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22 田間易學-清-錢澄之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田間易學卷三
          桐城 錢澄之 撰
  周易上經
震下/兑上
隨元亨利貞无咎
 本義 隨從也以卦變言之為剛來隨柔以二體言
 之為此動而彼説亦隨之義已能隨物物來隨已彼
[005-1b]
 此相從其通易矣故為元亨然必利於貞所隨不貞
 則雖大亨而不免於咎矣蔡虚齋曰剛來隨柔彼來/隨我也不主於剛也此動
 而彼説亦彼來隨我也所主在震也故為已能隨物/物來隨已卦以物隨為義已能隨物謂已能為物所
 隨也擇所隨得正如馬援之對光武曰當今之世非/但君 臣臣亦擇君耳此知所隨者也若光武便為
 物隨而得/其正者矣
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説隨 大亨貞无咎而天下
 隨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本義 王肅本天下隨時時作之隨時之義時字在
[005-2a]
 之字下今當從之本義以卦變言本自困卦九來居/初又自噬嗑九來居五而自未濟
 來者兼此二變皆剛來隨柔之義聖楊誠齋曰時出/於聖人天下隨聖人時成於天下 人隨天下然必
 先有聖人之隨而後有天下之隨主焦弱侯云陽動/隂說易至詭隨初為震主上為兌 兩爻俱无繋應
 其動也无心其説也无情得貞之道也遽彖辭重在/貞傳辭重在時時之所在即貞也動不 動隨時而
 動所謂貞也物郝氏輿曰以陽下隂是以已隨物也/陽動隂説是 來隨我也以我隨物而後物始隨我
 君子未有不舍已而能從時者隨蘇子瞻曰時者上/之所制也不從已而從時其為 也大矣 時論曰
 易以三陽三隂為中故㤗否為網領而隨蠱寓咸恒/損益之消息焉隨者否初終之反也蠱者泰初終之
 反也否泰反其類/於换爻而益明矣
[005-2b]
  今按程子闢否泰卦變之説以為卦變皆自乾坤/來然如此卦謂乾之上九來居坤下坤之初六往
  居乾上蠱則乾之初九進居於上坤之上六下而/為初於一卦之上下而有乾坤二體非即泰否乎
  據啟蒙隨自泰來蠱自否來如彖傳則隨自否來/以初六與上九互换也故曰剛來而下柔蠱自泰
  來以初九與上六互换/也故曰剛上而柔下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程傳 禮君子晝不居内夜不居外隨時之道也
 本義 雷藏澤中隨時休息丘行可曰君子體天行/事故動與雷俱出而静
 與雷俱入如雷出地奮豫以之作樂崇德雷在天上/大壯以之非禮弗履天下雷行无妄以之對時育物
[005-3a]
 法雷之動也如雷在地中復以之閉關息旅后不省/方澤中有雷隨以之嚮晦宴息皆法雷之静也 蔡
 虚齋曰君子以嚮晦入宴息即所謂日入而息也三/才之理有動有静静所以養動之根也如造化之氣
 冬來息得不固來嵗必有災沴故冬雷則灾醫家/謂三更不睡則血不歸肝來日精神不足用矣
 見易曰雷在澤中收聲之雷也月令曰水澤涸雷聲/收伏而不動也嚮晦宴息即伏雷之義道家謂希夷
 好睡得五雷蟄法則知宴息亦大有功在春彖以動/言象以静言豫位正冬先言出奮隨已當 即具秋
 收葢謂墮静知其/動隨動知其静也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
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005-3b]
 王註 居隨之始上无其應无所偏繫動能隨時意
 无所主者也 本義 卦以物隨為義爻以隨物為
 義初九以陽居下為震之主卦之所以為隨者也既
 有所隨則有所偏主而變其常矣惟得其正則吉又
 當出門以交不私其隨則有功也王伯厚云同人之/初曰出門隨之初
 曰出門謹於出門之/初則不苟同不詭隨
 見易曰官有定位有常分也如初與四應二與五應/三與上應皆一定之常分也至隨時諸爻皆不應焉
 惟二五猶是正應乃二不應五而繫於初此所謂變/其常也初不上交而交於二所謂出門交也爻以隨
[005-4a]
 物為義惟所隨得正則雖渝變其常可也但戒以從/正則吉耳 三國之初紹彊而操弱賈詡獨勸張繡
 舍紹而從操南北之代晉夏而秦夷王景畧之師勸/猛舍晉而事秦此皆變所守之常見而卒能有功此
 官有渝而從正/者之一證也
 火傳曰官有渝渝者時之當渝者也故渝所以為隨/也伊尹生平所守者堯舜之道此其所謂官也一旦
 幡然而改舍堯舜之道而事放伐/之主此其官有渝也皆時為之也
六二繫小子失丈夫 象曰繫小子弗兼與也
 本義 初陽在下而近五陽正應而遠二隂柔不能
 自守以須正應故其象如此楊氏曰以剛隨人者謂/之隨以柔隨人者謂之
[005-4b]
 繫剛有以自立柔不足以自立也故初九九四九五/不言繫而六二六三上六皆言繫也 王伯厚曰里
 克之中立鄧析之兩可終於邪而已故弗兼與隨之/義也 訂詁曰六二中正非必果繫初背五也以其
 近比於初易於牽繫故為之戒耳吾謂當其時有不/得不繫不容不失者則繫亦隨時之義也 時論曰
 亞夫𤼵疽馮衍閉門自憤其繫之失也龎/公不比管樂徐庶廢於曹劉其知隨者乎
 見易曰二之繫小子其夷吾之繫於子糾魏徵之繫/於建成乎孚於嘉則桓公與太宗兩君所孚者正以
 其能/繫也
六三繫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象曰繫丈夫
志舍下也
[005-5a]
 本義 三近繫四而失於初其象與六二正相反四
 陽當任而已隨之有求必得然非正應故有不正而
 為邪媚之嫌故又戒以居貞也胡仲虎曰易之例不/論隂陽小子皆指初
 而言隨初九陽稱小子漸初六隂亦稱小子而蔡虚/齋曰居貞謂自處以正不可以求有得之故 苟於
 求/也
 見易曰三无正應初四皆陽有求則得之矣然而從/四正也四近而在上從上則順與近則固故繫丈夫
 而利/居贞
 火傳曰隨三隂皆繫而以為隨者隨无故也謂當隨/之時无有成跡可踐也二繫小子三繫丈夫皆時為
[005-5b]
 之不得不繫隨之義也之六三之繫正如淮隂謝項/羽之便而稱漢王相遇 隆公瑾因蔣幹之來而述
 仲謀知己之誼皆以隨有求得而繫也然則/求得不妨必居貞而得乃謂得之有道耳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隨有獲
其義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程傳 九四以陽剛之才處臣位之極為臣之道當
 使恩威一出於上衆心皆隨於君若人心從已危道
 也居此地者惟誠積於中動合於道以明哲處之則
 又何咎丘行可曰豫隨九四皆大臣也豫之有得猶/隨之有獲也特豫柔主在上四之志可以行
[005-6a]
 故其戒在君而五貞疾隨剛主在上非四之所可犯/故其戒在臣而四貞凶也○蔡虚齋曰漢蕭何韓信
 皆受君之重任者也何聽鮑生召平之計得免於禍/信恃其功既求封齊復求王楚高祖惟所欲則與之
 可謂隨有獲也而高祖疑信之心已始於此矣自人/君言之有功必賞固其正也於人臣之義挾功求賞
 能无凶乎與象正曰與人同功則必與人同過與人/分福則必 人分禍晉文公反國先諸皸瘃而後好
 惠者及河子犯反璧請從此亡叔向舉似范文子文/子愍其未仁夫子犯之明豈不及䜿頭須寺人勃鞮
 乎夫各有其道也夫人隨人而不免於患/者多矣惠公之入里丕之黨有存者乎
 見易曰霍光秉政豈其孚誠猶有不足乎而驂乘於/帝如芒刺在背此其不能在道也史稱其不學无術
 惟不學故不明也○有獲之心私也苟不/明道而以无所獲自恃其无私亦凶也
[005-6b]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本義 陽剛中正下應中正是信於善也王伯厚云/信君子則
 治之本隨九五曰孚於嘉吉信小人/則亂之機兑之九五曰孚於剝有厲
 見易曰嘉謂二也二既繫初而為五所孚何也李勣/初事李宻宻既降唐諭勣來歸勣悉其所有納諸宻
 使自上於帝可謂繫於宻者矣唐祖/以是重勣寵遇曰隆是孚於嘉也
 火傳曰嘉兼二與四言五之樂善信賢不惟不嫌二/之繫併不疑四之逼四曰有孚五曰孚嘉四五皆陽
 同德相/孚也
上六拘繫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繫之
[005-7a]
上窮也
 程傳 太王去豳遷岐邠人從之者如歸市葢其人
 心之隨固結如此故周之王業以興西山岐山也用
 亨王業成也
 火傳曰此三分有二時也既拘繫之又從而維之言/文王聮絡六州之人心固結之以服事殷也雖天命
 在周而臣節益堅惟祭其封内西山而已不傳曰上/窮也言人心已去雖拘繫之而周有不得 王者其
 勢窮於/上也
巽下/艮上
[005-7b]
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程傳 甲數之首事之始也治蠱之道當思慮其先
 後為救弊可久之道先甲謂先於此究其所以然也
 後甲謂後於此慮其將然也一日二日至於三日言
 慮之深推之遠也究其所以然則知救之之道慮其
 將然則知備之之方善救則前弊可革善備則後利
 可久後之治蠱者不明先甲後甲之誡慮淺而事近
 故勞於救世而亂不革功未及成而弊已生矣 本
[005-8a]
 義 甲日之始事之端也先甲三日辛也後甲三日
 丁也前事過中而將壞則可自新以為後事之端而
 不使至於大壞後事方始而尚新然更當致其丁寧
 之意以監其前事之失而不使至於速壞聖人之戒
 深也蔡虚齋曰先甲三日是蠱之將然也而預治之/後甲三日是蠱之既治也而維持之聖人治蠱
 不於方蠱之時而必於將蠱之先與既治之後異乎/世之隨時補塞而偷安目前者之所為也 見易火
 傳説具載圖象/卷甲庚論中
  今按孔疏云輔嗣謂甲者剙制之令為在後諸令/之首故謂之甲漢時令之重者謂之甲令凡宣令
[005-8b]
  前三日殷勤而語之後三日丁寧而語之使曉知/新令而後乃專誅也鄭康成以甲為日不為令云
  先三日辛也後三日丁也諸儒並依此説今觀程/傳謂甲者事之始似從王註本義辛丁之説則又
  主鄭/義也
彖曰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 蠱元亨而天下治也
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
行也
 本義 治蠱至於元亨則亂而復治之象也亂之終
 治之始天運然也蘇子瞻曰器欲常用體欲常勞天/下欲常事事故曰巽而止蠱夫下
[005-9a]
 巽則莫逆上止則无為衰亂之萌起矣所以天事无/事而不事事則後將不勝其事矣此蠱 以有 也
 昧者乃以事為蠱失之矣惟訂詁曰剛上者艮之上/九也柔下者巽之初六也 柔在下者既巽而不能
 為剛在上者又止而不肯為所以成蠱向蔡汝柟曰/君子慮豐之盈不慮蠱之壞天道人心 於有事可
 以慮/始矣
 見易曰本義謂蠱壞極而有事也蠱之患其内已壞/而外不知於此時而欲有事未有不斥為多事者迨
 因循日乆蠱象已見天下共知其壞而後事始可為/彖曰元亨幸天下之共見其蠱而治可期也 傳曰
 天行者三剝復為消息盈虚此為消息中變所貴盡/人事以應天行豈委之循環之運乎賈誼曰□火薪
 上而謂之安此先甲之憂也杜預云/平吳後當勞聖慮此後甲之虞也
[005-9b]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本義 山下有風物壞而有事矣而事莫大於二者
 乃治已治人之道也
 火傳曰風者所以𤼵舒萬物而在山下則鬱屈而不/能舒凡物風不散則虫生故有蠱象而君子象風以
 振民振者所以𤼵舒之也象山/下以育德育者所以涵蓄之也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厲終吉 象曰幹父之蠱
意承考也
 本義 幹如木之幹枝葉之所附而立者也蠱者前
[005-10a]
 人已壞之緒故諸爻皆有父母之象初六蠱未深而
 事易濟故為有子則能治蠱而考得无咎蘇子瞻曰/蠱非一日
 之故也必世而後見以父子言之則父養其疾至子/而後𤼵也 蔡虚齋曰初六是子考之无咎子之吉
 也六爻皆人子考指父父在亦得稱考若康誥云大/傷厥考心可見 吳客卿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非
 无改其蠱事/也故曰意承
 見易曰初為巽主上為艮主初幹之最早是於父在/之時而以幹蠱為志者也有子考无咎自見者謂之
 葢有潛移黙感之妙故曰意承考也葢不以事幹而/以意幹也若上九在蠱運既終之後而以不幹幹之
 所以風勵人心為幹蠱之本也故傳曰/志可則也葢不以事幹而以志幹也
[005-10b]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 象曰幹母之蠱得中道也
 程傳 九二陽剛為六五所應是以剛陽之臣輔柔
 弱之主有子幹母蠱之義不可貞謂不可盡其剛直
 之道也楊龜山曰母者隂而尊之稱如晉六二之稱/王母小過六二之稱遇其妣皆謂六五也
 倪鴻寳曰三王以前父无定子得其道則子之女媧/以後母无定女正其德則女之堯不子丹朱而舜為
 之子舜不子商均而禹為之子吕雉不可以母漢而/陳平為之女武曌不可以母唐而狄公為之女舜禹
 之誅殛隨刋男子之才陳狄之委蛇郤曲女子之容/也故无子雖堯舜不勉咎有女雖雉曌不終蠱天下
 治道尚陽則貴子克家尚隂則貴女幹蠱以訂詁曰/貞者事之幹如何可廢但時有不可貞則 不可貞
[005-11a]
 為中故曰/巽以行權
 見易曰臣之於君猶子之於父也於二獨言母則母/有時而當父之任矣後世垂簾聽政之事易固已先
 兆其端而所以立身母后/之朝其道固已言之早矣
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无大咎 象曰幹父之蠱終无
咎也
 本義 過剛不中故小有悔巽體得正故无大咎胡/仲
 虎曰幹蠱之道以剛柔相濟為尚然與其為六四過/於柔而吝不若九三過於剛而悔始曰小有悔繼之
 曰无大咎猶幸其能剛也幸其能體巽之權而不失/其正也 易宜曰蠱幹而親之失彰故悔子之道盡
[005-11b]
 故无咎爻曲體孝子之心傳直揭/幹之之道 悔以心言咎以理言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象曰裕父之蠱往未得也
 本義 以隂居隂不能有為寛裕以治蠱之象如是
 則蠱將日深故往則見吝
 見易曰裕者以為不必有為守成而已如是則父蠱/日深不可為矣此宋人紹述之害也漢成之於元帝
 亦裕/也
 火傳曰諸爻所幹之蠱皆五之蠱也而於二稱母於/三四稱父何也二以剛中之德上應柔中之主惟二
 是從二復以不可貞承之故曰母母之者親之至也/三過乎剛恐有弱其主之嫌故父之父之者尊之也
[005-12a]
 四過乎柔自安於不及其君之分亦父之父之者順/之也尊父則不欲貽父以過故曰幹蠱順父則不敢
 爭父之失/故曰裕蠱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象曰幹父用譽承以德也
 張横渠曰雖天子必有繼也故亦云幹父之蠱以胡/庭芳曰在六二以五為母在六五又自取子道 繼
 世之君言也象何常之有子訂詁曰幹父用譽葢不/承以才而承以德子為孝 父為慈父有幹功无幹
 名杞時論曰仲虺之誥吉甫之誦用譽也德宗不用/盧 李泌曰堯舜不逮矣此譽幹也 母不可貞父
 而用譽詩云母氏聖善我无令人二之事/也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五之事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005-12b]
 本義 剛陽居上在事之外故為此象蔡虚齋曰下/五爻皆有蠱
 者惟上九是不與天下之蠱者故程傳/云如伊尹太公之流㑹子子思之徒也
 見易曰世運之蠱皆由士大夫溺志於富貴以致之/也上九之高尚固治蠱之一道也蠱為食志之䖝諸
 爻所治者國事之蠱上所治者士大夫心志之蠱也/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誰謂高尚不足
 以治/志乎
兑下/坤上
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凶
 本義 臨進而凌逼於物也二陽浸長以逼於隂故
[005-13a]
 為臨十二月之卦也 八月謂自復卦一陽之月至
 於遯卦二隂之月隂長陽遯之時也或曰八月謂夏
 正八月於卦為觀亦臨之反對也朱子又謂前説是/周正八月後説是
 夏正八月恐文王作卦辭時只用周正紀之方按文/王繫辭之時未有周正至周武得天下之後 用周
 正也陽李子思曰陽生於子終於已隂生於午終於/亥一 復十一月也臨正當建丑之月二陽浸長以
 逼四隂至於建酉之月為觀四隂浸長以逼二陽則/臨之二陽至觀危矣所謂至於八月有凶言之於臨
 則當自臨數不當自復數以觀次臨則當數至觀不/當數至遯臨觀乃隂陽反對消長之常理文王以八
 月有凶為戒其義甚著豈可外引遯卦為周八月哉/ 胡仲虎曰謂之復者七日來復隂之極而陽初來
[005-13b]
 也謂之臨者朋來无咎二陽皆來而逼於隂也故復/亨而臨則大亨復不言利貞者復是初陽之萌无有
 不善臨則二陽浸盛易至放肆故戒之也臨論反對/則觀為八月聖人於觀不言隂之盛而於 言之易
 為君子謀也以象正曰隂以八退陽以七反故臨進/也復反也臨 陽進八月而得遯復以隂郤七日則
 猶之復也臨如織者前退而漸窮復如耕者後郤而/更始 日從甲庚月從律吕甲與已合則為六日矣
 庚甲互始謂之七日臨為大吕大吕丑也夷則申也/丑之距申相去八月故八月者律吕之所從生七日
 者甲庚之所從始也而獨見於臨復以日月紀天道/以剛柔别人事剛柔不當則吉凶雜生故剛而受之
 以損柔而受之以益律吕干支聖人所教為損益剛/柔之具也莫為之損而待其自消莫為之益而待其
 自富是則委化之事非聖人所為道也范蠡之言兩/節是用柔者也以柔賊剛幸而近於道不幸而近於
[005-14a]
 賊/
 見易曰以位言則上臨下也以勢言則剛臨柔也當/二陽浸長之時則不惟其位惟其勢故四隂在上雖
 居臨下之位而實則為下剛之勢所臨四隂順從而/已 利貞以初二兩爻言所重尤在九二以二為卦
 主/也
彖曰臨剛浸而長 説而順剛中而應 大亨以正天
之道也 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本義 言雖天運之當然然君子宜知所戒徐子與/曰浸漸
 也隂符經云天地之道浸列子所謂一氣不頓進一/形不頓虧言二陽長於下而漸進也 張希獻曰遯
[005-14b]
 者臨之反也臨曰剛浸而長易為君子謀也遯不曰/柔浸而長而止曰小利貞浸而長易不為小人謀也
 之至於八月則歴時尚乆而曰消不乆者於其方長/ 時而告之以將消之理庶乎知所戒也 倪鴻寳
 曰易以浸為道者也董子曰日長加益而不知此皆/以其積漸㣲曲使物无愕者也聖人雖甚奬揚亦必
 欲其/有序
 見易曰以十二律吕按之臨當大吕丑月由大吕至/夷則所歴凡八月於月為申於卦為否彖云至於八
 月有凶否之慮也否曰小人道長君子道消故彖傳/於臨甫曰剛浸而長即曰消不乆也正與否對 元
 亨以勢言利貞以理言大亨以正謂以人事合/天道也不以正而大亨謂之天行不謂之天道
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无窮容保民无疆
[005-15a]
 本義 教之无窮者兑也容之无疆者坤也
 見易曰教思為容保之本教有窮而教思无窮孟子/曰教人以善謂之忠忠則所謂教之思也澤上有地
 澤氣隂行於地中而不知亦无不到所以象教/思之无窮也容保民无疆即在教思无窮内
初九咸臨貞吉 象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本義 卦惟二陽徧臨四隂故二爻皆有咸臨之象
 見易曰莊子謂周徧咸咸者徧也大也公也初二二/陽勢方上進小人皆有不安其位之意兩君子一以
 大公无我之心臨之不生分别其問而小人安矣安/則漸為君子所用而可以化小人為君子泰治由此
 成矣泰之九二包荒/猶是咸臨之道也
[005-15b]
 火傳曰初與四應二與五應而皆曰咸臨者初二一/體同德既不分繫應而於諸隂亦不以非所應而外
 之也一則剛而得正一則剛而得中/故能善處於君子道長之時如此
九二咸臨吉无不利 象曰咸臨吉无不利未順命也
 本義 剛得中而勢上進故吉而无不利也
 見易曰九二剛中而應為臨之主初所恃以上進者/也二於初合志同升无論應與非應皆在所臨葢本
 其剛中之德无黨无偏能化異為/同也非二之咸初无由以為咸矣
 火傳曰未順命孔氏謂未盡順五命君臣上下獻可/替否之義也愚觀五以柔中任二二剛中應五大臣
 以道事君不肯苟從於上豈能盡順命乎二不以不/順為嫌五不以不順為忌此之謂无不利然不順終
[005-16a]
 非臣道之正也故初於二遜其利而二於初遜其貞/○吾兄幼安謂隂黨猶盛尚有未肯從陽之意如三
 之甘臨其外甘者其中必苦豈真能順命乎二惟以/咸臨不生異同其間使之潜移黙化是以无不利也
六三甘臨无攸利既憂之无咎 象曰甘臨位不當也
既憂之咎不長也
 本義 隂柔不中正而居下之上為以甘説臨人之
 象項平菴曰六三甘臨而无攸利見君子之難説也/既憂之无咎又見君子之易事也其處已也嚴故
 不受不正之媚其與人也寛故不治既憂之人/爻辭雖為六三言然亦可以見二陽之用心矣
 見易曰三為兑主與二陽同體而居二陽之上然陽/勢方長三雖在上位惟悦以取容所謂以位臨者虚
[005-16b]
 名而已見二陽之不可説必憂憂則知所變計矣故/无咎彖以八月有凶警君子爻以既憂之无咎戒小
 人然則易亦未嘗/不為小人謀也
 火傳曰六三為兑之主陽進而不以為嫌若説其進/者所謂甘臨也然質隂而位陽而陽猶疑之疑其未
 能順乎陽也是以雖甘臨而无所利所/居之位然也故六三之咎位不當也
六四至臨无咎 象曰至臨无咎位當也
 王註 處順應陽不忌剛長而乃應之履得其位盡
 其至者也 本義 處得其位下應初九相臨之至
 宜无咎者也
[005-17a]
 見易曰初九之咸胥舉世以大同/也六四之至從正應以致一也
 火傳曰初之咸固不繫於應也二之咸併四亦在臨/中而四惟正應是與不因初之咸而有異志不以二
 之咸而有分心上下相/臨專壹而懇至者也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本義 以柔居中下應九二不自用而任人乃知之
 事而大君之宜吉之道也
 見易曰五與三隂同類而下應九二二非其類也且/以剛中之德必有不便於羣隂併不便於人主者而
 五任之不疑由其胷中能分别邪正且知天下國家/之事非剛者不能任也知孰有大於此者乎濬哲之
[005-17b]
 主但用禹臯陶而垂拱之治已畢此道得也未在隂/黨中而惟剛之是任即此是知即此是行中 有行
 不中而宜為大君者周公賛以知夫子/釋以行中惟其行中乃所以為知也
上六敦臨吉无咎 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内也
 程傳 上與初二雖非正應然志在從乎二陽尊而
 應卑高而從下尊賢取善敦厚之至也楊誠齋曰祁/奚之免叔向
 在於請老之後非有位也吕疆之在黨人乃无寵任/之權非有力也故君子病无志耳 蘇子瞻曰六五
 既已應九二矣上六又從而附益之謂之敦臨復六/四既已應初九矣六五又從而附益之謂之敦復其
 義一也擁鄒泗山曰上六處於事外乃能加志二/賢脉脉 衛善人者國之紀也衛善者天必祐之
[005-18a]
 見易曰此建丑之月也陽氣方升用事之主益閉藏/之不令早泄所以厚其氣也古大臣於賢才之新進
 者輙抑其躁競以收其大/用不知者且以為絳灌矣
 火傳曰志在内内指初二敦臨者不惟培養善類使/正氣日升抑且厚待宵人使邪慝自化 按土上加
 土曰敦葢増益之也五既任賢上更加䕶持故/曰敦凡屢請曰敦請屢諭曰敦諭皆重復之義
坤下/巽上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本義 觀者有以中正示人而為人所仰也九五居
 上四隂仰之又内順外巽而九五以中正示天下所
[005-18b]
 以為觀 此卦四隂長而二陽消正為八月之卦而
 名卦繫辭更取他義亦扶陽抑隂之意項平菴曰盥/者祭之初步
 凡祭之事百未一為也薦者祭禮之最盛此但以盥/而不薦象恭已无為耳先儒謂盥則誠意方專薦則
 誠意已散仁人孝子之奉祀豈皆至薦而誠散乎○/伯玉曰此自廟中觀者言也盥時穆然无為薦則有
 事矣下之觀上不於方有事之際而於/未有為之時顒若之孚正在盥時可觀
 見易曰觀為四隂之卦去剝一間耳聖人不言隂壯/以危陽特主陽在上以名卦葢觀雖止二陽有九五
 為之君也剝則君亦變為隂矣氣運消長全係乎君/一正當關羣邪退聽大觀在上其為小人者皆相觀
 而化不為之賔則為之民何必去小人始為太平乎/小人化於其上不在上之精明綜核柢此中正之德
[005-19a]
 服之於不言之表即所謂聖人之神/道也堯之垂裳舜之恭已殆近之矣
 火傳曰羣隂上進其剝陽之勢不能自已一遇中正/之主瞿然退聽正如太陽當空氛翳頓消六四最近
 於五先觀光而為之賔其下此之囘心易慮可知矣/卦不分君子小人而爻於初曰小人於五上曰君子
 以見君子在上雖下/有小人无能為也矣
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 觀盥而不薦
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 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
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王註 統説觀之為道不以刑制使物而以觀感化
[005-19b]
 物者也神則无形者也不見天之使四時而四時不
 忒不見聖人使百姓而百姓自服也 本義 極言
 觀之道也四時不忒天之所以為觀也神道設教聖
 人之所以為觀也蘇子瞻曰无器而民趨不言而民/喻觀之道也聖人以神道設教則
 爵賞刑罰有設而不用者矣擬之宗廟/盥而不薦者也盥者以誠薦者以味
 見易曰本義謂觀者有以中正示人而為人所仰則/是顒若之孚專以作萬物之覩於人所不覩者而懈
 矣大觀之德象諸盥而不薦葢存誠於中无以示人/而人自仰之殆文王之不顯亦臨无斁亦保者乎
 不動聲色而民自觀感即/是神道神无聲色可求也
[005-20a]
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本義 省方以觀民設教以為觀歐陽永叔曰聖人/處乎人上而下觀
 於民各因其方順其俗而教之民知各安其生而不/知聖人所以顺之者此所謂神道設教也 黄元公
 曰地有五方各成風氣不可推移也省方設教禮從/其宜使各安其俗凡以顺土風耳風為教主施號四
 方是以先/王尚之
 見易曰彖傳既云中正以觀天下象傳乃云以省方/觀民葢欲以下觀之化騐在上之大觀也而又設教
 者所以補觀化/之所不及也
初六童觀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
[005-20b]

 本義 卦以觀示為義據九五為主也爻以觀瞻為
 義皆觀乎九五也初六隂柔在下不能遠見童觀之
 象參義曰九五為在下四隂所觀而四隂之/觀於五者以相去之遠近為所見之明暗
 見易曰初隂在下去五大遠隨衆以觀无所識見曰/童觀以其童也雖本隂質尚未判其為君子小人以
 為小人下觀而化則无咎也以/為君子待觀而化斯為吝矣
六二闚觀利女貞 象曰闚觀女貞亦可醜也
 本義 隂柔居内而觀乎外闚觀之象女子之正也
[005-21a]
 象正曰十煇之師執管以測星辰八能之子登臺以/觀雲物皆闚觀之知也君子或為之大人弗為也
 黄元公曰童子之見/不奥婦人之見不廣
 見易曰女子之觀亦毒如辛毗之姊識曹丕之必衰/陳平之母識漢業之必大此皆闚觀也人主一身為
 天下所觀雖婦人童子不能/逃焉非大觀在上者可乎
六三觀我生進退 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本義 我生我之所行也六三居下之上可進可退
 故不觀九五而獨觀已所行之通塞以為進退楊誠/齋曰
 三五皆曰觀我生六三審已以從人/九五審人以脩已六三似漆雕開
[005-21b]
 見易曰我生猶云我之生平也以六則隂以三則剛/是六三未全乎隂柔也處四隂之中而與上九為應
 則亦正人之氣類也故可以進自顧不中不正而陽/剛中正之主儼然在上能自信其必進乎故又有欲
 退之象然能自觀以為進/退亦不失進退之道也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賔於王 象曰觀國之光尚賔也
 程傳 不指君之身而云國者在人君而言豈止觀
 其行一身乎當觀天下之政化則人君之道德可見
 矣 本義 六四最近於五故有此象胡仲虎曰觀/國之光即九
 五所謂觀我生也五自觀曰生自四觀五曰光不指/君之生而曰國者觀其達於國者則其出於君者可
[005-22a]
 知矣知時論曰左傳陳敬仲筮得觀之否稱六四為/公侯 賔於天子者元侯也以羣隂逼陽之勢轉為
 諸侯朝王之象大/觀而化正在此爻
 見易曰六四為諸隂之領袖既觀/光而尚賔則其下觀而化者可知
九五觀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觀我生觀民也
 本義 九五陽剛中正以居尊位其下四隂仰而觀
 之君子之象也項平菴曰凡易全卦皆以主爻為我/蒙以九二為我彖辭稱我者二也小
 畜以六四為我彖辭稱我者四也頥以上九為我初/所稱之我上九也小過以六五為我中孚以九二為
 我觀以九五為我六三所稱之我亦九五也若需三/解二鼎二旅四自以本爻之吉稱我非一卦之事矣
[005-22b]
 見易曰九五所謂大觀在上者也其有以觀天下必/先嚴於自觀當陽消隂長之時小人與君子勢不相
 容惟中正在上相顧而不敢動其意未嘗一日忘君/子也五之觀我生葢時時省察其為我也我不失其
 中正則君子无咎少疎君子危矣觀我乃/所以觀民彖傳稱中正以觀天下者此也
 火傳曰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君子之道君道/也若小人雖在位猶之民也剝上曰民所載指衆隂
 之為民也故傳/以民稱小人
上九觀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本義 上九陽剛居尊位之上雖不當事任而亦為
 下所觀故其戒辭與五同但以我為其小有主賔之異
[005-23a]
 耳 志未平言雖不得位未可忘戒懼也訂詁曰觀/之所以異
 於剝特多九五一陽耳烏可无同德之/助故上九惓惓助九五以觀民設教
 見易曰卦惟五上二陽五以中正在上上以同德輔/之天下君子所恃者五也尤恃有上也上朝夕於五
 側以觀其生其指五也五既以自觀又有上觀其德/益固而君子无咎矣傳曰志未平也上以扶陽為志
 雖二陽在上四隂尚未用事然自見隂勢向長陽勢/向消於志甚未平耳此志未平之君子即剝時碩果
 不食之/君子也
  今按隂陽平分以氣數論之本无低昻而/於君子之志不可不存扶抑故自不平
震下/離上
[005-23b]
噬嗑亨利用獄
 本義 為卦上下兩陽而中虚頤口之象九四一陽
 間於其中必齧之而後合故為噬嗑楊龜山曰噬嗑/去間之卦也不
 曰利用刑而曰利用獄獄所以治間而求其情也治/而得其情則刑之而天下服矣 胡仲虎曰利用獄
 者先之以電之明而雷從之也電之明所以察獄雷/之威所以决獄雷電有時獄之用亦有時非如頥中
 有物強梗者為之/間獄豈宜用哉
彖曰頤中有物曰噬嗑 噬嗑而亨剛柔分動而明雷
電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
[005-24a]
 孔疏 剛柔分謂震剛在下離柔在上欲見明之與
 動各是一事故剛柔言分也明動雖各一事相需而
 用故雷電言合也俞氏曰頥中有物為噬嗑賁何以/不為噬嗑噬者必下動賁无震也
 剛柔分謂震剛離柔分居内外非謂三隂三陽也心/訂詁曰九五得黄金所謂柔得中者雖懐惟䘏之
 而㫁制枉直不失情理若吕刑過於矜䘏至大辟亦/予其贖姑息已甚未免柔而失中矣 昔五侯僣逼
 罪狀顯明成帝得於親目非不明也乃不能如文帝/之誅薄昭臨刑始行赦免則雷不與電合矣趙蓋韓
 楊之死宣帝非不㫁也然皆/死非其罪則電不與雷合矣
 見易曰初為震主爻五為離主爻噬嗑所稱動與明/者此兩主爻也今以初與上為受刑之人可乎六爻
[005-24b]
 皆主治獄者也初則刀筆之吏如漢時功曹掾也獄/成而讞之王則五是也於初而即滅趾可謂能㫁矣
 歴二三四獄更幾讞雖情有淺深獄无異同要不離/乎初爻也五惟以虚公受成而得當此其所以為明
 與於古之治獄吏以獄成告於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告 大司寇司寇聽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獄成告
 於王王命三公參聽之三公以獄成告於王王三宥/之而後制刑以爻位按之初其獄吏乎二與三其正
 也四則大司寇而上為三公至於上而/獄始决荷校滅耳則上所定之刑也
  今按以卦變言之古註謂賁自泰卦來則噬嗑應/自否來否者上三剛而下三柔今曰剛柔分者非
  平分之分乃分析之分也葢於三剛中分其一剛/以居下卦之初於三柔中分其一柔以居上卦之
  五賁之分剛上之分亦是此義柔之分於上卦者/適在五位是謂柔得中而上行也上卦得柔而成
[005-25a]
  離離之正位在二/今居五為不當位
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
 本義 雷電當作電雷李鼎祚本皆作電雷然按泰/卦地天交而象傳亦云天地
 交與此同例至蔡子木云明罰如電先雷而顯勅法/如雷繼電而 吳幼清曰明罰敕法法電之先見
 而雷乃出也電不見而雷出則物惘惘而不知避聖/人之為刑也不㭺物於所不避不慢令而予之死
 象正曰法不可怯罰不可/數雷電之威數見必瀆
初九屨校滅趾无咎 象曰屨校滅趾不行也
 王註 凡過之所始必始於㣲而後至於著罰之所
[005-25b]
 始必始於薄而後至於誅過輕戮薄故屨校滅趾桎
 其行足懲而已故不重也過而不改乃謂之過小懲
 大誡乃得其福 本義 止惡於初故得无咎朱子/𤼵曰
 周官掌刑下罪桎梏足械也亦曰校耳楊誠齊曰屨/校不懲必至荷校滅趾不戒必至滅 胡仲虎曰
 下卦為震滅趾使其不/敢動也動則進於惡矣
 見易曰噬嗑多取互象自二互四為艮艮為趾以初/一陽横於艮趾之下有屨校滅趾之象自五下互四
 為坎坎為耳以上之一陽貫於坎耳之上有荷校滅/耳之象 周禮以嘉石平罷民凡民有罪未麗於法
 而害於鄉里者桎梏而造諸/嘉石役諸司空此爻當之
[005-26a]
六二噬膚滅鼻无咎 象曰噬膚滅鼻乘剛也
 王註 噬齧也齧者刑克之謂也處中得位所刑者
 當故曰噬膚也吳幼清曰膚者豕腹之下柔軟无骨/之肉古禮别實於一鼎曰膚鼎 楊
 誠齋曰初與四應四於卦為梗二絶其應而不通則/四自孤而无與矣故吳濞非楚則反不决燕旦非上
 官則謀不發膚者患/之淺鼻者氣之通
 見易曰人處胎中鼻最先生故為鼻祖比之於惡是/為禍本自三至四為艮艮為鼻鼻正指四卦之所以
 為間者四也噬膚噬之淺也言不用深訊而即得其/情知其主名用能滅鼻使獄无濫及也二本柔中而
 能决㫁如是以與初剛同體初為動主因初以動故/傳曰乗剛也以頤象之初其下齶也凡噬物必下齶
[005-26b]
 之動有力而/後能决堅耳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當也
 本義 隂柔不中正治人而人不服為噬腊遇毒之
 象周禮腊人掌田獸之脯註薄物為脯小物全乾為/腊 楊誠齋曰三之去惡視二更難矣遇毒不亦
 宜乎百揆非舜則去四凶以安民秪以危民司寇非/仲尼則誅少正夘以治魯適以亂魯 訂詁曰五行
 志云厚味實腊毒註云腊久也味厚者為毒久張景/陽所謂甘腊毒之味也説文云毒厚也惡其不早治
 以至於三積久而/毒生故難噬也
 見易曰三最近於四離火在前二所噬之膚至三與/火逼為腊肉矣去同體之初剛稍遠而所噬者復剛
[005-27a]
 位之不當其/能免於吝乎
 火傳曰楚椒舉謂无瑕者可以戮人楚靈王之刑慶/封而反令之播其惡是遇毒也三无中正之德治人
 而人不服其/遇毒宜矣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象曰利艱貞吉未光

 本義 胏肉之帶骨者與胾通言所噬愈堅楊誠齋/曰金剛
 矢直猶利艱貞非正而固則必敗於怯漏於疎訓之/色變怯也蕃之章宣疎也有強梗者天下之不幸去
 強梗者聖人之不/得已故曰未光
[005-27b]
 見易曰輔嗣謂金剛也矢直也言其得聽訟之道如/金取其執法不撓如矢取其用直不枉四互坎坎得
 乾之中爻故有金矢之象本義引周禮獄訟入鈞金/束矢而後聽之按百矢為一束三十斤為一鈞必入
 金矢而始聽其訟則富民健訟窮民之寃不能上達/者多矣若謂故難之使不輕訟則先王使民无訟者
 惟恃此乎吏利艱貞謂不可全恃其剛直也以剛直/自恃則奸 承其剛直以舞文奸民因其剛直以用
 罔故必凜之以艱守之以貞而後得吉也傳曰道未/光也言一有自恃剛直之心則於民之情未能曲盡
 而於事之理/未能悉明耳
 火傳曰四本為一卦之間至爻則四為去間之人以/能為間者而决於去間豈復有間乎故利用之辭彖
 獨歸之五而吉之/占爻獨歸之四
[005-28a]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貞厲无咎 象曰貞厲无咎得當

 本義 六五柔順而中以居尊位用刑於人人无不
 服故有此象李季辨云九四以剛噬六五以柔噬以/剛噬者有司執法之公以柔噬者人君
 不忍之仁然猶貞厲則无咎正如穆王訓夏贖刑刑/既輕矣猶曰朕言多懼是也 郝氏曰四得金矢五
 得金无矢金利矢殺大君所以平恕異於司宼也獄/至五而生殺定天子三宥不得而後刑故為貞厲雖
 刑无咎也當彖言不當爻言當猶漢/獄得當失 之云位與事之分也
 見易曰治獄者本大司宼之事王特受其成讞而已/柔而得中不以得情而致於法猶命三公參聴之葢
[005-28b]
 以人命至重刑罰之用一誤莫追故不厭再三議焉/所謂貞而且厲者此也 彖傳言不當位正以位不
 當而用獄得/當不過剛也
 火傳曰四與五同為離體離為乾卦四剛五柔故四/象乾胏五象乾肉又本皆乾體同有金象四互為坎
 故金兼有矢解之九二曰得黄矢矢者坎中爻象也/五正為離故於金象黄離得坤之中爻故坤曰黄中
 離曰黄離又旅之六五離中爻也曰一矢/亡是以此卦六五无矢而金當得黄也
上九何校滅耳凶 象曰何校滅耳聰不明也
 本義 何負也 滅耳葢罪其聽之不聰也若能審
 聽而早圖之則无此凶矣焦弱侯云初之屨校是小/人惡之未著屨之以校而
[005-29a]
 滅其趾使不行也上之何校是小人怙終不悛荷之/以校而滅其耳罪其讀法之罔聞也滅趾鈌刑滅耳
 刵刑與滅鼻劓刑/皆古之肉刑也
 見易曰上六居卦之上古所謂獄成命三公參聽之/葢獄至上而始决也何校滅耳則所謂三公以獄成
 告於王是也其罪自上而定不可復脱豈仁人所得/已乎有凶道焉猶湯之見罪人而泣也治刑者刑期
 无刑故初以滅趾之无咎為其/无咎上以滅耳之凶為其凶也
  今按本義謂初上无位為受刑之象中四爻為用/刑之象夫易貴剛而賤柔今以柔治剛義已不安
  且卦象謂頤中有物曰噬嗑物者四也所以為頤/者初與上也則欲去問必用初上之兩剛今反以
  為間之剛治去問之剛理益不順六爻皆作治獄/之人可也初之屨校謂於初屨校上之何校謂於
[005-29b]
  上何校豈初自/屨上自何乎
離下/艮上
賁亨小利有攸往
 孔疏 賁飾也以剛柔二象交相文飾也 本義
 内離而外艮有文明而各得其分之象故為賁以其
 柔來文剛陽得隂助而離明於内故為亨以其剛上
 文柔而艮止於外故小利有攸往
  見易曰孔子讀賁而愀然語子張曰非正色之卦也/丹漆不文白玉不雕質有餘不受飾也按賁以剛柔
[005-30a]
 相文為卦上九賁主而曰白賁他爻惟三有濡如之/象即戒以永貞无所為飾也聖人之愀然殆於周衰
 文敝之極見賁之名而憂之矣其謂子貢曰夫白而/黒黑而白夫賁又何好乎繫傳曰賁无色也則正言
 賁義也文明以止聖/人之深於崇文者歟
彖曰賁亨 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
有攸往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觀乎天文以察
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孔疏 賁卦之象有天文人文聖人觀於天文剛柔
 交錯以察四時變化若四月純陽用事隂在其中靡
[005-30b]
 草死也十月純隂用事陽在其中齊麥生也是觀剛
 柔而察時變也 程傳 下體本乾柔來文其中而
 為離上體本坤剛往文其上而為艮上下二體剛柔
 交相為文飾也又曰離在内故云柔來艮在上故云
 剛上上非自下體而上也按程子二説皆言下體乾/而上體坤非泰卦乎而力
 闢賁自泰來/之説何也 本義 剛柔之交自然之象故曰天
 文先儒説天文上當有剛柔交錯四字理或然也
 止謂各得其分極言賁道之大也胡仲虎曰柔來而/文剛以剛為主也
[005-31a]
 剛往文柔必曰分剛上而文柔者亦以剛為主也葢/一隂下而為離則隂為陽之助而明於内一陽上而
 為艮則陽為隂之主而止於外是知皆以剛為主而/彖傳以隂為小者此也 蔡虚齋曰柔來文剛柔交
 於剛也剛上文柔剛交於柔也不必合柔上剛下方/為交也又兩句各有一文字亦不必合二者而後謂
 之文○陳明卿曰天文一有飛流薄蝕變在天召在/人人文一有僣亂差忒變在人應在天察其時之在
 天求其止之在人以人文合/天文斯盡賁亨利往之義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
 程傳 折獄者專用情實有文飾則没其情矣故无
 敢用文以折獄也朱子曰此與旅卦都説刑獄事止/在外明在内故明庶政而不敢折
[005-31b]
 獄止在内明在外故明慎用刑而不敢留獄如今州/縣治獄禁勘審覆自有許多節次過乎此而不决便
 是留獄不及乎此而决便是折獄書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於旬日丕蔽要囚周禮秋官亦載此語若獄
 未足而决之是謂敢折獄也若獄已具而留之不决/是所謂留獄也 象正曰獄亦庶政也而敢心則殆
 矣周政五申之曰庶獄庶慎文王罔敢知於兹夫以/文王之慎而不敢與蘇公爭折獄蘇公之知過於文
 王乎文王明於用人蘇公明於折獄故曰敢折獄明/主之大戒也 訂詁曰吕刑云非佞折獄惟良折獄
 是獄所忌者文也故言刻覈者曰深文言煆煉者曰/文致法曰文罔弄法者曰舞文治獄之多寃未有不
 起於文者此敢心為/之也故君子慎之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
[005-32a]
 程傳 守節義君子之賁也是故君子所賁世俗所
 羞世俗所貴君子所賤楊敬仲曰軒車人之所以為/賁者初九在下義不乘車窮
 不失義也以義為榮不以車為榮義在/於徒其榮在徒義在於趾其賁在趾
六二賁其須 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本義 二以隂柔居中正三以陽剛而得正皆无應
 與故二附三而動有賁須之象楊誠齋曰須待也如/賈誼者知易之賁不
 知賁之/須也
 見易曰彖傳謂柔來文剛初與三皆受二之文者離/火炎上而不能及下故初不受文三在上剛柔相須
[005-32b]
 以成其賁故/曰與上興也
 火傳曰詩云卭須我友謂相須也柔必須剛以成賁/如離火得所附則光熾然不麗於剛安得賁乎火性
 炎上故曰/與上興也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 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本義 一陽居二隂之間得其賁而潤澤者也然不
 可溺於所安故有永貞之戒
 見易曰九三以一剛居二柔之間上下受賁毋乃文/過其質乎爻互坎故有濡如之象然三本剛體以質
 為主而文輔之是其貞也永之則吉傳/曰終莫之陵言終不使文有加於質也
[005-33a]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嫌 象曰六四當位
疑也匪寇婚媾終无尤也
 程傳 四與初為正應相賁者也本當賁如而為三
 所隔故不獲相賁而皤如皤白也未獲賁也胡仲虎/云此與
 屯六二相似屯剛柔始交賁剛柔相雜皆有婚媾象/然屯二乘馬班如應五之心何其緩賁四白馬翰如
 應初之心何其急也屯二應五下求上也/不可以急賁四應初上求下也不可以緩
 見易曰彖傳謂剛上而文柔四與五皆受上九之賁/也上白賁故四之賁亦皤如以是而往求正應於初
 初固賁趾者也方舍車而徒忽覩翰如之馬將以為/賊其不乘之義而寇視之夫四固高白賁之風且正
[005-33b]
 應也故曰匪寇婚媾六居四本為當位何以疑也正/以其當位而近於三疑三之濡如濡及於四也既知
 其猶是白賁也則真我婚媾矣傳曰/終无尤也其桓少君之於鮑宣乎
六五賁於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
喜也
 程傳 六五雖居君位而隂柔之才不足自守與上
 之剛陽相比而志從焉獲賁於外比之賢賁於丘園
 也訂詁曰彖傳謂剛上文柔則六五乃上所賁賁於/丘園猶曰受賁飾於丘園也云爾如伊尹樂道耕
 莘傅説胥靡版築白賁之光實有/輝映商邦者非賁於丘園而何
[005-34a]
 見易曰五與四皆承上之白賁以為賁者也丘園處/上所居指上九也六五以黄屋之尊而慕丘園之節
 相率從儉以化成天下故其於上亦止/以束帛通誠絶去繁縟之文明所尚也
 火傳曰五以人主而式賢人之廬謂之賁於丘園雖/賁賢人實人主之自賁也束帛戔戔以見白賁之素
 士人主之賁莫大乎此象艮/為山上爲艮主有丘園
上九白賁无咎 象曰白賁无咎上得志也
 王註 處飾之終飾終反素故任其質素不勞文飾
 而无咎也胡仲虎云賁上卦言白馬言束帛戔戔終/言白賁雜卦曰賁无色也可謂一言以蔽
 之矣剛蘇子瞻云柔之文剛也往附於剛以賁從人/者也 之文柔柔來附之以人從賁者也上九之得
[005-34b]
 志謂陽行其志而隂聽命惟其所/賁故曰白賁受賁者莫若白也
 見易曰卦以上九一剛文四五之柔而上以白賁為/志四因之以皤如五因之以束帛皆承白賁之志而
 成也故傳曰/上得志也
坤下/艮上
剝不利有攸往
 本義 剝落也五隂在下而方生一陽在上而將盡
 隂盛長而陽消落九月之卦也
彖曰剝剝也柔變剛也 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
[005-35a]
止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程傳 理有消有息有盈有虚順之則吉逆之則凶
 君子隨時敦尚所以事天也丘行可曰剝言不利有/攸往則曰順而止復言
 利有攸往則曰以順行於柔長而戒之使止所以憂/小人之進於剛長而勉之使行所以喜君子之來
 胡仲虎云凡卦畫皆象也皆當觀也於剝獨言之者/為處變君子言也消息盈虚四字皆為陽言復者陽
 之息姤者陽之消乾者陽之盛坤者陽之虚剝五隂/一陽則陽之消而至於虚者也其變大矣然亦天行
 也故剝曰天行/復亦曰天行
象曰山附于地剝上以厚下安宅
[005-35b]
 程傳 上之剝必自下下剝則上危矣居上者安養
 人民以厚其本乃所以安其居也書曰民惟邦本本
 固邦寧馮厚齋曰以上下厚薄取象而不以隂陽消/長為義聖人用卦之㣲權也 訂詁曰魏文
 侯時租賦倍増於前文侯曰戸口不加而租賦歲倍/此由課多也夫貪其賦税不受人民是虞人反裘而
 負薪也徒惜其毛而不知皮盡而毛无所傅此深得/厚下安宅之義 象正曰兑命曰若跣弗視地厥足
 用傷百姓者君子之地也故厚下安宅附地之象也/養棟於上植基於下寧人剝我无我剝人而已矣
 見易曰善人國之紀也民之望也君子為民/心所屬雖小人不敢殺之矣義在上九一爻
 火傳曰君子在位必厚下小人在/位必剝下故君子安宅小人剝廬
[005-36a]
初六剝牀以足蔑貞凶 象曰剝牀以足以滅下也
 本義 剝自下起滅正則凶蔑滅也訂詁曰剝床以/足而遽曰蔑貞
 者誅其/心也
 見易曰君子為小人之廬小人隂受其庇也為人主/之牀人主所藉以安也小人剝之不已是自剝其廬
 人主聽小人之剝/君子是自剝其牀
 火傳曰蔑猶蔑視也衆隂所欲剝者上九一陽而已/隂勢正盛雖初隂在下其目中固已无上九矣碩果
 不食未必不出於此以為孤陽失勢/不足殺也過其時又不可得而殺矣
六二剝牀以辨蔑貞凶 象曰剝牀以辨未有與也
[005-36b]
 程傳 辨分隔上下者牀之幹也 凶指蔑貞者言
 葢剝人者之凶无異於受剝者之凶兩爻重言之者
 傷之深也丘行可曰凡隂陽相應為有與咸六爻皆/應則謂之感應以相與艮六爻皆不應則
 謂之敵應不相與爻之時羣隂在下使其間有一君/子與之為應猶足以沮其害正之心如六三之於上
 九是也未有與則莫為挽囘以致君子受/害而小人未嘗得免故初二皆予以凶辭
六三剝之无咎 象曰剝之无咎失上下也
 程傳 如東漢之吕强是也 本義 衆隂方剝陽
 而已獨應之去其黨而從正无咎之道也 上下謂
[005-37a]
 四隂胡仲虎曰剝之三即復之四復六四在五隂中/獨與初應而不許以吉剥六三在五隂中獨與
 上應而許以无咎何也復君子之事明道不計功不/以吉許之可也剥小人之事小人中獨知有君子不
 以无咎許之无以開其補過之門也而趙汝楳/曰三以失上下而无咎猶坤以喪朋 有慶
 見易曰三與上應有保全君子之意使羣隂覺之三/危矣上益危矣故三亦隨衆以剥之而所以保之者
 上下皆不覺也傳曰失上下也謂三不以上下之心/為心也此失上下之三即復時中行獨復之四也
六四剥牀以膚凶 象曰剥牀以膚切近災也
 郭子和曰六四上體居床之上則膚矣本崔憬謂膚/薦席也若獸之有皮毛也 胡仲虎曰 義於初二
 兩爻曰蔑貞則凶葢猶許其不蔑貞則猶未至於凶/也剥而及膚小人豈不欲蔑貞哉然正道終不可得
[005-37b]
 而蔑故不言蔑貞而直言/凶亦豈獨君子之凶哉
 大傳曰以隂剥陽/陽之災即隂之災
六五貫魚以宫人寵无不利 象曰以宫人寵終无尤

 本義 五為衆隂之長當率其類受制於陽故有此
 象
 見易曰貫魚隂以類聚也以宫人寵寵无所/專也小人滿朝而寵无所專此君子之利也
 火傳曰五居君位而為羣隂之長惟隂是寵此豈猶/有保全孤陽之意乎而上九碩果不食實賴有此曰
[005-38a]
 无不利上利之也葢小人所重者君寵也寵多則必/爭小人之爭君子之利也陽勢既孤又不與君同德
 非其所忌則上九免矣傳曰終无尤也言五/之寵隂本宜有尤而因以保陽故无尤也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剥廬 象曰君子得輿
民所載也小人剥廬終不可用也
 程傳 諸陽消剥已盡獨上九一爻尚存上九亦變
 則純隂矣然陽无可盡之理變於上則生於下无間
 可容息也以卦配月則坤當十月十月謂之陽月恐
 疑其无陽也隂亦然聖人不言耳隂道盛極之時其
[005-38b]
 亂可知亂極則思治故衆心願載於君子君子得輿
 也詩匪風下泉所以居變風之終也饒仲元曰十月/雖當純坤之月
 而介於剥復二卦之間以言乎前半月則有剥而木/盡之陽為小雪以前以言乎後半月則有復而方生
 之陽為小雪以後剥之陽方盡於上而復之陽已生/於下矣知十月之非无陽則四月之非无隂可知
 朱子曰當以一爻分三十分隂陽日進退一分剥之/陽剥於九月之霜降而盡於十月之小雪復之陽則
 生於小雪而成於卜一月之冬至夬之隂决於三月/之穀雨而盡於四月之小滿姤之隂則生於小滿而
 成於五月之夏至然後知隂陽絶續之際果无一息/之間㫁也 象正曰剥爛也時之已過君子不能留
 也君子失於君順而求之民小人失於民逆而求之/君故坤者君子之與剥者小人之廬也 倪鴻寳曰
[005-39a]
 獨陽居上必至於剥獨陽居下猶可以復世道之喪/皆由有君无臣吾道不亡所恃賢人在野 時論曰
 剥至上將為坤即上九亦變為隂不食云者渾身藏/於坤六之中人見以為變而陽正於此完固譬之果
 爛而仁/獨存也
 見易曰君子在上未有不厚下者也小人之剥君子/亦未有不剥民者也當君子用事之日民與相忘而
 已及至小人滿朝而君子將盡然後人心共載君子/惟恐其去也彼小人方剝之不止既不為民心所與
 其能久安於上乎/亦自剝其廬而已
 火傳曰上九當剥之終而吉凶不著者天若祚唐來/俊臣决不能殺狄仁傑天欲覆漢中常侍决不能容
 膺滂/也
[005-39b]
震下/坤上
復亨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

 本義 復陽復生於下也剥盡則為純坤十月之卦
 而陽氣已生於下矣積之踰月然後一陽之體始成
 而來復故十有一月其卦為復又自五月姤卦一隂
 始生至此七爻而一陽來復乃天運之自然故為反
 復其道至於七日當得來復李子思曰於臨曰八月/有凶於復曰七日來復
[005-40a]
 陽消而數月者幸其消之遲陽長而數日者幸其長/之速也 王伯厚云易毎以初爻為七日舉前卦而
 言也故震與既濟言七日得皆在初爻今胡仲虎曰/前此自姤而剝隂在内為主陽行逆境 自剝而復
 陽在内為主陽順行故亨出入而得无疾者一陽順/而亨也朋來亦得无咎衆陽順而亨也反復其道統
 言隂陽往來其理如此也七日來復專言一陽方來/其數如此利有攸往則言一陽之長可往而為臨為
 泰以至於乾也長訂詁云出入无疾以下皆主初九/一爻言出者剛 也入者剛反也疾者遽迫也无疾
 即臨之剛浸而長之説也一陽生則諸陽/以漸而生故曰朋來乃自其未然之勢言
 見易曰出入是陽氣將出而轉入不肯一往遽出也/守之固𤼵之始暢故无疾朋者偶畫隂也朋來謂隂
 黨雖衆然陽已得氣隂皆順從故无咎也七凡數无/不十二者舉其半為六爻周而復之則為 自子至
[005-40b]
 午成七猶姤月/至復為七也
彖曰復亨剛反 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
咎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 利有攸往剛長也
 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王註 入則為反出則剛長故无疾疾猶病也 孔
 疏 反復者出入之義反謂入而倒反復謂既反之
 後復而向上也 天地養萬物以静為心不為而物
 自為不生而物自生寂然不動此天地之心也 本
[005-41a]
 義 積隂之下一陽復生天地生物之心幾於滅息
 而至此乃復可見程子謂天地以生物為心得朱子/謂復卦下一畫便是動安 謂之
 至静先儒謂静見天地之心惟某言動見天地之心/ 三陽之時萬物蕃新只見物之盛大天地之心郤
 不可見惟一陽初復萬物未生冷冷静静而一陽初/動生物之心闔然而見雖在積隂之中自掩藏不得
 所以必於復見天地之心也不若是三陽發生萬物/之後天地之心盡散在萬物 能見得如此端的
 發㣲曰周子於坤上説静專言静也邵子以坤復兩/卦言動静兼乎一動一静之間也程子則以為動之
 端為天地之心之潘天錫曰剝以順而止復以順而/行君子處道消 極至道長之初未嘗一毫不以順
 也地王伯厚曰復以自知必自知然後能見/天 之心有不善未嘗不知自知之明也
[005-41b]
 見易曰剛反陽囘於下也震坎艮為陽卦常主七日/言之剛反言方復之初剛長言已復之後 植物根
 先生動物首先生其生皆/反故震曰反生復曰剛反
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闗商旅不行后不省

 孔疏 雷是動物復卦以動息為主故曰雷在地中
  本義 安静以養㣲陽也月令是月齋戒掩身以
 待隂陽之所定張横渠曰剝之與復間不容綫適盡/即生更无先後之次一嵗則轉闗於
 子月而月月有陽一日則轉闢於子時而時時有陽/在轉闢處見此一陽為主而形色皆天矣 蔡虚齋
[005-42a]
 曰雷在地中一陽初動但未離乎地耳故為復要知/不是收聲之雷 象正曰閉闗返照出入自知象魏
 布和乃/告以時
初九不遠復无祗悔元吉 象曰不遠之復以修身也
 本義 一陽復生於下復之主也祗抵也又居事初
 失之未遠能復於善不抵於悔大善而吉之道也胡/仲
 虎曰春秋公孫敖如京師不至而復公如晉至河乃/復皆以不極其往為復復善貴早故易以不極其往
 者言之專卦辭以氣數/言爻辭 以人事言
 見易曰諸卦言悔亡者悔之已見而能亡也言无悔/者本宜有悔而无之也此稱无祗悔謂其有不善未
[005-42b]
 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不至於悔而待亡待无/也此顔子之庶幾吉之先見者也故為元吉
 火傳曰吾心即天地之心天地之心見於冬至人心/亦无時不有冬至有一念之悔即冬至也故六爻俱
 言人心之復/而不言天地
六二休復吉 象曰休復之吉以下仁也
 本義 柔順中正近於初九而能下之復之休美吉
 之道也王介甫曰以卦言陽反為復以爻言陽以進/為復隂以退為復陽以進為復初九是也隂
 以退為復六二六三六四是也惟隂以退為復故六/二乘初有下初之意 訂詁曰初九已自為復者也
 顔子克己復禮之仁似之六二依人而復者也曽子/之從事吾友似之 鄒泗山曰人心所以不純乎天
[005-43a]
 者以馳而不休也一休/即復當下休即當下復
 火傳曰仁即剝上碩果中之仁反而在下為初者以/下謂培之極深不令漏洩其生機也故為休休休養
 也/
六三頻復厲无咎 象曰頻復之厲義无咎也
 程傳 復貴安固頻復頻失不安於復也聖人開遷
 善之門與其復而危其屢失故云厲无咎楊誠齊曰/頻復非危
 頻過為危危其頻過故厲以警/之誾其頻復故无咎以勸之
 見易曰頻復者葢頻悔也悔而頻終於悔矣高順謂/吕布舉動不肯諦思動輙言誤誤豈可數乎不咎其
[005-43b]
 誤咎其/數誤也
六四中行獨復 象曰中行獨復以從道也
 本義 四處羣隂之中而獨與初應為與衆俱行而
 獨能從善之象當此之時陽氣甚㣲未足以有為故
 不言吉然理所當然吉凶非所論也胡仲虎曰泰二/夬五曰中行二
 五上下之中也益三四曰中行三四在一/卦之中也此中行六四在五隂之中也
 見易曰惟獨復然後謂之中行行其所獨是者而已/所謂舉世非之而不顧也若牽顧依傍以求合於中
 去中愈逺繫從道者惟/道是從不 於其類也
[005-44a]
六五敦復无悔 象曰敦復无悔中以自考也
 丘行可曰二四待初而復故曰以下仁也以從道/也五不待初而自復故曰自考本義云考成也
 見易曰復惟初九一陽二之休所以深藏之於下五/之敦所以増厚之於上皆培養此一陽也初无祗悔
 則五亦/无悔矣
 火傳曰五本中位得坤五之黄中其自考者殆於不/覩不聞之後更加省察之功耳 繫傳曰復以自知
 五中以自考/亦近之矣
  今按復曰敦復臨曰敦臨復為一陽之卦以初為/主而敦之者六五臨為二陽之卦以初二為主而
  敦之者上六皆取應之上一爻也葢陽氣甫萌於/下而上有應之者則其機易動而氣不全敦者於
[005-44b]
  應爻之上從而加厚焉不令非/時早出若錮之實所以成之也
上六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
於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胡仲虎曰十年不克征亦七日來復之反乾无十坤/无一隂數極於六而七則又為乾之始陽數極於九
 而十則自為坤之終故几言十年者坤終之象也屯/十年乃字頤十年勿用皆互坤 剝上九民所載也
 一陽在上指衆隂之為民復上六反君道也衆隂之/極表一陽之為君 倪鴻寳曰聖人懼否而猶懼泰
 懼剝而猶懼復病愈曰復病反亦曰復天下之病愈/於復天下之人死於復也故申否而繫之曰亡者保
 其存者也則知存者之不保亡矣申復而繫之曰知/之未嘗復行也則知又有復之害復者矣否終則喜
[005-45a]
 以傾否復終則凶以迷復以其否故傾否以其復故/迷復也天下皆歸命於泰終之曰城復於隍天下皆
 待盡於剝終之曰碩果不食此慮君子之力未必蕩/邪亦度小人之才不能滅正也 夫處否剝則君子
 甚完處泰復則君子必罅否剝之世必得君子泰復/之世必失君子否剝之世小人用事而君子逃責泰
 復之世君子乘權而小人抵巇也聖人觀世危泰而/㣲復是故殷道之泰終於帝乙帝乙而後无泰是泰
 之危也孔門之復幾於顔子/顔子而外无復是復之㣲也
 火傳曰世儒以君位皆指五若剝則宜/以上九為君復則宜以初九為君矣
震下/乾上
无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005-45b]
 本義 无妄實理自然之謂史記作无望謂无所期
 望而有得焉者其義亦通為卦自訟而變九自二來
 而居於初又為震主動而不妄者也故為无妄馮厚/齋曰
 史記作无望自文王以來多為无妄之義馬季長鄭/康成王子雍皆同斯義古人字同聲者義亦通之如
 豫之為預履之為禮噬嗑之為市合不一而足序卦/定義非可如此推也動出於人則為之而期其成有
 所妄也動而聽命於天非可期望也目焦弱侯曰目/病生翳曰眚人心本无妄其有妄如 有眚眚非實
 有妄也曰方野同曰程子謂動以天故无妄動以人/則妄又 雖无邪心不合正理亦妄也今知動以天
 者之无妄不知恃天動者之為妄也不知舍人而求/天者之為妄也不言日用之何以得正不言使天下
[005-46a]
 之何以各正但曰人即天也妄亦誠也是災眚/天下者也故惟大畜以學問而後時措之宜
 見易曰大學之誠意先以致知知之不致其所為誠/者皆妄誠也匹夫匹婦以情癡而殉身盜賊兇人以
 信誓而共命此亦无妄而匪正者匪正之无妄乃大/妄也若申生之孝荀息之忠雖非至正猶未可以匪
 正目之是謂无妄之/災不謂无妄之眚
彖曰无妄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内動而健剛中而應大
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
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朱子謂内外二字以六畫之卦言之下三畫為内上/三畫為外以三畫之卦言之則下畫為内上盡為外
[005-46b]
 今以訟二之九來居於初為自外而内誠按比卦以/四比五謂之外比此一證也 訂詁曰 者天道何
 妄之有不正從妄生以為不止於无妄而欲更有所/往是於本无妄中自生妄也故告之曰无妄之往何
 之/矣
 見易曰朱子以實理之自然解无妄自然者无所期/望因乎時而已程子謂无妄動以天則因時順理之
 謂也以外來之剛而為主於内時為之也時之所在/天之所命當其時謂之正夫四時之氣有過不及即
 為不得其正而況吾人恃其无妄之性動與時違可/為正乎匪正者違其時之正也與時違者即天命之
 所不祐也是故六爻皆无妄也初往吉二利往時當/動而動也四可貞五勿藥上行有眚時當静而静也
  以時動静所/謂動以天也
[005-47a]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本義 先王法此以對時育物因其所性而不為私
 焉湛原明曰雷動而萬物𤼵生勾萌甲折蟄啟藏𤼵/洪纎高下物各付物而天不與焉不與者動以天
 也无妄也先王對時育物因其時而施因其物而/付亦无與於時與物聖人所以體天而无妄也
 見易曰雷行物與㫁句讀六十四卦未有以卦名粘/大象讀者獨此卦象與乾天行健粘讀謬乾象辨詳
 前曰物與屬上雷行為句與猶應也從也張希/獻 天雷而物應胡旦曰物物相與以應雷行
初九无妄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本義 以剛在内誠之主也如是而往其吉可知李/子
[005-47b]
 思曰兩剛相遇不牽於繫應之私是之謂无妄初所/以吉四所以无咎也若夫六二九五應六三上九應
 而三不免於災五不免於疾上不免於眚有應者反/不若无應者之為愈此可見矣 訂詁曰无妄卦爻
 中所取者三其一以剛實為无妄其一以當位為无/妄其一以不繫應為无妄初九全此三者彖之元亨
 初九是也九五剛而當位九四剛而不當位與上九/同然上有應而四无應六二當位而柔六三與上九
 皆不當位而應/故皆不免於災
 見易曰凡无所為而為者謂之无妄有所為而為者/雖正亦妄也初九上无繫應其往也往其所不得不
 往者而已傳曰得志也葢/以往為志无所為而往也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穫未富
[005-48a]

 本義 柔順中正因時順理而无私意期望之心故
 有不耕穫不菑畬之象言其无所為於前无所冀於
 後也 富如非富天下之富言非計其利而為之也
 蘇子瞻曰夫必其所耕而後穫必其所菑而後畬充/其操必蚓而後可也故曰於義可穫不必其所耕也
 於道可畬不必其所菑也不害其為正而後可以通/天下之情 訂詁曰不耕穫不方耕而即望其有穫
 不菑畬不方菑而/即望其成畬也
 見易曰六二為无妄之富六三為无妄之災九五為/无妄之疾而二心无富三心无災五心无疾此之謂
[005-48b]
 大亨以正不然則不耕而穫不菑而畬子綦所謂吾/未嘗為牧而牂生於奥吾未嘗好田而鶉生於突索
 然出涕而以/為大惟也
 火傳曰夫耕而得穫菑而得畬本非有妄然以穫而/耕以畬而菑即謂之妄彖戒以不利有攸往此朂以
 則利有攸往亦論其攸往之心而/已傳曰未富也言未有富之心也
六三无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象曰
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胡仲虎曰六爻皆无妄三之時則无妄而有災者也/六二得位而有无妄之福時也六三失位而有无妄
 之禍亦時也雜卦曰无/妄災也其此之謂乎
[005-49a]
 見易曰不與福期而福至者為无妄之福不與災㑹/而災至者為无妄之災繫牛得牛邑人之災災豈邑
 人所自致乎非所致而至者雖災不為眚傳曰行人/得牛邑人災也似以其災為應得者莊子所謂知其
 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也災而能安乃見无妄
 火傳曰六三繫牛而牛失失其牛於此而必欲求之/於此此其意自以為无妄也而卒至於災執一之過
 也刻舟求/劒者也
九四可貞无咎 象曰可貞无咎固有之也
 本義 陽剛乾體下无應與可固守而无咎不可以
 有為也訂詁曰初九之无妄往吉行乎其所當行者/也九四之可貞无咎止乎其所當止者也
[005-49b]
 象正曰謂可貞似猶有不可者而後/可之可者謂不利往而利往者也
 見易曰无妄之道行止惟時非貞夫一者也初與四/皆无繫應初為震主震動也故往吉四互為艮艮止
 也故曰可貞言在四之時位為可貞也傳曰固有之/也言其時可貞即宜固守其貞不必更言變通之道
 矣/
九五无妄之疾勿藥有喜 象曰无妄之藥不可試也
 本義 陽剛中正以居尊位而下應亦中正无妄之
 至也如是而有疾勿藥而自愈矣 既已无妄而復
 藥之則反為妄而生疾矣
[005-50a]
 見易曰九五陽剛中正下應亦中正本无致疾之道/而有疾焉此无妄之疾也惟守正安常以聽之疾且
 自去而試之藥焉則必以吾之常者為非而悉反其/道斯紛紛召疾之方至矣故曰无妄之藥不可試也
 火傳曰五有剛中之德而有柔中之應有俞无咈疾/之所由來乎齊桓公多内寵而不害霸漢高祖嗜酒
 色而帝業成子瞻所謂小不正无害其大正也齊宣/有疾孟子謂用之可以興王是勿藥之喜也 易於
 疾言喜者三曰勿藥有喜曰介疾有喜曰損其疾使/遄有喜喜者治病之良方也人有喜神則不用藥而
 病自/去矣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象曰无妄之行窮之災也
 本義 上九非有妄也但以其窮極而不可行耳時/論
[005-50b]
 曰无妄中正而已聖人无可无不可而言行庸謹是/无妄之正也以任放為自然以禮法為拘牽徑情率
 意自為天真似无妄而非也其害必至以无忌憚為/无妄而以多識前言往行為妄也故聖人受之大畜
 見易曰彖傳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内專指初九其匪/正有眚以下即指上九也以剛居上處卦之終自以
 為无妄之極任天而行而不知其入於邪也雖至於/行有眚亦所不惜謂其本无妄也則匪正害之也所
 謂无妄之/往何之矣
 火傳曰无妄上九即乾上之亢恃其无妄而行/至於亢也故乾上曰窮之災此亦曰窮之災也
乾下/艮上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渉大川
[005-51a]
 本義 大陽也以艮畜乾又畜之大者也胡仲虎曰/大畜大壯
 皆四陽卦故皆謂之大其占皆曰利貞大壯而不貞/其壯也剛而无禮大畜而不貞其畜也慱而寡要不
 家食是賢者不畜於家而畜於/朝涉大川又有畜極而通之意
彖曰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 剛上而尚賢能
止健大正也 不家食吉養賢也 利渉大川應乎天

 孔疏 尚賢謂上九也制健謂艮體也大正應天者
 謂艮也應天者上體之艮應下體之乾故稱應天此
[005-51b]
 取上卦下卦相應非謂一隂一陽相應也朱子云篤/實便有輝
 光艮止便能篤實過鄒汨山曰畜者畜之以成其德/也何畜乎乾懼其 鋭而或躁過剛而或折過大而
 或簡故畜/焉以裁之
 見易曰小畜以巽畜乾六四之隂為主大畜以艮畜/乾上九之陽為主夫陽非隂不畜曰大正者指上九
 陽大也不以止健之/功歸之於隂小也
 火傳曰本義以卦變言卦自需來九自五而上以卦/體言六五尊而尚之是謂剛上而尚賢則尚賢六五
 之事也養賢上九之事也六五尊尚上九凡造士用/人惟上九是任始而止其躁進以成就人才既而廣
 開賢路以其食天祿進止之道各有其時所謂應乎/天也皆上九之剛上為之然非五之尊尚之不能也
[005-52a]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蘇子瞻曰孔子論乾九二之德曰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是知乾之健患在於不學漢高帝是也故大
 畜之君子將以用乾必先厚其學中時論曰觀天在/山中之象即知虚在實中一在萬 德在言行中故
 孔子不言悟而言學子思曰吾嘗深有思而莫/之得也於學則悟焉此多識以畜德之説也
 見易曰澤山為咸以山虚而能受澤也自地以上皆/天則山中之有天非假象也 凡健者多恃其才智
 而不肯學而德亦因以不能大成黜材智以/潜心於多識此即止健之功固是畜德之要
初九有厲利己 象曰有厲利己不犯災也
 本義 乾之三陽為艮所止故内外之卦各取其義
[005-52b]
 胡仲虎云他卦取隂陽相應此取相畜内卦受畜以/自止為義外卦能畜以止之為義 蘇子瞻曰小畜
 之畜乾也順而畜之故始順而終反目大畜之畜乾/也厲而畜之故始厲而終亨君子愛人以德細人愛
 人以姑息見德而慍見姑息而喜過矣初九之欲進/无已遇六四厲而止所謂德也使我知戒而終身不
 犯於災者六四也䇿方藥地曰邴原聞潜龍之訓即/還鬱州文中子獻 不用即歸河汾見㣲即止秪是
 急流勇退耳未/可言不犯也
九二輿説輹 象曰輿説輹中无尤也
 本義 九二亦為六五所畜以其處中故能自止而
 不進有此象也朱子𤼵曰初剛正也二剛中也四五/柔也柔能畜剛剛知其不可遽犯而
[005-53a]
 安之時也夫氣雄九軍者或屈於賔贊之儀才力葢/世者或聽於委裘之命故曰大畜時也 王景孟曰
 小畜之九三見畜於六四曰與説輻四説其輻也大/畜之九二受畜於六五曰輿説輹是自説其輹也
 蔡虚齋曰輹車上伏兔所以承輻者也輻車輪之轑/三十條者也小畜説輻為隂所止所説者重乆住之
 計也六畜説輹自止不進所脱者㣲蹔止而可旋行/者也 象正曰舅犯載璧以辭於河介之推辭禄而
 入於山蘧瑗卷懷以出關夷齊采薇以不/食夫苟有尤則必有負其輹而馳者矣
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 象曰利有
攸往上合志也
 本義 三以陽居健極上以陽居畜極極而通之時
[005-53b]
 也又皆陽爻故不相畜而俱進有良馬逐之象然過
 剛鋭進必戒以艱貞閑習乃利於有往也曰當為日
 月之日程傳曰輿者用行之物衛者所以自防殳考/工記周人上輿有六等之數戈也人也 也
 戟也矛也軫/也皆衛名
 見易曰上九原未止三陽之進特三陽見在上者以/艮止為德因皆詳審不進以自畜其德此即上之所
 以畜/之也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本義 童者未角之稱牿施横木於牛角以防其觸
[005-54a]
 詩所謂楅衡也止之於未角之時為力則易學記曰
 禁於未發之謂豫正此意也馮厚齋曰小畜之畜乾/者六四也九居五為之
 助者也大畜之畜陽者六四六五也九居上為之助/者也夫外无陽爻則坤順而不能畜内无隂爻則同
 類而不相畜然則成大畜義在艮之上/九而能畜乾之義在艮之六四六五也
 見易曰牛為純隂豕隂而躁牿牙皆於本爻艮止取/義自牿自牙者惟能自止所以止下 按牿牛馬圈
 也所以防牛馬之逸/者書云牿牛馬是也
六五豶豕之牙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本義 陽已進而止之不若初之易矣然以柔居中
[005-54b]
 而當尊位是以得其機㑹而可制徐子與曰牡豕曰/豭攻其特而去之
 曰豶所以去其勢也二陽已壯而難制五得其要領/而能制也此用柔畜剛之道 爾雅云豕子豬&KR2904
 豶者豕子也海陸農師云牙者所以畜豶/豕之&KR0891也今 岱之間以&KR0891繫豕謂之牙
 見易曰豕為隂躁之物即指六五上九欲止下之躁/進之念必先絶上之躁動之萌以躁召躁寜可禁乎
 䇄然一剛以止於上而上下之躁妄/皆消五既自畜因以畜人故有慶也
 火傳曰牛為純隂豕為隂躁之物即指四五牿之牙/之者制之自上九也惟上九以剛居上而四五受制
 同體之中无有躁妄踰防者此三陽之所以止而不/敢遽進也惟能制隂所以畜陽 又四與初應牿四
 之牛所以止初五與二應牙五之/豕所以止二止健之功總歸上九
[005-55a]
上九何天之衢亨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本義 何天之衢言何其通逹之甚也
 見易曰三陽初見上之艮止不容遽進以為仕路之/艱如登天然及至畜極而通德成而見用始知向所
 為天路之艱者甚不然也何/也者葢詫而喜之之辭也
震下/艮上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本義 頤口旁也為卦上下二陽内含四隂外實内
 虚上止下動為頤之象養之義觀頤謂觀其所養之
[005-55b]
 道自求口實謂觀其所以養身之術皆得正則吉也
 胡仲虎曰程傳謂觀頤為所以養人之道自求口實/為所以自養之道於上體則觀其所以養者於下體
 則觀其所以自養者養李子思曰頤中有物曰噬嗑/有物則害其所以為 故不取頤養之義惟頤虚而
 元未有物當於未受物之先擇其所養/觀所養之正不正其吉凶判在自求耳
 見易曰頤卦上下兩體二與三隨初而/動四與五從上而止動則凶而止則吉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
觀其自養也 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
時大矣哉
[005-56a]
 程傳 貞吉所養者正則吉也所養謂所養之人與
 養之之道自求口實謂其自求養身之道皆以正則
 吉也項平菴云觀其所養指上九言觀其自養/指初九言初上二陽上下兩卦之主爻也
 見易曰古人不肯輕食人禄正詳於觀所養耳禄既/可食又必自審其受祿不誣是觀其自養也是之謂
 養/正
 火傳曰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萬民皆以養為道者也/聖人養民必先養賢而養之所及者始慱聖人求養
 民之賢必先求能自養之賢未有自養以正而不能/養民者也觀者自賢人觀之也觀上之所養果皆能
 自養者否觀已之自養果能為上所養者否古賢/人不肯輕受人養正惟詳於觀耳是之謂養正
[005-56b]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本義 二者養德養身之切務
 見易曰山下有雷雷猶蟄也故圓圖頤卦𦂳次於復/收聲養氣有慎節之象焉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養德
 養身玩一/頤卦盡之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朶頤凶 象曰觀我朶頤亦不足
貴也
 本義 靈龜不食之物朶垂也朶頤欲食之貌初九
 陽剛在下足以不食乃上應六四之隂而動於欲凶
[005-57a]
 之道也徐子與曰龜能咽氣不食以氣自養可以不/求養於外者也爾者初也我者四也舍爾觀
 我若四語/初之辭也
 見易曰上志在養人初志在自養所尚不同各得其/志而初以動體有應目擊上之由頤忽生羡心羡心
 一動靈龜喪矣爾我/之辭自上謂之也
 火傳曰陽實隂虚初有陽剛之德本能養人者也以/其居下有養人之德而无養人之位雖不養人亦不
 受人養本服氣不食之靈龜也視世之求養於人者/洵足貴矣與四正應既不能養四而反羡四之受養
 之隆所謂靈龜者安在毋恠乎彼求養於上者之賤/之而爾我之也其東漢之華歆唐之盧藏用一流乎
六二顛頤拂經於丘頤征凶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類
[005-57b]

 程傳 女不能自處必從男隂不能獨主必從陽二
 隂柔不能自養待養於人者也 本義 求養於初
 則顛倒而違於常理求養於上則往而得凶丘土之
 高者上之象也 初上皆非其類也訂詁曰二與四/同為顛頤二與
 上卦五應反從乎初顛而下也四與下卦初應反從/乎上顛而上也然初之德動二與之俱動故失其所
 養而凶上之德止四與之/俱止故得其所養而吉
 見易曰二五俱為拂經然二凶而五吉者五猶寄生/之君事權有歸不得已也二既屈體於初矣復見大
[005-58a]
 勢在上人皆就養思舍而從之此猶戰國/時食客惟利是視耳觀頤者固如是乎
 火傳曰凡求養於人者非其應則其比也六二之應/既與上比而賴其養豈復能養二乎二與初比顛而
 求養於初雖曰拂經亦時為之也若以初不能養人/而更動丘頤之思是再拂也初雖不能養二然與二
 同體猶其類也同類未有相棄者舍初而行失其類/也 丘頤指上九自上言之天下皆由於已養曰由
 頤自下視之所養皆出乎上曰/丘頤丘以言其所積之多也
六三拂頤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
大悖也
 本義 隂柔不中正以處動極拂於頤矣既拂於頤
[005-58b]
 雖正亦凶
 見易曰三與上應本上之所欲養者也然三既不中/正又居動極恃其有應於上貪利徇私而大拂乎上
 所以養之之意夫三受上之養本正也而行拂如此/自取凶焉十年勿用葢終不用矣武侯之於李嚴廖
 立是/也
六四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象曰顛頤之
吉上施光也
 本義 柔居上而得正所應又正而賴其養以施於
 下故雖顛而吉虎視眈眈下而專也其欲逐逐求而
[005-59a]
 繼也
 見易曰頤以上九為主諸爻皆養於上者也三與上/應五與上比為上所養宜矣若四應初者也舍其所
 應而求養於上故謂之顛頤葢以順而從初為正逆/而從上為顛也 諸爻中惟四為觀頤者知其正應
 之不足以養人也不得已而受上九之養而且眈眈/逐逐求之无厭四葢以无厭之求而觀上之所以養
 之者何如迨既厭其求而知上真能養賢者也乃食/其食而事其事於是天下皆受其養焉於上之施不
 有光乎四所求口實如此吉則吉矣/而非正也故爻辭許以吉而靳其貞
 火傳曰陳宫謂吕布曰吾謂曹公養將軍當如養虎/必飽而後可若漢高之於淮隂曲逆孫權之於公瑾
 皆以養虎之術馭之養虎者惟恐虎之不貪/我養也是故四之眈眈逐逐上之所深利也
[005-59b]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象曰居貞之吉順以
從上也
 本義 隂柔不正居尊位而不能養人反賴上九之
 養胡仲虎曰五獨不言顺者由豫在九四故五獨不/言豫由頤在上九故五獨不曰頤然彼貞疾而此
 居貞吉彼在豫之時以柔乘/剛此在頤之時以柔承剛也
 見易曰頤道惡動而喜止二曰征凶以動而凶也五/曰居貞吉以止而吉也涉大川則用動矣東周之天
 子凡有艱難變故之事告之霸/主已則坐享共主之奉可也
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象曰由頤厲吉大有慶也
[005-60a]
 本義 六五賴上九之養以養人是物由上九以養
 也位高任重故厲而吉陽剛在上故利涉川訂詁曰/以象言
 人得食則頤動所以為頤者震也然震不自動繫於/艮而後動艮不正於上震雖動不能食也則所以為
 頤者艮也以理言動以象養静而知止養道之善者/也不止則妄動而失所以養矣上九為艮主爻故曰
 由/頤
 見易曰上九有剛陽之才志在養人及君之見任權/之在己凡天下之艱危由之以濟後世之禍難由之
 以弭不可以當吾世而貽子孫憂此所謂利涉大川/也羊祜欲及其身而平吳裴度欲乘其時而滅蔡方
 為不負由/頤之任
[005-60b]
巽下/兑上
大過棟撓利有攸往亨
 本義 大陽也四陽居中過盛故為大過上下二隂
 不勝其重故有棟撓之象又以四陽雖過而二五得
 中内巽外説有可行之道故利有所往而得亨也李/子
 思曰大壯亦四陽而在下者亦壯故上棟下宇取諸/其象者得所載也今四陽居中而上下二隂大者過
 乎剛而无所附小者過乎柔而不能載是棟將壓而/危之甚也雜卦曰大過顛也大厦之顛非一木所能
 支是必過而求濟然後可故曰利有攸往亨陽溫公/曰大過剛已過矣止可濟之以柔故大過之 皆以
[005-61a]
 居隂為吉不以得位為美太郝氏曰大過陽過也易/尊陽而貴无首太剛必折 實必裂陽雖實而下无
 基上无繫故象棟撓當大過之時有大過之才自宜/行大過之事然終非聖人本願也造化无孤陽獨行
 之理天下无有君子无小人之世孔子聖之時/不為己甚故曰五十以學易可以无大過矣
彖曰大過大者過也 棟撓本末弱也 剛過而中巽
而説行利有攸往乃亨 大過之時大矣哉
 本義 本謂初末謂上弱謂隂柔 大過之時非有
 大過人之才不能濟也故嘆其大蘇子瞻曰二五者/用事之地陽自内
 出據用事之地而擯隂於外謂之大過大者過也隂/自外入據用事之地而囚陽於内謂之小過小者過
[005-61b]
 也故大過者君驕而无臣之世也易之所貴貴乎陽/之能御隂不貴乎陽之凌隂而蔑之也人徒知隂之
 過乎陽之為禍也豈知陽之過乎隂之不為福也哉/ 史繩祖曰本末皆木也以一陽藏於木下為本以
 一陽散於木上為末上下皆隂故弱能訂詁曰惟剛/過始致本末之弱本末既弱剛亦不 獨支棟撓以
 䆒竟言也本末弱乃棟所由撓也樞卦辭言棟指二/三四五言也爻辭專指三四舉中 也而惟九三過
 剛不中故棟撓/之凶獨歸之
 見易曰大過謂剛過也剛過非謂四陽之過乎二隂/也若以四陽散處於二隂之間如需訟大畜无妄之
 卦亦得謂剛過乎剛過者謂剛聚而居中而擯二隂/於外以是為大過也正如正氣方伸之時凡號為君
 子者皆居中任事而一二小人付以危疆劇職明知/其不勝任也而任之以坐視其敗不知小人敗而國
[005-62a]
 事已僨君子亦與之俱盡是誰之過哉之於剛過之/時而猶幸其過而中者以四剛非陽卦 剛乃巽兑
 二隂卦之剛雖聚成剛黨而巽説之本性/固在用以濟剛庶其過而猶有不過者乎
象曰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无悶
 本義 澤滅於木大過之象也不懼无悶大過之行
 也丘行可曰澤本潤木今在木上而至於滅木大過/之象然木在澤下澤過乎木而木不仆君子觀象
 以之立大/過人之行
 見易曰遯世亦不必身隱只是善晦其跡而已當大/過之時人人以正人自待如東漢之末談氣節者盈
 朝而獨有陳實弔張讓之喪賈彪西行/以解黨禍此亦有獨立遯世之學乎
[005-62b]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本義 當大過之時以隂柔居巽下過於畏慎而无
 咎者也白茅物之潔者蘇子瞻曰白茅初六也所藉/者九二也茅之為物賤而不
 足收也然吾有所甚愛之器必以藉之非愛茅也愛/吾器也二所以得養安於上以有初之藉也棄茅而
 不收則是措諸地棄初/而不録則二親其勞矣
 見易曰以卦象論之初與四應而在下是初者四之/本也本弱而藉茅則敬慎之至以善處其弱者故四
 之棟不至於傾上與三應而在上是上者三之末也/末弱而滅頂則奮身而往忘其為弱者故三之棟因
 之以折之彖憂其才之弱爻與其心之慎恭初六/當大過 時而用小過之道所謂行過乎 者也
[005-63a]
九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象曰老夫女
妻過以相與也
 本義 陽過之始而比初隂故其象占如此稊根也榮
 於下者也榮於下則生於上矣夫雖老而得女妻猶
 能成生育之功也齊民要術云稊楊之秀也夏小正/二月栁梯註云發孚也凡毛未出
 卵穀曰孚栁初𤼵苞時固有孚象同劉琨勸進表云/生繁華於枯荑謂枯根也荑與稊 訂詁曰九二
 在初六之上者於初六故二為老夫而初為女妻九/五在上六之下少於上六故上為老婦而五為士夫
 各就所比爻自為老少之過以相與過字/主剛過而言初以柔乘 有以濟其剛也
[005-63b]
 見易曰九二枯楊生荑荑者根也即初一隂是也二/生荑則二之根固初亦與之俱固矣九五枯楊生華
 華生在上即上一隂是也五生華則五之精竭上亦/因之益竭矣 二五皆稱禓取其木之近於澤也稱
 枯楊謂其剛而亢也其隂在初為女妻在上為/老婦因妻之女而老 夫因婦之老而士其夫
 火傳曰初上本末也三四棟也二五雖同為棟而近/於本末兼有本末之任焉初隂承二之剛資二以生
 荑則根植於下四與初應四曰不撓乎下言本雖弱/而所以植諸下者固也是二實有益於本也上隂乗
 五之剛資五以生華則氣泄於上三與上應三曰不/可以有輔也言末既弱輔之以剛而秪速其亡也是
 五无所救於末也大抵二五/兩爻取義皆有關於初上
九三棟撓凶 象曰棟撓之凶不可以有輔也
[005-64a]
 本義 三四二爻居卦之中棟之象也九三以剛居
 剛不勝其重故撓蘇子瞻曰初上非棟棟之所寄也/所寄在彼而隆撓見乎此 虞仲
 翔曰本末弱故撓輔之益撓故/不可以有輔也陽以隂為輔也
 見易曰棟撓為全卦之象而爻獨繫於九三由上六/而撓也傳曰不可以輔謂輔以五之剛而益速其撓
 耳若四之棟隆則以初能敬慎而不敗也故傳/特别之明彖所為棟撓者撓乎上不撓乎下也
九四棟隆吉有它吝 象曰棟隆之吉不撓乎下也
 本義 以陽居隂過而不過故其象隆而吉然下應
 初六以柔濟之則過於柔矣故又戒以有它則吝也
[005-64b]
 鄭少梅曰大過棟撓由本末弱然實以本為重四應/乎初救其本也救其本於未過之先故棟隆而不撓
 乎下其下不撓其棟焉得不隆三應乎上救其末也/救其末於已過之後故棟撓而不可以有輔則知救
 過於其末不如/救過於其本也
 見易曰四本以不過之剛下應於初初雖才弱而能/以敬慎處之自可不撓於下若謂初柔不足以勝任
 而更思有以助之是有他也則任之不/專而初亦減其敬慎之心矣能无吝乎
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无咎无譽 象曰枯楊
生華何可久也老婦士夫亦可醜也
 程傳 上六過極之隂老婦也五雖非少此老婦則
[005-65a]
 為士矣於五无所賴也故反稱婦得 本義 九五
 陽過之極又比過極之隂故其象占皆與二反焦弱侯/曰澤滅
 木則二與五皆為枯楊也生華者華生於上象上/有一隂也生稊則生機猶長生華則洩且竭矣
 見易曰爻言无咎无譽謂棟撓自有任其咎者而五/无咎棟隆自有任其譽者而五无譽以五之時位言
 也傳則直以何可久也亦可醜也㫁之嗟其/不宜枯而生華而醜其甘為老婦所得也
 火傳曰亦可醜也指士夫/言其老婦之醜不足言矣
上六過涉滅頂凶无咎 象曰過涉之凶不可咎也
 王註 處大過之極過之甚也涉難過甚故至於滅
[005-65b]
 頂凶志在救時故不可咎也 本義 處過極之地
 才弱不足以濟然於義為无咎矣葢殺身成仁之事
 楊誠齋曰水溢而過於涉者不足以濟川而徒没其/頂任重而過其才者不足以濟難而徒滅其身其凶
 大矣者楊敬仲曰見危授命而功不濟遂有從而議/其非 聖人正之曰无咎又曰不可咎也過涉滅頂
 而又咎之則鄉愿道行而見利忘義者得志矣寄訂/詁曰大厦之傾非一木所能支上以一隂臲甈 於
 其上勢不至滅頂不已雖上所值之凶然有/尸其咎者矣剛實為之柔何咎焉葢咎陽也
 見易曰初上雖分本末然總之一木也澤之滅木上/之所以滅頂也雖至滅頂然有不容不涉即不得不
 過者孔子所以觀卦象/而有獨立不懼之思也
[005-66a]
 火傳曰當大過之初自宜用藉茅之慎處大過之極/豈能避滅頂之凶安石了翁言伯夷无首陽之事屈
 平未投汨羅此自愛惜其死以埋没古人耳又/有曰死事易成事難者論事宜審論人則苛
坎下/坎上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本義 習重習也坎險陷也其象為水陽陷隂中外
 虚而中實也此卦上下皆坎是為重險中實為有孚
 心亨之象項平菴曰重卦之序坎在六子之先故加/習字以起後例示不與初三畫之卦同也
 乾坤不加習字者乾坤六畫只是一爻自二以上皆/為習習義在爻不在重卦卦至六子而後重 胡仲
[005-66b]
 虎曰坎北方之卦方曰北曰朔象以龜以蛇其神曰/修曰熈太𤣥配同與㝠人之腎亦兩皆有重義 丘
 行可曰人之處坎身可陷而心不可陷故曰維心亨/心亨則无坎矣心不亨則失處險之道 蔡虚齋曰
 維有孚而心亨故身雖處險而心不為險所怵如此/則理有能為之機而勢有可乘之便不然則雖有其
 機得其便而亦/不自知所為矣
彖曰習坎重險也 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
維心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 天險不可升
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
矣哉
[005-67a]
 丘行可曰坎為水流水也兑為澤止水也隂静故止/陽動故流惟流故不盈不盈故可出險若待盈而後
 流則止水耳循科而行必由此而達彼所謂不失其/信 坎六爻四隂陷二陽四隂坎也二陽剛中之水
 也君子觀二陽中實之象故體水之德為有孚維心/亨所以處險也觀四隂陷險之象故因坎之形設險
 守國所以用險也彖傳於往有功以上専以水言而/明處險之道自天險不可升以下專以險言而明用
 險之方也月虞仲翔曰水性有常消息與月相應故/不失其信 者水之精月滿則虧不盈之義也 楊
 敬仲曰人心遇險而懼懼而甚則亂亂或失其信其/心安能亨故言習坎 訂詁曰坎以能出為功必動
 而後險可出止而不行則終於坎矣進一坎又進一/坎尚往不窮行之象也需蹇觧皆以坎體稱往有功
 見易曰行險而不失其信此是出險之道若小人行/險僥倖則為初六上六失道之凶也 王公設險以
[005-67b]
 守其國者紀網法度之謂也倘外有山川丘陵之不/可踰内无紀綱法度之不可犯雖有險誰能守之
象曰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本義 治己治人皆必重習然後熟而安之溫公曰/水之流
 也習而不已以成大川人之學也習而不止以成大/賢 象正曰水者天地之大用也頤交於坤以生月
 光弦魄受之應於潮汐一月之潮子午重習差而平/之分於夘酉究於己亥故隂德者洊至之道也天德
 之有隂德鬼神所乘以為出入也先世之王者皆有/隂德隂德所漸必非一世及其浸滛一决而敗 國
 家之敗夫豈无險以德行之不常教/事之不習故心蕩而行不可尚也
初六習坎入於坎窞凶 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凶也
[005-68a]
 字林云坎中小坎曰窞初居下卦之下故坎中又有/小坎入坎猶有可濟之理入於坎窞則終不可出矣
 禍傳曰禍不好不能為/ 習坎入坎非好而何
 見易曰卦以二五剛中為水以四隂為坎水與坎相/因而成險水性流下上六雖處險極而水不至是為
 枯坎猶陷穽耳故上无坎象五以四為坎四承五之/流受之以注於三故五不盈而四无險三則已坎未
 平又與四坎相接故曰坎坎賴有二之剛中流通於/初初處最下衆險之所歸也故同為入於坎窞而三
 勿用初凶所處/之地為之也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本義 處重險之中未能自出故為有險之象然剛
[005-68b]
 而得中故可以求小得也孫淇澳曰習坎以能入/為習不以能出為習
 火傳曰晉滅欒氏之黨而囚叔向人謂之曰子罹於/罪其為不智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哉游
 哉聊以卒嵗智也此處坎而求小得者也人當坎陷/之時進一步想則晷刻難過如叔向取死亡者以自
 解則退一步法也惟退一步躁妄自息自能心亨求/字最妙葢於无可得中求其小得以自慰耳真善處
 坎者/也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象曰來之坎
坎終无功也
 王景孟曰乾之三處二乾之間曰終日乾乾坎之三/處二坎之間曰來之坎坎之往也居上卦之下象來
[005-69a]
 居下卦之上象之險指九二六爻惟九二曰有險險/且枕言下有九二之險而已且枕於其上也 時論
 曰險求速出是益險也无可奈何安之若命且以險/為枕任其來之坎坎而我无心坎曰勿用者愓之潜
 也死幼安竟居海外子卿自/分 人是以勿用為大用者
 見易曰凡卦自上而下曰來自此而去曰/之三受四之坎以歸於初故曰來之坎坎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牗終无咎 象曰樽酒簋
貳剛柔際也
 本義 晁氏謂先儒讀樽酒簋為一句貳用缶為一
 句今從之貳益之也周禮大祭三貳弟子職左執虚
[005-69b]
 豆右執挾七周旋而貳是也九五尊位六四近之在
 險之時剛柔相際故有但用薄禮益以誠心進結自
 牖之象牖非所由之之正而室之所以受明也始雖
 艱阻終得无咎虞仲翔云貳副也禮有副樽故貳用/缶按缶酌噐也為樽之副樽中之酒
 不滿則酌此器以益之也處古者一室一戸一牖不/由戸而自牖非常出入之 明非正應而以比近相
 得與遇主/於巷意同
 見易曰四雖身未出險而險已將過故爻无坎象與/五患難相依樽酒納約所以習處險之道所以定濟
 險之謀易於需於困於未濟有坎體者皆有取乎酒/酒固心亨之一肋哉 約儉約也以至約之物由牖
[005-70a]
 下以自進於五猶/滹沱之麥飯耳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朱子云坎水只是平不解滿祗適足也言適於平而/已即彖傳所云水流而不盈也 蘇子瞻云九五可
 為大矣在坎而不敢自大故不盈不盈所以納四也/夫盈者人去之不盈者人輸之故不盈適所以使之
 既平也傳曰中未大也/中謂坎未大謂不盈耳
 見易曰二與五同有剛中之德二居坎中而爻曰求/小得是不遽求險之出也五將出坎而傳曰中未大
 是无過求於出險之後也曰/小曰未大固是一德皆中也
 火傳曰坎之剛中專稱九五故彖傳稱坎水流/而不盈爻辭稱五以坎不盈是知五為卦主也
[005-70b]
上六繫用徽纆寘於叢棘三嵗不得凶 象曰上六失
道凶三歲也
 胡仲虎曰初上皆在兩陽之外初以柔居險之初最/居下流故曰失道上六以柔居險之極无意出險亦
 曰失道坤之初上皆曰其道坎之初上皆為失道首/尾相應 吳幼清曰周官妆教罷民能改者上罪三
 年而舍之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三歲不得其罪/大而不能改者矣 繫拘也三股曰徽兩股曰纆皆
 拘囚索叢棘如今之棘/寺獄外種棘故稱叢棘
 見易曰上居險極爻无坎象用徽纆而置叢/棘即此便是坎窞豈必江湖之有陷溺哉
 火傳曰上當此時亦須有心亨一路即於叢棘中安/身可也若心不亨則一日不能安況三年乎愈不安
[005-71a]
 愈不得/脱矣
離下/離上
離利貞亨畜牝牛吉
 本義 隂麗於陽其象為火體隂而用陽也牝牛柔
 順之物也朱子曰火中虚暗則離中之隂也水中虚/明則坎中之陽也 荀慈明曰在地為火
 在天為日在天者用其精在地者用其形自胡庭芳/曰文王以坤取牝馬象以離取牝牛象固 不同後
 之言象者因説卦乾為馬坤為牛以坤之馬反欲求/之乾以離之牛反欲求之坤泥矣不知夫子於説卦
 取象又自有所取不必盡同於文王周公之象也隂/易述曰一隂一陽乾坤是也根隂根陽姤復是也
[005-71b]
 陽互藏坎離是也火蔡虚齋曰隂麗於陽而明明元/在陽也邵子曰薪 之體也火薪之用也火无體待
 薪然後為體薪无用待火然/後為用體用之分了然矣
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
乎正乃化成天下 柔麗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

 蔡覺翁曰楊龜山謂火无常形麗物而有形故人之/生也得水為精得火為神其合也氣聚而形成於有
 其分也氣散而神冺於无葢精所以為形而神麗於/形者也天地形之大者也日月麗天百穀草木麗土
 其神之𤼵見而可見者也乎朱子曰六二中正六五/中而不正今言麗乎正麗 中正説六二分數多
[005-72a]
 時論曰火一星離為千炬遇物皆焚人一心離為萬/應隨感皆通虚能離也又謂之麗者離者兩之分麗
 者兩之合火息於空光麗於薪神潜於寂知寓於物/離薪為火者妖火也不可以烹離物為明者邪慧也
 不可以知故曰/致知在格物
 見易曰火麗於薪而火不滯於薪日麗乎天而日不/滯乎天斯謂之麗麗者不能相離而亦未嘗相附著
 也/
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
 程傳 若云兩明則是二明不是繼明之義故云明
 兩作明而重明謂相繼也 本義 作起也耿希道/曰重明
[005-72b]
 者上下明也繼明者前後明也彖言二五君臣也/故以重明言之象言兩作皆君也故以繼明言之
 火傳曰日照乎晝火照乎夜繼日而火是繼照也火/以繼日日之明於是不息矣日之光被於下故下卦
 取之至三而有日昃之嗟火之威炎於上故/上卦取之至四而有焚如之災亦一證也
初九履錯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錯之敬以辟咎也
 本義 以剛居下而處明體志欲上進故有履錯然
 之象敬之則无咎矣
 見易曰初在下當日始出之時民興事起故其履錯/然也凡事之錯然交於吾前者敬則得其緒而理之
 不敬猶治亂絲而棼之也初履/事方始故宜以敬為始進之基
[005-73a]
六二黄離元吉 象曰黄離元吉得中道也
 本義 黄中色柔麗乎中而得其正故其象占如此胡/仲
 虎曰二以黄離言者離之二自坤來也五亦坤中爻/不言黄者五不當位中而不正故於二曰黄離元吉
 葢坤之嫡傳也勝蔡伯静曰坎之時用在中二五皆/卦之中也而五 者五當位而二不當位也離之時
 用在中二五皆卦之中也而二勝者二當位而五不/當位也 蔡虚齋曰彖傳謂柔麗乎中正二兼中正
 而獨言黄離/以中該正也
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 象曰日
昃之離何可乆也
[005-73b]
 程傳 九三居下體之終是前明將盡後明當繼之
 時故為日昃之離 本義 不安常以自樂則不能
 自處而凶矣趙庸齋曰鼓缶而歌是以樂消日也王/逸少所謂年在桑榆賴絲竹陶寫是也
 大耋之嗟是以憂度日也趙孟/所謂焉能恤遠朝不謀夕是也
 見易曰三非以己樂己憂者也大耋之嗟嗟黄離之/極盛過時難為繼也其鼓缶為天下樂其嗟為天下
 憂/也
 火傳曰日昃者將盡之年也鼓缶而歌所以消遣餘/年耳大耋之嗟嗟其將死也聖人謂朝聞夕死當日
 昃之時大有事在奈何不為此則為/彼乎是則凶矣不字則字義自分明
[005-74a]
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象曰突如其來如
无所容也
 王註 處於明道始變之際昏而始曉没而始出故
 曰突如其來如其明始進其炎始盛故曰焚如逼近
 至尊履非其位无應无承衆所不容故曰死如棄如
 也 程傳 夫善繼者必有遜讓之誠順承之道若
 舜啟然突如其來失善繼之道也訂詁曰三處下卦/之盡似日之過中
 四處上卦之始似/火之驟然故皆凶
[005-74b]
 火傳曰九四剛而不中火性炎上躁以濟剛宜其突/如來也當繼明之世四自謂與五同體有夾輔之勲
 而五之所任獨在上九熱中失望至於焚死棄/而无所容亦足傷矣以周事擬之其管蔡乎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象曰六五之吉離王公也
 本義 以隂居尊柔麗乎中然不得其正而迫於上
 下之陽故憂懼如此然後得吉胡仲虎曰九三大耋/之嗟以死生為憂者
 也不當憂而憂故凶六五戚嗟若居君位而能憂者/也憂所當憂故吉 鄭舜舉曰二五皆以柔麗剛二
 之辭安五之辭危二得位五失位失位則危知危則/吉 訂詁曰王指五公指上九言王與公相為附麗
 也/
[005-75a]
 見易曰繼體之君溺於晏安遇艱危而能憂懼此必/足以守成者也惟憂懼故能虚懐一志以任大臣故
 曰離王/公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无咎 象曰王用
出征以正邦也
 本義 剛明及遠威震而刑不濫无咎之道也李季/辨曰
 繼體之君自當出征有扈之戰啟所以承禹商奄淮/夷之征成王所以繼武王周公作立政終之曰其克
 詰爾戎兵以陟禹之跡召公畢公命康王亦惟曰張/皇六師无壊我高祖成命葢不如是不足以正邦也
 見易曰下離甫終即有焚如之患則前明不可長恃/而賴於繼明審矣五出涕戚嗟足見守文之主不足
[005-75b]
 以定大難也所幸有王公之離公者上也王毅然奮/武用以出征至於有嘉折首而後奸囘戢志邦以復
 正是為善/繼者也
 火傳曰兵猶火也不戢將自焚然五行不可无火五/材不能去兵離火炎上故於上爻言用兵之事 誠
 齋以上九出征謂成王之平三監也吾兄湘之以周/事擬之所折首當為武庚上九出征殆周公東征之
 日也九四為管叔而五其成王也管叔之叛變起骨/月王獲而誅之遭家不幸而出涕戚嗟小毖之詩所
 為作/也
 
 田間易學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