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00 周易集註-明-來知德 (master)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集註卷十三
            明 來知徳 撰
 繋辭上𫝊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髙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
柔斷矣方以𩔖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
成形變化見矣
 天地者陰陽形氣之實體也乾坤者易中純陰純陽
[015-1b]
 之卦名也卑髙者天地萬物上下之位貴賤者易中
 卦爻上下之位也動者陽之常靜者陰之常以天地
 論天動地靜以萬物論男外而動女内而靜雄鳴而
 動雌伏而靜也剛柔者易中卦爻陰陽之稱也斷判
 斷乃自然分判非由人也方者東南西北之四方也
 方以𩔖聚者以天下言之冀州之𩔖與冀州相聚荆
 州之𩔖與荆州相聚是也以職方言之南方之𩔖與
 南方相聚北方之𩔖與北方相聚是也物者萬物也
[015-2a]
 羣分者角之羣分别于毛毛之羣分别于羽羽之羣
 分别于祼是也吉凶即善惡以方言之中土四邊有
 腹裏邊方之善惡天下九州有君子小人之善惡以
 物言之牛馬則善虎狼則惡此皆陰陽淑慝之分也
 故吉凶生矣吉凶者易中卦爻占决之辭也此皆聖
 人仰觀俯察列于兩間之表表可見者故以一尊一
 卑一卑一髙一動一靜一𩔖一羣一形一象言之前
 儒以方謂事情所向恐不然矣象者日月星辰之屬
[015-2b]
 形者山川動植之屬兩間形象其中有徃有來有隱
 有見有榮有枯有生有死千變萬化易中變化則陰
 之極者變乎陽陽之極者化乎陰也○此一條言天
 地萬物一對一待易之象也葢未畫易之前一部易
 經已列于兩間故天尊地卑未有易卦之乾坤而乾
 坤巳定矣卑髙以陳未有易卦之貴賤而貴賤巳位
 矣動靜有常未有易卦之剛柔而剛柔已斷矣方以
 𩔖聚物以羣分未有易卦之吉凶而吉凶已生矣在
[015-3a]
 天成象在地成形未有易卦之變化而變化已見矣
 聖人之易不過模冩其象數而已非有心安排也孔
 子因伏羲圓圖陰陽一對一待陰錯乎陽陽錯乎陰
 所以𤼵此條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
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
成物
 八卦以天地水火山澤雷風八卦之象言非乾坎艮
[015-3b]
 震巽離坤兊也若舊註以兩相摩而為四四相摩而
 為八則將下文日月男女説不通矣八卦者剛柔之
 體剛柔者八卦之性總則剛柔分則八卦摩盪者兩
 儀配對氣通乎間交感相摩盪也惟兩間之氣交感
 摩盪而後生育不窮得陽氣之健者為男得陰氣之
 順者為女然成男雖屬乾道而男女所受之氣皆乾
 以始之成女雖屬坤道而男女所生之形皆坤以成
 之分之則乾男而坤女合之則乾始而坤終此造化
[015-4a]
 一氣流行之妙兩在不可測者也知者知此事也作
 者能此事也盖未成之物無所造作故言知巳成之
 物曾經長養故言作言乾惟知始物别無所知坤惟
 能成物别無所能此所以易簡也凡人之知屬氣屬
 魂凡人之能屬形屬魄故乾以知言坤以能言也大
 者完全之意譬之生人止天一生水也而二之火為
 心三之木為肝四之金為肺五之土為脾一身之骸
 骨臟腑皆完全備具矣葢不惟始而大始也○此 一
[015-4b]
 條言天地陰陽之流行一施一受易之氣也言天地
 萬物惟有此對待故剛柔八卦相為摩盪于是鼔雷
 霆潤風雨日月寒暑運行徃來形交氣感男女于是
 乎生矣故乾所知者惟始物坤所能者惟成物無乾
 之施則不能成坤之終無坤之受則不能成乾之始
 惟知以施之能以受之所以生育不窮孔子因文王
 圓圖帝出乎震成言乎艮又文王序卦陰綜乎陽陽
 綜乎陰所以𤼵此條
[015-5a]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
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
徳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
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知者一氣所到生物更無凝滯此則造化之良知
 無一毫之私者也故知之易簡能者乃順承天不自
 作為此則造化之良能無一毫之私者也故能之簡
 葢乾始坤成者乃天地之職司也使為乾者用力之
[015-5b]
 難為坤者用力之煩則天地亦勞矣惟易乃造化之
 良知故始物不難惟簡乃造化之良能故成物不煩
 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其性分之天理為我良知良
 能者本與天同其易而乃險不可知本與地同其簡
 而乃阻不可從者以其累于人欲之私耳故易則易
 知簡則易從易知者我易知乎此無私之理也易從
 者我易從乎此無私之理也非人知人從也下易字/
 難易之易/○此一條言人成位乎中也言乾惟知大始
[015-6a]
 是乾以易知矣坤惟能成物是坤以簡能矣人之所
 知如乾之易則所知者皆性分之所固有而無一毫
 人欲之艱深豈不易知人之所能如坤之簡則所能
 者皆職分之所當為而無一毫人欲之紛擾豈不易
 從易知則此理之具于吾心者常洽浹親就不相支
 離踈隔故有親易從則此理之踐于吾身者常日積
 月累無有作輟怠荒故有功有親則日新不巳是以
 可久有功則冨有盛大是以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徳
[015-6b]
 與天同其悠久矣可大則賢人之業與地同其博大
 矣夫以易簡而天下之理得成賢人之徳業則是天
 有是易吾之心亦有是易地有是簡吾之身亦有是
 簡與天地參而為三矣易中三才成其六位者此也
 理得成位即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之意賢人即聖
 人與天地並而為三非聖人而何
  右第一章 此章天尊地卑一條言天地對待之
   體剛柔相摩一條言天地流行之用乾以易知
[015-7a]
   一條則言人成位乎天地之中成位乎中則天
   地之體用模冩于易者神而明之皆存乎其人
   矣此三條孔子原易之所由作通未説到易上
   去至第二章設卦觀象方言易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設卦者文王周公將伏羲圓圖六十四卦陳列也象
 者物之似總之有一卦之象析之有六爻之象觀此
 象而繋之以辭以明一卦一爻之吉凶剛柔相推者
[015-7b]
 卦爻陰陽迭相為推也柔不一于柔柔有時而窮則
 自陰以推于陽而變生矣剛不一于剛剛有時而窮
 則自陽以推于陰而化生矣如乾之初九交于坤之
 初六則為震坤之初六交于乾之初九則為巽此𩔖
 是也又如夬極而乾矣反下而又為姤剥極而坤矣
 反下而又為復此𩔖是也易之為道不過辭變象占
 四者而已吉凶者占也占以辭而明故繋辭焉而明
 吉凶剛柔相推者象也變由象而出故剛柔相推而
[015-8a]
 生變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
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

 是故者因上文也吉凶悔吝以卦辭言失得憂虞以
 人事言易言吉凶在人為失得之象易言悔吝在人
 為憂虞之象盖人之行事順理則得逆理則失故辭
 有吉凶即人事失得之象虞者樂也憂則困心衡慮
[015-8b]
 漸趨于吉亦如悔之自凶而趨吉也虞則志得意滿
 漸向于凶亦如吝之自吉而向凶也所以悔吝即憂
 虞之象所謂觀象繋辭以明吉凶者此也變化剛柔
 以卦畫言進退晝夜以造化言柔變乎剛進之象剛
 化乎柔退之象進者息而盈也退者消而虗也剛屬
 陽明晝之象柔屬陰暗夜之象進退無常故變化者
 進退之象晝夜一定故剛柔者晝夜之象三者三才
 也地位人位天位也三才即六爻分之則六爻總之
[015-9a]
 則三才極至也爻不極則不變動陽極則陰陰極則
 陽言六爻之變動者乃三才極至之道理如此也故
 曰道有變動曰爻所謂剛柔相推而生變化者此也
 六爻之動二句言變化之故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

 上二節言聖人作易之事此二節則教人之學易也
 居者處也安者處而不遷樂者悦樂也玩者悦樂而
[015-9b]
 反覆玩味序者文王序卦也所居而安者文王六十
 四卦之序所樂而玩者周公三百八十四爻之辭文
 王序卦有錯有綜變化無窮若可遷移矣然文王本
 其自然之畫而定之非有心安排也故不可遷移如
 乾止可與坤相錯不可與别卦相錯故孔子雜卦曰
 乾剛坤柔屯止可與蒙相綜不可與别卦相綜故孔
 子雜卦曰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故處而不遷
 此則教人學文王序卦學周公爻辭
[015-10a]
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
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辭因象而繋占因變而决静而未卜筮時易之所有
 者象與辭也動而方卜筮時易之所有者變與占也
 易之道一陰一陽即天道也如此觀玩則所趨皆吉
 所避皆凶静與天俱動與天游㝠㝠之中若或助之
 矣故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變即上變也言變則化在
 其中此則教人學文王周公辭變象占
[015-10b]
  右第二章 此章言聖人作易君子學易之事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
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補過也
 彖謂卦辭文王所作者爻謂爻辭周公所作者象指
 全體而言乃一卦之所具者如元亨利貞則言一卦
 純陽之象變指一節而言乃一爻之所具者如濳龍
 勿用則言初陽在下之變凡言動之間盡善之謂得
 不盡善之謂失小不善之謂疵不明乎善而誤于不
[015-11a]
 善之謂過覺其小不善非不欲改而彼時未改于是
 乎有悔覺其小不善猶及于改而不能改或不肯改
 于是乎有吝悔未至于吉而猶有小疵吝未至于凶
 而已有小疵善者嘉也嘉其能補過也即上文言乎
 言字之例本有過而能圖回改復謂之補譬如衣有
 破處是過也帛則用帛補之布則用布補之此之謂
 補過吉凶失得之大不如悔吝之小悔吝疵病之小
 又不如无咎之為善○彖言象爻言變則吉凶悔吝
[015-11b]
 无咎之辭皆備矣故吉凶者言乎卦爻中之失得也
 悔吝者言乎卦爻中之小疵也无咎者善乎卦爻中
 之能補過也此釋彖爻之名義又釋吉凶悔吝无咎
 之名義也
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大小者存乎卦辯吉凶者存
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
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上文釋卦爻吉凶悔吝无咎之名義矣此則教人體
[015-12a]
 卦爻吉凶悔吝无咎之功夫也五存應四言一善列
 貴賤句應爻者言乎其變齊大小句應彖者言乎其
 象列者分列也六爻上體為貴下體為賤齊者等也
 等分大小也陽大陰小陽大為主者復臨泰之𩔖也
 陰小為主者姤遯否之𩔖也小徃大來大徃小來皆
 其𩔖也介者分也震者動也大小即所齊之大小也
 險易者即卦爻辭之險易也險者暗昧而艱深如文
 王卦辭履虎尾先甲後甲之𩔖周公爻辭其人天且
[015-12b]
 劓入于左腹之𩔖是也易者明白而平易如文王卦
 辭謙君子有終漸女歸吉之𩔖周公爻辭師左次同
 人于門之𩔖是也之者徃也各者吉凶悔吝无咎五
 者各不同也各指其所之者各指其所徃之地也○
 言爻固言乎其變矣若列貴賤則存乎所變之位不
 可貴賤混淆彖固言乎其象矣若齊大小則存乎所
 象之卦不可大小紊亂吉凶固言乎失得矣若辯吉
 凶則存乎其辭辭吉則趨之辭凶則避之悔吝固言
[015-13a]
 乎小疵矣然不可以小疵而自恕必當于此心方動
 善惡初分幾微之時即憂之則不至于悔吝矣无咎
 固補過矣然欲動補過之心者必自悔中來也是故
 卦與辭雖有大小險易之不同然皆各指于所徃之
 地如吉凶則趨之避之如悔吝則憂乎其介如无咎
 存乎悔也此則教人觀玩體卦爻吉凶悔吝无咎之
 功夫也
  右第三章 此章教人觀玩之事故先釋卦爻並
[015-13b]
   吉凶悔吝无咎五者之名義而後教人體此卦
   爻並五者功夫也
易與天地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凖者均平也言易之書與天地均平也彌者彌縫包
 括周宻合萬為一而渾然無欠即下文範圍之意綸
 者絲綸條理分明析一為萬而燦然有倫即下文曲
 成之意彌綸天地者如以乾卦言為天為圜以至為
 木果即一卦而八卦可知矣如以乾卦初爻濳龍言
[015-14a]
 在君得之則當𫝊位在臣得之則當退休在士得之
 則當静修在商賈得之則當待價在女子得之則當
 愆期在將帥得之則當左次即一爻而三百八十四
 爻可知矣豈不彌綸天地
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
反終故知死生之説精氣為物㳺魂為變是故知鬼神
之情狀
 天垂象有文章地之山川原隰各有條理陽極而陰
[015-14b]
 生則漸幽陰極而陽生則漸明一日之天地如此終
 古之天地亦如此故者所以然之理也人物之始此
 陰陽之氣人物之終此陰陽之氣其始也氣聚而理
 隨以完故生其終也氣散而理隨以盡故死説者死
 生乃人之常談也人之陰神曰魄耳目之聰明是也
 人之陽神曰魂口鼻之呼吸是也死則謂之魂魄生
 則謂之精氣天地之所公共者謂之鬼神陰精陽氣
 聚而成物則自無而向于有乃隂之變陽神之伸也
[015-15a]
 魂游魄降散而為變則自有而向于無乃陽之變陰
 鬼之歸也情狀猶言模様○易與天地凖者非聖人
 安排穿鑿强與為凖也盖易以道陰陽陰陽之道不
 過幽明死生鬼神之理而已今作易聖人仰觀俯察
 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知死生之説知鬼神之所以
 為鬼神者乃精氣為物游魂為變也故能知其情狀
 夫天地之道不過一幽一明一死一生一鬼一神而
 已而作易聖人皆有以知之此所以易與天地凖也
[015-15b]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知/周
音/智
 相似即不違下文不過不憂能愛皆不違之事知周
 乎萬物者聰明睿知足以有臨所以道濟天下也不
 過雖指天地若以聖人論乃道濟天下徳澤無窮舉
 天下不能過也如言天下莫能載焉之意與下文不
 過不同旁行者行權也不流者不失乎常經也天以
[015-16a]
 理言仁義忠信是也命以氣言吉凶禍福是也樂天
 理則内重外輕又知命則惟修身以俟所以不憂如
 困于陳蔡夢奠兩楹援琴執杖而歌是也隨寓而安
 乎土胸中無爾我町畦又隨寓而敦篤乎仁所行者
 皆立人達人之事所以能愛不過不憂能愛皆指天
 地言至大不能過者天地之體不憂者天地之性能
 愛者天地之情天地之道不過如此而已故以此三
 者言之萬物天下恊不過二字樂字恊不憂二字仁
[015-16b]
 字恊愛字○此言聖人與天地凖也言聖人于天地
 之道豈特如上文知之哉聖人即與天地相似也惟
 其與天地相似故聖人之道皆不違乎天地矣何也
 天地至大無外不能過者也聖人則知周乎萬物而
 道濟天下故與天地相似同其不過天地無心而成
 化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不憂者也聖人則旁行
 不流樂天知命故與天地相似同其不憂天地以生
 物為心能愛者也聖人則安土敦仁故與天地相似
[015-17a]
 同其能愛是三者皆與天地相似者也惟其相似所
 以作易與天地凖也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
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體
 範如人範金使成形器圍如人墻圍使有界止化者
 天地之變化也天地陰而陽陽而陰本無遮闌本無
 窮盡聖人則範圍之範圍即裁成天地之道治厯明
 時體國經野之𩔖是也不過者不使之過也曲成萬
[015-17b]
 物如教之養之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之𩔖是也通者
 達也通達乎晝夜之道而知之也晝夜即幽明死生
 鬼神也神指聖人即聖而不可知之謂神易指易書
 無方所無形體皆謂無形迹也○聖人既與天地相
 似故易能彌天地之道聖人則範圍天地而不過亦
 能彌之易能綸天地之道聖人則曲成萬物而不遺
 亦能綸之易書所具不過幽明死生鬼神之理也聖
 人則通乎晝夜之道而知亦能知幽明死生鬼神故
[015-18a]
 聖則无方而易則无體易與天地凖者因作易聖人
 亦與天地凖也
  右第四章 此章言易與天地凖者因作易聖人
   亦與天地凖也
一陰一陽之謂道
 理乘氣機以出入一陰一陽氣之散殊即太極之理
 各足而冨有者也氣之迭運即太極之理流行而日
 新者也故謂之道
[015-18b]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
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見音現/知音智
 繼是接續不息之意書言帝降中庸言天命氣之方
 行正所降所命之時人物之所公共之者也此指人
 物未生造化流行上言之盖静之終動之始静極復
 動則貞而又繼之以元元乃善之長此繼之者所以
 善也以其天命之本體不雜于形氣之私故曰善成
 是凝成有主之意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乃人物所
[015-19a]
 各足之者也因物物各得其太極無妄之理不相假
 借故曰性見𤼵見也仁者知者即君子○此一陰一
 陽之道若以天人賦受之界言之繼之者善也成之
 者性也此所以謂之道也雖曰善曰性然具于人身
 渾然一理無聲無臭不可以名狀惟仁者𤼵見于惻
 隱則謂之仁知者𤼵見于是非則謂之知而後所謂
 善性者方有名狀也故百姓雖與君子同具此善性
 之理但為形氣所拘物欲所蔽而知君子仁知之道
[015-19b]
 者鮮矣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徳大業至
矣哉冨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徳
 仁者造化之心用者造化之功仁本在内者也如春
 夏之生長萬物是顯諸仁用本在外者也如秋冬之
 收歛萬物是藏諸用春夏是顯秋冬所藏之仁秋冬
 是藏春夏所顯之用仁曰顯用曰藏互言之也不憂
 者乾以易知坤以簡能無心而成化有何所憂冨有
[015-20a]
 者無物不有而無一毫之虧欠日新者無時不然而
 無一毫之間斷天地以生物為徳以成物為業○此
 一陰一陽之道若以天地言之自其氣之嘘也則自
 内而外顯諸其仁自其氣之吸也則自外而内藏諸
 其用然天地無心而成化雖鼔萬物出入之機而不
 與聖人同憂此所以盛徳大業不可復加也冨有日
 新乃徳業之實此一陰一陽之道在天地者也
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
[015-20b]
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效法者承天時行惟效法之而已極數者方卜筮之
 時䆒極其陰陽七八九六之數觀其所值何卦所值
 何爻以斷天下之疑故曰占通變者既卜筮之後詳
 通其陰陽老少之變吉則趨之凶則避之以定天下
 之業故曰事以其理之當然而言曰道以其道之不
 測而言謂之神非道外有神也○此一陰一陽之道
 若以易論之陽生陰陰生陽消息盈虗始終代謝其
[015-21a]
 變無窮此則一陰一陽之道在易書易之所由名者
 此也聖人作易之初不過此陰陽二畫然乾本陽而
 名為乾者以其健而成象故謂之乾坤本陰而名為
 坤者以其順而效法故謂之坤此則一陰一陽之道
 在卦者也故䆒極此一陰一陽之數以知來則謂之
 占詳通其一陰一陽之變以行事則謂之事此則一
 陰一陽之道在卜筮者也若其兩在不測則謂之神
 盖此一陰一陽之道其見之于人則謂之仁知見之
[015-21b]
 于天地則謂之徳業見之于易則謂之乾坤占事人
 皆得而測之惟言陽矣而陽之中未嘗無陰言陰矣
 而陰之中未嘗無陽兩在不測則非天下之至神不
 能與于此矣故又以神賛之
  右第五章 此章言一陰一陽之道不可名狀其
   在人則謂之仁知在天地則謂之徳業在易則
   謂之乾坤占事而終賛其神也通章十一箇謂
   字相同一陰一陽貫到底
[015-22a]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逺則不禦以言乎邇則静而正
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廣言其中之所含大言其外之所包不禦者無逺不
 到而莫之止也静者無安排布置之擾也正者六十
 四卦皆利于正也備者無所不有也下三句正形容
 廣大○夫易廣矣大矣何也盖易道不外乎陰陽而
 陰陽之理則遍體乎事物以逺言其理則天髙而莫
 禦以邇言其理則地静而不偏以天地之間而言則
[015-22b]
 萬事萬物之理無不備矣此易所以廣大也
夫乾其静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
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
 天地者乾坤之形體乾坤者天地之情性專者專一
 而不他直者直遂而不撓翕者舉萬物之生意而收
 歛于内也闢者舉萬物之生意而𤼵散于外也乾之
 性健一而實故以質言而曰大大者天足以包乎地
 之形也坤之牲順二而虗故以量言而曰廣廣者地
[015-23a]
 足以容乎天之氣也動者乾坤之相交也○易之所
 以廣大者一本于乾坤而得之也盖乾畫竒不變則
 其静也專變則其動也直坤畫偶不變則其静也翕
 變則其動也闢是以大生廣生焉易不過模冩乾坤
 之理易道之廣大其原盖出于此
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
配至徳
 配者相似也非配合也變通者陰變而通于陽陽變
[015-23b]
 而通乎陰也義者名義也卦爻中剛者稱陽柔者稱
 陰故曰義易簡者健順也至徳者仁義禮知天所賦
 于人之理而我得之者也仁禮屬健義知屬順○易
 之廣大得于乾坤則易即乾坤矣由此觀之可見易
 之廣大亦如天地之廣大易之變通亦如四時之變
 通易所言陰陽之義與日月之陰陽相似易所言易
 簡之善與聖人之至徳相似所謂逺不禦而近静正
 天地之間悉備者在是矣此易所以廣大也
[015-24a]
  右第六章 此章言易廣大配天地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徳而廣業也知崇
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
存存道義之門
 子曰二字後人所加窮理則知崇如天而徳崇循理
 則禮卑如地而業廣盖知識貴乎髙明踐履貴乎著
 實崇效天則與乾知大始者同其知所謂洋洋𤼵育
 萬物峻極于天者皆其知之崇也禮卑法地則與坤
[015-24b]
 作成物者同其能所謂優優大哉三千三百者皆其
 禮之卑也天清地濁知陽禮陰天地設位而知陽禮
 隂之道即行乎其中矣易字即知禮也知禮在人則
 謂之性而所𤼵則道義也門者言道義從此出也○
 此言聖人以易而崇徳廣業見易之所以為至也盖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理之所在也聖人以是
 理窮之于心則識見超邁日進于髙明而其知也崇
 循是理而行則功夫敦篤日就于平實而其禮也卑
[015-25a]
 崇效乎天則崇之至矣故徳崇卑法乎地則卑之至
 矣故業廣所以然者非聖人勉强效法乎天地也盖
 天地設位而知陽禮陰之道巳行乎其中矣其在人
 也則謂之成性渾然天成乃人之良知良能非有所
 造作而然也聖人特能存之耳今聖人知崇如天則
 成性之良知巳存矣禮卑如地則成性之良能又存
 矣存之又存是以道義之得于心為徳見于事為業
 者自然日新月盛不期崇而自崇不期廣而自廣矣
[015-25b]
 聖人崇徳廣業以此此易所以為至也
  右第七章 此章言聖人以易崇徳廣業見易之
   所以至也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
謂之象
 賾者口旁也養也人之飲食在口者朝夕不可缺則
 人事之至多者莫多于口中日用之飲食也故曰聖
 人見天下之賾賾盖事物至多之象也若以雜亂釋
[015-26a]
 之又犯了下面亂字不如以口釋之則于厭惡字親
 切擬諸形容乾為圜坤為大輿之類象其物宜乾稱
 龍坤稱牝馬之類二其字皆指賾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㑹通以行其典禮繋辭
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觀其㑹通全在天下之動上言未著在易上去㑹者
 事勢之凑合難通者也即嘉㑹足以合禮㑹字但嘉
 㑹乃嘉美之㑹有善而無惡此則有善惡于其間典
[015-26b]
 禮即合禮之禮盖通即典禮所存以事勢而言則曰
 通以聖人常法而言則曰典禮典者常法也禮即天
 理之節文也如大禹揖遜與𫝊子二者相凑合此㑹
 也然天下謳歌等皆歸之子此通也若復揖遜不通
 矣則𫝊子者乃行其典禮也湯武君與民二者相凑
 合此㑹也然生民塗炭當救其民順天應人此通也
 若順其君不救其民不通矣則誅君者乃行其典禮
 也所以周公三百八十四爻皆是見天下之動觀其
[015-27a]
 㑹通以行其典禮方繋辭以斷其吉凶如剥卦五爻
 陰欲剥陽陰陽二者相凑合而難通者也然本卦有
 順而止之之義此通也合于典禮者也則繋貫魚以
 宫人寵之辭無不利而吉矣離卦四爻兩火相接下
 三爻炎上下五爻又君位難犯此二火凑合而難通
 者也然本卦再無可通之處此悖于典禮者也則繋
 死如弃如之辭無所容而凶矣
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
[015-27b]
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惡烏/路反
 言助語辭惡厭也朝此飲食暮此飲食月此飲食年
 此飲食得之則生不得則死何常厭惡既見天下之
 賾以立其象是以不惟賾雖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
 惡也既見天下之動以立其爻是以不惟動雖言天
 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盖事雖至賾而理則至一事
 雖至動而理則至静故賾雖可惡而象之理犁然當
 于心則不可惡也動雖可亂而爻之理井然有條貫
[015-28a]
 則不可亂也是以學易者比擬其所立之象以出言
 則言之淺深詳畧自各當其理商議其所變之爻以
 制動則動之仕止久速自各當其時夫變化者易之
 道也既擬易後言詳易後動則語黙動静皆中于道
 易之變化不在其易而成于吾身矣故舉鶴鳴以下
 七爻皆擬議之事以為三百八十四爻之凡例云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子曰君子
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况其邇者乎居其
[015-28b]
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况其邇者乎言出乎
身加乎民行𤼵乎邇見乎逺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
𤼵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和胡卧反靡音縻行/下孟反見賢遍反
 釋中孚九二義以此擬議于言行亦如乾坤之文言
 也但多錯簡詳見後萹考定居室在陰之象出言鶴
 鳴之象千里之外應之子和之象言者心之聲出乎
 身加乎民行者心之迹𤼵乎邇見乎逺此四句好爵
[015-29a]
 爾靡之象戸以樞為主樞動而户之闢有明有暗弩
 以機為主而弩之𤼵或中或否亦猶言之出行之𤼵
 有榮有辱也應雖在人而感召之者則在我是彼為
 賔而我為主也故曰榮辱之主動天地者言不特榮
 在我也言行感召之和氣足以致天地之祥不特辱
 在我也言行感召之乖氣足以致天地之異如景公
 𤼵言善而熒惑退舍東海孝婦含寃而三年不雨是
 也言行一𤼵有榮有辱推而極之動天地者亦此安
[015-29b]
 得不慎所以擬議而後言動者以此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黙或
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釋同人九五爻義以擬議于異同爻辭本言始異終
 同孔子則釋以迹異心同也斷金者物不能間也言
 利刃斷物雖堅金亦可斷不能阻隔也如蘭者氣味
 之相投言之相入如蘭之馨香也○同人以同為貴
 而乃言號咷而後笑者何也盖君子之出處語黙其
[015-30a]
 迹逈乎不同矣然自其心觀之皆各適于義成就一
 箇是而已迹雖不同而心則同故物不能間而言之
 有味宜乎相信而笑也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
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
術也以徃其无所失矣
 釋大過初六爻義以擬議于敬慎錯置也置物者不
 過求其安今置之于地亦可以為安矣而又承藉之
[015-30b]
 以茅則益有慿藉安得有傾覆之咎故无咎者以其
 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至薄之物也今不以薄而忽
 之以之而獲无咎之善是其用則重矣當大過之時
 以至薄之物而有可用之重此慎之之術也慎得此
 術以徃百凡天下之事又有何咎而失哉孔子敎人
 以慎術即孟子敎人以仁術
勞謙君子有終吉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徳厚之至
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徳言盛禮言㳟謙也者致恭以
[015-31a]
存其位者也
 釋謙九三爻義以擬議人之處功名勞者功之未成
 功者勞之巳著不徳者不以我有功而為徳也厚者
 渾厚不薄之意厚之至㨿其理而賛之非言九三也
 語者言也以功下人者言厚之至不過以功下人也
 以功下人即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徳也徳者及人之
 徳即功勞也徳欲及人常有餘禮欲視已常不足言
 者言從來如此説也勞謙則兼此二者矣○人臣以
[015-31b]
 寵利居成功所以鮮克有終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
 者何也盖人臣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徳此必器度識
 量有大過人者故為厚之至夫厚之至者不過言其
 以功下人耳知此可以論九三矣何也盖人之言徳
 者必言盛人之言禮者必言㳟今九三勞則徳盛矣
 謙則禮㳟矣徳盛禮㳟本君子修身之事非有心為
 保其禄位而强為乎此也然致㳟則人不與爭勞爭
 功豈不永保斯位所以勞謙有終吉者以此
[015-32a]
亢龍有悔子曰貴而无位髙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
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重出
不出戸庭无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
宻則失臣臣不宻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
慎宻而不出也
 釋節初九爻義以擬議人之慎言語亂即下文失臣
 失身害成也君不密如唐髙宗告武后以上官儀敎
[015-32b]
 我廢汝是也臣不密如陳蕃乞宣臣章以示宦者是
 也幾者事之始成者事之終始韓𤦺處任守忠之事
 歐陽脩曰韓公必自有説此宻幾事也○不出戸庭
 无咎何也盖亂之所生皆言語以為階如君之言語
 不宻則害及其臣謀以弭禍而反以嫁禍于臣臣之
 言語不宻則害及于身謀以除害而反得反噬之害
 不特君臣為然凡天下之事有闗于成敗而不可告
 人者一或不宻則害成言語者一身之戸庭君子慎
[015-33a]
 宻不出戸庭者以此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負且乘致㓂至負也者小
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
斯奪之矣上慢下暴盗斯伐之矣慢藏誨盗冶容誨滛
易曰負且乘致㓂至盗之招也
 釋解六三爻義以擬議小人竊髙位聖人作易以盡
 情偽故言知盗思者雖未奪而思奪之也上慢者慢
 其上不忠其君下暴者暴其下不仁其民四盗字皆
[015-33b]
 言㓂盗誨盗之盗活字偷也冶者妖冶也粧餙妖冶
 其容也此二句皆指坎也坎為盗為滛故象卦言見
 金夫不有躬又言㓂也盗之招即自我致□○作易
 者其知致盗之由乎易曰負且乘致㓂至夫負本小
 人之事而乘則君子之名器小人而乘君子之名器
 盗必思奪之矣何也盖小人竊位必不忠不仁盗豈
 不思奪而伐之然奪伐雖由于盗而致其奪伐者實
 由自暴慢有以誨之亦猶慢藏誨盗冶容誨淫也易
[015-34a]
 之言正招盗而誨之之意也作易者不歸罪于盗而
 歸罪于招盗之人此所以知盗
  右第八章 此章自中孚至此凡七乃孔子擬議
   之辭而為三百八十四爻之凡例亦不外乎隨
   處以慎其言動而巳即七爻而三百八十四爻
   可類推矣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伏羲龍馬負圖有一至十之數人知河圖之數而不
[015-34b]
 知天地之數人知天地之數而不知何者屬天何者
 屬地故孔子即是圖而分屬之天陽其數竒故一三
 五七九屬天地陰其數偶故二四六八十屬地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
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
神也
 天數五者一三五七九其位有五也地數五者二四
 六八十其位有五也五位者即五數也言此數在河
[015-35a]
 圖上下左右中央天地各五處之位也相得者一對
 二三對四六對七八對九五與十對乎中央如賔主
 對待相得也有合者一與六居北二與七居南三與
 八居東四與九居西五與十居中央皆竒偶同居如
 夫婦之陰陽配合也二十有五者一三五七九竒之
 所積也三十者二四六八十偶之所積也變者化之
 漸化者變之成一二三四五居于圖之内者生數也
 化之漸也變也六七八九十居于圖之外者成數也
[015-35b]
 化也變化者數也即下文知變化之道之變化也鬼
 神指下文卜筮而言即下文神徳行其知神之所為
 之鬼神也故曰卜筮者先王所以使民信時日敬鬼
 神也非屈伸徃來也言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成變化
 而鬼神行乎其間所以卜筮而知人吉凶也故下文
 即言大衍之數乾坤之䇿四營成易也何以為生數
 成數此一節盖孔子之圖説也皆就河圖而言河圖
 一六居北為水故水生于一而成于六所以一為生
[015-36a]
 數六為成數生者即其成之端倪成者即其生之結
 果二七居南為火三八居東為木四九居西為金五
 十居中央為土皆與一六同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
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竒於扐以象閠五嵗冄
閠故再扐而後掛
 衍與演同演者廣也衍者寛也其義相同言廣天地
 之數也大衍之數五十者蓍五十莖故曰五十也其
[015-36b]
 用四十有九者演數之法必除其一方筮之初右手
 取其一䇿反于櫝中是也分二者中分其筮數之全
 置左以半置右以半此則如兩儀之對待故曰以象
 兩也掛者懸其一于左手小指之間也三者三才也
 左為天右為地所掛之策象人故曰象三揲之以四
 者間數之也謂先置右手之策于一處而以右手四
 四數左手之䇿又置左手之䇿于一處而以左手四
 四數右手之䇿所以象春夏秋冬也竒者零也所揲
[015-37a]
 四數之餘也扐者勒也四四之後必有零數或一或
 二或三或四左手者歸之于第四第三指之間右手
 者歸之于第三第二指之間而扐之也象閠者以其
 所歸之餘䇿而象日之餘也五嵗再閠者一年十二
 月氣盈六日朔虗六日共餘十二日三年則餘三十
 六日分三十日為一月又以六日為後閠之積其第
 四第五年又各餘十二日以此二十四日凑前六日
 又成一閠此是五嵗再閠也掛一當一嵗揲左當二
[015-37b]
 嵗扐左則三嵗一閠矣又揲右當四嵗扐右則五嵗
 再閠矣再扐而後掛者再扐之後復以所餘之蓍合
 而為一為第二變再分再掛再揲也獨言蓍者分二
 揲四皆在其中矣此則象再閠也
乾之䇿二百一十有六坤之䇿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
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䇿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
之數也期音/基
 䇿者乾坤老陽老陰過揲之䇿數也乾九坤六以四
[015-38a]
 營之乾則四九三十六坤則四六二十四乾毎一爻
 得三十六則六爻得二百一十有六矣坤毎一爻得
 二十四則六爻得百四十有四矣當期之數者當一
 年之數也當者適相當也非以彼凖此也若以乾坤
 之䇿三百八十四爻總論之陽爻百九十二毎一爻
 三十六得六千九百一十二䇿陰爻百九十二毎一
 爻二十四得四千六百八䇿合之萬有一千五百二
 十當萬物之數也
[015-38b]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
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顯道神徳行是故
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
所為乎
 上文言數此則總言卦筮引伸觸類之無窮也營者
 求也四營者以四而求之也如老陽數九以四求之
 則其䇿三十有六老陰數六以四求之則其䇿二十
 有四少陽數七以四求之則其䇿二十有八少隂數
[015-39a]
 八以四求之則其䇿三十有二陰陽老少六爻之本
 故曰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者三變成一爻
 十八變則成六爻矣八卦者乾坎艮震之陽卦巽離
 坤兊之陰卦也言聖人作易止有此八卦亦不過小
 成而已不足以盡天下之能事也惟引此八卦而伸
 之成六十四卦如乾為天天風姤坤為地地雷復之
 類觸此八卦之類而長之如乾為天為圜坤為地為
 毋之類則吉凶趨避之理悉備于中天下之能事畢
[015-39b]
 矣能事者下文顯道神徳行酬酢祐神所能之事也
 道者吉凶消長進退存亡之道即天下能事之理徳
 行者趨避之見于躬行實踐即天下能事之迹道隱
 于無不能以自顯惟有筮卦之辭則其理昭然于人
 不隱于茫昧矣徳滯于有不能以自神惟人取决于
 筮則趨之避之民咸用以出入莫測其機緘矣惟其
 顯道神徳行則受命如嚮可以酬酢萬變如賔主之
 相應對故可與酬酢神不能自言吉凶與人惟有蓍
[015-40a]
 卦之辭則代鬼神之言而祐助其不及故可與祐神
 不惟明有功于人而且幽有功于神天下之能事豈
 不畢變化者即上文蓍卦之變化也兩在不測人莫
 得而知之故曰神言此數出于天地天地不得而知
 也模寫于蓍卦聖人不得而知也故以神賛之子曰
 二字後人所加也
  右第九章 此章言天地筮卦之數而賛其為神
   也
[015-40b]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
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易之為道不過辭變象占四者而已以者用也尚者
 取也辭者彖辭也如乾元亨利貞是也問焉而以言
 者尚之則知其元亨知其當利于貞矣變者爻變也
 動者動作營為也尚變者主于所變之爻也制器者
 結繩網罟之類是也尚象者網罟有離之象是也占
 者占辭也卜得初九潜龍則尚其勿用之占是也
[015-41a]
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
如嚮无有逺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
與於此嚮去/聲
 此尚辭之事問即命也受命者受其問也以言二字
 應以言者尚其辭謂𤼵言處事也未有有為有行而
 静黙不言者嚮者向也即嚮明而治之嚮也言如彼
 此相向之近而受命親切也逺而天下後世近而瞬夕
 戸階幽則其事不明深則其事不淺來物未來之吉
[015-41b]
 凶也精者潔浄精微也○君子將有為有行問之闕/
 于易易則受其問如對面問荅之親切以决未來之
 吉凶逺近幽深無不周悉非其辭之至精孰能與此
 故以言者尚其辭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
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
 此尚變尚象之事參伍錯綜皆古語三人相雜曰參
 五人相雜曰伍參伍以變者此借字以言蓍之變乃
[015-42a]
 分揲掛扐之形容也葢十八變之時或多或寡或前
 或後彼此相雜有參伍之形容故以參伍言之錯者
 陰陽相對陽錯其陰陰錯其陽也如伏羲圓圖乾錯
 坤坎錯離八卦相錯是也綜即今織布帛之綜一上
 一下者也如屯蒙之類本是一卦在下則為屯在上
 則為蒙載之文王序卦者是也天地二字即陰陽二
 字成文者成陰陽老少之文也葢竒偶之中有陰陽
 純雜之中有老少陽之老少即天之文陰之老少即
[015-42b]
 地之文物相雜故曰文即此文也定天下之象者如
 乾坤相錯則乾馬坤牛之類各有象震艮相綜則震
 雷艮山之類各有其象是也變者象之未定象者變
 之巳成故象與變二者不雜蓍卦亦不相雜故參伍
 言蓍錯綜言卦所以十一章言圓而神即言方以知
 也○參伍其蓍之變錯綜其卦之數通之極之而成
 文成象則竒偶老少不滯于一端内外貞悔不膠于
 一定而變化無窮矣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于此
[015-43a]
 故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
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
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此言尚占之事易者卜筮也蓍乃草無心情之物故
 曰無思龜雖有心情然無所作為故曰無為無心情
 無作為則寂然而静至蠢不動之物矣故曰寂然不
 動感者人問卜筮也通天下之故者知吉凶禍福也
 此神字即是興神物之神上節就聖人辭上説故曰
[015-43b]
 精就蓍卦形容上説故曰變此章蓍與龜上説乃物
 也故曰神○凡天下之物有思有為其知識才能超
 出于萬物之表者方可以通天下之故也今蓍龜無
 思無為不過一物而已然方感矣而遂能通天下之
 故未嘗遲回于其間非天下之至神乎所以以卜筮
 者尚其占觀下文唯神也三字可見
夫易聖人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
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
[015-44a]
而至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極深者究極其精深也探賾索隱鈎深致逺通神明
 之徳類萬物之情知幽明死生鬼神之情狀是也研
 幾者研審其幾微也履霜而知堅氷之至剝足而知
 蔑貞之凶之類是也唯精故極深未有極深而不至
 精者唯變故研幾未有知幾而不通變者通天下之
 志即𤼵言處事受命如嚮也成天下之務即舉動制
 器成文成象也不疾不行即寂然不動而速而至即
[015-44b]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總以辭變象占四者論之
 固至精至變至神矣然所謂精者以聖人極其深也
 惟深也故至精而能通天下之志所謂變者以聖人
 之研其幾也惟幾也故至變而能成天下之務蓍龜
 無思無為則非聖人之極深研幾矣惟神而已惟神
 也故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不疾而速不行
 而至也夫至精至變至神皆聖人之道而易之辭變
 象占有之故易謂有聖人之道四者因此謂之四也
[015-45a]
  右第十章 此章論易有聖人之道四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冐天下之道如斯
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
斷天下之疑
 何為者問辭也如斯而已者荅辭也物乃遂知來物
 之物吉凶之實理也開物者人所未知者開𤼵之也
 務者趨避之事為人所欲為者也成者成就也冐天
 下之道者天下之道悉覆冐包括于卦爻之中也以
[015-45b]
 者以其易也易開物故物理未明易則明之以通天
 下之志易成務故事業未定易則定之以定天下之
 業易冐天下之道故志一通而心之疑决業一定而
 事之疑决以斷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徳圓而神卦之徳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
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宻吉凶與民同患神以知來知
以藏徃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聦明叡知神武而不殺
者夫神巳知來知字平聲餘皆去/聲易音亦與音預夫音符
[015-46a]
 圓者蓍數七七四十九象陽之圓也變化無方開于
 未卦之先可知來物故圓而神方者卦數八八六十
 四象陰之方也爻位各居定于有象之後可藏徃事
 故方以知易者一圓一方交易變易屢遷不常也貢
 者獻也以吉凶陳獻于人也洗心者心之名也聖人
 之心無一毫人欲之私如江漢以濯之又神又知又
 應變無窮具此三者之徳所以謂之洗心猶書言人
 心道心詩言遐心以及赤心古心機心皆其類也非
[015-46b]
 心有私而洗其心也退藏于宻者此心未𤼵也同患
 者同患其吉當趨凶當避也凡吉凶之幾兆端巳𤼵
 將至而未至者曰來吉凶之理見在于此一定而可
 知者曰徃知來者先知也藏徃者了然藴畜于胸中
 也孰能與于此者問辭也古之聰明二句荅辭也人
 自畏服不殺之殺故曰神武○蓍之徳圓而神筮以
 求之遂知來物所以能開物也卦之徳方以知率而
 揆之具有典常所以能成務也六爻之義易以貢吉
[015-47a]
 凶存亡辭無不備所以能冐天下之道也聖人未畫
 卦之前巳具此三者洗心之徳則聖人即蓍卦六爻
 矣是以方其無事而未有吉凶之患則三徳與之而
 俱寂退藏于宻鬼神莫窺則蓍卦之無思無為寂然
 不動也及其吉凶之來與民同患之時則聖人洗心
 之神自足以知來洗心之智自足以藏徃随感而應
 即蓍卦之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此則用神而不用
 蓍用智而不用卦無卜筮而知吉凶孰能與于此哉
[015-47b]
 惟古之聖人聰明睿智具蓍卦之理而不假于蓍卦
 之物猶神武自足以服人不假于殺伐之威者方足
 以當之也此聖人之心易乃作易之本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
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徳夫
 天道者陰陽剛柔盈虚消長自有吉凶其道本如是
 也民故者愛惡情偽相攻相感吉凶生焉此其故也
 神物者蓍龜也興者起而用之即齋戒以神明其徳
[015-48a]
 也前民用即通志成務斷疑也卜筮在前民用在後
 故曰前齋戒者敬也蓍龜之徳無思無為寂然不動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乃天下之至神者故曰神明聖
 人不興起而敬之百姓䙝而弗用安知其神明聖人
 敬之則蓍龜之徳本神明而聖人有以神明其徳矣
 ○聖人惟其聰明睿智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
 之故恐人不知天道民故之吉凶所當趨避也于是
 是興神物以前民用使其當趨則趨當避則避又恐
[015-48b]
 其民之䙝也聖人敬而信之以神明其徳是以民皆
 敬信而神明之前民用而民用不窮矣
是故闔戸謂之坤闢戸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徃來
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
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
 二氣之機静藏諸用動顯諸仁者易之乾與坤也二
 氣之運推遷不常相續不窮者易之變與通也此理
 之顯於其迹呈諸象數涉諸聲臭者易之象興器也
[015-49a]
 此道修于其敎垂憲示人百姓不知者易之法與神
 也乃者二氣之理也○聖人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
 之故固興神物以前民用矣百姓見易之神明以為
 易深逺而難知也而豈終不易知哉是故易有乾坤
 有變通有形象有法神即今取此戸譬之戸一也闔
 之則謂之坤闢之則謂之乾又能闔又能闢一動一
 静不膠固于一定則謂之變既闔矣而復闢既闢矣
 而復闔徃來相續不窮則謂之通得見此戸則涉于
[015-49b]
 有迹非無聲無臭之可比矣則謂之象既有形象必
 有規矩方圓則謂之器古之聖人制上棟下宇之時
 即有此戸則謂之法度利此戸之用一出一入百姓
 日用而不知則謂之神即一戸而易之理已在目前
 矣易雖神明豈深逺難知者哉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
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太極者至極之理也理寓于象數之中難以名狀故
[015-50a]
 曰太極生者加一倍法也兩儀者畫一竒以象陽畫
 一偶以象陰為陰陽之儀也四象者一陰之上加一
 陰為太隂加一陽為少陽一陽之上加一陽為太陽
 加一陰為少陰陰陽各自老少有此四者之象也八
 卦者四象之上又毎一象之上各加一陰一陽為八
 卦也曰八卦即六十四卦也下文昔者包犧氏之王
 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徳以類萬物之情曰
 神明萬物則天地間無所不包括矣如乾為天為圜
[015-50b]
 坤為地為母之類是也故六十四卦不過八卦變而
 成之如乾為天天風姤坤為地地雷復之類是也若
 邵子八分十六十六分三十二三十二分六十四不
 成其説矣定者通天下之志生者成天下之務盖既
 有八卦則剛柔迭用九六相推時有消息位有當否
 故定吉凶吉凶既定則吉者趨之凶者避之變通盡
 利鼔舞盡神故生大業若無吉凶利害則人謀盡廢
 大業安得而生
[015-51a]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莫
大乎日月崇髙莫大乎冨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
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隱鈎深致逺以定天下之吉
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縣音/𤣥
 天成象地效法之故曰法象萬物之生有顯有微皆
 法象也而莫大乎天地萬化之運終則有始皆變通
 也而莫大乎四時天文煥𤼵皆懸象著明者而莫大
 乎日月崇髙以位言貴為天子冨有四海是也物天
[015-51b]
 地之所生者備以致用如服牛乗馬之類是也器乃
 人之所成者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舟楫網罟之類是
 也凡天地間噐物智者創之巧者述之如蔡倫之紙
 蒙恬之筆非不有用有利也但一節耳故莫大乎聖
 人事為之太多者曰賾事幾之幽僻者曰隱理之不
 可測度者曰深事之不可驟至者曰逺探者討而理
 之索者尋而得之鈎者曲而取之致者推而極之四
 字雖不同然以蓍龜探之索之鈎之致之無非欲定
[015-52a]
 吉凶昭然也亹亹者勉勉不已也吉凶既定示天下
 以從違之路人自勉勉不已矣此六者之功用皆大
 也聖人欲借彼之大以形容蓍龜之大故以蓍龜終
 焉與毛詩比體相同○上文闔戸一節以易之理比
 諸天地間一物之小者然豈特小者為然哉至于天
 地間至大之功用亦有相同者何也葢易有太極是
 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
 生大業是大業也所以成天下之亹亹者也試以天
[015-52b]
 地之大者言之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
 四時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髙莫大乎富貴備物
 致用立成噐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此五者皆天
 地間至大莫能過者也若夫探賾索隱鈎深致逺以
 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以生其大業者則莫
 大乎蓍龜夫以小而同諸一物之小大而同諸天地
 功用之大此易所以冐天下之道也
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垂象
[015-53a]
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有四象
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神物者蓍龜也天變化者日月寒暑徃來相推之類
 地變化者山峙川流萬物生長凋枯之類吉凶者日
 月星辰纏次循度晦明薄蝕也四象者天生神物之
 象天地變化之象垂象吉凶之象河圖洛書之象也
 ○易之為道小而一戸大而天地四時日月冨貴聖
 人無有不合易誠冐天下之道矣易道如此豈聖人
[015-53b]
 勉强自作哉葢易之為書不過辭變象占四者而已
 故易有占非聖人自立其占也天生神物有自然之
 占聖人則之以立其占易有變非聖人自立其變也
 天地變化有自然之變聖人效之以立其變易有象
 非聖人自立其象也天垂象見吉凶有自然之象聖
 人象之以立其象易有辭非聖人自立其辭也河出
 圖洛出書有自然之文章聖人則之以立其辭因天
 地生此四象皆自然而然所以示聖人者至矣聖人
[015-54a]
 雖繋之以辭不過因此四象繫之以告乎人而已雖
 定之以吉凶不過因此四象定之以决㫁其疑而已
 皆非聖人勉强自作也學易者能居則觀象玩辭動
 則觀變玩占易雖冐天下之道道不在易而在我矣
  右第十一章 此章言易開物成務冐天下之道
   然皆出于天地自然而然非聖人勉强自作也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
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
[015-54b]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釋大有上九爻義天人一理故言天而即言人天之
 所助者順也順則不悖于理是以天祐之人之所助
 者信也信則不欺乎人是以人助之六五以順信居
 中上九位居六五之上是履信也身雖在上比乎君
 而心未常不在君是思乎順也上賢與大畜剛上而
 尚賢同言聖人在上也上九履信思順而六五又尚
 賢此所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上九居天位天之
[015-55a]
 象應爻居人位人之象離中虗信之象中坤土順之
 象變震動思之象震為足上九乘乎五履之象
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
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
 書本所以載言然書有限不足以盡無窮之言言本
 所以盡意然言有限不足以盡無窮之意立象者伏
 羲畫一竒以象陽畫一偶以象陰也立象則大而天
[015-55b]
 地小而萬物精及無形粗及有象悉包括于其中矣
 本于性而善者情也拂乎性而不善者偽也偽則不
 情情則不偽人之情偽萬端非言可盡即卦中之陰
 陽淑慝也既立其象又設八卦因而重之為六十四
 以觀愛惡之相攻逺近之相取以盡其情偽文王周
 公又慮其不能觀象以得意也故又隨其卦之大小
 象之失得憂虞繋之辭以盡其言使夫人之觀象玩
 占者又可因言以得意而前聖之精藴益以闡矣盡
[015-56a]
 意盡情偽盡言皆可以為天下利又恐其利有所未
 盡於是敎人于卜筮中觀其卦爻所變即動則觀其
 變而玩其占也由是即其所占之事而行之通逹即
 通變之謂事也下文化裁推行是也則其用不窮而
 足以盡利矣因變得占以定吉凶則民皆無疑而行
 事不倦如以鼓聲作舞容鼓聲疾舞容亦疾鼓聲不
 已而舞容亦不已自然而然不知其孰使之者所謂盡
 神也盡利者聖人立象設卦之功盡神者聖人繫辭
[015-56b]
 之功子曰宜衍其一○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
 人之意終不可見乎葢聖人仰觀俯察見天地之陰
 陽不外乎竒偶之象也于是立象以盡意然獨立其
 象則意中之所包猶未盡也于是設卦以盡意中情
 偽之所包立象設卦不繫之以辭則意中之所發猶
 未昭然明白也于是繫辭以盡其意中之所發立象
 設卦繫辭易之體已立矣于是敎人卜筮觀其變而
 通之則有以成天下之務而其用不窮足以盡意中
[015-57a]
 之利矣由是斯民鼓之舞之以成天下之亹亹而其
 妙莫測足以盡意中之神矣至此意斯無餘藴而聖
 人憂世覺民之心方于此乎遂也
乾坤其易之緼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
則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易者易書也緼者衣中所著之絮也乾坤其易之緼
 者謂乾坤緼于易六十四卦之中非謂易緼于乾坤
 兩卦之中也成列者一陰一陽對待也既有對待自
[015-57b]
 有變化毁謂卦畫不立息謂變化不行葢易中所緼
 者皆九六也爻中之九皆乾爻中之六皆坤九六散
 布于二篇而為三百八十四爻則乾坤成列而易之
 本立乎其中矣易之所以為易者乾九坤六之變易
 也故九六毁不成列九獨是九六獨是六則無以見
 其為易易不可見則獨陽獨陰不變不化乾坤之用
 息矣乾坤未嘗毁未嘗息特以爻畫言之耳乾坤即
 九六若不下箇緼字就説在有形天地上去了
[015-58a]
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噐化而裁之謂
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道器不相離如有天地就有太極之理在裏靣如有
 人身此軀體就有五性之理藏于此軀體之中所以
 孔子分形上形下不離形字也裂布曰裁田䑕化為
 鴽周宣王時馬化為狐化意自見矣化而裁之者如
 一嵗裁為四時一時裁為三月一月裁為三十日一
 日裁為十二時是也推行者將已裁定者推行之也如
[015-58b]
 堯典分命羲和等事是化而裁之至敬授人時則推
 行矣通者達也如乾卦當濳而行濳之事則濳為通
 如行見之事則不通矣當見而行見之事則見為通
 如行濳之事則不通矣事者業之方行業者事之已
 著此五謂言天地間之正理聖人之敎化禮樂刑賞
 皆不過此理至于下文六存方説卦爻不然下文化
 而裁之二句説不去矣葢謂者名也存者在也上文
 言化而裁之名曰變下文言化而裁之在乎其變字
[015-59a]
 意各不同説道理由精而及于粗故曰形而上者謂
 之道説卦爻由顯而至于微故曰黙而成之存乎徳
 行○陰陽之象皆形也形而上者超乎形噐之上無
 聲無臭則理也故謂之道形而下者則囿于形噐之
 下有色有象止于形而已故謂之噐以是形而上下
 化而裁之則謂之變推而行之則謂之通及舉此變
 通措之天下之民則所以變所以通者皆成其事業
 矣故謂之事業此畫前之易也與卦爻不相干
[015-59b]
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
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㑹通
以行其典禮繋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重出以起下文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
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黙而
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徳行
 極究也賾多也天地萬物之形象千態萬狀至多而
[015-60a]
 難見也卦之象莫不窮究而形容之故曰極天下之
 賾者存乎卦鼓起也動酬酢徃來也天地萬物之事
 理酬酢徃來千變萬化至動而難以占决也爻之辭
 莫不𤼵揚其故以决斷之故曰鼓天下之動者存乎
 辭卦即象也辭即爻也化裁者敎人卜筮觀其卦爻
 所變如乾初爻一變則就此變化而以理裁度之為
 濳龍勿用乾卦本元亨利貞今曰勿用因有此變也
 故曰存乎變通者行之通達不阻滯也裁度已定當
[015-60b]
 推行矣今當勿用之時遂即勿用不泥于本卦之元
 亨利貞則行之通達不阻滯矣故曰存乎通神者運
 用之莫測明者𤼵揮之極精下文黙而成之不言而
 信是也無所作為謂之黙曰黙則不假諸極天下之
 賾之卦矣見諸辭説之謂言曰不言則不託諸鼓天
 下之動之辭矣成者我自成其變通之事也信者人
 自信之如蓍龜也與奏假無言時靡有争同意○極
 天下之賾者存乎卦之象鼓天下之動者存乎爻之
[015-61a]
 辭此卦此辭化而裁之存乎其變推而行之存乎其
 通此本諸卦辭善于用易者也若夫不本諸卦辭神
 而明之則又存乎其人耳葢有所為而後成有所言
 而後信皆非神明惟黙而我自成之不言而人自信
 之此則生知安行聖人之能事也故曰存乎徳行故
 有造化之易有易書之易有在人之易徳行者在人
 之易也有徳行以神明之則易不在造化不在四聖
 而在我矣
[015-61b]
  右第十二章 此章論易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而
   歸重于徳行也
 
 
 
 
 
 周易集註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