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45 周易函書約存-清-胡煦 (master)


[052-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函書别集卷十六  禮部侍郎胡煦撰
篝燈約㫖
體仁
聖人之學性體也道用也具於一心之中含太和之天
逹子諒之用則仁也故莫精微如性莫廣大如道莫切
近該括如仁故論語詳於言仁子思之發皆中節孟子
之性善皆仁也仁也者太和之充也朱子曰心之徳愛
[052-1b]
之理是也然此二語止如曾子之忠恕而仍未竟其量
也禮運不云乎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聖人之經綸
參贊充塞於天地之間天人合一而不分者無踰此太
和太和者天地之生氣也
前此未有以仁教者也仁之教始於孔子是義理之最
精日用之最切明體逹用之妙盡在於此其理則合天
人統聖凡兼精粗該動静而無所不貫故淺言之而仁
在深言之而仁在觀孔子之教門人皆因其淺深而語
[052-2a]
之概可知矣其在天也則為一元之生氣賦之於物則
為保合之太和具之於性則為長人之善發之於情則
為慈祥為不忍逹之於事物充之於天壌則為成周之
太和傳之於聖門則為一貫之道其理最精其義最宻
大哉仁乎孰窮其原孰致其功孰擴其用乎
乾以一元統天而資萬物之始人以仁心立本而逹天
下之道合天人貫内外均此生氣耳故論語全部唯仁
字最精而極深也
[052-2b]
生氣者天之所以為天人之所由以生聖人所恃以參
贊位育者也其藴之於人則為人心孟子曰仁人心也
指此生氣言也性即仁也性字心旁加生謂心之所由
以生也又心中之生氣也得天地之生氣而有其心以
吾心之生氣而發諸用參贊位育皆由此起故孟子以
為人心邵子曰人從心上起經綸此之義也生氣在天
為元其亨而為利為貞皆此氣之分合聚散升降闔闢
而已無餘亦無欠無益亦無損其生長則此氣之舒其
[052-3a]
收藏則此氣之歛也其在人也得天地之生氣以有其
性未發則含之於中活潑潑地是生氣之藴也所以謂
為保合太和發而為和則充塞天地而遏之不可枉之
不可皆此生氣之逹也孔子以為仁又以為人之生也
直子思以為天命之謂性又以為發而中節孟子以為
浩然之氣又以為性善皆是物也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謂此生氣也合而言之謂之道是
探本窮原内外一如顯微無間天人合一之妙也此即
[052-3b]
孟子之一貫後儒千百言而不能了者求如孟子之精
鑿能乎聖人之學淺而言之是為忠恕精而求之是為
仁主之於中是為誠逹諸天下是為道至合天人而一
之窮其本原究其作用總不越此生氣而已
仁人心也若說心中具有此仁則將仁與心分作兩字
孔子文言固曰君子體仁體仁者仁為之主也所由謂
仁為長善然非深明性善之旨未易解此
世之以刻薄居心以苛刻成行者多不利於其後是自
[052-4a]
戕其生氣者也
夫子之教在仁夫子之道在忠恕合天人體用而一之
止一生氣而已刻薄成行者内殘其仁外殘其物生氣
先自滅絶則後此之生機斬矣凡人之刻薄居心者非
急於趨名以攬權要則急於趨利以圖厚實苟無名利
之心則物與我相與於太和之域奚所取而為是
諸儒着工夫節節次次都向仁字留神如不打自己心
上體貼一遍便不知仁字著落
[052-4b]
孟子言集義言擴充皆是教人有行天下儘有天資純
粹生平并無惡行可指而卒不得以纎毫之善命之者
未之有行也故聘義曰有行之謂有義有義之謂勇敢
而周子亦曰志伊尹之所志學顔子之所學
陽明曰仁者造化生生不息之理又曰譬之木其始抽
芽便是木之生意發端抽芽然後發榦發榦然後生枝
然後生生不息若無芽何以有榦有枝葉能抽芽必是
裏靣有根在此即予生氣之說論語一書專說一箇仁
[052-5a]
字便是聖人獨闢見解陽明體㑹若此而後人猶薄之
皆恣其口說不曾打自己心上體㑹一過者也
恕非仁也謂恕為仁謂人己之交通而無間耳要其中
有勃勃欲發不能自禁者存非其具有生氣曷由能爾
特其量所及有限不似仁字包含遍覆故但稱恕而不
稱仁
私也邪也妄也非性之有也始於聞見成於意必固我
故以為私不由率性而出俾岐途異路者得而干之故
[052-5b]
以為邪昩所性之真失本天之故故以為妄凡皆外面
之攙和由耳目聞見而入因心思意想而成非保合之
太和也故孟子謂性為善而孔子之教顔子則曰勿視
勿聽子思亦曰戒懼慎獨也
忠恕止人己之推行性真之流通耳然而裁成輔相絶
大經濟悉可由此而推是勉強之仁也故曾子以喻夫
子之道
易曰保合太和是天心之既發者也子思曰發而皆中
[052-6a]
節謂之和是即賦性之始太和之所保合因以發出者
也和氣在天為生氣造化舎是則無以育物和氣在人
為仁心聖人舎是則無以為道
生氣在人如海水然任人之取携随地随時而用之而
卒不欠缺故以為生氣
生氣之發可以推而及人可以推而及物可使充塞天
地而參贊位育醸為太和故以為生氣也生氣者勃勃
欲發日易月新而不可阻遏者也使其中稍有滯礙稍
[052-6b]
有停息則其氣塞而不可謂之生
乾元裕此生氣故不禁於資且不窮於資人心具此生
氣故不禁於發且不窮於發植物之芽而蘖榦而枝花
而實實而復芽蘖也此生氣也動物之以形育形以靈
育靈而前後相因流衍而不窮者此生氣也在天為元
在人物則為太和涵之於性中則為仁
唯人心具此生氣故發之遂為成周之太和唯萬物悉
具此生氣故位育皆太和之充溢
[052-7a]
人心無生氣則發且不能而况於中節天地無生氣則
太和無具而况於化育不窮
仁之一字唯謝上蔡桃仁杏仁之喻最精為他說得體
用動静兩邊俱到蓋人心之所涵原是天地發生之氣
故亦各具發生之靈不然何由能發生出許多道理許
多作用來譬諸桃杏之核入土有仁者便㑹發生且從
此生生不已若無仁者便與土同歸矣
發而皆中節發之為言謂内之有也必内中含蓄先有
[052-7b]
種子然後能發譬諸柴炭先無火種藴蓄於中終為寒
寂者耳何能有發揚之力
謂性中亦含生氣者以其本乾元之一亨而來因有保
合之太和寓之於心而随時随地觸物而動莫非生機
若使無此生氣便塊然而不靈矣何由能發故知發而
不窮者皆生氣之自舒者也
凡有水之物盛夏曝諸日中俄頃而乾矣桃杏之仁中
亦含水盛夏曝之而水氣常存者中涵生氣故也
[052-8a]
善與不善相值也若氷炭之不相入善與善相集也正
如水乳之交融故言令人喜者和氣之所發吉祥人也
言令人愠者戾氣之所發不祥人也將興之家入其門
安易平静和氣之徵也將亡之家入其門躁暴争鬭戾
氣之徴也人之於身也亦然張子曰賢才出國將昌子
孫材族將大幾之先見者也
涇水無濁河水無清芝蘭之室無臭鮑魏之室無馨果
有羙玉不待衒而自珍矣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細流穿
[052-8b]
石積壘成山人何憚而不集義
凡聞人之善行及哀矜和恱之語則囅然喜在中之和
與之相觸也聞人之惡行及暴戾殘刻之語則怫然怒
在中之和與之相忤也故性善也
善與不善合天人而論之無過一箇生氣一箇戾氣而
巳如乾之元便是生氣天下萬事萬物無不資之以始
逮於各正性命而保合之則遂為太和之氣若使人襲
外來之邪妄干犯天和化為戾氣則夭扎沴厲無所不
[052-9a]
有此世之所以有治亂也人之仁心内涵徳行完固未
有不善氣迎人者也孔子言仁明此生氣也孟子集義
集此生氣也性此生氣善亦此生氣也子思之逹道生
氣之周流發越也孟子浩然充塞天地生氣自還其本
也中庸原性於天便是推生氣之所由始合位育於達
道便是究生氣之所充故子思中庸全是說性知仁勇
性中之徳也費隱性中之全體大用也誠明則性中所
具虚靈不昩之真三重以下皆性中之事業位育之實
[052-9b]
功也無非發明首章一箇性字約其大旨無非生氣之
藴含與生氣之發舒而已特生氣之藴含原不可見故
但以為中中也者指其位而證之也到得已發而適見
為和故又有和氣之說太和者和氣之聚也和氣者生
氣之發也逮於中和既致而位育成能豈非以天地之
生氣輔相天地之生氣裁成天地之生氣乎藏之於無
朕取之而不竭非其生生不息曷由能然發之而彌綸
極之而充周非生氣之發越曷由能然若使邪僻妄干
[052-10a]
於外則為戾氣戾則非性也是感於聞見既伏而不知
掃除㽞其根蒂漸生漸長漸乆而漸逼其真者也顔子
問仁子曰克己復禮請問其目則首曰非禮勿視非禮
勿聽是皆把持門户遏絶道路使外誘之不入以涵養
此生氣耳子思曰率性之謂道孟子曰孩提之童無不
知愛親敬長又曰見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樂
記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也感物而
始為欲非性之有矣三月兩月之嬰烏能指稱其惡而
[052-10b]
証之天下豈有生而不善者哉即此戾氣縁感而伏初
亦甚微不過歆於可欲一念苟且以為不大傷害而已
殆其既乆有稍甚於此者亦以為不大傷害矣又其既
乆即大有甚於此者亦以為不大傷害矣逮於積之又
積習而安焉而計較之心遂已渺乎烏有及至戾氣充
塞胷中將本來自具之生氣何地可以自容坤之文言
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是積之
可畏也如此又曰辨之不早辨是因履霜堅冰之辭而
[052-11a]
知其積之甚易故末結之曰蓋言順也此順字不作慎
字解猶云積之甚易不可不辨之於早而防其積累於
後云耳春秋謹始慎微正與周易同旨所以夫子教顔
淵為仁直以勿視勿聽者言之防其易入者於外養其
至微者於中檢其易蕩者於初慎其易積者於後也生
生之理既培則生生之機自逹故後此參贊位育絶大
作用胥由此生而莫之能禦所由謂為生氣也夫人之
生也本無不善之性今試向自身打點為生氣乎為戾
[052-11b]
氣乎如其戾也則種子既差逮於發生安所得和氣哉
雞無伏鸞鳳之能兎無乳騏驥之理根本差别遂至差
别到底今欲從而轉易之將欲生龍必先以龍為種將
欲生鳳必先以鳳為種非於念頭方動未動時戒慎恐
懼極力掃除如顔子之四勿留心培養如孟子之集義
未見為當也此如種嘉榖者當稊稗初萌時便遂和根
㧞去而所存之嘉穀猶復時時灌溉相似只待無極太
極中盡情變易過了使不知不覺自然發出來無非生
[052-12a]
氣恁時方是換了種子此浩然之氣所以常伸而率性
之真所由逹而為道而位育參贊之不難也夫天地之
所以不息唯此生氣相循於無盡耳人之生氣秉受於
天則立人道以立天地之道安得不參為三才位為三
極哉顧人之永年有期頤耄耋而不衰者非生氣之既
厚而栽培之力多奚由臻此向有索求嗣方者予甞以
生氣之說語之果能内培生氣之根外暢生機之化天
地鬼神可格範圍曲成不難而况在一身一家之事乎
[052-12b]
周易函書别集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