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45 周易函書約存-清-胡煦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函書約存卷首上禮部侍郎胡煦撰
原圖約
總義
周易傳道之書也道理顯于文字文字肇于圖書圖也
者數之聚象之設而理之寓也河圖洛書天以圖示也
先天八卦聖人以圖教也无數不行无象不定无理不
靈行之定之靈之是无辭之周易而有言之伏羲也顧
[001-1b]
文字浩繁而圖象簡約文字顯易而圖象隱深藏萬于
一納湏彌于芥子窮幽測奥實費且難舍其隱務其顯
守其易置其難是逐浩渺于洪流而未探泉源之不匱
矣寧能徹周易之大原而一以貫之哉
道原于天開于聖創之者伏羲繼之者文周孔子始之
者河圖洛書也盖圖書為天地自然之易則圖畫卦之
理具其中而天人妙契之精㣲歴聖相傳之心法遂无
不悉具其中矣聖人之道盡在易象春秋易象其大本
[001-2a]
也春秋其大用也易象所闡乃天人合一之㫖春秋所
著乃天人感應之機故言聖道者未有不體用流通而
无間天人合一而不分而可謂一以貫之者也自夫以
周易為占卜之書學者宗之各各向卦爻中究心人事
遂使圖自圖卦自卦四聖之易不復相通於是乎先天
四圖不能比合圖書而則圖之義渺然拆圖之說紛然
矣於是乎文王之卦不能比合先天四圖而來往之㫖
不明卦變之説紛然矣於是乎周公之爻不能原本文
[001-2b]
王之卦與伏羲之圖而初上九六八字命爻之義來往
上下觀象論爻之法亦復茫然无據矣不知文王无卦
周公奚所本而有爻則爻之必本於卦審矣先天无圖
文王奚所憑而有卦則卦之胥出於圖審矣河無圖洛
无書伏羲奚所憑而畫卦則先天之必則乎圖書審矣
夫自圖書以及先天自先天以及卦爻全是一箇道理
則是天之與人非有岐㫖而開天之圖書與窮理盡性
之周易非有二道矣故欲明周易者斷自圖書始
[001-3a]
河洛
孔子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古今畫卦止伏羲一
人則此聖人斷指伏羲无疑矣伏羲既為畫卦之聖人
則是河圖洛書同出于伏羲時又无疑矣河洛二圖既
同出于伏羲則神龜非出于大禹亦非作範之具又无
疑矣今將河圖洛書比而較之看其中有何道理可以
則而畫卦又看伏羲所畫之圖如何取則于圖書當不
似拆補之説徒向莫可如何處理㑹也
[001-3b]
河圖之象不獨生成合也而竒耦悉合洛書之象不獨
生成分也而竒耦亦分藉令當日或止出一洛書或止
出一河圖伏羲即狥齊天縱恐必无以窺天地之奥明
分合之機察體用之㣲而用以為畫卦之資也何也无
[001-4a]
洛書之分則無以顯河圖之合无河圖之合則无以顯
洛書之分伏羲於此二圖看出一合一分之妙則一體
一用一先天一後天判如矣聖人之道體用一如顯微
無間皆此二圖各具之妙相形而互見者也故四聖繼
天開道率本此而莫之外也
世有疑圖書為怪妄者總因分合之㫖未明對待與流
行之說旣誤而圖書之正義未定故也
河圖既為先天先天所配旣屬未發之中則看圖之法
[001-4b]
但當玩其渾淪周匝萬理静涵合而未分全无倚著與
未發相似然後可耳豈宜動著絲毫如拆補之說耶今
觀河圖不過自一至十之數耳然數一也而奇耦殊矣
奇耦易察也而多寡辨矣多寡易詳也而奇耦所列各
各相因内外相箝各各不同矣又且生成之數各有合
而不分生成之象各有居而无缺矣此則河圖自具之
妙即象而存而其藴无窮者也然非從合處留神烏得
而審諸
[001-5a]
既知河圖為先天便須向先天二字留神詳察蓋此時
之天地尚且未有朕兆故以先天名之比之於人則未
發之中是也若天地有可指名便屬萬物化醇之㑹則
稱為後天而已未發則喜怒哀樂之理雖全具而无缺
必无一焉可以指名故孔子以為寂然不動周子命為
無極而子思亦止目之為中中也者指其所在之地而
證之云爾故十數之必全四方之象備亦如未發而即
言喜怒哀樂者然也所以象渾淪之中包涵无盡也此
[001-5b]
時欲於喜怒哀樂四者擇一象而名之便屬已發之後
矣故言其合而全備則可言其分而各居如對待拆補
之說則不可也此生成之相附而各不相離竒耦之務
連而各不相間无非渾合无間流通活潑之機豈有定
體定象俾人拆而補之乎河圖而如可拆也將未發之
中亦可拆而為喜怒拆而為哀樂乎甚矣其陋也
河圖既為先天則看圖之法有二道焉
其一須知成數各各附於生數故伏羲之畫圖也兩儀
[001-6a]
附於太極而遂居其外蓋兩儀由太極而成太極則所
以生兩儀者也故孔子曰太極生兩儀四象附於兩儀
而遂居其外蓋四象由兩儀而成兩儀則所以生四象
者也故孔子曰兩儀生四象八卦附於四象而遂居其
外蓋八卦由四象而成四象則所以生八卦者也故孔
子曰四象生八卦今觀揲蓍所成雖有六十四卦之異
而命爻之法无過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四種是則六十
四卦均未有離此四象者也其單拆交重則所以擬議
[001-6b]
四象者耳蓋六十四卦莫非八卦之所重故孔子遂无
八生十六之說試看伏羲所畫生者在内成者在外是
即内為生數外為成數而體用殊時内外異等之象也
兩儀不離太極四象不離兩儀八卦不離四象是即成
數必附於生生數即含成數之象也故後有聨拆先天
圖而内之與外皆可爻爻分别觀之
其一須知奇耦各各相連蓋一奇生於北内三奇長於
東内七奇盛而出於南外九奇盡於西外二耦生於南
[001-7a]
内四耦長於西内六耦盛而出於北外八耦盡於東外
凡生而未盛者皆在内已盛而就終者皆在外是亦生
數在内成數在外之義也其中有奇耦相連之妙有内
外微盛之象有上下定位之秘有根陰根陽之㫖有循
環不息之機故伏羲所畫悉則其圖而為之而今新訂
循環太極一圖實兼二圖之藴而用以顯則圖之妙者
也不知其為先天不知其妙在合安得不認為有體有
象而倡為拆補之說乎
[001-7b]
洛書中陽數居正而陰數居隅以萬物生於陽而成於陰
也其生成相間而各居則内外之體别矣其奇耦亦相間
而各居則陰陽之體又别矣凡皆於分處示之象也然非
有渾淪相合之河圖立乎其先亦何由而知為既分者乎
先天四圖以小圓為主而大圓實生於小圓其小横大横
則由小圓大圓而拆之用以明加一倍之法顯終始之序
别多寡之數著乾坤包六子之義也其體用分合天人一
貫之妙悉歸於小圓大圓至後文王開而作易乃始有八
[001-8a]
卦及六十四卦之象今之周易所有圖象則文王開而作
易之圖非伏羲本圖也伏羲之圖本為伏羲之易用以
開天明道啟聖傳心初不待開而為卦當即有无窮之秘
妙存焉故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皆自從一元未亨之前
推至化醇化生以後所以兩儀止於兩畫四象止於四
畫所以有東陽西陰南陽北陰之說孔子所由有彰往
察來微顯闡幽之論也既未開而為卦則非如今之周
易所有卦象以連㫁為文矣想其時當止以二色别之
[001-8b]
而已若非别以二色安得有東陽西陰之辨哉必如後
來之卦以連㫁為文則兩儀當為三畫安得仍命為兩
儀哉故知兩儀相連别以二色者伏羲初畫之本圖所
以定太極兩儀四象八卦之體逮於文王開而為卦欲
以一色分别陰陽則非一連一㫁而陰陽兩象无由剖
判矣此羲圖文卦二易分别闗頭不可不辨者也
世有疑伏羲四圖為偽作者因目此為邵子先天之學
此甚非也孔子繫傳先後天圖各有明訓矣其始當與
[001-9a]
周易并傳止緣後人樂讀文字義理之書而不能窺圖
象隱深之秘因致卦之與圖不能相通始以誕妄而分
之旋復置之旋復失之漢魏諸儒儘有未見者矣何待
宋明以下人方疑為偽作哉然皆不善讀經未能窮理
之故耳今試問文王作易之卦為文王自畫者乎抑亦
有所本乎如屬文王自畫則文王時當亦有龜龍之出
矣如不待龜龍之出便能率意作為卦畫則聖人則之
一語不為贅乎然而繫傳固曰庖犧氏之王天下也於
[001-9b]
是始作八卦則是卦畫之設自伏羲始也如謂庖犧所
畫止是零零星星六十四箇卦體則是初畫之時已先
无一定之法已先无甚深之意而孔子繫傳彰往察來
亦何所指哉其於彖傳何忽有往來上下之說哉其於
說卦何忽有往順來逆之語哉夫以疑傳疑而不能考
正得失則亦徒矜博雅而究无心得者耳不知伏羲所
畫之圖即伏羲傳心之道即至文王既開其圖逐卦表
揚无非表揚伏羲之圖與伏羲之心而已漢儒解經至
[001-10a]
有疑說卦一篇為偽作者存其說足以疑天下誤後世
有餘是則吾道之異端亟宜擯斥者也讀聖人之經但


[001-10b]
[001-11a]
看先天圓圖有三道焉伏羲既則圖書畫出先天四圖
便當領㑹圖中之㫖不宜設想攙入卦爻道理便當領
㑹先天之妙不宜設想攙越後天絲毫蓋乾元之方亨
天之資始者於此人物之資始者亦於此是萬物之大
原天人合一而不分者也其在人心寂然不動亦各有
太極存焉與天同與乾元同也故此四圖遂為開天傳
道之書而定為伏羲之易其時嗜欲未甚文字未開故
但寄其義於先天圓圖之中寓其機於内外分合之際
[001-11b]
而無窮道理盡歸包括中矣後世聖人開而為卦極力
闡揚而圖中之秘猶然未盡宣洩故欲明伏羲之易須
向未開未拆時體究先天之妙庶有以識其精藴也
一宜向渾淪圓轉活潑流通處看之蓋此圖既為先天
全在无倚无著之際但其中有陰陽相依之理有根陰
根陽之妙有陽極生陰陰極生陽之㫖有陽微則陰盛
陽盛則陰消之機故後補立循環太極圖要皆先天八
卦與河圖中自具之妙因彷彿其形像而圖之非意為
[001-12a]
之也
一宜向内外分合處看之其在内之東西兩畫必不可
作六十四㫁看以兩儀之義具此爻也張子曰兩不立
則一無可見是太極之妙原藉此兩畫而顯故畫雖有
兩其妙在合乾元資始萬物俱由陰陽既合而生由此
加至六爻始分六十四象夫六十四則其象分矣内合
者河圖之妙外分者洛書之幾孔子所由謂聖人則之
而必兼言圖書者此也因此圖内則河圖之合外則洛
[001-12b]
書之分故後補立聨拆先天八卦圖爻爻拆之以觀兩
儀四象東西南北之妙又復爻爻聨之以存伏羲之本
圖亦以見卦體雖分而陰陽之氣本自流行圓轉於中
活潑潑地與河圖之奇與奇連耦與耦連者相似所以
謂為則圖而畫也若認為對待不移便屬有體有形以
後之事猶得為先天乎
河圖先天洛書後天伏羲則而畫之既有先天之圖亦
應有後天之圖而今无之者蓋在内有兩儀之合便是
[001-13a]
則圖之合在外有八象與六十四象之分便是則書之
分今觀洛書初未離河圖之數而已一奇一耦相間散
布於四方四隅小圓大圓亦皆一陰一陽相間而分布
於外故有先天便已兼得後天也
文王有後天小圓而獨鮮後天大圓者以文王未嘗畫
卦其用以作周易者皆本先天大圓開而為卦以表彰
圓圖中所寓精蘊孔子彖中所以有内外往來上下終
始之說无非發明圖中之㫖非如後世所云卦變者也
[001-13b]
卦爻既出先天則非如後天之卦可以形參而體拘矣
故不用更立後天大圓圖也今觀揲蓍求卦分二掛一
揲四歸奇究其所得止有多寡之數四等而已聖人因
數有多寡而分别動静然後有太陰太陽少陰少陽之
目又本此四象擬為重交單拆之畫豈有實象卓然植
立於此耶不過欲於太極兩儀中探討將動欲動之機
緘以觀將來之吉凶得失所豫呈之朕兆焉爾必待事
體既成吉凶得失判然不爽此時方是後天此時始有
[001-14a]
定體故曰全部周易卦爻皆是先天
由中之太極而兩儀四象八卦以及重儀重象而至於
六十四卦无有一爻不涵有太極者是分之必由於合
達道之必原於大本也倘由此加至无窮皆未有離太
極者也然六十四卦各一其體一定不移以有六加之
上爻在也故曰其上易知各成一體則有定而易見所
以又謂為彰往至五則有兩卦相同者矣四則有四卦
相同者矣三則有八卦相同者矣二則有十六卦相同
[001-14b]
者矣初則有三十二卦相同者矣又當太極初生陰陽
肇端之始故曰其初難知於難知之處而求其所由以
成者所以有察來之說因六加之上爻為成卦之定體
居上而易知故此卦之性情遂由此爻而定火珠林所
由以八純之世定於宗廟也卦各六爻除上為定體自
五至初五爻耳故上之一爻遂與太極相對是專精而
不分者也亦由一之與萬對也凡數之成莫不與一相
對故凡爻之上莫不與太極相對太極在中上爻在外
[001-15a]
太極隱而上爻顯因太極无可名言兩儀既判所有之
爻悉由此生而初則最居其先故以為其初難知其上
易知也自初至五順論之初則兩儀之肇分逆論之五
則兩儀之未定者也順二則四象之既明逆四則四象
之未定者也順三則八卦之既成逆三則八卦之含蘊
者也所見所隱其象既均故聖人所定遂以三爻命為
一卦然二分為四四分為八順之逆之皆具此妙故聖
人所定遂以六爻命為重卦順四則重儀之十六逆二
[001-15b]
亦如重儀以有相同之十六卦也順五則重象之三十
二逆初亦如重象以有相同之三十二卦也由太極初
生而順論一卦分析既多其體亦愈清真故曰其上易
知由上爻之定體而逆遡一卦所由成牽連既多則愈
煩剖别故曰其初難知夫文王之卦既出先天圖孔子
之傳全是解說先天圖此先天四圖所以獨成為伏羲
之易以開天明道而義藴无窮者也自來解易者但知
解卦而不知解圖皆悞也
[001-16a]
何由知文王開而為卦也下繫第六章云其稱名也雜
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耶既嘗稽考義類知稱
名為衰世之意因知卦之有名皆作易時所定其在伏
羲有圖而未開為卦有象而未命以名亦㫁可識矣下
節彰往八字全是說先天圖中道理彰徃言圖之在外
者顯於有象則明白而易見所以謂為其上易知察來
言圖之在内者根始太極則幽隱而難察所以謂為其
初難知此四字分内外而言微顯則引外而入内闡幽
[001-16b]
則推内而出外此四字合内外而言其既分釋之而又
合釋之者所以明體用一原顯微无間之妙故先天四
圖遂為伏羲所傳之道而不必逐逐以卦爻論也下曰
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辭八字方在作易時說因下文
方說到作易而中用開字一轉便知是開伏羲之圖因
此處作易方始開圖方始說到當名則三易未作以前
伏羲既有四圖未開為卦未命以名亦㫁可識矣聖人
之言明白顯易如此不識從前皆未深究何耶羲圖文
[001-17a]
卦交界處辨别下真則不知伏羲止有四圖全未開拆
則不知圖開於三易其名稱亦各各不同亦並不知文
王所開即伏羲之圖亦並不知全部周易悉屬先天亦
並不知孔子之内外往來上下終始全是解說先天而
卦變卦綜由兹起矣豈知伏羲居四聖之先實始開天
而創為圖象後來三聖作成周易極力闡揚而四圖之
精藴猶不易殫則此四圖安得不定為伏羲之易而以
為開天明道之鼻祖也
[001-17b]
衰世而命之為意豈謂作易時為衰世乎蓋深懼乎世
衰道微无易以維之將民行无由以濟故以為聖人之
意云爾纔有類之可稽便是說在作易之時方始作易
而以為寓意如此便是直指後世而言可知衰世非謂
文王作易時矣
稽類而以為衰世謂考其命名之義類知非伏羲中古
人情渾噩時遂便有如此之名義也名之所起非象其
形則指其事即如黄帝時蚩尤亂於涿鹿乃始有師伏
[001-18a]
羲時未之有也安得取後世數千百年意計不能到目
中不創見之事豫擬其象而名之於卦乎以類推之其
餘諸卦盡可稽也
連山歸藏實始有卦顧以開圖始自文王者蓋三易皆
易也名則不必同矣今連山已无考矣世傳歸藏謂坤
為奭謂坎為犖謂震為釐則是歸藏之名與周易異連
山之名當亦必與歸藏異矣蓋伏羲之圖三易皆得而
師之連山開之歸藏開之周易固亦得而開之矣但文
[001-18b]
王命名或亦有依古而更定者矣孔子論三代之禮既
以為有所因矣又以為損之益之此之類也
因先天圖中原具内外分合之妙故立為聨拆先天八
卦圖使知此圖非但著八卦之象也其中太極兩儀四
象八卦每畫一層皆有无窮之精意存焉


[001-19a]
陽連陰㫁周易之法也據八象而拆之為卦不以連㫁
為文則無以别陰陽陽白陰黒伏羲畫圖之法也據兩
儀四象而連之為圖不以黑白為文則亦無以别陰陽


[001-19b]
伏羲先天大圓則一百二十六畫者也文王先天大圓
則五百七十六畫者也二圖見前其聨拆之法皆宜如
小圓圖然後内外分合之妙與則圖作易之㫖始可得
[001-20a]
而見也
入方圖於圓圖之中者所以明大小圓圖乾坤雖定位
於上下其中全是流行之氣原自具有相交之妙所以
謂為先天伏羲懼人將上乾下坤認作一定不移而不
知渾淪圓轉上下交通之故因作方圖顛倒乾坤納之
於中以明天之體位上而其氣未嘗不可以下交地之
體位下而其氣未嘗不可以上交故以相交之義寓於
方圖而以下乾上坤示之象今觀天地自開闢迄今何
[001-20b]
嘗不各安其位孔子繫傳所由曰天地定位也此便是
外面圓圖所示之象然天地雖安其位而其化育流行
何嘗不兩相交通故乾之分而坤至之坤之分而乾至
之而資始資生變化各正者悉无能出乎其外此所以
納諸天地定位圖中而不於外面别立一圖者職是故
也孔子繫傳於天地定位之下山澤曰通氣矣雷風曰
相薄矣非從流通處看出立圖精意安得有通氣相薄
之說乎對待不移又何能相為流通乎水火雖曰不相
[001-21a]
射矣正是從相通合體之時言其性情本可相制而仍
自各得其理也亦如中庸萬物並育而不相害其不相
害之故正從並育中分疏出來如使一育於此一育於
彼若秦之與越不相照㑹何至有害不害之可言哉水
之與火如不相通其相射不相射當亦無由辨别矣由
此看來則是天地交泰便具於天地定位一語之中自
來認為對待不移者皆誤也夫天地之化育流行圓轉
闔闢聚散於中究未能出乎其外此相交之方圖所由
[001-21b]
納於圓圖之中而无能出乎其外者伏羲早有以窺造
化之精而深識其由然之故也夫天地既已相交則萬
物之體將可成矣故方之以明有形之朕兆於此而始
然猶在方交之時非萬物資生之候故入於圓圖之中
而亦命為先天此伏羲立圖本意也今觀方圖乾坤之
位雖倒而六子仍然在中猶是乾坤包六子之義苐初
生之陰陽以氣用者皆在中最後之陰陽以形成者皆
在外則又交中之妙而性命之各正於此而定然則伏
[001-22a]
羲之圖詎畧觀大意所能測識哉
先天圖中乾坤正位於南北坎離正位於東西皆有妙
㫖今作二方圖以明之然看圖之法不如此詳細考究
其中精藴終不可得而盡也


[001-22b]
先天既有圓圖而此二圖復方之者正所以察圓圖之
妙也蓋圓圖中内外分别觀之則有以知太極兩儀四
象之秘并有以識則圖則書之㫖若於糾繆圓轉處觀
之則有以識流行不息之機而并有以解循環聨貫之
[001-23a]
義然圓圖所藴猶未易殫故又從而方之乾坤既已正
位則東西各三卦其隂陽之㣲盛可辨也坎離既已正
位則上下各三卦其隂陽之始終可辨也則是此圖之
設固有以明内外之候别盛衰之等定乾坤之位列東
西之徑察初末之形辨終始之序也
有初生在内之隂陽由㣲而趨盛有既盛出外之隂陽
由盛而就衰是盛衰之等由内外之殊而别而乾坤之
位遂由盛衰之等而定矣上下之位既正又可識居中
[001-23b]
而運行者皆六子之化也卦之初爻言㣲二五言中末
上言亢是即初㣲中盛末衰之㫖然非置乾坤于上下
則六子之㣲盛不可得而辨矣
有震艮之一始一終而純坤之體定有㢲兌之一始一
終而純乾之體定是乾坤之位由終始之序而定而終
始之序實由東西之徑而分但置坎離于東西而各以
附乾坤之二卦比而并之其妙自見葢日月運行即天
地之大用所自出乾坤天地坎離日月也坎離當隂陽
[001-24a]
升降之徑正乾坤交接之際雖未至于化生萬物而絪
緼搆精之妙于此二象亦已昭然葢萬物俱由天地既
交而生坎離實具天地中交之象此正天地之大用所
由始者坎卦所以獨言時用也文王後天圖坎離正位
南北亦是此㫖讀周易者但知周易所有卦爻皆由天
地相交而出則中交之坎離安得不代乾坤而居其位
乎又知周易所有卦爻出于伏羲圓圖皆是先天則紛
紛異議當亦自息矣
[001-24b]
先天止有八卦一圖今復減去坎離而為六卦圖者蓋
因月窟六候歲令十二辟卦其見於周易所可按候而
稽者皆止六象故也今觀日月交光其朔日之震為一
陽上弦之兌為二陽望日之乾為三陽是升陽之候止
[001-25a]
有震兌乾三象也其十六之㢲為一陰下弦之艮為二
陰晦日之坤為三陰是降陰之候止有㢲艮坤三象也
又觀歲令其為復為臨為泰升陽之内三候止有震兌
乾也其為壯為夬為乾升陽之外三候止有震兌乾也
其為姤為遯為否降陰之内三候止有㢲艮坤也其為
觀為剝為坤降陰之外三候止有㢲艮坤也比諸先天
八卦其先後之次不殊而均少坎離以坎離非坎離也
止是天地中交之象而已縁聖人畫圖作易无非發明
[001-25b]
天地間化育之所自起與化育流行之妙耳圖非實有
是圖皆内外體用之象也卦非實有是卦皆萬物化生
之象也第乾資始而坤資生故謂乾坤為大父母六位
時成而别為八卦皆乾坤之既交聖人因象而假設者
也震特乾之交於坤初者耳坎特乾之交於坤中者耳
以類推之六子之體莫非乾坤之體即莫非乾坤之大
用所由行特其交多交少交上交下有不同耳天地化
生萬物莫不從天地既交而出則是乾上坤下純而不
[001-26a]
雜者天地未交之象也坎本坤象而有在中之陽離本
乾象而有在中之陰是天地中交之象也其餘六象或
陽下陰上或陰下陽上或陽多陰少或陰多陽少莫非
天地既交之象即莫非坎離之大用所衍蓋坎離二象
止以明天地之交也云耳是六象既具而坎離之義已
存故有六象可无坎離也
圖稱先天必有先天之妙今爻爻拆之以觀其内外分
合之秘則兩儀四象既明而則圖之義著矣又復爻爻
[001-26b]
聨之以觀其左右上下圓轉流通則陰陽相依根陰根
陽之妙既著而循環不息之機寓矣又復立乾坤六子
圖以别陰陽之上下微盛又復立坎離終始圖以别陰
陽之純雜始終又復立有六卦圖減去坎離以觀一陽
二陽三陽一陰二陰三陰一氣流轉循環不息之妙而
八卦一圖庶有以發其秘矣下復本先天圖中渾淪圓
轉活潑流通之妙新訂為循環太極圖其象與六卦圖
相似而要皆先天河圖與先天八卦二圖其中自具之
[001-27a]


[001-27b]
此與河圖及先天八卦相似然非聨為此圖則其中循
環不息之機與名為先天之義皆不可得而見也
河圖之象一奇生於北内三奇長於東内然後七竒出
於南外九奇盡於西外二耦生於南内四耦長於西内
然後六耦出於北外八耦盡於東外是河圖中原其此
循環之義也
先天八卦圖則河圖而畫之除坎離當交接之際為乾
坤中交之象其震之一陽生於坤内即一奇之生於北
[001-28a]
内也兌之二陽盛於東内即三奇之長於東内也乾之
三陽極盛而外出即七奇之極盛而外出也其㢲之二
陽消於外艮之一陽盡於外即九奇之盡於外也其㢲
之一陰生於乾内即二耦之生於南内也艮之二陰盛
於西内即四耦之長於西内也坤之三陰極盛而外出
即六耦之極盛而外出也其震之二陰消於外兌之一
陰盡於外即八耦之盡於外也其上下微盛之定分内
外始終之方位无一不與河圖相肖所由謂為則圖所
[001-28b]
畫者也是伏羲所畫先天亦本河圖而具此循環之義
也後人止見文王作易之圖俱各向卦上留心未見伏
羲初畫本圖陰陽之畫連而不㫁本具氣機聨貫之妙
則其中渾淪圓轉活潑流通循環不息之㫖渺无可見
今本此二圖作為循環太極圖則八卦之與河圖其中
精藴不㫁可識乎
此圖陽之初生必在子中及返而就消即在子初陰之
初生必在午中及返而就消即在午初既分位不移以
[001-29a]
定其上下之體又陰陽之生皆必在内及盛而就消乃
始外出以合諸横圖方圖震㢲居中兌艮居外與易彖
自内為來從外為徃之義又乾雖位上而始終必交至
於坤坤雖位下而始終必交至於乾以定其下交上躋
之理又陰雖極盛必不離陽陽雖極盛必不離陰以陰
終陰始即在純陽極盛之時陽終陽始即在純陰極盛
之時以定其兩相依附根陰根陽之理又陰陽皆旋始
而旋終莫非流行不息之用又純乾純坤分位所得止
[001-29b]
於六爻以合乎周天三百六十為六十卦所得前三後
三之數又陽進則陰退陰進則陽退以别其更迭著代
之體又陽多則陰少陰多則陽少以辨其分位各得之
宜又陽有進退陰无進退以别其行止動静之節又虚
其中間以為天心使人知卦爻所起以象其肆應不窮
之妙總要知河圖與伏羲八卦均是先天全是圓轉活
潑之機㫁不可逐逐卦爻不向相連處一究心也
此圖内外三分之則可以配三畫之卦内外六分之則
[001-30a]
可以配六畫之卦
以此一圖分註七圖莫不各具此圖之妙有比象河圖
之圖則内外三分之者也以奇耦之在内外者與陰陽
之在内外者其微盛始終皆相凖也
有比象先天八卦之圖亦内外三分之以陰陽之内外
消息微盛始終糾繆廻環相依互根之妙全與此圖凖

有比象先天六十四卦之圖則内外六分之亦如先天
[001-30b]
八卦然而兩儀四象以及六十四卦无非内合而外分
而此之循環圖亦止是内合而外分與之相凖也
有卦象之圖亦内外三分之謂聖人立卦之法以三爻
為一卦六爻為重卦由此圖出也其陰陽之始而終也
固有三候三位其陰陽之生而盛也有在内之三候三
位其陰陽之盛而消也有在外之三候三位與此圖凖

有歲令之圖即十二辟卦則内外六分之者也由復而
[001-31a]
泰為在内之三候故復曰見心由壯而乾為在外之三
候故壯曰見情此為在東升陽之六候又有姤遯否觀
剝坤為在西降陰之六候皆與此圖凖也
有月窟之圖亦内外三分之除坎離為日月由震而兌
而乾此升陽之三候也由㢲而艮而坤此降陰之三候
也與此圖凖也如不論時而論位則上中下三者止耳
乃不達其原者但記甲乙字様而目之為納甲矣
有天根之圖亦内外六分之如大圓圖者也其所發明
[001-31b]
則皆虚中之妙太極之藴含而聖學之大原在此圖矣
從前无所謂太極者也孔子繫傳乃始有太極生兩儀
之說極之為言即謂此陽極生陰陰極生陽之極動極
生静静極復動之極也若使太極中原未有陰陽之極
亦何憑而指此為陰極之極陽極之極動極之極静極
之極而生此陰陽兩儀哉因陰陽俱由極處而生今既
已生出陰陽則方生之始必先有極至之道理存焉故
因其後之所生而命先焉者之為極耳太者尊辭也陰
[001-32a]
之所生必由陽極逮其既生不得不奉陽以為尊尊之
故太之也陽之所生必由陰極逮其既生不得不奉陰
以為尊尊之故太之也亦猶太初太古太上太素指其
最初无加者言耳然執此以為確然有是陰陽兩象先
立其中則又不可蓋无形而有理不可思議不可意測
者也故謂之為太也
周子何忽有無極之設也方陽之極也本未始有陰逮
於陰之既生而廻視乎生陰之陽極已敻乎其不可覩
[001-32b]
也方陰之極也本未始有陽逮於陽之既生而迴視乎
生陽之陰極已敻乎其不可覩也故既以為太而又以
為无也此即乾元本為首出到得既亨以後已隔過乾
元一層便以為无首是也
看先天圖既有如上諸法知其渾淪无著本屬先天原
不可以對待論之又知其圓轉流通本具循環不息之
妙今觀邵子天根月窟一詩亦莫非聨絡无間之㫖也
其詩曰乾遇㢲時觀月窟地逢雷處見天根說者全以
[001-33a]
復姤二卦當之不知此非槩論六畫之卦也是於先天
八卦圖中看出流行不息之妙知其前進必有所遇原
非截然謂此地為坤而遂不復與一陽之震相為流通
也此皆八卦圓圖氣機周流之妙雖指陰陽始生之兩
卦為言其實八卦圓轉流通皆是如此因於兩卦縫中
前已欲離於坤後已將交於震其中疑前疑後之際乃
合先後二卦而會為一卦所以有遇㢲逢雷之説
推廣邵子之意作為縫卦圖
[001-33b]
惟此兩卦近而相親若比隣然氣之流行本相連屬故
或前進而順或後退而逆若得會成一卦其在周易爻
中每每言遇如或隔一隔二流行之氣不相連屬則无
言遇者矣此如人在他鄉雖日遇秦越不相接近之人
[001-34a]
究不得言遇惟與同鄉同井之人倐爾相値然後為遇
何也以素相親習故也總縁先天圖中氣之流行有漸
而不驟其初終微盛又各有分位而不可亂也周易開
先天圖而為卦其所發明皆先天圖中之奥於此相遇
之縫卦亦可以識其槩矣
易爻言遇者六卦噬嗑豐暌夬同人小過是也噬嗑離
遇震也六四由震變離又遇夬乾遇兌也九三由乾變
兌又遇豐之震離遇也九四由震變坤又遇暌之離兌
[001-34b]
遇也九二由兌變震則震與離遇九四由離變震則離
與震遇同人雖非縫卦九五大師克相遇者此卦未變
中爻㢲乾與㢲遇既變中爻兌離與兌遇小過雖非縫
卦然六二中爻㢲變乾則㢲與乾遇九四震變坤則震
與坤遇上六震變離則震與離遇復之與姤本未言遇
而邵子補言之然孔子固亦曰姤遇矣非縫而不言遇
者本无相遇之理也是縫而不言遇者非不可以遇言
也亦如諸卦俱由交來俱宜言交今但於屯之一卦稱
[001-35a]
曰始交舉其端而已知縫卦言遇全說圖中流行之氣
此又看圖之一法也
得如上諸法看先天圖而圖中精藴概可識矣然文王
後天一圖比於先天各一其象宜若各一其㫖而要皆
發明先天之妙也今略釋之


[001-35b]
文王未嘗畫卦何忽有後天一圖不知後天者先天一
交而變易者也乾坤中正之位故中交而變為坎離離
左而坎右離上而坎下故上下交而變為震兌此皆一
爻相交者也四隅之卦則各以兩爻相交而亦各易其
位陰之始與陽之終交故㢲以上二爻交於艮之下二
爻而乾坤成矣陽之始與陰之終交故震以上一爻交
於兌之下一爻兌以下一爻交於震之上一爻而㢲艮
成矣此皆以兩爻相交者也蓋謂陰始陽終陽始陰終
[001-36a]
原自具有交接之義故也若隂始隂終則必間以陽陽
始陽終則必間以隂豈復能有相交之義乎後天在人
則已發之和在天則資生之化育出焉其以坎離代乾
坤者明坎離為乾坤相交之象主坎離者只如言乾坤
之交云耳坎離之外所有六象皆坎離所統只如言資
生萬物其隂陽㣲盛不同者皆由交後出也由无形生
有形由无象生有象非此一圖則先天之藴曷由而宣
因在既交之後上下左右相感而互易是以比諸先天
[001-36b]
另成一象此圖書分合之故先後天不同之由也要其順
交逆交中交上下交皆各有妙義存焉此不可不察也
納甲之法上古聖人仰以觀于天文因設之以明易非術
數家所能作也見于卦辭曰先甲後甲是文王之前已有
納甲矣見于爻辭曰先庚後庚是周公之前已有納甲矣
夫文王周公之時固未聞有所謂術數也術數之可考者
始見于越絶書與吳越春秋或亦戰國術數之士襲日月
交光之説因吉凶禍福之言盗其靈機推廣義例因紀其
[001-37a]
光交之位目為納甲以惑愚蒙欺當世耳然所重在交而
不在位甲乙丙丁皆其象之寄焉者耳今但目為納甲則
是襲其皮膚而忘其神理矣術數之傳惟火珠林以錢代
蓍猶與易數相符試之占卜每有徴驗至于禄馬貴人乖
于易理絶无可驗斯其偽作不近道理亦已明甚即其有
取于納甲亦絶无納甲可用之處亦絶无納甲可驗之時
而考諸日月交光實與易理絶有闗係其妙皆出于先天
八卦圖與文王後天圖先天圖中震艮夾坤于北一為陽
[001-37b]
始一為陽終乾與坤交遂有大明終始之説而西南東北
擬于坤卦遂有一得一䘮之分得其始也䘮其終也葢由
先天圖出也後天之象震見西南艮見東北者也因先天
圖陽之始終于坤者有一得一喪之象因有震艮兩分而
震艮兩象見于後天者實在西南東北之位則是西南東
北又由日月交光出也然由生明之始以及明之終其中
所見止有六象此正所謂大明終始六位時成也可知易
卦所闡全是圖中之㫖而納甲所闗非細故也又如蠱
[001-38a]
雖无乾而陰終陰始所以言甲㢲雖无震而取義於伏
所以言庚又如革之已日為離而言此皆聖人借日月
交光以明易者也陰陽之氣升降於天地之間非可耳
聞目覩而日月錯形則有形可見有方可指故寓其義
於日月交光以明六位時成之象後儒不知成象各有
其時各有其位而又未博以觀書精以求理但即所見
之方命為納甲則是納甲之言是後儒之妄稱非先聖
借以明易之本意也易冒天下之道巨細精粗何所不
[001-38b]
有豈以其精也巨也而存之粗也細也而畧焉不講乎
負塗之豕載鬼之車濡尾之狐斯其鄙䙝亦已甚矣然
皆收入易中聖人之不擇言固如此乎乃以理數合一
不分之書而顧内理而外數則聖人亦何取於庚甲而
著為經也庚甲既所不取則火珠林之所傳雖有不易
之理即數而存者盡在所棄是得其半而失其半也宜
乎易理之未易言也
日月交光具此六位時成之象自開天而已然矣伏羲
[001-39a]
仰觀而得之因畫出八卦圓圖其中陰陽之微盛始終
莫不與日月交光六位時成之象相合乾彖大明終始
六位時成蓋言日也坤卦西南得朋東北喪朋蓋言月
也是日月交光見於周易者已如此也支干之設黃帝
時大撓實始造之伏羲中古未有支干何得遂有納甲
之名哉然而後世相傳名為納甲者當由伏羲初畫時
因日月交光之故而畫成此圖則羲圖之與天行合也
因借日月交光之㫖以發明此圖則天行之與羲圖合
[001-39b]
也迨於支干既造後人傳授羲圖因見日月交光各有
其位而不相亂也則遂以六象所在之位十干所配之
方指而證之以便傳習是則日月交光乃伏羲明圖之
具而納甲之名則後人之借資而便習者也安得不考
其實而辨之
大撓之造甲子亦由先天四圖始也草昩初開何能截
然指此為甲為乙為子為丑乎又何能截然指某歲為
甲某歲為乙某日為子某日為丑乎然以周易考之則
[001-40a]
陰陽之始終微盛固可得而辨也萬物莫不由水而始
而水則生木木則生火火則生土土則生金此驗諸物
理而不爽者也一歲之中由冬而春而夏而秋何勿相
配耶顧此五行之中又莫不各有陰陽各有微盛則甲
乙亥子之必重又㫁可識也此十干十二支之設固又
所以紀陰陽之微盛者也然以此支干布之於年月日
時而皆一一有其不爽者何也曰是由易卦出也卦分
上下兩象而初中末之三候上中下之三位固各有不
[001-40b]
易者也察支干中陰陽之微盛擬諸六爻之時位各分
其類而納之然後徵諸人事合諸天時某爻之動變也
而驗諸某歲矣其為陰陽之微盛何如而支干之相配
固亦可得而定也於是而又驗之於月於是而又驗之
於日其支干之相配亦莫不皆可得而定也然後知某
歲確乎其為甲子某歲確乎其為乙丑也故曰大撓之
造甲子由周易始也匪特此也即後世流而為術别為
生克制化分而為數别為太乙六壬奇門要皆由周易
[001-41a]
中陰陽太少之機始終微盛之㫖與當位不當位之妙
出也安得習而忘之而不察由然之故哉
納爻之法用諸卦爻每有奇驗而天干獨無所徵安得
指定某歲為甲某歲為乙乎曰此由空亡而定之者也
每十二支必有二支不可得驗以其虛也乃出十旬之
外至甲乙之地而驗矣於是乎定為某歲為甲某歲為
乙也不察歲時日月甲乙支干之所自始然則易冒天
下之道孔子詎无稽之語哉
[001-41b]
始造甲子
易冒天下之道精粗巨細何理不具故大撓之造甲子
實由周易始也甲子乙丑名也而義具焉陰陽五行之
義藴於圖書而卦爻遂資以托始有晝有夜有剛有柔
有微有盛有始有終无出陰陽二者更迭變换而已然
而非五不遍者河圖之生數至五而始備也故陰陽之
義該於二備於五止矣該於二者竒耦之所分備於五
者生成之所合也二氣之流衍以次相循无截然更换
[001-42a]
之理故大寒不即交大暑大夏不即轉大冬莫不有中
氣存焉此二太之必循為二少四象之所以相因而見
也是生生不息之原也四行之徳平列四位分主四時
而不能不反而歸中是化原之所自起也於是乎四而
五矣若使缺一則滯而不靈而不可以行故聖人察其
遷流轉動之義於是乎命為五行别其性導其機本其
實也既周五行而又兩其候於是乎五干六支之數由
以起矣干數出於生支數出於成干乾陽之徤運支坤
[001-42b]
陰之静鎮也故干必五而支必六者是奇耦之定數所
由以建中立極者也干五而其用十支六而其用十二
一陰一陽之謂道重卦之義也干動而支静干陽而支
陰故天干六周而地支始能五遍干五而行六支六而
行五體陽用陰體陰用陽因以見天行之徤踰於地也
二氣五行出於河圖固已支何為乎十二也因聖人仰
觀於天見夫四氣之運合而成歲而日月之交㑹者必
十二周知非十二支不足以相配矣乃此十二支不能
[001-43a]
无陰陽之分則猶之乎六也四氣之中无以間之則混
而无别故本五十歸中之義命之為土附於各行之後
則四而猶之乎五也播五行於四時无出陰陽太少五
行除土四而已矣非土則无以善藏其用故四而五之
河圖建中之象也河圖之序始水火而終金土先氣而
後形生物之理胥如是也木火土金水者相生之序一
氣之流行循環而不已者也然有陽不能无陰故因其
中數而重之而干支之數備矣最重濁者莫如土天干
[001-43b]
之土建中而運陽動而從天也地支之土各隨一隅而
分布焉陰静而從地也干支皆五行也干之土二支之
土四者河圖无隅洛書有隅故也洛書非隅則四方无
所定五行非隅則四行无所别也凡皆陽動陰静之義
也五行者一氣之流行耳曷為乎首之以水也萬物之
生資水以始天以一生地以六成一生之始六成之始
皆始也乾資始者也初九九四又内外卦之始也聖人
之論爻也潛龍躍淵為何象乎則乾初之與天合徳亦
[001-44a]
明甚矣於是乎有子支之納子其名水其義也得始之
之義而五行之原定矣於是乎衍之以生生之理於是
乎定之以各得之數而支干之大義舉矣水之所生繼
水而起木之所生繼木而起序也爻之成也由一而二
由二而三亦序也與初同德納於初與二同德納於二
與三同德納於三理也然就五行而論則謂為與爻同
德就卦爻而論仍是爻中自具之德非外有物焉能與
諸爻比而同之也故卦爻中自具之五行皆卦爻中陰
[001-44b]
陽微盛之理所辨别而分計者也不知其義不察其原
則以為納而已矣其甲乙子丑十干十二支之名則假
立而寄其義焉者也納之為言又支干既名之後因其
義之可寄于爻而强以予之之說也知五行之理即爻
而具則渾而一之可耳安所事納哉乾資始又陽德也
陽德故納陽支陽順故支亦順也子寅辰内三象皆陽
而順午申戌外三象皆陽而順也火外明而内暗故不
見於内而見於外卦之初以序而論三不為火而為土
[001-45a]
内卦之終也亦猶水有陰陽而終之以土木有陰陽而
終之以土者然也是洛書四隅之義河圖五十歸中之
義也以生序而論五宜為土而兹為金金實資火以生
故五行之長生獨以金生於巳以相尅為生不以相生
為生是圖書易位之秘也上之終也與三同德故復為
土焉乾資萬物以始而所納如此則為乾所生者亦視
其所得于乾之初中末而遂并初中末所具之理而皆
能各得之矣坤與乾配不與乾爻同德而與乾對取者
[001-45b]
交泰之義也坤陰故逆勢使然也三女配夫三男故三
男納其陽而三女遂納其陰凡皆陰陽五行初末微盛
之奥義也而不知其義不察其原則以為納而已矣合
諸歲月而歴歴其不爽者取驗於時位者也時有三候
位有三等徵之於爻實有妙義存焉而聖人設之以支
干别之以五行證之以陰陽均所以發爻之義也天干
之序不首水而首木建寅之義也然水无質而木有形
亦體陽用陰體陰用陽之義耳干納于卦支納于爻支
[001-46a]
可以位定干不可以位定也陽之為德過乎陰陰之為
德止乎其位陽常饒而陰常乏天能包地天參地兩之
義也聖人仰觀察日月之交㑹毎一卦象以一干紀之
故干之所納不于爻分而獨於卦統者天行也納支驗
而納干不驗者干陽善動者也動則非位之所可拘陰
静而止始終微盛之理一定而不移故察其初末之形
皆昭然而易辨也然非考之于火珠林則亦茫然莫得
其解矣
[001-46b]
支干之始與爻同德故能與爻同建於位而莫之或移
與爻同徵于時而莫之或差聖人論爻以三候徵時以
三等徵位即納支納干義也夫然則爻非爻也皆支干
之流衍者也故子寅辰者爻之内三候也午申戌者爻
之外三候也而要非子寅辰也爻之内三候而已而要
非午中戌也爻之外三候而已
曷由知歲月日時確乎其為某甲某子也乾陽卦也則
陽徳之所衍干必陽干支必陽支也故於干則納六陽
[001-47a]
干於支則納六陽支也乾又大明終始美利天下者也
故内則納甲而外則納壬甲壬者十干之終始也坤與
乾配陰木陰水與坤合德乙癸所由納於坤也支行五
而支數六又必重為十二者何也卦立三爻有内不可
无外有陰不可无陽故也内外重之則六陰陽重之則
十二矣然陽卦得陽陰卦得陰雖十二也而猶之乎六
也以六支而分配於内外卦仍然是三候三等之義也
即在河圖其生而長長而盛亦三候也其下而中中而
[001-47b]
上亦三位也夫坤既與乾配乾納陽支之子則坤宜納
陰支之丑而乃以對丑之未納之者因坤必與乾配始
有化育而又必一内一外然後始可相配非同内同外
所能相配也天下之理不異不可以為同故乃與類行
之言說八坤卦蓋以乾為類也若水之與水火之與火
合體而不分安能相資而用以為類乎暌本乖離之卦
而爻爻言合蓋不同不知其為乖不乖亦不知其為同
其理固如是耳因坤必與乾配故必納未於内卦之初
[001-48a]
而始克與外乾之午火相合納丑於外卦之初而始克
與内乾之子水相合此乾上坤下坤上乾下陰陽合德
化育無窮之義也其子之必與丑合午之必與未合者
此即左陽右陰兩相配合之義也然乾之陽支順坤之
陰支逆何也天地之理一往一來一順一逆然後生生
不息之妙出焉若使一概皆順則陰陽皆不能以相配
亦恐其易盡而易窮矣至於六子各得乾坤之一體故
遂各納乾坤之一支得初者納初於初得中者納中於
[001-48b]
初得末者納末亦於初也乾坤所納之支既各有定然
後即其所占所動之爻合諸歲月日時而考之其為乾
初之動乎而徵驗於某歲某日矣則知其日月之必為
子也其為坤二之動乎而徵驗於某歲某日矣則知其
日月之必為已也於是乎累積而累騐之而於甲子乙
丑之序絶不相紊也然後即其歲月日時而序次之此
所以有六十甲子之設是則大撓之造甲子蓋由易象
始也然非於火珠林中納干納支之法因其占而得驗
[001-49a]
者考之莫由知其故也故凡道理之附易以傳者皆不
可目為粗淺而棄之不講也
支干之設總不越河圖中奇偶之與五行而已陰陽之
義出於奇耦四象之義定於五行支干之中各有五行
五行之中各有陰陽其或五或六者猶之乎或四或五
而已知陽奇而陰偶則十合之而奇十二合之而偶矣
奇者天偶者地奇者生偶者成奇者陽偶者陰也納支
之法固出於易固取驗於卦爻納干之說詳於日月交
[001-49b]
會然亦特指其所在之方位而證之耳及納之於卦原
无可驗何由知此歲月確乎其為某甲某乙也曰此亦
易辨耳蓋干十而支十二以干合支十旬之内必有二
支非干之所能及而此干所不及之支如在十旬之中
見於爻象其於爻也必无所驗以此旬无此爻象故也
迨及前旬已過後旬復來而此爻驗矣故此一爻如在
十旬之内古人遂目為旬空以萬事萬物莫不由虚中
起也迨及其干已換而其爻已應則即其所换之旬知
[001-50a]
其初由虚中而出則遂定為旬首而目之為甲然甲陽
木也有陽不可无陰故遂以乙繼之而定為陰木如是
因木之生火火之生土土之生金金之生水而丙丁戊
已十干之名由此而分十干之位亦由此而定矣故能
確知乎歲月日時為某甲某乙也凡皆由周易始也今
人率議火珠林而不察支干初造之始得為知周易者

五行
[001-50b]
伏羲之卦圖所以開天而明道者也其内合者大本之
所由寓其外分者大用之所由行也緣其靈妙實與大
造同運由其後而逆遡諸資始之元千變萬化由之以
出故聖人體之可以作聖而天地與之合德凡民用之
可以趨避而鬼神莫測其機顧達天之道非聖不傳而
聖神天縱又問世不一出故寄其說於吉凶隱其義於
占卜以俟諸來禩耳夫伏羲之至文王蓋亦不知幾何
年矣周易未起非有占卜藉以傳其卦圖則伏羲之圖
[001-51a]
當不至文王而早已絶矣藉令傳之非於吉凶確有明
驗則亦當不至文王而早已絶矣文王何據而有周易
之作乎乃文王周易固已有先甲先庚帝乙巳日之辭
則是干支之說文王之前已如是也夫伏羲之至黄帝
亦不知幾何年矣顧黄帝時大撓始作甲子若使妄意
作之漫无證據則其納諸卦爻當亦必无可驗乃既已
納之既巳驗之藉非其前原有五行生尅之理大撓何
據而有干支之設乎不知干支之設始於生生尅尅之
[001-51b]
幾生生尅尅之幾始於五行五行之辨始於圖書皆自
開卦以後歴歴驗之有以確證其所由然也河圖之左
旋而順者相生之幾也洛書之右旋而逆者相尅之幾
也生尅既定而五行具焉而六親分焉而六十四卦之
列為八宫别為升降循為歸遊亦由此定焉蓋六十四
卦莫不各有一行之所屬而升之與降歸之與遊胥有
以徵其至一之性而彼宫此宫各不相干是五行之理
由圖書之五象而定也然河圖之象除中五與十四而
[001-52a]
已矣洛書則四正四隅而五亦居中猶之乎四也故五
行之在卦中者二生二尅亦莫不各有本行存焉於是
乎逐爻察之有與卦之本行同德者則命為兄弟其生
生者與卦德同其尅尅者亦與卦德同也有能生此爻
者則命為父母有為此爻之所生者則命為子孫有尅
此爻而為此爻之所畏懼者則命為官鬼有此爻所尅
而為此爻之所驅使者則命為妻才是六親之設固寓
乎生生尅尅之幾而實由五行而定也夫五行之在八
[001-52b]
卦既各有生尅之幾而六爻之在八卦又各有陰陽微
盛初末上下之别於是乎干支之設由以起矣是則定
各卦之本行者圖書之方位也定生生尅尅之幾者各
卦之本行也定五行之目者生生尅尅之幾也别支干
之次者五行生尅之理也十干十二支則河圖中竒偶
微盛之秘洛書中四正四隅之妙也非有吉凶同患之
聖人歴歴占之歴歴驗之五行何自而有其名支干何
自而别其序周易何自而有其經乎觀於精粗不遺小
[001-53a]
大必備則所云其道甚大百物不廢者亦可見矣今之
學易者莫不奉周易以為凖繩而特未詳於三易之所
始則索諸精深而遺其淺顯又視五行生尅為易外之
事而嘗不之察至其為學恒若大本大用至神至變至
精所存可以旦夕卒解一歲半歲不難遽達者宜乎易
學之難也
五行非五行也即剛柔太少之所别也今之占卜習說
五行便覺實有五行在其爻中矣夫五行亦何象之可
[001-53b]
執乎既不可以象執則取精繪神當自别有至理存焉
夫先天八卦南太陽而北太陰東少陰而西少陽先儒
解説皆是如此而洛書所分南火北水東木西金非不
隱與之合也金火剛而水木柔剛者太陽少陽之所别
柔者太陰少陰之所分也今但執爻中之五行而以為
實有五行之象在其爻中則亦未達剛柔陰陽之㫖矣
坎出於坤故為太柔離出於乾故為太剛兌之乾體多
故為少剛震之坤體多故為少柔水趨下而無質金剛
[001-54a]
矣而火猶尅之木柔於金而中含水故太少殊也土之
性火成則剛而水成則柔故總四象而中處焉如陶埴
之坯成於水陶埴之磚成於火則剛柔㫁矣
水火木金皆生於土水火土之氣也木金土之形也唯
氣為能入形故木金亦含水火之化也木之汁水也而
漸長漸大者氣也是火之用也鉛汞合而成金是亦水
火之化也
河圖生成之序水火以氣用故居先金土以形成故居
[001-54b]
後木之半氣半形者故中處而其數為三
水得乾之元火得乾之亨金得乾之利土得乾之貞水
者天一所生萬物之初莫不資水而始故以為元火者
地二所生可以熱水可以焚木可以鎔金可以合土无
有一行而不能與具故以為亨金者地四所生㫁制之
性无有屈撓故以為利土者天五所生其體静正安其
所而不動故以為貞木乃天三所生其數居生數之中
其性在剛柔之間其質在形氣之間其徳在亨利之間
[001-55a]
故以為少柔五行之德皆乾德五行之性皆乾性也故
謂為大明終始也
五行之中旬空六合最符易理萬事萬物莫不由虛中
而起伏羲圓圖中不可畫者是也孔子所由謂為藏諸
用也大本立而達道行圓圖之一加再加是也孔子所
由謂為顯諸仁也顧陽動而善遷包含遍覆常見其有
餘陰靜而鎮定收斂凝聚常見其不及故天干已足十
旬而地支之數常不能充乎其量故虛之於十旬之中
[001-55b]
者藏用之妙實之於十旬之外者顯仁之機也其旋虛
而旋實則陰陽流轉虛實相依初末相循微顯相伏之
秘也由虛而出必於干首亦如卦爻之有初者然也以
漸而徃次及於丙丁次及於戊已次及於庚辛次及於
壬癸亦如卦爻相循自内而外自初而末自下而上莫
非陰陽流轉虚實相循之妙也卦爻之占最重日月以
卦爻為萬物則日月兩建皆其懸象著明照臨於上焉
者也无有一事一物不照臨於日月則卦爻之遷轉支
[001-56a]
神之虛實何有不管攝於天干者哉故无之而知其虚
有之而知其實也然前此之伏藏者及其既出以漸而
進必及六旬乃克五周天干而與天干之五行相合是
其不及天干者殆五倍矣故以為陽饒而陰乏陽動而
陰静也伏羲之圖文王之卦周公之爻皆此義也聖人
之設立干支烏有一焉不冒於易之道乎
萬物之數无逾於十十者數之備也及之者謂之適足
不及則不足者也河圖數十適足者也洛書數九不足
[001-56b]
者也聖人凖之而有陽饒陰乏之制日月之麗乎天也
日則常盈而月有盈虧莫非陽饒陰乏之理也月之虧
盈由日之常盈者相形而見地支之有虛實由天干之
適足者相形而出也
天干毎旬皆實地支每旬皆虛陰陽之義也虛者五周
而遍歴乎天干陰從陽也實者六周而遍歴乎地支陽
從陰也體陰用陽體陽用陰陰陽交感之義也
五實而復歸於中者一行之周流五虛而各效其能者
[001-57a]
五行之迭運也
一无而四有者四正四維之大用四動而一静者五十
歸中之大體也
天之氣自上而下順也干之運乎支也先甲乙次丙丁
從陽而順也地之氣自下而上逆也支之見于干也先
戌亥後申酉從隂而逆也
上古之五行藴其義于圖書中古之五行寄其義于卦
爻後世之五行乃别其義于支干及夫支干之義既著
[001-57b]
而壬乙禽遯星命之説紛然各出然皆推本于日月故
日月者隂陽之迹象太極亨動之真機依之則驗離之
則未有能驗者也
天干五合地支六合隂陽相配之義也河圖生成之數
一與六配二與七配三與八配四與九配五與十配此
生成相配者也天干五行準于河圖故甲與巳合一六
之聚也乙與庚合二七之聚也丙與辛合三八之聚也
丁與壬合四九之聚也戊與癸合五十之聚也一三五
[001-58a]
七九陽也故甲丙戊庚壬為陽二四六八十隂也故乙
丁巳辛癸為隂
後天方位圖甲乙東丙丁南戊巳中庚辛西壬癸北凖
于洛書者也東南之陽與西北之隂相配者也故東南
之陽干與西北之隂干亦相合者也
先天圖東陽西隂之兩儀原具相資相得之義地支之
六合凖此者也環列十二支自丑至午列于東陽之分
也自未至子列于西隂之分也隂必與陽配東必與西
[001-58b]
配故子與丑午與未以次而分列者莫不以次而各有
合也
四時之序前者引而後者續此相生而无間者也故唯
相因之三時前取其生中取其旺後取其墓爰得以三
合稱焉與旺冲者必其剋絶者也若寒之與暑水之與
火是也于是乎止于三合
周易函書約存卷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