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03 讀易述-明-潘士藻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讀易述卷四      明 潘士藻 撰
隨䷐震下/兑上
 蔡清曰兊震合體兊為說震為動兊上震下陽下於
 隂也以陽下隂隂必說隨為隨之義女隨人者也以
 少女從長男隨之義也震為雷兊為澤雷震於澤中
 澤隨而動隨之象也卦以物隨為義爻以隨物為義
 吳因之曰此卦以初九九五兩爻為主初二三隨朋
[004-1b]
 友四臣隨君五君隨臣上泛言五倫之相隨隨人之
 道正與孚盡之矣其始也當擇而後隨不可不正其
 既也當以心相隨不可不孚觀初二三見從正之義
 觀四五上見孚誠之義
隨元亨利貞无咎
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无咎而天下隨
時隨時之義大矣哉
 述曰隨以陽動隂說為義荀爽曰震春兊秋震陽動
[004-2a]
 而兑隂說故大通動爻得正故利貞陽降隂升嫌於
 有咎動而得正故无咎
 象㫖剛柔震剛而兊說也陽上隂下者體也今震陽
 下於兊柔若自上而来故稱来内辭也王逢曰上能
 下下下之所以隨上貴能下賤賤之所以隨貴隨之
 義剛下柔也剛下柔而動以時物無不說隨之也王
 註為隨而不大通逆於時也相隨而不為利正災之
 道也故大通利貞乃得无咎也為隨而令大通利貞
[004-2b]
 得於時也得時則天下隨之矣隨之所施惟在於時
 也時異而不隨否之道也
 道本惡隨隨必詭正卦以隨名通人情達世變不主
 故常易於溺情狥俗以適其私易於有咎此隨之所
 以難也故必元亨利貞乃得无咎而天下隨時
 凡施當其可之謂時達於勢之謂時協諸義之謂時
 審於幾之謂時從宜適變不可為典要非造道之深
 知幾能權者不能與於斯也故賛之曰隨時之義大
[004-3a]
 矣哉
 蘇氏曰夫時不齊故隨之世容有不隨者也責天下
 以人人隨已而咎其貞者此天下所以不說也故是
 大亨而利貞者无咎而天下隨時時者上之所制也
 不從已而從時其為隨也大矣
 劉伯子曰夫无成而後能无係无係而後能隨係已
 私隨天徳也隨之三隂皆係以為隨者也學不能无
 我而妄意於隨其能出於係者吾見亦罕矣
[004-3b]
 吳因之曰隨元亨據其所隨處行无不通此已是貞
 已是无咎了若不貞則朋從爾思隨而不廣利盡則
 疎勢去則散隨而不乆隨之以力不隨之以心且不
 成箇隨又安得元亨彖傳云大亨貞无咎而天下隨
 時惟貞然後為天下所隨可見隨以貞而成不貞便
 不成隨了朱子雖大亨而不免有咎恐未的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述曰象㫖九家易曰兊澤震雷八月之時雷藏於澤
[004-4a]
 者得之震東方卦日出之地曰暘谷兊西方卦日入
 之地曰昧谷今自震東趨兊西嚮晦之象卦互巽入
 艮止入而止息之象也
 澤中有雷雷隨澤而静故曰隨日入而息人事至微
 者上法天運如雷在澤也莫動於雷而息於澤隨時
 故耳周宴曰爻明隨時而動大象取隨時而息動息
 不違乎時此隨時之義所以為大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
[004-4b]
也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述曰主守為官人心執掌與官同稱震為長子主器
 官之象夫法之畫一莫嚴於官而初為動主有渝之
 象以九居初為得其正心無所係動不從邪有貞吉
 之象二隂耦門象交交二也二柔亦正故出門即交
 有功二與四同功而二多譽故稱功官有渝是震動
 之體既有隨而變不主故常必所從得正則吉也初
 剛本正出門交二兩正相依不為詭隨故曰不失也
[004-5a]
 凡近比而交者多失正能不失則不害於變矣
 卜子夏曰隨主於見可而變也不隨則不吉隨而喪
 本亦不吉初无專應得其理也剛不失正得其吉也
 與二相得出門交有功也非應而合之不失其隨時
 之宜不隨則獨立无功矣
 吳因之曰同人卦惟君子貞然後為同人於野此爻
 惟出門交然後為貞貞之量原廣濶若有所私昵隘
 而不廣只此私心便是不正故必出門而交然後為
[004-5b]
 貞然後得吉可以有功夫所謂私者不必溺於親愛
 然後為私如有勝心客氣而不能相下亦私也泥先
 入之見而不能洒然一空以察人之善亦私也因㣲
 瑕而棄白璧亦私也忽芻蕘之善而不採亦私也友
 善未充其量而遽自足亦私也或以近故畧之或以
 逺故遺之亦私也此類皆非出門交之義
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述曰王註隂之為物以處隨世不能獨立必有係也
[004-6a]
 居隨之時體分柔弱而以乗夫剛動豈能秉志違於
 所近隨此失彼弗能兼與五處已上初處已下故曰
 係小子失丈夫也劉濂曰初陽在下而卑小子象五
 陽在上而尊丈夫象
 程傳二應五而比初隨先於近柔不能固守故為之
 戒云若係小子則失丈夫也陳琛曰人之所隨得正則
 逺邪從非則失是無兩從之理二苟係初則必失正
 應弗能兼與也為昵小失大者戒也
[004-6b]
 吳因之曰二隂柔他質地原不好了故因初之近而
 遂係之係者臭味相投而眷眷不舍之辭失者聖人
 惜之之辭三之係則地近情親而眷眷不舍之辭其
 失則聖人幸之之辭
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象曰係丈夫
志舍下也
 述曰程傳丈夫九四也小子初也陽之在上者丈夫
 也居下者小子也三雖與初同體而切迫於四故係
[004-7a]
 於四也大抵隂柔不能自立常親係於上者上係於
 四故下失於初舍初從上得隨之宜也上隨則善也
 彭山曰四陽當任而三從之以柔隨剛以昏隨明隨
 有求得凡有所求皆得也然四非正應又有所係而
 隨已非正大之情故不言吉而戒以居貞仲虎曰士
 之病莫大於有所求三之於四不可以有求必得之
 故而妄有不正之求也初九陽居陽貞也故言貞吉
 六三隂居陽不正故戒之曰利居貞
[004-7b]
 吳因之曰三之質地亦無以過於二幸其地位偶近
 四而逺初故因為從違實非真見四之為君子而當
 親初之為小人而當逺也似此相隨恐不免資其勢
 而利其有故有居貞之戒若自已陽剛其取其舍灼
 然不眩便斷不為邪媚聖人何必防範他弗兼與是
 邪正不兩立志舍下是逺近不兩立
 質卿曰係與隨正相反初九出門交有功不失也故
 謂之隨以其心無所係也若心有所係必有所失六
[004-8a]
 二所係者小子則失必丈夫理勢然也故象曰弗兼
 與民為同胞物為吾與即小子亦當有包涵成就之
 義乃可若志在舍下便非一體之道即小子何賴焉
 其原在係心一有所係便偏着如何得不舍下
 陸希聲曰三非正而隨其義可尚者以承陽為順也
 二以正為隨而反不足稱以乗剛為逆故也
 仲虎曰易之例不問隂陽小子皆指初而言隨初九
 陽稱小子漸初六隂亦稱小子
[004-8b]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隨有獲
其義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述曰王註處説之初下據二隂三求係已不距則獲
 故曰隨有獲也彭山曰九四以陽剛當有為之任得
 隂之從有獲之象隨以隂從陽為正故陽剛在四亦
 得為貞但位不中又在說體隨而說之以為已獲疑
 於暱矣四多凶近也况有植黨自私之嫌哉故貞凶
 質卿曰斯地也斯時也惟有孚可以感人惟在道可
[004-9a]
 以持已孚以感人則覬覦之心息道以持已則朋比
 之念消此非苟且以遷就事機者所能以其明也如
 此則隨者不厭其多獲者不傷其正夫何咎也非明
 難矣哉
 陽剛中實有孚也以陽居隂剛柔不偏在道也此惟
 陽明晳於事幾故能如是以明也居凶位而免於咎
 非天下之至明不能與於斯故象又以為明功
 有孚在道乃為臣者家常茶飯此處只不改其常耳
[004-9b]
 處危疑之地只有一片誠心至誠可貫金石蹈水火
 惟有孚故能在道大有匪其彭可謂在道矣須從有
 孚上来此惟剛明之人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故
 能如此故曰以明何咎
 象㫖三非正應故曰孚自四言之也震為大塗曰道
 互艮光輝曰明言四所孚之三在震道之上以明相
 接猶言不敢自他途以進也功也自為句五多功故
 稱功言四之志率所隨以赴五非植黨也
[004-10a]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位正中也
 述曰敬仲曰孚信也嘉美也九五所信者美善所用
 者賢也用賢人君之吉也章氏曰惟中正之君然後
 能信用中正之賢九五陽剛中正下應六二之中正
 所謂迪知忱恂於九徳之行心誠信而隨之者也故
 曰孚於嘉五非有係而有失二非隨求而有獲蕩蕩
 平平一徳一心之孚也吉道也
 夫配曰嘉偶昏曰嘉禮言隂陽相得也隨之世皆急
[004-10b]
 於求合故隂爻皆有係四陽貞而凶惟五陽不苟隨
 而隨出於孚配合嘉禮其吉為何如
 邵寳曰九五孚於六二而不知其小子之係君道也
 六二係於初九而不知丈夫之失臣之道固如是乎
 雖然此隨之時也故以二之中正尚不免於負俗之
 累况其他乎是故君子去其所係而嘉徳成矣
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係之
上窮也
[004-11a]
 述曰上六以柔居柔柔得其正處隨之極進无所隨
 而獨係於五有拘係之乃從維之之象葢柔順之至无
 以為喻若有以拘而係之者喻之不足若又從而縶
 之維之者是雖逃之有不脫辭之有不聽况可得間
 而離之乎此亨西山升亨岐山周公係爻之時西伯
 已追王矣故稱王其曰西山岐山云者皆取其不越
 祭也隨爻重隨意升爻重升意以見固於隨不妄升
 耳據上之象其隨之之誠雖用亨於西山神且隨之
[004-11b]
 而格則人之隨可知也
 虞翻曰乗剛無應上窮也六二舍五而係初九四舍
 初而係三皆介隂陽之間有得有失而皆偏係之私
 至於上六進無可隨故曰窮也文王處紂之時以之
 為臣而係於君隂隨陽之正理也卦爻彖象總是隨
 時之義雖上九至於拘係縶維如文王䝉大難不忘
 天王聖明之念正是隨時之極
蠱䷑巽下/艮上
[004-12a]
 伏曼容曰蠱惑亂也萬事從惑而起故以蠱為事左
 傳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是其義也
 器乆不用則蟲生之謂蠱人生宴溺而疾生之謂蠱
 天下乆安無為而弊生之謂蠱
 序卦蠱者事也雜卦蠱則飭也觀卦象固見蠱之所
 由成而卦才則皆足以治蠱者也程傳陽剛尊而在
 上隂柔卑而在下男雖少而居上女雖長而居下尊
 卑得正上下順理治蠱之道也其位不易其道則變
[004-12b]
 下順於理上止於則巽艮合而事皆止於順則何蠱
 之不治
 王註上剛可以斷制下柔可以施令既巽又止不競
 爭也有為而无競爭之患故可以有為也
 易道不重在發明成蠱之由惟重治蠱之道終始相
 承則爻中所謂父母與子之象亦有着落不必各爻
 另尋父母之象蘇氏曰蠱之災非一日之故也必世
 而後見故爻皆以父子言之明父養其疾至子而發
[004-13a]
 也
蠱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彖曰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
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

 述曰質卿曰蠱從蟲從皿物必腐而後蟲生之蟲叢
 而物斯蠱矣人必怠也而後弊生之弊積而世斯蠱
 矣卦象巽艮合體而為蠱葢積漸使然也夫蠱亂之
[004-13b]
 徵也亦治之機也有因無事而失守有因多難而興
 邦世誠蠱矣則起弊維風從此而可振改絃易轍從
 此而可行塞而大通理有必然故為元亨蠱而元亨
 天時也乗天時而效治道人功也及此時而疏瀹整
 剔俾前之積蠧拔其根株而無遺其芥蔕如涉大川
 乃為利焉是何也天地間最難得者時時也者君子
 濟世之大本也世之有治亂猶隂陽之有代謝也而
 治亂之相為循環猶代謝之相為迭運也故有先甲
[004-14a]
 之三日必有後甲之三日天運流行始終相代乃一
 定而不可已世至於蠱必有元亨之期時至元亨必
 當效利涉之用是之謂天人相待之理行所無事之
 道先甲之三日子寅辰也後甲之三日午申戌也有
 子寅辰必有午申戌如環無端千古不易
 梁寅曰言蠱極必治而治蠱有道也蠱元亨者蠱之
 既治也不先言治蠱之道而乃先言其效者明亂之
 可治也利涉大川方治蠱之時也故謂之往有事先
[004-14b]
 甲後甲即所謂有事也
 蔡汝柟曰蠱者亂之将傾君子慮豐之盈不慮蠱之
 壊天道人心向於有事可以慮始矣故天時為元亨
 人事為利涉大川先甲三日欲達其機後甲三日欲
 要於乆此乃所以涉大川而圖元亨者也作新者達之
 道也變化者乆之道也
 吳因之曰剛上而柔下不專屬君臣天下人才只是
 剛柔二種剛者須賴柔以裁其激柔者須賴剛以作
[004-15a]
 其懦二者相交相接如房杜之謀斷相資然後可以
 維持天下今剛者亢然自高鄙柔者之不足與有為
 而不交於柔以求濟柔者俛然自卑安於剛者之不
 吾與而亦不交於剛以求濟二者判隔不相為用則
 激者無所於裁懦者無所於作各任其偏同於僨事
 而天下日壊矣本義艮陽居上巽柔居下上下不交
 上下便是不交剛上柔下巽而止非蠱也乃所以致
 蠱也
[004-15b]
 利涉大川往有事也欲其有涉川之勇也涉字最有
 力須如救焚如拯溺危難艱險廻避不得爻說幹字
 便是涉大川之意此非有剛果之資如何做得
 先甲後甲是一時是一件事先於此推其所以然後
 於此慮其将然也一日二日至於三日言慮之深推
 之逺也究其所以然則知救之之道慮其将然則知
 備之之方善救則前弊可革善備則後利可乆
 蠱者極壊也惟極壊然後有事是從空另做一番故
[004-16a]
 曰先甲三日若将衰未衰時用些維持挽回之術只
 是因仍舊貫補緝其間非有事之謂處大壊極弊田
 地乃旋乾轉坤之日豈修廢舉墜之日惟其重新整
 頓自我作古之事所以最難下手多有革弊之人能
 反一時極重之勢不旋踵而難端不發於此而發於
 彼方稱治蠱蠱又復来此係慮淺謀近坐狼疾人之
 病故有後甲三日之戒
 象㫖三互震東為甲也三日指互震三畫言巽固進
[004-16b]
 退不决苟非艮止於上則亦未蠱若巽而動則為恒
 矣先甲三日為巽初致蠱之由後甲三日則震上飭
 蠱之極故恒曰終則有始蠱亦曰終則有始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徳
 述曰張獻翼曰小畜之風在天上觀之風在地上渙
 之風在水上亡所阻也故曰行山下之風旋轉於内
 而已亡能達也故曰有象㫖山下有風則何以蠱邵
 子曰蠱者風之族也蠱以風化故字從蟲今夫山下
[004-17a]
 有風則木多滯淫而蟲生焉蠱之象也
 君子治蠱有道民心之蠱以玩愒頽廢未知所振作
 耳振者鼔舞興起之意故曰作新民育徳者從民心
 之善根提撕而煦養之以啓其自新之機所以振之
 者不徒條教之設號令之申葢治其本也譬之良醫
 之治病振者驅其外邪育者養其元氣也
 風播長空則舒慘變寒暑遷而歲功成今在山下則
 囬旋鬱滯不能條暢動盪蠱之象也巽之弊失於愞
[004-17b]
 懦風則能振動萬物者也艮之弊失於苟止山則能
 畜養萬物者也君子體之日新其徳於以振起民偷
 而長養其新心人人皆振如風之鼔外物涵育其徳
 如山之涵内氣如是而天下之蠱為元亨矣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厲終吉 象曰幹父之蠱
意承考也
 述曰蠱以漸積在初尚易為力初最下為内卦之主
 子象以隂居陽以柔行剛幹蠱象克體父志不襲其
[004-18a]
 弊為父補過是為有子而考得无咎當事之首是以
 危也能堪其事故終吉汝吉曰父子一體也曰父之
 蠱明无得諉爾幹蠱者以權濟初巽主稱隠以行權
 故善之而質柔故戒之厲焉
 質卿曰人子能幹父蠱方稱為有子不然與无子同
 有子考始得无咎不然未免有咎也此人子始事可
 以无憾然幹蠱終非易事少渉意氣少不詳慎動成
 愆尤故厲終吉
[004-18b]
 巽為木幹蠱以内蠧而剥落象木幹朽然根本固在
 也幹立而枝葉附之以立故曰幹蠱
 敬仲曰意承考者初六有柔順象不得已而幹父之
 蠱其意未嘗不順承者也其意則承其事則不可得
 而承矣承其事則蠱弊終不盡除乃所以彰父之惡
 也故有孝子不明其義一於順承因仍蠱弊殊為失
 義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 象曰幹母之蠱得中道也
[004-19a]
 述曰九二幹母之蠱尤難幹父者必於承家當事之
 時而幹母則承歡慈闈之日也王註居於内中宜幹
 母事婦人之性難以全明宜屈已剛既幹且順故曰
 不可貞蘇氏曰隂性安無事而惡有為是以為蠱之
 深者歸之母而幹之尤難正之則傷愛不正則傷義
 非九二其孰能任之二以陽居隂有剛之實而无用
 剛之迹可以免矣象曰得中道也可見柔行巽入乃
 為幹母之中道也
[004-19b]
 質卿曰治蠱易得中道為難得乎中道則所幹者皆
 慈祥愷悌之發一念不已之真情非徒為其事之當
 而已
 林希元曰五以隂柔居尊位委任九二有母之象不
 可貞本以剛承柔来凡剛多有所違拂而柔必有所
 不堪故以為戒紀聞曰母者隂尊之號如晉之稱王
 母亦謂五也非不可正也不可固執以為正也有母
 在而以剛行之有時而違拂矣
[004-20a]
 彭山曰蠱以卦陽剛止於上安静而不理事所以致
 蠱者在此彖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唯元亨然後可以
 振起否則不可為矣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貞者隂
 靜之徳而陽剛則元亨之發用也不可貞則當用元
 亨矣所重在陽所難在幹母之蠱故特於九二發之
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无大咎 象曰幹父之蠱終无
咎也
 述曰九三居下之上才位皆剛能幹父蠱者也三巽
[004-20b]
 體剛正以正幹父得人子之大義但處位不中容有
 過差處未免小有悔而無大咎過剛不中巽體得正
 一時俱有吳因之曰子之於親豈容有小悔程子云
 有小悔已非善事親也然孔子以其幹蠱之功大故
 直許之曰終无咎汝吉曰終无咎果之也果之使忠
 臣孝子之心得精一自信焉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象曰裕父之蠱往未得也
 述曰彭山曰隂柔得正但非強幹之才其體艮止亦
[004-21a]
 非進而飭蠱者寛以居之而已故為裕父之蠱之象
 此非有不正之徳縱蠱使之日深也然蠱豈優游無
 為者之所能持乎由此而往以止自安見吝必矣言
 裕為蠱之害如此象曰往未得也未得所以見吝曰
 幹蠱所患不在不能矣患其大過耳故初曰厲二曰
 不可貞三曰小有悔曰裕蠱所患不在不審矣患其
 不果耳故曰見吝曰未得使之反裕而為幹也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象曰幹父用譽承以徳也
[004-21b]
 述曰五陽剛得中之位可以有為六柔居之體和履
 中承應皆陽柔以剛濟不貞不裕能幹父之蠱也嗣
 君以成就先徳為孝故曰用譽榮譽之道也傳稱天
 子孝曰就言徳被天下澤及萬物終始成就榮其祖
 考也可以明六五幹父用譽之㫖
 幹蠱貴剛柔相濟二五正應剛柔合徳幹不違中以
 成元亨之治恢𢎞舊業掩飾前過而美譽施於其父
 曰用譽象曰承以徳也徳本中而言是為善繼善述
[004-22a]
 之道不獨意承考而已
 或謂用譽即九二之賢民譽也又二多譽卜子夏曰
 柔非能幹蠱也事必有主之者矣則任賢正六五所
 以為幹蠱者非以用譽為用賢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述曰蠱物壊而有事也諸爻皆汲汲幹事皆事王侯
 之事者至上則事外矣陽剛在上位則亢也處蠱之
 極時當止也故曰不事王侯不復事君也君猶高尚
[004-22b]
 其所為之事言尊崇之於上也艮為止有不事王侯
 之象一陽在五之上有高尚其事之象如大畜剛上
 而尚賢之意山下有風蠱而此爻在山之上故不以
 蠱象最處事上而不累於物其志為可則王昭素曰
 取不貪之志以為法也觀上志未平則其志亦可則
 矣漸上可用為儀不可亂也皆一義也
 汝楳曰上九在蠱之終事之蠧壊者至六五而幹之
 畢矣蠱未亨則視國事猶家事蠱既亨則致國事而
[004-23a]
 高自事蘇氏曰見蠱之漸也則渉川以救之及其成
 則不事王侯以逺之蠱之成也良醫不治君子不事
 事由趙說則功成身退之事由蘇說則陋巷簞瓢之
 事皆所謂以無事為事也治蠱在於振民育徳故有取
 於高尚者不事而曰其事葢與往有事者同用矣
 紫溪曰卦以幹蠱象渉川爻言幹蠱必剛柔中過剛
 則急治而失之貞過柔則緩而不治失之裕君虛中
 以任賢臣得中以濟世二五相應此蠱之所以不終
[004-23b]
 於蠱也古今稱幹蠱者無如周宣王考其時則顯允
 方叔孝友張仲其承徳𢎞矣鴻雁安集車攻飭武不
 貞不裕其化理中矣彼其先甲後甲之攻載之詩者
 迄今可考鏡也漢之元成宋之元和天下之蠱既已
 日深而漢臣則優游靡斷泄泄然惟裕蠱之安宋臣
 則矯枉過正又不免為幹蠱之悔天下事從此日非
 矣雖然寧為幹之悔無為裕之吝此又當事者所當
 權衡也
[004-24a]
 初六爻項氏曰蠱之成卦乃因坤之上六來為初六
 則初六者成卦之主也故聖人於此爻詳言治蠱之
 事專取卦主為義不論其才也况去柔居剛亦有志
 於治蠱者故象取其義而爻戒其危焉幹父之蠱迹
 若不順意則承之迹隨時而遷乆則有弊何可承也
 孝子之於父不失其忠愛之意而已初六有幹蠱之志
 九二有内幹之才九三有外幹之才大抵蠱下三爻
 皆能幹者以其巽體主於行事也
[004-24b]
 上九爻項氏曰居蠱之終則無事之時也在蠱之外
 則不當事之人也然當事者以幹蠱為事不當事者
 以高尚為事亦各事其事故不曰無事而曰高尚其
 事事得其宜非宜幹而不幹者故曰志可則也
 按蠱六爻皆以剛為貴初與五以爻位剛亦得吉譽
 九三剛而不中在他卦多凶而於蠱獨無大咎惟六
 四一爻位與徳俱柔遂以見吝以此見幹蠱渉川非
 剛不濟也上九無預於事亦以剛介為尚葢蠱卦之
[004-25a]
 體巽伏而不動外剛而内柔有致蠱之象而其諸爻
 乃有治蠱之才九二以柔行剛能幹母之蠱也九三
 以剛行剛能幹父之蠱者也初六六五皆資柔而志
 剛亦有幹蠱之志初在下而承乾故為意在承考臣
 之事也五在上得中而應乎乾故為徳足以承考君
 之事也初當治蠱之始故為厲五享治蠱之成故為
 譽方承繼之初驟有所改以迹言之但見其危安得
 有譽惟識者察之知其意非悖父爾及事定之後人
[004-25b]
 被其徳乃始信其為孝而稱譽之治蠱之難有如此
臨䷒兑下/坤上
 劉濂曰二陽浸長以臨於隂故為臨隂為民陽為君
 大君臨民之象也
 王註此剛長之卦也剛勝則柔危矣柔有其徳乃得
 免咎故此一卦隂爻雖美莫過无咎也
臨元亨利貞至於八月有凶
彖曰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
[004-26a]
也至於八月有凶消不乆也
 述曰臨莅也傳言之大也陽大隂小一陽初復尚微
 浸長至二陽四隂順之而往也可大已臨也十二月
 之卦也臨且泰而元元始而亨而利而貞六陽純乾
 天道成焉大終矣而反之姤之遯之觀四隂浸消二
 陽則臨之二陽至觀危矣故曰至於八月有凶
 汝楳曰一陽之復雖已亨而陽尚微至二陽則九二
 居臣位之正猶乾之見龍為天下所利見可以出臨
[004-26b]
 羣隂其為亨也視復為大於時隂猶盛陽之臨之利
 得其正然至於八月則二陽浸消而有凶矣有凶不
 必凶而凶在其中也有厲不必厲而厲在其中也有
 悔不必悔而悔在其中也
 隂符經天地之道浸故隂陽相勝臨曰剛浸而長遯
 曰浸而長自臨而長為泰自遯而長為否浸漸也二
 陽浸長進臨羣隂是有臨人之象故曰臨也内兊為
 說說則二陽之進也為不逼外坤為順順則三隂之
[004-27a]
 從也為不逆剛當浸長過則為邪而二為剛中則陽
 徳方亨而不過柔正用事權在於五而五為正應則
 剛柔合徳而有為此臨之大亨以正是乃天之道也
 王註陽轉進長隂道日消君子日長小人日憂大亨
 以正之義也八月陽衰而隂長小人道長君子道消
 故曰有凶汝楳曰消不乆之義專以二陽之消息為
 主以臨與觀反也臨為二陽之長觀為二陽之消少
 進一位即為剥而陽之消不乆矣當臨之時人皆喜
[004-27b]
 陽剛之漸長而聖人於斯際已垂浸消之戒視剥復
 否泰言長消於二卦者其憂深思慮為尤切浸長者
 原始有凶者要終言當制於未亂也
 汝吉曰八月之卦陽旅退藏能無傷乎則夫長而消
 固不乆也明於勝復之運者當時撫幾功成不尸毋
 亟疾以迫之庶夫書稱帝臨下以簡詩稱天臨下有
 赫禮天子有臨天下之稱此訓大以徳下下而後能
 有臨也無訓迫者矧有凌乎凌之上之也其所由殆
[004-28a]
 於八月有凶之戒巽矣
 吳因之曰元亨利貞是言目下雖盛却不可不貞八
 月有凶是言後日将衰益見其不可不貞
 自一陽以至六陽惟乾稱元亨大壮與夬不言亨復
 與泰亨不言元乃臨獨元亨何也天下之勢惟方興
 為最盛臨之浸長方興之勢也葢盛莫盛於臨故元
 可憂亦莫切於臨故曰有凶當其剛浸長之時便戒
 以隂長之意陽長至二未過乎中即為之戒戒貴乎
[004-28b]
 早也
 象㫖大亨以正亨通也天指二之剛中也敬仲曰惟
 民生厚因物有遷與物通者往往失正而况大亨乎
 大亨而不失其正者非人之所能為也大亨人亨也
 正人正也而曰天道明其不加人為也人心至動至
 變無思無為是謂天性之妙天之道也
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无窮容保民无疆
 述曰澤之上有地澤之所以恃有隄防安靜而不至
[004-29a]
 于潰溢四出者地之博厚無垠也君子之於民亦然
 臨之以勢勢有盡也臨之以教教无窮也教思无窮
 肫肫无已之意澤之深也包容之保育之以奠麗民
 而无疆无疆者坤徳也厚之至也此大徳臨民之道
 君子所以法澤地之象者三代之民不忘先王之澤
 三代之下一决則横流矣
初九咸臨貞吉 象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述曰剛君徳也剛長為臨咸者臨之體也一陽初復
[004-29b]
 在下有應於四心无私係徧感羣隂以至公而感大
 順臨民之道也故曰咸臨所居者正所感而應者皆
 正故曰貞吉象曰志行正也陽在下未當臨隂之任
 而曰咸臨貞吉者以與二同徳而升志行其正也志
 陽剛有為之志葢必進而上行矣卦以二陽臨四隂
 陽雖長而隂猶盛非協力不足以勝故初二皆曰咸
 臨
 陽本天氣也地感天氣之臨曰咸臨章氏曰三陽在
[004-30a]
 下為交泰天地之氣相通也二陽在下為咸臨隂陽
 之氣相感也質卿曰只是志行正便自心相感通故
 為咸臨若意在感人即屬有心如何成咸
九二咸臨吉无不利 象曰咸臨吉无不利未順命也
 述曰二陽浸長與五正應其志得行故為咸臨吉无
 不利四隂在上猶盛二陽自下臨之初以正二以中
 皆以至公徧感羣隂而得其大順曰咸臨咸无心之
 感也感也而忘其咸臨也而忘其臨故吉无不利是
[004-30b]
 以象曰未順命也坤有順徳而卦則在上陽自下進
 至三陽開泰則隂无不順今尚在二未順命也九二
 咸臨不強其順而徐俟其自順无迫促以勝之之意
 焉此以徳臨人之象也所以吉无不利者以此
 蘇氏曰二陽在下方長而未盛也四隂在上雖危而
 尚強也九二以方長之陽而臨衆隂隂負其強而未
 順命從而攻之隂則危矣而陽不能无損故九二以
 咸臨之而後吉陽得其欲而隂免於害故无不利
[004-31a]
 象㫖未順命者六五在二隂之間故雖知臨其命未
 必皆當二體兊説嫌於舍我所學以從上然本剛中
 而應故有都俞吁咈焉孔疏斟酌事宜有從有否者
 是也趙汝楳曰二五雖為正應然羣隂方在五左右
 五又隂體易與比昵君側之小人易肆其奸二之未
 順命正陽剛中正之妙所以調停君心制伏隂氣而使
 之无不順也故曰吉无不利
六三甘臨无攸利既憂之无咎 象曰甘臨位不當也
[004-31b]
既憂之咎不長也
 述曰二陽臨四隂以大臨小主徳言也四隂臨二陽
 以上臨下主位言也三隂柔不中正臨浸長之剛兊
 口柔説故為甘臨之象善柔之性則然也虞翻曰失
 位乗陽无應故无攸利趙汝楳曰剛長之世非甘言
 諂佞之所利也以位陽而比剛徳故能憂既憂之則
 變其甘説之意而順陽剛之正咎可免矣憂與甘正
 相反曰甘臨位不當也陽剛當位乃可臨人今以六
[004-32a]
 居三在下之上是處不當位也既憂之可以補過咎
 亦不長項氏曰六三以甘媚臨而无攸利見二陽之
 難説既憂之无咎見二陽之易事
六四至臨无咎 象曰至臨无咎位當也
 述曰四處下體之上隂柔得正而應於陽剛之初居
 正位而親下賢誠意切至相感通也故為至臨之象
 剛勝則柔危柔能順剛乃得无咎象㫖至臨者坤兊
 之交地澤相依臨之至也以六居四正也去其正而
[004-32b]
 止曰位當何也彖傳歸大亨以正於剛中故不予隂
 以正也
 程傳居近君之位為得其任以隂處四為得其正與
 初相應為下賢所以雖在多凶之地而无咎葢由位
 之當也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述曰趙氏曰夫聰明睿知足以有臨是曰知臨六本
 柔闇承比皆隂而稱知臨以應二也二咸臨君徳臨
[004-33a]
 之權在焉五尊位柔順居中委而聴之無一毫自用
 之私為知臨也大君臨制萬國職惟親賢今舍親比
 而任正應濟柔以剛握中以運已不勞而天下之治
 成此大君之宜吉之道也
 卦主二爻剛長五與正應故為知臨專重陽剛言
 象㫖劉績引緯書陽氣在内中和之徳膺乎盛位浸
 大之化行於萬民庶幾近之初九志行正九二未順
 命至六五隂居尊位以中合中咸臨之徳得行於天
[004-33b]
 下大君之宜莫大於此象曰行中之謂也即舜之用
 中於民而為大知也
上六敦臨吉无咎 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内也
 述曰敦厚也坤之上畫地之最厚處上六隂柔居高
 臨下然以坤厚載物之徳臨之以俟二陽之進而不
 以高自居厚之至也故曰敦臨上六之為敦臨以感
 於陽氣之大亨以正而又无比應牽係之私所以為
 地道之至順而成臨之美也吉又无咎甚為陽剛幸
[004-34a]
 之
 蘇氏曰敦益也内下也六五既已應九二矣上六又
 從而附益之謂之敦臨復之六四既已應初九矣六
 五又從而附益之謂之敦復其義一也章氏曰地上
 高堆曰墩坤艮皆土也故取敦臨敦復敦艮之象
 金賁亨曰咸臨王道也以至誠感物而不期應所謂
 无心之感也甘臨伯道也以私恩恱人而非正也四
 與初應大臣之親賢故曰至臨五與二應明君之任
[004-34b]
 賢故曰知臨君臣協心王道已成上六敦臨夫亦敦
 篤其咸臨者而已故曰志在内也
 張氏曰説而順剛中而應君子進臨小人之道也教
 思无窮容保民无疆大君臨涖小民之道也大象之
 臨與卦辭所謂臨者有二道焉初二之咸臨卦辭之
 所謂臨也剛正剛中皆以正矣五之知臨大象之所
 謂臨也吉則教思容保之遺矣凡卦陽上隂下者取
 尊卑定分之義否與恒也隂上陽下者取往来交感
[004-35a]
 之義泰與咸也故臨二陽曰咸初二咸臨下臨上剛
 臨柔也甘臨至臨知臨敦臨上臨下柔臨剛也諸爻
 無不言臨者既憂之者反甘臨而為至臨敦臨也兊
 終為恱甘臨者小人之事艮終為厚敦臨者君子之
 徳剛多善亦不必偏善柔多不善亦不必偏不善宜
 賛以位之當咸者臨之體言公也至者臨之情言密
 也知者臨之道言明也敦者臨之誠言乆也甘者臨
 之賊言邪也
[004-35b]
 象曰澤上有地臨項氏曰澤上於地人所防之澤陂
 堰是也澤有時而决其所容亦有限地中有澤自然
 之澤鉅野洞庭是也澤无時而窮其所容亦无限以
 教臨民猶地中之澤教民之念既无時而窮則所容
 保之民豈復有限哉放勲曰勞之来之正之直之輔
 之翼之使自得之又從而振徳之曰戒之用休董之用
 威勸之以九歌俾勿壊所謂教思无窮者此之謂也
 初九爻項氏曰初者臨之始也以九居初既正而所
[004-36a]
 感六四又正固守其正者也雖其心可尚然不周於
 用吉在自守而已夫初九九二皆臨隂者也以陽臨
 隂反在隂下有男下女之象故皆為賢夫之臨婦其
 道如此
 楊氏曰君子之學豈不欲有臨哉臣之臨事臨民君
 之臨天下均臨也初九當陽長之初而處下位其名
 實氣志已足以感動六四近君之臣宜起而從之不
 可失也方且守貞固以為吉者葢士之從人患在不
[004-36b]
 審近臣賢且正乎四皓從子房近臣不賢且正乎兩
 生拒叔孫不然有從無審如固從憲融從冀劉柳從
 叔文吉乎故曰志行正也非不欲行志也惡不正也
 九二爻項氏曰九二不主於貞而主於中則善用其
 臨者也此以中感彼以中應君安之衆信之故不獨
 其身之吉而行之於世亦无不利也葢二陽初長四
 隂方盛猶未肯順聽其命必用中而後為利若直行
 吾志必不利於行也故象於初九則曰志行正也於
[004-37a]
 九二則曰未順命也於六五則曰大君之宜行中之
 謂也聖人當剛長之時其為君子慮可謂深矣陽進
 至三為泰剛外順矣九二六五猶以中行為福而况
 於未順命之時乎
 六三爻熊氏曰三不中不正又兊口柔説互坤土味
 甘故謂甘臨之象與甘節之甘異矣動則成乾三惕
 若憂象也故无咎同或曰與泰艱貞无咎同以三變
 成泰剛長之世将泰之世也故初九升聞之君子九
[004-37b]
 二得位之君子六四好賢之近臣六五任賢之大君
 上六厚徳樂善之長者小人在位者六三而已以隂
 柔之資據二陽之上自知其位之不當自疑夫二陽
 之見逼然孤而无與亦何能為哉挾兊說之極行甘
 諂之言取容而已然君子可不憂乎彼雖甘諂而不
 獲利吾亦憂之而後咎不長也故曰言甘誘我也忘
 誘者昌
 六五爻項氏曰臨六五曰知臨大君之宜慮後世必
[004-38a]
 有以苛察為知者矣故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言
 知在知人使中正之賢得行其道不在徧知也如堯
 舜之知急親賢是也如家人上九曰威如吉慮後世
 必以刻下為威者矣故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謂也言
 威在自畏不在威人也
 上六爻項氏曰按臨以下卦臨上四最在先與下卦
 相逼故為至臨上最在後與下卦隔四隂故為敦臨
 敦者積厚之名也五不先不後獨當其中與二相知
[004-38b]
 故為知臨相知者宜於得吉相逼者僅以位當而得
 无咎上與二无交者從當位之例无咎可也而又得
 吉何哉葢臨之上二有相交之理非他卦比也臨與
 頥互相易頥之上二相交而成臨臨之上二亦相交
 而成頥以交二而言則可以得五之吉以當位而言
 則可以得四之无咎是以為吉无咎也夫子解吉字
 曰敦臨之吉志在内也内即九二敦即頥之上艮也
 明與二合志則上為化艮遂成由頥之主此其所以
[004-39a]
 兼四五之徳而有之也
觀䷓坤下/㢲上
 程傳二陽在上四隂在下陽剛居尊為羣下所觀仰
 觀之義也在諸爻則惟取觀見隨時為義也
 王註觀之為義以所見為美者也故以近尊為尚逺
 之為吝
 趙汝楳曰九五尊居天位四隂雖盛不敢逼也仰觀
 而已故卦名觀然不音觀瞻之觀而音觀闕之觀者
[004-39b]
 取九五示觀之義爾雅闕謂之觀魯兩觀是也猶示
 教法於象魏使萬民觀之也隂壮於内陽消於外聖
 人特主陽以名卦其意深矣或曰主陽可也若例以
 十二卦之義何亦不言隂壮曰臨之八月有凶聖人
 固豫為之戒矣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
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
[004-40a]
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述曰卦以五陽觀示坤民故為觀鄭𤣥曰五互體艮
 艮為鬼門又為宫闕此天子宗廟之象王註王道之
 可觀者莫盛於宗廟宗廟之可觀者莫盛於盥也祭
 未有不薦者但觀之取義以誠敬在未有事之先故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不待有事而大君觀示之義
 萬民觀感之意具象中矣有孚謂五顒若君徳有威
 容貌詩曰顒顒卬卬君徳之謂也
[004-40b]
 仲虎曰此獨就觀示上發盥而不薦之義以象二陽
 在上无為而化祭必先盥盥者未用事之時祭則薦
 而用事聖人至徳之化如将祭而盥不待見於用事
 孚信在中已顒然可仰也觀法莫此為親切質卿曰
 觀是无為之妙纔涉有為便不是觀
 天下惟陽為大為上二陽在上為下四隂所觀故曰
 大觀其徳順而不逆巽而不忤又以陽剛處中正中
 則不過正則不偏以此居尊所以能觀天下范長生
[004-41a]
 曰柔下浸長剛大在上其徳可觀故曰大觀在上順
 巽兩卦之徳也順為之本巽以出之順者順人心之
 所同巽則不強人之必從為柔服羣隂之道曰中曰
 正則羣隂之取衷也王註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
 觀而化也統説觀之為道不以刑制使物而以觀感
 化物者也神則无形者也不見天之使四時而四時
 不忒不見聖人使百姓而百姓自服也吳澂曰常人
 以言設教則有聲音以身設教則有形迹聖人之設
[004-41b]
 教非有聲音非有形迹不設而設不教而教天下一
 觀感之餘其應捷如影響應其所感亦如四時之應
 乎天而无有差忒也葢所存者神故所過者化也教
 莫大於觀感而政令為下
 吳因之曰觀示絶不是所可見之示下觀不是觀看
 之觀都不着形迹不落聲臭天人之至妙至妙者盡
 於此矣盥而不薦有孚顒若只是觀字註解将祭而
 盥盥而尚未祭這時節胸中是甚麽境界凜然肅
[004-42a]
 然一毫妄念雜意也自容着不得為觀者須常是這
 樣先景不論内外動静而精神之愈斂愈神愈收愈
 潔无一息不似盥而未薦之時則其孚信在中而顒
 然可仰矣文王不顯亦臨無斁亦保無然畔援無然
 歆羡此真所謂不薦之孚也故模寫得如此親切
 曰中正曰神道設教純是示示以意曰化曰服純是
 仰仰以意化者潜運黙移之謂服者心安意肯之謂
 順巽說他性情其合下資稟質地如此中正則養之
[004-42b]
 徳順不是順於理心下常是和平安妥无躁動決裂
 之状巽不是入於理其心隱約收斂沉而不浮潜而
 不露之意所以養得到中正田地便與盥而不薦之
 意思无别觀天之神兩神字粘着觀示說天以四時
 不忒觀天下聖人以心之中正觀天下設教就是為
 觀其觀示處不露形迹聲臭故曰神聖人以神道設
 教猶言聖人設教皆神道耳
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004-43a]
 述曰風行地上遍觸萬類周觀之象先王於地風得省
 方觀民設教之道民有方方有俗俗有風移風易俗
 在因民而設之教汝吉曰風奢教儉風儉教禮風淫
 教貞利末教義風儇以戾教之尚賢崇齒陳禮播樂
 使俗移而不知教之所設從民風劑焉則以大觀在
 上風之起自身者微而教易行矣理齋曰設教者教
 之以中正也所以為觀也又當知不薦之化逺以神
 觀民之教近以實
[004-43b]
 歐陽永叔曰聖人處乎人上而下觀於民各因其方
 順其俗而教之民知各安其生而不知聖人所以順
 之者此所謂神道設教也或曰順民先王之所難歟
 曰後王之不戾民者鮮矣
初六童觀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

 述曰觀者觀九五也五陽剛中正之君惟近之乃見
 其光初隂柔在下去五最逺如童子之觀不能逺見
[004-44a]
 也小人謂下民初民位下民之觀於上趣順而已其
 為童觀不足為咎在君子則大人在上而失利見之
 會可羞吝矣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甚言非君子
 所宜有也
 項氏曰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不著不察則可羞矣
 六二闚觀胡氏謂如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
 之智
六二闚觀利女貞 象曰闚觀女貞亦可醜也
[004-44b]
 述曰二以隂柔之小在内雖與五為應而隔於三四
 猶在門内而闚門外以闚為觀所見者狹也居内處
 中寡所鑒見體柔履順不能大觀故曰利女貞婦人
 之道也
 湛原明曰小人童觀不足責矣以君子之人得大君
 之應不能明見九五陽剛中正之道但覘視朝美一
 班於形似之粗如女子之闚觀也文夫而效女子之
 見不亦醜乎
[004-45a]
 吳㓜清曰初居陽象男童二居隂象女子觀艮之互
 體少男為童李鼎祚曰六二離爻離為目又為中女
 互艮艮為門闕女目臨門闚觀之象也
六三觀我生進退 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述曰象㫖我者三自謂天地之大徳曰生而人得以
 為生者觀八月之卦刑中有徳故以生言生陽徳也
 四隂壮盛陽氣浸消生機漸微觀五陽觀示羣隂使
 觀感而化不至於剥陽所謂觀我生也初居下不能
[004-45b]
 上進二位柔不能大觀六三可進矣故示之觀我生
 以為進退象㫖六三居下之上而近於巽雜卦傳曰
 巽為進退故六三自觀其生以審所學非内心自復
 不能識我生非本體常惺不能觀我生
 張氏曰可以進而不進是使赤子不得乳其母也未
 可以進而進是未能操刀而使割也三之位可進可
 退使不觀我生是不能量已豈能應人
 象曰未失道也道觀之道也隂爻主於觀五惟四得
[004-46a]
 觀之道童觀闚觀則失之矣三有應於上而所處不
 當故觀我生以定所履進退自審未至失道他卦三
 不中多不吉二中多吉觀獨以遠近取義皆欲觀五
 也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賔於王 象曰觀國之光尚賔也
 述曰象㫖觀隂消陽之時以六四為主爻當用事而
 逼近九五五以剛陽臨坤土之上國之光也觀國之
 光與童觀闚觀相反與五我生相應五之我生即國
[004-46b]
 之光周史謂光逺而自他有耀是矣項氏曰國有光
 則賔无光可觀則敵當觀之時聖人懼焉坤國象光
 陽光也又互艮有光五君位王象四近五賔於王之
 象
 趙氏曰國光猶言邦國之光觀莫明於近六四已離
 下卦密邇大觀之主觀見國之道徳光華也若人也
 葢賢者能者宜用賔於王矣四既親見人君道徳之
 光則必為王者所賔興賢禮士有道之朝如此利者
[004-47a]
 四之利也四柔得正與五剛中相得又四為巽體柔
 在下而巽上剛故其象如此
 敬仲曰六三未決於進者六四有進之象矣六四之
 進乃觀國之光輝而進九五賢明中正在尊位上九
 亦陽明在賔師之位國多賢聖有道之光象曰尚賔
 也者明其國貴尚賔賢可以進也國有道必尊賢禮
 士又以明士不可苟賤必有禮賔之道而後可進若
 自苟賤則何以行其道重已所以重道也
[004-47b]
九五觀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觀我生觀民也
 述曰象㫖觀作平讀觀之變剥在此然刑中有徳故
 九五以我所生觀示於人彖所謂中正以觀天下者
 是也故有君子无咎之象君子者履中正者也
 彭山曰我對下三隂而言隂至於壮陽徳生長之機
 微矣五為觀之主曰觀我生即彖不薦之孚也通天
 下以生生之仁而示之極也惟君子乃无咎五本陽
 剛在上之君子羣隂自下觀之非能中正以觀何以
[004-48a]
 使下觀皆化非能化天下於中正何以為大觀之主
 故曰君子无咎也孔疏我教化善則天下著君子之
 風教化不善則天下著小人之俗君子風著已乃无
 咎蘇氏所謂難乎其无咎也
 汝吉曰夫王者通天下為其身五觀我生必觀之民
 民若於道且歸於仁不賞不怒而勸以懲則孚之孚
 也匹夫匹婦不獲自盡海隅蒼生未其康共王之視
 之予瘝予痌於自反何窮哉此王者之觀也
[004-48b]
 民之善惡生於君君之善惡形於民五任天下之重
 觀民之俗以察已之道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上為化
 主故觀我即觀民也
上九觀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述曰其對我而言他人之詞也最處上極不當事任
 而徳之為人所觀者猶九五亦九五所觀法者處天
 下所觀之地雖无位乎其心通天下以生生故曰觀
 其生陽剛君子以生徳師帥天下必皆君子而後无
[004-49a]
 咎若猶未也敢自以為非已咎哉
 象㫖觀者上觀之其指下隂而言於是隂生益盛二
 陽漸消之勢決矣上未能中正以觀天下以陽居隂
 乗五之上亢而能悔不以无位安然放意此所以无
 咎而象表其志也四隂浸長應曰小壮而名觀者隂
 本巽順也上必中正然後下觀而化上九之志未平
 有以也夫
 臨之八月有凶指觀也觀本隂壮陽消小人逐君子
[004-49b]
 聖人特主陽以名卦為小人觀君子之象故五上二
 爻曰君子无咎明二陽向消君子方危能如五如上
 皆君子乃可无咎耳五以位上以志皆以陽徳感化
 羣隂隂本巽順乎上君子之道猶存於世而不至於
 剥也故曰當觀之時聖人懼焉
 觀盥而不薦項氏曰古之君子不必親相與言也以
 禮樂相視而已此所謂觀也然猶假禮樂未足以為
 大觀必也篤恭於上不動而敬不言而信無聲無臭
[004-50a]
 而萬邦作孚方謂大觀故曰盥而不薦盥者祭之初
 歩方詣東榮盥手於洗凡祭之事未為也薦者祭禮
 之最盛四海九州之美味四時之和氣无不陳也齋
 明盥潔无所陳布而有孚顒若已不可掩葢相觀而
 化其神如此故謂之神道也盥而不薦恭已而无為
 爾非重盥而輕薦也如所謂不動不變豈以動為不
 美哉但不變動而已
 六二爻項氏曰六二在中饋故曰闚利言其於觀也
[004-50b]
 如婦人之目所闚者狹也婦无公事所知者蠶織女
 无是非所議者酒食此在女徳不失為貞男子而寡
 見諛聞則可醜矣故曰利女貞亦可醜也初六六二
 皆小人之安於下者也故獨論其徳以為非君子之
 事而已
 六三爻項氏曰五為一卦之主以中正觀天下為天
 下之所尊仰凡言我者皆指五也觀卦四隂進逼二
 陽初稚二貞未有陵陽之勢六三以不正之小人在
[004-51a]
 下卦之上其志剛躁将進而逼陽以成四隂之勢者
 特以九五中正尚未失道故未敢遽進方觀九五之
 所為以為進退故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臨以二
 陽逼四隂九二尚用咸以臨之而不敢遽進者以隂
 方強盛未順命也觀以四隂逼二陽六三尚用觀以
 伺之而不敢必進者以陽方中正未失道也此兩象
 辭皆指所敵言之而諸儒往往求於本爻所以未得
 其説兩辭皆稱未者臨終當為泰觀終當為剥方長
[004-51b]
 之勢決不但已特未而已非終於不進也
 六四爻項氏曰國有光則賔无光可觀則敵當觀之
 時聖人懼焉以四隂方盛勢與五敵所幸九五未失
 君道故四止於尚見而為賔使其以不正相遇則為
 敵
 九五爻項氏曰以六三九五皆曰觀我生觀專指六
 三不正之小人方視九五以為進退九五知其如此
 則當自觀我之所生以為休咎之決民向之則我為
[004-52a]
 君子民背之則我非君子故曰觀我生觀民也民即
 在下之衆隂也
 上九爻項氏曰上九當剥之時在卦之外无民无位
 小人之進退下民之向背皆不由已但謹視其身思
 自免咎而已非卦之主故但稱其生此即剥之君子
 觀象之時也隂進則滅陽為坤隂不進則陽存而為
 碩果道之興廢皆未可知故曰觀其生志未平也觀
 本是小人逼君子之卦但以九五中正在上羣隂仰
[004-52b]
 而視之故聖人取之以為小人觀君子之象象雖如
 此勢實漸危故五上二爻皆曰君子无咎言君子方
 危能如九五之居中履正能如上九之謹身在外僅
 可免咎耳不然九五建中正以觀天下雖元吉大亨
 可也豈止无咎而已哉明二陽向消故道大而福小
 也此即唐武宗之時内之宦者外之牛李之徒皆欲
 攻李徳裕但以武宗剛明在位故仰視而未敢動一
 日事變則萬事去矣按我字凡論全卦之義皆以主
[004-53a]
 爻為我蒙以九二為主故彖辭稱我者九二也小畜
 以六四為主故彖辭稱我者六四也頥以上九為主
 初九所稱之我即上九也小過以六五為我中孚以
 六二為我觀以九五為主六三所稱之我即九五也
 皆統一卦之義者也獨需三解三鼎二旅四自以本
 爻之吉凶而稱我非一卦之事也
噬嗑䷔震下/離上
 程傳噬齧也嗑合也口中有物間之齧而後合之也
[004-53b]
 卦上下二剛爻而中柔外剛中虚人頥口之象也中
 虛之中又一剛爻為頥中有物之象口中有物則隔
 其上下不得嗑必齧之則得嗑故為噬嗑
 吳因之曰此除害之卦非安常无事之卦惟人事則
 有之若造化孰為之間孰為之齧哉惟雷震而元氣
 以舒頗略相似然始焉元氣未舒乃天地自然節候未
 至非有所以間之也及雷之震亦非有所除而去之
 也雷震正是元氣發舒處又非一去而一合也與噬
[004-54a]
 嗑之義何干大象曰雷電噬嗑葢二物並見有合之
 意此只取嗑意不取噬意非卦名本㫖此孔子之易
 非伏羲之易也大象限定在卦象上取故只得假借
 言之程傳謂凡天下至於一國一家至於萬邦所以
 不和合者皆由有間也無間則合矣若君臣父子親
 戚之間有離貳怨隙者葢讒邪間於其間也除去之
 則和合矣故間隔者天下之大害也此言甚當又謂
 天地之生萬物之成皆合而後能遂凡未合者皆有
[004-54b]
 間也不知為天地之間者何物而天地之去間是何
 等作用隆山李氏因謂震雷離電天地生物有為造
 化之梗者必用雷電摶擊之尤不可曉
噬嗑亨利用獄
彖曰頥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剛柔分動而明雷電
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
 述曰噬嗑亨卦自有亨義也天下之事所以不得合
 者以有間也齧去其間則得合噬合而亨矣楊中立
[004-55a]
 曰噬嗑除間之卦也除間以刑為用故利用獄獄者
 所以治間而求其情也治而得其情則刑之而天下
 服矣
 程傳不云利用刑而云利用獄者卦有明照之象利
 用察獄也獄者所以究治情偽得其情則知為間之
 道然後可以設防與致刑也
 質卿曰彖言頥以實為體以虚為用頥之中豈可使
 之有物哉有物則隔其上下若噬其物上下乃合而
[004-55b]
 得亨也卦形頥之象九四頥中有物之象王註有物
 有間不齧不合无由亨也剛柔分謂震剛在上離柔
 在下總大體而言一剛一柔不相混雜故謂之分分
 則動而有威明而能照威照並行而不偏矣其動也
 雷之奮也其明也電之爍也雷皷電作合成天威造
 化震曜之用至章也故曰雷電合而章隂居五位是
 柔得中而上行也輔嗣所謂能為齧合而亨通必有
 其主則五是也凡言上行皆所之在貴也侯果曰以
[004-56a]
 隂居五雖則失位文明以中斷制枉直不失情理故
 利用獄
 卦徳動而明本剛柔分来雷電合而章則動而明之
 象也宋衷曰用刑之道威明相兼若威而不明恐致
 淫濫明而无威不足伏物故雷電並合而噬嗑備敬
 仲曰治獄除間之道人情多失之偏太柔則无威過
 剛則多有不察今也剛柔明動合而成章不偏不亂
 豈心思人力之所及哉无思无為感而遂通如雷電
[004-56b]
 合作天道自然之威用變化之神中節之妙也仲虎
 曰雷電有時獄之用亦有時不至如頥中有物强梗
 者為之間獄豈宜用哉既明且威又柔且中治獄之
 道也
 紀聞曰昔五侯僣逼罪状顯明成帝得於親目非不
 明也乃不能如文帝之誅薄昭臨時赦而不誅則雷
 不與電合矣趙葢韓楊之死宣帝非不斷也然皆罪
 非當死則電不與雷合矣此卦卦象雷電並作則是
[004-57a]
 當罰即罰當刑即刑如雷之奮而與電合罰所當罰
 刑所當刑如電之光而與雷合有以克協乎獄理克
 成乎獄道矣故曰雷電合而章六五上行當用刑之
 權也柔得中者若周之吕刑雖一篇之中殊極哀矜
 惻怛之意然至大辟亦與其贖則是姑息之甚未免
 柔而失中矣此卦六五君位也據其以隂居陽處不
 當位如舜之遭四凶周公之遇三叔孔子之值少正
 卯不免於有獄也以卦具四者之善則利用獄
[004-57b]
 象㫖頥中有物則為噬嗑賁何以不為噬嗑俞氏所
 謂噬者必下動賁無震也剛柔分震剛離柔分居内
 外非謂三隂三陽也柔得中上行對賁言之謂居尊
 在上而行事也簡輔曰先言得中後言上行因賁之
 離居下也如本義當作柔上行而得中矣簡言是也
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勑法
 述曰雷電威明並用曰噬嗑雷電相隨有相合之義
 天威之章著也先王象雷以用威象電以用明則於
[004-58a]
 明罰勑法見焉夫罰以寛刑之用或罪疑而輕或過
 大而宥凡以深致其厚之意而過聽深文者何有於
 原情故言明罰法以制刑之中或垂之象魏或讀之
 黨州凡以嚴示畫一之守而巧詆縁飾者或得以舞
 智故言勑法利用獄是臨時明罰勑法是平日與其
 有間而後治之不若未間而豫防之所謂為之刑威
 以類天之震曜者也離火也不為火者五卦遇雷則
 為電噬嗑豐是也遇地則為明晉明夷是也重離亦
[004-58b]
 以明言之
 侯果曰雷所以動物電所以照物雷電震照則萬物
 不能懐邪故先王則之明罰勑法以示萬物欲萬方
 一心也
初九屨校滅趾无咎 象曰屨校滅趾不行也
 述曰象㫖初上不言噬無位受刑之象初在卦始其
 過淺薄刑以誡使不復重犯陽剛横亘於震足之下
 遮没其趾之象震動於下不禁則行象曰不行止惡
[004-59a]
 於其初也卜子夏曰戒為治者不可以不禁其微王
 註居無位之地以處刑初受刑而非治刑者也凡過
 之所始必始於微而後至於著罰之所始必始於薄
 而後至於誅過輕戮薄故屨校滅趾桎其行也足懲
 而已故不重也過而不改乃謂之過小懲大誡乃得
 其福故无咎也
 石守道曰屨校以桎其足使止而思其故初九以陽
 剛震懼能思以止過故无咎上九不能思所以有滅
[004-59b]
 耳之凶
 紀聞曰周官掌囚下罪桎梏足械也械亦曰校罪之
 大者何之以校屨校不懲必至何校滅趾不戒必至
 滅耳初上囚之始惡與怙終者中四爻治獄者初之
 无咎囚之无咎二之无咎指治獄者三五之无咎囚
 不得而咎之也
六二噬膚滅鼻无咎 象曰噬膚滅鼻乗剛也
 述曰噬齧也齧者刑克之謂也象㫖膚鼎肉之大臠
[004-60a]
 謂二中正而乗初剛噬之滅鼻則其噬合矣侯果謂
 乗剛噬必深非専尚深刻也人之噬肉豈有掩没至
 鼻假以象其噬之合耳
 吳因之曰噬膚若説服之甚易則與滅鼻相矛盾這
 易是自家身上易六二中正心無偏私所謂公生明
 者也一審察而立見其情一剖决而隨當其罪不待
 擬議已得明允是為噬膚
 以下四爻主治獄者曰噬膚噬腊肉噬乾胏噬乾肉
[004-60b]
 皆頥中有物噬而合之之象腊之噬難于膚胏難於
 腊乾肉不若膚之易而易於腊胏其為間之大小用
 刑之淺深亦於各爻見之禮祭有膚鼎膚者牲腹之
 下柔軟無骨之肉六二柔得正而乗初剛治之易易
 故象噬膚小物全體而乾曰腊腊之言夕也朝暴於
 夕乃乾曰腊肉藏骨六柔三剛有此象也乾胏乾肉
 而帶聮骨至堅難噬九以陽剛居四已入上體此郡
 國之獄上於士師者其間愈大用刑愈深故有乾胏
[004-61a]
 之象乾肉胏之去骨者五正位而六以隂居之葢獄
 成而讞於王雖有强梗其詞已服故為噬乾肉之象
 草廬吳氏謂六二六三二柔畫爻詞並云肉謂無骨
 者也九四一剛畫爻詞不言肉而言胏謂有骨者也
 曰滅鼻曰遇毒曰金矢曰黄金皆象其用刑曰艱貞
 曰貞厲皆象其宅心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當也
 述曰象㫖三在膚裏稱肉離日熯之為腊或曰腊取
[004-61b]
 三剛象肉取六柔象肉藏骨柔中有剛亦通王註處
 下體之極而履非其位以斯食物其物必堅豈惟堅
 乎将遇其毒噬以喻刑人腊以喻不服毒以喻怨生
 然承於四而不乗剛雖失其正刑不侵順故雖遇毒
 小吝无咎
 敬仲曰彼實强梗而又隂險三噬而除之而反遇毒
 者三無徳也以不中不正之行而刑人人无有服從
 之者能不遇毒乎故曰位不當也然彼為間而三噬
[004-62a]
 之當矣雖以不能致其心服為羞吝而吝亦小耳終
 於无咎也噬嗑以柔中為貴三本柔順之質非用法
 過刻者而又應上九剛明之人能辯明邪正審察獄
 情所以終无咎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象曰利艱貞吉未光

 述曰九四當噬嗑之任象大司㓂掌邦刑者二三皆
 刑官也九以陽剛居四已入於上體是為間之大者
[004-62b]
 故云噬乾胏肉有骨謂之胏乾胏至堅難噬噬至堅
 而得金矢金取其剛矢取其直九陽徳本自剛直以
 剛克彊以直理枉故為得金矢之象王逢曰以剛直
 之道刑人非艱難於正則不吉四動而不正故戒以
 艱貞劉牧曰居臣位之極履近乎危又獄事不可輕
 慢故艱貞乃吉
 彭山曰治獄之任雖非柔弱者所能勝然四尚未得
 中正其剛直則於哀矜折獄之意容有不足矣吳澂
[004-63a]
 曰戒以艱貞而得吉是其道之未光也石守道曰以
 陽居隂失位刑人其道未光不能以徳服人也三不
 當位故遇毒四當治獄之任以不得中故未光五柔
 得中而上行然猶曰貞厲无咎乃知治獄難矣
 紀聞曰九四合一卦言之則為間而受噬者卦詞利
 用獄是刑四也以六爻言之則任除間之責者與三隂
 同噬初上者也彖以五之柔為主故曰柔得中而上
 行利用之言獨歸之五爻以四之剛為主吉之為言
[004-63b]
 獨歸之四主柔而言以仁為治獄之本主剛而言以
 威為治獄之用物至於噬而後嗑徳下衰矣所謂三
 辟之興皆叔世也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貞厲无咎 象曰貞厲无咎得當

 述曰六五君位獄成而告於王王聽之之事也而謂
 之噬乾肉象㫖林黄中曰折肉披筋而熯之似剛非
 剛似柔非柔也其疑於剛柔以六居五也黄中色金
[004-64a]
 剛物五成離之主剛位而柔中能斷獄而得其情者
 也故云得黄金然實柔體故戒其貞固而懐危厲乃
 得无咎貞者正也厲者離火之嚴所以為徳威也離
 初故未光離終故不明此離之中故得當也彖言不
 當而爻言當猶治獄得當失當之云位與事之分也
 在一卦柔居五位本不當在一爻則居中用剛而能
 貞厲故用獄則得當矣九四金剛而近五之中直故
 曰得金矢六五黄中而近四之用剛故曰得黄金君
[004-64b]
 臣以剛柔相濟亦皆用獄之道
 紫溪曰九四陽徳剛直剛則不靡直則不撓是得治
 獄之道者然且艱焉貞焉大司㓂哀矜之心固當如
 此五居中而任九四之剛即鼎所謂黄耳金鉉也中
 則不偏剛則不弛是得治獄之道者然且貞焉厲焉
 大君欽恤之心固如此
上九何校滅耳凶 象曰何校滅耳聰不明也
 述曰中爻言噬嗑之事至上九罪人得而重刑施矣
[004-65a]
 梁寅曰初卑下而無位上高而無位故皆為受刑者
 過陽之極不能卑伏此惡極罪大怙終不悛之人也
 鄭𤣥曰互坎為耳離為槁木木在耳上也滅耳校之
 厚掩過其耳不見也何校滅耳皆自上取象孔疏罪
 已及首性命将盡非復可誡校既滅耳将欲刑殺非
 可懲改凶莫甚焉王註聰不明也故不慮惡積至於
 不可解也耳本聰且為離體而滅其耳正以罪其聰
 之不明也離上亦有不明之象
[004-65b]
 蘇氏曰居噬嗑之時六爻未有不以噬為事者也自
 二與五反覆相噬猶能戒以相存也惟初與上内噬
 三隂而莫我噬之貪得而不戒故始於小過終於大
 咎聖人於此兩者寄小人之始終於彼四者明相噬
 之得喪
賁䷕離下/艮上
 蔡清曰以卦變言則柔来文剛剛上文柔而為賁以
 二體言則下離上艮文明以止而為賁以六爻言則
[004-66a]
 或就本爻言自取賁義如初五上是也或以相比而
 為賁如二之附三三之得賁於二隂是也又或以相
 應而求賁如四之於初是也又初二三四所謂賁者
 皆賁之常五上所謂賁者則賁之變也
 紀聞曰卦變剛来柔進之類亦是就卦已成後用意
 推説以見此為自彼卦而来耳非真先有彼卦而後
 方有此卦也古註説賁卦自泰卦而来乾坤合而為
 泰豈有泰復變為賁之理只是換了一爻是卦成了
[004-66b]
 自然有此象柔来文剛剛上文柔如剛上柔下損上
 益下謂剛居上柔在下損於上益於下皆據成卦而
 言非謂乾卦中升降也訟无妄云剛来豈自上體而
 来凡以柔居五者皆曰柔進而上行柔居下者也乃
 居尊位是進而上也非謂自下體而上也
賁亨小利有攸往
彖曰賁亨柔来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
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
[004-67a]
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述曰賁飾也賁飾為文文不能自行須忠信為主本
 故曰無本不立陽剛是也本立矣柔從文焉有无亨
 乎亨於有本之文也文易渝亦不能乆行必反之本
 質而後為賁小利有攸往隂進而反於陽也所謂復
 歸於朴至文也卦離明在内隂麗於陽有燦然莫掩
 之文焉艮止於外隂為陽止有不盡飾之意焉故曰
 賁亨小利有攸往
[004-67b]
 仲虎曰柔来而文剛是以剛為主也剛往文柔必曰
 分剛上文柔者亦以剛為主也葢一隂下而為離則隂
 為陽之助而明於内一陽上而為艮則陽為隂之主
 而止於外是知皆以剛為主而彖傳以隂為小者此
 也王註剛柔不分文何由生象㫖天文上據郭京舉
 正脫剛柔交錯四字吳臨川曰交錯者初與二三與
 四五與上皆以一剛一柔相間在天日月之行星辰
 之布亦剛柔交錯故曰天文朱氏曰在人則父剛子
[004-68a]
 柔君剛臣柔夫剛婦柔朋友者剛柔之合長㓜者剛
 柔之序五者交錯燦然有文天理也非人為也上下
 内外尊卑貴賤其文明而不亂各當其分而止故曰
 人文觀乎天文可以察時變而聖人之脩政和民以
 天文也觀乎人文可以化成天下而聖人之神道設
 教以人文也乃聖人用賁之道也化謂舊者變新成
 謂乆而成俗
 吳因之曰柔来文剛是當質勝之餘而以文濟之剛
[004-68b]
 上文柔是當文勝之後而以質救之文以濟質質不
 為陋固文也質以救文復還大雅雅道之中真文見焉
 亦文也故彖傳並用文字人情自質而趨於文也易
 自文而反於質也難人之喜文如水就下聖人一説
 到賁飾便慮到末流之弊便預為之隄防故亨之下
 即斷之曰小利有攸往
 天文與時變原是兩件但其氣則相通耳若化成天
 下不過令天下皆成人文而已觀人道有自然之文
[004-69a]
 見得人有不可不著之文明有不可不止之定分如
 此則知所以立教之準故能範圍天下示之文明示
 之以止使皆燦然無有鄙陋秩然無有踰越共由於
 人文之中而天下化成矣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
 述曰山下有火賁之象離火明於内艮山止於外明
 不及逺也明庶政無敢折獄只根象上明不及逺意
 来
[004-69b]
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乗也
 述曰初九陽剛在離體之始剛正則不屈於慾離體
 則本有其明以此自賁於下是謂賁其趾之象在下
 故稱趾舍車而徒所以為趾之賁也賁之時六爻雖
 交相賁飾初比二而應四二與上興不下文初四待
 文於上初亦不得其文惟以義自潔而已象曰義弗
 乗也素貧賤行乎貧賤行而宜之之謂義也初九得
 居下之理亦賁之道
[004-70a]
 敬仲曰軒車人之所以為賁者初九在下義不乗車
 窮不失義也以義為榮不以車為榮義在於徒其榮
 在徒義在於趾其賁在趾人達此者寡矣故聖人於
 是發之
六二賁其須 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述曰象㫖六二一隂施於二陽之間以文剛者也然
 成離之主而性炎上故為賁其須之象須待也指九
 三而言象以文剛爻實之曰此與上俱興者也王註
[004-70b]
 得其位而无應三亦无應俱无應而比焉近而相得
 也須如詩所謂卬須我友柔必須剛以興起文明之
 盛故有斯義離火得附則光燦然而成賁不麗陽剛
 安得賁乎故曰與上興也
 吳因之曰即隂陽相與便見其賁九三之賁亦然隂
 與陽間雜而處便増飾成文隂之從陽陽之受隂皆
 理所宜亦見順理成章處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 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004-71a]
 述曰九三陽剛處文明之極而二比之隂陽相錯賁
 然而文濡然而沃葢賁飾之盛自生光彩光彩之盛
 則生潤澤故曰賁如濡如也賁懼其盛也濡懼其溺
 也三本剛正惟永貞而不變則吉三與二非應而相
 親故有永貞之戒
 羅彞正曰陵生於狎三能永貞二雖比已而終莫之
 陵下陵上卑陵尊相賁者而至於相瀆則剛之自失
 也
[004-71b]
 王註處下體之極居得其位與二相比俱履其正和
 合相潤以成其文者也既得其飾又得其潤故曰賁
 如濡如也永保其貞物莫之陵故曰永貞吉也
 象㫖九三有離文自飾故曰賁如有坎水自潤故曰
 濡如據而兩獲之象章氏曰三四剛柔相雜且離艮
 相連故曰賁如此又以兩卦相賁取象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㓂婚媾 象曰六四當位
疑也匪㓂婚媾終无尤也
[004-72a]
 述曰六四以柔居柔在艮體之下求文柔之剛以為
 賁者去之尚逺而密近於三為剛所迫内懐疑懼雖
 履正位未果其志故有賁如皤如白馬翰如之象四
 所乗者三之剛有馬象三為互坎之盜有㓂象三既
 貞於二而無他則匪為㓂者而四遂成其為婚媾矣
 始雖懐疑終受上九之文无尤也
 象㫖陸績以震為白為馬震為白馬者馵為白足顙
 為白顛皆出震而震四之互象也檀弓戎事乗翰翰
[004-72b]
 白色皤白馬白與艮陽白賁同象宛然從受賁之意
 六四艮體其賁将止而文将反於質矣當位疑何也
 欲退則失上之文欲進則懼三之難或飾或素鮮潔
 其馬翰如以待故曰疑也或言四與初正應為婚媾
 然卦主剛上文柔而言四上乃隂陽正合之偶如屯
 二言婚媾指下初陽不指正應之五况初既義弗乗
 矣以四為往求初者泥也三貞於二無强要掠取之意
 故曰匪㓂婚媾
[004-73a]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
喜也
 述曰五居中履尊下無應與六四近不相得而上比
 文柔之剛得止之義以成賁之道故有賁於丘園之
 象丘園質素而非華美之處五為賁主不賁於京朝
 而賁於丘園束帛戔戔獨任其質獨守其約其賁飾
 之時而儉嗇若此於人情誠謂之吝然任賢則於事
 可乆守約則漸反於真終成吉也鄧伯羔曰人情必
[004-73b]
 有所厭薄則有所喜快於文勝之時而為丘園之賁
 豈不甚可喜乎
 凡卦尊陽故履大畜蠱賁觀上九皆尊尚陽剛之象
 賁上本文柔之主五以柔中親下之束帛戔戔以将
 誠意雖吝而終吉終也者上也五得上之文而喜可
 知也寧不吉哉象㫖艮為山丘為果蓏而又在震林
 之上則上丘園也束帛者匹兩為束六五以兩拆成
 爻之象又以坤畫九家為束帛象也
[004-74a]
上九白賁无咎 象曰白賁无咎上得志也
 述曰上九賁之極所謂分剛上而文柔者此也以剛居
 之其本色也本色無色故為白賁之象文極而反質
 素賁於是乎止矣夫何咎孔疏白賁故无咎守志任
 真得其本性者也何以謂之得志在上而文柔成賁
 之功六五之君又受其賁故雖居無位之地而實尸
 賁之功為得志與他卦居極者異矣
 夫禮莫大乎去偽曰白賁其人心之本然乎周文之
[004-74b]
 敝繼周者當用忠質亦人心之所厭也昔孔子謂子貢
 曰夫白而白黒而黒夫賁又何好乎又謂子張質有
 餘者不受飾達此可知聖人之學易矣
 象㫖上稱白賁賁者文飾也字從貝諧卉聲貝水蠶
 背有雜文如錦者隂蟲也說卦曰坤為文今上以乾
 畫居賁終則以陽漫之故其賁白謂不雜也得志者
 蘇氏曰柔之文剛也往附於剛以賁從人也剛之文
 柔柔来附之以人從賁者也以賁從人則賁存乎人
[004-75a]
 以人從賁則賁從乎已此上九之所以得志也陽行
 其志而隂聽命惟其所賁故曰白賁受賁莫若白也
 吳因之曰人雖正當馳驟紛華之日其心中定有一
 㸃厭薄處此是真心此之謂志白賁无咎便不汨没
 了這念頭能反而得其太素太朴之真心故曰得志
剥䷖坤下/艮上
 述曰卦之所以名剥者隂道消陽消至於五勢必剥
 盡一陽而後已也為卦坤順而艮止故剥至四而極
[004-75b]
 五能順而止之此一陽所以不盡剥窮上反下而為
 復也
 馮椅曰五隂一陽之卦一陽在上下者為剥復象陽
 氣之消長也在中者為師比象衆之所歸也三四在
 二體之際當六畫之中其自上而退處於下者為謙
 自下而奮出乎上者為豫此觀畫立象之本㫖也
剥不利有攸往
彖曰剥剥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
[004-76a]
之觀𧰼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述曰荀爽曰柔變剛者謂隂外變五五者至尊為隂
 所變故曰剥也一柔變剛為姤姤言柔遇剛再變遯
 三變否四變觀五變剥剥言柔變剛變則盡反其所
 為矣否曰小人道長君子道消君子小人𫝑猶鈞等
 觀五陽在上君子无咎至剥則柔變五剛而居之无
 復君子之道故曰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為君子危
 之也坤順而艮止卦象曰觀此卦象不可顯其剛直
[004-76b]
 順而止之使不為害可也小人既極其盛盛極則衰
 亦有可以順止之理随消息盈虛以行其道逐時消
 息盈虛天道之所以行也
 所謂不利有攸往者不可往而大有為也謹身晦迹
 巽言衡命不犯手不觸時耳君子尚消息盈虛静觀
 天行為世道計雖剥之時猶𨼆約委蛇於小人之間
 静處事外不輕攸往存吾之身以乗其衰而圖之不
 然何以順而止之哉
[004-77a]
 順而止之卦有此象小人方盛不可逆止彊亢激拂
 觸忤以隕身身既傾焉功又不就非君子之所尚也
 故六五為剥主爻言宫人以明君位也止權在五則
 羣隂皆順而一陽免受其剥矣此反剥為復之機也
 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言陽消至極必反而息无
 終盡之理見可以順而止之也
 仲虎曰消息盈虛皆為陽言復者陽之息姤者陽之
 消乾者陽之盈坤者陽之虚剥則陽之消而至於虚
[004-77b]
 者也其變也大矣然亦天行也
 李氏曰君子尚之與時偕行雖處剥之時知其為天
 運之必然其變也不可挽而其後也必復故為順而
 止之之道一陽無恙来復於此而基焉乃知復之以
 順行養一陽於初動也剥之順而止全一陽於方危
 也皆為君子言也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述曰卦以下剥上取義乃小人剥君子象以上厚下
[004-78a]
 取義乃人君厚民生厚下本坤言安宅本艮言山高
 絶於地今附地者明被剥矣孔疏剥之為義從下而
 起故在上之人當須豐厚於下安物之居以防於剥
 也王註厚下者床不見剥也安宅者物不失居也厚
 下安宅治剥之道也
 山附於地陸績曰謂高附於卑貴附於賤君不能制
 臣也君子以厚下安宅虞翻曰君當厚錫於下賢當
 卑降於愚然後安其居
[004-78b]
 殷士望曰卦言下剥上象言上厚下者譬之良醫得
 病之源者彖辭也得對症之方者象辭也各爻象或
 從治或反治均之愈病易之道也噫君之剥喪元良
 自剥其良心惡能厚下安宅哉故崇徳以培其基者
 不容巳也
初六剥床以足蔑貞凶 象曰剥床以足以滅下也
 述曰剥一陽在上五隂在下有床之象床取身之所
 處也人以床為安床以足為安剥始自下故為剥床
[004-79a]
 以足隂自下進剥陽而先及其足漸至於身也蔑陸
 氏以為削蔑也已蔑貞謂蔑陽之正道也剥初即滅
 下𫝑必至於蔑貞其凶可知此卦是據見成五隂剥
 上九一陽初六之剥都是剥上九
 項氏曰剥六爻小象皆以君道言之葢君子小人消
 長之際乃人君切身之利害也初為民位剥初則无
 民矣故曰以滅下也
六二剥床以辯蔑貞凶 象曰剥床以辯未有與也
[004-79b]
 述曰辯分隔上下者床之幹也隂漸進而上剥至床
 之辯殆必蔑貞而凶也與應也謂二與五應也二若
 有應則隂得陽以相濟而與陽相為體用无與則但
 從隂之故與隂為黨同一蔑貞而已以其位之中正
 故發此義
 象㫖鄭𤣥云足上稱辯謂近膝之下屈則相近伸則
 相逺也愚謂二俯則聨初仰則望五正辯之象然皆
 隂𩔖而无應故崔憬曰至三有應二未有與也二小
[004-80a]
 人之惡若上有剛徳之與則知有忌憚若五為陽剛
 則大觀在上而服矣
 項氏曰二為臣位剥二則无臣矣故曰未有與也剥
 本不假言凶初二言凶者初患未深二徳中正當可
 救正未遽凶也无能正之者夫然後凶故蔑貞凶葢
 猶有責望之意也
 楊氏曰辯床之幹也床有幹國亦有幹大臣國之幹
 二大臣之位今二柔進而變二剛此小人進為大臣
[004-80b]
 而退君子之大臣也其當退九齡相林甫之日乎與
 五隂一陽陽孤且外孰為之與故曰末有與也
 丘氏曰凡隂陽相應為有與困九四應初六言有與
 是也隂陽不應為無與井初六不應六四言無與是
 也咸六爻皆應則謂之感應以相與艮六爻皆不應
 則謂之敵應不相與剥之未有與者言當剥之時在
 上未有以應隂无以止隂之進也
六三剥之无咎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004-81a]
 述曰荀爽曰衆皆剥陽三獨應上无剥害意是以无
 咎孔疏上下羣隂皆悉剥陽也已獨能違失上下之
 情而往應之故得免剥廬之咎趙氏曰三以失上下
 而无咎猶坤以喪朋而有慶也
 袁樞曰剥雖小人之事以近陽為善以有應於陽次
 之近陽者六五是也故可以治剥有應者此爻是也
 故不為剥
六四剥床以膚凶 象曰剥床以膚切近災也
[004-81b]
 述曰膚者床之膚崔憬謂薦席也六四在下卦之上
 隂愈上進與上九同體而切近有剥床以膚之象身
 卧膚上剥膚則切近於身非以膚為身膚也象曰切
 近災也五君位其象身也剥床及膚災近於身小人
 近尊災切於君四隂自下而進黨日衆勢日成災其
 君必矣
六五貫魚以宫人寵无不利 象曰以宫人寵終无尤

[004-82a]
 述曰五為衆隂之長凡剥者皆其𩔖也故雖體艮欲
 止而在下者将依以進五位得中能部率羣隂如貫
 魚之次第以順承乎陽有貫魚以宫人寵之象魚隂
 物宫人隂𩔖貫指一二三四而以之者五也以宫人
 寵使均被恩眷此外无假借也如是何不利之有葢
 一陽在上羣隂所剥非五以柔中之徳總領以承陽
 則剥必盡矣剥至於五剥之極也盈而消之時也故
 可以順而止之而更不言剥
[004-82b]
 王註處剥之時居得尊位為剥之主者也剥之為害
 小人得寵以消君子者也若能施寵小人似宫人而
 已不害於正則所寵雖衆終无尤也貫魚謂此衆隂
 也駢頭相次似貫魚也
 象㫖五綂羣隂如后綂衆妾四為夫人佐后三下卦
 之長為九嬪以主九御二為世婦初為御妻汝吉曰
 一陽在上王象五隂居尊王后象上一陽御衆隂王
 在宫象五綂羣隂大順承君象貫魚然以六宫嬪婦
[004-83a]
 叙御於王寝望前先卑望後先尊
 敬仲曰魚宫人皆小人之象貫以柔制之也寵以愛
 御之也皆順而止之之道制小人良難恐其不利也
 如貫魚如寵宫人則无不利矣故曰終无尤也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剥廬 象曰君子得輿
民所載也小人剥廬終不可用也
 述曰此爻為艮止之主一陽巋然在上不為所剥有
 碩果不食之象果含生意碩果陽之實而在木末又
[004-83b]
 為上之象王註處卦之終獨全不落故果至於碩而
 不見食也程傳碩果不食将有復生之機上九亦變
 則純隂矣然陽无可盡之理變於上則生於下无間
 可容息者也君子指上陽小人指五隂一陽以五隂
 為輿葢陽所乗以行五隂以一陽為廬葢隂所入而
 處君子當剥之極必得其輿小人當剥之極則及其
 廬矣廬亦取在上之義陸績曰君子全得剥道安其
 位小人終不可安也象㫖艮為果故上九象碩果吳
[004-84a]
 澂曰坤為大輿五隂承載上九一陽如人在車上為
 得輿也周宴曰艮為廬象羣小剥正道以覆邦家如
 剥床焉自足及幹自幹及膚猶不已必剥其室廬此
 小人剥極无所容身之象也
 劉牧曰果不見食者葉為之蔽上九不見食三五為
 之蔽六三應上九而寧失羣隂之心六五比上九而
 率羣隂以求一陽之寵一陽之功大矣
 質卿曰碩果不食葢天意所生人不得而食之既不
[004-84b]
 食必復生息盛大生息盛大而君子得輿小人必食
 所安而剥其廬矣是雖剥其床終必得其輿其剥床
 者乃自剥其廬歟象曰小人剥廬終不可用也乃所以
 深警之也
 孫淮海曰碩果不食其義最精果中有核謂之仁醫
 家謂桃仁杏仁之𩔖是也凡一樹之根株花葉結實
 皆在此仁之中復者復此仁耳此仁復而天地人之
 道歸矣然非剥之不食必不能致復之亨故剥之上
[004-85a]
 九之象既可喜又可危也
 義林曰飛㢘惡来之黨方熾而四友十亂巳産於周
 朝李斯趙髙之惡方炎而蕭曹陵勃巳生於漢世陽
 其可盡剥乎若小人則商鞅出亡而無所舎剥廬之
 慘何所逃乎
 
 
 
[004-85b]
 
 
 
 
 
 
 
 讀易述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