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30 易俟-清-喬萊 (master)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俟卷十七     翰林侍讀喬萊撰
坎下/巽上
 程傳渙序卦兑者説也説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萊
 按説則必散歡之不可長也
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
 隆山李氏曰萃因民之聚立廟以堅其歸向之心懷
 保之道也渙憂民之散立廟以收其蕩析之心招擕
[017-1b]
 之術也
 萊按假有廟者至誠以感之涉大川者冒險以
 圖之如是則利如是則貞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萊按渙之二節之五也故剛來而不窮節之三
 渙之四也故柔得位乎外而上同渙非人莫濟
 二剛中有其才也有其徳也四近五得其位也
 得其君也渙之所以亨也外謂外卦剛中濟涣
[017-2a]
 安得窮
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
 程傳天下離散之時王者收合人心至于有廟在中
 攝其心之謂也
利渉大川乘木有功也
 程傳木在水上乘木之象乘木則有濟渙之功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萊按義海曰天下險難方作先王以是享于上帝以
[017-2b]
 一天下之心使知无二主也立廟以合天下之渙散
 使人知反本也此説最有關係
初六用拯馬壯吉
 本義居卦之初渙之始也始渙而拯之為力既易又
 有壯馬其吉可知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萊按卦之初爻聖人皆不許其有為雖乾之初爻亦
 戒以勿用于渙則勉之以用拯速之以馬壯何哉曰
[017-3a]
 渙之初也人心初離天下初亂救之于早猶可及也
 緩則變生不測遂難圖矣孔子曰順也其順時而急
 拯與
九二渙奔其机悔亡
 先儒以五為机程傳非之謂奔而就初得所安也萊
 按初在下也尚勉之用拯二臣道也奔而就一已之
 安無濟渙之志可乎孔子曰得願二之願何願也願
 歸于君而已奔而歸于君悔之所以亡也二剛來不
[017-3b]
 窮才可濟渙者如李泌至靈武是也况喪亂之時不
 奔赴行在則身陷賊中王維鄭䖍之類悔可免乎杜
 甫麻鞋見天子正合此爻之義汴水趙氏曰古肯尊
 者慿机坐卑者拱而立于二言机指九五也猶不敢
 稱天子稱乘輿也
象曰渙奔其机得願叶/韻
六三渙其躬无悔
 萊按渙其躬者志在匡時不有其躬也凡當濟渙之
[017-4a]
 任遲徊顧慮坐失機宜者惜此躬耳或悔在國家或
 悔在名節可勝道哉不有其躬公爾忘私國爾忘家
 矣濟與不濟皆无可悔小象志在外也二曰願三曰
 志皆乃心王室之義也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六四渙其羣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萊按渙之時何時也為大臣者尚存朋黨之見此天
 下之渙所以不可救也四柔得位乎外而上同者上
[017-4b]
 同同于五也同五則渙其羣矣周公深喜之而許以
 元吉也渙有丘者朱子曰渙小羣而成大羣非尋常
 思慮所能及也古之亷藺李郭皆解讐以濟國事若
 明福王南渡馬阮輩尚争門户安得不亡
象曰渙其羣元吉光大也
 孔子曰光大可見不渙其羣者之曖昩也泰二包荒
 朋亡亦曰光大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
[017-5a]
 萊始從朱子渙其居積之説謂大號空言也王居實
 惠也兼此可以濟渙然于小象正位之義不合後見
 熊梅邊曰天下渙散之時人思得主須發號施令正
 位乎上使人知所歸向而天下一矣故曰王居无咎
 而象亦曰正位也本義渙其居積非也當從小象正
 位之説萊按梅邊之言是也宋髙宗南渡之詔所以
 維繫人心也朱子差處只在不合于孔子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017-5b]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
 平甫項氏曰血與出韻叶皆三字成句不以血連去
 字也小畜之血去惕出不同此血已散不更假去又
 惕與逖文義皆殊小象言逺害則逖義甚明不容作
 惕矣萊按項先生之説是也卦中五爻皆濟渙上獨
 逺害者在事外也猶之蠱五爻皆幹蠱上獨髙尚其
 志也上最髙之地也以隱君子處之何哉其身隱其
 道髙也
[017-6a]
象曰渙其血逺害叶/係
兑下/坎上
 程傳節序卦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
節亨苦節不可貞
 雲峰胡氏曰甲子之數六十故卦六十而為節月有
 中氣有節氣節以抑其過而歸之中也節則中故通
 苦節則不中故不可貞
 萊按帝王聖賢之道只是一箇中字故虞廷傳心曰
[017-6b]
 允執其中中无過不及之謂有所過則非中矣節所
 以制其過也喜怒哀樂惟其中也則發皆中節矣凡
 禮樂政刑之度數孝弟忠信之徳行有節以制之自
 一人及天下以迨後世皆行之而无弊此其所以亨
 也亨通也彖傳曰得中又曰中正以通是也若苦節
 則窮矣故不可貞以孝而言喪不過三年節之義也
 三日而食教民毋以死傷生節之不可苦也漢上朱
 氏曰凡物過則苦味之過正形之過勞心之過思皆
[017-7a]
 曰苦申屠狄之潔陳仲子之亷尾生之信皆過而不
 可貞者
彖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
 萊按剛柔分三隂三陽也剛得中指二五
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
 萊按剛當位而節則為九五之甘柔失中而過節則
 為上六之苦甘對苦而言窮對通而言易貴通不貴
 窮故節貴甘不貴苦也
[017-7b]
説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
 平甫項氏曰險者人之所難説以行之則人不以為
 苦聖人制節如此此其所以通也 鄭氏剛中曰无
 位者不能制節制節而不中正者不能通五既得位
 又中且正所以能主節也
 萊按剛得中兼二五言當位專指五
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本義極言節道 建安丘氏曰天地之氣運有節則
[017-8a]
 分至啓閉弦望晦朔四時不差而嵗功以成聖人體
 節之義則立為制度量入為出无過取无泛用有損
 已益人之實而无剥下奉上之事故不傷財不害民
 萊按此極言以盡節之義也節儉不過節之一端今
 制舉家守俗儒講義一卦之義皆主節儉言大謬
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徳行
 平甫項氏曰澤上之水過則不留不及則困矣故曰
 節
[017-8b]
 萊按制度數則質文有章貴賤有等議徳行則趨向
 可一風俗可同曰制統于尊也曰議協于衆也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萊按初何以不出户庭也曰凡重卦之遇坎者皆有
 險難之義初在下時當處也當處而處故无咎聖人
 于蹇之能止者曰知矣哉故初之不出曰知通塞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萊按繫詞之釋此爻也專主言語立論何哉葢時當
[017-9a]
 塞也天地閉賢人隱非括囊之義與又兑為口故戒
 之
九二不出門庭凶
 建安丘氏曰通塞在時出處在已時之塞則不出為
 是其出者非也時之通則出為是而不出者非也初
 不出户庭不可以出也故无咎二有剛中之才又值
 九五同徳之君可出不出此其所以凶歟
象曰不出門庭凶失時極也
[017-9b]
 萊按初當處而處者二當出而不出者當出不出未
 至失已聖人深責之何哉葢天下最難得者時也得
 其時矣又復失之詎可悔乎失時何以凶也善乎項
 先生曰張禹李勣謹密不言而覆漢唐之祚凶孰大
 焉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无咎
 進齋徐氏曰三處説之極不知節者也説極則悲故
 曰不節若則嗟若不節之嗟已所自致无所歸咎故
[017-10a]
 曰无咎萊按雙湖胡氏謂節以六三成卦取以澤節/水之義是未知彖傳剛柔分而剛得中之義
 者傳易不遵孔/宜其錯亂也
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叶/九
六四安節亨
 本義柔順得正上承九五自然有節者也
象曰安節之亨承上道叶/斗
 萊按小象承上道也則四之安節專指九五葢四以
 柔順之徳居大臣之位上有當位以節中正以通之
[017-10b]
 君一切制度皆合乎中正之道四安意奉行無所勉
 强不待規正亨之道也
九五甘節吉往有尚
 程傳五當位以節中正以通者甘節也甘對苦而言
 也在已則安行天下則説從節之甘美者也其吉可
 知以此而行其功大矣故往則有可嘉尚也
 萊按五當位以節中正以通者制度數議徳行行之
 一已而安措之天下而利甘節也甘苦之反也苦則
[017-11a]
 窮甘則通故往有尚
象曰甘節之吉居位中也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
 萊按彖詞苦節不可貞爻詞苦節貞凶于斯爻發斯
 義者居節之極也苦節而貞凶待問乎然殺身成仁
 求仁得仁無可悔也竊謂三百八十四爻大指教人
 趨吉避凶仗節死義之舉惟發于此如比干之諌夷
 齊之餓張廵許逺文天祥方孝孺之類皆苦節而貞
[017-11b]
 者凶固凶矣悔則亡也孔子釋彖詞曰其道窮也釋
 爻詞亦曰其道窮也正相照應若舊説禮奢寧儉始
 雖有悔終則亡之大不然已
象曰苦節貞凶其道窮也
兑下/巽上
 程傳中孚序卦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中孚豚魚吉利渉大川利貞
 萊按中孚信也卦畫中虚外實信之義也豚魚信物
[017-12a]
 也象也信如豚魚吉之道也渉川者巽木在兑水之
 上也程子曰忠信可以蹈水火也兑中孚小過皆曰
 利貞彖傳曰説以利貞中孚以利貞過以利貞是利
 也貞也非利于貞也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剛得中
 程傳二柔在内中虚之象二剛得中中實之象卦所
 以為中孚也
説而巽孚乃化邦叶/崩説音/悦
[017-12b]
 萊按以二體言説而巽也巽則孚之入人者深説則
 下之歸上者誠而邦无不化矣
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豚魚之説有二或曰二物也或曰江豚也萊按江豚
 之説是也江豚産大澤中知風風澤之象也先儒謂
 豚魚無知之物信及于無知之物也若然是以豚魚
 為意非以豚魚為象也且無知之物信又何以及之
 耶江豚有風則見信物也人之信至于此則吉矣及
[017-13a]
 至也非格也瞿唐來氏其説同此
利渉大川乘木舟虚也
 中溪張氏曰卦之全體外實中虚舟虚之象乘巽之
 木而其中枵然以行乎兑澤之上豈復有風濤之患
 哉
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程子曰天之道誠而已利貞乾之徳也故曰應天平
 甫項氏曰中孚以利貞與兑之説以利貞小過之過
[017-13b]
 以利貞皆二徳也非利于貞也利者利于事貞者貞
 于理
象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瞿唐來氏曰兑為口舌議之象巽為不果緩之象萊
 憶丙午冬同施侍讀愚山集白評事仲調邸齋仲調
 述秋審數案可議愚山曰中孚大象取議獄緩死之
 義何居余曰此聖人慎重人命之意也凡罪之疑者
 獄當議死當緩中孚信也信則獄不必議死不必緩
[017-14a]
 矣聖人恐信之中有難信者議之緩之凡以求其生
 也一座稱善彈指之間十五年矣嵗月遷流友朋凋
 謝附記于此為之憮然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萊按程子曰中孚之初貴審其信虞度也度可信而
 信也有他志不定也不定則不安也燕安裕也或曰
 燕信鳥也有他不若燕之信也卦中言燕言鶴言翰
 音皆取信之義二説並記于此
[017-14b]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萊按當信之始而度所信則其志未變是以獲吉
九二鶴鳴在隂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萊按周公之繫此爻也曰鳴曰和孔子之釋此爻也
 曰應曰違鳴和象也應違意也鶴鳴鳴之善也子和
 和之信也聲應既廣令聞斯彰動君之聽敬而求焉
 天爵修人爵從此其義也舊説指五為子是大不然
 無稱君為子之理孔子曰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
[017-15a]
 之况其邇者乎玩邇之一字則子和者儔類和之也
 逺之事君君非邇也我字吾字乃指九五瞿唐來氏
 曰鶴信鳥霜降則鳴兑正秋也又為口舌鶴鳴之象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願也
 萊按小象專舉其子和之者信于友也信友則獲上
 矣故繫詞專主應違發論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萊按卦惟二隂三四是也四正三不正四君子三小
[017-15b]
 人也四視三為匹三視四為敵馬匹亡絶三也得敵
 敵四也怨四之絶我也或鼔而攻懼四之難攻也或
 罷而止痛已之見絶也或泣而自傷悶已之無聊也
 或歌而自樂動止靡定憂樂不常小人失意情態如
 此 又按四絶三不信于三矣中孚之謂何葢君子
 信以正則不必信所以信也小人信不以正則必信
 非所信也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若尾生以之殺
 身商鞅以之亡國害于信者大矣
[017-16a]
象曰或鼓或罷位不當平/聲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无咎
 萊按舊説初應四度可信而信之戒其有他四應初
 絶之而上信于五夫四既絶初則四不可信矣何以
 戒初之有他耶卦惟二隂三與四為類絶類絶三也
 豈絶初乎蛟峯方氏曰月幾望不處盈也馬匹亡不
 為黨也大臣如此何咎之有月望隂盛之象十四而
 幾望亦信之不爽者
[017-16b]
象曰馬匹亡絶類上叶/常
 程傳絶其類而上從五也
九五有孚攣如无咎
 本義九五剛健中正中孚之實而居尊位為孚之主
 者也下應九二與之同徳故其象如此
 萊按諸爻不言孚五獨言孚孚之美者莫大于君信
 其臣也二五之孚固結而不可解攣如也无咎何哉
 葢孚未可一概論也隨之孚嘉尚已若小畜之五孚
[017-17a]
 四兑之五孚上皆孚于小人而有咎者也若中孚之
 五下孚九二君子也咎之所以无也
象曰有孚攣如位正當平/聲
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
 進齋徐氏曰翰音羽翰之音也登于天虚聲逺聞也
 有信之名無信之實以此為正固守則凶 東谷鄭
 氏曰翰音登天者聲聞過情君子耻之 臨川吳氏
 曰巽為鷄鷄曰翰音謂其羽有文采而能鳴也豚魚
[017-17b]
 知風鶴知夜半雞知旦皆物之有信者故中孚彖爻
 取三物為象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
 萊按雞鳴則漏盡矣何可長之象也孟子于聲聞過
 情者譬之雨集立涸亦此意也
艮下/震上
 程傳序卦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
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
[017-18a]
下大吉
 本義小謂隂也為卦四隂在外二陽在内隂多于陽
 小者過也既過于陽可以亨矣然必利于守貞則又
 不可以不戒也卦之二五皆以柔而得中故可小事
 三四皆以剛失位而不中故不可大事卦體内實外
 虚如鳥之飛其聲下而不上故能致飛鳥遺音之應
 則宜下而大吉亦不可大事之類也 瞿唐來氏曰
 上經終坎離坎離之上頤與大過頤有離象大過有
[017-18b]
 坎象方繼之以坎離下經終既未濟既未濟之上中
 孚與小過中孚有離象小過有坎象方繼之既未濟
 文王之序卦精矣 平甫項氏曰小過之亨利貞三
 徳也時當小過不稍過則執而不通小過所以通也
 故曰亨然必于事為利于義為正而後可通若隨時
 苟通而傷事悖理則非小過之道也故曰利貞
彖曰小過小者過而亨叶/滂
 瞿唐來氏曰過而亨者當小過之時不容不小過惟
[017-19a]
 小者過所以亨也
過以利貞與時行叶/杭
 萊按時當小過則以小有所過為利小有所過為貞
 程子曰當過而過乃非過也時之宜也
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
 本義以二五言
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
 本義以三四言
[017-19b]
有飛鳥之象焉
 陸氏希聲曰中孚小過正對之卦也中孚柔在内而
 剛在外有鳥&KR0008實之象小過剛在内而柔在外有飛
 鳥之象
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順也
 建安丘氏曰遺之音者言鳥雖飛而音尚遺過之不
 逺者也隂以承陽為順乘陽為逆上逆而下順者明
 不宜上宜下之義
[017-20a]
象曰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
乎儉行下/孟反
 嵩山晁氏曰恭過則偽哀過則毁儉過則陋而君子
 以之者葢有為而為之將矯之以為中也時有舉趾
 髙之莫敖故正考父矯之以循牆時有短喪之宰予
 故髙柴矯之以泣血時有三歸反坫之管仲故晏子
 矯之以敝裘雖非中行亦足以矯時勵俗也
初六飛鳥以凶
[017-20b]
 程傳初隂柔在下小人也上應九四四動體也于所
 當過必至過甚况不當過而過乎其過如飛鳥之迅
 疾所以凶也躁疾如是救止莫及已 平甫項氏曰
 二爻皆當鳥翅之末初六在艮之下當止而反飛以
 飛致凶故曰飛鳥以凶上六居震之極其飛已髙動而
 成離則麗于網罟故曰飛鳥離之凶 雲峯胡氏曰大
 過有棟橈象棟之用在中故于三四言之小過有飛
 鳥象鳥之用在翼故于初上言之然初二五上皆翼
[017-21a]
 也獨初上言之何也鳥飛不在翼而在翰初上其翰
 也
象曰飛鳥以凶不可如何也
 程傳不可如何无所用其力也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瞿唐來氏曰陽為父隂為母祖妣之象震艮皆一君
 二民君臣之象三四陽爻皆居二之上有祖象有君
 象初在下有妣象有臣象隂四故曰過陽二故曰不
[017-21b]
 及本卦初之與四上之與三皆隂陽相應隂多陽少
 又陽失位似隂有抗陽之意故二陽爻皆言弗過此
 爻不應乎陽惟與初之隂相遇故曰遇妣遇臣也觀
 九四遇五曰遇上六隔五曰弗過可見矣葢遇者非
 正應而卒然相逢之辭以隂論四隂二陽若孫過其
 祖矣然所遇者乃妣也非遇而拒乎祖也以陽論二
 陽四隂若不及在君過在臣矣然所遇者乃臣也非
 過而抗乎君也若初之于四上之于三則祖孫君臣
[017-22a]
 相為應與對敵而抗矣所以初與上皆凶此爻因柔
 順中正所以過而不過 本卦隂過乎陽隂陽不可
 相應六爻以陽應隂者皆曰弗過以隂應陽者則曰
 過之六二柔順中正以隂遇隂不抗乎陽是當過而
 不過无咎之道也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過平/聲
 瞿唐來氏曰臣不可過乎君故隂多陽少不可相應
九三弗過句/防之從或戕之凶
[017-22b]
 瞿唐來氏曰弗過者陽不能過乎隂也兩字絶句本
 卦隂過乎陽故二陽皆稱弗過防防隂也從從隂也
 三陽剛居正乃羣隂之所欲害者不防之而反從之
 則彼必戕害乎我而凶矣
象曰從或戕之凶如何也
 瞿唐來氏曰如何者言其凶之甚也
九四无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
 學易記載雷氏曰九四剛失位而不中稱无咎何也
[017-23a]
 以陽居隂在上卦之下又下應于初是能量其時圖
 小不圖大務下不務上者也初在下而欲上故凶四
 在上而欲下故无咎小過之時小人得位而勢過君
 子君子失位而不能過小人九四君子之失位者也
 故曰弗過君子失位而不能過小人當遜言相待不
 可甚疾而遽絶之故曰遇之孔子不絶陽虎是也君
 子和而不流雖遜言以遇小人亦不可遂與同流而
 俱往往則與小人同及于敗故曰往厲必戒小人雖
[017-23b]
 一時得志而終不久此所以往則危也故象曰往厲
 必戒終不可長也小人得志君子失位皆天也順天
 者存逆天者亡小過之時君子逺害而已不可有為
 也故曰勿用然君子守正久而不改待天時之復斯
 可矣故曰永貞小人不可長而君子永貞則終有以
 過之矣九四君子也其艱如此者失位也故象曰位
 不當也
象曰弗過遇之位不當平/聲也往厲必戒終不可長也
[017-24a]
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泉峯龔氏曰隂陽和而後能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兩見於易皆隂陽不和之象小畜以一隂畜五陽隂
 微而陽盛力不能制小過以四隂過二陽隂盛而陽
 微勢不能敵故皆有密雲不雨之象在小畜為全卦
 之義在小過則一爻之義小畜之我指六四小過之
 我指六五
 先儒謂公五也取彼取二也此拘二五之應言也平
[017-24b]
 甫項氏曰自隂言之西郊為我故以陽為彼也萊按
 項先生之言是也密雲不雨得陽則雨矣五所取者
 陽也取之不得其道陽不可得也曷言乎陽不可得
 也沈元雅小傳曰弋射于髙者也穴伏于下者也射
 于髙而取伏于下之物詎可得乎小人道長之時為
 君者豈不欲得君子以自輔乃君子隱巖穴之中而
 求之廟廊之上不可得也君子不可得遂成小過之
 世可慨也已小象已上眉山蘇氏曰已上勢不可以
[017-25a]
 復下之稱
象曰密雲不雨已上也
上六弗遇句/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眚
 䝉山李氏曰九四曰弗過遇之言君子失位不能過
 越小人而待遇之也上六曰弗遇過之謂弗與陽合
 而過之也小人得志疎逺君子驕亢過極其凶必矣
 如飛鳥窮上而無所託則顛墜必矣離猶罹也所謂
 自遺其咎者也是謂災𤯝葢言災由自作也觀梁冀
[017-25b]
 董卓之徒則可知矣
象曰弗遇過之已亢也
 平甫項氏曰上經將終授以頤大過下經將終授以
 中孚小過四卦皆不反對所以明雷風山澤之正用
 也四卦之象皆有坎離雷風山澤之氣出于坎離坎
 離出于乾坤也
 
 易俟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