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50 周易孔義集說-清-沈起元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孔義集説卷二
          光祿寺卿沈起元撰
  上經
乾下/坎上  中爻離兌
 程傳雲上于天有蒸潤之象飲食所以潤益于物故
 需為飲食之道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彖傳需須也險在前也
[002-1b]
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
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李鼎祚易解作/剛健而不可陷
 虞仲翔曰孚為五離日為光○侯行果曰體乾剛健
 遇險能通險不能陷義不窮也○程傳需者須待也
 乾剛上進而遇險未能進也剛健之人其動躁乃能
 需時處之至善者也故夫子贊之五以剛實居中為
 孚之象而得其所需亦為有孚之義以乾剛而至誠
 故其德光明而能享通得貞正而吉也所以能然者
[002-2a]
 居天位而得正中也○項平菴曰凡待者皆以其中
 有可待之實也我實有之能待必有光亨之理若其
 无之何待之有故曰需有孚光亨○張紫巖曰夫需
 天下須以養也為天下須非有孚君子剛健不息克
 盡中正之道其能養惠天下而充其所以為光乎貞
 吉以中正吉也中正則道協天人治以光大險難聿
 濟大功以立位在乾上必曰天位蓋言中正之德足
 以格天云○鄭東谷曰五雖為坎主然處中而尊其
[002-2b]
 剛陽之德同乎乾也德同則乾恃五而進五陷乎險
 亦援乾以進非特乾需乎險五亦需乎乾矣五在險
 中人見其或陷也剛陽在下以𩔖而至則有不陷之
 義存焉○王秋山曰惟剛則内有所主故能需惟健
 則動不可禦故能濟○吳草廬曰互離舟象○俞石
 澗曰九五九二同德相信是為有孚陽明而光故亨
 固守以正而不妄動故吉○林次厓曰遇事勢之未
 可為即安於義命從容以待機會而不切切覬望則
[002-3a]
 其待出于真實而非虚假心逸日休胷襟洒落不亦
 光明豁達乎○蔡虚齋曰以剛遇險而不遽進以陷
 于險者蓋隂氣不能寧耐乾剛則沈毅不苟而能寧
 耐所謂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來矣
 鮮曰坎為通亨象八卦正位坎在五正象○觀彖需
 之義不止處險凡事皆當順其理而待其成故需有
 養義九五一爻陽實為有孚中德為光居正為貞以
 是而位天地則能致治功而成大化需道之極善者
[002-3b]
 也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𧰼傳需于郊不犯難行也
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程傳君子之需時也安靜自守志雖有需而恬然若
 將終身焉乃能用恒也雖不進而志動者不能安其
 常也○本義郊曠逺之地未近于險之象初九陽剛
 又有能恒于所之象○項平甫曰初九以剛居剛恐
 其躁急故雖逺而猶戒九二以剛居柔性寛衍而居
[002-4a]
 得中故雖見侵毁猶不害為終吉初九在乾為勿用
 故戒以用常用乾之故常也九二在乾為寛以居之
 故為衍在中○朱漢上曰坎為險難初九正應六四
 險難在前當守正不動以需其應故曰不犯難行也
 ○沈守約曰變為㢲巽順也伏也巽而伏不犯難行
 之象卦變為井无得无喪有常德也利用恒之象○
 王秋山曰人所居為邑自邑而郊已離所居而有行
 矣行則正與四應是行而遇險不能不需健體已動
[002-4b]
 需未必能久故利用恒○來矣鮮曰乾為郊故同人
 小畜皆言郊○何𤣥子曰純乾之體乾行有常不後
 一度不先一度健而順行故曰恒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𧰼傳需于沙衍在中也雖
小有言以吉終也
 荀慈明曰二應五水中之剛故曰沙二與四同功而
 三據之故小有言乾雖在下終當升上故終吉○孔
 仲達曰隂為小君子之進小人懼其害不免有言○
[002-5a]
 程傳水近則有沙二以陽剛之才居柔得中寛裕自
 處需之善者也去險漸近而未至故小有言語之傷
 終得其吉也○朱漢上曰五坎為水二三四兌為澤
 水往矣而其剛留于澤者剛鹵也二在澤中剛而柔
 沙象干險者也○沈守約曰沙剛而虚能勝水而水
 行雖近于水而能順其浸潤者也二以陽處中雖漸
 近于難而中守寛裕不與險爭是以需于沙衍在中
 也近水則浸潤易入近難則譖愬易行是以小有言
[002-5b]
 也剛中寛裕不罹陷害是以吉終也蓋乾變為離剛
 而虚需于沙象卦變既濟終吉象○李彦平曰沙近
 于水平易之地也二居逺近之間剛德處中守平易
 之心而已不與小人苟合則興讒謗之言終不能害
 ○胡雲峯曰孔孟周行諸侯見可而進需于沙者也
 近于世難矣然志在天下後世道廣德𢎞其心甚大
 雖小有患害厄于陳蔡圍于匡人謂之不敬謂之干
 澤于孔孟乎何傷當時重之萬世仰之以吉終也○
[002-6a]
 胡雙湖曰言多從兌取兌為口二當互兌之初故曰
 小有言○來矣鮮曰小言者衆人見譏也避世之士
 責以潔身用世之士責以拯溺也○合訂二與五應
 需而不往故有言或譏其不速往或以為宜且退也
九三需于泥致㓂至 𧰼傳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
㓂敬慎不敗也
 程傳泥逼于水也既進逼于險當致㓂也三剛而不
 中又居健體之上有進動之象故致冦苟非敬慎則
[002-6b]
 致喪敗矣○本義外為外卦敬慎不敗發明占外之
 意○朱漢上曰坎為盜冦也○項平甫曰此爻在乾
 為夕惕无咎故以敬慎戒之○胡雙湖曰澤水混為
 泥○胡雲峰曰致之一字罪在三矣險何嘗逼三三
 急于求進自逼于險爾○梁孟敬曰不言凶咎者以
 險在外若能敬慎猶可免也
  按以二體作内外言于此首見外字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𧰼傳需于血順以聴也
[002-7a]
 李鼎祚曰六四體坎坎為雲又為血卦血以喻隂隂
 體宜順從陽故曰需于血○項平甫曰血者坎之初
 諸儒惑于血字皆謂四為陽所傷而出殊不思傷則
 必相距非順以聴也○呉草廬曰四坎内偶畫象穴
 ○來矣鮮曰血即坎字非見傷也
  按需下三爻以險在前而言上三爻坎體以相需
  相養而言四之血即坎之水也萬物資水以養人
  資血以生需于血與五之酒食象同義一雲上于
[002-7b]
  天必待隂陽和而後成雨四與初應正隂陽和而
  成雨之候膏澤下流而有養物之功出自穴者血
  之出也水下流象傳言順以聴者順聴于初得隂
  陽之和也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象傳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司馬温公曰有孚光亨貞吉人君所以待天下之道
 也九五居中履正以待天下之需中則養天下而不
 過而有以盡時措之宜正則不有其功常久而不已
[002-8a]
 也○郭白雲曰飲食非自養也養賢而已養賢以及
 萬民所以應天下之需也鹿鳴之君盡得需于酒食
 之道天保之福所謂貞吉也○張紫巖曰五以剛德
 處乾上有中正大德而位天位九二復以剛中應其
 道足以養天下而納之中和曰需于酒食君臣同心
 行吾中正之德于上而天下率化和氣肇豐年應酒
 食之需莫盛此矣坎之水物所生也為酒食○朱漢
 上曰九五為需之主應之以中正天下之需于五者
[002-8b]
 无需不𫉬各足其量而止如飲者止于醉食者止于
 飽需者无窮應者不動○王廣陵曰酒食德澤之謂
 也九五之君當天中正以澤乎民○謝顯道曰坎為
 水為險為毒水之險毒者酒也○沈守約曰坎而為
 坤夷險而為順也萬物皆致養也卦變為泰上下交
 而時泰矣飲食宴樂與賢者共之之時也○胡雙湖
 曰坎承兑羊離雉為食水在火上烹義著矣○徐麒
 父曰需中有兌為口舌飲食象○鄭孩如曰以治道
[002-9a]
 言使斯民樂其樂而利其利期治于必世百年之後
 而不為近功者須待之義
  按中正二字並見始此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𧰼傳不
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項平甫曰乾陽已至入穴者非上六也不速之客也
 ○朱漢上曰三陽自外入主人未應不速之客也上
 六九三當位而應九二初九不當位而不應三陽同𩔖
[002-9b]
 敬其一不敬其二則需之者所失大矣象辭去其三
 人止曰不速之客來者為上六也上六于二于初為
 不當位也當位而應則得一人不當位而兼應之則
 得三人自不當位言之則失也自得三人言之則雖
 不當位未大失也○沈守約曰坎為穴變為巽入也
  按入穴之象説者泥于坎險而不得其義輔嗣以
  為固伊川以為安紫陽以為陷夫穴既非固安之
  所陷則无終吉之理且上居卦外何反言入坎險
[002-10a]
  將出何復言需均未協也蓋上三爻非需險也雲
  上于天坎水養物之功必資乾陽之通氣未通而
  待其通故亦曰需需之而乾陽上通則養道功成
  上為天位坎雲極于天而三陽之氣上騰雲際故
  曰入于穴客之入也項氏得之在上之穴為牖上
  通天光客之入穴即坎卦六四納約自牖之象敬
  之終吉即樽酒簋貳終无咎之象上六隂柔與乾
  剛相接即剛柔際之謂也陽尊隂卑故須敬之彖
[002-10b]
  所謂有孚光亨者在此此需道之成終也孔子釋
  象凡象辭二句三句各一義者句為釋之辭繁而
  義一者約而釋之傳例如是此四爻不釋出自穴
  者以出穴之義即在需于血内也上爻不釋入于
  穴者以入穴即下句來字也學者熟玩孔傳爻義
  自明要之一卦六爻移步換形義各有取所謂不
  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也至于需之大義治功則休
  養滋培性功則涵養冲和皆需道也故次屯蒙之
[002-11a]
  後若泥于處險之偏象而為逃避伏匿之曲說適
  成滿紙荆棘耳
坎下/乾上  中爻離巽
 邱行可曰訟字從言從公言出于公則為訟不公則
 為誣為詐非訟也○熊與可曰乾坎互巽離有家人
 卦故訟每起于家人風火鼓扇而天水違行○張中
 溪曰人有爭不能直之于私故言于公也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傳
[002-11b]
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
也終凶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
入于淵也
 孔仲達曰窒塞也惕懼也凡訟之體不可妄興必有
 信實被物止塞而能惕懼中道而止乃得吉也若終
 竟訟事雖復窒惕亦有凶也剛來而得中輔嗣必以
 為九二者凡上下二象得于下象者則稱來且凡云
 來者皆據異𩔖而來九二在二隂之中故稱來○劉
[002-12a]
 長民曰剛來謂二性本剛直好勝而訟也來居柔能
 屈其性也處中位不失中道也○程傳剛自外來而
 成訟則二乃訟之主也據卦辭二乃善也爻則以自
 下訟上為義所取不同也○本義訟爭辨也上乾下
 坎乾健坎險上剛以制其下下險以伺其上又為内
 險而外健又為已險而彼健皆訟之道也九二中實
 上无應與又為加憂當下卦之中有有孚而見窒能
 懼而得中之象上九過剛居訟之極有終極其訟之
[002-12b]
 象九五剛健中正以居尊位大人之象以剛乗險以
 實履陷不利渉大川之象○語録九二正應在五五亦陽
 故窒○項平甫曰曲直未得故窒勝負未明故惕○
 林黄中曰需訟皆有坎故有孚同坎在上而進不陷
 故需曰光亨坎在下而光自掩故訟曰窒惕○鄭東
 谷曰坎三爻惟二剛而无應窒于二隂之間窒生訟
 訟生惕雖窒惕也然二剛而得中有孚之象有孚而
 中則不極于訟有吉義焉○胡雲峯曰天子主諸侯
[002-13a]
 有司主士庶訟非特士庶之爭○來矣鮮曰中爻巽
 木下坎水本可涉大川但三剛在上陽實隂虚遇巽
 風舟重遇風則舟危矣舟危豈不入淵○何𤣥子曰
 以窒故訟以惕故不終訟
  按中吉傳以得中釋之蓋惟得中故能中止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𧰼傳不永所事訟不可
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王輔嗣曰處訟之始訟不可終故不永所事然後吉
[002-13b]
 ○劉長民曰初雖應四而體惟相違故亦為訟四以
 剛處柔能變其志而不成訟故終吉○程傳以柔居
 下不能終極其訟者也以上有應援故雖小有言終
 得吉在訟而相應相與者也故初于四獲其辯明○
 張紫巖曰互離在前離明為其辯明○項平甫曰此
 終吉者在訟為不終在人為有終○楊慈湖曰訟之
 初未深小有言而已○沈守約曰坎變為兌兌為口
 小有言象○楊誠齋曰才弱者有慚忿而无遂心位
[002-14a]
 下者有微愬而不敢于大訟故雖有言而小○胡雲
 峯曰初不曰不永訟而曰不永所事事之初猶冀其
 不成訟也小有言我不能已也○沈克齋曰永字象
 水長流不已初在坎下坎水不能出而長流故為不
 永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𧰼傳不克
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荀慈明曰下與上爭即取患害如掇拾小物也二者
[002-14b]
 下體之君君不爭則百姓無害○程傳二五相應之
 地而兩剛不相與相訟者也九二以剛處險為訟之
 主乃與五為敵五以中正居尊位其可敵乎是為訟
 而義不克也○朱漢上曰以不正而訟中正不可也
 况以臣訟君乎歸者二自五而反逋者失位而竄坎
 為隱伏竄也○項平甫曰一家好訟百家受害言三
 百户无眚見安者衆也○張紫巖曰事固有下訟上
 者乎曰臣不能自節以禮義而區區欲必伸其志于
[002-15a]
 道不遜于天不順有致訟之理而刑罰所由加也是
 謂自貽伊戚曰患至掇云聖人著此訓明君臣之間
 道貴同不同則疑疑則爭爭則亂○沈守約曰坎而
 為坤乾居其上君臣之象卦變為否上下不交訟象
 坤順也知義不可避險而逃不失其順不克訟之象
 ○鄭東谷曰成卦各有所主所以訟者二實為之初
 三雖同險體蓋附之也是以初與三有終吉之義而
 以訟之必不勝者寓于二焉○蘭惠卿曰二為逺臣
[002-15b]
 大夫之位古者大夫食二百八十八人之禄三百户
 其舉全數乎○馮厚齋曰此卿大夫有位者之訟也
 ○熊梅邊曰訟之得名正以二居險中卦辭之有孚
 窒為二而發以下訟上凶患可知惟其居中有孚窒
 塞而能惕故能歸逋而無𤯝○俞石澗曰既逋則近
 己者無連坐之患故曰其邑人三百户无眚○來矣
 鮮曰坎為眚變坤則无眚矣
  按邑人三百户无眚鄭康成以為三百户言至薄
[002-16a]
  也王輔嗣註邑過三百竄而據强災未免也傳義
  皆用其説愚謂逋竄之後尚恐據强為災則百户
  句意乃更深一層何以象傳畧之蓋以下訟上罪
  同叛逆必取誅滅不止一身一家傳所謂患者此
  也宜從荀氏為直截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无成 象傳食舊德
從上吉也
 虞仲翔曰道无成而代有終坤三同義也○孔仲達
[002-16b]
 曰六三以隂柔順承上九居爭訟之時處兩剛之間
 貞正自危柔體不爭係應在上故終吉○程傳三雖
 居剛而應上然質本隂柔處險而介兩剛之間危懼
 非為訟者貞謂堅固自守厲終吉謂雖危地能知危
 懼則終必獲吉柔從剛下從上三不為訟而從上九
 所為或從王事无成謂從上而成不在己也○王童
 溪曰訟者剛健之事非柔順者所能為故初與三皆
 云終吉然初之終吉即其初而知其終之有吉也三
[002-17a]
 之終吉居其終而安享是終吉也貞固自守而无九
 二九四上下之交焉則雖處危險之極而終吉故訟
 之六爻不言訟惟三為然○張紫巖曰位在坎上有
 互離體變坎險為離明○項平甫曰舊德坤也坤之
 中爻動而成坎初六六三皆舊爻也曰貞曰或從王
 事无成皆六三舊辭故聖人引之以實其義所以發
 凡起例使人知三百八十四爻皆乾坤之舊也六三
 為上所訟上終訟之人不可與辯三貞守舊德含章
[002-17b]
 不變自无訟理或不幸而與爭王事則明其事理而
 讓其成功以存從上之體從上吉謂從上九也初以
 訟為所事三之王事亦爭辯之事爾○熊梅邊曰坤
 六三亦曰或從王事无成而曰有終者以地道代有
 終也此不曰有終者訟不可終也訟以中止為吉无
 成乃所以為有終所以為中吉○龍麟洲曰以離明
 體上承乾君有從王事象巽為不果有无成象○唐
 凝菴曰舊德以坤從乾之舊德也
[002-18a]
  按舊德坤順之德也順則不訟何吉如之故傳以
  從上為舊德其義顯矣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𧰼傳復即命渝安貞
 不失也
 虞仲翔曰失位故不克訟渝變也變而成巽巽為命
 故即復命渝動而得位故安貞吉○程傳陽剛而居
 健體不得中正本為訟者初正應而順從非與訟者
 无與為敵其訟无由而興故不克訟又居柔應柔亦
[002-18b]
 能止之義命為正理失正理為方命故以即命為復
 夫剛健而不中正則躁動故不安處非中正故不貞
 所以好訟若義不克訟而不訟反就正理變其不安
 貞為安貞則吉矣○朱漢上曰克其剛强欲訟之心
 而與初相應相應則情義相得各復其所何訟之有
 各復其所者復即命也九四處柔體離巽柔巽故无
 狠怒明則知可否斯九四所以能復歟巽為命為號
 令陸績曰訟之復乾變為巽○項平甫曰九四變為
[002-19a]
 六四則以柔居柔既安且正長无好訟之失矣故曰
 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此亦以渝字發逐爻自變為
 四千九十六卦之例也○胡雲峯曰四之不克訟與
 九二不同九二坎體其心本險九四乾體其心能安
 乎天理之正故吉然曰歸曰渝皆知反者九二識時
 勢能反而安其分之小九四明義理能變而安于命
 之正○潘去華曰訟非善事四何以能變而安貞在
 乾陽一惕間也故前念之悔即為後念之貞競心之
[002-19b]
 忘即道心之正也
九五訟元吉 𧰼傳訟元吉以中正也
 王子邕曰以中正之德齊乖爭之訟元吉也○王輔
 嗣曰用其中正以斷枉直中則不過正則不邪○沈
 守約曰乾變為離大明中天幽枉必達○趙汝楳曰
 大人在上平諸侯萬民之訟至于讓畔讓路而息爭
 吉孰大焉○觀彖有大人之德故未訟則感之而化
 已訟則就之而直
[002-20a]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𧰼傳以訟受服亦不
足敬也
 王輔嗣曰處訟之極以剛居上訟得而勝者也以訟
 受錫榮胡可保故終朝之間褫帶者三也○項平甫
 曰上本乾之亢龍以剛終訟于法當凶自无勝理以
 三從之故有或來之錫言出于望外也○沈守約曰
 爻變為兑兑為口健極而尚口終訟之象兑澤也天
 而為澤錫命之象卦變為困尚口乃窮也○胡雲峯
[002-20b]
 曰或設若也非必之辭鞶帶命服以錫有德非以賞
 訟豈有必得之理甚言訟不可終也○來矣鮮曰離
 日居下卦終之象坎為盜褫奪之象○焦弱侯曰康
 成注以褫為拕言與小象合不知孔子正發明言外
 之意以為雖不見奪亦不足敬也○龍麟洲曰上與六
 三撰離中爻故曰鞶帶身之文也外實中虚皆離象
坎下/坤上  中爻震坤
師貞丈人吉无咎 彖傳師衆也貞正也能以衆正可
[002-21a]
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
又何咎矣
 干令升曰毒荼苦也六軍之鋒殘破城邑皆所以荼
 毒奸宄之人使服王法者也毒以治民明不獲已而
 用之故于六爻皆著戒慎之辭也○王輔嗣曰丈人
 嚴莊之稱也為師之正丈人乃吉也興役動衆无功
 罪也故吉乃无咎○孔仲達曰云貞正者欲見齊衆
 必須以正故訓貞為正也剛中謂九二應謂六五險
[002-21b]
 謂坎順謂坤剛中而无應或應而不剛中或行險而
 不柔順皆不可行師○石守道曰二為師之主王能
 任之專任長子故无咎○司馬温公曰毒之者將以
 安之也若鍼砭所以己疾也○程傳有吉而有咎者
 有无咎而不吉者吉且无咎乃盡善也吉謂必克无
 咎謂合義師旅之興不无傷財害人毒害天下然而
 民心從之者以其義動也○本義坎險坤順坎水坤
 地古者寓兵于農伏至險于大順藏不測于至靜之
[002-22a]
 中又卦惟九二一陽居下卦之中為將之象上下五
 隂順而從之為衆之象九二以剛居下而用事六五
 以柔居上而任之為人君命將出師之象故卦名曰
 師以謂能左右之也一陽在下之中而五隂皆為所
 以也險謂行危道順謂順人心○楊龜山曰比則衆
 在内一陽在上為之主君象也師則衆在外一陽在
 下為之主將帥象也○趙復齋曰師之主貴柔中師
 之帥貴剛中柔者出師之本剛者行師之用○游定
[002-22b]
 夫曰詩稱方叔元老老者成德之稱丈人者老者之
 尊稱而法度所資也師之道以律為主故以丈人言
 之用師以正天下之不正故師謂之征剛中而應任
 將之道行險而順興師之道仰順乎天无違天以干
 時俯順乎人无拂人以從欲故能以衆正則人皆知
 其欲正己而已天下孰不趨于正哉○張紫巖曰丈
 人謂二智德俱全之稱仁愛足以撫天下之命法度
 足以制天下之命謀猷足以托天下之命為丈人○
[002-23a]
 項平甫曰易之言兵必正必大人必出于王道然後
 獲吉而无後禍
  按中爻震為長子九二當之故為丈人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𧰼傳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李氏鼎祚/曰初六以隂居陽履失其位以斯行師失
 律者也凡首率師出必以律若不以律雖臧亦凶○
 蘇子瞻曰以律者正勝不以律者奇勝能以奇勝可
 謂臧矣然其利近其禍逺其獲小其喪大故曰凶○
[002-23b]
 程傳初師之始也行師之道以號令節制為本師出
 當以律不然雖臧亦凶善謂克勝凶謂殃民害義也
 ○王童溪曰否失律也臧善也謂有功也師不以律
 雖有功亦凶○李隆山曰二為師主初受節制有師
 出以律之象○沈守約曰坎為法為衆為通變而為
 兑法壅而不行衆散而為弱之象是以凶也○胡雲
 峯曰以律不言吉者謹嚴乃出師之常勝負猶未可
 知故不言吉出而失律凶立見矣
[002-24a]
  按本義云否臧謂不善也似直截但玩象傳以失
  律為凶是失律則凶不止不善王氏蘇氏程氏以
  失律二字專釋否字似優蓋臧可訓善未可作律
  字看也
九二在師中吉无咎王三錫命 𧰼傳在師中吉承天
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孔仲達曰承上之寵為師之主任大役重无功則凶
 故吉乃无咎○李氏鼎祚/曰二互體震震本數三三
[002-24b]
 錫命之象○程傳九二一陽為衆隂所歸五居君位
 是其正應二乃師之主專制其事者也凡師之道威
 和並至則吉也既處之盡其善則能成功而安天下
 故王錫寵命至于三也在師中吉者以其承天子之
 寵任也天謂五也人臣非君寵任之專安得專征之
 權而有成功之吉王三錫以恩命褒其成功以威懐
 萬邦也○張子懷威萬邦所以重將帥○朱子在師
 中吉言以剛中之德在師中所以為吉○朱漢上曰
[002-25a]
 九二剛居柔威和並用得中者也○張紫巖曰二居
 下卦中曰在師中吉自五至二歴互坤三位曰王三
 錫命坤在上曰萬邦○馮厚齋曰凡行師將必親之
 在師之中然後得吉而无咎將不在中而督人以戰
 誰用命哉○項平甫曰在師中者明其為將也吉者
 戰勝也无咎者民從之而无怨也王三錫命者君寵
 之也爻辭本是三事小象特交錯其文言在師中吉
 以其承天之寵言王三錫命以其能懐萬邦蓋明二
[002-25b]
 所以勝非己之功以與五相應得君寵也五之錫命
 非喜其能勝以二用中德衆隂從之賞其能懐吾民
 也將而知此无恃功之心君而知此則不賞殘民之
 將○胡雲峯曰在師中吉无咎即卦辭意也中則无
 過不及所以為貞在師而中所以為丈人故師六爻
 唯九二吉无咎○易外丈人以水為德萬邦之懐亦
 猶水之容畜乎地也水為元氣之所生丈人為王養
 其元氣以為祈天永命之本坤為萬邦坎為懐衆隂
[002-26a]
 在一陽之懐其象如此
  按在師中或以為中道或以為下卦之中或以為
  在師之中諸説當合看孔子以中正二字定易之
  吉凶原借爻位説得中位即是中道在師卦即是
  師中威萬邦項氏與程張説小異亦可合看
六三師或輿尸凶 𧰼傳師或輿尸大无功也
 程傳輿尸衆主也蓋指三也以三居下卦之上故發
 此義軍旅之事任不專一覆敗必矣○本義以隂居
[002-26b]
 陽才弱志剛不中不正犯非其分故其象占如此○王
 童溪曰九二師之主也而六三復居其上外柔懦而
 内剛狠之人也而兼主軍制豈不兼喪前功耶故曰
 大无功也故六五復申其戒曰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楊龜山曰唐九節度之師不立統帥雖李郭之善
 兵猶不免敗衂則輿尸之凶可知○朱漢上曰坤為
 輿輿又訓衆三動得位尸之也坎變兌毁其師也
六四師左次无咎 𧰼傳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002-27a]
 王輔嗣曰得位而无應无應不可以行得位則可以
 處故左次之而无咎也行師之法欲右背高故左次
 之○程傳左次退舍也隂柔不中而居隂得正知難
 而退師之常也不能勝而完師賢于覆敗遠矣○張
 紫巖曰六四以坤順居互震上動而不失其靜且震
 位居左為左次○沈守約曰左者无用之地也左次
 待命未失其常也卦變為解動而免于險是以无咎
 ○李隆山曰坤體平陸而无險左旋其斾下依坎水
[002-27b]
 之阻而止軍者也軍事出則尚右旋反則尚左○胡
 雙湖曰師再宿為信過信為次左次退宿也兵法前
 右後左則右為重左不用之地四左次與明夷四左
 腹同坤體之下○熊梅邊曰左堅壁不動之意出坎
 險入坤順○郭亨仲曰左次依震林坎水靜止而不
 動○易外左次者按師以待其服解緩也緩而左次
 以不尚力為德也左次亦以律故曰未失常常者律
 也
[002-28a]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无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
象傳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虞仲翔曰長子謂二震為長子在師中故帥師弟子
 指三三體坎坎震之弟失位乗陽故貞凶○孔仲達
 曰犯而後應故往即有功猶如田中有禽而來犯苗
 若往獵之則无咎過以中行是九二居中也使不當
 謂六三失位也○石守道曰執言猶書所謂奉辭也
 ○程傳五君位故言興師任將之道師之興必盜賊
[002-28b]
 姦宄為生民害然後明其罪而討之二在下而為師
 之主長子也若以弟子衆主之則所為雖正亦凶也
 任使之不當也○本義六五用師之主柔順而中不
 為兵端者也○朱漢上曰五應二二為田震為稼坎
 為豕田豕害稼○沈守約曰坤衆也致役也坎勞卦
 也勞衆以徒役之事田之象坤順也坎剛居中直也
 順且直執言之象○馮厚齋曰田獵以除田之害故
 曰田二在地之中由之象
[002-29a]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𧰼傳大君有命
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程傳此專言師終之義不取爻義蓋以其大者若以
 爻言則六以柔居順之極師既終而在无位之地善
 處而无咎者也○本義師之終順之極論功行賞之
 時也坤為土故有開國承家之象○趙復齋曰師之
 終不再舉賞功之際戒受封者勿用小人其義深矣
 用小人國必亂亂則師又舉非師之終或謂小人有
[002-29b]
 功者不賞非也王者六鄉之民皆君子統之者六卿
 也何假于小人而用之○張舜元曰謂之大君者别
 于諸侯也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萬世之通法也○郭
 白雲曰武成之終曰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又曰敦信
 明義崇德報功則盡上六之義者其武王乎崇德則
 小人勿用矣○楊慈湖曰正功言賞必當功不可差
 失也開國承家之始其初不可用小人也于此始言
 勿用者因此賞功原其始也用小人為將帥幸而成
[002-30a]
 功則難于不賞使之開國承家則害及民必亂邦也
 ○馮厚菴曰爻比六五大君有命之象三為應弟子
 輿尸之象故曰小人勿用以位為弟子以德為小人
 本爻隂柔不斷故戒○趙汴水曰大君六五也周官
 將軍皆命卿開國者出封為諸侯師帥皆中大夫旂
 帥皆下大夫承家者大夫之采邑○胡雲峯曰初師
 之始故紀其出師而有律上師之終故紀其還師而
 賞功六爻中出師駐師將兵將將伐罪賞功靡所不
[002-30b]
 載其終始節次嚴矣末曰小人勿用則又戒辭也然
 亦在于謹其始焉耳曰丈人曰長子用以行師者得
 其人及其開國承家自不至于用小人矣○熊梅邊
 曰開國承家則天下定矣功成治定師道終矣自兹
 以往只戒以小人勿用則可保安于无窮也○邵二
 泉曰弟子輿尸戒于師始小人勿用戒于師終始无
 弟子則終无小人○來矣鮮曰變艮為門闕家之象
 又為止勿用之象○觀彖凡上爻有以君道言者皆
[002-31a]
 以卦終取義非以其爻為君位也
  按小人勿用程朱皆以有功勿用為疑愚謂此皆
  三代以後之事三代以上征誅創業豈有販繒屠
  狗之徒而曰有功勿用耶所採諸説得易本㫖
坤下/坎上  中爻艮坤
 郭白雲曰一陽之卦得位者師比而已得君位者為
 比得臣位者為師
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彖傳比吉
[002-31b]
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中也不寧
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比吉也王昭素謂多/此也字朱子云當云
比吉比/輔也
 程傳比吉道也人相親比自為吉道故雜卦云比樂
 師憂民不能自保戴君以求寧君不能獨立保民以
 為安不寧而來比者上下相應也○朱漢上曰凡物
 孤則危羣則强父子夫婦朋友未有孤危而不凶者
 人君為甚故比而吉謂九五也○項平甫曰凡卦自
[002-32a]
 上而下為來比之成卦本以坤在下為下順而從又
 四隂在下順而從巳五巳得比輔之義矣而五猶以
 位在坎中憂畏不寧方且來比于下上下之心相求
 如此比之所以成也屯之初九動乎險中故為宜建
 侯而不寧比之九五居坎而下比故為不寧方來皆
 以坎為不寧也坎險多憂故為不寧之象方來與朱
 紱方來之方來同○王童溪曰以卦言之則一陽而
 五隂比之然上六視下諸爻則其道為窮當比之時
[002-32b]
 顯比之主若揭日月于上自四而下皆面夫五而順
 從之上六獨背夫五而後之迷悟失道其能獨存于
 天下乎○楊慈湖曰君子體仁足以長人體元居貞
 同天不息所以能比天下○邱行可曰原再也蒙内
 卦坎為初筮彖釋之曰以剛中謂九二也比外卦坎
 為再筮彖釋之曰以剛中謂九五也○馮厚齋曰萃
 與比下坤同而上體水澤不甚相逺萃以九四一爻
 有分權之勢故元永貞言之于五比下无分其權者
[002-33a]
 故元永貞言之于彖○王秋山曰四隂順從乎五五
 下比于四隂故曰上下應上六孤立于外如後其夫
 者夫謂五陽也上隂婦也婦而比夫當然之理不先
 而後凶之道也○來矣鮮曰比剛中在上故有三德
 而人來親輔也剛中則私欲无所留所以為元善者
 此也剛中則健而不息所以為永者此也剛中則正
 固而不偏所以為貞者此也蓋八卦正位坎在五所
 以有此三德而无咎
[002-33b]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 𧰼傳比
之初六有他吉也
 虞仲翔曰坤器為缶坎水流坤初動成屯屯者盈也
 故盈缶○劉長民曰居順之首為比之先衆願從之
 故有他吉○程傳言比之初六者比之道在乎始也
 始能有孚則終致有他之吉其始不誠終焉能吉上
 六之凶由无首也○本義比之初貴乎有信則可以
 无咎矣若其充實則又有它吉也○王童溪曰位之
[002-34a]
 卑者則與之者必狹交之淺者則信之者必寡然有
 要道修吾胷中之誠而已誠則无上下之間比无不
 善○張紫巖曰四隂中虚為缶坎水坤土相承為盈
 缶○項平甫曰坎卦五為有孚四為用缶坎水盈則
 下流故初六取以為象○朱漢上曰缶所以汲質素
 之器誠之象水盈其中亦誠信充實而无間之象它
 吉謂比五子夏曰非應稱他○沈守約曰坤為土為
 腹震為足土為腹而足居之缶象卦變為屯屯固比
[002-34b]
 合合而能固比之善者也○龔泉峯曰比以九五為
 主初去五獨逺而近比于二二中正故比之而无咎
 若至于誠意充積則雖逺于五而非應亦終得比之
 也○梁孟敬曰陽為實隂為虚初以隂居陽虚而能
 實孚信之象缶本虚也有盈缶則實矣○趙氏曰易
 六爻貴于正應惟比諸爻不論應否而專以比五為
 義○高忠憲曰易重初初者未變之心也故曰有孚
  按傳云比之初六者蓋比以爻位言則隂陽相比
[002-35a]
  以二體言則水土相比水性潤下下者得之最先
  初處順之始有率先歸順之象地之最下有先得
  水潤之象象辭之有孚以初六也有他吉者亦以
  初六也比之有以比四為説者愚謂比卦不主應
  以成卦言則貴比五以比輔之義言則附近為比
  當以比之為比二他吉為比五有孚比之初之孚
  也有孚盈缶五之孚也項氏之説精矣
六二比之自内貞吉 𧰼傳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002-35b]
 吕藍田曰比之時主比不主應二獨應五守貞性于
 内而不自失者也○程傳二與五為正應皆得中正
 以中正之道相比者也二處于内自内謂由己也以
 中正之道應上之求乃自内也不自失也○郭白雲
 曰比以九五為主而六二正應為主于内蓋率天下
 而比五者故自内至外率天下以歸王也○王童溪
 曰正者吾性之自然而不變也比而不失吾性之自
 然者故曰自内相比而或失之偽為者皆非自内也
[002-36a]
 ○項平甫曰六二之正其所自有以六居二正位也
 以二比五正應也但能守其所固有則足以吉矣○
 李隆山曰比之世隂皆求陽而非陽求隂故二之比
 五自内之外出應乎上者也○胡雲峯曰凡卦以下
 卦為内上卦為外六二言内六四言外内外卦之分
 見於此○梁孟敬曰貞吉有爻之本善者有爻非貞
 而為之戒者此曰貞吉爻之本善也
  按自内即二之中正也以中正為比而不以迎合
[002-36b]
  諂附為比故貞吉
六三比之匪人 𧰼傳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王輔嗣曰四自外比二為五應近不相得逺則无應
 所與比者皆非其親是以悲傷○本義隂柔不中正
 承乘應皆隂所比皆非其人之象○趙復齋曰初比
 于五先也二應也四承也六三无是三者之義將不
 能比五矣○沈守約曰三變成艮止于兩隂之間比
 匪之象卦變為蹇三已逼險往則蹇矣宜其傷也○
[002-37a]
 陳氏臯/曰君子修潔自立則四海之内皆所親也六
 三以隂居陽不守正也處不得中非正行也上无應
 援人不錄也獨立无依亦可傷矣○胡雲峯曰此爻
 畧似蒙六四蒙所求者九二而四獨逺之比所宗者
 九五而三獨不比之
  按三處中爻艮位有止而不進比于五之象坤之
  極有迷之象上有顯比之君而迷于所比故可傷
六四外比之貞吉 象傳外比于賢以從上也
[002-37b]
 程傳四與初不相應而五比之外比于五乃得貞正
 而吉也五陽剛中正賢也居尊位上也親賢從上比
 之正也○項平甫曰四與上皆正而吉凶異者四在
 五内故能比五上在五外不能比五也○朱漢上曰
 以正比賢以臣比君外比之所以吉也○張紫巖曰
 四位居坤上率三隂從五是為貞顯比之功自四成
 之德位居隂在比得臣道順貞用以貞吉○龔泉峯
 曰二四皆以隂居隂是自處已得其正而承五所比
[002-38a]
 復得其人故皆言貞吉
  按四五同體而特言外比之者正以明四與初之
  不為應也坎卦中一陽為水上下二隂為土四隂
  親承九五之坎水為比之至親切者故貞吉上亦
  坎體而水性下流比下之土而不比上之土有滄
  海桑田之勢故凶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象傳顯比
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
[002-38b]

 程傳五居君位處中得正得比道之善者也顯明其
 道如誠意以待物恕己以及人發政施仁使天下蒙
 其澤天子之田圍合其三面前開一路使之可去邑
 王者所都諸侯國中禮取不用命者乃是舍逆取順
 也順命而去者皆免矣比以向背而言謂去者為逆
 來者為順○朱子邑人不誡如有聞無聲言不消告
 誡如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田獵之禮置旃以為門
[002-39a]
 刈草以為長圍田獵者自門驅而入禽獸向我而出
 者皆免惟驅而入者皆獲故以前禽比去者不追上
 使中由上之德使不偏也○楊誠齋曰王者之比天
 下明示之以大中至正之道而已可以比天下而不
 可以示天下王者不由也故曰顯比有比天下之道
 而无比天下之心可與比天下矣上使中者上以中
 正比其下下以中正比其上非使之使也不使之使
 也太王去邠而從者如歸市則驅禽而禽不去成湯
[002-39b]
 征葛而怨後予則不令而捷于令聖人何心哉○李
 隆山曰初六終來有他六二比之自内六四外比之
 五皆受之其取順之謂乎六三居内卦之前而比之
 匪人上六居外卦之前而比之无首此二者或傷或
 凶皆其自取九五不問也其舍逆而失前禽之謂乎
 ○張紫巖曰比至九五其道大成以一陽主衆隂剛
 中而貞且位居艮上中正之道足以制羣隂而止之
 莫不效順是為顯比上以隂在外為失禽坤下為邑
[002-40a]
 人坤順為不誠失前禽者遐裔未賓撫之以寛而遂
 其生○郭白雲曰書曰民心罔中惟爾之中其使中
 之謂乎○朱漢上曰坤為衆為輿坎為輪田獵之象
 艮為黔喙坎為豕震為決躁内卦為後外卦為前坤
 在下為邑○李仲永曰六二正應邑人也得位得中
 不期約而自孚故曰不誡吉○胡雲峯曰諸爻言比
 之隂比陽也五言顯比陽為隂所比也師比之五皆
 取田象師之田有禽害物之禽也比之失前禽背已
[002-40b]
 之禽也在師則執之王者之義也在比能失之王者
 之仁也○胡雙湖曰顯互艮光輝象三驅坤三爻象
 互艮為旃門下三隂驅而入門象上一隂在門外失
 前禽象○呉草廬曰驅即所謂驅逆之車驅禽獸使
 趨田也坎馬駕坤輿以行驅象○俞石澗曰前禽即
 後夫衆已比五而上獨後是為後夫衆皆隨五而上
 獨前去是為前禽○陸庸成曰三驅失禽置失得于
 勿恤者狀蕩平之王心邑人不誡冺知識于大順者
[002-41a]
 狀熙皥之王化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傳比之无首无所終也
 王介甫曰隂之為物以陽為首而比之者也乗九五
 而不承焉比之无首者也以陽為首則有所終先陽
 則迷而失道况无首乎○本義以上下言之則為无
 首以始終言之則為无終○郭白雲曰上六非天下
 之所比又不能比人為臣而无君與无元首何異哉
 是以凶而无所終也○張紫巖曰上六位坎險上比
[002-41b]
 終已獨失所附從无所容于天地之間曰无首○吳
 草廬曰上六居一卦之上如人首在一身之上也獨
 外王化不内向九五是比之下體俱足而上體不完猶
 人之无首也○胡雲峯曰上六无首凶正與彖辭後
 夫凶相應
  按卦以水地為比水滿于上必致泛溢不受地之
  約束親比之道至此而決裂此即澤風大過之上
  過涉滅頂水火既濟之上濡其首皆以水爻在上
[002-42a]
  為水滿之象而此又為坎險之極中懐叵測非明
  順歸往之性居比之終為卦之外據五之上有不
  服之象故其辭若此至蹇之上六亦水盈于上而
  而有來碩之象者以水在山上滿則下流于山有來
  碩之道若夫屯之上為泣血漣如亦水泛无歸之
  象與此畧同需之上水有入穴之象以正應得陽
  剛轉可和而為雨故得終吉此則下應匪人其凶
  宜矣
[002-42b]
 
 
 
 
 
 
 
 周易孔義集説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