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21 易酌-清-刁包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酌卷八
              祁州刁包撰
周易下經
巽下/乾上
姤女壯勿用取女
 傳以一隂始生漸有盛長之勢為女壯本義以一隂
 當五陽為女壯本義較勝盖一隂雖漸長未見其壯
[008-1b]
 也惟出而當五陽則暴悍剛狠之意具見于此矣故
 曰女壯壯者男子之事非婦人之宜也觀家人一卦
 以女貞盡之女之不貞家道所繇敗也故曰勿用取
 女傳曰取女者欲其柔和順從以成家道姤乃方進
 之隂漸壯而敵陽者是以不可取也又曰姤雖一隂
 甚微然有漸壯之道所以戒也此春秋慮禍于微防
 患於早之意也
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
[008-2a]
 一陽始生則幸之曰復復者固然之事也一隂始生
 則危之曰姤姤者卒然之遭也本義云姤遇也決盡
 則為純乾四月之卦至姤然後一隂可見而為五月
 之卦以其本非所望而卒然值之如不期而遇者故
 為遇遇已非正又一隂而遇五陽則女德不貞而壯
 之甚也其義更詳於傳此釋卦名也
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
 取女所以偕老為保家長久之計今一隂雖微已有
[008-2b]
 凌逼五陽之勢豈可長久乎故勿用取女也此釋卦
 辭也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以卦辭言之本是个不好的遇雖然以卦體言之天
 非地則不成地非天則不生天地相遇而品物有光
 輝發越之盛矣章即文章之章謂有文彩可著見也
 或曰姤者乾之末坤之始天地相遇象也以四時言
 之月至姤辰為午萬物相見乎離而蕃衍乎大夏品
[008-3a]
 物咸章象也
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剛遇中正從來俱指二五本義獨指九五盖以五中
 且正二中而非正也以陽剛之德遇中正之位故其
 道可以大行於天下也此釋卦才也
姤之時義大矣哉
 姤之時義承上四句而贊之此例甚多本義獨云幾
 微之際聖人所謹專為一隂慮也大抵彖辭原是不
[008-3b]
 好的傳既釋之却又看出一叚絶好道理來是孔子
 之易而非文王之易也傳辭原是極好的本義又看
 出一个不好消息來是朱子之易而非孔子之易也
 若必正釋彖辭則必以程傳為主傳曰天地不相過
 則萬物不生君臣不相遇則政治不興聖賢不相遇
 則道徳不亨事物不相遇則功用不成姤之時與義
 皆甚大也如此說大之義始無餘藴
象曰天下有風姤后以施命誥四方
[008-4a]
 天之所以鼓舞萬物者風也風其天之誥命乎后之
 所以鼓舞萬民者誥命也誥命其后之風乎故后觀
 于天下有風之象而以施命誥四方也施象天命象
 巽誥四方象風行天下是上下所以相遇者也按詔
 誥之體三代尚矣後世遂故事視之或言是而行非
 或朝令而夕改奉天之謂何然漢唐間亦有誥辭懇
 篤而父老扶杖軍士投戈者其猶庶幾乎姤之象乎
 傳曰諸象或稱先王或稱后或稱君子大人稱先王
[008-4b]
 者先王所以立法制建國作樂省方敕法閉闗育物
 享帝皆是也稱后者后王之所為也財成天下之道
 施命誥四方是也君子則上下之通稱大人者王公
 之通稱此義安可不知
初六繫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凶羸豕孚蹢躅
 本義云繫於金柅小人自繫也看來還作君子繫之
 為是傳曰姤隂始生而將長之卦一隂生則長而漸
 盛隂長則陽消小人道長也制之當于其微而未盛
[008-5a]
 之時柅止車之物金為之堅强之至也止之以金柅
 而又繫之止之固也固止使不得進則陽剛貞正之
 道吉也其所以防之者至矣又曰使之進往則漸盛
 而害於陽是見凶也羸豕孚蹢躅聖人重為之戒言
 隂雖甚微不可忽也豕隂躁之物故以為况羸弱之
 豕雖未能强猛然其中心在乎蹢躅蹢躅跳擲也隂
 微而在下可謂羸矣然其中心常在乎消陽也君子
 小人異道小人雖微弱之時未嘗无害君子之心防
[008-5b]
 於微則無能為矣其所以慮之者深矣防之至慮之
 深則小人終為金柅所繫而不得肆其蹢躅之勢矣
 自古小人用事之始類似為無能為者及其權勢既
 成則束手而莫可誰何冦準之於丁謂是也使明於
 初六之義則小人終於羸豕而已
象曰繫於金柅柔道牽也
 牽者挽拽之意即所謂繫也繫於金柅挽拽柔道使
 不得進也如此看似於牽意為切
[008-6a]
九二包有魚无咎不利賓
 傳意似未甚醒竊意初與四為正應四本初之主也
 初既比二而為其所乘則二為主四為賓矣魚隂美
 之物象小人包而有之者苴裹之使不逸於外也制
 馭小人罔為君子之害何咎之有然制馭之道利主
 不利賓何也主去初近賓去初逺也九二剛中身任
 制隂之責不委其事於四故曰不利賓
象曰包有魚義不及賓也
[008-6b]
 象提出義字盖戢惡防奸義當為則為之若自已不
 做靠他人做則非義矣故賓在上而不相及也此與
 舊解全别
九三臀无膚其行次且厲无大咎
 焦氏云姤之九三即夬之九四非也夬四宜進而從
 陽居不安行不進柔之象也故曰无大咎以剛居剛
 見一隂在下而不肯坐視臀无膚也欲制在下之隂
 而不得其道其行次且也與隂為敵常懐危厲之心
[008-7a]
 雖未能如二之无咎亦可以无大咎矣本義曰既无
 所遇則无隂邪之傷故雖危厲而无大咎也如此說
 更妥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三之次且與夬四之次且同三之行與夬四之行實
 不同盖其行也未能繫於金柅牽制柔道而亦未為
 柔道所牽制也兩牽字正同
九四包无魚起凶
[008-7b]
 四與初為正應初固四之有也今既遇於二則失其
 所有矣故為包无魚之象傳曰四之失者不中正也
 以不中正而失其民所以凶也曰初之從二以比近
 也豈四之罪乎曰在四而言義當有咎不能保其下
 繇失道也豈有上不失道而下離者乎遇之道君臣
 民主夫婦朋友皆在焉四以中繫故主民而言為上
 而下離必有凶變起者將生之謂民心既離難將作
 矣此義甚透然則象雖言民凡為君臣夫婦朋友者
[008-8a]
 皆不可不知此義也
象曰无魚之凶逺民也
 不曰民逺已而曰已逺民責有攸歸矣或曰象辭另
 發一意非也均是隂也以德言曰小人消陽者也不
 可近也以位言曰民從陽者也槩以為隂而逺之失
 却上下一體道理矣此學易者所以貴乎知變通也
九五以杞包𤓰含章有隕自天
 傳作求賢說似晦本義曰𤓰隂物之在下者甘美而
[008-8b]
 善潰杞髙大堅實之木也五以陽剛中正主卦於上
 而下防始生必潰之隂其象如此然隂陽迭勝時運
 之常若能含晦章美靜以制之則可以回造化矣有
 隕自天本无而倐有之象也其義精矣余更有說焉
 詩云綿綿𤓰瓞𤓰之為物滋蔓不已象小人以甘美
 之資為援引之勢也杞髙䕃大包者覆冐其上日不
 能暄雨露不能潤則𤓰何以蔓此防閑小人之善道
 也含章者明足以燭而不露術足以用而不洩覆冐
[008-9a]
 之中寓有裁割之意也如是則𤓰不蔓而自潰天隕
 之矣𤓰墜落曰隕以陽消隂而無其迹疑非人力所
 為故曰有隕自天也如此解似通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隕自天志不舎命也
 英氣最害事五有中正之德故渾然不露圭角含章
 也命者所得於天之理也志不舎命處心積慮不敢
 踰越乎天理有隕自天其志一之動氣乎㝠㝠中有
 相之者矣
[008-9b]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傳曰至剛而在最上者角也九以剛居正故以角為
 象人之相遇繇降屈以相從和順以相接故能合也
 上九髙亢而剛極人誰與之以此求吝固可吝也此
 義甚精獨以无咎為无所歸咎恐未確竊意吝者无
 所遇也吝而無咎者无所遇而隂未能消陽也
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
 當姤之時憤世嫉俗甘心孤孑窮於上而致吝也
[008-10a]
坤下/兊上
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為卦兊上坤下兊為說說者情之聚也坤為衆衆者
 勢之聚也情與勢合所遇與聚矣故其卦為萃觀彖
 傳无亨字其為羨文无疑或尚着解非也假字訓至
 未盡當作感格意如詩奏假无言之格易王假有家
 為感格况王假有廟乎傳曰羣生至衆也而可一其
 歸仰人心莫知其鄉也而能致其誠敬鬼神之不可
[008-10b]
 度也而能致其來格天下萃合人心總攝衆志之道
 非一其至大莫過於宗廟故王者萃天下之道至於
 有廟則萃道之至也祭祀之報本於人心聖人制禮
 以成其德耳故豺獺能祭其性然也又曰天下之聚
 必得大人以治之人聚則亂物聚則爭事聚則紊非
 大人治之則萃所以致爭亂也萃以不正則人聚為
 茍合財聚為悖入安得亨乎故利貞如此始盡彖義
 用大牲吉承王假有廟來當萃之時百物豐備二簋
[008-11a]
 不可以用享故須用大牲始可以將假廟之誠稱假
 廟之典而吉也利有攸往承利見大人來見大人則
 事事皆亨物物皆正故往无不利也此王者受命而
 興合萬國之歡心以事先王之卦孝經云昔者周公
 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故四
 海之内各以職來助祭所謂用大牲吉而利有攸往
 者也
彖曰萃聚也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
[008-11b]
 卦之所以為萃者以其聚也萃之所以為聚者以其
 順以說剛中而應也萃者下坤順上兊說順以說也
 此卦體也九五剛中而六二應之剛中而應也此卦
 德也君臣聚㑹和順而恱豫故於義為聚也
王假有廟致孝享也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
利有攸往順天命也
 王假有廟王者萃祖考之神以萃天下人之心所以
 極致孝享之誠致孝謂盡志致享謂盡物也傳曰萃
[008-12a]
 天下之心者无如孝享此語宜玩利見大人亨九五
 六二相聚以中正也傳曰見大人則其聚以正道得
 其正則亨矣萃不以正其能亨乎聚以正雖釋上句
 而釋利貞之意固在其中矣不言利貞省文也萃之
 時貴豐不貴儉用大牲吉所以對越天命也萃之時
 宜進不宜退利有攸往所以踐履天命也奉而不違
 故曰順順天命謂順天理也
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008-12b]
 傳曰觀萃之理可以見天地萬物之情也天地之化
 育萬物之生成凡有者皆聚也有无動靜終始之理
 聚散而已本義曰極言其理而贊之天地萬物固無
 理外之情也徐氏曰天地萬物髙下散殊咸則見其
 情之通恒則見其情之久萃則見其情之同不於其
 聚而觀之情之一者不可得而見矣說理頗精
象曰澤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澤者水之聚地者澤之聚澤上於地萃之象也君子
[008-13a]
 觀其象而萃兵以萃民則有除戎器戒不虞之道焉
 國家雖安忘戰必危故戎禁亂之所繇生猶防止水
 之所自來也以舊防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水敗
 以治戎為无所用而廢之者必有亂患盖承平日久
 類有鈍兵朽甲之弊除者除其鈍朽而一新之也書
 曰善糓乃甲胄敿乃干備乃弓矢鍜乃戈矛礪乃鋒
 刃詩曰修爾車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皆有備无患
 之道也秦平六國而銷鋒鏑晉平吳而撤武備不旋
[008-13b]
 踵而滅亡豈非忘不虞之戒乎師之大象曰地中有
 水師君子以容民畜衆萃之大象曰澤上於地萃君
 子以除戎器戒不虞二象大意畧同但彼以師之故
 而議萃此則以萃之故而議師耳
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无咎
 初與四為正應有孚者也不幸三隂同處所與者盡
 柔懦无立之輩故有不終其孚乃亂乃萃之象乃亂
 者狐疑惶惑而不能自立也乃萃者因利乘便而不
[008-14a]
 能自拔也若號於四之正應以踐有孚之約則一握
 笑之矣傳曰一握俗語一圑也謂衆以為笑也然笑
 者小人之私心號者君子之公義若能不以私心奪
 公義置多口於勿恤斷然應四之剛陽而不失其正
 改過遷善无咎之道也
象曰乃亂乃萃其志亂也
 象復原其志而戒之盖謂此處把持不定則无如羣
 隂何矣若陡然立起志那有此事𫝊曰其心志為同
[008-14b]
 類所惑亂故乃萃於羣隂也不能固其守則為小人
 所惑亂而失其正矣格言也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傳曰初隂柔又非中正恐不能終其孚故因其才而
 為之戒二雖隂柔而得中正故雖戒而微辭凡爻之
 辭闗得失二端者為法為戒亦各隨其才而設也此
 義亦須曉的傳以引為牽引之引曰人之交相求則
 合相待則離二與五為正應當萃者也而相逺又在
[008-15a]
 羣隂之間必相牽引則失其萃矣此理甚好余向作
 援引之引盖二與五為正應因雜二隂之間未能卓
 有樹立故必援引之有君臣道合之慶吉而无咎也
 如登髙者氣易竭力易盡稍提攜之則一往而前矣
 二之柔順中正孚於五之剛健中正同心一德者也
 相信以心不以迹相交以質不以文猶簡薄之物可
 以交於神明故曰孚乃利用禴禴夏祭專尚聲與二
 簋可用享之意同如此亦說的去然不如傳婉切懇
[008-15b]
 至又推的開傳曰孚信之在中誠之謂也禴祭之簡
 薄者也菲薄而祭不尚備物直以誠意交于神明也
 孚乃者謂有其孚則可不用文飾專以至誠交於上
 也以禴言者謂薦其誠而已上下相聚而尚飾焉是
 未誠也盖其中實者不假飾於外用禴之義也孚信
 者萃之本也不獨君臣之聚凡天下之聚在誠而已
 本義只就祭說故雖云伊川說好而无取也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變也
[008-16a]
 中正而柔一為二隂所變易雖引之其能前乎中未
 變者柔而能守其中正之本體故无有孚不終之號
 也或曰二既有中正之德而象云未變辭若不足何
 也曰羣隂類處乃其類聚方萃之時居其間能自守
 不變逺須正應剛立者能之二隂柔之才以其有中
 正之德可覬其未至於變耳故象含其意以存戒也
 須此一難爻義始盡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008-16b]
 三隂柔不中正四居其上欲與之萃而非正應二處
 其下欲與之萃而二應五萃如者徒有嗟如而已上
 下莫之與何利之有若往而應上當以同類相憐不
 復如二與四之見拒矣不得於此而得之於彼无咎
 之道也傳曰三與上雖非隂陽正應然萃之時以類
 相從皆以柔居二體之上又皆无與居相應之地上
 復處說順之極故得其萃而无咎也易道變動無常
 在人識之此義極盡且雖非正應句有斟酌本義云
[008-17a]
 當近捨不正之强援而逺結正應之窮交理雖精而
 正應二字未的故胡氏曰恐誤是也小吝者始棄其
 應而不往必待二四不相容乃反而求之也能无愧
 乎人情攀援勢利輒遭擯斥之辱及其窮无所歸然
 後商貧賤之交縱使憐而收之必有慚恧不自安者
 矣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傳曰上居柔說之極三往而无咎者上六巽順而受
[008-17b]
 之也本義往從於上一句是解爻未解象故全无巽
 義蒙引以為此說長於所謂上能巽受之者吾不知
 之矣
九四大吉无咎
 九四以陽居隂非正上比五而得君之萃則擬於擅
 權下比羣隂而得民之萃則疑於樹黨故必大吉而
 後无咎也傳曰大為周遍之義无所不周然後為大
 无所不正則為大吉夫上下之聚固有不繇正道而
[008-18a]
 得者非理枉道而得君者自古多矣非理枉道而得
 民者盖亦有焉如齊之陳恒魯之季氏是也然得為
 大吉乎得為无咎乎反言之其義始明矣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當也
 大吉无咎何以云位不當也位不當則所為未必能
 盡善故戒之戒之實勉之也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貞悔亡
 五以陽剛居尊位為萃之主萃有位何咎之有朱子
[008-18b]
 云有位而无德則雖萃而不能使人信故人有不信
 當修其元永貞之位而後悔亡也此理固是傳獨兼
 德位說曰王者有位有德中正无過咎而天下尚有
 未信服歸附者在修德以來之如苖民逆命帝乃誕
 敷文德舜德非不至也盖有逺近昏明之異故其歸
 有先後既有未歸則當修德也所謂德元永貞之道
 也如此說猶有至理又曰元首也長也為君德首出
 庶物君長羣生有尊大之義焉有主統之義焉而又
[008-19a]
 恒永貞固則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无思不服而其悔
 亡矣何等透徹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象專舉爻上句傳以尚有匪孚補之為志未光張本
 也志未光則悔悔必元永貞而後亡是象傳一句統
 解爻辭也盖王者以萬類同歸為志不曰人之志未
 能孚於我而曰我之志未能光於人亦教人以反躬
 責己之道也
[008-19b]
上六齊咨涕洟无咎
 傳以上為隂柔之小人曲盡情狀本義云處萃之終
 隂柔无位求萃不得憂戚如是而後可以无咎也本
 義較勝盖上六居說之極說極生悲固理之常然說
 極而能悲則知危知懼所謂善補過者故宜无咎且
 三居順體之上以嗟而无咎上居說體之上以齊咨
 涕洟而无咎其理正同項氏曰齊咨兊口之歎涕洟
 兊澤之流甚切卦義
[008-20a]
象曰齊咨涕洟未安上也
 未安上者居卦之上未敢晏然自安故有悲傷難堪
 之象設心如是未有久而不萃者也傳曰君子慎其
 所處非義不居不幸而有危困則泰然自安不以累
 其心小人居不擇安常履非據及其窮迫則隕穫躁
 撓甚至涕洟為可羞也未者非據之辭猶俗云未便
 也未便能安於其上也隂而居上孤處无與既非其
 據豈能安乎此與本義全别然可為困窮之戒
[008-20b]
巽下/坤上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為卦下巽上坤巽為木下一隂象根上二陽象幹自
 根逹幹自小而大自卑而髙也大象所謂積小以髙
 大也坤三隂在上順受二陽之升故有亨通之理以
 其自根發達起來故曰元亨用見大人指九二陽為
 大二人位二有剛中之德而六五應之用見者六五
 用柔中之德以見也勿恤南征吉俱指九二二五志
[008-21a]
 同道合一見如故勿恤不憂其不遇也南征程朱俱
 云前進也潘夢斿曰向陽之方極是巽居東南坤居
 西南柔本三而升為四以離體升也萬物相見於離
 故南征吉
象曰柔以時升
 傳曰柔升謂坤上行也巽既體卑而就下坤乃順時
 而上升以時謂時當升也本義曰升自解來柔進居
 四李隆山曰隂陽二氣迭為升降反萃而升是二陽
[008-21b]
 降居下三隂反居上故曰柔以時升三說俱有理
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
 巽而順以卦體言内巽而外順也剛中而應以卦德
 言二有剛中之德而五應之也如此則得其可升之
 時矣是以大亨也卦主坤言故曰元彖主剛中言故
 曰大
用見大人勿恤有慶也南征吉志行也
 用見大人勿恤君明臣良相得益章有慶也傳曰凡
[008-22a]
 升之道必繇大人升於位則繇王公升於道必繇聖
 賢此義更大亦須知之南征則遂得其升而行其志
 是以吉也
 謹按升者上進之象也巽木在地中生而不已由萌/芽而甲拆而條枚而森茂參天升之義也伏處之賢
 出而為朝家樑棟亦升也所謂用見大人勿恤也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所謂南征吉也伏羲卦圖乾南
 坤北巽木由地而生出乎坤則入乎乾南征之象也/初六一爻為成卦之主乃巽木之根根深葉茂欣欣
 向榮柔以時升也二三陽剛木之體也外卦三隂不/唯无以滯其生意且有以培其生機故剛中而應是
 以大亨也應工師之求勝巨室之任故曰有慶而志/行也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髙大坤
[008-22b]
 順也故曰順德順德者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是也積/小以髙大巽為髙故也六爻之義皆於卦之内外兩
 體及上下中爻之/象求之思過半矣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髙大
 蒙引云地中生木不可說成地上生木盖地中生木
 者取巽居於坤之下而言如木仗生意於地之中而
 後發逹於地之上所謂其根深者其末茂也極好君
 子觀其象以自升升須是要順逆則退矣本義依王
 肅本作慎德未是順德坤地象積小以髙大巽木象
[008-23a]
 如何易的吾心之德原與天地萬物同體只因物欲
 錮蔽便自家卑小了積小者敬小慎微也昭烈云勿
 以善小而不為繫辭云善不積不足以成名自一念
 之小合天理積而至於念念皆合天理則髙大矣自
 一事之小合天理積而至於事事皆合天理則髙大
 矣天理日升人欲日降反觀心德依然與天地萬物
 同體何髙大如之傳曰學業之充實道德之崇髙皆
 繇積累而至積小所以成髙大升之義也格言可破
[008-23b]
 頓悟之說
初六允升大吉
 初以一隂為巽之主上无正應非能升者也幸比九
 二剛中之德信而任之附以同升則其吉大矣允者
 心肯意肯誠信而服從也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二居初之上故曰上合志者一德同心以慰生平至
 願也歐陽永叔之於韓魏公類此
[008-24a]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二有剛中之德誠信以孚於五五孚中亦交孚焉如
 是乃可脫略繁縟如祭者之薄其物以格神也至誠
 相與簡樸篤至何咎之有所謂南征吉正謂此也乃
 字宜玩曰孚乃利用禴若未孚而用則不利矣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象復進一歩說言二孚於五非特為臣之道无咎而
 已剛柔相濟澤及天下且有喜也傳曰凡象言有慶
[008-24b]
 者如是則有福履及於物也言有喜者事既善而又
 有可喜也如大畜童牛之牿元吉象云有喜盖牿於
 童則易又免强制之難是有可喜也
九三升虚邑
 三一升則為坤矣坤為邑隂虚故曰虚邑以陽剛之
 才居正而體又巽故有此象所謂如入无人之境也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一往直前无所阻礙也
[008-25a]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本義作亨謂登祭於山之象只是要就占說傳作亨
 曰昔者文王之居岐山之下上順天子而欲致之有
 道下順天下之賢而使之升進已則柔順謙恭不出
 其位至德如此周之王業如是而亨也四能如是則
 亨而吉且无咎矣此說極有理又曰四之才固自善
 矣復有无咎之辭何也曰四之才雖善而其位當戒
 也居近君之位在升之時不可復升升則凶咎可知
[008-25b]
 故云如文王則吉而无咎也然處大臣之位不得无
 事於升當上升其君之道下升天下之賢已則止其
 分焉分雖當止而德則當升也道則當亨也盡斯道
 者其惟文王乎此轉尤為曲盡或以王為文王以亨
 為享以亨於岐山為克謙侯度惟祭境内之山川終
 不敢越分而修禋祀亦通
象曰王用享于岐山順事也
 以柔居柔而坤體順之至也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
[008-26a]
 以服事殷正是這个様子周公引來作証而孔子以
 順事釋之殆欲其師文王乎傳曰上順乎上下順乎
 下已順處其義故云順事也
六五貞吉升階
 傳曰五以下有剛中之應故能居尊位而吉然質本
 隂柔必守貞固乃得其吉也若不能貞固則信賢不
 篤任賢不終安能吉也按程朱俱以升階為五傳曰
 階所繇而升也任剛中之賢輔之而升猶登進自階
[008-26b]
 言有繇而易也指言九二正應又從九二推開說曰
 在下之賢皆用升之階也能用賢則彚升矣此理固
 不可易本義特約言之耳或曰指九二言坤為土三
 偶畫如之自下而髙有階象二之升五如升階然然
 此人君升進賢臣與共天下之象也此理亦好余向
 來有說云人主倚任賢人猶升之有階也无階而憑
 一手一足之力其能升乎九二以剛中應五五之階
 五之所以吉也使非信篤任專正固不貳雖有階吾
[008-27a]
 得而升諸故必貞而後能吉貞吉而後能升階也此
 亦明曉姑存之
象曰貞吉升階大得志也
 五以二為階而有所憑依以往二為五之階而有所
 扶翼以進上下相資躋一世於昇平之域五之志乃
 大得也或曰志大得指九二非也
上六㝠升利于不息之貞
 上以隂處升之極貿貿於迷途而不知止者也故曰
[008-27b]
 冥升㝠升猶言冥行也若以貿貿於迷途者還而孜
 孜于正路則不息之貞也所謂惟狂克念作聖矣傳
 曰君子于貞正之德終日乾乾自强不息如上六不
 已之心用之于此則利也以小人貪求無已之心移
 于進德則何善如之其義甚精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處極上而不知止其心將以求益也孰知隂本虚日
 就消亡豈有加益之理乎傳曰升既極則有退而无
[008-28a]
 進也惟從事于不息之貞則日息而富矣
坎下/兊上
困亨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本義云困者窮而不能自振之意兊在上為澤坎在
 下為水澤在水上則其澤竭矣此其所以為困也内
 坎外兊是處險而能說也故曰困亨傳所謂以卦才
 言是也困而能亨則貞矣貞非小人所能也故于大
 人有專屬焉大人者不以貧賤憂慮易志不以艱危
[008-28b]
 險阻動心是以吉而無咎也時方不利宜緘黙以自
 全若嘐嘐然求白于人其誰信之兊為口故有尚口
 之戒
彖曰困剛揜也
 以二體合言之坎剛為兊柔所掩以二體分言之下
 一剛為二柔所掩上二剛為一柔所掩卦以困名謂
 此也
險以說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
[008-29a]
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剛陽君子為隂柔小人所掩蔽君子之道用窒之時
 也陷于險中是人情所憂虞難堪者也而以說體處
 之怡然自得險以說也險以說則時困而道亨身困
 而心亨知命樂天困而不失其所亨也非君子能之
 乎傳曰君子大人通稱或曰所字斷句即艮止其所
 之所不如連亨字讀為是貞所以為大人之吉者以
 其有剛中之德也謂九二九五也兊上六有言而不
[008-29b]
 信于坎坎兊相失尚口乃窮也以口舌免困祇益之
 困耳何如反躬修德之為愈也文王囚羑里而演易
 孔子厄陳蔡而弦歌周公居東土而赤舄几几皆困
 而不失其所亨者也
象曰澤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澤在水下則有水水在澤下則无水本義曰水下漏
 則澤上枯困之象也君子觀其象而命可困志不可
 困以致命遂志傳云推致其命本義云致命猶言授
[008-30a]
 命言持以與人而不之有也其義更確盖時勢既不
 可為則命與志無兩全之理命全而志喪志全而命
 喪致以遂之即舎生取義殺身成仁也凡人平居矢
 志時鮮不願為忠臣義士者及禍患切身便貪生怖
 死把生平志願都灰墮了如范質王溥輩可勝歎哉
 若是社稷念重身家念輕君父念重妻子念輕臨時
 須辦得一死不至搖尾乞憐靦顔人世矣儒行云儒
 有劫之以衆阻之以兵見死不更其守又曰可殺也
[008-30b]
 而不可辱也此致命遂志之謂也文天祥方孝孺其
 表表者與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嵗不覿
 初以隂柔處困之下其才既不足以自濟其困四為
 正應掩于上六自治不暇其力又不足以濟初六之
 困如木无枝葉失所庇䕃居其下則不安也故曰臀
 困于株木臀即臀无膚之臀在坎下幽谷之象故曰
 入于幽谷三嵗之久不見正應則是上下交困也
[008-31a]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不明故无所覿也猶云黑洞洞底如何出的去明則
 日進于崇髙不明則日入于卑暗理固然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本義云困于酒食厭飫苦惱之意謂醉飽過宜也郭
 氏云困于家无飲食宴樂之奉二說逈異然不如傳
 意為長需之九五需于酒食困之九二困于酒食皆
 以在坎中也需就養人說困二亦宜就養人說傳曰
[008-31b]
 君子之所欲澤天下之民濟天下之困也二未得遂
 其欲施其惠故為困于酒食也先代亂離之世以世
 有醉人為瑞豈非困于酒食之一驗與二以剛中之
 德困于下正已而無求者也上有九五剛中之君同
 德相應必能造廬而請故曰朱紱方來朱紱王者之
 服蔽膝也服蔽膝而來便有造膝意方來者謂其來
 方自此始也利用享祀傳所謂以至誠通神明是也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欲以事人者事神也利用享祀
[008-32a]
 欲以事神者事人也潔誠齋一莫過于享祀故九二
 利用之傳曰自昔賢哲困于幽逺而德卒升聞道卒
 為用者唯自守至誠而已征凶無咎傳云無所歸咎
 也本義云若征行則非其時而于義為无咎也反覆
 求之既云凶矣何以无咎既云行非其時則非義矣
 又何以于義无咎畢竟未安主傳為是征凶者君不
 來而自往无媒是以凶也將誰咎乎當困之時慮其
 以急于濟困之心而不遑自愛故戒之也
[008-32b]
 謹按困之二五兩爻說者率多異同竊意孔明之髙/卧南陽淡泊明志困于酒食也不求聞逹而昭烈三
 顧于草廬中朱紱方來也言聽計從有魚水之洽利/用享祀也鞠躬盡瘁食少而事多征凶也然而命已
 致矣志已遂矣又何咎之有哉孔方昭烈之在江夏/也前有孫權後有曹操劓刖也 明如吳營而不返
 困于赤紱也徐自南屏而歸乃徐有說也卒得荊州/以為基業利用祭祀也又按爻辭所有皆卦中自具
 之象故困之九二即需之九五所以皆取酒食為象/但彼以剛健不陷而吉此以剛揜而困是其義自一
 也兊為口舌為頰為毁折五為上六所揜劓之象也/中爻二至四為離為戈兵四為三所揜在五之下刖
 之象也坎為赤中爻五至三為巽為繩赤紱朱紱之/象也坎為豕兊為羊離為牛牲牢畢具享祀祭祀之
 象也以此類推大易/之取象无俟小求矣
[008-33a]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慶也
 象舉爻首句以該下故曰中有慶也五剛中而折節
 下賢二之慶也二剛中而推誠事主五之慶也上下
 交盡其道困于酒食者行當需于酒食矣是以有慶
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見其妻凶
 三隂柔不中正上承四不能降心以相從而力犯之
 困于石也石堅不可勝之物而與為難可乎下乗二
 不能屈體以相附而直據之據于蒺藜也蒺藜刺不
[008-33b]
 可近之物而憑其上可乎進退兩窮反而求之无容
 身之地矣三坎體男也上兊體女也故上者三之妻
 然非正應又為二剛所隔何可見也故有入其宫不
 見其妻之象宫謂三也詩所謂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者凶可知也本義云繫辭備矣傳釋之尤為明盡
象曰據于蒺藜乗剛也入于其宫不見其妻不祥也
 二剛也三乗其上如藉刺然故曰困于蒺藜也不祥
 者犯上凌下不善之積有餘殃也
[008-34a]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來徐徐謂四也蒙引以為初誤矣易自下而上曰往
 自上而下曰來故知其為四也四與初為正應思有
 以拯其困而未能初比于二疑其遂有之矣故遲回
 觀望而不敢直前二阻之也二坎為輿有車象剛而
 堅强有金車象故曰困于金車四困二而失初誠為
 可羞但初之應四正也比二非正也久則去其不正
 者以歸于正故有終也傳曰寒士之妻弱國之臣各
[008-34b]
 安其正而已茍擇勢而從則惡之大者不容于世矣
 讀至此使我毛骨俱悚
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雖不當位有與也
 在下者初志在下志在于拯初也志在拯初而隔于
 二故徐徐其來也以剛居柔為不當位然正應在初
 有與也有與則有終矣
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傳云上下皆掩于隂以卦之全體言也本義云上為
[008-35a]
 隂揜下則乗剛此專指五言蔽于一隂則傷於上截
 鼻之象下逼于一剛則傷于下刖足之象困于赤紱
 謂二也二以五為朱紱五以二為赤紱君臣異服也
 五與二同德而不相應不得與于冠裳之㑹故曰困
 于赤紱時方不利急之則重困緩之則亨困故曰乃
 徐有說本義云剛中而說體故能遲久而有說也約
 言之而其義盡矣傳曰五雖在困而有剛中之德下
 有九二剛中之賢道同德合徐必相應而來共濟天
[008-35b]
 下之困是始困而徐有喜說也博言之而其義益暢
 矣利用祭祀與利用享祀同一至誠感格之意但有
 君臣之分享祀人臣所以祭宗廟也故屬二祭祀天
 子所以禮百神也故屬五傳曰祭天神祀地祗享人
 鬼其義備矣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說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
福也
 上下見傷未得遂其濟困之志也以中直之道得中
[008-36a]
 直之賢庶幾喜起之風矣傳曰不曰中正與二合者
 云直乃宜也直比正義差緩祭則受福在鬼神固然
 而况于人乎又曰盡其誠意如祭祀然以求天下之
 賢則能亨天下之困而享受其福慶也明且備矣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上以隂柔處困極之地纒綿而不解髙危而不安故
 有困于葛藟于臲卼之象困極則必變矣曰者自怨
 自艾之辭若曰每做事輒不强人意輒覺愧歉難堪
[008-36b]
 却是好念頭凡人履錯蹈愆而宴然不知其非則難
 與言矣知其動輒得悔是有悔也有悔則必改過改
 過則必遷善以是而征其吉可知二在困之中是宜
 安困故曰征凶上在困之終是宜出困故曰征吉傳
 曰困與屯之上皆以无應居卦終屯則泣血漣如困
 則有悔征吉屯險極而困說體故也以說順進可以
 離乎困也
象曰困于葛藟未當也動悔有悔吉行也
[008-37a]
 葛藟之困是他解脫不來割斷不去故曰未當言自
 已處置未善不管他人事便見悔意動悔有悔悔其
 所行則不行其所悔故行而吉也行謂去而出于困
 也
巽下/坎上
井改邑不改井无喪无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
其瓶凶
 卦體上坎下巽坎水也巽之象則木也巽之義則入
[008-37b]
 也朱子只取巽入之義不取木義恐巽乎水而上水
 句難解依傳木器汲水之說為是或云與羸其瓶句
 不合按鄭康成云巽木桔槔也言桔槔引瓶下入泉
 口汲水而出也如此則巽木瓶瓦之說兩得之矣自
 古建邦設都或以民利遷或以易代遷邑可改也若
 井則无遷而之他之理井不可改也或曰坎自坤變
 坤為邑故曰改邑不改井亦通汲之而不竭无喪也
 存之而不盈无得也人人給其所求往來井井也本
[008-38a]
 義云往者來者皆井其井醒甚張中溪曰下本乾體
 上本坤體剛往居五柔來居初往者得水而上來者
 求水于下往來井井也于象尤切傳曰无喪无得其
 德也常往來井井其用也周常也周也井之道也于
 理尤確繘綆也汲水索也巽為繩故為繘象水幾至
 上而未出井謂水謂坎中畫未至坎上畫則汲未出
 井口亦與未施繘于井者同耳羸敗其瓶象二三之
 水已實在汲井之瓶而下一畫偶猶瓶底傷損而水
[008-38b]
 下漏則終不能貯水矣有喪无得徒往來而无以井
 其井濟物之功廢矣故凶胡氏曰澤无水為困命也
 澤雖无水而井則有水性也知困之義則知安命知
 井之義則知盡性易性命之書而言之明且切者莫
 困井二卦若也改邑不改井三句為井言汔至三句
 為汲者言改邑不改井井之體也性靜而定也无喪
 无得往來井井井之用也性動亦定也汔至未繘井
 而羸其瓶人之于性知之行之有未盡者其猶是乎
[008-39a]
 此理不可不知
 謹按改邑不改井說者不一折中獨謂所在之邑井/无異製即王道之行家不異政國不殊俗是也竊嘗
 取彖傳爻象反覆詳味追尋改字來歴盖坎之中爻/在九二則為困在九五則為井總一水耳一上一下
 而用與井不同所謂改邑不改井也以喻王道之行/雖有時而通變宜民而三綱五常百代如一所損益
 可知也无喪无得則經國體野王道之可久也往來/井井則養欲給求王道之可大也所謂井養而不窮
 也然井之澤雖可逺施而取之无具汲之無人亦不/能成濟人利物之功故汔至以下又以汲井之事言
 之君子觀其象而以勞民勸相明于井之義也井泥/不食舊井无禽如紀綱法度廢弛已久不可施行也
 然而尚可渫也井谷射鮒井中旁空為谷小魚往來/如射也甕敝漏者昔子貢見老父抱甕而汲則甕亦
[008-39b]
 汲器也敝漏則不可汲矣言王政之弛敝竇百出而/又行之无其也然而尚可梵也九三渫其泥而可食
 矣而不食者亦未繘井故也是以求王明而受福也/六四甃其谷而鮒去矣其无咎者可以往來井井故
 也九五之寒泉上六之勿幕則澤可逺施家給人足/井養而不窮矣此則從欲以治風動時雍之意故元
 吉而大/成也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
 巽木入于坎水之下而汲水以上故曰巽乎水而上
 水莊子所謂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者是也
 濟人利物无有窮已井養而不窮也以卦象釋卦名
[008-40a]
 義也而卦之德亦在其中矣
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
其瓶是以凶也
 剛中程朱俱指二五或專指九五為是坤之邑變為
 坎之井則畫在卦體之中也天下之水至冬而温者
 惟井泉以其獨得天一之真性也二句已該无喪无
 得往來井井之義故彖傳不復出汔至亦未繘井是
 不如行潦之酌可以濯溉濯饎也何功之有羸其瓶
[008-40b]
 則不惟不得水併其瓶而喪之不亦凶乎傳曰五榖
 不熟不如荑稗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本義
 云又當敬勉不可幾成而敗其勉學者之意深矣然
 則始終成敗之際可勿慎與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木承水而上以養人于不窮井之義也君子觀其象
 而布德于民勞即愛之能无勞乎之勞如水以濟物
 為功使非往來井井水能自上而給人之養乎勞民
[008-41a]
 之意正如此勸者教之誨之誘掖之以勉其進也相
 者輔之翼之左右之以振其德也皆所以勞民也若
 曰勞徠而勸之相助則相為虚字須添實字始得非
 也胡氏曰井以喻性勞民勸相養其生併養其性也
初六井泥不食舊井无禽
 初以隂居井之下泥之象也泥則汚而不可食矣凡
 水之可食者禽鳥亦資其潤人既不井其井即禽鳥
 亦莫往莫來矣故曰舊井无禽
[008-41b]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舊井无禽時舎也
 下者處乎下而水不能上也時舍者為時所棄置而
 莫之用也學者才柔志卑溺于下流于世无涓滴之
 益者抑亦可以自愧矣
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
 二陽剛之才爻辭甚不好何也井以下而能上為義
 上无正應而比于下失井之義矣井之完美者无谷
 枯井廢井則有谷有谷則水旁出而注于鮒无所用
[008-42a]
 之矣鮒鰕蟇之屬或曰甕汲水器即瓶非也甕成水
 器與瓶異器雖小分井中之餘潤亦足以利用敝而
 滲漏有日就枯竭而已凶咎不待言矣
象曰井谷射鮒无與也
 上无應故曰无與无與則无以巽乎水而上水矣故
 井谷射鮒也如人資質之美才分之髙儘足以上達
 但无誘掖之提攜之者遂與下流為伍馳騖于旁途
 敗壊流溢而不知自愛其器也可惜甚矣
[008-42b]
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
 三剛正處下之上其井渫矣渫即渫初之泥使皎然
 清潔也而乃不食與舊井同負此嘉美能无惻然不
 安之心乎或曰知已興嗟輿論稱屈也汲而用之井
 養不窮其如上无明王何若遇王明則受福矣傳曰
 賢才見用則已得行其道君得享其功下得被其澤
 合三者而受福之義始備
象曰井渫不食行惻也求王明受福也
[008-43a]
 爻言心惻象言行惻傳未着解本義云行道之人皆
 以為惻甚好賢者不見用則秉彝好德之良有同心
 焉故曰行惻也爻言王明象加求字焦氏云爻脫求
 字言求者三以不求求之非也炫玉求售非九三本
 色矣然則何以云求曰非三求之惻者求之也惻于
 心則思求王明以慰其心求王明正所以求福也
六四井甃无咎
 四以柔居柔其才不足有為无濟物之功者也然守
[008-43b]
 正不回上承九五而效一臂之力分固應爾故曰井
 甃无咎甃者砌累其井使谷不伏于旁鮒不生于下
 救敝補漏所繇與九二異矣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象復以修釋甃言舊者修之以至于新缺者修之以
 至于全整飾戢治之謂也才力柔弱故不事蝢悟事
 漸進學之以積累為功者乎九二以才勝而敗六四
 以學勝而成天分之遜美于人事也項平庵曰泥與
[008-44a]
 甃皆隂也初六不正在下故不能自修而為泥六四
 正而在上故能自修而為甃甃所以禦泥而達泉也
 有閑邪存誠之功故為修井之象王建安曰三在内
 卦渫井内以致其潔四在外卦甃井外以禦其汚盖
 不渫則汚不潔不甃則潔者易汚此君子内外交相
 養之道也二說甚妙不可不知
九五井冽寒泉食
 九五坎之中所謂改邑不改井者謂此也以陽居陽
[008-44b]
 為坎居正北分為寒甘潔而清涼口之于味也有同
 嗜焉故曰井冽寒泉食不言吉者三渫之四甃之上
 收之五中正无為坐享成功而已傳曰井以上出為
 成功未至于上未及用也故至上而後言元吉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九二中矣而非正九三正矣而非中全中正之德以
 食于人者其惟九五乎故曰其才其德盡善盡美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008-45a]
 井與諸卦不同以最上為美先儒云收鹿盧收繘者
 也以木之才成水之用正與卦體合勿幕者恣其所
 取即往來井井之意同井其井故坎口開而勿用蔽
 覆也若視為一人一家之私則幕之矣此王道大公
 氣象與文王之囿一般有孚傳謂有常而不變也本
 義謂其出有源而不窮也傳更確博施而有常故有
 大喜之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008-45b]
 井至是不渫而清不甃而完寒冽之美與天下共之
 澤被羣生矣故曰大成也李氏曰初與二在井之地
 故初泥而二谷三與四人位必盡人事故三渫而四
 甃五與上則得之天矣是以三才之位取義也其說
 甚好
離下/兊上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
 上兊為水水下降而滅火下離為火火上升而涸水
[008-46a]
 相尅故相革也此本彖傳程朱之說詳矣或曰兊為
 金離為火火鼓鑄而金從革以火革金也于理亦通
 玩彖傳却无此意凡民可與樂成而難與慮始當始
 為改作之日鮮不疑且惑者及害除而利興然後自
 悔其見不及此而曉然相信也故曰已日乃孚事方
 始而未孚所固然也若遽為衆論所奪則終不能革
 矣事既已而乃孚所必然也若終為衆心所疑則非
 所當革矣故已日乃孚所以為革也革體内文明外
[008-46b]
 和說以乾之四德屬之四德者大通而利在正固也
 正固則无紛更移易之悔故曰悔亡傳曰革而无甚
 益猶可悔也况反害乎古人所以重改作也此名言
 也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本義曰以卦象釋卦名義大略與暌相似然以相違
 而為暌相息而為爭也引喻最確相息須兼滅與生
 二義傳曰物止而後有生本義曰滅息而後生息也
[008-47a]
 兊少女離中女二女同居也中少二女各有志故不
 相得而革也
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
乃亡
 已日已革之日也孚信也傳曰人心不信雖强之行
 不能成也先王政令人心始以為疑者有矣然其久
 也必信終不孚而成善治者未之有也離明也内有
 文明之德則大亨以正而其革也當乎天理兊說也
[008-47b]
 外有和說之德則大亨以正而其革也當乎人情天
 理人情各得其至當何悔之有傳曰新舊之悔皆亡
 最盡天下事有恰好的道理曰當當者時措咸宜也
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
大矣哉
 即以天地聖人言之能外是乎四時之序成功者退
 退革也天地隂陽推遷變易而春夏秋冬合著其生
 長收藏之用互革而成四時也王者之興受命于天
[008-48a]
 湯革夏正武革商正易代受命也予畏上帝不敢不
 正湯之順天乎撫綏萬方湯之應人乎予弗順天厥
 罪惟均武之順天乎綏厥士女武之應人乎天地聖
 人无不革者天地聖人之革无不時者時之未革天
 地聖人不能先時之既革天地聖人不能後革之時
 大矣哉革而當其可之謂時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厯明時
 澤中有火勢不兩立革之象也君子觀革之象以治
[008-48b]
 厯法而明四時之序即堯命羲和欽若昊天歴象日
 月星辰敬授人時之意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歴之
 數也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歴之理也治歴明時之
 道讀月令大畧可見盖歴不乖其序則治求其故而
 定千嵗之日行所无事也有兌象時不失其中則明
 晦朔弦望分至啓閉燦若觀火也有離象傳曰夫變
 易之道事之至大理之至明跡之至著莫如四時觀
 四時而順變革則與天地合其序矣最簡盡
[008-49a]
初九鞏用黄牛之革
 傳言變革之道有三曰時曰位曰才九以時則初也
 初宜待以位則下也下宜守以才則明而剛也剛明
 宜晦故曰鞏用黄牛之革鞏拘束也本義云鞏固也
 離為牡牛離爻本坤黄牛象黄中色牛順物以中順
 自守而不妄動則其分也革為皮與卦名雖同而義
 異傳曰不云吉凶何也曰妄動則有凶咎以中順自
 固則不革而已安得便有吉凶乎
[008-49b]
象曰鞏用黄牛不可以有為也
 不可有為以時位才俱不可也在益之初曰利用大
 作在革之初曰不可有為學易者明乎此則知進退
 之道矣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傳曰以六居二柔順而得中正又文明之主上有剛
 陽之君同德相應中正則无偏蔽文明則盡事理應
 上則得權勢體順則无違悖時可矣位得矣才足矣
[008-50a]
 處革之至善者也然臣道不當為革之先又必待上
 下之信故已日乃革之也如二之才德所居之地所
 逄之時足以革天下之弊新天下之治當進而上輔
 于君則吉而无咎也不進則失可為之時而有咎也
 如此說其義始備卦言已日乃孚已革之日乃孚也
 爻言已日乃革已孚之日乃革也或曰有君臣之分
 亦是
象曰已口革之行有嘉也
[008-50b]
 行有嘉即所謂征吉也謂煥然與天下更始行有嘉
 美之功也又何咎徐氏曰凡卦中言嘉者皆二與五
 應如隨之孚于嘉遯之嘉遯是也此義不可不知
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
 以剛陽為下之上又居離之上而不得中躁動于革
 者也在下而躁于變革以是而行則有凶也然居下
 之上事苟當革豈可不為也在乎守貞正而懐危懼
 也貞厲二字平看諸家之說皆與征凶一例看言征
[008-51a]
 則凶而貞則厲也唯革言三就則征不凶貞不厲而
 有孚矣其理俱通革言謂以改革之論相籌度也諮
 詢衆說㕘稽公論至再至三而僉同焉卦所謂乃孚
 者三有之矣有孚者至誠之道見信于中外上下也
 或曰三上正應上兌為口言象三至上歴三爻三就
 象亦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傳曰又何之猶俗語更何往也本義曰言已審俱極
[008-51b]
 簡盡余謂又何之言革而當无庸轉圖再計也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傳于九四極贊之至數層盖離兌交代正改命之時
 剛柔罔偏正改命之才而又近承九五當改命之任
 故美善與他卦九四不同悔亡彖所謂革而當其悔
 乃亡也有孚改命吉彖所謂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
 乎人也傳曰四非中正而至善何也曰惟其處柔也
 故剛而不過近而不逼順承中正之君乃中正之人
[008-52a]
 也易之取義无常也隨時而已此義須知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傳曰改命而吉以上下信其志也誠既至則上下信
 矣革之道以上下之信為本不當不孚則不信當而
 不信猶不可信也况不當乎三代而後漢霍光廢昏
 立明庶幾改命之吉矣以其匡扶社稷之志有足信
 故也
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008-52b]
 九五以陽剛之才中正之德居尊位大人也大人德
 威惟畏故象虎虎變傳所謂遇變化事理明著如虎
 之文采本義謂希革而毛毨也在大人則自新新民
 之極順天應人之時也皆有至理可㕘傳又曰變者
 事物之變曰虎何也曰大人變之乃大人之變也上
 下但易一字便成至妙之理按乾九五言龍堯舜其
 猶龍乎革九五言虎湯武其猶虎乎書曰朕夢協朕
 卜襲于休祥詩曰卜云其吉終焉允臧占而孚即數
[008-53a]
 以推理也大人之革至當而人信之故不須此即理
 以奪數也易之言進乎詩書矣
象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
 道德功業煥為文章有光輝發越之盛故曰其文炳
 也天下之孚不待言矣
上六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
 上處革之中革道成矣君子斐然成章故曰豹變小
 人屈已聽命故曰革面君子小人以德言非以位言
[008-53b]
 也傳曰以堯舜為君以聖繼聖百有餘年天下被化
 可謂深且久矣而有苗有象其來格蒸乂盖亦革面
 而已引喻最確又曰小人既革其外革道可以為成
 也茍更從而深治之則為已甚已甚非道也故至革
 之終而又征則凶也征凶單承小人革面句說又曰
 革至于極而不守以貞則所革隨復變矣天下之事
 始則患其難革已革則患乎不能守也故革之終戒
 以居貞則吉也自古招亡納叛不旋踵而背去者多
[008-54a]
 矣皆繇不能居貞故也又曰人性本善有不可革者
 何也曰語其性則皆善也語其才則有下愚之不移
 所謂下愚有二焉自暴自棄也人茍以善自治則无
 不可移者雖昏愚之至皆可漸磨而進也唯自暴者
 拒之以不信自棄者絶之以不為雖聖人與居不能
 化而入也仲尼之所謂下愚也然天下自棄自暴者
 非必皆昏愚也往往强戾而才力有過人者商辛是
 也聖人以其自絶于善謂之下愚然考其歸則誠愚
[008-54b]
 也既曰下愚其能革面何也曰心雖絶于善道其畏
 危而寡罪則與人同也唯其有與人同所以知其非
 性之罪也革面二字如此分疏其義始明
象曰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
 虎豹同文但虎之文疎而著故曰炳豹之文密而理
 故曰蔚大小不同也小人革面順而不復逆從而不
 敢違束于法也本義云上六之才不足以有行也一
 似革面未為上治傳曰小人勉而假善君子所容也
[008-55a]
 更往而治之則凶矣似上治只是革而竊意革道既
 成豈宜復留餘地傳義皆未盡也君子豹變中庸所
 謂明著動變也是至誠而化的學問小人革面語所
 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奉公守法不必更論
 其所以然也如此看則征凶兼承君子小人說君子
 之文至豹變无以加若更有所往則過飾矣小人之
 道至順從无以加若更有所往則過刻矣惟自守其
 固然之正道則上而彬彬有大雅之士下而皞皞无
[008-55b]
 梗化之民革道成矣故吉也
巽下/離上
鼎元吉亨
 六十四卦惟大有與鼎直稱元亨而不别贅一辭盖
 鼎者有天下之重器故其才可以致元亨也元亨者
 體无不備用无不周大善而亨通也吉字羨讀彖傳
 自明矣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飪也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
[008-56a]
亨以養聖賢
 先王制器尚象鼎器也故以象釋之分二體而言上
 離中虚下巽有足以承之鼎之象也合全體而言下
 植為足中實為腹受物在中之象對峙于上者耳也
 横亘乎上者鉉也鼎之象也傳曰有象而後有器卦
 復用器而為義也巽木離火相資為用可以成亨飪
 之功利濟羣生也然豈徒口腹之奉哉聖人報本反
 始則有享帝之禮郊特牲不敢用褻味而貴多品故
[008-56b]
 帝之享但曰亨養賢致民則有享賢之禮大饗尚腵
 脩而已矣大饗君三重席而酢焉多儀備物故聖賢
 之養則曰大亨
巽而耳目聰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元亨
 下體巽巽者内順于理也上體離離為目中虚為耳
 外而耳目聰明也此以其象言也傳云凡離在上者
 皆云柔進上行柔在下之物乃居尊位進而上行也
 本義云卦自巽來隂進居五則以其變言也五柔居
[008-57a]
 上卦之中而下應九二得中而應乎剛也此以其德
 言也有才有德以居尊位而又下應剛中之賢是以
 元亨或曰大吉无不利爻屬上九而彖傳以五為元
 亨者五為卦主舉鼎者雖上九之鉉而非有六五之
 黄耳則鉉無所施故以元亨贊焉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木上有火為爨則木上有水為汲即鼎象益知井象
 矣水火不濟則鼎之用不凝位不正則命之理不凝
[008-57b]
 其義一也傳云端正其居處安重其命令朱子以為
 未然此言人君臨朝須莊重如那鼎相似安在這裏
 不動然後可以凝住那天之命所謂協于上下以承
 天休也說得極好但大象如施命誥四方之類則必
 稱后若如晦翁說當不稱君子矣竊意位即素其位
 順在位不出其位之位正者正其所居之位也君子
 所處必正其小至于席不正不坐毋跛毋倚傳義精
 矣命即維天之命永言配命顧諟明命之命凝即至
[008-58a]
 道不凝之凝翕而聚之也謂正位以凝其所賦于天
 之理也如此說當與朱義併存
 謹按此節當/以朱義為是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初居鼎下有趾象上應四則趾向上口向下有顛象
 方是時鼎未有實而舊有否惡之積焉宜有以易之
 趾顚則鼎覆鼎覆則否出否出則利矣六隂而卑妾
 象初剛六柔得妾象傳以子為主謂良妾能輔助其
[008-58b]
 主也本義直作子謂得妾而因得其子亦繇是也爻
 本因一象又得一象故繇是二字極精至于因敗以
 為功因賤以致貴二語尤確宜理㑹胡氏曰爻不正
 故稱妾下巽伏震長子之象也主器有人无咎之道
 也此又暢朱子之說矣
象曰鼎顚趾未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趾顚鼎覆悖道也象曰未悖已引起利出否義矣利
 出否去故而納新瀉惡而受美象曰從貴又結出應
[008-59a]
 四義矣四近君居大臣之位故貴也然春秋母以子
 貴之義固在其中聖人解經之妙如此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二以剛居中鼎有實之象然上應六五而密比初隂
 隂從陽者必利其實而即之我九二自我也仇謂初
 傳云仇對也隂陽相對之物本義直作怨仇謂隂陽
 相求而非正則相陷于惡而為仇徐氏曰怨耦曰仇
 不善之匹也其義益明矣顚跡也顚趾則難前欲即
[008-59b]
 我而不能然亦二之剛中自守有以遏其密比之勢
 也吉可知矣
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終无尤也
 傳曰鼎有實乃人之有才業也若不自貴重將玷其
 實而喪所有矣慎所之愛吾鼎也謂不暱于初而上
 從六五之正應也我仇有疾兼下句說初有疾而我
 即則有尤不我能即何過尤之有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008-60a]
 六五鼎耳也為鼎之主三越五應上是革去其耳无
 所恃以為舉移之具矣凡物皆行以足獨鼎之舉措
 在耳故行以耳耳既革其能行乎故曰塞傳曰膏甘
 美之物象禄位雉指五也有文明之德故謂之雉三
 有才用而不得六五之禄位是不得雉膏食之也本
 義云承上卦文明之腴有雉膏之美而不得以為人
 之食本義猶醒三懷才抱德而不見售猶雉膏在鼎
 而不見食也與井渫不食意同雖然三與五非應而
[008-60b]
 同功剛柔有相濟之理方且隂陽和暢而為雨也雨
 則行之塞者可通雉膏之不食者見食矣方雨句虧
 悔終吉句言始有不足之悔而終有相遇之吉也傳
 曰三雖不中以巽體故无過剛之失若過剛則豈能
 終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也
 語曰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孟子曰義之于君臣
 也鼎耳革君臣之義廢矣故曰失其義也蒙引不主
[008-61a]
 不仕无義說曰越五應上自失其義无所取裁也固
 自有理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傳曰四大臣之位任天下之事者也天下之事豈一
 人所能獨任必當求天下之賢智與之叶力得其人
 則天下之治可不勞而致也用非其人則敗國家之
 事貽天下之患四下應于初初隂柔小人不可用者
 也而四用之其不勝任而敗事猶鼎之折足也又按
[008-61b]
 初顚趾而四應之故為鼎折足之象足折則所謂享
 上帝養聖賢之實覆矣故曰覆公餗餗糝也八珍之
 膳鼎之實也三為公位公餗公所食之餗也形渥傳
 作赧汗言可羞愧之甚也固是本義從晁氏之說作
 形渥鄭註以為夷三族謬矣豈周公時已制始皇之
 刑耶蒙引辨之極是舊以為沾濡貌朱子語録亦引
 澆濕渾身之說則渥即詩既優既渥之渥謂鼎實覆
 溢也當以此說為的外誤其國内汚其身凶可知也
[008-62a]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任用匪人敗乃公事上无以信君下无以信民而内
 亦无以自信盟心之謂何故曰信如何也
六五鼎黄耳金鉉利貞
 五居上體之中受鉉以舉鼎者也故為耳坤正色本
 黄離得坤中畫故為黄耳金鉉程朱俱指九二以玉
 鉉屬上故以金鉉屬二但二在耳之下恐未能勝厥
 任也指上九為是訂詁云鼎豈有二鉉哉玉不可以
[008-62b]
 為鉉以金鉉而飾以玉也得之矣在五以已之柔視
 上之剛則為金鉉在上九自視畫剛位柔則為玉鉉
 各有取爾也五質隂柔恐不勝堅剛之鉉故又有正
 固之戒
象曰鼎黄耳中以為實也
 中以為實者五以九二之實為實也二五正應二有
 實而五舉之正彖所謂得中而應乎剛也
上九鼎玉鉉大吉无不利
[008-63a]
 一陽横亘於鼎耳之上為鉉象陽而居隂有温潤以
 栗之德為玉鉉象處鼎之終巽木離火畢達其用鼎
 于是乎告成功矣是以大吉无不利
象曰玉鉉在上剛柔節也
 鼎之亨餁以剛柔適中為度玉鉉在上佐黄耳之鼎
 左提右挈而无不宜故曰剛柔節也書所謂以鹽梅
 作和羮燮理隂陽者殆其人與
 
[008-63b]
 
 
 
 
 
 
 
 易酌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