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00 周易集註-明-來知德 (master)


[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集註卷十四
            明 來知徳 撰
 繫辭下傳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
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吉凶悔吝
者生乎動者也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重/直
龍/反
[016-1b]
 八卦以卦之横圖言成列者乾一兌二離三震四陽
 在下者列於左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隂在下者列于
 右象者八卦形體之象不特天地雷風水火山澤之
 象凡天地所有之象無不具在其中也因而重之者
 三畫上復加三畫重乾重坤之類也陽極于六隂極
 于六因重成六畫故有六爻八卦成列二句言三畫
 八卦因而重之二句言六畫八卦至剛柔相推言六
 十四卦如乾為天乾下變一隂之巽二隂之艮三隂
[016-2a]
 之坤是剛柔相推也繋辭者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
 四爻之辭也命者命其吉凶悔吝也動者人之動作
 營為即趨吉避凶也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不
 過一剛一柔九六而已易有九六是為之本無九六
 則以何者為本故曰立本易窮則變變則通不變則
 不通有一卦之時有一爻之時時之所在理之所當
 然勢不得不然趣者向也○伏羲八卦成列雖不言
 象然既成八卦而文王之象已在卦之中矣伏羲八
[016-2b]
 卦雖無爻然既重其六而周公六爻已在重之中矣
 六十四卦剛柔相推雖非占卜卦爻之變而卦爻之
 變已在其中矣各繫以辭雖非其動然占者值此爻
 之辭則即玩此爻以動之而動即在其中矣繋辭以
 命而動在其中者何也盖吉凶悔吝皆辭之所命也
 占者由所命之辭而動當趨則趨當避則避則動罔
 不吉不然則凶悔吝隨之矣吉凶悔吝生乎其動動
 以辭顯故繫辭以命而動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而變
[016-3a]
 在其中者何也盖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
 也有剛柔以立其本而後可變通以趣其時使無剛
 柔安能變通變通由于剛柔故剛柔相推而變在其
 中矣
吉凶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
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觀去聲/夫音扶
 貞者正也聖人一部易經皆利于正盖以道義配禍
 福也故為聖人之書術家獨言禍福不配以道義如
[016-3b]
 此而詭遇獲禽則曰吉得正而斃焉則曰凶京房郭
 璞是也勝者勝負之勝言惟正則勝不論吉凶也如
 富與貴可謂吉矣如不以其道得之不審乎富貴吉
 而凶者也貧與賤可謂凶矣如不以其道得之能安
 乎貧賤凶而吉者也負乗者致其冦舍車者賁其趾
 季氏陽貨之富貴顔回原憲之貧賤凡殺身成仁舍
 生取義過渉滅頂皆貞勝之意也觀者垂象以示人
 也道者天地日月之正理即太極也一者無欲也無
[016-4a]
 欲則正矣孔子祖𫐠堯舜者祖𫐠其精一也故曰吾
 道一以貫之又曰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曰天下之動
 貞夫一者也三一字皆同孔子没後儒皆不知一字
 之義獨周濓溪一人知之故某不得已又作入聖功
 夫字義○吉凶異象而貞勝不論其吉凶也何也天
 地有此正理而觀故無私覆無私載日月有此正理
 而明故無私照天地日月且如此而况于人乎故天
 下之動雖千端萬緒惟貞夫一能無欲則貞矣有欲
[016-4b]
 必不能貞惟貞則吉固吉凶亦吉正大光明與天地
 之貞觀日月之貞明皆萬古不磨者也豈論其吉凶
 哉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爻也者效此
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動乎内吉凶見乎外功業
見乎變聖人之情見乎辭見賢/遍反
 確然健貌隤然順貌天惟有此貞一故確然示人以
 易地惟有此貞一故隤然示人以簡聖人作易爻也
[016-5a]
 者不過效此貞一而作象也者不過像此貞一而立
 使不效像乎此則聖人之易與天地不相似矣此爻
 此象方動于卦之中則或吉或凶即呈于卦之外而
 功業即因變而見矣功業者成務定業也因變而見
 即變而通之以盡利也若聖人之辭不過于爻象之
 中因此貞一而繋之以辭也盖教人不論吉凶以貞勝
 而歸于一者此則聖人繋辭覺民之心情也故曰情
天地之大徳曰生聖人之大寳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
[016-5b]
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大徳者易簡貞一之大徳也生者天主生物之始地
 主生物之成也大寳者聖人必居天位方可行天道
 是位者乃所以成參贊之功者也故曰大寳聚人者
 内而百官外而黎庻也理財者富之也九賦九式之
 類是也正辭者教之也教之以正也三物十二教之
 類是也禁非者既道之以徳又齊之以刑五刑五罰
 之類是也仁義者貞一之理也○天地有此貞一之
[016-6a]
 大徳惟以生物為心故無私覆無私載聖人㞐大寳
 之位而與天地參是以守其位而正位凝命也則以
 仁曰仁即天地貞一之大徳也㞐其位而理財正辭
 禁非也則以義曰義即天地貞一之大徳也仁以育
 之義以正之有此貞一無私之大徳所以與天地參
 也易之為書辭變象占専敎人以貞勝而歸于一
 者以此上繋首章舉天地易簡知能之徳而繼之以聖
 人之成位見聖人有以克配乎天地此作易之原易
[016-6b]
 之體也下繋首章舉天地易簡貞一之徳而繼之以
 聖人之仁義見聖人有以參贊乎天地此行易之事
 易之用也
  右第一章 此章論易而歸之于貞一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
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逺取諸物於是始
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徳以類萬物之情
 法法象也天之象日月星辰也地之法山陵川澤也
[016-7a]
 鳥獸之文有息者根於天飛走之類也地之宜無息
 者根于地草木之類也如書言兖之漆青之檿徐之
 桐是也非高黍下稻也伏犧時尚鮮食安得有此近
 取諸身氣之呼吸形之頭足之類也逺取諸物鱗介
 羽毛雌雄牝牡之類也通者理之相㑹合也類者象
 之相肖似也神明之徳不外健順動止八者之徳萬
 物之情不外天地雷風八者之情徳者隂陽之理情
 者隂陽之迹徳精而難見故曰通情粗而易見故曰
[016-7b]
 類○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觀俯察與鳥獸之文與
 地之宜近取諸身逺取諸物見得天地間一對一待
 成列於兩間者不過此隂陽也一徃一來流行於兩
 間者不過此隂陽也于是畫一竒以象陽畫一偶以
 象隂因而重之以為八卦以通神明之徳以類萬物
 之情
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盖取諸離罟音古/佃音田
 離卦中爻為巽繩之象也網以佃罟以漁離為目網
[016-8a]
 罟之兩目相承者似之離德為麗網罟之物麗于中
 者似之盖取諸離言繩為網罟有離之象非覩離而
 始有此也教民肉食自包犧始自此至結繩而治有
 取諸卦象者有取諸卦義者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斵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
教天下盖取諸益斵陟角反耜音似耒/力對反耨奴豆反
 耒耜者今之犁也耜者耒之首斵木使銳而為之今
 人加以鐵鏵謂之犂頭耒者耜之柄揉木使曲而為
[016-8b]
 之二體皆木上入下動中爻坤土木入土而動耒耜
 之象教民粒食自神農始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
所盖取諸噬嗑
 離日在上日中之象中爻艮為徑路震為大塗又為
 足致民之象中爻坎水艮山羣珍所出聚貨之象又
 震錯巽巽為市利三倍為市聚貨之象震動交易之
 象巽為進退之象艮止各得其所之象此噬嗑之
[016-9a]
 象也且天下之人其業不同天下之貨其用不同今
 不同者皆于市而合之以其所有易其所無各得其
 所亦猶物之有間者齧而合之此噬嗑之義也
神農氏没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
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
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諸乾坤
 陽極則必變于隂隂極則必變于陽此變也陽變于隂
 則不至于亢隂變于陽則不至于伏此通也陽而隂隂
[016-9b]
 而陽循環無端所以能久是以聖人之治天下民之
 所未厭者聖人不强而去之民之所未安者聖人不
 强而行之如此變通所以使民不倦不然民以為紛
 更安得不倦由之而莫知其所以然者神也以漸而
 相忘于不言之中者化也神而化之所以使民宜之
 不然民以為不便何宜之有○犧農之時民朴俗野
 至黄帝堯舜時風氣漸開時已變矣三聖知時當變
 也而通其變使天下之人皆歡忻鼓舞趨之而不倦
[016-10a]
 所以然者非聖人有以强之也亦神而化之而已惟
 其神而化之故天下之民安之以為宜惟其宜之故
 趨之而不倦也盖天地之理數窮則變變則通通則
 久犧農之時人害雖消而人文未著衣食雖足而禮
 義未興故黃帝堯舜惟垂止衣下裳之制以明尊卑
 貴賤之分而天下自治者以窮則變是以神而化之
 與民宜之也盖取諸乾坤者乾坤之理亦變化無為
 此乾坤之義也乾坤之體亦上衣下裳之尊卑此乾
[016-10b]
 坤之象也
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句/致逺句/
利天下盖取諸渙刳口姑反/剡以冉反
 以濟不通句絶致逺句絶刳者剖而使空也刳木中虚
 可以載物剡者斬削也剡木末銳可以進舟濟不通者
 橫渡水也與濟人溱洧濟字同溪澗江河或東西阻
 絶或南北阻絶皆不通也致逺者長江天逺不能逆
 水而上不能放流而下皆不能致逺也今有舟楫則
[016-11a]
 近而可以濟不通逺而可以致逺均之為天下則矣
 濟不通即下文引重之列致逺即下文致逺之列盖
 取諸渙者下坎水上巽木中爻震動木動于水上舟
 楫之象也且天下若無舟楫不惟民不能彼此徃來
 雖君臣上下亦阻絶而不能徃來天下皆渙散矣乗
 木有功以濟其渙此渙之義也
服牛乗馬引重致逺以利天下盖取諸隨
 上古牛未穿此則因其性之順穿其鼻馴而服之上
[016-11b]
 古馬未絡此則因其性之健絡其首駕而乗之中爻
 巽為繩艮為鼻又為手震為足服之乗之之象也震
 本坤所變坤為牛一竒畫在後者陽實而大引重之
 象也兌本乾所變乾為馬一偶畫在前者大道開張
 致逺之象也牛非不可以致逺曰引重者為其力也
 馬非不可以引重曰致逺者為其敏也盖取諸隨者
 人欲服牛牛則隨之而服人欲乗馬馬則隨之而乗
 人欲引重則隨之而引重人欲致逺則隨之而致逺
[016-12a]
 動静行止皆隨人意此隨之義也
重門擊柝以待暴客盖取諸豫
 中爻下艮為門上震綜艮又為門是兩門矣重門之
 象也震動善鳴有聲之木柝之象也艮為守門閽人
 中爻坎為夜艮又為手擊柝之象也坎為盗暴客之
 象也上古外戸不閉至此建都立邑其中必有官職
 府庫故設重門以禦之擊柝以警之以待暴客豫者
 逸也又備也謙輕而豫怠逸之意也恐逸豫故豫備
[016-12b]
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盖取諸小過
 中爻兌為毁拆斷與掘之象也上震木下艮土木與
 地之象也大象坎䧟臼舂之象也萬民以濟者前此
 雖知粒食而不知脫粟萬民得此杵臼治米極其精
 此乃小有所過而民用以濟者也
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諸暌
 弧弓也弦木使曲剡木使銳中爻坎木堅離木稿兌
 為毁拆弦木剡木之象也坎為弓矢離為戈兵又水
[016-13a]
 火相息皆有征伐之意所以既濟未濟皆伐鬼方弧
 矢威天下之象也所以威天下者以其暌乖不服也
 故取諸暌
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宫室上棟下宇以
待風雨盖取諸大壯
 棟屋脊木也宇椽也棟直承而上故曰上棟宇兩垂
 而下故曰下宇二隂在上雷以動之又中爻兌為澤
 雨之象也兌綜巽風之象也四陽相比壯而且健棟
[016-13b]
 宇之象大過四陽相比故亦言棟大壯者壯固之義
 也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䘮期无數
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盖取諸大過
 衣之以薪盖覆之以薪也葬之中野葬之郊野之土
 中也不封者無土堆而人不識也本卦象坎為隱伏
 葬之象也中爻乾為衣厚衣之象也巽為木薪之象
 也棺之象也乾為郊郊外中野之象也巽為入兌錯
[016-14a]
 艮為手又為口木上有口以手入之入棺之象也大
 過者過于厚也小過養生大過送死惟送死可以當
 大事故取大過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
以察盖取諸夬
 結繩者以繩結兩頭中割斷之各持其一以為他日
 之對驗也結繩而治非君結繩而治也言當此百姓
 結繩之時為君者于此時而治也書文字也言有不
[016-14b]
 能記者書識之契合約也事有不能信者契驗之百
 官以此書契而治百官不敢欺萬民以此書契而察
 萬民不敢欺取夬者有書契則考核精詳稽驗明白
 亦猶君子之决小人小人不得以欺矣兌綜巽為繩
 繩之象也乾為言錯坤為文言之有文書契之象也
  右第二章 通章言制器尚象之事網罟耒耜所
   以足民食交易舟車所以通民財弦弓門柝所
   以防民患杵臼以利其用衣裳以華其身宫室
[016-15a]
   以安其居棺槨以送其死所以為民利用安身
   養生送死無遺憾矣然百官以治萬民以察卒
   歸之夬之書契者盖器利用便則巧偽生聖人
   憂之故終之以夬之書契焉上古雖未有易之
   書然造化人事本有易之理故所作事暗合易
   書正所謂畫前之易也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
之動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016-15b]
 是故二字承上章取象而言木挺曰材材幹也一卦
 之材即卦徳也天下之動紛紜轇轕或出或處或黙
 或語大而建侯行師開國承家小而家人婦子嘻嘻
 嗃嗃其變態不可盡舉效者效力也獻也與川嶽效
 靈效字同𤼵露之意言有一爻之動即有一爻之變
 周公扵此一爻之下即繋之以辭而效之所謂六爻
 之義易以貢也生者從此而生出也著者自㣲而著
 見也吉凶在事本顯故曰生悔吝在心尚㣲故曰著
[016-16a]
 悔有改過之意至于吉則悔之著也吝有文過之意
 至于凶則吝之著也原其始而言吉凶生于悔吝要
 其終而言則悔吝著而為吉凶也○易卦者冩萬物
 之形象之謂也舍象不可以言易矣象也者像也假
 象以寓理乃事理彷彿近似而可以想像者也非造
 化之貞體也彖者象之材也乃卦之徳也爻者效天
 下之動者也象之變也乃卦之趣時也是故伏羲之
 易惟像其理而近似之耳至于文王有彖以言其材
[016-16b]
 周公有爻以效其動則吉凶由此而生悔吝由此而
 著矣而要之皆㨿其象而已故舍象不可以言易也
 若學易者不觀其象乃曰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
 正告子所謂不得于言勿求於心者也若舍此象止
 言其理豈聖人作易前民用以教天下之心哉
  右第三章
陽卦多隂隂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竒隂卦偶其徳行
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隂二君而一民小人
[016-17a]
之道也
 震坎艮為陽卦皆一陽二隂巽離兌為隂卦皆一隂
 二陽陽卦竒隂卦偶者言陽卦以竒為主震坎艮皆
 一竒皆出于乾之竒震以一索得之坎以再索得之
 艮以三索得之三卦皆出于乾之竒所以雖隂多亦
 謂之陽卦隂卦以偶為主巽離兌皆一偶皆出于坤
 之偶巽以一索得之離以再索得之兌以三索得之
 三卦皆出于坤之偶所以雖陽多亦謂之隂卦隂雖
[016-17b]
 二畫止當陽之一畫若依舊註陽卦皆五畫隂卦皆
 四畫其意以陽卦陽一畫隂四畫也隂卦陽二畫隂
 二畫也若如此則下文陽一君二民非二民乃四民
 矣隂二君一民非一民乃二民矣盖隂雖二畫止對
 陽之一畫故陽謂竒隂謂偶所以說一隂一陽之謂
 道徳行兼善惡與上文故字相對何也與上文何也
 相對陽為君隂為民一君二民乃天地之常經古今
 之大義如唐虞三代海宇蒼生罔不率俾是也故為
[016-18a]
 君子之道二君一民則政出多門車書無統如七國
 爭雄是也故為小人之道○陽卦宜多陽而反多隂
 隂卦宜多隂而反多陽其故何也盖以卦之竒偶論
 之陽以竒為主震坎艮三卦之竒皆出于乾三男之
 卦故為陽卦隂以偶為主巽離兌三卦之偶皆出扵
 坤三女之卦故為隂卦若以徳行論之陽一君而二
 民君子之道也震坎艮皆一君而二民正合君子之
 道故陽卦多隂隂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巽離兌
[016-18b]
 皆二君而一民正合小人之道所以隂卦多陽
  右第四章
易曰憧憧徃來朋從爾思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
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此釋咸九四爻亦如上傳擬議之事下數節倣此慮
 不出于心之思但慮則思之深爾同歸而殊塗者同
 歸于理而其塗則殊一致而百慮者一致于數而其
 慮則百因殊故言同因百故言一致者極也送詣也
[016-19a]
 使之至也言人有百般思慮皆送至于數有數存焉
 非人思慮所能為也正所謂莫之致而至者命也以
 塗言之如父子也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長幼也如
 此之塗接乎其身者甚殊也然父子有親之理君臣
 有義之理夫婦有别之理朋友有信之理長幼有序
 之理使父子數者之相感吾惟盡其理而已有何思
 慮以慮言之如富貴也貧賤也夷狄也患難也如此
 之慮起乎其心者有百也然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
[016-19b]
 賊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如
 使富貴數者之相感吾惟安乎其數而已有何思慮
 下文則言造化理物有一定自然之數吾身有一定
 自然之理而吾能盡其理安其數則窮神知化而徳
 盛矣
日徃則月來月徃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徃則
暑來暑徃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徃者屈也來者
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
[016-20a]
蟄以存身也信音/申
 以造化言之一晝一夜相推而明生一寒一暑相推
 而嵗成成功者退謂之屈方來者進謂之信一徃一
 來一屈一信循環不已謂之相感利者功也日月有
 照臨之功歲序有生成之功也應時而徃自然而徃
 應時而來自然而來此則造化徃來相感一定之數
 惟在乎氣之自運而已非可以思慮而徃也非可以
 思慮而來也以物理言之屈者乃所以為信之地不
[016-20b]
 屈則不能信矣故曰求必蟄而後存其身以奮𤼵不
 蟄則不能存身矣應時而屈自然而屈應時而信自
 然而信此則物理相感一定之數惟委乎形之自然
 而已非可以思慮而屈也非可以思慮而信也正所
 謂一致而百慮也造化物理徃來屈信既有一定之
 數則吾惟安其一致之數而已又何必百慮而憧憧
 徃來哉
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徳也
[016-21a]
 精者明也擇也專精也即惟精惟一之精言無一毫
 人欲之私也義者吾性之理即五倫仁義禮知信之
 理也入神者精義之熟手舞足蹈皆其義從心所欲
 不踰矩莫知其所以然而然也致用者詣于其用出
 乎身𤼵乎邇也利用者利于其用加乎民見乎逺也
 安身者身安也心廣體胖四體不言而喻也惟利扵
 其用無所處而不當則此身之安自無入而不自得
 矣既利用安身則吾身之徳自不覺其積小髙大矣
[016-21b]
 ○以吾身言之精研其義至于入神非所以求致用
 也而自足以為出而致用之本利其施用無適不安
 非所以求崇徳也而自足以為入而崇徳之資致者
 自然而致崇者自然而崇此則吾身内外相感一定
 之理也正所謂同歸而殊塗也故天下之塗雖有千
 萬之殊吾惟盡同歸之理精義入神以致用利用安
 身以崇徳而已又何必論其殊塗而憧憧徃來哉
過此以徃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徳之盛也
[016-22a]
 過此者過此安一致之數盡同歸之理也以徃者前
 去也未之或知者言不知也言相感之道惟當安數
 盡理如此功夫過此則無他術無他道也故同歸之
 理窮此者謂之窮神一致之數知此者謂之知化能
 窮之知之則不求其徳之盛而徳之盛也無以加矣
 又何必憧憧徃來也哉天下何思何慮者正以此盖
 盡同歸之理是樂天功夫神以理言故言窮安一致
 之數是知命功夫化以氣言故言知理即仁義禮知
[016-22b]
 之理氣即吉凶禍福之氣内而精義入神已有徳矣
 外而利用安身又崇其徳内外皆徳之盛故總言徳
 之盛崇字即盛字非崇外别有盛也一部易經說數
 即說理
易曰困于石據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見其妻凶子曰非
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據而據焉身必危既辱且危
死期將至妻其可得見邪
 釋困六三爻義非所困者在我非所困也非所據者
[016-23a]
 在人非所據也欲前進以榮其身不得其榮是求榮
 而反辱也故名必辱欲後退以安其身不得其安是
 求安而反危也故身必危辱與危死道也故不見妻
易曰公用射隼于髙墉之上獲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
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

 釋解上六爻義此孔子别𤼵一意與解悖不同括字
[016-23b]
 乃孔子就本章弓矢上取來用盖矢頭曰鏃矢末曰
 括括與筈同乃箭筈也管弦處也故書曰若虞機張
 徃省括于度則釋括有四義結也至也檢也包也詩
 日之夕矣牛羊下括至之義也楊子或問士曰其中
 也𢎞深其外也肅括檢之義也過秦論包括四海包
 之義也此則如坤之括囊取閉結之義動而不閉結
 言動則不遲疑滯拘左之左之右之右之無不宜之
 有之資深逢原之意也○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
[016-24a]
 之者人也君子負濟世之具于身而又必待其時時
 既至矣可動則動何不利之有盖濟世之具在我則
 動而不括此所以出而有獲无所不利也易曰公用
 射隼于髙墉之上獲之无不利者正言器已成矣而
 後因時而動也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
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屨校滅趾无咎此之
謂也
[016-24b]
 釋噬嗑初九爻義可耻者莫如不仁小人則甘心不
 仁可畏者莫如不義小人則甘心不義利以動之而
 後為善曰勸者即勸其為仁為義也威以制之而後
 去惡曰懲者即懲其不仁不義也故小有懲于前大
 有誡于後此則小人之福也不然不仁不義不勸不
 懲積之既久罪大而不可解矣何福之有易曰屨校
 滅趾无咎者正此止惡于未形小懲大誡為小人之
 福之意也
[016-25a]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无
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无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
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滅耳凶
 釋噬嗑上九爻義惟惡積而不可掩故罪大而不可
 解何校滅耳凶者積惡之所致也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
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
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016-25b]
 釋否九五爻義安危以身言存亡以家言治亂以國
 言所以下文曰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危者自以為位
 可恒安者也亡者自以為存可恒保者也亂者自以
 為治可恒有者也惟安其位保其存有其治則志得
 意滿所以危亡而亂矣唐之𤣥宗隋之煬帝是也易
 教人易者使傾正此意
子曰徳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勝其任也知音智/勝音升
[016-26a]
 釋鼎九四爻義徳所以詔爵智所以謀事力所以當
 任鮮不及者鮮不及其禍也
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
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用終日斷可識
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
 釋豫六二爻義諂者諂䛕附氷山吠村莊者也瀆者
 瀆慢也不知其幾如劉栁交叔文竟諂其黨是也斷
[016-26b]
 可識者斷可識其不俟終日也豫卦獨九四大有得
 盖爻之得時者初與四應交乎四者也三與四比亦
 交乎四者也皆諂于其四矣獨二隔三不與四交上
 交不諂者也初六鳴豫凶不正者也二與之比二中
 正不瀆慢下交不瀆者也動之㣲即先見知微知彰
 也本卦止一剛初柔四剛知柔知剛也聖人之言皆
 有所據知幾其神與知微知彰三句皆是贊辭○幾
 者人之所難知能知人之所不能知故曰神君子之
[016-27a]
 交人上下之間不諂不瀆者以其有先見之明懼其
 禍之及已也故知幾推君子何也盖幾者方動之始
 動之至微良心初𤼵吉之先見者也若溺于物欲非初
 動之良心延遲不决則不能見幾禍已及已見其凶而
 不見其吉矣惟君子見此幾即作而去不俟終日然
 見此幾之君子豈易能哉必其操守耿介修身反已
 無一毫人欲之私者方可能之易曰介于石不終日
 貞吉夫以耿介如石之不可移易則知之之明去之
[016-27b]
 之决斷可以識其不俟終日矣盖天下之事有㣲有
 彰人之處事有柔有剛人知乎此方能見幾也今君
 子既知其㣲又知其彰既知其所以柔又知其所以
 剛四者既知則無所不知矣所以為萬夫之望而能
 見幾也故贊其知幾其神
子曰顔氏之子其殆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
嘗復行也易曰不逺復无祗悔元吉
 釋復初九爻義殆者將也庶近也幾者動之㣲吉之
[016-28a]
 先見者也即下文有不善未嘗不知也言顔氏之子
 其將近于知幾乎知之未嘗復行故不貳過
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搆精萬物化生易曰三人行
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言致一也
 釋損六三爻義絪麻線也緼綿絮也借字以言天地
 之氣纒綿交密之意醇者凝厚也本醇酒亦借字也
 天地之氣本虛而萬物之質則實其實者乃虛氣之
 化而凝得氣成形漸漸凝實故曰化醇男女乃萬物
[016-28b]
 之男女雌雄牝牡不獨人之男女也男女乃父母萬
 物皆男女之所生也以卦象言地在中爻上下皆无
 有天將地纒綿之象故曰天地絪緼以二卦言少男
 在上少女在下男止女悅有男女搆精之象故以天
 地男女並言之致與喪致乎哀致字同專一也隂陽
 兩相與則專一本卦六爻應與皆隂陽相配故曰致
 一○天地絪緼氣交也專一而不二故曰醇男女搆
 精形交也專一而不二故化生夫天地男女兩也絪
[016-29a]
 緼搆精以一合一亦兩也所以成化醇化生之功易
 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者正以損一
 人者兩也得其友者兩也兩相與則專一若三則雜
 亂矣豈能成功所以爻辭言損一得友者以此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
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動則民不與也懼以語
則民不應也无交而求則民不與也莫之與則傷之者
至矣易曰莫益之或撃之&KR0034勿恒凶易其之易/以䜴反
[016-29b]
 釋益上九爻義安其身者身無愧怍也危則行險矣
 易其心者坦蕩蕩也懼則長戚戚矣以道義交則淡
 以成故定以勢利交則甘以壞故無交修者安也易
 也定也修此三者則我體益之道全矣故不求益而
 自益若缺其一則立心不恒不能益矣全對缺言民
 者人也上與字黨與之與下與字取與之與莫之與
 即上文民不與不應不與也傷之者即擊之也安也
 易也定也皆立心之恒故曰立心勿恒凶
[016-30a]
  右第五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隂物也隂陽合徳
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徳
 門者物之所從出者也隂陽二卦六十四卦三百八
 十四爻皆其所從出故為易之門有形質曰物一竒
 象陽一偶象隂則有形質矣以二物之徳言則隂與
 陽合陽與隂合而其情相得以二物之體言則剛自
 剛柔自柔而其質不同以者用也撰者述也天地之
[016-30b]
 撰天地雷風之類也可得見者也徳者理也神明之
 徳健順動止之類也不可測者也可得見者易則以
 此二物體之不可測者易則以此二物通之形容曰
 體發越曰通
其稱名也雜而不越於稽其類其衰世之意邪
 一卦有一卦之稱名一爻有一爻之稱名或言物象
 或言事變可謂至雜矣然不過體天地之撰通神明
 之徳而已二者之外未嘗有踰越也但稽考其體之
[016-31a]
 通之之類如言龍戰于野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如
 此之類似非上古民淳俗朴不識不知之語也意者
 衰世民偽日滋所以聖人說此許多名物事類出者
 亦不得已也
夫易彰徃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開而當名辨物正言斷
辭則備矣
 彰徃者明天道之已然也隂陽消息卦爻之變象有
 以彰之察來者察人事之未然也吉凶悔吝卦爻之
[016-31b]
 占辭有以察之日用所為者顯也易則推其根于理
 數之幽以微之使人敬慎而不敢慢百姓不知者幽也
 易則就其事為之顯以闡之使人洞曉而無所疑開
 而當名辨物者各開六十四卦所當之名以辯其物
 如乾馬坤牛乾首坤足之類不使之至于混淆也正
 言斷辭者所斷之辭吉則正言其吉凶則正言其凶
 無委曲無廻避也如是則精及無形粗及有象無不
 備矣曰備者皆二物有以體其撰通其徳也此其所
[016-32a]
 以備也
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㫖逺其辭文其言曲而中
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
 牝馬遺音之類卦之稱名者小也負乗喪笰之類爻
 之稱名小者也肆陳也貳者副也有正有副猶兩也
 言既小又大既逺又文既曲又中既肆又隠不滯于
 一邊故名為貳失得者吉凶也報者應也○易辭纎
 細無遺其稱名小矣然無非隂陽之理黙寓乎中而
[016-32b]
 取類又大天地隂陽道徳性命散見于諸卦爻之中
 其㫖逺矣然其辭昭然有文明白顯然以示人而未
 常逺也卦爻之言委曲婉轉謂之曲曲則若昩正理
 矣然曲而中乎典禮正直而不私焉叙事大小本末
 極其詳備謂之肆肆則若無所隠矣然理貫于大小
 本末之中顯而未必不隱焉因此貳則兩在莫測無
 方無體矣宜乎濟斯民日用之所行以明其吉凶之
 應也曰濟者皆二物有以體其撰通其徳此其所以
[016-33a]
 濟也夫易皆二物體其撰通其徳則乾坤不其易之
 門耶
  右第六章 此章言乾坤為易之門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易之興指周易所繫之辭易乃伏羲所作然無其辭
 文王已前不過為占卜之書而已至文王始有彖辭
 教人以反身修徳之道則易書之著明而興起者自
 文王始也因受羑里之難身經乎患難故所作之易
[016-33b]
 無非處患難之道下文九卦則人所用以免憂患之
 道也
是故履徳之基也謙徳之柄也復徳之本也恒徳之固
也損徳之修也益徳之裕也困徳之辨也井徳之地也
巽徳之制也
 徳者行道而有得于身也履者禮也吾性之所固有
 徳為虛位而禮有實體修徳以禮則躬行實踐之間
 有所依據亦猶室之有基址矣故為徳之基柄者人
[016-34a]
 之所執持者也人之盈滿者必喪厥徳惟卑已尊人
 小心畏義則其徳日積亦猶物之有柄而為人所執
 持矣故為徳之柄人性本善其不善者蔽于物欲也
 今知自反不善而復于善則善端萌蘖之生自火燃
 泉逹萬善從此充廣亦猶木之有根本而枝葉自暢
 茂矣故為徳之本然有徳在我使不常久則雖得之
 必失之故所守恒久則長久而堅固故恒者徳之固
 也君子修徳必去其所以害徳者如或忿慾方動則
[016-34b]
 當懲窒損而又損以至于無此乃修身之事故曰損
 者徳之修也君子之進徳必取其有益于徳者若見
 善而覺已之有過則遷善改過以自益故曰益者徳
 之裕也裕者充裕也人處平常不足以見徳惟處困
 窮出處語黙之間辭受取與之際最可觀徳困而亨
 則君子窮斯濫則小人故為徳之辯井静深有本而
 後澤及于物人涵養所畜之徳必如井而後可施及于
 人也故為徳之地巽既順于理又其巽入細㣲事至
[016-35a]
 則隨宜斷制故為徳之制此九卦無功夫無次第○
 此言九卦為修徳之具也聖人作易固有憂患矣然
 聖人之憂患惟修其徳而已聖人修徳雖不因憂患
 而修然卦中自有修徳之具如履謙復恒損益困井
 巽乃徳之基之柄之本之固之修之裕之辯之地之制
 盖不必六十四卦而九卦即為修徳之具矣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辨于物恒雜而不厭損先
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
[016-35b]
稱而隠易以鼓反長知/丈反稱去聲
 禮順人情故和和無森嚴之分則不至矣然節文儀
 則皆天理精㣲之極至也和而至此履之才徳所以
 極其善也謙以自卑則不尊矣謙以自晦則不光矣
 今謙自卑而人尊自晦而愈光尊而光此謙之才徳
 所以極其善也暗昩而小者則必不能辯物矣今復
 一陽居于羣隂暗昩之下雖隂盛陽㣲以一陽之小
 而能知辨其五隂皆為物欲所以反其不善以復其
[016-36a]
 善小而辨物此復之才徳所以極其善也事至而雜
 來者則必至于厭矣恒則雖處轇轕之地而常徳如
 一日雜而不厭此恒之才徳所以極其善也凡事之
 難者則必不易矣損則懲忿窒慾雖克己之最難然
 習熟之久私意漸消其後則易先難後易此損之才
 徳所以極其善也凡事之長裕者則必至于設施造
 作矣益則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長裕矣
 然非助長也長裕而不設此益之才徳所以極其善
[016-36b]
 也身之窮者則必不通矣困則身窮而道通窮而又
 通此困之才徳所以極其善也人居其所者則必不
 能遷矣井雖居其所而不動然泉脉流通日遷徙而
 常新居其所而遷此井之才徳所以極其善也輕重適
 均之謂稱稱則髙下之勢人皆得而見之則必不能
 隠矣巽則能順其理因時以稱其宜然其性入而伏
 則又形迹之不露稱而隐此巽之才徳所以極其善
 也此正言九卦才徳之善以見其能為修徳之具也
[016-37a]
 言履和而至所以為徳之基若和而不至不可以為
 徳之基矣下八卦倣此此一節而字與書經九徳而
 字同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恒以一徳損以逺害益
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和行之行下孟/反逺袁萬反
 以者用也行者日用所行之行迹也人有禮則安無
 禮則危禮以和之使之揆之理而順即之心而安無
 乖戾也制者制服之意禮太嚴截然不可犯謙以制
[016-37b]
 之則和而至矣履即禮非有别禮也但上天下澤乃
 生定之禮生定之禮本有自然之和人之行禮若依
 其太嚴之體不免失之亢故用謙以制之則和矣自
 知者善端之復獨知之地也徳不常則二三常則始
 終惟一時乃日新矣興利者遷善改過則日益髙明
 馴至于美大聖神矣何利如之井以辨義者井泉流
 通日新不已遷徙于義非能辯義安能遷徙所以用
 井以辨之巽以行權者如湯武之放伐乃行權也然
[016-38a]
 順乎天即巽順乎理也又應乎人皆同心同徳東征
 西怨南征北怨是即巽之能相入也若離心離徳安
 得謂之相入所以巽順乎理又能相入方能行權○
 上一節言九卦為修徳之具以之字𤼵明之中一節
 言九卦之才徳以而字發明之此一節言聖人用九
 卦以修徳以以字𤼵明之是故行者吾徳所行之行
 迹也恐其失于乖則用履以和之禮者吾徳之品節
 也恐其失于嚴則用謙以制之擇善者吾身修徳之
[016-38b]
 始事也則用復以自知而擇之固執者吾身修徳之
 終事也則用恒以一徳而守之人欲者吾徳之害也
 則用損以逺之天理者吾徳之利也則用益以興之
 不知其命之當安未免怨天非所以修徳也則用困
 以寡之不知性之當盡不能徙義非所以修徳也則
 用井以辨之然此皆言修徳之常經也若有權變不
 可通常經者則用巽以行之能和行能制禮能自知
 能一徳能逺害能興利能寡怨能辨義能行權則知
[016-39a]
 行並進動静交修經事知宜變事知權此九卦所以
 為徳之基之柄之本之固之修之裕之辨之地之制
 也以此修徳天下有何憂患不可處哉
  右第七章 此章論聖人以九卦修徳
易之為書也不可逺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虚
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惟變所適
 書者卦爻之辭也不可逺不可離也以之崇徳廣業
 以之居安樂玩皆不可離之意為道者易之為道也
[016-39b]
 一隂一陽之謂道故曰道變動者卦爻之變動也不
 居者不居于一定也六虚者六位也虚對實言卦雖
 六位然剛柔徃來如寄非實有也故曰六虚外三爻
 為上内三爻為下典猶册之有典要猶體之有要典
 要拘于迹者也下文既有典常則以辭言之耳○易
 之為書不可逺以其為道也屢遷所以不可逺也何
 也易不過九六是九六也變動不居周流于六虚之
 間或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或剛易乎柔或柔易乎
[016-40a]
 剛皆不可以為一定之典要惟其變之所趨而已道
 之屢遷如此則廣大悉備無所不該此所以不可逺
 也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无有師保
如臨父母
 出入以卦言即下文外内也出者自内而之外徃也
 入者自外而之内來也度者法度也言所繋之辭其
 出入外内當吉則吉當凶則凶當悔則悔當吝則吝
[016-40b]
 各有一定之法度不可毫釐移易明于憂患者于出
 入以度之中又能明之也故者所以然之故也明其
 可憂又明其可憂之故明其可患又明其可患之故
 如勿用取女明其憂患也見金夫不有躬明其故也
 ○易不可以為典要若無一定之法度而人不知懼
 矣殊不知上下雖無常剛柔雖相易然其所繋之辭
 或出或入皆有一定之法度立于内外爻辭之間使
 人皆知如朝廷之法度懼之而不敢犯也然豈特使
[016-41a]
 民知懼哉又明于憂患與故雖無師保之教訓而常
 若在家庭父母之側愛之而不忍違也既懼之而不
 敢犯又愛之而不忍違易道有益于人如此人豈可
 遠乎
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茍非其人道不虚行
 初對已言初者始也既者終也率由也揆度也方道
 也或出或入或憂或患之方道也○易之為書上下
 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若不可揆其方矣然幸
[016-41b]
 而有聖人之辭在也故始而由其辭以揆出入以度
 使民懼之方由其辭以揆憂患與故使民愛之方始
 見易之為書有典可循有常可蹈而向之不可為典
 要者于此有典要矣故神而明之惟存乎其人率辭
 揆方何如耳茍非黙而成之不言而信之人則不能
 率辭揆方屢變之道不可虚行矣豈能知易哉易之
 為書不可逺如此
  右第八章 此章言易不可逺率辭揆方存乎其
[016-42a]
   人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也六爻相雜惟其時物

 質為卦體初者卦之始原其始則二三在其中矣上
 者卦之終要其終則四五在其中矣卦必原始要終
 以為體故文王之彖辭亦必原始要終以為辭如屯
 曰元亨利貞蒙曰童蒙求我皆合其始終二體言之
 也若六爻之剛柔相雜則惟取其時物而已故周公
[016-42b]
 之爻辭亦惟取諸時物以為辭如乾之龍物也而有
 潜見躍飛之不同者時也漸之鴻物也而有于磐陸
 木之不同者時也○易之為書也不過卦與爻而已
 一卦分而為六爻六爻合而為一卦卦則舉其始終
 以為體爻之剛柔雖相雜而不一然占者之决吉凶
 惟觀其所值之時所值之物而已雖相雜而實不雜
 也易之為書盖如此
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擬之卒成之終
[016-43a]
 此言初上二爻初爻難知者以初爻為爻之本方有
 初爻而一卦之形體未成是其質未明所以難知易
 知者上爻為卦之末卦至上爻則其質已著其義畢
 露所以易知惟難知故聖人繋初爻之辭則必擬而
 議之當擬何象何占不敢輕率惟易知故聖人繋上
 爻之辭不過因下文以成其終如乾初九曰濳龍上
 爻即曰亢龍是也
若夫雜物撰徳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
[016-43b]
 物者爻之隂陽雜者兩相雜而互之也徳者卦之徳
 撰者述也内外二卦固各有其徳如風山漸外卦有
 入之徳内卦有止之徳又自其中爻二五三四之隂
 陽雜而互之則二四有坎陷之徳三五有離麗之徳
 又撰成兩卦之徳矣辨是與非者辨其物與徳之是
 非也是者當于理也非者悖于理也盖爻有中有不
 中有正有不正有應與無應與則必有是非矣故辯
 是與非非中爻不備○初與上固知之有難易矣然
[016-44a]
 卦理無窮内外有正卦之體中爻又有合卦之體然
 後其義方無遺缺若夫錯陳隂陽撰𫐠其徳以辨别
 其是非使徒以正卦觀之而遺其合卦所互之體則
 其義必有不備者矣
噫亦要句/存亡吉凶則居可知矣句/知者觀其彖辭則
思過半矣要平聲/知音智
 噫者嘆中爻之妙也亦要作句易經有一字作句者
 如萃卦六二引吉无咎則一字作句也要者中也即
[016-44b]
 中爻也說文身中曰要猪身中肉曰要勒今作腰言
 此亦不過六爻之要耳非六爻之全即知存亡吉凶
 也存亡者天道之消息吉凶者人事之得失居者本
 卦之不動也居則觀其象之居言不待六爻之動而
 知也彖辭文王卦下所繋之辭也○言此不過六爻
 中之要耳而存亡吉凶不待動爻而可知故學易者
 宜觀玩也若觀玩所思之精專不必觀周公分而為
 六之爻辭但觀文王一卦未分之彖辭則此心之所思
[016-45a]
 者亦可以得存亡吉凶于過半况中爻之合兩卦者
 乎中爻成兩卦宜乎知存亡吉凶也
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
之為道不利逺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
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耶
 勝音升同功者二與四互成一卦三與五互成一卦
 皆知存亡吉凶其功同也善不同者二中而四不中
 故不同也不利逺者既柔不能自立又逺于君則孤
[016-45b]
 臣矣所以不利要者約也用者𤼵之于事也柔中者
 柔而得中也三多凶者六十四卦惟謙卦勞謙一爻
 許之以吉所以三多凶五為君君則貴有獨運之權
 故多功三為臣賤不能專成故多凶耶者疑辭也言
 柔居陽位則不當位而凶陽當陽位則當位而吉此
 六十四卦之自定也今三多凶者豈以柔居而凶五
 多功者豈以剛居之則能勝其位而不凶耶六十四
 卦中亦有柔居陽位而吉剛居陽位而凶者○二與
[016-46a]
 四同功而異位二多譽四多懼四之多懼者以其近
 于君有僣逼之嫌故懼也二之多譽者以柔之為道
 本不利逺于君但易不論遠近大約欲其无咎而已
 今柔居中位𤼵之于外莫非柔中之事則无咎矣此
 所以多譽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凶五多功所
 以然者以君貴臣賤故凶功不同也豈三乃隂居陽
 位則凶五乃陽居陽位則勝耶非也乃貴賤之等使
 然耳夫以中之四爻同功矣而有譽有懼有凶有功
[016-46b]
 可見六爻相雜惟其時物正體與互體皆然也聖人
 設卦立象繋辭不遺中爻者以此
  右第九章 此章專論中爻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
 廣大者體統渾淪也悉備者條理詳密也兼三才者
 三才本各一因重為六故兩其天兩其人兩其地也
 天不兩則獨陽無隂矣地不兩則獨隂無陽矣人不
[016-47a]
 兩則不生不成矣此其所以兩也才者能也天能覆
 地能載人能參天地故曰才三才之道者立天之道
 曰隂與陽五為陽上為隂也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三
 為仁四為義也立地之道曰柔與剛初為剛二為柔
 也○易之為書廣大悉備何也以易三畫之卦言之
 上畫有天道焉中畫有人道焉下畫有地道焉此之
 謂三才也然此三才使一而不兩則獨而無對非三
 才也于是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豈有他哉三才
[016-47b]
 之道本如是其兩也天道兩則隂陽成象矣人道兩
 則仁義成徳矣地道兩則剛柔成質矣道本如是故
 兼而兩之非聖人之安排也易之為書此其所以廣
 大悉備也
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
當故吉凶生焉當都/喪反
 變動者濳見躍飛之類也等者剛柔大小逺近貴賤
 之類也物者陽物隂物也爻不可以言物有等則謂
[016-48a]
 之物矣相雜者相間也一不獨立兩則成文隂陽兩
 物交相錯雜猶青黄之相兼故曰文不當者非專指
 陽居隂位隂居陽位也卦情若淑或以不當為吉剥
 之上九豫之九四是也卦情若慝反以當位為凶大
 壯初九同人六二是也要在隨時變易得其當而已
 一變動之間即有物有文有吉凶非有先後也卦必
 舉始終而成體故上章以質言曰兼三才猶上章之
 所謂質也爻必雜剛柔而為用故此章以文言曰變
[016-48b]
 動者猶上章之所謂時物也○三才之道變動不居
 故曰爻爻也者言乎其變效天下之動者也爻有等
 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位故吉凶生焉夫一
 道也為爻為物為文為吉凶而皆出于易此其
 書所以廣大悉備也
  右第十章 此章言易廣大悉備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徳邪當文王與紂之
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
[016-49a]
不廢懼以終始其要无咎此之謂易之道也易者之易/以鼓反
 危者使平易者使傾此聖人傳心之言如以小而一
 身論一飲一食易而不謹必至終身之疾一言一語
 易而不謹必至終身之玷此一身易者之傾也以大
 而國家論越王卧薪甞胆冬持氷夏持火卒擒吳王
 此危者之平也𤣥宗天寳已前海内富庶遂深居禁
 中以聲色自娛悉以政事委之李林甫京師遂為安
 禄山所陷此易者之傾也其道甚大百物不廢于此
[016-49b]
 可見危使平易使傾即書言殖有禮覆昏暴之意物
 者事也廢字即傾字也若依小註萬物之理無所不
 具則全非本章危平易傾之易矣懼以終始者危懼
 自始至終惟恐其始危而終易也○易之興也其當
 殷之末世周之盛徳耶當文王與紂之事耶惟當文
 王與紂之事是故玩其辭徃徃有危懼警戒之意盖
 危懼則得平安慢易必至傾覆易之道也此道甚大
 雖近而一身逺而天下國家凡平者皆生于危凡傾
[016-50a]
 者皆生于易若常以危懼為心則凡天下之事物雖
 百有不齊然生全成于憂患未有傾覆而廢者矣故
 聖人繋易之辭懼以終始不敢始危而終易者大約
 欲人恐懼修省至于无咎而已此則易之道也
  右第十一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徳行恒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
順也徳行恒簡以知阻行去聲易以鼓/反阻莊吕反
 健順者乾坤之性徳者乾坤藴畜之徳得諸心者也
[016-50b]
 即日新盛徳之徳也行者乾坤生成之迹見諸事者
 也即富有大業之事也易簡者乾坤無私之理也險
 阻者乾坤至賾至動之事險者險難也易直之反阻
 者壅塞也簡静之反惟易直無私者可以照天下巇
 險之情惟簡静無私者可以察天下煩壅之故六十
 四卦利貞者無非易簡無私之理而已此節止論其
 理言知險知阻乃健順徳行易簡之能事也未說道
 聖人與易至下文說心研慮方說聖人八卦象告方
[016-51a]
 說到易
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
亹者是故變化云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來說/音
悅侯之二字/衍吉作言
 能者人皆不能而聖人獨能之也能字在前者字在
 後者言能悅心研慮定天下吉凶成天下亹亹者惟
 聖人也險阻之吉如大過過渉滅頂蠱之利渉大川
 是也云為即言行二字變化即欲動者尚其變變字
[016-51b]
 吉字劉績讀作言今從之○聖人事未至則能以易
 簡無私之理悅諸心事既至則能以易簡無私之理
 研諸慮是即乾坤之易簡矣是以險阻之吉者知其
 為吉險阻之凶者知其為凶而定天下之吉凶險阻之
 吉者則教人趨之險阻之凶者則教人避之而成天
 下之亹亹是故易必以動者尚其變也聖人則即其
 易簡之理不必尚其變而凡有所云為自變化而莫
 測易必以言者尚其辭也聖人則即其易簡之理
[016-52a]
 不必尚其辭而凡事必有兆自前知而如神事之有
 形迹而為器者易必以制器者尚其象也聖人則知
 以藏徃即其易簡之理而知其一定之器事之無形
 迹而為來者易必以卜筮者尚其占也聖人則神以
 知來即其易簡之理而知其未然之來此則聖人未
 卜筮而知險知阻也
天地設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八卦以象告
爻彖以情言剛柔雜居而吉凶可見矣
[016-52b]
 凡人有事人謀在先及事之吉凶未决方决于卜筮
 所以說人謀鬼謀百姓與能也故書曰謀及乃心謀
 及卿士謀及庻人謀及卜筮先心而後人先人而後
 鬼輕重可知矣象者像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凡
 卦中之畫及天地雷風乾馬坤牛之類也爻者效天
 下之動者也彖者材也皆有辭也情即象之情陽有
 陽之情隂有隂之情乾馬有健之情坤牛有順之情
 剛柔即九六也相雜則吉凶之理自判然可見告者
[016-53a]
 告此險阻也言者言此險阻也見者見此險阻也○
 天地設位有易簡之理而知險知阻此天地之能也
 聖人則以易簡之理悅心研慮未卜筮而知險知阻
 矣然百姓不皆聖人也于是聖人作易以成天地之
 能所以天下之事雖至險至阻其來無窮然明而既
 謀于人幽而又謀于鬼不惟賢者可與其能雖百姓
 亦可以與能矣然百姓亦可以與能者豈百姓于易
 簡之理亦能悅心研慮哉盖八卦以象告險阻爻彖
[016-53b]
 以情言險阻剛柔相雜以吉凶見險阻是以百姓雖至
 愚然因聖人作易之書其所告所言所見自能知險
 知阻矣所以聖人能成天地之能而百姓亦與能也
變動以利言吉凶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逺
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
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
 卦以變為主故以利言其言吉者利人也其言凶者
 人則避之亦利也愛相攻家人九五是也惡相攻同
[016-54a]
 人九三是也逺相取恒之初六是也近相取豫之六
 三是也情相感中孚九二是也情者情實也對偽而
 言偽相感漸之九三是也曰相攻曰相取曰相感即
 情也感者情之始動利害之開端也取則情已露而
 悔吝著矣攻則情至極而吉凶分矣卦爻中其居皆
 有逺近其行皆有情偽其情皆其愛惡也凡易之情
 者聖人作易之情也近者近乎相攻相取相感之情
 也與上文逺近之近不同不相得者不相得其易簡
[016-54b]
 之理而與之違背也情兼八卦剛柔故此節言卦爻
 之情下節言人之情○易之為書以象告以情言見
 吉凶百姓固可以與能矣而人之占卜者卦中之變
 動本教占者趨吉避凶無不利者也然變動中有吉
 有凶其故何也以其卦爻之情而遷移也是故情之
 險阻不同有愛惡相攻險阻之情則吉凶生矣有逺
 近相取險阻之情則悔吝生矣有情偽相感險阻之
 情則利害生矣凡易之情以貞爲主貞即易簡之理
[016-55a]
 也情雖險阻不同若合乎易簡之理則吉矣利矣無
 悔吝矣若近乎相攻相取相感之情而違背乎易簡
 之理則凶矣害矣悔且吝矣小而悔吝中而利害大
 而吉凶皆由此險阻之情而出此易所以以象告以
 情言見吉凶使人知所趨避者此也
將叛者其辭慙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
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
 叛者背理慙者羞愧疑者可否未决枝者兩岐不一
[016-55b]
 躁者急廹無涵養誣善之人或援正入邪或推邪入
 正故游蕩無實失守者無操持屈者抑而不伸○相
 攻相取相感卦爻險阻之情固不同矣至于人之情
 則未易見也然人心之動因言以宣試以人險阻之
 情𤼵于言辭者觀之盖人情之險阻不同而所𤼵之
 辭亦異是故將叛者其辭必慙中心疑者其辭必枝
 吉人之辭必寡躁人之辭必多誣善之人其辭必游
 失其守者其辭必屈夫吉者得易簡之理者也叛疑
[016-56a]
 躁誣失守者失易簡之理者也人情險阻不同而其
 辭既異如此又何獨于聖人卦爻之辭而疑之可見
 易知險簡知阻本聖人成天地之能而使百姓與能
 者亦不過以易簡之理知其險阻而已
  右第十二章 此章反復論易知險簡知阻盖天
   尊地卑首章言聖人以易簡之徳成位乎天地
   見聖人作易之原此章言聖人以易簡之徳知
   險知阻作易而使百姓與能見聖人作易之實
[016-56b]
   事也
 
 
 
 
 
 
 周易集註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