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29 易小帖-清-毛奇齡 (master)


[002-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小帖卷二
          翰林院檢討毛竒齡撰
互卦三聖俱有之見予仲氏易繫辭註中若漢儒則京
 焦馬鄭以後無不備及非是不足以成易也且漢儒
 尚有四爻五爻連體一法與二四三五以中爻立互
 者又别如虞仲翔于豫卦䷏云初至五體比故利
 建侯三至上體師故利行師一以上四爻連體一以
[002-1b]
 下五爻連體也若賁卦䷕侯果曰自三至上有頤
 之象中孚䷼虞氏曰自三至上體遯皆四爻連體
 一例
本義奔其杌無解按字書杌只是木與易義不合此杌
 字當是机字机几同程傳謂俯而憑之是也若朱允
 升謂車中之杌則車中是軏車傍从兀係轅端衡木
 並無通作杌字者
帝乙歸妹程傳以帝乙為成湯又為祖乙按紂父名帝
[002-2a]
 乙成湯名天乙天乙祖乙自皆與帝乙不同但乾鑿
 度云易之帝乙為成湯書之帝乙六世王同名不害
 以明功又曰湯以乙生嫁妹本天地正夫婦則當時
 原有以帝乙屬成湯者觀後漢荀爽傳其對策引易
 有云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婦人謂嫁曰歸言湯以娶
 禮歸其妹于諸侯是也惟左傳杜註則指定微子之
 父與虞氏易曰紂父正同此是正解若又曰祖乙此
 即鑿度所云六世王者商自湯至祖乙雖有十餘帝
[002-2b]
 而父子相嬗祗得六世則正指其人要知天乙祖乙
 原非帝乙第漢儒解易必謂文王口中或不應斥言
 近帝則寧將三乙溷稱之而後儒冒昧即亦相習不
 察耳
本義既濟亨小利貞以小字作句謂之亨小此本王輔
 嗣註然實不始輔嗣虞仲翔即有小謂二也柔得中
 故亨小之文則始于虞矣後儒不見王以前易不知
 所始然本義則亦但本王註耳他何從知之
[002-3a]
小狐汔濟汔幾也王輔嗣謂能剛健拔難然後克濟此
 稍有以汔為畢力之文然未嘗明註曰汔當為仡也
 程傳遵其説竟改仡字且引秦誓仡仡勇夫為証則
 失漢儒註書義矣易有習用字井卦汔至亦作幾解
 且與坎水接濟彼此隠合則何不如字為恰當乎
豐之初爻雖旬無咎旬者十日之名鄭康成所謂十日
 者朝聘之禮是也自荀慈明本作均字而王輔嗣遂
 註旬為均致程傳本義俱以均字為旬字釋間嘗疑
[002-3b]
 之及考周禮均人註凡均力政以嵗上下豐年則公
 旬用三日焉中年則公旬用二日焉無年則公旬用
 一日焉康成註云旬均也引易坤為均今書亦有作
 旬者為証此即荀王釋均之所始第細繹禮文此是
 康成誤註者按公旬三日此與王制用民之力不過
 嵗三日同其曰公旬者非謂均人公役必當限以十
 日也嵗以日為始日以旬為終但言旬而日之成數
 已該所謂公旬亦祗曰公役之日云耳康成意以為
[002-4a]
 三日兩日不當稱旬故遂註為均此孔仲達疏鄭意
 所謂三日非十日者然以均人均力而立為均政亦
 何難直作均字且本文前後凡為均字者不止十餘
 獨此一字忽以異形參其間世無是理若内則旬而
 見文亦註作均此即康成註公旬之成見而一誤致
 再誤者按内則由命士以上及大夫之子旬而見冢
 子未食而見適子庶子已食而見其所云旬而見者
 正云越十日而始得見也曰未食已食者于十日之
[002-4b]
 際見時或已食或未食也乃註旬為均則其義難解
 于是増其説云有時適妾同時生子均而見者以生
 之先後見之既見乃食則于本文既周章不明而且
 増同時生子之説傅㑹増飾大無理矣若其引均旬
 字義証左絶罕既引易説卦傳坤為均有今本作旬
 字為証則有無今本原不足憑縱有之亦字形之誤
 非本義也乃既取作証而其註内則則又云旬字是
 均聲之誤則仍屬誤字並非字義且幾見均旬為同
[002-5a]
 聲者即此兩證皆周章之特甚者而王氏承誤註旬
 為均是王氏作註本欲攻鄭氏之短而此獨拾其棄
 唾而不自知何也況康成註易則又仍作十日也
鄭康成註雖旬无咎以旬為十日此是確解前既已詳
 言之矣但其云初修禮上朝四四以匹敵恩厚待之
 雖留十日不為咎正以十日者朝聘之禮止于主國
 以為限聘禮畢歸又云大禮曰旬而稍旬之外為稍
 久留非常詳其說似云禮限十日過限即非常禮也
[002-5b]
 此于易義為最合者第其禮别無他據且初爻朝四
 爻亦不可解豈以初九爻辭有遇其配主語謂四本
 初配而主有君稱故當朝耶然則九四亦有遇其夷
 主語此誰主耶此四又當朝誰耶
師中之中雖以二居中得名然兵法大將居中即春秋
 傳所云將中軍者蓋兵雖凶禮尚右然兵貴有參參
 則勝而兩則爭何氏訂詁以周書人道尚中耳目役
 心當之非無為也
[002-6a]
師左次者兵禮尚右右前左後八陣以前衝為右後衝
 為左是也若焦弱侯云四乘坎之上與兵法右背山
 陵左前水澤意合故曰左朱楓林旁註謂四變則互
 震為左來矣鮮云乾先坤後乾右坤左故明夷六四
 隂也曰左腹豐卦九三陽也曰右肱此皆以兵法并
 乾坤為説統不如卦例以上一爻為右下一爻為左
 之簡當然此猶尚是有據之言
七日來復只從剥之上爻至復之初爻合七爻為七日
[002-6b]
 蓋十二辟卦以剥為陽之將盡復為陽之初生故特
 取二卦為辟卦之驗則就剥上爻歴坤六爻至復而
 合為七日十二辟卦平分隂陽隂六卦自五月建午/一隂生姤卦始歴二隂遯三隂否四隂觀
 五隂剥而陽將盡矣至六隂坤則/陽既盡而于是一陽復生謂之復其所以必從剥起
 者縁姤遯觀坤皆别為象義而惟剥與復則專言隂
 陽消長之理與否泰同故剥復倒對復剥/䷗但觀復而
 剥在其中不必别取他象而惟以復之所始者為剥
 之所竟曰七日如臨觀倒對臨觀/䷒但言臨而觀在其
[002-7a]
 中不必别取他象而惟以臨之所進為觀之所止曰
 八月臨進而泰大壯夬乾反/而生姤遯否觀為八月此定理亦定例也侯果
 謂十一月天行至子五月天行至午凡歴七月為七
 日其不言月而言日者猶豳風以一月為一之日二
 月為二之日也則自十一月子至十月亥仍是六陽
 六隂臨觀八月之説恐辟卦相形例無重見且八月
 是月七日是日以月作日究為未安且六隂六陽亦
 是六月非七月也若何氏訂詁謂七日即七月然非
[002-7b]
 自五月建午掄至十一月建子為七個月只五月便
 名七月周之七月夏之五月也則七日二字專屬五
 月一月謂五月一月而即已來復大是無理惟李鼎
 祚易解謂易軌一嵗有四時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
 四分日之一以坎震離兑四方正卦坎北方之卦為/冬至震東方之
 卦為春分離南方之卦為夏至兑西方之卦/為秋分此四正卦若艮巽坤乾則四隅卦矣分直四
 時每一卦司一季一爻司一氣每卦六爻六氣合之
 得四六二十四氣而以十二辟卦直十二月復十一/月起至
[002-8a]
 坤十月止/説見前每一卦各管四卦如坤十月卦也其所管/為未濟蹇頤中孚四卦
 凡五卦直一月一爻直一日合之得五六三十日是
 易六十四卦除四正卦不直日外自十二辟卦以及
 餘四十八卦凡六十卦合之剛得三百六十日當一
 嵗周天之數其餘五日四分日之一則又每日分為
 八十分五日分為四百分加之四分日之一又為二
 十分合之得四百二十分而以六十卦計之六七四
 十二每卦又各得七分是一卦六爻該所得六日零
[002-8b]
 七分而以為七日舉成數也今剥之至復隔坤一卦
 則正隔六日七分為七日此以易緯分卦直日之法
 解易似乎精確但其中有大謬者夫剥之至復雖曰
 七日實在坤亥一月之中特未嘗外兼他月如臨觀
 八月之可以月計故却月書日耳所云七日約七爻
 之日耳今直限七日而又非一爻一日反以六爻該
 七日是專以日不以爻似推厯法非推易法固已非
 是至實以分卦直日之法計之則所云自坤至復者
[002-9a]
 計坤直十月凡管四卦坤之至復必歴未濟蹇頤中
 孚四卦而後至于復則已隔四七二十八日而況復
 之所接又是中孚並不是坤若謂中孚與復止隔一
 卦陽氣之動實兆中孚則于陽生于復興于復見天
 地之心諸語又齟齬不通況京焦緯學甚屬矯强即
 時月與日並無分别積日成月積月成時原無有二
 今十二直月既同列直日之數而獨于直時四卦不
 録直日此皆以厯數强合易數而究竟不齊不可訓
[002-9b]
 者至覈日則尤謬之謬矣若近儒因推算不合又從
 而小變之謂七日之日以厯書每日一周天之日言
 不以緯書六日七分作一卦之日言則此説易乎抑
 説厯乎何不通至此
論語唐孔氏疏引春秋元命苞及樂緯稽耀嘉云夏以
 十三月為正息卦受泰殷以十二月為正息卦受臨
 周以十一月為正息卦受復此即三正相傳舊説而
 以三辟卦合之復辟十一月臨辟十二月泰辟正月
[002-10a]
 十三月者正月也
易緯通卦驗論八風服䖍以為八卦之風乾風不周立
 冬之候坎風廣莫冬至之候艮風融立春之候震風
 明庶春分之候巽風清明立夏之候離風景夏至之
 候坤風涼立秋之候兑風閶闔秋分之候此即直日
 卦氣説而又小變者然亦説卦次第也融風一作調
 風即條風
漢藝文志列尚書目引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002-10b]
 故書之所起逺矣則漢時皆以圖書為書冊非㸃注
 圖畫如今陳摶所傳也但祗以洪範當洛書則惑于
 孔安國劉歆諸説為非是耳若隋志謂河洛紀易代
 之徴先王恐其惑人祕而不傳又云孔子别立緯文
 及䜟以遺來世其圖出于前漢有河圖九篇洛書六
 篇又云自黃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别有三十八
 篇雖其言不經然其以圖書為書冊之名則在宋人
 以前大抵相同
[002-11a]
河洛圖書有謂自堯舜時所出尚書中侯曰堯沈璧于
 洛𤣥龜負書舜禮壇于河黃龍負卷舒圖出水壇畔
 見後漢方術傳序河洛之文龜龍之圖註
漢代圖䜟皆冒河洛名如元和下詔有河圖稱赤九㑹
 昌十世以光十一以興類
東漢楊厚傳就同郡鄭伯山受河洛書及天文推步之
 術此以圖䜟為河洛書如曹褒傳河圖括地象類然
 亦是書非陳氏圖也傳稱厚祖父善圖䜟又云厚曉
[002-11b]
 讀圖書及太后引見特問以圖䜟可驗若黃瓊疏順
 帝謂宜開石室案河洛則專指災異言又不同
崔駰達旨故能扶陽以出順隂而入注引乾鑿度謂太
 乙之行從陽出而從隂入起于坎北從中男出也止
 于西南之離從中隂入也則離不在南而在西南矣
 故二四為肩離二與兑四也蔡氏以洛書配皇極而
 不知出入先後誤以坤九在南者為離離二在西南
 者反為坤是以九宫襲大傳方位而全失大衍之卦
[002-12a]
 數者也其誤如此而斯世尚指為洛書何耶
舊儒論互卦以京焦馬鄭諸説為據此師承之説也後
 有據及大傳者如二四同功為下互三五同功為上
 互類亦既明曉奈俗學鄙陋終執王韓之説謂無互
 卦予作仲氏易時已引本易爻詞及春秋傳斷詞確
 示之矣後作推易始末又悟伏羲卦名早及互卦如
 乾兑為履履者禮也乾兑西金之卦於行屬義焉有
 所謂禮者既視其畫䷉則上互為巽下互為離離
[002-12b]
 巽于南方為火于行為禮則在卦名已有之又泰之
 六五有帝乙歸妹之文泰為坤乾並非震兑安得有
 兄妹之稱第以三五上互震二四下互兑故及之
 ䷊則演卦立名且有旁及互體者況其他耶予同館
 喬侍讀作易俟一書極駁互卦且曰折衷孔子予不
 知其何所解惜不作一劄詰之
震來虩虩虩字不見他書即音與義亦不明嘗攷許叔
 重説文虩字無訓但引易云履虎尾虩虩恐懼按履
[002-13a]
 卦四爻祗有履虎尾愬愬終吉並無虩虩恐懼四字
 疑有錯誤後觀黃氏韻㑹其釋愬字曰音與索同又
 云驚懼謂之愬而丁氏集韻則云或作虩亦作覤至
 毛晃増韻則並出愬虩覤三字皆釋驚恐始知説文
 所引虩虩即愬愬其引易文則止履虎尾虩虩五字
 而恐懼二字則釋虩虩之文也履卦止愬愬而震卦
 有虩虩蘇蘇索索三重字虩與索與愬同音皆生責
 切而愬與蘇又同音皆生徂切惟毛晃音汔逆切稍
[002-13b]
 異而其釋恐懼則諸書並同宋儒不識蘇蘇索索之
 解誤祖虞仲翔説謂蘇者死而復生索者索然氣盡
 呉澄熊過奉為金科至妄為解義云虩者蠅虎之名
 則豈有生物名而叠之作重字者其誕妄可知也按/覤
 亦重字莊子/覤覤然驚
愬愬虩虩同字故履之履虎尾愬愬馬季長本作虩虩
 震之震來虩虩荀慈明本作愬愬對較便明易不經
 秦火任人傳讀故同讀之字一字數形其譌反多于
[002-14a]
 他經有如此
商瞿魯人春秋時善易者其為孔子弟子他無可考惟
 漢史有云魯商瞿子木受易于孔子以授魯橋庇子
 庸庸授江東馯臂子弓弓授燕周醜子家子家授東
 武孫虞子乖子乖授齊田何子裝漢興田何以齊田
 徙杜陵號杜田生是孔子之易五傳至何為漢代傳
 易之宗而其親受孔子者實商瞿也若乾鑿度稱孔
 子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請益于商瞿氏曰子
[002-14b]
 有聖知而無位孔子泣而曰鳯鳥不來河無圖至天
 之命也于是始作十翼是夫子素不知易反受教商
 瞿氏而後作易傳謬矣若後儒作偽子夏傳有云孔
 子之易傳之子夏商即子夏名瞿子木者别是一人
 則橋庇子庸馯臂子弓輩皆連類並稱一人耶抑兩
 人耶
子夏傳易無考史志子夏傳詩文選有子夏詩序或云
 詩小序亦子夏作又子夏有儀禮喪服一篇馬融諸
[002-15a]
 儒曽為訓説風俗通云穀梁赤子夏門人故舊稱詩
 禮春秋皆子夏所傳述者然並不及易即後漢徐防
 上書有云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于子夏
 則詩禮春秋而外并書亦並歸子夏然亦無易名漢
 藝文志易十三家無子夏撰述惟隋唐志有子夏傳
 二卷不知所始或謂係漢時杜子夏作以子夏名同
 見誤其説見孫坦周易析藴然亦無實據嘗考陸德
 明釋文及李鼎祚易解亦偶引及則在唐時已信行
[002-15b]
 其書然陳氏有云釋文易解所引者反為今子夏傳
 本所無有又在隋唐志止云二卷上卷已殘闕今所
 傳本有十一卷又孫坦云或取左氏傳證之晚又得
 十八占稱夫子曰縣官今亦無左傳與縣官之稱則
 不惟非子夏傳亦并非隋唐所傳本矣若晁以道謂
 舊子夏易傳二卷唐劉子𤣥已知其偽然其書不傳
 今號為子夏傳者崇文總目知其為偽而不知其所
 作之人乃獨知為此唐時張弧所作不知何所據而
[002-16a]
 云然按弧為唐試大理評事館閣書目曽載弧所著
 書然亦無言作偽子夏傳者予仲氏易中亦偶引傳
 文并經文互異字總見陸氏釋文及李氏易解本若
 今所傳本則向無其書今適為崑山徐氏所雕刻亦
 急閲一過然並不引及總之偽書無可道耳
左傳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不知所指孔安國謂三墳者
 伏羲神農黃帝之書五典者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
 書則其三與五亦但合三皇五帝數目而作偽三墳
[002-16b]
 者竊子華子出于一立于兩成于三連山以之而呈
 形歸藏以之而御氣大易以之而立數遂造三墳名
 色曰山墳形墳氣墳謂即羲易與連山龜藏三皇之
 易則無理矣至八索九丘孔氏謂夏商周所傳大訓
 然又謂八卦之設謂之八索求真義也九州之制謂
 之九丘言九州所聚也則豈八卦之設在夏商後耶
 若山堂考索曰八索八卦之説則正述孔氏語然孔
 氏又謂先君孔子讚易道以黜八索述職方以除九
[002-17a]
 丘則八索九丘總為夫子所除黜者更不可解
周禮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鄭康成謂連山夏易歸藏商易與周易而三此必師
 承有據之説故禮運引孔子曰我欲觀殷道是故之
 宋而不足徴也吾得坤乾焉註者謂即歸藏之書其
 名坤乾者以周易首乾商易首坤也然又名歸藏以
 大傳曰坤以藏之也由此而推則連山為夏易可知
 故干寶謂連山者列山氏之書也而夏人因之歸藏
[002-17b]
 軒轅氏之書也而商人因之小成者伏羲之易也而
 文王因之則以連山歸藏適與炎黃二帝氏號相合
 則必二帝原有其書而夏商因而用之此與皇甫謐
 帝王世紀夏人因炎帝而曰連山商人因黃帝而曰
 歸藏正同若杜子春賈公彦輩註三易謂連山作于
 伏羲歸藏作于黃帝合周易為三易則以連山屬伏
 羲為夏易所因之書與連山本神農周易本伏羲之
 説大相刺謬而後儒祖其説以闢康成且有謂連山
[002-18a]
 歸藏并非夏商之易則并賈杜亦矛盾矣賈杜謂夏
 易本羲易未嘗謂有羲易無夏易也正惟夏商原有
 易而周官太卜掌卜筮之法則三易兼用故并及之
 觀左傳國語筮卦有遇艮之八泰之八語註者謂夏
 商易占變不用九六而用七八故云公羊傳疏孔子
 欲作春秋卜之得陽豫之卦宋氏云此夏商之卦名
 則明明夏商有易且亦明列之三易之數為太卜兼
 用與周官同而不學之徒尚謂夏時非易名羲易非
[002-18b]
 夏易何其陋乎
舊儒作三統説者有謂周正建子實得天統故周易以
 乾為首乾者天也商正建丑實得地統故商易以坤
 為首坤者地也夏正建寅實得人統故夏易以艮為
 首艮者人也按乾天坤地以之合天地二統最為明
 確惟艮為人統頗費解説一曰艮卦畫象似古文人
 字☶/□不無穿鑿一曰周易艮卦六爻皆以人身取義
 則夏易連山何得先曉周易爻辭而取義于此若宋
[002-19a]
 人謂乾始萬物坤終萬物而艮則終始萬物者其于
 首艮之義則得矣然以為人統則仍未解按説卦傳
 艮為東北卦于方為寅寅者人也所謂天開于子地
 闢于丑人生于寅也則艮為人統亦猶之寅為人統
 而又何疑焉
十二辟卦十二月卦也自復至夬而為乾自姤至剥而
 為坤凡十二卦配十二月每一卦為一月之主辟者
 君也主也謂主一月之卦也若推易之法則適以此
[002-19b]
 十二卦為聚卦為他卦移易之主亦名十二辟卦其
 或以乾坤二聚卦無移易法則又去此二卦名十辟
 卦故漢儒又有十辟卦之説宋朱震元朱升倣漢儒
 説作十辟卦變是也其又名六辟卦如乾鑿度洛書
 摘六辟以建紀則又去十二之半者若晁景迂謂歸
 藏偽書中及十二辟卦似辟卦之説在夏商已有之
 則以歸藏本後儒偽撰而辟卦之説在偽書前遂襲
 取之非有他耳
[002-20a]
干寶註三易謂連山首艮歸藏首坤周易首乾然又云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此小成
 之易也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説言
 乎兑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此連山之易也初乾
 初□即/坤初艮初兑初犖即/坎初離初釐即/震初巽此歸藏
 之易也則連山終艮歸藏次坤與首艮首坤之説自
 相牴牾且以大傳帝出乎震一節為歸藏之易亦不
 合且亦不知所據若又云伏羲之易小成為先天神
[002-20b]
 農之易中成為中天黃帝之易大成為後天此即宋
 儒以伏羲為先天以文王為後天以八卦為小成以
 六十四卦為大成之所始夫大傳祗有八卦而小成
 一語此又増中成大成原是不妥且其云小成者就
 揲蓍者言之謂十八變中九變而成内卦祗為小成
 必十八變而後引伸觸類能事已畢非謂伏羲祗畫
 八卦至神農而後重之如京房所云神農重乎八純
 史記所云神農觀日中交易而作重卦也八卦因重
[002-21a]
 皆伏羲事與神農無與大傳自明其以小成屬羲易
 固已可怪若宋人造為因重之法隂陽太少層累加
 畫指為先天而以先天屬伏羲乃取説卦中夫子所
 傳羲易卦位攧撲不破者指為後天反以為此文王
 易非羲易則悖誕極矣小成大成先天後天太陽太
 隂少陽少隂皆前人已言而更易其説遂致懸絶始
 知偶然之言後將憑倚不可不慎也又大傳有上古
 結繩而治作易者其于中古語後儒遂増入下古以
[002-21b]
 為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易之影嚮可笑類
 如此
連山歸藏二易久亡按北史劉𢎞奏購求天下遺書其
 時劉炫頗有名遂造偽連山易魯史記等百餘卷上
 之已取賞去而後有訟之者免死除名鄭樵謂連山
 易至唐始出皆偽書也崇文總目載歸藏易晉太尉
 參軍薛貞註在隋世尚存十三卷後祗存初經齊母
 本蓍三篇至唐世又有司馬膺註十三卷至宋亦亡
[002-22a]
 晁以道謂商易為張天覺偽作或云即司馬膺作故
 呉澄謂連山歸藏劉光伯司馬膺偽書也若衛元嵩
 作元包亦以先天後天太少隂陽立卦一如干寶所
 言為宋人竊襲偽造之始然亦冒名歸藏易以坤先
 乾此則倚傍不足道者第桓譚新論云連山八萬言
 歸藏四千三百言連山藏于蘭臺歸藏藏于太卜則
 必漢時尚見其書故字數鑿鑿如此惜不可考矣
宋人以羲易為先天文王易為後天始于陳摶此竊干
[002-22b]
 寶伏羲先天神農中天黃帝後天之説而改襲之然
 不及中天也先天後天見文言若中天則揚雄太𤣥
 列九天之名一曰中天非中古之謂後有造為陳氏
 中天圖者已可笑矣至宋咸淳末有東嘉朱元昇者
 全襲其説作三易備遺以連山為先天即伏羲易以
 歸藏為中天即黃帝易以周易為後天即文王易此
 竊干寶中天之名而又改其説以附于陳氏三天之
 所未備仍取蔡季通所定河圖洛書而反之以一至
[002-23a]
 九為河圖一至十為洛書悉如劉長民鈎隠所傳者
 以之糾纒八卦之中命為易本乃取陳氏先天圖反
 覆囘互以當連山取舊儒納音説牽强傅㑹以當歸
 藏然又以禮器引夫子曰吾得夏時一語雜及律歴
 枝幹隂陽分合之數以充連山欲避文王後天卦位
 仍用先天轉旋四象老少諸説以充歸藏則又與連
 山先天歸藏納音之私説又無所分别且干寶以大
 傳天地定位一章為伏羲易以帝出乎震一章為連
[002-23b]
 山易而此又竊襲而更改之以天地定位帝出乎震
 二章總為連山易以雷以動之風以散之一章為歸
 藏易大易何書夫子之傳何傳乃可任意割剥拗枉
 揉曲爾創彼見我執此臆有如是者此侮聖言無忌
 憚之甚者也元昇中嘉定武舉為處州龍泉等處巡
 檢咸淳中兩浙提刑上其書薦之而不見用今崑山
 徐氏雕其書入經解中凡十卷
 易小帖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