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50 尚書廣聽錄-清-毛奇齡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尚書廣聽録卷四
          翰林院檢討毛奇齡撰
召誥王朝步自周則至于豐孔傳謂至豐以遷都事告
文王廟也然告文王則告武王可知而蔡註謂豐去鎬
二十五里文武廟在焉則豐曷嘗有武王廟耶詩稱文
王作邑于豐武王宅是鎬京竹書謂帝辛三十六年西
伯使世子發營鎬京故武自繼文為諸侯時卽巳遷鎬
[004-1b]
武成云王來自商至于豐者以專告文王之廟與此至
于豐同則是武王都鎬其不宜有武廟在豐明矣若豐
尚有文廟則舊廟不毁故耳
丁巳用牲于郊牛二越翼日戊午乃社于新邑牛一羊
一豕一此新邑郊社之禮郊只祭天社乃祭地此正禮
所謂饗帝于郊祀社于國者其用牛二者一是帝牛一
是稷牛也古凡祭天必滌養二牛而卜之以不吉者降
為稷牛所謂稷牛者后稷配天之牛也若戊午之社用
[004-2a]
牛羊豕以郊用犢牛社用太牢且郊一社三禮有以少
為貴者是也蔡註乃謂郊祭天地故用二牛則似此郊
是合享天地之祭此二牛是天地分祀之牲大為可駭
禮無天地合祭者惟周頌昊天有成命章小序謂是郊
祀天地之詩此謂分祀天地如周禮所云南郊北郊者
皆用此詩未嘗謂天地可同祭也且郊牛帝牛在郊特
牲及春秋諸傳所論甚備豈有以地示一牛與天帝並
設為二者武斷哉
[004-2b]
洛誥一篇為周書極大公案宋儒武斷將成王宅洛周
公命後諸舊事盡行繙變凡詩書禮春秋諸經所載文
篇俱掃滅盡矣今為略疏正之
洛誥分六節第一節周公拜手稽首至以圖及獻卜是
周公告營洛詞第二節王拜手稽首至拜手稽首誨言
是成王謝詞第三節周公曰王肇稱殷禮至無遠用戾
是周公致政請成王宅洛詞第四節王若曰公明保予
沖子至四方其世享是成王許卽洛并留公輔政立公
[004-3a]
後詞第五節周公拜手稽首至其永觀朕子懷德是周
公許從王卽洛并述已考成洛邑勉王作祝詞第六節
戊辰至末是史官記事詞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東國洛四方民
大和㑹侯甸男邦采衛百工播民和見士于周周公咸
勤乃洪大誥治
經文原本在康誥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之上是
康誥文
[004-3b]
蔡註改移在洛誥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復子明辟之上
謂是洛誥文
從來說成王誥康叔作康誥而蔡氏改作武王誥康叔
則周公營洛功成始誥康叔為不合矣因襲蘇軾說移
此四十八字于洛誥篇首予前于康誥篇辨成王誥叔
武王不誥叔亦旣詳明且春秋䇿書載祝鮀說原有伯
禽康叔兩誥皆在成王宅洛之時今洛誥命伯禽為後
儼有誥冊告于洛邑大烝明堂祼獻之際則伯禽康誥
[004-4a]
出于一時尚書春秋兩相脗合四十八字正史官作誥
者推原所自之本文在康誥不在洛誥也況春秋衛遷
帝丘甯武子有曰不可以間我成王周公之命祀亦惟
以康叔之祀實成王周公有以命之並不出自武王之
命則夫初基東國命祀所本康誥篇首非此四十八字
不可矣若謂是洛誥之文脫簡在彼則洛誥與召誥相
接成篇其中時日前後皆聯絡不斷忽攙此節則于惟
三月哉生魄與召誥三月惟丙午朏雜出無倫脊矣嗟
[004-4b]
乎何苦為此
朕復子明辟 其基作民明辟
朕將復政于子明辟 故營洛以為始作民明辟之地
蔡註朕復命于子明辟 故營洛以為始作民明辟之
地其說謂周公無攝政事此復者復命耳若謂復政則
有失然後有復成王無一日不居君位何復之有哉王
莽居攝幾傾漢祚皆儒者有以啓之不可以不辨
予謂此復字不始自洛誥也咸有一德曰伊尹旣復政
[004-5a]
厥辟將告歸亦以復政為復復政厥辟正復政明辟之
同文也豈商曾失位耶且此洛誥本文亦有之矣王曰
予小子其退卽辟于周卽辟者就其位而為君也亦惟
公復之故王始就之卽辟與復辟文相當矣且始作民
明辟者周公當下之言也亂為四方新辟者周公進此
之言也夫經有同文卽無異解何則文旣同則義不得
異也況經本文乎且天下惟好語最叵信有失然後有
復試問其所云復命者命亦有何失而復之耶若夫居
[004-5b]
攝一事則自昔有之伊訓曰百官總已以聽冢宰蔡仲
之命曰惟周公位冢宰正百工此是恒事如謂王莽傾
漢皆起于儒者居攝二字則大不然古聖行事誰非口
實莽直以受禪為法豈顧居攝華督弑宋公亦以除民
怨而弭兵革為詞此湯武也亂臣賊子法堯舜湯武耳
法冢宰哉
王肇稱殷禮
殷禮殷人之禮也
[004-6a]
蔡註殷禮盛禮也與五年再殷祭之殷同
周公營洛邑定大禮遷殷民此三大事也營洛旣成則
最要是定大禮故告王以居洛之事而首及行禮其曰
殷禮者以開國定禮原兼前代而損益之況治殷頑民
則尤宜以殷家掌故為之引迪與後其大惇典殷獻民
同一意也若云是盛禮則樂盛稱殷禮盛不稱殷樂由
人心生故从㐆从殳皆從中出易殷薦于上帝是也若
禮則三千三百有曾稱盛禮為殷禮者乎曾子問君喪
[004-6b]
服除而後殷祭與春秋吉禘五年而再殷祭皆指禘祭
言謂大祭也殷祭非殷禮祭可殷禮不可殷也蔡註如
此差繆歴卷多有予獨辨此者以其解殷之意别有在
也說見後
記功宗以功作元祀 惇宗將禮
記諸臣之功大者為大祀地也 惇崇大禮也
蔡註謂功宗功之尊顯者 惇宗卽功宗之宗也與下
文宗禮同
[004-7a]
此正稱殷禮之一也殷禮尚功臣之祀如伊尹伊陟格
配皇天盤庚茲予大享于先王爾祖其從予享之之類
皆功臣從祀之事故周禮有功臣祭于大烝司勲掌之
及祭法有法施于民則祭之以死勤事則祭之諸文皆
公監殷禮而為之者因以之勸成王為居洛親政之一
事然而不名宗禮也蔡氏旣以功宗之宗訓尊義矣其
於惇宗將禮亦曰惇宗卽功宗之宗矣乃又曰與下文
宗禮同夫下文宗禮謂大禮也豈惇大大禮乎推其意
[004-7b]
葢欲繆亂諸宗字而造一宗禮以為記功宗之祭名曰
宗禮而欲定宗禮則又當先制一安周公之禮以為後
改經改讀所張本此不過欲大反古事以為周公留後
治洛與孔傳别而不自知其狡計之至此也嗟乎其用
心亦苦矣說見後
王曰予小子其退卽辟于周命公後
時周公致政成王請王居洛而王第許其居洛而不許
致政故曰予小子退朝之後便當赴洛以就君于周但
[004-8a]
公不可去我當命公後矣謂封伯禽也葢此時成王在
鎬京謂身當赴洛為公立後以為立後則可長留公在
周作王國卿也
蔡註謂時成王在洛身當還鎬京反留公治洛也
後猶留守留後之義先儒謂封伯禽以為魯後者非是
考之費誓東郊不開乃在周公東征之時則伯禽就國
葢已乆矣
如此則經傳皆反變盡矣夫三代雖遙然詩書禮春秋
[004-8b]
所傳自有一定之事一定之時如成王卽位周公居攝
此定事也居攝三年而遇四國之變又定事也東征三
年而滅四國又定事也于是居攝七年而營洛邑又定
事也其年卽致政請王居洛又定事也越明年而成王
在洛遷殷頑民又定事也卽于其年伐淮夷商奄五月
歸鎬又定事也是以從來書傳皆曰文王居豐武王治
鎬成王宅洛並無有言周公留洛者且卽居洛一事成
王與周公兩度來洛一在攝政七年之三月營洛也一
[004-9a]
在攝政七年之冬十二月至明年之夏五月而卽還宗
周此居洛也然則成王周公其同居洛者裁六閱月耳
又何曾有成王先歸周公留洛一事然且其兩度來洛
一則周公營洛而王先歸一則王與公同歸並不得有
留公在洛之時若謂卽七年之十二月赴洛而王歸公
留則次年遷殷王公並在至王親伐淮夷踐奄逮五月
而始還鎬京不得于十二月王先歸也若謂卽次年五
月成王踐奄之後而王歸公留則命後之冊已在去年
[004-9b]
十二月王伐奄後在次年五月不得此時留公而舊冬
大祭卽已告留公之冊也凡此皆事與時之必不可問
者也
況後有後禮周制凡封國授爵傳子皆名曰後此在三
禮屢言之故春秋魯莊疾問後于叔牙秦穆稱重耳不
没為後若曰惟告周公其後猶莊叔謂叔孫穆子曰其
為子後是也若留後而稱後此何禮乎禮無後名而三
代以前又並無後之之事乃以後字綴留字而稱為留
[004-10a]
後則可怪之甚夫留後非盛世名也考唐志節度使跋
扈不肯交代或子握兵柄或士卒譁譟自擇將吏以邀
命于朝三者皆謂之留後此其弊在唐元和後始有之
而當時天子無力聽其留後史卽誚之為姑息之政乃
以成王之世而比干亂朝以周公大聖而至加之以叛
將之名其為無理莫大于是至又知難通復以留後留
字而牽及留守夫留守與留後又絶不相同留守二字
起于東漢和帝南巡張禹以太尉兼衛尉留守而隋大
[004-10b]
業九年代王侑留守西京因之立留守之名歴唐五代
以及于宋相沿不徹然而三代無此事并無此官也三
代巡守不聞設一居守者是無此事也春秋公出亦有
居守之宗卿而不名留守是無此官也且經文祗一後
字耳祗一後字而誣坐古人以留後且卽以留字而誣
坐留後以留守之官蔡叔亦蔡流蔡亦蔡邦蔡亦蔡非
笑話乎
況其所謂封伯禽為公後者在諸經有之非孔傳私言
[004-11a]
也公羊傳曰周公何以稱太廟于魯封魯公以為周公
後也周公拜乎前魯公拜乎後也曰生以養周公死以
為周公主也此命公後之據也祝鮀曰成王選建明德
以藩屏周室分魯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
繁弱殷民六族使之職事于魯分之土田典冊百官彞
器命以伯禽而封之少皥之墟命伯禽者卽命伯禽之
誥猶君牙君陳類用其名以為誥名卽下文王命周公
後作冊逸誥之據也其誥維何則魯頌曰王曰叔父建
[004-11b]
爾元子俾侯于魯大啓爾宇為周室輔此誥詞之據也
然則命公立後在書有其事在春秋有其冊在詩有其
誥詞此亦經文之實實可據者矣于此而猶欲悖其詞
反其事是叛經矣經可叛無不可叛矣
若謂費誓東郊在周公東征之時此時伯禽封國已乆
則商奄淮夷不止一叛蔡氏但知近魯東郊者祗此淮
夷而不知其叛時不同大誥序云武王崩三監及淮夷
叛周公奉王命征之此東征之淮夷叛也是時伯禽未
[004-12a]
封國也多方序云成王歸自奄以淮夷又叛成王東伐
淮夷始踐奄此東郊不開之淮夷叛也是伯禽始就國
後也則費誓之作正在殷頑初遷淮夷再叛之際與前
此東征四國時邈不相涉而以此抵彼直自誤耳
未定于宗禮亦未克敉公功 誕保文武受民亂為四

王謂何以公不可去也則以定大禮遷殷民皆我公事
也未定大禮則公功未安也不可去也文武所受之殷
[004-12b]
民我將藉公為四輔而亂而保之不可去也此將進公
以冢宰兼太師也四輔師保疑丞也
蔡註謂宗禮功宗之禮也未定功宗之禮故未能敉公
功也敉公者安定其功之謂如下文命寧者也亂為四
輔治為宗周之四輔後三輔葢本諸此但曰四輔則留
後于洛明矣
此則成王周公皆以遷殷民為事而帶言定大禮耳蔡
氏必欲訓大禮作宗禮謂成王欲以功宗之禮安周公
[004-13a]
則亦定宗禮已耳乃又謂當定一寧禮以為敉字訓作
寧也夫據其訓義本欲定宗禮以寧公功所重在宗也
乃反欲定寧禮則又在寧不在宗矣初改殷禮為盛禮
旣又改宗禮為功宗之禮今又改功宗之禮為寧禮不
過欲改經文命寧二字為寧公禮也然而經無寧字忽
取經中敉字之訓改作寧字而以圖改竄則在彼為無
忌憚而在人觀之則所謂作偽心勞日拙何必然矣上
有皇天前有聖賢豈真以㝠㝠為可欺也乎
[004-13b]
四輔二字見于天文歴著于文王世子諸書所謂設四
輔及三公者卽太師太保之任葢是時召公為太保成
王將欲進周公冢宰而為太師故為是言乃蔡氏以東
都當之謂豐鎬是三輔加東都卽是四輔總欲實已留
後治洛之說以為此卽洛邑名也殊不知三輔者京兆
尹左馮翊右扶風也豐鎬祗二輔已不合矣且此係漢
後稱名在秦改郡縣時但稱其地為内史而不稱三輔
卽漢地理志亦仍不以是為名至㳂稱之乆紀形勝者
[004-14a]
因之有三輔黃圖一書行于人間而成王口中乃欲添
一輔以名東都怪哉
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來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
光烈考武王𢎞朕恭 孺子來相宅其大惇典殷獻民
亂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 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篤前
人成烈答其師作周孚先
此周公許王留任同來洛以遷殷民也葢成王責公雖
有定禮遷民兩事而遷民最重故公許留任而專以遷
[004-14b]
民答言謂王命予來洛保此文武所受之殷民治為四
輔所以大我之恭承也予謂此王事爾王來洛而惇典
殷民之賢者以治為新辟則恭承之倡在王矣何必治
為四輔哉予不過答此殷民為民孚之倡而已承保受
命民與誕保受民對文亂為新辟與亂為四輔對文
考朕昭子刑乃單文祖德伻來毖殷乃命寧此與下二/節蔡註章
句屬讀與原/本不同見後
若夫定禮則我已曾與保民並行之矣我嘗以制禮授
[004-15a]
王成我以昭子之典刑者乃所以殫祖德也嘗使來營
洛毖斯殷頑民而思遷之者乃所以命保民也此兼答
定大禮也徐仲山曰中庸曰周公成文武之德卽周公
制禮也二乃字對文
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首稽首休享予不敢宿則禋
于文王武王 惠篤敘無有遘自疾萬年厭于乃德殷
乃引考
且予嘗蓄二鬯思助王薦享而不敢乆宿已于考室時
[004-15b]
禋二王矣然而祝辭亦每以王自作德使殷民長成此
室焉葢考者成也竹書宣王八年初考室詩小序曰斯
干考室是也是時洛邑考成之祭公自主之因責王保
殷而并及此以道其稱祝之意非述其事也
王伻殷乃承敘萬年其永觀朕子懷德
然則王來遷殷使殷民萬年承叙觀德勿替者事在王
而已
蔡註考朕昭子刑乃單文祖徳十字連上文作一節
[004-16a]
伻來毖殷乃命寧連/下句/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
首休享 予不敢宿則禋于文王武王
解謂此謹毖殷民而命寧周公也蘇氏曰以黑黍為酒
合以鬱鬯所以祼也宗廟之禮莫盛于祼王使人來戒
敕庶殷且以秬鬯二卣綏寧周公曰明禋曰休享者何
也事周公如事神明也古者有大賓客以享禮禮之酒
清人渴而不飲肉乾人饑而不食也故享有體薦豈非
敬之至者則其禮如祭也與
[004-16b]
此則造事之中又造事造禮之中又造禮矣原其初意
不過欲反前傳思造一周公留後治洛事耳乃旣已留
後則必記功宗定尊禮賜秬鬯休享初以功臣事之旣
卽以神明享之于是有周公留後事又有成王賜周公
秬鬯事有留後禮又有此寧公之寧禮造事日益增造
禮亦日益出矣予嘗問姜垚曰子亦知古有寧禮乎垚
曰有之予驚曰何垚曰婦人歸寧者非與予一笑而罷
然則三千三百中其于婦人歸寧外又有此一禮固屬
[004-17a]
大妄特彼妄言之姑妄辨之從來九命賜秬鬯並不獨
賜必以車路弓矢等相兼賜之今獨賜秬鬯無禮一卽
賜秬鬯亦必有圭瓚為副秬鬯資祼圭瓚則行祼器也
王制曰諸侯賜圭瓚然後為鬯未賜圭瓚則資鬯于天
子故詩稱宣王賜召虎釐爾圭瓚秬鬯一卣書序稱平
王賜晉文侯秬鬯圭瓚今無圭瓚將何以行秬鬯無禮
二且秬鬯非自飲也所以歆其父祖也故詩稱賜爾文
人書稱追孝于前文人今乃以此享公此非寧公實活
[004-17b]
祭公也無禮三惟此秬鬯周公畜以禋二王故用二卣
二卣者文一卣武一卣也若但賜大臣則詩書所稱無
不曰秬鬯一卣今寧公一人而用二卣豈二祭公耶抑
亦備物貴偶冠綏乘雁必行雙耶王莽九錫倣洛誥/亦用二卣此誤也
禮四據其所引蘇軾之說謂古有大賓客以享禮禮之
酒清人渴而不飲肉乾人饑而不食也豈非敬之至則
其禮如祭也與則大不然古但有享禮無祼禮享者薦
也備物之至有體薦有殽烝一如事神而實則有飲有
[004-18a]
饌多饋而獻饗之所謂薦也今但行祼禮而不行薦禮
此大易觀卦所謂祼而不薦者其無禮五且卽此祼而
不薦古必有禮以當之矣按禮器諸侯相朝祼用鬱鬯
無籩豆之薦此在朝享以後薦食以前祗用鬯酒相酌
以相敘芬芳之情今以君臣叔父而仿彿敵國專敘芬
芳在君臣則已慢在叔父則已媟無禮六且其所為伻
來者以命寧來也以命寧來則不宜又毖殷矣古凡行
輕禮則或一使兼二禮寧公非輕禮也且寧公禮也毖
[004-18b]
殷者事也事禮無兼行者今謂一使兼二禮不可謂一
使兼事禮則尤不可也無禮七且行事行禮必有次第
今以寧公而先曰毖殷將先毖殷而後寧公耶抑先寧
耶且其所為寧者王寧之也毖則誰毖耶使者不自毖
而使公毖則又無此事是旣無次第又無著落無禮八
況史文措辭必有體要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者公之
言也今作王之言則以君拜臣以君享臣其在臣身必
有聞而悚然語及而惕然欲敘述之而兢兢然必不敢
[004-19a]
出諸口者而乃琳琳琅琅備述而詳道之豈以王為不
知耶抑誇之耶抑亦借此聲說使在朝中外皆聞之耶
此則于當日情事無一當者其無禮九夫妄造一禮旣
已不堪乃卽此一禮中而其為無禮者又復有九可耶
不可耶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歲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一王命
作冊逸祝冊惟告周公其後王賔殺禋咸格王入太室

[004-19b]
此史文也戊辰者周公攝政七年十二月之戊辰日也
王在新邑者此時王已在洛也孔傳謂是日王到洛非
也烝祭歲者卜于戊辰之日舉烝祭而是日為成王卽
政元年之歲首故曰歲葢烝冬祭名周制冬祭在子月
改朔之月雖是冬祭而實在歲首其名為春如周禮仲
冬大閱遂以享烝而春秋桓八年書春正月己夘烝以
夏之冬卽周之春也獨是攝政七年以長歴推之其年
有閏月雖此十二月卽夏十月建亥之月而行至戊辰
[004-20a]
日則已交次月之節為卽政元年改歲之日則時已春
矣故成王于是日卽舉烝祭而且以歲首朝享之故加
享二王所謂文王騂牛一武王騂牛一是也是以烝祭
與歲總是春祭而記其月日則仍曰在十二月史文甚
明孔傳謂戊辰是十二月晦日到洛次日為卽政元年
之朝卽舉歲祭不惟人事不及卽齋戒諸節將何以行
若又卜日則于戊辰于在十有二月諸史文俱不合矣
若王命作冊者則成王命作命後之冊逸祝冊者則于
[004-20b]
祭時史逸讀此命後之冊惟告周公其後者史自解之
曰讀此冊者惟告周公其後耳葢古者封國在祭時祭
綂云爵有德而禄有功必在太廟且必于祭日行之示
不敢專也今伯禽封魯實在此時作冊讀冊卽春秋祝
鮀所云命伯禽之冊者且其命法則于一獻後君降立
阼階之南南嚮受命者北嚮史從君右執冊而命之則
在周公留後之䇿可能于大祭日行此禮乎至于王賓
殺禋咸格則殷王之後以王有殺禋大祭與羣后偕來
[004-21a]
詩烈文序所云成王卽位諸侯助祭者正此成王親政
卽位在洛之一祭也然則詩書春秋皆明証矣若夫王
入太室祼則太室者明堂之中室也時周公營洛正作
明堂于洛都以為新君朝享之地因卽祭于此而王入
太室而親主鬯焉舊傳謂太室是清廟五室之一則清
廟為明堂太廟之通稱朝左太廟焉有五室惟明堂九
室除四維外則東南西北皆名太廟而中一室名太室
總為五室是以鄭𤣥謂稱明禋者卽明堂禋享之意而
[004-21b]
稱文祖卽祖文王于明堂也雖其言近鑿然亦不為無
據云
王命周公後作冊逸誥在十有二月
史又專記命後之時重之也
惟周公誕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又專記周公攝政之時重之又重之也若曰公為文武
保天命已七年矣嗣此保殷民耳
 尚書廣聽録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