於漢中記奚為詳及隴


[011-58a]


西之山邪由此觀之則魏收以前已有知嶓冢在



漢中者不待地形志出而後知也穎達豈未之考



乎然班志雖以西縣嶓冢為禹貢之山而養水則



自繫氐道之下不言出某山養與漾通或作瀁自水經云



漾水出氐道縣嶓冢山而氐道亦有嶓冢矣常璩



華陽國志云東源出武都氐道縣漾山為漾水而



氐道之嶓冢且有漾山之目矣郭璞注山海經云



嶓冢今在武都氐道縣南酈道元注水經云東西


[011-58b]
兩源俱出嶓冢而同為漢水則似一山跨二縣之



境而在西縣者為西源在氐道者為東源矣輾轉



迷惑愈久愈譌說經者不能出其窠臼而禹貢之



嶓冢幾不可問矣西縣故城在今秦州西南氐道



今不知所在蓋自晉永嘉之亂隴西没於氐羌郡



縣荒廢常璩郭璞皆云氐道屬武都而晉志武都



郡無之則此縣之不可考久矣要之二縣在隴西



皆古雍州域也而禹貢嶓冢乃梁州之山不應䦨


[011-59a]


入雍域故唯魏收所言為得其實秦州之嶓冢與寧羌之嶓冢南



北相距五六百里



漢志南郡臨沮縣下云禹貢南條荆山在東北漳



水所出通典云臨沮故城在當陽縣北而南漳亦



臨沮地按隋志西魏析臨沮置重陽縣後周改曰



思安開皇十八年改曰南漳有荆山今南漳縣西



少北八十里之荆山是也左傳昭四年司馬侯曰



荆山九州之險十二年右尹子革曰昔我先王熊


[011-59b]
繹辟在荊山後漢志臨沮縣有荆山劉昭曰荆州



記云西北三十里有清谿谿北即荆山首曰景山



卽卞和抱璞之處水經注云沮水出東汶陽郡沮



陽縣西北景山卽荆山首也髙峰霞舉峻竦層雲



山海經曰金玉是出亦沮水之所導故淮南子曰



沮出荆山杜預曰水出新城縣西南發阿山蓋山



異名又云漳水出臨沮縣荆山荆山在景山東一



百餘里新城沛鄉縣界雖羣峰競舉而荆山獨秀


[011-60a]


元和志云荆山在南漳縣西北八十里三面險絶



唯東南一隅纔通人徑寰宇記云南漳縣荆山頂



上有池喬松翠柏列繞其旁


内方至于大别
 傳曰内方大别二山名在荆州漢所經正義曰地理
 志云章山在江夏竟陵縣東北古文以為内方山也
 地理志無大别鄭玄云大别在廬江安豐縣杜預解
 春秋云大别闕不知何處或曰大别在安豐縣西南
 左傳云吳旣與楚夾漢然後楚乃濟漢而陳自小别
[011-60b]
 至于大别然則二别近漢之名無縁得在安豐如預
 所言雖不知其處要與内方相接漢水所經必在荆
 州界也蘇氏曰二别山皆在漢上蔡氏曰内方在今
 荆門軍長林縣大别在今漢陽軍漢陽縣按地理
 志六安國安豐縣下云禹貢大别山在西南鄭杜說
 所自出正義謂志無大别何也安豐後漢屬廬江郡
 其故城在今江南廬州府霍山縣西北竟陵故城在
[011-61a]
 今湖廣安陸府鍾祥縣南長林故城在今荆門州東
 漢陽縣即今漢陽府治大别山在其東北水經注所
 謂翼際山也


後漢志竟陵縣有章山本内方劉昭曰荆州記云



山髙三十丈周百餘里水經沔水自荆城東南流



逕當陽縣之章山東注云山上有古城太尉陶侃



伐杜曽所築禹貢所謂内方至于大别者也旣濵



帶沔流寔㑹尚書之文矣括地志云章山在長林


[011-61b]
縣東北六十里漢水附山之東傅同叔曰五代晉



改竟陵曰景陵通典云長林縣有章山今景陵隷



安州長林隷荆門以地勢觀之今其山不復景陵



有矣渭按漢竟陵故城在今鍾祥縣界劉宋析竟



陵置長壽宵城二縣後周省竟陵入長壽明嘉靖



初更名鍾祥章山本在此地自晉析編縣置長林



割竟陵西境以益之故章山在長林界中景陵故



宵城後周改曰竟陵雖襲漢縣之名而章山元不


[011-62a]


在其地也唐貞元末析長林置荆門縣宋為荆門



軍元降為州明省長林縣入焉故章山今在州東



北與鍾祥接界此山在長壽不在宵城之明證也



水經以章山繫當陽豈以古當陽本在今縣東百



四十里緑林長坂之南故山在其境與元和志云



内方山在沔州㲼川縣南九十里㲼音義㲼川今為



漢川縣屬漢陽府此别是一山寰宇記謂即禹貢



之内方非也


[011-62b]
大别山在漢陽府城東北半里漢水西岸左傳定



四年吳伐楚自豫章與楚夾漢子常濟漢而陳自



小别至于大别杜預云禹貢漢水至大别南入江



然則此二别在江夏界水經注江水東逕魯山南



古翼際山也地說曰漢與江合于衡北翼際山傍



者也山上有吳江夏太守陸渙所治城蓋取二水



之名地理志曰夏水過郡入江故曰江夏也舊治



安陸吳乃徙此山左即沔口矣沔左有却月城故


[011-63a]


曲陵縣後乃沙羡縣治也羡音夷元和志魯山一名



大别山在漢陽縣東北一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



帶漢水山上有吳將魯肅神祠渭按禹貢大别山



杜元凱已知在江夏不在安豐酈氏亦主杜說而



終不能指魯山為大别至唐人始能言之小别一



名甑山在漢川縣東南十里詳見導漾


岷山之陽至于衡山渭按岷漢書作㟭後同
 傳曰岷山江所出在梁州正義曰梁州云岷嶓旣藝
 是岷山在梁州也地理志云衡山在長沙湘南縣東
[011-63b]
 南曽氏曰岷嶓皆南條山故岷山不言導其文蒙於
 導嶓冢也吳氏曰蜀以西近江源者皆為岷山連峰
 接岫青城天彭諸山之所環繞皆岷也岷山之陽其
 山非一衡山南岳也在衡州衡陽縣北七十里南一
 峰曰岣嶁山自縣西北以至湘南縣東南皆衡山也
 按岷山地理志云在蜀郡湔氐道徼外湔氐道今
 為四川松潘衞山在衞西北衡山縣本漢湘南縣今
[011-64a]
 屬湖廣衡州府唐志衡山縣有南岳祠元和志云岳
 廟在縣西三十里衡陽今府治也


古今言岷山者凡四處一在今四川松潘衞衞東



南去布政司七百六十里史記作汶山封禪書云



自華以西名山七有瀆山蜀之汶山也漢書地理



志云岷山在湔氐道西徼外江水所出蜀志秦宓



曰蜀有汶阜之山江出其腹華陽國志云岷山一



名沃焦山其跗曰羊膊江水所出任豫益州記云


[011-64b]
大江泉源始發羊膊嶺下東南下百餘里至白馬



嶺而歴天彭闕水經注云岷山在蜀郡氐道縣即



瀆山也又謂汶阜山在徼外江水所導隋志汶山



在汶山郡左封縣唐悉州治東至翼州一百九十里今疉溪營西有廢翼州



皆謂在松潘者也一在今成都府之茂州州本冉



駹國漢以其地置汶山郡治汶江縣晉改曰廣陽



隋又改曰汶山山海經注云岷山在廣陽縣水經



注云汶水出汶江道徼外㟭山玉輪坂下元和志


[011-65a]


云汶山縣有汶山即岷山去青城山百里天色晴



眀望見成都即隴山之南首張栻西岳碑云岷山



在茂州列鵞村其跗曰羊膊也輿地廣記云岷山



在汶山縣西北俗謂之鐵豹嶺王氏地理通釋云



大渡河一名羊山江源出鐵豹嶺嶺即羊膊之異



名也此皆謂在茂州者也一在成都府之灌縣縣



本漢緜虒郫江原三縣地周武帝分江原置青城



縣因山為名元和志云青城山在蜀州青城縣西


[011-65b]
北三十二里杜光庭成都記云岷山連峰接岫千



里不絶灌縣青城山乃其第一峰也縣志云汶山



在縣北三十里蓋即青城矣一在今陜西岷州衞



衞本漢隴西郡地西魏置溢樂縣今衞治即其故



城括地志云岷山在岷州溢樂縣南連綿至蜀幾



二千里皆名岷山元和志云山在溢樂縣南一里



此皆謂在岷州衞者也然則岷山最大志家各就



其所在言之陸游曰自蜀郡之西大山廣谷谽谺


[011-66a]


起伏西南走蠻箐中皆岷山也薛季宣曰今自岷



洮松㬪以南其大山峻嶺班班可考者皆岷山之



隨地立名者耳此說是也觀漢志云山在徼外則



固不可以湔氐一縣限之矣大抵岷山北起於溢



樂實跨古雍州之境而南則訖於青城綿地千餘



里與太行伯仲或專指在松潘亦非篤論然大江



所出則必直氐道西徼外者也



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傳云衡山也後漢志


[011-66b]
長沙郡湘南縣下云衡山在東南劉昭曰郭璞云



山别名岣嶁湘中記云遥望衡山如陳雲沿湘千



里九向九背廼不復見水經注云湘水北逕衡山



縣東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蓋一名容峰此處恐有



脫誤盛弘之荆州記云衡山有三峰一名紫蓋一名石囷一名芙蓉容峰最為竦傑



自逺望之蒼蒼隱天故羅含云望若陳雲非清霽



素朝不見其峰丹水湧其左醴泉流其右山經謂



之岣嶁山為南嶽也山下有舜廟南有祝融冢衡


[011-67a]


山東南二面臨映湘川自長沙至此七百里中有



九向九背故漁者歌曰帆隨湘轉望衡九面山上



有飛泉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幅練矣徐靈



期南岳記云南岳周囘八百里囘鴈為首嶽麓為



嶽麓在長沙故唐志潭州湘潭縣有衡山長沙記云衡山軒翔聳㧞



九千餘丈尊卑差次七十二峰最大者五芙蓉紫



蓋石廩天柱祝融祝融為最髙韓退之曰五岳於



中州衡山最逺南方之山巍然髙而大者以百數


[011-67b]
獨衡為宗顧璘遊衡山記云登祝融之顚俯視四



極蒼然一色山川雜陳瑣細莫辨風自逺來其力



甚勁候與地下絶殊比曉觀日出海體象洞見近



若疆中東餘游氛浩漫無際



爾雅釋山云江南衡李巡曰南岳衡山也下文又



云霍山為南岳郭璞曰霍山今在廬江灊縣灊水



出焉别名天柱山漢武帝以衡山遼曠故移其神



於此今彼土俗人皆呼之為南岳南岳本自以兩


[011-68a]


山為名非從近來也而學者多以霍山不得為南



岳又云漢武帝來始乃名之即如此言謂武帝在



爾雅前乎斯不然矣渭按徐靈期記云衡山為南



岳其來尚矣至于軒轅乃以灊霍之山為其副焉



故爾雅云霍山為南岳此蓋本方士家言漢武信



之遂移衡山之祭於灊霍其實南岳曰衡山初無



二名釋山後一條當是漢人所附益璞據不經之



言以衡山一名霍山自古已然非由漢武不亦謬


[011-68b]



或問岷山之陽從何起曰當起於灌縣杜光庭云



青城乃岷山第一峰可證也曰斯言其足信乎曰



酈道元云青城山上有嘉穀山下有蹲鴟即芋也



所謂下有蹲鴟至死不飢卓氏之所以樂逺徙也



見水經第三十三卷江水注按史記卓氏之言曰吾聞岷山之



下沃野下有蹲鴟至死不飢乃求逺遷致之臨卭



卓氏云岷山下有蹲鴟而道元以青城山當之是


[011-69a]


青城亦岷山也自南數之則為第一峰耳禹導山



蓋從此始循江而南且東以至於巫山乃不出三



峽而並夷水以東且南逾澧水沅水以至于衡山



也難者曰岷山之陽極其莽蒼子何以的知其所



經余曰禹導此專為江水觀導江文云東别為沱



又東至于澧則不經三峽可知矣至于衡山觀九



江之上流也及衡而止不過其山南故衡不言陽



傳云衡山江所經非也江水南距衡山五六百里


[011-69b]
山乃湘水所經於大江無涉妄說如此此豈身為



博士具見圖籍者之所為乎


過九江至于敷淺原
 傳曰敷淺原一名傅陽山在揚州豫章界正義曰地
 理志豫章歴陵縣有博陽山古文以為敷淺原朱子
 曰過九江至于東陵者言導岷山之水而是水之流
 横截乎洞庭之口以至東陵也是漢水過三澨之例
 也過九江至于敷淺原者言導岷陽之山而導山之
[011-70a]
 人至于衡山之麓遂越洞庭之尾東取山路以至敷
 淺原也是導岍岐荆山而逾于河以盡恒碣之例也
 見九江彭蠡辨渭按九江即洞庭說見荆州漢志傅昜山傅
 讀曰敷今注疏本作博字之誤也眺以道云饒州鄱
 陽縣界中有歴陵故縣及傅陽山其說近是禹導山
 至此為豬彭蠡計也而三江形勢亦大略可見他日
 揚之所治唯兹二水豈非其明效哉


蔡傳云過經過也與導岍逾于河之義同孔氏以


[011-70b]
為衡山之脈連延而為敷淺原者非是蓋岷山之



脈其北一支為衡山而盡於洞庭之西其南一支



度桂嶺北經袁筠之地至德安所謂敷淺原者二



支之間湘水間斷衡山在湘水西南敷淺原在湘



水東北其非衡山之脈連延過九江而為敷淺原



者明甚渭按蔡說本朱子彭蠡九江辨以經義觀



之此過者自當為導山之人若與之辨山脈則又



安知岷之北支為衡者果盡於九江之西而廬阜


[011-71a]


為南支之盡處也邪朱子本謂禹所表識諸山非



若今論葬法者之所言即以山脈言之亦不如此



所以深見其說之謬語意圓活蔡氏述之則未免



實且滯矣差之毫釐繆以千里此之謂也焦弱侯



云蔡氏之說蓋本其祖父牧堂西山此亦能窺見



其微山脈與地脈何異恐未足折東坡於泉下也



禹旣至衡山循湘水西岸而北渡湖至巴陵所謂



越洞庭之尾也自巴陵循江水南岸而東踰廬阜


[011-71b]
抵歴陵所謂東取山路以至敷淺原也古三苗之



國左洞庭右彭蠡禹導山自九江以至敷淺原所



行皆在其境而蔡傳謂江淮地偏禹或不親行且



三苖負其險阻頑不即工官屬之徃者亦未敢深



入故誤以彭蠡為江漢之所匯豈其然乎殆不然






古文以歴陵之傅陽山為敷淺原當有所本今欲



知山在何處必先明縣在何境通典云江州潯陽


[011-72a]


縣有蒲塘驛即漢歴陵縣也驛前有敷淺原原西



數十里有敷陽山渭按唐武德八年於潯陽縣置



蒲塘驛後改為場五代時楊吳升為德安縣今治



故驛也杜佑以驛為漢歴陵縣不知何據豈因王



莽改歴陵曰蒲亭而遂以蒲塘附㑹邪黄子鴻深



疑之嘗為之辯曰漢志豫章郡領歴陵縣晉志歴



陵與餘汗鄡陽俱割屬鄱陽郡而柴桑則屬武昌



郡不應歴陵反出柴桑之西也因謂眺氏云歴陵


[011-72b]
在鄱陽者為是且曰吳志歴陵有石印山即今饒



州府之鄱陽山亦歴陵在鄱陽之一證也今按鄱



陽山在府治鄱陽縣西北一百五十里鄱陽湖中



亦名石印山鄱陽縣故城在今府城東六十里三



國吳至隋皆為鄱陽郡治唐移於今所然則府城



西當即為故歴陵地敷淺原蓋在鄱湖之西落星



之畔也說文原高平之野人所登原固有山體故



謂之傅陽山猶彊梁原亦稱華原山杜氏析山與


[011-73a]


原為二處非也禹導山至此彭蠡三江之形勢皆



在其目中而鄱陽以東亦率是山谿無甚水患禹



自此還矣



德安縣即唐蒲塘驛據杜氏所言則傅淺原當在



縣南而敷陽山在原西相去數十里宋羅泌曰按



驛西數十里惟有一望夫山潯陽志謂傅陽山在



德安縣南十三里望夫山在德安縣西北十五里



邑人或云縣有古敷淺原登此可以望之然則此


[011-73b]
望夫山即杜所謂傅陽山而此傅陽山乃杜所謂



敷淺原也文獻通考德安縣有傅淺水吳㓜清云



德安即漢歴陵縣地敷淺原蓋兼山水而名敷陽



乃其中間之小山廬阜則其盡處之大山也是皆



遵通典之說渭按周景式廬山記山高二千三百



六十丈山圗云周四百餘里㬪嶂之巖萬仞酈道



元曰秦始皇漢武帝及太史公司馬遷咸升其巖



望九江而眺鍾彭焉然則禹導山至此胡不一登


[011-74a]


其巓覽彭蠡三江之形勢而乃抵蒲塘而遂止此



亦事理之難信者且其所謂敷陽山小而卑北距



大江東南距鄱湖皆一百五六十里禹登之不足



以望逺彭蠡三江之形勢未悉奚為遽改轅而北



邪以德安為歴陵而指縣南之山為敷淺原恐屬



不根之談未可以其出於杜佑而信之也



朱子九江彭蠡辨曰今之所謂敷淺原者為山甚



小而庳不足以有所表見而其全體正脈遂起而


[011-74b]
為廬阜則甚高且大以盡乎大江彭蠡之交而所



以識夫衡山東過一支之所極者唯是乃為宜耳



又答程泰之書曰詳經文敷淺原是衡山東北一



支盡處意卽今廬山若如晁氏說以為江入海處



所過之水又非特京口而已是其意以廬阜為敷



淺原也然此山高峻似不可名之曰原金吉甫云



敷古文作傅傅陽山在廬阜之西南則是敷淺原



之陽也蓋廬山雖高而其中原田連亘人民奠居


[011-75a]


所以有敷淺原之名是亦善解矣然原田連亘要



不過山中高平之地耳若此者不一而足安得舉



體而名之曰原王耕野云敷淺原恐非廬山高平



曰原而又名敷淺則必平曠之地不為高山可知



近朱長孺亦云傅陽山漢志得之古文可據也朱



子疑庳小不足表識繹敷淺之名正不當求之高



大蓋傅陽在古本高平之地後人名之為山耳導



江漢之山至大别敷淺原而即止者以江漢至此


[011-75b]
合流赴海不煩殫力隨刋況導水合舉源流可以



互見豈必求之山脈盡處邪此說是也今按水經



注引孫放廬山賦曰尋陽郡南有廬山臨彭蠡之



澤接平敞之原是廬山下固有平原也山今跨德



化星子二縣之境南唐改尋陽縣曰德化今為九江府治宋升德化之星子鎭為



縣今為南康府治縣以落星石得名水經注云廬山之南湖中有落星石周廻百餘步高五丈今在



城南五里湖中梁書王僧辯破侯景于落星灣即此地星子舊以為漢鄡陽



地然鄡陽故城在今鄱陽縣西北一百二十里鄱


[011-76a]


湖之東北則都昌為是星子似非其地竊疑星子



地本歴陵而敷淺原即孫放所謂平敞之原乃廬



山東南之麓瀕於彭蠡澤者蓋柴桑故城在德化



縣南九十里故蒲塘驛今為德安縣在德化縣西



南一百五十里此必漢柴桑地西連武昌郡界故



晉以柴桑屬焉而歴陵與鄡陽俱屬鄱陽郡歴陵



在柴桑之東鄡陽之西則唯星子可以當之歴陵故治



當在湖西今星子縣地其境則跨湖而東宋元嘉初廢歴陵蓋舉石印以東倂入鄱陽而其西則倂


[011-76b]
入柴桑故星子鎭屬德化耳廬山盤基廣大其陽必有平敞之



原但曠衍無奇選勝者所不道而志家又因仍舊



說不能詳考指言其狀耳以此求之庶不失朱子



之意而又不即以髙山為平原犯學者之所疑準



諸地望揆諸經旨視晁氏為少優云



廬山最高且大禹不以其山表識而顧紀敷淺原



蓋以所導之盡處為言耳自岍岐以至荆山巀嶭



其所必經也而不言巀嶭言荆山自九江以至敷


[011-77a]


淺原廬阜其所必經也而不言廬阜言敷淺原皆



其盡處巀嶭廬阜則包在至于二字中也廬阜為



衡山東過一支之所極乃堪輿家說愚謂敷淺原



在廬山東南之麓迫近彭蠡禹導山至此而還故



特書之不必擇髙大者以為表識亦無論其山脈



之盡與不盡也



正義云從導岍至敷淺原舊說以為三條地理志



云禹貢北條荆山在懷德南條荆山在臨沮是三


[011-77b]
條之說也故馬融王肅皆為三條導岍北條西傾



中條嶓冢南條鄭玄以為四列導岍為陰列西傾



為次陰列嶓冢為次陽列岷山為正陽列鄭創此



說孔亦當為三條也渭按三條之說昉於班固四



列之說出於鄭康成蔡傳云三條四列之名皆未



當今據導字分之以為南北二條而江河以為之



紀於二之中又分為二焉導岍為北條大河北境



之山西傾為北條大河南境之山嶓冢為南條江


[011-78a]


漢北境之山岷山為南條江漢南境之山此朱子



之意而蔡氏述之精且詳矣然以岍岐荊為大河



北境之山則猶未當蓋三山在北河之南渭水之



北不得槩言大河北境也吳㓜清說此節云岍岐



荆三山在渭北北條之北之一壺口至碣石九山



在河北北條之北之二也如此即無病矣朱子於



二之中各分為二吳氏又於四之中各分為二首



節以逾河入海為限後三節則以至于某為限也


[011-78b]
四列長於三條或嫌其陰陽之名近於怪余曰陰



陽字只作南北字用於義無害朱子據導字分南



北實本康成而又參以一行山河兩戒之說唐天文志



僧一行言山河兩戒曰北戒自三危積石負終南地絡之陰東及太華逾河至雷首厎柱王屋太行



北抵恒山之右乃東循塞垣至濊貊朝鮮是謂北紀以限戎狄南戒自岷山嶓冢負地絡之陽東及



太華連商山熊耳外方桐柏自上洛南逾江漢擕武當荆山至于衡陽乃東循嶺徼達東甌閩中是



謂南紀以限蠻夷故星傳謂北戒為胡門南戒為越門遂立此義大路之制



託始於椎輪學者習朱蔡而忘其所自輒詆康成


[011-79a]


殊可笑也然當日導山本意不過視大川之所經



為導者之所行初未嘗預設為四列以繩其轍迹



也洪慶善云春秋本無例學者因行事之迹以為



例猶天本無度治歴者即周天之數以為度也余



謂導山亦然本無列之可言自說經者就大禹之



迹以為列遂覺九州之山實有此四列耳孔傳云



凡此皆先舉所施功之山於上而後條列所治水



於下互相備蔡傳云山之經理者已附於逐州之


[011-79b]
下於此又條列而詳記之而山之經緯皆可見矣



世皆宗其說然此章紀隨刋之實事自不可少非



故設為導水張本亦非因逐州之下不相聯貫而



復條列之以見其經緯也然則本意云何曰莫善



於陳壽翁之言曰禹之導山雖曰因而治衆水



大槩岍岐之列河濟所經西傾之列伊洛淮渭所



經嶓冢之列漢水所經岷山之列江水所經也明



此義則枝蔓之辭一切無庸矣


[011-80a]


蘇傳云隨山者隨其地脈而究其終始何謂地脈



地之有山猶人之有脈也有近而不相連者有逺



而相屬者雖江河不能絶也自秦蒙恬始言地脈



而班固馬融王肅治尚書皆有三條之說古之達



者蓋已知此矣北條之山首起岍岐而逾于河以



至太岳東盡碣石以入于海是河不能絶也南條



之山首嶓冢岷山至于衡山過九江至于敷淺原



是江不能絶也非地脈而何朱子非之曰禹之治


[011-80b]
水隨山刋木其所表識諸山之名必其高大可以



辨疆域廣博可以奠民居故謹而書之以見其施



功之次第初非有意推其脈絡所自來若今論葬



法者之所言也渭按地脈之說出於蒙恬其流弊



為郭璞之葬經味别之說出於許敬宗其緒餘為



陸羽之茶經蘇氏所解者禹貢也而以地脈言山



以味别論水眞通人之一蔽朱子闢之是也然其



說亦有不盡然者王耕野云導山不論山之高大


[011-81a]


但於水有干涉則録之若謂其所表見者必高大



可以辨疆域廣博可以奠民居則五岳中之岱山



揚州灊山茅山九華山之類其綿亘皆數百里何



故略不紀載邪此言規朱不為妄愚所以獨有取



於壽翁也



山有見於九州之下而導山無之者隨刊不及而



施功及之亦或州境之所分與貢道之所經也冀



之梁青徐之岱徐之蒙羽梁之蔡蒙雍之終南惇


[011-81b]
物積石龍門是也有見於導水之下而導山無之



者以其山之臨水也而特志之隨刋則未嘗及也



弱水之合黎黒水之三危河之積石龍門大伾江



之東陵是也有見於導山之下而他無所見者岍



雷首析城王屋太行恒山朱圉外方陪尾内方敷



淺原是也有再見者北條之荆壺口太岳厎柱碣



石西傾熊耳桐柏大别衡山是也有三見者岐鳥



鼠太華嶓冢岷山南條之荆是也或有或無或單


[011-82a]


或複皆有至理存焉學者不可以不察也


 禹貢錐指卷十一下
[011-8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