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45 周易函書約存-清-胡煦 (master)


[040-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函書别集卷三   禮部侍郎胡煦撰
易學須知
須知周易一書天地之大道存焉故最靈最妙無過於
此觀其極細極微之物莫不分天地之至靈以有其生
非謂靈者靈而蠢者蠢也龜之朽骨蓍之腐草皆具有
前知之道而他可知矣祖父之骨得其地且可以福及
雲來安得謂神靈而形蠢乎
[040-1b]
須知周易之道隨人用之無徃而不靈聖人之前知不
假蓍龜而神明便堪坐照皆保合之太和各正於一元
者也故用之以修身而物格知致意誠心正者此之為
也用之以治人而家齊國治天下平者此之為也用之
於參贊而位天地育萬物者此之為也用之於萬物而
裁成其道輔相其宜者此之為也故以為天地之大道

須知周易所闡全是天人合一之㫖故大象率兼天人
[040-2a]
而言之彖辭爻辭每合天道人事而觧之不可誤看大

須知凡卦之大象上句是即天道以明此卦徳下句是
即人事以明此卦徳非直言此等天道此等人事也故
曰字上特標一象字不可不察
須知讀易者讀完一卦便當深察此卦之性情到㑹通
時自然有得切不可執定一樁人事在其意中
須知讀易與五經不同五經在周易之後當文字義理
[040-2b]
大明時故其文義皆有虚實承接轉换之法而周易卦
圖開文字之始止有象耳故嘗一字一象亦遂一象一

須知周易無閒文并無虚字如或字本無甚深義而三
四爻多用之初上二五則鮮以三四為人位也又以三
居下而却在内卦之上四居上而却在外卦之下故或
之或之者不定之辭也其字本無甚深義觀五曰觀我
生上曰觀其生以九五為君位既自有其生矣上爻則
[040-3a]
曰其生明上之無位也是即包無魚之義周易之外如
老莊參同龍虎上經悟真篇皆以象告皆不當於文字
義理中求也
須知周易之文簡而該如言初而不言中末言上而不
言下中皆是欲人因類而推廣之耳又如六十四卦莫
非剛柔之交乃獨於屯卦言始交諸卦之爻率言動變
之事乃獨於坤之六二言動皆引端而不竟委者也
須知周易一書若止一占卜可盡則孔子不必有窮理
[040-3b]
盡性至命之説彼成性存存道義之門繼之者善成之
者性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不憚諄復言
之何為者也
須知天地之理即在天地之氣化中不可以隂陽剛柔
為粗淺而畧之周易之理即在圖象卦爻中不可以象
為粗淺而畧之盖形者神之寓象者理之寓也
須知周易止是聖人一部格物之書是徹始徹終之事
非但學者入門之始事故周易之象既格則無物不格
[040-4a]
繋傳説仰觀俯察逺取近取邵子以觀物名篇皆格物
之㫖也
須知物之可格總不越隂陽二義隂陽之理顯之於象
周易之象如不能格安可謂為格物
須知天人之秘在易中誠明之㫖在易中一貫之妙在
易中仁孝之道在易中體用一如顯微無間之妙盡在
易中
須知不學周易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040-4b]
須知易有參贊位育之道有裁成輔相之道有範圍曲
成之道總離不了禮樂刑政故大象每質言之至其施
之於用無過抗者抑之卑者舉之枉者直之屈者伸之
塞者通之結者觧之渙者聚之促者舒之怠者振之昧
者明之亂者理之顛者扶之而已此道自具泰否損益
睽觧渙萃謙頤漸節諸卦中至於太元洪範洞極諸書
擬其皮毛猶弗似也豈知易冒天下之道如天如海随
人酌而取之無小無大皆有實用其中靈妙實難言説
[040-5a]
故聖人體之可以參天地贊化育學者守之可以修身
齊家愚賤尊之亦可以察徃知来避凶趨吉大哉易乎
而學人每置之髙閣何耶
須知周易之用盡在體中亦如河圖之成數盡涵於生
數中故伏羲止立先天圖以後天之妙涵於先天故也
今試看大生廣生皆知為天地之用然上而天下而地
地包天中所可見者皆其體耳是則天地所生在天地
中未嘗離天地之體出天地之外也若誠觧此然後知
[040-5b]
文周之易確乎其為先天其先天諸圖確乎其為流行
不息而必非對待者也
須知卦畫不可以形器論所以謂為先天今試於揲蓍
觀之其所成卦爻不過蓍數之多寡而已謂為有形體
得乎
須知聖人之道盡在易象春秋易象其大本也春秋其
大用也舍此則學聖者無本領亦無作用
須知周易言天人合一之㫖故為聖人之大本春秋具
[040-6a]
天人感應之機故為聖人之大用試觀其中或天變而
人從之或人感而天應之不是無因特標此天時天象
也不向天人交闗處著眼則止是魯國之史耳何云聖

須知周易微顯察来便是追遡天人之所以然處而春
秋謹始慎微便是求端於事功之所由起時
須知既顯矣而復微之者正要從已有爻象之後推原
到未有爻象之先正是欲人察其来處也聖人相傳之
[040-6b]
心法正在於此
須知春秋未列人事先列天時盖為天制運而生人人
奉天而作事奉之則順違之則逆可徵元氣之潛符感
通之妙理此即一以貫之之道故唯春秋全是易中道

須知詩書禮樂皆聖道之散見者也其發揮天人之精
蘊徹底透露者無如周易
須知六經之譬喻詩之比興皆倣於周易立象之法
[040-7a]
須知六經四子書皆是周易道理必須各各㑹通然後
可以通易須知子史百家皆周易之支流其中皆有周
易之理必各各知其不同然後可以通易又須知天時
地理嵗時人事農工醫卜無徃而非周易之道理所散
見必須各各㑹通然後可以通易須知支干納甲雖若
最粗而支干所由作納甲所由寓皆由周易而起則皆
至精之府也須知後世之五行術數皆分周易之靈妙
而襲取其説然皆各有周易之一義則皆周易至精之
[040-7b]
寓也故曰易冒天下之道
須知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此太極二字是説兩儀未兆
之前原有此種道理不可言説不可思議故用太極二
字贊之太者至尊至貴之稱極者無以復加之謂漢儒
不得其觧因兩儀四象八卦皆有伏羲之圖遂謂太極
亦有圗焉誤之誤矣太極既不得解宜後儒之傳授皆
未得其理也
須知分二象兩一句本上用字来亦如伏羲畫圖但從
[040-8a]
兩儀起文王立卦但從乾坤起周公定爻但從九六起
相似而兩儀之所自起則畫不成乾坤之所由来則説
不出九六之所由肇則不可知也後儒不知其妙添除
一以象太極一語驟而觀之一似有理而不知其誤也
故讀聖人之經但當以經文為正耳盖上文止説大衍
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此指蓍而言也既有蓍則有
象又有五十與四十九則有數有象有數皆隂陽既形
以後之事又况上文明明説出用字来又皆隂陽既形
[040-8b]
一邊之事安得有太極之可言乎言筮則止言分揲掛
扐而已又何待重提太極乎分揲掛扐之後實有剛柔
太少之妙實具六十四等之象用以知来藏徃此皆隂
陽之事非太極之事也故但從分二説起耳
須知古今註易者不止一家其中亦各有妙處原不可
求全責備專執一家之説
須知周易而外有離太極兩儀但以數之巧合列為卦
象者皆易之蠧也是尚未知周易為聖人之道也天地
[040-9a]
無二道安容有二易哉故有分得周易之一義者皆當
比合諸周易之理而收之有顯背周易而另為一易者
皆當取正於周易之義而擯之
須知子雲之擬易擬其辭之似耳全無一毫實用後之
著作家豔其可以得名也而易外之易紛紛矣不盡去
偽易則真易終古不明甚矣子雲之作俑也
須知自来儒者漢唯董子見得天人之理精繁露具在
可考而知也宋唯邵子見得天人之理合故其所傳先
[040-9b]
天四圖無妙而不與周易相通若釋經而悖於先天四
圖豈得為知周易者乎
須知易始於數所貴在數中之理河圖洛書如止作數
看亦復要他何用伏羲畫出卦圖原未嘗執數而比之
也今但向數裏糾纒伏羲何能離却此數畫成六十四

須知易字在繫辭中有解為天地之易者有解為聖人
之易者有解為易書者有解為易理者皆不必也天地
[040-10a]
無二易在天與在人一而已知此然後可以明天人合
一之㫖然後知易為天人合一之道
須知繫辭所云變化皆説乾元之既亨皆是太極隂陽
四象之妙不可專在揲蓍上理㑹亦不可誤認為卦變
須知繫辭除天一地二一章外凡言變化皆謂卦爻如
乾兊在先天圖中本為太陽及其既分為乾兊便遂有
天淵之别此所謂變化也然易道精微難可倣象故藉
蓍䇿擬議其神妙以求之其妙在卦爻而不在蓍蓍特
[040-10b]
用以求之者耳安得以蓍䇿之變化竟比象於卦爻之
變化安得執蓍策之變化而竟忘卦爻之變化哉
須知古者四聖之易各自為卷要皆根本圖書一以貫
之者也如謂易中卦爻與圖書無渉則自有周易以来
圖書當不至今日而廢矣何云則圖作易不知孔子何
為有徃来終始内外上下之説耶後儒不察有欲並先
天諸圖而去之者是作易之道已不復存四聖之易先
缺其一吾不知文王憑何卦象而作周易耶故伏羲四
[040-11a]
圖斷然為伏羲之易當如古法别為一卷
須知河圖既為先天伏羲則而畫之又名為先天圖則
文王開而成卦作為周易自無有一卦不是先天所由
謂周易團攏得来止成得一箇先天大圖耳
須知文王既開圖為卦亦必準圖繫辭如隂陽之在初
爻止名九六豈非圓圖中初畫之兩儀乎又觀西南東
北先甲後甲豈不全出於圓圖乎又觀孔子之徃来内
外上下終始豈不全説圓圖乎又觀小畜大畜小過大
[040-11b]
過及復姤夬剥諸卦孰非因卦命名因名作彖乎夫卦
開於文王而各繫其辭則六十四卦遂為文王之易亦
當如古法别為一卷
須知周公因文王之卦拆為三百八十四爻而各繫以
辭亦必參合於圖書推本於先天别初上之宜嚴内外
之辨而擬議爻中之時位以倣像之今觀巽之九五變
而為蠱乃先庚後庚何其與先甲後甲之㫖同也无初
有終何其與終則有始之㫖合也豈非原本伏羲而為
[040-12a]
之説耶爻辭既為周公之易亦當如古法别為一卷
須知孔子十翼亦必原本圖書及伏羲文周而㑹通其
合一之妙以立之傳也今觀彖辭每以徃来内外上下
終始為言豈非有見於文周之辭皆其先天之秘奥乎
今觀繫説兩傳或明河圖或明洛書或明先天八卦或
明後天八卦豈其於易渺無干渉而孔子亦誤綴其説
乎又觀乾坤二象與蠱恒之終則有始復見天地之心
壯見天地之情何其與先後天圖不謀而合乎此豈不
[040-12b]
明於天人合一之故遽合天人而立之象乎遽有窮理
盡性至命之説乎此豈不明於三聖合一之㫖遽取先
後天圖與辭變象占統以贊之乎然觀所繫之小象每
自相承則孔子十翼亦當别為一卷
須知孔子之翼既不分别三聖而統為之贊則是周公
之爻即文王之卦文王之卦即伏羲之圖伏羲之圖又
即河圖洛書安得不㑹成一箇太極而總命為先天也
須知序卦者象之反也雜卦者義之反也
[040-13a]
須知錯綜之説非來徃之正義然既有雜卦一傳則顛
倒其爻而較量其性情固亦觀象之法也故雜卦者所
以重明序卦而已然使紊而不敘安復知有顛倒之義
須知參伍以變錯綜其數即用九用六之㫖也參伍則
十五矣天地不交則化育無自而起故十五者九六之
合也然九六之合又有動有靜有用有體如乾用其九
於坤則坤為靜體而不用坤用其六於乾則乾為靜體
而不用故用九則不用六用六則不用九皆由參伍起
[040-13b]
也參伍而用則變由以起參伍而有用有不用故曰參
伍以變錯綜其數也參伍者參天兩地之數也
須知周易道理廣大聖人韋編三絶猶尚假年學之自
漢以下諸儒極力發揮尚不能殫究底藴若使數語便
能觧説一覽便易明了恐無是事况自来註釋不能盡
合謬誤悖亂尤難辨别乎此書所解不憚引據詳明至
有一象而兩説三説俱存者誠以象不可執其中藴括
本如是其廣且大也夫易猶海也飲一斗者聽其腹飽
[040-14a]
而去飲一石者聽其腹飽而去即酌無量匏罇者亦聽
其腹飽而去究於海非有増損也然而周易自在也苟
有渺知渺見皆周易之所不棄如謂道理盡是焉則
也謝不敏矣
須知周易原不易學其初畧舉大概或於其中摘取支
條未必不人人能解而究不可以為通必須精極於窮
理盡性至命以達於天人合一之㫖又能推極於日用
常行夫婦居室至粗至淺之事一以貫之都無異理然
[040-14b]
後可以為通必須從未有卦畫之圖書已有卦畫之先
天諸圖又推極於文王之卦周公之爻孔子之傳節節
打通全是一箇道理都無窒礙然後可以為通又必須
離文周之卦爻使耳有所聞目有所見無非卦爻然後
可以為通
須知周易亦甚易學其近而舉之則人人之所己明人
人之所能明者也故易不告人以理而告人以象
須知易有性命之説有隂陽之説有各卦性情之説有
[040-15a]
人事進退之説有吉凶趨避之説總不越一象之所包
須各因其象以求其理斷不可忘象而致有所遺亦不
可執象而致有所蔽
須知一言之合亦可以發明周易盖易之廣大固無所
不該也
須知全體而微有所欠亦不可謂之通周易盖周易固
一以貫之天人合一至矣盡矣之道也
須知諸爻之義皆各因卦名而起如睽字從目則爻多
[040-15b]
言見蹇字從足則爻言徃來又如咸言感噬言噬損言
損益言益鼎言鼎井言井從未有外卦而擬爻者也
須知讀周易者必先融㑹卦辭彖辭爻辭大象小象攢
攏一處以求一卦之真性情又須離象中之天道人道
以求一卦之真性情此卦之性情既真然後合諸時位
及乗承應比以觀各爻之性情始為得之
須知舍周易而言聖學此外别無聖學舍周易而求聖
道此外别無聖道若看周易但如散錢未能成串縱有
[040-16a]
微長不至大悖恐於聖學聖道均未為當也
須知後儒之解周易將各卦各爻皆另説出一種人事
是將一箇渾淪周易被他説散了若知周易自太極兩
儀以化生萬物止是一箇道理則聖聖相傳之道俱在
中矣
須知解經不得其㫖只是徃來之義不明不知其出於
先天耳徃来不明則不知乾坤二用之説不知乾坤二
用之説則不知立爻用初字之義不知初字之義便不
[040-16b]
知内外上下之分不知内外上下之分便不知来於何
所来之不明又安問徃乎
須知欲明周易中徃来内外上下終始之説當熟玩日
月交光之㫖仰而觀俯而察在天猶在人也安得以支
干納甲而忽之
須知欲明徃来之説但當先知此是某等體卦而来得
其等爻象徃得其等爻象乃可耳又當知来皆在下徃
皆在上如賁之柔来文剛豈不是説下卦剛上文柔豈
[040-17a]
不是説上卦上即謂徃也如晉之柔進而上行進而上
是言徃也既云上行則必在上卦矣既云柔進則必以
剛爻為體卦矣凡隂陽之爻見於卦象率以所少為主
此諸卦之通例也只縁晉之下卦三隂相同莫適為主
其上卦又有二陽相競亦莫適為主下卦既未有主而
五之一柔獨徃於上故曰柔進而上行進而上者徃之
謂也是即以五爻為之主也豈謂從下而上如卦變之
説乎卦變雖鑿鑿可據至此則茫乎不可通矣不得已
[040-17b]
另設一法而曲為之説豈一定不移之論乎因此等爻
象合諸卦變圖有所不通遂將三隂三陽之卦亦不本
諸卦變而另為一説至有一卦從三卦變来者安用此
卦變圖乎為闡明天地中隂陽升降之氣乎為發明卦
爻中隂陽變化之㫖乎如蠱之自賁井既濟而来賁之
自損既濟而来睽之自離中孚家人而來漸自涣旅而
来皆與圖中卦變不合則是卦變雖設為圖仍為無用
之具也且必欲如此而變比諸本卦有何道理足相闡
[040-18a]
發耶
須知徃不是謂已過之徃日来非謂自他處来於此處
也譬如有人立於中路則從前發足之地方為来處此
後所徃之地方為徃處即據時而言徃来其方来也必
為時之初其徃而至也必為時之終矣是徃来二字便具
有時位二義今謂徃為徃日來為方來止可言時而不
可言位非易㫖也
須知内外之説必先認取體卦識得乾坤為大父母方
[040-18b]
可盖内外之説有二其以下為内卦上為外卦此通例
也其以體卦為内来交於體卦者為外則未有知其故
者故先儒之卦變必内外兩象上下皆可互易其説始
通至於専論内卦而或亦言外其説不能相通則遂竟
摘内卦之爻而指為外矣凡皆未明於體卦故也如以
坤為體卦而乾爻之或初或中或末来一交之是體卦
先立於此故謂為内動用之爻自外来交斯為外矣體
卦在内而主靜来交者自外而主動周易以動變為用
[040-19a]
者也故凡一陽自外來交於坤則此一陽為主而體卦
反不得而為主動靜之别固如此也如震坎艮皆以坤
隂為體而却主自外來交之陽爻稱為三男以從乾父
是此義也所以无妄有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内之説聖
人教人觀象以審擇主爻安得不於徃來内外分疏别
白哉如執卦變之説以外為外卦則无妄外三剛固未
嘗動也又以何為外耶如以来者謂由内卦則又安用
此外來字面耶且六十四卦之彖辭從無有執内卦之
[040-19b]
爻稱為外者豈非後儒之誤耶漢儒去古未逺多係師
承指授每遇三隂三陽而言徃来則以泰否二變解之
猶不失聖人觀象之遺意以此二卦先具乾坤兩體故
也後儒以泰否二象止可通於三隂三陽此外皆不可
通則遂各變其法至於其法既變仍有可通不可通者
則又置法而曲為之説自信不真欲以遺教豈經㫖乎
此所以愈逺而愈失其真也若知乾坤為體而或徃或
来或内或外止以動用之一爻為主則合上下體而論
[040-20a]
之謂為泰否之變可也分上下體而論之謂為隂之自
内自外而徃來上下於乾陽之自内自外而徃来上下
於坤亦可也不知乾坤為大父母則不知諸卦俱以乾
坤為體豈易㫖哉
須知其来俱由太極天心而来所以方来之爻俱名曰
初無一卦無初爻則無一卦無太極伏羲圓圖初皆向
内政所以指明来處也文王所命為初者即伏羲初畫
之兩儀故知文王所有之卦皆開伏羲之圖而得之也
[040-20b]
伏羲初加東陽西隂之兩儀悉向於内文王命之為初
孔子謂之為來皆是熟玩圎圗示人以觀象之法耳若
由此而漸加斯為徃矣逮至上爻又寓窮則必反之義
則是自内而外自初而末亦皆此循環不息之機固不
獨遇巽逢乾相循而不已也可知周易所有之卦俱是
活的俱是先天
須知卦有終始之説其乾始坤終者出於横圖即河圖
始一終十之義所謂乾坤為大父母中包六子者是也
[040-21a]
其震始艮終者陽之始終坤之所由成也巽始兊終者
隂之始終乾之所由成也恒之言始謂震巽也因有兩
始知中之所包必有兩終故兼言終而説在艮兊上去
所以伏卦必不可畧卦本兩始而忽又言終以周易所
有之卦原具流行不息之體原是活潑潑地以其皆由
太極天心出也今既由陽始而至隂始則其間必有陽
終可知今既由隂始而至陽始則其間必有隂終可知
又如蠱之終則有始則謂巽兊為隂終隂始也巽之无
[040-21b]
初有終為其伏震其初尚為純坤以後漸長而為兑也
不明其出於先天圓圖烏得而知之
須知卦有上下之説上謂上卦下謂下卦此以位論者
也柔進而上行此上字又是活字亦如外為外卦内為
内卦原只論位至剛自外来而為主於内此外字又是
活字皆宜専看動用之爻皆是教人觀象之法来氏卦
綜兼三畫而論則未知審擇主爻與觀象之法矣
須知初之在内其義易明而以外為上則必將以内為
[040-22a]
下且圓圖之在外者亦容有居下之時何也嘗聞天周
地外又聞人首戴天凡地之外莫非天則凡地之外悉
為上矣其或不免左右倒側之疑嘗聞西域算士之語
云彼國之天南極出地三十六度而順天所見則北極
出地四十度夫二極既為地軸非此之上則彼之上矣
兩地之人必不盡順而有倒側者矣又云凡人北行二
百五十里則北星髙出一度南星低入一度人南行二
百五十里則南星髙出一度北星低入一度以此證知
[040-22b]
地形正圓周圍九萬里地心之徑三萬里夫中華之與
彼地人各戴天則是所戴者皆得為上而所履者皆得
為下無疑矣乃或疑倒側者何以不至傾墜也曰此攝
之于氣也夫地之大也天猶攝之于中况附地而生者
乎知地處天中而人以所戴為上則圓圖之中者下而
外者上豈聖人之無徴者哉
須知卦雖由下而起只是由中而出外耳非實有上下
之位只緣文王之卦出于伏羲之圖圖止有由内出外
[040-23a]
之象非竟謂乾為上而坤為下也故初之在内者必不
可以言下而上之出外者亦只極外而將返之地不可
竟作上下之上
須知易有九闗與易大有闗係若能箝合得攏方是一
箇活周易合其一二雖未俱達猶可漸次相通若九闗
俱違則無一字為真易矣不知先天出於圖書則不知
圖書全具周易之妙不知文王之卦出於先天圖則不
知徃来内外八字命爻之㫖不知彖辭獨贊乾元則不
[040-23b]
知周易貴陽之義不知爻辭特標初字則不知原本太
極之機不知天道人事皆是卦象則滯而不靈而不解
天人合一之理不知乾坤兩卦為大父母則零星無統
而不解體靜用動之常不知用九用六兩節止據乾坤
而言則不知三百八十四爻其徃来上下者發源於何
地不知兩儀未肇之前無可言説則不知四聖之易俱
始於兩儀之故而太極之圖説紛然起矣不知孔子大
哉二字止贊乾元孔子分二象兩止説揲蓍之用孔子
[040-24a]
太極二字止是極贊兩儀肇起之源頭則不知不可圖
畫者而强為之圖不可言説者而强為之説矣此周易
九闗也


[040-24b]
周易函書别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