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19 陳氏尚書詳解-宋-陳經 (master)


[021-1a]
欽定四庫全書
 尚書詳解卷二十一
               宋 陳經 撰
泰誓周書/
 闕/
 
 
 
[021-1b]
     子以為至徳豈有紂在上而文王自擅稱王乎縱
 文王自稱王豈有十餘年之間紂之君臣亦坐視其稱王
 而不誅其叛背之罪乎如春秋時周室尚存而楚以王者
 稱亦罕有葢亦萬世之一二也學者舍諸家之小説而信經
 可也孔子序書惟十有一年武王伐商不言其為文王十一年
 作書者于泰誓上篇只言文考肅將天威下篇又言惟我文
 考若日月之照臨未嘗言文王也至武成之書武王既受
 命以朝諸侯始追封為文王故稱曰我文考文王自是
[021-2a]
 而下磊磊相聨屬而文王之名不絶其事迹甚明白
 揚子雲曰萬物紛錯垂諸天衆言淆亂折諸聖烏覩
 聖而折諸曰在則人亡則書其統一也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作泰誓三

 此十一年乃武王即位之十一年也古者諸侯即位
 皆稱元年如春秋所書是也若以為文王則豈有文
 王即位之初既改元至中間又改元乎决無此理司
[021-2b]
 馬遷作本紀謂武王即位九年祭于文王之墓然後
 治兵于孟津其説是也意者當九年祭文王治兵孟
 津之時乃觀政于商至十一年而紂不改過然後大
 舉以伐紂也乃若戡黎之時竊意正當治兵孟津之
 時亦未嘗審乎是否也一月戊午者即十二年之正
 月戊午日也不言正月者商之正朔已終周之正朔
 未立故不言正師渡孟津此豈武王之得已哉三篇
 之書上篇者謂于孟津而誓中篇次于河朔而誓下
[021-3a]
 篇將戰而誓操凶器而臨危事不敢輕舉故必誓衆
 重其事也泰者先儒以為大㑹以誓衆
惟十有三年春大㑹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冡君越我
御事庶士明聴誓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亶
聰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惟十有三年春三字必是差錯何以知之中篇惟戊
 午王次于河朔即書序所謂一月戊午也豈十有一
 年用戊午日渡孟津至十三年又用戊午日以次河
[021-3b]
 朔也即萬一史臣聞見之悮前後傳寫之訛或遭秦
 皇烈熖之後補綴拾遺葢未可知也大㑹言諸侯之
 師與戎狄皆在也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
 士明聴誓嗟者有憫惻之意友邦者武王為西伯與
 國之諸侯皆友邦也冢君即諸侯尊之也御事者即
 諸侯之卿治事者庶士者將卒而下也孟津之㑹不
 期而㑹者八百國此皆誥語之所能及哉觀人心之
 所向則天意可知使武王此舉為不義則雖一國猶
[021-4a]
 且不得而强從况八百國乎明聴我之誓言惟天地
 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亶聰明作元后元后作民
 父母此人君之職天人之至理也非武王不能為此
 言葢以其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觀之人與萬物同此
 禀受然氣質之性自有偏全人者萬物之一也物得
 其偏惟人得其全故人獨靈于物葢其出孝入悌蹈
 仁履義與萬物不同者此其性之靈善者也然人雖
 有此靈亦有不能保此靈者必得聖人為之君以愛
[021-4b]
 養之父母之然後斯民得以各遂其善亶者誠信也
 言實有此聰明之徳也聰明亦靈也非于靈之外别
 有聰明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故其徳所以獨髙
 乎天下觀人與物殊則天地之愛人可謂厚矣觀聖
 人與人殊則天地之愛聖人又何如哉今也紂失其
 聰明是為君者不能保其靈矣何以化天下之人而
 使之保其靈哉武王以君道自任者也
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災下民沉湎冒色敢行暴虐罪
[021-5a]
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臺榭陂池侈服以殘害于爾
萬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婦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肅將天
威大勲未集肆予小子發以爾友邦冡君觀政于商惟
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祇遺厥先宗廟弗祀
犧牲粢盛既于凶盗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懲其侮
 自此以下皆數紂之惡也今商王受弗敬上天人之
 善莫大于敬自敬心而充之善將無所不至矣人之
 不善莫大于不敬自不敬之心而推之惡亦無所不
[021-5b]
 至矣人主居至尊之位無可以為畏者惟當畏天今
 既弗敬上天則不敬畏天矣故降災下民冒色而暴
 虐也罪人以族官人以世以至于焚炙忠良刳剔孕
 婦皆自夫不敬之發也惟人為萬物之靈在所當愛
 而反降害之一己之欲不可肆也沉湎于酒貪冒于
 色則縱欲而無厭敢行暴虐惟仁為能有不忍人之
 心不仁者則有忍心故敢以為暴虐而無忌憚惡惡
 止于其身可也罪其人而併與其父母妻子兄弟而
[021-6a]
 及之賞延于世有功而使之世禄可也官人不問其
 賢才而使之居上位賞而僣則所賞者皆與紂同惡
 者也罰而濫則所罰者乃不與同其惡者也安得至
 公之理哉宫室之是修臺榭之是作陂池之是築侈
 服之是奉無非竭民力以自奉故所以殘害于爾萬
 姓焚炙忠良紂作炮烙之刑忠良如比干諫死之𩔖
 也孕婦説者謂比干之妻懐孕則刳剔以視其殘忍
 暴虐之狀一至于此則已極矣皇天震怒豈自外來
[021-6b]
 也哉天之震怒者即紂之惡已極處是也文王之徳
 日彰紂之惡日極决無兩立之理故命我文考肅敬
 以行天威所謂天威者亦無自外至即文王之肅將
 處便為天威此天人所以為一理也大勲未集者文
 王豈于此有利商之心哉文王之所謂大勲者其道
 得以達之天下而使之得其所者即大勲也如使商
 紂能恐懼修省反前日之不善為今日之善則文王
 就臣子之位可以無憾天下之民亦得其所安豈非
[021-7a]
 文王之大勲乎惟其不然所以為大勲未集言其未
 能遂文王之志望道未之見之時也肆予小子發以
 爾友邦冢君觀政于商我小子遂與爾友邦之大君
 治兵于孟津以觀商之政視其能改與否于此可見
 武王不得已之心使武王有利商之心則遂大舉而
 取之矣安用觀政此葢天惟五年須暇之意紂若因
 此悔過則武王退而守臣子之位武王之本心亦遂
 矣柰何紂無有悛改之心乃夷居者肆然在上恬不
[021-7b]
 知戒上帝神祇不知敬先宗廟祭祀之事愈不知修
 犧牲粢盛者所以事上帝神祇與先宗廟祭祀之具
 是也既盡為凶人所盗而紂曾莫之知此則罪之大
 者亦如成湯責葛伯只言其不祀也紂之惡如此乃
 反以為吾有民之可托有命之足恃夫人君之所托
 者民也而紂之民則離心徳矣烏可托人君之所恃
 者命也而紂則取怨于天矣烏可恃罔懲其侮者言
 侮慢日甚未始有懲創之心是紂終不改過矣孟津
[021-8a]
 之㑹武王其能自已哉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有
罪無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同力度徳同徳度義受有臣
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貫盈天命誅
之予弗順天厥罪惟鈞
 上文既數紂之惡此則武王之自任之辭天之意欲
 以佑助下民必立之君師以治之教之為之君師者
 當相上帝以寵綏四方寵愛綏安也天之所以望于
[021-8b]
 君與君之所以答乎天無非為民而已紂之惡如此
 既不能當君師之任則當君師之任者獨不在武王
 乎武王既以君師任諸已是以有必往之志以我為
 有罪者謂不當以臣伐君以我為無罪者謂其當拯
 民于塗炭予皆不暇問惟知不越乎我之志葢武王
 之志在于順天救民而已此志一定有進而無退有
 出而無入同力度徳同徳度義聖人不計較人之勝
 負而論其理之曲直力同則度其徳之如何徳同則
[021-9a]
 度其義之如何徳之有是非則義有可否能度義則
 不失其時宜矣受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
 惟一心心只有一心安得而億萬天下之理惟公與
 私公則至一私則萬殊紂不能使天下趨向歸一人
 各有心者以其私也武王所以能統攝人心皆歸于
 一者以其公也商罪貫盈天命誅之以言其理之所
 不容也予弗順天厥罪惟鈞二句見得武王之知天
 天道渺茫聖人何自而知之以其理而知之天以君
[021-9b]
 師之任畀之紂紂不能任其責故天誅之而以君師
 之任卑之武王武王于此設若謙退不居而辭其責
 則是逆天意也天必以其所以誅紂者而誅武王矣
 宜乎武王以此必往而無疑葢其力與徳與義皆天
 理之所宜也非于徳義之外别有天也
予小子夙夜祇懼受命文考𩔖于上帝宜于冢土以爾
有衆底天之罰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爾尚弼
予一人永清四海時哉弗可失
[021-10a]
 夙夜祇懼所以見武王之心即敬心也紂之惡在于
 弗敬上天文王之徳在于肅將天威武王之徳在于
 夙夜祇懼敬與不敬而聖愚分焉使武王于此知天
 命人心之歸已而遂泰然自足豈所以為武王哉惟
 祇懼之心有加無已故受命文考者受代商之命也
 𩔖上帝宜冢土者告于天神與社之神而後行參之
 天地而不悖質之鬼神而無疑者𩔖與宜皆祭之名
 以爾有衆致天之罰則非武王之私意觀三篇之書
[021-10b]
 大率以天為言且以武王之聖紂之不肖不待較而
 天淵矣民之歸周而叛商不待誥諭而影響矣今也
 天之一辭叮嚀告戒置之于口舌牙頰有所不言言
 之而天不能釋武王非過慮者歟余于此可見武王
 之心雖去之千百載即其言而黙思之其齋嚴肅敬
 温清淳和謂之夙夜祇懼詎不信然天矜于民民之
 所欲天必從之天道髙逺難測武王言之如是其曉
 然者後世以天人為二理故以天自天民自民聖人
[021-11a]
 以天人為一致惟以民情之好惡見天意之從違民
 之所欲即天之所從也孟津之㑹八百諸侯此豈人
 力也哉爾尚弼輔我一人永清四海葢君者源也民
 者流也源清則流必清源濁則流必濁今若去紂之
 惡是清其源而天皆清矣故曰永清有禮義亷恥之
 風清也無盗竊濫僣之風非清乎有推辭揖遜之心
 清也無貪奸鬭奪之心非清乎故聞伯夷之風者頑
 夫亷懦夫有立志是亦伯夷之清聞其風者亦莫不
[021-11b]
清也時哉不可失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可失時時者當
 其可之謂也武王此舉亦惟時措之宜而已此即度
 義也甚矣時之難知也惟聖人為能知之使武王而
 居文王之世則當服事商葢服事商者時也使武王
 當堯舜之世則當揖遜揖遜者亦時也今武王之伐
 商以謂時哉不可失豈非伐商者乃武王之所謂時
 者乎故曰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泰誓中
[021-12a]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羣后以師畢㑹王乃徇師而誓曰
嗚呼西土有衆咸聴朕言我聞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凶
人為不善亦惟日不足今商王受力行無度播棄黎老昵
比罪人淫酗肆虐臣下化之朋家作仇脅權相滅無辜
籲天穢徳彰聞
 師以戊午日渡孟津亦以戊午日而次河朔次止之
 見武王有不忍之意春秋伐以書次而次為善易師
 之卦曰左次无咎是也羣后即諸侯也以師而㑹武
[021-12b]
 王于是循其衆而告之曰嗚呼西土有衆咸聴朕言
 上篇所誓者友邦冢君告諸侯也此篇所誓者西土
 有衆武王有衆也武王治西土故曰西土有衆友邦
 冢君者武王之援兵西土有衆者武王腹心之兵既
 是武王腹心之兵則告之言尤詳咸聴朕言使之皆
 聴己之言天子自稱曰朕王當誓師之際商之未勝
 也周之未王也得失成敗並未可知王乃于此有天
 子之稱何哉葢朕者我之稱也予之稱也吾之稱也
[021-13a]
 古人本以朕為我為吾為予後世因古聖人有朕之
 稱因以為天子所稱不然則人臣如伊尹如伯禹如
 周公何以復稱朕哉我聞吉人為善何以獨繼以我
 而不復曰朕聞哉乃若成湯之伐夏有朕不食言之
 辭未㡬而繼之以予孥戮汝之説由是觀之則朕之
 稱未可以議武王也我聞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凶人
 為不善亦惟日不足此四句古人有言矣故曰我聞
 吉人為善惟日不足勇于為善也凶人為不善亦惟日
[021-13b]
 不足勇于為不善者也其為勇則同其所以為善為不善
 則異惡機已熟則其用功自有不同猶孟子所謂雞鳴而
 起孜孜為善雞鳴而起孜孜為利之意一也孜孜則
 同而舜跖則異雞鳴而起則同而利善則異惜乎其
 用力如此不能轉其所以為不善者而移之于為善
 也今商王受力行無度無法度之事力而行之是亦
 惡機已熟凶人惟日不足者也紂惡既成則凡黎老
 黄髪之人不與己為無度者播而棄之罪人之大姦
[021-14a]
 劇惡同乎已之無度者昵視而比近之黎老者非紂
 所謂黎老之人也乃武王所謂黎老之人使紂而果
 以為黎老則紂有知人之明矣堯舜之聖方且難之
 豈以獨夫之紂而獨易之歟罪人者非紂所謂罪人
 也乃武王所謂罪人也使紂而果以為罪人則紂有
 辨邪之知矣為國之要率莫大是豈以獨夫之紂而
 獨得其要歟紂之所謂黎老罪人者吾知之矣同惡
 相濟如飛亷惡來之徒未必紂不黎老之也微子比
[021-14b]
 干之輩紂未必不罪之也設若紂之所謂黎老而播
 棄之所謂罪人而能昵比之天下終不為周之歸武
 王終不為周之主惟其不能然方且酗而淫虐是肆
 是其無度之形見于外也故臣下皆化而與上為一
 為朋黨而至于相仇讐脅上之權𫝑而至于相滅是
 其無度之流派見于相殘滅也故無辜罪者呼天而
 訴其寃凡若此者豈非穢徳乎彰著而聞于天地此
 乃臭惡之著也為善而著則為堯之光宅光被為成
[021-15a]
 王之馨香感神為惡而著則為紂之穢徳彰聞腥聞
 在上為三苗之刑發聞惟腥皆所以為彰著也
惟天恵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國天乃
佑命成湯降黜夏命惟受罪浮于桀剥喪元良賊虐諫
輔謂已有天命謂敬不足行謂祭無益謂暴無傷厥監
惟不遠在彼夏王
 天亦有天之職君亦有君之職天之職在于愛民君
 之職在于奉天以愛民人主欲奉天初不在于犧牲
[021-15b]
 玉帛繁文之未節惟知愛民則奉天之道得矣使天
 而不恵民天失其職使君而不愛民亦失君之職有
 夏桀不能順天以至流其害于下國此皆桀失其職
 也天乃佑命成湯黜有夏之命湯豈私意哉亦奉天
 以愛民而已成湯口實之憂亦幸而濟伐夏之事乃
 若後世姦臣賊子其不以成湯為憾乎惟受罪浮于
 桀况商受之罪復有過于桀者乎哉觀商王作湯誓
 之篇惟曰率遏衆力率割夏邑而已今紂王之罪至
[021-16a]
 于剖賢人之心刳剔孕婦之腹如泰誓三篇所言則
 桀所未嘗為而紂無不為矣桀既為湯所放則受豈
 可免乎成湯之誓不過曰夏王仲虺之誥乃有桀之
 名是亦仲虺所言而非湯名也今也武王以今商王
 受名言之豈非罪浮于桀歟元良一國之賢若微子
 是也微子為帝乙之元子紂之兄也乃使之抱祭器
 適周剥落而喪失之諫輔即比干也以忠諌見殺賊
 虐而害之也紂之心與元良諌輔者相反而不相近
[021-16b]
此所以剥喪之賊虐之謂已有天命謂敬不足行謂祭
 無益謂暴無傷天命即天理也己者己私也理與己
 不並立知天之理則忘乎已知有己私則滅天理矣
 天命豈己有哉謂已有則不知天之理矣如曰我生
 不有命在天是也夫人惟知天命則知敬知祭知暴
 虐不可為何者敬者即天理之流行祭者即天命之
 形于報本反始以敬非人之所能而祭祀亦非人之
 所能為非人能為處即天也暴者天理之反也暴即
[021-17a]
 人欲之私既為人欲之私則安有天命紂之惡其原
 皆在于有已故所以為敬不足行以祭為無益以暴
 為無傷是皆逞一己之意謂者取形之于言語孔子
 曰其言之不作則為之也難紂于四者形之于言語
 自謂如此是言之不知愧怍也厥監惟不逺在彼夏
 王有夏而商以黜之商今有罪矣周黜之亦有商之
 黜夏也武王所以使人無疑
天其以予乂民朕夢協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受有
[021-17b]
億兆夷人離心離徳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徳雖有周
親不如仁人天視自我民視天聴自我民聴百姓有過
在予一人
 天其以予乂民此武王以天下之責而自任天命既
 去紂則必有所屬矣朕夢協朕卜襲于休祥清明在
 躬志氣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天命既命武王故
 形之于夢卜形見于休祥皆有吉兆休祥漢儒所謂
 白魚入王舟之𩔖端有此理然則夢也卜也休祥也
[021-18a]
 果足信乎葢聖人之心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
 時此言心已與神明合故夢卜休祥特以為此心之
 證爾若夫此心有愧于神明有慊于天地理有所不
 當而為之者方且强求合于夢卜休祥又安足信哉
 如此而謂之夢者特其精神散亂之所致而卜與休
 祥適所以為妖怪爾戎商必克者言伐商有必勝之
 理武王益自信而亦以此信諸人也受有億兆夷人
 離心離徳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徳武王猶欲卜商
[021-18b]
 之興亡但就人心上觀之人心之離則必亡之理人
 心之合則必興之理夷人者凡人也朝之賢皆已逺
 去故但言其凡人雖有凡人之億兆而心徳俱離心
 者體也徳者用也心徳既離則君非其君矣大凡人
 主所以能統天下者以其人心所聚故君民可使為
 一體人主所以不能統天下者以人之心無搃攝皆
 以渙散則君臣之義絶君臣之義既絶則紂乃一匹
 夫武王所殺者但見其一匹夫不見其為君也予有
[021-19a]
 亂臣者治亂之臣十人有如太公望周召二公之徒
 皆同其心徳一心以奉上言夷人尚離則賢者不言
 可知亂臣尚同心則夷人之同心可知孟子曰多助
 之至天下順之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周至也雖有至
 親而不若得仁人葢人主舉措動合天理則仁人君
 子皆歸之如二老聞文王則盍歸乎來是也苟得仁
 人之心則舉天下之至踈者亦親况其親者乎苟人
 主舉措動違天理則仁人君子皆去之矣如二老避
[021-19b]
 紂而處海濱是也既不得仁人之心則凡在己骨肉
 宗族亦皆踈矣况其踈者乎人主不必恃賴至親以
 為己助但看仁人之心如何耳如微子本紂之兄也
 今也舍紂而歸武王以此見得雖至親不如仁人也
 天視自我民視天聴自我民聴天道不在髙逺惟于
 近者觀之民之視聴即天之視聴此武王見天理之
 親切莫親切于民民之視聴本至公而無私故可以
 見天之視聴此即臯陶所謂天聰明自我民聰明之
[021-20a]
 意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以天下為一體疾痛疴
 痒皆切于身百姓在紂湯火之中其過甚矣豈非我
 之責乎成湯伐桀之後亦有此心如爾萬方有罪在
 予一人一人有罪無以萬方
今朕必往我武惟揚侵于之疆取彼凶殘我伐用張于
湯有光朂哉夫子罔或無畏寧執非敵百姓懍懍若崩
厥角嗚呼乃一徳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學者觀今朕必往一句見聖賢勇于為義自反而縮
[021-20b]
 雖千萬人吾往矣凡義所當為者勇决而為之更無
 遲緩之意揚我之武以侵彼之疆界取其凶殘而已
 凶殘如紂如飛亷惡來之徒聖人所謂武者除暴禁
 亂而已我伐用張者凶殘既取則我之所以征伐者
 亦于是乎張謂之惟揚謂之用張者皆是武王心無
 所慊處與成湯布昭同義于湯有光紂既黜則湯之
 道為有光矣以人情論紂乃湯之子孫也誅人之子
 孫滅人之社稷而于祖有光可乎聖人惟以理而論
[021-21a]
 湯之心只在于奉天愛民不幸而紂為之子孫奉天
 愛民之志不獲伸苟有能奉天愛民者處之民得其
 所以安豈非湯之幸乎此于湯有光之意也朂哉夫
 子罔或無畏寧執非敵武王雖曰必往曰惟揚曰用
 張其心無慊如此亦未嘗無儆戒之心若不儆戒則
 是輕敵而驕取敗之道也故告諸將士以為當致其
 勉罔敢有不畏之心言當畏也寧可執非敵若己非
 敵以當彼然此臨事而懼者也百姓懍懍若崩厥角
[021-21b]
 民于此時罹紂之虐政懍懍危懼如崩摧其角無所
 容頭然此見得民心之不安我不可不往也嗚呼乃
 一徳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于是誓衆畢又重復
 而儆之須當一其徳心人無異志立其功以為無窮
 之計今日一失則他日必有後悔武王之衆既是同
 心同徳矣既是臣三千惟一心矣宜若無事以告戒
武王如此恐人力易怠又從而申言之庶㡬以我之一
可以攻彼之不一以我之同可以攻彼之不同也此是
[021-22a]
 收聚人心摠攝衆志渙亨王假有廟之理也
泰誓下
時厥明王乃大巡六師明誓衆士王曰嗚呼我西土君
子天有顯道厥𩔖惟彰
 讀此三篇書有以見聖人臨事而懼不敢輕舉雖武
 王無慊于心然師出以律猶不敢廢三令五申之意
 所以師渡孟津而誓次于河朔而誓戊午之明日又
 誓時厥明即戊午之次日也王乃大巡六師天子六
[021-22b]
 軍大國三軍小國一軍謂之六師則武王已有六卿
 矣明誓衆士欲使衆士顯然知紂之可伐知武王不
 得不伐其辭切而明當乎人心泠泠乎人耳故史官
 因之而書明之一字觀此篇之誓亦畢萃于一字而
 止耳此史官一字之法所以為得其當也軍事以氣
 為主故也然而禹征有苖非無誓也數言而已湯之
 代桀非無誓也一篇而已湯比禹為已詳至武王三
 篇比湯為尤甚此可以見風俗之變簡古而詳複聖
[021-23a]
 人之用心則一所以不同者因其時而已王曰鳴呼
 我西土君子當時從武王者亦多矣武王之誓中下
 二篇只及于西土葢腹心之衆不得不詳又有一説
 焉當時之諸侯皆已明知紂虐政而更不待再三言
 之矣至如西土之衆海涵春育于文王明徳之中不
 知有紂之湯大想此舉未必不以武王為勞民
 如湯之民以為我后不恤我衆之意故武王不得不
 惓惓西土之人天有顯道厥𩔖惟彰謂上天有昭然
[021-23b]
 不可掩之理常于人事中見之為善者應之以福為
 不善者應之以禍此即人事之易見也天之禍福豈
 自外來也哉善者福之類惡者禍之𩔖善惡禍福各
 以其𩔖而應豈非天道之顯乎常人求天于天不知
 求天于已求天于天者是以髙逺視之邈乎其不切
 于已者也求天于已者即己之善惡為天之禍福非
 人事之外别有天也紂之惡如此至極則天之禍所
 必及矣
[021-24a]
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絶于天結怨于民斮
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作威殺戮毒痡四海崇信姦回
放黜師保屏棄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廟不享作
奇技淫巧以悦婦人上帝弗順祝降時喪爾其孜孜奉
予一人恭行天罰
 上文既言天之顯道各以𩔖應故此章言紂之惡不
 為人之所赦五常者仁義禮智信達之于君臣父子
 夫婦兄弟朋友此人道之常天下所共由而不可須
[021-24b]
 臾離也由乎此者謂之人不由乎此者雖謂之人葢
 形存而性亡矣今也紂于人道之常則狎翫而侮慢
 之故為荒為怠為不敬皆自夫狎侮之心生文王之
 所以為聖者以其不敢侮紂之所以為惡者以其狎
 侮也人苟有狎侮之心則是無忌憚矣亦何所不至
 哉上則自絶于天以天者即五常之理也下則結怨
 于民以民者即五常之理也朝涉理所當恤賢人理
 所當敬斮其脛剖其心則是反常矣威者有徳之威
[021-25a]
 則人不言而自畏以殺戮而作威是逞其暴虐故其
 毒為四海之病此亦反乎常理其害之廣至于四海
 也姦詐囬邪之人不知有五常者也自然而與紂相
 合故尊崇之信任之師保者以五常之道而教其君
 者也典刑者五常之道寓于法則制度之中截然有
 不可踰者也正士者以五常之道自謹勅其身而不
 為不善也自然與紂不相合故放黜之屏棄之囚奴
 之郊社以事天地此人之常理也則不修宗廟以祀
[021-25b]
 其先此人之常理也則不享奇技淫巧悦婦人以為
 卑褻汚穢之行非人理之常也則作意而為之凡此
 皆基于狎侮五常不以常理而為之乃反常悖理而
 為之則是人道不立形存性亡矣上帝不順其所為
 祝斷也降下也斷絶降下之而使之喪亡豈非天有
 顯道乎爾其孜孜奉予一人恭行天罰罰之者天也
 奉天者人也爾西土君子當如孜孜黽勉奉我以敬
 天罰苟不知孜孜與恭行之理則反蹈于侮狎之機
[021-26a]
 矣惟孜孜恭行可以見天理
古人有言曰撫我則后虐我則讐獨夫受洪惟作威乃
汝世讐樹徳務滋除惡務本肆予小子誕以爾衆士殄
殱乃讐爾衆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功多有厚賞不
迪有顯戮
 此章専以讐視紂而不以君視紂葢以君視紂則君臣之
 分天尊地卑而不敢伐以讐視紂則但見武王伐讐敵之
 人理所不容恕亦如孟子稱湯非富天下也為匹夫匹婦
[021-26b]
 復讐也同意然則紂雖不道其位則君也武王雖有
 道其位則臣也紂何嘗以犬馬待武王而武王乃以
 寇讐視紂也耶非惟理勢有所不順而紂武王謂之
 讐亦可乎葢古人常有言曰撫之者即君以其君之
 職在于撫民也虐之則讐以失其君之職則在于虐
 民也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乃天下之人共推尊仰戴
 之冀其安我也豈以富貴而為虐民之具哉武王舉
 古人之言則見非武王之私意如此獨夫受洪惟作
[021-27a]
 威乃汝世讐所貴乎君者以其善羣也所以謂之王
 者以其為天下之歸往也紂不能善羣不能為天下
 所歸往則是一匹之夫與凡人等也豈有天位神器
 而使一匹之凡夫據其上哉惟人主為天下所歸往
 則生殺予奪誰敢以為怨人心離散既為獨夫矣惟
 大作威虐其誰不以為讐哉謂之讐即己之敵也此
 則不以尊卑論而以曲直論矣樹徳務滋除惡務本
 善則欲使蔓延惡則芟夷藴崇絶其本根勿使長植
[021-27b]
 紂乃天下為惡之根本也惡之本不去則武王之善
 無自而滋蔓于天下肆子小子誕以爾衆士殄殱乃
 讐爾衆士其尚迪果毅武王以天下為一身天下之
 讐即武王之讐也故我小子以爾衆士殄絶殱除爾
 之讐即正明夷卦九三之義也殺敵為果致果為毅
 天下之事惟有兩端不進則退不退則進今日之事
 有進無退矣苟不能果敢强决何以成爾君之功哉
 迪進也登成也進于果毅則斯能成爾君之功矣多
[021-28a]
 者則有厚賞其不進者則有顯戮軍事以嚴終則示
 之以賞罰與甘誓之用命賞于祖不用命戮于社與
 湯誓予其大賚汝罔有攸赦同此誓衆之法也
嗚呼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臨光于四方顯于西土惟
我有周誕受多方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無罪受克
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無良
 末章専言文考先儒以為稱父以感衆葢西土之人
 被文王之化深則信文王也亦深武王稱文考以誓
[021-28b]
 衆庶㡬有以聳動之也又况武王此舉亦非其私意
 廣文王之聲而卒其伐功也然則文王果有心于得
 天下乎非也文王之心在于救民武王能終其事救
 民于水火之中此即文王之志也惟我文考如日月
 照臨于中天無所不被也光于四方顯于西土亦光
 也此光為尤著四方至逺者也故以光言西土近文
 王之都故以顯言聖人之心一視同仁安有逺近之
 間然地理有逺近亦不能無辭詩曰恵此中國以綏
[021-29a]
 四方中國言恵四方言綏亦猶西土言顯四方言光
 也此品節之法也惟我有周誕受多方之衆昔文王
 受命作周三分天下有其二之時也予克受非予武
 武王不敢以武功自居而推其美于文王我之所以
 勝紂者非我之武能如此惟朕文考上不得罪于天
 下不得罪于民所以我有功也受克予非朕文考有
 罪武王以過歸已而不致婦咎于父以謂受若勝我
 則我無良善之徳自取其敗豈文考之有罪哉然則
[021-29b]
 武王以至仁伐至不仁有不戰戰必勝矣而復以為
 受克予者此有以見聖人有不敢必之心此章當與
 今朕必往一句對觀之今朕必往者義所當為可必
 者在已也此章乃不敢以勝自必葢其不可必者在
彼故也學者知聖人之謂必又知聖人之有所不可必
 可與讀聖經矣
 
 尚書詳解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