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b0003 尚書正義-唐-孔穎達 (master)


[008-1a]
尚書正義卷第八
    國子祭酒上護軍曲阜縣開國子臣孔頴達奉
    勑撰
  商書
    湯誓第一
    仲虺之誥第二
    湯誥第三
    伊訓第四
    太甲上第五
    太甲中第六
    太甲下第七
    咸有一德第八
湯誓第一
伊尹至湯誓
正義曰伊尹以夏政醜惡去而歸湯輔相成湯與之伐桀升道
[008-1b]
從陑出其不意遂與桀戰于鳴條之野將戰而誓戒士衆史敘
其事作湯誓
傳桀都至之南
正義曰此序湯自伐桀必言伊尹相湯者序其篇次自爲首尾
以上云伊尹醜夏遂相成湯伐之故文次言伊尹也計太公之
相武王猶如伊尹之相成湯泰誓不言太公相者彼文無其次
也且武王之時有周召之倫聖賢多矣湯稱伊尹云聿求元聖
與之戮力伊尹稱惟尹躬曁湯咸有一德則伊尹相湯其功多
於太公故特言伊尹相湯也桀都安邑相傳爲然即漢之河東
郡安邑縣是也史記吳起對魏武侯云夏桀之居左河濟右太
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也地理志云上
黨郡壷關縣有羊腸坂在安邑之北是桀都安邑必當然矣將
明陑之所在故先言桀都安邑桀都在亳西當從東而往今乃
升道從陑升者從下向上之名言陑當是山阜之也歷險迂路
爲出其不意故也陑在河曲之南蓋今潼關左右河曲在安邑
[008-2a]
西南從陑向北渡河乃東向安邑鳴條在安邑之西桀西出拒
湯故戰于鳴條之野陑在可由之南鳴條在安邑之西皆彼有
其迹相傳云然湯以至聖伐暴當顯行用師而出其不意掩其
不備者湯承禪代之後甞爲桀臣慙而且懼故出其不意武王
則三分天下有其二久不事紂紂有浮桀之罪地無險要之勢
故顯然致罰以明天誅又慇懃誓衆與湯有異所以湯惟一誓
武王有三
傳地在至拒湯
正義曰鄭玄云鳴條南夷地名孟子云舜卒放鳴條東夷之地
或云陳留平丘縣今有鳴條亭是也皇甫謐云伊訓曰造攻自
鳴條朕哉自亳又曰夏師敗績乃伐三朡湯誥曰王歸自克夏
至于亳三朡在定陶放義不得在陳留與東夷也今安邑見有
鳴條陌昆吾亭左氏以爲昆吾與桀同以乙卯日亡韋顧亦爾
故詩曰韋顧旣伐昆吾夏桀放左氏昆吾在衞乃在濮陽不得
與桀異處同日而亡明昆吾亦來安邑欲以衞桀故同日亡而
[008-2b]
安邑有其亭也且吳起言險以指安邑安邑於此而言何得在
南夷乎謐言是也
湯誓
正義曰此經皆誓之辭也甘誓泰誓牧誓發首皆有序引別言
其誓意記其誓處此與費誓惟記誓辭不言誓處者史非一人
辭有詳略序以經文不具故備言之也
王曰至攸赦
正義曰商王成湯將與桀戰呼其將士曰來汝在軍之衆庶悉
聽我之誓言我伐夏者非我小子輒敢行此以臣伐君舉爲亂
事乃由有夏君桀多有大罪上天命我誅之桀旣失君道我非
復桀臣是以順天誅之由其多罪故也桀之罪狀汝盡知之今
汝桀之所有之衆即汝輩是也汝等言曰我君夏桀不憂念我
等衆人舎廢我稼穡之事奪我農功之業而爲割剥之政於夏
邑斂我貨財我惟聞汝衆言夏氏旣有此罪上天命我誅桀哉
畏上天之命不敢不正桀罪而誅之又質而審之今汝衆人其
[008-3a]
必言曰夏王之罪其實如我所言夏王非徒如此又與臣下相
率遏絶衆力使不得事農又相率爲割剥之政於此夏邑使不
得安居上下同惡民困益甚由是汝等相率怠惰不與在上和
協比桀於日曰是日何時能喪若其可喪我與汝皆亡身没之
寧殺身以亡桀是其惡之甚夏王惡德如此今我必往誅之汝
庶幾輔成我一人致行天之威罰我其大賞賜汝汝無得不信
我語我終不食盡其言爲虚僞不實汝若不從我之誓言我則
并殺汝子以戮汝身必無有所赦勸使勉力勿犯法也庶亦衆
也古人有此重言猶云艱難也
傳契始至一夫
正義曰以湯於此稱王故本其號啇之意契始封商湯號爲商
知契始封商湯遂以商爲天下之號鄭玄之說亦然惟王肅云
相土居商丘湯取商爲號若取啇丘爲號何以不名商丘而單
名商也若八遷國名商不改則此商猶是契商非相土之商也
若八遷遷即改名則相土至湯改名多矣相土旣非始祖又非
[008-3b]
受命何故用其所居之地以爲天下號名成湯之意復何取乎
知其必不然也湯取契封商以商爲天下之號周不取后稷封
邰爲天下之號者契後八遷商名不改成湯以商受命故冝以
商爲號后稷之後隨遷易名公劉爲豳大王爲周文王以周受
命故當以周爲號二代不同理則然矣泰誓云獨夫受此湯稱
爲王則比桀於一夫桀旣同於一夫故湯可稱王矣是言湯於
伐桀之時始稱王也周書泰誓稱王則亦伐紂之時始稱王也
鄭玄以文王生稱王亦謬也
傳稱舉至順天
正義曰稱舉釋言文常法以臣伐君則爲亂逆故舉亂謂以諸
侯伐天子桀有昬德宣三年左傳文以有昬德天命誅之今乃
順天行誅非復臣伐君也以此解衆人守常之意也
傳今汝至之言
正義口如我者謂湯之自稱我也湯謂其衆云汝言桀之罪如
我誓言所述也
[008-4a]
傳言桀至賦重
正義曰此經與上舎我穡事而割正夏其意一也上言夏王之
身此言君臣相率再言所以積桀之罪也力施於農財供上賦
故以止絶衆力謂廢農功割剥夏邑謂征賦重言以農時勞役
又重斂其財致使民困而怨深賦斂重則民不安矣
傳衆下至喪桀
正義曰上旣馭之非道下亦不供其命故衆下相率爲怠惰不
與上和合不肯每事順從也比桀於日曰是日何時喪亡欲令
早喪桀命也我與汝俱亡者民相謂之辭言並欲殺身以喪桀
也所以比桀於日者以日無喪之理猶云桀不可喪言喪之難
也不避其難與汝俱亡欲殺身以喪桀疾之甚也鄭云桀見民
欲叛乃自比於日曰是日何甞喪乎日若喪亡我與汝亦皆喪
亡引不亡之徴以脅恐下民也
傳食盡至不實
正義曰釋詁云食僞也孫炎曰食言之僞也哀二十五年左傳
[008-4b]
云孟武伯惡郭重曰何肥也公曰是食言多矣能無肥乎然則
言而不行如食之消盡後終不行前言爲僞故通謂僞言爲食
言故爾雅訓食爲僞也
傳古之至勿犯
正義曰昭二十年左傳引康誥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是古之
用刑如是也旣刑不相及必不殺其子權時以迫脅之使勿犯
刑法耳不於甘誓解之者以夏啓承舜禹之後刑罰尚寛殷周
以後其罪或相縁坐恐其實有孥戮故於此解之鄭玄云大罪
不止其身又孥戮其子孫周禮云其奴男子入于罪隷女子八
于舂槀鄭意以爲實戮其子故周禮注云奴謂從坐而沒入縣
官者也孔以孥戮爲權脅之辭則周禮所云非從坐也鄭衆云
謂坐爲盗賊而爲奴者輸於罪隸舂人槀人之官引此孥戮汝
又引論語云箕子爲之奴或如衆言別有没入非縁坐者也
湯旣至臣扈
正義曰湯旣伐而勝夏革命創制變置社稷欲遷其社無人可
[008-5a]
代句龍故不可而止於時有言議論其事故史敘之爲夏社疑
至臣扈三篇皆亡
傳湯承至而止
正義曰傳解湯遷社之意湯承堯舜禪代之後已獨伐而取之
雖復應天順人乃是逆取順守而有慙愧之德自恨不及古人
故革命創制改正易服因變置社稷也易革卦彖曰湯武革命
順乎天而應乎人下篇言湯有慙德大傳云改正朔易服色此
其所得與民變革者也所以變革此事欲易人之視聽與之更
新故於是之時變置社稷昭二十九年左傳云共工氏有子曰
句龍爲后土后土爲社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爲稷自夏巳上祀
之周棄亦爲稷自商巳來祀之祭法云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
曰農能殖百穀夏之衰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爲稷其工氏之霸
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爲社是言變置之事也
魯語文與祭法正同而云夏之興也周棄繼之興當爲衰字之
誤耳湯于初時社稷俱欲改之周棄功多於柱即今廢柱祀棄
[008-5b]
而上丗治水土之臣其功無及句龍者故不可遷而止此序之次
在湯誓之下云湯旣勝夏下云夏師敗績湯遂從之是未及逐
桀巳爲此謀鄭玄等注此序乃在湯誓之上若在作誓之前不
得云旣勝夏也孟子曰犧牲旣成粢盛旣絜祭祀以時然而旱
乾水溢則變置社稷鄭玄因此乃云湯伐桀之時大旱旣置其
禮祀明德以薦而猶旱至七年故更致社稷乃謂湯即位之後
七年大旱方始變之若實七年乃變何當繫之勝夏勝夏猶尚
不可況在湯誓前乎且禮記云夏之衰也周棄繼之商興七年
乃變安得以夏衰爲言也若商革夏命猶七年祀柱左傳亦不
得斷爲自夏已上祀柱自商巳來祀棄也由此而言孔稱改正
朔而變置社稷所言得其旨也漢丗儒者說社稷有二左傳說
社祭句龍稷祭柱棄惟祭人神而已孝經說社爲土神稷爲穀
神句龍柱棄是配食者也孔無明說而此經云遷社孔傳云無
及句龍即同賈逵馬融等說以社爲句龍也
傳言夏至皆亡
[008-6a]
正義曰疑至與臣扈相類當是二臣名也蓋亦言其不可遷之
意馬融云聖人不可自專復用二臣自明也
傳三朡至寶之
正義曰湯伐三朡知是國名逐桀而伐其國知桀走保之也今
定陶者相傳爲然安邑在洛陽西北定陶在洛陽東南孔跡其
所往之路桀自安邑東入山出太行乃東南渉河往奔三朡湯
緩追之不迫遂奔南巢俘取釋詁文桀必載寶而行棄於三朡
取其寶玉取其所棄者也楚語云玉足以庇廕嘉穀使無水旱
之災則寶之韋昭云玉禮神之玉也言用玉禮神神享其德使
風雨調和可以庇廕嘉穀故取而寶之
仲虺之誥第二
湯歸至作誥
正義曰湯歸自伐夏至于大坰之地其臣仲虺作誥以誥湯史
録其言作仲虺之誥上言遂伐三朡故傳言自三朡而還不言
歸自三朡而言歸自夏者伐夏而遂逐桀於今方始旋歸以自
[008-6b]
夏告廟故序言自夏傳本其來處故云自三朡耳大坰地名未
知所在當是定陶向亳之路所經湯在道而言予恐來丗以台
爲口實故仲虺至此地而作誥也序不言作仲虺之誥以理足
文便故略之
傳爲湯至之後
正義曰定元年左傳云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爲夏車正仲虺
居薛以爲湯左相是其事也
仲虺之誥
正義曰發首二句史述成湯之心次二句湯言已慙之意仲虺
乃作誥以下皆勸湯之辭自曰嗚呼至用爽厥師言天以桀有
罪命伐夏之事自簡賢輔勢至言足聽聞說湯在桀時怖懼之事
自惟王弗邇聲色至厥惟舊哉言湯有德行加民民歸之事自
佑賢輔德以下說天子之法當擢用賢良屏黜昬暴勸湯奉行
此事不須以放桀爲惡康誥召誥之類二字足以爲文仲虺誥
三字不得成文以之字足成其句畢命囧命不言之微子之命
[008-7a]
文侯之命言之與此同猶周禮司服言大裘而冕亦足句也
傳仲虺至曰誥
正義曰伯仲叔季人字之常仲虺必是其名或字仲而名虺古
人名字不可審知縱使是字亦得謂之爲名言是人之名號也
左傳稱居薛爲湯左相是以諸侯相天子也周禮士師云以五
戒先後刑罰一曰誓用之於軍旅二曰誥用之於㑹同是㑹同
曰誥誥謂於㑹之所設言以誥衆此惟誥湯一人而言㑹同者
因解諸篇誥義且仲虺必對衆誥湯亦是㑹同曰誥
成湯放桀于南巢
正義曰桀奔南巢湯縱而不迫故稱放也傳言南巢地名不知
地之所在周書序有巢伯來朝傳云南方遠國鄭玄云巢南方
之國丗一見者桀之所奔蓋彼國也以其國在南故稱南耳傳
并以南巢爲地名不能委知其處故未明言之
夏王至厥師
正義曰矯詐也誣加也夏王自有所欲詐加上天言天道須然
[008-7b]
不可不爾假此以布苛虐之命於天下以困苦下民上天用桀
無道之故故不善之用使商家受此爲王之命以王天下用命
商王明其所有之衆謂湯敎之使修德行善以自安樂是明之也
傳式用爽明也
正義曰式用釋言文昭七年左傳云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從
爽以至於明則爽是明之如故爽爲明也經稱昧爽謂未大明也
德懋至不吝
正義曰於德能勉力行之者王則勸勉之以官於功能勉力爲
之者王則勸勉之以賞用人之言惟如已之所出改悔過失無
所恡惜美湯之行如此凡庸之主得人之言 非已智雖知其
善不肯遂從已有愆失恥於改過舉事雖覺其非不肯更悔是
惜過不改故以此美湯也成湯之爲此行尚爲仲虺所稱歎凡
人能勉者鮮矣
乃葛伯仇餉
正義曰此言乃者却說巳過之事胤征云乃季秋月朔其義亦
[008-8a]
然左傳稱怨耦曰仇謂彼人有負於我我心怨之是名爲仇也
餉田之人不負葛伯葛伯奪其餉而殺之是葛伯以餉田之人
爲已之仇言非所怨而妄殺故湯爲之報也孟子稱湯使亳衆
往爲之耕有童子以黍肉餉葛伯奪而殺之則葛伯所殺殺亳
人也傳言葛伯遊行見農人之餉於田者殺其人而奪其餉故
謂之仇餉乃似葛伯自殺已人與孟子違者湯之征葛以人之
枉死而爲之報耳不爲亳人乃報之非亳人則赦之故傳指言
殺餉不辨死者何人亳人葛人義無以異故不復言亳非是故
違孟子
傳賢則至之道
正義曰周禮郷大夫云三年則大比考其德行道藝而興賢者
鄭玄云賢者謂有德行者詩序云忠臣良士皆是善也然則賢
是德盛之名德是資賢之實忠是盡心之事良是爲善之稱俱
是可用之人所從言之異耳佑之與輔顯之與遂隨便而言之
傳弱則至正義
[008-8b]
正義曰力少爲弱不明爲昧政荒爲亂國滅爲亡兼謂包之攻
謂擊之取謂取爲已有侮謂侮慢其人弱昧亂亡俱是彼國衰
微之狀兼攻取侮是此欲吞并之意弱昧是始衰之事來服則
制爲已屬不服則以兵攻之此二者始欲服其人未是滅其國
亂是巳亂亡謂將亡二者衰甚已將滅其國亡形巳著無可忌
憚故陵侮其人旣侮其人必滅其國故以侮言之此是人君之
正義仲虺陳此者意亦言桀亂亡取之不足爲愧下言推亡及
覆昬暴其意亦在桀也
德日至乃離
正義曰易繫辭云日新之謂盛德修德不怠日日益新德加于
人無遠不届故萬邦之衆惟盡歸之志意自滿則陵人人旣被
陵情必不附雖九族之親乃亦離之萬邦舉遠以明近九族舉
親以明踈也漢代儒者說九族有二案禮戴及尚曺緯歐陽說
九族乃異姓有屬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古尚書說九族從
髙祖至玄孫凡九族堯典云以親九族傳云以睦髙祖玄孫之
[008-9a]
親則此言九族亦謂髙祖玄孫之親也謂萬邦惟懷實歸之九
族乃離實離之聖賢設言爲戒容辭頗甚父子之閒便以志滿
相棄此言九族以爲外姓九族有屬文便也
湯誥第三
湯旣至湯誥
正義曰湯旣黜夏王之命復歸于亳以伐桀大義誥示天下史
録其事作湯誥仲虺在路作誥此至亳乃作故次仲虺之下
王歸自克夏
正義曰湯之俴桀當有諸侯從之不從行者必應多矣旣巳克
夏改正名號還至于亳海内盡來猶如武成篇所云庶邦冢君
曁百工受命于周也湯於此時大誥諸侯以伐桀之義故云誕
告萬方誕大釋詁文萬者舉盈數下云凡我造邦是誥諸侯也
降衷于下民
正義曰天生烝民與之五常之性使有仁義禮智信是天降善
於下民也天旣與善於民君當順之故下傳云順人有常之性
[008-9b]
則是爲君之道
弗忍荼毒
正義曰釋草云荼苦菜此萊味苦故假之以言人苦毒謂螫人
之蟲蛇虺之類實是人之所苦故并言荼毒以喻苦也
敢用玄牡
正義曰檀弓云殷人尚白牲用白今云玄牡夏家尚黒于時未
變夏禮故不用白也故安國注論語敢用玄牡之文云殷家尚
白未變夏禮故用玄牡是其義也鄭玄說天神有六周家冬至
祭皇天大帝于圜丘牲用蒼夏至祭靈威仰於南郊則牲用騂
孔注孝經圜丘與郊共爲一事則孔之所說無六天之事論語
堯曰之篇所言敢用玄牡即此事是也孔注論語以爲堯曰之
章有二帝三王之事録者採合以成章檢大禹謨及此篇與泰
誓武成則堯曰之章其文略矣鄭玄解論語云用玄牡者爲舜
命禹事於時揔告五方之帝莫適用用皇天大帝之牲其意與
孔異
[008-10a]
傳聿遂至請命
正義曰聿訓述也述前所以申遂故聿爲遂也戮力猶勉力也
論語云陳力就列湯臣大賢惟有伊尹故知大聖陳力謂伊尹
也伊尹賢人而謂之聖者相對則聖極而賢次散文則賢聖相
通舜謂禹曰惟汝賢是聖得謂之賢則賢亦可言聖鄭玄周禮
注云聖通而先識也解先識則爲聖名故伊尹可爲聖也孟子
云伯夷聖人之淸者也伊尹聖人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人之和
者也孔子聖人之明者也是謂伊尹爲聖人也桀爲殘虐人不
自保故伐桀除人之穢是爲請命
天命至允殖
正義曰桀以大罪身即黜伏是天之福善禍淫之命信而不僭
差也旣除大惡天下煥然脩飾若草木同生華兆民信樂生也
昔日不保性命今日樂生活矣僭差不齊之意故傳以僭爲差
賁飾易序卦文也
傳此伐至衆心
[008-10b]
正義曰經言兹者謂此伐桀也顧氏云未知得罪于天地言伐
桀之事未知得罪于天地以否湯之伐桀上應天心下符人事
本實無罪而云未知得罪以否者謙以求衆心
惟簡在上帝之心
正義曰鄭玄注論語云簡閱在夭心言天簡閱其善惡也
咎單作明居
正義曰百篇之序此類有四伊尹作咸有一德周公作無逸作
立政與此篇直言其所作之人不言其作者之意蓋以經文分
明故略之馬融云咎單爲湯司空傳言主土地之官蓋亦爲司
空也
伊訓第四
成湯至徂后
正義曰成湯旣没其歳即太甲元年伊尹以太甲承湯之後恐
其不能纂修祖業作書以戒之史叙其事作伊訓肆命徂后三篇
傳太甲至元年
[008-11a]
正義曰太甲太丁子丗本文也此序以太甲元年繼湯沒之下
明是太丁未立而卒太甲以孫繼祖故湯没而太甲代立即以
其年稱爲元年也周沄以踰年即位知此即以其年稱元年者
此經云元祀十有二月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柢見厥祖太甲
中篇云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二者
皆云十有二月若是踰年即位二者皆當以正月行事何以用
十二月也明此經十二月是湯崩之踰月太甲中篇三祀十有
二月是服闋之踰月以此知湯崩之年太甲即稱元年也舜禹
以受帝終事自取歳首遭喪嗣位經無其文夏后之丗或亦不
踰年也顧氏云殷家猶質踰月即改元年以明丗異不待正月
以爲首也商謂年爲祀序稱年者序以周丗言之故也據此經
序及太甲之篇太甲必繼湯後而殷本紀云湯崩太子太丁未
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三年崩別立外丙之弟仲壬
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與經不同彼必妄也劉歆班
固不見古文謬從史記皇甫謐旣得此經作帝王丗紀乃述馬
[008-11b]
遷之語是其踈也顧氏亦云止可依經誥大典不可用傳記小說
惟元祀
正義曰伊尹祠于先王謂祭湯也奉嗣王祗見厥祖謂見湯也
故傳解祠先王爲奠殯而告見厥祖爲居位主喪羣后咸在爲
在位次皆述在喪之事是言祠是奠也祠喪于殯斂祭皆名爲
奠虞祔卒哭始名爲祭知祠非宗廟者元祀即是初喪之時未
得祠廟且湯之父祖不追爲王所言先王惟有湯耳故知祠實
是奠非祠宗廟也祠之與奠有大小耳祠則有主有尸其禮大
奠則奠器而巳其禮小奠祠俱是享神故可以祠言奠亦由於
時猶質未有節文周時則祠奠有異故傳解祠爲奠耳
傳此湯至而告
正義曰太甲中篇云三祀十有二月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則是
除喪即吉明十二月服終禮記稱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知
此年十一月湯崩此祠先王是湯崩踰月太甲即位奠殯而告
也此奠殯而告亦如周康王受顧命尸於天子春秋之丗旣有
[008-12a]
奠殯即位踰年即位此踰月即位當奠殯即位也此言伊尹祠
于先王是特設祀也嗣王祗見厥祖是始見祖也特設祀禮而
王始見祖明是初即王位告殯爲喪主也
傳湯有至稱焉
正義曰湯有功烈之祖毛詩傳文也烈訓業也湯有定天下之
功業爲商家一代之大祖故以烈祖稱焉
傳先君至禳災
正義曰有夏先君揔指桀之上丗有德之王皆是也傳舉聖賢
者言禹巳下少康巳上惟當禹與啓及少康耳魯語云杼能師
禹者也杼少康之子傳蓋以其德衰薄故斷自少康巳上耳由
勉行其德故無有夭災言能以德禳災也
山川至咸若
正義曰山川鬼神謂山川之鬼神也亦莫不寧者謂鬼神安人
君之政政善則神安之神安之則降福人君無妖孽也鳥獸魚
鼈咸若者謂人君順禽魚君政善而順彼性取之有時不夭殺
[008-12b]
也鳥獸在陸魚鼈在水水陸所生微細之物人君爲政皆順之
明其餘無不順也
于其至自亳
正義曰于其子孫於有夏先君之子孫謂桀也不循其祖之道
天下禍災謂滅其國而誅其身也天不能自誅於桀故借手于
我有命之人謂成湯也言湯有天命將爲天子就湯借手使誅
桀也旣受天命誅桀始攻從鳴條之地而敗之天所以命我者
由湯始自修德於亳故也
立愛至四海
正義曰王者之馭天下撫兆人惟愛敬二事而巳孝經天子之
章盛論愛敬之事言天子當用愛敬以接物也行之所立自近
爲始立愛惟親先愛其親推之以及踈立敬惟長先敬其長推
之以及幼即孝經所云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
人是推親以及物始則行於家國終乃洽於四海即孝經所云
德敎加於百姓刑于四海是也所異者孝經論愛敬並始於親
[008-13a]
令縁親以及踈此分敬屬長言從長以及幼耳
先民時若
正義曰賈逵注周語云先民古賢人也魯語云古曰在昔昔曰
先民然則先民在古昔之前遠言之也遠古賢人亦是民内之
一人故以民言之先民之言於是順從言其動皆法古賢也
居上克明
正義曰見下之謂明言其以理恕物照察下情是能明也
檢身若不及
正義曰檢謂自攝斂也檢勑其身常如不及不自大以卑人不
恃長以陵物也
曰敢有至蒙士
正義曰此皆湯所制治官之刑以儆戒百官之言也三風十愆
謂巫風二舞也歌也淫風四貨也色也遊也畋也與亂風四爲
十愆也舞及遊畋得有時爲之而不可常然故三事特言恒也
歌則可矣不可樂酒而歌故以酣配之巫以歌舞事神故歌舞
[008-13b]
爲巫覡之風俗也貨色人所貪欲冝其以義自節而不可專心
殉求故言殉於貨色心殉貨色常爲遊畋是謂淫過之風俗也
侮慢聖人之言拒逆忠直之諫踈遠耆年有德親比頑愚幼童
愛惡憎善國必荒亂故爲荒亂之風俗也此三風十愆雖惡有
大小但有一於身皆喪國亡家故各從其類相配爲風俗臣下
不匡其刑墨言臣無貴賤皆當匡正君也具訓于蒙士者謂湯
制官刑非直敎訓邦君卿大夫等使之受諫亦備具敎訓下士
使受諫也
傳常舞至無政
正義曰酣歌常舞並爲耽樂無度荒淫廢德俱是敗亂政事其
爲愆過不甚異也恒舞酣歌乃爲愆耳若不恒舞不酣歌非爲
過也樂酒曰酣言耽酒以自樂也說文亦云酣樂酒也楚語云
民之精爽不擕貳者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又周禮
有男巫女巫之官皆掌接神故事鬼神曰巫也廢棄德義專爲
歌舞似巫事鬼神然言其無政也
[008-14a]
傳殉求至風俗
正義曰殉者心循其事是貪求之意故爲求也志在得之不顧
禮義昧求謂貪昧以求之無逸云于遊于畋是遊與畋別故爲
遊戯與畋獵爲之無度是淫過之風俗也
傳狎侮至風俗
正義曰侮謂輕慢狎謂慣忽故傳以狎配侮而言之旅&KR0729云德
盛不狎侮是狎侮意相類也
傳邦君至匡正
正義曰言十愆有一則亡國喪家邦君卿士慮其喪亡之故則
冝以爭臣自匡正犯顔而諫臣之所難故設不諫之刑以勵臣
下故言臣不正君則服墨刑墨刑五刑之輕者謂鑿其頟涅以
墨司刑所謂墨罪五百者也蒙謂蒙稚卑小之稱故蒙士例謂
下士也顧氏亦以爲蒙謂蒙闇之士例字冝徙下讀言此等流
例謂下士也
聖謨至孔彰
[008-14b]
正義曰此歎聖人之謨洋洋美善者謂上湯作官刑所言三風
十愆今受下之諫是善言甚明可法也
爾惟至厥宗
正義曰又戒王爾惟修德而爲善德無小德雖小猶萬邦賴慶
況大善乎爾惟不德而爲惡惡無大惡雖小猶墜失其宗廟況
大惡乎
傳苟爲至之訓
正義曰爾惟德謂修德以善也爾惟不德謂不修德爲惡也易
繫辭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乃謂大善始
爲福大惡乃成禍此訓作勸誘之辭言爲善無小小善萬邦猶
慶況大善乎而爲惡無大言小惡猶墜厥宗況大惡乎此經二
事辭反而意同也傳言惡有類者解小惡墜宗之意初爲小惡
小惡有族類以類相致至於大惡若致於大惡必墜失宗廟言
至於大惡乃墜非小惡即能墜也晉語云趙文子冠見韓獻子
曰戒之此謂成人成人在始始與善善進不善蔑由至矣始與
[008-15a]
不善不善進善亦蔑由至矣言惡有類以類相致也今太甲初
立恐其親近惡人以惡類相致禍害故以言戒之此是伊尹至
忠之訓也
太甲上第五
太甲至三篇
正義曰太甲旣立爲君不明居喪之禮伊尹放諸桐宫使之思
過三年復歸於亳都以其能改前過思念常道故也自初立至
放而復歸伊尹每進言以戒之史敘其事作太甲三篇案經上
篇是放桐宫之事中下二篇是歸亳之事此序歷言其事以揔
三篇也
傳不用至之禮
正義曰此篇承伊訓之下經稱不惠于阿衡知不明者不用伊
尹之訓也王徂桐宫始云居憂是未放巳前不明居喪之禮也
傳湯葬至曰放
正義曰經稱營于桐宫密邇先王知桐是湯葬地也舜放四凶
[008-15b]
徙之遠裔春秋放其大夫流之他境嫌此亦然故辨之云不知
朝政故曰放使之遠離國都往居墓側與彼放逐事同故亦稱
放也古者天子居喪三年政事聽於冢宰法當不知朝政而云
不知朝政曰放者彼正法三年之内君雖不親政事冢宰猶尚
諮稟此則全不知政故爲放也
傳戒太甲故以名篇
正義曰盤庚仲丁祖乙等皆是發言之人名篇此太甲及沃丁
君奭以被告之人名篇史官不同故以爲名有異且伊訓肆命
徂后與此三篇及咸有一德皆是伊尹戒太甲不可同名伊訓
故隨事立稱以太甲名篇也
惟嗣至阿衡
正義曰太甲以元年十二月即位比至放桐之時未知几經幾
月必是伊尹數諫乆而不順方始放之蓋以三五月矣必是二
年放之序言三年復歸者謂即位三年非在桐宮三年也史録
其伊尹訓王有伊訓肆命徂后其餘忠規切諫固應多矣太甲
[008-16a]
終不從之故言不惠于阿衡史爲作書發端故言此爲目也
傳阿倚至之訓
正義曰古人所讀阿倚同音故阿爲倚也稱上謂之衡故衡爲
平也詩毛傳云阿衡伊尹也鄭玄亦云阿倚衡平也伊尹湯倚
而取平故以爲官名
傳顧謂至天地
正義曰說文云顧還視也諟與是古今之字異故變文爲是也
言先王每有所行必還迴視是天之明命謂常目在之言其想
象如目前終常敬奉天命以承上天下地之神祇也
惟尹躬
正義曰孫武兵書及吕氏春秋皆云伊尹名摯則尹非名也今
自稱尹者蓋湯得之使尹正天下故號曰伊尹人旣呼之爲尹
故亦以尹自稱禮法君前臣名不稱名者古人質直不可以後
代之禮約之
伊尹至有辭
[008-16b]
正義曰伊尹作書以告太甲不念聞之伊尹乃又言曰先王以
昧爽之時思大明其德旣思得其事則坐以待旦明則行之其
身旣勤於政又乃旁求俊彦之人置之於位今以開導後人先
王之念子孫其憂勤若是嗣王今承其後無得墜失其先祖之
命以自覆敗王當愼汝儉約之德今其以儉爲德而謹愼守之
惟思爲長丗之謀謀爲政之事譬若以弩射也可準度之機巳
張之又當以意往省視矢括當於所度則釋而放之如是而射
則無不中矣猶若人君所修政敎欲發命也當以意夙夜思之
使當於民心明旦行之則無不當矣王又當敬其身所安止循
汝祖之所行若能如此惟我以此喜恱王于萬丗常有善辭言
有聲譽亦見歎美無窮也
傳爽顯至行之
正義曰昭七年左傳云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從爽以至於明
是爽謂未大明也昧是晦冥爽是未明謂夜向晨也釋詁云丕
大也顯光也光亦明也於夜昧冥之時思欲大明其德旣思得
[008-17a]
之坐以待旦而行之言先王身之勤也
傳旁非至訓戒
正義曰旁謂四方求之故言非一方也美士曰彦釋訓文舎人
曰國有美士爲人所言道也
傳機弩至則中
正義曰括謂矢末機張省括則是以射喻也機是轉關故爲弩
牙虞訓度也度機者機有法度以準望所射之物準望則解經
虞也如射者弩以張訖機關先省矢括與所射之物三省於法
度相當乃後釋弦發矢則射必中矣言爲政亦如是也
傳未能至不巳
正義曰未能變者據在後能變故當時爲未能也時旣未變是
不用伊尹之訓也太甲終爲人主非是全不可移但體性輕脫
與物推遷雖有心向善而爲之不固伊尹至忠所以進言不巳
是伊尹知其可移故誨之不止兾其終從巳也
伊尹至丗迷
[008-17b]
正義曰伊尹以王未變乃告於朝廷羣臣曰此嗣王所行乃是
不義之事習行此事乃與性成言爲之不巳將以不義爲性也
我不得令王近於不順之事當營於桐墓立宫使比近先王當
受人敎訓之無得成其過失使後丗人迷惑怪之
傳狎近至怪之
正義曰狎習是相近之義故訓爲近也不順即是近不順也習
爲不義近於不順則當日日益惡必至滅亡故伊尹言已不得
使王近於不順故經營桐墓立宫墓傍令太甲居之不使復知
朝政身見廢退必當改悔爲善也
傳往入至憂位
正義曰亦旣不知朝政之事惟行居喪之禮居憂位謂服治喪
禮也伊尹亦使兵士衞之選賢俊敎之政太甲能終信德也
太甲中第六
惟三至于亳
正義曰周制君薨之年屬前君明年始爲新君之元年此殷法
[008-18a]
君薨之年而新君即位即以其年爲新君之元年惟三𣏌者太
甲即位之三年也湯以元年十一月崩至此年十一月爲再朞
除喪服也至十二月服闋闋息也如喪服息即吉服舉事貴初
始故於十二月朔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冕是在首之服冠内
之別名冠是首服之大名故傳以冕爲冠案王制云殷人哻而
祭大雅云常服黼哻哻是殷之祭冠今云冕者蓋冕爲通名王
制又云有虞氏皇而祭夏后氏收而祭殷人哻而祭周人冕而
祭並是當代別名殷禮不知天子幾冕周禮天子六冕大裘之
冕祭天尚質弁師惟掌五冕備物盡文惟衮冕耳此以冕服蓋
以衮冕之服也顧氏云祥禫之制前儒不同案士虞禮云朞而
小祥又朞而大祥中月而橝王肅云祥月之内又禫祭服彌寛
而變彌數也禮記檀弓云祥而縞是月禫徙月樂王肅云是祥
之月而禫橝之明月可以樂矣案此孔傳云二十六月服闋則
與王肅同鄭玄以中月爲閒一月云祥後復更有一月而燂則
三年之喪凡二十七月與孔爲異
[008-18b]
傳速召至其身
正義曰釋言云速徴也徴召也轉以相訓故速爲召也欲者本
之於情縱者放之於外有欲而縱之縱欲爲一也準法謂之度
體見謂之禮禮度一也故傳并釋之言已放縱情欲毀敗禮儀
法度以召罪於其身也
傳孽災至可逃
正義曰洪範五行傳有妖孽眚祥漢書五行志說云凡草物之
類謂之妖妖猶夭胎言尚微也蟲豸之類謂之孽孽則牙孽矣
甚則異物生謂之眚自外來謂之祥是孽爲災初生之名故爲
災也逭逃也釋言文樊光云行相避逃謂之逭亦行不相逢也
天作災者謂若太戊桑穀生朝髙宗雊雉升鼎耳可修德以禳
之是可避也自作災者謂若桀放鳴條紂死宣室是不可逃也
據其將來修德可去及其巳至改亦無益天災自作逃否亦同
且天災亦由人行而至非是橫加災也此太甲自悔之深故言
自作甚於天災耳
[008-19a]
傳拜手首至手
正義曰周禮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鄭玄
云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
手也鄭惟解此三者拜之形容所以爲異也稽首頭至地頭下
至地也頓首頭下至地暫一叩之而巳此言拜手稽首者初爲
拜頭至手乃復申頭以至于地至手是爲拜手至地乃爲稽首
然則凡爲稽首者皆先爲拜手乃後爲稽首故拜手稽首連言
之諸言拜手稽首義皆同也太祝又云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
曰凶拜七曰竒拜八曰襃拜九曰肅拜鄭注云振動者戰栗變
動而拜吉拜者拜而後稽顙謂齊衰不杖以下者之拜凶拜者
稽顙而後拜即三年喪拜也竒拜者謂君荅臣一拜也襃拜者
謂再拜拜神與尸也肅拜者謂揖拜也禮介者不拜及婦人之
拜也左傳云天子在寡君無所稽首則諸侯於天子稽首也諸
侯相於則頓首也君於臣則空手也
並其至無罰
[008-19b]
正義曰言湯昔爲諸侯之時與湯並居其有邦國謂諸侯之國
也此諸侯國人其與湯鄰近者皆願以湯爲君乃言曰待我后
后來無罰於我言羨慕湯德忻戴之也
傳言當至聽德
正義曰人之心識所知在於聞見聞見所得在於耳目故欲言
人之聦明以視聽爲主視若不見故言惟明明謂監察是非也
聽若不聞故言惟聦聦謂識知善惡也視戒見近迷遠故言視
遠聽戒背正從邪故言聽德各準其事相配爲文
太甲下第七
伊尹申誥于王
正義曰伊尹以至忠之心喜王改悔重告於王兾王大善一篇
皆誥辭也天親克敬民歸有仁神享克誠言天民與神皆歸于
善也奉天冝其敬謹養民冝用仁恩事神當以誠信亦準事相
配而爲文也
傳言安至所法
[008-20a]
正義曰任賢則興任佞則亡故安危在所任於善則治於惡則
亂故治亂在所法揔言治國則稱道單指所行則言事興難而
亡易道大而事小故大言興而小言亡也此所云惟言治亂在
所法耳下句云終始愼厥與言當與賢不與佞治亂在於用臣
故傳於此言安危在所任也
惟明明后
正義曰重言明明言其爲大明耳傳因文重故言明王明君君
王猶是一也
愼終于始
正義曰欲愼其終於始即須愼之故傳云於始慮終傳以將終
戒惰故又云於終思始言終始皆當愼也
傳胡何至其正
正義曰胡之與何方言之異耳易彖象皆以貞爲正也伊尹此
言勸王爲善弗慮弗爲必是善事人君善事惟有道德政敎言
不慮何獲是念慮有所得知心所念慮是道德也不爲何成則
[008-20b]
爲之有所成則知心所念是爲善政也謂天子爲一人者其義
有二一則天子自稱一人是爲謙辭言已是人中之一耳一則
臣下謂天子爲一人是爲尊稱言天下惟一人而巳
傳成功至安之
正義曰四時之序成功者退臣旣成功不知退謝其志貪欲無
限其君不堪所求或有怨恨之心君懼其謀必生誅殺之計自
古以來人臣有功不退者皆喪家滅族者衆矣經稱臣無以寵
利居成功者爲之限極以安之也伊尹告君而言及臣事者雖
復汎說大理亦見已有退心也
咸有一德第八
伊尹作咸有一德
正義曰太甲旣歸於亳伊尹致仕而退恐太甲德不純一故作
此篇以戒之經稱尹躬及湯有一德言已君臣皆有純一之德
戒太甲使君臣亦然此主戒太甲而言臣有一德者欲令太甲
亦任一德之臣經云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是戒太甲使善
[008-21a]
用臣也伊尹旣放太甲又迎而復之是伊尹有純一之德已爲
太甲所信是已君臣純一欲令太甲法之
咸有一德
正義曰此篇終始皆言一德之事發首至陳戒于德敘其作戒
之由巳下皆戒辭也德者得也内得於心行得其理旣得其理
執之必固不爲邪見更致差貳是之謂一德也而凡庸之主監
不周物志旣少決性復多疑與智者謀之與愚者敗之則是二
三其德不爲一也經云德惟一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是
不二三則爲一德也又曰終始惟一時乃曰新言守一必須固
也太甲新始即政伊尹恐其二三故專以一德爲戒
伊尹至于德
正義曰自太甲居桐而伊尹秉政太甲旣歸于亳伊尹還政其
君將欲告老歸其私邑乃陳言戒王於德以一德戒王也太甲
旣得復歸伊尹即應還政其告歸陳戒未知在何年也下云今
嗣王新服厥命則是初始即政蓋太甲居亳之後即告老也君
[008-21b]
奭云在太甲時則有若保衡保衡伊尹也襄二十一年左傳云
伊尹放太甲而相之卒無怨色則伊尹又相太甲蓋伊尹此時
將欲告歸太甲又留之爲相如成王之留周公不得歸也
傳告老至以戒
正義曰伊尹湯之上相位爲三公必封爲國君又受邑于畿内
告老致政事於君欲歸私邑以自安將離王朝故陳戒以德也
無逸云肆祖甲之享國三十三年傳稱祖甲即太甲也殷本紀
云太甲崩子沃丁立沃丁序云沃丁旣葬伊尹于亳則伊尹卒
在沃丁之丗湯爲諸侯之時巳得伊尹比至沃丁始卒伊尹壽
年百有餘歳此告歸之時巳應七十左右也殷本紀云太甲旣
立三年伊尹放之於桐宮居桐宫三年悔過反善伊尹乃迎而
授之政謂太甲歸亳之歳巳爲即位六年與此經相違馬遷之
說妄也紀年云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乃
放太甲於桐而自立也伊尹即位於太甲七年太甲濳出自桐
殺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奮命復其父之旧宅而中分之案此
[008-22a]
經序伊尹奉太甲歸于亳其文甚明左傳又稱伊尹放太甲而
相之孟子云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伊尹不肯自
立太甲不殺伊尹也必若伊尹放君自立太甲起而殺之則伊
尹死有餘罪義當汙宫滅族太甲何所感德而復立其子還其
田宅乎紀年之書晉太康八年汲郡民發魏安僖王塚得之蓋
當時流俗有此妄說故其書因記之耳
九有以亡
正義曰毛詩傳云九有九州也此傳云九有諸侯謂九州所有
之諸侯伊尹此言汎說大理未指夏桀但傳顧下文比桀爲此
言之驗故云桀不能常其德湯伐而兼之
傳享當至天命
正義曰德當神意神乃享之故以享爲當也天道遠而人道近
天之命人非有言辭文誥正以神明佑之使之所征無敵謂之
受天命也緯候之書乃稱有黃龍玄龜白魚赤雀負圖銜書以
授聖人正典無其事也漢自哀平之閒緯候始起假託鬼神妄
[008-22b]
稱祥瑞孔時未有其說縱使時巳有之亦非孔所信也
惟吉至在德
正義曰指其巳然則爲吉凶言其徴兆則曰災祥其事不甚異
也吉凶巳成之事指人言之故曰在人災祥未至之徴行之所
招故言在德在德謂爲德有一與不一在人謂人行有善與不
善也吉凶巳在其身故不言來處災祥自外而至故言天降其
實吉凶亦天降也
今嗣王至惟一
正義曰上旣言在德此指戒嗣王今新始服其王命惟當新其
所行之德所云新者終始所行惟常如一無有衰殺之時是乃
日新也王旣身行一德臣亦當然任人爲官惟用其賢材輔弼
左右惟當用其忠良之人乃可爲左右耳此任官左右即王之
臣也臣之爲用所施多矣何者言臣之助爲在上當施爲道德
身爲臣下當須助爲於民也臣之旣當爲君又須爲民故不可
任非其才用非其人此臣之所職其事甚難無得以爲易其事
[008-23a]
須愼無得輕忽爲臣之難如此惟當衆臣和順惟當共秉一心
以此事君然後政乃善耳言君臣冝皆有一德
傳其命至勿怠
正義曰說命云王言惟作命成十八年左傳云人之求君使出
命也是言人君職在發命新服厥命新始服行王命故云其命
王命也新其德者勤行其事日日益新戒王勿懈怠也
傳言德至之義
正義曰日新者日日益新也若今日勤而明日惰昨日是而今
日非自旁觀之則有新有舊言王德行終始皆同不有衰殺從
旁觀之每日益新是乃日新之義也
傳官賢至其人
正義曰任官謂任人以官故云官賢才而任之言官用賢才而
委任之詩序云任賢使能非賢才不可任也冏命云小大之臣
咸懷忠良故言選左右必忠良不忠良即是非其人任官是用
人爲官左右亦是任而用之故言選左右也直言其人人字不
[008-23b]
見故據冏命之文以忠良充之
傳言臣至其人
正義曰言臣奉上布德者奉上謂奉爲在上解經爲上也布德
者謂布爲道德解經爲德也順下訓民者順下謂卑順以爲臣
下解經爲下也訓民者謂以善道訓助下民解經爲民也顧氏
亦同此解
傳其難至乃善
正義曰此經申上臣事旣所爲如此其難無以爲易其愼無以
輕忽之戒臣無得輕易臣之職也旣事不可輕冝和協奉上羣
臣當一心以事君如此政乃善耳一心即一德言臣亦當一德也
嗚呼至觀政
正義曰此又勸王脩德以立後丗之名禮王者祖有功宗有德
雖七丗之外其廟不毀嗚呼七丗之廟其外則猶有不毀者可
以觀知其有明德也立德在於爲政萬夫之長能使其整齊可
以觀知其善政也萬夫之長尚爾況天子乎勸王使爲善政也
[008-24a]
[008-25a]
立七廟王者常禮非獨周人始有七廟也文武則爲祖宗不在
昭穆之數王制之文不得云三昭三穆也劉歆馬融王肅雖則
不見古文皆以七廟爲天子常禮所言二祧者王肅以爲髙祖
之父及祖也并髙祖巳下共爲三昭三穆耳喪服小記云王者
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廟庶子王亦如之所以
不同者王肅等以爲受命之王是初基之王故立四廟庶子王
者謂庶子之後自外繼立雖承正統之後自更別立已之髙祖
巳下之廟猶若漢宣帝別立戾太子悼皇考廟之類也或可庶
子初基爲王亦得與嫡子同正立四廟也
無自至厥功
正義曰旣言君民相須又戒王虚心待物凡爲人主無得自爲
廣大以狹小前人勿自以所知爲大謂彼所知爲小若謂彼狹
小必待之輕薄彼知遇薄則意不自盡匹夫匹婦不得自盡其
意則在下不肯親上在上不得下情如是則人主無與成其功也
沃丁至作沃丁
[008-25b]
正義曰沃丁殷王名也沃丁旣葬伊尹言重其賢德備禮而葬
之咎單以沃丁愛慕伊尹遂訓暢伊尹之事以告沃丁史録其
事作沃丁之篇
傳沃丁至禮葬
正義曰丗本本紀皆云太甲崩子沃丁立是爲太甲子也伊尹
本是三公上篇言其告歸知致仕老終以三公禮葬皇甫謐云
沃丁八年伊尹卒卒年百有餘歳大霧三日沃丁葬之以天子
禮葬祀以太牢親臨喪以報大德晉文請隧襄王不許沃丁不
當以天子之禮葬伊尹也孔言三公禮葬未必有又要情事當
然也
伊陟至四篇
正義曰伊陟輔相太戊於亳都之内有不善之祥桑穀二木共
生于朝朝非生木之處是爲不善之徴伊陟以此桑穀之事告
于巫咸史録其事作咸乂四篇乂訓治也言所以致妖須治理
之故名篇爲咸乂也伊陟不先告太戊而告巫咸者君奭云在
[008-26a]
太戊時則有若巫咸乂王家則咸是賢臣能治王事大臣見怪
而懼先共議論而後以告君下篇序云大戊賛于伊陟明先告
於巫咸而後告太戊
傳伊陟至之子
正義曰伊陟伊尹子相傳爲然殷本紀云沃丁崩弟太庚立崩
子小甲立崩弟雍巳立崩弟太戊立是太戊爲小甲弟太庚之子
傳祥妖至之罰
正義曰漢書五行志云凡草物之類謂之妖自外來謂之祥祥
是惡事先見之徴故爲妖怪也二木合生謂共處生也七日大
拱伏生書傳有其文或當別出餘書則孔用之也鄭玄注書傳
云兩手搤之曰拱生七日而見其大滿兩手也殷本紀云一暮
大拱言一夜即滿拱所聞不同故說異也五行傳曰貌之不恭
是謂不肅時則有靑眚靑祥漢書五行志夏侯始昌劉向等說
云肅敬也内曰恭外曰敬人君行已體貌不恭怠慢驕蹇則不
能敬木色靑故有靑眚靑祥是言木之變怪是貌不恭之罰人
[008-26b]
君貌不恭天將罰之木怪見其徴也皇甫謐云太戊問於伊陟
伊陟曰臣聞妖不勝德帝之政事有闕白帝修德太戊退而占
之曰桑穀野木而不合生於朝意者朝亡乎太戊懼修先王之
政明養老之禮三年而遠方重譯而至七十六國是言妖不勝
德也
傳賛告至臣名
正義曰禮有賛者皆以言告人故賛爲告也君奭傳曰巫氏也
當以巫爲氏名咸此言臣名者言是臣之名號也鄭玄云巫咸
謂之巫官者案君奭咸子又稱賢父子並爲大臣必不丗作巫
官故孔言巫氏是也
太戊至原命
正義曰言太戊賛於伊陟惟告伊陟不告原也史録其事而作
伊陟原命二篇則太戊告伊陟亦告原俱以桑穀事告故序揔
以爲文也原是臣名而云原命謂以言命原故以原命名篇猶
如冏命畢命也
[008-27a]
仲丁遷于嚻
正義曰此三篇皆是遷都之事俱以君名名篇並陳遷都之義
如盤庚之誥民也發其舊都謂之遷到彼新邑謂之居遷于嚻
與居相亦事同也以河亶甲三字句長不言于其實亦是居于
相也圯于耿者孔意以爲毀于相地乃遷于耿地其篇蓋言毀
意故序特言圯也李顒云嚻在陳留浚儀縣皇甫謐云仲丁自
亳徙嚻在河北也或曰今河南敖倉二說未知孰是也相地孔
云在河北蓋有文而知也謐又以耿在河東皮氏縣耿郷是也
傳大戊至地名
正義曰此及下傳言仲丁是太戊之子河亶甲仲丁弟也祖乙
河亶甲子皆丗本支也仲丁是太戊之子太戊之時仍云亳有
祥知仲丁遷于嚻去亳也
傳亶甲至曰圯
正義曰孔以河亶甲居相祖乙即亶甲之子故以爲圯於相地
乃遷都于耿釋詁云圯毀也故云河水所毀曰圯據文圮于耿
[008-27b]
也知非圯毀于耿更遷餘處必云圯於相地遷於耿者明與其
上文連上云遷于嚻謂遷來向嚻居於相謂居於相地故知北
于耿謂遷來于耿以文相類故孔爲此解謂古人之言雖尚要
約皆使言足其文令人曉解若圯於相遷居於耿經言圯於耿
太不辭乎且亶甲居於相祖乙居耿今爲水所毀更遷他處故
言毀于耿耳非旣毀乃遷耿也盤庚云不常厥邑于今五邦及
其數之惟有亳嚻相耿四處而巳知此旣毀於耿更遷一處盤
庚又自彼處而遷於殷耳殷本紀云祖乙遷於邢馬遷所爲說
耳鄭玄云祖乙又去相居耿而國爲水所毀於是修德以禦之
不復徙也録此篇者善其國圯毀改政而不徙如鄭所言稍爲
文便但上有仲丁亶甲下有盤庚皆爲遷事作書述其遷意此
若毀而不遷序當改文見義不應文類遷居更以不遷爲義汲
冢占文云盤庚自奄遷于殷者蓋祖乙圯於耿遷於奄盤庚自
奄遷於殷亳嚻相耿與此奄五邦者此蓋不經之書未可依信也
[008-28a]
尚書正義卷第八
                 計一萬五千五百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