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52 禹貢長箋-清-朱鶴齡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禹貢長箋卷十二     呉江朱鶴齡撰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刋旅九川滌源九澤既陂四
海㑹同
 正義堯遭洪水道路阻絶今水土既平天下大同故
 總叙之孔傳所同事在下愚按顓頊至禹皆九州禹
 州之與舜異者禹主治水幽并營皆北方廣莫之地
 罹水患少故幽并統于冀營統于青也周時九州大
[012-1b]
 約同禹但淮與大野在禹貢為徐州之川澤而職方
 青州之川淮泗兖州之澤大野是以徐而入青兖矣
 華陽璆鐵砮磬在禹貢為梁州之山與貢而職方豫
 州之山華雍州之利玉石是以梁而入雍豫矣禹貢
 豫州曰被孟豬而職方以望諸𨽻青是青之入豫禹
 貢青州曰鹽絺海物而職方兖州曰其利蒲魚是兖
 之入青也葢周以禹之冀州分為三餘八州分為六
 秦制天下為三十六郡漢興加置郡國統以十三州
[012-2a]
 司𨽻并荆兖豫揚/冀幽青徐益凉交東漢畧同晉分天下為十九州司/𨽻
 改司州别立梁秦寧/平廣五州餘仍漢書唐因山河形便分為十道復為
 十五道宋為十五路已又増三路又為二十三路而
 古之州名并亡州統縣始于周郡統縣始于秦州統/郡郡統州始于漢隋廢郡以州治民
 唐乃混州郡為一宋始有府猶與州並/置今則府益大而州益小幾與縣等爾雅疏厓内
 近水為隩蔡𫝊四海之隩水涯之地已可奠居愚按
 孔𫝊作厥民隩之隩故云四方之宅已可居疏云室
 隅為隩隩是内以隩表宅也蘇氏云隩深也四方深
[012-2b]
 逺皆可居説皆未安從爾雅為當刋是治水之始槎
 木通道旅言治功畢正義往前大水旅祭禮廢言旅
 見已治也山非水體故以旅見治其實水亦旅矣𤼵
 首云奠髙山大川但是定位皆旅祭也川言滌除泉
 源從其所出至其所入皆蕩除之無壅塞也王樵曰
 滌源二字理最深微聖人萬事無不從其本而治之
 即鑿龍門疏九河有治其上流有治其下流其功非
 一處而總之曰滌源則皆舉之矣正義詩𫝊陂澤障
[012-3a]
 也作陂障之使無決溢𡊮黄曰澤是止水故當陂川/是行水則當滌其原而安其
 流不可/陂也愚按國語陂唐即/塘汙庳以鍾其美又考工記
 凡溝必因水勢防必因地勢防即陂障之謂也陂以
 蓄水即可灌溉禹之治水何嘗不用隄防哉亦相其
 宜耳又按周禮所記九山為㑹稽衡山華山沂山岱
 山嶽山醫無閭霍山恒山九川為江漢滎洛淮泗河
 濟涇汭漳滹沱嘔夷九澤為具區雲夢圃田孟豬大
 野弦蒲貕養陽紆昭余祁與禹貢所載異史記索𨼆
[012-3b]
 又以岍壺口厎柱太行西傾熊耳嶓冢内方岐是九
 山弱黑河瀁即/漾江沇淮渭洛是九川然四隩既解作
 四方則九山九川九澤亦當解作九州况山川之見
 于禹貢者實不止于九也山凡四十有二/水凡四十有六從註疏為
 是孔𫝊四海之内㑹同于京師九州同風萬國共貫
 蔡𫝊四海之水無不㑹同而各有所歸今按書禹所
 治水惟黑水入南海餘皆入東海而言四海者諸水
 總入于海自海圜流無不之也陳氏大猷曰上雖各
[012-4a]
 載達河之道而四方之趨帝都者不止是也故以四
 海㑹同總之此主/孔説 林氏之竒曰周禮職方氏辨九
 州之國同其貫利必先辨之于其始乃可同之于其
 終禹貢所分九州别其山川貢賦者所以立其辨也
 九州攸同以下又所以同之也有以辨之則廣谷大
 川異制民生其間異俗五味異和器械異制衣服異
 宜各得其所而不亂有以同之則同軌同文同倫各
 要其歸而不畸先别而後同此先王疆理天下之大
[012-4b]
 要也
 古者之制八家為鄰三鄰為朋三朋為里五里為邑
 十邑為都十都為師州有十二師葢州凡四十三萬
 二千家禹平水土九州之地凡二千四百三十萬八
 千二百四頃定墾者九百二十萬八千二十四頃不
 墾者千五百萬二千頃民口千三百五十五萬三千
 九百二十三人見帝王/世紀 章潢曰禹之治水不但疏
 決江河凡天下平土皆制其井畆疏為溝澮以達于
[012-5a]
 川所謂畎澮即田間之□即/畆一同之澮也所謂溝洫
 者即一井之溝一成之洫也則是井田之制自禹定
 之考工記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畎九/夫為井井間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方十里為成
 成間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方百里/為同同間廣二尋深二仞謂之澮夏允彝曰禹自
 言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孔子稱禹亦惟曰盡
 力溝洫天下皆溝洫則天下皆容水之地天下皆修
 溝洫則天下皆治水之人小水有所疏分大水始不
 至溢決後世舉古溝洫封畛之法而盡毁之水何得
[012-5b]
 不為害哉愚按考工記有墾地之溝有不墾地之溝
 墾地之溝是深廣四尺者不墾地之溝則三十里而
 廣倍謂之梢溝梢鄭司農讀如桑螵/蛸之蛸謂水潄齧所以行水禹時
 當亦有之盡力溝洫不専是田間水道
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財賦咸則三壤成賦中邦
 正義府者藏財之處水火金木土穀貨財所聚故稱
 六府董氏鼎曰五行一曰水水治則六府皆治淮南
 子以水和土以土和火以火化金以金治木木復反
[012-6a]
 土五行相治所以成器用張敦實曰四時之次皆相/生以相繼六府之修皆相
 克以/相成王綱振曰孔修不専因水治其實六府皆有事
 焉如敷土而土可宅可藝可作是修土也刋木而木
 漸苞惟條惟喬是修木也土可作乂而或賦總或賦
 銍秸或賦粟米是修穀也苟金不修則揚荆必無三
 品之入若火不修則雍青安得鹽鐵之供凡此皆所
 謂孔修也孔𫝊交俱也衆土俱得其正謂壤墳壚疏/云
 謂壤墳壚還復其性也諸州之土青黎是色塗/泥是濕土性之異惟壤墳壚故舉三者言之蔡𫝊
[012-6b]
 謂之庶土則非特穀土也庶土有等當以肥瘠高下
 名物交相正焉以任土事愚按交正者取墳壤之𩔖
 彼此質較而知其美惡左𫝊物土之宜是也蘇氏謂
 交通有無而平準之不可從孔𫝊致所慎者財貨貢
 賦言取之有節不過度蔡𫝊因庶土所出之財而致
 謹其財賦之入如周大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
 土之名物以任土事之𩔖正義土壤各有肥瘠分為
 上中下法則地之善惡以為賦入之差蔡𫝊則品節
[012-7a]
 之也九州穀土皆品節之以上中下三等如周大司
 徒辨十有二壤之名物以教稼穡之𩔖林氏之竒曰
 三壤即前九等之田三等言其畧九等言其詳也蘇
 𫝊中邦諸夏也貢篚或及外夷而賦止于諸夏也鹽
 鐵論禹平水土定九州其時膏壤萬里山川之利足
 以富百姓不待蠻貊之地逺方之物而用足秦繼宗
 曰獨言賦者天子畿内原有賦而無貢外八州諸侯
 則賦于民而無貢其貢于天子者亦從賦出故舉賦
[012-7b]
 可以該貢也愚按庶土四句蔡傳分土貢田賦土貢
 曰慎即惟服食器用也田賦曰成即以萬民惟正之
 供也然庶土所包者廣據蔡云非特穀土則穀土已
 在其中况經文賦字有二本無異同何得以財賦之
 賦専指貢言耶葢厎慎是千古理財之本義兼貢賦
 特積貯為軍國之命什一尤中正之經故又庶土之
 中科穀土言之則壤成賦取民有制是所謂厎慎也
 義正相足非上言貢而下言賦之謂姚舜牧疑問/亦同予説
[012-8a]
 按王者不言有無天子富以山海經理財賦末流必
 至管商聖人豫以身救之曰交正有廣大公平之𧰼
 焉曰咸則有謹嚴節制之義焉夫欲國無貧莫先劭
 農欲民無貧莫若均税皇甫湜所謂任土之貢生産
 有常履畆之収等籍一定人識所出吏難為奸後世
 之弊禹固深慮之矣若乃賦無定額而用民日新叠
 徵横索之端紛紜不已豈盛世所宜有耶陳祥道曰
 冀州白而壤雍州黄而壤豫州厥土惟壤則壤色非
[012-8b]
 一壤與墳埴塗泥雖殊而墳埴塗泥亦壤中之小别
 耳此禹貢總言三壤而周官總言十二壤也愚按三
 壤正庶土所有鄭康成謂以萬物生焉則為土以人
 所耕而樹藝則為壤變文言壤者耕作之土以柔濡
 為貴亦見汎濫息而灌溉勤九州之田皆進為上腴
 矣
 陳氏大猷曰上各州惟舉一隅至此總結之以見九
 州之所同如宅土既宅惟見于兖雍故以四隩既宅
[012-9a]
 總之旅山惟見於梁雍故以九山刋旅總之各州所
 載川澤雖多然九州川澤不止是也故以九澤既陂
 總之上雖各載達河之道而四方之趨帝都者不止
 是也故以四海㑹同總之六府孔修則非特水土之
 治而已庶土交正則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土
 無不正非特墳壤壚之復其性而已正庶土而慎
 財賦所以總結九州所貢篚之物也則三壤以成賦
 所以總結九州九等之田與賦也
[012-9b]
錫土姓
 蔡𫝊錫之土以立國錫之姓以立宗左𫝊所謂天子
 建徳因生以賜姓孔𫝊謂有徳之人生此地以此地/名賜為姓以顯之疏云周語稱帝
 嘉禹徳賜姓曰姒胙四岳賜姓曰姜左傳/稱賜陳胡公之姓曰媯皆因生賜姓之事胙之土而
 命之氏者也如舜媯姓為有虞氏禹姒姓為/有夏氏伯夷姜姓為有吕氏羅泌曰
 土立國姓立宗國立而民人有所依宗立而族姓有
 所繫方水土未平諸侯固各有土社百官亦各有族
 姓矣如契封于商賜姓子/稷封于邰賜姓姬至九州攸同始得以徧錫
[012-10a]
 之孔氏謂賜與所生之土為姓/蔡氏土姓分説其義本此金氏履祥曰封建以来經
 洚洞之患則限制多不明有水土之功則庸勞所宜賞當
 時堯舜在上封建雖非禹所得專而實出其經畫所謂弼
 成五服也 愚按封建起于黄帝唐虞夏建國五等曰公
 侯伯子男塗山之㑹國號萬其時海上有十里之邦然萬
 特舉盈數耳即使國皆十里禹時提封豈有十萬里之廓
 乎王介父洪容齋皆有辨路史/云禹時七千國未知何本湯受命時定公侯伯三等
 凡三千國周復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國賈山至言/作千八百
[012-10b]
 國葢本王制王制九州州方千里百里之國二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總計之共千八百國而
 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焉至春秋時見于經者僅一百六十五國
 而蠻夷戎狄亦在其中葉水心謂井田封建相待而行
 自封建法壞而井田雖在不得獨存勢使然也 古未
 有姓若夷狄然自炎帝之姜姜/水黄帝之姬姬/水始因所生
 地而為之姓黄帝二十五子而得姓者十四人同姓二
 人為十二姓得姓以德居官而賜之姓也二/人為姬二人為已故十二姓德同者姓
 同徳異者姓異其後或以官太史太師司/馬司空是也或以國宋公/子朝
[012-11a]
 在衛稱宋朝衛公孫/鞅在秦稱衛鞅是也或以地左傳東門襄仲為東門/氏桐門右師為桐門氏
 是/也或以邑甘原以周邑得氏申/鄧以楚邑得氏是也或以事巫氏卜氏匠/氏陶氏之𩔖
 或以王父之字始為賜族久乃為姓左傳諸侯以字/為諡因以為族
 朱子謂諡當作氏孫以王父之字為氏如魯有公子/展其孫曰展無駭展禽鄭公子騑字子駟其孫曰駟
 帶駟乞宋公子目夷字子魚其孫曰魚莒魚石天子/之子亦然王子狐之後為狐氏王子朝之後為朝氏
 又如魯公孫歸父字子家其後為子家氏父字為氏/者也季孫鉏字子彌其後為公鉏氏父名為氏者也
 其以族為氏者如孟氏仲氏祖氏稱/氏丁氏癸氏第五氏第八氏之𩔖降自周衰姓族
 漸廣列國既滅其民各以舊國為之氏輯羣/書 孔氏
[012-11b]
 穎達曰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百世不改
 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支庶則各自立氏
 禮記繫之以姓而弗别百世而婚姻不通是言子孫
 當共姓也其上文庶姓别于上而戚單于下是言子
 孫當别氏也氏族一也别而稱之謂之氏合而言之
 則曰族記謂之庶姓者以始祖為正姓髙祖為庶姓
 亦氏旅之别名也正姓為姓/庶姓為氏姓則受之于天子族則
 稟之於時君春秋註天子賜姓/命氏諸侯命族 鄭樵曰三代之前
[012-12a]
 姓氏分而為二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古諸侯詛
 辭曰墜命亡氏踣其國家明無氏與奪爵失國同也
 故姓可呼為氏氏不可呼為姓也氏同姓不同者婚
 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以後姓氏
 合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唐時姓異/而所出同
 者尚禁不/得為婚姻又古男子稱氏女子稱姓于文女生為姓
 故姓多從女曰姬曰姜曰媯曰姒曰嬴曰姞曰姚曰
 妘是也所以為婦人之稱如伯姬季姬孟姜叔姜之
[012-12b]
 𩔖並稱姓也後世以氏為姓故/婦人一例稱氏 王鏊曰姓與氏不
 分久矣今多以氏為姓姓以係百世之正統氏以别
 子孫之旁出族則氏之所聚而已葢别姓則為氏别
 氏則為族族無不同之氏氏有不同之族故八元八
 凱生于髙陽氏髙辛氏而謂之十六族是氏有不同
 之族也宋華氏謂之戴族向氏謂之桓族是族無不
 同之氏也太史公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
 國號又曰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十
[012-13a]
 四氏又如周本姬姓其子孫如魯衞毛聃郜雍曹滕
 畢原酆郇邘晉應韓凡蔣邢茅各以國氏而皆姬姓
 也後之文人惟昌黎知之故云韓姬姓又云何與韓
 同姓為近 鄭曉曰姓其本也氏其支也故曰言姓
 必在上言氏必在下如稱周王則曰姓姬不得曰姬
 氏稱四岳則曰許氏不得曰姓許今人嘗書姓某氏
 相襲誤耳按四岳舉伯夷典禮伯夷四岳皆姜姓伯/夷為吕氏四岳為許氏氏有别耳吕東萊
 云氏數世而一變恐未然如姜/姓為許吕二氏至于今不變 愚按周小史定繫
[012-13b]
 世辨昭穆故自黄帝至春秋統系皆有可考自秦毁
 典籍世本廢而姓氏遂不辨春秋諸國可以知其姓
 與爵者四十有六晉楚之𩔖是也知其姓而不可知
 其爵者一十有八焦陽之𩔖是也知其爵而不可知
 其姓者一十有七沈子之𩔖是也爵與姓皆不可知
 者三十有二陸渾之戎是也即知其姓者亦難信如
 一嬴姓左氏謂伯翳後班固謂伯益後韋昭又以伯
 翳即益孔穎達復以伯益為臯陶子考史 臯記陶之
[012-14a]
 後封蓼伯翳之後封秦垂伯益之後不知所封又劉
 秀表校山海經云夏禹治水伯益與伯翳主驅禽獸
 是則翳與益非一人而益不得為臯陶子矣路史云/伯翳者
 少昊之後臯陶之子而伯益乃帝/髙陽之第三子字隤敳嬴姓之祖
祇台徳先不距朕行
 王氏炎曰台朕皆禹自言或曰是史臣之詞猶春秋
 指魯為我也記此以見禹之經理有本
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
[012-14b]
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孔傳規方千里之内謂之甸服為天子治田事詩𫝊/甸治
 田/也去王城面五百里王城之外四/面各五百里張氏曰服服其事
 也甸侯綏要荒各服其事于天子故曰服陳氏大猷
 曰禹之甸法達于天下詩奕奕梁山維禹甸之春秋
 傳少康有田一成皆甸法也王圻獨以甸名服者農
 事國之本也京師聲名文物之所萃四方百貨之所
 聚其民易以棄本逐末制名甸服示天下以務本重
[012-15a]
 穀也愚按夏商通畿内為五服周公則除畿内更制
 天下為九服千里之内謂之王畿周禮大司馬九畿/方千里曰國畿職
 方氏九服方/千里曰王畿王畿外為侯服侯服外曰甸服京師之
 地皆千里而甸服有内外者禹時水土方平力田為
 急周時商奄未靖居重為尊故其名制稍别耳孔傳
 禾藁曰總蔡傳禾本全曰總甸服内之百里近王城
 者入之供飼國馬正義總者總下銍秸禾穗與藁總
 皆送之周禮掌客待諸侯之禮有芻有禾此總是也
[012-15b]
 蘇氏軾曰獨言甸服之賦者内詳王賦之法而諸侯
 可推孔傳銍謂刈禾穗蔡傳刈禾曰銍半藁也正義
 説文銍刈禾短鎌也詩奄觀銍刈禾穗用銍以刈故
 以銍表禾穗也郊特牲筦簟之安而藁秸之設秸亦
 藁也秸本或作稭馬云去其/穎蔡傳半藁去皮曰秸于此言服舉中以明上
 下皆有所納之役四百猶尚納粟此當藳粟别納非
 是徒納藁也疏解以服字貫/總銍粟米言之馬氏廷鸞曰先儒多以
 服字就秸字解若去禾中之粟米而納空藁惟使之
[012-16a]
 服輸將之事是其賦輕于四百里五百里矣若存禾
 中之粟米而又納藁又服輸將之事是其賦重于百
 里二百里矣惟蔡傳以服字總前二者言之為通或/云
 服如周禮國服/之服不但輸將説文粟嘉穀實也金氏履祥曰近者
 重而逺者輕重者麄而輕者精賦皆什一力則以逺
 近為輕重耳又曰古人九數有粟米均輸二法葢本
 于此然獨三百里之民納藁而不粟視他處為甚輕
 而有服役之事焉服役獨在三百里者葢酌五百里
[012-16b]
 之中為轉輸粟米之賦也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不言
 賦納葢使三百里之民轉而輸之都耳夫三百里之
 民受逺郊之粟米代為轉輸力若勞而賦則省又以
 見古者賦役不兩重此帝王之良法也姚舜牧疑問/亦主此説當
 從之𡊮黄曰三百里内去王城為近既自輸其總銍/秸而又為四百里五百里之民遞送其粟米于都下
 也遞者三百里交與二百里二百/里交與百里此與金氏説又小别朱子曰近麄而逺
 精近者易致逺者難致也畿内不封諸侯故田賦入
 于天子又曰里者道途逺近之數非方井之里也
[012-17a]
 丘濬曰虞夏之世天子之田止于圻内田賦之入止
 于粟米近地則并其本藁取焉葢米以食人藁以飼
 馬無非為國用也然其取之因地逺近各有輕重之
 等精粗之異非若後世概無分别 愚按甸訓治田
 古者兵寓于農有計地出軍之法則兵政即藏其中
 小司徒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十六/井四丘為甸六十/四井
 𤣥云六十四井為甸甸方八里孔穎達曰知方八里/者以孟子云方里而
 井則邑方四井丘方四里甸方八里也郎兆玉曰甸/凡六十四井五百七十六夫受田五萬七千六百畝
[012-17b]
 居一成之中成方十里出兵車一乘以為賦法司馬/法有
 甸方八里出長轂一乘甸據實出税而言成據/通治溝洫而言章氏曰三百五十家賦一乘考論
 語千乘註馬融引司馬法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
 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鄭云/井税
 一夫其田百畝通税十夫其/田千畝成税百夫其田萬畝成出革車一乘馬云千/乘之賦
 其地方三百寸六里有/竒葢以方里之里論包咸又云古井田方里為井
 十井為乘諸儒之説不同大約王畿千里提封當得
 百萬井除山川坑岸城池邑居園圃街路實出賦六
[012-18a]
 十四萬井據馬説當得百萬井/據包説止得十萬井出士卒七十五萬人
 為萬乘六十四井出車一乘每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以杜氏法積算當有戎馬四萬匹
 牛十二萬頭甲士三萬人步卒七十二萬人按周官/鄉遂之民以五起數一家出一人為兵萬二千五百
 家為鄉故萬二千五百人為軍六軍凡七萬五千人/都鄙之民以四起數七家出一人為兵王畿千里六
 十四萬井而出車萬乘萬乘凡七十五萬人牧野之/師紂衆七十萬人是通畿皆𤼵自晉惠公作州兵則
 二千五百家成一軍而一鄉一軍之法壞矣魯成公/作丘甲則一丘十六井出一乘而一甸一乘之法亡
 矣/井邑丘甸雖出周官然未必不沿禹制之舊
 正義此序弼成五服之事甸侯綏要荒堯之舊制洪
[012-18b]
 水既平禹乃為之節文使賦役有恒職掌分定甸服
 去京師最近賦税尤多故每于百里即為一節侯服
 稍逺近者供役故二百里内各為一節三百里外共
 為一節綏要荒三服去京師益逺每服分而為二内
 三百里為一節外二百里為一節以逺近有較故其
 任不等甸服入穀故𤼵首言賦税也賦令自送入官
 故三百内皆言納四百里五百里不言納者從上省
 文也侯服以外貢不入穀 鄭氏元珤曰禹貢各州
[012-19a]
 皆有貢篚冀州獨不言葢畿甸之内賦其總銍秸粟
 米也總銍秸粟米者倉廪之儲餱糧之濟是食為土
 貢之要也兖州貢蠶絲豫州貢絺紵其地則密邇畿
 甸是衣服亦土貢之要也自服食外器用次之器用
 外不過寶玉玩好而已帝王建都必擇衣食之地而
 謂之京師京大師衆也天子之居既衆且大非衣食
 之豐不可以為國也若夫大路南金犀革𧰼齒珠貝
 之𩔖非服食器用或貢于要荒之服焉苟帝王以為
[012-19b]
 貢篚之要國家所急則堯舜之都遷于荆梁久矣其
 肯以冀為都區區禦大河之患圖一日之安也耶
 吕氏祖謙曰禹貢冀州在王畿甸服之内全不叙土
 貢正縁已輸粟米葢當時寓兵于農所謂貢賦不過
 郊廟賔客之奉都無養兵之費故取之畿内而足自
 大畧言之三代皆沿此制又曰古者天子中千里而
 為都諸侯中百里而為都天子之都東西南北所貢
 入不過五百里諸侯之都所貢入不過五十里故輓
[012-20a]
 輸不勞漕運之法未備春秋戰國争事攻戰所論者
 尚止行運之漕秦漢以後漕法方詳愚按禹制甸服
 獨詳田賦天子自贍其畿内既可風天下以力田而
 京坼有備亦足壯本根而消窺伺若漕輓外郡以給
 中都此後世之失非先王法也丘文莊謂秦致負海
 之粟猶是資以行師國都之漕自漢都關中始張良/曰關
 中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男邦史/記作任
[012-20b]
國/
 孔傳侯候也甸服外之五百里斥候而服事左傳晉/人伐齊
 使司馬斥山澤之險斥檢行之也斥候謂檢行/險阻伺候盜賊爾雅註侯者侯也候逆順也蔡傳
 采卿大夫食邑公羊傳註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之取其租税耳顔師古曰采官也
 因官食地故曰采地吕/氏曰采邑如今之職田張氏載曰采地所得亦什一
 之法其餘歸諸天子所謂貢也諸侯卿大夫采地必
 有貢貢者必于時享天子皆廟受之此所謂幣餘之
 賦也愚按采孔訓供王事疏云事謂役也有役則供
[012-21a]
 不主于一故但言采作采地解亦是然周制家削邦
 縣俱在王畿之内周禮家邑之田大夫采地所謂家/削之賦也去國三百里小都之田
 卿采地所謂邦縣之賦也去國四百里大都之田公/采地王子弟所食邑所謂邦都之賦也去國五百里
 夏制雖不可考不應寰内諸侯乃食采于畿外周書
 侯甸男采衞為五服又周禮九畿有采畿九服有采
 服此采義與彼同孔傳男任也任王者事正義言邦
 者見上下皆是諸侯之國茅瑞徵曰記稱殷因夏爵
 三等公侯伯也周更立五等之爵增以子男此曰男
[012-21b]
 邦則夏時固有男爵矣諸侯大國次國也正義三百
 里外同是王者斥候故合三為一名自下皆先言三
 百里而後二百里舉大率為差等也朱子曰三百里/謂自三至五為
 百里者三/隨文生例蘇傳小國在内依天子而國大國在外以
 禦侮也言男以兼子言侯以兼公與伯 陳氏傅良
 曰古者率小大相維其邊國皆大國也故寰内則以
 家邑小都大都為中外之差寰外則以諸男諸子諸
 伯諸侯諸公為中外之差 羅泌曰神農之國彌近
[012-22a]
 彌大彌逺彌小而唐虞之制必近小而逺大夫大國
 使處内則近大常稟京師之制而逺小自無雄大之
 侵小國使居内則小國易𫉬神都之蔽而王圻亦蔑
 彊鷙之迫唐虞神農豈故殊哉𫝑有變易故耳抑周
 之五服男列侯外而晉鄭宋衞棊布近甸萊牟耿弦
 星分逺服固非小必近而大必逺也然則神農之國
 亦豈必近大而逺小哉夫封建之君于此必有擇矣
  白虎通京師千里象日月之徑千里也諸侯之封
[012-22b]
 不過百里𧰼雷震百里所潤雨同也雷者隂中之陽
 也諸侯象也諸侯比王者為隂南面賞罰為陽法雷
 也七十里五十里差徳功也
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衞
 孔傳綏安也侯服外之五百里安服王者之政教正
 義王者有文教此服諸侯揆度王者政教而行之内
 文而外武故先揆文教後言奮武衞奮者在國習學
 兵武有事則征討夷狄陳氏大猷曰綏服内安中國
[012-23a]
 外安邊疆也内三百里非全無武衞文所重外二百
 里非全無文教武所急文教以善其生武衞以䕶其
 生民斯安矣又曰武以衞言保䕶而已治世武事易
 弛故奮以修之聖人不黷武亦不廢武也 正義周
 語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衞賔服蠻夷要
 服戎狄荒服彼賔服當此綏服韋昭云以文武教衞
 為安王賔之因以名服然則綏者據諸侯安王為名
 賔者據王敬諸侯為名彼云先王之制則此服舊有
[012-23b]
 二名 林氏之竒曰漢魏使外夷入居中國障塞之
 地至西晉有劉石之禍石晉以盧龍賂契丹至重貴
 有北遷之難綏服嚴要荒之辨萬世不易之法也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音/煞
 孔傳綏服外之五百里要束以文教正義上言揆文/教知要者要束
 以文/教也韋昭曰要者要結好信而服從之蔡傳要服去
 王畿已逺皆夷狄之地其文法畧于中國要取要約
 之義特羈縻之而已或曰要徼也邊徼也又如裳/之有要所以綱統四裔也
[012-24a]
 氏炎曰夷易也説文侇平易/也通作夷無中國禮法易而已蘇
 傳夷雜夷俗也孔傳蔡法也法三百里而差簡鄭𤣥/曰蔡
 之言殺減/殺其賦蘇傳放有罪曰蔡春秋傳殺管叔而蔡蔡
 叔蔡説文本作&KR1281&KR1281散之也以米殺聲徐曰左傳/殺管叔而&KR1281蔡叔言放之若散米今作蔡按蘇傳
 勝注疏故/蔡氏用之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
 正義服名荒者王肅云政教荒忽因其故俗而治之
 簡畧于要服之蔡也蠻慢也禮儀簡慢鄭𤣥云蠻者
[012-24b]
 聴從其俗羈縻其人蠻之言緡也蠻是緡緡是繩蠻/者以繩束物之名
 甸侯綏要四服俱有三日之役十一而税但二百蔡
 税徵差簡其荒服則力役田税並無流如水流其俗
 流移無常政教隨其俗馬氏曰流行/無城郭常居蔡傳流流放罪
 人之地蔡與流皆所以處罪人罪有輕重故地有逺
 近之别也林氏之竒曰記以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相
 對而言則有四名舉一二言者如四夷來王蠻夷率
 服是也此處不必拘東夷南蠻之名夏允彞曰蔡與
[012-25a]
 流並存夷蠻之外則帝王之擯小人嚴于防夷狄矣
 苟徒驅之出境使雜居戎狄中猶懼其相誘為非故
 更驅而外之也 馬氏子嚴曰甸侯綏為中國要荒
 已為蠻夷聖人之治詳内畧外即五服名義可見治
 中國則法度宜詳治以必治也治蠻夷則法度宜畧
 治以不治也觀至于五千見徳化之遠及觀要荒二
 服見法度之不妄及聖人之不務廣地而勤逺畧葢
 如此
[012-25b]
 陳氏埴曰禹貢分州為貢賦設建服為諸侯朝見設
 葢古以封建治天下分州以為經分服以為緯每州
 為二百一十國有方伯連帥以統之此其經也至其
 朝則不論州而論服各隨道里逺近為疏數之限因
 四方而分四時此其緯也經緯分錯所以相維而法
 難壞 正義凡五服之别各五百里是王城四面面
 别二千五百里四面相距為方五千里也鄭𤣥以為
 五服服别五百里是堯之舊制及禹弼之每服之間
[012-26a]
 更增五百里面别至于五千里相距為方萬里禹之
 功在平治山川不在拓境廣土土地之廣三倍于堯
 而書傳無稱也則鄭𤣥創造難可据信周禮王畿之
 外别有九服服别五百里是為方萬里又地理志言
 漢之土境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萬三千三百六
 十八里騐其所言山川不出禹貢之域而里數異者
 尚書所言據其虛空鳥路方直而計之漢書所言乃
 謂著地人跡屈曲而量之所以數不同也王者革易
[012-26b]
 變其法不變其地王制云西不盡流沙東不盡東海
 南不盡衡山北不盡恒山四海之内斷長補短方三
 千里者彼自言不盡明未至逺界且王制漢世為之
 不可以經合也 蔡傳每服五百里五服則二千五
 百里東西南北相距五千里故言弼成五服至于五
 千然堯都冀州冀之北境并雲中涿易亦恐無二千
 五百里藉使有之亦皆沙漠不毛之地而東南財賦
 所出則反棄于要荒以地𫝑考之殊未可曉意古今
[012-27a]
 土地盛衰不同當舜之時冀北之地未必荒落如後
 世亦猶閩浙之地舊為蠻夷淵藪而今富庶繁衍遂
 為上國土地興廢不可以一時槩也周制九畿曰侯
 甸男采衞蠻夷鎮蕃每畿亦五百里而王畿不在其
 中併之則一方五千里四方相距為萬里漢地志亦
 言東西九千里南北一萬二千里先儒皆疑禹服之
 狹而周漢地廣或以周服里數皆以方言或以古今
 尺有長短或以禹直方計而後世以人跡屈曲取之
[012-27b]
 要之皆非的論葢禹聲教所及地盡四海而其疆理
 則止以五千為制至荒服之外又别為區畫如所謂
 咸建五長是已若周漢則盡其地之所至而疆畫之
 也愚按周禮大司馬有九畿言其有期限也大行人
 有九服言其服事上也曽氏謂王畿即禹之甸服侯服
 甸服即禹之侯服男服采服即禹之綏服衛服介于其中
 即綏服之奮武衛蠻服夷服即禹之要服鎮服蕃服即
 禹之荒服也侯甸男采衞要即蠻/服為中國夷鎮蕃為
[012-28a]
 夷狄内六服去王城三千五百里相距七千里與禹
 服不同然周地幅員葢不廣于禹立政言方行天下
 陟禹之迹則亦以禹迹為極特禹時四方有不盡之
 地聴四夷居之不勞中國以事外故五服止于五千
 耳 王制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
 江千里而近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自東河至于
 東海千里而遥自東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
 至于流沙千里而遥西不盡流沙南不盡衡山東不
[012-28b]
 盡東海北不盡恒山應氏鏞曰獨言東海者東海在
 中國封疆内西南北海則逺在夷徼之外也南獨以
 江與衡山為限百粤未盡開也惟河舉東西南北河
 流縈帶中國也自秦而上西北袤而東南蹙自秦而
 下東南展而西北縮 易氏曰禹之五服計其一面
 之數周之九服計其兩面之數禹之甸服千里而止
 言五百里是計其一面也周之王畿與禹甸服同不
 言五百里而兼言千里是計其兩面之相距也禹五
[012-29a]
 服總二千五百里兩面相距凡五千里周九服每面
 各二百五十里通為二千二百五十里兩面相距則
 四千五百里併王畿千里則通為五千五百里其增
 于禹者五百里之蕃服耳然周之蕃服雖不列于禹
 貢九州之外而禹貢九州之外咸建五長東漸西被
 即成周蕃服之域是周之蕃服其名雖增于禹而其
 地未嘗增也 唐仲友曰周禮言九服祭公謀父又
 言五服葢九服五服一也自鎮畿而内二畿而當一
[012-29b]
 服與弼成五服至于五千無少牴牾者惟商制不可
 考然頌曰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肇域彼四海自邦畿
 至四海知其與禹貢周禮合也又曰自彼氐羌莫敢
 不來享莫敢不來王中舉來享外舉來王知其與祭
 公之言合也况作康誥之初周禮未制巳言侯甸男
 邦采衞則周之因商可知矣 呉萊曰王制四海之
 内截長補短方三千里是天子壤地之實故周禮雖
 稱九服周官止言六服羣辟又曰六年五服一朝是
[012-30a]
 則采衞以降聖人雖制之服而不必其來若職方氏
 掌天下之圖辨其邦國都鄙必兼夷衞之初封人民
 氏族土田分器至詳至悉未有一言及附庸者然又
 有一説焉夫冀禹之所都冀之北境自雲中九原二
 千五百里且至于沙漠周之東遷洛陽為中土曹去
 王城八百里猶在甸服鄭在河南密縣百七十里已
 為男服葢曹順流極便而鄭則成臯虎牢之險夫豈
 五服之制非若畫棋局然以定逺邇也是故幽州邇
[012-30b]
 于碣石而共工流蒼梧逺于衡山而虞帝狩 章俊
 卿曰先儒鳥道之説竊以為不然嘗討之王制古者
 百里當今百有二十一里今謂漢也是禹貢五千里
 即漢之六千里也况五服之制合以東西四正為據
 當時堯都平陽正東至東萊之海才二千八百里正
 西至張掖之流沙才三千三百里是僅可以滿五服
 之制也兩漢九千里則以遼東之海與燉煌之流沙
 而言遼東在東北隅燉煌在西南隅按燉煌實/在西北非其
[012-31a]
 正也夫正方一尺者袤之而度其兩隅則為尺有四
 寸而贏五服之制舉其隅而度之宜其九千里也漢
 制南北萬五千里者舉朔方日南而言禹貢所届正
 南止于衡山之陽而日南又在衡山之南八千餘里
 非禹跡所及也至平陽之北不盈千里已為戎狄之
 地是五服之制惟東西南三方為然北方僅滿二服
 而已尚何鳥道之云乎九州四正雖近四隅實遥五
 服之制乃舉其近葢不欲以一時廣大之名啟後世
[012-31b]
 無厭之禍也 羅泌曰虞夏之前四正疆理東止瑯
 琊之海西積石之河五千而縮南至衡山北洎單于
 府五千而贏使皆封建百里之國惟堪二千五百縱
 并遼東渤海長城外盡契丹髙句驪積石塞黑水靺
 鞨流沙之地亦不能五千國况古百里當今百二十
 一里六十步烏有所謂萬區百里國哉葢古嘗有萬
 國之制而非皆百里也吕覽言神農封建彌近彌大
 彌逺彌小海上乃有十里之邦以大運小使臂使指
[012-32a]
 之道也孟子曰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古之天下方
 三千里止矣此據/王制五千里者古今盛衰山川萊藪之
 通數也周世九服號七千里而職方蕃畿為方萬里
 斯亦末記之敝王畿所止亦曷嘗千里哉宗周八百
 成周六百此以百同度計言之古五服之制王城之
 外甸侯綏面千五百里已盡九州三千里地要荒二
 服綴九州外其數然也而况九州面距不齊自恒山
 距南河東河抵西河為各千里此則圻内甸服所建
[012-32b]
 然自東河至東海西河至流沙南河至江亦各千里
 南西二方侯綏所建外為要荒可矣而東距海要荒
 已無容繫北距恒山直接邊陲雖侯綏有不得而立
 惟南自江至于衡山更越千里則要荒二服亦并在
 九州内而自衡山南盡揚域且復千里未訖南海悉
 為荒外南太贏北太縮則先王之制必有圓法豈至
 説者之拘哉周之西都今之關中而東都則洛陽也
 二都地據南山之隂北山之陽東西長南北短短長
[012-33a]
 相補猶不能以千里今古不變而禮王畿四方相距
 為地方千里逺郊近郊甸地稍地小都大都率相距
 為百里豈能容哉固知畿服諸説上世必有除補相
 乘之道為疆理之定制者
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禹錫𤣥
圭告厥成功註疏聲教二字連朔南/暨讀鄭曉曰朔南暨斷
 孔傳此言五服之外皆與王者聲教而朝見正義海
 多邪曲故言漸入流沙長逺故言被及皆是過之意
[012-33b]
 也林氏之竒曰漸如水之漸清被如衣之被覆南北
 不言所至以下文四海見之王樵曰聲教至于海濵
 則止何以言漸葢海島之夷與流沙以西之羌戎咸
 賔貢于中國是以有虞之聲教東不止于海且漸入
 于海中西不止于流沙又䝉被流沙之外漸深于被
 被逺于暨朔朔方南交趾也以堯典宅朔方宅南交
 証之可見或言古時百粤未盡開南不至交趾非也
 五服之境固南盡衡山之陽聲教則固訖于四海矣
[012-34a]
 何得云不至交趾耶丘濬曰東西皆指地言南北則
 止曰暨見聖人向明之治自北而南日拓而逺不可
 限量也然其所以漸被暨及者風聞之聲神化之教
 使之聞而震動未嘗體國經野以内治治之也羅苹/曰南
 亦海不言漸北亦沙不言被/有不盡也聲教及之而已呉氏澂曰訖者地之盡
 處也爾雅七戎六蠻九夷八狄謂之四海言皆近于
 海也胡瓚曰禹貢四海止就禹所及言之河濟入北
 海江淮入東海黑水入南海弱水入西海格古要論
[012-34b]
 圭瑞玉上圓下方以𧰼天地以封諸侯蔡傳水土既
 平禹以𤣥圭為贄而告成功于舜水色黑故圭以𤣥
 云王樵曰上與下為錫禹奉𤣥圭而曰錫者為舜成
 萬世之功不可常辭書猶之舉舜而曰師錫葢為天
 下得人亦非常之事也愚按孔傳堯錫禹𤣥圭以彰
 顯其功史記本紀同詳經文之義從蔡說為長但圭
 是諸侯所執以合符于天子者當時禹必膺三等之
 封子男不執圭故知是三等考路史禹封髙密曰夏/伯輿地志堯封夏禹為伯邑虹則禹固伯爵也伯
[012-35a]
 執躬圭象人形/少俯長七寸則𤣥圭即是瑞玉舜錫之以𧰼水徳
 適為禹受命之符耳漢儒五徳之説自不可廢
 程大昌曰海之邊中國者在山東為東海在廣南為
 南海禹跡所及西至流沙而不言西海東北至碣石
 而北海之名不著于經漢武帝事逺西北二海遂有
 身歴之者條支之西有海焉漢使嘗及之而入史後
 漢班超遣甘英輩親至其地至于西海之西又有大
 秦國即波/斯夷人之與海商皆嘗往來若北海則又甚
[012-35b]
 逺霍去病封狼居胥山其山實臨瀚海即北海也蘇
 武郭吉皆為匈奴所幽寘之北海之上而唐史載突
 厥部北海之北更有所謂骨利幹之國在海北岸然
 則詩書所稱四海實皆環夷夏而四之非寓言也若
 夫西北二邊有柏海青海蒲𩔖海蒲昌海居延海白
 亭海鮮水海皆並海立稱其實衆水鍾為大澤如洞
 庭彭蠡之𩔖借海名之非真海也李吉甫謂河北得
 水便名為河塞外有水便名為海其言當矣見北邊/備對朱
[012-36a]
 子曰自古無人窮至北海縁北邊地長其實北海不/甚濶地之下與地之四邊皆海水周流地浮水上與
 天接天包/水與地 洪邁曰海一而已地勢西北髙而東南
 下所謂東北南三海其實一也北至于青滄則曰北
 海南至于交廣則曰南海東漸呉越則曰東海無由
 有所謂西海者詩書禮經所載四海葢引𩔖而言之
 漢西域傳所云蒲昌海疑亦停居一澤耳班超遣甘
 英往條支臨大海葢即南海之西云 丘濬曰國家
 祀東海于登州祀南海于廣州皆臨海而祭西海則
[012-36b]
 望祀于蒲州北海則望祀于懷慶誌載以濟水源通/北海故祭于此
 今建都于燕往南而祭北海豈天子宅中之義哉古
 謂青州為北海郡青去登不逺猶以是名今京師東
 北乃古碣石淪海之處于此立祠就海而祭為宜况
 今北鎮醫無閭山在于遼海山既可以為北鎮川獨
 不可以為北海乎若夫中國之正西在于秦隴西南
 則蜀稍南則滇也滇之極西百夷之外聞有大海通
 西南島夷此地在前代未入中國今既為羈縻之地
[012-37a]
 則王化所及也宜于雲南望祀之楊慎亦云今滇两/百夷之外有大海
 在阿瓦地即西海無疑又云東海之别有渤海南海/之别有漲海西海之别有青海北海之别有瀚海猶
 五岳之外/有五鎮
 
 
 
 
 
[012-37b]
 
 
 
 
 
 
 
 禹責長箋巻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