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92 易經蒙引-明-蔡清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易經蒙引卷五上
             明 蔡清 撰
 周易下經
艮下/兊上
咸亨利貞取女吉
○兊柔在上艮剛在下而交相感應
 此與泰卦乾坤交而二氣通同意葢柔本在下剛本
[005-1b]
 在上今剛下而柔上乃所以為交感乾本在上坤本
 在下今乾下而坤上乃所以為通泰
○又艮止則感之專兊說則應之至
 止則不他說則樂從也
○又艮以少男下於兊之少女男先於女得男女之正
 婚姻之時
 其男女之正婚姻之時二句皆從上句内見得葢以
 男下女男女之正也而二少相與又婚姻之時也○
[005-2a]
 大抵卦體卦徳卦象三段意皆歸於咸之一字内而
 所謂亨利貞取女吉者義葢從此而出故本意以通
 釋卦名卦辭而夫子彖傳乃獨以屬之卦辭者所見
 非不同也命辭之際偶不同耳○文王繫此卦之辭
 意謂卦體則柔上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卦徳則止
 而恱卦象則男下女夫惟剛柔一感應而感之者專
 應之者至且又得男女之正婚姻之時如此是以亨
 利貞取女吉也雲峯胡氏謂卦體釋亨卦徳釋利貞
[005-2b]
 卦象釋取女吉此說攴離不可從葢亨是正的亨亦
 惟正則吉所以不可分貼分貼則卦辭意判隔矣○
 柔上剛下止而恱兩平意男下女輕重意柔上剛下
 止而恱泛說剛柔感應也男下女則專就男女之感
 應言○咸亨以得正者言也故曰然不以貞則失其
 亨而所為皆㓙如恒亨無咎亦以得正者言也故曰
 不正則久非其道矣又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亦以
 得正者言也故曰通天下之志乃為大同不然則是
[005-3a]
 私情之合而已何以致亨而利渉哉葢下句利貞字
 皆以申明上文之意致丁寜云耳○凡易言吉亨皆
 主正者也可見易以道義配禍福非如纎緯術數之
 書或曰吉與亨亦何分别曰亨是目下通達無礙吉
 是事做得有結果而無破敗○取女吉特舉感之一
 事意却在貞字上來故云感有必通之理然不以貞
 則失其亨而所為皆凶矣味所為皆凶句意又可見
 取女特其一事
[005-3b]
咸感也
 上文本義云咸交感也又曰感有必通之理葢有感
 便有應所應又為感如所謂父慈則感得子愈孝子
 孝則感得父愈慈的道理故為交感也如此安得無
 道理本義云兊柔在上艮剛在下而交相感應又艮
 止則感之專兊恱則應之至葢天下原無無對之物
 感字固是對應字無應亦不為感矣有感斯有應感
 而應則通矣此感應感通之别也二氣感應以相與
[005-4a]
 此二氣指剛柔兼造化人物言莫非感應也不可專
 指人事說如恒卦雷風相與雷風本造化也亦用以
 釋恒義此又可以証剛柔之為泛說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分明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萬物化生還是天地之
 感而通處通屬天地化氣化者也生形化者也
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愚謂感人心者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也正蒙曰
[005-4b]
 誠於此動於彼也此意尤切又正蒙第九篇曰能通
 天下之志者為能感人心聖人同乎人而無我故和
 平天下莫盛於感人心和平二字要說得接那聖人
 感人心處葢聖人之徳既有以感乎人心則人心戴
 之無有不歸順而或乖戾者矣故天下和平○一說
 聖人之感人心不過以人心所同然者而感發之耳
 葢以人生皆善有以感之則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
 天下和平矣此意亦好但更味和平字便覺未切
[005-5a]
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依程傳觀其所感只承上二句言一說只是虚說云
 大凡即其所感處觀之天地與萬物之情舉無所遁
 矣此以觀其所萃一處來照看似更為停當○愚謂
 天地感者感也萬物化生則通矣聖人感人心者感
 也天下和平則通矣即此而觀可見天地萬物之情
 無不是這一感通也是先舉兩件大事項說起而因
 以槩其餘不是指上二句就當見天地萬物之情也
[005-5b]
 葢在天地自有天地之感通在萬物自有萬物之感
 通在此一物自有此一物之感通在彼一物自有彼
 一物之感通舊說言天地則聖人在其中言萬物則
 萬民在其内者不可用○極言感通之理元非有出
 於經文之外葢感通二字即所謂咸亨耳但文王彖
 辭主占故說得不免於狹孔子釋彖亦姑以據其義
 之所及者而言之至於其所釋之未盡者則必於其
 極言處發之矣○天地萬物之情感通處便是情也
[005-6a]
 恒久亦其情也萃聚亦其情也
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虚受人
 山上有澤則是以澤之潤而感乎山以山之虚而受
 其感咸之象也君子體之則虚其中以受人之感焉
 夫人之心不虚則先入者為主而感應之機窒矣雖
 有至者皆捍而不受矣○不以私意自蔽所謂虚也
 所謂寂然不動者也○受人無工夫虚則能受也本
 義山上有澤以虚而通也或以為此是引起下句以
[005-6b]
 虚受人之意不當以貼上句愚謂君子以虚受人於
 象必有所取豈非以山上有澤以虚而通故邪如師
 卦水不外於地兵不外於民亦與上下文意俱貫通
 ○山以虚故能受澤之潤土性燥也君子之心虚方
 能受人之感實則有拒而不能受也此以接物言聞
 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也其以
 虚受人為何如哉○受人者受人之感在人之感或
 以事感或以言感惟其虚中則人之以言感者吾有
[005-7a]
 以納其言而酌其是非人之以事感者吾有以承其
 事而裁其當否不然有我之心先據其中人之至吾
 前者一無可入之理矣如心有所忿&KR1264則人之至吾
 前者雖有可喜吾亦不以為喜矣心有所好樂則人
 之至吾前者雖有可憎嫌亦將不以為嫌矣故胸中
 須空空洞洞無一物先實其中乃可所謂虚以待之
 於無為之先○或曰君子固當虚以受人之感倘或
 感以不正亦將虚以受之乎曰愚故甞曰納其言而
[005-7b]
 酌其是非承其事而裁其當否也於此亦可以見咸之
 必利貞處○或又曰以虚受人是主善而當受者言
 故程傳云若以量而容之擇合而受之非聖人有感
 必通之道也葢夫子既令人虚以受之是必指其所
 當受者言也此說似較自然而亦無得而破所以卦
 辭咸亨是指正者言利貞則便是丁寜以申明之又
 如彖傳言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
 和平是皆以感之善者言然則君子以虚受人正謂
[005-8a]
 所當受之感無惑矣○或又疑程傳以量而容擇合
 而受語意皆只是説受人未説到受人之言與事處
 看來不然然則人之感我果是如何感只到我面前
 便是感邪○程傳言中無私主則無感不通此語最
 精切
初六咸其拇
 按感於最下謂感之初其感也淺是感物不是為物
 所感如大象所謂受人之感也此説以九五之不能
[005-8b]
 感物上六之感人以言而定也○人身自項首循次
 而下拇其至末者也故云最下○又按大壯之初曰
 壯于趾今獨言拇者拇又其最末者以明所感之淺
 耳甚言其微末也○本義謂感之尚淺欲進未能故
 不言吉凶其不言吉固是其不言凶何也葢初雖未
 遂其進而亦未涉乎害也凡吉凶悔吝生乎動故禍
 或為福所倚福或為禍所伏商山四皓曰馳馬髙葢
 其憂甚大進未必皆吉也故同人之上九以無同也
[005-9a]
 而得無悔大有之初九以無交害也而得匪咎○感
 之尚淺欲進未能葢凡得遂其進者皆非所感之深
 者不能所謂定其交而後求者此也故未信而諫聖
 人不與交淺言深識者非之○咸之初六正如孤寒
 之士踈逺之臣勢分之接於上者既無相親之便情
 意之投於上者又無相得之素故感乎人而人未為
 之感雖求其進而未得遂其進也而凡交情之淺者
 皆是○咸其拇詞意若曰咸以其拇也諸爻皆同○
[005-9b]
 本義云此卦雖主於感然六爻皆宜静而不宜動也
 此即以虚受人之理大傳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
 下之故程子曰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周子所謂
 主静朱子所謂鑑空衡平及先儒所謂無心之感者
 皆此義也此一闗節最大咸之為道在静以應動如
 初如二如三如上則失之動如五則又膠於静而不
 能動故曰物來而順應静亦静動亦静○只要以静
 而動所謂感宜静也九四貞吉悔亡正是此理
[005-10a]
志在外也
 謂志已動矣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咸以人身取象初當拇則二當腓故曰二當其處也
 本義二當其處以隂柔不能固守取象咸腓是專就
 六上說中正之徳能居其所又并六與二取總是一
 箇爻做二様看也以人言之則是其氣性躁急而心
 則中正知義順理者也故象傳曰順不害也葢六二
[005-10b]
 有是病而又有是徳占者亦隨其所處以為吉凶也○
 咸其腓内之則失己而敗名喪節外之則失人而招
 尤取羞凶也惟能反之而居其所則内不失己外不
 失人為吉也然則人顧自處何如所謂隨所處以為
 吉凶者是也○咸其腓象也凶占也吉本象以著占
 也○所謂居吉者非以不動為吉也以其不妄動而
 吉也若徒以不動為吉則九五之咸其脢何以謂之
 志末也葢無悔與吉不同六二之居吉不妄動者也
[005-11a]
 九五之咸脢无悔不能動者也
順不害也
 葢六二中正順徳也順則不妄動以取害矣○一説
 孔子説順字未是取中正意只是貼居字正當依程
 傳守道不先動之説然據順以聴也順以則也之例
 則未甞不取諸爻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咎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之象也執其隨咸其股之義也
[005-11b]
 執之一字陋之之辭也故象傳曰所執下也○執其
 隨此於爻體無所取只是就位上取咸以人身取象
 九三當股之處故咸其股執其隨不可説出過剛不
 中如六二之咸其腓初六之咸其拇九五之咸其脢
 一槩皆以位取○下二爻皆欲動者三亦不能自守
 而隨之所謂同乎流俗合乎汚世而不克自樹者也
 如是而往則業廢功隳名敗而節喪焉有不吝者一
 説不必論到此只所執也下便是吝
[005-12a]
象曰咸其股亦不處也志在隨人所執下也
 下二爻隂躁其動也宜九三陽剛居止之極宜静而
 動可吝之甚也如王莽圖簒漢當時貢符獻瑞成羣
 者固不足怪揚雄以當時名儒乃亦劇秦美新甘為
 莽大夫朱全忠滅唐羣下楊師厚劉知俊輩為之効
 力苟圖富貴固不足言其張文蔚薛貽矩輩素以文
 行著稱乃亦甘為逆賊佐命卒就唐六臣之誅髙季
 廸鶴媒詩云嗟爾髙潔非凡鳥胡為狥食移此心○
[005-12b]
 所執下也葢丈夫不能自樹而以同俗從衆為志良
 可醜也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徃來朋從爾思
 九四居股之上脢之下又當三陽之中心之象咸之
 主也既是心便為咸之主二句相承心便是咸之主
 如拇如腓如股如輔頰舌皆心之所役使以感物者
 惟心則為主也心之感物當正而固乃得其理此理
 字與繫辭傳本義所謂理本無二及皆感應自然之
[005-13a]
 常理理字相同葢理即正理也下文云失其正者失
 其理也正而固者應事接物一視其理之當然愛憎
 取舍一以至公而無私確乎其如是而不移所謂正
 而固也如是則雖不期於人之應而莫不丕應徯志
 矣雖不必於人之從而自信從者衆矣何吉之不得
 何悔之不亡○憧憧猶是刺刺屑屑之意正韻曰不
 絶貌亦近之憧憧往來不可謂憧憧於徃來之間只
 是憧然而往來語類云是箇不好的往來往來自不
[005-13b]
 妨只不合憧憧耳往來正是感應二字日往則月來
 寒往則暑來亦是這箇往來朱子曰感應二字有二
 義以感對應而言則彼感而此應專於感而言則感
 又兼應意故此往來二字皆歸於所感之一感字累
 於私感則雖著意於感物而所感者能幾何此見貞
 吉二字雖聖人之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者亦不過此
 天下之理公大二字相連私小二字亦相連○恩欲
 歸己怨使誰當故憧憧往來則朋從爾思而已明不
[005-14a]
 能及逺也○憧憧往來欲物之我從也然既有心於
 感物則所感者狹矣故但其朋類從之而其所感之
 不及者不從也是以君子之道莫若廓然而大公物
 來而順應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所以能上下與
 天地同流○味九四爻象大㫖只是一正一反説葢
 貞者虚中無我之謂也憧憧往來反是吉悔亡者感
 無不通也朋從爾思反是此葢覇王之辨也此爻辭
 闗涉最大而要分明是心學心法與艮卦彖辭一般
[005-14b]
貞吉悔亡未感害也
 不正而感則有害是不正之感乃為感害也唯貞吉
 而悔亡則不至於感害矣不正之感如何便有害要與
 朋從爾思處見得葢恩欲歸己怨使誰當自當有害
 此不易之定理也害即是悔而不吉
憧憧往來未光大也
 言私小也與渙九四光大義同一説謂其不能及逺
 也申朋從爾思意言於其道未為光大也此説似更
[005-15a]
 長
九五咸其脢无悔
 本義云脢背肉在心上而相背謂其與心相背也葢
 一人之身衆體如拇如腓如股如輔頰舌皆聴心而
 動者也獨脢不然脢既不能感乃曰咸其脢者正以
 明其不能感也如同人上九無所與同者也乃曰同
 人于郊亦正以明其無所同也二爻一律○此爻如
 一剛介之士廉隅壁立而舉世莫與自感道言之固
[005-15b]
 未為善然終不至於招咎而取尤所謂無咎無譽者
 也無悔者非取之也是乃因貶得褒貶中之褒也
咸其脢志末也
 謂其志如此抑未矣同人上九曰同人于郊志未得
 也
上九咸其輔頰舌
 舌動則輔應而頰隨之三者相須用事皆所以言者
 故周公兼舉之○本義居説之終以二體言處咸之
[005-16a]
 極以全體言咸其輔頰舌所謂嗇夫喋喋利口者也
 ○不言凶咎者不言可知也
巽下/震上
恒亨无咎利貞利有攸往
 震剛居上巽柔居下剛柔各得其位理之常也如以
 柔居上以剛居下則剛柔易位非其常也○震雷㢲
 風二物相與程傳曰雷震則風發二者相須交助其
 勢皇極外篇第十九板曰有雷則有電有電則有風
[005-16b]
 張子曰凡隂氣凝聚陽氣在内者不得出則奮擊而
 為雷霆在外者不得入則周旋不舍而為風或曰雷
 震則風發畢竟此理如何愚謂風自火出火熾而風
 自生矣但解得此理則所謂雷風恒者可得而推矣
 火伯璿曰史載風赤如血葢赤陽也陽氣極盛而風
 有形異也近世颶風大作則空中火飛火極明處風
 亦極盛葢氣之所奮激便有風理必然也口鼻之息
 尚有微風況雷乎雷常有火總是氣之發也故電輒
[005-17a]
 先之皆陽盛也風多有不因雷者不必言矣但雷震
 則便有風此是雷之風也故為常理不然聖人誣矣
 雷風相與聖人認得真而以為常衆人不知特强説耳
 葢不知自有雷風相與之風而疑尋常之風不必皆
 有雷也雲從龍之雲亦與尋常之雲不同葢自是龍
 身上蒸濕之氣之所為也盛則亦成雨矣皆常理也
 ○㢲順震動為㢲而動大凡人之動作必須㢲順不
 順而動於理固不可於勢亦不濟故順而動者乃理
[005-17b]
 之常也○二體六爻隂陽相應以二體言震剛而㢲
 柔一剛一柔之相應也以六爻言初剛而四柔二剛
 而五柔三剛而上柔各一剛一柔之相應也皆為理
 之常也或以二體六爻為二體之六爻如此則本義
 何用二體二字如既濟曰六爻之位各得其正未濟
 曰卦之六爻皆失其正噬嗑曰三隂三陽剛柔中半
 皆不曰二體六爻也且此言二體剛柔相應自與上
 句剛上而柔下不同葢上句重在上下二字謂剛居
[005-18a]
 上柔居下乃理之常也此句重在應字若二體皆剛
 或皆柔便非一隂一陽之常理矣六爻亦然二體六
 爻隂陽相應此論常理不可只就卦爻言當説出一
 步涉事物上去如剛上柔下雷風相與㢲而動例皆
 以人物常理言也○本義其占為能久於其道則亨
 而無咎此久於其道與彖傳久於其道語意輕重不
 同彖傳重在道字上此本義重在久字上但所久者
 亦道也若非其道何以得亨無咎故如此立言或者
[005-18b]
 以為天下之道二不仁亦喚做道又曰君子之道小
 人之道皆道也此道且可泛説至下文則乃為得所常久
 之道方謂不失其道所謂貞也不知上文恒亨無咎
 己是指貞者言矣但未説出貞字下句方丁寜出猶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豈有不貞而得為于野乎而
 得亨利涉乎下句利君子貞亦是方丁寜出耳本義
 則乃為得所常久之道道字亦不甚重得字最重守
 貞方為得其道不然則失其道矣得失之分貞不貞
[005-19a]
 之間也○利貞利有攸往本義云然又必利於貞守
 則乃為得所常久之道葢不貞則非所謂恒矣世固
 有執抝終身者如楊墨之徒所守非不堅正則未也
 故終不可行○利有攸往則亨無咎意利貞則利往
 矣謂利貞為不易之常利往為不已之恒者非也且
 不易不已本非相對不已者乃所以為不易也四時
 變化而能久成是也卦辭此二句只是占○恒卦彖
 辭須以守字對行言有大涵養則有大設施守之也
[005-19b]
 固則其行之也力理固有不可誣者若其守不堅則
 其用不利故精義入神以致用也亦是此理○大凡
 事都須有箇把持方有箇設施此在人實見得利貞
 以守言利往以行言通書曰守之貴行之利人曰藴
 之為徳行行之為事業文言曰君子以成徳為行又
 曰君子進徳修業欲及時也皆此理也
恒亨无咎利貞久於其道也
 彖傳久於其道也或認其字太深謂久於其所當久
[005-20a]
 之道方與前本義得所常久之道相協然則下文所
 謂聖人久於其道者亦欲如此認乎是不必然矣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帶上文説來語意若云此天地之道所以恒久而不
 已者也本義倒解欲其明耳○天地以正不著力天
 地自無不正也 又不是以正方能長久謂所長久
 者皆正也如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萬古常然皆其理
 之當然者也庸何不正之有如所謂正大而天地之
[005-20b]
 情可見者○天地所以長久者亦以正而已而況人
 乎以此見恒之必利貞也○天地之道此道字與久
 於其道道字輕重不同下文以正而已之正字却是
 本文其道之道字
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
 以其静之極而言則曰終以其動之端而言則曰始
 其守不堅則其用不利亦如所謂不專一則不能直
 遂之意故曰終則有始也葢動静不可正訓終始而
[005-21a]
 一静一動實為終始也在此則静為終動為始○利
 貞謂所恒者正也只就自家身上説言守得這道理
 有常利往是發施出來故曰終則有始也必如此説
 方得分明○此釋卦辭利有攸往言其往之所以利
 者非自能利也葢以其能久於其道而有終終則有
 始而自利有攸往矣此以静為終動為始静體而動
 用也知動之生於静則知利貞之所以利往矣此自
 然之理也故曰以静為主此理闗涉最大○按彖辭
[005-21b]
 利貞利有攸往本是相連句似不可析今彖辭乃析
 言之然却云終則有始也意義自相貫而周浹矣
日月得天而能久照
 愚謂日月非天則無所附麗矣能久照乎○依程傳
 云順天之道往來盈縮故能久照而不已得天順天
 理也葢是言天之行有常運日月趨其運度而行是
 為得天歟然考之天之行一日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四分度之一日之行比於天為不及一度月之行又
[005-22a]
 不及十三度有竒是天自天日自日月自月不見日
 月之順天行親切處似只可説日月附麗乎天以照
 臨下土為得天也○正蒙天道篇曰日月得天得其
 自然之理也非蒼蒼之天也此與程傳合葢程張二
 先生當時同㑹講易此等處恐俱甞共商量過後學
 似不可更立别説但據本文云日月得天其意若自
 然明白分明一箇得天在目前似不消説到往來盈
 縮之順天理處故雖有程張之説在而愚心終未能
[005-22b]
 釋然也○或曰但本義無解而程傳有解者若傳既
 有解朱子不以為非故本義不復著也後學便當從
 程傳是未然程傳之説明明白白的當者本義亦多
 更自説出豈以其既是而不重著乎葢本義則自為一
 全書非為補程傳之欠也至於其一二之説得詳明而
 不可易者乃曰程傳備矣如或説得雖善而或一句
 一字之未切於易之本義者則皆不復云而自為之
 説今日月得天而能久照本義未甞云程傳備矣學
[005-23a]
 者斟酌講論何害也耶
四時變化而能久成
 愚謂久成者成四時也程傳謂生成萬物葢與上文
 久照相對為例此恐當從程傳久照者照萬物也久
 成者成萬物也但久成不必依程傳以為亦本於得
 天葢日月久照以得天也四時之久成以變化也亦
 自然明明白白道理何為又以得天挽入變化來
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
[005-23b]
 此中庸所謂久則徵也葢天下化成非勉强行道於
 嵗時者所能致也故曰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久於
 其道意重天下化成乃聖人久於其道自然之符應
 也
觀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天地萬物之情皆有恒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
 之道貞明者也動者常動静者常静飛者常飛潛者
 常潛天地萬物之情常常是如此而已其或有不如
[005-24a]
 此者謂之變怪
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雷風説見上立未是恒不易方乃恒也方道之所在
 也立不易方即所謂久於其道也
初六浚恒貞凶无攸利
 浚深之也如浚井之浚謂求恒之深也初六知常而
 不知變者也按本義易之大例初便應四是初與四
 為正應本理之常也然此爻則有不然者自初而言
[005-24b]
 初居下上視乎四勢分遼濶未可深有所求也又自
 四而言四震體震動無常也且四又陽陽性上而不
 下其情不下接也況又隔於二三其勢亦有所阻也
 是四應初之意有異於常而尤不可深以常理求之
 矣○又云以上本義皆言其不可深求以下則言其
 不知其不可而深求之也○夫初本不可深求於四
 然唯明者能見幾而作今初六柔暗不能度勢又以
 隂居㢲下為㢲之主㢲之徳入也居其最下而為之
[005-25a]
 主入之深者也是其性務入矣故深以常理求之言
 欲其聴施欲其報必竭其忠必盡其歡如此非唯不
 塞所望而反逢彼之怒隙由是起怨由是生祻由是
 作矣故貞凶无攸利凶有害也無攸利無益也兼舉
 而備言之甚言其不可浚恒也○初之所求於四者
 本理也而其所以不可遂其所求者則勢也理勢之
 間君子審焉○貞凶無攸利葢求榮而反辱之意○
 或問劉蕡程子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曰然則宜如
[005-25b]
 何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也踈逖小臣一旦欲以新間
 舊難矣○東坡曰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用生生之
 不能用於漢文也夫絳灌君臣相得之分豈特父子
 骨肉手足哉賈生洛陽之年少欲使其一朝之間盡
 棄其舊而謀其新亦已難矣為賈生者上得其君下
 得其大臣如絳灌之屬優㳺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
 不疑大臣不忌然後舉天下而惟吾之所欲為安有
 立談之間而遽為人痛哭哉
[005-26a]
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本義意全象傳只是本義在初二字之意
九二悔亡
 程傳曰在恒之義居得其正則常道也九陽爻居隂
 位非常理也處非其常本當有悔能恒久於中則不
 失正矣中重於正中則正矣正不必中也○愚謂以
 陽居隂如所處非其位所遭非其時皆是本宜有悔
 也以其久中則雖所處所遭非其時位然能處置調
[005-26b]
 停得好而守之無失亦終無悔也○按程傳居得其
 正則常道也則以陽居隂不必説是所處非其位所
 遇非其時分明是所為有失後來補救得好耳葢悔
 理自内出者如所處所遭非其時位於吾何悔此亦
 精義之法如亞夫將兵致得軍中夜驚先儒所謂亦
 未是節制之兵此亦是失常理而有悔處然能静以
 處之堅卧不起故卒定此亦久中悔亡之意○彖傳
 曰久於其道而此曰久中者要之道外無中中庸章
[005-27a]
 句曰道者天理之當然中而已矣但道字本自以理
 之正言○一説悔字不必拘是理自内出者讀到睽
 卦六爻當有疑正字不必解作不偏不倚只是不邪
 之意○在恒之卦而居下體之中即為久中之義○
 九二之以陽居隂亦須是説他人事上處置有乖方
 處却有久中好處來補他所以悔得亡又看得久中
 在人是箇厚重而有常徳的人其以陽居隂之失特
 其一時一事之過此説久中又與前説不同此説似
[005-27b]
 勝
九三不恒其徳或承之羞
 本義位雖得正本是有徳者然過剛不中志從於上
 心慕富貴利逹而不能久於其所是有徳而不能恒
 葢初志可觀晚節頓改舍大路而趨荆棘舍靈龜而
 觀朶頤如漢之華歆本與邴原管寧齊名其後仕曹
 操遂甘為鷹犬至破殿壁出伏后而殺之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今其汚名流穢千古何忍如之又如唐之
[005-28a]
 臣曰張文蔚曰蘇循曰楊沙曰張䇿曰薛貽矩曰張
 光逢其始也皆以名行重於當時及朱溫簒唐或為
 勸進或為奉璽無不奔走於賊庭是雖竭東海之波
 莫雪其汙矣○或者不知其何人之詞辱之者衆莫
 知為誰○承奉也自送與他不求而至也○本義又
 云言人皆得奉而進之不知其何所自來也此句兼
 或承二字解語意與亂臣賊子人人皆得而討之者
 同○貞吝者貞而不恒故居貞而無恒以内則終不
[005-28b]
 可以順乎親以外則終不可以信乎友以上則終不
 可以得君以下則終不可以得民何所往而可故凶
 孔子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不恒其徳或承
 之羞此二句就九三本爻言亦即所謂貞吝也下文
 貞吝二字又是申戒占者之辭亦即上文所謂不恒
 其徳或承之羞者也言不恒其徳或承之羞是已足
 以戒占者乃又曰貞吝申戒占者之辭也
不恒其徳无所容也
[005-29a]
 言無往而不得辱也如所謂國人皆賤之徧國中無
 與立談者之意
九四田无禽
 程頤傳曰人之所為得其道則久而成功不得其道
 雖久而何益夫恒久固美徳也但欲其所當久耳今
 九四以陽居隂久非其位是不當久而久者如此何
 利故其象為田无禽占在象中也此爻之象非專為
 田設也故本義云占者田無所獲而凡事亦不得其
[005-29b]
 所求也若只從田無禽説久非其位意則是久田於
 無禽之地決然不得禽也守株待兔即是久非其位
 安得禽也泛言人事則凡所處非其地所乗非其時
 所為非其方所交非其人皆久而無功凡百人事中
 惟田之於禽所得最大最顯人所易見故此以為象
 而一切人事皆在其中矣本義云占者田無所獲而
 凡事亦不得其所求姑以田無所獲為主而推類以
 盡其餘
[005-30a]
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此與舍逆取順失前禽也即鹿无虞以從禽也同意
 皆理在象中意在言外申爻辭之法當然耳
六五恒其徳貞婦人吉夫子凶
 以柔中而應剛中常久不易正而固矣然非君子經
 常之道也如使以吾之剛應彼之柔而有其常則何
 嫌哉今自身是柔惟順他人此惟婦人所宜耳故曰
 婦人吉夫子凶正而固矣只在常久不易上説他卦
[005-30b]
 以柔中而應剛中極是好爻惟此爻為不好者被恒
 字累也夫丈夫豈可以柔順為常○朱子小註謂要
 看得象占分明恒其徳貞象也婦人吉夫子凶占也
 本義曰故其象占如此依此小註則凡云故其象占
 如此亦須有别不可混論
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
 爻象只是婦人吉而象傳加一字曰婦人貞吉者婦
 人如是而吉者以婦人之道不再醮也貞即所謂恒
[005-31a]
 其徳也○從一以一人言所謂不二夫也
夫子制義從婦凶也
 從婦則剛柔易位矣牝鷄司晨矣
上六振恒凶
 恒極則不常以全體言震終則過動以上體言總是
 從上字取又隂柔不能固守居上非其所安則兼六
 字取夫隂柔居上非其常也況又不能守斯為振恒
 矣上六便是不恒如何言振恒葢振則非恒恒則不
[005-31b]
 振謂之振恒正所以明其不能恒也猶咸其脢之意
 ○隂躁則不能理性世間事若箇不因忙後錯了其
 凶固宜○恒極則不常程子曰物理極而必返以近
 明之如人適東東極矣動則西也如升髙髙極矣動
 則下也既極則動而必反也
振恒在上大無功也
 在上二字正是謂其處恒之極極則變矣故曰恒極
 則不常也所以象傳特露出在上二字以見此爻之
[005-32a]
 所以為振恒處如牽復在中元吉在上之類其意皆
 然○或者謂當如程傳云在上而其動無節及本義
 居上非其所安之説葢幸程傳本義有此二句而强
 壓為之説耳其謬亦不待深辨○在上只是恒極則
 不常之意不必兼震終則過動説
艮下/乾上
遯亨小利貞
 遯者退避也凡動静間一進一退亦謂之退故退字
[005-32b]
 不足以盡遯字之義須兼避言葢其所以退者正以
 避小人之禍也○為卦二隂浸長陽當退避隂陽是
 活套字在天有天之隂陽在地有地之隂陽在人有
 人之隂陽在物有物之隂陽此隂陽則指人類言也
 陽是君子隂是小人故下文云不可以浸長之故而
 遂浸廹於陽也所指明矣○二隂浸長陽當退避何
 不曰君子小人只曰隂陽葢就卦而言於解卦名之
 義為切如下云九五當位而下以六二應之亦以九
[005-33a]
 五為君子六二為小人然亦只喚九五六二也○二
 隂浸長隂有伴了小人合交之勢○方一隂之生雖
 履霜堅冰之勢終亦在所必至但隂猶獨而未羣也
 故只名姤及二隂成聚則其可危又非姤比矣此時
 直須遯也故為遯一句連上文二隂浸長陽當退避
 為文尤見隂陽二字分明是指人類葢造化無遯惟
 人事則有當遯處○六月之卦也姤五月一隂遯六
 月二隂否七月三隂觀八月四隂剥九月五隂坤十
[005-33b]
 月純隂○遯亨本義云陽雖當遯然九五當位而下
 有六二之應若猶可以有為言君子之勢雖已當退
 避然君子中有九五者有陽剛中正之徳而下應柔
 順中正之六二自是小人中之好者初無不相容之
 意是君子若猶可以有為而不必遽遯也但二隂既
 浸長於下則雖有九五之徳六二之應終不能遏小
 人之盛終不能挽君子之衰其勢不可不遯故其占
 為君子能遯則身雖退而道自亨苟不知遯則身中
[005-34a]
 小人之禍而道亦與之俱否矣故惟身遯則道亨其
 道之亨者非亨於天下亨於一身也與困而亨習坎
 之心亨一例○彖傳曰剛當位而應當位非以為君
 位亦不得兼位言依爻辭本義云剛陽中正是純以
 徳言言其徳之盛又有六二之應誠有非他爻比者
 若兼位言則六二之柔順中正亦為兼位乎或謂易
 中但言當位俱是言其徳之當位如當位以節之類
 若純以徳言則當云剛中而不曰當位矣以為位兼
[005-34b]
 徳之意愚謂如未濟剛柔正而位當也亦以為兼徳
 位乎看易者安得泥於辭而以為典要須順其意之
 所指乃得其理○此卦九五只是君子陽也亦是在
 位之君子但此以九五釋亨又不涉於位也○身退
 而道亨者得以自伸其志於隠約之中也○小利貞
 承上言君子以小人之浸長固當退避但汝之為小
 人者還須利在守正不可憑爾浸長之勢而遂陵轢
 君子安知其不為禍乎葢自古小人之害君子終未
[005-35a]
 有能獨免者聖人非徒為君子計而亦為小人計然
 其所以為小人計者正以為君子計也抑邪輔正以
 立人道所謂所以賛化育而參天地者○小謂隂柔
 小人也即小往大來之小○易所以以陽為大隂為
 小者誠以大人之大也誠以小人之小也此意最可
 以深長思也葢大人是何等器局規模小人是何等
 器局規模大人云為氣味是如何小人云為氣味是
 如何古人謂之大人謂之小人真有㫖哉真精義哉
[005-35b]
 所謂君子者亦然君子是王公王公氣魄亦自大朱
 子謂劉共父作王龜齡文集序有曰葢甞驗之天下
 之人凡其光明正大磊磊落落如青天白日如髙山
 大川如雷霆之為威而雨露之為澤如龍虎之為猛
 而麟鳳之為祥者必君子也而其依阿淟涊瑣細盤
 屈云云者必小人也亨為君子言小利貞為小人言
 ○此卦之占與否之初二兩爻相類皆諷君子以避
 小人皆警小人以不可害君子
[005-36a]
遯亨遯而亨也
 遯亨謂遯而得亨也見不可不遯也
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
 剛字只當九五字當位兼陽剛中正本義亦云九五
 當位是九五字正當此一剛字也○剛當位而應與
 時行也語録云此所以遯而亨也隂方微為他剛當
 位而應所以能知時而遯若全依此説不惟與本義
 背與理實有未通處以為為其剛當位而能遯可也
[005-36b]
 兼謂以其有六二之應所以能遯則如何可通夫六
 二是隂柔小人但中正為近厚者耳小人豈是能為
 君子謀而勉使遯乎按九五爻辭下朱子小註曰剛
 當位而應是去得恰好時節小人亦未嫌自家只是
 自家合去莫見小人不嫌却與相接而不去便不好
 所以戒約他貞正方得所謂小人未嫌自家者正所
 謂下有六二之應若猶可以有為者也所謂莫見小
 人不嫌却與相接不去者正此所謂二隂浸長於下
[005-37a]
 則其勢不可以不遯者也尤見卦象與否之初二兩
 爻相類而此當從本義為定矣○以九五一爻釋亨
 義猶云以卦體明之指九五也故獨言以九五一爻
 其不曰釋卦辭而曰釋亨義者曰釋卦辭則似通釋
 卦之辭矣曰釋亨義是逐句之義且此大文若非本
 義有以九五一爻釋亨義一句則疑於明遯義矣不
 見果是遯而亨意葢卦名遯字只是言其勢之當遁
 卦辭本九五之剛當位而應方是言其能遯能遯乃
[005-37b]
 亨也○因此本義一句尤見得前本義是與此意同
 不是兩意葢此既以九五釋亨則前本義九五當位
 云云者獨非所以釋亨乎而彼此一意不容獨異者
 昭昭矣又可泥小註之言乎
小利貞浸而長也
 以其進故止之○浸長二字最當細認朱子小註云
 如王允之於董卓謝安之於桓溫皆是小人盛極而
 衰時節故制之易若是浸長時將何䇿以禦之只是
[005-38a]
 退避聖人甚要人知幾不然剛當位而應時多少好
 故曰若猶可以有為然大勢終是難支了故曰但其
 勢不可以不遯所以決是遯去知是無奈他何不如
 早行為嘉故九五為嘉遯○朱子曰王允是筭殺了董
 卓謝安是乗桓温之老病又曰他是大臣亦如何可
 去此為在下位有為之兆者則可去大臣任國安危
 君在與在君亡與亡如何可去愚按異姓之卿亦可
 去
[005-38b]
遯之時義大矣哉
 夫隂方浸長其堅冰之漸剥牀之勢吾力莫如之何
 所謂處之難也只得見幾遯去而已矣失此不去後
 悔何及穆生曰今不去楚人將鉗我於市者為此矣
 故曰遯時義大矣哉○又曰隂方浸長處之為難一
 説隂尚未大盛此際乃人所苟安而不能決去者也
 故曰處之為難夫子所以嘆其時義之大欲人之審
 處而決去也蘇子瞻論晁錯曰天下之患最不可為
[005-39a]
 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
 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為之則天下忽
 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是亦處之為難意司馬温公
 曰聖人之慮逺故能謀其微而治之衆人之識近故
 必待其著而後救之治其微則用力寡而功多謀其
 著則竭力而不能及也亦頗是處之為難意此二説
 於姤之時義大矣哉為尤切此説非本文之意本文
 以浸長為盛非以為微也詳之
[005-39b]
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逺小人不惡而嚴
 天下有山天雖無意於絶山而山自不能以及乎天
 遯之象也遯是相逺之義非退避之義也或以為天
 遯山又或以為山遯天者非也據下句君子逺小人
 而言則君子如天小人如山此是天逺乎山之意君
 子逺小人不惡而嚴不必説君子遯小人只是從天
 下有山取其法象葢君子之於小人決不可不逺之
 而使之得近但亦不必惡厲以逺之惟嚴以自守則
[005-40a]
 一正足以却千邪而小人自不能近矣嚴則如天然
 不求其逺而勢自不能近矣信然信然故曰君子如
 天小人如山相絶之義便是如此方得朱子以為亦
 推得好是也○君子自守之常非法不道非禮不動
 然望之儼然聴其言也厲則邪正不容以並立彼之
 小人自有不麾而去者矣○小人自不能近非獨其
 勢不可近有心醉神服而不敢近之意程傳曰在乎
 矜莊威嚴使之敬畏則自然逺矣愚謂威如之吉反
[005-40b]
 身之謂也只矜莊威嚴固亦足以逺之然未足以盡嚴
 字之義也必兼律身素行言若只是容貌辭氣間嚴則
 小人之奸猾者固未易却也恐適以取其侮惡亦未
 專謂惡聲厲色凡用心阻拒如令門上莫禀或打稟
 門皂𨽻之類皆是○嚴者君子自守之常而小人自
 不能近味其語意方知君子之嚴非專為小人設也
 既不專為逺小人設則兼持身之素為是矣況曰自
 守之常豈專在容貌辭氣間邪天下有山遯此遯字
[005-41a]
 亦與卦名之義小異○一説亦指君子避逺小人○
 補註曰君子㳺心髙明不與汙下者處猶退避也嚴
 者以禮律身之謂惡則疾之已甚之詞
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
 易爻之例以始終言之則下爻為初上爻為終以上
 下言之則上爻在前為先下爻為後此卦是遯此一
 爻獨居一卦之下是遯而在後故以為遯之尾也遯
 尾厲危其遯之不早也況可占所往乎晦處静俟可
[005-41b]
 免災耳晦處静俟即俟也晦處者即今日儉徳避難
 韜光全身也静俟者以否運亦有時而過時過則行
 矣且當隠約以待之然静俟亦不在晦處之外晦處
 所以静俟也
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言遯尾之厲是惟不知早遯而尚往耳如不往則何
 災之有所謂敬慎不敗也亦是此例
六二執之用黄牛之革莫之勝説
[005-42a]
 辭意云固之以黄牛之皮雖欲解之而不勝也勝音
 升然勝字亦不必解作盡字猶云不勝卮酒之勝言
 欲解脱之而不能也況作不能盡脱則亦有被脱者
 矣○執之用是以此固之也此全是六二之象小註
 云此言象而占在其中○本義以中順自守人莫能
 解葢黄中色牛性順六順也二中也就隠遯上説如
 何見是中順葢收歛其徳不形於外不危言激論不
 矯矯伸節惟知自守而已此之謂中順只看自守二
[005-42b]
 字莫之勝説總是中順字内取出是順而健者也坤
 卦所謂順而健者當依此例解是順中之健守得那
 順堅固便是健處處不著吉凶見占者當如此象云
 耳
固志也
 謂自固其志不可榮以禄也就是莫之勝説意葢執
 用黄牛之革便自莫勝説矣非别一意也
 一説固必也固志謂必遯之志也
[005-43a]
九三係遯有疾厲畜臣妾吉
 其曰係遯有疾厲是正意又曰畜臣妾吉雖云尚有
 此一吉然益足以見係遯之無所利矣猶咸九五咸
 其脢而曰無悔云耳皆是短中求長因貶得褒其褒
 亦貶也○或曰畜臣妾吉自是一占看來不然分明
 是明係遯之無所利耳○臣妾僕妾也古有云臣妾
 朱子所謂終日在腳手頭者也係遯是危邦已不可
 入亂邦已不可居乃顧戀家族妻子及權利之類而
[005-43b]
 隠忍濡滯不能決去如是則名節必為之虧身家反
 為之累此其疾也厲孰甚焉○厲字還須看得與凶
 字有别方是莫説到䘮身敗家處葢䘮身敗家則是
 已凶矣非止厲矣厲只是危意危之者危其將至於
 䘮身敗家也然常驗之古今其係遯而終能免於䘮
 身敗家者亦寡矣○本義下比二隂葢九三陽也本
 是君子○畜臣妾吉言以係遯之道畜臣妾可無疾
 厲耳疾非身之病其行之疪也○以係遯為疾者深
[005-44a]
 病其當去而不能去似是箇魔病然也有鄙薄之之
 意有傷惜之之意○本義葢君子之於小人惟臣妾
 則不必其賢而可畜耳此句須看得有下落葢臣妾
 亦是小人中人係遯之情於小人中只可用於臣妾
 若夫正經奸雄小人逺之惟恐不逺去之惟恐不速
 況可為之係戀而不能釋去哉而凡一切事之大者
 但有所係而不能決便能致厲矣○賢字屬畜臣妾
 者但有所係戀便為不賢矣故云惟臣妾則不必其
[005-44b]
 賢而可畜或説賢字指臣妾見得賢人君子不可得
 以私恩畜也所謂君子不可虚拘者也○一説君子
 小人俱要泛説不可指定做有徳之君子既是有徳
 如何有戀愚謂還可兼徳而言且君子而不仁者有
 矣夫愚故亦曰但有所係戀便為不賢矣
係遯之厲有疾憊也
 係遯則志氣終於不振是為疾憊而致危必矣憊只
 是困憊義亦不必説到䘮敗處貼疾義不貼厲義疾
[005-45a]
 則厲矣不待言○一説爻曰有疾厲而象曰係遯之
 厲有疾憊也明厲則疾憊疾憊則厲也看來疾與厲
 須有别厲字自有易中凡例此不可獨挽以就疾字
 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大事不必説外去君子之出處去就便是事之大者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好遯好而能遯也一字為一句然則剥之無咎可以
[005-45b]
 此例證矣九四與九三正相反○君子吉者君子能
 遯則身雖退而道亨吉也吉不可説大重小人否程
 傳讀作鄙音想朱子初年亦從其音後來見其不通
 遂改讀為缶音耳何以見否塞之義不通葢否字是
 主君子而言若小人否塞何足憐哉故君子道長卦
 謂之泰小人道長卦謂之否否亦謂君子否也不然
 小人道長説作小人泰亦得了然後知易為君子謀
 不為小人謀○依程傳讀為小人否音鄙/則是小人
[005-46a]
 為訴不幸矣小人無不幸○既曰君子吉何不曰小
 人凶而曰小人否者罪其不能絶所好也使能絶所
 好則亦為君子矣何不吉之有然君子既以好遯而
 吉則小人之不能者凶可知矣上文不特曰君子好
 遯而又必言吉者要其終而言亦所以勸也
九五嘉遯貞吉
 九五是君子下應六二六二隂柔是小人但其柔順
 中正却是小人中之好者初無害我之意況九五陽
[005-46b]
 剛中正又是的確人望只是見得自家合去即便決
 去了全身全節不辱不殆所謂嘉遯也此與大人否
 亨之意相類○朱子曰此爻便是剛當位而應處是
 去得恰好時節小人亦未嫌自家只是自家合去依
 此便是彖辭彖辭意同剛陽中正即是剛當位處純
 以徳言與柔順中正類矣
嘉遯貞吉以正志也
 以能正其志而不苟容也正是活字其他遯字者或
[005-47a]
 迹涉不安然後遁去如九五在我既無疪在人又不
 我嫌全未見有可去之隙然以將來之勢宜早引去
 去得甚好故曰嘉遯若待小人有言然後去不為嘉
 矣嘉遯如俗云去得妙也
上九肥遯無不利
 本義云以剛陽居卦外下無係應葢剛陽則有果斷
 之明居外則隂禍未及其身下無係應則無所牽係
 為能得意於逺去是遯之逺而處之裕者也占者如
[005-47b]
 是吾見從容自得綽有餘裕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
 友中傷之禍無自而及汙濁之世無自而染無不利
 也但其利止於一已而已○九五嘉遯如微子上九
 肥遯如伯夷太公○嘉遯如張子房肥遯如商山四
 皓○一是當在位而遯一是逸民
肥遯無不利無所疑也
 無所疑在肥遯字上坦然無礙也可以想見其肥遯
 之意
[005-48a]
乾下/震上
大壯利貞
 大壯利貞葢大壯勢也利貞理也大壯而不利貞則
 勢有餘而理不足恃壯妄為豈其利哉故利在正固
 也○大壯或失其正或正而不固皆不過是强猛之
 為耳非君子所以自固之道也○或曰四陽盛長為
 大壯若五陽六陽不尤壯乎而以此為大壯何也曰
 盛長者方亨之勢也故曰盛長是以大壯若五陽之
[005-48b]
 夬其勢近滿純陽之乾則陽勢已滿如既午之日既
 望之月皆不謂之壯矣人三十曰壯亦是血氣方盛
 發而滿足之時○大壯而曰利貞者其詞危危者使
 平易者使傾易之道也更以夬之彖辭觀之益信聖
 人之情可見矣
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
 以卦體言大者壯也固為大壯之義以卦徳言乾剛
 震動所以壯也亦為大壯之義釋卦名有兩義也兩
[005-49a]
 義不相涉○剛以動故壯以字作而字看剛體而動
 用也剛而能動是挾能為之資而又濟以必為之志
 則何為而不成何往而不濟何堅不可破何難不可
 克所以壯也看所以字見得壯猶在後
大壯利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
 謂大壯利貞云者言大者却要正也不可謂所以大
 者以其正也如此説則非釋利貞之義而大字便與
 卦之大字不同却與卦辭異㫖矣故不必從○大者
[005-49b]
 正也與上文大者壯也句法相類然大者却要正也
 語録云所以大者以其正也恐記者之誤語録又一
 説云上大字是指陽下正大是説理此説明白可據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到此大字方與上文二
 大字不同此正大二字純以理言○或云天無私覆
 而無所不覆天之正大也地無私載而無所不載地
 之正大也看來此説於情字尚未盡且未切須兼覆
 載生成言乃可以生成言之氣一舒而萬物皆生天
[005-50a]
 地無容私於其間也氣一翕而萬物皆成天地無容
 私於其間也以至雨露之沾濡風霆之流行日月之
 照臨山川之流峙皆無所容私於其間也其正大何
 如哉○天地之正大總是無邪曲難分正是如何大
 又是如何所謂所以大者以其正也安頓在此處却
 無妨故君子謂之大人以其正也為不善者謂之小
 人以其不正也此理誠可玩味○天下之理私者必
 小正者必大葢正則公而大矣同人于野亦以正而
[005-50b]
 大也若於宗則不正亦不大○正大而天地之情可
 見矣切不可泥正大字是人事之正大正大二字且
 虚講不可就指為天地之正大須於天地之情可見
 處方發揮出天地之正大意○按本義云釋利貞之
 義而極言之可見正字尤重大字本是帶説而却與
 正字平正則大矣○天地之情不外乎正大而大壯
 其可不利於貞乎
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005-51a]
 雷在天上烈烈其聲赫赫其威肅羣聴而起衆蟄其
 勢壯甚大壯之象也君子體此一毫非禮之事不踐
 諸身是不為人欲之私所屈矣何壯如之故曰自勝
 之謂强也中原之戎虜易逐一己之私意難除真所
 謂壯哉○造物以雷在天上為大壯君子以非禮弗
 履為大壯自勝者强不是説自勝則能强
初九壯于趾征凶有孚
 本義云剛陽處下而當壯時以陽剛之資而處於下
[005-51b]
 位則不安於下且又當壯時其力足以鋭於進者也
 故為壯于趾之象占者居下而壯於進其凶有孚矣
 ○居下而壯於進則咈於理而忤於勢必值裁抑之
 虞反取用窮之災矣道理與咸拇浚恒同
九二貞吉
 貞吉還須就壯上説叅之九四之貞吉則然○本義
 所處得中則猶可因以不失其正中葢指心言正葢
 指其所為之事言夫二以陽居隂已不得其正則是
[005-52a]
 其所為未免恃壯矣所處得中因以不失其宜則是
 由其宅心忠恕不肯為過當之舉故能因以戒其恃
 壯之為也○書君牙曰爾身克正罔敢不正民心罔
 中惟爾之中蔡氏傳曰正以身言欲其所處無邪行
 也中以心言欲其所存無邪思也據此則中正之辨
 所從來舊矣九二吉字頗難説若以大壯利貞例則
 是不躁於進而終無不遂進者但據九四爻下朱子
 小註云此卦如九二貞吉只是自守而不進九四藩
[005-52b]
 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却是有可進之象則九二貞
 吉不可以為得遂其進然愚又以為此卦為大壯大
 勢陽皆須進惟初九在下而壯于進九三過剛而用
 罔則反取困而不得進若九二既能因中而正不應
 只自守而住了故序卦傳曰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
 以晉程子曰物無壯而終止之理但貞則不致困而
 必遂其進矣況九二之因中而正與九四之不極其剛
 若正相類奈何一進而一只自守哉均之為貞吉也
[005-53a]
 九四之藩决不羸壯于大輿之輹即吉之象也特以
 四前二隂為藩之決藩既決則有大輿壯進之象矣
 故更著此二句今乃以其有此二句而遂疑九二之
 不得與同何也又如上六之艱則吉亦就説得遂其
 進此未敢便以為然姑記之以俟知者大抵爻辭與
 卦辭意同都是恐其恃壯妄進故戒約之不得不嚴
 然以為終於自守則尚可疑雖初九亦終必進但怪
 他居下急進不能循序而漸進矣若依上註則只説
[005-53b]
 得悔亡不可為吉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
 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象也貞厲占也羝羊觸藩羸其
 角占之象也○九三過剛不中當壯之時此在小人
 則為用壯在君子則為用罔占者如是雖正亦厲況
 不正乎是用壯者固厲用㒺者亦厲也貞厲如何如
 羝羊之觸藩而羸其角然葢小人以壯敗君子以罔
 困也用壯者血氣是尚勇力是憑不復顧理之是非
[005-54a]
 勢之可否者也用罔者蔑視世事藐不為懐旁若無
 人恬不介意者也貞厲意兼用壯用罔言或曰既是
 用壯用罔則豈有得正之理曰亦不必如此拘且如
 王赫斯怒君子豈無用壯時君子有所傲惰豈亦無
 用罔時但此以過剛不中言則皆非其正者耳且其
 辭意若曰雖正亦厲況不正乎非謂此用壯用罔者
 得正也本意只是謂其事雖正但發之過剛則皆不
 免於厲無得許多閒辯
[005-54b]
小人用壯君子罔也
 此一爻在小人為用壯在君子則用罔也象傳之辭
 只是如此而本義釋曰小人以壯敗君子以罔困何
 耶葢用壯者必以壯敗用罔者必以罔困故象傳雖
 不言其困敗而理之必至亦有不待言而知者至朱
 子釋義恐讀者忽之以為象傳不及此意也故發之
 云
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
[005-55a]
 夫大壯之道所利在貞今九四乃以陽居隂為失其
 貞然惟其以陽居隂則為不極其剛故雖不貞而有
 可轉而貞之理故因占設戒曰若能正固而不恃壯
 以進則得其正而吉且悔亡矣況前遇二隂不如三
 前之有四其象如藩之決開而不至羸其角於是壯
 于大輿之輹前進無疑矣○一説其悔亡且謾説出
 得遂其進意出下句方是説出吉悔亡之實象猶九
 三羝羊觸藩羸其角為貞厲之象此説穏當無疑○
[005-55b]
 藩決不羸雖取四前二隂之象然意不重在此源頭
 總在以陽居隂不極其剛上此二句自相連説觀象
 傳云藩決不羸尚往也尚往便當壯于大輿之輹一
 句葢上句是云無所阻於前下句是云進而前也兩
 象一義也故本義云亦可進之象也初無所復取而
 蔡氏乃云下乗三剛為壯于大輿之象則是别取一
 象鑿矣兩象語勢實相連即所謂貞吉悔亡者也○
 藩決不羸承上文而言也恐是承上爻如牽復在中
[005-56a]
 亦不自失也則承上文咸其股亦不處也則亦者因
 前二爻皆欲動而云也今九四空頭説箇藩決不羸
 非承上爻羝羊觸藩羸其角而言則何以哉如乾九
 四或躍在淵亦承初二潜龍見龍言不然則為何物
 躍淵耶彼以其意顯而且無他故不解此則為起下
 句三前有四猶有藩焉四前二隂則藩決矣故也○
 四前二隂則藩決矣此意殊輕若必拘拘則九三羝
 羊觸藩亦須添入三前有四之象矣而今説者皆不
[005-56b]
 用何也○又如節卦中正以通而本義云又坎為通
 其意亦輕其取義大端總在不極其剛上了○輹程
 傳云與輻同車輪之中幹也如磨心然車之敗常以
 輹折壯于大輿之輹與壯于趾句義同非謂壯過于
 大輿之腹也
六五䘮羊于易无悔
 卦體似兊有羊象焉外柔而内剛者也故皆能抵觸
 以進獨六五以柔居中夫柔則巽懦不敢進中則安
[005-57a]
 常守分而不能果於進故獨不能抵觸以進夫卦本
 壯象本羊今乃以柔中而不能進是為忽然失其壯
 矣䘮羊于易之象也○雖失其壯然凶害悔吝常由
 壯于進而致如初之征凶三之貞厲上之不能退不
 能遂是也故六五亦可以無悔○疆埸埸字音易音/亦
 或作場者誤也
䘮羊于易位不當也
 以柔居中也以柔居中如何謂之位不當葢以壯言
[005-57b]
 之以柔居中失其壯而莫能進也故由其位之不當
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艱則吉
 上六羝羊但取其用壯故隂爻亦稱之程傳云然○
 壯終動極志之壯也其質本柔才之弱也○無攸利
 亦象也帶連上句故云其象如此其占可知占則亦
 如其象然○或曰然則艱則吉亦當併為象邪曰此
 如咸六二之居吉例葢本爻之象只如上所云然其
 中又有此好處若能變計則尚可以得吉皆本象以
[005-58a]
 著占也○艱則吉畢竟有可進之理者以其本壯也
 但能善用其壯則終須好○本義然猶幸其不剛不剛
 即是其質本柔質柔則不足以遂其進矣乃曰艱則
 吉何耶葢艱是人事質柔是天資壯終動極根柢是
 壯了於此而艱難以處之則為善用其壯矣故畢竟
 可進若全無壯則如六五之䘮羊于易全不能進只
 無悔耳安得吉乎
艱則吉咎不長也
[005-58b]
 咎指前面之不能退不能遂而言
 
 
 
 
 
 
 易經蒙引卷五上
[005-59a]
欽定四庫全書
 易經蒙引卷五下
             明 蔡清 撰
 周易下經
坤下/離上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此卦之象為日岀乎地之上是上進也此卦之徳為
 順而麗乎大明之君亦上進也又卦變自觀而來為
[005-59b]
 六四之柔進而上行以至於五亦上進之義也伏羲
 是以名卦為晉也及文王繫辭以此卦卦象為日出
 地上是當明盛之時也卦徳順而麗乎大明是有致
 主之徳也卦變柔進而上行是又遇虚中納賢之君
 也當是時有是徳而際遇是君其占為康國之侯得
 大君之錫馬衆多而晝日之間凡三次接見於君也
 其占如此然亦必有是三者乃有是寵也見其占之
 未易當也○明出乎地上以時景言明是實字易多
[005-60a]
 以明為日如明兩作明入地中之類順而麗乎大明
 以在已之徳言重在順字柔進而上行以所事之君
 言重在柔字○順而麗乎大明大明指君麗親輔也
 所謂扳龍鱗附鳳翼者也順以臣言竭股肱之力罄
 忠貞之節主爾忘身國爾忘家所謂順也在上雖有
 大明之君使吾無是徳以麗之則為有是君無是臣
 矣故重在順字○康侯安國之侯也國是其君之國
 非侯之國也侯有功於國家社稷故君寵之如是如
[005-60b]
 天王之賜胙於齊桓錫車輅弓矢於晉文但非其君
 耳○或曰使能自安其國不在所寵乎故入其疆田
 野治土地辟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曰此以巡
 狩舉行黜陟之典言且如此亦只是能遵守天子之
 令未見其有康國安世之功故康侯惟伊周足以當
 之其次則桓文或又曰明君在上有何不臣而用侯
 以康之邪曰非必拘説君不能自安而侯為之安也
 據卦本義是有是臣以輔是君同心同徳共濟時屯
[005-61a]
 者也愚故曰若桓文則君非其君○用錫馬蕃庶不
 言錫他物馬於他物尤重也○朱子曰用錫馬之用
 只是箇虚字愚謂正與王用出征王用享于帝公用
 享于天子公用射隼於髙墉之上諸用字同雖無所
 指為虚然却非語詞也記朱子之言者或未深認此
 邪○用字下可貼箇得字○此卦辭二句全是占○
 晝日三接言其接見之無時也頻見是親幸意
君子以自昭明徳
[005-61b]
 格物致知以開其自昭之端誠意正心修身以致其
 自昭之實使吾之明者煥然超出於物欲之表亦猶
 日之出也杲杲乎騰光於九地之上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无咎
 朱子曰罔孚裕无咎又是解上兩句恐貞吉説不明
 故又曉之○程傳曰苟上未見信則當安中自守雍
 容寛裕無急於求上之信也苟欲信之心切非汲汲
 以失其守則悻悻以傷於義矣皆有咎也故裕則无
[005-62a]
 咎君子處進退之道也○愚按程朱之説明且備矣
 若以本義設字亦字為疑而别討一説亦將不通透
 不如程朱之説有據而理亦長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六二中正本有其徳可進也而上無應援莫有汲引
 之者故欲進而愁○愁與摧不同初六應不中正是
 箇惡對頭在上阻抑我不使得進上無應援則只是
 無同心汲引之助而可愁耳○二貞吉與初貞吉不
[005-62b]
 同初只是不進得免咎耳二則終可進也葢六二中
 正既非初之以柔居下者比上無應援亦未至如初
 之應不中正之不幸六二之吉即下所謂受介福于
 王母者也初之吉只是无咎○六二貞吉受兹介福
 者葢中正之道久而必彰也但當静以俟之耳静以
 俟之所謂貞也則必為上所寵信矣○于其王母亦
 以其本五應也○以其以隂柔居尊故取號王母王
 母大母也自古有王父王母不可説是國母故本義
[005-63a]
 云葢享先妣之吉占若以為國母則不得用之於享
 先妣矣凡髙曽祖妣皆先妣也王父王母之稱至唐
 宋猶然直至元朝方不許士庶間稱王父王母本文
 葢享先妣之吉占而凡以隂居尊者皆其類也此是
 占法葢是疑辭語録亦云恐是如此況又曰凡以隂
 居尊者皆其類則此非占者之活法而何安可就以
 受介福于王母為享先妣之吉占耶本云此二句是
 帶上文説申吉字之義也○依此爻之象凡柔徳之
[005-63b]
 君皆是王母或幼沖之主亦是此以仕進占得者言
 也○小過六二之遇其妣與此所謂王母俱非指實
 局定説須要知是假象○不可依舊説以錫馬蕃庶
 晝日三接為介福葢彼是有安國之功方受此褒寵
 此只言得遂其進以居天位食天禄耳○同一六五
 也以其皆隂且柔無力則曰上無應援以其以隂居
 尊則又曰受福王母易其可以為典要乎據本義云
 占者如是而能守正則吉則全是戒占者之詞與上
[005-64a]
 爻同例不必謂自中正來但所守者即是斂藏此中
 正之徳而不急於干進也至象傳曰受諸介福以中
 正也則謂其中正之徳久而必彰與爻辭實不相悖
 也
六三衆允悔亡
 六三不中正而行不見信於人則凡事阻礙宜有悔
 也以其與下二隂皆欲上進是以為衆所信而得衆
 之助可以有行為能亡其悔也
[005-64b]
志上行也
 專主三言此衆之所以信之也葢衆人本是欲上進
 者今以其志同故皆信之
九四晉如鼫䑕貞厲
 九四不中不正以竊髙位不中徳之虧也不正行之
 邪也而在上體非其宜也竊也竊則危矣葢負乗有
 致冦之理從欲有惟危之道貞厲即解六二所謂雖
 以正得之亦可羞也之意言其位雖得於上之所與
[005-65a]
 然徳之不稱終必失之也○馮氏曰鼫詩作碩疑此
 轉註從䑕郭景純云形大如䑕好在田中食粟豆葢
 田䑕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六五以隂居陽其所處未免有失當者宜有悔矣然
 此卦上離下坤六五居離之中是大明在上也坤居
 其下是下皆順從也大明在上則其徳足以得民下
 皆順從則得道者多助何為不遂故占者於悔可亡
[005-65b]
 也然當晉之時人情常患於功利之心勝今六五有
 是徳固宜無是患矣占者於此若又能去其一切計功
 謀利之心則自無不利矣何也有是徳而下皆順從
 何用計利而後得利葢自有不求而自至者此聖人
 曉人之深意也○本義云然亦必有是徳乃應其占
 耳徳即所謂大明在上也有是徳則自不計失得而
 下之順從亦有不言而知者故只言有其徳而不及
 下之順從○大明在上而下皆順從重在大明上使
[005-66a]
 無大明之徳本義亦不專取及下皆順從矣○一説
 本義云又一切去其計功謀利之心則往吉而無不
 利者葢前面大明在上而下皆順從只得悔亡耳未
 便得吉且無不利也故又必失得勿恤方吉無不利
 何者以隂居陽而當晉時又大明在上下皆順從以
 常情計之恐又未必能無計功謀利之心在於漢武
 帝當文景治定功成之後兼有長駕逺御之才四海
 皆在其翕受敷施然内不免多欲之私又挾此所有
[005-66b]
 是以畢竟不見有吉且無不利之意大抵此爻所以
 虞其有計利之心者病根都在以隂居陽上本體不
 正故也○依朱子小註則失得勿恤一句輕云但
 有是徳則不必恤其失得而自無所不利耳此與本
 義不同○須看本義去其之去字及則往吉之則字
 見得語録果與本義不同○失得勿恤自家却要做
 得是但於得失則不較焉耳正其義而不謀其利明
 其道而不計其功不成只是不計功謀利連已分内
[005-67a]
 當為的事都抛了故語録云只得盡其所當為者而
 已
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无咎貞吝
 夫剛進之極以伐私邑如何雖危而吉且无咎葢若
 以伐大國則任大役重全憑悻悻之剛如何濟得事
 惟以伐小邑則以剛行之尚可圖克濟所謂猶之可
 也然亦不免於危雖危而吉且无咎者私邑固當治
 治邑亦當剛也○伐指征伐伐即所以治之也不可
[005-67b]
 就以治字當伐字然以極剛治小邑雖得其貞亦可
 吝也牛刀割雞且云焉用治小邑又焉用極其剛嚴
 哉非惟禮所不當抑亦勢所不宜抵可吝耳
離下/坤上
明夷利艱貞
 他卦只云利貞在明夷則曰利艱貞葢是時雖守正
 亦有不得直遂其正者故當艱難以守正艱難守正
 只晦其明晦其明亦明夷也所謂與時偕行也易之
[005-68a]
 道大抵在此故曰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利
 艱貞不知文王果是指六五近上六而言否本義只
 是據彖傳及六五爻辭而解之云耳恐文王只是據
 理而言亦不可知孔子彖傳之言是聖人之藴因卦
 以發而今不可以孔子之説遂為文王之説亦未可
 知
明入地中明夷
 明入地中明夷以卦象釋卦名内文明而外柔順以
[005-68b]
 蒙大難文王以之以卦徳釋卦義上云釋卦名者卦
 之所以名也下云釋義者卦中之一義也亦見其為
 明夷也故示曰釋卦義○上獨為釋卦名者大凡如
 蒙山下有險險而止為蒙之義也故曰釋卦名義○
 又如屯剛柔始交而難生上已提卦名則下之始交
 而難生即其義也履亦如此故皆為釋卦名義葢皆
 隔箇一重説話因其名而求其義故有義字○若此
 卦云明入地中明夷臨曰剛浸而長則卦之所以名
[005-69a]
 者已顯然而無待於推其義矣故只曰釋卦名以卦
 徳言内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亦夷之義也故為
 釋卦義○以蒙大難只帶外柔順讀此言文王柔順
 時特以處大難耳文王非純是外柔順的人也王赫
 斯怒亦有時乎外剛健矣○文王以之謂昔者文王
 甞用此道也非體法之也○内文明而外柔順以蒙
 大難是此卦之徳文王以之是用此卦徳本義云蒙
 大難謂遭紂之亂而見囚也此就文王以之句内取
[005-69b]
 其實而言也故用箇謂字若就以上句做文王事看
 大失經文之㫖○下節内難謂為紂近親在其國内
 如六五之近於上六也亦然○此條不與下條相屬
 此屬卦名下條屬卦辭○内難而能正其志分明是
 指六五近上六為内難然五以柔中居暗地而不失
 其明是能正其志也故云六五一爻之義釋卦辭○
 晦其明也此句且虚解利艱貞意至内難而能正其
 志方指著六五之晦其明處言而本義所謂為紂近
[005-70a]
 親在其國内云云/者亦在箕子以之句内取出○晦
 其明是解艱貞意内難而能正其志又是申解晦其
 明意晦其明則明猶在也但韜晦其明耳所以為箕
 子之明夷所以為明不可息也○文王箕子俱是明
 夷而所處有難易之不同者所居之位有逺近之不
 同也故獨以箕子之事屬之利艱貞○朱子曰文王
 外柔順是本分自然做底箕子艱貞是他那佯狂意
 思○柔順容易佯狂甚喫氣力又要人人以為真狂
[005-70b]
 又要自家而國人人都不曉得他是佯狂直到商周
 之事已判那時不狂之實方分明便放出一篇洪範來
 了○元魏廣陵王恭好學有志度以元義擅權陽得
 瘖疾爾朱氏之亂薛孝通説爾朱天光奉以為主恐
 其不言使爾朱彦伯潜往脅之恭乃曰天何言哉爾
 朱世隆等大喜乃廢舊所立魏主曄而立之邢子才
 為赦文叙敬宗枉殺爾朱榮之狀魏主曰永安手翦
 强臣非為失徳直以天未厭亂故逢成濟之禍耳魏主
[005-71a]
 閉口八年至是乃言中外欣然以為明主云云/是亦
 有艱貞晦明之功者
  見綱目三十一/卷第二十六葉
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衆用晦而明
 用晦而明此法不以施之他而獨以施之蒞衆者葢
 必有所謂君子以蒞衆用晦而明用晦本非晦也明
 而用晦耳其用晦者不察察以為明也晦字重於明
 字然雖用晦而自有明在是亦不汶汶以為暗也○
[005-71b]
 一説依語録云外晦而内必明乃可恐語録又是一
 時議論之言如此則與睽卦語録謂與以同而異正
 相似却下字重矣不切於明夷之象且愚以為用晦
 便非真晦不用下箇必字恐夫子之意未然○唐太
 宗問給事中孔頴達曰論語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
 於寡有若無實若虚何謂也頴達具釋其義以對且
 曰非獨匹夫如是帝王内蘊神明外當𤣥黙若位居
 尊極炫燿聰明以才陵人則下情不通取亡之道也
[005-72a]
  右見通鑑綱目太宗初即/位年大書置𢎞文館下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
人有言
 此卦下三爻明在暗外初一爻去暗主又逺故其明
 夷也有如鳥之斯舉以飛而垂其翼然飛而垂翼者
 見傷也在占者之君子則當有不見容而于行者而
 其行也倉卒決去不遑顧慮至於三日不得食焉是
 其見傷也且其行也必將有所適也然時乎明夷終
[005-72b]
 不免於傷雖至其所適之處而所適之主人亦未免
 有言葢時義當然不得而避也總是明夷但猶是明
 夷之淺者○三日不食正如孔子之絶糧於陳○君
 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一串説下○雲
 峯曰象為飛占為行為往象為垂其翼占為不食有
 言此説分明却是爻辭正意
君子于行義不食也
 惟義所在故當行而行無所顧慮而至于乏食也此
[005-73a]
 説則爻辭與象傳一意未知是否○一説據爻辭不
 食只是見傷之象本謂廹於勢而不得食與垂其翼
 主人有言一類未有義不食之意象傳却是夫子以
 義斷之言雖不得食然惟義所在雖不食可也發此
 意於象傳聖人之意精矣此説為光明脱洒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
 下三爻俱明在暗外隨其逺近髙下而處之者也六
 二亦以明體而居暗主之下為明夷也其明夷視初
[005-73b]
 雖為稍近視三四五則猶為逺故雖見傷而未切如
 僅傷于左股然非要害處也其象如此占者於此亦
 在乎速救之耳若救之而得馬壯便得免矣吉謂終
 免於害○左股程傳曰足者所以行也股脛足之上
 於行之用為不甚切左又非便用者手足之用以右
 為便惟蹶張用左不但左字為未切股字亦為未切
 如程傳云云/是也只對左股看腹與股便自不同故
 常有以手足捍腹心者未有以腹心衛手足者左右
[005-74a]
 二字亦有議論以體而言則左陽而右隂如東西夘
 酉之序隂陽之定位也今世之所以尚左也歟以用
 而言則右陽而左隂右常用事也動者為陽静者為
 隂也古人之所以以右為尊也歟
六二之吉順以則也
 此象傳甚不好説若程傳及臨川呉俱以柔順中正
 為解然本義全不帶及此意今難强入此意了大抵
 是為乗其傷之未切而救之順也而救之又速則又
[005-74b]
 為有則矣所以吉也若當救不救便非順矣若救得
 不速失其機㑹便是不得法了非有則也如此説似
 儘通○或曰傷而未切而救之便是速如何作兩重
 意非也葢傷而未切時也救之速人事也固亦有傷
 而未切可以救而人自緩於救則禍遂及身者自是
 兩意也又渙初六用拯馬壯吉本義云始渙而拯之
 為力既易又有壯馬其吉可知只看既字又字便見
 兩段意分明矣而此爻順以則之義亦昭昭矣
[005-75a]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九三以剛居剛是有剛正之徳者又在明體之上是
 以天下之望而在具瞻之位者而乃屈於至暗之下
 非惟其志有所不展抑亦其心有所不堪正與上六
 暗主為應則又受傷之切者矣此見其徳力俱到而
 廹於不得已故舉事獨克○明夷亦以明見傷也于
 南狩得其大首克其我傷者也亦為天下克之也不
 可疾貞言非出於萬不得已不可為也故曰在下者
[005-75b]
 有湯武之仁而在上者有桀紂之暴則可象傳曰南
 狩之志乃大得也此句最宜玩味所謂有伊尹之志
 則可意思○于南狩程傳曰南狩謂前進而除害也
 建安丘氏曰南者進而在前之方又升卦本義南升
 前進也只從此説亦穏一説本義分明謂向明除害
 向明二字必不苟下然三與暗主為應進而克之是
 向暗也何謂向明葢彼本暗而吾之除之不以為暗
 也是以明革暗如所謂代虐以寛故云向明除害也
[005-76a]
 不然則為以暴易暴非向明除害之義也夏商之季
 天下被桀紂之酷如蔀屋然湯武一怒而天下便有
 復見天日之意竊謂本義於此爻而著一明字義亦
 有由來矣于南狩只説得其大首便有脅從罔治之
 意○不可疾貞是戒占者不連上文上文是象○本
 義云成湯起於夏臺文王興於羑里正合此爻之義
 不可以為專承爻辭不可疾貞説葢是通証也看此
 爻二字豈只是此一句然不可疾貞亦在其中湯武
[005-76b]
 之舉皆是萬不得已而後舉也
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看志字與乃字然則易非聖人不能賛矣○有湯武
 之志則可葢權者聖人之不得已而用者也乃大得
 也此大字非爻辭大首之大此得字亦非爻辭得其
 之得大有所得也成大功也一戎衣而有天下意○
 或曰權者聖人之大用而凡人皆不可用權只是守
 經此又太拘滯了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豈必皆聖
[005-77a]
 人
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
 本義竊疑左腹者幽隠之處以六四所處之地言謂
 其居暗地也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者言雖已入暗
 地然以柔居暗地而尚淺故猶可以得意於逺去也
 ○一説據本義云言筮而得此者其自處當如是也
 似連入于左腹説故曰幽隠之處謂晦迹于幽隠以
 避禍也看來全不是審如是則當以入于左腹置之
[005-77b]
 於出門庭之下如何既入于幽然後方説出門庭而
 去況下文云六四以柔正居暗地而尚淺故猶可以
 得意於逺去初不及去之幽隠之義況又語録最明
 大註小註兩有証據不可易也○柔正居暗地而尚
 淺柔正處明夷之道也文王外柔順亦是此道○左
 腹左字未詳程傳以為左僻亦未敢據醫家云人身
 諸臟腑左心小腸肝膽腎右肺大腸脾胃命然亦未
 見左腹與門庭要分得明左腹暗處也門庭則向明
[005-78a]
 矣此説近巧看來只從本義逺去之説初無向明之
 意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本義居至暗之地近至暗之君地以位言亦近君之
 位也二句兼舉耳故九四爻下只曰五以柔中暗地
 而已廹不兼及君在其中矣況就爻言居至暗之地
 坤體也近至暗之君近上六也若就人事言則就近
 暗君便是至暗之地矣○而能正其志者柔中故也
[005-78b]
 已解在六四爻下故不復出耳正志有艱難之意方
 為箕子之明夷○利貞以戒占者箕子之明夷自不
 待言利貞矣箕子貞之至者也
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其明自存但晦其明耳明不可息所以為箕子之貞
 若其明可息則一篇洪範從何處來○爻辭利貞是
 以戒占者而象傳乃曰箕子之貞此正與恒六五象
 傳婦人貞吉一般彼舉象中之貞字以就占此挽占
[005-79a]
 中之貞字以就象○六五不取君象以上六為暗主
 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後入于地
 上六所以為暗主者以隂居坤之極取其極暗而又
 在諸爻之上也○不明晦本義釋云不明其徳以至
 於晦此有垂教之意焉言上六本非生成便暗者明
 徳人人所固有彼不能自明其明徳而甘為欲昏以
 至於晦耳○初登于天後入于地兩句最可為昏君
[005-79b]
 之戒始為天子終為匹夫且欲求為匹夫而不可得
 夫非據髙位則無由傷人之明然始也傷人終必自
 傷故後入于地惟命不于常可不監哉○三句皆是
 象
初登于天照四國也
 初登于天言其位照四國耳此解初登于天之義
後入于地失則也
 謂失道也
[005-80a]
離下/巽上
家人利女貞
 家人者一家之人要不出乎父子兄弟夫婦而已或
 曰若伯叔與姑姪不亦家人乎曰伯叔亦父也故曰
 伯父叔父姪猶子也故曰從子伯父叔父亦謂之從
 父姑則諸母也伯叔母則從母也姊妹則女兄弟也
 故彖傳只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盡之矣
 ○此所謂家人奴婢不與焉古制人家無奴婢有犯
[005-80b]
 某罪者没入為官奴婢謂之臧獲如胥靡之類臧者
 被贓罪而没入者也獲者逃亡捕得而奴使之者也
 非人家所得買賣也王莽曽稽古法禁人不得買賣
 奴婢又有奚奴周禮奚三百人鄭元註曰古者從坐
 男女没入縣官曰奴婢其少有才智者以為奚今時
 侍史官婢是也○卦之九五六二内外各得其正故
 為家人立家之道須内外各正内外各得其正方成
 箇家道由此言之凡内外有不正者都不成家○人
[005-81a]
 而不仁則非人國而不治則不國家而不正則非家
 ○家人者一家之人則父子兄弟夫婦俱在其中及
 彖辭只言利女貞葢非專欲女貞也欲先正乎内也
 内正則外無不正矣故彖傳兼男女釋之誠知文王
 之辭非專欲女貞也欲先正内耳所以言女正位乎
 内於男正位乎外之先而本義云以卦體九五六二
 釋利女貞之義釋利女貞而兼九五六二葢先聖後
 聖契鑰相授不容少異○莫難化者婦人周子曰家
[005-81b]
 難而天下易家人離必起於婦人此所以欲先正乎
 内也看先之一字方知男亦在所貞○利女貞本只
 用利貞而乃曰利女貞者示人以先務之所在也○
 女貞如何閨儀必肅饋事必慎必孝舅姑必順夫主
 必和家衆必睦宗姻不生讒妬以間夫之骨肉不預
 外事以貽夫之禍患凡有數端不專指修潔也六二
 無攸遂在中饋貞吉亦所謂利女貞也莫難正者家
 而家莫難正於婦人此亦以難易論耳其實夫為妻
[005-82a]
 綱刑于寡妻全在丈夫○舜之刑于二女文王之刑
 于寡妻皆女貞之義也自天子至於庶人其道之所
 施雖有逺邇之異而正家之道安有二哉○或説利
 女貞且主在内外上未該得父子兄弟謂只讀彖傳
 至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處便見愚意不然本
 義明解家人為一家之人則豈有不該父子兄弟者
 哉至言内正則外無不正亦從女貞而對言之耳非
 拘拘是一男一女之際也夫父之與母同此内外也
[005-82b]
 兄之與嫂弟之與弟婦亦同此内外也若必以彖傳
 第三節為推廣言之則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
 婦方為正家而彖辭本義所謂内正則外無不正者
 猶未為家之正乎但辭㫖重在内外上耳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
義也
 首提家人二字與諸卦同指卦言也下二句男女正
 位亦指卦之九五六二言一例也○天地之大義也
[005-83a]
 亦猶云隂陽之大義也不曰隂陽而曰天地天陽之
 尊也地隂之尊也歸妹亦曰天地之大義也理則一
 葢天地且然況其他乎○一説男正位乎外猶天位
 乎上也女正位乎内猶地位乎下也故曰男女正天
 地之大義也如此是不取隂陽義然則與歸妹所云
 大不同乎但是説得好聴耳
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此家人二字與上同下文父母之謂亦就卦之二五
[005-83b]
 言正如上文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也○雖就卦
 言然意却謄在人事上説如雷以動之風以散之之
 類皆就易上説也若説家人卦有嚴君之象則承父
 母之謂也不來同一二五也或取作男女或取作父
 母易只是箇虚象耳又通六爻取五三夫四二婦五
 兄三弟無不可也此易所以卦爻至約而能極天下
 之賾鼓天下之動也○家人有嚴君語意若云不特
 國與天下有嚴君家人亦有嚴君也○必須説出九
[005-84a]
 五陽剛中正而為主於外六二柔順中正而為主於
 内方見有尊嚴之義方見是君長之象若講男女之
 正位内外處也是此二爻一是陽剛中正一是柔順
 中正但莫用主字○此節雖説父母亦歸於利女貞
 之義下文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
 亦然何也家人二字所該固廣其曰利女貞者亦言
 先自女正起耳其意固欲一家之人俱正也故彖傳
 遂及此且及下文其下文家道正與正家之正字即
[005-84b]
 利女貞之貞及男女正位之正也然後知其為盡利
 女貞之義耳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
 父子以尊卑言上父初子上下濶逺父子之分也一
 家之人惟父子之分相去最逺況二爻皆陽再取夫
 婦不得而相去逺又不得取比肩之義為兄弟之象
 五兄三弟以比肩言五三相近又皆陽五得四三得
 二又為夫婦矣○五上二下此長幼之序友恭之道
[005-85a]
 便有兄兄弟弟之象矣○上句上父初子則父子之
 各得其位各止其所亦已有父父子子之道矣○五
 三夫四二婦五三剛也夫象四二柔也婦象剛居乎
 上柔居乎下則恒之所謂剛上而柔下乃理之得其
 常者且剛柔各當其位又即所謂内外各得其正者
 正合夫制婦聴之義所謂夫夫婦婦也○五三四二
 不得不以兩相配兩相配則五與四為夫婦三與二
 為夫婦如此然後見其夫夫婦婦處葢各有合也同
[005-85b]
 室之義也又不拘於六二為女正位乎内九五為男
 正位乎外矣若於此而不以相近成配則三四之配
 又顛倒了若不分配則又混而無别了都不見得夫
 夫婦婦之義○本義只云上父初子五三夫四二婦
 五兄三弟以卦畫推之又有此象便已見得父父子
 子夫夫婦婦兄兄弟弟之各得其道處了大抵只就
 位上見得葢上在上初在下便見父父而子子五上
 四下三上二下便見夫夫而婦婦五在上三在下便
[005-86a]
 見兄兄而弟弟○五三既為兄弟又為夫婦初不相
 悖○首節只據二五言内外各正之義以為家道之
 正此又通卦之六爻言其有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
 夫婦婦之象以見家道之無不正理則一而詞自不
 重復
正家而天下定矣
 此句不可説作效只帶上家道正説彖傳意不在效
 正家而天下定此家道之所以貴於正而不可不正
[005-86b]
 也○或説正家而天下自定了用孟子人人親其親
 長其長而天下平為例是不可用彼自有人人字彼
 主在下人之為道者言此主在上之有國有家者言
 周子云治天下有則家之謂也主化言也葢即此傳
 之意三節不必用過文相承大抵孔子初只就卦體
 上見二五有男女各正之義遂將來釋卦辭既而又
 將二五看出有父母尊嚴之象既而又通六爻看得
 有父子兄弟夫婦各得其正之象漸次説出要皆不
[005-87a]
 出乎家人利女貞所該之内耳○細味之首節家道
 之正也二節家道之所以正也三節舉家之為父子
 兄弟夫婦者莫不正而治化所由成也正家至此而
 能事畢矣
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火者風之所自出家者風化之所自出故風自火出
 為家人之象也君子於此可不思所以正其家乎而
 家之所以正則在身君子所以於吾身上做起工夫
[005-87b]
 身之所出言與行二者而已矣○言必有物非虚言
 也行必有恒非但勉强一時而已如是則身修身修
 則家齊而風化之本端矣所謂正家而天下定者○
 風自火出此風亦只是火中之風君子味此可以見
 雷風恒之理
初九閑有家悔亡
 初九家之始也初之時當閑九之剛又能閑是為閑
 有家之象謂之閑有家葢必乗其初心之未放衆志
[005-88a]
 之未流于以明長幼之序慎男女之别篤其恩義使
 不相夷正其倫理使不相凌閑之如是則倫理以正
 必無婦子嘻嘻之吝恩義以篤亦不至有家人嗃嗃
 之厲而悔可亡矣苟不閑之於始則人情流放必至
 有悔失長幼之序亂男女之别傷恩義害倫理無所
 不至非但有家者然有國者亦然○閑有家宜無悔
 也乃只曰悔亡或謂看本義初無本有悔也一句亦
 只是無悔之意不必泥其為本有悔而亡之也愚謂
[005-88b]
 未然看來是家人嗃嗃悔厲吉之意夫人情樂於縱
 肆而憚於就規矩況有家之初行之能免於悔乎然
 久之父父而子子兄兄而弟弟夫夫而婦婦悔固亡
 矣故本義仍用悔亡字程傳曰羣居必有悔以能閑
 故亡耳胡氏亦云能閑於初僅可免悔初之不閑悔
 將若何程傳説得悔似寛○本義既云初九以剛陽
 處有家之始能防閑之其悔亡矣則所謂閑有家悔
 亡者俱就初九上説而戒占者意全在外故只云戒
[005-89a]
 占者當如是也○又上九曰有孚威如終吉本義云
 上九以剛居上在卦之終故言正家久逺之道露出
 剛字與初九同而末云占者必有誠信威嚴則終吉
 也亦同此例○或曰今以悔亡終吉為在初九上九
 上説則連悔亡終吉亦為象了似難從曰坤六二不
 習無不利子將以為占乎
象曰閑有家志未變也
 初九之閑有家者以此時家人之志猶未變故及是
[005-89b]
 時而閑之也失此不閑則悔生矣
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
 六二無攸遂者惟在中饋之事而已中饋之外一無
 攸遂也如此則有婉娩貞静之徳信乎所謂女之正
 位乎内矣○饋食内事故曰中饋○女不言外爻辭
 故如此立言卦辭所謂女貞彖傳所謂女正位乎内
 者亦要傍此意講説○讀六二爻辭方知婦人之所
 以為能者不在於無所不能而在於能其所能而已
[005-90a]
 葢地道也妻道也
順以巽也
 柔順以巽於人也人丈夫也
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
 傳曰人之處家在骨肉父子之間大率以情勝禮以
 恩奪義惟剛立之人則能不以私愛失其正理故家
 人之卦大要以剛為善初三上是也○本義不曰過
 剛不中而曰以剛居剛而不中為留過剛字於下用
[005-90b]
 故上句以剛居剛而不中就爻説下句過乎剛者也
 就治家説○嗃嗃非九三嗃嗃家人嗃嗃也家人所
 以嗃嗃者以九三之治家過剛也治家而過於剛不
 無少傷於恩故必有悔而厲然而家道齊肅人心秪
 畏猶為家之吉也若一於寛而恩勝義致使婦子嘻
 嘻然而笑樂之無節則家聲必為之玷而吝終不免
 矣○悔厲吉言一時雖不無悔厲畢竟吉也終吝言
 一時間雖大家歡洽若無害者然終吝也此聖人揆人
[005-91a]
 情之所必至者葢悔者自凶而趨吉吝者自吉而向
 凶於此觀之益見其的○家人嗃嗃悔厲吉者本爻
 之義也婦子嘻嘻終吝者反言之也言若婦子嘻嘻
 則今雖無嗃嗃之悔而終則吝矣於此益可以見家
 人嗃嗃雖悔厲而吉也聖人示人之意深矣○嗃嗃
 言家人至嘻嘻獨言婦子猶見其非所宜而可吝也
 聖人警發人之意至矣○朱子曰禮本天下之至嚴
 行之各得其分則至和如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
[005-91b]
 嘻終吝都是此理○家人嗃嗃象也悔厲吉占也婦
 子嘻嘻終吝反其象占以為戒也比而觀之占者各
 以其徳為應也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
 對下文觀之
婦子嘻嘻失家節也
 節節制之節所以防其過也
六四富家大吉
[005-92a]
 六四以隂居陽既有能致富之資而在上位而挾能
 致富之勢此所以為能富其家而占大吉也大吉與
 元吉不同○中溪引禮記云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
 家之肥也肥即富也審如是當為元吉矣此與本義
 隂主利之㫖不合然禮義生於富足家既富則記之
 所謂肥者亦當可致矣若徒有是富而無記之所謂
 肥此亦何取於富哉説者當論及此或説在上位為
 家之尊長不及前説
[005-92b]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本義云假至也如假于太廟之假此説既明而或者
 乃以語録所謂到這裏方得許多物事為説者非據
 也恐語録是未定之見何也其下文云到這裡有妻
 有妾方始成箇家然則初之閑有家時都無妻妾耶
 如六二之在中饋非妻妾耶九三曰家人嗃嗃則妻
 妾固在其中矣況又有婦子云然則此語録明與本
 義不合者也不必憑以為説有家猶言有國也此註
[005-93a]
 只是要解出有字義例非以家為國也若曰有家之
 有即有國之有耳若是以家為國則下文所謂剛健
 中正下應六二之中正與所謂女正位乎内男正位
 乎外者俱不同矣且於所謂葢聘納后妃之吉占者
 猶為相戾至於象傳夫愛其内助婦愛其刑家者愈
 相矛盾矣○按此有家正與初九之有家同今不於
 初解云猶言有國却至此方解出者葢舊日説者皆
 以謂王者至是方有家也朱子不取此説故於上假
[005-93b]
 字即定云如假于太廟之假其於有家則又定云猶
 言有國也明有字之為虚字與初九同也若初九之
 不先定有家以此為常話云閑有家有家字自無所
 惑不解可也此云王假有家則其有家為王者至是
 方有家故於此方解出耳今朱子小註云云/正是舊
 説本義云云/正是㸃破此舊説也又何惑○講此爻
 當云九五剛健中正下應六二之柔順中正是在我
 既有是刑家之徳而又得内助之賢在王者若以此
[005-94a]
 而至於其家則兩情相與歡洽無間夫得婦為之内
 助而無内顧之憂婦亦得夫以刑家而獲終身之託
 不用憂恤而吉可必矣○王假有家勿恤吉通是占
 ○勿恤吉謂自然吉也不期而然也深許其吉也故
 云吉可必○本義王者以是至于其家是以已納后
 妃在家者言其曰聘納后妃之吉占者為占者設云
 若欲聘納后妃而占得此最吉也非謂王假有家方
 始是聘納后妃至家也○或作以柔順中正之人而
[005-94b]
 至於吾家此説非且認本義意偏○本義又云而凡
 有是徳者遇之皆吉也是謂不必拘拘聘納后妃也
 凡娶婦者皆是但要有是徳耳有是徳兼二五言若
 非聘納之時只屬夫婦配偶事亦吉但本義此句承
 后妃字説來見得凡人皆有用此占時也
王假有家交相愛也
 王者一至於家但見交相愛耳何不吉之有何用於
 憂恤○補註曰王假有家假有感格之義故象言相
[005-95a]
 愛
上九有孚威如終吉
 本義云以剛居上在卦之終剛則能正其家居上則
 家之主也在卦之終則其有家也久周公以是特言
 正家久逺之道以為其治家能有孚以篤其恩義而
 又能威如以正其倫理夫能篤恩義則既無家人嗃
 嗃之悔能正倫理則又無婦子嘻嘻之吝終吉而無
 凶害也此以上九言占者必有誠信嚴威則終吉矣
[005-95b]
 ○或以威如為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
 之葢以威如字為氣象形容也似大泥而昧於正
 理矣然則屯如邅如焚如死如之類但俱是形容氣
 象耶況象傳云反身之謂也反身自治豈區區氣象
 而已耶
威如之吉反身之謂也
 孔子恐人只作威厲於人看故如此説其實爻辭威
 如所該固廣正衣冠之類亦一事特其淺者耳以正
[005-96a]
 倫理言似得其大致然正倫理亦未必有不本之於
 身者
兊下/離上
睽小事吉
 睽乖異也不獨曰異而曰乖異主於情之不合而言
 不徒以迹之不同言也為卦上火下澤性相違異者
 火性炎上澤性潤下也中女少女志不同歸或曰若
 長女與中女或少女合體獨不謂之睽乎曰就巽離
[005-96b]
 兊之三女别而言之長女應為己嫁者也中女葢將
 及筓矣少女則猶未也故程傳曰長則各適所歸臨
 川呉氏曰長則各有夫家亦是以中少二女為未嫁
 者而以長女為已嫁者矣以卦徳言之内説而外明
 當作彖傳説而麗乎明言在已有和悦之徳又得明
 徳之人而附之也内字屬已外字屬人本義必云内
 外者就卦之内外體説來也此可小事之本也但其
 説似泥○一説内悦而外明只是以一人言内有和
[005-97a]
 悦之徳而外又逹於事理遇事果斷此便是悦而麗
 乎明言其和悦之徳與明徳相麗也故本義恐人泥
 於彖傳説而麗乎明之句而失其㫖也乃易其詞以
 發之曰内悦外明曰内曰外明其為一人也今考本
 義如蒙之内險外止訟之内險外健謙之止乎内順
 乎外之類無非以一人言此説長○以卦變言之則
 自離來者柔進居三自中孚來者柔進居五自家人
 來者兼之是皆柔進而上行也柔而得進亦可小事
[005-97b]
 之機也○以卦體言之則六五得中而下應九二之
 剛在我既有是徳所應又得其人亦可小事之勢也
 ○夫睽則衆情乖離本不可有事然卦徳卦變卦體
 如是則雖不可大事若小事無甚賴於衆力之協同
 者猶可為也○此卦辭當以豫之利建侯行師對看
 豫者人心和樂以應其上也故大事可為睽雖有是
 三者兼之得中應剛然打頭一睽字壊了故可小不
 可大也○先儒有以飲食衣服為小事不知彼意云
[005-98a]
 何愚看來亦不止是飲食衣服凡不待衆力協同之
 事皆是先儒又有謂此卦柔為卦主又或謂三者皆
 柔之為故只可小事殆亦非也内説外明亦必以為
 柔徳則强遏矣由未察可小事之㫖是承睽字來時
 雖睽也有是三者猶可以小事如無是三者則雖小
 事亦不可矣誠以是三者而非當睽之時大事亦容
 有可者矣○一説睽卦雖有是三者然力量終是未
 大故僅可小事向使其動而明剛進而上行剛中而
[005-98b]
 應則睽有可濟之理不但小事吉而已此云小事吉
 是兼睽之時與卦之力量言也且如習坎剛中則行
 有尚矣大過説而㢲加以剛中而志行則利有攸往
 亨矣革文明以悦而非主之以柔則大亨以正矣然
 則先儒所謂以柔為主及三者皆柔之為之説亦未
 為全然不是也但以悦而麗乎明亦為柔徳則終是
 强遏葢不知是二句柔字出頭為之累也○悦而麗
 乎明若是明而麗乎悦更好也○小事吉程傳曰雖
[005-99a]
 不能合天下之睽成天下之大事亦可以小濟看來
 小事字意不是説小濟止是以事言也
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睽全自卦象取自物而取象則火動而上澤動而下
 也自人而取象則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也○澤動
 而下象傳此言謂澤水潤下而已而呉氏乃曰流而
 瀦于卑下之地者澤也且澤者坎水而塞其下流如
 何謂流而瀦于卑下之地恐非所以語澤水也且澤
[005-99b]
 之動只潤下便是對火之炎上而言不必説到流處
 ○二女志不同行只同居之日便然不必謂長而各
 有夫家乃為各有睽也故曰志不同歸○補註曰二
 女同形而其志異男女異形而其志通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
 天位乎上地位乎下天地睽也而天施地生則其事
 同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睽也男女交感則其志
 通生生化化萬有不齊萬物睽也而此感彼應則其
[005-100a]
 事類所以然者葢天地萬物無有獨而無對者惟其
 不能以獨而無對故二者常相須也葢總是獨陽不
 生獨隂不成之理此睽之所以未甞有不合者也然
 非始睽而終合也睽者其静合者其動睽者其别合
 者其交也何則一本故也此可以觀太極之全體矣
 妙哉○夫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物物皆有睽有合故
 曰事類○葢以形則天地萬物無一而不睽者唯以
 理言則天地萬物雖睽而不終于睽也○曰事同曰
[005-100b]
 志同曰事類此皆以其交相為用者言也故曰睽之
 時用大矣哉○夫人但知睽之為睽而不知睽之有
 合夫子是以極言之及此㫖哉○大全此條下引朱
 子曰睽者言始異終同之理愚疑此句當是論六爻
 修書者不察只見天地睽而其事同三句有類於是
 遂乘而置之於此不知卦辭何甞有始異終同之意
 僅彖傳有此一條又安得謂之皆言其云皆言則所
 指固多矣○睽六爻皆言始異終同之理其到同處
[005-101a]
 便是睽之濟也濟睽與濟險不同睽至於合則睽濟
 矣且如天地睽而其事同豈事同之外别有箇濟邪
 男女睽而其志通豈志通之外别有箇濟邪朱子始
 異終同之言未必指此而其理則實有如此者
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二卦合體而性不同是於同中有異也君子以同而
 異亦同中之異也○以同而異重在異字不一於同
 也然亦非立異矣要歸於理而已此所以不能無異
[005-101b]
 況此就睽言也○又曰小註所謂理同而事異者則
 分事理而二之所謂理一而分殊者則又以自然之
 理來解人事俱未穏但當就事上説大體皆同而中
 間却自有不同處所謂和而不流羣而不黨之意劉
 宋謝宏微同不害正可謂知同而異
初九悔亡䘮馬勿逐自復見惡人无咎
 初九當睽時但有合便好無合便不好上無正應睽
 也故悔同徳相應則有合矣故悔亡○上無正應如
[005-102a]
 有是子而無是父有是臣而無是君有是弟而無是
 兄之類皆睽也同徳相應葢雖非父子之親非君臣
 之分非兄弟之義然當睽之時同徳相與彼此之間
 各求其合如此則睽不終睽而悔亡矣如劉備之於
 孫氏本非正應然於曹操之南下孫劉皆危於是同
 心戮力以制之是已䘮馬勿逐自復悔亡之象也○
 非正應而又同徳相應縂是九四一箇人不要别作
 兩人看○䘮馬勿逐自復固是悔亡之象然獨以馬
[005-102b]
 言者葢馬所用以行者也初間無應而悔者失其所
 以行也及同徳相應而悔亡則可以有行矣如羝羊
 觸藩羸其角要皆非泛泛取象而已程傳語録同此
 意○見惡人无咎承上文而言同徳者固與之黨非
 同徳者來亦不宜拒之也葢此處睽之時然也見者
 遇而勿絶之辭非必有欲見之也丘氏此説最好與
 本義如孔子之於陽貨意正合○見惡人以辟咎也
 豈其本心哉
[005-103a]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二五隂陽相應宜相遇者也然居睽之時隂陽相應
 之道衰而剛柔相戾之意勝乃睽而不合雖然二之
 與五本正應也君臣之義不可廢也故為君者雖或
 失於下接而為臣者終不可以自外故必委曲相求
 而得㑹遇則睽以合而无咎矣○遇主于巷是本爻
 之象葢二五當睽始雖不合然本是正應其理勢二
 必委曲以求五而終得遇也本義自二五隂陽正應
[005-103b]
 以下數句都是解那遇主于巷之象見得是正應而
 不得以相應義豈容已乎自是着委曲以求合且如
 六三説上九猜狠方深云云/則難以語委曲求合矣
 故曰本其正應非有邪也明矣○或曰味本義必字
 及乃為字且無一字及爻體恐遇主于巷非九二自
 有之象只是聖人教人如此本義因以為象也不然
 九二之於五終於睽而已乎以九三上九且無初有
 終況二五正應而無嫌隙者乎○程傳曰巷者委曲
[005-104a]
 之途也遇者逢㑹之謂也當委曲相求期於㑹遇與
 之合也所謂委曲者以善道宛轉將就使合而已非
 枉已屈道也○巷字當得其意勿泥於辭西溪李氏
 謂不必拘於堂陛之常分者似失其㫖小象程傳云
 當睽之時君心未合賢臣在下至誠以感動之盡力
 以扶持之明義理以致其知杜蔽惑以誠其意如是
 宛轉以求合也此正所謂委曲相求之本意○无咎
 程傳曰君臣睽離其咎大矣必能合而後无咎也
[005-104b]
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葢求之太殷事之太勤疑於為邪然本其正應非有
 邪也道正道也釋巷字之義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終
 見輿曳見猶見羣龍無首之見所見之象如此是泛
 言作旁人所見假象之辭也與上九見豕負塗之見
 不同彼是指上九自見也○其牛掣牛所以駕輿者
 牛在輿前而掣之欲援以去也程傳曰掣從制從手
[005-105a]
 執止之義也葢使不得上從上九恐當從此説○其
 人天且劓天去髮之刑劓去鼻之刑其人輿中之人
 也葢輿所以載是人牛所以引是輿一項事也○劓
 去聲魚器反應上聲
 本義猜狠方深猜疑也狠忿也始猜而狠繼之○朱
 子語録又一説曰天合作而剃鬚也篆文天作更而
 作□葢以為字形相似而誤也今本義既定曰髠則
 髠是去髮非剃鬚也且項氏之説與本義合此語録
[005-105b]
 不用可矣○洪武正韻而作耏從彡者鬚髮屬也古
 作而○六三本上九正應乃以居二四二陽之間故
 二從後而曳之求與之合也四則從前而掣之亦欲
 與之合也況當睽之時上九以剛處明極睽極之地
 其猜狠方深故又將其人而髠劓之然邪不勝正畢
 竟妄求者去正應者合也○見輿曳牛掣人則天且
 劓無初也然邪不勝正全無是事者其事必白空有
 是疑者其疑必釋故終合而不終於睽後為二所曳
[005-106a]
 前為四所掣各有是事然六三不之從其實無他也
 上九猜狠方深乃遂疑其有他正所謂見豕負塗載
 鬼一車者也故其人天且劓此之謂全無是事而空
 有是疑也謂無其所疑之事也○本義故其象占如
 此自見輿曳至有終都是象而占在其中葢占則如象也
見輿曳位不當也
 見輿曳一句該其牛掣如包荒得尚于中行王居无
 咎之例位不當正謂其居二陽之間故為二所曳也
[005-106b]
 不該到其人天且劓
无初有終遇剛也
 剛專指上九程傳曰不正而合未有久而不離者合
 以正道自無終睽之理故賢者順理而安行智者知
 幾而固守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无咎
 睽孤謂無應九四是陽不得初六之應是無所合而
 獨立也故為睽孤○睽孤且謾説出初九爻只言本
[005-107a]
 身是陽不得箇隂以為之應便是孤矣至下文遇元
 夫字方説出初九來葢言有序自當如此本義解之
 亦云睽孤謂無應遇元夫謂得初九上文只説無應
 下文方説初九語意宻矣○睽孤謂下爻不是初六
 遇元夫謂以陽遇陽同徳相與也○元夫二字程傳
 陽稱元善也猶云善士也此説甚當非夫婦之夫○
 睽孤而遇元夫交孚此如許逺之與張廵本非統屬
 各自孤守一城乃以同心為國彼此推誠戮力捍賊
[005-107b]
 而相合也○初九言悔亡䘮馬勿逐自復九四言睽
 孤遇元夫交孚此二爻説得正相齊整○遇元夫而
 與之交孚則睽者合矣然又必危厲而後无咎者葢
 當睽之時難合易離故必以危厲處之乃得終合而
 无咎
交孚无咎志行也
 志行即䘮馬勿逐自復之義是申无咎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
[005-108a]
 厥宗噬膚往何咎者申言其所以悔亡也葢六五當
 睽之時以隂居陽所以不正或所據非其地或所為
 乖其方有悔可知然雖有是悔而終得亡其悔何也
 葢六五有柔中之徳而下有九二之應夫時之方睽
 既有彼此相求之勢而五之柔中又有虚已下賢之
 誠吾見其與二合也直若噬膚之易然以是而往則
 在彼在此各得其所安而無據非其地之災有行有
 為濟以良輔而自無乖方之虞何咎之有信乎其悔
[005-108b]
 亡矣本義逐句逐字解得似零碎若講説自當貫意
 不可分悔亡厥宗噬膚兩段意也故象傳只曰厥宗
 噬膚往有慶也悔亡之義在其中矣且本義既云居
 中得應故能亡之而又云六五為柔中之徳故其象
 占如是即此而味之意自昭昭矣大壯九四貞吉悔
 亡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本義所解意亦類此○
 故其象占如是象字還生於厥宗噬膚厥宗之宗黨
 類之義也葢九二是其應與故云○六五正彖傳所
[005-109a]
 謂得中而應乎剛者
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有慶亦就睽上説即爻辭之意申賛之詞耳不必説
 開
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説之弧匪
冦婚媾往遇雨則吉
 本義睽孤謂六三為二陽所制而已以剛處明極睽
 極之地又自猜狠而乖離也所謂六三為二陽所制
[005-109b]
 即見輿曳其牛掣也所謂而已以剛處明極睽極之
 地又自猜狠而乖離者即其人天且劓也本義兩句
 都歸入睽孤之義至於下文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
 張之弧又專是詳説上九猜狠之事而不及為二陽
 所制之象者辭為上九係也故獨詳之申言其所以
 睽孤也○上九以剛處明極睽極之地九剛也以二
 體言則為明之極以全體言則為睽之極夫剛者往
 往果毅有餘而不足於寛詳況明極則過察而多疑
[005-110a]
 睽極則咈戾而難合○夫上九之應六三也六三不
 幸處二四二陽之間欲進與上合則後曳於二前掣
 於四而上九本身以剛處明極睽極之地又自猜狠
 而乖離六三本非汙于二陽也而彼則以為汙六三
 本無受汙之事也而彼則以為有是為睽孤其以為
 汙也如見豕之負塗然其以無為有也如見載鬼之
 盈車然於是遂欲去之而不與之偶則先張之弧矣
 然無是事者其事必白空有是疑者其疑必釋少間
[005-110b]
 則説之弧矣葢知其非冦而實親也由是而往遂得
 相遇合而吉矣○豕負塗或有之言載鬼一車明其
 決無之事也○見豕負塗載鬼一車見字貫連到載
 鬼一車句見豕負塗疑也載鬼一車則疑愈甚矣於
 是遂張之弧既而脱之弧疑稍釋也知其匪冦婚媾
 及遇雨則吉則疑盡釋矣其疑也以漸而極其釋也
 亦以漸而盡往遇雨則吉往上九往也往而就之也
 初間猜疑惟以不見親就為幸稍前便欲射之此往
[005-111a]
 字是就應上説來知其匪冦婚媾而後往也○不可
 分本義疑盡釋為遇雨睽合為吉看則字且遇雨和
 也和合也
遇雨之吉羣疑亡也
 不必依程傳云所以能和者以羣疑亡也看孔子只
 釋意非推本也
 
 
[005-111b]
 
 
 
 
 
 
 
 易經蒙引卷五下