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05 洪範口義-宋-胡瑗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洪範口義卷上        宋 胡瑗 撰
洪範
 夫武王既勝殷殺受乃立其子武庚為後遂以箕子
 歸武王於是問以天道箕子陳述天地人之常經聖
 王治國之大法無岀於洪範故作洪範之篇 此篇
 得入周書者以此篇箕子為武王述大法九類之書
 故得入周書也
[001-1b]
惟十有三祀王訪于箕子
 此武王訪箕子之年周既受命惟十有三年四月伐
 紂而歸京師既告武成太平天下武王以箕子大賢
 遂訪而問焉故曰惟十有三祀王訪于箕子
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隂騭下民相協厥居
 騭定也王乃問而言曰嗚呼箕子欲問箕子而先嘆
 者所以重之也言天不言而黙定下民之命又且相
 助合協其居而使有常生之資定下民之命者或貧
[001-2a]
 或富或貴或賤或夭或夀莫匪天定之使然也然則
 既有短長之命又定其貴賤之材而且助合其居使
 有恒産則如懋稼穡以足食勤蠶桑以有衣使樂嵗
 上可以供給父母下可以畜妻子凶年免於死亡莫
 非天之佑而使然也故曰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
 隂騭下民相協厥居
我不知其彞倫攸叙
 此言上天之定民固有常道如此我不知其常道之
[001-2b]
 次叙者何哉故曰我不知其彞倫攸叙
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陳其五行
 自此以下至彞倫攸叙是箕子既承武王之問遂為
 王而言曰我聞往古之時鯀塞洪水亂陳五行之道
 夫水性罔有不就下者當堯之時水逆行於中國汎
 濫天下率土成江河人民為魚鼈故命鯀治之鯀不
 能順水之性導之通之使歸於江海反陻塞而壅遏
 之如是則何有其成功哉故禮祭法曰鯀障洪水而
[001-3a]
 殛死是也鯀既陻洪水是亂五行之道故曰箕子乃
 言曰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陳其五行
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彞倫攸斁
 帝謂堯也堯見鯀陻洪水亂陳五行之道於是震動
 而忿怒乃不與大法九章此常道所以敗然則謂之
 不與者如何夫陻洪水亂五行之道不能行帝堯洪
 範九疇之義則堯不與之也故曰帝乃震怒不畀洪
 範九疇彞倫攸斁
[001-3b]
鯀則殛死禹乃嗣興
 夫鯀以無功而竄逐之虞書曰殛鯀於羽山是也禹
 為人之子其父不成功不可不紹而終之書曰咨禹
 汝平水土惟時懋哉則是鯀以殛而死禹繼父而興
 也故曰鯀則殛死禹乃嗣興
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彞倫攸叙
 天帝稱之者尊貴之也夫禹既興起則反乎父業之
 所為乃導江浚川水患大息堯善禹治水之故乃與
[001-4a]
 禹大法九章此常道所以叙然則水患既下百榖既
 登天地無不得其成平故虞書曰地平天成也然則
 亦謂之與者又如何哉亦以其導江浚川順水之性
 能行夫帝堯洪範九疇之義則是帝堯與之也
初一曰五行
 自此以下至於威用六極箕子總陳九疇之名以說
 九章次叙之事也五行者即謂水火木金土是也夫
 有天地然後有隂陽有隂陽然後有五行有五行然
[001-4b]
 後有萬物是則五行者天地之子萬物之母也然謂
 之行者以其斡旋天地之氣而運行也故謂之行夫
 人既禀五行之氣而生亦由逆五行之氣而死聲音
 乎是氣味乎是性乎是色乎是舉天下之萬類未有
 不由於五行而出是則五行豈不大乎故五者因其
 數明其性成其氣辨其味有其臭著其聲彰其色為
 其物各以類而推之則可見矣所謂數者何即天地
 之生成數天竒地偶日月晷度星辰躔次嵗時歴象
[001-5a]
 律吕損益是也所謂性者潤下炎上曲直從革稼穡
 為仁為義為禮為智為信是也所謂氣者在四時則
 為春夏秋冬溫凉寒燠是也所謂味者酸鹹辛苦甘
 是也所謂臭者朽焦腥羶香是也所謂聲者宫商角
 徴羽是也所謂色者青赤白黒黄是也所謂物者
 介蟲鱗蟲倮蟲羽蟲毛蟲是也在人則為五事若居
 五福之世則其數弗乖其性不悖其氣不愆其味不
 變其臭不亂其聲不謬其色不異其蟲不怪皆順其
[001-5b]
 常若居六極之世則皆逆其常天反時為災地反物
 為妖人反徳為亂亂起則妖生各以其類而推之亦
 可見也故五行者聖人為國之大端萬類之所祖出
 而冠於九疇故曰初一曰五行然而不言用者盖以
 五行斡二儀之氣天所以生成萬物者也豈聖人所
 用治國之物乎故不言用
次二曰敬用五事案漢書五行志作羞用五事隋書五/行志作庶用五事胡氏所定經文多
從孔/傳
[001-6a]
 五事者貌言視聽思也貌者萬民所瞻仰言則為命
 令萬民之所聽視不明則及邪聽不聰則容姦思不
 睿則失謀此五者聖人治國之大本檢身之常法也
 其可不敬而後用之乎故五事謹則長興慢則取亡
 然次之於五行之後者以五行陳天地之徳而五事
 者人君之所為人君盖體天而御邦故以次於五行
 也
次三曰農用八政
[001-6b]
 八政者謂食貨祀司空司徒司冦賔師是也食以勸
 播種貨以通有無祀以事鬼神司空以均土地司徒
 以行政教司冦以正賞罰賔以明禮師以立威此八
 者皆國家所急之政則當厚用之政乃和平繼於五
 事者以人君既嚴五事以當國然後謹民以八政也
次四曰協用五紀案漢書五行志作旪用五紀顔師古/曰旪讀為叶和也古者旪叶協三字
通/用
 五紀者嵗月日星辰歴數也嵗有四時月有晦朔日
[001-7a]
 有甲乙星有運行躔次作為歴數以節之也夫聖人
 仰以觀天俯以察地南面而聽天下將欲三光全寒
 暑平百榖登四時叙未有不用五紀而調和之然此
 五紀繼於八政之後聖人為政未有不得於天時者
 故用五紀而協和之所以次八政也
次五曰建用皇極
 皇大極中也言聖人之治天下建立萬事當用大中
 之道所謂道者何哉即無偏無黨無反無側無有作
[001-7b]
 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是也下文備詳使
 天下賢者則不過愚則跂而及之平平然蕩蕩然而
 使民無傾危之過者皇極之義也故一門之内得其
 中則父義母慈子孝兄友弟恭朝廷之内得其中則
 君義臣忠四海無滛朋之人一鄉一黨則無遺親此
 皇極之道行也故皇極行則五行不相侵五事不相
 徇八政以之成五紀以之明三徳以之平卜筮以之
 靈庶徴以之順五福來臻六極不至矣然皇極獨不
[001-8a]
 言數者何也盖皇極者萬事之所祖無所不利故不
 言數以此觀之包括九疇總兼萬事未有不本於皇
 極而行也故處於中焉
次六曰乂用三徳案漢書五行志作艾用三徳顔師/古曰艾讀為乂艾乂二字古通用
 徳者内則得之於心外則得其理故謂之徳徳冇三
 者即正直剛柔是也世之平康則用正直之徳治之
 世有強悍不順則用剛徳治之世之和順則用柔徳
 治之此三徳者聖人既由中道而治天下又慮執中
[001-8b]
 無權猶執一故用三徳者所以隨宜制民一歸安寜
 之極也故皇極則見聖人之道三徳則見聖人之權
 故曰次六曰乂用三徳
次七曰明用稽疑
 稽考也聖人有疑事必用考疑之物决而明之即下
 文謂擇建立卜筮之人而命之曰雨曰霽曰蒙曰驛
 之類是也然卜筮以决疑惑定猶豫無出於此故聖
 人凡舉一事𤼵一政若有疑於心者必用卜筮以决
[001-9a]
 之故卜筮得為决疑之物然則聖人果有疑乎曰無
 也既無其疑何用其卜哉夫聖人至聰明也至周盡
 也故易曰聖人與天地合其徳與日月合其明與四
 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中庸亦曰從容中道不
 勉而中不思而得然則又何疑乎哉猶謂之考疑者
 何也即見聖人不専任其斷而思與天下同之也故
 下文謂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
 謀及卜筮汝則從卿士從庶民從龜從筮從是之謂
[001-9b]
 大同然後見聖人無過舉故上文能乂用三徳以適
 變此然後明於考稽而與衆定之故曰次七曰明用
 稽疑以疑事不一故不言數
次八曰念用庶徴
 庶徴者即謂休徴五咎徴五統而稱之故曰庶徴君
 能與衆同欲君臣上下無相奪倫蠻夷戎狄莫不寜
 謐故五行為之遂性天地為之昭感則休徴胡為而
 不至哉休徴之實有五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是
[001-10a]
 也休徴至則五者皆順其時五者各得其叙而為執
 五事之應也故曰肅時雨順之也乂時暘順之也哲
 時燠順之也謀時寒順之也聖時風順之也此盖和
 氣之所感召也若君不能與衆同欲君子小人各反
 乎所為逺近大小罔有寜謐則五行為之失性二儀
 為之愆和如此是咎徴胡為而不至哉故咎徴至則
 五者不順其時不得其叙則為悖五事之應也恒雨
 順之貎之狂也恒暘順之言之僭也恒燠順之視之
[001-10b]
 豫也恒寒順之聽之急也恒風順之思之蒙也此盖
 逆氣之所感召也以此衆徴莫不本人君之感召故
 王者作一事必念一事之應行一政必念一政之報
 事謹則休徴至焉事悖則咎徴至焉人君敢不恭承
 天而謹於御國乎故曰次八曰念用庶徴然此次於
 稽疑之後者夫龜筮共從於人神明胥契其道則庶
 徴莫不至故次於稽疑也不言數者盖休咎總而言
 之也
[001-11a]
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極案史記宋世家引/洪範作畏用六極
 五福即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寜四曰攸好徳五曰
 考終命是也六極即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
 曰貧五曰惡六曰弱是也嚮勸也威畏也以五福者
 天下之民所共欲故王者用是五福之道勸民慕而
 歸之以趨於治也六極者天下之民所共惡也王者
 用是六極之道威民畏而懼之以避其亂焉是五福
 六極莫非聖人用人以為天下之數故曰次九曰嚮
[001-11b]
 用五福威用六極然次於九疇之末者何也首陳五
 行是聖人法天地以為徳漸次為治故天時順而休
 徴至則五行皆得其性矣庶徴即叙則政教之成敗
 著焉故彞倫叙而政教成則五福之道彰彞倫敗而
 政教悖則六極之報應五福者君子之吉成徳也六
 極者人道之窮也如是則王道終始斯可見矣故因
 而終於九疇焉注以謂天以五福六極嚮勸威沮於
 人則不然矣按下文建用皇極曰斂時五福用敷錫
[001-12a]
 厥庶民彼注云斂是五福之道以為教用布與衆民
 以慕之以嚮威而言則曰天以皇極而言則曰教何
 義之異也以五福六極民各有命非人力之使然故
 稱天以皇極錫於民者君也故稱教前言乎天不繫
 乎教後言乎教不繫乎天是亦依文而觧之非逹其
 所以為教也然則五福六極果天使然耶君使然耶
 曰君使然者存乎教故中庸曰率性之謂道修道之
 謂教是也天使然者存乎命故易曰乾道變化各正
[001-12b]
 性命是也言乎命一人之私也言乎教天下之公也
 洪範九疇何嘗以私言哉然則嚮非天之勸威非天
 之沮果誰歟曰君也何以知乎夫九疇之類惟五行
 不言用盖為天所任非人君所用為教也餘八者皆
 言用盖人君所用為教也故王者用五福則民勸而
 歸至焉用六極則民畏而避亂焉是福極者治亂之
 大本也故人備五福者全福之人也人備六極者窮
 極之人也其次則福極雜得之不可定矣夫人既夀
[001-13a]
 既富既康寜既考終命其間凶惡懦弱者有之矣既
 好徳而凶短折者有之矣疾憂貧者有之矣然惟好
 徳者雖憂雖貧雖凶短折不害為君子惡而弱者雖
 富雖夀雖康寜雖考終命不免為小人各以禀受而
 得之者命也非教也命冇定分教隨變化故聖人言
 教不言命也安國之𫝊何失之逺哉然此福極别而
 言之者何也夫五福六極切於教化故析而言也且
 五行者萬事之本故首於九疇八事得則福八事失
[001-13b]
 則極故以福極終之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自此以下至終篇皆是箕子歴說九疇之名廣演九
 疇之義此初一曰五行至稼穡作甘說五行之一節
 一曰水至五曰土觧五行之名也夫潤萬物莫如水
 燥萬物莫如火木可揉而曲直金可范而成器土則
 兼載四者而生殖其中也故人之飲食必待水火而
 烹飪宫室必待金木而斲樸土稼穡之利欲百榖之
[001-14a]
 生未有不在乎土也故五行萬物人用之由出也聖
 人豈不修之哉故𫝊曰天生五材人並用之是也然
 則一曰水五曰土何也此以生數成數言之也按易
 繫辭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
 九地十此即是五行生成之數天一生水地二生火
 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其生數也地六成
 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隂陽各
 有匹偶而數得成焉謂之成數故五行始於水終之
[001-14b]
 於土是其義也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
 自此至作甘皆說五行之性順其勢而行各有不同
 也夫水之性無有不潤下火之性罔有不炎上故水
 之性决之東則東流决之西則西流引之穴坎之間
 則莫不盈積是則水之性可見矣燥萬物而升上者
 莫如火之性故易乾卦曰水流濕火就燥類相感也
 故聖人之治天下若能順五行之性修其水徳導逹
[001-15a]
 溝瀆濬治河渠號令不違其時水性無有壅遏如是
 則潤下矣治之三載而功成者水潤下故也故舜曰
 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若其河
 渠不通溝澮不濬政教違時水行不由其道者是水
 不潤下矣故堯有洪水汎溢中國禹能下矣鯀之所
 以治洪水九載功用弗成者水不潤下故也聖人能
 順五行之性而修火徳鼓鑄有時焚萊有節號令當
 火政修如是則火炎上矣故周禮司烜氏中春以木
[001-15b]
 鐸修火禁於中國是也若其焚萊不時鼓鑄無節火
 官廢火政堕則災宫館災宗廟此火不炎上也鄭鑄
 刑鼎後乃有災亂火不炎上故也故潤下炎上皆性
 之自然也
木曰曲直金曰從革
 此亦自然之性也木可揉而為曲直方貟故為之相
 其方則中矩貟則中規直則中矢方則中輿又貟中
 輪曲中鈎惟矯之何如爾荀子曰木之鈎者必將待
[001-16a]
 櫽栝矯然後直又曰木直中繩揉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揉使之然也是曲直者木之性
 也人君順五行之性修其木徳營建宫室不奪農時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若是則木順其曲
 直矣若用民力奪農時斬不時之材供非度之用如
 此則木不曲直矣從革者以金性雖至剛方隨鼓鑄
 而變故鎔之則流形范之則成器利可以為劍㦸銳
 可以為戈矛惟鎔范之如何耳故董仲舒曰金之在
[001-16b]
 鎔惟冶者之所鑄故能變革者豈非金之性哉故人
 君能順五行之性而修其金徳兵興以法師出以時
 持旌仗鉞臨戰誓士足以抗威武而誅叛逆此之謂
 金從革矣則如周有牧野之命湯有南巢之兵是也
 若其師出踰時兵興無法好攻戰之事輕百姓之命
 以致殺人滿野傷人盈城如此則金不從革矣故古
 之秦皇黷武漢之孝武窮兵是也
土爰稼穡
[001-17a]
 爰於也始種而生謂之稼將歛而成謂之穡土持萬
 物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含厚於下者也故
 春耕之百榖然後生秋歛之百榖然後成土之性厚
 待於稼穡然後見其性也惟聖人能修五行之徳順
 其土性陋宫室省䑓榭闢土地之事勸耕鑿之業不
 奪農時而深耕易耨乃土爰稼穡矣故禹卑宫室堯
 有土堦而民厚生者此也若其侈宫室華䑓榭離宫
 廣闢别館閎開國多苦役之事野無加闢之田如此
[001-17b]
 則不稼穡矣故秦築阿房漢罷路䑓何興亡之異也
潤下作鹹
 此說五行之味也水性本甘由浸漬於地𤼵味而為
 鹹月令云其味鹹是也
炎上作苦
 火本炎上焚物則焦夫氣既焦則味𤼵而為苦月令
 云其味苦是也
曲直作酸
[001-18a]
 木之結實者味成多酸月令云其味酸是也
從革作辛
 金就鎔鑄即有腥氣非苦非酸而近於辛者金之味
 月令云其味辛是也
稼穡作甘
 百榖之味甘可知矣然百榖本由土地而生也甘者
 實為土味月令云其味甘是也所引月令之文者皆
 五行所屬之月而味之屬也
[001-18b]
二五事一曰貎
 自此以下至睿作聖皆說五事之節也貎者即謂威
 儀容貎人可觀望者皆謂之貎此分觧五事之名
二曰言
 凡有號令天下使天下之人莫不從者王者之言也
三曰視
 夫善觀人者觀其情情得則人斯見矣
四曰聽
[001-19a]
 夫納芻蕘之言來廊廟之語而求天下之情者未有
 不自君耳聽之
五曰思
 夫天下茫茫萬事籍籍神而明之研思極慮然而首
 曰貎而終曰思者何夫民之先見者君之貎次而禀
 受者君之言視不待號召而神化言必有戒諭而順
 從思者包括四事一本於心矣
貎曰恭
[001-19b]
 此一節言王者必湏持謹五事夫君之貎為人所觀
 仰則必端嚴恭莊而後民望而畏之故行歩有佩玉
 之聲登車有和鸞之節錯衡養目蘭茝養鼻在田獵
 而有三驅之制在飲食而有饗獻之禮出入有節動
 静有時凡舉一事未有不由禮而行之如是則貎曰
 恭矣若其起居無時行歩無節馳騁田獵䘮棄禮儀
 如是則貎不恭矣故王者之貎必湏恭敬者也
言曰從
[001-20a]
 夫君有言則四海皆仰而聽之是故雖在巖廊之上
 言出而可行雖在九重之内令出而可從使民有時
 用民有節有功者必賞有罪者必罰如此則言乃可
 從矣若其政教二三號令反覆功者未必賞罪者未
 必罰使萬民也不永安而欲逸戒百官也惟朝定而
 夕移若是則君之出言而豈有從者哉故必湏至當
 也
視曰明
[001-20b]
 夫王者將欲觀人情則紛華盛麗不可閱也滛哇柔
 曼不可蔽也分别賢佞殊異適庶官人有序舊章不
 迷如此則視之謂明矣若其耽色恱聲信譖放賢亂
 其適庶不肖與賢者淆混如此則視不明矣故王者
 之視必明而後可
聽曰聰
 夫十室之邑有邪有正况四海之内有佞有賢訪芻
 蕘有廊廟之語面恭有欺天之言苟非人君廓黈纊
[001-21a]
 之塞舉未進之賢可謂耳之不聰也故堯命龍作納
 言而不使䜛說殄行得耳聰之道也若其親嬖倖逺
 忠良如此則正士退䜛夫興此率耳之不聰也
思曰睿
 思者深㣲之義夫聖人既有天下之廣四海之大萬
 㡬之叢脞庶政之至煩未有不思而得也朝不暇食
 所以慮之夜不安寢所以思之利於民則行之益於
 國則行之思深則事當事當則可乆矣此聖人所以
[001-21b]
 思慮至深㣲也若其思之不深慮之不逺雖苟取一
 時之利豈無後世之患乎
恭作肅
 前文既定貎曰恭以下五事皆由一人之身五事當
 可以成天下之化君貎恭天下皆知有所敬故近則
 臣敬之逺則民敬之由乎一國達乎四海天下莫不
 敬上者君恭徳使之然也
從作乂
[001-22a]
 夫言既可從則政教有一定之制天下無反汗之號
 言出則天下莫不從風而起治矣然則四海百官皆
 從聽而為治也中庸曰言而世為天下法是也
明作哲案哲字孔傳作晢正義曰王肅及漢書五行志/皆云悊智也鄭本作晢與孔傳同悊古哲字也
胡氏定從哲為/蔡氏書傳所本
 夫君視既明貎恭心狠則不能容於國堯言桀行則
 不能留於朝惟賢徳是用惟邪佞是除若天地之無
 不覆載日月之無不照臨苟非至明何以能取人若
[001-22b]
 是哉故唐虞命羣臣而登於朝放四凶而流於野故
 曰知人則哲能官人明可知矣
聰作謀
 夫君耳既聰則能立事故來廟堂之語納芻蕘之言
 良籌碩䇿日聞於朝深規極諌日達於耳若是則何
 患不能謀天下之事哉能成天下之謀者惟在君之
 聰爾
睿作聖
[001-23a]
 聖者無所不通之謂也夫君之所以治天下之務思
 慮之深則無有不通矣政無小大能通之也情無昭
 隠皆見之也舉天下之大四海之逺人所及者莫不
 通於耳雖天地鬼神亦能通之也中庸曰建諸天地
 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詩曰鳶飛戾天魚躍于淵
 上下察則聖可知矣
三八政一曰食
 自此而下至八曰師皆說八政之目也食者即嘉榖
[001-23b]
 可食之類也夫聖人之治天下未有不以足食為本
 故鑿井耕田勸農而厚業使民無逰手而人皆種作
 於田畝所謂倉廪實然後語榮辱之分衣食足然後
 議亷恥之事故堯命四子而節授時候舜命后稷而
 播時百榖皆為此也
二曰貨
 貨者即布帛可衣之類也夫古之聖王治天下既不
 欲一民之餒又不欲一人之寒於是環廬樹桑勸蠶
[001-24a]
 繭力組紃勤織使女無棄業室無停機如此則通貨
 之道也故易曰日中為市聚天下之民通天下之貨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斯邦厚民富之道也
三曰祀
 上郊天所以答陽功下祀地所以報隂道享宗廟所
 以奉先祖昭孝心示民有尊也又且内有膢臘之事
 外有山川之舉以至門行戸竈邱陵原隰皆有其祭
 者是聖人之廣極其敬而有所尊也於是羞其簠簋
[001-24b]
 陳其籩豆薦其黍稷饋其牢醴外盡備物内竭至誠
 如此則鬼神幽明胡不享哉故祭祀所以為教本禮
 曰使民不忘本此之謂也
四曰司空
 夫聖人既有天下之廣四海之大民人之衆生齒之
 繁欲安其土而不遷敦其業而阜盛何以至哉故王
 者立司空之為此責也土維有瘠壤此辨之也地居
 有上下此相之也故禮曰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
[001-25a]
 又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此其司空之任
 也
五曰司徒
 夫民既有棟宇以避燥濕有永食以禦飢寒然則教
 化不行禮義不著何以成至治之道故司徒之官所
 以教也父之未義者教之以義母之未慈者教之以
 慈兄與兄則言友弟與弟則言恭人子之道孝弟而
 已矣夫能教此五者則天下莫不驅頑鄙之行而臻
[001-25b]
 亷讓之域者也司徒之教使然矣故書云契作司徒
 敬敷五教在寛又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擾萬民
 皆責於司徒也
六曰司冦
 夫聖人之治天下雖欲以仁愛之道行化於四海然
 其間有姦猾則奈何故大則四夷之不賔小則諸侯
 之不臣凶夫肆逆頑臣姦驕若是則如何制哉故司
 冦者所以為禦冦之官也周禮曰司冦詰邦國刑百
[001-26a]
 官又周官曰司冦掌邦禁詰姦慝刑暴亂乃掌嚴邦
 法修度天威小大之刑無有不正所以討天下之亂
 臣賊子無非繫於司冦之官也皆其責矣
七曰賔
 夫聖人既不能獨治必建賢諸侯所以為王室之輔
 也然則分茅受土何以得其懽心哉故限之朝覲之
 禮分之㑹同之事為之享燕之節設其委積之事始
 來也有郊共之禮示慇懃之意也及其還則有餞送
[001-26b]
 之道致丁寜也若此則四海之内凡爾諸侯烏有不
 親睦哉振鷺詩曰有客宿宿有客信信此周家之客
 其親睦也可知矣故人主治天下當延其賔客也
八曰師
 師者師保之師也夫能探天下之術論聖人之道王
 者北面而尊師則有不召之師師之猶言法也禮義
 所從出也道徳以為法也故王者有疑則就而問焉
 謀而有成言而可行率能備王者之疑輔人主以道
[001-27a]
 故湯學伊尹而商祚所以興成王事周公而姬邦所
 以昌武王之聖尚有吕望之請明帝之盛亦有桓榮
 之尊自古聖帝明王未有不由師而後興也故𫝊曰
 國將興尊師而重道又曰三王四代惟其師故師者
 天下之根本也然八政之次首曰食而終曰師者何
 也夫食者萬民之命也一日而不可闕故居於首焉
 冇食必有衣故貨居二焉食貨充盈莫不由明靈祐
 之故𫝊曰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此祀所以居
[001-27b]
 其三也雖有養身之具必有安身之居司空主民土
 故叙之於四也雖有安民之道非禮義不能立故司
 徒教之居於五也教之不能入不能無小人之行者
 故司冦主刑詰之居於六也姦猾既去則天下皆相
 親逺域來朝則賔禮待之居其七也夫然行七者之
 事未有不决於師明其義達其禮教而行之所以終
 於八也
四五紀一曰嵗
[001-28a]
 此說五紀之一節也嵗有四時春夏秋冬以推移天
 地之氣是也
二曰月
 自朔至晦是為一月每嵗十有二月是也
三曰日
 自甲至癸凡有十日此之謂也
四曰星辰
 二十八宿分見於四方日月相㑹之次謂之辰辰之
[001-28b]
 由言時也専以正時候之節也
五曰歴數
 歴者隂陽之紀歴數則謂紀周天三百六十度夫一
 嵗之間日月之推移星辰之轉運聖人作為之歴紀
 其運行伏見之事可以調一歳之氣而節授人時使
 人東作西成南訛朔易不愆耕鑿之候以承天地之
 和歴數明之致也故堯則命四子舜則在璇璣而寒
 暑平四序均謂之正也得五紀之效也然而首曰嵗
[001-29a]
 終曰歴者嵗可統月月可統日星辰運行在天歴數
 者所以紀四者而正一嵗之候也然則皆謂之紀者
 括隂陽之運行為天地之大化故皆言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