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16 日講易經解義-清-牛鈕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日講易經解義卷十三
 ䷷艮下/離上
  卦内艮外離止而麗於外有旅象焉又山止不動猶
  舍舘也火動不止猶行人也居莫如止故以艮為體
  往莫如明故以離為用旅莫善於柔爻柔者吉剛者
  凶處旅之道也旅不能無得喪爻柔則得剛則喪必
  然之理也卦唯二三兩爻得其正位然九三剛而不
[013-1b]
  中處非其地唯六二柔順中正與六五兩柔相應有
  賔主同德之象六五雖不得位然卦從乾變六五舍
  乾之剛健而得柔之文明居上卦之中以順乎二剛
  得處旅之道彖所謂小亨旅貞吉者二爻是也行旅
  之間柔得中不取辱順乎剛不招尤止而不妄動明
  而識時宜亦安往不吉而亨乎孔子以東西南北之
  人而為萬世師用旅之道者也且聖人之隨寓而安
  過而不留何者非旅又不特一行旅之用矣
[013-2a]
旅小亨旅貞吉
 此卦艮下離上山止於下火炎於上有去其所止而
 不處之象故名為旅卦辭言處旅者當以正道自守
 也旅謂羇旅文王繫旅彖辭曰人當羇旅則失其本
 居而身寄於外親寡情疎難以得亨以卦體六五得
 中而順乎剛卦德艮止而麗乎明雖羇旅本無大通
 之理而處之有道則尚可以自通而小亨夫旅非常
 居似若可以茍者然道無往而不存茍非善處鮮不
[013-2b]
 失矣故必禮以律身智以照物非賢不主非善不與
 守其旅之正而須臾不離斯得處旅之道而吉矣大
 抵常變久暫惟遇所遭故旅者生人之所不能免也
 而吉凶悔吝全在乎處之正不正聖人之垂戒深矣
 哉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以
小亨旅貞吉也旅之時義大矣哉
 此彖傳是釋旅彖辭而明旅之難處也孔子釋旅彖
[013-3a]
 辭曰旅之所以小亨者何哉葢處旅之道貴乎得中
 而病於自用今以卦體言之六五柔得中而在外順
 乎上下之二陽是在已既有柔中之德而謙卑適宜
 又能順附乎陽剛而恭順不失處已處人兩得其道
 則其所如皆合矣抑處旅之道貴於静正而患於不
 明以卦徳言之艮止而離麗乎明是内既靜專而不
 失於妄動外灼物情而不迷於所往内外交盡其善
 矣是以在旅而小亨而為旅貞吉也夫卦德卦體如
[013-3b]
 此而僅得小亨則非得中而順剛内止而外明即不
 得以小亨矣必守正而後得吉則少不正而即不得
 吉矣是難盡者旅之義難處者旅之時則旅之時義
 不其大哉甚矣旅之難處也按人當羇旅是失其所
 居之時剛必招祸而柔必取辱所以處之者誠不可
 無其道也然平陂之形雖在於世而貞正之守則在
 於我君子素其位而行亦惟正已而不求於人已矣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獄
[013-4a]
 此象傳是言君子慎刑之道也孔子釋旅象曰山上
 有火去而不留旅之象也君子以主刑者民之司命
 故當其用刑之時審察必極其明而使無遁情又不
 敢以慢易之心乘之而務加謹慎輕重得宜出入惟
 允如山之止以為慎而不敢輕忽也明慎既盡而㫁
 決隨之當刑即刑當宥即宥如火勢之不留而不至
 淹滯也按明慎者君子之仁也不留者君子之義也
 仁義並用而治獄之道盡矣義而不仁則傷於暴而
[013-4b]
 濫及於無辜仁而不義又傷於懦而威阻於强梗必
 如君子然後可當折獄之任而天下無寃民也乎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象曰旅瑣瑣志窮災也
 此一爻是為處旅卑陋而召祸者戒也瑣瑣細小卑
 賤之貌周公繫旅初爻曰初六以陰柔居下位是旅
 之志意汙下而規模局促者也其才質瑣瑣而無遠
 大之槩如是則誰其予之乎自輕而人輕之自侮而
 人侮之災咎之至非自外來實已有以取之耳孔子
[013-5a]
 釋初象曰人之志量原不可以卑陋初六之旅瑣瑣
 者其志量局促亦已窮矣所以來人之輕侮而取災
 也按旅之致窮不在位之卑下而在志之猥瑣舜之
 陶漁尹之鼎爼説之版築鬲之魚鹽聖賢未遇之時
 未嘗不親瑣事顧志趣超然物自不得而累之初之
 位與志皆極瑣陋故窮而致災如此君子所以惡居
 下流也哉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象曰得童僕貞終无尤
[013-5b]

 此一爻是言處旅之最善者也即謂安次謂舍周公
 繫旅二爻曰六二柔順中正與物無忤而處置得宜
 以是處旅有無往而不吉者故次者旅之居二則即
 次而有以安其身資者旅之用二則懷資而有以裕
 其用童僕旅之服役者二則得僕之貞信為能無欺
 而有所賴藉葢旅中之善要不出此三事惟其德全
 故旅中之所當得者皆無不備耳孔子釋二象曰當
[013-6a]
 旅之時不能無賴乎童僕之用亦不能免乎童僕之
 欺使不得其人則即次不安而居亦難保矣今得童
 僕之貞則無欺有賴而可以無患是以終无所尤也
 按天下無事不藉乎人而當旅之時得人為尤急茍
 能得人則身不勞而勢不孤所以保其居而裕其資
 者皆有賴矣然惟御下有方仁足以育義足以正衆
 自樂而從之故曰水就乎下人就乎善豈不信哉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量僕貞厲象曰旅焚其次亦以傷
[013-6b]
矣以旅與下其義喪也
 此一爻是為過剛而失處旅之道者警也周公繫旅
 三爻曰處旅之道貴於柔順謙下今九三過剛不中
 居下之上驕亢自髙而御下寡恩鮮有不困於旅者
 矣故以此處人則人莫之與如焚其次而失其所安
 以此處下則下皆不從為喪其童僕而一無所賴夫
 所居既無爰處之安而在下復有叛離之患雖九三
 之心初未嘗不正然能免於失依寡助之厲乎孔子
[013-7a]
 釋三象曰旅而焚次則身失其所安亦已傷矣况又
 喪其童僕乎夫當旅之時童僕乃其所藉賴者乃過
 髙自亢而失其心何以致其服從而樂為我用乎其
 義必至於喪也按三與二正相反觀二之所以得則
 知三之所以失矣夫居剛用剛在平居猶不可况羇
 旅之時乎若三眞可為過剛無徒者以此接物而御
 衆安往而不致困窮哉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象曰旅于處未得位
[013-7b]
也得其資斧心未快也
 此一爻是言處旅者身雖安而志未得也資謂資身
 之財斧謂防身之器周公繫旅四爻曰九四以剛居
 柔是能用柔而下人者故於人無所忤於事無所拂
 以此處旅雖未獲即次之安然旅其所可旅之處是
 已得所歸而安矣雖未能懷資而裕然既得資則足
 以自利得斧則足以自防矣但在上之五非陽剛之
 與在下之初惟陰柔之應則所處非乆安之地所與
[013-8a]
 非可仗之人何能伸其才而遂其志乎故雖有旅處
 資斧之善而心終有所不快也孔子釋四象曰旅貴
 於行處而不行非旅之亨矣所謂旅於處者九四以
 陽居隂非其正位故處而不能行也上無同徳之助
 下無可援之人豈能盡如吾意哉故雖得資斧足以
 自利而自防然其心終有所未快也按四以近君為
 當位獨旅之六五不取君義故四為未得位而心有
 不快葢士君子本以得志行道為願當旅之時豈肯
[013-8b]
 以茍安自便而遂已哉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象曰終以譽命上逮也
 此一爻是言得遇其主而名獲顯也雉文明之象命
 名也周公繫旅五爻曰六五為離之主本體柔順其
 德文明而又得中道者也以羇旅之人觀光上國不
 免道途之費如射雉者亦未免於亡矢也然身名由
 此顯終克以譽命傳之無窮則所喪者少而所得者
 多矣孔子釋五象曰終以譽命者以其有文明之德
[013-9a]
 而為命世之才則出其學術抱負以達於君而名譽
 升聞於上也按此卦六五爻辭所以不取君象者以
 天子四海為家無旅故也故變其例以旅人之觀光
 者當之然即以在上者言因其德之柔順文明而來
 四方之士未始不可取象於君也可見變易之中而
 有不變易者存易無典要殆謂是歟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凶象曰以
旅在上其義焚也喪牛于易終莫之聞也
[013-9b]
 此一爻是為過剛而失所居者警也旅人指上九周
 公繫旅上爻曰上九過剛處旅之上是驕亢自高而
 卒無所依夫自髙而失其所依如鳥以巢為居而見
 焚則不得所安矣其在旅人始焉鳴豫自適而驕樂
 於未焚之先終焉後事興嗟而悲號於既焚之後旅
 之極困者也所以致此者由其過剛處旅之上當離
 之極自驕以乖和順之德如牛為柔順之物而忽然
 失之似喪牛于易者然焚號之凶其能免乎孔子釋
[013-10a]
 上象曰當旅之時惟謙順可以自安上九處旅時而
 好髙自上必不見容於人以義揆之自應巢焚而失
 所安也又言喪牛于易者由其驕氣方盛故失其柔
 順之徳而不自聞知也使其早能覺悟亦何至於焚
 號乎按旅之時宜用柔不宜用剛故三陽皆為不利
 九四之不快不及乎中也九三之焚次上九之號咷
 過乎中也不及雖未免於弗振而過剛必至於摧折
 葢天下志驕氣溢之人但知取快目前而不悟後患
[013-10b]
 之至凡事皆然豈獨處旅之道哉
巽下/巽上
 巽以順乎人情如風之動風無㣲而不入以為天之
 號令故有風以先之復有風以隨之上巽以象君之
 出命下巽以象民之從命論成卦則以初四之柔為
 主論六爻則以二五之剛為重葢巽本取柔之卑伏
 然當巽之時陽亦用巽道以懷服乎下故史巫紛若
 先庚後庚皆有丁寧詳審之意焉總之巽之為卦以
[013-11a]
 居中得位為善二得中而失位三四得位而失中初
 與上則中位俱失唯以九居五位乎中正所以吉無
 不利而為申命之主葢陰始生而陽順之二五其最
 近者也剛而有巽義所謂剛巽乎中正也二五據用
 事之地而初四處其下無違乎教命所謂柔皆順乎
 剛也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此卦上下皆巽以一陰伏於二陽之下其象為風其
[013-11b]
 性能巽以入故名為巽卦辭言人有所為自用則小
 而資人則大也文王繫巽彖辭曰凡天下之事陽剛
 有任事之力陰柔無幹理之才此卦以陰為主才力
 不足未克大有所為僅可以小亨耳幸能以陰從陽
 則已於人無所拂人於已有所資事可立功可成而
 利有攸往也然必所從者為陽剛中正之大人乃為
 得其正而有利見之益可不慎歟按八卦之重上經
 先乾次坤先坎次離下經先震艮次巽兌皆崇陽也
[013-12a]
 巽次旅旅曰小亨離之一陰順乎上下之二陽也巽
 曰小亨巽之一陰上從乎二五之陽也從陽則利不
 從陽則不利可見陽為貴而陰為賤矣聖人示陰以
 從陽之利正欲其安為賤之分也哉
彖曰重巽以申命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是
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
 此彖傳是釋巽彖辭以明剛柔有相資之義也剛巽
 乎中正而志行指九五柔指初六六四孔子釋巽彖
[013-12b]
 辭曰此卦上下皆巽是重巽也巽之義為入重巽則
 深入之至矣夫人君之入人莫重乎命令巽則人君
 所以施命而告四方者不厭反覆丁寧之詳有以直
 入乎人之隐此重巽乃為申命也卦辭言小亨利有
 攸往利見大人者葢以卦體之九五言之天下剛者
 恒不能巽順九五剛也而巽入乎中正之徳是為上
 者剛足以㫁執而出之以中施之以正則以一人之
 中而使天下之不中者歸於中以一人之正而使天
[013-13a]
 下之不正者歸於正以此建中於民表正於世而為
 所欲為則志無不行矣又以卦體之初六六四言之
 天下柔者多不能自振今以初之柔而順二之剛四
 之柔而順五之剛則柔得剛以為助不徒一於巽順
 而可以奮𤼵有為矣夫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而利
 有攸往然有五之剛巽乎中正而志行則又為大人
 之象而利見大人也按剛柔不可獨用亦不可偏廢
 一於剛而不得其中則必至暴戾而無以宜衆一於
[013-13b]
 柔而失陽之助則必至退怯而不能自行夫惟剛柔
 交濟則不競不絿無所施而不當矣若徒以一陰潛
 伏之為巽而不知初四有順乎陽剛之象五有順乎
 中正之德則巽之所以致亨者豈可得而見耶
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此象傳是言君子體巽之象而有深入民心之政也
 隨相繼之義孔子釋巽象曰風本善入之物風行相
 繼則無物不入巽之象也君子體之以為訓示萬民
[013-14a]
 而命令不詳無以入斯民之志凡事關紀綱法度之
 大禮樂刑政之重利所當興弊所當革必以其所行
 之事先為申其命令致丁寧反覆之詳使自近及逺
 無不曉然於上之意指然後從而行其所命之事焉
 自有以深喻乎民而無不遍矣按人君出政必有命
 令以布之諄諄於言語之間惟懼不明且盡此何心
 哉無非欲通上下之情而始不至扞格耳茍無真實
 之心而徒鋪張於誥戒之煩則元朔之詔不能回廉
[013-14b]
 恥之風建中之詔不能戢强藩之弊雖申命何益耶
 此大哉之言必本於一哉之心也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象曰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
志治也
 此一爻是言初之無㫁而示以矯偏之道也進退謂
 不果周公繫巽初爻曰初六以陰居下為巽之主是
 卑巽之過一於柔懦者也於是凡事之來皆退怯而
 不敢為當行復止方進復退為進退不果之象夫天
[013-15a]
 下之事惟㫁乃成退怯如此曷克有濟若以武人之
 貞處之振其懦而作其氣出其果㫁以濟巽之所不
 及則自不安於退而能遂其進矣何利如之孔子釋
 初象曰天下事之行止皆由於志初六之志有所疑
 而不決故欲進而不果於進也又曰利武人之貞者
 葢人之志治則決亂則疑茍能先治其志而有一定
 之主尚何進退不果之足患哉按人之氣質必有所
 偏惟能力矯其偏斯為善變化夫氣質洪範三德正
[013-15b]
 直而外髙明者則用柔克沈潛者則用剛克初之柔
 弱不振所謂當以剛克治之者也聖賢敎人之法帝
 王治世之權皆不外乎此矣
九二巽在牀下用史巫紛若吉无咎象曰紛若之吉得
中也
 此一爻是言二能卑巽以逹其誠也床下謂卑者所
 處古者尊者坐於床卑者拜於床下也史職卜筮巫
 主禱祠皆通誠意於神明者周公繫巽二爻曰二以
[013-16a]
 陽處陰既不敢自安而居下得中又不為已甚故能
 順以自持行過乎恭矣然由實意以逹外初非流於
 諂也卑以自牧事過乎謙矣然本至誠以𤼵越又非
 失之媚也猶巽在床下而用史巫丁寧煩悉其辭以
 道逹於神明之前此為善用其巽者也如是則克盡
 事上之道而收格君之功吉而无咎又何疑焉孔子
 釋二象曰二之用史巫紛若而乃得吉者何哉以二
 居下體之中為得中道小心而不失於卑諂巽順而
[013-16b]
 不同於取容此所以為吉也按下之事上固貴乎柔
 巽然必有至誠以將之所謂敬𤼵乎中不以迹而以
 心也勿欺矢於靖獻之先納牖出於積中之素則將
 順其美固見夫恪恭而匡救其失彌形夫忠愛唐太
 宗謂魏徴人皆言其疎慢朕獨覺其嫵媚誠有以也
 夫
九三頻巽吝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
 此一爻是言不恒其巽者有取辱之道也周公繫巽
[013-17a]
 三爻曰九三過剛不中既非下人之資居下之上又
 挾上人之勢本非能巽者也其巽也特勉為之耳夫
 勉為之者雖可强飾於一時而不能堅持於永久為
 頻巽而頻失之象如是則終歸於不巽而以滿招損
 不亦吝乎孔子釋三象曰巽本不可以偽為九三之
 巽非出於中心雖强以欺人而故態復𤼵自不可掩
 則終不足以欺之矣其志不已窮哉按天下之理誠
 則可乆不誠則不可乆若勉為巽而不出於誠是欲
[013-17b]
 以聲音笑貎襲而取之者也自以為其術甚工而其
 患卒不免於窮作偽心勞日拙亦何益之有哉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象曰田獲三品有功也
 此一爻是言能下人者來多助之益也田謂田獵三
 品一為乾豆一為賔客一以充庖周公繫巽四爻曰
 六四隂柔無應是既不得在已之力而復不得在人
 之力者况上之所承為五下之所乘為三又皆陽剛
 而非陰柔所能處似不免於悔矣然其用柔能下秉
[013-18a]
 謙恭以接物本和易以近人故所承與乘之陽剛非
 獨不之侵反為之助而悔可亡且不獨僅有所獲而
 已賢才彚集共効恊贊之功群策畢妆咸獻匡勷之
 益殆如田獵所獲之多足以備三品之用也孔子釋
 四象曰田獲三品則所獲者為已多矣四謙以下人
 而人為我助則凡事無不得其所求者故不但無悔
 而實有功也按人之不肻下賢總欲功必自已出耳
 不知能虛懷下人妆天下之賢豪以為國用則天下
[013-18b]
 之功皆其功也此其理尤為人臣者所當知故曰中
 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事君以身者勞而寡效
 事君以人者逸而多獲此之謂矣
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
吉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此一爻是言貴更新以善治也庚更也先庚三日謂
 丁後庚三日謂癸丁所以丁寧於其變之前癸所以
 揆度於其變之後周公繫巽五爻曰五居巽體恐其
[013-19a]
 承前人之積弊未免有茍且偷安之意宜有悔矣然
 幸有陽剛中正之德終能奮勵改圖則有貞而吉可
 無巽懦之失是得亡其悔而无不利也夫始之有悔
 是无初也亡其悔則有終矣此皆改圖之善也然當
 其時必丁寧於未變之前而熟思審處務為先事之
 防使吾之所為者果皆盡善之規然後從而變之又
 必揆度於既變之後而逺慮深謀求為善後之䇿使
 吾之所為者果皆經乆之圖然後從而安之如是則
[013-19b]
 所革皆當人皆信從世為法則而得吉矣孔子釋五
 象曰五之所以得吉者以其所居得陽位之正而居
 卦之中有此中正之德則意見不偏施為允恊所以
 丁寧而揆度者莫非本此徳以行之故貞而吉也茍
 無其德安能善變而得吉乎按蠱言先甲後甲巽言
 先庚後庚葢甲者十干之首事之造端也蠱之敗壞
 已極故以造事言之而取諸甲庚者十干之過中事
 之當更者也巽之積弊漸萌故以更事言之而取諸
[013-20a]
 庚此聖人謹其始終之意也
上九巽在牀下喪其資斧貞凶象曰巽在牀下上窮也
喪其資斧正乎凶也
 此一爻是為過巽而無㫁者警也喪其資斧失剛㫁
 之象正必也周公繫巽上爻曰上九處巽之極巽不
 以正而失其陽剛之德象為巽在床下而過於卑巽
 以至懦而不立威㫁絶無如喪其資斧者然縱使施
 於當巽之地而柔弱無以自振遂致取人之侮雖得
[013-20b]
 其貞安能免於凶乎孔子釋上象曰巽在牀下者言
 上居巽之極專以巽順為心其巽至於已甚而窮也
 喪其資斧者過巽則失其剛㫁自然取辱而招侮有
 可必其凶者矣按上九巽在牀下與九二之取象同
 而有吉凶之異者葢九二巽在牀下而用史巫紛若
 則為過而不過所謂不至已甚者也故逹其孚誠而
 得吉此爻巽在牀下而喪其資斧則為巽之太過而
 失其陽剛之德矣故流於卑諂而獲凶學易者其可
[013-21a]
 不知所以自處乎
兌下/兌上
 取坎水而塞其下流為兌澤澤有喜氣洋溢之象又
 一陰進乎二陽之上為氣之舒散乎外者故近乎説
 然説之為道茍不以正則流為邪媚故彖戒以貞而
 爻貴夫剛焉葢説之易渉於不正者病在柔外而説
 之所以得其正者實本剛中三與上為柔外故能説
 二與五為剛中故能利貞三以柔居剛為下兌之主
[013-21b]
 來而求陽之説其惡易見故本爻凶上以柔居柔為
 上兌之主引而致陽之説其情難測故比爻尤不可
 以不戒六畫唯初有廓然大公和而不同之象為得
 説之正而已按聖人於三女之卦多以貞戒之離曰
 利亨貞巽曰利貞兌曰亨利貞葢陰柔之質多病於
 不正故皆以正言也
兌亨利貞
 此卦上下皆兌一陰進於二陽之上非其所望喜見
[013-22a]
 乎外故名為兌卦辭言説當出於正而不可妄説也
 文王繫兑彖辭曰卦體剛中而柔外人誠能以剛中
 之正説人則人情無不樂吾之可親上感下應懽忭
 交通而自亨夫説固有亨道非道求説又在所當戒
 故必其所説者一出於天理人心之正而無邪佞柔
 媚之私乃為利也按説有亨道而必利於貞者是因
 其所不足而戒之之辭也此王道之熙皥所以異於
 覇者之驩虞歟
[013-22b]
彖曰兌説也剛中而柔外説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應
乎人説以先民民忘其勞説以犯難民忘其死説之大
民勸矣哉
 此彖傳是釋兑彖辭而極言其説道之大也剛中指
 二五柔外指三上孔子釋兌彖辭曰卦名兌者以一
 陰進於二陽之上喜見乎外有和説之義故名兑也
 夫説固有亨道矣而又利貞者何哉葢以卦體二五
 以剛居中三上以柔居外剛中固無不正而柔外似
[013-23a]
 有不正之嫌故必其所説者出於義理而無妄説之
 私則所説得其正乃為利耳夫其所以利於貞者推
 而極之天人之大亦總不外此正而已矣葢説而既
 得其正則上合天理可以順天而不悖下契人心可
 以應人而不違由是本此説道之正而率民以趨事
 則民皆樂於効力而忘其勞率民以犯難則民皆急
 於向義而忘其死夫逸與生人之所好勞與死人之
 所惡今乃忘其勞忘其死豈人之情也哉不知説以
[013-23b]
 先民則勞之正所以逸之説以犯難則生之所以為
 仁殺之亦所以為仁也豈非説道之大自能使民勸
 勉矣哉按説之大者以其正也正則民勸而其説乃
 大如大禹之治水八載周公之東征三年可為忘勞
 忘死之騐矣
象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
 此象傳是言君子體兌象而得互相滋益之道也麗
 附麗也孔子釋兑象曰凡天下之不相説者多由於
[013-24a]
 不相同兩澤相麗彼此相資是雖無情之物而同氣
 相求同類相益寔有相説之義兌之象也君子體之
 而以朋友講習焉葢徒講不習則中無實得徒習不
 講則開悟無從於是論説以講之於先體騐以習之
 於後則究其理而所知者益精踐其事而所能者益
 固相説之益莫有加於此者矣按習者服習其事而
 朋友則所以講明其義也其義既明至於踐行其事
 則非朋友所能用力矣故曰知之匪艱行之維艱也
[013-24b]
初九和兌吉象曰和兌之吉行未疑也
 此一爻是言説人者當出於正也周公繫兌初爻曰
 初九以陽居卦下而無應夫陽剛則不失於柔媚處
 下則不失於上求無應則又不失於私係是其所説
 者出乎性情之中正而於天理無所乖於人情無所
 拂如是則其所説者無偏黨之私而得其正矣何吉
 如之孔子釋初象曰凡説人者於理未順則所行不
 正而有可疑矣和兑而得吉者其所行皆本謙恭以
[013-25a]
 待物而無偏私之可疑也使其不正則有所疑矣安
 得為和哉按和之與同有異初處説體之下得陽剛
 之正是説而不流於邪者故為和而得吉耳
九二孚兌吉悔亡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
 此一爻是言説人之出於誠也周公繫兑二爻曰九
 二以陽居陰似不足以取信於人所行有悔矣然以
 其有剛中之德則所説一本由𠂻之誠而非偽為於
 外者以孚而説則上焉得君下焉得民内焉順親外
[013-25b]
 焉信友孚誠所感未有不動者也是雖有可悔之事
 而亦不見其為悔矣故得吉而悔亡也孔子釋二象
 曰説而不出於孚則其志不誠矣所謂孚兌之吉者
 由二之孚信一出於誠實之志而無少偽妄所以孚
 兌而得吉也按二處大臣之位當兌説之世乃天下
 視其所説以為趨向者也茍非孚信出於剛中之志
 鮮不為說媚之所惑矣
六三來兌凶象曰來兌之凶位不當也
[013-26a]
 此一爻是為阿諛而求説者警也來兌謂來就二陽
 以求説周公繫兌三爻曰六三陰柔而不中正是説
 之妄者也又為兊主則深於説者矣夫位居下體則
 所説者宜在上乃上無所應而反來就二陽以求説
 初之剛正二之剛中三雖求説而不能得其説欲説
 人而人不我與則淪於汚賤而可恥矣其能免於凶
 乎孔子釋三象曰三之來兊而凶者葢以陰柔不中
 正德不足以自守甘於妄說而人莫之與所以無往
[013-26b]
 而不凶也按説貴出於正三以陰柔之質而説不以
 正夫非正而求說則為邪佞之徒矣其得凶也所謂
 名實交喪者耳不亦可以為媚悦求容者之大戒乎
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象曰九四之喜有慶也
 此一爻是言去邪從正者當決其志於一也商兌謂
 商度所説周公繫兑四爻曰九四上承九五之中正
 下比六三之柔邪將欲説五則三乃情之所係將欲
 說三則五乃理所當從君子小人之間度量而擇所
[013-27a]
 從未能自定為商兌未寧之象當此之時正天理人
 欲公私之界不可不審所從也幸四質本陽剛則陰
 柔原非其類為能介然守正疾惡柔邪是始雖疑而
 終則㫁也去邪從正不亦深可喜乎孔子釋四象曰
 天下之理是非不兩立故好善則疾惡從正則逺邪
 此君子小人之分也使一牽於柔則將淪胥而為小
 人之歸矣今九四能介然守正而疾邪則有以保其
 名位而不墜其風節將得君行道福澤及物是不但
[013-27b]
 有喜而實有慶也按大臣處近君之位貴絶私黨以
 奉公使不審所從而輕為親比則奔走於下而求説
 者必多倖進之門矣聖人以介疾有喜言之正所以
 開示正道而隄防其邪心也然正人之謇諤雖君子
 亦憚其過剛宵小之柔邪即賢者亦樂其易近是以
 尤貴有知人之明而嚴辨之於早也
九五孚于剝有厲象曰孚於剝位正當也
 此一爻是為人君惑於小人者戒也剝以陰消陽也
[013-28a]
 指上六而言周公繫兌五爻曰上六陰柔小人為説
 之主而處説之極能妄説以剝陽者也九五陽剛中
 正當説時而居尊位密近上六之小人狃於所説而
 相信之是孚於剝也夫陰柔小人内則蠱壞人之心
 術外則虧喪人之行業信非其人則有危道矣孔子
 釋五象曰九五孚於剝者以五剛健中正而居尊位
 自恃可以去小人謂其不能為吾害也乃反為小人
 所惑受其剝而不自知非五傷於所恃乎按説之感
[013-28b]
 人易於相得不知其感之者將以剝之也故以虞帝
 之聖而畏巧言令色豈非説之易入而深可懼乎聖
 人以孚剝言之所以戒輕信之失者切矣
上六引兌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
 此一爻是言小人之説不以正也引謂引下二陽周
 公繫兌上爻曰上六以陰柔成説之主而居説之極
 是所務專在於説人也故引下二陽相與為説在人
 之從不從固未可必而彼之性質柔媚其欲致人昵
[013-29a]
 已者則如此耳孔子釋上象曰凡説之出於正者其
 心必正大而光明上六引人以為説是其心之所存
 私而不公邪而不正其心跡隱晦而未至於光顯也
 若本剛正剛中以為説其心迹人得而共見之矣按
 以動而求陽之説其惡易見以靜而誘陽之説其情
 難知此引兌之所以未光也
坎下/巽上
 坎水在兌澤之上則為澤所節止坎水在巽風之下
[013-29b]
 則為風所離散故曰渙井以木出水故居塞而能通
 渙以風行水故通之極而至於渙散二四為成卦之
 主下卦本坤剛來居二不為陰柔所困上卦本乾六
 四以柔居柔得位之正不應初而上同於五剛不為
 柔困柔不與剛忤剛柔相得渙之所以能亨也以六
 爻言唯剛柔上下相合而不散者為能拯渙初柔而
 二剛二附就初在下相合以任拯渙之責故初馬壯
 吉而二奔机得願也五剛而四柔四上同五在上相
[013-30a]
 合以成濟渙之功故四渙群元吉而五渙汗无咎也
 此皆恊力以拯渙者至三上居相應之位以逺而不
 相及故三則但能渙其躬之難而无悔上則不過渙
 血以逺害而已
渙亨王假有廟利渉大川利貞
 此卦坎下巽上風行水上有離披解散之象故名為
 渙卦辭是言人君濟渙之道也渙散也假至也文王
 繫渙彖辭曰卦以巽風而行坎水之上水遇風則渙
[013-30b]
 散渙之象也夫渙則人心已散若難以得亨者幸卦
 變自漸而來九來居二而得中六往居三得九之位
 而上同於四是有可㨿之勢既有其才復有其輔則
 渙有必濟之理而可亨夫時當渙散是天下之渙皆
 在所當聚而自王者言之則當先其大者也葢渙之
 時以九廟則震驚王者當假廟孝享以聚祖考之精
 神而使神靈之已渙者復安以世道則潰亂卦則木
 在水上而能渉川王者當拯危濟險以展才略於天
[013-31a]
 下而使民心之已渙者復合凡此皆治渙之道也然
 假廟而不以正是媚神也故假廟則必尊祖敬宗而
 不敢為邀福之祀渉川而不以正是行險也故渉川
 則必順天應人而不敢為僥倖之謀二者皆正乃為
 利耳茍或不然則神不歆而人不與渙何由而得亨
 乎按渙兼二義有因民渙散而萃之意假廟是也有
 渙天下患難之意渉川是也爻則全以渙為美事各
 有不同不可以一例觀也
[013-31b]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廟
王乃在中也利渉大川乘木有功也
 此彖傳是釋渙彖辭以明渙之所以得亨也剛來謂
 九居二柔得位謂六居三外謂外卦上同謂三上同
 乎四孔子釋渙彖辭曰時當渙散不易得亨卦名渙
 而辭即繫以亨者何哉葢當渙時非㨿可為之地與
 能為之才而復得人之助皆不足以濟渙也今卦變
 自漸而來九來居二而得中則得其所安之地是山
[013-32a]
 河險固可為據守之資形勢利便可施攻取之計所
 以濟渙者有其地矣六本柔也乃往居三得九之位
 是本之以寛仁濟之以雄㫁則恩足以結人心而威
 足以禦强敵所以濟渙者有其才矣又三與四皆陰
 乃三上同於六四當國歩艱難而得朋以助則戮力
 同事可以扶危定傾而收再造之功名所以濟渙者
 又有其助矣是以不終於渙而可亨也辭云王假有
 廟者非徒為觀美而已也葢當渙時祖考之精神散
[013-32b]
 失王者乃聚一已之精神至於宗廟之中上以楊謨
 烈之盛下以作臣民之心則對越如在而祖考之精
 神有所凴依而不至於散越矣辭謂利渉大川者非
 倖致也葢渙之時非救時之才不能有濟卦象乘巽
 木於坎水之上則以經綸幹理之才為澄清天下之
 略有以成濟渙之功也按渙為險難之時非形勢才
 力之兼善則不能以有濟而又必假廟以收人心之
 散必渉川以拯天下之難渙之得亨豈易言哉
[013-33a]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享于帝立廟
 此象傳是明先王以仁孝而得濟渙之道也孔子釋
 渙象曰風行水上渙散之象也當渙之時郊廟之禮
 廢上帝祖宗幾於無主使無以合之將終於渙散而
 不聚矣先王享帝于郊以明父天母地之禮而上帝
 之精神散於清虛之表者乃萃於郊祀之餘矣立廟
 於國以報祖功宗德之隆而祖考之精神散於杳㝠
 之中者乃聚於廟祭之時矣夫享帝以明有尊而人
[013-33b]
 皆知尊尊之義立廟以明有親而人皆知親親之義
 仁孝兼至而誠無不通幽無不格此治渙之大者也
 按渙之象因人各有心不相聯屬貫通而天下之勢
 遂至乖離必有所以鼓動感孚之使歸於一則渙者
 不求而自合故敬天尊祖自展仁孝之思而天下之
 心已知天神無二主不敢以下而犯上知人物無二
 本不敢背死而忘生聯屬人心莫切於此武王克商
 至豐祀於周廟越三日柴望大告武成而光武初營
[013-34a]
 洛陽即立郊社宗廟豈曰神道設敎而已哉
初六用拯馬壯吉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此一爻是言人臣資有才者以成濟渙之功也拯救
 也順謂順從九二周公繫渙初爻曰初六居渙之初
 是渙之始也當始渙而拯之其為力猶易况初以柔
 而居九二之下若藉九二剛中之力以拯之則資其
 雄斷之略賴其英武之謀是拯難而得馬之壯也夫
 拯之於初為力既易得人之助功復易成如是而往
[013-34b]
 則渙可濟而吉矣孔子釋初象曰初六陰柔本非濟
 渙之才而乃得吉者何哉以九二陽剛之才足以任
 天下之重初能順而從之則藉其力而資其用所以
 能成濟渙之功而吉也按五爻皆言渙而初獨不言
 者以救之尚早可以不至於渙耳然當渙之方萌而
 泄泄然因循玩忽且不能虛已推賢資天下之豪傑
 以共濟艱難則必至於渙散而拯之為難矣圖事者
 所以貴知幾之識也
[013-35a]
九二渙奔其机悔亡象曰渙奔其机得願也
 此一爻是為當渙而得所藉以成功者幸也机謂人
 所凴以為安者周公繫渙二爻曰九二當渙之時失
 其所居本不足以濟渙者夫渙而不能濟則有悔矣
 然當渙時二為得中之地若能速來居此是離散之
 時失其故居而得善地以自處則進戰退守皆有所
 據不猶人當渙奔之時得其机而可凴之以為安乎
 向者失其所居之悔可亡矣孔子釋二象曰渙時皆
[013-35b]
 有願安之心今渙而奔得其机來就所安而無失其
 故居之苦則有以得其所願矣按九二剛自外來有
 奔象雖有二陰阻隔不為遲疑且動乎險中不窮於
 險故能據上游以成控制之勢如蕭何之取漢中鄧
 禹之㨿南陽資其險要而沈幾觀變以漸圖興復則
 混一有其基非徒以目前之得所安為願也
六三渙其躬无悔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此一爻是言人臣忘身以濟渙也外指天下而言周
[013-36a]
 公繫渙三爻曰六三陰柔而不中正本有自便自利
 之私者宜有悔矣幸居得陽位則志在濟時為能以
 天下為已責而汲汲謀所以濟之凡一身之利害得
 喪俱不暇計有渙其躬之象夫為身謀而不顧天下
 者其心必有所不安今乃忘身以急國難渙之濟否
 雖未可必而舉動光明何悔之有孔子釋三象曰人
 臣報主念殷其立志在天下則為人之念重而為已
 之意輕矣所以能忘身而濟渙也按人之所以膠執
[013-36b]
 而不能自脱於險者有我而巳六三能釋然散其有
 我之私故能出險而濟渙使人臣私有未忘而欲求
 渙之濟其可得乎
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象曰渙其群元吉
光大也
 此一爻是言大臣能渙小人之私群而成天下之公
 道也群謂私黨丘謂丘陵夷平常也周公繫渙四爻
 曰六四居陰得正上承九五是輔君以濟渙者也夫
[013-37a]
 當人心渙散之時各相朋黨締其私交而不能混一
 今四下無應與是能渙小人之私群而成天下之公
 道洵為大善而吉也夫私黨既散公道自行使所散
 者聚而盡歸於五而有如丘陵之髙是散其小群而
 成一大群合忠殫慮共濟時艱其功業之盛豈常人
 思慮之所及哉孔子釋四象曰六四之渙其群元吉
 者何以得此乎葢人之植黨者其心多暗昧而不光
 狹小而不大四散小人之私群以成天下之公道以
[013-37b]
 其心光大而不自私乃能有此誠非常人思慮之所
 及矣按六四非陽剛之才似不足當大善之義不知
 柔順之臣不專其權而杜絶私交以布公道其善固
 甚大也尹吉甫稱仲山甫曰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豈
 非渙六四之心乎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此一爻是言人君施令散財而能濟渙也渙汗謂如
 汗之出而不反也大號謂命令居謂居積周公繫渙
[013-38a]
 五爻曰當渙之時民心解散凡以情意乖離而恩澤
 不能下究也九五陽剛中正而居尊位如渙之時所
 宜散者莫大於號令居積之二者散其號令以動天
 下之心則人因王言之大而知王心之一矣散其居
 積以濟萬民之命則財散於上民聚於下矣如是則
 濟渙有道而天下之大勢可合於一何咎之有孔子
 釋五象曰九五不徒渙號且渙王居而无咎者何以
 得此哉凡濟渙者非有其才雖居尊位而不能渙非
[013-38b]
 居尊位雖有其才亦欲渙而不能九五以陽剛中正
 之德而居尊位則有其德而志不限於推行有其位
 而權不阻於運用是以能公其利而无咎耳使非正
 位渙何由而濟乎按平天下者必在君臣之合德若
 三之渙躬四之渙群可謂靖共盈朝矣然天下非無
 群臣僇力之患所患君意鬱而不宣君澤壅而不廣
 則政令弛而下之心疑封殖固而下之志懈雖群臣
 恊力匡勷而君德未明何以懐徠四海而坐致太平
[013-39a]
 故濟渙之善䇿必在正位有德而為𤼵令散財之道
 也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象曰渙其血遠害也
 此一爻是言人臣能撥亂而成濟渙之功也血去謂
 無傷害逖出謂無憂懼周公繫渙上爻曰上九以陽
 剛而居渙極夫陽剛則有撥亂反正之才渙極又當
 亂極思治之候以此濟渙必能出乎渙矣故當渙時
 海内瘡痍皆有傷害之危今祸亂已息為能渙其傷
[013-39b]
 害而傷害已去且人心驚恐皆有憂懼之思今傾危
 已安為能渙其憂懼而憂懼已出夫傷害既去而畏
 懼復忘則岀湯火而登之衽席濟渙之功成矣誰得
 而咎之乎孔子釋上象曰時當渙散不免傷殘憂懼
 之害今乃渙其血去逖出者葢上九以陽剛居渙之
 極則危者已安否者已泰能岀乎渙而逺於害矣按
 渙有分裂之象生民之害為大幸上卦已出坎險之
 外上九又居渙之極去渙愈逺而血去逖出是天心
[013-40a]
 合而運數可回人事盡而謀猷克展此時之民自無
 不出險而就安矣可見天下未嘗無艱危之勢全在
 大臣有匡濟之才如漢之陳平周勃當諸呂擅兵之
 時唐之李泌陸贄值藩鎮紛爭之日皆能深思逺慮
 芟除祸亂百姓復安其扶危定傾之功炳在之册豈
 非得濟渙之道者哉
兌下/坎上
 水流無窮而澤有限以有限而蓄乎無窮猶水之在
[013-40b]
 澤盈則溢而平則容節之象也兑説坎險説過則流
 險以止之節之義也凡事有節則裁制得中自有亨
 道過而不節非中也節而至於苦人病其難行亦非
 中也處得中正節而能通天地之道帝王之治不外
 乎此矣六爻大抵以當位為善初四五當位者也故
 初無咎四亨五吉二三不當位者也故二凶而三嗟
 上當位而亦凶者當節之極處上之窮其義固殊也
 又節之六爻各相比而相反初與二比初不出而无
[013-41a]
 咎二不出而凶二反乎初者也三與四比三不節而
 嗟四安節而亨三反乎四者也五與上比五得中而
 甘上過中而苦上反乎五者也善節者虛則蓄之盈
 則流之其權在澤而其用在水節之時義大矣
節亨苦節不可貞
 此卦兌下坎上澤上有水其容有限故名為節卦辭
 言節道貴於適中而不可過也節有限而止也文王
 繫節彖辭曰坎為流水而無窮澤為止水而有限澤
[013-41b]
 上有水滿則不容有節之象故為節夫節則立身制
 用各適其中而無過不及之偏自可通行而無敝有
 不亨乎若過於節則拂情逆性而失其中是為苦節
 矣不惟處世塞而不通即在己之所行亦不能以永
 乆豈可固守以為常哉按節者所以適乎中而通行
 於天下亦天地自然之限制也若流於太過則矯廉
 以鳴髙過潔以絶物如申屠狄陳仲子之流其持身
 非不正然不近人情鮮合中道不可以言節亦不可
[013-42a]
 以言亨也
彖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説
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
度不傷財不害民
 此彖傳是釋節彖辭而極言節道之大也剛柔分謂
 陰陽各半剛得中謂二五皆陽當位中正指九五制
 謂節制度謂法度孔子釋節彖辭曰卦名節而辭繫
 以亨者何哉夫乾為剛而坤為柔使剛柔偏勝則豐
[013-42b]
 儉無節矣今以卦之全體言之陰陽各半而無過不
 及之偏是剛柔均分也以卦之二體言之則二五皆
 陽剛而居中位是剛得其中也夫剛柔均分則無一
 偏之患而豐儉皆適其宜剛而得中是本陽剛之正
 道以為節而節制皆得其中矣此其所以亨也夫節
 之所以亨以其中也若辭所謂苦節不可貞者則失
 之於過而不得其中必於天理有所不順人情有所
 不堪以道揆之必至於窮矣節道過苦則窮而不通
[013-43a]
 固理勢之所必至若節之所以通而不窮者葢以卦
 德為説以行險夫人於所説而不知止則易至於流
 若見險難而思止則其進有節而不至於流矣節之
 義也卦體九五當位以主節於上其所節者又皆中
 正而無過奢過嗇之患可以通之天下而無阻此節
 所以為善而無不亨也若推極而言之天地之道陰
 極陽生陽極陰生寒暑往來氣序有節而不過故二
 分二至四序不差而歲功於是乎成矣使天地不節
[013-43b]
 四時不且失其序乎人君以節而立為制度量入為
 出既無過取亦無泛用有損己益人之實而無剝下
 奉上之為故無濫用而不至於傷財自無横征而不
 至於害民矣使人君無節則侈肆所致有不傷財害
 民乎凡此皆節道之通而不窮也按天地節而四時
 成王者節而天下富自古開財之源不若節財之流
 文景之節儉不勝武帝之黷武窮兵隋文之節儉不
 勝煬帝之窮奢極欲天下之治亂安危實係於此故
[013-44a]
 量入為出不傷財矣取民有制不害民矣聖人之言
 眞萬世制用之長䇿也
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此象傳是言君子應用立身皆當合乎中正也數謂
 多寡之數度謂隆殺之度德謂得於中者行謂𤼵於
 外者孔子釋節象曰澤上有水水之所止有限節之
 象也君子以應用立身皆不可以無節故數有多寡
 度有隆殺則為制之而自器用宮室衣服各有定限
[013-44b]
 而不使之過使賤不踰貴下不侵上則各安其分矣
 德存於心行見於事則為議之而自出處進退周旋
 皆為商度以求其中節使其無過亦無不及則各適
 其宜矣按制數度所以定萬用之限議德行所以嚴
 一身之限賈誼以世侈靡相競欲定經制而令上下
 各有等差奸人無所幾幸葢凡物之大小輕重髙下
 文質皆有品節使民截然不可踰者此即禮也至於
 厯代冠服等威之制雖各有不同要以凖於古先聖
[013-45a]
 王者為宜此尤禮之所最急者然聖人猶以制民之
 禮為未足必貴反而議吾身之德行焉故曰大禮與
 天地同節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此一爻是言士不妄進而能審所處也户庭户外之
 庭也周公繫節初爻曰初九陽剛得中居節之初宜
 出者也然有陽爻蔽塞於前而所應之四又為坎體
 既遇險難之人則不可以出而有為矣初能抱道自
[013-45b]
 守不妄出以求仕有不出户庭之象夫當節初即能
 知止自無枉道辱身之咎矣孔子釋初象曰時有通
 塞通則當行塞則當止初九之不出户庭知時之塞
 而未通故不出也使時値其通亦必出而用世矣是
 初不惟知塞而能知通塞者也豈徒知塞而不知通
 者哉按處節之道不可膠於一偏葢節而能止者易
 節而能通者難呂望遇商紂則避北海之濵遇文王
 則應龍彲之兆是誠能知通塞者也沮溺荷簣之流
[013-46a]
 豈可與孔子之仕止久速同日語哉
九二不出門庭凶象曰不出門庭凶失時極也
 此一爻是明時有可仕不當以隱為髙也門庭門内
 之庭也極甚也周公繫節二爻曰九二當可行之時
 乃出潛離隐之地也而失剛不正固自餒於進矣且
 上無應與又下能以獨進是不仕而以隱為髙者為
 不出門庭之象夫當可為之時乃不出而為之則知
 節而不知通自失可為之機矣不亦凶乎孔子釋二
[013-46b]
 象曰九二之不出門庭為凶者何哉葢士君子幼學
 壯行患不得其時耳今幸有其時乃執迷而不出豈
 知時通變之士耶其失時甚矣安得而不凶也按不
 出户庭不出門庭一也以初則无咎以二則凶者初
 在卦下為士而二則臣位也處補衮綴牘之任而託
 隱黙以求容操決疑定難之權而好遜讓以避怨亦
 思其所處為何時乎失時之譏所不免矣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无咎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
[013-47a]
 此一爻是為不能知節者警也周公繫節三爻曰六
 三當節之時本不容不節者以陰柔不中正而居說
 極則非能節者矣故以之立身則不能守其節而無
 以自立以之制用則靡費於前必至匱乏於後矣至
 於傷財敗德形為咨嗟而慨嘆皆其所自致也亦將
 何所歸咎哉孔子釋三象曰六三之不節而嗟者豈
 由外致歟葢既違節道禍必及之其無聊而𤼵為咨
 嗟實已有以取之耳又將誰咎乎按三本能節者乃
[013-47b]
 縱欲妄費説極而悲至於無所歸咎則其失已不可
 追矣故聖人深為致警云
六四安節亨象曰安節之亨承上道也
 此一爻是言人臣能遵君制而無過也安順而無勉
 强之謂周公繫節四爻曰九五主節於上六四順正
 以承之凡立身制用無一不本乎天子之制其為節
 也出於自然而無所勉强是能安於五之節而守之
 以為常也成法自式而動無愆違不亦亨乎孔子釋
[013-48a]
 四象曰安節之亨者九五之所節四皆承順而行之
 此豈&KR1131安為下之分乎葢九五之節其道為中正以
 通之道實所當承者四能不作聰明以亂舊章而惟
 順承其道是以亨也按書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
 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又言臣之有作福作
 威玉食則凶害於家國流禍於人民葢書之明訓節
 之道也反是未有不及於敗者安節之所由得亨其
 深有合於書之義歟
[013-48b]
九五甘節吉往有尚象曰甘節之吉居位中也
 此一爻是言人君有中正之德以為節也甘樂易而
 無艱苦之謂周公繫節五爻曰節道貴乎中正然非
 操節之權亦不能以其道通於天下而可乆九五為
 節之主而有中正之德其所以為節者無矯情拂衆
 之為而有善俗宜民之道不傷財不害民節之甘而
 不苦者也以此為節行之一已而自安通之天下而
 皆適何吉如之且立法於一時而即可垂範於後世
[013-49a]
 是不特吉而且往有尚矣孔子釋五象曰德惟中正
 始能節而不過九五甘節之吉者以其所居之位在
 上爻之中是本一中以存心而制作皆極於盡善化
 行俗美而有以成一世恭儉廉讓之風此節之所以
 為甘也按節卦他爻之節節其在我者也九五當位
 之節是節以天下者也夫節天下而使天下共以為
 甘而不苦眞能得乎節之道矣漢史臣贊文帝苑囿
 服御無所增益其有不便輒弛以利民身衣皁綈帷
[013-49b]
 帳無文繡以敦樸為天下先而朱熹亦稱文帝為三
 代以下恭儉之主豈非節之甘者歟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象曰苦節貞凶其道窮也
 此一爻是言節之太過而失其中正也周公繫節上
 爻曰凡節之道貴於得中上六居節之極是其所以
 為節者至纎至悉一意求節而失於矯是過於節而
 為苦節矣夫節而既過雖無越禮犯分之事必有拂
 情逆性之傷縱使得正其能免於凶乎然禮奢寜儉
[013-50a]
 雖有悔而終得亡其悔也孔子釋上象曰苦節之貞
 而不免於㓙者何哉葢節之道貴通而不可窮若上
 之苦節是節而無制不近人情雖可以範一身而不
 可以治一世或可行之於一時而不可垂之於永乆
 其道必至於窮也按節惟中正所以能通故於三戒
 其不節於上戒其凶者過猶不及其失均也然苦節
 之悔則終勝於不節之嗟矣
 
[013-50b]
 
 
 
 
 
 
 
日講易經解義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