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13 增修東萊書說-宋-呂祖謙 (master)


[034-1a]
欽定四庫全書
 増修東萊書說卷三十四  宋 時瀾 撰
呂刑第二十九     周書
 世衰則情偽繁人老則經歴熟穆王之時文武成康
 之澤寖㣲姦宄日勝其作書於既耄閱世故而察物
 情者亦熟矣故古今犴獄言之略盡用刑者所冝盡
 心焉
呂命穆王訓夏贖刑作呂刑
[034-1b]
 此書之作盖命呂侯以司宼因而訓告諸夏以贖刑
 之制也刑之有贖始見於虞書不過有金作贖刑一
 語而已盖臯陶作士斟酌出入舜一以付之固不預
 立條目之多也今呂侯既受命而猶煩穆王訓夏贖
 刑至三千之多焉視舜臯陶之際則有間矣是書哀
 矜明練固夫子存以示後世而微見其意者亦不可
 不察也
惟吕命王享國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詰四方
[034-2a]
 百年耄荒乃倦於萬㡬之時也哀矜之意猶不能已
 方且度刑以詰四方穆王之於民厚矣嘗論穆王之
 氣質禀賦盖有甚絶人者血氣方盛馭八駿而略四
 方雖曰失道要非齷齪者所能為及其改過於血氣
 既衰期頤篤老之際訓告四方上引邃古下極民情
 琅然精明亦加於人數等受於天者如此使有周召
 之徒養成之豈易量其所至哉
王曰若古有訓蚩尤惟始作亂延及于平民罔不㓂賊
[034-2b]
鴟義姦宄奪攘矯䖍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
刑曰法殺戮無辜爰始淫為劓刵椓黥越兹麗刑并制
罔差有辭民興胥漸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詛盟虐威
庶戮方告無辜于上上帝監民罔有馨香徳刑發聞惟
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報虐以威遏絶苗民無世在

 序書斷自堯典盖文獻不足無所考證東遷之前大
 訓河圖之類尚藏王府故三皇五帝之事尚見此書
[034-3a]
 不可不詳玩也鴻荒之世渾厚敦龎開暴亂之端者
 蚩尤其先也故曰蚩尤惟始作亂惡力既盛驅扇薫
 炙延及平民無不化於為惡寇賊鴟義姦宄奪攘矯
 䖍極敘其惡之情狀也鴟義者以鴟張跋扈為義指
 惡為善也矯䖍者矯偽䖍劉之謂也惟蚩尤惡力之
 盛民皆化之故雖剪絶於涿鹿而餘毒遺孽復為苖
 民覆出為惡弗用靈善所以聖人不得已制刑法以
 治之此穆王推原其刑之所由起也元者善之長開
[034-3b]
 闢之元有善而無惡有徳而無刑反善而有惡懲惡
 而有刑用刑之端初不始於聖人也惟作五虐之刑
 曰法殺戮無辜爰始滛為劓刵椓黥此言非特刑之
 端不始於聖人至於刑之事亦非始於聖人盖苖民
 先創作五虐之刑自號為法殺戮無辜始過為劓刵
 椓黥之制故聖人不得已用其所自為者還以治之
 於是刑辟興焉使苖民未創為五虐之法非惟聖人
 不忍開此端斷割屠剥之慘泰和生育中亦不容有
[034-4a]
 此端也麗者施也言苗民於此施刑不分輕重并為
 一制隨意戕殺罔復差别枉直之辭暴虐愈甚則姦
 宄愈不勝惡氣所動民皆悍然興起更相漸染泯泯
 棼棼顛倒錯亂略無毫髪誠信曰罔中於信者不與
 信相當也以覆詛盟者無所聊賴肆為欺誕幽顯兩
 無所畏也虐威庶戮方告無辜于上上帝監民罔有
 馨香徳刑發聞惟腥形於聲嗟窮之反也動於氣臭
 惡之熟也民心之反天意之還也惡運之極治原之
[034-4b]
 開也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報虐以威遏絶苖民無
 世在下勝復之理然也報虐以威者因黥之虐報之
 以墨因椓之虐報之以宮猶空谷之報聲咸其自召
 而我無心焉所謂天討也無世在下者遏絶之使無
 世緒在天下也皇帝說者以為堯以書考之治苗民
 命伯夷禹稷臯陶皆舜也非堯也
乃命重黎絶地天通罔有降格羣后之逮在下明明棐
常鰥寡無葢
[034-5a]
 治世公道昭明為善得福為惡得禍民曉然知其所
 由不求之𣺌茫㝠昩之間當蚩尤三苗之昏虐民之
 得罪者莫知其端無所控訴相與聽於神祭非其鬼
 天地人神之典雜揉瀆亂此妖誕之所以興人心之
 所以不正也在舜當務之急莫先於正人心首命重
 黎修明祀典天子然後祭天地諸侯然後祭山川髙
 卑上下各有分限絶不相通焄蒿妖誕之說舉皆屏
 息然此非專重黎之力亦朝之羣后及在下之衆臣
[034-5b]
 精白一心輔助常道卒善而得福惡而得禍雖鰥寡
 之微亦無敢盖蔽而不得自伸者民心坦然無疑不
 復求之於神此重黎之所以得舉其職也
皇帝清問下民鰥寡有辭于苗徳威惟畏徳明惟明乃
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
山川稷降播種農殖嘉榖三后成功惟殷于民士制百
姓于刑之中以敎祗徳
 清問者明目達聦無纎毫壅蔽之謂也苖民既遏絶
[034-6a]
 矣鰥寡猶有辭于苖者盖苖在舜世合散靡常前章
 所謂遏絶苖民者討其元惡大憝也此章所謂有辭
 于苖者言其遺孽餘種也考於虞書或伐之以大禹
 徂征之師或治之以臯陶象刑之敘大小非一端先
 後非一時也惟苖民尚有遺孽餘種為鰥寡之患故
 舜於此益加自治焉曰威曰明皆繫以徳反本自治
 之謂也不求威明于外而反修其徳盛徳之至不怒
 而威無思不服不察而明無隱不照惟畏惟明云者
[034-6b]
 此威方可畏此明方可謂之明也威明並用君道立
 矣然後分命大臣授以為治之綱焉伯夷降典折民
 惟刑正其心也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定其居也稷降
 播種農殖嘉榖厚其生也是三者皆致力於民之大
 者故謂之功恤功于民心誠恤之而戮力於此也伯
 夷所降之典天地人之三禮也當是時承蚩尤三苖
 之敝妖誕怪神深溺人心重黎之絶地天通固為之
 區别其大分矣然蠱惑之久未易遽勝也故伯夷於
[034-7a]
 此降天地人之祀典以折民之邪妄使知天地之性
 鬼神之徳森然各有明法向之蠱惑摧敗銷落蕩乎
 其不留矣是所謂折民惟刑也主名山川者因九州
 之所主山鎮川瀆以名其州奠六域而使民各有攸
 處也農殖嘉榖者班播種之法而為農者始知耕殖
 之方也自不知本者觀之平水土降播種當在所急
 而伯夷之降典若緩而不切然抑不知人心不正將
 相胥而入於夷狄禽獸雖有土安得而居雖有榖安
[034-7b]
 得而食諸穆王首述伯夷之典先其本也後之知道
 者亦謂除神祠然後人為善其旨微矣正其心定其
 居厚其生三者之功既成而殷盛則所以防閑儆懼
 之者不可廢於是乎臯陶作士制百姓于刑之中以
 敎祗徳焉約飭限制斯民於刑辟之中非使之畏刑
 也所以檢其心敎之祗徳也心之祗敬徳之所以存
 也後世或謂臯陶不與三后之列盖未嘗考呂刑之
 篇以刑為主故歴敘本末而歸之于臯陶之刑勢不
[034-8a]
 得與伯夷禹稷雜然並列也言固有賔主也三后云
 者猶曰三人云爾豈若後世特立標榜如三君八俊
 之謂哉
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徳之勤故乃明
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彝
 穆穆者和敬之容也明明者精白之容也灼于四方
 者穆穆明明之合輝光發越而四達也罔不惟徳之
 勤者觀感動盪而不能自已也故乃明于刑之中率
[034-8b]
 乂于民棐彝者民既知徳矣故士師所明之刑無過
 無不及率皆治民輔廸其秉彝而保其徳所謂刑罰
 之精華也自伯夷之典迄臯陶之刑制度文為之具
 也自穆穆在上明明在下灼于四方罔不惟徳之勤
 故乃明于刑之中率乂于民棐彝精神心術之運也
 茍其無本則前數條不過卜祝工役農圃胥史之事
 耳
典獄非訖于威惟訖于富敬忌罔有擇言在身惟克天
[034-9a]
 徳自作元命配享在下
 穆王既論臯陶之刑矣此所以戒當時典獄之官也
 典獄不得行其公者非為威脅即為利誘不過兩端
 而已訖者不行之謂也威不能屈富不能滛豈無道
 乎敬忌罔有擇言在身示之以進乎此者之目也一
 日敬忌豈遽能罔有擇言在身惟敬忌之篤參貫積
 累馴致其道至于言行無擇之地然後能造乎天徳
 矣不言行者舉一以包之也元命天之休命也刑辟
[034-9b]
 之命而曰元指用刑之本心也曰自作者既造天徳
 則輕重上下無非天理而天不在外也用刑至是則
 祈天永命功在王室祭於大烝配於無窮在下者對
 天之辭也穆王將使典獄者免於威富之兩患必極
 言之至于天徳則豈易乎哉
王曰嗟四方司政典獄非爾惟作天牧今爾何監非時
伯夷播刑之迪其今爾何懲惟時苗民匪察于獄之麗
罔擇吉人觀于五刑之中惟時庶威奪貨斷制五刑以
[034-10a]
亂無辜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無辭于罰乃絶厥世
 獄重事也不察者或視以為刀筆吏之事故穆王明
 告司政典獄使知其職分之大焉五刑五用是謂天
 討雖君不得而與焉司是柄者非君之臣乃天之牧
 也故曰非爾惟作天牧盖呼而警之使知其任之重
 如此將何以居之哉要必前有所法後有所戒遵夷
 軌而避覆轍庶幾不為天位之辱也伯夷之監告之
 以所當法也苖民之懲告之以所當戒也伯夷播刑
[034-10b]
 以啓迪斯民特刑之理耳自典獄者言之未若臯陶
 明刑之切近舎臯陶而使之監伯夷者盖三居五服
 彼固朝夕之所從事監于伯夷則所以探其原也苖
 民匪察于獄之麗獄情之輕重所當施者既漫不加
 省矣至於斷獄亦未嘗擇吉人俾觀五刑之中獄既
 不得其情斷獄又不得其人是人與法俱弊也則所
 謂庶威者初無定法奪於貨利相與為市而巳斷制
 五刑無非私意以亂虐無辜逆天悖理此上帝之所
[034-11a]
 不蠲而咎之所以降也苖民無辭于罰乃絶厥世罪
 大而不可解也職刑者天牧也苖民擅為已有而斷
 制之其殄滅也冝哉
王曰嗚呼念之哉伯父伯兄仲叔季弟㓜子童孫皆聽
朕言庶有格命今爾罔不由慰日勤爾罔或戒不勤天
齊于民俾我一日非終惟終在人爾尚敬逆天命以奉
我一人雖畏勿畏雖休勿休惟敬五刑以成三徳一人
有慶兆民頼之其寜惟永
[034-11b]
 穆王享國百年矣視其臣民者者猶兄弟少者猶子
 孫呼之來前庶其感格以從命不敢必人之已從意
 篤情親厚之至也切意之參錯訊鞫之變遷極天下
 之勞莫若獄茍有須㬰厭怠之心則民或不得其死
 矣故必告之以勤今爾罔不由慰日勤所以安行而
 自慰止在乎無日不勤也慰者非得其情而喜盖以
 不弛其職自慰也爾罔或戒不勤者必嘗惰然後戒
 雖曰知悔方其惰時安知無失其平者乎天齊于民
[034-12a]
 俾我一日非終惟終在人者申告之以不可不日勤
 也刑者天之所以整齊斯民而典獄者特承天意以
 終其事者也使我一日曠職不能終天之事則是柄
 將改而在它人矣自君言之紂之炮烙不能終天之
 事而終之者武王也自臣言之苖之庶戮不能終天
 之事而終之者臯陶也其可不懼乎其可不日勤乎
 其可不祗敬迎天命以承之乎穆王以奉天為心者
 也司政典獄能奉天命則為能奉穆王矣雖人之所
[034-12b]
 畏者勿畏也雖人之所休者勿休也心不外用惟敬
 五刑輕重出入皆所以成剛柔正直之三徳是乃敬
 逆天命之綱條也天子以天下為體者也天下典獄
 者皆若是則一人有慶矣兆民之命寄焉則固頼之
 者也導迎善氣培養根本國夀其有不延者乎獄之
 所繫盖如此
王曰吁來有邦有土告爾祥刑在今爾安百姓何擇非
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兩造具備師聽五辭五辭簡孚
[034-13a]
正于五刑五刑不簡正于五罰五罰不服正于五過五
過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貨惟來其罪惟均其審克之
五刑之疑有赦五罰之疑有赦其審克之簡孚有衆惟
貌有稽無簡不聽具嚴天威
 前數章反覆告戒至此始頒贖刑之令言之訒而不
 敢易也刑而謂之祥好生之徳既見於發語之端矣
 在今爾安百姓何擇非人何敬非刑何度非及三者
 之審民之所以安也何所當擇豈非典獄之人乎何
[034-13b]
 所當敬豈非用刑之際乎何所當度豈非獄辭之所
 逮及者乎不擇典獄之人則有邦有土者雖有哀敬
 之心亦無所施矣既擇其人然後居敬行簡以臨之
 先後固有序也獄辭之連逮古今之通病酷吏以多
 殺為功貪吏以鬻獄為利惟恐株連枝蔓之不廣漢
 世詔獄之所逮盖有至於十餘萬者矣茍於追逮之
 時審度其必當逮者然後逮之刑之所以簡也兩造
 具備兩爭者皆造於庭非偏聽也師聽五辭羣有司
[034-14a]
 同聽其辭非偏見也獄辭所及既欲審度而兩造復
 欲其具備盖所不當逮者不可擾一人所當逮者不
 可闕一人也五辭簡孚正于五刑獄辭雖衆麗于刑
 者不過五故謂之五辭羣有司同聽其辭簡核孚信
 隨其輕重而正其刑此情法相當者也五刑不簡正
 于五罰以是辭而求是刑參差而不可簡核則罪之
 疑者於是正五贖之罰以待之此情法不相當者也
 至於罰之猶不服察其果無辜則正于五過宥過無
[034-14b]
 大盖直貸之而已古者因情以求法故有不可入之
 刑後世移情而合法故無不可加之罪此古今之異
 也刑降而為罰罰降而為過每降愈輕矣刑固欲輕
 以私而故縱則非天討此所以嚴責典獄者五過之
 疵而待以惟均之刑也故縱而宥以五過其疵病大
 率有五官者權勢也反者報德也内者女謁也貨者
 賄賂也來者干請也既使之與所縱者同罪復勉以
 其審克之審者察之之謂盡其心也克者治之之謂
[034-15a]
 竭其力也盡其心竭其力則私不能奪而防㣲别嫌
 者亦無所不至矣夫然後可免於五過之疵也自此
 每條多繫之以審克皆丁寜之使盡心力而為之也
 五刑之疑有赦即所謂正于五罰五罰之疑有赦即
 所謂正于五過觀下文五辟疑赦而為罰則五罰疑
 赦而為過從可知也皆欲其審克者當赦而不赦不
 當赦而赦所害皆不輕也簡孚有衆即所謂師聽五
 辭五辭簡孚惟貌有稽敎之以簡孚之法也辭或可
[034-15b]
 偽而貌不可揜不正則眊有愧則泚推此而稽之盖
 有所不得遁者矣無簡不聽具嚴天威者不經衆人
 之簡核則獄雖成而上有所不聽所以如是求詳而
 致嚴者盖刑乃天之威非君之私權也天明畏自我
 民明威衆之所簡孚即天威之所在也
墨辟疑赦其罰百鍰閱實其罪劓辟疑赦其罰惟倍閱
實其罪剕辟疑赦其罰倍差閱實其罪宫辟疑赦其罰
六百鍰閱實其罪大辟疑赦其罰千鍰閱實其罪墨罰
[034-16a]
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
辟之罰其屬二百五刑之屬三千
 此贖刑之令也載於法謂之刑加於人謂之辟六兩
 曰鍰自百至千稱其辟之輕重而為金之多寡也五
 辟之疑既赦而從贖矣每條必繼之以閱實其罪言
 之屢辭之復者出死入生輕重固大不等毁支體之
 與捐財貨輕重亦大不等也死生刑贖定於俄頃安
 得不皆閱其實乎司刑所掌五刑之屬二千五百穆
[034-16b]
 王之三千雖増於舊然枚數之則墨劓所増者各五
 百皆輕刑也宮所損者二百大辟所損者三百皆重
 刑也剕不増不損居輕重之間者也輕罪則多於前
 重罪則損於舊觀其目則哀矜之意固可見觀其凡
 則文勝俗弊亦可推矣
上下比罪無僭亂辭勿用不行惟察惟法其審克之上
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輕重諸罰有權刑罰世輕
世重惟齊非齊有倫有要罰懲非死人極于病非佞折
[034-17a]
獄惟良折獄罔非在中察辭于差非從惟從哀敬折獄
明啓刑書胥占咸庶中正其刑其罰其審克之獄成而
孚輸而孚其刑上備有并兩刑
 刑者律也比者例也罪無正律舉輕以明重舉重以
 明輕所謂上下比罪也三千之刑可謂衆矣猶不能
 盡天下之罪不免於上下以求其比以是知天下之
 情無窮而法不可獨任也無僣亂辭者既無正律所
 恃以為依據者獨其獄辭耳茍又僣差而亂其辭既
[034-17b]
 無定法復無定辭將何所依據乎此例固有昔嘗有
 之而今不行者矣故戒之以勿用不行也惟察惟法
 其審克之盖以既無正律察其法尤不可不致詳也
 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輕重諸罰有權者法
 重情輕法輕情重斟酌升降要必有以權之也是權
 也一毫私意未盡猶不能皆得其平惟克天徳然後
 能與乎此也刑罰世輕世重惟齊非齊有倫有要者
 有一人之輕重前所謂輕重諸罰有權是也有一代
[034-18a]
 之輕重此所謂刑罰世輕世重是也刑亂國者欲齊
 乎新國之輕則非齊也刑新國者欲齊乎平國之中
 則非齊也惟通其倫類識其要㑹然後知不齊之齊
 也罰懲非死人極于病者贖罰之所懲雖非死傷然
 殫其資財人固已極於病矣此穆王哀矜之無窮也
 此心不厚者必謂免汝之死始取汝之財為惠已多
 方為徳色寜有猶憂其病民者邪穆王於人之輸財
 憫之猶若此況於真用五刑此心又可知矣非佞折
[034-18b]
 獄惟良折獄罔非在中者穆王憫斯民之篤故於治
 獄者獨識其真佞口才者世俗所謂能折獄者也穆
 王乃舍之而屬意於温良長者盖深知區區辯慧之
 不足任惟温良長者視民如傷心誠求之不中不逺
 故其所折之獄無不在中也察辭于差非從惟從者
 雖得長者以折獄而治獄之法不可偏廢理事要當
 並舉非如後世以頺然土木為長者也辭之實者屢
 訊屢鞫前後如一欺罔文飾者雖巧于對獄其辭要
[034-19a]
 必有差因其差而察之不從其偽辭乃所以從其真
 情也哀敬折獄明啓刑書胥占咸庶中正其刑其罰
 其審克之者以哀敬之心折獄既有其本至於議法
 之時必澄定其精神澡雪其耳目然後啓法律與衆
 占度裁其輕重則咸庶幾協乎中正當啓刑書之際
 民命所繫豈容有少昏惰亦豈容不博盡衆議乎盖
 過此則其刑之矣過此則其辟之矣於此時固不可
 不審克也獄成而孚輸而孚其刑上備有并兩刑者
[034-19b]
 論刑既終申之以奏獄之戒也獄辭之成既得其孚
 信輸之於上不可變易情實必如其本辭然後謂之
 孚也一人而有數罪一罪而有數法奏其刑於上必
 皆備載而上之人斷獄則并兩刑而從其一重者以
 斷之焉陳其數者有司也制其義者人主也
王曰嗚呼敬之哉官伯族姓朕言多懼朕敬于刑有徳
惟刑今天相民作配在下明清于單辭民之亂罔不中
聽獄之兩辭無或私家于獄之兩辭獄貨非寳惟府辜
[034-20a]
功報以庶尤永畏惟罰非天不中惟人在命天罰不極
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
 履之而後難及之而後知穆王臨御之久飽於世故
 此其言所以多懼也朕敬于刑有徳惟刑盖真知刑
 之所當敬非有徳者誠不可以付此責也五刑天所
 以左右斯民而司刑者代天行罰作配在下奈何其
 不敬哉明清于單辭以下告之以敬天之實也獄辭
 有單有兩無證佐者謂之單辭聽之為尤難曰明而
[034-20b]
 復曰清盖篤敬之至澄之又澄表裏洞徹然後能不
 待證佐而坐照其情也單辭固難聽然不常值凡日
 之所聽者無非兩辭也故復戒之民之所以治罔不
 由中聽訟之兩辭而有偏仄是將無所措手足矣其
 可用私意而家于獄之兩辭乎家云者出沒變化於
 兩辭之中以為囊槖窟穴者也其所以如此者盖必
 有所利而然故戒之以獄貨非寳惟府辜功報以庶
 尤使之知獄貨非所以為寳貨積而罪亦積乃所以
[034-21a]
 聚汝辜罪之功狀終有時而償取貨之時固欲其多
 至報以庶尤之時衆罪交至豈汝所能勝乎受貨為
 富若可喜計貨為罪誠可懼也永畏惟罰非天不中
 惟人在命者人之於用罰固有時而知懼矣然或警
 或肆非所以為永畏也固有時而偶合矣然臆度揣
 摩非所謂天徳也未至乎永畏未造乎天徳我有須
 㬰之間而民已有死生之差矣惟人在命畏若之何
 而不永徳若之何而不天也茍用刑失中不協于極
[034-21b]
 則干天之罰播於庶民者亦略無令善可稱之政於
 天下流惡為無窮矣穆王此章告官伯族姓髙則望
 之以天卑則防之以貨其語若不倫者盖克念罔念
 特一息之間耳
王曰嗚呼嗣孫今徃何監非徳于民之中尚明聽之哉
哲人惟刑無疆之辭屬于五極咸中有慶受王嘉師監
于兹祥刑
 中者呂刑之綱領也苖民罔是中者也臯陶明是中
[034-22a]
 者也穆王之告司政典獄勉是中者也至於末章之
 所訓迪自中之外亦無它說焉今爾何所當監豈非
 徳於民之中乎用刑者有意干譽或上或下欲以徳
 名而實不足以為徳所以為徳者必於民之中而後
 可也其施無心其行無事本非作徳而徳莫加焉此
 所謂徳於民之中典獄者之大法也哲人惟刑待之
 尊也無疆之辭期之逺也屬于五極咸中有慶教之
 以密察之工也屬者繫屬之謂以罪繋法各協其極
[034-22b]
 然後謂之咸中有慶九中而一偏則猶有所憾不得
 為慶矣又總而結之曰受王嘉師監于兹祥刑言汝
 諸侯汝司政典獄受我嘉羙之衆藹然郁然無一損
 缺當共䕶養其可不監於此祥刑而忍輕戕虐之乎
 嗚呼穆王之心千載猶可見也
 
 
 増修東萊書說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