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54 豐川易說-清-王心敬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豐川易説卷二
             鄠縣王心敬撰
  上經
屯䷂震下/坎上
 坤而受之以屯何也序卦傳曰有天地然後萬物生
 焉盈天地之間者惟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
 之始生也
[002-1b]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屯張/倫反
 文王之彖屯云云何也震以一陽動於坎下不以坎
 險而止故占有元亨利貞象初陽在下坎險在上有
 難進象故占為勿用攸往乾陽初交是生長男而在
 羣隂之下主器者莫若長子有建侯象故占為利建
 侯也然曰元亨利貞則贊屯殊深曰勿用攸往則戒
 屯殊深曰利建侯則鼓屯之意亦深矣蓋草昧艱難
 人情易成易敗之秋亦人情難進難退之候故聖人
[002-2a]
 於屯諄諄教誘也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
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難去/聲
 孔子之傳屯彖云云何也曰乾一索于坤而得震即
 上遇坎險是動乎坎險之中有大通安貞之道也下
 震雷上坎雲二氣震動蓊鬱雜亂晦㝠百物于此勾
 萌其在人事即天造草率㝠昧之時利于建侯以經
 營締造而不遑寧處也
[002-2b]
 動乎險中大亨貞可知在險而不能動心忍性増益
 不能咎不能免宜建侯而不寧可知濟屯而不能憂
 勤惕厲屯不能濟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孔子之傳屯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君子觀雲雷屯之
 象用以經綸天下之事而濟屯也蓋天地以雲雷作
 而生萬物英主以經綸運而開太平亦猶行天之道
 爾
[002-3a]
 經綸于屯時以濟屯必有雷動雲合使天下鼓舞奮
 勵之意乃可故君子之經綸即取象于雲雷然則單
 寒而欲自樹于人倫初機而欲自底于清寧無貴齷
 齪委細因循怠惰從可知也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磐歩/干反
 周公之象屯初九云云何也曰初陽居屯之下有磐
 桓安固象故占取利居貞震長男侯象動乎坎中利
 建侯以濟屯象蓋欲濟屯而不居貞則將失義欲濟
[002-3b]
 屯而無其人屯終莫濟耳
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賤大得民也下遐/嫁反
 孔子之傳屯初九云云何也謂其雖磐桓而其志在
 欲行其正非懐安也陽貴隂賤初九以陽下隂如以
 剛明之才不辭以身為小民經營教養不惜以貴屈
 下賢哲自然大得乎民心其于建侯寧不利乎孟子
 謂得天下在好民之好聚民之欲即此意也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
[002-4a]
乃字邅張連反乘繩/澄反又音繩
 周公之象屯六二云云何也曰以六居二乘下之動
 而當屯時有屯如邅如乘馬班如象二與五為正應
 而下逼于初不能即應然正應不與寇同時久終須
 應之故又有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象也
 然亦可見守正者終無不合之事德不孤必有鄰亦
 可自信矣
 乘馬但言乘動濟屯之義非謂六二下與初連以乘
[002-4b]
 初之剛為乘馬蓋象傳以六二之難為乘剛是乃統
 釋爻辭非是專釋乘馬二字之義若以二之乘馬為
 乘初剛四乗三之乘馬難通矣
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孔子之傳屯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欲上行應五
 而難進者以其下乘初九之剛也故雖與五剛柔相
 應且反常至十年之久耳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幾音/機舍
[002-5a]
音/捨
 周公之象屯六三云云何也言六三本非剛明之才
 兼上無賢明之應而居剛志躁亦欲動而濟屯徒自
 入于險難耳有即鹿无虞入林之象見幾之君子當
 此可以舍矣不然憑剛而往吝窮不免故占又有君
 子幾不如舍之象也
象曰即鹿无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孔子之傳屯六三云云何也言三本無濟屯之才又
[002-5b]
 無濟屯之應而乘時妄動是從禽之欲耳不知濟屯
 非從禽比往則必窮見幾之君子自必舍之往則未
 有不吝窮也嗚呼亞父之事亦可鑒矣
 周公孔子繫爻繫傳皆于無才無援而妄動之戒甚
 明甚警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周公之象屯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以隂居柔而當
 屯乘震亦有乘馬班如象與初利見之主為正應又
[002-6a]
 有求婚媾象故占為往吉无不利也
象曰求而往明也
 孔子之傳屯六四云云何也曰此正明四之當屯而
 知擇利見之初乃其明于擇主也嗚呼馬伏波其人
 乎而周公孔子之示濟屯者以擇主為要其義亦明
 矣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
 周公之象屯九五云云何也曰五雖陽剛當位而在
[002-6b]
 坎中下應又懦小貞則吉大貞則凶之象也坎為水
 膏澤象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孔子之傳屯九五云云何也曰五在險中施未能普
 豈能光乎然亦九五自居坎中囿于施耳其占則施
 之未得光為昭烈未知光為項羽而施光則武王之
 大賚四海善人是富繫曰憂悔吝者存乎介善用易
 者亦于此中變遷之機圖之而已
[002-7a]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周公之象屯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居屯乘震亦有
 乘馬班如象而以隂柔居屯之終下無正應是處屯
 之極地無才無助終于屯而無可如何者悲傷涕洟
 有泣血漣如象也嗚呼項羽烏江之歎泣亦其事耳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孔子之傳屯上六云云何也曰言屯極而至于如此
 豈能長乎然何可長固以釋泣血之義其實上六窮
[002-7b]
 于屯地更無所之亦有不長之象也大抵易道變化
 不特周公有時就義取象即孔子傳象亦時于爻象
 中自取一義也
蒙䷃坎下/艮上
 屯而受之以蒙何也序卦傳曰屯者物之始生也物
 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穉也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利貞告音谷/瀆音獨
[002-8a]
 文王之彖蒙云云何也曰蒙坎險在下遇艮止在上
 險而止有蒙象也九二居中發蒙剛中而應正有亨
 道也九二為養蒙之主而六五以柔中應之有童蒙
 求我匪我求童蒙之象也發蒙之道取其人之以誠
 心求我不取其人之以機變相嘗故又有初筮告再
 三瀆瀆則不告而利于貞之象占也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
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
[002-8b]
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孔子之傳蒙彖云云何也言山下有險險而止所以
 為蒙象也九二發蒙之主而居中處剛以亨行時中
 也六五正應乃童蒙之志應乎我匪我求童蒙也志
 應而後發正二剛中之所以善於養蒙正也瀆則不
 告正謂其志不應發之徒瀆蒙耳所以然者童蒙志
 應乎我而後告教之乃為培養其天真使成聖胎之
 正道不然則彼以機變嘗我我以機變鑿之適以瀆
[002-9a]
 蒙而壊其天真耳故蒙以養正為聖功也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此善於自養其蒙者教人而望
 以立誠之道此善於養童蒙之蒙者嗚呼蒙以養正
 為聖功自養者可以知所養教人者亦可以知養人
 之道矣
 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聖人而蒙矣然其工夫則自無
 畔援歆羡來聖功只是善養其蒙
 九二剛中上應六五柔中之志則在五為誠求之切
[002-9b]
 在二乃無失人失言之愆此當幾之教也不然蒙瀆
 我而我瀆蒙師弟兼失矣故為師亦何可易言
 蒙以養得正而正却以養其蒙得故教弟子者全要
 保䕶其一㸃知能之良
 論語弟子一章養正之聖功盡統于是朱子之小學
 其即弟子章學文之註脚乎蓋聖賢之成法事理之
 當然皆于此乎備也教子弟者須于此着眼若視此
 為迂濶即誤却童蒙而養失其正矣
[002-10a]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孔子之傳蒙大象云云何也曰上山下坎為山下出
 泉蒙迷之象君子體之以養蒙惟是果行而見善即
 遷過勿憚改則業可進育德而寛居仁行居安資深
 則德可修庶幾乎養蒙之聖功如山下出泉耳又艮
 以一陽止乎二隂之上有果行象坎以一陽蓄於二
 隂之中有育德象
 象傳坎為溝瀆未有泉象而蒙象取于山下出泉六
[002-10b]
 十四卦中象固有非象傳所能盡者然亦可見象原
 不執於一也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説桎梏以往吝説吐活反桎音/質梏古毒反
 周公之象蒙初六云云何也曰初六以隂居下全無
 知識之蒙發之之道自宜利用嚴威以禁其放佚故
 有利用刑人之象蓋以如此之蒙而不加嚴威則蒙
 不知懼教亦不入故又有用説桎梏以往之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002-11a]
 孔子之傳蒙初六云云何也曰此言發蒙之道初間
 自是宜正法以禁其邪枉也孔子之治魯子産之治
 鄭諸葛忠武之治蜀其義即取諸此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周公之象蒙九二云云何也曰九二居坎中為養蒙
 之主而六五以柔中應之有包蒙象六五應而九二
 養有納婦象六五居上孚下而九二居下承上有子
 克家象區區一爻既象蒙師又取此三種法象引伸
[002-11b]
 觸類固可窮哉嗚呼讀易者知易取象之義即可明
 反身自占之道矣不必乾盡宜君坤盡合臣也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孔子之傳蒙九二獨釋子克家何也曰包蒙納婦于
 九二取象為易明而子克家又取于二之以剛接五
 柔殊不易明故耳然則執象論易豈復有易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取七/具反
 周公之象六三云云何也曰六三隂柔處險之極是
[002-12a]
 不貞之蒙女子也本與上為正應而近繫于九二是
 見納婦克家之金夫而不有其躬之象取女取此何
 利之有故有无攸利之占也然占亦象耳故易者象
 也讀易知得象為象而即占亦象易斯可通爾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孔子之傳蒙六三云云何也曰此言勿用取女者為
 其行不順理耳然則舍其君而君人之君皆見金夫
 不有躬之女非其臣而輒納為臣皆取見金夫不有
[002-12b]
 躬之女也何利之有
六四困蒙吝
 周公之象蒙六四云云何也曰居艮之下隂柔居隂
 又無正應蒙之困而不知自發者也吝其能免乎故
 象以困蒙而占以吝也
象曰困蒙之吝獨逺實也逺于萬反/實去聲
 孔子之傳蒙九四云云何也曰蒙之所以困者以其
 無陽應又與九二隔處蒙而無師無友獨逺乎實困
[002-13a]
 何由發吝何由免乎然則處蒙地當蒙時者宜求明
 師良友端可知已
六五童蒙吉
 周公之象蒙六五云云何也曰六五以柔中止于艮
 陽之下蒙之童者也而下有九二剛中正應為之師
 則是五以誠求二以誠教所謂養正之聖功其在斯
 乎蒙之最吉者也故象取童蒙而占則吉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002-13b]
 孔子之傳蒙六五云云何也曰言童蒙之所以吉者
 自已順巽以受教則九二自開誠以養正也几受訓
 於人之道於此可悟
上九擊蒙不利為冦利禦冦
 周公之象蒙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以剛居艮上艮
 有手象有擊象過剛不利犯人而利于禦冦故占為
 不利為冦而利禦冦象
象曰利用禦冦上下順也
[002-14a]
 孔子之傳蒙上九云云何也曰程子之言上下順為
 上不過暴下得擊去其蒙上下皆順自為得之然亦
 上九以一陽止于五爻之上五爻皆順服其下是亦
 有上下順象也然則擊蒙而不順上下之心是真為
 冦耳其亦不占而已
需䷄乾下/坎上
 蒙而受之以需何也序卦傳曰蒙者蒙也物之穉也
 物穉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
[002-14b]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渉大川
 文王之彖需云云何也曰乾健在下欲進而坎險阻
 前有需待之義自有需待之象也九五為需主而坎
 中實有水光通天之義且居中得正故有有孚光亨
 貞吉之象以此渉險則有利渉之義兼以乾健而需
 坎亦為渉水之象故占又取象於利渉大川也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
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渉大川往有功
[002-15a]

 孔子之𫝊需彖云云何也言所以待須之義以坎險
 在乾剛之前也險在前而乗剛直進滅頂之凶即在
 是矣能无困窮乎故乾而能須則自不至䧟而其義
 不困窮耳有孚光亨貞吉者九五為需主是位乎天
 位者也中實則為有孚坎水内明則為光以此需方
 進之乾寧不亨通得正而吉乎而三陽以見險而須
 以此涉川自然往必有功耳
[002-15b]
象曰雲上于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上上聲/樂音洛
 孔子之𫝊需大象云云何也曰坎上乾下有雲在天
 上需雨之象君子之所需而養者飲食宴樂如雲上
 于天之需雨也君子生平之志不在温飽三樂戒損
 于宴樂孔子何以取象飲食宴樂乎易道人情之至
 即天理之至也屯經綸草昧蒙果行育德勞亦甚矣
 至此恬養不亦須于飲食宴樂以自頥其天和耶故
 飲食之在需非尺寸之膚宴樂之在需非荒淫之愆
[002-16a]
 也時當需也
 需為等待之義而象又取乎需于飲食宴樂義茍可
 象聖人固不執一廢百也易可與權豈不信然欲速
 則不逹功固有以需而成者必世而後仁治有雖欲
 不需而不得者君子之左右逢源必須于深造自得
 愚柔之必明必強必須于已百已千類推之而天運
 之必須歴夏秋而後冬月之必先弦而後滿水之必
 由江河至海人之必經少壯而後老草木鳥獸之必
[002-16b]
 由勾萌胎卵漸至于暢茂飛走皆需義也需之義亦
 廣矣但以有孚光亨為得正而吉耳故善需者不以
 怠緩廢弛賊義而以剛中漸進需時也君子之飲食
 宴樂義亦如此
 坎中滿有醉飽象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周公之象需初九云云何也曰需以乾剛阻坎水故
 三乾爻以需于水外為義初九則去坎尚逺有需郊
[002-17a]
 象陽剛好進利在用恒能恒則不至致咎故占為利
 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難去/聲
 孔子之傳需初九爻義云云何也言需郊者乃不犯
 難而行也利用恒无咎者言乾行有常固不避險不
 進亦不改常犯難也嗚呼需亦不犯難行耳豈濡滯
 因循之謂哉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002-17b]
 周公之象需九二云云何也曰二去坎漸近有需沙
 之象漸近險則必有言然二以剛居柔有進退適中
 必孚于五之義故又有終吉之象也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有言以吉終也
 孔子之傳需九二云云何也曰言九二居中處柔寛
 裕不廹盡需之道者也以此而需咎敗何從雖小有
 言必以吉終也然則過剛非需之道亦明矣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002-18a]
 周公之象需九三云云何也曰三與坎接有需泥象
 坎為盜而三進而臨坎有致冦至象也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冦敬慎不敗也
 孔子之傳需九三云云何也言三已近坎災即在外
 也自我致冦又將誰咎然亦豈無道以免敗乎敬慎
 庶可耳自我致冦以上釋需泥致冦之義敬慎不敗
 則孔子當機示教微㫖嗚呼聖人教人趨吉避凶之
 道亦明矣
[002-18b]
 天下何冦不自我而致何敗不可以敬慎免引伸觸
 類是在讀易者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周公之象需六四云云何也曰四居坎下隂位有需
 血象又坎為險體二隂皆有穴象然四入上坎則已
 出乾而上近九五又有出自穴象也
象曰需于血順以聽也
 孔子之傳需六四云云何也曰言四雖需血而隂以
[002-19a]
 柔近五不與時競是順以聽時者也亦自能出穴而
 不至致凶矣然則處險而徒以剛犯難徒自陷于敗
 耳
 四隂柔需血而終出自穴者隂柔則敬慎敬慎則不
 敢犯難而靜以需時正合敬慎不敗之義故終出穴
 不敗耳嗚呼其即師卦左次无咎之㫖乎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周公之象需九五云云何也曰五居中為需主盡需
[002-19b]
 之道者也正大象飲食宴樂之君子坎中為醉飽故
 象酒食居中得正故占為貞吉也
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孔子之傳需九五云云何也曰言五以剛中而正居
 天位乃中正而盡其道者也故得正而吉耳然則不
 盡其道而徒以飲食晏樂廢日曠業者殆飲食之人
 耳其不貞甚矣吉于何有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002-20a]
 周公之象需上六云云何也曰以六之隂柔居上為
 坎險之終有入穴象而九三上與之應有不速之客
 三人來象上六雖險極然以柔處柔亦有敬順之義
 夫以敬順待客客雖剛暴豈至凌犯乎則又有敬之
 終吉象也可以以柔恭待強暴乃天地間消免凌犯
 之道
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孔子之傳需上六云云何也曰言客雖憑剛而至而
[002-20b]
 主人柔恭以待則必得終吉此天理人情之必至耳
 故上之敬客雖若自處怯弱未為大光而要之自保
 終吉亦未大失也終吉以上終爻義雖不當位二句
 孔子足象意恐人以敬人為愧不肯屈下故明其㫖
 曰敬客雖未大光然亦無有大失不失即得吉矣何
 用為嫌乎則所以教人遇剛之道益明且切也
訟䷅坎下/乾上
 需而受之以訟何也序卦傳曰飲食必有訟故受之
[002-21a]
 以訟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利見大人不利渉大川窒張/栗反
 文王之彖訟云云何也曰訟上健下險九二為訟主
 中實有孚象與五上下不應窒象居坎之中惕中象
 訟以孚窒成以惕中吉以終訟凶故占又有惕中吉
 終訟凶象然終訟之凶言之既以為戒亦所以明惕
 中必吉之㫖耳又卦中九五剛中大人而以下訟之
 必不得志有利見大人象卦體以乾履坎有䧟于深
[002-21b]
 淵象故占又戒以不利涉大川也彖之取象至夥總
 之以宜戒其終使不得行為義文王之戒訟亦深矣
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
得中也終凶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渉
大川入于淵也
 孔子之傳訟彖云云何也曰謂訟以上剛下險而成
 也有孚窒惕中吉者謂九二剛自外之需來而得中
 也終凶者訟非善事終則必凶而斷不可成也利見
[002-22a]
 大人者訟遇剛明之主則不行以其所尚中正也而
 九五居中履正固所謂訟者利見之大人也不利渉
 大川者乾履乎坎有入淵之象故取于不利渉大川
 也
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孔子之傳訟大象云云何也曰天上水下相違而行
 致訟之由君子體此知人情爭訟之道皆始于性情
 之違戾故凡作事必謀其始使協于天理人情則訟
[002-22b]
 端自絶耳嗚呼天下何事不宜謀始獨訟乎哉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周公之象訟初六云云何也曰訟雖以坎險成而初
 六處下居隂上又有援有不永所事象訟而不永雖
 小有言終吉之道也故占有終吉象而周公即繫此
 義于訟之初六其示訓亦切矣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孔子之傳訟初六云云何也曰不永所事者訟原不
[002-23a]
 可長也雖小有言終吉者上有明應為援其辯明也
 嗚呼孔子之意補足周公之㫖而其切于示訓亦猶
 是矣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戸无眚逋補吳反/眚生領反
 周公之象訟九二云云何也曰訟之所以成原以二
 為險主而九五剛中處正自非二之可敵故有不克
 訟之象也不克訟則必退而避之矣訟主既逋其牽
 連之邑人不且免眚乎故占又有其邑人三百戸无
[002-23b]
 眚象也
 先儒多解其邑人三百戸无眚為自處寡約則可免
 災愚意竊覺解以訟主既逋即闔邑皆免株連擾費
 之災為得情且三百戸以需卦上六不速之客三人
 來例之于三百戸之象亦有取耳或曰需取三人此
 言三百戸何也愚意則又覺言客止可言三人言邑
 則宜言三百戸取象固取切近事理也
象曰不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掇都/活反
[002-24a]
 孔子之傳訟九二云云何也曰二之不克訟者歸而
 逋竄也訟而逋竄這便是明于處訟之道者何也自
 下訟上患乃自取豈得免乎則所以告訟者之宜知
 自退而無事牽累邑人其義益明矣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无成
 周公之象訟六三云云何也曰三居險終以六處之
 而上應剛此食舊德象也夫下之訟上大抵由于下
 之忘上舊德而結新怨耳食舊德則得正矣雖處危
[002-24b]
 地自得終吉故有貞厲吉象然亦六三原居柔應上
 卦中自有此義故又取為占也六三上應上九亦有
 或從王事无成象
象曰食舊德從上吉也
 孔子之傳訟六三云云何也曰言食舊德之吉者從
 上則吉也然仔細推詳從上吉也一語固所以明食
 舊德之吉亦實合下或從王事无成之㫖傳出耳傳
 固不可執一視也
[002-25a]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周公之象訟九四云云何也曰九才雖剛而居四則
 柔兼九五剛中既非可訟之人初六隂柔又非可恃
 之援有不克訟象居近九五惟五順聽為復即天命
 而渝變初心安于正理之象故占有吉象也
 復即命渝安貞于象外取義似不若即象為解故註
 以九四居近九五惟五順聽取義既覺取象為近亦
 且于傳義切合不知明易之君子以為何如
[002-25b]
象曰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孔子之傳訟九四云云何也曰言能復即命渝安貞
 則自無失而吉耳然觀初以不永所事吉二以不克
 訟无眚三以食舊德吉四以復即命吉嗚呼訟固以
 能止為善耳
九五訟元吉
 周公之象訟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為聽訟之主而
 剛健中正治訟得此等人自然得情合理故占有元
[002-26a]
 吉象
象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孔子之傳訟九五云云何也曰言訟之所以元吉者
 以九五剛中居正自然片言折獄可使無訟也而聽
 訟以剛明為貴亦從可識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褫救/紙反
 周公之象訟上九云云何也曰言上九處訟極而以
 剛履柔此乃終訟而僥倖得勝之人必且因終訟而
[002-26b]
 剛過即折者也有錫之鞶帶終朝三褫象然曰或則
 未必能僥倖而曰終朝三褫即倖又豈可常僥乎至
 孔子之傳則又以為即僥倖亦何足貴嗚呼訟固必
 不宜終之事也
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孔子之傳訟上九云云何也曰言終訟雖受服命之
 寵亦不足敬况又終朝三褫乎嗚呼三聖人之戒訟
 警訟者亦深切著明矣讀易者能識此義以處訟規
[002-27a]
 訟斷訟即屬利見之大人不必在居九五之位然後
 足當之也
師䷆坎下/坤上
 訟而受之以師何也序卦傳曰訟必有衆起故受之
 以師
師貞丈人吉无咎
 文王之彖師云云何也曰師坎下坤上行險而順有
 貞象九二剛中為師主六五柔中而順應有丈人象
[002-27b]
 行師而得正得人自然元吉咎何從至乎故占為无
 咎象也嗚呼彖僅六字已盡千古用師之道矣
 用師而不得正非貪兵即忿兵雖強民而心不從徒
 自毒毒天下之民耳故師貴貞然不得其人必致輿
 尸之凶即幸而勝亦不能以衆正而王也故師必以
 得貞得人為吉而无咎
彖曰師衆也貞正也能以衆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
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002-28a]
 孔子之傳師彖云云何也曰謂師言乎其衆貞言乎
 其正也能以我之衆正人而並使衆人之皆正可以
 王天下矣故師取占于貞也成湯放桀之師武王伐
 紂之師斯足當之丈人吉无咎者謂九二剛中而六
 五應下坎上坤而行險順以此毒天下乃為弔民伐
 罪之師而已之民心從天下之民心亦從則得道多
 助于何不吉以征不正又何咎乎成湯任一心一德
 之伊尹造攻自牧而東征西怨武王任天下大老之
[002-28b]
 尚父用三千同心同德之義士而商人筐篚壺漿斯
 足當之
 行師傷財害人彼此兩毒之道必我之民從敵之民
 亦從乃為義師亦始得吉故孔子曰以此毒天下而
 民從之吉又何咎故師不正不可動不得其人不可
 動雖得正得人而民心不從亦不可動
 觀孔子彖傳見伊川先生解師貞之義自當而取穰
 苴淮隂以實丈人吉无咎之象特言差足當丈人吉
[002-29a]
 者耳實不盡文王取彖丈人之㫖必如成湯伐夏之
 任伊尹而即克武王伐商之任尚父而即克乃足盡
 衆正可王之義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衆
 孔子之傳師大象云云何也言地中有水水聚地中
 故為師君子觀地中有水之象以容保其民畜聚其
 衆如地中有水也古者寓兵于農故民衆者師之所
 自出然師取容民畜衆又可見師道固以安民不殺
[002-29b]
 為本原耳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周公之象師初六云云何也曰初六隂柔居下聽二
 指揮有師出以律象以隂居柔亦有否臧凶象然初
 居師出之始而即戒以律惕以否臧凶則周公之示
 象已至明也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孔子之傳師初六云云何也曰言師出當以律失律
[002-30a]
 則凶所以明師之吉凶决于當否而當否即宜决于
 初出之時耳
九二在師中吉无咎王三錫命
 周公之象師九二云云何也曰九二為師之丈人而
 在五隂中則有在師中象居中得正而上有六五推
 心委腹之主則上无疑忌而下得展布有在師中吉
 而无咎象上坤三爻皆順而應下亦有王三錫命象
 故周公皆取之嗚呼惟王三錫命而九二乃得安然
[002-30b]
 在于師中收衆正民從之效无毒民輿尸之凶王者
 任將之道從可識也
 自古未有將在千里之外而以專制廟堂之上吉者
 故九二以在師中吉以王三錫命而得安處師中為
 將者宜以此自審進退任將者宜以此自知所尚師
 毒天下事也而可漫易哉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懐萬邦也
 孔子之傳師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在師中吉者以其
[002-31a]
 承六五委任之寵也王三錫命者以王者不得已而
 出師原以衆正民從為主惟九二剛中之丈人乃能
 不至空毒天下而得民之從故王三錫命如此之諄
 復正是懐保萬邦而不欲其荼毒之至意也嗚呼古
 之聖王師不得不用而用師之意乃如此任將極其
 專而其心之所存乃如此故師不至流于毒衆將得
 自效其忠悃師出而天下諒其義功成而天下歸其
 仁也
[002-31b]
六三師或輿尸凶
 周公之象師六三云云何也曰三隂柔居險終師或
 輿尸之凶象也師可以柔險之人任哉任之柔險是自
 喪其師也
象曰師或輿尸大无功也
 孔子之傳師六三云云何也曰言師或輿尸者所任
 不當大无功而至此耳
 或曰九二為師帥是丈人長子也則三皆聽二主張
[002-32a]
 矣而亦有輿尸之凶何也曰吉凶以情遷爻自各為
 義象耳且雜物撰德辨是與非非其中爻不備于三
 四發輿尸左次之義而師道之是非勝敗吉凶乃始
 備也
六四師左次无咎
 周公之象師六四云云何也曰師以陽進六四以隂
 處柔有量時退舍之義為將而能知已知彼不敢輕
 進亦守則有餘之道也故有左次无咎象
[002-32b]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孔子之傳師六四云云何也曰言行師之道有剛有
 柔知進知退乃常道耳四以隂居柔而能左次雖無
 丈人錫命之吉亦免失律輿尸之凶未為失常道耳
 此爻即所謂為將亦有合怯弱時義而光武謂長勝
 之家難與慮敵亦即此義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无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
 周公之象師六五云云何也曰五為師君所以操行
[002-33a]
 師用人之柄者也而坤為地有田象時當用師乃用
 是能以衆正毒天下而民從之㑹故有田有禽利執
 言象能以衆正則可以王毒天下民從則得大吉咎
 何有乎故占有无咎象而二三皆惟五所用故又有
 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之象嗚呼觀于有禽利執
 為无咎可見兵者必不得已而後可用也觀于長子
 帥師弟子輿尸雖貞亦凶可見委任不明用舍失宜
 皆取凶之道也
[002-33b]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孔子之傳師六五不釋田有禽義而專釋長子帥師
 云云何也曰有禽利執之義易明而長子帥師弟子
 輿尸之義則恐讀易者視為長子弟子之功罪而與
 六五任用之主無涉耳故曰以曰使所以明長子弟
 子之功罪皆由六五任用之昏明也嗚呼大君之用
 舍顧可忽哉
 長子帥師廉頗以之弟子輿尸趙括其人然皆趙主
[002-34a]
 之所使也故責在大君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周公之象師上六云云何也曰師之上六師終而大
 君賞功時也上以六之隂柔居之有用小人象兼坤
 為地有開國承家象故有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勿用
 小人之戒也然周公之垂戒亦切矣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孔子之傳師上六云云何也曰正所以申明大君賞
[002-34b]
 功不可用小人之㫖耳蓋軍功之成固有小人而才
 者若賞以開國承家則是天下之民不毒以一時之
 師而長毒以開國承家之小人矣豈用師衆正可王
 本㫖乎故孔子特釋之曰大君有命乃正功時也所
 謂小人勿用者則以小人開國家必凶于爾國害于
 爾家而亂邦耳嗚呼師之為道必以能以衆正取其
 貞以寵命丈人取其吉以勿用小人防其亂乃能盡
 善而吉无咎耳不然則非凶即咎非輿尸即亂邦所
[002-35a]
 必至矣大君容何利乎
比䷇坤下/坎上
 師而受之以比何也序卦傳曰衆必有所比故受之
 以比
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比平/志反
 文王之彖比云云何也曰比以九五居中比衆隂衆
 隂亦以順應比九五有吉道五為坎中比主而心亨
 尚中有誠信而大得常正之義故占取原筮元永貞
[002-35b]
 无咎象上下順比有不寧方來象上六比外无首有
 後夫凶象故象占悉取之蓋占亦象爾原筮先儒多
 取為再度之義愚嘗反覆尋味原筮所以明九五剛
 中之德故象傳合元永貞為言而以剛中釋之似于
 再度無所取義若近取蒙卦初筮告為例以明九五
 剛中誠一有心孚尚忠之義則于元永貞既有來歴
 于彖傳之釋以剛中亦合且與蒙之九二坎中取于
 初筮不悖也顧不知明易君子以為何如
[002-36a]
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
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
 孔子之傳比彖云云何也曰謂比之所以吉者以比
 取輔義也自四而下皆順從之義也原筮元永貞无
 咎者九五剛中原具此德也不寧方來者上下皆應
 五而親比也後夫凶者上六居上比之无首其道窮
 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002-36b]
 孔子之傳比象云云何也曰物相親比無間者莫如
 水在地上所以為比也先王則體比之象以建萬國
 而親諸侯如地中有水也蓋天下至廣兆民至衆一
 人治之勢所不及分建賢哲以安民撫衆即此為王
 者親比四海兆民之道也他象皆言君子而比獨言
 先王者以建萬國親諸侯王者事故變君子言先王
 耳後倣此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缶俯九反/他湯何反
[002-37a]
 周公之象比初六云云何也曰初六居坤之初而上
 比于五擇君慎始比得其主何咎之有故有有孚无
 咎象又坤體而居初處隂順以從五有孚盈缶象以
 盈缶之孚遥順五顯比之聖君自然在五德教親比
 之中故又有終來他吉象然曰有孚他吉則是必誠
 信真足孚上而後无咎來吉耳甚矣誠信乃比人之
 道也其漢之竇融乎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002-37b]
 孔子之傳比初六云云何也曰言比之初六有孚盈
 缶則自然有他吉耳益信誠之必足比人也
六二比之自内貞吉
 周公之象比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内卦之中心孚
 九五而比之比之自内象居中守正有貞吉象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孔子之傳比六二云云何也曰言比之自内而貞吉
 者心傾聖主而居中守正却不自失耳嗚呼太公西
[002-38a]
 歸磻溪之日庶足當之
六三比之匪人
 周公之象比六三云云何也曰六三體柔居剛而應
 上六弱才而懐躁動之志應人而比匪類之人者也
 有比之匪人象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孔子之傳比六三云云何也曰言六三越五而比于
 上六是比後凶之匪人所比者且將不免而欲求自
[002-38b]
 託得乎亦可傷矣隗囂之比公孫述即其証也
六四外比之貞吉
 周公之象比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内無正應外與
 五親是外比之象得賢主而輔自有得正而吉之道
 故占有貞吉象也宋之吳越亦其事也
象曰外比于賢以從上也
 孔子之傳比六四云云何也言外比之貞吉者以五
 當位居中是為賢主而四能上而從之寧不得正而
[002-39a]
 獲吉乎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周公之傳比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以剛中居天位
 而比虛中待比之諸隂上下開誠見心有顯比之象
 五既開誠比下則是自盡其公道無驩虞要結以求
 必比之私有王用三驅失前禽象而四隂亦虛心開
 誠以比亦有邑人不誡之象此自顯比之吉故占有
 吉象也嗚呼成湯開三面之網即其義而古王者奉
[002-39b]
 無私以照臨天下天下亦應以皥皥即其象也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
誡上使中也
 孔子之傳比九五云云何也曰言顯比之所以吉者
 以九五居中正之位有中正之德故有舍逆取順中
 正之比而邑人亦有不誡而中正之應爾嗚呼王者
 以中正比天下天下亦自以中正比王者此理之必
 然然究之天下不誡之中正皆王者顯比而使之中
[002-40a]
 正也故王者之比貴乎中正彼霸術要結一時驩虞
 或得之不久而天下之心渙然散矣終何益
 師六五曰田有禽利執言比九五曰王用三驅失前
 禽可見王者之用兵必不得已而後用王者之伐罪
 亦不期盡服其醜類舜禹有苗之師固如此也匪是
 師為否臧之師而比非顯比之比矣
上六比之无首凶
 周公之象比上六云云何也曰一卦皆比九五上六
[002-40b]
 獨居五上此正所謂後夫凶耳有比之无首而凶象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終也
 孔子之傳比上六云云何也曰言比之无首凶者上
 自絶于顯比之五將自顚殞无所終也防風後至之
 誅田横海島之死非明鑒乎嗚呼王者比人之道其
 莫要于義正仁育英雄比主之道其莫要于見明識
 定哉
小畜䷈乾下/巽上
[002-41a]
 比而受之小畜何也序卦傳曰比必有所畜故受之
 以小畜
小畜亨宻雲不雨自我西郊畜救/六反
 文王之彖小畜云云何也曰小畜四柔得位上下五
 陽皆為所畜而下健上巽二五皆剛有亨象以隂畜
 陽以小畜大畜終不極不通有宻雲不雨自我西郊
 象朱子曰宻雲隂物西郊隂方文王演易羑里視岐
 周為西方故云爾然亦文王羑里之自占乎由其詞
[002-41b]
 味其㫖愴乎有餘悲矣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
志行乃亨宻雲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孔子之傳彖云云何也曰言六四隂柔得位而上下
 五陽應之曰小畜也下健上巽二五剛中志行乃所
 以亨也宻雲欲雨之時所尚在陽氣上往而雨澤降
 耳乃陽欲上往竟為隂畜但壅閼為宻雲者則以自
 我西郊尚滯隂方而所施還未得行也噫彖詞文王
[002-42a]
 之自占而彖傳則孔子據文王之事占矣
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孔子之傳小畜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卦以巽風行天
 上是乃以柔文剛故取象于小畜君子觀畜之象以
 懿美其文德則亦以柔文剛風行天上之義也然不
 曰飾文德而曰懿文德則文德固非君子修飾文為
 之事而乃懿美其德使之徽柔懿美耳又以懿文德
 繫之小畜則又可知君子以道德經綸之業為大而
[002-42b]
 文章才藝固其小矣象義無不可通變易從道在讀
 者神而明之用者黙而成之也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周公之象小畜初九云云何也曰初與四為正應正
 應則復正道矣復得正道又何咎乎真天下最吉之
 事也故有復自道何其咎而吉象
象曰復自道其義吉也
 孔子之傳小畜初九云云何也曰言復自道吉者其
[002-43a]
 義吉也而言外不復自道之義為凶即從可知
九二牽復吉
 周公之象小畜九二云云何也曰二與四非正應而
 當畜之時以剛中之德與初九正應之陽相比應四
 有牽復吉象
象曰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
 孔子之傳小畜九二云云何也曰言牽復吉者非為
 人牽復而即得吉謂二自處剛中本無徴逐之情亦
[002-43b]
 不自失其正故得吉耳孔子于文周彖象未顯之㫖
 往往補足其義類如此
 觀孔子此等傳象之㫖孔子之于文周後先相發隱
 顯相闡真如一家祖孫明聖作述規制益明如此乃
 云善于讀書即古人亦樂得今人耳近儒于前聖明
 白顯易之言往往曲加塗飾嗚呼竊恐古人不引為
 知已也反不如不釋之為本㫖自在耳
九三輿説輻夫妻反目説吐/活反
[002-44a]
 周公之象小畜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以剛處剛上
 與四比而非其正應則四必不應三亦必止而不行
 有輿説輻夫妻反目象三四非正應而亦曰夫妻者
 以隂陽剛柔言也象固多變耳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孔子之傳小畜九三云云何也曰夫妻反目者三過
 剛不中不能自正其室而取之耳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去上/聲
[002-44b]
 周公之象小畜六四云云何也曰四以隂居柔處得
 其正又居巽體上比九五是乃柔順精忠與君交孚
 矣人臣如此自然傷害憂懼皆可以免故象為有孚
 血去惕出而占為无咎也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孔子之傳小畜六四云云何也曰四之所以有孚惕
 出者以與九五合志故傷害憂懼可免耳晏子之畜
 景公庶幾近之
[002-45a]
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攣力/傳反
 周公之象小畜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巽體剛中與
 四同醴以畜乎下故為有孚攣如富以其鄰象
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
 孔子之傳小畜九五云云何也曰言有孚攣如者乃
 不獨富其富而必以及之鄰耳齊景悦晏子之言而
 興發補不足亦其義也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
[002-45b]
 周公之象小畜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處小畜之極
 不雨者至此已雨尚往者至此無復可往有既雨既
 處象既雨既處則德已尚而載矣且上九居畜之最
 上有尚德載象苐四隂為畜主而至于如此婦之道
 雖得正無邪亦危甚矣蓋月而幾望則疑于無陽龍
 戰之災固可畏也君子尚可行乎故象占又取婦貞
 厲月幾望君子征凶象也嗚呼宋之宣仁后事殆類
 此矣當時所謂令官家别用一番人亦君子征凶義
[002-46a]
 也又若反貞以論象則唐之武后優禮正人德載月
 望尤君子征凶時耳吁可戒哉
 又此爻若就文王自占論則羑里既出委任愈篤迨
 至有二西歸而文王純節自凛惟恐一有違行便為
 臣道之累亦其義也
象曰既雨既處德積載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孔子之傳小畜上九云云何也曰言既雨既處則畜
 通而德積載矣君子征凶者言若如畜之隂柔至此
[002-46b]
 而尚為之征是與于月望龍戰之㑹耳其禍真可疑
 也
 
 
 
 
 
 豐川易說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