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19 讀易大旨-清-孫奇逢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讀易大㫖卷三
            容城孫竒逢撰
 繫辭上傳
天尊地卑一節言天地對待之體剛柔相摩一節言天
地流行之用乾以易知一節言人成位乎天地之中則
天地之體用皆存乎人矣此三節孔子原易之所由作
通未說到易上去何以言天地對待之體葢未畫易之
[003-1b]
前一部易經已列於兩間故天尊地卑未有易卦之乾
坤而乾坤已定矣卑高以陳未有易卦之貴賤而貴賤
已位矣動静有常未有易卦之剛柔而剛柔已斷矣方
以類聚物以羣分未有易卦之吉凶而吉凶已生矣在
天成象在地成形未有易卦之變化而變化已見矣聖
人之易不過模寫其象數而已非有心安排也㨗解云
五矣字便涵易簡之意蘇氏曰言在者明其出於一也
二節何以言流行之用一施一受易之氣也言天地萬
[003-2a]
物惟有此對待故剛柔八卦相為摩盪於是鼔雷霆潤
風雨日月寒暑運行往來形交氣感男女於是乎生矣
故乾所知者惟始物坤所能者惟成物乾坤之氣初无
始終著物乃有始終非乾只管前截坤只管後截譬立
主意始終屬乾著氣力始終屬坤特以知能分始成耳
已洩易簡之意矣三節何以言人成位乎天地之中乾
惟知大始是乾以易知矣坤惟能成物是坤以簡能矣
人之所知如乾之易人之所能如坤之簡則是所知所
[003-2b]
能者皆性分之所固有職分之所當為豈不易知豈不
易從易知易從自然有親有功有親有功自然可乆可
大易之理一也知能取譬一身兩用共成一身明其為
一也乾坤一體人不能信取譬兩用合一親切易曉開
發仁人一體天下之量以生理得成位之意知乃身之
精明靈爽能則身之才力強幹見有理一分殊各就條
理各得其所之妙用成位其中上下與天地同流也聖
學全功止此此全經之總領也○易道雖本之天地而
[003-3a]
實具於聖人之一心以聖人之心具有天地之全體也
劉念臺曰夫子首贊易道而推本於畫卦之原如此分
明是一座伏羲道像
  右第一章
第二章設卦觀象方言易設卦者文王周公陳列六十
四卦也象者物之似總之有一卦之象析之有六爻之
象故易盡之象象盡之像其象也二而一者也觀此象
而繫之以辭以明一卦一爻之吉凶剛柔相推者卦爻
[003-3b]
隂陽迭相為推也柔有時而窮則自隂以推於陽而變
生矣剛有時而窮則自陽以推於隂而化生矣易之為
道不過辭變象占四者而已易言吉凶在人為失得之
象易言悔吝在人為憂虞之象憂則困心衡慮漸趨於
吉亦如悔之自凶而趨吉也虞則志得意滿漸向於凶
亦如吝之自吉而向凶也變化剛柔以卦畫言進退晝
夜以造化言三才即六爻言六爻之變動乃三才極至
之道理如此也上二節言聖人作易之事此二節則教
[003-4a]
人之學易也學易者學文王六十四卦之序君子所居
而安者也學周公三百八十四爻之辭君子所樂而玩
者也文王序卦有錯有綜變化无窮然皆本其自然之
畫而定之非有心安排也故處而不遷誠居安而樂玩
乎居觀辭象動玩變占則陟降一天天祐命之何不利
之有何也所造者天也此後天之易專為定吉凶而發
先天吉凶未露以其有易簡而未見險阻也後天則當
反於先天故拈出三極之道及天字作主以承上章易
[003-4b]
簡以貞變化象中千變萬化无非吉凶之象辭中千言
萬語无非使人崇易簡黜險阻趨吉避凶之道故吉凶
之外立悔吝於其間以引人歸極責人悖極著之序繫
之為辭約民於天道使君子習而玩之足以合天而吉
无不利聖人之以神道鼓舞天下至矣○卦立而象具
因象繫辭因辭定占各有一定之理此易之體也剛柔
推換變化生焉此易之用也合而觀之辭占象變皆象
也得失憂虞專指人事言進退晝夜則人事所乘之時
[003-5a]
也六爻之動言皆自變來也三極之道所以象也此聖
人作易之本也君子居而學易正為動時要用得着自
天祐之自心自祐也夫子所以自道也
  右第二章
易之道不以无言隠而以有言顯第非言无以開天下
之䝉也故觀易觀所言有象焉得彖以言之而全體之
藴顯矣有變焉得爻以言之而一節之藴悉矣象變中
所言吉者必其材得而非幸言凶者必其材失而非不
[003-5b]
幸言悔吝者疵其小徳之出入言无咎者善其自反而
補過所言不同同為萬古開羣蒙耳用易用所存非知
所存无以周天下之用也位有貴賤列之不淆卦有大
小齊之勿亂辭有吉凶辨之勿混悔吝固言乎小疵矣
然不可以小疵而自恕必當於此心方動善惡初分之
時即憂之則不至於悔吝矣无咎固補過矣然欲動補
過之心者必自悔中來也則悔之一念固學利者之所
不廢而困勉者之所必有事也義固大矣哉介理欲分
[003-6a]
途也介在事前理勢方萌悔生事後以理圖勢陽卦爻
為大若失徳則亦小矣隂卦爻為小若合理則亦大矣
總以理為衡耳所謂各指於所往之地也先明此卦爻
並吉凶悔吝无咎五者之名義而後教人體此卦爻並
吉凶悔吝无咎之功夫○即申前章之意而又進於无
咎之說是易道要歸處貴賤以上下言小大以隂陽言
辭以至著者言介以至㣲者言而悔則介中得力處也
聖人作易无非使人趨吉避凶而終之以善補過則悔
[003-6b]
為要焉
  右第三章
且夫易何可以不學也何也彼其道於天地乎凖也天
地之道至一而精而精者粲其該也至精而一而一者
渾其統也至精至一者无窮盡方體而无窮盡方體者
終竟而聨合之也彌綸焉爾也彌其外而大不禦天下
莫能載也綸其中而細不遺天下莫能破也盖易以道
隂陽隂陽之道不過幽明死生鬼神之理而已今作易
[003-7a]
聖人仰觀俯察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知死生之說知
鬼神之所以為鬼神者乃精氣為物游魂為變也故能
知其情狀夫天地之道不過一幽一明一生一死一鬼
一神而已而作易聖人皆有以知之此所以易與天地
凖也聖人於天地之道豈特知之即與天地相似而不
違矣何也天地至大不能過者也聖人則知周萬物而
道濟天下故與天地同其不過天地无心而成化不憂
者也聖人則旁行不流樂天知命故與天地同其不憂
[003-7b]
天地以生物為心能愛者也聖人則安土敦仁故與天
地同其能愛是三者皆與天地相似所以作易與天地
凖也聖人既與天地相似故易能彌天地之道聖人範
圍天地而不過亦能彌之易能綸天地之道聖人曲成
萬物而不遺亦能綸之易能達幽明死生鬼神之道聖
人亦能通乎晝夜之道而知之此章本義分理性命為
綱矣然理通性命而理為主則性即理也盡性可以包
至命至命亦本於盡性勘得透則神无方而易无體不
[003-8a]
辨而自明矣故字當味見性命之理當離合觀之離觀
則性自性命自命理氣不相混合觀則性能命氣而无
方氣命於性而无體○易書凖天地之道而作故有彌
綸之用準之為言則也易能彌綸天地是以君子學易
必求端乎天地而其大者在隂陽之辨天地之道莫非
隂陽之所為則幽明之故於此覩矣遂進而求所為幽
明之故其間自明之幽一始一終相為循環原且反之
以推氣數之自然而死生之說莫詳於此矣又進而求
[003-8b]
所謂死生之說始无所始聚則成形者是終无所終散
則成變者是總是一氣之屈伸以為終始之運而鬼神
之情狀昭昭乎不可揜矣則亦何莫而非易書之所藴
乎劉念臺曰幽明始終如方來者進成功者退是也先
儒以人物指之已是狹隘至後人則専言七尺之成隳
而以原始為父母未生前㕘究反終為眼光落地後㕘
究遂有了生死之說凖之大易何啻千里○死生之說
只原始反終四字已說得明盡未知生焉知死人多言
[003-9a]
孔子不告子路程正叔曰此乃深告之也即原始反終
之義
  右第四章
朱子說未有天地之先畢竟先有此理是道在隂陽之
前也程子說在物為理謂有物方有理易以道隂陽其
理止此矣故曰一隂一陽之謂道又曰道非隂陽也所
以一隂一陽者道也此即所謂隂陽不測者也正與神
字相貫繼之者善是天之所以為天於穆不已者謂此
[003-9b]
純粹之善也成之者性是人之所以成人純亦不已者
謂此天命之性也此天人合一之源孟子道性善正從
此看出夫曰善曰性莫非道也此個義理亦不少亦不
剰只是人看他不見仁者又看做仁了知者又看做知
了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所以鮮矣道不可以仁
名而知始之知常顯諸仁道不可以知名而作成之能
常藏於知仁曰顯用曰藏互言之也不憂者乾以易知
坤以簡能无心而成化有何所憂富有者无物不有而
[003-10a]
无一毫之虧欠日新者无時不然而无一毫之間斷天
地以生物為徳以成物為業此一隂一陽之道在天地
者也陽生隂隂生陽生生无窮此則一隂一陽之道在
易書者易之所由名者也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此
則一隂一陽之道在卦者也究極此一隂一陽之數以
知來則謂之占詳通其一隂一陽之變以行事則謂之
事此則一隂一陽之道在卜筮者也若其兩在不測在
隂非隂在陽非陽不二為常非隂能隂非陽能陽不一
[003-10b]
其行方陽倐隂方隂倐陽不主故常此豈有方哉无方
豈可測哉故不測曰神也嗟夫此易理也通章十一個
謂字凡言之謂與中庸性道教一例是明已然者不著
講說凡言謂之與中庸中和一例是明未然者須著講
說一隂一陽貫到底○一隂一陽専就人心中指出一
氣流行不已之妙而得道體焉繼善謂自静而動一念
惺然而善端於此呈露也成性謂自生而成一理凝然
而善體於此備具也此正隂陽分現之體而仁知各就
[003-11a]
所見名之局於隂陽非道之統體也欲觀君子之道先
觀天地之道有時自元而亨以鼓萬物之出機見仁之
顯處有時自利而貞以鼓萬物之入機見用之藏處此
全體大用所謂以盛徳顯大業不與聖人同憂轉見聖
人能法天地處天地之道生生之道也生生之謂易易
即仁仁乃生生生生不已而形象分則隂陽之體已立
乃所以為富有也生生不已而占事在則隂陽之用以
行乃所以為日新也如此生生不已而一隂一陽之妙
[003-11b]
莫測所在是之謂神此君子體道之功非泛言人事造
化也
  右第五章
易之道合天高地下萬物散殊而一之廣莫廣焉大莫
大焉一與天地準焉者也言逺乎六合之表千載之後
此理充然而有餘言邇乎瞬息之頃几席之間此理凝
然而各足以言乎天地之間无體无方而无體非其體
无方非其方也安所不備乎易之所以廣大者一本於
[003-12a]
乾坤而得之也蓋乾畫竒不變則其静也専變則其動
也直坤畫偶不變則其静也翕變則其動也闢是以大
生廣生焉易不過摸寫乾坤廣大之理惟其廣大原於
天地故易之廣大亦如天地之廣大易之變通亦如四
時之變通易之隂陽亦如日月之隂陽葢四時一天地
之運也日月一天地之精也總之皆天地也乾坤之静
即是先天乾坤之動即是後天動静无時離隂陽葢先
天後天无時而離隂陽也離之則各自分開乾坤息矣
[003-12b]
然皆静為主故聖學主静知此可以達天天地之大徳
曰生廣生大生乃其大徳也而有至徳主之其在易簡
乎配乾道之易知而无私心者配坤道之簡能而無私
為者孰謂易之易簡无本原乎○不禦者无逺不到而
莫之止也静者无安排布置正者六十四卦皆利於正
也備言該括无遺下三句正形容廣大大只是大生廣
只是廣生而其理分見於動静之際如此静翕動闢即
静専動直之有終處非二事也配者相似也非配合也
[003-13a]
葢易本摹寫天地而作故一一與之脗合此直指心易
之藴
  右第六章
此言聖人以易而崇徳廣業見易之所以為至也葢六
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理之所在也聖人以是理窮
之於心則識見超邁日進於高明而其知也崇循是理
而行則功夫敦篤日就於平實而其禮也卑崇效乎天
則崇之至矣故徳崇卑法乎地則卑之至矣故業廣所
[003-13b]
以然者非聖人勉強效法乎天地也天地設位而易行
乎其中矣程正叔曰乾坤毁則无以見易易不可見則
乾坤或幾乎息矣易是個甚只是盡天理便是易也成
性存存道義之門亦是萬物各有成性存存亦是生生
不已之意道无體義有方也○聖人善學天地全在於
易求易於易何者是易求易於心无之非易心之所在
即性之所成而聖人第以存存而不已者濬心易之源
則道義皆從此出而徳以之崇業以之廣轉若一一於
[003-14a]
易書有藉夫子假年學易曰可以无大過只一无過則
徳之崇莫崇於此矣業之廣莫廣於此矣
  右第七章
象爻何謂也羲文周公三聖人見天下之理不徒有賾
動之事物寓焉而實有非賾非動理之宜且通者主之
矣賾動在既有天地之後未立卦爻之先而聖人見其
事雖至賾而理則至一事雖至動而理則至静故賾雖
可惡而象之理犁然當於心則不可惡也動雖可亂而
[003-14b]
爻之理井然有條貫則不可亂也是以學易者比擬其
所立之象以出言商議其所變之爻以制動則語黙動
静皆中於道易之變化不在於易而成於吾身矣故舉
鶴鳴以下七爻皆擬議之事以為三百八十四爻之凡
例云或問宜與通何辨曰理都一般但在卦則一物單
出故不必言㑹通在爻則乘承比應交錯故須於㑹聚
處擇其可以通行無礙者先有形容後生物宜㑹通是
時中典禮是庸行爻視象為詳密都本乾坤之理為主
[003-15a]
首引中孚者誠也言行為成變化之本誠又言行之本
也言行本來之理原闗天地故可以動天地同人以同
為貴葢君子之出處語黙其迹逈乎不同矣然自其心
觀之各適於義成就一箇是而已藉用白茅以至薄之
物而有可用之重此慎之之術也慎得此術以往天下
事又有何咎焉孔子教人以慎術即孟子所謂仁術九
三勞謙徳盛禮恭本君子修身之事非有心為保其禄
位然致恭則人不與爭勞爭功所以勞謙有終吉也不
[003-15b]
出户庭无咎何也葢亂之所生皆言語以為階凡天下
之事有闗於成敗而不可告人者一或不密則害成君
子慎密不出户庭者以此小人而乘君子之器慢藏誨
盜冶容誨滛易之言正招盜而誨之之意也作易者不
歸罪於盗而歸罪於招盜之人此所以知盗凡七爻乃
孔子擬議之辭也擬是心中比度議是心中計處非逐
卦逐爻比計總是易理渾融於心故隨處隨時頭頭是
道大端不離言行貴同貴慎貴謙皆所以善其言行也
[003-16a]
戒亢戒不密戒慢皆所以防其言行之失也擬議以成
變化如此○天地間之成象成爻吾身中之一言一動
是也故君子學易之功求之於言動者為最切亦僅以
開寡過之門而變化之理即從此出易簡之外无神化
也六爻引義其間曰善曰同曰慎曰恭曰密一步進一
步至於負販射利之小人分明指出病根其示人之意
最為痛切凡為學人宜書一通於座右
  右第八章
[003-16b]
此章言天地筮卦之數而贊其為神也首節主天五地
十統生成二天象先无極數尚未有圖書八卦圖書是
象後有極自相表裏天數至鬼神圖之裏兼神易而裏
之成象之道也大衍至成卦書之表兼神易而表之效
法之道也小成至能事合圖書而作易通於成文定象
顯道神徳行節合圖書而體易通於參兩倚數書數五
十非突出根圖象五十轉根天五地十耳圖書五統先
天八卦十統後天八卦中虚神極之象則二天之主也
[003-17a]
論神於象先妙无方而絶名迹論神於象後寄虚中而
制无窮神者理而已與鬼神不同鬼神分隂陽神專太
極隂陽非神理則墮幻氣入異端矣嗟乎易不可見而
世之所傳以為用易之道獨此天地大衍之數揲蓍求
卦之法然亦畧矣愚謂能用易者須能體易之人瀆則
不告况乎南蒯之黄裳元吉易豈為小人謀哉四聖人
之精神至今在通變化而行鬼神千載下孰能外之○
數始於一而終於十百千萬億皆十之積也陽竒隂偶
[003-17b]
分配天地數也而理在是矣自一至十天地衰旺之理
也其法始陳之河圖所謂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
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是也相得言圖數之分一内一
外各得其位有合言圖數之合一竒一偶各配其情分
處之而見隂陽之迭為變化合配之而見隂陽之互為
變化天地之數必積五十五而後全觀之四時之運葢
可知矣此五行之說也五行之說即易四象之說也而
圖數之妙合於造化固有如是者豈非易道之權輿而
[003-18a]
蓍數參伍之法之所自起乎
  右第九章
易之道无一非聖人之道也何獨以四者言葢就一蓍
卦之間而辭變象占則四者正聖人之道也以用也非
逐一尚之理融於心自一一與配亦歸在易道上看觀
下文承以至精至變至神可知君子將有為有行問之
於易易則受其問如對面問荅之親切以决未來之吉
凶逺近幽深无不周悉非其辭之至精孰能與此故以
[003-18b]
言者尚其辭參伍其蓍之變錯綜其卦之數通之極之
而成文成象則竒偶老少不滯於一端内外貞悔不膠
於一定而變化无窮矣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
故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凡天下之物有思
有為其知識才能超出於萬物之表者方可以通天下
之故也今蓍龜无思无為不過一物而已然方感矣而
遂能通天下之故未嘗遲回於其間非天下之至神乎
所以以卜筮者尚其占總以辭變象占四者論之固至
[003-19a]
精至變至神矣然四者皆聖人之道而易有之故謂易
有聖人之道四此章有五層至精至變至神是聖心之
易卦爻辭占圖書變象是所作之易極深研幾是闡卦
爻而發圖書作易之事无思无為能寂能感神易合一
在圖書卦爻先是造化本來之易通志成務在作易後
是斯民咸用之易有本來之易然後有聖心之易有易
書之易有咸用之易井井條條一以貫之○辭變象占
是聖人作易大綱使後人尊尚之而不敢忽以開天下
[003-19b]
寡過之門者此也制器即動之已成者變者象之未定
象者變之已成故象與變二者不離蓍卦亦不相離故
參伍言蓍錯綜言卦所以十一章言圓而神即言方以
智也
  右第十章
此章言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皆出於天地自然而
然非聖人勉強自作也首節何為者也如斯而已者問
荅之辭也物乃遂知來物之物吉凶之實理也開物者
[003-20a]
人所未知者開發之也務者趨避之事為人所欲為者
也成者成就也冒天下之道者天下之道悉覆冒包括
於卦爻之中也故以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業斷天下
之疑總不出此次節神智易貢冒道之實也洗心非以
蓍卦爻洗心却以神智易洗心而其所以洗心者只是
无思之極若以易理洗滌然者爾洗心統聰明睿知為
作易言也齋戒神明又以體易言也俱不干卜筮卜筮
在前民用在後故曰前聖人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
[003-20b]
故固興神物以前民用矣百姓見易之神明以為易深
逺而難知也今取此户譬之闔則謂坤闢則謂乾即一
户而曰變曰通曰象曰器曰法曰神易之理已在目前
矣然豈特小者為然哉至於天地間至大之功用亦有
相同者何也葢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
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是大業也所以成天
下之亹亹者也試以其大者言之法象莫大乎天地變
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
[003-21a]
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此五者
天地間之至大莫能過者也若夫探賾索隠鈎深致逺
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以生其大業者則莫
大乎蓍龜夫以小而同諸一物之小而易非小也大而
同諸天地功用之大而易非大也此易所以冒天下之
道也易道如此豈聖人強作哉天生神物有自然之占
天地變化有自然之變天垂象見吉凶有自然之象河
圖洛書有自然之文章天地生此四象所以示聖人者
[003-21b]
至矣聖人繫之辭以告乎人定之以吉凶以决斷其疑
皆非聖人強作也易雖冒天下之道道不在易而在我
矣此章重斷疑疑則玩圖書弗信如道何故始終言斷
○卜筮之法相沿舊矣至其間一切配合造化處葢亦
偶㑹及此因借以尊聖人之教使人不敢䙝用耳讀聖
人書要得其活潑之意夫子曰要盟神必不聴豈神向
夫子作此語耶夫子一神也用易之人統體是易則聖
人即蓍卦六爻矣凡吉凶之機兆端已發將至而未至
[003-22a]
者曰來吉凶之理見在於此一定而可知者曰往知來
者先知也藏往者了然藴蓄於胸中也來者不知由往
者未得了然藴蓄於胸中也氣運之盛衰廢興人事之
得失休咎往事昭然來者可鑒夫子曰百世可知正所
以驗往也藏往知來非二事用神而不用蓍用智而不
用卦无卜筮而知吉凶猶神武自足以服人不假於殺
伐之威此聖人之心易乃作易之本
  右第十一章
[003-22b]
自天祐之節釋大有上九爻義本義謂在此无所屬宜
在第八章之末
此章論易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而歸重於徳行也書不
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終不可見乎葢聖人仰
觀俯察見天地之隂陽不外乎竒偶之象也於是立象
以盡意立象之功用兼作易體易而俱盡故曰立象盡
意下正詳之盡情偽盡言此有言之易盡利盡神駸駸
達於无言之易此一貫之道也情是本來天真偽是後
[003-23a]
來人妄林氏謂循性而動為情拂性而動為偽是也合
而言之設卦以來破一寰為諸有情偽並作一散萬也
盡神以往消諸有於寰中情偽不生萬歸一也變通鼓
舞只論聖人周身未及措之天下而意已該矣盡利是
利仁盡神是安仁乾坤易之藴者謂乾坤藴於易六十
四卦之中非謂易藴於乾坤兩卦之中也乾坤與易立
則俱立一毁其列易既无據可見而乾坤亦幾息於天
下矣奈終无可毁可息之理也則乾坤所繫於立象不
[003-23b]
甚要哉道器不相離如有天地就有太極之理在裏面
如有人身此軀體就有五性之理藏於此軀體之中所
以孔子分形上形下不離形字也首一之字指形後五
之字指道化與裁推與行舉與錯亦皆活字化裁以下
包得寛非専於易但作易是統宗之理姑就此𤼵之方
得分曉是故象之設也爻之設也既各有所由得名吾
人欲究極天下之賾情偽不爽舍卦奚之欲鼓天下之
動著誠去偽舍辭亦奚之哉此卦此辭化而裁之存乎
[003-24a]
其變推而行之存乎其通此本諸卦辭善於用易者也
若夫不本諸卦辭神而明之則又存乎其人耳葢有所
為而後成有所言而後信皆非神明惟黙而我自成之
不言而人自信之則生知安行聖人之能事也故曰存
乎徳行故有造化之易有易書之易有在人之易徳行
者在人之易也有徳行以神明之則易不在造化不在
四聖而在我矣○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
以盡其言而末又云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黙而成之不
[003-24b]
言而信存乎徳行何也葢立象盡意者聖人作易之意
得意忘象者聖人用易之妙也指各有在豈容執論形
上形下千古論道要語也識得形上之道方許識易有
太極易有太極乾坤之生生而不息者是是以乾坤列
而四象與八卦相藴而生此易道之所以為至也強名
之曰太極而實非另有一物立於兩儀四象之前也周
子曰无極而太極又曰太極本无極斯知道者也劉念
臺曰无極太極又是夫子以後破荒語此无字是實落
[003-25a]
語非𤣥妙語也朱陸之辨在朱子以為太極之上必有
无極既不足以得大易之㫖而陸子以為太極之上决
不當有无極亦豈足以得濓溪之㫖然象山曰隂陽已
是形而上者况太極乎近之矣○或問作易固有意象
用易亦有意象如何曰聖人言行无非用易只以卦爻
作模子耳以堯舜禹文周孔觀之見作易用易皆意象
也意象一神理耳○問卜筮何闗大道曰卜筮只是引
子以明隂陽不測之神无寂无感不疾不速使人畏天
[003-25b]
向道陽明門人問易朱子主卜筮程傳主理何如先生
曰卜筮亦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於卜筮
者乎只為後世將卜筮專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
卜筮是小藝不知今日之師友問答博學審問慎思明
辨篤行之類皆是卜筮卜筮者不過求决狐疑神明吾
心而已易是問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問天謂
人尚有所涉惟天不容偽耳○首章至此通重易簡首
言易簡理得二章三極之道即易簡三章險包阻易包
[003-26a]
簡四章神易即易知簡能五章不測之神即无方者生
生之易即无體者一易簡也六章明言易簡配至徳不
可増減之謂至見其超於異端百家七章𦂳承至徳而
贊之八章物宜㑹通即易簡也十章易仍是變化道仍
是神一易簡也十一章括於易有太極易即圖書變化
太極即圖書之神故以神物收之而末章以鼔舞之神
黙成之神承之總是發明易簡以生下篇貞一
  右第十二章
[003-26b]
 繫辭下傳
象爻發於先聖變動示於後聖成列已是象而言在中
天定之象未經模寫也因重已是爻而言在中尚未到
相推也相推已是變而言在中尚未及辭占也繫辭命
占已是動而言在中尚在簡䇿未成擬議變化也象爻
主造化包人事變動主人事而本造化天人一貫吉凶
悔吝非從天降言人自取立本與趨時不相離亦不平
看趨時根於立本先天生後天也一身之動主之者貞
[003-27a]
而勝道亦在貞不問徳之為剛為柔惟貞以立本則得
不易之道而吉否則凶貞以趨時則得常易不易之道
而吉否則凶總之常勝之道歸於貞耳貞非執一不變
者神理所主中焉而已體不易者如天地日月之立本
配先天也用常易者如天地日月之趨時配後天也然
總歸不易之理非貞而何单言貞可包一并舉則貞本
於一所謂為物不二者夫道一也分之則易簡矣易知
簡能之道不可見一呈確隤之象易簡自不能𨼆易簡
[003-27b]
非從確隤生却憑確隤見天之洩道源而啟聖藴如此
效此象此兩此字指易簡使爻象不效像乎此則聖人
之易與天地不相似矣此爻此象方動於卦之中則或
吉或凶即呈於卦之外而功業即因變而見矣功業者
成務定業也因變而見即變而通之以盡利也若聖人
之辭不過於爻象之中因此貞一而繫之葢教人不論
吉凶以貞勝而歸於一者此則聖人繫辭覺民之心情
也故曰情以上言作易下則用易也大徳者易簡貞一
[003-28a]
之大徳也生者天主生物之始地主生物之成也大寳
者聖人必居天位方可行天道天道一仁而已矣理財
以義行其仁之公正辭以義行其仁之章禁非以義行
其仁之斷同歸於生吾民也立仁立義以立本時仁時
義以趨時率易簡而貞天下於一以此了貞勝之案上
繫首章舉天地易簡知能之徳而繼之以聖人之成位
見聖人有以克配乎天地此作易之原易之體也下繫
首章舉天地易簡貞一之徳而繼之以聖人之仁義見
[003-28b]
聖人有以參贊乎天地此行易之事易之用也○聖人
一部易經皆利於正故吉凶者以貞而勝不論其吉凶
也天地得此貞而觀故無私覆載日月得此貞而明故
无私照臨天下之動雖千端萬緒惟貞自一一者何即
乾坤之易簡也乾惟貞故確然示人易坤惟貞故隤然
示人簡聖人作易使不效象乎此則聖人之易與天地
不相似矣楊龜山曰舊嘗解易簡而天下之理得云行
其所无事不亦易乎一以貫之不亦簡乎如是則天下
[003-29a]
之理得矣又言行其所无事一以貫之只是一箇自然
之理繫辭中語言直有難理㑹處今人註解只是亂說
  右第一章
本義制器尚象當活看易之制器尚象非止十三卦特
舉其例耳於制器尚象中當以通徳𩔖情為主首節是
通徳𩔖情作易之事後十三卦示通徳𩔖情用易之例
網罟耒耜所以足民食交易舟車所以通民財弧矢門
柝所以防民患杵臼以利其用衣裳以華其身宫室以
[003-29b]
安其居棺槨以送其死所以為民利用安身養生送死
无遺憾矣然百官以治萬民以察器利用便則巧偽生
聖人憂之故終之以書契焉此皆所以通徳𩔖情者也
作用全在通字𩔖字方見作易用易兩妙葢取諸離十
二葢字非必實有是事示通徳𩔖情之理耳上古雖未
有易之書然造化人事本有易之理故作事暗合易書
正所謂畫前之易也程正叔曰古之伏羲豈不能垂衣
裳必待堯舜然後垂衣裳據如此事只是一箇聖人都
[003-30a]
做得了然必須數世然後成亦因時而已又曰識變知
化為難古今風氣不同故器用亦異是以聖人通變使
民不倦各隨其時而已矣○觀法天地伏羲氏作易縁
起必以為則河洛者亦執見也聖人見盈天地之間理
總是吾心之理於是近取諸身㑹作一個分作千萬個
神明之徳即天地之徳萬物之情即天地分見之情非
有二也取義十三卦皆憲天宜民取諸身而已六十四
卦三百八十四爻莫不皆然
[003-30b]
  右第二章
是故二字承上章取象而言以作易言也通章當以象
字作主先儒曰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通是一象是
也葢聖人之意本欲以吉凶悔吝之理開天下但无所
依據假借則此理无由著見故伏羲之易假象以寓理
乃事理彷彿近似而可以想像者也非造化之真體也
文王有彖以言其材彖者象之材也乃卦之徳也周公
有爻以效其動爻者象之變也乃卦之趨時也則吉凶
[003-31a]
由此而生悔吝由此而著矣吉凶在事本顯故曰生悔
吝在心尚㣲故曰著悔有改過之意至於吉則悔之著
也吝有文過之意至於凶則吝之著也要皆據其象而
已故舍象不可以言易也豈聖人作易前民用以教天
下之心哉○易尚象舍象不可以言易矣而又曰象者
像也則又无迹象之可執矣故念臺云形而下者謂之
象形而上者謂之像也彖言乎材以顯象也天下之動
象之著者也吉凶易辨悔吝難知則所以像者之要也
[003-31b]
  右第三章
陽卦宜多陽而反多隂隂卦宜多隂而反多陽此何以
故凡陽卦皆主乎竒也竒一不得不二其耦耳凡隂卦
皆主乎耦也耦一不得不二其竒耳徳行以道之得於
心而見於行者言陽貴有君道焉天理是也隂賤有民
道焉人欲是也王堣齋曰心一而已以之為主則有君
之名以之為役則有民之名故手足耳目皆役於心而
不可使之役其心也愚謂易理无不在有一身之君民
[003-32a]
有一身之君子小人有世道之君民有世道之君子小
人天君泰然百體從令君子之道也血氣用事徳性受
役小人之道也一君二民一則一矣二則什百千萬之
總名皆對一言也柴氏曰陽卦未必皆君子隂卦未必
皆小人此亦見天理中未嘗无人欲人欲中未嘗无天
理易道所以不可窮也○震坎艮為陽卦皆一陽二隂
巽離兑為隂卦皆一隂二陽其故何也問其多陽多隂
之故也陽竒隂耦答其故也其徳行何也謂隂陽皆徳
[003-32b]
也其為行何也陽貴為君隂賤為民一君二民則權歸
於上此之道為君子二君一民則政出多門此之道為
小人寥寥數言自問自答帝王之治統聖學之一貫總
不外於是
  右第四章
謝上蔡問何思何慮程子以為太早繼而曰正好用功
嘗思之道在自然无容思慮即造化物理之屈伸皆有
自然亦无容思慮至精義利用此當用之思慮非憧憧
[003-33a]
之思慮也所謂由思慮之不可无者以還於无可思慮
之天也此聖學也呉㓜清曰思者心之用也慮者謀度
其事也心體如明鏡止水未與物接寂然不動何思之
有既與物接應之各有定理何慮之有因有往來便有
思慮往來雖不可无思慮雖不可廢但著不得憧憧耳
憧憧者不能順其自往自來之道而過思過慮也如來
而思迎之便成意必矣往而思留之便成固我矣可謂
貞乎自在物言同以太極為歸特所出之途殊耳途之
[003-33b]
殊固无害於歸之同也自在心言一以心極為致特所
出之慮百耳慮之百固无害乎致之一也處一可貞百
度𤣥同可馭萬殊何以思慮為哉全經要語也蔡虚齋
曰聖人心胸大如咸九四只說人心感應之公私夫子
一觸便上徹日月寒暑下徹尺蠖龍蛇而至於窮神知
化一觸无遺者是也十一爻辭當以咸為主各含屈伸
自然之意困戒妄動解示善動屈於妄而伸於善也滅
趾以興小人之福滅耳以正小人之罪伸於小懲而屈
[003-34a]
於惡積也否已治而憂亂鼎位高而材下伸於憂而屈
於材也豫安而能慮復知過必改屈於静而伸於動屈
於過而伸於改也損求益於友益求益於民屈於雜而
伸於専屈於无恒而伸於有恒也引伸觸𩔖則自然之
理无處不然絶去憧憧以一御百以同齊異執神而御
化則與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萬物同其適矣要從
精義利用中求而後可以盡忘思慮神化為歸矣故咸
三段中間必以聖學為主須知周易通篇只是屈伸自
[003-34b]
然屈伸者隂陽常易者也自然者太極之神理不易者
也困于石以下十一爻在上經者五在下經者六為陽
爻者七為隂爻者四无不從思慮生无不憑自然之理
為得失端而研之約而守之可以精義精以造㣲可以
利用利以安身以徳全而不危故易不可不學也○此
與上繫鳴鹤在隂七爻擬議之意同總不外乎隨事隨
時隨處慎言慎動盡理以聽數而已若不明於吾心之
易而徒問易於卦爻則易亦何靈之有或曰一部易經
[003-35a]
言理即言數同歸而殊塗同歸於理也而其塗則殊如
父子君臣夫婦朋友長㓜接乎其身者甚殊也然父子
有親之理君臣有義之理夫婦朋友長㓜有序别信之
理吾惟盡其理而已外何庸心焉一致而百慮者一致
於數也而其慮則百如富貴貧賤患難起乎其心者有
百也然富貴貧賤患難各有數存乎其間吾惟安其數
而已他何庸心焉大凢有可為有可致者吾身一定之
理也莫之為而為莫之致而至者則造化自然之數也
[003-35b]
此又分之而无可分合之而不待合大哉易乎窮神知
化盛徳莫加矣
  右第五章
乾坤為易之門門者物之所從出者也隂陽二畫六十
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其所從出故為易之門有形質
曰物陽竒隂耦則有形質矣合徳有體即天地定位五
句先天成象故言隂陽後天效法故言剛柔撰即相得
有合順逆是也徳即變化鬼神易簡是也一卦有一卦
[003-36a]
之稱名一爻有一爻之稱名或言物象或言事變可謂
至變矣然不過體天地之撰通神明之徳而已二者之
外未嘗有踰越也來矣鮮云稽考其體之通之之𩔖如
言龍戰于野入于左腹𫉬明夷之心如此之𩔖似非上
古民淳俗朴不識不知之語意者衰世民偽日滋所以
聖人說此許多名物事𩔖者亦不得已也彰往者明天
道之已然也察來者察人事之未然也根極神明之徳
而呈露天地之撰顯者有以㣲之幽者有以闡之見道
[003-36b]
器合一幽顯无間當名辯物者如乾馬坤牛乾首坤腹
之𩔖不使之至於混淆也正言斷辭者吉則正言其吉
凶則正言其凶无委曲迴避也如是則精及无形粗及
有象无不備矣乾坤徳撰之理小不遺大不禦小大非
成兩截一理所通也易不待大其所稱即稱名小而取
𩔖大何以明之其辭深逺而不晦文之於徳撰之條理
也其言旁引而不僻咸中徳撰之典常也其事宏肆而
不靡深入徳撰之淵奥也可謂取𩔖大而不越者聖人
[003-37a]
誠何心哉正以衰世之民蔽於情慾吉凶疑貳而失得
之報不明故汲汲乎以易濟之使知禍生有門由於從
逆明此失之報焉吉福難倖由於惠迪明此得之報焉
於此能明則民行无貳而克濟聖心亦自慰矣稱名與
前稱名呼應理非名不著民非名不開此聖人救世之
心歸在末二句足衰世之意使民不越也○乾坤分隂
分陽而妙在合處分則為物物乃不化合則為徳徳妙
一原天地之撰天地雷風之𩔖也可得見者也可得見
[003-37b]
者易則以此隂陽體之神明之徳健順動止之𩔖也不
可測者也不可測者易則以此隂陽通之由是本天道
以察民故盈天地之大萬物之廣何者不因名以著而
卒未有越於此理之外者彰往篩言稱名之雜有如此
稱名也小節言雜而不越以歸之聖人為衰世立教之
意如此開而開字或云作推字義亦无不可
  右第六章
程子曰如言仁者不憂又却言作易者其有憂患須要
[003-38a]
知用處各别也天下只有一箇憂字一箇患字既有此
二字聖人安得无之本義三陳九卦九卦皆反身修徳
以處憂患之事也而有序焉首節九卦之徳聖人作易
固有憂患矣然聖人之憂患惟修其徳而已聖人修徳
雖不因憂患而修然卦中自有修徳之具如履之基也
著力用功之謂基謙之柄也虚懐有執之謂柄復之本
也深根固底之謂本恒之固也外封内守之謂固損之
修益之裕也蠲除本无之謂修充積本有之謂裕困之
[003-38b]
辨井之地巽之制也考鏡功力之謂辨安止不遷之謂
地潛入善用之謂制見得九卦是聖學定序易道淵源
非偶出也過則聖及則賢均之免吾身險阻之患而歸
於易簡之善耳二節九卦之善禮順人情故和和无森
嚴之分則不至矣和而至履所以善也謙以自卑則不
尊矣謙以自晦則不光矣尊而光謙所以善也暗昧而
小者必不能辨物復以㣲陽而知五隂皆為物慾小而
辨復所以善也事至而雜來必至於厭恒雖處轇轕之
[003-39a]
地而常徳如一日雜而不厭恒所以善也凡事之難者
必不易損則懲忿窒慾習熟之久私意漸消先難後易
損之善何如凡事之長裕者必至於設施造作益則日
有知而月無忘然非助長也長裕而不設益之善何如
身之窮者必不通困則身窮而道通窮而通困之善何
如人居其所者必不能遷井泉脈流通日遷徙而常新
居其所而遷井之善何如大凡人可得而盡見者非妙
用也巽之為徳入而伏既深入乎事理且盡冺其機緘
[003-39b]
非秘之也稱而𨼆神應故妙幾㣲故幽也履道至此而
盡善矣三節九卦之用蕩檢者行必戾用履以循理方
能調適性行傲徳者禮不為用用謙以自牧方能動必
循理用復則道心有主物乃不得眩摇之用恒而中有
常主物乃不得二三之知忿慾為害而用損斯害徳者
逺知改過遷善之為利而用益斯利徳者興困之徳用
達觀天人之際何怨尤不寡乎井之徳用辨析紛應之
原何居之不遷乎至於巽則心之入理甚深而稱物甚
[003-40a]
當即達守而權無非天理人情之至而履且化矣○伏
羲作易而無其辭至文王始有彖辭教人以反身修徳
之道夫子於此得處憂患之說焉曰在進徳因舉九卦
始於履而終於巽一一是實功實行聖學之大指三節
一節進一節首節言九卦為修徳之具以之字發明之
中節言九卦之才徳以而字發明之末節言聖人用九
卦以修徳以以字發明之能如此修徳天下有何憂患
不可處哉履徳之基猶室之有基址也履和而至言和
[003-40b]
之善處履以和行纔說到行上三節一節深一節餘倣
此九者衡言之循序而及無躐等之嫌並力而施無支
離之病九徳總是一徳一徳乃為至徳善處憂患者盍
於此圖之意者文周之徳如是後人又曰此夫子一一
自道也
  右第七章
不可逺為主謂道不可離也為道者易之為道也其為
道也屢遷所以不可逺也變動周流上下剛柔皆不可
[003-41a]
以為一定之典要典定也要執也易不可為典要矣然
其出其入却各有一定之法度又於出入以度之中明
其可憂又明其可憂之故明其可患又明其可患之故
使人懼之而不敢犯又愛之而不忍違易之道如此人
豈可逺乎方字衆解不同本義始由辭以度其理看來
只是理字變雖無定而理則有定與典常一般但在事
物曰方在卦爻曰典常耳典常典要不同典要定執也
與屢遷反泥於迹者也典常定理也與屢遷合貞於理
[003-41b]
者也典常終不在屢遷之外故神而明之惟存乎其人
率辭揆方何如耳苟非其人則典常為簡䇿之陳迹耳
可虛行耶以屢遷典常合觀之肖兩繫首章屢遷即變
化意常易之貞也典常即易簡意不易之貞也易書大
要盡矣○書者卦爻之辭也不可逺不可離也以之崇
徳廣業以之居安樂玩皆不可離之意變動者卦爻之
變動也卦雖六位然剛柔往來如寄非實有也故曰六
虚以其屢遷也原不可為一定之典要然其變也乃所
[003-42a]
以常變中有常度也其不可隕越又如此方即度也度
即典常也言學易者必由其常以通其變易道始可得
而行然終不可與拘攣局曲之士道也
  右第八章
此章専論中爻質謂卦體初者卦之始原其始則二三
在其中矣上者卦之終要其終則四五在其中矣卦必
原始要終以為體故文王之彖辭亦必原始要終以為
辭如屯曰元亨利貞蒙曰童蒙求我皆合其始終二體
[003-42b]
言之也若六爻之剛柔相雜則惟取其時物而已故周
公之爻辭亦惟取諸時物而為辭如乾之龍物也而有
潛見飛躍之不同者時也漸之鴻物也而有干盤陸木
之不同者時也初爻難知者以初爻為爻之本方有初
爻而一卦之形體未成是其質未明所以難知易知者
上爻為卦之末卦至上爻則其質已著其義畢露所以
易知惟難知故聖人繫初爻之辭則必擬而議之當擬
何象何占不敢輕率惟易知故聖人繫上爻之辭不過
[003-43a]
因下爻以成其終如乾初九曰潛龍上爻即曰亢龍是
也初與上固知之有難易矣然卦理無窮内外有正卦
之體中爻又有合卦之體然後其義方無遺缺若夫錯
陳隂陽撰述其徳以辨别其是非使徒以正卦觀之而
遺其合卦所互之體則其義必有不備者矣噫者嘆中
爻之妙也要者中也即中爻也言不待言爻之全即知
存亡吉凶也彖辭文王卦下所繫之辭同功者二與四
互成一卦三與五互成一卦皆知存亡吉凶其功同也
[003-43b]
善不同者二中而四不中故不同也不利逺者既柔不
能自立又逺於君則孤臣矣所以不利要者約也用者
發之於事也柔中者柔而得中也三多凶者六十四卦
惟謙卦勞謙一爻許之以吉所以三多凶五為君君則
貴有獨運之權故多功豈三乃隂居陽位則凶五乃陽
居陽位則勝耶乃貴賤之等使然耳㨗解云洪氏曰正
體二五為内外之中互體三四為一卦之中愚按漢儒
互體之說根雜物撰徳朱子取之葢云體本假合中間
[003-44a]
聨屬以配三才外互象人參天内互象人兩地天地之
間人事為多此雜撰之義也然曰雜物終落𩔖物一層
曰撰徳終落通徳一層備則備而非專也今人專主互
體說易以緯當經反晦大指互外又有兼包之說益流
而為支餘矣○此專指卦爻而言質猶言材初爻之辭
若得之擬議而卒乃因而成之亦自讀易者言也又統
爻辭而進及於彖以見彖辭之居要二四以逺近言三
五以貴賤言非必近為大臣貴為人君但據爻位而象
[003-44b]
有如此來瞿塘易學於非其中爻不備一語而深有㑹
焉遂能𤼵孔子之藴其本原程朱㑹通諸儒而闡明未
備者良多其精義妙法俱自錯綜出
  右第九章
書以載道也少有闕隘不可以語廣大少有滲漏未見
廣大中之悉備也易則廣矣大矣包含無餘矣而其中
纎悉畢具非空踈之廣大也三才云者天有天之才地
有地之才人有人之才也總而言之曰道道之分布曰
[003-45a]
爻爻效也效獻也呈獻天地人之道與易貢同義物有
天之物地之物人之物文有天之文地之文人之文至
於吉凶在人則三才順逆之理合注於其中黙寓趨避
以開民先如此看方得廣大悉備實處○天道兩則隂
陽成象矣五為陽上為隂也人道兩則仁義成徳矣三
為仁四為義也地道兩則剛柔成質矣初為剛二為柔
也道本如是故兼而兩之非聖人安排也一道也為爻
為物為文為吉凶皆自易道而裁之道雖有三才之分
[003-45b]
而自人用之總一人道也
  右第十章
聖人以敬為傳心之法在帝王則為憂勤惕厲在易辭
則為危懼盛徳得此者也末世反此者也内聖外王始
終之要只在一敬故曰其道甚大雖近而一身逺而天
下國家凡平者皆生于危凡傾者皆生于易若常以危
懼為心則凡天下之事物雖百有不齊然生全成於憂
患未有傾覆而廢者矣故聖人繫易之辭懼以終始不
[003-46a]
敢始危而終易者大約欲人恐懼修省至於无咎而已
此則易之道也易之興謂衰而後興當紂之世無道極
矣而易乃興則紂固生文王之憂患耶○文王至徳平
其身以平天下不過危使平而已豈有他道哉紂之不
善傾其身以傾天下不過易使傾而已亦豈有他道哉
此千聖傳心之要聖人身經憂患筆之於書以垂後世
其懼以終始之心也夫
  右第十一章
[003-46b]
此章反復論易知險簡知阻葢天尊地卑首章言聖人
以易簡之徳成位乎天地見聖人作易之原此章言聖
人以易簡之徳知險知阻作易而使百姓與能見聖人
作易之實事也健順者乾坤之性徳者乾坤藴蓄之徳
得諸心者也行者乾坤生成之迹見諸事者也易簡者
乾坤無私之理也此節止論其理言知險知阻乃健順
徳行易簡之能事也未說到聖人與易至下文說心研
慮方說聖人八卦象告方說到易夫子以易簡兩言始
[003-47a]
終上下兩篇總以理為主故曰易簡理得莫易於理莫
險於欲莫簡於理莫阻於欲出理便入欲去安便即危
易便知險簡便知阻易簡即吉所謂修之吉者險阻即
凶所謂悖之凶者大抵險阻非外患而外患在其中矣
故下文以吉凶代易簡險阻葢天下惟吾身之吉不易
集凶不易除而外來之禍福猶其後者故以易簡為吉
而以險阻為凶也夫吉凶亹亹盡易道之變化矣易道
變化全在云為聖人作易專責人事通章只是云為意
[003-47b]
思貫串與擬議以成變化樞機主榮辱動天地一意按
器來有𨼆顯而无二理知器同歸於知來象告情言正
是兩個謀字成能意思剛柔吉凶正其所告所言者相
攻相取相感申剛柔雜居凶害悔吝申吉凶可見情遷
情偽兩情字有别情誠也偽不誠也易道最重誠所以
乾坤首言存誠立誠純乎天理方可言情稍渉人欲便
入於偽人心原只有誠無偽情方可以言易簡偽即不
免為險阻矣此節言卦爻之情下節言人之情六爻總
[003-48a]
是以人知為以為知云以云知其敝之窮屈也此聖人
知器知來之凖的也孟子知言正出於此孟子以言知
心以心知害此以為知云以云知害而皆歸於窮屈皆
以開其反正之機也古今惟𨼆怪險阻之學似是而非
害道最甚故聖人深患而深拒之愛道之至也○險阻
者乾坤至賾至動之事險者險難也易直之反阻者壅
塞也簡静之反惟易直無私者可以照天下巇險之情
惟簡静無私者可以察天下煩壅之故六十四卦利貞
[003-48b]
者無非易簡無私之理而已知險知阻所以化險為夷
化阻為平也自高臨下曰險乾象也自下趨上曰阻坤
象也既知險又知阻總取囘還却顧之意因以見知阻
即是知險恒簡即是恒易此聖人未卜筮而知險知阻
矣又慮百姓不皆聖人於是作易以成天地之能使百
姓亦可以與能葢八卦以象告險阻爻彖以情言險阻
剛柔相雜以吉凶見險阻是以百姓亦可與知與能也
情即象之情剛柔雜居皆象而吉凶其情也即所以著
[003-49a]
此易簡之理者也相攻相取相感卦爻險阻之情慙枝
寡多㳺屈則又人情之險阻而所發之辭亦異者也總
之只是一易簡之徳而修之則吉悖之則凶
  右第十二章
 
 
 
 
[003-49b]
 
 
 
 
 
 
 
 讀易大㫖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