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50 周易孔義集說-清-沈起元 (master)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孔義集說卷十五
          光祿寺卿沈起元撰
  下經
離下/震上  中爻巽兑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彖傳豐大也明以動故豐
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
盈則食天地盈虗與時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015-1b]
 孔仲達曰動而不明未能光大資明以動乃能致豐
 故曰明以動故豐○程傳豐為盛大其義自亨明動
 相資而成豐大也王者有四海之廣兆民之衆極天
 下之大故唯王者能致之所有既大其保之治之之
 道亦當大也故尚大○張子宜日中不宜過中○本
 義盛極當衰有憂道焉聖人以為徒憂无益但能守
 常不至于過盛則可矣故戒以勿憂宜日中日中則
 昃又發明卦辭外意言不可過中也○郭白雲曰日
[015-2a]
 過中則昃豐過盛則憂一道也宜如日之方中用中
 道以持滿則可无憂日未中則不及既中則過惟日
 中无偏照○朱漢上曰離日震動日動于下升于東
 方萬物咸睹宜照天下也○王童溪曰何謂所尚之
 大明以動是也非明无以照非動无以行所以致是
 豐者此道能盡此道者惟王致豐之王者六五也六
 五以柔尊居震體有震懼驚憂之象故戒之以勿憂
 離日在下日未中之象未中則照有所不周故勉之
[015-2b]
 以宜日中然致豐易保豐難故聖人于此又因日中
 之一辭而别演其義○項平甫曰有大則患失其大
 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此古今之至情也聖人曰是
 不必憂昭吾明徳如日之中照臨下土豈有隂慝敢
 干然日月有昃食之虞天地有盈虗之變人不免于
 死生鬼神不免于聚散則豐豈吾所能常有又豈憂
 慮之所能如何哉此聖人極言勿憂之理因以足日
 中之義使知中者人之所當勉而昃亦非人之所能
[015-3a]
 為也 豐卦皆以明為主故下三爻皆明而无咎上
 三爻皆暗以求明為吉不能求為凶此所以宜日中
 也○沈守約曰豐六月卦雷奮而亨火盛而熾之時
 雷電交作雲行雨施百穀皆豐故為豐帝出乎震相
 見乎離人君向明而治以成豐亨盛大之治人主之
 象非人臣之所當是以王假之尚大也而爻以幽暗
 不明為象者盖以體言之雷動于上電照于下風雨
 晦㝠之時也以爻言之初九之陽二隂乘之三四之
[015-3b]
 陽五上重隂覆之隂掩陽之象以理言之時豐盛則
 芽蘖生焉是以戒其過○毛伯玉曰豐大也亦盈也
 惟有道者明徳若不足未甞中故不昃未甞盈故不
 食日新則為大反是則為盈知日中之宜則知日昃
 之可戒○胡雲峯曰日在下雷在上是正晝昏暗雷
 電大作之時故不取日象而彖曰宜日中宜照天下
 豐似明夷 盈虗消息惟剝與豐言之剝則君子之
 道已消而虗故有息之機豐則天下之勢已息而盈
[015-4a]
 故有消之機天地鬼神乾卦後惟謙與豐言之謙則
 有虛可以持盈豐則自盈必至于虗○何𤣥子曰豐
 有憂道焉而曰勿憂盖于此有道焉致豐之本即保
 豐之道離明主之而震動將之也
  按王假之程傳與彖傳文義合宜日中句彖辭意
  因未中而曰宜孔傳慮其昃以常保其中為宜各
  有攸取也月盈則食食虧也非月食日食之食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象傳雖旬无咎過
[015-4b]
旬災也
 孔仲達曰豐者文明以動尚乎光大者也初配在四
 以陽適陽以明之動能相光大○蘇子瞻曰凡人智
 生于憂患而愚生于安佚豐之患常在于闇故爻皆
 以明闇為吉凶初二三皆離而有明徳者四五上則
 豐而闇者離火也日也以下升上其性也以明發闇
 其徳也故三離皆上適于震初九適四其配也○劉
 長民曰旬數之極猶日之中无咎者謂初未至中猶
[015-5a]
 可進也若進而過中則災故云過旬災也爻辭不言
 豐者謂初未至豐往有尚言其進至于豐也○程傳
 明動相須猶形影相資如表裏初九明之初九四動
 之初位則相應用則相資故初謂四為配主配雖匹
 稱然就之者也如配天以配君子往而相従則能成
 其豐○吕藍田曰十日謂之旬旬盈數兩陽合而成
 大雖盈无咎過盈則溢○項平甫曰初以四為配四
 以初為夷上下異辭也自下並上曰配○錢啟新曰
[015-5b]
 一月三旬初二象上旬十日旬亦盈數故言雖以示
 不可過之意豐初乃日升月恒之時上弦至望不滿
 旬日日僅有半日之升餘皆昃時月不滿旬日之恒
 餘皆食時豐而過旬无不是災日世上福只享三分
 便已當虞其過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象傳
有孚發若信以發志也
 程傳明動相資乃能成豐二為明主又得中正而五
[015-6a]
 居應地隂柔不正非能動者獨明不能成豐則喪其
 明而為昏暗 有孚發若謂以己之孚信感發上之
 心志也○郭白雲曰天下之理明則无疑闇則疑六
 二用明投闇往得疑疾乃其宜也○朱漢上曰震巽
 為草二在草中有周匝掩蔽之意巽為不果六五隂
 失位疾也○張紫巖曰震蒼筤竹萑葦為蔀離中
 虗為孚為信○王童溪曰无應而不動有明而無用
 故體柔居隂以自蔽晦豐其蔀象蔀草莽隂蔽之
[015-6b]
 地當明盛之時應六五昏暗之君故曰日中見斗斗
 居中而主運平六五象○王秋山曰六爻唯初九應
 震之初六五應離之中故明餘則當雷収電息之時
 故暗二虗中故有孚五亦虗中故可發此六二之吉
 也○胡雙湖曰離外有互兑為澤有浴咸池象前有
 震木有拂若木象皆非中天之日乃出東方之日也
 日中皆離象目亦取離目斗皆取五○錢啟新曰二
 與三四成巽巽為隂木為髙為長所大者不過如蔀
[015-7a]
 草之蓊蘙然豐其蔀象○來矣鮮曰&KR2783蔀草名○何
 𤣥子曰斗為帝車運乎天中五以柔暗居尊二仰承
 之為日中見斗
  按諸爻日中猶言晝日也非中天之中電閃則雷
  擊雷迅則電赫二者本相應卦義在明以動貴用
  離明以發震志而二居臣位上雖暗君而屬震體
  猶有可發之志如電閃則雷自奮非若明夷之暗
  晦故彖傳獨釋有孚句以明其吉正與六五之來
[015-7b]
  章相應若非語辭謂五也能發若則始雖有疑而
  終必相孚在積其明誠而已明夷之六二猶以用
  拯馬壯為吉况在豐時猶明盛之世耶于此可識
  臣道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沫折其右肱无咎 象傳豐其沛
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終不可用也
 程傳三居明體之上陽剛得正應上隂柔震終則止
 不能動者也无上之應不能成豐沫星之微小見沫
[015-8a]
 闇之甚也右肱人所用賢才无可賴之主如折其右
 肱○吕藍田曰以陽居陽其明宜廣而應于上六一
 陰蔽之油然作雲沛然下雨日中盛明不免障蔽○
 朱漢上曰上六闇極不可用之以有為従之必罹其
 咎故自折其右肱示終不可用則无咎○張紫巖曰
 微子去箕子為之奴折右肱義也○王童溪曰沫作
 昧斗後小星五有斗象上居五後則沫居斗後也三
 有才而上无足賴則豐大之功何恃而可成右肱既
[015-8b]
 折勝大事者无其具矣○沈守約曰三之互體兑也
 兑為澤豐其沛象○何𤣥子曰右肱謂九三變柔互
 艮為肱兑為毁折陽爻為右○華霞峯曰日以出震
 為用明以善動為用上柔掩三故豐沛見沫三失其動
 故折其右肱皆上之為于九三无咎也
  按三變為互坎大雨之象故曰豐其沛三之所應
  窮大失居彼在天際不接于下豈復可用折右肱
  明者之自晦也
[015-9a]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 象傳豐其蔀位
不當也日中見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孔仲達曰以陽居隂闇同六二夷平也四應在初同
 是陽爻能相顯發而得其吉四與初交相為主者賓
 主之義○陸君陽曰初云配主恭也四云夷主謙也
 ○程傳四為動主然以不中正遇隂暗之主豈能致
 豐居大臣之位而得在下之賢同徳相輔其助豈小
 故吉夷等夷也○張子近比于五故亦云見斗正應
[015-9b]
 亦陽故云夷主○郭白雲曰初與四迭稱主者明動
 相須莫適為主惟明者知求動以為主動者知求明
 以為主○朱漢上曰處不當位自蔽其光明故曰幽
 不明九四不正其不明自取之異于二三○項平甫
 曰二四爻辭同用蔀斗而其意不同故曰位不當言
 以九居四不得比六二之當位曰幽不明言九四之
 幽暗不得比六二之自明曰行也言九四之當行不
 得比六二之不往二中正而明四不中正而又不明
[015-10a]
 也○沈守約曰卦變明夷晦其明也豐蔀見斗象動
 以順以吉行象○胡雲峯曰二應五四承五故象同○
 俞石澗曰豐不為明夷者賴有九四爾
  按四震主何以幽不明盖互巽不果互兌為澤雷
  藏澤中㡬於震之遂泥雷止則電息故幽然動體
  故在象傳以行也明之言雷動則電自應之幽者
  明矣故吉由遇其夷主如得夜行之燭兩陽非應
  故皆曰遇
[015-10b]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象傳六五之吉有慶也
 程傳二有文明中正之徳大賢之在下者五與二雖
 非隂陽正應在明動相資之時有相為用之義五若
 能來章則有慶譽而吉○楊誠齋曰六五隂爻而雷
 質雖柔而實剛君雷而佐電雖暗而亦明○郭白雲
 曰豐以无所豐為大是以六爻之中稱豐者皆无善
 道而六五不言豐獨為可尚○馮縉雲曰六二言往
 六五言來往來交合章明之象○王童溪曰五之所
[015-11a]
 處者中也中則无自豐自亢之失所以有來章之吉
 ○張紫巖曰二五處雷電中位二以離中而麗于陽
 為章五下二羣陽畢應之曰來章兑為譽五處震中
 柔而有斷是以能來天下賢○王秋山曰以下卦而
 視六五有日中隂蔽之象以六五而視下卦有離明
 返照之象五又柔順得中謙虛待下故能來章豈惟
 有譽其福慶將及于天下○錢啟新曰五日中之位
 五為假之于上尚四之動以為動尚二之明以為明
[015-11b]
 明動合而章皆五中天之章○華霞峯曰五天位天
 之明原以日之明為明離日麗天則障蔽悉除而光
 天有慶矣
  按此爻柔順居中與二同徳爻辭故自言其象之
  吉不復泥于見斗之辭而以為暗君也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閴其无人三嵗不覿凶
象傳豐其屋天際翔也闚其户閴其无人自藏也
 石守道曰子雲云炎炎者滅隆隆者絶觀雷觀火為
[015-12a]
 盈為實天収其聲地藏其熱髙明之家鬼瞰其室正
 合此義○程傳以隂柔之質居豐極動終其滿假躁
 動甚矣豐其屋處太髙也蔀其家居不明也髙亢昏
 暗自絶于人人誰與之○張子豐屋蔀家自蔽之甚
 窮大而失居者也處上之極不交于下而居動之末
 天際翔也○朱漢上曰震巽為草周匝掩蔽蔀其家
 也自處髙大如飛鳥務上翔于天際上動成離離為
 飛鳥在外卦之際天際也九三正應自下往闚之三
[015-12b]
 離目為見坤户闔而不應閴寂乎其无人三自四歴
 三爻三嵗不覿也○張紫巖曰豐其屋以聚斂裒積
 為事自盈也蔀其家家道不明也閴其无人天下離
 心也○王童溪曰以六居上愚自用也在上曰屋豐
 其屋翔于天際在下曰家蔀其家掩蔽其内謂之自
 藏非人之逺已乃已之逺人此九三所以甘心于折
 肱也○項平甫曰外極其大而内極其暗○熊梅邊
 曰此日中則昃盛極必衰理勢所然○胡雲峯曰卦
[015-13a]
 辭曰宜日中二下卦之中日中之象五上卦之中日
 中之位初與四未及乎中三與上已過乎中上又處
 豐之極○胡雙湖曰上有震巽木屋象初至四互家
 人家象震初畫户象无人本爻隂虗也○髙忠憲曰
 柔暗自髙上翔而不下應故失三之明而取凶○吳
 氏桂森曰豐大也人生名譽要大事業要大家計要
 大不知盡是蔽明之物所以都做了豐蔀豐沛豐屋
 遮天黑地若得本心之明一出頭便大明中天一切
[015-13b]
 障蔽立時消化如何累得明象傳自藏也自有而自
 蔽之也
  總論
  按此卦命名則以雷電交作其勢盛大萬物咸亨
  而取故大象不言日而言電而卦辭爻辭取象取
  意則皆因日在雷下也日在雷下雷必有雲日在
  震下東方乍起故其明必貴於動日必願其中不
  動則日无由中日貴麗天而在雷下此所以可憂
[015-14a]
  也此初二之貴于往貴于發也震者震隂而達陽
  者也上有重隂賴一陽震之而始開而雷之動必
  賴火之力火之力弱則雷不能奮即震之二隂不
  能開无以為雷而適足以掩日之明有晝晦見星
  之象此所以明貴於動而雷復藉乎火也六五天
  位而隂得九四之陽震於下而離日之明乃得麗
  於天來章日之來也九四遇其夷主之功也豐蔀
  豐沛即雷雨之動滿盈草昧之象非謂蔀沛之能
[015-14b]
  蔽日也秦樹峯云豐蔀豐沛當與下句斷不必與
  下見斗見沫牽合可謂得㫖至上爻為卦終卦外
  日光之照沈于下雷聲之震息于上但隂雲晦蔽
  而已故象不言日而祗以豐極自高取象
䷷ 艮下/離上  中爻巽兑
旅小亨旅貞吉 彖傳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
止而麗乎明是以小亨旅貞吉也旅之時義大矣哉
 孔仲達曰此就六五及二體釋亨貞之義柔處于外
[015-15a]
 弱而為客之象處外而得中順陽則是得其所託而
 順従其主又止而麗明動不履妄故能于寄旅之時
 得通而正不失所安○本義山止于下火炎于上為
 去其所止而不處之象六五得中于外而順乎上下
 之二陽艮止而離麗于明故其占可以小亨而能守
 其旅之正則吉旅非常居若可苟者然道无不在故
 自有其正不可須臾離○王童溪曰旅者失位之時
 君子得位則亨在天下失位則亨在一身故曰小亨
[015-15b]
 用剛非旅道也莫尚乎用柔然柔不可過也莫尚乎
 得中○項平甫曰旅小亨就旅之卦才言之旅貞吉
 乃處旅之道以柔行順小亨也知止則自處者正麗
 乎明則所依者正必如是而後吉○張紫巖曰離一
 變為旅旅明徳之失也徳失而後有旅 互巽為順
 ○楊誠齋曰山止而不動猶舘舎也火動而不止猶
 行人也○蔡節齋曰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與剛中
 而應者不侔止而麗乎明與動而明明以動者不侔
[015-16a]
 故止可小亨○梁孟敬曰凡客于外者皆謂之旅如
 天子蒙塵諸侯寄寓大夫去國聖賢周游皆是○俞
 石澗曰旅之時最難處旅之義不可不知其亨雖小
 時義則大○來矣鮮曰明者已之明非人之明也止
 而麗乎明只是内止外明○錢啟新曰或以旅興或
 以旅喪所闗甚大○華霞峯曰旅不宜剛以柔得中
 而亨以順剛而亨以止麗明而亨皆柔小之亨故曰
 小亨貞吉不外乎此○觀彖凡物之寄于物而不居
[015-16b]
 者莫如火山上之火則尤寄而不居旅之象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象傳旅瑣瑣志窮災也
 陸公紀曰瑣瑣小也艮為小石故曰旅瑣瑣履非其
 正應離之始艮為山以應火災焚自取○程傳陰柔
 在旅之時處于卑下鄙猥瑣細乃其所以致侮辱取
 災咎也○沈守約曰處旅之下宜止静也變而為離
 炎躁妄動取災象○趙汴水曰凡旅必有所志君子
 志于行道商賈志于懋遷初為出行之始不能識其
[015-17a]
 大者而較錐刀之小利計瑣尾之末節人將咸厭且
 怒志窮于此所以災也○谷拙侯曰爻賤其行象鄙
 其志
六二旅即次懐其資得童僕貞 象傳得童僕貞終无
尤也
 張子居得位即次象得三之助曰懐其資下有一隂
 无所係累曰得童僕○朱漢上曰離為蠃貨貝象巽
 為入懐其資也艮為少男初卑陰賤童僕也○王童
[015-17b]
 溪曰即次則有其居懐資則有其用得童僕則服役
 有人盖以六居二之為正故也旅道患不正正則吾
 无尤于物而物亦莫吾尤所以有得而无喪○項平
 甫曰貞字當自為句不可連于童僕旅以貞為吉而
 六二九三皆得正位故聖人辨之如六二中正柔順
 合于卦辭之貞如九居三重剛不中以此為貞適以
 自危○龍麟洲曰艮為門庭有次象三四在前為陽
 實巽為近利市三倍懐其資象○王秋山曰人在旅
[015-18a]
 賴童僕之助既得之則次可即資可懐故象止言得
 童僕為旅之貞○趙氏三泉曰二處旅而有中正柔
 順之徳則内不失己而已无不安外不失人而人无不
 與凡旅所不可无者皆有以全之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 象傳旅焚其次亦以
傷矣以旅與下其義喪也
 程傳剛而不中居下體艮上自髙之象自髙則不順
 于上故上不與而焚其次上離為焚象過剛則暴下
[015-18b]
 故下離而喪其童僅○朱漢上曰巽木離火兑為毁
 傷焚其次也○王童溪曰以九居三雖正為厲旅親
 寡之時朝夕所與者童僕爾豈可以旅視之以旅視
 乎下則童僕亦以旅視乎上矣其能乆留○徐進齋
 曰旅貴柔中旅之貞也三剛貞而不中危厲之道○
 胡雲峯曰九三因六二取象二柔順中正故即次三
 過剛不中又近離故焚其次二居中乘柔故得童僕
 三過剛則无徒又下之柔已為二所得故喪其童僕
[015-19a]
 ○唐凝菴曰三為艮主未甞无次不得麗五而應于
 上盖離惟五為明四上皆燥火故初應四為災三應
 上為焚不惟不得撰巽之資即艮止所有之次且為
 之焚三本與下成艮然二得麗于明初則依之三既
 失所麗初焉得不棄之喪其童僕象○何𤣥子曰旅
 之為義可一宿而不可久處者三為艮止乃一于止
 而不知變者逼于離火燕雀處堂所以焚次喪僕九
 三貞與二同但剛而不中止而不動无避禍全身之
[015-19b]
 哲所以不能免厲○黃陶菴曰以旅與下謂視童僕
 猶旅人也當旅時而與下之道刻薄寡恩直若旅人
 然義當喪也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象傳旅于處未得
位也得其資斧心未快也
 王介甫曰居陰不得行而處者也○程傳四有剛明
 之才為上下所與得貨財之資器用之利然上无陽
 剛之與下唯隂柔之應不能伸其才行其志其心不
[015-20a]
 快也○朱漢上曰離為兵巽木貫之斧也上得乎五
 下得其三九剛處四履謙能下故得上下之利然未
 得位也故不快孟子曰久于齊非我志也○沈守約
 曰四處離始欲上行也變而為艮艮止也欲行而止
 旅于處也止于其所而背其所見心未快象○王童
 溪曰位未得而道未行雖貨利之至君子未快○鄭
 東谷曰未進于中失位而處旅者故曰旅于處○諸
 理齋曰四心之位火性剽疾今位隂故有不快之象
[015-20b]
 ○趙汴水曰旅而暫止宜也今而乆居于義為未安
 ○李蒙齋曰次乃傳舎處者可乆可安之所也春秋
 云師次易云左次皆非久義或出或處擇不處仁皆
 久安之義○胡雙湖曰斧離為兵象亦兑金在巽木
 上象離兑在四上所以得也巽上九喪其資斧亦有
 離兑巽象然在上爻下所以喪也○胡雲峯曰得資
 足以自利得斧足以自防○唐凝菴曰四未得明之
 正位
[015-21a]
  按旅非可乆處之所乃變為重艮之中互坎之體
  處而不行為乆羈客旅之象故曰旅于處非不能
  即次之謂然離體變為互震豈能鬱鬱乆居所以
  其心不快未得位非未當位之謂亦非以未得位
  釋旅于處言雖久處而未得位以起下二句意孔
  子以未得位一句釋經文上下三句又别是一體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 象傳終以譽命上逮也
 本義雉離象也六五柔順文明又得中道為離之主
[015-21b]
 故為射雉象雖不无亡矢之費終有譽命也○語錄
 易言終吉皆是初不甚好○楊誠齋曰少康逃虞思
 之國宣王匿吕公之家是旅也○張紫巖曰離為雉
 戈兵為射雉○項平甫曰中徳為譽中位為命外卦
 為終此即彖所謂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旅之最善
 者也○馮縉雲曰卦六爻无理不備厲王居彘平王
 之遷黎侯寓衞衞侯處曹不幸至此苟能以中正之
 道自處所依得人能反其國邑復其世祚于此見易
[015-22a]
 為後世作聖人之憂至矣○趙汴水曰射雉者于郊
 郊旅之所○吴草廬曰乾之剛象矢變乾為離射而
 得雉也乾之三矢而亡其一也○俞石澗曰五君位
 王者无外故爻不言旅非謂不取君義上逮者上及
 乎君位故有譽命如九四之未得位安有譽命上釋
 終字○梁孟敬曰譽人之稱譽命天之休命○來矣
 鮮曰本卦中爻兑巽四兑為譽二巽為命六五比四
 而應二所以終得譽命○何𤣥子曰謙柔自牧文明
[015-22b]
 在中可以挽人心囘天命
  按此爻自乾變離失乾健而得文明終以譽命不
  失尊位也八卦柔爻離為最善重卦六五亦唯離
  多吉而在旅則小之所以亨者此也以其得中于
  外謂之旅所以雖係君位而有射雉亡矢之象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凶 象傳
以旅在上其義焚也喪牛于易終莫之聞也
 孔仲達曰最居于上如鳥之巢以旅處上必見傾奪
[015-23a]
 如鳥之巢被焚客得上位所以先笑凶害必至故後
 號咷○程傳巢鳥所安止焚其巢失所安无所止也
  上承鳥焚其巢故更加旅人字○張子以陽極上
 旅而驕肆也失柔順之正曰喪牛怒而忤物雖有凶
 危其誰告之故曰終莫之聞○本義上九過剛處旅
 之上離之極驕而不順凶道也○王童溪曰棲髙處
 亢而寄諸危地者鳥之巢是也髙極必危離火有焚
 象牛順物旅道以柔順謙下為本上九喪其至順之
[015-23b]
 徳所以凶也○張紫巖曰互兑兑口為笑為號咷離
 又為牝牛○沈守約曰離為鳥變而為震震為木而
 居卦之上鳥巢象○項平甫曰笑者喜其髙離之鼓
 缶而歌也號咷悲其焚離之大耋之嗟也旅上即離
 三也失其柔故所喪者牛○趙復齋曰五宜陽居大
 壯六五非陽故曰喪羊上宜陰居旅之上九非陰故
 曰喪牛壯之時不可以失剛旅之時不可以失柔○
 張舜元曰火有聲笑號象○林黃中曰三承九四之
[015-24a]
 離為他人所焚也上焚其巢自焚也○鄭合沙曰上
 九得勢寄一身于炎炎之上不知有焚巢之禍九三
 趨炎躁進不知有焚次之災○吳草廬曰上一卦窮
 處疆場之象○俞石澗曰易當依王肅音亦與疆場
 之場同易中凡稱卦名皆言所遇之時凡言在上皆
 言所處之位以旅之時而位在人上人必害之故曰
 其義焚也剛亢絶物况又无應則其喪牛于易也无
 一人告之故曰終莫之聞也○吴氏桂森曰離中之
[015-24b]
 明原可畜之牝牛亦可安之坦途只一念自亢便喪
 牛于易終无開悟之期可慨也夫
  按離為牝牛變為震故為喪牛
䷸ 巽下/巽上  中爻兑離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彖傳重巽以申命剛巽
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見
大人
 陸公紀曰二得中五得正體兩巽故曰剛巽乎中正
[015-25a]
 皆據陰故志行陰為卦主故小亨○孔仲達曰巽卑
 順之名説卦云巽入也盖以巽象風風行无所不入
 施於人事能自卑巽者亦无所不容巽之為義以卑
 順為體以容入為用上巽能接于下下巽能奉于上
 上下皆巽命乃得行故就二體上下皆巽以明可以
 申命也○石守道曰巽齊也齊者申之以命令○蘇
 子瞻曰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言必順二五而後亨
 也利有攸往為二五用也利見大人見九五也○程
[015-25b]
 傳巽與兑皆剛中正巽説義亦相類而兑則亨巽乃
 小亨者兑陽之為也巽隂之為也兑柔在外用柔也
 巽柔在内性柔也巽之亨所以小陽剛居巽而得中
 正巽順于中正之道也○本義一隂伏于二陽之下
 其性能巽以入也以隂従陽故利有所往然必知所
 従乃得其正故利見大人巽順而入必究乎下命令
 象重巽為申命中正指九五柔謂初四○語類申是
 丁寧反覆風之吹物无處不入无物不鼔動詔令之
[015-26a]
 入人淪肌浹髓如風之動物只是巽便能入義理之
 中无細不入○朱漢上曰風者天之號令命者天之
 令也故巽為命内巽命之始外巽巽而達乎外申前
 之命也重巽象唯可施之于申命若施之于它則巽
 已甚矣剛巽乎中正而柔順之則柔者亦得其正而
 小者亨矣豈非小者之利乎○王童溪曰巽雖以隂
 為主然在巽之時二五以陽剛居中正之位則是剛
 亦巽也剛亦巽則剛无過剛矣故為巽之大人而志
[015-26b]
 行乎下○趙復齋曰柔與剛遇剛中柔順故亨○剛
 道盡柔乃服兩者俱利反此俱失主在剛不在柔也
 ○馮厚齋曰巽之取義卑也以其下于陽順也以其
 承于陽伏也以其蔵于下入也以其進于下○鄭亨
 仲曰九二巽乎中者也重巽則兼五言之故曰巽乎
 中正初六順乎剛者也重巽則兼四言之故曰皆順
 乎剛○李隆山曰巽之所以致亨者盖指二五以陽
 剛處中正之位而初四出而順従之乃所以為利○
[015-27a]
 項平甫曰重巽以申命是小亨也事必待于申命而
 後行豈大亨之規模○趙汴水曰一隂生于下二陽
 巽之于上巽卦本乾隂生而陽巽之故亨剛雖巽柔
 猶居中正之位柔既已生有順剛之象○王秋山曰
 二以剛中而巽順乎五之剛中正其志得以上行○
 唐凝菴曰能順乎剛之中正則併化乎柔之過巽而
 就于中正矣利見何疑○華霞峯曰卦惟九五陽剛
 中正居重巽之位然非九二以剛居下巽之中能巽
[015-27b]
 乎五之中正未必能使柔皆順剛而攸往利見俾小
 者之亨也九五之志行九二之力居多
  按分言之二五皆剛巽乎中正以重卦言九五為
  剛中正之大人以卦之主也本義以剛巽乎中正
  獨指九五秋山霞峯宗而暢之雖似非彖傳本義
  亦可備叅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象傳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
貞志治也
[015-28a]
 孔仲達曰處令之初法未宣著體于柔巽不能自決
 心懐進退未能従令者也成命齊邪莫善武人宜用
 武人之正以整齊之○吕藍田曰所謂果敢以従事
 也○朱漢上曰巽初行事之始居卑體柔不能自立
 退則不安進則无應又二剛據之莫知所従故進退
 志欵變巽成乾應兑乾為健兑為決疑志去矣○張
 紫巖曰柔道常疑初六以柔居兑先出命而二三其
 心唱之者既疑聴之者必惑尚安能立天下事哉必
[015-28b]
 也外用其權内濟以果去姑息之弊得中正之宜巽
 道行矣聖人特于初發之○吳草廬曰武人質柔而
 位剛又依附外剛以為强如人之被甲胄執戈兵初
 比九二以二之剛為己之剛故曰武人剛强自治然
 後能果決上進以従陽○胡雲峯曰此與履六三皆
 以隂居陽故皆稱武人象傳于此曰志治彼曰志剛
 ○俞石澗曰巽申命行事之卦令出務在必行豈宜
 或進或退初以武人處之則貞固足以幹事爻柔故
[015-29a]
 志疑位剛故志治○易外巽之進退有風之初起盤
 旋不定之象始雖不果終則甚躁故利乎貞姤之勿
 取以其不貞也下巽即姤下卦故利貞
九二巽在牀下用史巫紛若吉无咎 象傳紛若之吉
得中也
 趙復齋曰巽在牀下謂初六也用史巫以誠接之也
 初六志疑故二接之○朱漢上曰將以誠意感動九
 五故用史巫紛若吉史道人之意以達于鬼神巫以
[015-29b]
 鬼神之意告于人史巫皆尚口而巽者史巫紛若則
 卑巽之意達于上下○張紫巖曰互兑為史巫史巫
 通于神者誠而已九二得中能以誠上通乎九五之
 君用以獲吉當申命行事時號令之發禍福之幾也
 忠藎之臣罄其由中之情朝夕孜孜曾不憚煩發號
 施令有不當天下心哉二以剛中乘隂是能自卑抑
 以行其志于巽者 鄭合沙曰巽以陽爻為牀簀陰
 爻為足四陽行列簀之象二隂四隅在下足之象○
[015-30a]
 胡雙湖曰牀全體巽木象剝之牀以卦形肖象耳○
 俞石澗曰二五兩剛本不相應非用三四不能達也
 史指三巫指四三近二可達二意于五四近五可達
 五意于二也三四交相往來于二五之間猶祭禱而
 用史巫也○毛伯玉曰巽初民象牀者二也長民者
 也古者席地而坐唯長民者坐于牀○吳草廬曰初
 偶二竒有牀之象巽謂卑伏而入于下指初六而言
 牀二也初在二下卑伏而入于下之象卦之名巽本
[015-30b]
 取二柔之卑伏者然當巽時陽亦當巽盖陽為陰所
 順従亦必以卑巽待之若剛强自處非所以懐柔順
 服之人也二得屮居柔故亦能巽二之位與五應卑
 巽以應上如卑巽以事神既能巽于上則亦能巽于
 下不當位宜有咎得中故无咎也○何𤣥子曰巽在
 牀下者言二卑巽于在牀下之初也足為牀之本足
 固則牀安民為國之本民順則國安九二承五之命
 以致之民恐初之未喻而丁寧煩悉其辭以達其誠
[015-31a]
 意孔子云使民如承大祭九二之謂也所謂剛巽乎
 中正也紛若猶多方也申命行事紛若而得中也
  按卦有陽巽隂二巽五之道於此爻見之巽之義
  取入取伏二之巽在牀下指初而言上之巽在牀
  下指四而言乃不易之象以為九二過巽之象者
  失之用史巫句本别為一象不必緣上句來致為
  拜跪牀下之説觀上爻喪其資斧句未甞緣上句
  來可見盖巽成卦之義非祇卑巽之謂也巽者徳
[015-31b]
  之制巽以行權本卦彖傳以申命大象傳以行事
  為全卦之㫖命與事皆聖王化民成俗之要象風
  之行淪浃上下其間有无限條理无限次第毛氏
  以初隂為民象極為得㫖民者命與事之所究初
  與四之二隂也而為申命之主者則九五之君承
  申命之責者自在九二之臣九二剛中下巽乎初
  以恤民隠上巽乎五以輔君徳故曰巽在牀下用
  史巫紛若也傳言得中亦謂二之居中得通上下
[015-32a]
  之志也所採諸説會而通之足暢爻義
九三頻巽吝 象傳頻巽之吝志窮也
 王㑹之曰權始于微物情之未然三用剛而必使由
 之頻數之令人所不與故吝○沈守約曰頻巽屢變
 也巽也者剛巽乎中正而後志行也剛過而不中令且
 不當是以頻巽爻變為坎巽而入險卦變為渙令出
 而屢改則衆必散志不得行是以志窮
  按觀頻巽之象益徴巽卦之義非泛泛卑巽之謂
[015-32b]
  也如曰卑巽而已則有過巽而無頻巽卑巽謙下
  太過則不可若卑巽而不過中固可无時不巽无
  事不巽豈巽于今日明日即不當巽巽于此事于
  彼事即不當巽乎又何頻巽之吝何至志窮釋者
  又以九三非能巽者勉强為巽以至屢失細玩亦
  无其象盖巽有實象風也木也有虗象伏也入也
  體其伏入于人事為巽順為卑巽體其實象于人
  事為命令為事權此卦彖傳特言申命以風之實
[015-33a]
  象言也巽乎中正之巽順乎剛之順以伏入之虗
  象言也九三之頻巽巽即命也以下巽之終究而
  為躁過剛不中又當重巽之際有一命乍行一命
  復頒之象朝更夕改號令紛繁濟以急躁周公以
  其勢之不行而謂之吝孔子誅其志之躁動而謂
  之窮盖過剛不中進退无常以致命令反覆也諸
  儒唯王氏沈氏為得其解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象傳田獲三品有功也
[015-33b]
 翟子元曰三品巽為雞兑為羊離為雉也○王輔嗣
 曰乘剛悔也然得位承五卑得所奉雖以柔御剛而
 依尊履正以斯行命必獲强暴逺不仁獲而有益莫
 善三品故曰悔亡田獲三品一曰乾豆二曰賓客三
 曰充君之庖○孔仲達曰田獵有獲以喻行命有功
 也○王介甫曰田興事之大者也三品有功之盛者
 也柔而可以大有功者巽乎正而得所附也○郭白
 雲曰六四近君志決于進无初六之疑則悔亡矣六
[015-34a]
 四至柔不應有田獲之功以順乎剛故得之由是觀
 之巽豈柔弱畏懦之義哉○張紫巖曰以隂居四陽
 中有離明而用以巽順羣剛上下順之則可以立于
 无過之地故曰悔亡自三至五互離離佃漁為獲三
 品○沈守約曰田獲三品令行之效也田除害獲得
 禽行君之命而致之于民將以興利除害害去利獲
 令行而功著○胡雲峯曰田武事初利武人之貞四
 之田獲用武而有功者也○俞石澗曰三品指下三
[015-34b]
 爻為大臣者當謙恭下士以収拾天下人才如巽之
 六四田獵而有獲可謂有功矣○來矣鮮曰八卦巽
 居四為正位所以有功○華霞峯曰下三爻皆巽順
 乎五而四近之四聨下三爻以巽五三品之獲非四
 誰歸利往利見皆四之功故曰有功
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
吉 象傳九五之吉位止中也
 程傳五居尊位為巽之主命令之所自出也處得中
[015-35a]
 正盡巽之善貞正中也貞則吉而悔亡 齊覺翁曰
 八卦兑西為庚巽撰兑而五在兌上故言庚 俞石
 澗曰卦撰兑兑居西方故言庚
  按先庚二句説詳蠱卦制巽者在兑金之斷也舊
  説更改之義非也爻上言吉以爻徳也下言吉言
  其所以然謂以庚之斷故吉也
上九巽在牀下喪其資斧貞凶資斧漢吉作齊斧應劭/云齊利也讀如資此與
旅資斧不同當/従齊斧為是 象傳巽在牀下上窮也喪其資斧正
[015-35b]
乎凶也
 王輔嗣曰斧所以斷者也處巽之極過巽失正喪所
 以斷故貞凶○本義喪其資斧失所以斷也居巽之
 極失其陽剛之徳○張紫巖曰剛上用巽為上窮本
 有剛徳而以巽喪之資利也斧斷也○沈守約曰處
 外无位極巽失據不能行權是以喪其資斧申命行
 事収成在此而居極失權正乎凶也○華霞峯曰巽
 徳之制以剛中為制巽以行權以剛中為權上九居
[015-36a]
 巽之極失剛中之徳无其制无其權貞凶矣
  按巽在牀下自當與二爻同象諸家以為窮上反
  下固无其理无其象何𤣥子以為指三尤曲説也
  顧不與四比而與二同象者明重巽之義也盖隂
  順乎陽陽所易溺惟中正則能斷以行之上卦重
  巽重言巽在牀下以明隂入之深九五陽剛中正
  猶以兑金之斷制而吉五在兑金之上也上居全
  巽之極以陽居隂不中不正兑金之斷既獨歸於
[015-36b]
  五上无所得无以斷制而四之重巽伏入于下遂
  溺于柔懦又爻變為坎水性下流隨之而波靡矣
  其凶必也象傳上窮也正言雖與九二之巽在牀
  下象同而无如上之所處已窮異于九二之中也
  窮極也 巽之立卦雖以隂起義然卦既名巽則
  三爻皆巽不分隂陽先儒以為陽亦當巽者尚嫌
  添一當字也
䷹ 兑下/兑上  中爻離巽
[015-37a]
 孔仲達曰説卦云説萬物者莫説乎澤澤滋生萬物
 所以萬物皆説猶人君以恩恵澤民民莫不説○胡
 安定曰不謂之説而謂之兑者聖賢感天下之心必
 以仁義恩恵之道不可以言語口舌故去其言而為
 兑○趙復齋曰陽聚而不行故為澤隂為岸○焦弱
 侯曰人有喜説必見而在外盖陽假隂之和柔喜説
 非由于隂也
兌亨利貞 彖傳兌説也剛中而柔外説以利貞是以
[015-37b]
順乎天而應乎人説以先民民忘其勞説以犯難民忘
其死説之大民勸矣哉
 王輔嗣曰説而違剛則諂剛而違説則暴剛中而柔
 外剛中故利貞柔外故説亨天剛而不失説者也○
 劉長民曰天之所助者順人之所助者信柔外為順
 剛中為信故得順乎天而應乎人○程傳陽剛居中
 中心誠實之象柔爻在外接物和柔之象故為説而
 能貞若違道以干譽者違道不順天干譽非應人非
[015-38a]
 君子之正道○本義一隂進乎二陽之上喜之見乎
 外也其象為澤又取坎水而塞其下流之象剛中故
 説而亨柔外故利于貞又柔外故為説亨剛中故利
 貞亦一義也○朱漢上曰二五剛中而二三四不正
 不正則陷于邪諂悔吝將至故利貞上天位順乎天
 也三人位應乎人也○郭白雲曰説在事為之先則
 民可忘勞説在患難之先則民可忘死○項平甫曰
 順乎天兑上也應子人兑下也天人皆通所謂亨忘
[015-38b]
 勞忘死即所謂勸○吕東萊曰當適意時而説處平
 安時而説皆未足為難唯當勞苦患難而説始見真
 説○李隆山曰三女之卦彖必以正戒之盖隂柔之
 性易流若三男之卦則直言卦徳而不復戒以利貞
 者陽剛之性不至于溺○趙汴水曰坎流則氣行故
 能通兑止則氣聚故能養物得所養而説故曰兑説
 也○俞石澗曰先民犯難兩説字亦為重兑而發和
 説之道在内在外无施不可在内而先民則忘勞在
[015-39a]
 外而犯難則忘死○周省貞曰兑何以言忘勞忘死
 兌正秋也陽内隂外生氣在内殺氣在外天道好生
 而秋殺乃所以濟春生之窮王道主仁而義正乃所
 以濟仁育之窮盖唯肅殺能固濟生氣而内和故曰
 利者義之和兌説正取此義
初九和兌吉 象傳和兌之吉行未疑也
 趙復齋曰純卦元應取隂陽近逺言其情初九逺隂
 所説者陽故和而吉○蔡節齋曰爻位皆剛得説之
[015-39b]
 正未牽于隂所行未有疑惑者若四比三有商兌之
 疑矣○徐進齋曰疑謂係于隂卦四陽唯初與隂无
 係○趙汴水曰和在説先初象○龔泉峯曰初居説
 體在内无應説在心而无所私係者也○胡雙湖曰
 兌自有和義獨言于初以得陽剛之正具和説之體
 ○何𤣥子曰初心未渝廓然大公説之正也和者天
 下之達道何施不行贊之曰行未疑變坎則為狐疑
 矣○鄭孩如曰信心信理而行出之于外者未與心
[015-40a]
 疑使有係應便不能自決○髙忠憲曰是人心最初
 之真説
  按兌隂卦說柔象而隂必以陽為本和者陽和也
  以陽居陽比應皆陽而在内卦之初天地陽和之
  氣充然在中无雜无妄是為説之本以是推行吉
  何疑乎
九二孚兌吉悔亡 象傳孚兌之吉信志也
 程傳二承隂柔當有悔剛中之徳孚信内充雖比小
[015-40b]
 人自守不失故吉而悔亡心之所存為志二剛實居
 中是孚信存于中也○張子私係于近悔也誠于接
 物信而不妄吉且悔亡○鄭東谷曰陽剛得中自信
 必固故曰信志○龔泉峯曰當説之時以孚信為説
 者也人亦不得而妄説之故吉○何𤣥子曰初去三
 逺不特志可信而行亦未涉于疑二比三行雖不免
 于可疑而志則可信
六三來兌凶 象傳來兌之凶位不當也
[015-41a]
 程傳隂柔不中正比于在下之陽枉已非道就以求
 説所以凶也之内為來隂性下也○王童溪曰六三
 居兩兌之間左右逢迎唯以容悅為事故凶象曰位
 不當也上下四剛皆君子也三以小人厠乎其間而
 又居髙位豈所當乎○沈守約曰兌陽説隂也剛中
 而柔外説之正也三以隂柔為内説之主媚于上下
 以來其説是以凶也變而為乾健于求説來兌象○
 項平甫曰初至五為中孚故信三至上為大過故凶
[015-41b]
 又互象之著明者也○熊梅邊曰居二兌之間說而
 又說不得其正者
  按傳言位不當也可見來兌之凶専在不正與彖
  利貞相反惟不正則其來兌者惟有邪媚而已三
  為内卦之主而失其正故嚴其辭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 象傳九四之喜有慶也
 王輔嗣曰介隔也三為侫説四以剛徳裁而隔之閑
 邪介疾宜有喜也○程傳四上承中正之五而下比
[015-42a]
 柔邪之三雖陽剛而處非正故不能決而商度未寧
 謂擬議所従而未決也○吕藍田曰能介六三諂邪
 之疾故有喜○項平甫曰介兩者之間人所守以為
 限别也故有守有别者謂之介豫之六二能以中正
 自别為介于石凡疾之愈者為有喜无妄之疾勿藥
 有喜損其疾使遄有喜皆指疾愈為言也○沈守約
 曰兌變為坎坎為加憂未寧之象○徐進齋曰商兌
 未寧正天理人欲公私界限處不可不商所従也聖
[015-42b]
 人以介疾有喜言之所以開示正道隄防邪心其意
 切矣○郭白雲曰當兌之時處上下之際不妄従説
 不遑寧處知所擇者也故終有介疾之喜及物之慶
 也○趙復齋曰商兌故未寧絶三說五乃有喜爾○
 胡雲峯曰位柔有商兌象質剛有介疾象○俞石澗
 曰爻剛位柔半動半静故象未寧四雖近三四居上
 體三居下體非若同體者也傳言九四以位言也云
 四居此位能截斷六三使不為吾疾也○龍麟洲曰
[015-43a]
 巽為進退不果故曰未寧
九五孚于剝有厲 象傳孚于剝位正當也
 程傳五得尊位而處中正盡說道之善猶曰有厲者
 雖聖人在上天下未甞无小人勉而革面亦聖人之
 所説也剝者消陽之名盖指上六巧言令色孔壬堯
 舜猶畏之其可忽諸○張紫巖曰君道以化為難夫
 治至小人信而化之天下其孰有不說者哉有厲戒
 也欲使之視安若危也五剛中而又下應九二之賢
[015-43b]
 君臣同徳誠信足以孚小人而格化之非得中得位何
 以致此○項平甫曰兌為正秋下二爻七月為否中
 二爻八月為觀上二爻九月為剝九五正當剝之時
 是以戒之○熊梅邊曰九五中實孚于上下者也為
 兌之主而不言兌居位之正以孚信従事所謂說之
 不以道不說者也○吳草廬曰有厲者今未厲也言
 其有則不可不知戒也
  按玩爻徳象傳則所謂孚于剝者即解之有孚于
[015-44a]
  小人也程傳已得其意紫巖特暢其㫖諸儒謂不
  信君子而親信小人則豈陽剛中正之所為乎孔
  子又何以位正當贊之乎且又何以見其不信君
  子乎夫剛中為孚二五所同其占不同者二之剛
  申在内卦為臣位自守而已足五居君位而剛中
  正其孚信所及足以動物其勢極盛非如二之自
  守而已五既孚于上下并上六之隂柔亦在所孚
  之内有厲者正以極盛而戒之也至以上六為剝
[015-44b]
  者項氏以否觀剝三秋之卦當全兑之正秋而五
  上為秋之九月於剝字尤有來歴自初至五有中
  孚之象故二五皆言孚自二至上有革之象上則
  當革面之爻故五言孚于剝程子之所謂革面者
  也但澤性下行極上口開決于上將潰于下兑為
  毁折聖人憂之故曰有厲
上六引兑 象傳上六引兑未光也
 劉長民曰執徳不固見誘則従故稱引兌○郭白雲
[015-45a]
 曰說有引之而說者従人也隂柔不足以有為引之
 則従人而説不能光大于道固无得而亦未至于失
 已故吉凶悔吝无得而言焉○易山齋曰上隂居陰
 位猶近于正者也○雷西仲曰陽為實隂為虗上六
 以隂居一卦之外是不能充實于内而說于外之象
 也道充于内外物不能動君子光大之道引之則說
 故曰未光也
  按上爻為重兌之主猶重巽重震以初為主重艮
[015-45b]
  以上為主也兌之上乃柔外之正象又得其正又
  居一卦之終故以引兌言全兌之性情盖引者兌
  澤之象澤非坎水坎有流而不盈之徳其性沛然
  莫禦不為物引澤鍾于此不引之則為止水引之
  為溝澮則溝澮引之為池沼則池沼隨引隨至无
  所決擇无所迎拒此全兌之性情也其為利物傷
  物正與不正尚視其引之所至而未可遽定故无
  吉凶悔吝之占即以人事言見道義而悦見紛華
[015-46a]
  而悦均之悦也孔子以未光釋之者盖易為物遷
  異于艮止非光大之道也舊説皆鑿彼坐以其凶
  可知甚以為凶不足道者盖見來兌之凶也不知
  六三雖亦兌主而不中不正在上卦之内失柔外
  之象故繫以凶上非其類也且苟有凶咎周公何
  諱而不言乎
䷺ 坎下/巽上  中爻震艮
 馮縉雲曰繼兌之後人情說豫則開舒放肆而亂所
[015-46b]
 由生渙所以為散也○華霞峯曰說而後散所謂泮
 渙之渙也此渙字好渙者離也纔一轉便成渙散之
 象此渙字不好却相因人情到舒散時自好停一會
 便精神散漫積久便分崩離析只一條路上來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彖傳渙亨剛來而不
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利涉大
川乘木有功也
 王輔嗣曰二以剛來居内而不窮于險四以柔得位
[015-47a]
 乎外而與上同内剛而无險困之難外順而无違逆
 之乖是以亨○孔仲達曰渙之為義人心離散大徳
 之人能于此時建功立徳解難釋險所以為亨至于
 建立宗廟徳合神人可濟大難大難既散當以止道
 而柔集之故曰利貞○薛氏温其曰二以身入險四
 則輔君任事上下同志厥事乃濟李晟入險陸贄輔
 后二爻之象○程傳剛來而處得其中柔得正位于
 外而巽順于五乃上同也上巽木也下坎水大川也
[015-47b]
 木在水上乘木之象涉則有濟難之功○朱子王乃
 在中是指廟中言王指九五言○朱漢上曰上為宗
 廟艮為門闕五王位九五有入自門闕至宗廟之象
 ○楊元素曰當渙之時何以御之王者宅中而正位
 託天地宗廟之靈以固民之離心故曰王假有廟王
 乃在中也○張紫巖曰剛來二句言乾坤剛柔之變
 乾陽下來坤柔上進上下之情其孚若一渙有不亨
 者哉乘木有功坎以巽濟必取乗木譬人君躬行仁
[015-48a]
 徳于上虗心拱已坐収渙散之功為有功云○王童
 溪曰利貞者九五正位于上利以正道奔走天下之
 羣才而成渙功彖傳不及利貞疑有逸文于中孚可
 見○李隆山曰萃因民之聚立廟以堅其歸向之心
 渙憂民之散立廟以収拾其蕩析之心皆所以統攝
 人心而堅凝之也○馮厚齋曰剛來不窮即需剛健
 不陷義不困窮之意○鄭東谷曰方其渙也孰為君
 孰為臣至于有廟則王位乎中而上下定矣萃假有
[015-48b]
 廟萃之所有也此假有廟渙之所宜也○張南軒曰
 収天下之心莫若立宗廟而正王位王乃在中所謂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也○王秋山曰剛來坎中
 在他時為陷于險此則坎已渙故來而不窮 木乗
 風而順行于水上是涉大川而有功此亦言渙之所
 以亨也○胡雙湖曰卦有因民渙散而聚之意假廟
 是也又有渙天下患難意涉川是也爻則全以渙為
 美事不可一例觀之○俞石澗曰渙有巽風解凍而
[015-49a]
 渙然氷釋之象坎為加憂人之氣憂則結喜則散憂
 患渙散而亨通故亨○梁孟敬曰有散必有合散所
 當散而合所當合乃亨之道也○錢啟新曰渙亨在
 二四同功二來險中以同風散主爻遂有震起而无
 坎陷四得位于外惟剛中之五是同何險不為流散
 渙所以亨○合訂𫝊以剛來柔往釋卦名以不窮上
 同釋亨義王假有廟取九五在中之義在字釋假字
 中字釋廟字乃字對二與四言二四往來五乃在中
[015-49b]
 也
  按剛來二句夫子以坎巽主爻言也王乃在中乗
  木有功皆以卦象釋卦辭必以中字作中正之中
  作中心之中誠如朱子所議非彖傳本義也但易
  象皆假象王在中正位之意也乗木用巽風以散
  坎難也認作祭祀涉川者得无又失之泥乎
初六用拯馬壯吉 象傳初六之吉順也
 程傳居渙之始不云渙者離散之勢辨之宜早方始
[015-50a]
 而拯之則不至于渙馬謂二二有剛中之才初陰柔
 順兩皆无應親比相求初託于剛中之才以拯其渙
 如得壯馬以致逺故吉拯渙于始為力則易時之順
 也○張子處險之下故必用拯无應于上順比九二
 之剛拯而馬壯其吉宜矣○朱漢上曰坎為美脊之
 馬互震為作足馬之壯者○王童溪曰渙散之初則
 時未至于渙也當此之時順此之勢而亟救之則用
 拯之道得矣
[015-50b]
  按傳言初六以時位言也順主順時之説為優
九二渙奔其机悔亡机音/几 象傳渙奔其机得願也
 虞仲翔曰震為奔坎為棘為轎輮震為足輮木有足
 艮肱慿之机象○張子奮于險中進而之前則難解
 悔亡故曰奔其机○徐進齋曰机物之可慿以為安
 者五象也當渙之時唯五為能拯天下之渙而已奔
 之則得所依矣故失位之悔亡奔速辭○楊誠齋曰
 九二以剛中之才當險難之世大臣之位逢九五剛
[015-51a]
 明中正謙巽之君奔而赴之與之濟難得其志願何
 悔之有机君所慿也○沈守約曰失位居險不无悔
 也五雖非應剛中同徳去危即安不窮于險得其志
 願是以悔亡五居巽中巽為木而居于中正机象坎
 變為坤行險而順得所奔者也卦變為觀机尊者所
 慿可觀而仰也○趙汴水曰奔疾趨也古者尊者慿
 几以坐卑者拱而立于二言机指九五猶不敢言天
 子而言乗輿也若近比于初何以奔為○胡雙湖曰
[015-51b]
 初取馬壯為吉是貴其去險也二在險中曰奔其机
 豈非欲其速奔出險乎机指巽木同徳相逢九五是
 也○俞石澗曰剛中互震有動而出險之道
  按此爻諸說不一以初六為机始于王輔嗣夫二
  比初不得言奔坎下陷不得言机二就初是甘沈
  淪于險下也以二為机九為奔始于朱子夫入險
  為安何渙之有九已居二何奔之有以六四為机
  者説尤支離何元子以二為机而謂奔出其机雖
[015-52a]
  得出險之意但奔有奔赴未可為奔去自以奔五
  者為允
六三渙其躬无悔 象傳渙其躬志在外也
 孔仲達曰渙之為義内險外安六三内不比二而外
 應上九是不固所守而能散其躬故得无悔○吕藍
 田曰六三獨應上九挺身出羣雖未離險志己在外
 故得无悔○本義隂柔而不中正有私于已之象然
 居得陽位志在濟時能散其私以得无悔大率此上
[015-52b]
 四爻皆因渙以濟渙者也○王童溪曰上九渙其血
 去逖出无咎謂其能逺害也六三與之居相應之地
 其亦慕上之為乎无悔宜矣○項平甫曰自三至五
 成艮艮為躬○李隆山曰三居坎上近接乎巽坎水
 得風而散巽木得水而通故能渙散其身出險自无
 悔吝○沈守約曰身伸也躬屈也能屈身以渙志者
 也是以无悔盖外巽以濟内險所以為渙坎變為巽
 則險濟矣○趙復齋曰志在上應二无復險難之散
[015-53a]
 躬實為之○易山齋曰三四為人位在外體者人也
 在内體者已也三在内體故為渙其躬○陳隆山曰
 己私散則為善三之躬四之羣上之血是也夫人不
 能自脱于險者有我而已六三雖不中正而高出坎
 險之上于是釋然消散其有我之私而志在于外自
 然无悔矣○王秋山曰渙之六爻唯三有應必渙其
 躬不為坎陷後能與上聚而无渙散之悔○胡雲峯
 曰三居風水相渙之間己私消釋氷泮風休故无悔
[015-53b]
 ○黃陶菴曰外指天下言唯躬之渙所以能濟天下
 之險唯志在天下之渙所以有躬之渙也○髙忠憲
 曰人之志内見一身遂難外通六三應上志在濟時
 渙其有我之私而无悔矣
  按渙其躬者不有其躬也陰柔不中正而得此象
  者惟其有互震之體接巽風之散上應陽剛得正
  人之援故能不為陷陽之隂而以其身上同四五
  為拯險之身无悔宜矣
[015-54a]
六四渙其羣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象傳渙其羣元
吉光大也
 胡安定曰天下之渙起于衆心乖離人自為羣六四
 上同九五而下无私應居陰得正是大臣秉大公之
 道使天下之黨盡散則天下之心不至于乖散而兼
 得以萃聚故得盡善○本義散其小羣以成大羣使
 所散者聚而若丘○語錄當人心渙散之時各相朋
 黨不能混一唯六四能渙小人之私羣成天下之公
[015-54b]
 道此所以元吉○徐進齋曰羣同類丘聚之髙夷等
 夷四與初三皆柔類而等夷者也柔進居四散其同
 類之私羣而上聚于五故元吉渙下聚上渙有丘也
 匪夷所思非二柔思慮之所及也○丘行可曰九五
 下連二爻為互艮丘也○項平甫曰渙其羣渙之始
 也渙有丘渙之終也義各不同故兩言渙以别之○
 張紫巖曰四為腹心之臣居尊功崇朋類絶思道以
 光大艮為光大○沈守約曰巽變為乾風行天上布
[015-55a]
 宣化令渙有丘象○趙復齋曰上附九五不連初三
 則二之難益解○李蒙齋曰隂道以喪朋為正近不
 比三逺不應初○胡雲峯曰渙惟此爻大善而吉盖
 初二三上皆不正六四得隂柔之正能輔君以濟渙
 者○錢啟新曰四有上同无下昵渙其羣象渙為水
 之散丘為山之聚不見四之有羣惟見五之為丘渙
 有丘象坎在下為心巽深入故又言所思○何𤣥子
 曰巽為解險之主四為巽卦之主卦之所以成渙者
[015-55b]
 在此一爻變乾具陽剛之徳故能光明正大如此○
 潘去華曰羣不渙則心皆散而无所聚二隂等夷皆
 知羣之為羣而不知羣之當渙知羣之當渙而豈知
 渙之為聚
  按此爻彖所謂得位而上同者也惟上是同必散
  其朋為風之主互震之極動而散之渙其羣象互
  艮之中渙有丘象初順二而三應上匪夷所思也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 象傳王居无咎正位
[015-56a]

 九家易曰謂五宣布號令百姓被澤若汗之出身不
 還反也坎水汗象陽稱大○王輔嗣曰處尊履正居
 巽之中能散汗大號以盪險阨者也為渙之主惟王
 居之乃得无咎○胡安定曰汗者膚腠之所出出則
 宣滯愈疾九五居尊能出其號令布其徳澤宣天下
 壅滯發天下堙鬱使天下之人皆信于上所以居位
 而无咎○石守道曰渙王居无咎者渙除險難之後
[015-56b]
 非皇極之君不能居正位也○蘇子瞻曰渙然之中
 不知孰臣孰主至于有廟天下始知主之所在故曰
 渙王居○張子正位凝命廓然以王道自居乃无咎
 ○朱子聖人説一汗字為象不為无意盖人君之號
 令當出于人君之中心由中而外由近而逺雖至幽
 至逺之處无不被而及之猶人身之汗出于中而浹
 于四體也○朱漢上曰巽為號陽為大渙時民思其
 主王正位則渙散者知所歸矣○王童溪曰渙而再
[015-57a]
 言之者汗其大號取其散所以欲渙也王居正位取
 其正所以合渙也○張紫巖曰互艮為門闕艮止為
 居○鄭合沙曰人之一身陽主氣隂主形元氣蒸而
 為汗流而為血二陽散于外故言汗言血二隂分于
 中故言躬言羣○胡雙湖曰艮體有身之象汗自身
 出○俞石澗曰彖言王假有廟此言王居盖相發也
 ○錢啟新曰四渙曰羣上渙曰血所渙者險體五渙
 曰汗坎為心五二通為一心凡大命令之下以散則
[015-57b]
 為和風以潤則為甘雨如人之汗従心而液遍一身
 之皮毛爪甲无不霑透
  按渙王居遵孔傳正位解則非散其居積也盖上
  言渙取散義下言渙卦時也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傳渙其血逺害也
 王輔嗣曰逖逺也最逺于害不近侵克散其憂傷逺
 出者也誰咎之哉○王介甫曰六三以柔乗剛在内
 困于有難之地隂之傷也故曰血上九應之則與之
[015-58a]
 俱傷矣去而逖出則逺害矣○張子上若係三害不
 可免能絶棄隂類逺出其難則可免咎○朱漢上曰
 先儒讀渙其血作一句去逖出作一句以象考之當
 従先儒一本作去惕出然象曰逺害當従逖矣○王
 童溪曰上九以陽剛之才當渙散之終禍難既散脱
 然處无用之地所謂功成而身退也○項平甫曰血
 與出韵叶卦唯上九去險最逺故其辭如此散其汗
 以去滯鬱散其血以逺傷害上三爻皆以巽渙坎者
[015-58b]
 也故汗與血皆指坎言之二居險中為汗汗心液也
 三居險極為血血外傷也○張葆光曰巽為風應乎
 六三之坎坎為血卦風之與血常相為用渙而運之
 則榮結而聚之則為害○俞石澗曰渙諸爻唯三與
 上應然三可以應上上不可以應三在險中者貴乎
 出險在險外者戒乎入險三賴陽剛之援故不可不
 應上上而應三則又入乎坎而有傷害矣○郝京山
 曰坎為血渙血則坎氣消盡矣下懲險應陽剛決絶
[015-59a]
 巽風髙舉出不内顧故去而逺出以避害也○錢啟
 新曰去不復來逖不復近出不復入其于坎血逺而
 又逺何咎之有
 
 
 
 
 
[015-59b]
 
 
 
 
 
 
 
 周易孔義集説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