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13 增修東萊書說-宋-呂祖謙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增修東萊書説卷九    宋 時瀾 撰
太甲中第六      商書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作書
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
佑有商俾嗣王克終厥徳實萬世無疆之休
 太甲既克終允徳伊尹復辟以冕服奉嗣王復于亳
 即君位乃作書曰民茍非君則不能相匡以生君茍
[009-1b]
 非民亦何以君萬方言君民之𫝑不可一日相無也
 桐宮之遷豈得已哉賴天之靈克終允徳乃皇天之
 眷佑黙俾之實萬世無疆之休味此數語伊尹痛定
 之辭也使太甲終於不變尹將若何既克終矣喜慰
 如何哉實云者尹之心可想矣然太甲始改過伊尹
 即許其克終厥徳何哉盖太甲居桐動心忍性自怨
 自艾之深必知其能終也
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徳自厎不𩔖欲敗度縱
[009-2a]
敗禮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既
徃背師保之訓弗克于厥初尚賴匡救之徳圖惟厥終
 太甲既悔乃知前日之非拜手稽首曰我小子初以
 不明于徳自至不善欲至於敗度縱至於敗禮以速
 召其罪戾于厥躬觀此數語非自怨自艾之深乎自
 常人論之桐宮之放怨心必生今太甲乃知凡其不
 𩔖無非自底前日所見度若敗吾欲者禮若敗吾縱
 者今日所見乃欲之敗度縱之敗禮也人至改悔所
[009-2b]
 見莫不的切自為此語非灼然有見者不能太甲之
 病正在不明至於自咎亦謂不明于徳孔子序書以
 不明冠之篇首察知其原也方太甲不明之𥘉視欲
 與縱為安泰恬愉之地視度與禮若荆棘束縛然既
 明矣乃知度與禮自有安泰恬愉之實而欲與縱乃
 荆棘也以速戾者見欲縱之為戾急也天作孽猶可
 違避如水火之災人得而逃之至於身所自作則身
 自被害一身之間何所逃哉既徃背師保之訓至圖
[009-3a]
 惟厥終見太甲望伊尹扶持之切當太甲不惠于阿
 衡之時伊尹之言惟恐太甲之不聽及太甲既明之
 後太甲之心惟恐伊尹之不言也
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徳協于下惟明后
 伊尹見太甲之克終乃欽而重之曰修厥身允徳協
 于下於太甲已為之工夫從而大之也允徳誠然之
 徳也太甲既已克終允徳則允徳在太甲矣但未知
 協于下耳伊尹從而使之協于下蓋推之也
[009-3b]
先王子惠困窮民服厥命罔有不悦並其有邦厥鄰乃
曰徯我后后來無罰
 伊尹又恐太甲用工迫切故舉先王之事以優游勸
 諭之也太甲之心既明已知所以用工矣故告之之
 意溫然如春蓋彼之善端既發必將涵養而成之優
 游漸潰使其自有所推廣也
王懋乃徳視乃烈祖無時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視
逺惟明聽德惟聰朕承王之休無斁
[009-4a]
 伊尹又訓太甲以日新之功蓋始悔乍明其力尚淺
 慮其或觧也當太甲幼沖之初伊訓之書懼其未能
 有所立也則使之於親而立其愛於長而立其敬既
 立之後則已知有愛敬矣於此使之思孝思恭思者
 日加省察之謂也未知立愛立敬雖欲思而無致思
 之地敬愛既立則思省前日之所立者也故立與思
 相應而有先後視逺惟明聽德惟聰明與聰本然之
 有也惟視逺聽德然後為本然之聰明人能視而不
[009-4b]
 能視逺有物以蔽之也物不能蔽則本然之明見矣
 人能聽而不能聽徳有物以雜之也物不能雜則本
 然之聰見矣此皆太甲之所己用工伊尹又從而廣
 之也聖人之言未嘗偏倚奉先思孝至聽徳惟聰辭
 氣與進戒之言異太甲己有見於實然之理故伊尹
 明孝恭之本心指聰明之本體示之以用工之地也
 能此則朕亦承王之休美無厭斁之心矣聖賢變化
 人主先後緩急各有次序當急而緩則視以為常當
[009-5a]
 緩而急則激而不顧此伊尹作成中主變移氣質之
 妙也
太甲下第七     商書
 上篇規諫其病舉先王之道以為規摹中篇悔過之
 初言先王子惠之徳以涵養其心終篇已知道矣申
 告之以為君之次序上篇之辭甚嚴中篇和緩終篇
 復嚴正如醫者之治疾方疾未去則用猛藥以攻之
 疾既去則用平藥以補之本根稍固恐其餘毒未盡
[009-5b]
 故復用猛藥伊尹之訓太甲此轉甚力工夫之深盡
 在此篇蓋量其可言而後言也
伊尹申誥于王曰嗚呼惟天無親克敬惟親民罔常懷
懷于有仁鬼神無常享享于克誠天位艱哉徳惟治否
徳亂
 申者重複之意也嗚呼不輕其言也皇天本無私親
 能敬者則親之敬者天之理也民心本無常懐有仁
 者則懐之仁者民之心也鬼神亦無常享惟誠則享
[009-6a]
 之誠者鬼神之徳也上得天心下得民心幽得鬼神
 之心始可以當天位所以艱也徳惟治徳者即所謂
 敬仁誠也總之於已則謂之徳見之於外則有三者
 之異有徳則治出治則入亂治亂之定理也三代以
 前證騐甚明三代以後不知本原故不知所謂徳然
 亦有暗合於徳者亦庶可為治如漢髙之寛大光武之
 柔道是也但習之不著行之不察此治之所以不如
 古也
[009-6b]
與治同道罔不興與亂同事罔不亡終始慎厥與惟明
明后
 所謂道謂同此理也迹不必同所謂事蓋不出此數
 事而已出治則有道為亂者皆事也堯舜三代因時
 制宜或損或益豈能盡同而為君之道如出一軌桀
 紂秦始皇隋煬帝之徒雖各有為亂而聲色奢侈拒
 諫蔽賢等事無以大相異也與治同道無有不興與
 亂同事無有不亡必當終始謹其所與乃惟明明之
[009-7a]
 后所謂與乃是幾微處意之所向也一毫不謹亂亡
 自此出大抵心之所喜即厥與之所分也如見紛華
 而有悦之之心則所與在於亂矣故與者治亂之𥘉
 也治亂之分差於毫釐用心正則所與在治用心有
 毫釐不正則所與即入於亂惟終始常持此心則謂
 之明明后以其明明則能見治亂之機也
先王惟時懋敬厥徳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緒尚監兹

[009-7b]
 告太甲以用工之地也使太甲但聞明明之説將於
 何而用工蓋明明生於懋敬敬則此心存存則視之
 而見聽之而聞此便是明不敬則此心不存不存則
 反是此則謂之不明克配上帝與天相似者敬即天
 之理也今王嗣有令緒尚監兹哉言庶幾監視此理
 亦懋敬其徳哉人心放則昏敬則存也
若升髙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自此乃畫一之戒也方太甲在桐宮之時悔甚鋭見
[009-8a]
 甚力伊尹恐其勇於進躐等而不循序故告之以自
 下自邇之説使太甲知下學而上達道在邇而不可
 求諸逺然後以次而進蓋灑掃應對即精義入神之
 理禮樂刑政即道心惟微之理家人婦子即治國平
 天下之理教其於實地而用工也太甲既有見於道
 忽略之意易以生可不知至髙至逺之理實出於至
 下至近之際乎
無輕民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慎終于始
[009-8b]
 所謂輕非不顧之謂所謂安非安佚之謂難與危太
 甲𥘉悔之心也伊尹恐太甲既已用力謂民事為已
 知輕而視之惟難者難之之意終不可忘也圖終之
 餘謂君位已可安泰然居之惟危者危之之意終不
 可忘也欲接民事惟有難而已欲居君位惟有危而
 已無輕無安防其心也惟難惟危明其理也慎終于
 始言欲終之善必謹於始今正謹始之時也太甲怨
 艾方新豈有輕民事安厥位之意聖賢不已之工夫
[009-9a]
 其儆戒固如此輕者非謂太甲遂輕慢民事慮其既
 明處民事以為有餘而忘崇敬之意也安者非謂太
 甲遂安肆厥位慮其既明泰然安定而失省察之機
 也况惟艱惟危堯舜以来萬世為君者之心不可少
 釋太甲而可不知乎方其不明病在欲縱及其既悔
 則已知義理之味知之則將視以為常此心止而不
 運輕與安之所自出也輕之則將果難安之則將果
 危其何以終乎悔過之初言克終允徳是伊尹已保
[009-9b]
 太甲之克終矣此又戒之以謹終當如始蓋使之終
 不忘夫自怨自艾之時也
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必求諸非道
 逆耳之言不可謂其不順即以為非必當求諸道遜
 志之言不可謂其遜順即以為是必當求諸非道太
 甲既有見之後此理當曉然矣而伊尹不忘戒者蓋
 人之血氣有時或蔽如孔子言六十而耳順意其前
 乎六十於逆順中不能無蔽故耳順之年方知逆順
[009-10a]
 之言合道與否求者用力之地也且逆耳之言亦有
 不合理者要之合者多不合者少故於道之中求之
 遜志之言亦有合理者要之合者少不合者多故於
 非道之中求之曰求者逆耳多是而未必俱是遜志
 多非而未必俱非各於其多者求之求之而後可決
 不特執我之意也
嗚呼弗慮胡獲弗為胡成一人元艮萬邦以貞
 伊尹又嘆而言天下之事不先思慮何為而有所𫉬
[009-10b]
 既慮之後若不能為又何由而有所成慮之説太甲
 已悔而得者也為之説太甲其可不課日而用工乎
 謂前日之克終允徳蓋思慮而得之今日不為則復
 不成矣一人元良萬邦以貞元者善之長貞之意甚
 大不止於正也伊尹言元良而未説所以元良葢𨼆而
 未發使之自覺耳至是將告歸先露咸有一徳一篇
 之意
君罔以辯言亂舊政臣罔以寵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
[009-11a]

 人君聽言豈不欲逺辯言然偽言似正者有不自覺
 故深戒之人臣功盛豈不欲退然為寵利所誘有居
 之而不自知者此告歸之意也上一句以戒太甲下
 一句以自戒辯言者言偽而辯也太甲既明人已不
 可動摇惟疑似之言為可畏也人臣本無功皆人君
 之功伊尹相湯何敢有功其事太甲以為僅可免罪
 耳而可以寵利居之乎雖然人君非不知先王之成
[009-11b]
 法不可亂惟辯言若可喜所以慮其或蔽於所喜人
 臣非不知成功之不可居惟寵利乃人情之所喜所
 以慮其或安於所喜亦總言君臣之大體也
 
 
 
 
 增修東萊書説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