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30 易俟-清-喬萊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俟卷十三     翰林侍讀喬萊撰
乾下/兊上
 程傳夬序卦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
 萊按剥復夬姤消長遙對之卦也夬姤列于下經者
 貴陽賤隂之義
 隆山李氏曰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盖取諸夬夬者决也天下之事
[013-1b]
 不至于决則不通故雜卦之次序與十三卦之制器
 尚象皆終于夬
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夬/古
快反號傳去聲九三/爻同本義户羔反
 萊按五陽決一隂決之易也聖人不敢有易心焉曰
 揚于王庭聲其罪也歸其權于君也曰孚號孚衆志
 也合衆力也曰有厲窮或生變厲實有之未可忘戒
 懼也先儒之釋告自邑也或曰自治也或曰與天下
[013-2a]
 共棄由近及逺也萊謂古之大夫有食邑凡易言邑
 者食邑也泰上爻辭曰勿用師自邑告命夬彖辭曰
 告自邑不利即戎合而叅之泰上小人盛也夬小人
 衰也小人之盛衰不同而君子處小人之道則一也
 泰上之時小人將害君子當告邑人以命亂之故俾
 戒懼以避小人之難夬之時君子將決小人當告邑
 人以孚號之厲俾戒懼以消君子之釁皆自治也而
 兵則斷斷不可用也何進誅宦官而用兵遂致董卓
[013-2b]
 之亂李訓鄭注誅宦官而用兵遂生甘露之變以知
 泰上之勿用師夬彖之不利即戎聖人固戒之于早
 矣夬剥之反也剥不利有攸往故夬利有攸往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説決而和
 萊按以二體言健而説也聖人于健而説之中發決
 而和之義覺後世君子攻小人者過于激烈愧斯義
 也雖然惟五陽決一隂故能不動聲色而去小人非
 然決且不能而况和乎
[013-3a]
揚于王庭柔乗五剛也
 萊按一柔而乗五剛其位甚高其勢甚盛非揚于王
 庭烏能決之
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
 萊按其危乃光不危不光也如陳蕃竇武將相同心
 而誅宦官无危之一字變生不測不光孰甚
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
 萊按古之以兵攻小人者身敗而國亦亡故曰窮
[013-3b]
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萊按一陽之復利有攸往矣至夬而往將長而為六
 陽也故曰剛長乃終
象曰澤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則忌
 雲上于天則澤不及下澤上于天則天之所以澤萬
 物者決矣君子觀澤決于上而注下之象則施布其
 禄以及于下也居者積而不流之謂若史所謂竒貨
 可居之居是所忌也集中溪張氏/隆山李氏
[013-4a]
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
 雲峯胡氏曰夬五陽由四陽之壯而成故初與三猶
 存壯之名而初象又與壯同壯之初而壯于趾征凶
 有孚夬之初而壯于前趾往不勝宜矣夬五陽一隂
 君子豈不足以勝小人然居下用壯固有不勝之理
 不可不戒
 萊按夬初之咎視壯初之凶有間矣此四陽五陽之
 别也
[013-4b]
象曰不勝而往咎叶/九
 誠齋楊氏曰勝在往先者勝往在勝先者負况不勝
 在往先者乎故周公言往不勝而孔子斷之曰不勝
 而往咎也 潛齋胡氏曰京房欲去恭顯而卒困于
 恭顯劉蕡欲去宦官而卒困于宦官皆不勝而往之
 咎也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莫音/暮
 本義九二當決之時剛而居柔又得中道故能憂惕
[013-5a]
 號呼以自戒備而莫夜有戎亦可无患也
 萊按惕號告君子決小人之道也有戎勿恤堅君子
 決小人之心也裴晉公之平蔡可謂莫夜有戎而勿
 恤者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叶/斗
 程傳莫夜有戎可懼也勿恤者處之善也唯得中道
 故知惕懼而有戒備也
九三壯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013-5b]
頄永/龜反
 本義頄顴也九三當決之時以剛而過乎中是欲決
 小人而剛壯見于面目也如是則有凶道矣然在衆
 陽之中獨與上六為應若能果決其決不係私愛則
 雖合乎上六如獨行遇雨至于若濡而為君子所愠
 然終必能決去小人而无所咎也温嶠之于王敦其
 事類此
象曰君子夬夬終无咎叶/九
[013-6a]
 萊按有凶以事言无咎以理言周公曰有凶孔子不
 言有凶周公曰无咎孔子曰終无咎其勸君子決小
 人之義明矣
九四臀无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臀徒敦反/次七私反
且七餘反/姤卦同
 西溪李氏曰四與上同在君側位望已重无意除亂
 欲止則衆陽並進于下勢不得安故臀无膚欲往則
 與上六同事心不能斷故其行次且四若能讓羣陽
[013-6b]
 以進而已隨其後如牽羊然則悔可亡然四不中正
 非能決者雖聞此言亦必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平/聲也聞言不信聰不明叶/芒
 萊按四當多疑之位故猶豫不決不能決去小人如
 王莽亂政孔光憂懼不知所出之類故聖人深惡之
九五莧陸夬夬中行无咎莧閑辨反/又胡練反
 萊按隂者陽之所求也卦惟一隂而五比之又兊體
 善説竊據髙位雖五以陽剛中正居尊位未能毅然
[013-7a]
 決而去之也莧陸程子曰馬齒莧曝之難乾感隂氣
 之多者東谷鄭氏曰商陸也善蔓刈之復生象小人
 之難絶也夬夬勉之也中行戒之也正其罪而決之
 合乎中行之道何咎之有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萊按中未光者暴君心之非也如唐文宗與訓注同
 謀以誅宦官豈得謂之光乎
上六无號終有凶
[013-7b]
 本義隂柔小人居窮極之時黨類已盡无所號呼終必
 有凶也 厚齋馮氏曰易于剥見剥一陽之易于夬
 見決一隂之難盖君子明白洞達難進易退而小人
 綢繆固結麾之不去也
象曰无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萊按小人得志之時氣燄薰灼若有不可敗之勢然
 无終不敗者故周公曰終有凶孔子曰終不可長快
 之也聖人愛君子故戒之于其始聖人惡小人故快
[013-8a]
 之于其終
巽下/乾上
 程傳姤序卦夬決也決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遇也
 一隂始生于下隂與陽遇也故為姤
 萊按天道不能有陽无隂人道不能有君子无小人
 易之為書也雖致謹于消長往來之機而由姤至剥
 由復至夬皆示人隨時善處之方未敢輕言去小人
 也合而觀之姤之一隂包之而已遯之二隂逺之而
[013-8b]
 已否之三隂避之而已觀之四隂化之而已剥之五
 隂寵之而已復之一陽脩身而已臨之二陽感之而
 已泰之三陽外之而已壯之四陽往焉而已夬之五
 陽決之而已十卦之中惟五陽一隂方敢言決而尚
 有惕號之厲則小人豈易去哉
姤女壯勿用取女姤古豆反/取七喻反
 中溪張氏曰姤一隂方生始與陽遇而遽曰女壯何
 也盖隂陽往來機不容息未有剥而不復者亦未有
[013-9a]
 夬而不姤者夫一隂方決于上而一隂已生于下陽
 不期隂之來而與之邂逅故名曰姤自姤已往為遯
 為否為觀為剥為坤皆初六之為也非女壯而何女
 壯則男弱故以勿用取女戒之也 誠齋楊氏曰隂
 陽之相為消長如循環然剥者陽之消然剥極為復
 不旋踵而一陽生夬者隂之消然夬極為姤不旋踵
 而一隂生當一陽之生也聖人未敢為君子喜必曰
 朋來无咎言一陽未易勝五隂也當一隂之生也聖
[013-9b]
 人已為君子憂遽曰女壯言一隂已有敵五陽之志
 也既曰女壯又曰勿用取女申戒五陽勿輕一隂之
 微而親䁥之也
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
 李氏元量曰夬之一隂不為主者隂往而窮也故曰
 剛决柔姤之五陽不為主者隂來而信也故曰柔遇
 剛月建一隂月曰㽔賔則隂為主而陽已為之賔矣
 萊按復一陽姤一隂往來消息不可无也聖人于一
[013-10a]
 陽生曰反一隂生曰遇内陽外隂之義著矣
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
 萊按天地有氣運聖賢有補救女方壯也又復取之
 是長其壯也故彖曰勿用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剛遇中正天下大行叶/杭
 萊按坎險難之卦聖人發出天險地險王公設險一
 種道理以盡險之義姤隂生之卦聖人發出天地相
 遇剛遇中正一種道理以盡遇之義而易无剰義矣
[013-10b]
 天地相遇坤之初六變乾之初九也剛遇中正二五
 之應也天地不遇則品物何由而章君臣不遇則治化
 何由而行隆山李氏曰一隂生于五月品物咸章時
 也
姤之時義大矣哉
 涑水司馬氏曰姤遇也世之治亂人之窮通事之成
 敗不可以力致不可以數求遇不遇而已舜遇堯而
 五典克從百揆時序禹稷臯陶遇舜而六府三事允
[013-11a]
 治地平天成不然則泯泯于衆人之中後世誰知哉
 姤之時義大矣萊按司馬公辭樞宻而居洛下亦不/遇于時也故發斯義使不遇宣仁太
 后少許多/功業矣
象曰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中溪張氏曰風者天之號令所以鼓舞萬物命者君
 之號令所以鼓舞萬邦人君尊居九重與民无相遇
 之事唯王言一布則萬國快覩而君民之心始遇矣
初六繫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凶羸豕孚蹢躅柅乃履/反又女
[013-11b]
紀反蹢直益/反躅直録反
 程傳姤隂始生而將長之卦隂長則陽消制之當于
 微而未盛之時柅止車之物金為之堅之至也止之
 以金柅而又繫之使不得進則陽剛貞正之道吉也
 使之有所往則漸盛而害于陽是見凶也羸豕孚蹢
 躅聖人重為之戒言隂雖甚微不可忽也豕浮躁之
 物羸弱之豕雖未强猛然其中心在乎蹢躅蹢躅跳
 躑也隂微而在下可謂羸矣然其心常在乎消陽也
[013-12a]
 制之于微則无能為矣萊按初之吉凶程傳戒君子/也本義戒小人也童溪王氏
 曰初六爻詞已設吉凶兩端戒君子矣然慮之也深/又設羸豕孚蹢躅之象使君子不以一隠之微而忽
 之也從戒/君子是
 中溪張氏曰初六取象非一于本爻觀之則曰豕于
 二四觀之則曰魚于九五觀之則曰𤓰大抵皆取隂
 物而在下之象
 萊按姤之初夬之上也方决于上旋生于下可畏也
象曰繫于金柅柔道牽叶/巡
[013-12b]
 汴水趙氏曰小人柔邪佞媚引類呼儔其牽連而不
 絶猶之絲也柅以運篗篗以繫絲愈繁而愈不窮一
 隂初生固漸進而必壯九二繫之終不能出彌綸範
 防之外金柅之喻取象甚精柔道牽之詞釋象甚白
九二包有魚无咎不利賔
 中溪張氏曰魚隂物之美者指初六也初與四為正
 應魚本四之有也今九二先與初遇以陽納隂包而
 有之則二為主而四為賔矣此豈四之利乎故曰不
[013-13a]
 利賔
 萊按初四正應而二近也遂舍四遇二見隂之不正
 也初四之有也二有之則四无之矣二之利四之不
 利也
象曰包有魚義不及賔也
 中溪張氏曰當遇之時二近四逺一隂不能兼二陽
 揆之于義則不及賔矣本義若不制而使遇于衆則
 為害廣矣與孔子義不及賔之象不合
[013-13b]
九三臀无膚其行次且厲无大咎
 萊按朱子之釋臀无膚其行次且也曰居則不安行
 則不進是也姤夬之反也姤之三夬之四也皆曰臀
 无膚其行次且何哉夬一隂在上四目覩其惡而比
 肩事主居則不安也下三陽將進而决之四遲疑猶
 豫其行次且也如王莽將簒孔光憂懼不知所出也
 姤一隂在下將盛而消陽三不能居而制之又不能
 行而逺之危道也如伾文用事韋執誼曰我軰尚可
[013-14a]
 在此位乎臀无膚之義也王安石叅政司馬温公歸
 洛下其行次且之反也何以无大咎也三與初非比
 非應也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牽叶/巡
 萊按行未牽咎三也曷言乎咎三也可以行也而次
 且焉是以咎也
九四包无魚起凶
 臨川吳氏曰初者四之正應而為二所得故二之包
[013-14b]
 有魚而四之包无魚也已之正應與他人遇猶男之
 失其配君之失其民也何言起凶也程子曰民心既
 離難將作矣
象曰无魚之凶逺民也逺袁/萬反
 本義民之去已由已逺之
九五以杞包𤓰含章有隕自天
 萊按姤主一隂爻中曰豕曰魚曰𤓰皆隂象也杞朱
 子曰髙大堅實之木也五以剛中之君制在下初生
[013-15a]
 之一隂譬之以髙大堅實之木而包柔蔓之𤓰亦甚
 易矣而含晦章美何哉盖一隂之生良非偶然乃造
 化消息之機自天而降者也易中隂居陽曰含章又
 臣道也五君位以陽居陽而曰含章于以知天命之
 難回而一隂之可畏也雙湖胡氏曰九五本飛龍在
 天之主自乾之初陽變而為隂則潛龍變為羸豕一
 小人之進局面頓更事體大異重煩諸君子包制而
 九五至于包𤓰含章聼自天之有隕可畏哉
[013-15b]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隕自天志不舎命也
 萊按九五也而含章焉其不得不然乎非中正之德
 不能有此學問也舎去聲讀天地有氣數帝王有補
 救五之志未肯安之于命而聽隂之長也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萊按角者上之象爭之義也上以剛居姤之極不能
 如二之繫五之包以制小人致相爭鬬君子之羞也
 然邪正不並立君子與小人争詎可咎乎乾至上而
[013-16a]
 亢坤至上而戰皆窮也姤上之吝亦由于窮
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
坤下/兊上
 程傳萃序卦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
萃亨王假有廟假更/白反
 萊按萃者渙之反也渙言王假有廟萃亦言王假有
 廟何哉盖人心既散而祖考之精神不可不聚人心
 既聚而祖考之精神轉可或散乎西溪李氏曰宗廟
[013-16b]
 者人心所繫武王伐商載主而行髙祖初興立漢社
 稷皆以繫人心也
利見大人亨利貞
 程傳人聚則亂物聚則爭非大人治之則萃所以致
 爭亂也萃以不正則為苟合安得亨乎故利貞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童溪王氏曰損之時二簋可用享則萃之時用大牲
 非吉與剥之時不利有攸往萃之時有攸往非利與
[013-17a]
彖曰萃聚也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說音/恱
 萊按順以恱上下一心也剛中而應君臣一德也曰
 故聚不如是不聚也
王假有廟致孝享也
 臨川吳氏曰致者極盡孝享之道乃能萃已散之精
 神也
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
 汴水趙氏曰九四近在君側當三隂之塗為三隂者
[013-17b]
 宜上萃于五以臣萃君斯為得正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
之情可見矣
 臨川吳氏曰物聚人聚而衆多之時祭者宜盛居者
 宜往此皆順天道之自然也
象曰澤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上時/掌反
 汴水趙氏曰水聚則决必有以防之水乃瀦人聚則
 亂必有以制之人乃定除戎器戒不虞居不忘危所
[013-18a]
 以保其聚也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无咎
 萊按初之孚孚四耶孚五耶曰孚五其不終也不終
 于四耶不終于五耶曰不終于五曷言乎孚五也曰
 比之初孚五萃之初亦孚五矣比何以有終而萃不
 終也曰比一陽受五隂之比无貳其權者萃二陽受
 四隂之萃君弱臣强比之初无應萃之初應四也四
 正應也曷言乎亂也曰大尊王之義也彖傳曰利見
[013-18b]
 大人亨聚以正也聚于君為正聚于臣為亂也猶頥
 之上九六三其正應也而孔子曰道大悖所以嚴君
 臣之分謹諂附之防豈得以正應之故失尊王之義
 耶儒者拘正應之説謂初不終于四而志亂妄聚夫
 卦惟二陽不聚于四則聚于五五君也豈聚于君為
 亂耶嗚乎惑已當是時强臣擅政知有四而不知有
 五若呼號黨類以聚于五則一握為笑曷笑乎笑其
 不達時務也惟勿恤其笑往萃于五則无咎也
[013-19a]
象曰乃亂乃萃其志亂叶/舜
 汴水趙氏曰位本應四義當萃五去就兩難决擇靡
 定則志亂也志亂此孚之不終萃之不正也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禴羊/畧反
 萊按初之孚不終應四也二之孚用禴應五也二中
 正其孚五也不憂其變矣然當此之時羣隂多萃于
 四為二者當曉以尊王大義引之共萃于五吉而无
 咎之道也萃之時用大牲者胡取乎用禴之義也人
[013-19b]
 君孤立于上分愈尊誠愈隔矣東坡曰尊卑濶絶上
 下之情疎禮節繁多君臣之義薄此聖人取象于用
 禴為利之意與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變叶/鬢
 萊按初之不終則初變矣二以中故能不變曰未變
 亦㡬㡬乎為四所變矣强臣擅政危矣哉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建安丘氏曰萃初三兩隂皆萃四者聖人不欲其以
[013-20a]
 不正相萃故于初曰乃亂乃萃于三曰萃如嗟如深
 戒夫四之不可萃也又皆斷以往无咎之辭欲其舍
 四而萃五也以正相聚何咎之有
 萊按三何為而嗟也欲萃于五為四所隔故萃如而
 嗟如徒嗟無益往而萃五則无咎也然楚囚對泣亦
 小羞矣聖人于二曰引于初于三皆曰往其勉人遵
 王之義深矣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013-20b]
 未詳
九四大吉无咎
 平甫項氏曰四下比于坤獨當三隂之萃遂為成卦
 之主无尊位而得衆心故必大吉而後可以无咎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當平/聲
 萊按位不當言不當人君之位不可受衆隂之萃也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建安丘氏曰比以一陽統五隂一則專專則衆隂順
[013-21a]
 從唯五之歸故五有顯比之吉萃以二陽統四隂二
 則分分則衆隂有萃四者有萃五者而五不得以專
 其萃故在五有匪孚元永貞之戒
 萊按五以君位受衆隂之萃无咎者也其未孚者脩
 元永貞之德以來之悔可亡矣四曰位不當无受萃
 之位也五曰有位㡬㡬乎僅其有位也初之有孚不
 終與五之匪孚相應不孚于五者萃于四也如彼何
 哉脩德而已比彖詞元永貞萃五爻詞亦元永貞比
[013-21b]
 天下之道萃天下之道大畧同也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萊按衆萃于四五僅守位何光之有
上六齎咨涕洟无咎
 建安丘氏曰萃之終兊之極聚終而散說終而悲理
 之常也能于聚終說極之時以憂戚處之則无咎也
  平菴項氏曰齎咨兊口之嘆涕洟兊澤之流
象曰齎咨涕洟未安上叶/常
[013-22a]
 萊按下有九四强臣以分其萃而五有位未光能安
 于上乎此其齎咨涕洟也
巽下/坤上
 程傳升序卦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
 升為卦坤上巽下木生地中長而益髙升之象也
 萊按地中生木自下而上升之義也而成卦之主則
 在萃之二升而為升之五為帝王踐阼之象雜卦曰
 萃聚而升不來也曷言乎不來也曰升于上不返于
[013-22b]
 下也非踐阼之義胡為不返于下也先儒謂唯文王
 當之是也曷言乎文王當之也曰乾之龍飛堯舜之
 揖遜也革之虎變湯武之征誅也以柔而時升者文
 王也龍之飛也至四而躍虎之變也至四而改命以
 故階之升也至四而有岐山之享也或曰文王曷嘗
 踐阼哉然武王之踐阼即文王之踐阼也故孔子曰
 周之德可謂至德矣今制舉家主仕進言何啻說夢
升元亨利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013-23a]
 潘氏夢旂曰升自下而上者也方升之初宜擇所從
 惟見大德之人則无憂向陽明之方則得吉也
彖曰柔以時升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用見大人
勿恤有慶叶/腔也南征吉志行叶/杭
 萊按柔以時升者取反對之義萃之二升而為升之
 五也以卦德言巽而順也以爻位言二剛中而五應
 也此其所以大亨也用見大人而勿恤何哉大人君
 德雖著天位未升勿恤者堅逺邇歸附之誠慶孰大
[013-23b]
 焉南方之卦離也明也南征舎暗而趨明也君子之
 征將行其志也趨于明則其志行矣
 平菴項氏曰用見大人勿恤戒隂也南征吉勉陽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髙大
 萊按木之由小而髙大也順而積也君子之進德也
 亦然木之生也一日不長即枯德之進也一日不積
 則退
初六允升大吉
[013-24a]
 萊按初何以允升也曰升之義自下而上也初在下
 故升又巽也故允信友獲上宜其大吉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程傳上謂九二與二同志也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中溪張氏曰萃六二以中虚為孚而與九五應升九
 二以中實為孚而與六五應二爻虚實雖殊其孚則
 一也孚則雖用禴而亦利故二爻皆曰孚乃利用禴
[013-24b]
 彖言剛中而應指此爻也
 萊按東谷鄭氏曰凡易言利用禴利用亨祀利用祭
 祀皆所以釋危疑也何則處危疑之地者惟誠意足
 以勝之也其義之見于困萃者是已升之時何以危
 疑也盖天下重器王者大統由下而上有危疑之道
 焉故乾之三危乾之四疑而况升乎先儒謂升乃文
 王之卦利用禴者所以釋羑里之囚受專征之賜也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叶/戲
[013-25a]
 程傳二能以孚誠事上可以行剛中之道澤及天下
 是有喜也
九三升虚邑
 萊按李氏曰初二臣之升也過乎二非臣之象商之
 末也法度廢矣禮樂墮矣國雖大謂之虚邑而已若
 無人也東谷鄭氏曰此伐宻伐崇墉之義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叶/義
 程傳入无人之邑其進无疑阻也
[013-25b]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進齋徐氏曰岐山在禹貢雍州境南坤西南象王指
 文王而言六四坤體本順又以柔居柔順之至也以
 順而升此岐之王業所以享也故有吉而无咎先儒/多作
 亨字解獨朱子作享今從之大抵帝王之興未/有不由于天與者故益二曰享帝升四曰享山
 萊按凡帝王之踐阼皆升也獨歸之文王何哉曰柔
 以時升也見于四何哉東谷鄭氏曰文王有君民之
 大德係之二不可也有服事之小心係之五不可也
[013-26a]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順事也
 中溪張氏曰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文王以服事殷非
 順事乎宜其有亨通之吉而无僭逼之咎六四不言
 升者所以昭文王順事之心也
六五貞吉升階
 雷氏曰六五貞吉升階先儒以為踐阼盖貞吉然後
 可以升天子之位也 中溪張氏曰坤為土故曰階
 六五柔進而上行貞正則吉階而升之由岐山而豐
[013-26b]
 鎬可以尊處九陛之上矣
 萊按繫貞吉于升階之上欲其正而後升也若宋太
 祖逆取順守則升階而後貞吉矣
象曰貞吉升階大得志也
 節齋蔡氏曰萃者澤聚于下故九五志未光升者木
 升于上故六五大得志
上六㝠升利于不息之貞
 中溪張氏曰上六處坤之上升之極猶之晦㝠隂暗
[013-27a]
 而猶升焉此進而不息者也然貞而不息則利不貞
 而不息則何利之有若能以升位之心而移之于升
 德則譬山之積塵海之積汚愈增髙大也易曰終日
 乾乾自强不息詩云文王之德之純純亦不已此非
 利于不息之貞也歟 雲峰胡氏曰豫上六㝠豫戒
 以成有渝升上六㝠升戒以利不息之貞者豫上震
 震動也欲動其悔過之心變其豫為不豫也升上坤
 坤順也欲順其不已于進之心移于不息之貞也
[013-27b]
象曰㝠升在上消不富也
 程傳昏㝠于升極上而不知已唯有消亡豈復有加
 益也
 
 
 
 
 易俟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